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2024-10-28

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共15篇)

1.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一

社区加强网格化管理要“四注”

一要注重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要根据社区管辖的范围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网络。成立网格化管理小组,每个网格指定具体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实行上门走访、日常巡查、情况收集、工作例会、定期考评等制度。定期召开网格小组负责人工作例会,通报网格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网格工作人员要切实沉到各个网格中,着眼于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从抓好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达到“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的要求。

二要注重实效,强化信息化建设。要创新工作思路,将信息技术引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之中,建设和完善社区信息化管理及服务体系。采集社区人口、保障、就业、民政、教育、计生、党建等基本信息,建立社区基础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使社区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统计、台帐、报表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上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社区便民服务宣传作用,为社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宣传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园。

三要注重创新,强化特色品牌建设。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针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新思路、创出新做法,形成社区服务的特色品牌。不断创新社区服务特色品牌项目,深化社区服务,寻求社区建设突破点。深入开展“为老服务”、“救助帮扶”、“文化教育”、“志愿互助”、“环境服务”、“外来人口服务”、“青少年服务”和“廉政文化建设”,挖掘亮点,创出社区的特色品牌。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社区专报、板报,宣传栏、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社区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四要注重实践,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社区干部的培养,提高社区干部的知识和业务能力。注重有机会多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社区定期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情况,社区还加强每周社区干部政治学习力度,引领他们学习向优秀党员和优秀社区工作者前进事迹,不断提升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实行社区工作人员统一管理机制,为社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启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努力构建和谐温馨的社区。

2.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二

社区作为微观生活与宏观社会交融汇聚的平台, 与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化, 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在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指导下, 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 将城市按照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 每个网格配备若干网格管理人员, 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与服务, 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近年来,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2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0万个, 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9.5%;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09个, 社区服务中心15497个, 社区服务站87931个, 其他社区专项服务设施9.6万个。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 (站) 覆盖率72.5%, 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 社会组织达到49.9万个, 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与此同时, 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如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足、财政压力过大、职责分工不合理、信息化和制度建设不够等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此外, 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也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生活需求, 使广大社区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原因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也是新形势下一种比较合理、科学、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2.1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在社会转型、制度转轨的剧烈变迁中, 社会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 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互作用, 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基于社会面临的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方略应运而生, 由于它能在政府和自治组织之间提供一个平台, 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因而备受众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2.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合理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可以打破各层级间的壁垒, 实现监管分离, 及时发现问题并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应对和解决问题, 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各领域协同合作。同时, 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发展并拓展到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 可以实现对整个大系统内的一切信息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这既避免了资源闲置又降低了管理成本, 而且也能够对辖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管理与服务, 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动态高效管理。因此, 对于一些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2.3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科学性

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来看, 一旦社区发生异常事件网格内的触发机制将会把出现的问题传送至相关部门, 这些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当问题超出它们的处理权限或能力时, 这些部门将及时上报上级协调处理。同时, 社区相关部门将及时根据收到的各类信息动态调配各种资源, 为任务协调和执行做好服务工作。当问题解决之后, 网格内的评价反馈机制将会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 并将评价结果再次反馈给触发机制, 从而更好地改进应对机制, 更科学地做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

2.4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有效性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管理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 它以万米为基本单元, 将社区划分为由多元主体构成的若干单元网格, 在网格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下, 利用网格管理技术将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到对应的网格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不仅将动态管理对象分割管理, 确保对社区内的一切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理, 而且能对各网格单元负责人进行全时段监控, 实现对所有社区居民的动态安全管理。正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转高效、执行有力, 因此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2.5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创新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网格、细化管理服务单元, 责任到每一个网格管理人, 实施精细化管理, 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家庭, 实现管理对象的无缝覆盖, 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控制能力。网格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集成化管理, 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技术和手段, 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社区网格化管理突出了社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强化了政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 能够进一步下放事权, 形成新的社会管理体制, 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3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

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资源, 在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管理方式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它把侧重点主要放在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先进技术应用上, 忽视了对社会管理格局和主体关系的整体调整, 过于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忽视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充分参与, 扩大了行政管理的范围, 制约了社会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压缩了居民自治的空间, 难以形成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

3.2 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在居委会组织体系之外单独设立专门的平行组织、增招额外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这些新增的网格负责人、网格管理员需要额外增加工资报酬和各种经费开支, 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 政府新招的这些网格管理员大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 并且基本不是本网格居民, 在处理网格内矛盾纠纷方面往往能力有限、难以独立自如应对, 不少情况下需要社区居委会干部亲自解决或协助, 这不仅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层级, 也增加了内耗、降低了效率。

3.3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将现代信息科技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专业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不少社区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整合、存贮, 缺乏专业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很多工作比如信息的整合、网格的划分、网格组的管理等都依靠人工去完成, 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 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社区只是初步建立了社区管理数字化档案, 尚未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 难以对整个城市从地上到地下再到人居实施全方位、专业化管理。

3.4 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

在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 常出现网格负责人与其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分工不一致, 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 有些网格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代表, 作为兼职的网格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权限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网格化管理中要求网格之间协调合作、相互交叉, 但社区之间在跨街道、跨部门的业务协助方面一般比较困难, 各职能部门在涉及利益纠纷时往往很难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去调动其他单位、部门的资源。

3.5 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 社区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体权利与义务尚没有明确的界定, 公共权力使用不当很有可能触及到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利益而引发纠纷。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忽视城市各区域、社区特点, 盲目地“一刀切”, 容易陷入执法难、协调难的困境, 难以充分发挥各地区、街道、社区的平台作用, 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来。此外, 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缺乏规范的监督、考核、评价标准, 甚至已有的制度也落实得不到位。

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追根溯源, 造成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4.1 社区间存在区域差异

由于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 很多地区在运行和推广的过程中都不能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有序合理实施, 加上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干预、组织形式上行政色彩浓厚, 难免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面积大, 人口众多, 居民成分复杂, 社会组织多元, 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及郊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群体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均存在很大差异, 社会治理任务艰巨, 各区域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很难照顾到区域自身特点。

4.2 社区筹资渠道有限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需要硬件投入, 如购置相关设备、建设网络等, 而且社区自身的党建、治安、计划生育、卫生医疗、文体活动、设备维护、雇佣人员及培训等诸多工作均需要配套资金支持, 但社区自身筹资能力有限, 各个城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 社区基础状况各异, 缺乏有效的经费筹资机制, 筹资渠道单一, 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资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社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的赞助及社区自身收入和积累在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而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 这势必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3 社区激励机制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达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 从而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 在实际的网格化管理中, 由于社区激励机制不健全, 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简单宣传, 无法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同时,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 一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热情不高、信心不足, 使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 进而使整个网格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4.4 网格化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网格化如同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级, 使得管理体系更加清晰, 有利于社区提高服务效率, 促进精细化管理, 但管理层级的增加使信息采集的环节增加, 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底层的信息难以通过网格迅速、真实地向上反馈。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均需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 加上横向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困难必然导致基层网格层面的问题不断积压。另外, 信息采集环节过于繁杂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导致网格系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所削弱。

4.5 网格化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社区网格化管理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 一定程度忽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目标。过于寻求工具性方法的创新应用, 简单呆板的管控, 也给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相对独立的网格化管理也容易使网格负责人的关注点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忽视整个社会治理的大局, 而更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网格内的琐事上。网格化管理目标的偏差客观上也造成了网格、居民之间协同合作、互动交流机会的减少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5 改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应多管齐下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5.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 引导社会基层组织的成长, 调动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机制, 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 将居民个体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上升为组织共同的合理化诉求, 并尽可能在政策层面上体现社会整体的诉求。搭建互动平台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状况, 促进政府部门和社区自治力量的有效衔接, 社会多元主体在社区管理上加强合作、协调互助, 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机制。

5.2 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政府要不断畅通资金来源渠道, 走出单枪匹马独自负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困局, 对于市场有能力承担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要果断放手, 对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组织要适时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 促进社会各界主动投身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增强投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吸引力,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为社区财政经费筹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区自身优势, 规范社区募捐机制, 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积累和资金募集能力。

5.3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和互动平台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立足于社区自身业务和城市长远发展, 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各项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内, 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 在软件维护上也要不断优化升级, 形成完整、规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系统。将居民家庭、民政、经济、党政、计生、社保、治安等诸多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互动平台, 按照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的分工差别分配权限, 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网络平台。社区居民的各种管理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平台得以及时妥善办理, 真正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社区管理。

5.4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规范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 保证城市社区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 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 加强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工作梯队建设, 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岗位职责设置、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 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

5.5 分阶段、分层次、因地制宜地推进社区管理工作

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推广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 都必须深入结合各地区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 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探索网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径, 灵活机动地有序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人口结构复杂的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引导、示范、引领作用, 确保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 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 引导、调节多元主体自觉投身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摘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 同时在实践中面临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这都是城市区域差异、筹资渠道有限、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目标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 应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多管齐下地妥善解决。

关键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朱仁显, 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 :102-109.

[2]张楚文.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3) :101-104.

[3]郑士源, 徐辉, 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 2005, 23 (3) :1-7.

[4]高孟翔.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5]曾媛媛, 施雪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 2013, (3) :93-97.

[6]夏露露.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利弊[J].学习月刊, 2013, (2) :62-63.

[7]李鹏.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研究的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2) :114-118.

3.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法治化;宣传力度;公众参与;法律完善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社会稳定面临着巨大挑战。可以说基层稳定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如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序管理,特别是城市社区的有效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途径,也会成为我国社区管理发展的趋势。而它的推进必须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政府能不能够依法推行,居民能不能够积极参与。网格化社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管理效率上成效显著,但作为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在运行中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治愿望和权益诉求不免存在冲突。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立足现有法律法规,明确管理主体

社区网格管理确实较为适应当前我国社区的发展状况,但是在推行社区网格管理模式时,必须要明确管理的主体。一方面,必须依法界定主体资格,特别是网格负责人的法律地位和执法权限问题,只有厘清法律资格问题才能使网格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确保网格管理人员组织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都能够顺利的开展,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网格工作人员还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提高基层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另外,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新型模式,原有的法律规范在应对目前的管理需求方面可能存在漏洞和缺陷,因此在实践的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调整,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组织开展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大多数网格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但是部分网格管理人员是临时转岗过来的,专业性不够,不能够满足实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需求。如,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必定需要掌握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计算机技术基本知识,然而当前的网格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素养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管理过程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因此,在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就要积极开展组织法律法规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使网格化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各个活动都能够依法进行,确保管理规程是规范、合法的。

三、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

通过观察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业务流程,社区居民是整个流程的触发者,是整个流程的起始点,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最好使每位社区居民都能够参与进来,否则必定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与设想的效果背道而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部分居民对当前的制度并不了解,当网格员入户为公众提供服务时,表现出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甚至质疑,致使网格员尴尬无奈,甚至会打击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推进。

因此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区居民完成“陌生”到“熟悉”的转变,完成由“抵触”到“接受”的转化,才能够确保网格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进而使社区网格化管理得到顺利推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如果没有广大居民的参与,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设计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基础上,确保广大公众能够参与进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社区的高效治理。

四、完善工作平台,及时处理各类事件

对于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来讲,信息平台建设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特别是硬件方面要满足要求。如管辖社区出现各类用水、用电甚至治安事件,网格员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平台将事件反馈给相关部门,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可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个社区的电脑配置都较低,内存小,网速较慢,导致社区或网格内的一些信息情况和资料数据不能及时反馈和通知相关部门,导致事件未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是社区为进行网格化信息建设、应用发展而营造的信息化环境,真正将它转变为技术上的应用和支持,需要专业化的软件和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系统管理软件开发难,要价高、许多地方囿于经济原因等就不引进专业软件,导致大多数的管理完全靠人工完成,效率必定会降低,且容易出现误差和错误。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定要建设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平台,及时地处理各类事件,避免出现更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的大思维新思维,改变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开始迈入现代、主动、定量、系统和信息化治理的新时代,它带来和正在带来社区治理方式方法的大突破、外在形象内在质量的大提升、治理效果上的大提高。未来通过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力进一步下沉,法律规范和法治化的推进,通过更多的共驻共建和大众参与,我国的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參考文献:

[1]文军. 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学习与探索,2012(02).

[2]吴猛,王欢.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困境——基于对H市S区的调查与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张瑜.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内涵、动力与路径分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作者简介:

董亚娟(1983~ ),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法学学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社会管理法治化;

童晓云(1981~ ),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讲师,文学学士,从事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阎玮(1964~ ),男,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主任,教授。

4.社区网格化管理报告制度 篇四

工作报告制度

为能够及时地反馈居民诉求,更好地帮助居民,特制定社区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报告制度:

一、每个网格做好日常记录,收集当日来自各方面及各部门的投诉,每天汇总,了解需要什么,有些什么建议。

二、每个网格记录反馈的信息(电话、文字、口头),社区网格责任人负责组织检查、汇总、落实。

三、及时收集新的信息、新项目、新的动态,落实到位,及时解决。

5.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 篇五

为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有效发挥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现制定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如下:

一、工作职责

(一)以辖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划分区域,实现对辖区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整合公共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规范业务流程和服务机制,夯实管理和服务队伍,营造更加便民的辖区环境。

二、工作方法

(一)网格专职工作人员必须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系,走访前有日程安排,走访后有工作记录,及时收集、整理居民基础信息,准确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诉求,努力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

(二)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全方位服务,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由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等工作人员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以团队成员的多元化,解决群众需求的多样化。

(三)采取分类分层解决的方法进行处理,一般性问题,由社区网格办公室自行解决,区域性问题由社区党委进行解决,全局性问题应及时上报办事处党工委,进行解决。

(四)网格专职工作人员施行“首问负责制”对居民反映的诉求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建立跟踪服务机制。

(五)制定工作站例会制度,梳理走访意见,汇报上月工作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案,分层分类提交班子会议。

三、工作要求

(一)以网格为依托,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准确搜集群众数据,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实现对网格的精细化服务。

(二)引导建立完善的网格服务体系,满足网格群众的普遍需求。

6.社区网格化管理任务目标 篇六

1、社会治安发案少、秩序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满意,构建“平安和谐城关”。

2、重视居民群众初访,化解民怨,解决合理诉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不发生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3、落实重点人员稳控、帮教、救助、服务工作和重点单位的治安防控工作。

4、低保工作细化到应保尽保、新农合全员参保、便民利民群众满意,劳动保障也要细化到应保尽保,对下岗职工、困难职工要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培训,积极引导这一部分群体实现再就业、自谋发展和自主创业。

5、通过整合一套信息资源,使公安对辖区全员信息管理、流动人口管理和人口计生等工作对象情况清、底数明、服务到位、管理有序。

6、落实“双创双提”、“整脏治乱”措施,辖区卫生秩序良好,无新增违法建设,营造净、畅、宁、和的人居环境。

7、常规性法律法规宣传,提供法律援助,使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群众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加强。

7.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七

一、慧泽社区简介

慧泽社区成立于2009年9月,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红化沟内, 辖慧泽园和慧泽山庄2个住宅小区, 有居民楼栋131栋。现住人口3189户, 947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25个网格党支部, 一个机关支部, 直管党员80人。

辖区居民多数居住在多层楼栋内, 居民整体素质较高, 大多处于就业状态, 闲散人数相对较少, 去年4月在南市街道物业办的牵头下,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慧泽山庄业主委员会, 将业委会中有能力、有威信的主任与社区主任交叉任职, 通过社区与业主委员会共同监督指导物业公司, 大力维护业主权益, 对小区的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可以说, 慧泽社区是一个年轻的新兴社区。年轻, 往往是激情、奋斗、拼搏的代名词。面对沟道长、人口密、门面多的现状, 慧泽社区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作为重点任务, 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结合社区实际, 不断推陈出新, 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验。推行网格化管理, 则是一项成效极其显著的创新化管理手段, 对此进行研究, 对提升同类社区社会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慧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介绍

慧泽社区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难点问题, 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 对自身的规模和情况做了详细摸底和分析, 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1. 合理划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

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 以300户—500户为标准, 将慧泽社区1.4平方公里, 9470人合理划分为27个网格, 坚持做到“网不漏格、格不漏户、户不漏人”。实时采集格内人、地、事、物、组织, 坚持做到“以房管人、以静制动、人来登记、人走核销”。以网格为单位, 围绕社会服务管理各事项,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切实做到精准定位、精选定人, 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2. 科学构建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慧泽社区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二级信息平台, 即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 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通过网格员的三级平台, 深入格中, 发现动态事件、了解群众疾苦, 有效地实现了与街道一级平台和社区二级平台的及时互动。

3. 系统优化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

将区域党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民政、妇联等工作逐步充实、整合到网格中, 形成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 构建成社区专业力量与社区群众相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 做到社会服务管理资源整合、力量集合,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驻共建。

4. 全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打破旧的“一居一支”组织设置形式, 将原6个支部扩建为网格党支部25个, 形成“一网格一支部”, 构建“区党委—街道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四级党组织网络体系, 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确保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网格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5. 积极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为网格员配备了移动终端PDA (智能手机) , 建立了基础数据库、网格数据库、网格移动信息系统、“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社会服务动态记录和统计分析系统7大信息系统, 全面、详细、准确管理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等信息, 将每个事项的工作流程都纳入“采集上报—事件受理—事件分转—指挥派遣—处置反馈—归档”六步闭环结构, 形成了“天上有眼、地上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如今的慧泽社区社区干部群众会有一种切身的体会:网格化管理带来了明显变化:通过加强社会管理,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加强社会服务, 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通过加强社区治理, 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度;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引领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工作方向。实践证明,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统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 网格力量已成为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基础力量,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举。

三、网格化管理成效

一是基本实现了管理对象动态过程中的“底子清、情况明”。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 及时有效掌握动态、了解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化解”, 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基于网格化管理, 能及时有效动态掌握各类特殊重点人群的不同需求, 做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服务的科学化, 社会矛盾排查及时有效, 安全稳定得到保障。

三是精细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以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为最基本单元, 在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形成干群结合、社群结合的工作格局, 促进了社区工作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 从运动式向常态化管理转变, 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从政府一元管理向公众参与多元化转变。

8.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八

政府统揽,统一布局。漳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一是明确了各县(市、区)政府是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主体;二是明确了重点镇配齐2名专职消防管理员,一般镇不少于1名专职管理员;三是明确了社区、农村网格职责,并做到“六个一”工作标准,即:一个领导组织、一支志愿队伍、一份责任书、一套排查整治台账、一块宣传栏板、一批宣传标语;四是明确了经费保障来源,在每个街道、乡镇建立一支政府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并配备“一泵、两枪、三带、四灭火器”。

层层推进,充实一线。福建漳州支队一方面紧密结合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推动全市324名专兼职基层民警参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市重点单位中,进一步明确了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如此,福建漳州支队还对全市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和定点管理,建立了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并以开发区凌波社区消防窗口为试点,在全市逐步打造“社区消防窗口”。

倒排进度,主抓落实。第一,制定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任务表和进度表,并实行日上报、日通报,每日定时跟踪全市2536个小网格工作落实进展情况。第二,要求“大网格”全面掌握本地区中小网格数量、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及时摸排,及时上报。第三,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及政务督查内容,并实行“日上报、周通报、月督导、年考评”的长效工作机制。

9.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篇九

一、网格划分和队伍建设

根据社区网格、单元网格“二级网格”的划分要求,社区网格按现行行政区域划分,即每一个社区为一级网格。单元网格按照“界定清晰、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无缝覆盖、管理方便、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合理设置单元网格,原则上每个单元网格以200-500户为宜。

网格管理服务队伍按照一个网格一支服务管理工作团队的原则,进行组建。社区网格服务管理队伍由网格督导员(由挂社区乡镇领导担任)、网格管理者(由社区书记、主任担任),网格管理五大员(管理员、信息员、警务员、宣传员、服务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民警担任)构成。单元网格服务管理队伍按“3+X”模式组建,“3”即网格长(也是网格管理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协管员(由居民小组长担任)、网格督导员(由镇挂居干部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协管员实行“一格一员”,网格督导员实行“一员多格”;“X”指的是警员、调解员、治安员、党小组长、中心户长、楼长、志愿者等。

二、网格服务管理队伍职责

(一)网格督导员职责:1.全面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网格服务管理工作;2.受理网格内的疑难问题,并在职权范围内予以协调解决,对于超出职权范围且无力解决的,提交上级部门解决,并积极协助参与;3.督促做好网格内各类数据、台帐的汇总、上报和档案的整理与管理工作;4.制定考 核奖惩办法,对网格内各项工作进行巡查、督查和考核、奖惩。

(二)社区书记(主任)职责:1.负责指导、督促社区全面工作的开展,对网格内的工作承担领导责任;2.建立规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3.组织召开网格周例会,研究分析本社区各网格的各类信息、社情、难点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4.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上情下达,协调县、镇单位处理网格上报需处理的问题,跟踪落实处理情况;6.每半年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开展一次群众满意测评,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

(三)网格长工作职责:1.每日至少1次到网格内开展巡查走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场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社区;2.对网格其他人员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到现场进行核实,并及时处理,社区不能处理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问题处置工作;3.与群众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本网格内居民的基本情况;4.重点关注本网格内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外来人员等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帮助解决;5.对上报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已处置到位的问题要及时复核确认,建立好台帐;6.将网格内的巡查走访情况建立网格化管理台帐,记入《社区社情民意调查记录簿》,同时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四)五大员工作职责:1.网格平台管理员工作职责:负责对采集、排查的各类信息进行审定并上报信息平台;做好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和巡查工作;承办网 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上传下达的业务工作;通过工作例会等形式通报网格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2.网格警务员工作职责: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掌握列管重点人群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重点掌握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指导治保会、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督促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3.网格宣传员工作职责:及时把上级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到群众中,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把上级的决策、决定变为居民自觉行动,驾起政府联系居民的连心桥,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当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4.网格信息员工作职责:负责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台帐的建立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信息处理及时,台帐明晰规范,确保客观真实反映本社区各网格动态管理情况。5.网格服务员工作职责:对居民提出的要求服务的项目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计生办证、申请低保、困难救助、申请经济适用房、申请廉租房、民政优抚、残疾人服务、下岗失业、就业服务、年检办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卫生防疫、户籍等服务项目提供工作流程及所需材料等信息。

三、工作制度

(一)定期例会制度

1.周例会制度。例会由社区书记或主任负责组织,参会 人员为网格管理者、网格长、网格五大员。会议主要内容:(1)网格长对责任区内各方面社情信息进行通报,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或意见;(2)网格管理者对上周巡查中发现问题和解决的情况进行通报,对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提出下一步解决方案,在下周继续做好协调、解决等工作;(3)对上周周例会中提出的困难、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二次通报,对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由挂社区领导亲自督办,并在下一周通报解决情况,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月例会制度。由乡镇领导召集,参会人员为各社区网格指导员、网格管理者、网格长,乡镇社区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计生、社会保障、城管、民政、信访等负责人。会议主要内容:(1)听取辖区内各社区网格本月工作情况汇报及下月工作安排;(2)通报辖区内网格服务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办法,安排部署近期工作任务;(3)研究处理排查出的重大疑难问题,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

(二)网格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1.学习培训内容。(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义务;(2)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知识,熟悉网格管理基本原理、各类基础信息采集与事件排查处置的方式方法、网格管理的工作技巧与信息平台操作技能;(3)各业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4)网格工作人员文明规范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2.学习培训方式。(1)采取自学或以会代训方式开展网格服务管理培训;(2)采用灵活多样方式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如讲课、召开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等。

3.学习培训要求。(1)以会代训方式由乡镇网格化服务 管理中心(社区办)或各社区组织;(2)参加培训的网格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者,需事先向召集培训的领导请假;(3)培训考勤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网格巡查制度

1.巡查内容。(1)入户登记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孕产、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2)出租屋内居住的人员信息情况;(3)网格内消防安全情况;(4)矛盾纠纷隐患及各类不稳定因素排查;(5)社区环境卫生情况:巡查辖区内小区路面及楼道、屋顶和街巷的卫生保洁状况,及时制止纠正随意倾倒垃圾行为,发现上报并参与清理卫生死角、楼层杂物;整治清理二级路段、街巷、小区中的“乱张贴、乱悬挂、乱堆放”等现象;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在辖区内违法违章建设行为;⑹其他需要了解的信息及上级交办的排查事项。

2.巡查方式。(1)巡查分为日常巡查与专项巡查,社区网格管理者、网格督导员每周至少到网格巡查1次,单元网格长、协管员每日至少到网格巡查1次,信息员、治安员、中心户长(楼栋长)每天进行走访巡查,全面掌握网格内的情况,并记录在案。专项巡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2)网格巡查工作可由本网格单独完成,也可由相邻几个网格联合完成,具体安排由网格长自行协调;(3)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或收集到的信息,及时通过手持终端上传至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记录备案,作为绩效考评依据。

3.调查注意事项。入户调查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方式方法,对服务管理对象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要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填写《社区社情民意调查记录簿》。

(四)网格信息平台管理制度

1.每个社区网格要建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配备平台管理员,做好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实现网格化数字管理。

2.信息平台实行分类管理,及时更新、储存各类数据,使网格内各类数据信息科学、直观。

3.网格管理者、平台管理员要围绕信息平台设置的项目收集信息,录入平台。

4.网格长每天必须配带手机终端,并始终保持开机状态,巡查中发现问题要即时用手机上传,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

5.各网格管理者要切实做好信息台账的管理,及时充实更新网格内的各种信息,使信息平台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变化,并做好保密工作。

四、工作流程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掌握居民的需求,及时发现、解决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中的问题。⑴居民反映的问题,或网格长、协管员、信息员走访收集到的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由网格长通过手持终端上传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由社区居委会协调解决。⑵社区网格平台管理员,对各单元网格上报的问题应及时归类,上报社区书记或主任,能在社区管理范围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安排相应人员处置,对超出社区管辖范围或居委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办),由镇政府协调解决。⑶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对各社区上报的问题要及时提交镇相关领导,在本镇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指派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 理,对超出乡镇管辖范围或需要县直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上报县级服务管理平台,由县级服务管理中心立项派单,分流处置。⑷办结的事项、处理好的问题及时告知当事人。县级服务管理平台全程监督处理过程,访问相应人员对问题处理意见,反馈结果并结案归档。形成“信息采集—受理立项—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流程。

五、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考核工作主要针对每个网格工作完成情况,坚持绩效目标量化、客观科学、公平公开、实事求是和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二)考核对象 社区网格工作者。

(三)考核内容

1.落实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2.网格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信息是否做到准确掌握、及时登记。

3.网格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信息排查是否做到及时、全面、准确。

4.网格内(含周边)社区基础设施情况、社区环境卫生、乱贴广告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及督促整改情况。

5.社区党建及文体等工作开展情况。

6.按照部门职能准入社区制度,积极做好社区为职能部门代理事务工作。

(四)督查考核形式

采取听、评、看、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听。主要听取各网格长的工作汇报。2.评。主要评价网格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3.看。一看工作态度,是否爱岗敬业,职责是否明确,每天是否坚持下网格履职尽责。二看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对一般性工作、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突发性工作、需要审批的工作操作程序是否清楚。三看工作业绩,检查岗位职责的落实和取得的实效。主要看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是否能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感情融洽,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信息采集是否及时、准确、真实、全面,是否达到全覆盖。⑵事务受理、处置是否快捷、规范;是否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做到及时登记上报;台账是否清楚、整洁、规范。四看社区居民满意率。

4.议。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网格长、协管员的综合评价。

(五)考核奖惩办法

1.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者考核结果与年度奖金直接挂钩,考核采取百分制的形式进行,主要应有以下几项:

⑴网格工作考核,包含网格基本信息、信息采集、矛盾排查调处、应急问题处置、社区环境卫生、职能部门事务处理、邻里中心和其他工作。

⑵民意满意率考核,组织居民代表、驻社区单位代表测评。

⑶评价考核,由县、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对各网格工作进行评价打分。

10.社区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办法 篇十

为全面推进我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网格责任人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目的

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政效能。

二、考核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首问负责、主动解决的原则;坚持源头控制、快速处置的原则;坚持主动发现、及时解决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促进一般的原则;坚持奖惩分明、以奖代补的原则。

三、考核对象

所有网格工作人员,重点考核网格长、片区负责人的履职尽责情况。

四、考核组织

1、街道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

2、由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街道各科室参加,社区主任配合,对片区负责人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根据街道安排,交叉开展督查考核工作。

五、考核内容

1、贯彻落实街道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社区党建及文体等工作开展情况。

3、网格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期内信息、户况信息是否做到及时准确发现、及时登记上报;育龄妇女的结婚、怀孕、出生、避孕节育等信息是否按要求填写完整并及时上报所在社区;对政策外怀孕和政策外生育等重要信息,是否做到当月发现当月上报。每月底,网格长收集登记上报的人口信息,社区计生专干是否做到及时核实、录入建档;是否定期对辖区内常住和流动人口清理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和督查。

4、网格内民政工作:

1、定期对网格内的低保户、困难户、重大病患者、重点优抚对象、重点残疾人进行走访,掌握其家庭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并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2、宣传党和国家相关惠民、利民政策,重点是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相关政策和申报程序。

5、网格内的武装工作:

1、负责武装工作的政策性宣传,重点是征兵工作,掌握网格内的适龄应征青年的信息,并主动上门动员与宣讲征兵政策;

2、定期对军、烈属进行走访,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3、加大与网格内基干民兵的联系,确保其能积极、按时参加街道武装部组织的民兵活动。

6、民生工程落实情况。

7、网格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维稳信息排查、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登记排查等是否做到及时、全面、准确,信访重点人稳控措施是否落实。

网格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情况。

8、网格内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情况。目标任务分解完成情况,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落实情况,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9、网格内(含周边)市容环境卫生、小巷保洁、乱贴广告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及督促整改情况。

10、网格内新增劳资上报单位情况(必须超过上街道劳资上报单位平均工资)、新增城镇住户调查户情况(必须超过上街道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11、网格内民族宗教工作及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情况。

六、考核周期

督查考核实行考核制,每季度汇总,半年进行一次初查,对各片区负责人、网格长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年底进行总评,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公布。

七、考核形式

采取听、评、看、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听。主要听取各社区网格长的工作汇报。

2、评。主要评价网格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3、看。一看工作态度,是否爱岗敬业,职责是否明确,每天是否坚持下网格履职尽责。二看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对一般性工作、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突发性工作、需要审批的工作操作程序是否清楚。三

看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看信息采集是否及时、准确、真实、全面,是否达到全覆盖。四看是否能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感情融洽,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做到事务处置的快捷化。五看工作业绩,检查双岗双责制度的落实和取得的实效。主要看是否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信息呈报表及反馈表、计划生育等动态信息是否及时登记上报,是否做到一格一档,台账是否清楚、整洁、规范。事务受理、处置是否快捷、规范。工作中是否发挥了“信息采集员、现场受理员、信息报告员、数据统计员”的作用。

4、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网格长的综合评价。

八、考核分值与奖惩

(一)考核采取百分制的形式进行,具体分值如下:

1、网格工作全面考核,共100分。其中:网格基本信息 10 分、党建10分、计生工作10 分、综治维稳工作10分、文明创建工作10 分、就业社保工作10 分、民政工作10 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10分、统计工作8分、民生工程5分、武装工作5分、民族宗教工作及统一战线工作2分。

2、综合评价考核,共 10 分。社区网格化管理考核领导小组每季度综合各片区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片区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打分。

3、奖励加分。网格长或网格化管理宣传报道工作取得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加分。①获得中央级新闻媒体报道的一项加20分; ②获得省级新闻媒体报道的一项加 15 分; ③获市级新闻媒体

报道的一项加10分;④获区级会议或简报交流的加5分。

4、惩罚扣分。考核分值与省、市、区布置的阶段性中心工作、专项检查、单项检查挂钩,凡在各类媒体给本单位造成不良影响的扣20分;凡在省级检查中出现问题的每项扣15分; 凡在市级检查中出现问题的每项扣10分;凡在区级检查中出现问题的每项扣5分,记入考核总分。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由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小组研究处理结果。

(二)考核等次划分: 社区每季度对网格长履行情况进行评先评优,共分“优 秀”(95 分以上)、“良好”(85-94 分)、“合格”(60-84 分)和“不合格”(60 分以下)四个等级。

(三)奖惩

1、每年评选网格化管理先进工作者12名,奖励500--1000元。

2、街道机关干部在网格化管理中要积极督促所挂点社区,凡因督促不到位或信息不畅通造成所挂点社区不良影响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3、在网格化管理中工作不到位及出现重大失误者,街道将根据责任划分,追究个人责任,并给予处罚,且取消参评各级各项先进荣誉的资格。

九、考核纪律:

1、督查考核组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如实地评价网格化管理运转情况,确保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2、督查考核组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随意透露考核过程

与结果;

11.用网格化模式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篇十一

一、网格化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第一个发展阶段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从2005年开始,按照北京市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统一要求,2006年1月,西城区建成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其主要特征是以每1万平方为基本单位,将西城区50.7平方公里辖区划分为2432个网格,采取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由400多名年龄“40、50”人员经过再就业培训,组成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通过不间断巡查,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第二个发展阶段为“四位一体”城市管理模式。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按照西城区奥运保障工作要求,建立了“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将政务值班、城市管理、应急指挥、非紧急救助四项城市管理职能有效整合,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同时,建立了“大应急”工作体系,设置了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实现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的有机结合。

第三个发展阶段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2012年,按照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要求,西城区在“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社会服务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2013年6月建立了区级全响应网格化指挥中心;2014年7月实现区街调度系统对接,逐步实现对社会服务管理事项的监控、预警、上报、处置、分析、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划分社会管理网格单元,将“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信息化、数字化,按照“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区内统筹、条块各司其职”的工作原则,西城区网格化指挥中心搭建了“两级指挥”(区、街)、“三级平台”(区、街、社区)、“四级管理”(区、街、社区、网格)的服务运行体系,实现对社会服务、行政服务、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应急处置五方面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社会服务管理重心下沉,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效能。

二、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创新

1.加强组织保障,有效推进全响应工作建设

为全面、深入推进全响应工作,一是西城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区属28个部门,负责全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各街道(部门)分别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责任,推动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专门成立了全响应工作科,全面负责区级全响应工作。

2.重视调查研究,促进全响应工作科学发展

面对全响应工作提出的全新挑战,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夯实全响应工作发展基础。一是密集深入街道了解掌握全响应分平台的运行现状、发展掣肘,收集建设性意见,为科学指导全响应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梳理全响应各模块事项,完成《全响应三级联动信息化平台建设各模块事项梳理》,撰写了《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的思考》等文章;三是学习借鉴兄弟区县先进经验,补齐全区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3.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响应工作机制

制度建设是开展全响应社会服务创新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网格化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的作用,一是梳理了全响应区级平台案件办理工作流程,确保区级平台案件有效流转;二是对区、街两级平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合;三是制定了《西城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督查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确保全响应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能够及时有效落实。

(二)以街道为工作主体,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

1.强化街道职能,全面贯彻落实全响应工作

一是在全区各街道分别成立了全响应工作科室,负责贯彻落实街道层面的全响应工作;二是规范技术标准,在街道层面将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应急处置、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等功能;三是在全区15个街道建成并使用全响应业务指挥调度系统。

2.加强工作统筹,稳步推进“三网合一”工作

一是在调整原城市管理网格、社会面防控网格、社会管理网格为1623个网格的基础上,完成了网格空间标绘,形成GIS电子地图;二是推进网格图层数据在手机端、区级和街道指挥调度系统之间的统一部署工作;三是完成网格人员力量配置数据部署工作。

3.发动五种力量,构建“条块”结合工作机制

三网合一后,人员配备根据“基础力量一员一格、专业力量一员多格、响应力量一格多员”的标准,重点发挥街道领导干部、社区工作者、综合协管员、执法力量、楼门院长等五种骨干力量,组建“一格五员”的网格人员队伍。将全区3573名社区工作者、2200名综合协管员、31000名楼门院长、街道科级以上干部以及公安、防火、工商等相关执法职能部门的工作力量下沉到网格,并加大各执法力量在街道、社区职能发挥的工作考核;各街道普遍建立了“处级领导包片、科级领导包社区、科员包网格”的“三包”工作机制。

(三)以信息整合为抓手,构建区级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

nlc202309051559

1.加大平台建设,推进“五位一体”

一是完成了与区民政局、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区综治办、区应急办的数据对接,实现了与15个街道全响应分平台单点登录,形成了“1+5+15”的区级平台框架;二是完成了区级指挥调度系统门户建设和街道指挥调度系统门户调整;三是完成了区、街指挥调度系统的有效对接。

2.深度整合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一是完成了城市管理和应急基础数据库普查项目。2014年普查了7大类城市部件总计555828个,西城区特色(扩展类)部件总计54612个,对地形图进行了更新;二是汇集了多种来源信息资源,如街道全响应事项、城市管理事部件、应急值守、大信访、非紧急求助、访听解、社区网上服务、随手拍、人口库、地理信息、降雨量、服务商、网格力量等;三是重组信息资源,建立了城市运行管理专题、人口专题和评价专题等数据专题,实现资源深度整合;四是建立完善了全响应数据仓库,进行社会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整合工作。

3.加强技术运用,提高平台智能化水平

一是构建西城区物联网监测应用体系,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科学应对的能力;二是开发“决策通”和移动视频等移动办公软件,便于领导掌握情况和远端决策指挥;三是建设全响应数字化视频应用系统和“天睿眼”全景视频;四是搭建区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四)创新多元参与渠道,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治理与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联系,一方面开发了随手拍系统并面向社会开放,使用者只要下载随手拍APP安装,就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向系统报送全响应业务事项。另一方面,对西城区原有的行政客服热线、社区服务热线以及非紧急救助热线进行整合,开通了西城区“12341”政府热线,受理城市管理、行政服务、便民服务、社情民意和投诉举报等五项服务内容。这些措施不但拓展了社会公众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而且促使各级政府部门有效接受社会监督。

三、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主要成效

(一)运用现代技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一是建立完善各种数据库、电子图并综合运用,将涉及的全部管理和服务主体、客体落实到网格中,进行实时末梢管理;二是制定社会服务工作标准,实现信息采集、问题受理、处置流程、考核评比标准化;三是再造社会服务管理流程,将标准化的五类事项按照“发现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入库评价-结案归档”的闭环流程进行;四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加强降雨雪量、人流量的检测,建设“天睿眼”全景视频,确保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整合平安资源,构建防控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将基础信息资源、全响应基础信息资源、社会管理相关委办局资源、15个街道全响应分平台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平安建设资源共享,为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搭建了信息服务平台;二是依托信息平台,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防止事态扩大,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信访、群体事件类问题办理分派、统筹协调以及对疑难问题的掌控,实现快速响应、全面落实;三是专群结合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形成了社会管理立体化防控体系,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014年以来,全区治安状况良好,截至目前“十万人发生治安案件数量”为566起,低于最优值2013年的801起。

(三)加强部门联动,提升重点工作保障和应急处突能力

一是通过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构建了包含69个职能部门的两级指挥、三级平台、四级管理、逐级上报、社会参与的部门联动工作模式,夯实了非常态管理的基础;二是突出街道“块统”和部门“条专”的作用,做到责任清晰、分工明确,避免推诿扯皮、交叉管理等问题,提高了解决和处置问题的能力;三是将应急管理融于社会服务常态管理之中,实施常态与非常态双重管理体制,坚持应急与预防并重,提升了全区应急处置水平。

(四)主动解决问题,扩大社会参与,增强民生服务能力

全响应模式以需求为导向,构筑双向沟通渠道,积极扩大社会参与,确保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响应、早解决”。一是由社区网格员主动发现民生问题,通过社管通PDA及时上报;二是开发西城随手拍,积极构建社会参与渠道;三是结合“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工作,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充分发动网格内五种力量,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确保“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五)降低运行成本,努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与效能

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依托信息系统,完成区街联动、资源共享和力量整合,主动发现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实现管理精细化、工作科学化、服务个性化,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一是运用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化的“五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整合热线电话,建成“12341”公共服务呼叫中心;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四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在区-街道-社区-网格各层级中均可实现“条块”之间的管理合力与协调联动;五是构建物联网监测应用体系,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科学应对能力。

四、推进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西城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够、缺乏标准、推动乏力等问题,阻碍了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平稳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城区管理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区级统筹指挥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区社工委、区城管指挥中心、区综治办、区行政服务中心、区信息办)的职责分工,按照“行业为主、各司其责”原则,发挥“五大领域”牵头部门的作用,提高全响应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

(二)加强全响应信息化顶层设计,加大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统筹推进力度,加快推进与信息化平台配套的六项机制(全响应建设协调推进机制、问题发现处置评估反馈机制、综合执法机制、信息采集更新机制、部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机制、“三个一”运营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区级平台、街道平台的功能定位,加大信息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平台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全响应工作的监督评价体系。由于全响应工作流程是自下而上,监督评价体系涉及部门69家(15个街道、54个委办局),考核范围涉及五大领域,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领域”监督评价的主责单位以及监督评价对象的范围,尽快建立完善的包含系统评价、专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内容的全响应绩效考核体系。

(责任编辑:徐春芳)

12.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篇十二

1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背景分析

灵泉社区系宜春市中心城区组建最早的社区之一,创建于1986年5月。隶属灵泉街道,辖区总面积0.7平方公里,有市军干所、中医院等7家驻片单位。拥有人口8200余人,2750户,流动人口500余人,将辖区划为10个网格,编号从13-22止;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配齐了网格员,其中专职网格员3个由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兼职网格员8名由社区干部兼任;社区党总支在网格内设有三个党支部,3个居民小组,共有125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牢记党的宗旨,团结社区党员、居委会干部,抓住群众最实际、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关爱百姓,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志愿者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2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现实问题

灵泉社区网格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网格内居民办事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虽然有便民办事大厅,但社区“两委”干部普遍素质不高、工作繁忙、各管一摊、工作缺乏有效衔接,居民反复跑腿、等人办事情况时有发生;二是网格内居民自治能力较差。作为老城区的中心地段,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近万人,人员流动性大且结构复杂,居民之间相对陌生、缺乏归属感,居民反映社区民意的渠道狭窄,参与网格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三是网格内社区共治力量单薄。社区治安形势严峻,各类问题易发多发,网格内需要关心、关爱的困难群众、空巢老人、低保对象等特定群体众多,背街小巷“脏乱差”普遍存在,网格内在职党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共治力量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3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为提高社区网格化治理水平、寻找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的,笔者抓住担任灵泉社区第一书记的锻炼机会,结合社区实际,提出并实践了“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载体”社区治理网格化新路径。

3.1 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龙头作用,有效整合网格化治理力量

为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网格化的龙头作用,成立社区网格化治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社区党总支书记负总责、社区主任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强化社区“两委”干部的社区治理网格化的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与中心工作高度融合、无缝对接。以网格为单位,组建“帮帮团”、“跑腿办”、“圆梦队”、“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充分整合网格员、社区民警、卫生监督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等网格力量,加强共治力量。组建“帮帮团”,组织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小区开展政策宣传、网格巡查、矛盾纠纷化解、民情走访等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定期安排集中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圆梦队”,创建“宜春邻距离”网格党建服务微平台并以其为载体,由社区在职党员组成“圆梦队”对网格内居民提交的微心愿进行认领,帮其圆梦;组建“跑腿办”,为网格内行动不便的卧床在家的7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重度残疾人以及其他因特殊情况无法到窗口办事的居民,提供党费缴纳、老年证、80岁高龄津贴、农保、社保以及廉租房等经常性“代办服务”,上门入户办理相关手续;社区探索建立社区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的“议事会”制度,集体协商解决网格内环境卫生、邻里纠纷、民生实事工程、社区建设等相关事项。

3.2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实行“网格清单”管理,切实提高网格化治理执行力

以网格为单位,主动对接群众的服务需求,实行“网格清单”管理。在区委、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针对网格内流动人口、重点人群、治安薄弱环节、安全隐患、空挂户突出现象、“两新组织”无证问题、出租房屋监管、居民诉求等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情况分类建立、细化分解,形成“民情单”、“代办单”、“心愿单”、“献策单”四种“网格清单”,同时以分级负责为原则,网格员负责处理小事、社区负责处理大事、街道负责处理难事。实行限时办结,网格员、社区、街道有及时互动,做到小事“日销周结”即当日登记、销号,7日内小结;做到大事“月销月结“即在登记之日起算,一个月内完成销号并进行小结;做到难事“季销季结”即在登记之日起算,三个月内完成销号并进行小结。

3.3 以信息化为载体,研发网格党建微平台,极大提升网格化治理现代化水平

灵泉社区贯彻上级精神、结合实际,自主研发以“互联网+网格+党建”为依托的“宜春邻距离”网格党建服务微平台。为打造“一站式”微办事,将便民服务大厅办理的党建、民政、计生、卫生、综治等40余项社区党务、政务、居务的服务项目纳入微平台向社会公布,居民足不出户即可知道相关的办事流程、责任人员及服务电话,既缩短了社区居民的办事时间又提高了窗口服务人员服务效率;为提供“邻距离”微服务,主动对接群众服务需求,依托“互联网”建立了020 (online to offline)(群众线上自助点单党群线下组团服务)互动机制,实行“电子走访”、“清单管理”;为创建“一刻钟”微生活,将辖区内的开锁修锁、管道疏通、电器维修、美容美发等20余项便民服务项目纳入微平台,通过“互联网”的聚集、放大效应和个体从业者热情地服务,既方便了居民,又繁荣了社区经济。

笔者认为作为中小城市宜春市的典型社区,灵泉社区针对网格化治理现状及问题,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社区网格化治理新路径,对提升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水平有积极意义,其“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与借鉴。

摘要: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以来中央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新部署、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的新要求,值得每个城市深入思考与探索。本文积极适应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新常态,以宜春市袁州区灵泉街道灵泉社区为例,深入调研、分析典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查找制约中小城市网格化管理发展的问题症结,寻找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提升中小城市网格化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网格化治理,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包心鉴.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1).

[2]求是杂志政治编辑部调研组.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J].求是,2011(21).

[3]王名,杨丽.北京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02).

[4]池忠仁,王浣尘,陈云.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1).

[5]竺乾威.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J].公共行政评论,2012(02).

[6]田毅鹏.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J].学习与探索,2012(02).

13.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篇十三

根据社区网格、单元网格“二级网格”的划分要求,社区网格按现行行政区域划分,即每一个社区为一级网格。单元网格按照“界定清晰、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无缝覆盖、管理方便、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合理设置单元网格,原则上每个单元网格以200-500户为宜。

网格管理服务队伍按照一个网格一支服务管理工作团队的原则,进行组建。社区网格服务管理队伍由网格督导员(由挂社区乡镇领导担任)、网格管理者(由社区书记、主任担任),网格管理五大员(管理员、信息员、警务员、宣传员、服务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民警担任)构成。单元网格服务管理队伍按“3+x”模式组建,“3”即网格长(也是网格管理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协管员(由居民小组长担任)、网格督导员(由镇挂居干部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协管员实行“一格一员”,网格督导员实行“一员多格”;“x”指的是警员、调解员、治安员、党小组长、中心户长、楼长、志愿者等。

二、网格服务管理队伍职责

(一)网格督导员职责:

1.全面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网格服务管理工作;

2.受理网格内的疑难问题,并在职权范围内予以协调解决,对于超出职权范围且无力解决的,提交上级部门解决,并积极协助参与;

3.督促做好网格内各类数据、台帐的汇总、上报和档案的整理与管理工作;

4.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网格内各项工作进行巡查、督查和考核、奖惩。

(二)社区书记(主任)职责:

1.负责指导、督促社区全面工作的开展,对网格内的工作承担领导责任;

2.建立规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3.组织召开网格周例会,研究分析本社区各网格的各类信息、社情、难点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

4.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5.上情下达,协调县、镇单位处理网格上报需处理的问题,跟踪落实处理情况;

6.每半年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开展一次群众满意测评,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

(三)网格长工作职责:

1.每日至少1次到网格内开展巡查走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场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社区;

2.对网格其他人员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到现场进行核实,并及时处理,社区不能处理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问题处置工作;

3.与群众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本网格内居民的基本情况;

4.重点关注本网格内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外来人员等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帮助解决;

5.对上报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已处置到位的问题要及时复核确认,建立好台帐;

6.将网格内的`巡查走访情况建立网格化管理台帐,记入《社区社情民意调查记录簿》,同时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四)五大员工作职责:

1.网格平台管理员工作职责:负责对采集、排查的各类信息进行审定并上报信息平台;做好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和巡查工作;承办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上传下达的业务工作;通过工作例会等形式通报网格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网格警务员工作职责: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掌握列管重点人群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重点掌握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指导治保会、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督促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3.网格宣传员工作职责:及时把上级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到群众中,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把上级的决策、决定变为居民自觉行动,驾起政府联系居民的连心桥,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当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

4.网格信息员工作职责:负责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台帐的建立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信息处理及时,台帐明晰规范,确保客观真实反映本社区各网格动态管理情况。

5.网格服务员工作职责:对居民提出的要求服务的项目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计生办证、申请低保、困难救助、申请经济适用房、申请廉租房、民政优抚、残疾人服务、下岗失业、就业服务、年检办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卫生防疫、户籍等服务项目提供工作流程及所需材料等信息。

三、工作制度

(一)定期例会制度

1.周例会制度。例会由社区书记或主任负责组织,参会人员为网格管理者、网格长、网格五大员。会议主要内容:

(1)网格长对责任区内各方面社情信息进行通报,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或意见;

(2)网格管理者对上周巡查中发现问题和解决的情况进行通报,对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提出下一步解决方案,在下周继续做好协调、解决等工作;

(3)对上周周例会中提出的困难、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二次通报,对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由挂社区领导亲自督办,并在下一周通报解决情况,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月例会制度。由乡镇领导召集,参会人员为各社区网格指导员、网格管理者、网格长,乡镇社区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计生、社会保障、、民政、信访等负责人。会议主要内容:

(1)听取辖区内各社区网格本月工作情况汇报及下月工作安排;

(2)通报辖区内网格服务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办法,安排部署近期工作任务;

(3)研究处理排查出的重大疑难问题,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

(二)网格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1.学习培训内容。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义务;

(2)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知识,熟悉网格管理基本原理、各类基础信息采集与事件排查处置的方式方法、网格管理的工作技巧与信息平台操作技能;

(3)各业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4)网格工作人员文明规范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2.学习培训方式。

(1)采取自学或以会代训方式开展网格服务管理培训;

(2)采用灵活多样方式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如讲课、召开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等。

3.学习培训要求。

(1)以会代训方式由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办)或各社区组织;

(2)参加培训的网格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者,需事先向召集培训的领导请假;

(3)培训考勤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网格巡查制度

1.巡查内容。

(1)入户登记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孕产、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

(2)出租屋内居住的人员信息情况;

(3)网格内消防安全情况;

(4)矛盾纠纷隐患及各类不稳定因素排查;

(5)社区环境卫生情况:巡查辖区内小区路面及楼道、屋顶和街巷的卫生保洁状况,及时制止纠正随意倾倒垃圾行为,发现上报并参与清理卫生死角、楼层杂物;整治清理二级路段、街巷、小区中的“乱张贴、乱悬挂、乱堆放”等现象;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在辖区内违法违章建设行为;

⑹其他需要了解的信息及上级交办的排查事项。

2.巡查方式。

(1)巡查分为日常巡查与专项巡查,社区网格管理者、网格督导员每周至少到网格巡查1次,单元网格长、协管员每日至少到网格巡查1次,信息员、治安员、中心户长(楼栋长)每天进行走访巡查,全面掌握网格内的情况,并记录在案。专项巡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

(2)网格巡查工作可由本网格单独完成,也可由相邻几个网格联合完成,具体安排由网格长自行协调;

(3)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或收集到的信息,及时通过手持终端上传至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记录备案,作为绩效考评依据。

3.调查注意事项。入户调查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方式方法,对服务管理对象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要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填写《社区社情民意调查记录簿》。

(四)网格信息平台管理制度

1.每个社区网格要建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配备平台管理员,做好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实现网格化数字管理。

2.信息平台实行分类管理,及时更新、储存各类数据,使网格内各类数据信息科学、直观。

3.网格管理者、平台管理员要围绕信息平台设置的项目收集信息,录入平台。

4.网格长每天必须配带手机终端,并始终保持开机状态,巡查中发现问题要即时用手机上传,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

5.各网格管理者要切实做好信息台账的管理,及时充实更新网格内的各种信息,使信息平台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变化,并做好保密工作。

四、工作流程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掌握居民的需求,及时发现、解决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中的问题。

⑴居民反映的问题,或网格长、协管员、信息员走访收集到的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由网格长通过手持终端上传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由社区居委会协调解决。

⑵社区网格平台管理员,对各单元网格上报的问题应及时归类,上报社区书记或主任,能在社区管理范围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安排相应人员处置,对超出社区管辖范围或居委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办),由镇政府协调解决。

⑶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对各社区上报的问题要及时提交镇相关领导,在本镇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指派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对超出乡镇管辖范围或需要县直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上报县级服务管理平台,由县级服务管理中心立项派单,分流处置。

⑷办结的事项、处理好的问题及时告知当事人。县级服务管理平台全程监督处理过程,访问相应人员对问题处理意见,反馈结果并结案归档。形成“信息采集—受理立项—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流程。

五、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考核工作主要针对每个网格工作完成情况,坚持绩效目标量化、客观科学、公平公开、实事求是和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二)考核对象

社区网格工作者。

(三)考核内容

1.落实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2.网格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信息是否做到准确掌握、及时登记。

3.网格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信息排查是否做到及时、全面、准确。

4.网格内(含周边)社区基础设施情况、社区环境卫生、乱贴广告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及督促整改情况。

5.社区党建及文体等工作开展情况。

6.按照部门职能准入社区制度,积极做好社区为职能部门代理事务工作。

(四)督查考核形式

采取听、评、看、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听。主要听取各网格长的工作汇报。

2.评。主要评价网格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3.看。一看工作态度,是否爱岗敬业,职责是否明确,每天是否坚持下网格履职尽责。二看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对一般性工作、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突发性工作、需要审批的工作操作程序是否清楚。三看工作业绩,检查岗位职责的落实和取得的实效。主要看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是否能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感情融洽,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信息采集是否及时、准确、真实、全面,是否达到全覆盖。⑵事务受理、处置是否快捷、规范;是否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做到及时登记上报;台账是否清楚、整洁、规范。四看社区居民满意率。

4.议。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网格长、协管员的综合评价。

(五)考核奖惩办法

1.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者考核结果与年度奖金直接挂钩,考核采取百分制的形式进行,主要应有以下几项:

⑴网格工作考核,包含网格基本信息、信息采集、矛盾排查调处、应急问题处置、社区环境卫生、职能部门事务处理、邻里中心和其他工作。

⑵民意满意率考核,组织居民代表、驻社区单位代表测评。

⑶评价考核,由县、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对各网格工作进行评价打分。

⑷乡镇和社区可结合实际制定加分和减分项目。

14.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及制度 篇十四

为实现社区2012年工作目标,不断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掌握社会管理的主动权,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现就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利民、惠民、便民为宗旨,以树旗帜、优服务、作奉献为抓手,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分类指导,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探索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依托我社区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以辖区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有党小组、志愿者、辖区单位等服务团队,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的情况,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努力使公共资源整合化,管理服务水平更有效率;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服务机制更加便民;管理队伍务实化,管理服务作风更加深入。

三、工作方法

一是合理划分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按照小区界线、路弄范围将辖区合理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1000户左右,人口约2000人,网格内的楼群纳入网格管理之中。每个楼栋选出一名楼栋

长,形成居民委员会——网格管理小组——楼栋长为线条,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积极参与,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条块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

二是定人定岗定责。“定人”,明确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责任人,实行责任到人,承担网格管理职责。网格责任人进行公示,方便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定岗”,将巡查作为网格责任人的日常工作,坚持每天巡查,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定责”,明确网格管理的职责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创建、综治、党建、文化、民生工程、违建巡查等内容。随着社区条件的改善,今后将逐步丰富和拓展网格内容。在管理上,邻近的两个网格,要设置AB岗,入户访问时两人一道进行,如果一人请假,另一人可代为管理和服务。

三是健全工作流程。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对一般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商处,处理结果报社区办,同时反馈给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道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责任人现场跟踪;审批性工作:网格责任人掌握信息,社区受理,街道相关部门审核,领导审批。

四是强化居民自治。重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宣传、支持、监督作用。社区议事委员会

作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社区成员充分表达自己意愿,对社区事务行使决策、议事、监督权的最高组织形式,其成员由代表大会选举,根据社区规模大小,一般由5—7名委员组成。社区议事会按季或根据需要临时召开,对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提出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和建议,监督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是否令群众满意。通过社区议事会鼓励、引导居民深入参与社区事务,进一步提高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是明确岗位职责。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三是提倡“错时工作制”,坚持到网格巡查、踏看。四是认真填写网格责任人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需要向其他条线交接的事项,及时填写“工作单”,办好交接手续。五是引导和吸纳物业管理机构、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居民组长、楼道长、热心社区工作同志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作为义务信息员、监督员,协助做好网格内的管理工作。

六是严格考核问责。建立各项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根据网格工作职责制定考核办法,街道社区办做好督促检查。实行定期考核和通报、评比制度,实行责

任倒查。将考评结果计入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与个人月绩效考核奖金和年终奖金相挂钩。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5月)

全面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宣传工作,宣传重点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典型经验等。社区要通过层层动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学习,反复磨合,明确思路;通过制定方案,细化网格、优化流程、实化考核,为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6月—2012年9月)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社区全面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社区可结合辖区老旧小区、新建小区、安置房小区等不同情况,借鉴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先进典型的经验,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实际、便于实施管理、满足群众需求的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8月—11月)

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双向点评”活动,实行相关部门对社区、社区对网格的向下点评,以及群众对网格、网格对社区、社区对相关部门的向上点评,分别从网格划分是否科学、流程设计是否恰当、责任划分是否明确、考核奖惩是否到位、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实效是否显著、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展开点评。根据点评结果,查找实行网格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制定修改完善措施,不断巩固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成效。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1月-12月)

街道相关部门对社区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切实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台账整理和资料归档工作,认真总结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得失和经验教训。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社区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着力打造“繁荣和谐宜居御金城”做出新贡献。

15.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优化 篇十五

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环节中, 我们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进行不同级别的网格的划分。不同的网格区域其所属于的网格内容是不同的。通过对现阶段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分析, 可以得知目前阶段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需要建立在现阶段的消防分级管理基础上, 进行以社区、农村等基本网格管理单元的划分。当然, 上述工作环节的开展, 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规则, 进行网格的划分, 实现各个管理主体之间的管理对象、模式、管理空间等的划分。通过对消防监督检查环节的应用, 进行业务程序的重组, 以满足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下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需要。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我们积极做好管理环节、信息传递环节、工作派遣环节、运行环节等的工作, 进行消防信息交互体系的健全, 积极建立问题解决体系, 实现消防监督工作的精细化发展, 确保其信息化、网格化模式的正常运行, 这样有利于提高日常消防监督工作的综合效益。具体做法就是各地将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 公安消防部门与派出所科学合理划分列管单位, 街道、乡镇组织力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社区、农村定期对居民小区、辖区单位开展全面排查。建立经常化宣传教育机制, 广泛动员各基层组织和消防志愿者深入家庭、楼院, 面对面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建立规范化工作运行机制, 落实隐患移交查处、工作例会、区域协作等制度。积极推动把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平安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政府工作目标、文明创建等内容。

在消防大队建设过程中, 相关消防监督人员要进行日常消防安全重点的明确, 从而实现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限制, 有些单位的数量比较多, 分布情况也比较复杂, 对于消防监督员责任的落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受到消防部门监管局限性的限制, 有些消防部门监管单位与派出所所监管的区域监督检查责任不能得到有效的划分。特别是在农村区域, 社区、村庄等某些集体企业的存在, 更加不利于消防监管责任的有效落实。从而影响了消防监管职责的明确。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环节的问题, 我们也要进行以下问题的剖析。

整体运行机制还不协调, 不能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条, 各自为战, 难以形成合力, 使消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由于职责、责任区不明确, 当前对消防大队监督员、消防民警、居委会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难以量化考核, 造成工作量难以掌握, 相互之间缺乏比较, 难以评价实际工作成绩。由于没有绩效考核的激励, 特别是消防民警和居委会管理人员开展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普遍。

二、消防监督网格化管理方案优化

为了满足现实消防工作的开展, 进行政府领导环节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进行统一性质的领导。相关消防单位要积极进行政府网格化消防管理环节的应用, 实现消防管理统一性工作环节的开展, 促进政府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健全, 这需要进行政府领导功能的呈现, 促进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高度的提升。比如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消防队伍编制模式的优化, 进行网格化消防管理政府目标的优化, 进行考核内容的深化, 保证督导考评体系的健全。通过对网格的有效划分, 可以保证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这有利于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网格的划分是实施网格化消防管理的基础, 宜遵从属地管理原则, 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边界, 不应跨社区分割;负载均衡原则, 兼顾建筑物和居民区的完整性, 网格边界不应穿越建筑物, 并使各网格内的管理部件数量大致均衡;无缝拼接原则, 网格之间不应有漏洞, 也不应有重叠。

在网格消防管理过程中, 通过对管理人员及其工作人员自身责任环节的优化, 可以促进基层网格实际工作的开展, 比如要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 进行网格管理人员的编制, 促进编制内容的优化。进行各个级别的网格管理程序的协调, 在一级网格管理过程中, 要进行消防大队监督人员体系的优化, 实现监督检查体系的极爱你去。在二级网格管理过程中, 要针对小场所的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模式的更新。当然, 无论是哪个级别的网格管理, 都需要明确好消防人员的结构构成, 针对实际情况, 展开工作。要完善网格人员监督责任的落实, 建立和完善上级网格人员对下级网格人员的包帮和指导制度。在明确网格管理人员责任方面, 可参考消防创新的“四色标识”法, 具体方法是在所有场所门口张贴“红、黄、蓝、绿”四色标识, 分别代表场所的管理等级为“重点单位”、“一般单位”、“九小场所”和“在建工程”四种类型, 上面详细注明了单位名称、网格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场所类型、隐患状况、整改责任人等基本情况信息。

为了满足现实工作的开展, 进行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的健全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需要我们明确现代化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的重点, 保证监督检查工作、消防巡查工作等的开展, 实现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体系的健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也要进行网格分工负责环节、投诉中心统一调度核查环节等的协调, 保证其整体协同机制的优化。在技术层面上, 我们也要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体系的健全, 通过各种新型的举报投诉方式的开展, 开拓投诉受理渠道, 实现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体系的健全, 以解决日常举报投诉过程中的受理环节、奖励环节、曝光环节等的各个麻烦。消防安全网格化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能够解决消防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的突出问题, 消防安全网格化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领导推动、基层消防组织保障、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工作, 还需要在实践中建立健全消防监督网格化管理制度、业务工作流程。

结语

消防网格化管理的开展,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提升消防网格化管理的综合效益。

摘要:本文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优化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研究分析,研究深化

参考文献

[1]余后从.建立运用保险调节火灾风险机制的探讨[A].2005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 2005.

上一篇:走访慰问党员简报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