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

2024-09-10

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精选8篇)

1.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 篇一

一、传统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2)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3)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4)在讲授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发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提高学习效率(5)投资成本低,比较经济。

缺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规范、轻创新,以板书讲授为主,费时、费力、信息容量小,信息显示形式比较单调、呆板。传统教学的缺点包括:

(1)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很少涉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师的素质相对要求较低,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

(2)不利于开阔教师与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传统教学接触不到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各种音像设备等,因此就会使教师与学生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对外面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以及日益更新的知识缺乏了解。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

(4)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很多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教师没有办法让学生看到或听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教师与学生缺乏双向信息交流,教学效率低。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能改善课堂环境,强化教学效果,增加教学信息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点:(一)丰富题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式新颖化、知识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计算机、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各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能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多媒体教学更灵活,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学生也认为,有了多媒体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新颖而充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静态的图片及挂图,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世界,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有效扩充单位时间内信息传递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增多,而学时却在逐渐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求教师按时把课程讲完,又要保证学生全面理解,融会贯通,这对教师的教学是极大的考验。使用多媒体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图形和程序较多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具优势。

(三)形象直观,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再强、肢体语言再丰富,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比如,在/数据结构0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需要在黑板上画多个图形,写多个算法,不但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也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如果借助计算机开展教学,既形象,又生动直观,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四)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教育网站的建立,很多电子图书、数字期刊、CAI课件、教学成果、教学经验都逐步成为共享的教育资源,一个新的教学成果、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会为广大教师的知识体系注入新鲜成份。很多成形的课件、电子文档、图片、框图等可供教师备课参考,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由于所有的教学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随时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所以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教师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环境清新、优雅

多媒体教学大大减少了粉笔的使用,使得整个教室干净、无尘,这不仅保护了教室的环境,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减少教师职业病的产生,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人文关怀。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在多媒体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有关概念,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使信息技术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七)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和学习的成功感。

运用多媒体网络将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引进入课堂,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独立地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经常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一)课堂教学容易主次不分。

一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常常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过多运用强烈的色彩、图片和动画,旨在体现内容的丰富、功能的强大、表现手法的不凡,使得学生上课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上,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学生们面对声像俱佳的课件都很兴奋,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界面虽然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但却显得主次不分、喧宾夺主,有的画面甚至成为影响教学的累赘。

(二)课件制作不规范,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课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人意志和喜好,没有统一的规范。有时同一个页面中使用的字体过多、颜色过多,教师本意是突出强调重点内容,但由于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所以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当教师在同一个页面里使用的文字过多时,字体就会过小,学生看起来就会吃力,再加上多媒体教室里光线暗,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倦怠,既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视力下降。

(三)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长期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如果遇到突然停电、硬件设备发生故障等意外情况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影响正常的教学。

(四)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互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开展的过程。教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学生感受教师的思想不深。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许多优点,但缺少情感的互动,过分依赖电脑,只会阻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另外,一味增加授课内容,速度过快,导致学生难以消化,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大屏幕教材,学生只能转动眼球跟着屏幕走,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记录课堂笔记,导致学生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

(五)教师教学才能的发挥受限 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教师的应变能力以及临场发挥能力、对教材处理的深度、广度以及板书设计等都难以体现。有些教师如果不用多媒体授课可能教学效果很好,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后,由于受微机操作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的限制,会变得缩手缩脚,无法施展教学才能,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课堂上有时教师会有突发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精华,是课堂教学中的闪亮点,但因受制于课件,不能临场发挥,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降低了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人为因素会影响多媒体设备使用寿命

目前,各高校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及设备,但是如果教师不负责任,不按规程操作,会导致多媒体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

(七)资源利用不合理

有的学校由于教室紧张,有时会将多媒体教室作为普通教室使用。这样,大量的粉笔灰尘也会影响投影机等多媒体设备的寿命。另外,为了防止设备丢失、损坏,多媒体教室没课时是关闭的,于是学生少了许多可以上自习的场所,造成资源浪费。

(八)教师优美的、富有个性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和审美,这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九)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是程序化的,定型的,一旦制作完成,在课堂上就难以更改。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教师课前制作的课件,并不可能完全预测到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与实际教学过程并不完全吻合。另外,不同的班级就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同一课件不可能符合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这方面,传统教学的优势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

2.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 篇二

据编译者介绍, 美国中学语文教育一般包括三部教程:一部是《英语》, 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 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第三部是《文学》, 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就属于第三部教材, 它原本内容庞大, 中文版本在编译时删去了原文中的诗歌与剧本部分, 但课文编排的顺序沿袭了原版教材。纵观整本《美国语文》, 发现美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文学与历史相结合, 注重培养民族精神

《美国语文》反映出美国中学语文教育不是纯粹的文学教育, 而是进行“人”的教育。它将历史与文学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使学生认同美国的民族文化。

整部教材以美国历史为线索, 按照“编年体”的形式编排, 把文学置于国家发展进程这样庞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 体现了文学参与时代变革、反映时代风貌的特点。它将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六个部分, 每个部分集中体现一个主题:第一部分, 文明的交会 (开始-1750) ;第二部分, 国家的诞生 (1750-1800) ;第三部分, 国家的发展 (1800-1870) ;第四部分, 分裂、和解与扩展 (1850-1914) ;第五部分, 不满、觉醒与反抗 (1914-1946) ;第六部分, 繁荣与保护 (1946至今) 。每个部分的开头都有一个时代概述, 重点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本时代的文学概况。然后由本时代的5-6篇典型课文构成主体内容。

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在相对应的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章, 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这些文章不是简单的历史文献资料, 因为这些文章也有文学性, 具有很强的文学代表意义。所选课文的文学形式多样, 包括日志、神话、传记、格言、信件、小说等, 诗歌、戏剧在美国的原版语文教材中也包括在内。这些课文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过程, 时刻充斥着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的风云变化, 使学生既增强了文学素养, 又增加了历史知识。这种以历史为线索的教材编写形式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每篇文章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将文史结合起来, 按历史时代来编排文章, 并在文章前附上较详细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 这样学生就能把文章放到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去体会, 感同身受地深入文章, 有自身的独特体会。

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使学生认同美国的民族文化。所选取的课文基本都是美国人所写, 能代表美国的民族文化, 如课文《富兰克林自传》和《独立宣言》都体现出美利坚民族追求自由的精神。可以看出, 美国的语文教育培育的是“美国人”, 弘扬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二.基础知识与拓展练习相结合, 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

美国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基础知识的学习, 也有大量拓展思维的练习。在每篇课文前有文体介绍, 在课文后有习题。与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重视理解课文内容的习题有所不同, 美国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除了训练概括、理解、推断能力的基础题, 还有进行思维拓展的评价型、综合应用型题目, 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龟背上的土地》课后问题中有一个这样的评价题:“你认为一棵树能充分代表和平吗?解释理由。”这样的拓展练习能让学生多元思考, 开启独特的思想。接着是综合应用题:“宪章列出了伊罗奎伊斯首领的品质。你认为现代领袖应该具有其中的哪些品质?解释原因。”这一题侧重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思考。像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有很多, 可见美国的语文教育很注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悟和思想, 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学者看来, “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 开发人的批判思维就是在开发人的创新思维。”[1]相对来讲, 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对批判思维重视不够。在教材中的习题设置部分, 很少有可以多元思考的题目, 对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信息提炼、理解能力非常重视, 而很少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批判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缺乏最终带来的是创新思维的缺乏。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注重语言的现实应用能力

美国的语文教材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重视语言的现实应用能力。在每篇课文的后面既有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习题, 也有精心设置的写作训练题。其写作训练建立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 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写作的形式多样, 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能力。如在《美国语文》第二部分第一课《富兰克林自传》课后的写作训练就很有代表性。

在“写作”中有三个训练:1.为富兰克林的书写一条广告, 登在费城的报纸上或出现在富兰克林的时代。2.考虑几个你想要有所改进的方面, 然后考虑你能做什么以便在这些方面取得改进, 把你的想法在一份书面计划中写清。3.将你从《自传》中所了解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业进行比较。将你的发现写成一篇短论文。

在“项目”中还有两项综合性的语言训练, 第一项要求学生制作一张集中体现富兰克林成就的海报, 第二项要求学生为到费城旅游的游客制作一本旅游指南。在“微型写作课”的部分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次重要的经历, 写一篇关于这次经历的自传式叙述。

从这些写作训练中, 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语文教育很重视语言的现实应用能力。其写作所训练的各种项目, 如广告、计划、报告、海报等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运用得很广泛的语言形式。除了写作的形式, 写作的内容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个人的改进计划和个人生活经历的自传式叙述。这些写作训练贴近现实生活,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学生写出真实的想法。同时, 这些写作项目是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可能会用到的, 因此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四.变教材为学材, 注重学习的过程

“语文教材是‘教本’, 更是‘学本’, 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凭借。”[2]从《美国语文》可以看出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套为学生而编的“学材”, 其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极高, 从每一课的编排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一点。在课文之前分别有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以及文学聚集这四个部分。“阅读指导”介绍的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文学与生活”是联系学生的自身经历来看待课文中的人和事, 并指出课文所聚焦的专题。“文学聚焦”介绍的是课文的文体知识。课文之前的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学课文。在课文后面有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部分。“问题指南”又包括几部分: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以及文学聚焦。“作品积累”包括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

让我们拿微型写作课来举例说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微型写作课, 其内容包括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的口头表述练习, 为后面的写作作准备。第二部分是具体写作技巧的指导, 每课指导的重点有所不同, 如《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课后的写作技巧重点是生动细致的说明。《龟背上的土地》的写作技巧重点是有效的重复。在“写作技巧重点”后面是第三步部分———课文中的范例, 将课文具体内容呈现出来, 展示该写作技巧在课文中的具体运用, 并指出其产生的效果。第四部分是构思,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将所要写的内容列出提纲和元素。第五部分是写稿, 要求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写出草稿。第六部分是修改, 要求学生完善技巧的运用, 修改作文。

可以看出, 美国语文教材中所编的“微型写作课”完整详细地呈现了写作的全过程。从口头表述到技巧指导再到构思、写稿、修改, 这是一套程序, 它使学生明确写一篇文章应该分哪些步骤并清楚每一步的具体做法, 这样学生即使没有老师指导, 也能自己学习写作。教材不再是老师的教材, 而成为了学生的教材。美国语文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值得中国学习。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课前缺少作者和背景介绍, 学生离开老师很难自学。中国教材的课后习题只有简单的几个问题, 而缺少策略指导。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 往往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作文课, 中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忽视了方法、程序上的指导, 使得学生的作文训练往往缺少系统性、指导性、规范性。学生对作文感到恐惧, 不知如何动笔, 从而缺少了写作兴趣。美国语文教材中对作文课的编写安排值得中国教材参考。

综上所述, 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一部以学生为本的开放性教材, 它具有很强的包融性。它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 将基础与拓展相结合, 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将文学与生活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它遵循学习的规律, 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信这些对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教育研究, 2000 (8) , 23

3.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缺点 篇三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提高在职教师学历水平为目的的教育。如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逐渐向大学专科、本科发展,中学教师则开始追求本科、研究生学历。从我国目前教师队伍学历达标情况的调查研究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还比较低,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类教育还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二种是短期的、不同层次的在职教师的培训。如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教师岗前培训,新课程实施之前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培训等。目前,这两种继续教育主要采用课程培训的方式进行。故教师能否受益,一受课程质量本身的限制,二受课程所作的一般论述不能直接触及教师的内隐理论和教育行为的限制。因此,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出现的最大、也是最普遍的问题是,教师普遍感觉到“听课时觉得有道理,做起来还是老样子”,这一方面与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模式有关,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观念偏狭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但是,当前的很多继续教育机构片面地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就是在职前教育的基础上,对教师所教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功能仅仅定位为知识教育,学历补偿教育。应当说,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包含着学历补偿的功能,而且也确实要借助知识教育的形式来完成。但是,如果将继续教育的全部功能局限于此,就会造成两种错误的课程观念:其一,知识越多,水平越高。这种观念在培训机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中都大有市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许多培训机构致力于为受训教师开列出大量的课程清单,整个培训过程表现为“讲课—听课—考试”三个简单的环节。在操作中只要受训教师顺利通过了课程考试,培训机构便认为是完成了继续教育的任务。其二,学历越高,能力越强。在理想的教育中,“学历”与“学力”应当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如果过分地关注学历,甚至错误地认为学历本身就代表能力,代表水平,就有可能陷入“唯学历化”的误区,甚至本末倒置,将手段错当成目的。

在客观上,将学历这种“硬指标”作为评价教师达标与否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学历比之学力更易量化,便于评价。而且,之所以对教师的从教资格从学历上做出明确规定,意在促使教师通过对学历的追求,提高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但是,如果将学历本身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追求,必然会导致教师继续教育目的的异化。例如,在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诸多形式中,函授教育是最主要的一种。函授教育是辅导自学和面授学习的结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和受训教师无视辅导自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短暂的面授学习作为获取学历的唯一途径。在这种“唯学历化”的追求中,学历提高的表面现象之下,掩盖了学力不足的事实。因此,要想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要想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改变偏狭的课程观念是基本前提。

课程内容空洞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亲身参与课程变革研究。这一取向,既体现着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亦显现出对课程开发过程的权力再分配。但是,这一趋向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设置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具体来说,目前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任务的,主要是学科领域的专家和课程研究人员。整个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基本上是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思路展开的。课程开发人员既不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亦很少倾听受训教师的建议。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被排斥在课程开发过程之外的。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很难保证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一种难以满足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很难激发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热情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采取消极应对、得过且过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能够对其实践给予切实指导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开发过程脱离实践,因此,当前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普遍存在着空洞、玄虚、针对性差的缺陷。

课程结构失衡

课程结构失衡现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专业来实施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非常少。职前教育阶段较为薄弱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进一步弱化。其二,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与教师职前教育不同,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教师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又是他们建构新知识的基础。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他们的经验,并且将培训过程中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并没有在该问题上实现突破。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和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明显地成为“两张皮”。其三,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目前,我国许多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根本不设选修课。即便是设置了部分选修课,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也是严重失衡。在职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自由选择的空间。这种僵化的课程体系是与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背道而驰的。

课程衔接不畅

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合理地处理好与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关系,导致在衔接上出现问题。首先,课程衔接不畅表现为课程内容重复。很多教师反映,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科目,在职后教育阶段又作为新课程开设。这种重复开课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中比较普遍。另外,课程内容的重复有时也表现为不同科目在内容上的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进行课程开发和设置时,主管部门没有按照系统论思想的指导进行通盘考虑。例如,不同的教材编写人员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和沟通,导致不同科目在内容上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复现象。其次,衔接不畅还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缺失。比如,很多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的课程,由于受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没有开设,如果教师继续教育阶段不去研究教师已经掌握的课程内容和形成的知识结构,就有可能放弃这方面的责任,最终导致教师知识结构或者能力结构的缺失。

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先导性和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体现前瞻性,全面性和发展性,采用“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多渠道”的设计思路,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4.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 篇四

因在学校里受到了“侮辱”,年仅12岁的少年从21楼自家卧室的窗口跳楼自杀;

小学生拨打“122”报假警,一度使某市的“122”报警台处于半瘫痪状态;

某镇初一男孩,竟拿着5元钱试着到美发厅“泡”小姐;

公共汽车上经常有一些中学生,甚至是女生,说起话来,满嘴污言秽语,旁若无人……

令人不解的是,在学校,孩子们不是没听过思想品德课、不是不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但还是不断有问题发生。一些诸如娇气、自私、浪费、懒惰、软弱、缺乏爱心、自理能力、集体观念淡薄等“毛病”还是时常在孩子身上显现。

以上描述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孩子们的德育素质在下滑。作为现存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却会让我们在惊诧与漠视之间,在加强德育工作与孩子们的实际需求间加以反思: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能做些什么,同时它又缺少了什么?

关于德育--

在许多孩子眼中,每周一两节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就是德育。当不停地翻书的时候,那就是快考试了。

国际上许多教育专家认定:现代教育思想核心,70年代是学会生存,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

而这些要求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也许是“无用”的--它无法给他们带来学分。这就是我们学校德育的尴尬: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却缺乏科学的评判,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给我们上思想品德课,有时就改上语文课了。”

“我们现在上初二,刚上初中时候还好,一周两节课,后来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

“平时,老师对你们进行品德教育吗?”

“有事就讲,没事就算了。”

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位小学生和一位初中生的话或多或少道出了现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或是课堂集中灌输,或是能省则省。而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则永远是孩子们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故而你也就不难理解,讲起道理来,学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而做起来,则是另一回事了。这就是“学校的智力训练和道德训练之间的分割,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分离”现象。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思想政治课、大学有马列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这些课程并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内容。虽然这些课程也是德育,但不是完整的德育课。尽管我们可以把其他德育内容放在学校的党团队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来实施,但是这些德育实施途径毕竟不像课程那样有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时,有专门的教师,有一套检查评价的手段,因此在时间、空间、人才、物力上得不到保证,而成为‘软’任务,容易落空或流于形式。”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学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德育不是一门课。作为一个整体教育,它涵盖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智育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显然是不够的,德育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点,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略了。

关于教材--

有的学生说,那是“纯而又纯”的书本教育。书上讲的道德在社会上用不上。

“在我们的课本中,最干净的除了劳动课,就是思想品德课。”不要以为小学生的话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出我们的教材缺陷:在德育工作中忽视德育的层次性和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既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应该说,在以往的学校德育中,受一种简单泛道德主义意识影响,把德育简单政治化,很少考虑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具体情况。”北京师范大学金盛华教授认为,“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需要得到尊重,因此在方法上应注意和他们讨论道德价值的取向,决不能灌输;小学生的是非判断标准还没有建立,则应注重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自身的积极体验。这些应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北京十一学校杨学权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来自现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贴近学生,问题具体,材料鲜活的教材,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然,学生依旧会说,老师讲的都正确、很崇高、很伟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用不上。

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影响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出现“黄毒赌”、“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消极影响下,如何教育学生增强遵纪守法观?在升学考试、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学生具有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包括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等如何体现它的时代要求?“应该说,德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而不是十几年不变制。”詹万生主任说,“德育教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都应涵盖在德育这个内容体系中”。

关于教师--

现在有些品德课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古板,学生形容这样的老师叫“冰冷的心,冰棍的脸、枯躁的语言,古板的眼”。

长期从事德育研究的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谈道,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表面看来好像不是教育,而实际上却是深刻的教育,因为教师已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德育更应如此。学生会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甚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理论上说,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德育,却不能令人满意。众多教育方案改了又改,依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除了宏观上旧教育体制与社会新的发展不适应外,微观上教师自身素质不足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身教的效果往往优于言教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林崇德教授认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时至今日,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些消极现象还严重存在着。教育观念上,许多老师不能建立完整的学生观和素质观,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英雄”,在分数的功利面前,谁还注意对品德的要求。同时,有些教师又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每一个学生的感情投入是不平均的,而对所谓的好和坏,又没有一个发展观,既然谈不上公平,又何来品德的培养。具体的师德体现上,有的年轻女教师穿超短裙、吊带裙去上课;有的教师往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脖子里灌凉水、或是差几分及格就扇几记耳光;还有的请来家长对号入座,念到谁的分数谁的家长就起立,如此等等。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超然于道德之外,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割裂开来。在这样的师德下,又怎么谈得上德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5.美国的高等教育游说活动及其启示 篇五

游说,并非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我们将其视为一个中性概念。游说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我国古代的合纵联横就是发生在国家政治领域里的典型游说现象。游说活动内含三个要素:一是游说的需求者;二是游说的实施者,即说客;三是被游说的对象。以游说业发达的美国为例,在十八世纪的早期游说活动中,通常是由游说的需求者自身充当说客。随着完成一次成功的游说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日益复杂,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越来越社会化之后,游说活动的需求者和实施者就逐渐分离,游说的实施者——说客身份就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了,并最终形成了一门职业——游说业,在社会各个活动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游说行业日益明显地表现出人员精英化、机构企业化、专业化的趋向。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孕育思想和探索知识的教育行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政策、需要资金、需要人才、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它也需要像金融、军火、纺织、汽车制造等其他社会行业一样,努力为自己争取政府拨款和社会、企业的赞助。在美国,与教育相关的法规、政策是由议会和政府决定的;项目经费和各种名目的经济资助是由相关机构、财团或个人提供的;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是通过媒体的影响、相关人群的口碑等形成的。大学要获得这些来自社会、政府的资源、经费、认可度,绝不是仅仅关起门来办学就可以实现的。大学必须和这些机构、组织及其主管进行充分地交流,尽一切可能地向他们宣传自己,让他们了解大学或大学教育的发展状况、能力、作用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支持需求,以谋求来自社会、政府各方利益群体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获得更为有利的政策、更加充足的资金、更高的社会信任度,这便是高等教育游说活动的动机。

在专业分工日益精细、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媒体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游说活动更是日趋专业化,已然变成不是单靠大学主管负责人就能完成的活动了。于是,一些擅长于和政府、社会各种机构、组织打交道、并能为大学争取到更多政策、经费、资源的人或专门机构,就将高等教育游说变成了一份职业,形成了一个特殊行业——高等教育游说业,游说业的一个分支领域。

美国高等教育游说活动相对于制造业、金融业的游说而言,发展比较落后。1995年以前,美国大学校长对“学校是否需要进行游说活动”问题的回答是:“我不希望把大学政治化了”或者是“教育本来就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1完全没有把大学需要通过校长出面、大学自身游说或聘用专业说客公司游说去获取政策、资金、支持看做是大学必须的行为。这种情况在1995年第104届国会以后有了很大变化。

促使大学校长观念发生变化的是1995年共和党在民主党控制众议院长达40年之后终于夺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政党的交替带来了政策上的变化。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例行资助开始呈现递减的趋势,但专项拨款的经费却越来越多。学术专项拨款的设立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塔夫斯大学的校长吉恩·美尔在两位说客肯尼思·舒洛施伯格和杰纳德·卡西迪的建议和帮助下,争取到了一项为建立营养和老龄化研究中心的专项资金,由此开启了学术专项拨款的游说之路。2初尝甜头的塔夫斯大学于是每年支付36万美元,聘请卡西迪公司为学校争取专项资金。从1984年到1993年,卡西迪公司为塔夫斯大学争取到了4000万美元的经费。1993年曾一次就获得过300万美元的非竞争性的专项资金。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学术力量较弱的机构在进行了有效的游说活动之后,也成功地得到了政府的专项拨款。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建立了国家高磁技术研究实验室。它们成功的原因都在于进行了有效的游说活动。这让大学校长们看到了建立游说办公室、雇佣大学内部说客和外部说客的重要性。大学内部说客主要是大学里的雇员,从学校领取薪金工资报酬,无需特殊专业背景。而高等教育外部说客则大多是律师,报酬则从代理的业务中提取佣金。许多大学在州府或华盛顿首府设立了游说办公室,有自己的内部说客或外部说客为学校进行游说。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机构的一份关于学术专项资金带给游说的回报分析说,一所大学如果在参议院拨款委员会里有自己的代表,则该校在高等教育游说中平均每花1美元就能够带来11-17美元的回报;如果在众议院拨款委员会里有代表替其呼吁,则平均每花1美元就可以带来20-36美元的回报。反之,如果一所大学在两院里都没有为其呼吁的代表,则其游说回报往往为零。3可见,高校从游说中是获得了充分回报的。

美国许多州在高等教育游说项目上也是不惜重金的。以加州为例,1999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两年的游说记录报告数据表明,教育游说在划分出的19个大类开销中,位居第六,前五位分别是政府、健康、其它、制造/工业、金融/保险等。当时加州游说开销总金额高达3亿4400万美元,教育占27,454,973美元。2006年的报告显示教育已经提升到第四位,游说开销位居前三名大类的分别是:政府、其它以及健康大类。教育游说的开销总和超过了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地产、交通、娱乐业等大类,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游说关注的新变化。

2005-2006年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各利益集团的公司名字长达近200页的州政府报告中,游说开销排名第一的游说组织是加州教师学会。该学会花在游说上的费用高达9,456,813美元,比著名的电话电信公司AT&T的游说开销还要高出整一倍。AT&T2005年度的游说费用是4,065,146美元(表1-1)。

可见,高等教育游说活动在本质上是游说需求者和游说对象“双赢”的一种正常社会行为。美国高等教育游说活动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说客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作为政府利益群体、高校利益群体、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的游说机构或说客,可以成为建立在高校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并为形成公权力与公共资源的合理制衡与分配机制提供借鉴。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游说空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发达国家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现象,往往会以某种方式出现于发展中国家或发挥启示作用。美国的高等教育游说活动及其处理大学与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独特视角必然会给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中国带来影响。而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言,我国高等教育游说的空间是很大的。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对资金和政策的大量诉求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我们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从1980年到1996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9.3%提高到了17.8%。但据统计,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9,529.9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有人做过统计,我国的财政收入只占GDP的12.6%时就敢于提出4%的教育投入目标,到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20.8%,对教育的投入还是不到4%。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中,预算内的教育经费拨款所占比重已从1992年的60.8%下降到2005年的40.6%,同期学杂费收入却从5.7%提高到31.5%。6对比美国加州公立高等院校,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拨款占学校经费来源的51%,学杂费收入仅占18.8%。

目前我国财政拨款模式有两种:“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两种模式的共同点都是重视专项拨款。而名目繁多的各种科研经费项目或工程更是属于竞争性经费,包括“211”、“985”这样的大工程。例如,“211”工程实施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国家的财政拨款,从1993年的154.6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43亿元,增幅达5倍,而所占比例却从原来的92%降到47%”。7学校自筹收入部分的“学费从1993年6.1%增加到2004年的32%,校产社会服务和捐赠的收入在2004年用于教育的经费和捐赠集资的比例停留在1%的水平上。”8

所以,在办学经费不足、资源获取方式日趋竞争化的形势下,经历着高等教育大扩招带来的发展困难和需求,各高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各种渠道来筹集资金。其中,来自政府的经费投入是资金争取的重要目标。同时,寻求政策支持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一样,需要政策、资金、人才、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高等教育游说在合理合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尽管“说客”、“游说行业”以及“高等教育游说”这样的概念还没有普及,但事实上中国已经有了高等教育游说活动。许多大学设立的驻京办事处就发挥着高等教育游说的功能。只是我们更应该将这些机构的高等教育游说活动归属到一个专门的行业领域进行相关的行业规范,从而杜绝腐败和行贿。美国对于游说业的管理有一整套规范做法。说客和说客公司需要注册,许多资料要备份可查,不仅是有关管理或监管部门可以查看到,而且任何一个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查到说客和说客公司及雇主的信息。中国在说客公司建立、管理、业务开展以及说客素质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

(二)我国民办高校的生存环境需要第三方介入

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已得到政府认可,但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声誉有限。要想获得平等争取政策和资源的机会和渠道是非常困难的。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一个健康透明的机制和渠道来保障公立、私立等各类教育机构合理公平地竞争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第三方介入的方式推动政府对民办高校的重视,高等教育游说机构或职业高等教育说客就是这样的第三方。

自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关于民办教育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和“合理回报”问题上。在全国各地,政府与民办学校的关系问题千差万别,各级政府的管理观念和方式以及行政管理者的立场与从业者的立场都有差别,“立法者的观念和实践界的观点并不契合”,9这就需要类似说客者去“教育、影响和说服”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推进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条文的出台。

(三)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扩大了决策参与的机会

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打破了严格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各类教育都有平等参与教育决策的权利。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中,怎样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公众如何真正有效地参与规划制定,以及信息传播渠道是否通畅、政策决定过程是否公开等,都需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截止到2009年2月28日,根据《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共收到各界人士意见、建议210多万条。《规划纲要》已由以调研为主转向以起草制定为主。

许多关心高等教育发展的业内外人士的提案和观点或是递交给有关部门决策人、人大、政协代表,或是不断见诸媒体,引起了重视和关注,从而使提案进入法制讨论议程。可以认为,各界人士的提议、学者发表的观点都是民主化进程中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游说行为。

三、我国高等教育游说议题建议

我国高校在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寻求社会捐赠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游说活动势必会引起更多关注和重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等教育游说可以首先从各级各类的课题与项目中去发现议题,有所作为。高等教育说客首先要熟悉了解国家当前的教育政策和主要任务。

例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设有“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任务,其中第6项课题是“我国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差距,以及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策略研究”,第13项课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发展、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在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任务中,列为第一项的课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宏观调控手段研究”。10这些内容都可以是高等教育说客考察分析的方向。

又如,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2006-2008)的课题里也有供高等教育说客研究的议题:校外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北京市公共教育经费分配与利用的效益研究、北京市重大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研究、北京民办教育发展定位研究、首都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普通高校入学制度改革研究等。

再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也为高等教育游说显示了活动方向:一是如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视野中重新认识和确定教育行政职能,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模式;二是如何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变教育部办学的现实,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等。

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游说可以在教师权利(包括职称、待遇、科研经费)、学生权利(包括奖助学金、教材等学费、就业)、学校管理(包括政府投入、政策优惠、项目评估)等各个方面扮演政府和教育机构之间的桥梁角色,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争取高校话语权和更多资源的获得。

四、结语

当然,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最终是否会产生职业的高等教育说客,以及高等教育说客在政府的高等教育决策中是否有发挥作用的空间,都还有待观察。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制度设计,让充当游说角色的高校或者专门为高等教育而进行游说的职业机构,都能以合法、正当的身份,在行业规范的制约下,建立学校和政府、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游说活动不止是给一所高校带来优惠的政策或者办学经费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说客的桥梁作用可以使得政策制定者更多地了解大学的需求。许多的解释性工作和友好的沟通交流工作都需要常年不间断地去做,去影响,去争取,去说服,去改变。

美国高等教育游说业的发展一方面与资源稀缺、信息不对称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与资源的竞争性获得体制有关。通过竞争才能获取资源,这就意味着美国大学需要长期持久地“跑政策、跑资金、吸引人才、建立良好形象”。中国高校的发展也处于一个类似美国的竞争环境。我们不妨也借鉴一下美国高等教育游说的经验,建立合乎国情的、合法的游说机构,代表高校向有关政府部门要政策、要经费、要人才,并在政府与高校、社会与高校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诉求表达机制,让热爱和懂得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通过透明通畅的渠道去影响和说服政策决策人和社会捐赠者。一个合理、合法、专业的高等教育游说机构的存在,可以使大学的管理更趋合理与完善。

参考文献

[1].Constance Ewing Cook.Lobbying for Higher Education[M].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1998:201.

[2].M·Johnde Figueiredo,S·Brian.Silverman:Academic Earmarks and the Returns to Lobbying[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3].M·Johnde Figueiredo,S·Brian.Silverman:Academic Earmarks and the Returns to Lobbying[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4].California Secretary of State Bruce McPherson.Secretary of State Bruce McPherson Shines Light on the Lobbying Process and Issues 2005 Lobbying Report[EB/OL].http://www.sos.ca.gov/admin/press-releases/prior/2006/06_088.pd, 2006-06-27.

[6].朱青.关注民生: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途径[EB/OL].http://cms.cass.cn/show_News.sp?id=24852,2008-07-06.

[7].8.鲍威.如何加强高等教育财政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7-02-02.

[9].王康,吴志宏,柴纯青.中国民办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3.

6.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 篇六

除了担任外交官,我也当过老师。1971到1973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过英文和美国文学。所以说我在教育方面也有一些经验。本文所要谈的是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及美国教育制度如何受到美国人的特性所影响,但是我要用迂回的方式来说。首先,我想问一个简单但是与教育不太有关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美国人?美国人与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甚至中国人有什么不同?而美国的文化与社会特性,又如何影响美国的政治制度?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主题教育,谈谈美国的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到美国的教育制度?

不过,我要先讲一个故事来说明我的看法。假设有一位法国人和一位美国人。他们两个都因为政府缩减预算而突然失业。问题是:他们会责怪谁呢?法国人会责怪政府。而美国人呢?他会怪他自己。从理智上说,美国人知道,政府的预算问题不是他的错;他无法事先预防不被解雇。但是从情感方面来说,在这位美国人的内心深处,他会觉得好像做错了什么事,否则为什么要解雇他呢?

美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法国是个传统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身份与职业观。每个人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政府则有义务要照顾他。因此,在我刚才说的故事里,那个法国人对政府背信感到愤慨。他觉得已经尽了力,为什么政府还违背协议,不给他应得的那一份呢?传统社会的生活有许多令人安慰之处。像在英国或日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

可是美国就不一样,美国不是传统社会,没有现成的身份提供给每个人。在美国,人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创造自己的人生。有时候政府会提供协助,但基本上美国人都是靠自己。美国人在社会上并没有现成的位置,必须自己奋斗。

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爱默生,他曾在著作里谈到个人心理学。他注意到,特别强调某一种心理特征,有其优点也有缺点。或者就像他所说的:“有利必有弊”。国民的特性也是如此。

美国人的特性及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研究当然,美国在其他心理方面也付出代价。美国人在社会上与家庭里没有强烈的自我感。这种缺乏认同的感觉会成为焦虑的一大来源。再回头来看我刚才提到的那位美国人。当他被解雇时,他的身份受到影响,这只能怪自己,不能怪政府。

美国人强调个人主义当然也有它的好处。那种对个人社会地位的焦虑感,激发了美国人的再造能力。

为什么美国人是这样?为什么美国所创造的社会与日本或中国那么不相同?这种差异是因为起源的不同: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

人们当然对美国的建国经历有所了解。美国早期殖民地的开拓者,大部分来自北欧及非洲。欧洲人是自愿来移民,非洲人却是被迫来此做奴隶。重要的是:美国人都是来自其他地方。都放弃了原有的身份地位。不论你过去在伦敦是什么身份,是屠夫或王子、侍女或妓女都不重要。到了北美新大陆,你可以抛弃过去,从新开始。在这个世界里,很容易便可想到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为了更容易让人了解,让我举几个例子,说明美国与传统社会的差别。

以台湾为例,我在70年代中期是派驻台北美国文化中心的官员。当时,文化中心举办所谓“素人”画家洪通的画展。

当时,他默默无名,住在台南的乡下,很穷。我称他为画家,其实他不是,至少以传统的眼光来看,他不是画家。他在盐田里工作,生活清苦。他不识字,也从未受过艺术方面的训练。可是到了65岁时,他决定要画画。于是就利用有限的中文知识,自创出奇怪的书法。他的“作品”,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是由动物、人类及花朵扭曲在一起,形成奇怪的中文字。他的作品非比寻常。所以,当美国文化中心为他举办画展时,台北市民的反应十分热烈。参观群众围绕着文化中心大排长龙。那是美国文化中心所举办的有史以来参观人数最多、也是最戏剧化的展览。

洪通的作品虽然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可是受过传统训练的中国画家却有许多不满。他们在问:“洪通怎么能算是真正的画家?”“他是文盲,没有受过教育,他不懂绘画的传统。”大多数的台湾画家显然不能接受洪通是他们的同行。他不属于他们那一类。在传统社会里,要改变一个人的“阶级”身份,即使有可能,也会非常困难。

但是,我并不是说固定的阶级制度完全不好。有阶级的社会,让民众在自己的族群里有归属感。这有利于有秩序的社会,让每个人都知道对生活该有什么样的期待。例如日本非常的成功,就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本分。但是美国就不一样。在美国,个人没有固定的身份地位。人们必须一直努力,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我想这是美国对移民极有吸引力的基础。无怪乎早期越洋而来的欧洲拓荒者,称美国为新大陆。对这些人而言,那是个新天地,一个几乎没有人烟的世界,却给愿意冒险的人充分发挥的机会。这些移民离开了受制于阶级、所得报酬是根据出身而定的社会,来到一个重视个人成就的地方。

从那之后,移民潮不断涌入美国。早期的移民自然是来自北欧,多半是英国、德国、法国。同时,大批奴隶也自非洲进口。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的热潮转移至东欧与南欧,以来自意大利、希腊、波兰及俄罗斯的人居多。自1965年后,拉丁美洲与亚洲裔的移民大量增加。我们不应对移民之路抱有过于浪漫的联想。移民的生活相当艰苦、压力很大、而且常常是不愉快的经历。第一代移民几乎遍尝千辛万苦。不过后代子孙大多一定会享受到辛苦后的丰硕果实。

除了物质与经济上的困境外,几乎每一群移民都遭受过种族歧视与迫害。例如,19世纪中叶来到美国的爱尔兰裔移民,就曾经被早他们几代移民美国的同胞、英格兰裔美国人严重迫害。早期的犹太裔移民大多成群结队来自德国,他们受过相当好的教育、经济环境也很不错,很快就能在美国社会立足。可是后来又陆续从东欧涌入大批穷困、不识字的犹太人。原先那些德国犹太裔的移民变得相当恐慌,要求政府禁止他们的穷“亲戚”移民美国。

20世纪初,亚裔移民在美国曾经受到严重的歧视。美国人认为亚洲人简直太不相同了,他们永远无法完全适应美国的生活,还会威胁到美国的制度。因为这些偏激的看法,美国国会在1882年通过“排华法”,又在1924年通过新移民法。这两项立意不良的法律截断了来自亚洲的移民潮,一直到1952年法律修改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另一个故事,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这个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1984年我派驻在上海。在那里我遇见一位87岁的美国老妇人缪里尔·胡普斯(MurielHoopes),她在上海已经住了50多年。她给我讲述一些个人的遭遇,包括如何与丈夫浪漫的相识。她丈夫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在纽约的中国交换学生。当她与新婚的中国先生离开美国时,美国移民官拿走她的护照,并告诉她说:“你不会再用得着这个了。你跟中国人结婚,已经犯下了可以驱逐出境的罪行。”从此她果真丧失了美国籍,来到中国,直到1985年才重返美国。所幸当时美国政府已经恢复了理智,胡普斯太太也拿回了她的护照。

由美国人的口中讲出这样的故事,的确既尴尬又难堪。不过我还是要强调,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完满的。美国虽然有许多缺点,不过一路走来,它总会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并且尽力加以修正。美国人对亚裔的偏见正是如此。虽然亚裔人士在美国曾遭受迫害,但他们同时也获得机会,在商界、学术界以及政界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别说被摒弃于美国之外,亚裔人士已经是我们人数最多、最成功的族群之一。他们的表现出类拔萃。其实,亚裔美国人现在被称为“模范少数民族”。在美国,他们是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薪水也高人一等。

美国人对各种运动和改变总是乐此不疲。美国人很少安于现状,而改变现状的上策,自然就是离开家,去寻找更美好的天地。例如最近的统计数字显示,每年平均每30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会迁居。德国是1/80,英国是1/90。日本人的迁居比例恐怕更低。我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家父是军人,因此我小时候常常搬家。现在我又担任外交官,还是在世界各地奔波。在过去的52年里,我住过德州、新墨西哥州、阿拉巴马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日本冲绳、维吉尼亚州、华盛顿特区、科罗拉多州、加州洛杉矶、夏威夷州檀香山、印地安纳州、密歇根州、俄克拉荷马州、纽约市、台北、台中、高雄、克罗地亚、上海、香港、和巴西的巴西利亚。

或许我是好流浪的美国人当中比较极端的例子,可是像我这样的美国人绝非少数。美国人都是移民的后代,好像都遗传了喜欢旅行的基因。

最近,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家、作家、企业家兼政府官员约翰·加德纳(JohnGardner)所写的一篇文章。他这样写道:

不久以前,我读到一篇讲贝壳类动物的文章,非常精彩。作者说:‘贝壳类动物面临着一个存在的抉择,就是要住在哪里。一旦决定以后,它的头就一辈子粘在某块石头上。’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就是这样。”

美国人极怕会一辈子固定在石头上,停在同一个地方动弹不得。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都那么不安于室的原因。他们感觉有迫切的需要,必须不断改变,以免坐以待毙。

美国人似乎有处理紊乱的才能。他们在紊乱的情况下茁壮成长;这种情况似乎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本能。这或许是资本主义在美国盛行的原因,因为美国人似乎不在乎,美国的企业兴旺了之后衰退,衰退了之后再兴旺和衰退,这样永无止境地循环下去。

那么,这样一个易变而紊乱的社会应该如何自我节制呢?政府又必须扮演什么角色?

像日本这样划一的社会,政府以诉求国家自尊、固有传统以及民族团结来取得力量。政府说:“我们日本人是非常特殊的民族,必须同心协力以维持我们在世界上的合理地位。”

美国的领导人根本不能这么做。因为美国人不是以传统或种族而结合在一起的。美国人不是单一种族,而是混血的民族。不过,美国人可能是唯一以理想立国的国家,这个理想就是:自由的人民可以自我管理。美国人不需要国王、皇帝或独裁者来告诉他们怎样过活。美国人不需要政府来告诉怎么做。他们需要的是,政府能确保竞争的公平性,让游戏规则对每个人一律平等。最重要的是,美国人确信,他们的命运是操纵在自己手中。他们必须相信智能、勇气和勤劳会得到回报,而且没有人是注定要殿后的。以克林顿总统的出身为例,他父亲在他出生以前便去世了,继父是个酒鬼,家里非常的贫穷。可是这种情形并未阻止他梦想更好的未来和实现梦想。

美国人有一个想法,就是政府应该保证每个人有平等的机会。如何才能做到呢?当然最重要的工具是教育制度。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美国派驻东京的外交官,担任当地的美国新闻处处长。这是她第二度派驻日本。第一次是在25年以前,地点在京都。当时她对日本非常着迷,深深爱上这个地方。她告诉我:“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做日本人。那是一个美丽、有秩序、而且富有美感的文化。可是当我第二次再来时,年岁较大,想法也随之改变。虽然美国有某些缺点,但我还是认定它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你知道,美国是有第二个选择机会的地方。在日本却不可能。”在大多数传统社会里,也都不可能。

我的朋友特别谈到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例如在日本,如果在十八九岁以前未能上大学,那就永远进不了大学,根本不可能在三四十岁、甚至60岁以后再去上大学。也不可能在成年后再改变生活方式、学习完全陌生的领域,或改变职业。在大多数传统社会里,生命的早期,一切就决定了。如果无法念好的小学,就无法上好的中学,当然就别提好的高中及大学了。

美国教育制度比较主张人人平等。它反映出美国人的信念,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机会上大学,只要个人有这个意愿就行。美国的教育制度也反映出,美国人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中小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如果机会来了还是能有好的表现。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决定战争期间任何曾在美国三军服役的退伍军人,都可以接受政府的资助去上大学。当时有许多杰出的教育领袖反对这项政策。他们深信,来者不拒会大为降低大学水准,严重削弱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可是结果如何?这些退伍军人成为美国史上最用功和最有成就的学生。表面上,其中有许多人可能没有资格念大学。他们的智商不是很高;学习成绩也平平。可是作战经验改变了他们。他们已经不是乳臭未干、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小伙子。这些退伍军人,不分男女,由于自身的经历,使他们更珍惜获得的第二次机会。

美国的教育制度认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应该太早专精某一学科。美国人相信不论学生将来要做英文老师、医生、律师或工程师,通才教育对他们都有用。哥伦比亚大学就是个好例子。哥伦比亚大学的每个学生在前两年,都必须修习大致上差不多的课程。不管将来的主修是什么,他们必修的课程有历史、文学、政治学、音乐、艺术、科学,以及外语。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培养视野宽广的通才,而不是心胸狭窄、除本行之外什么都不懂的专才。美国的医生和律师都必须念完四年大学以后,才能进医学院或法学院。

同样,美国的中小学也很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学校鼓励学生多参加跟学业无关的运动、乐团、学生自治、和其他许许多多的活动,其目的是要让孩子们多方面接触不同的领域,挖掘他们的潜力。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是美国人尽量使上学不以通过考试拿高分为唯一的目的。

说起智力测验,最近我读到一些有趣的文章。有几篇社会学的研究很令我意外。这些研究追踪了智力测验的分数、学校成绩和日后的成就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名为“卡拉马助男童”的项目,追踪研究密歇根州卡拉马助市数千个男性由小学到终其一生的过程。出人意料的是,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测验的分数和长大后的成就并不相关。事实上,其中有几个后来成为医术非常精湛的医生,当年智力测验的分数却只有85分。换句话说,应该算是“接近低智商”了。虽然智商不高,学校却没有放弃他们。我相信这正是美国教育制度一个最大的长处:为大器晚成的人提供了空间。

谈到大器晚成,让我讲一个我最喜欢、关于美国教育制度的故事。我派驻上海的那段时间,曾与复旦大学一位教英语的陈女士成为好朋友。陈教授那时已70出头。40年代中期,她曾在美国东北部一间小型女子人文学院—史密斯学院就读。不幸的是,刚上大三时,因为家庭原因必须离开学校回中国。此后她也未能完成学业。1986年,史密斯学院公布了新的奖学金办法,允许以前休学的年长学生再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70岁的陈教授也包括在内。她真的回到学校,取得了学位,她大概是史密斯学院有史以来年岁最长的毕业生。拿到学位后,陈教授前往洛杉矶,在当地一所二年制社区学院教书,抚养两个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儿子。

在美国,老年人回到学校的情形越来越普遍。现在许多美国人选择阶段性的事业,如在同一个领域工作了15、20年后,他们会跳到另一个领域试试不一样的东西。可是,为了寻找一份新的更令人满意的工作,就得接受适当的训练。这也是终生教育、社区学院与远程教学开始流行的原因。

再过几年,我也会考虑退休。经历了50年的东奔西跑,也许该是我安定下来的时候了。但即使是五年以后,我也不打算停止工作。我想要作事,也许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此时就是美国“终生教育”新观念可以有所发挥的时候了。举例来说,我对管理大型官方机构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我对台湾、香港及中国非常熟悉。我会说普通话、广东话、葡萄牙语,以及赛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不过,我缺乏商业方面的经验或训练。退休后我若想进入企业界发展,应该如何补强这方面的不足呢?

我可以选择一所美国大学,马上开始修习商业硕士学位;也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空中教学,取得正式承认的美国大学学位。比方说,凤凰大学现在登记在案的学生有4.9万名,是全美最大、专供超过大专学龄的成年人进修的大学。它的65个校区与学习中心遍布全美。但是对我来说,最主要的学习中心就是我自己的台式计算机。

不过,假设我不喜欢以这种虚拟方式取得学位,那么像我这样的老顽固,应该如何修习大专课程呢?如果是这样,我只有等到下一次被召回华盛顿时,再到当地的大学夜间部去上课。那时候我会发现,许多鸡皮鹤发的同学坐在我左右,大家都在利用老式美国的优良方法,再次充电。人们可以看到,我们仍然在努力追求我们移民老祖先的理想。

有位著名的学者曾经写道,美国是由不受拘束、不按牌理出牌、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所建立的。这个说法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

李柏思: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文化参赞

7.美国的平民教育 篇七

第一个定义是指平常百姓。特别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都可以享受的教育,这是从教育政策角度来界定的。第二,教育人做一个寻常的人,也就是: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长大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这是从教育哲学、价值观的角度出发的。美国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平民教育。

美国教育三个基本理念

第一: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历史。也可以没有文化,但不能没有有效的教育。

第二:智力有时是天生的,但健全的人格是教出来的。

第三:不论出身,每一个6~16岁的少儿都必须接受有效的教育,这是无条件的。否则对国家与政府来说。就有可能多一个不合格的公民,多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削弱了国家整体实力。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美国这三个基本教育理念充分透露出其平民教育的理念,体现出他们治国的务实、平和,和对人性、对国家、对公民的尊重。

“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1.把一个只适合做木匠的人培养成博士、把一个只适合读博士的人培养成木匠,都是教育的失误。把只适合于做木匠的人培养成木匠、把只适合于读博士搞研究的人培养成博士,这样的教育才叫成功。

2.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告诉家长是美国教育的重要部分,学校里的老师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从一年级起,老师和家长就经常性的沟通、交流,等到孩子高中毕业时,家长基本上能够知道孩子未来适合做什么。

3.人的地位平等,没有人认为教授比一个优秀的工匠地位高。在美国,一个木匠的收入跟一个正教授的收入应该说是一样的。

4.客观对待辍学,认同最优秀的孩子是不会去读硕士或博士的价值观。这样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认为绝顶聪明的孩子,在平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有时候通过辍学来变成精英。尤其是商界的人士。比如说比尔·盖茨、戴尔等等,是完全可能的。在美国人的眼里,只有二流学生是去读博士。一流学生不会读书读到头的。客观对待辍学就是一个平民教育的观念。在美国,学历并非越高越好。在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社会,政治家、商人的地位肯定是很高的,而他们不需要高学历。在美国,如果市长、州长的名片上印有一个博士头衔,会被别人视为怪物。在美国人看来,市长更多应该是体验民情,应该20多岁到社区服务、演讲,了解平民百姓的疾苦。如果是读完博士,就应该去做研究。

让孩子读书的目的

美国人读书的功利性不强,他们是从灵魂深处认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并认真传承这种价值观。比如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拿着一千美元到街上去送人,十个美国人有八个是不敢要的,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平民教育告诉他们,没有理由接受这个钱。于是他就会问,这个钱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送给我?这样有效的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我没有付出劳动,怎么能够拿你的钱呢?

依靠平民教育

美国的教育教给孩子的基本原则是,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可以侵害他人的利益与权利。由于教育的有效,使这种优良的价值观不断传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似的对公共秩序的遵守。

比如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时,世贸中心大楼内的楼梯自动分成三条道,一条残疾人道,一条正常人道,一条是消防员往上走的道,于是才有了4000多人的顺利撤退。如果当时大家都去挤,会是什么结果呢?当遵守秩序成为一种习惯,整个民族的素质就提高了一步,这都是靠教育来完成的,而且是靠平民教育来完成的。

8.美国高等教育的优缺点 篇八

目前, 教育经济学界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含义形成了基本相同的认识。从会计学的角度看, 广义的高等教育成本既包括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运行所需资源而进行的货币支出, 也包括受教育者个人的即社会成员为了接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货币支出。狭义的高等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为完成其功能对所需的资源进行的货币支出。在我国, 狭义的高等教育成本也常被称为高校教育成本, 它是指从学校的角度出发, 培养一名学生每年所耗费的来自学校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美国教育经济学家鲍恩 (Bowen) 在其《高等教育成本》的著作中将高等教育的成本定义为, “高校获取土地、人员或基本建设, 购买物品, 为学生提供资助的支出。在多数情况下, 成本是支出的代名词”, 即高校的成本通常指为获取运行高校所需资源的货币支出。因此, 从内涵而言, 两国高校教育成本的含义基本相同。本文所讨论的高等教育成本就是指狭义的高等教育成本。

二、美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一) 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

美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的, 以高校业务实际发生的时期来确认成本, 对于教学用的建筑、设施及设备等固定资产则依据谨慎性原则, 合理确定预计使用年限, 计提折旧, 按比例计入高校人才培养成本。

(二) 按成本中心原则分割高校教育成本

美国高校成本一般都按成本中心原则进行分割, 即美国要求高校成本数据的分配应根据各作业中心、项目中心的利益关系来分配, 如果各中心出现共同成本, 则按一定的收益大小的方式分配, 以准确反映各专业、项目的实际应用成本。

(三) 以学年为会计期间

美国高校的会计期间与学年相同, 即以每年的公立9月1日到次年的8月31日作为高校的会计核算期间, 符合其高校培养学生的特殊性和高校特定的运行规律。

(四) 对外公布经费使用情况

美国大多数的高校每年都要对外公布它们的经费支出情况, 它们会按照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格式对学校每年的支出进行统计并对外公布, 这样有利于各高校之间进行比较。

三、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

(一) 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

目前, 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的, 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收到或付出来确认收入和支出的, 常常导致高校的收入与支出或迟或早, 使得会计信息滞后, 特别是跨年的支出与投资等严重影响当年的实际支出水平。另外, 在我国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下, 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费用, 使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真实, 也不能反映每年高校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及损耗情况。

(二) 未区分各院系、专业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

我国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未要求高校财务区分院系、专业来进行会计核算, 即使有分级管理和分级核算, 也是针对各院系、专业使用的直接费用加以区分, 对于公共使用的建筑、设施和设备等资源成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比例来分配计入相应院系、专业的教育成本, 这样就不能准确计量不同院系、专业甚至每个学生的教育成本。

(三) 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核算周期

我国高校会计核算是以公历年度为周期的, 而各高校组织教学却是以学年为周期, 教育投入也是按学年进行, 学费也是按学年收取的, 这样就常常造成在年底决算时学费收入在当年确认, 而相关支出却在上一年度或在下一年度发生, 导致当期教育成本的收支不配比, 也就无法准确计量高校教育成本。

(四) 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不统一

我国的《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将高校教育成本纳入政府监管的范畴, 并作为物价部门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参考依据。在《监审办法》中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进行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 而高校会计制度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政府和物价部门在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时, 其数据资料全部来源于高校的会计报表, 这样因会计基础不同造成的会计信息滞后、收人支出不相配比等情况会导致高校教育成本计算数据不准确。并且由于收付实现制下, 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而《监审办法》中却要求按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分期计入教育培养成本, 这样也使得政府和物价部门在进行核算时, 累计折旧的数据计算困难、不准确, 不利于教育培养成本的准确计量。因此, 由于高校会计核算与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会计基础不同, 使得高校会计信息的管理与统计口径不一致, 政府和物价部门对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难以准确计量, 也就很难形成统一、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五) 高校财务信息不公开

目前,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不公开。由于各高校的教育经费收支情况、教育成本核算情况等信息不公开, 各高校之间难以获得相关的统计数据, 学生和家长对交费的使用情况也不清楚, 这样不利于同类高校和同地区高校之间相关支出指标的比较, 也很难了解高校的各项支出是否合理, 更谈不上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成本的比较, 也不会有有效的社会监督。

四、美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我国的启示

(一) 推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

改革我国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 推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新的高校会计制度。首先,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可以解决跨年的支出与投资等对当年的实际支出水平的影响, 解决因收付实现制产生的收入与支出不相配比问题, 进而准确地评价教育收益。其次, 在权责发生制下, 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要求计提折旧, 分期计入高校教育培养成本, 以解决类似教学仪器、设备、房屋、图书等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一次性投入, 却可培养多届学生的物权转移时间和货币资金收付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合理摊配跨期费用, 有利于高校教育成本的准确计量。

(二) 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引入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 先将制造费用归于每一作业中心, 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成本。这样的分配方法正适合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间接费用较高、教育层次多、专业多、课程多, 但又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我国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中, 以各院系、专业甚至课程作为作业中心, 将不能直接归集到各中心的成本费用, 调整到相应的会计期间, 再运用合适的量化标准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之后按成本动因分配率计入各个成本核算对象。这种方法可以使高校各院系、专业的教育成本核算地更加真实准确。

(三) 以学年作为会计核算与教育成本核算周期

推行以学年作为高校会计核算和教育成本核算的周期, 即以每年公历的8月1日至次年的7月31日作为核算期间, 这样符合我国高校组织教学的特点, 也可以使每期的收入与支出相配比, 使教育成本核算更为方便, 核算结果准确, 更能满足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

(四) 统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职能交给高校, 统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因为政府和物价部门本身并不具有核算的职能, 造成他们核算吃力, 数据计量不准确, 并且他们在进行核算时, 数据均来源于高校的各种报表, 也是由高校提供的。改革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 结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 按照高校经济业务的功能重新设置会计科目, 按照与高校教育成本的相关性分类, 并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和成本配比的方法。比如将与高校教育成本相关的项目单独列示, 将间接费用按作业成本法分别计入各专业、项目的成本, 并结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就将用于学生培养的各类成本支出分类计入相应的专业、院系的成本项目中, 使教育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相结合, 依据相同的核算制度, 同时进行、同时完成, 并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格式汇总、报表。

(五) 公开高校财务信息

我国高校应按照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统计标准和报告格式, 将每年的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和教育成本核算情况上报各级相关部门和统计中心, 以便于对同类院校和同地区院校的专业成本、生均教育成本、自筹经费能力等情况进行比较, 进而作为确定财政拨款额度、控制高校教育成本、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依据。同时, 我国高校还应通过设立公示栏、利用互联网等形式, 公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情况, 包括生均教育成本、教育经费支出项目、额度、结构等内容, 扩大受教育者的知情权,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总之, 我国应当注重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和改革, 通过向美国等教育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借鉴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具体的工作需要, 改革和完善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上海司法行政下一篇: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