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2024-10-20

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共20篇)

1.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一

民俗文化:

月饼:

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趁八月十五(阴历)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作暗示,以次相互号召反孟复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人文内涵不断被丰富,时至今日,它已经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月饼的种类: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孙悟空、老寿星月饼等。目前,全国月饼可分五大类:京、津、广、苏、潮。

月饼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能够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家庭的团圆、美满,月饼的外形正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月饼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

粽子: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端午节前家家户户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七成人端午吃粽子,八成人不会包粽子(《解放日报》)

由一个标题想到的(灯花)

近些年来,围绕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化遗产项目,国人一直很反感韩国人抢在我们前头,把我们中国、特别是汉族人固有的传统节日作为他们的什么项目去申报了,似乎掠了我们的美。但我们自己是否应该反省一下呢?这么多年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注意得怎么样了呢?其实是不够的,至少与我们小时候经历的那种节日氛围与情景相比,现在除了春节,其他如端午、七夕、重阳,甚至包括中秋节,我们重视的程度已经远不如从前了,有时节日过了才突然想起。用时髦的话来说,叫“淡化”了。既然如此,既然你安于做“八成”中人,你怪人家抢先、掠美又有何用?倒是应该检讨我们自己的观念,端正一下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态度。

现在有些人对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十分热衷,但数典忘祖,对自己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节日却“冷静”了、淡却了。所以,我认为,每逢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不仅要在生活中营造一些节日氛围,而且媒体上也要适当做点文章。这是很必要的。

茶:

茶是世界上最受青睐的植物冲泡饮料之一,与咖啡齐名。中国是茶的故乡,盛产名茶。茶叶以产地来分,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江西婺源,福建普洱等。冲泡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比较著名的有工夫茶。好茶大都叶片细嫩,冲泡后茶水清澈、碧绿,有着浓浓的茶香。茶叶有止渴、解热、助消化、利尿、明目等功用。饮茶有益健康。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龙:

龙是中华民族幼年时期所创设的图腾崇拜物。它的外形是由牛的眼、鹿的角、虾的须、麒麟的头、蛇的身体、鱼的鳞、鹰的爪等组合而成。“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人们赋予它们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本领。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封建社会皇帝自封为“真龙天子”,坐龙椅穿龙袍;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娱乐、纪念活动;中国特有的生肖上有龙的一席之地;有关龙的成语俗语更是数不胜数: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神龙见首不见尾……

有这样一首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会随着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而传遍世界。

文明:

抓清洁,就是抓民生,抓生活品质

杭州要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以前,来杭州的游客都说‘西湖真美丽’,但少有人说‘杭州真干净’,现在,我们要用五年时间让杭州干净起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近日召开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动员大会上,作了如上表态。

提高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这是杭州提出的自我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清洁就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之一。

着力抓好:农贸市场、河道环境、“八小”行业等整治。(八小:小餐饮店、小副食品店、小食品加工厂、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五乱: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垃圾乱扔、工地乱象)这样,到2011年,杭州市区将彰显清洁、清静、亲水、无视觉污染的城市特色,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花更艳,老百姓喝得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看得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品质,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最清洁的城市。

2.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二

一、民俗场的涵义及其要素

(一)民俗场的涵义

民俗场是人们在完成某一民俗事项时,以各种民俗行为构建的文化环境。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能促使不同事物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激发人们的普遍认同感,继而形成的凝聚力将约束人们将这些民俗行为一直持续下去,赋予民俗以生命力,完成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有“能量”的民俗文化环境就是民俗场。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一民俗文化的普遍认同,并以“场”的形式发挥作用。

时代发展使得民俗的传播在文化空间上发生变化,民俗场的形成已不囿于传统环境和文化主体。民俗活动可以由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进行。从传播的角度看,能够形成有效民俗场域的民俗文化即可得到延续和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民俗场是有效的,它应包括哪些要素呢?

(二)民俗场的形成要素

首先,同民俗一样,民俗场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时间,特别是那些受众和传播范围广泛的民俗都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或关键的时间节点形成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民俗场。这种场贯穿民俗活动的始终,给人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和震撼。例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人们从腊月里便开始进行准备。北方一些地区讲究喝腊八粥,并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将春节一直延续至正月结束。春节作为一种仪式体现在除夕这个时间节点上,然而有关春节的习俗却在一个持续了数日的时间段里构建了影响中国人甚至全世界华人的民俗场,让所有人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里。

其次,民俗场要有特定的活动空间,这种空间是民俗场形成的载体,不仅十分自由且具有灵活性。只要有民俗行为的地方,都可以形成民俗场。它可以是一些固定的专门的场所,如寺庙、殿堂、广场等,也可以是临时设立的场所,还可以分散在小范围的群体甚至每户家庭中。时代性和现代化压缩了全世界的信息交流传递空间,却使得民俗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即使在非民俗产生地和非主要传播地,民俗场同样可以形成。例如,在今年2月22日,英国伦敦就举行了庆祝中国新年的花车巡游;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唐人街举行了第42届春节大游行。这些活动中有中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也有正宗的舞龙舞狮,不仅吸引了大量当地群众和各地游人共同参与,其活动的历久也使其俨然成为当地的传统庆祝仪式。中国年已经跨越国界,让我们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能感受到春节带来的喜庆和欢乐,也让更多的外国人参与到了中国民俗的传播和演绎中来。可以说,对特定空间的灵活掌握能让民俗场的影响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第三,民俗主体是民俗场得以形成的必要元素。首先,民俗场域的形成都要依赖“人”的民俗行为。没有人的操作,民俗中各种具象的“物”将失去其文化象征意义,各种礼仪制度将无法实施,民俗的能量无法挥发,民俗场也不复存在。其次,民俗行为源于人们对某一民俗及其文化的普遍认同。与传统民俗不同,由于观念的变化和文化的自由与多元发展,现代社会里的民俗其主体已经超越了本民族和文化圈的限定,并延伸至其他民族甚至种族。民俗场的构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使民俗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例如,汉族人会与本地区的藏族同胞同过藏历新年,而在中国的外国人会与中国人共贺新春佳节。最后,民俗主体对民俗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主体规模上。单个的人或某几个人是难以形成有效的民俗场域的,这也是一些区域性和族群性较强的“小”民俗面临消亡的原因之一。只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群体共同参与才能使某一民俗事项形成有规模效应的文化环境。

二、民俗场的功能

(一)具有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普遍影响力

民俗场是一种文化环境,表现为由人们的普遍认同感生成的一种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表现为一个民族或一个社区中的人群的共同意识,它以‘能’的形式出现,可以传递,可以相互作用,并进行‘能——物’转换。”[1]例如,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时自觉放下手头的生产任务,以赛龙舟、吃粽子等行为延续端午习俗。再如,我国目前的法定假日中就有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俗节庆专门设立的,而将这些民俗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客观上就构建了一个全民同过节的民俗场。另外,企业商家在各种民俗节庆期间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在盈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及时“嗅到”了节日的气息,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这似乎也成为普罗大众体验民俗和参与民俗的一种新的方式。尽管我们在商场超市里购买由电脑刻印的窗花和春联,却并不影响新年贴窗花和春联的习俗,也不影响我们在这些有别于传统环境的场域里抒发对年的祈盼和热爱。

“民俗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关,因为民俗的建立需要有‘能量’的提供,然而所提供能量的数量并不与民俗的数量成比例,它所决定的是民俗的质量。”这种“有质量”的民俗的发展就要依赖于有效的民俗场域所带来的文化认同,而民俗场域的效力就体现在其影响力上。

(二)具有对人们行为的普遍约束力

民俗场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环境,与具象的民俗行为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物是不同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不知不觉地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普遍约束力。在某一民俗场中,人们会约定俗成地穿着相同或相近的服装,在同一时间段或时间节点从事统一的活动,使用相同的民俗器具或象征物。这些都是由于民俗场中无处不在的能量因子对人们产生了“压迫力”或“带动力”。例如,在扫墓习俗中,肃穆的环境会“迫使”人们以凝重的表情用郑重的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又如,在傣族的泼水节里,最高潮的部分就是傣寨所有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相互向对方身上泼水来表达祝福;无论是否情愿,对于被泼到的人来讲都不能生气,而要欣然接受。在不同的民俗场里,人们要随着“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与他人形成统一步调,按照“场”的要求完成整个民俗活动。

(三)在一定区域和族群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一个民俗场带来的能量会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一定地理区域或特定族群内的人们产生相同的文化心理,激发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促使其共同维护这一习俗与传统,使其联系更加紧密。例如,对龙的图腾崇拜就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分地域和民族,以“龙的传人”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民俗场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开展民俗活动的人、具有民俗象征意义的物、具体的仪式与规则,还包括民俗本身所挥发出的能量所形成的“场”。因此,我们可以把民俗解析为具象的“物”和抽象的“场”,二者缺一不可。以民间故事讲述为例,要有一个“资深”的讲故事的人,以当地的方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进行叙述,同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听众集聚在讲故事的人周围;他们目光炯炯,并随着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出“咿、呀、啊”等感叹和惊奇,也使得现场似乎有一条无形的丝线,牵住每个人的神经,营造了一个或神秘、或热烈、或悲伤的氛围。如果没有了讲故事的人,就没有聚在一起的听众,更无所谓现场特有的环境和氛围,而那些生动的民间故事也只能以文字或影音的形式留存在档案馆里,更谈不上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然而,在民俗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场”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越了“物”的作用。每个民族或群体都有各自民俗的“物”的形式,而这些“物”却由于地理环境或族群的封闭性等原因未能被其他族群或其他地区所接纳;但是其民俗的“场”却能冲破地域的限制将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例如,我国南方地区多以赛龙舟的形式庆祝端午佳节,而北方地区却难以见到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尽管如此,端午文化仍旧在南北大地生根发芽,形成了所有汉族人的共同节日,更有许多少数民族民众也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文化中来。因此,相对于“物”的不可移动性,民俗场散发的能量具有灵活自由的作用形式。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一度被忽视,许多优秀的礼仪习俗被遗忘在现代文化教育体系之外。年轻人不晓得什么是重阳端午,却对“ABC”等语法的使用说得头头是道。加之生产力的发展及现代科技的介入,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东北火炕被暖气房内的弹簧床垫取代,一针一线缝制的民族服饰被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时尚服装代替,回荡着蒙古长调的草原变成了现代化的城镇。有时,并非我们刻意要遗忘那些多彩的民俗文化,而是民俗场的弱化和消失使得民俗失去了传承的空间和鲜活的生命力。民俗场域没有了,民俗就难以发挥其文化能量,难以形成文化受众,民俗传承受到阻碍。因此,民俗场的保持与维护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十分重要。

时代发展使传统民俗在物质和空间上难以保存其原始形态,许多民俗活动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这些现代化了的民俗在保持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生发出更多的形态,汇聚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新的洪流。民俗就是在不断地变异与传承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民俗场的能量作用,充分利用民俗场的时间、空间和民俗主体的不同组合,构建一个有效力的民俗场;还要认识到只要能够发挥某一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约束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否在该民俗的发生地和传播地,民俗场都能为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在美国的中国蒙古族同样能在大洋彼岸的民俗场中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传承,而美国人也一样能在正月十五布满花灯的中国的大街小巷里完成对中国节俗的参与和传播。可以说,民俗场在时空上的自由灵活性及民俗行为主体的多元化为民俗提供了更多的传承空间,使得民俗能够真正实现跨文化跨地域发展。

四、结语

民俗文化是民俗场能够形成的内部动因,而民俗场的延伸和扩展能够充分发挥民俗的能量,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普遍认同,形成共有的文化心态,从而使民俗得以生生不息。本文仅粗浅地探讨了民俗场的涵义及其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关系,但仍缺乏具有深度的理论支撑,在对民俗场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上也还处于探知阶段,仍有待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

3.“中国传统节日”作文素材 篇三

[春节简介]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及以后的几天,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j&n)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诗词]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同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才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避难,从此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诗词]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清明节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人们会举行马球比赛、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词]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ku!)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给小孩儿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吴越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儿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诗词]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4.有趣的民俗文化作文400字 篇四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追溯到距今四千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地下孝古就有很多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六千至七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七千年前。

有一次,我到爸爸单位去玩。爸爸带我去了他的办公室,我在里面玩了一会儿,觉得有点无聊。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团泥,我就快速跑到了爸爸的座位上,就像一只饥饿的小兔子看见了一根又香又甜的萝卜一样。我满心欢喜地拿起泥团开始玩弄。我一边精心捏制泥团,一边想:我要做哪人小动物呢?想来想去,我觉得今年是鼠年,我就做一个小老鼠吧!说着,我就开始动工了。

我用我那双灵巧的小手,又是拧,又是捏,不一会功夫就捏好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瞧,它的眼睛还在登我呢,多可爱的小老鼠啊。最后,我把这只小老鼠送给了我亲爱的爸爸。

5.民俗文化作文 篇五

文化村很大很大,里面汇集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我们先参观了各个民族的村寨,还观看了各民族的精彩的表演,我和妹妹还和新疆族的姐姐哥哥一起跳新疆舞呢。

接着我们坐上了观光小火车,去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这里有龙门石窟、大理三塔、黄果树瀑布、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泰山、长城……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这些都是缩影,但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看到这些名胜古迹,我真自豪,中国真大呀!我们的祖先真伟大呀!

在民俗文化村里,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演出了。我们看了大型马术表演《金戈王朝》,回顾了历史,欣赏了激动人心的马术;看了《印象中国年》大型演出,欣赏了抬花轿、扭秧歌、踩高翘、舞龙狮、二鬼摔跤、歌舞等民间艺术;看了《东方霓裳》,欣赏了中国各式各样的服饰;看了火龙表演和车展,让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凤舞中华》,它从远古开始,讲述着中国的历史传奇:刚开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一片繁荣的景像。忽然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出现了天灾人祸,巫师出来超度亡灵。接着中国各个朝代出现了,民间杂技和民间风俗开始上演了……最后一只银色的凤凰从天而降,十二位花神出来过生日,百花皇后也来了,她们的衣服都闪闪发光,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6.民俗文化作文 篇六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渐渐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9月30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熙游避灾(古时称“游百病”)

古时,老北京有熙游避灾(古时称“游百病”)的习俗。自明代起老北京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上午要去天坛,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下午要去金鱼池、高粱河、满井或东苑等地游玩。

《金史礼志》上载:每年重五、中元、重九三个节日里,皇帝要举行拜天之礼。行过拜天礼后,宫廷要进行骑马打球、射柳的游戏。

3.挂艾虎

7.传统民俗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民俗文化,动画,国外,融合

一、中国传统动画充分融合了民俗文化并以此铸就辉煌

1. 中国传统动画的界定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期为探索期,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为初步繁荣期, 新中国的成立和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成立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般认为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到1965年是中国动画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动画艺术家们创造出各种片种的动画片, 而且形成了中国动画的独特民族风格。虽然技术在世界上不是最领先的, 但是独特的民族风味使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文革结束到80年代末是中国动画的再度辉煌期, 中国民族的独特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 出现许多优秀作品, 如《三个和尚》《哪吒闹海》《金猴降妖》《山水情》等, 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 而且在国际上有深远的影响。

2. 中国传统动画中的民俗文化

人物造型设计上, 我国传统动画注重吸取地域性文化的精华, 《阿凡提的故事》中, 人物造型设计呈现出新疆风味。白色头巾、略翘的小胡子, 片中女子的装束都是新疆独有的风格。《泼水节的传说》中, 女子头饰和服饰都来自于傣族, 《龙牙星》中, 三女儿的服装和项圈、胸前的护身符等饰品, 体现出苗族的特色。

我国的传统动画造型设计借鉴了戏曲、民间艺术、敦煌壁画等的精华, 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张飞审瓜》《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借鉴了戏曲中的形象, 九色鹿的造型来自于敦煌莫高窟魏晋时期的壁画《九色鹿本生》。《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设计借鉴了漫画《西行漫记》和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形象, 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哪吒闹海》角色造型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 采用装饰风格, 简练的线条, 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 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来。

我国的传统动画还汲取了许多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用的内蒙古民歌。《泼水节的传说》配乐是优美的傣族音乐, 使影片充满了傣家风情。《阿凡提的故事》大量运用了新疆的地方乐器, 如大铜角、达卜、萨塔尔。独特的新疆音乐与舞蹈, 富有少数民族特色。还有很多剪纸动画, 传承了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

二、中国文化受到世界动画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中国经济90年代后的突飞猛进, 使世界各大动画厂商意识到, 这是个无比广大的动画市场, 因此, 迪斯尼率先利用中国化的美国动画片, 打开中国市场。迪尼斯的电影素材来源于各种文化, 如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灯》, 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深入。

三、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借鉴

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借鉴, 最成功最典型的非《功夫熊猫》莫属。首先, 片名, 功夫+熊猫, 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在片中, 中国文化的痕迹无处不在。面馆挂着灯笼, 屋檐下的画着倒福字的灯笼。过节的时候, 舞龙、舞狮、烟花、鞭炮、轿子。神龙殿借鉴了故宫的设计, 图腾柱, 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龙, 牌楼, 都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除了外在表现, 还有很多内在元素也充分体现。面条和包子, 中国传统音乐, 李小龙, 中国俗语和哲理, 中国的针灸, 书法。

《功夫熊猫》乍看甚至会觉得是中国人自己拍的, 可见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研究得极为透彻与细心。除了功夫熊猫, 还有很多国外动画都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 中国自己的动画却一门心思模仿国外, 缺乏对各国文化, 包括本国文化的耐心细致的研究。丢失了当年的优良传统。

四、中国动画路在何方

中国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 与动画领域结合, 能给人带来美感, 焕发出新的光彩。但是这只是形式, 动画仅靠形式上的特色与美感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许多有关中国京剧、脸谱、剪纸、漫画等所谓具有很强民族性的片子, 有独特的美术风格, 确实具有民族特色, 而且曾经给我国带来荣誉, 然而, 并没有通过题材去挖掘内涵, 叙事方式也比较单调缺乏故事性, 今天这种创作观念已不再受欢迎。”

8.论民俗文化的价值 篇八

【关键词】民俗  民俗文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205

民俗文化包含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积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文化风貌、文字符号、语言、民居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中必要不可少的伴身物,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在我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黄遵宪先生提倡“我手写吾口”,并开创方言和谚语入诗的诗歌理论,黄遵宪先生对民俗文化的倡导,间接的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教育的开展,他的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梁启超先生在其《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到,希望能创造出一种新式小说,这种小说能够对民族心理、性格、道德、信仰、风俗习惯、知识、技艺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梁启超先生还说过: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可以说,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俗文化既源自传承,又在现实社会中变异,它纵向连接古今,横向又沟通内外,它更蕴藏着民族的主体精神,又包含有外来的因素的影响。” 民俗文化体现着民族的主体精神,民族精神蕴藏于民俗文化之中,因此,民俗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德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形与神的关系。梁启超先生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巨大社会作用,希望寄小说之形施民俗文化教育之实。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关注民俗文化,鲁迅、刘半农、胡适、顾颉刚、沈尹默、朱自清、吴文藻、杨志成、费孝通、钟敬文、董作宾、周作人等起而提倡以民俗文化来开启民智,提高民众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主张。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物质民俗:传统的民居形式,服饰,工艺,生产生活工具、器皿等;社会组织民俗:氏族、家属、宗族、村落、乡镇、城市等组织及称谓,行业规定等。意识形态民俗:习惯法,信仰,伦理,文学,艺术等。口头语言民俗:方言、俗语等。这些内容都是民众社会生活中传承的内容,对民众有着“五育”(体、智、德、美、劳)的价值。

二、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

民俗文化是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复合体,反映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意愿,是民众对过去的记忆、现实的感受、未来的憧憬和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向往,并通过民众自身作为载体进行传播而形成生生不息的行为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生活实用价值,在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的调节、行为的实现、身心的欢娱、精神的平衡、审美与生命意识的流露等等,也可以说,它是社会的广角镜。一方面,中国民俗自古以来就与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规约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如《周礼》记载:“礼,履也。因人所践履,定其法式,大而婚冠丧祭,小而礼听言动,皆有其节文也。”这之中的“礼”是人们生活之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礼仪、礼俗,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有观民风民俗、并通过这些风尚习俗教化百姓的作法,如《礼记·王制》中记载:“岁二月东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变民风,化民俗。”《汉书·平帝纪》中记载:“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汉书·薛宣传》则进一步指出:“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我国著名甲骨文家、古史家董作宾先生也曾呼吁:“我们要改良社会,纠正民众的谬误观念,指导民众以行为的标准,就不能不研究民间文艺。”

虽然民俗文化受到各种力量的影响,但它有自己的有机生成机制,并不受行政的干预,民俗文化也不是法律,但最为重要的是,它在民众生活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民众有着较强大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它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起着规范民众行为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俗文化的社会作用并不在法律之下。

三、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

9.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篇九

尚红,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说:“周人尚赤”。这种“尚赤”的风土人情在汉族古代有许多表现:中国古称“九州”,又别称“赤县神州”;“赤鸟”被视为瑞鸟,又被作为太阳的别称;纯洁善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为“赤心”;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颜色为“赤”,遂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由于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所以常把妇女的盛装称之为“红妆”,并以“红妆”代指美女;或把妇女美丽的容貌称之“红颜”,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妇的住房称为“红闺”;甚至盛装出游的男女也被称作“红男绿女”。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巾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直至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也曾称为“红军”。

在汉族民间习俗的贺庆寿礼、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要穿红衣,逢年过节送礼也要贴红纸,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纸包装,俗称“红纸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

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色为五色中最高贵,代表中央。因此,汉族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皇帝穿的龙袍又称“黄袍”;祭祀时也要穿黄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严。

在宗教方面,不仅道教敬黄色,服黄色,而且佛教也认为黄色素雅、绝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装、建筑及其他装饰多用黄色,器皿多“鎏金”(即“涂金”)。

汉族民间贵黄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甚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

10.民俗文化作文 篇十

关于老龙灯会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唐末时长江发洪水,漂来一付龙板。小湾的渔民捞得龙头,大湾的渔民捞得龙板,各自供奉家中后,小湾的龙头被大湾村民抢得,由大湾组织掌管。成立龙灯队。但龙头确实是小湾先得,经协商龙灯以小湾为娘家,每年初二出灯必先去小湾拜年。

陆家湾老龙灯会具有浓郁的民俗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寄托着广大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

11.民俗: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 篇十一

请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服饰、饮食、民居)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然后围绕“走近民俗文化”这个主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民俗”,词典上解释为“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具体说来,作为文化之根的民俗风情,涵盖了物质民俗的生产、交通、商贸、居住、饮食、服饰,社会民俗的村落、家族、民间组织与社团、岁时节日、人生仪礼(婚丧嫁娶),以及精神民俗的民间信仰、禁忌、巫术、民间文艺、体育竞技等。

构思本题时,可以写节日习俗,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素材上,以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为主,也可适当融入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或者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时新素材

1.我们为何淡忘端午节

《中国青年报》近期刊登评论说,在城市中,端午节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了一场“端午节保卫战”,但“风波”过后,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是一厢情愿。

我们为什么遗忘了端午节?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水”未到,“渠”自然便成不了。

2.切勿误读民俗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双林撰文指出,不少人以为民俗是“传统文化的组成”和“宝贵文化遗产”,应该全盘继承。殊不知,在民俗中亦有良俗与恶俗之分。由于误读了民俗,今天有些人将老式婚礼中“照妖镜”“跨火盆”和向新娘射箭等也照搬过来,其实这些细节是封建迷信使然,明显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此外,在行拜师礼时恢复烧香、焚表、下跪、磕头、赏饭等仪式也大不可取,因为这些仪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至于个别人这样做只能是个人行为,媒体与民俗学者不应加以肯定,更不能推波助澜。由于误读了民俗,有些地区、有些人借“弘扬传统”和“民俗孝道”大修坟墓,乃至强占公共用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此外,误读民俗还将一些本不是民俗的现象也列入其中,如“重男轻女”、鼓吹“大老爷们儿”精神,打麻将、推牌九,“捧角儿”(追星),乃至将数字迷信、占卜算命和风水等,都与民俗联在一起,这是很可悲的事。

3.“走婚”成旅游商家噱头

摩梭村民们在腰包日益鼓起来的同时,发现在自己民族文化中最忌讳提起的“走婚”,成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一大原因。

“有男游客上来就问,今晚我可以和你走婚吗?听到这话,我别提多反感他,却可以理解他之所以问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走婚’。”表演民族歌舞的摩梭姑娘桑娜,对大多数游客的无理要求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泸沽湖畔一待就是10年的重庆小伙唐斌说:“‘走婚’被外界传得太离谱了,为了吸引旅游,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和组织,把‘走婚’作为一种噱头,将‘走婚’曲解得与‘可以名正言顺地搞一夜情’混为一谈。现在外界对摩梭风俗的理解,似乎成了提及‘泸沽湖’就等于提及‘走婚’,而‘走婚’似乎就被视为等同于‘性’了。”唐斌说,摩梭人的“走婚”,类似其他民族的“结婚”,是一种异性相互结合的配偶形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件。

4.民俗: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

我国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

除夕迎新春,元宵看花灯,清明悼故人,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这些绚丽多彩、古老绵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使中华文化更显博大精深。它们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的文化奇葩。不论是那一首首充满民族风情的民间小调,还是那一段段有着乡土气息的方言俚语,抑或是那一个个流传民间的传说故事……都会让我们由衷地钦佩、感叹!

12.民俗文化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篇十二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目前在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 建筑的趋同化十分严重, 导致城市建设缺乏个性, 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 还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是民俗文化和活动的载体。

我国地域宽广, 民族众多, 文化多样,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在城镇规划中, 应该重视对民俗建筑的保护, 使民族特色得到创新与开发。若民俗文化建筑规划实施地好, 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第三产业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俗文化建筑概述

通常认为, 民俗文化建筑是一种吸纳传统建筑及相关文化特征元素, 采用相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特殊建筑类型, 除满足旅游观赏的功能外, 更多的是以满足游客吃、住、娱、购等各种要素功能需求为目标。民族文化建筑地大量建筑使用于民俗景区、主题公园、民俗风情村寨、宾馆、工艺街等民俗型旅游场所地;山水风光等其他类型景区的休憩、卫厕等附属建筑设施也常常采用这种风格。

民俗文化建筑在旅游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既可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 体现民俗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组合部分, 满足旅游功能, 综合反映特定时期、地域、民族的多方面的文化特性。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是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工具。现代旅游开发不仅涉及众多方面的因素, 如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 还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和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并对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的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起到了带动作用。中国传统民俗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下逐渐发展成熟,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 同时也在世界建筑文化中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国与国之间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在不断加深, 文化入侵和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 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建筑设计领域使中国文化获得生长空间,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 大量开发农耕用地作为建筑用地, 有历史价值的老民俗建筑尚未被人所知就被肆意拆毁。城市建筑作为一种城市语言, 是不同地域性的城市标志, 是被展示出来的城市历史, 代表城市精神的古建筑被拆毁, 城市文化也在随之流失。建筑的创作离开了历史和文化, 就无从谈起, 成为无源之水;城市市区了古建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型民俗文化表现形式, 只有城市建筑保持其历史传统风格的延续, 才能使原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性格得到传承。但是, 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老城区和老民宅, 切断了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建筑和新、奇、怪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建筑, 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 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 若建筑不再有地域特色, 大江南北全是相同的建筑, 将是十分可怕的景象。

中国古代的民俗建筑具有亲民性, 城市院落的空间尺度被人们所认同, 但是现今, 由于人口的增加, 这种空间尺度的亲切感在消失, 城市的原有特色和文脉传承也逐渐消失。如,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以中国传统特色而驰名中外, 可是与十五年前的王府井再也找不到过去的记忆;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重庆的吊脚楼如今已经成为稀罕物。人们在现代高楼大厦生出自豪感的同时, 不免又增添了一种生存的窒息感。

现代建筑极具理性主义, 但缺乏感情色彩和人情味。现代主义的理念就是要将所有的要素变换成均质化、抽象化的形式, 在现实中否定风土、气候、历史等固有的要素。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与人类心灵产生共鸣的精神感染力, 传统文化的神秘感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快速交流而消失, 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被揭开了神秘面纱, 但民俗性文化的文脉仍然被传承。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是时代的象征, 不能发展为一个纯功利性的机器。传统院落式的建筑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现代人被关在一个与一个盒子之间, 失去了交流, 人情味变得更淡。建筑的情感淡漠影响着人的情感, 所以民俗建筑的文化回归成为必然。而一种新的方法开始受到瞩目, 那就是建筑要与地域的传统, 历史和生活习惯相融合, 回归充满人本主义的“地域主义”。

二、民俗文化建筑的特征与要素

1. 民俗文化建筑的特征。

无论是传统的民俗建筑还是现代建筑, 只要具有独特之处, 就能吸引游客;只要具备一定的规模, 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价值。有些民俗文化建筑正在向着既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又满足旅游建筑功能的转化, 成熟的民俗文化旅游建筑应具有以下的特征。

(1) 文脉性。文脉是指一个地域 (国家、城市、景区) 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 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氛围、文化脉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等内容。民俗文化建筑都与过去的历史文化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旅游建筑就必须把这种具有标志性的风格特征展示出来。

(2) 生动形象。在民俗旅游建筑设计中, 仍然需要保持其原有的地域性建筑风格, 体现其相应的历史时期、地域性、及民族特征外, 还要强调个性化要求。

(3) 功能性。对于旅游建筑来说, 它首先应满足旅游的基本功能;从建筑的结构与空间构成上, 满足旅游建筑的旅游服务功能, 运用与民俗文化相对应的材料, 并结合运用现代建筑材料, 建筑工艺, 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使民俗旅游建筑即显示其原有的民俗文化特征、文化背景, 营造出旅游的气氛, 同时又要满足旅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和游玩等多种旅游服务功能。

(4) 经济性。建筑的经济性要求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民俗建筑经济性的实现途径较多, 如, 采用一些具有民俗特色、质朴的内部装饰或具有民俗意义的游乐方式;一个空间多种用途, 分不同时间段, 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达到兼容性, 即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又丰富了旅客的游玩;使用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材料。

2. 民俗文化旅游建筑的要素。

(1) 建筑架构。中国传统民俗建筑主要以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 该结构体系是一种土木共济, 形成土木相结合的构筑体系。该种结构具有就地取材、天人合一的优势, 既经济又环保。

(2) 布局模式。中国传统民俗建筑在布局方面, 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天人合一, 因地制宜, 形成了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

(3) 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除少数大型宫殿建筑有石材的使用外, 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的建材主要有木材、石材、泥、竹等天然建材、绿色建材。民俗建筑主要以土木作为建筑材料而民俗旅游建筑需要反映民俗特征, 在材料的处理选择上表面质感相似是最基本的要求。

(4) 建筑色彩。色彩装饰在民俗建筑中是非常必要的。如中国古代建筑用丹红装饰柱子, 梁架, 还在梁, 杨等处进行彩绘。色彩运用细腻, 既重构成, 也重肌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色彩的运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民俗旅游建筑的应用中, 要遵循合理协调为依据。

(5) 装饰要素。传统民俗建筑装饰设计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艺已经在很多现代建筑中得到使用, 其中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 可以直接应用到民俗旅游建筑当中。

三、民俗文化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13.山西民俗文化作文 篇十三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35网,35sk.com报春人碰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14.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十四

端午节之漂流之旅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照传统在家里包粽子,戴五彩线,有些人还去划龙舟.......

总而言之,端午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然而,我家的端午节可不一样,每到阴历5月初5,我们集合出去郊游,每年都一样,成了我家雷打不动的“民风民俗”今年,我们开着车,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打虎(火)石水库,看见路边的漂流者那兴奋、刺激、快乐的表情,我们动了心,呵呵。几位大人也不禁兴奋起来,要了5条气垫船。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几条小船在荡漾着,嬉笑声,吵闹声,叫喊声在山谷中回荡,我伸手在水中轻轻划荡,水珠如一粒粒晶莹的珍珠,跳到我脸上,多么舒服啊,可好景不长,船好似出了故障,停在那一动不动,我们纷纷下船,可是,气垫船居然还是一动不动,无奈之下,管理员叔叔决定:再给我们两条船!

这一次,我们顺流而下,掌舵手曹大龙不幸摔入水中,但他机敏的跳上来,但是却把浆丢了,哈哈~然后的时光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停下来,大龙自愿当浆,滑动着水,我们两个女孩子则抓住他的脚不让他掉下来.....终于,长达1小时的漂流之旅一全身湿透我抽筋告终了。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之漂流之旅,有趣吗?

15.初探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与创新 篇十五

一、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并非不创新, 继承传统还要激活传统, 在民俗舞蹈的传统中予以创新才能做到思想精深、制作精良, 才能给人们更多的艺术享受及精神力量。就民俗舞蹈的创作上 , 一直以来要传统还是要创新, 又怎么样创新, 在当代文化纷纭复杂、各种文化激荡冲撞的今天, 经过编导们对当代文化的探讨与思索, 加之古老民俗文化迫切需要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继承并发扬, 民俗舞蹈创作尤为重要的就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与冲撞。优秀的民俗舞蹈作品无论怎样变化, 都不能随意打破民俗禁忌, 作品的编排要尊重和符合地方特色与习俗。在突出其个性特征利用它独立存在的文化价值的同时, 用舞蹈语汇的创新、舞台构图的创新、舞蹈意境的创新等等, 赋予传统民俗舞蹈新的艺术生命、艺术活力和艺术魅力。

民俗舞蹈是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 这些舞蹈都是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舞蹈元素, 具备固定舞蹈风格及表演套路。那么我们在打造传统民俗舞蹈的新作时, 传统与创新的巧妙融合与碰撞将使我们的民俗文化艺术更加璀璨。时代赋予了艺术美妙的灵动, 地域文化在生机勃勃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传统性艺术文化变得极其宝贵, 已成为现代的艺术财富。

民俗舞蹈的创新对提高其艺术质量、艺术品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俗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就是以现有的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 利用现有的形式和内容而改进或创造新的方法、元素、形式, 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然而, 民俗舞蹈的舞蹈创新不仅仅要表现新的时代主题, 也不是简单化地借鉴或运用外来的新潮舞蹈形式。而是要在把握地域特色的主体精神上下工夫, 关键是要把握民俗舞蹈的本体属性。同时在强调民俗舞蹈的创新时, 并不是可以削弱、抛弃和改造民俗性, 而是要在发扬它地域特色和主体精神的同时将其强化和发展。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是相辅相成的, 传承加之创新才能创作出艺术精湛的舞蹈力作!

通过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创作手法把民俗舞蹈更深远的发展, 深化其意义, 用现代手法传达传统民俗舞蹈的艺术思想, 使之成为当代群众解读传统舞蹈艺术的载体从而产生艺术情感的共鸣。

二、民俗舞蹈创作对传统继承和创新的尺度的把握致关重要

创作者要从传统的题材、作品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加以升华与创新。首先, 创作中题材的深化与创新。创作民俗舞蹈要深掘地方人文特色, 择取民俗民风中传统的精髓, 再将民俗题材的古老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及意蕴运用新的创作手法加以巧妙的整合, 起到渲染民俗风格使其更加深入人心的更佳效果。其次, 作品内容上的升华与创新。在内容的创作中要了解并研究地方传统民风习俗, 保留它特有的地域特质和文化意韵, 一定要用地方纯民俗的形象和民俗舞蹈的动作原型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 把握好个性化的舞蹈风格, 然后创作者再以现代的舞蹈观念和先进的编导技巧将简单的、大众的原生活状态的舞蹈语汇进行提升, 适时加入细腻、生动、准确的作品个性言语, 突出作品的民族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用独特的舞蹈构思表现出特有的舞蹈内容。再次, 在形式技巧的升华与创新。舞蹈形式则可以在传统意义上融入当代的艺术化手法, 完成把传统艺术新演义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有的民俗艺术特质和地域风貌的基础上, 从舞蹈结构、语言、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 以现代审美进行加工润色, 加入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要的新的元素, 通过舞台、灯光、色彩、画面等现代技术的补充, 使作品的形式技巧更加丰满有致, 这样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民俗舞蹈有传统、有创新, 符合舞蹈艺术是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潜行规律。创新是艺术永恒的追求。打造民俗舞蹈艺术精品需要创新, 只有创新才会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熠熠生辉, 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现在, 我国正处于文化大繁荣时期, 无数艺术工作者正在为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奉献着自己的艺术生命, 在用汗水与心血传承并发扬着我们的民俗文化, 很多濒于失传的舞蹈得到抢救, 也有被人们渐渐遗忘的民俗舞蹈也重回舞台。民俗舞蹈的传统和创新给了我们无数民俗艺术精品, 在充分继承、挖掘和发展的基础上, 经过巧妙创新并几经打磨的艺术精品, 体现了丰富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土风文化特色。民俗舞蹈的开拓创新繁荣了民族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要做好民俗舞蹈的传统与创新, 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民俗舞蹈作品, 带给国人以畅快, 让我们的民俗舞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们的民族之翠!

摘要: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是相辅相成的。民俗舞蹈的创新对提高民俗舞蹈的艺术质量、艺术品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俗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传统民俗性艺术创作中, 对传统继承和创新的尺度的把握致关重要。通过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创作手法把民俗舞蹈更深远的发展, 深化其意义, 用现代手法传达传统民俗舞蹈的艺术思想, 使之成为当代群众解读传统舞蹈艺术的载体从而产生艺术情感的共鸣。

16.民俗旅游文化的优势与不足 篇十六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的优势

鄂温克人是历史悠久的森林狩猎民族,在无数次的迁移与变迁中,其民俗也在为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厚重而多层文化的痕迹,同时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为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1. 环境优势

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我国最北部的一座城市。总面积19659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5%,人口17万。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游景点有满归国家森林公园、犴玛自然保护区、木屋度假村等。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条件具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距离根河市区仅有四公里,驱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呼伦贝尔市推出的“五彩呼伦贝尔旅游精品线路”中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是其重要的景点。

2. 物质民俗

生产民俗:狩猎技术(弓箭、地箭、滑雪板、桦树皮船在狩猎中的运用)、饲养驯鹿经验、渔猎、采集。

交通民俗:驯鹿、爬犁、滑雪板、桦树皮船。

居住民俗:撮罗子、木刻楞。

饮食民俗:列巴、肉干、驯鹿奶、手把肉、野菜(蘑菇、野韭菜、野葱、黄花菜、柳蒿芽)、野果(红豆、稠李子、羊奶子、山丁子、笃柿、水葡萄、草莓、坨莫)、果酱。

3. 社会民俗

民间娱乐:射箭、滑雪。

节庆民俗:“瑟宾节”、定居节。

人生礼仪:婚姻礼仪。

4. 精神民俗

信仰民俗:萨满教、东正教、原始信仰(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民间艺术:篝火舞、鄂温克民歌、弹奏口弦琴。

民间艺术:桦树皮制品制作、木雕、兽皮制品制作。

岁时民俗:用狩猎经验、动植物生存活动、自然的变化区划分季节、时间。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存在的不足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最朴实的文化,是最真实的文化。鄂温克族民俗旅游资源随处可见,如狩猎技艺、自然知识、撮罗子,以及他们对待生命的理解和思考。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和挖掘的深度不够。

1. 提高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战略。鄂温克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的还不够,现有的博物馆规模小,配套设备差,展示种类单调,参与性不强。并往往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把民俗文化搞成了单纯的文化活动或者商贸活动,忽视了民俗活动的旅游属性,造成文化为经济唱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而盲目开发建设使旅游文化氛围丧失。

2. 提升旅游产品的民俗含金量。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转移在精神需求的消费,因此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旅游纪念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生产更多更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反映鄂温克民族的自然与文化,而且能够活跃旅游商品市场。

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现代对传统的冲击,许多民俗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已经有许多民俗消失,并有许多的民俗面临消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下,我国各地各民族都在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做努力。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鄂温克人口不足二百人,其文化处于大文化边缘中,加之商业经济和金钱价值观念驱使下,民俗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并有一些开发者的误读或歪曲,造成民俗的失真、庸俗化,因此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护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开发高品位的民俗旅游资源。

(作者单位:根河市委党校)

17.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十七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一

【寒冬里的浓浓暖意】

一个寒冷的周末,外面天寒地冻,地上的冰雪还未完全融化,我们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安徽老家酒业,参加“穿越千年,体验传统,我们来过腊八节”活动。

一走进酒厂,我们远远就闻见浓浓的酒香。我们先后参观了藏酒阁、酿酒坊,倾听了民俗文化老师俞俊年爷爷的讲座,我们还动手剪窗花、绘年画。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俞爷爷的讲座。

俞爷爷的讲座从阳历和阴历开始讲起,告诉了我们腊八节的由来,以及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俞爷爷说,农历十二月,又被称为“腊月”。因“腊”与“猎”二字在古时通用,冬天又是一个打猎的大好时机,大家将打到的猎物先用来祭祖,“猎祭”逐渐地便写成了“腊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制定历法,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叫“腊日”。

俞爷爷还说,在腊八节喝腊八粥不仅能驱散寒冷,更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腊八节这一天,有许多志愿者为市民送去了腊八粥,还有许多单位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腊八粥。这让我想起来今年冬天,妈妈住院的日子里,我和爸爸每天都要给妈妈煮八宝粥吃。妈妈说,她最喜欢吃家里煮的粥。我想,妈妈吃我们煮的粥时,心里一定暖暖的。

在活动的最后,老家酒厂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腊八粥。吃着腊八粥,我感觉非常甜,而且心里暖洋洋的,一点也不感觉冷了。

活动结束,我们走出酒厂,太阳高照,一股暖意涌上我们的心头。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二

【甜甜的腊八粥 浓浓的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至岁末。我的记忆深处又响起了小时候外婆常常教我唱的那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些年一到腊八,我就会想起外婆煮的腊八粥。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就会准备好食材,有鲜红的大枣、乳白色的莲子、黑中带紫的黑米等。腊八一早,外婆架起一口大锅,烧开水后先放入难煮的杂粮,就这样一直熬呀熬,熬到杂粮们开了花,咧开嘴笑了,再加入其他易烂的食材,继续用文火慢煮。为了防止糊锅,外婆会不时地打开锅盖,用勺搅拌几下。这期间我会一个劲地问:“外婆,腊八粥好了没?”外婆看着垂涎欲滴的我,总会慈祥地笑着,点着我的鼻尖说:“快了,小馋猫。”

粥终于煮好了,一揭开锅盖,香气四溢。外婆盛出一碗腊八粥,加上少许白糖,小心翼翼地端给我,碗中的粥那是五颜六色,红中透着白,白里夹着黄,颗粒晶莹,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真是香甜软滑,那种甘甜的滋味从舌尖一直流淌到我的胃里,也流入了我的心田。外婆总会一边叮嘱我小心烫,一边和我说着腊八节的来历和她小时候过的那些苦日子……让我知道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了解了腊八节传统的民俗,让我懂得了人要学会感恩!

可是如今的外婆远在北京,我很想念她,甚是怀念外婆煮的腊八粥,那种香甜的滋味让我难以忘怀,那是幸福的味道,是外婆浓浓的爱。

外婆,明年腊八,我多想能再喝一碗您熬的腊八粥,外婆,我想您了!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三

【我在老家酒业过腊八】

一个星期六,我们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一行来到安徽老家酒业参观,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以小记者的身份过一次腊八节。适逢老家酒业的“打酒节”,我们一并学习了解了酒的酿造工艺和中国的民俗文化。

大门口高高的彩虹门、长长的红地毯、热情的腰鼓队吸引着我们走进工厂,一排排红灯笼映衬着“腊八打酒节”几个大字,热闹非凡。一大排酒坛围满了一个冰封的池塘,就像一串项链挂在那里,十分漂亮。

我们首先来到藏酒阁,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爸爸说老家酒业有着悠久的传统工艺酿造历史,特别是二楼的封坛原浆,都贴有代表身份的标签,听说价值不菲,值得拥有哈。

随后我们来到酒粮坊,我们参观学习了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真是大开眼界,原来白酒酿造要经过出窖、拌粮、上甑、接酒、摊晾、入窖、封窖、窖藏等复杂工序,真是不容易。

在展示大厅,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同时了解到,打酒的“打”字原指买的意思。经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传统民俗中的许多历史典故,我现场书写了一副对联:“风云激壮志,礼乐秀群英”并上台展示,最后和小记者们一起绘年画、剪窗花、喝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暖的腊八粥入口,真是美味啊!

这一天我学习了解了传统民俗文化和白酒的酿造工艺,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腊八节!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着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它独具特色,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大同市。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家乡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便都早早地起床准备做腊八粥。说起这腊八粥的做法,倒是颇为讲究,八种主料,八种辅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我把泡了一晚上的豆子放入锅里,加好水,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的世界,花花绿绿,还散发着微微的豆香。半小时后,豆子软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黄米放入锅中。妈妈用大勺柔柔地搅和了一下,锅内马上就翻腾了起来。之后她将锅盖盖好便离去了,可我依旧对锅中的腊八粥十分感兴趣,耐心地等待着。过了一个小时,锅盖上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地把妈妈拉过来,待她揭开锅盖,我便迫不及待地看向锅里,之前煮粥蓄满的水几乎消失殆尽了,搅和在一起的米粒时不时冒出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却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粥好了......”妈妈话音未落,我已捧着碗筷站在妈妈旁边。

舀一勺放入嘴里,粥煮的烂烂的,不用嚼,还透着一丝滑爽,很快就融化了,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的,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同时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喜悦和美好期盼,更预示着来年会变得越来越好!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五

【家乡的腊八】

在我们家乡有句民谣;过了腊八便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这句民谣说明在我们家乡腊八节是我们的头一个年节,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伴随着这浓香的味道,年喜也便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记忆里,我们这里的腊八节是很喜庆热闹的,不管家里多么穷苦,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准备一些鸡肉、猪肉等,当然还有孩子们最盼最恋的腊八粥。腊八粥很好吃,做法也简单,把各种杂粮、晾干后的瓜果、蔬菜等收集起来,再加一些鲜花,一起熬煮即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腊八粥选择的食材越来越好,足足有一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比如干果类的,就有红枣、杏干、沙面抽栗、香酥核桃仁、白糯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像江米、花生米、大麦仁、豌豆黄、红薯干等等,当然腊八粥的做法也越来越讲究,不但保留了北方本地的原汁原味,还加进了南方特产,吃起来更加美味。

还有在这一天你不仅要顾着自己和家人,还要记得那些不会说话的哑巴生灵,那这些哑巴生灵是什么呢?他们当然指的是那些鸡、鸭、牛、羊、猪、狗等动物了,这一天他们也是要吃粥的。据说吃了腊八粥,来年他们会长的膘肥体壮。

如今,在很多的大都市腊八节的节日氛围已随着岁月变迁无奈的淡化,但它在我们的家乡依旧是鲜活而深刻的,我也期望未来这些美好的传统能够被重拾,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体会到我们民族节日的魅力。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六

我读过许多书,也看过许多文章,但让我最受启发,并且念念不忘的是《腊八节的故事》。

从前,有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儿子。爸爸十分勤劳,妈妈十分节俭,他们有许多田地,满仓库的食物和水果,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可他们的儿子很懒,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后来,老两口为儿子找了个媳妇,这个媳妇也很懒,从来都不帮老两口做家务。又过了一段时间,老两口都生了重病,临死前,他们对儿子说:“要劳动,要节俭。”说完,就都去世了。可儿子没有听父母的,每天还是不劳动,就吃父母留下的食物,终于有一天,食物吃完了。他们俩只好在老鼠洞里找了一些豆子,把它们煮成粥来吃。从此,他们知道了要劳动,每天都去劳动,日子过得很美好。

腊八节是在十二月初八,故事中的粥就是现在的腊八粥。之所以人们要吃什么食物都有的腊八粥,是因为要提醒自己不能浪费食物。故事的结尾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吧!那我问你:“是什么使那对夫妻知道要劳动了呢?”我认为是饥饿,因为他们饥饿了,才会去老鼠洞找食物,当人经历过饥饿,才会去珍惜,才会知道必须要靠自己去劳动,而不是只知道享受。不然,在富有的人,也会成为一个流浪汉的。

请大家记住,只有学会劳动、节俭、珍惜了,才会有快乐的生活,也不会因为生活的困难而烦恼了。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七

【泡腊八蒜】

我早就听说腊八蒜好吃,所以决定自己试一试。不但可以学会泡腊八蒜,还可以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岂不是一举两得?

腊八那天,我把七、八头蒜剥好,洗干净,哇,这些白生生的蒜瓣儿有的像个小驼背,弯着腰,躬着背;有的像个孕妇,挺着大肚子;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娇小可爱;有的像久别的朋友,两个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纸盒里,再放到暖气片上烘干。然后,把蒜瓣儿装进一个玻璃瓶,倒进我最喜欢的、最让我陶醉的——界中米醋。最后,将瓶盖拧紧,密封好,就ok了。

转眼间,新春佳节便到了。大年初一早晨,我拿出泡蒜的瓶子,透过玻璃往里“偷窥”,蒜变成绿色的了,浅浅的,看上去十分好看。我打开瓶子的盖儿,一股蒜香扑鼻而来,我满怀希望地用筷子夹出一瓣儿蒜,咬一小口,稍稍有点辣,嚼一嚼,脆脆的,香甜可口。再仔细品尝一下,辣中有点酸,还带点微微的甜,后味无穷。蒜瓣儿的里面颜色更绿,像一块美丽的绿宝石。妈妈打趣说:“你往这蒜瓣儿上扎个洞,穿上线,戴到脖子上可以当玉坠儿啦!”

没想到我第一次泡腊八蒜就泡得这么好,这腊八蒜呀,让爸爸赞不绝口,让妈妈爱不释口,真是“有蒜能使我推磨”,就连平时讨厌吃蒜的我也喜欢上了吃腊八蒜。

对了,为什么腊八蒜会变成绿的呢?上网一查,原来,低温是大蒜变绿的重要条件,醋起到了催化作用,低温和醋使大蒜产生了蒜绿素,所以大蒜就变绿了。哦,原来腊八蒜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哩。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八

【腊八粥飘香】

1月20日,人们将迎来传统节日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也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其中以北京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的,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在民间,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也有在这一天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九

【腊八习俗】

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呵呵。昨天发短信的时候,居然有位大哥问我,腊八是什么?我汗,只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不过我自己也是去年的腊八才知道他的典故的,也没好到哪里去。

腊八即我国农历的12月8日。这一天,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习俗的起源和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仙之前,为寻求人生的道理,曾遍访名山大川。一天,由于旅途劳累再加上饥渴交加,释迦牟尼昏倒在人烟稀少的尼连河边。后来,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牧羊女将随身带来的各种杂粮,连同采集来的野果,再加上清澈甘甜的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将他救活。苏醒过来的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深思,终于在农历12月8日这一天修成正果。寺院的僧侣们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从此以后,每到农历12月8日,便用五谷杂粮煮成粥供奉在佛祖像前。民间也纷纷效仿,长此成俗。到清朝的时候,吃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皇室还在雍和宫煮粥供奉,制粥和供奉的礼节都非常讲究。雍和宫的腊八粥是由内务府主办,一顿粥要用十万两银子!煮好后先恭呈给皇上,然后再分别赏给王公大臣。谁如果得到这么一碗粥,会认为是非常体面的事。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是:将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杂粮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麦米、红豆、蚕豆等,粥果有栗子、红枣、核桃、桂圆肉等,一边煮,一边用长柄勺子不停地搅动。讲究一点的还要再另备一盘果料,如瓜子仁、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饯、青红丝,这是为了放在粥面上的。

不过好象北方喝腊八粥比较多,宁波还没怎么听说过,以后在家里自己烧。

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抒情作文500字篇十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18.民俗文化作文 篇十八

元旦节三天假里宁国市港口镇首届民俗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家乡的民俗特产应接不暇,应有尽有。那一个个根雕栩栩如生,一个个泥塑小人活蹦乱跳,一串串小吃美味可口,还有原生态糍粑、爆米花等一系列现场制作过程,展现了家乡各种各样的民俗风采。

令我映像最深刻的是书画展览间,只见一位伯伯手里握着一支毛笔仔细的在大白纸的一角一笔一笔的画着,时而舔舔墨,时而仔细斟酌,他还像我介绍完成一副大的山水画需要三个月呢!我心里暗自吃惊。这时我不经意间瞟了一下旁边,只看见另一位伯伯嘴里叼着一支烟,手里握着毛笔漫不经心的在纸上随意得画着,我心里暗自低估这样能画好画吗?但是脚步还是被吸引过去了,只见他拿着毛笔在纸上点下一大串紫色的圆点,然后舔了舔墨把这些圆点给连接起来,又添了一些叶子和枝干,一看就是漂亮的“葡萄”,我不由得对伯伯产生了敬佩之情,很神气的对伯伯说:“伯伯,这是葡萄吧!”伯伯抬起头笑眯眯地说:“这是紫藤,小姑娘你喜欢画画呀!要想学国画,首先要练好毛笔字,画画时下笔要稳……”伯伯还递给我一张名片,原来他叫李维章,是安徽省宣城敬亭山画院副院长,哦!背景居然这么厉害,我聚精会神地看着,伯伯看我如此着迷,还送了一副画给我,并鼓励我好好学习,我获如珍宝。

此次旅行让我了解了家乡许多不为人知传统工艺的加工,也让大家感受了浓烈的传统年味。

19.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十九

民俗文化存在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风俗习惯, 每个地方的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全国范围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也正说明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衡水的民俗文化品种丰富, 许多堪称艺术瑰宝。历史上, 衡水灾害频发, 经济萧条, 很多衡水当地人外出谋生, 在外学习技术。出现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故土难离, 这些带着技术的能工巧匠回到家乡, 从而带来了衡水的民俗文化的繁荣, 造就了众多的民俗文化产业群。像鼻烟壶内画、武强年画、侯店毛笔、花丝镶嵌、补花、雕刻、黑陶、剪纸以及特种养殖 (宫廷金鱼) 特种工业 (像安平丝网、大营皮毛、强玻璃钢、桃城橡胶、老白干酒) 等, 可谓琳琅满目, 裴声海内外。“衡水三绝” (即内画鼻烟壶、侯点毛笔、徐氏宫廷金鱼) 已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并成为衡水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衡水已经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武强被命名为“木版年画之乡”。获得如此众多殊荣, 在全省、全国是不多见的。

衡水旅游文化氛围较低。早在2007年, 衡水就出台了《衡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 衡水旅游总体形象架构以“千顷衡水传情两画”旅游形象为核心, 凸显“一湖两画”的绝特资源。其中“千顷衡水”指衡水湖, 指出衡水湖原生态开阔水面的绝特景观, 包涵浓厚的生态意蕴;“传情两画”指武强年画和衡水内画艺术。衡水旅游的空间格局确定为“三鱼争头”结构。“桃城区 (含开发区) -冀州”这一环衡水湖地带为“鱼头”, 是衡水旅游的中心发源地, 主要产品类型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为主。而三个以环衡水湖地带为“鱼头”的“鱼状地带”分别为, 以饶阳-深州-安平-武强为鱼身组成的一区, 为北部重点区, 主要以特产类资源和产业类资源串联, 以民俗旅游为主;以枣强-故城为鱼身组成的二区, 为南部重点区, 以产业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串联, 以商务旅游、休闲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主;以阜城-武邑-景州为鱼身组成的三区, 为东部重点区, 以生态类资源组成, 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为主。但是就目前来看衡水的旅游业仅局限于休闲观光旅游为主, 民俗旅游发展明显不足。衡水民俗文化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以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让当地人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让他们有地方荣誉感,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弊端, 所以更好的发扬自己的优势, 办出特色, 让游客自发产生旅游动机需要想办法保持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神秘性。只有这样, 才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俗文化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引导。2012年成立了衡水民俗文化协会, 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 民俗艺术品收藏展览。

其中武强年画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年画专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 而且陈列形式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经常到中国及世界各地举办年画展, 比如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绍兴博物馆, 另外也在新加坡、西班牙、韩国、比利时, 台湾等地举办年画展, 举办年画艺术节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年会。百家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张仃、启功、冯骥才、方成、旭宇、杨新等知名人士为武强年画博物馆题词。武强年画博物馆成为衡水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扇窗。

个人民办民俗博物馆, 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部分。衡水有一处民办民俗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马灯、太平车、食品提盒、剃头挑子……涉及过去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用具, 这些都是民间个人藏品, 这些藏品涉及农耕, 车乘, 纺织, 礼俗, 饮食, 家具等各类民俗用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示着特色民俗文化。这些对于那些带孩子了解历史, 了解民俗的人来说颇有吸引力。

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或正在变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衡水的民俗文化产品, 具有观赏、收藏、馈赠等多重价值, 自旅游业发展以来, 逐渐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纪念品。全国不少旅游景点的内画摊和内画产品, 大多是来于衡水的艺人。近年来衡水旅游业的发展, 也得益于这些民俗文化产品。到衡水开会的、办公的、探亲的、旅游观光的……如果不逛一逛“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武强年画博物馆、以及侯店毛笔厂, 不品一品衡水老白干, 似乎有一种缺失。如果不买上一两件工艺品, 更会留下很深的遗憾。衡水这个以“三农”为主新兴城市,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富集的优势, 成功地办上几届国际民俗艺术节, 一定会给衡水的发展带来难以想象的机遇。衡水民俗文化之都的社会认可, 也会为衡水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其实就是民间风俗习惯, 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包括衣食住行, 节日庆祝, 民间歌舞等民间文化。在旅游学的理论上, 会把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 包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关键词:衡水,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3]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 1997.

20.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二十

关键词:民间民俗 文化艺术 传承 群众文化 发展

作为组成国家、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能够详实、充分地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而且能够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社会人文精神与景观。与此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而得以传承,使区域内外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文风情、文化风俗,从而与其更好地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的联系

(一)传承是发展的前提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之间并没有“鸡生蛋或蛋孵鸡”式难解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根溯源起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往往会在一段时期的传承后逐步以相对固化的模式在群众文化形式中体现出来。而群众文化则常常又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发展,让原本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涵出现若干变化。

举例来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过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之初乃是战国时代楚国文化中人民群众纪念爱国忠臣屈原的历史史实演变而来的。民众包粽子的目的在于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民众在江水中焦急地搜寻屈原遗体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但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形式后,粽子不再被人們抛进江河里,赛龙舟也成为了端午节日庆祝活动的娱乐形式。可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先有传承的形式与内容,再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是传承的渠道

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延续和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最有效力的途径与渠道。应当说,由于有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被最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并且通过脚踏实地的融合而具有了顽强甚至强大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不至于因为历史或时代的变迁而被全然磨蚀甚至湮灭。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牢牢地根植在最广泛、最基层的民众层面,不仅通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口耳相传或者专门教育实现了代际间的传承,更有可能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使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扩展。

仍以端午赛龙舟为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龙舟竞渡还只是中国国内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那么,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大,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这一兼有竞技性质和娱乐成份的文娱行为则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到了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端午前后总会在各大媒体报道中领略到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人民群众赛龙舟的风采。甚至在某些地区,这一来自东方、起源于中国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甚至被作为了相对专业的比赛内容而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发展正在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变得愈发活跃和兴盛,甚至涉及到超越本民族文化范畴外的区域和人群。

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和体现

纵观古今历史,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普及、传承与发展总是处于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时间和场合。正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式一样,唯有足够坚实的社会经济做支撑,文化艺术才能有所依靠,并在此依靠之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斗茶”文化。“斗茶”文化的出现和繁盛恰恰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体量极其庞大的唐宋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累积程度的突飞猛进让茶叶这一普通饮料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手头余钱越来越多的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品茗的平淡与寻常,而是将攀比甚至炫耀的眼光转向了贡品茶叶、珍稀茶具和日益繁琐的冲泡茶汤的仪式化程序之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抬高让曾经只能出现在皇宫内苑的贡品茶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为了凸显茶叶品质的高贵,有钱又有闲的人群动起了“斗茶”的脑筋。原本仅仅是为考评茶叶质量而出现的“斗茶”雏形逐渐演变成为流行于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闲的活动,不仅用于“斗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高档,与之相匹配的,包括茶盏、茶碾、水壶、茶筅等无不随着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成型而极尽奢侈之能事。与此同时,这一兼有文化和娱乐双重作用的活动更是从朝廷蔓延到了底层百姓,但凡手头有些余钱,即使只是小门小户的民众也逐渐流行起在街头巷尾一品“斗茶”趣味的活动来。

(二)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经济与文化恰如水与船之间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繁盛之下的文化很少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故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常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作用于社会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又一推手之一。

仍以“斗茶”为例,随着全民皆乐于斗茶之趣,作为活动主角的茶叶自然是最先走向“豪门”式发展的主体之一。比如唐朝江浙两省总是在各自的名茶“阳羡”和“紫笋”间一较高下,甚至连白居易的诗词中也有涉及“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紧随其后向奢侈、高端发展的则是茶盏。当时流行于全国的是产自福建的“建盏”,通体乌黑或暗紫,又有“黑建”“乌泥建”或“紫建”的别称。由于所用釉彩中包含金属元素比例的差异,当遇上较高铁元素的釉彩时,烧窑过程中极度的高温融化铁元素,使其如同流水般缓慢划过盏体,形成细丝状纹理。出窑后呈现出如兔毛般纤细的图案,由此得名“兔毫盏”,乃是“建盏”中的极品,不仅难得,也奢侈昂贵。甚至连苏轼都忍不住作诗慨叹“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nlc202309080943

全民性的斗茶行动在刺激国内茶叶生产、茶盏制作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日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比如日本在当时就曾有众多僧侣前往浙江天目山修行,在惊叹于中国人“斗茶”文化的同时,也将这一民间民俗艺术形式连同“建盏”一并传回日本国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和“天目盏”的盛行。及至当今,日本正式场合的茶道所用也仍是末状茶粉和黑色的茶盏,这皆是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文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遗留佐证之一。

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举措

(一)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今天,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更加密切联系新时期时代发展的特点,走与时俱进的道路。比如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注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持续性衰退使旅游业、服务业成为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则成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支柱作用的形式和内容。

比如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曾经属于小众活动的冰上、雪上运动与文娱活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开展旅游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南方众多城市中,市内溜冰场开始聚集起越來越高的人气,家长着力培养子女冰雪运动能力的情况也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及至假日,到北方有冰雪的地方度假、感受冰雪文化的乐趣也逐渐成为国人假日旅行有所侧重的项目。

(二)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发展群众文化还需随着时代变化有所选择与创新。尤其是大量经历了漫长时间跨度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中,与新时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新文化需求有所冲突甚至背离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清理直至清除。

比如在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存在着不少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就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需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着力剔除。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国门的敞开让外部思潮迅速涌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倾向,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宣扬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错误形式和内容。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偏差进行的纠正。

同时,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合新时期主流文化思想元素也是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不少乡村地区的传统戏剧如黄梅调、淮海戏中就出现了不少向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鼓励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剧目。这些“旧瓶装新酒”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让民间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更让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元素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了更加生活化的普及。

四、结语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密切和深入,在很多时候难分彼此,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促进和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常常又会反作用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形式或内涵。可以说,在时代和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因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得以改变,而变化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扬中又常常使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更多创新的境地。因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水乳交融的过程,不能很清晰地割裂或划断。故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元素共同影响下积极地创新与变革,实现各自与彼此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玉.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魅力中国,2014,(01):36.

[2]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6):18.

[3]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06):9.

[4]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2,(01):26.

[5]何宗玲.论新文化发展观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6):12.

上一篇:关于高中作文素材汇总下一篇:河北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