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大题解题技巧(精选7篇)
1.初中物理大题解题技巧 篇一
1.规范答题格式
做物理大题时,要慢审题快答题,有些学生题目还没有看清楚就急着答题,既浪费了时间又失了分。大题中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作答时一定要按照各科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规范书写,对于一些文字叙述的答案,写完后要读一下,看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是否简洁明了。
2.认真审题,不见句号不答题
审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审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隐含的信息,准确找出答题的突破口和限制性条件。见到熟悉的内容和题型,不要盲目乐观,因为在高考试题中有原题的可能性很小,往往是材料熟悉,但出题的角度、方式会有很大变化,一定要认真分析,不要受原题的干扰,以避免失分;见到新题、难题,不要过分紧张,因为这些题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新、都难,要相信材料再新,所考查的知识肯定是我们学过的,不要被新信息所蒙蔽。
2.初中物理大题解题技巧 篇二
一、例谈物理力学动态问题的部分解题技巧
1.基本知识点。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 即F合=0。
4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为零, 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2.结合例题分析力学动态问题解题技巧。
(1) 矢量三角形法。 一个物体如果受到三个不平行的共点力作用, 那么它定然保持平衡, 且这三个力可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三角形。 矢量三角形法就是用这个三角形分析力的变化、大小关系, 相对来说更便捷, 尤其益于解决变动中的三力问题, 例题如下:
例1:如图1所示, 绳OA、OB等长, A点固定不动, 将B点沿圆弧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绳OB中的张力将 ( )
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如图2所示, 假设绳端在B′点, 此时O点受到三力作用平衡:TA、TB的大小方向不断地变化 (图中T′B, T″B, T″′B...) , 但T的大小方向始终不变, TA的方向不变而大小改变, 封闭三角形关系一直保持成立。由此可见:当TA与TB垂直时, TB取最小值, 故选C。
(2) 相似三角形法。 正确作出力的三角形后, 如能判定力的三角形与图形中已知长度的三角形 (几何三角形) 相似, 则可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三角形中力的比例关系, 从而达到求未知量的目的。 例题如下:
例2: 一轻杆BO, 其O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上, B端挂一重物, 且系一细绳, 细绳跨过杆顶A处的光滑小滑轮, 用力F拉住, 如上图3所示。 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 使杆BO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小, 则在此过程中, 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FN先减小, 后增大B.FN始终不变
C.F先减小, 后增大D.F始终不变
解析:如图3所示。 取BO杆的B端为研究对象, 受到绳子拉力 (大小为F) 、BO杆的支持力FN和悬挂重物的绳子的拉力 (大小为G) 的作用, 将FN与G合成, 其合力与F等值反向, 如图3将得到一个力的三角形 (如图中画斜线部分) , 此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OBA相似, 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来解。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OBA相似, 设AO高为H, BO长为L, 绳长为l, 由对应边成比例可以得出一组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式, 仔细观察发现比例关系式中G、H、L均不变, L逐渐变小, 所以可知FN不变, F逐渐变小。 故选B。
二、例谈物理电学动态问题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中涉及的电学动态问题不在少数, 具体可划分为直流电路动态分析、变压器电路动态分析两大类别, 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例题对这类别动态问题解题技巧进行分析。
变压器电路动态问题常与交流电动态问题相掺杂, 在解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一是考虑匝数比不变的情况, 二是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 具体例题如下:
例3:如图4所示,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0∶l , P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 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 定值电阻R=10Ω, 其余电阻不计。 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B.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 当t=0.01s时, 电流表示数为零
C.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D.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
解析: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 由变压器变压公式, 可得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选项A正确;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 当t=0.01s时, 由欧姆定律, 电流表示数为I=U/R=0.44V, 选项B错误; 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 , 输出电压增大, 输出功率增大,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选项C正确;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不变, 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B。
三、结语
在高中物理力学、电学两大部分的动态问题解决中, 一定要先了解关于此类问题的基础知识与应注意的问题, 熟练使用计算公式及客观定律, 随后结合具体例题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 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最终找出切实有效的高中物理动态问题的解决技巧。
参考文献
[1]刘明伟.抓特殊位置解动态问题[J].中学数学, 2009 (18) .
3.初中物理大题解题技巧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大家对学习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储备更多的知识,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学习的根本作用就是解决实际的生活难题,物理问题无时无刻不伴随我们的生活,从时间到空间、从质量到数量,我们一直在解决物理问题。在近几年我国对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进行强化,由于年龄的原因中学生在逻辑思维以及文字理解方面确实有着无法弥补的短板。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此类题目上的训练,掌握答题技巧。
1.初中电学的知识结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掌握电学学科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并在类似的情景中广泛迁移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学学科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电学部分尽管内容繁多,但主要由三大系列公式和两大基本规律(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作为骨架支撑,而充当填充组织的内容,像识别串并联电路,电表的用法及其读数所代表的含义等则作为学科基本素养存在于学生大脑—电学知识结构当中。
三大系列公式:
两大基本规律:(1)串联电路的基本规律:(以两个电阻R1和R2的串联为例)①串联电路的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②电源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电压之和,即U=U1+U2;③串联电阻的等效阻值为R=R1+R2;④串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所有用电器功率
和,即P=P1+P2;⑤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所有用电器的电功和,即W=W1+W2。
(2)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以两个电阻R1和R2的并联为例)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2.基础知识
在平时老师的教学中,首要的教育点必须是基础知识,只有对其理论依据有最为彻底的理解,学生在以后更多知识的延伸上才可以做到迅速接受,举一反三。对于电学来说就是对电路各方面的基本信息有着倒背如流的记忆。这样才可以在做题的时候准确抓住考核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网络的编制。
3.解题公式记忆技巧,防止其数学化
对于物理来说,它和数学一样有着缤纷复杂的很多公式。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解析这些共识的时候将它们务必进行公式推导,使其物理含义能够完全暴露在学生脑中,而不是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大量的实例说明对于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长期记忆的准确度大大降低,经常在使用时出现差错。下面就是一些老师在此方面教育的方法建议:(1)在讲解基础公式时,适当进行一些小的情景实验,通过最为直观的物理现象将公式理念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2)对于一些物理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外的合作探究,布置一定的课余开放性学习作业,如对于追击问题和速度问题,可以让几位学生一起模拟情景,这样可以让他们从自身角度体会物理知识。
总而言之,只有将物理学科的知识公式等赋予自身的理解模式才可以幫助学生在学习时系统地了解知识,建立物理知识体系,对以后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4.解题思路
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面对电学计算题,难以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解题存在畏难情绪,要么不知从何入手,要么解题中出错。这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要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熟记公式,然后认真读懂题目,充分了解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题目中如果有图像,就要充分利用图像,从图像中获得有用信息,用在解题当中。
(1)向下推导,认真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联系相关的物理公式,顺向思维,推想:已知这些条件,根据相关公式,就可求出另一物理量。例如:关于某一元件的电压U和电阻R已知,求出的新物理量也许是题目所要求出的,也许对后续解题有帮助。
(2)向上倒推,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联系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倒推:要求出该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电学计算题确实不难,从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电学公式(除计算电功的公式外)都是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电学题的解法我们可以归类为“已知两个物理量求第三个物理量”的简单题型中。电学题无非就是建立串、并联电路进行出题,而已知条件就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或电功率),如果其中两个已知条件恰是某一公式中两个对应的物理量,此即为本题的突破口,下一步的计算就显得顺理成章。
5.运用数学方法的解题策略
在初中物理习题的解题过程中,数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指不等式法、列方程法和假设法等,应根据实际的习题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如,在解决力学中力的平衡问题时,可以合理地运用列方程方法,以利用“平衡条件”这个已知量来列方程。目前,列方程这个解题策略已经成为初中年级物理习题中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需要按照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和求解三个步骤来进行,才能更快地解答出所求的物理量。由于人的思维经常都处于比较朦胧的状态,只有在对某个事物进行详细研究的过程中,才能将相关概念结合到一起,因此,合理运用数学方法,可以促进初中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对于推动初中物理习题解题策略不断创新有着重要影响。
6.方程解题,化难为易
在近年来各大省市的中考物理题目中,有多个状态电路的出题率逐渐增大。对于该种状态电路来说,如果能够在其中的某一状态中获得定值电阻、电源电压的值,则可以在对上述值求出之后在另一个状态中求解。而在实际解题操作中,该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难点。为了较为直观、简单地对问题进行求解,列方程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解题方式。
综上所述,根据初中年级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物理习题的解题策略,可以快速地获得正确答案,使初中生的解题思维更加活跃,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庆旺.浅谈初中物理电路计算题的解题技巧[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6.
4.初中物理审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篇四
初中物理审题的十个小技巧
初中刚接触物理学科,很多同学都兴致勃勃、兴趣盎然,然而,到了考试的时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究其原因,是因为不会审题,要么没审清题意,要么就是答非所问,下面介绍了十个物理审题小技巧,希望大家能消化吸收,以备后用。
1.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矢量方向不明确;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制约条件不确定;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2.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是否考虑重力;
(2)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
(3)矢量还是标量?譬如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求受到的安培力?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4)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
(5)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
(6)是直径还是半径。
3.认真细致,全面收集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4.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5.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
6.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
7.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8.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
9.咬文嚼字,把握关键词句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10.科学思维,力避主观想象
(1)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
(2)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
(3)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
不同题型要用不同学习方法
如何让初中物理学习更高效?恐怕100个学生有100个答案,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就是不同题型要用不同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更有针对性,通过逆向反推,让物理变得更加的简单、易学。
选择题:牢固掌握物理基础概念,透彻理解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鉴别作用,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比例。选择题中的选项常会对同学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因考虑不周、对概念记忆不清楚而出错。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反过来,对于物理选择题(更多初中物理精品题就上问酷网),在初中物理学习当中,首先要牢固掌握物理的基础概念,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进行反思的习惯,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掌握、透彻理解。
填空题:定期归纳知识规律和错题,系统化学习
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填空: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2、推理填空:比直接填空题难。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
3、计算填空: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因为填空题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学习过程中应定期归纳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最好能统一记录到笔记本上,方便随时翻阅、反思,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多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另外在日常的作业中,计算时要注意正确的值的代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与复习和错题总结工作,提高学习效率。
简答题:不要死记硬背,多留意身边的物理问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同学们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来源于我们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
针对这类型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初中物理(更多初中物理精品题就上问酷网)学习中,多结合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学习,而不是单纯停留在课本里死的知识上,争取多留意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思考。
实验探究题:课本实验内容的重要性,吃透课本
实验探究类题目在中考物理中占的比例较重,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验类题目,主要考查实验内容和实验探究能力,其题目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针对这类型的题目,因为考查的大多数实验均与课本中已学过的实验有关,所以在学习时,对课本里的实验应进行详细的记忆理解。初中物理学习中,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做些偏题难题,但这一切都是以吃透课本知识为基础,最重要的还是课本上的知识。学习物理实验部分的内容时,需要从实验用到的仪器、涉及的物理量、相关的规律和公式、课本上的图片或电路图几个方面去了解,注重实验过程。
计算题:知识点的实际运用,注意解题过程
计算题是物理中考五大题型中的最后一题。它主要考查的是大家对公式的掌握及理解和应用能力。其实,在其它4个题型中也要涉及到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只不过计算题更注重解题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物理题更加注重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考查方式更灵活,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大家在学习时注重思考知识点有哪些实际运用,并形成良好的解题运算习惯。
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物理题?
“数学物理不分家”这是很多物理“高手”的经验总结,学好数学,物理成绩一般都很好,反之,也一样,那么,物理能不能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来解题呢?下面就介绍了几种用数学来解物理题的方法,请参考。
1、运用比例法解题
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反映二三个物理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而这些物理量之间又常存在着正比和反比的关系。用比例法解题,不仅可使解题过程清晰、简化、明了,还可加深对物理公式及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运用比例法解题时,解法可归纳为以下三步:1)写出表达式;2)列出比例关系并化简;3)代入数据运算。
2、运用列方程(组)法解题
在物理习题中,有很多情况需要运用列方程(组)来求解。如力学中的力的平衡、杠杆平衡,热学中的热平衡等。在解这一类问题时,抓住“平衡条件”就能列方程;电学中的当电路的连接情况发生改变导致部分电流、电压发生改变,题型中抓住对某一用电器而言,其电阻不变,或整个电路的电源电压不变,这些“不变量”,也能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尤其是一些典型性问题无其他方法可以解答的,非采取此法不可,因此列方程(组)已成为物理学习中的一种常用的、典型的解题方法。
运用列方程(组)解题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以下三步:1)找等量关系,就是根据题中的物理过程、所给条件或要求找出列方程所选需的等量关系;2)列方程,就是依据找出的等量关系,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基本公式及已知条件列出关于所求物理量的方程或方程组;3)求解,就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方程或方程组,得出所求物理量。
3、运用不等式法解题
不等式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同类量大小、确定某一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表达某一条件、或用来求某一物理量所能取得的较大值或小值等。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确定范围;2)表达条件;3)求较大值或小值。
4、运用假设法解题
解物理题的方法很多,如果题目所给条件不多,或物体所处状态不明朗、或题中的结果不几种明确的可能性,但缺少一些须要的判断条件时,我们不妨试试用假设法去解题。假设法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化难为易,节省解题时间的作用。
1)假设物理量: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要假设一些物理量的大小,而这些物理量并不需求其大小,假设只是为了列式进行计算。
2)假设状态:
3)假设结果
5、运用替代法解题:用相等的量进行替代
5.初二物理公式总结,物理解题技巧 篇五
7、电阻:R=ρL/S
8、欧姆定律:I=U/R。公式变形:U=RI;R=U/I(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9、焦耳定律:普适公式:Q=I2Rt;纯电阻公式:Q=UIt=Pt=UQ电量=U2t/R
10、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
初二下册物理公式总结
1、重力:G=mg
2、密度:ρ=m/V
3、压强:p=F/S;液体压强:p=ρgh
4、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5、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6、功:W=FS;纯重力做功:W=Gh
7、功率:P=W/t=FV
8、功的原理:W手=W机
9、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0、机械效率:η=W有/W总
11、滑轮组效率:竖直方向:η=G/nF;竖直方向不计摩擦:η=G/(G+G动);水平方向:η=f/nF
初二物理重点知识点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3、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常用单位:g/cm3、kg/m3。
6、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用N表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初中物理大题解题技巧 篇六
一、复杂分数比较大小时“设而不求”
在中学数学里,有些题目的技巧隐涵在题目之中,当我们觉得用常规方法很难或无法解答时,我们不妨想一想或许有特殊的解答方法.
例1比较368972/764797与368975/764804的大小.
解:设368972/764797=a/b,则368975/764804=(a+3)/(b+7).
由a/b-(a+3)/(b+7)=(7a-3b)/b(b+7),因为7a-3b>0,b(b+7)>0.
所以(7a-3b)/b(b+7)>0,即有a/b-(a+3)/(b+7)>0.
从而有368972/764797>368975/764804.
两个分数虽很复杂,但对应的分子、分母相差无几,设其中的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为a、b.另一个就变成a+3、b+7的形式,不光简化了分数形式,而且揭示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比较大小寻找到了实质性的突破.
二、在几何问题代数化时“设而不求”
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实质上就是把证明问题转化为计算问题,当几何证明没有定理性质可以运用时,而求证的是线段之间用运算等式呈现出来的,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计算.
例2如果在一直线上顺次有四个点A、B、C、D,如图1所示.
求证:AD·BC+AB·CD=AC·BD.
证明:设AB=a,BC=b,CD=c.
则AD·BC+AB·CD=(a+b+c) b+ac=ab+b2+bc+ac=b(a+b)+c(a+b)=(a+b)(b+c)=AC·BD.
在几何证明里,有时设而不求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降低问题的思考坡度.
三、解方程换元时“设而不求”
解各种类型的方程,是我们初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列出方程容易,解出方程有时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时我们往往把方程中某个代数式设为未知数,简化原来较复杂的方程.
例3解方程
解:可设x2+6=y,原方程变形为
去分母并整理得y2-49x2=0,所以y+7x=0或y-7x=0.
即x2+7x+6=0或x2-7x+6=0,得x1=-1,x2=-6,x3=1,x4=6.
经检验x1、x2、x3、x4都是原方程的解.
换元不是随便换,有时换元,虽然降低了解题的难度,但没把难度降到最低,换元时,关键要找到几个代数式的共有部分.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是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灵活的运用解题技巧,是一个初中生是否有创造力的具体体现.要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必须对学生进行适量的解题训练,训练的题目要典型,要认真的分析和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多而熟练的解答题目就会自然形成解题技巧.
在解题探索之中,不要一味地追求解题正确结果,而要寻求解题方式方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题目,解答无法下手,或者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是否换个思路,想一想有无特殊方法,这就是跳出原来的思维圈子,去重新审视和考虑问题,数学的思维往往与生活的思维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离开此“山”,就是问题转机的开始.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有一类题目需要按“先设后求”的常规思路来解答,但有时按其常规,反而使题目变得复杂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利用题目中条件的内在联系,采用“设而不求”的特殊思路解答问题,这样能简化解题步骤,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解题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7.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 篇七
【关键词】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
1.力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力学计算题中主要有三种情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一般来说,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该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但是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所以,同学们在做高中物理力学计算题时首先要弄清楚该物理做的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除此之外,力学计算题还有其他的一些规律,如:(1)物体受恒力作用,若时间因素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应考虑牛顿定律;(2)曲线运动时,还可以采用功能关系求解;(3)物体受变力作用时,用能量的知识点求解。
例1:如图1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AB段长为3L。将一个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由静止释放,释放时距A为2L。当物块运动到A下面距A为L/2时,物块运动的速度是经过A点速度的一半。(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由静止释放到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2)要使物块能通过B点,由静止释放物块距A点至少要多远?
解析:(1)物块由静止释放到A点的过程中,受重力mg、在支持Fn力作用,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ma1,在A点的速度设为v1,则va2=2a1·2L。所用时间设为t1,则2L=1/2a1t12,由A运动到距A点的距离为L/2过程中受重力mg、支持力Fn、滑动摩擦力F1作用,由动能定理可知:mg·L/2sinθ-F1L/2=1/2m(vA /2)2-1/2mvA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Fn=ma2,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t2=vA/a2,总时间为t=t1+t2,解得t=8/3。
(2)设物块刚能通过N点时释放点距A点为s,由动能定理可知:mg(s+3L)sinθ-F·3L=0,可得s=9L。
2.动量与能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在高中物理计算题中,如果同学们碰到打击、碰撞等题,大多采用动量与能量的知识点来解答,一般来说,我们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考虑物体组成的系统通常是采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求解的问题,是涉及面最广、灵活性最大、综合性最强及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也是同学们在做练习题时经常遇见的问题。
同学们在做高中物理计算题时,一定要把握每道题的特点,不同的题目运用不同的解题方式,在做关于打击、碰撞等类型的计算题时,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在作用力的过程中,重力、系统内弹力以及其他力的作用,不同的力的作用需要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如果是重力、系统内弹力做功就要看是否可以采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是其他力做功,就要看是否要应用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关系建立方程;或者说,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所有力的综合力最终为零或者是内力远远大于外力,那么这时候同学们应该考虑是否应用动量守恒的解题方式;但是如果合外力的结果不为零,那么同学们应该考虑是用动量定理还是牛顿运动定理。
例2:如图2所示,质量为m0的小球随着质量同为m0的甲小车一起以速度v0向右做匀速运动,小球静止在甲小车内半径为r的圆弧形槽的最低点。运动中,甲车与另一辆质量同为m0的乙小车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不计一切摩擦,求:(1)甲与乙车相碰后,两车的共同速度为多少?(2)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是多少?(3)小球从最高点回到小车圆弧槽底部时,对小车的压力FN是多少?
解析:(1)第一阶段:甲、乙两车相撞,不考虑对小车的作用,两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m0v0=(m0+m0)v1,解得v1=v0/2。
3.结语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我们都必须学好的一门主课,但是这门课也一直是同学们最不容易学好的一门课。高中物理计算题又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从高一到高考试题,都会出现物理计算题,所占分值也是非常大。同学们学好高中物理计算题对高考也是意义非凡。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主要是对高中物理中力学计算题和动量与能量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做了一点分析,一部分是与同学交流以及向老师请教所得,再加上平日做题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志强.高中物理计算题概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杜文韬.高中化学计算中解题技巧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9)
【初中物理大题解题技巧】推荐阅读:
高考物理大题解答技巧07-04
初中物理课堂技巧09-05
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08-30
学好初中物理方法和技巧11-22
初中函数解题技巧07-11
初中语文阅读说明文的解题技巧08-27
初中物理答案11-02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景的构建12-29
初中物理复习概念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