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精选8篇)
1.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 篇一
7.3《功率》说课稿
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7章第3节《功率》。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标、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能量”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充分说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这节要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然后通过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力学中的功和能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内能以及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功率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用P=W/ t进行解题。
(3)、正确理解公式P=Fv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难点 :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对比分析法,类比方法,分析讨论法等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两幅画面,并进行对比.
画面一:一台起重机在1分钟内把1吨重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 画面二:另一台起重机在30秒内把1吨货物体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
思考:它们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
(二)进行新课
一、功率
情境设置1:现有甲、乙两人摘棉花,甲6天摘了500 kg,乙8天摘了600 kg,你打算怎样比较谁摘得快,并说出你的方法.
情境设置2: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W1=W2,t1>t2
B.W1=W2,t1<t2 C.W1>W2,t1=t2 D.W1<W2,t1=t2 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工作量与时间的比值来衡量甲、乙两人的工作快慢.用比值来反映快慢,比值大的快,比值小的慢.
在以上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
1、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另一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功.
2、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二、功率与速度
多媒体展示问题: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已知作用力F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求:(1)力F所做的功;(2)力F的功率.
引导学生总结:功率的另一种求解公式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 讨论:由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综合学生讨论得到:由于据P=W/t求出的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据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
总结:P=W/t 求平均功率
P=Fv 可求瞬时速度(v是瞬时速度)P=Fv 可求平均速度(v是平均速度)
三、实例探究
1、关于功率的计算
课件展示:质量m=3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 s,求:
(1)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t=3 s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3)在3 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引导学生:自主钻研——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共同总结
2、关于机车的启动问题
课件展示: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取10m/s2,问:
①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②若汽车保持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自主钻研——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共同总结
(三)、课堂总结、点评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根据黑板上总结。
(四)、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1、2、3
六、板书设计
各位评委,本节课我们是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导、议、展、练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 篇二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第一节, 由于是起始节, 所以这节课中也包含了章引言的内容。章引言中提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即类比平面向量来研究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它能像数一样进行运算, 本身又是一个“图形”, 所以它可以作为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 在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章要学习的空间向量, 将为解决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提供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本小节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二是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新课标对这节内容的要求是: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这节课的授课班级是高二的一个理科实验班, 学生在高一时就学习了平面向量, 能利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的问题。在平面向量的教学中, 我始终注重与实数的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不仅让学生清楚学什么, 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学, 怎么学。基于此, 设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 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运算律, 初步应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2.学生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学习过程了解空间向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 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系统学习概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空间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在由平面向量向空间向量的推广过程中, 学生对于其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体会类比的数学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式
采用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连续的五个探究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概念的探究过程, 加减运算及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 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 并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入手, 努力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5个环节:引入概念, 概念形成, 概念深化, 应用概念, 归纳小结。其中重点是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深化, 实际教学时间25分钟。
1. 引入概念。
在引入概念环节中, 由一系列图片, 吸引学生眼球, 使学生对空间向量有个初步认识, 明确空间向量无处不在, 应用广泛。激发学生学习空间向量的兴趣, 通过追问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兴趣, 并给出本节课具体的研究方向。这节课作为《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章的第一节课, 希望让它也起到章节“导游图”的作用。
2. 概念形成。
教师引导:主要是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方法, 由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向量的概念, 由学生从定义、表示、方向刻画、大小刻画、特殊向量、向量间的特殊关系等方面探究空间向量的概念。师生小结:我通过问题串帮助学生将概念梳理清楚, 让他们体会到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概念完全相同, 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已。以前研究的向量都位于平面内, 现在他们可以在空间中任意平移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空间向量的研究方法, 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接着利用两组动画, 第一个是平面内和位移的例子, 第二个是教师爬教学楼的楼梯, 展示空间中和位移, 使学生对空间向量的加法有个初步感知。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类比平面向量去定义空间向量的加法, 减法运算,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 突出教学重点。
3. 概念深化。
简化运算就需要研究空间向量线性运算的运算律。问题:平面向量中学习过哪些线性运算的运算律?这些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推广到空间中去呢?咱们先来看看哪些可以直接由平面结论得到 (PPT给出)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由于加法交换律和分配律都只涉及到一个或两个向量, 可以看作同一平面上的问题, 可由平面结论直接得出;而空间中任意三个向量可能不共面, 所以加法结合律还需要重新证明。接着由学生自主完成对加法结合律的证明。这是本节探究的难点之一。教师小结:通过结合律的证明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他们还能进一步体会空间向量中的某些问题与平面向量中相应问题的不同之处。
4. 应用概念。
在应用概念环节中, 我设置了4道例题 (PPT给出) 。例1的设计意图, 说明首尾相接的若干个向量的和向量是由起始向量的起点到终止向量终点的向量。如果回到起点, 和为零向量。例2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初步应用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解决一些问题, 平行六面体是空间向量加法运算的一个重要几何模型, 需要加深对平行六面体的理解。同时通过例2让学生进一步猜想空间中任意一个向量是不是都能用这三个向量来表示, 是不是空间中任意三个向量都能去表示别的向量, 对这三个向量有什么要求。这样为下一节的内容做铺垫。例3、例4的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熟悉多边形法则, 进一步巩固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5. 归纳小结。
在归纳小结环节中为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我首先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 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完善小结, 总结空间向量的概念内容和研究过程, 尤其强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使用到的类比的推理方法, 进一步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备课与教学我自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 在概念课教学中教师作用的体现。
这节课的知识本身是很容易的, 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自学应该也没有问题, 那么教师在这节课中的作用是什么?我想作为教师, 需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 关注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更加自如地运用概念, 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 站在数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本节课设计的一个特点就是从整体上进行了设计, 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由知识浅层挖掘出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概念体系, 强调类比的方法, 这也是形成新的数学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不足之处: (1)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 而平面向量是学生在高一时学习的内容, 时隔半年多之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遗忘非常严重, 我们又没有时间再对平面向量作细致的复习, 所以学生反应不是很快, 重难点突破的有点吃力; (2) 从自身专业素质来说, 语言比较随意, 不够专业, 数学是严谨的学科, 语言专业性急需提高。
2. 新课标对学生掌握知识螺旋上升要求的实现。
3.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的内容。上一节,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物膜能够选择性运输物质的特性,那么生物膜的这一功能与其结构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在认识生物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并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不断修正原有观点,推动科学的发展。而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也将对之后学习物质跨膜运输、免疫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对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能力目标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由于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生物膜的结构要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而在对生物膜的探索过程中如何通过对生物膜功能的分析研究得出生物膜的结构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将用1个课时进行教学。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活动探究和集体讨论的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情景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集体讨论法
针对在对生物膜结构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归纳总结,图文并重,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课后练习。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引导学生回顾第3章中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时对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思考,进行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结合同学们的已有知识,分析三种材质那种更适合做细胞膜。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认识到建立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必须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出发来思考。当然,细胞膜不可能由书中所给的三种材料构成,那么细胞膜到底具有怎样的结构呢?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讨论“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这一
问题,让同学们更广泛的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更广阔和深入地思考,以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探究能力。
2、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
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后,我将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分析科学家的试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自然而然的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欧文顿 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 化学分析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 两位荷兰科学家
蛋白质为与细胞膜什么位置? 20世纪40年代推测 罗伯特森“三明治” “三明治”模型是否完全符合? 静态刚性 vs 动态弹性 技术手段提高 蛋白质镶嵌
为什么细胞膜的物质可以运动? 人cell+小鼠cell 1972年 格桑 尼克森 流动镶嵌模型
3、归纳总结,图文并重,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上述问题串的分析讨论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然后向学生展示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该图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粉自由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蛋白质的分布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功能
4、膜的流动性
这幅图介绍的是流动镶嵌模型的部分结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象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其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三维立体结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最后简要介绍细胞膜表面糖被的知识,是学生大概了解,为以后的学习细胞膜识别和免疫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4、课后练习
在本节课讲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教材上的练习,及时地巩固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并通过拓展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
四、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第2节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4.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 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的说明。
一、教材说明: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在九年级接触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掌握了金属活动顺序表。建立了部分金属之间的置换顺序。同时有本节内容第一课时作基础。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就本节课内容而言,它包含了金属的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酸、水、盐溶液的反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为完整的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以及铁的部分特殊性。也就凸显出了本课时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地位。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依据新课程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2)写出钠与水、酸、盐溶液化学反映方程式;
(3)理解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钠与水、硫酸铜溶液反应,尝试根
据实验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感受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3)感受分步思维方式建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合作与交流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教学难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以上的教学目标能否达到,重点难点能否突破,关键在于教法和学法。
我的教法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实验探究教
学法;在老师启发引导下,采用对比分析法;师生交谈法;课堂讨论法;问题
式法;在采用问题式法时,特别注意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具体做法如下:
1(1)对于钠与水的反应,采用两组实验,按座位情况分组实验,分成若干小组,两大组,一大组做钠与滴加有酚酞的蒸馏水反应,另一大组做钠与滴加有洗涤剂的蒸馏水反应。得出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实验前老师严格检查钠颗粒的大小和烧杯中水的体积
(2)运用对比的方法:钠与水反应,钠与酸反应,推导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并做实验验证。
(3)通过投影教材图片,结合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年少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故在课堂上宜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2)知识障碍分析:学生原有知识掌握不全面,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注意知识的陈述,知识的铺垫,应力求简单直观、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兴趣分析: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学生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引入课堂。根据网络上的一个事故,引出钠与水的反应。
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五个学生活动:
(1)钠与水的反应
学生实验:有改动,增加钠与肥皂水反应,根据气泡向上运动得出产物之一H2 学生就能写出反应方程式了。
(2)书写反应方程式:知识迁移能力
(3)求同找异思维方式:感受解题思维方式的建立。
(4)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感官刺激感受钠不能置换出铜,从而分析反应过程,锻炼分步反应思维。
(5)课内阅读总结:训练阅读能力。
3、课外活动安排:
五、教学后记
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感和扩大教学知识容量,多媒体更能使化学教学得心应手,能使学生比较直观的接受知识,增强其读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本节课下来,学生对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有了很深的印象。
六、教学反思
铁与水蒸气的实验探究放到了课外是否合适,是不是与教材的编排相违背?但如果在课内完成的话,另加一节课的时间恐怕都无法完成,采取更好的方式我一直在思考,也希望各位老师能提更好的建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否采用动画模拟,也许会更加直观。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基本步骤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与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
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
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核心
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2、针对性强大。
3、准备充分。
4、评说准确。
5.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霞》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3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散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课文。首先,由于本单元都是散文,因此,鉴赏这些散文关键是要“披文以入情”,即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也就是鉴赏散文的基础。另外,还要重视艺术手法的鉴赏。
《霞》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冰心先生晚年的力作。作者由四十年前的一句疑问写起,通过对晚霞的理解、思考,深刻地领悟到了一种人生哲理;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作者的抒情从容不迫、洒脱自如。文字虽平易自然,但是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入一种美丽的艺术天地,享受到一种感悟人生意蕴的快乐。
而基于课文的这些特点,我决定为课文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第一,认知目标,即了解冰心及作品的有关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第二,技能目标,级学习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的写法,欣赏冰心散文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风格。
第三是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认识。在这三个目标中,后面两个目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教学和其它文章不同,用传统的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和优美的意境,所以我打算把传统的散文分析课变为鉴赏课,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本文作为冰心先生晚年名作,尤其是在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因此文章不长也适合鉴赏。
从学生角度分析,传统的分析法是重分析较鉴赏却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束缚,久而久之,也就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次,高一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具有散文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鉴赏。因此,我决定了朗读法为主,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的教法。
1、朗读法为主。是针对冰心散文平易自然等特点,采用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的方式即可讲解课文,又能感染学生。通过学生单人朗读或齐声朗读等方式让教师通过学生朗读的情况更好地得到教学反馈,同时通过听学生读的效果来调整教学方法。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以这种方式去探讨《霞》中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霞》是作者晚年的作品,阅历尚浅的孩子可能无法立刻理解老人的感情,应由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三、说学法
其一,体验学习法:《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因此在本课开始时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朝霞和晚霞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彼此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冰心的生平,并结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说说自己对这两种事物的不同感受,为很好地理解冰心寄托在晚霞中的感情做铺垫。
其二多元评价法:在课堂学习评价中,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在被评和互评中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于人生和生命的感悟。而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四、说教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的设计设计如下:
第一展示朝霞和晚霞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对两者的不同认识。培养学生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最后小结:霞,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朝霞,年轻、热烈、生机勃勃;而晚霞,深沉、凝重,也给人带来淡淡的感伤。
第二,介绍冰心的生平以及“春水体”、“冰心体”等相关内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霞》的情感内涵做铺垫。
第三,教师放《霞》的范读音频或者教师自己朗读,学生标出不懂的字词的音。学生自己默读一次,酝酿感情。让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评价,这个同学阅读得好不好,教师结合同学们的意见将朗读的要点略作总结。最后,大家齐声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第四,也就是本课最关键的部分,让学生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种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同时学生的回答又能让教师得到及时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们可以通过互动从而对课文进行研读,营造较活泼课堂氛围。如“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等等这些语句就可以适时点拨学生,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作者通过对霞的理解、思考,深刻地领悟到一种人生哲理: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第五,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最后可以向学生提问,读完这篇文章后,大家感觉如何,这篇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呢?而这一点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让学生能体会到本课作为一篇散文,虽然简短但是却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哲理;学习作者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风格。
第六是作业的布置,因为本文有些句子不仅哲理性强而且简短优美,因此可以让学生熟读至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熟读成诵可积累写作素材。
五:板书设计
6.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偏失 篇六
一、编排方式逆反传统,让语文教学左右为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编排方式一反传统习惯,以专题作为文本编排单位,并有意识淡化文体。这种编排方式新、奇,但问题也相伴而生。
1. 按照专题编排,让文本教学偏重人文性远离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具有工具性;语言是人类的心声,语言具有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已经是一个广泛达成共识的结论。一般而言,文本学习强调的是工具性(技术性、技能性)和人文性(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统一,文本教学应充分关注技术和人文两大元素。
但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排看,过于注重教材的专题思想内涵让必修教材的教学无法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提并论。这导致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关注“人文性”,忽略了“双基”目标的落实。课堂教学普遍有滑向“人文课”的现象。
这种导向不足取。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作为语文课,应该落实语文知识技能,在落实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绝不能“得意忘言”。我们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如果丢了这些,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特别是这种专题编排方式与文体写作应有的技术指导出现了严重错位,使得每个专题后面附着的“写作指导”显得牵强附会。苏教版必修教材偏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过少关注语文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点上,苏教版与人教版,是务虚与务实的区别。
2. 文体错乱编排,让教学拄着拐棍跳舞
传统的文本编排方式是文体分类编排,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教版一直坚持这种教材编排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文体教学,便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操作,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反其道而行之,打乱文体,以主题内涵的统一性来编排文本。这样安排导致每一个专题糅杂了多种文体,显得不伦不类。如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统领的篇目有:《〈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等。古文、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外国诗歌等相交错。看起来像一锅杂烩,或是一份拼盘。
文体的不统一,文体知识的错杂,今天古文,明天小说,后天再变诗歌,势必导致教学的跳跃性加大,加重了学习的断续感,让一线教师拄着拐棍跳舞,这符合教学的规律吗?
苏教版教材编写组个人的阅读及欣赏个性彻底扰乱了教材编排要求的教材的系统性和知识的网络性。
二、内容结构比例失调,教材质量多有瑕疵
1. 古诗词数量偏少,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共精选29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曹植、陶渊明、谢朓、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李煜、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姜夔等15人,并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诗经》等,覆盖面较广,以最优秀的诗作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唐诗——宋词(包括宋诗)”的发展脉络。
苏教版:共选10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煜、晏殊、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0人,选择范围只局限在唐诗宋词。
相比较而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有两个问题:一是选取的篇幅数量上偏少,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积累提高;二是选编的范围有些偏狭,没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只在局部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高峰成就,学生的阅读及认识视野有局限。如极富成就的宋诗,苏教版教材就视而不见。而江苏省2008年高考考纲明确规定了古代诗词鉴赏的范围是“唐宋诗词”。
2. 古文与其他文体交叉编排,忽视了古文的特殊教学要求
古文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独特性。正因为如此,人教版一直采取单元的编排方式,以方便教师教学操作。这一点经过历史的检验是合理的、科学的,是教师欢迎的。但苏教版教材却无视这一经过实践检验的编排模式,一改单元编排方式,而与其他文体交织编排,现代文和古文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小说、诗歌、散文、古文等硬煮成一锅粥。如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选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5篇文章,且不说这几篇文章是否都能从属于“我有一个梦想”这一思想内涵,仅就文体而言就够人惊诧的了,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交错,让人眼花缭乱。
古文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文不同,古文教学的任务与现代文也不同,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教学任务的界定与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特殊性,很难想象,教师在两周的时间内,要教学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这种随性实难令教师接受。
3. 名著阅读引导不力,内容编排与高考要求严重错位
2008年江苏高考要求对选修历史学科的考生增考15分的“名著阅读”,主要有10部作品:《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家》《边城》《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女神》《雷雨》《哈姆雷特》等。
江苏的这一要求很突然,是在2008年2月份正式提出的,距高考只有三个多月。这一近乎儿戏的突然要求在师生的质疑中被“这些名著篇目在《附录》(《教学大纲》)上有规定这一牵强解释挡了回去。15分的考查要求,3个月的准备,10部厚厚的名著,无疑是一座大山压在了学生头上。
名著阅读需要考查,这一点毋庸置疑,说到底江苏的这一做法是照搬了全国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人教版教材在高中伊始就在5册必修教材中有意识、有计划、有序列地给学生安排了“名著导读”,让学生有所准备,有所积累,有所备考。而苏教版必修教材从来就没有就名著阅读考查给学生一个说法,2008高考前3个月冒然提出,面对各方怨言,江苏回应牵强。
对比两种教材对名著阅读的重视及具体引导:
人教版教材:(每册教材中都安排的“名著导读”,共10部)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二“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名著导读”:《家》《高老头》
必修四“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名著导读”:《红楼梦》《堂吉诃德》
人教版必修教材还在选文中涉及了以下名著名篇:鲁迅作品7篇,《红楼梦》《老人与海》《雷雨》《哈姆雷特》《水浒》《边城》等。
苏教版教材:“名著导读”无。
苏教版教材在选文中只涉及了以下很少的名著名篇:鲁迅作品3篇,《红楼梦》《边城》《雷雨》等。
两厢比较,苏教版教材对名著阅读的引领与江苏高考要求之间是不对等的,相对于人教版名著阅读计划的明晰、内容的序列安排和高考备考方向、备考内容的明晰,苏教版在名著阅读上对学生的硬性要求显然欠缺人文关怀,官本位意识是否太强了些?
不以学生为本,而以编写人员为本,不能不给人自以为是的嫌疑!如江苏高考规定考郭沫若的《女神》,教材中根本没有选编任何篇目,就在高考中要求考查;如高考规定考鲁迅的《呐喊》,而五册必修只选编了鲁迅3篇文章,且没有一篇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这能说是科学合理的教材编排吗?这能说是负责任的教材吗?
4. 探究学习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探究能力培养浮于空泛
人教版在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梳理探究”方面的内容,以文化研究为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为方向,延展教材知识,整合教材资源,并次第展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一点只要把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作以对比,意思自明。
人教版的探究内容安排:
必修一: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必修二:汉语成语;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必修三:文体与语体;逻辑与语文学习;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必修四:诗词格律;文学长河;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理科中的语文
苏教版的探究内容安排:无。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式的改革,而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世易时移,人教版教材与时俱进,以具体的“梳理探究”这一具体内容进行具体落实,而苏教版在这方面的粗疏无疑让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了一句空话。
5. 国外选文过多,有舍本逐末、崇洋媚外之嫌
中国文学的浩瀚与中国文化的博大世人共知,我这里表述此意不是反对选取国外作品,但五册必修教材一百来篇文章,选谁不选谁,其选编意图与文本呈现必然表现其良苦用心。在对待国外选文上,人教版与苏教版再次表现了较大不同。
苏教版5册必修共112篇(首),国外30篇(首),占27%。
人教版5册必修共109篇(首),国外18篇(首),占16%。
比较的结果是:苏教版国外篇目数量偏大,甚至苏教版必修二和必修五中的国外选文已经分别占到了1/3。一本高中生语文教材需要近30%的外国选文吗?一个中学生的文学视野需要那么大的国际阅读空间吗?为什么中国诸如鲁迅等那么多优秀作家的篇目被挡在教材选文之外?国外选文近30%的份额让人觉得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夸大了国外作品的阅读价值!
当学生的母语基本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还需要提高的时候,把时间和视野过多关注到国外选文,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还有一点崇洋媚外之嫌。编写专家的个人偏好和学识不应轻率甚至固执己见地强加于学生身上!中学生的文学视界不应无限大,文学熏染也不应囫囵吞枣,毕竟,他们还不是“大学中文系学生”!
三、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让作文教学繁杂紊乱
与人教版教材写作指导相比,苏教版教材的写作指导最大的问题是:不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杠头,作文教学让一线教师难以操作。
我们先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各五本必修教材在写作指导的编排上有着各自怎样不同的构设。
人教版:在五册必修教材中,写作指导被按照秩序细化为两大序列(记叙,议论),两个层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二十个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学习描写;学习抒情;记叙的角度;叙议结合的写法
必修三:选择议论的角度;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论证方法;写作中的虚构
必修四: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了解反驳的途径;作一点辩证分析
必修五:怎样写得深刻;怎样写得丰富;讲究文采;怎样写得新颖
苏教版:写作指导在五册必修教材中随性、散漫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就语文而言,写作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要求系统的写作技术指导,并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比较而言,人教版的写作编排有着科学合理的安排脉络,有着清晰连贯的指导秩序。比起人教版布局科学、知识连贯、指导全面的写作指导体系,苏教版的写作指导编排显得过于随意:
一是写作指导的排序紊乱无序。人教版的写作指导编排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写人叙事,必修三和必修四是议论说理,必修五是写作提高: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按照由浅到深、由写人叙事到抒情议论、由基础等级要求到发展等级要求等合理的逻辑顺序,是以一种金字塔模式构设的。而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以散状呈无序编排,逮谁说谁,东一榔头、西一杠头,着实没有头绪。
二是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这一点尤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如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人教版集中以必修三和必修四两本教材连续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技术要点作不间断的连贯指导,体现了布局的科学、知识的连贯、指导的全面。而苏教版让人丈二和尚着实摸不着头脑,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亘高一、高二近乎两学年,且中间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这种跨度只有苏教版有,也只有苏教版敢这样安排。
这样编排,让教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操作呢?如必修三,按照教材编排,教师要完成三个作文教学与指导,即: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按照教材编排,教师要完成四个作文教学与指导,即: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实在让人找不着北!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极不系统,极不连贯;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甚至是支离破碎!
换作教材编写专家,他们又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文教学?我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向一线教师建言!
三是写作指导和文本编排油水分离。因苏教版文本编排从属于思想专题,文本的文体属性被彻底打乱,而写作指导又要求着具体的文体特性和技术性,因而每个小模块(单元)的写作指导与专题的粘合就像两张皮,不能合二为一。就像油水分离。如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的写作指导安排的是“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而本专题的几篇文本是《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这几篇文本集中表现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思考,而写作指导是关于详略安排。问题是:这几篇文章其叙述的突出特点是详略的使用吗?
教材改革是必要的,但教材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单纯求新求异,改革不能违背科学,不能不顾规律。江苏2008高考模式本已民怨群起,再加上令一线语文教师群起攻之的教材模式,现状令人担忧。
7.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 篇七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有氧呼吸过程
四、说教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和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五、说学法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
提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ATP在供能过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
回答:见教案,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呼吸作用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讲授新课:
(1)细胞的呼吸方式
提问: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让学生说出细胞呼吸概念
回答: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学生自学实验,并回答课本92页的问题。
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设问:原料是?在哪里?产物?能量去向?有机物是如何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
引出有氧呼吸
(2) 有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
A反应式:
酶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
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等
D概念
E、特点(与体外燃烧的区别)
列表总结有氧呼吸,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表格,教师投影展示部分表格
过程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反应产物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无氧呼吸(给出一下表格,学生自学并完成,教师总结)
A反应式:
B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学生简述后,媒体展示场所及过程图解)
C能量变化:形式变化、转移率
D概念
E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反应条件 需酶、氧气 需酶、缺氧
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不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 CO2、H2O CO2、酒精或乳酸
产能多少 大量 少量
评价:欣赏性评价,对学生合作学习及成果表示肯定,指出不足,给出建议。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小组为单位,从课本95-96页“资料分析”中选取2-3个实例,讨论并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了细胞呼吸的哪些方面?并再举一两例加以说明。要求准备简单的发言稿。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做课本96页习题
4、板书设计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三、无氧呼吸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七、结束:
8.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 篇八
1st Period ------Warming-up & vocabulary study
2nd Period ------Reading
3rd Period ------Language study
4th Period ------Language study
5th Period ------Grammar
6th Period ------ Extensive reading
7th Period ------Listening
8th Period ------ Speaking and Writing
9th Period ------Revision and EW exercises
Period One Warming up and vocabulary study
Aims: 1.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or remember of modenn Olympic Games.
2. Learn the new word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knowledge of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and modenn Olympic Games.
Step 1 Leading-in
1. Listen to a song and guess what purpose it is used for. 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is song? What is it used for?
(1) Pass the Flame. (2) -the Athens Olympic Games.
2.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Olympic Games”.(Emblem (会徽) Motto (口号) Torch (火炬) Mascot(吉祥物) Stadium (体育馆) Green Olympics The Olympic flag)
Step 2 Group work for competition
Let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working in pairs. (P9 warming up) (见周报课件)
Step 3 Discussion The Events in the Olympics
Read all the words and choose the sports in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P49)
badminton (羽毛球) judo (柔道) discus throw(掷铁饼) shot-put (推铅球) hang-gliding (滑翔) javelin (标枪) fencing (击剑) ice hockey (冰球) weight-lifting (举重) pole jump (撑杆跳)
Step 4 Learn the new words in this unit
Step 5 Homework
1. Review the new words and finish Ex. Part one warming up in EW. 2. Prepare for next period Reading.
Period Two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Aims :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sum up the main idea.)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he similaril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ncient Olympic Games and modenn Olympic Game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Sum up the main idea 2.Help Ss use the context to sort out the new words.
Step 1 Predicting
1. What are they mainly talking about?
Step 2 Fast reading
1.What does the passage tell us?
1)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2)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3)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4)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2.T or Fquestions:见周报参考课件
1. Both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are held every two years. ( )
2.There are running races in the Winter Olympics. ( )
3.Women were admitted to join in the old Olympics. ( )
4. Every athlete can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 )
5.All the competitors compete for money. ( )
6. The Olympics were born in Greece. ( )
Keys: F F F F F T
Step 3 Skimming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bout the ancient and modern Olympics?
The Differences &The similarities见周报参考课件
Step 4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on page 11,have the Ss:
. 1.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in Ex 2
2. Discuss the answers with your partner 3. Tell the whole class the answers
Step5 Summing up
1. Sum up the text(见周报课件)2. Pair work: Talk about the Olympics with what you have learnt .
Step6. Reading and underlining
Next you are to read and underline all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Copy them to your notebook after class as homework.
take part in…, gold medals, the spirit of…, be held, in order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on a magical journey, find out, the present day Olympic Games, used to, write about…, come to your time, be admitted as…, two sets of…, enjoy competing in…, compete against…, for the honour of…, reach the standard, be admitted t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as well as, a stadium for competitions, as a matter of fact, compete for…, olive wreath, feel proud of…, make… happy
Step 7 Homework
1.Finish Exx.1&3 on p11
2.P50 Ex.2, P51 reading task
3.Go over notes on page 78-79.
4. Do Reading Tasts in EW16 (1) and prepare for next period.
Period Three &Four Language points
Step 1 Revision
Check homework in the last period.
Step 2 Do exercise 1 on page 12
Step 3 Language learning
PATTERNS
1. Pausanias, who was a Greek writer about 2,000 years ago, has come on a magical journey on March 18th, to find out about the present-day Olympic Games. (P9)
※who was a Greek writer about 2,000 years ago是定语从句,修饰Pausanias。
※to find out about the present-day Olympic Games是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2. It’s in the Summer Olympics that you have the running races, together with swimming, sailing and all the team sports. (P10)
这是一个强调句型,结构为:It’s + 被强调部分 + that + 其它。本句强调介词短语in the Summer Olympics。
3. No other countries could join in, nor could slaves or women!(P10)
nor意为“也不”,在连接两个分句时,前面一个分句一般为否定分句,常含有no, not, never等。后面的分句则须使用倒装结构。如:
I have not been there, nor will I ever go. 我没有去过那里,将来也不会去。
4. Women are not only allowed, but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gymnastics, athletics, team sports and ... (P10)
并列连词not only ... but ... 意为“不仅……而且……”,连接两个并列结构。此连词可以连接两个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等,还可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所强调的重点是后面部分。如:
She not only sings well but (also) dances beautifully. 她不但歌唱得好,舞也跳得美。
※ ①当not only ... but (also) ... 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遵循就近原则,与后一个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如: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 teacher is pleased.
②当not only ... but (also) ... 连接两个句子,且置于句首时,not only后面的分句要用倒装语序。如:
Not only did he teach in school, but also he wrote novels. 他不但在学校里教书,而且还写小说。
WORDS AND EXPRESSIONS: take part in /stand for/ advertise/ charge/ admit 参考EW16(2)
1. ancient: adj. old----modern in ancient times-in modern times
2.compete (v)-competition (n) competitor (n)-competitive (adj)
区别: game / match /contest / competition
3. 区别: prize / medal / reward / award
medal 奖牌/章; prize 奖金, 奖励, 获奖名次; award 奖品, 奖金; reward 报酬, 回报
4.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的插入语+ 陈述句(常用此类插入语的动词为: think, believe, suppose, imagine, consider, suggest, say 等) 如:Where do you think they have gone (他们已经去哪里了)?
5. 区别: find /find out / discover
注意: find 指偶然发现; find out 指有意识地去发现, 打听或者询问; discover 强调新的发现或科学的发现.
6. interview (n/v) 采访, 会见, 面试 interviewer(采访者) interviewee(被采访者)
7. I live in what you call “Ancient Greece”.
(1) They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what you have done.
(What引导名词性从句,指事, 物, 时间, 地点, 言语,和情况等等).
8. be to do sth
(1)表命令, 义务, 职责 (应该, 必须 “长辈对晚辈”)
You are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before you watch TV.
(2) 表计划, 安排, 打算 They are to get married on National Day.
(3) 不可避免要发生, 命中注定 This chance is to come.
9. admit sth / doing sth / that-clause 容许, 承认, 接纳
10. every four years= every fourth year every other day = every two days
every few days (不用a few) (注意:every 不能换成each)
11. replace (vt) 代替; 放回原处
The old machine should be replaced by new ones.
You have to replace the book where they were.
12. host v. 主办;举办
13. [辨析] take part in, join和join in
①加入某党派、某组织或某社会团体,用join。
②join in多指参加小规模的活动如球赛、游戏等,常用于口语。若表达“与某人一起做某事”,则用join sb. in sth. / doing sth.。
③take part in多指参加(群众性活动、会议等),往往指参加者持积极态度,起一份作用。
14. [辨析] in charge of 和in the charge of
in charge of的主语一般为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of后的宾语是表示事物的名词。in the charge of意为“由……管”,主语一般是表示事物的名词,of后的宾语用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
Step4 Practice Do exercise2&3on page12
Step 5 Homework
1. Go over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Do exercise in part 2 in EW16(4).
Period Five Grammar The passive voice
Aim: Help the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useful structure--- The passive voic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help Ss to use the target structure correctly.
Step1 Revision Check homework in last period
Step2 Discover the structure in exercise1 on page 13 and find out more examples from Pre-reading and Reading.
Step3 Summarize the usage of the passive voice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1.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主要有三种构成形式:
a. shall / will (shall只用于第一人称,will可用于所有人称) + be + 过去分词We shall be asked to show the foreign friends around our school.
b. am / is / are + going + to + be + 过去分词
A new bridge is going to be built across the river to connect the two villages.
c. am / is / are + to + be + 过去分词
The form is to be filled in within two days.
2.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表示将要发生的被动动作,后常跟表示将来时的时间状语。
3.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的否定形式是在shall / will或am / is / are后加not
Students will not be allowed to leave the classroom without their teacher’s permission.;
The young writer’s new book is not to be published this year.
其疑问句形式是将shall / will或am / is / are提前至句首
4. Will the plan be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this afternoon? Are these old trees going to be cut down?
[注意] 在由when,if引导的时间、条件状语从句中,要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表示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如: If more time is given to me, the problem will be worked out.
When the dam is completed, the Changjiang River will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Step4 Practice
Do exercise 2on page 13.
Step5 Homework
1. Review the passive voice on page 87. 2. Do exercise2on page 50.
3. Do part 3 in EW16 (4). 4. Prepare next period.
Period Six Extensive reading
Aims: 1.Introduce the students to Greek literature. 2. Learn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 Help Ss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that women had in Ancient Greece. 2. Master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Step 1 Revision
Translatio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 They had to compete against several larger companies to get more buyers.
2. The famous actor was interviewed by reporters about his marriage.
3. Can you find out Mr. Liu’s address for me?
4. Why do you suppose he changed his mind suddenly?
5. I don’t understand how the two ideas relate to each other.
Step 2 Reading (14)
Can you still remember where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ed?
Task 1:. Talk about the two pictures.
Task 2: Skimming
(1) Who was Atlanta?
(2) What was she good at?
(3) Who did she want to marry?
(4) How could Hippomenes win Atlanta?
(5) Main idea:
It’s about Atlanta who races to marry the man who can run faster than her. In order to win the race, Hippomenes asked for help from the Goddness of Love.
Task 3: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P14)
Explanation: marry是及物动词,表示“与……结婚”,无须再用其他介词。
(1)常见结构有: be married (to),用于表示结婚的状态;get married (to),用于表示结婚的动作;marry sb. to sb.把……嫁给。
(2) marry是非延续性动词,不可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3) be married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Task 4: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Ex. 3& 5. (p15)
Step 3 Reading (P51)
Task 1; The first part: the king Norwegian
1. Wha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2. What do you think of Sara Renner?
Task 2: The second part: The Special Olympic athlete
What do you think of Eric Williams’ determination for the competition?
Task 3: The third part: The stubborn African
What was it that made Kip Keino achieve his goals?
Task 4: Discussion (working in pairs) Which story do you like best? Why/?
Step 4 Homework
1. Finish the exercises. (P49 Ex.2&3) 2. Do part4 in EW16 (4).
Period Seven Listening
Teaching aim :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 1. Try to listen to a famous story from ancient Greek tradition.
2. Help Ss know Marathon---one of the famous running races of the modenn Olympic Games.
Step 1 Revision Check the homework.
Step2 Listening (P48)
Task 1: Leading-in: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ry to guess what is happening in it.
Task 2: Listen to get the main idea.
Write down in one sentence how the hero of the story sent his message miles away.
Step3 Listening (P51)
Task 1: Leading-in;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journey of the Olympic torch? And where does it begin and end?
2.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Task 2: Number the events and discuss them in pairs. Answers: 5-7-2-1-6-3-4-8
Step 4 Homework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the workbook.
Period Eight Speaking and writing
Aims: Learn how to prepare before writing and collect a list of sports that Ss participate in school.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Help Ss apply Ss’ knowledge and interests to their own situation.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ir favorite sports.
Step 1 Revision
Dictate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and phrases that Ss have learned.
Step 2 An interview
Work in pairs or groups, and interview at least 5 students about their hobbies and why they like it.
1.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2. Why do you like it ( love / enjoy / prefer /be interested in / be crazy about…)?
3. What is enjoyable about the hobby?
4. What good does it do to you?
Step 3 Writing
Write down the key information and then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
Step4 Homework
Finish the composition after class.
如何描写最喜欢的一项运动
写作技巧
1. 明确要求。向别人描述你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要写出你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列举令人信服的理由。
2. 确定时态。通常情况下,应使用一般现在时,在介绍你如何喜欢上这项运动时,用一般过去时。
3. 拟定结构。文章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指出你最喜欢的一项运动是什么,并简单介绍这项运动。第二部分:描述你喜欢上这一运动的过程,并介绍你参加这项运动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列举你喜欢这项运动的理由。
实战演练
请根据下表中的内容,以“My favorite sport”为题,写一篇12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可适当增加细节。
运动名称 乒乓球,一项需要臂力、腿力(require great strength in the arms and legs )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a great deal of concentration)的运动。
运动情况 小学四年级开始打乒乓球,从那时起,就喜欢上了乒乓球;现在几乎每天都和同学们打乒乓球。
益处 1. 有益于身体健康,能锻炼肌肉、提高肺活量(expand lungs)、加速血液循环(promote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2. 有趣、花钱少;
3. 属于室内运动,下雨天也可以进行。
范文:A sample: My favorite spor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orts that I enjoy. However, my favorite sport is playing table tennis, which requires great strength in the arms and legs as well as a great deal of concentration.
When I was in Grade 4, I started to play table tennis. At that time, 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sport deeply. Now, I play table tennis with my classmates almost every day.
Table tennis is an ideal game for us because it can build up our body. It strengthens our muscles, expands our lungs, and promotes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Besides, it is very amusing and does not cost us much money. In addition, it is an indoor game which can be played even on rainy days. Playing table tennis makes me healthy, happy and efficient. Thus, it is my favorite sport.
【高中语文必修2说课稿】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稿06-13
高中语文说课稿:《赤壁赋》07-0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07-19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说课稿09-04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09-23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12-12
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