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2024-12-10

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14篇)

1.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一

2018年10月 高一月考对口语文成绩及试卷分析

肖玉华

一、成绩分析:本次月考对口语文的年级平均分是83.54,最高分111分,最低分5分,及格率34%。

(1)丢分最多的题目:①基础知识的字音题,字形题,辨析病句题,成语运用题及标点符号题。②大作文题。大作文的平均分只有32分,有很多学生离体题,所以这个大题丢分最多。

(2)得分较多的题目:①运用文写作,文学常识判断题,默写题以及古诗文判断题。

二、试卷分析:本次月考试卷的总分为150分,难度系数是57.75%。80%的考试内容是初中所学知识,新授教材内容只占15%,。题量稍微多一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题目类型、题量及分值分配、总分均参照“2018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和古诗其中的考试内容是初中学过的课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有一篇是中考的文章,另一篇是9月份刚讲过的课文。总体上来讲,这张试卷比较容易。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监考时发现学生时间把握不够恰当,前松后紧。

三、丢分原因分析:①学生初中知识掌握不够,基础太差。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拼读汉字,连声调都不知道标注在哪个韵母上。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更是一窍不通。②学生学习效果很差,课堂上刚刚讲过的题目也丢分。昨天讲的内容今天忘记,今天讲的可能明天忘记,死记硬背,缺少思维。

③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上主动记笔记的同学很少,死抄内容,不动脑筋思考,学过的知识不去巩固,忘记非常快。对老师的依赖太多,怕思考问题。

④改试卷的时间比较紧,特别是作文,比较难改,在比较短的时间改完作文,分数可能不够准确,所以一次考试不能判定学生将来的成绩。

四、提升成绩措施:①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补初中基础知识,通过讲解、练习、周测等方式夯实基础。

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多提问,多点名回答问题。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设置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很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③培养学生主动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的习惯,每天晚自习时要对白天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对课堂上所作的比较进行修改完善。课堂上记笔记注重及重点,课后再补充。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挤在课堂上记录下来,他们还没有这种记笔记的速度,要让学生养成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④建议值日老师别去表扬某某班早读声音大或响亮或整齐,整齐划一的读书声未必有效,真正有效的朗读是一边读一边思考理解,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与体会。不动脑筋的阅读是和尚念经,没有一点效果,我已见证了这种与思维脱节的阅读“奇葩”,令我无语。它会导致学生思维呆滞,思想懒惰。有点哗众取宠之嫌。建议鼓励学生多提问,无论早读还是晚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想不出来,在向老师提问,学生提问,老师可以更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遗漏的知识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

2.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二

一、改“批斗会”为“激励会”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实际中我们老师很容易将评析课上成“批评课”, 整堂课都是“批斗会”。在试卷评析课上我们常常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话:“这样简单的题目都做错?”“这个题目我说过几次了啊?怎么还不会做!你长眼睛了吗?连题目都会看错!”“这个字都叫你写过几次了啊, 还要写错?”气都不打一处来, 言辞之激烈不要说没考好的学生, 即便是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胆战心惊, 不敢抬头迎接老师犀利的目光。老师推脱所有的责任, 将责任一股脑儿地丢给学生, 使得学生感到“罪孽深重”, 惭愧得抬不起头来。其导致的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严重影响师生情感, 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此路不通, 我们可以换一种委婉点的形式, 让学生知错能改。同样是前面出现的那种情况, 我们就可以这样说:“经过了考试, 你们都掌握得不错, 特别是有些题目, 老师设置了很多的槛, 你们大多迈过去了, 但也有些却翻在‘阴沟’里了。你们山都跨过来了, 还会惧怕‘小阴沟’吗?老师现在就跟你们一起从‘阴沟’里走出来吧。”先给学生“糖”吃, 然后进入你的教学, 让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中步入学习, 让表扬激励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 从试卷中捕捉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不断地去肯定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用自己的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 激发勤奋好学的愿望。这样, 效果要来得更佳, 学生学习得主动性也会增强。

二、变“一言堂”为“众人堂”

试卷评讲课应讲究师生互动, 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老师此刻的任务并非是将正确的答案报给他们那么简单, “对答案”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学, 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 压抑学生的探究心理,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 围绕学生犯错的原因作深入分析, 做到“对症下药”。因为语文试卷的讲评, 关键在于能否开出“药”, 避免再犯同样的“症”。一份试卷, 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 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反应不够, 对此, 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艺, 加强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 避免以后随意答题的现象发生;二是出现知识漏洞, 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完善, 亡羊补牢是减少下次失误的重要措施;三是粗心大意, 多为审题不慎造成, 如对关键字眼、隐含条件、答题要求未弄清楚就草草作答, 还有是答题不规范、写错别字等。教会学生审题, 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老师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开出不同的“药方”, 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药方”。

开出“药方”后, 要让学生有“消化”的时间, 老师要给学生总结和反思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出错的原因,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误区, 让他们去主动改正错误。如此组织学生自行分析错误, 进而找到错误的原因, 比教师纯粹的“对答式”讲答案, 更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且能加深印象, 下次不会再犯。

三、改“全面出击”为“抓住典型”

很多老师试卷评析时, 不管学生做得怎么样, 按照题目从头讲到尾, 并且做到“一碗水”端平, 毫无侧重点可言, 老师说答案, 学生记答案, 整堂课激不起半点“涟漪”。老师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讲评方法使学生什么都没学到, 做错的学生下次还是会出错。

我们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 狠抓典型试题, 总结发散和变化。试卷讲评前, 教师应把试题逐一分析, 课堂上讲评的题目要遵循典型性原则。一是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二是选择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三是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进行讲评。更要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 做到举一反三。

3.如何使语文试卷分析课出“彩” 篇三

考试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重视考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考试的延伸工作——试卷分析。但在实际中我们很多教师并不会予以充分重视,更谈不上花心思去备课,更多的则是在试卷分析课上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且因为试卷上的分数也极大地刺激了许多老师的神经,老师往往会以一个裁判的身份出现。班里考试成绩不错时还好,如果考砸了,许多语文老师往往会板着面孔对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最后快刀斩乱麻似的按照题目顺序将正确的答案报给学生,以正确的答案订正好交差,草草了事。对于出错的学生往往还会实行一定的惩罚——重抄5遍。如此高耗低效的“补救”措施,只会让学生更加讨厌考试,更加厌恶语文学习。也难怪我们的老师会经常说:“这道题我讲过了,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做呀?”可想而知,试卷分析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可否让试卷分析课上也出“彩”呢?

一、 改“批斗会”为“激励会”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实际中我们老师很容易将评析课上成“批评课”,整堂课都是“批斗会”。在试卷评析课上我们常常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话:“这样简单的题目都做错?” “这个题目我说过几次了啊?怎么还不会做!你长眼睛了吗?连题目都会看错!”“这个字都叫你写过几次了啊,还要写错?”气都不打一处来,言辞之激烈不要说没考好的学生,即便是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胆战心惊,不敢抬头迎接老师犀利的目光。老师推脱所有的责任,将责任一股脑儿地丢给学生,使得学生感到“罪孽深重”,惭愧得抬不起头来。其导致的结果是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影响师生情感,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此路不通,我们可以换一种委婉点的形式,让学生知错能改。同样是前面出现的那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这样说:“经过了考试,你们都掌握得不错,特别是有些题目,老师设置了很多的槛,你们大多迈过去了,但也有些却翻在‘阴沟里了。你们山都跨过来了,还会惧怕‘小阴沟吗?老师现在就跟你们一起从‘阴沟里走出来吧。”先给学生“糖”吃,然后进入你的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中步入学习,让表扬激励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从试卷中捕捉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去肯定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用自己的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愿望。这样,效果要来得更佳,学生学习得主动性也会增强。

二、 变“一言堂”为“众人堂”

试卷评讲课应讲究师生互动,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老师此刻的任务并非是将正确的答案报给他们那么简单,“对答案”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学,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压抑学生的探究心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围绕学生犯错的原因作深入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因为语文试卷的讲评,关键在于能否开出“药”,避免再犯同样的“症”。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反应不够,对此,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艺,加强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避免以后随意答题的现象发生;二是出现知识漏洞,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完善,亡羊补牢是减少下次失误的重要措施;三是粗心大意,多为审题不慎造成,如对关键字眼、隐含条件、答题要求未弄清楚就草草作答,还有是答题不规范、写错别字等。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老师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开出不同的“药方”,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药方”。

开出“药方”后,要让学生有“消化”的时间,老师要给学生总结和反思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误区,让他们去主动改正错误。如此组织学生自行分析错误,进而找到错误的原因,比教师纯粹的“对答式”讲答案,更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加深印象,下次不会再犯。

三、 改“全面出击”为“抓住典型”

很多老师试卷评析时,不管学生做得怎么样,按照题目从头讲到尾,并且做到“一碗水”端平,毫无侧重点可言,老师说答案,学生记答案,整堂课激不起半点“涟漪”。老师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讲评方法使学生什么都没学到,做错的学生下次还是会出错。

我们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狠抓典型试题,总结发散和变化。试卷讲评前,教师应把试题逐一分析,课堂上讲评的题目要遵循典型性原则。一是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二是选择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三是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进行讲评。更要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试卷评讲课的意义跟平常课无异,甚至可以说它的意义高于平常课。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做的是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表述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如此试卷评析课也就会出现更多的“精彩”。

4.五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的试卷评价 篇四

由于水平有限,就简单地对这次月考的试题作个浅薄的评价如下:

一、从评改的量分情况来看,每道试题的分值安排既科学又合理,老师在阅卷的时候不会因为分值的不合理而打麻烦。

二、从考查的某个知识点方面没有重复出现在同一份试题中,题型周密,没有漏洞,也没有反复出现。

三、重难点准确地表现在题目中,在这份试卷中,重难点非常明确。符合教材的大纲要求。

四、从题目的难易和时间分布来说,计算得非常准确。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不到二小时内就把试题做完了,考场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而这份试卷却杜绝了这种现象。

五、题目难易编排非常准确、到位。要把题目由易到难的编排,才能引导考生做题,如果难易颠倒,只会加大考生的压力,无法考查出正常水平。这份试卷做得恰到好处。

六、题目贴近小考的出题方向,没有出偏题怪题叼难学生,符合学生的学情。

美中不足的是有些题型的答案出的过于唯一,影响阅卷。

小学语文教研组:五年级

5.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五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班别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碎片以及美国的航天器发生碰撞。

————————————————————————————

7、仿照例句再续写三句,构成前后连贯,内容和谐的排比句。(3分)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8、名著阅读:请你从提供的三部名著中选择任何一部完成。(4分)供选名著:《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你选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

(1)作者是:______________(1分)(2)作品中人物是(1分)

(3)该人物有何性格特点:(2分)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①《桃花源记》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核舟记》中“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古代诗文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句子很多,《汉乐府<长歌行>》中表达此意的一句是:。

⑥《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⑦《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⑧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⑨《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反衬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三、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绥(suí)靖阻遏(è)寒噤(jīn)仄(zé)歪 B、鞠(jū)躬瓦砾(lì)箱箧(qiè)纳粹(cuì)C、憧(zhuàng)憬血(xué)腥沉寂(jì)珐(fā)琅 D、洗劫(qiè)惊骇(hài)地窖(jiào)提(dī)防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混花。()

(2)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佛晓攻占那座桥。()

(3)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惨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3.下列作品,作家及体裁不对应的一项是()(2分)

A《.蜡烛》------萨特--------小说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闻 C. 《芦花荡》-----孙犁-----小说D.《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散文 4.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类似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情况在美国本土监狱中更是司空见惯。B.一向以廉洁和铁腕出名的李市长在大会主席台上正襟危坐,道貌岸然。C.中国的富豪中的确存在一部分为富不仁者,但他们毕竟是少数。

D.生活中经常遇到烦心的事,但是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5.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的歌唱。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歌唱的小鸟。D.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6.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完成题目。(2分)

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之前,美国提出向中国提供有关太空碎片和美国航天器活动的信息,中国专家表示,美国这一旨在保障神六安全的举动,是一种善意、友好的表示,说明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和行动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对新华社记者说,10月6日,美国国务院中蒙处负责人向中国使馆提出,愿意为中方提供神州六号发射时的预警信息,以避免飞船和美国掌握的13000个空间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俨然:__________②要:_____________ ③语:___________④不足:____________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3分)

123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1分)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对比

5、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分)

6、你觉得文末“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7、人们常用“世外桃源”来形容风景秀丽、与世隔绝的地方,你愿意生活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一>(8分)

斯文尼的证词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于2004年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

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①在战败50年后,日本领导人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

解日本需要道歉。②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不是出于报复,是不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置于市区中心。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③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④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⑤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原子弹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⑥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

1、在②段中作者说要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偏见,这个“事实”、“偏见”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偏见”:“事实”:

2、第③段中,“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这样一个问题”指什么?(2分)

3、第④段首句“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真相”是什么?(2分)

4、人类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得出“以史为鉴” 的理性结论,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几段中,作者也多次说“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没有感到高兴”、“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等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二>(12分)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

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洌透骨的空气。

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磬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①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的明灯。……②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③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文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是的心情?(2分)

2、“春天第一朵鲜花”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往事是回想,请概括“回想”的主要内容。(2分)

3、找出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再从你的积累里,写出一句与主旨句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名言名句。(2分)

4、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出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或以谈感悟理解,后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质疑问难;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一画线句(标有序号)作批注。(3分)

示例: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批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5、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动容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3分)

四、写作(50分)

下列内容任选其一,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①品味____________(提示:横线上填入“生活”、“快乐”、“友情”等词。)②我拿什么回报你

6.九年级月考物理试卷分析 篇六

一、基本情况:

最低分参考人数平均分

最高分数

49.77

总分

二、试题评析:

本次考试考查了初中九年级物理13--14章的内容,包括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从总体看,本次考试的试题与初中物理教学相适应,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和改革,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是物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情景中,灵活多变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本次考试的一大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物理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本次考试试题很多小题来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时刻都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本次试题的又一大特点。

3、观察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探究精神,体验过程与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是新课程的理念。

4、开放性试题的考查

本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知识能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主要得分及失分情况:

(一)、得分情况及原因: 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做图方面掌握的比较好,说理题做得还可以。

(二)、失分情况及原因:

1、综合性第一次增强。

2、知识的灵活性不大。

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强。

4、学生与生活联系不紧,只注重书本知识。

四、改进措施:

1、严格遵循教学大纲,以教材为依据,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2、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加强基础知识的广泛应用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6、强化知识能力的训练,学习,让学生多接触这种题型,及时反馈,来达到理解应用的目的。

7.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七

一、文言文阅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贤否杂糅, 风俗浇浮, 兵未强, 财未裕, 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 不当与, 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几年的翻译题, 在评分标准中都设句意分1~2分, 但高考评分时为了便于操作, 不设句意分, 这一点和我们平时训练有所不同。这里设了10个点, 我觉得, 除了“路”稍难一点, 是“行政区划”的意思, 其余都不难。

对此, 我反思自己, 有如下启示。

1.扎实文言基础。平时教学还是应重视文言实虚词的积累, 文言功底厚, 译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抓准采分点。一般5分题建议抓6~7个采分点为宜, 主要放在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词、通假字等方面。

3.特别强调“信”。准确为上, “达”与“雅”几乎可以忽略。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9题。 (诗句略)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分析:8题超简单, 此题几乎人人满分。9题偏难, 重在理解诗意。只要你读懂了, 解释一下而已。第一问, “泪”与“墨”的关系, 就是说“泪”是研“墨”的材料, 用泪水研墨, 和泪作书。第二问, 红笺被泪水浸湿, 即泪水落到纸上, 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反思与启示如下。

1.一定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强调“懂”, 至关重要。这是鉴赏的前提。

2.注意术语的运用。适当掌握一定量的术语, 但答时忌堆砌。

3.平时要多读多积累。可以让学生每周积累1~2道高考诗歌鉴赏题, 包括答案, 总结一下题型特点, 遇到同类题就可迁移应用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诗句略)

此题全省平均分令人惊讶, 竟然仅仅2.53分, 这么低,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反思与启示如下。

1.一定要加强默写。就拿我来说吧, 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 看见我班文综成绩差就着急, 经常把早读时间让出来让学生背文综, 结果文综还是差了点。语文虽说取得了平均113.17的高分, 但有的学生的默写分很低。

2.可利用多种手段来激励学生背诵。我想, 结合活动来培养学生背诵习惯, 增加背诵兴趣, 提高背诵能力效果会更好。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谢希德的诚与真。

(2)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 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

(3) 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6分)

(4) 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 (8分)

分析:对于 (2) 题, 关键是找到出题区间, 其实出题区间往往就是作答区间。对于 (3) 题, 关键是审出限制因素:“在科学工作中”“求真态度”。此题按说不难, 但失误人多。一是没扣住“科学”, 谈成了“生活”方面;二是同一点内容反复说, 究其原因, 没搞明白句间结构关系, 这里是解说 (总分) 关系。对于 (4) 题, 较为灵活, 可侧重一方面来谈, 也可结合多方面来谈, 只要谈出两点, 即可满分。此题几乎人人满分。

反思与启示如下。

1.认真审题, 注意限制点、提示点、作答区间。

2.现代文阅读要强化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一点, 尤为重要。往往筛选对了, 分也就得了。

3.训练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分条陈述相关内容。这样便于得高分或满分。

12题平均分19.41, 11题平均分12.72, 相差近7分。全省仅2万考生选作11题, 11题的分析略。

五、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略)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讲述了一位修船工受雇刷漆时顺手奖船洞补上, 挽救了船主孩子们的生命而受到重谢的故事修船工顺便帮助别人并认为理所应当, 船主受人之助心怀感恩, 小善举使大灾祸得以避免。

考生作文凡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助人和受助问题展开, 或由此生发开去探讨做人做事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均可视为符合题意。

材料内容丰富, 含义很多, 例如, 人要有关爱之心, 拒绝冷漠,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举手之劳理应为之, 施恩不图报, 人要有感恩之心, 知恩当报;或从理性认知的角度讨论小善与大德、小因与大果等, 均属题意范围。

反思与启示如下。

1.要加强作文训练, 作文低则语文低。

2.审题和语言表达两手都要硬。尤其是审题, 一有偏差, 少则几分, 多则十几分、几十分就没了, 即使文笔漂亮也白搭;但如若审题没有难度时, 就一下子凸显文采的重要性了。所以二者并重, 文章才佳。

3.稳中求胜, 尽量不写冒险文。有的学生追求形式的所谓新颖, 写什么“三字经体”、“赋体”、“文言体”等, 如果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 不提倡。

8.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八

摘 要: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分析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试卷 高考 概括分析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越来越多地将概括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渗透其中,体现了对这种思维能力的考查。本文结合《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谈谈概括分析这一语文学科思维在高考试卷中的重要性及对其能力的培养。

一、试题中“概括分析”的考查情况

1.“文言文阅读”第6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D(略)

其实这里已经明确标注了考查的能力要点:“原文有关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和事件;四个选项表述一般是先概括说明,再做具体分析;设题“陷阱”一般在“分析”部分;错误设置一般在关键词语的理解有误或者人、事、时间、地点、官职等配合不当。

2.古代诗歌阅读第9题: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概括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如果有人被“突出”,则肯定有人在衬托,在跟他做对比,所以本题的手法很容易找出来。

其实,古代诗歌鉴赏,无论是内容鉴赏还是手法鉴赏,解题时都要用到“概括和分析”。鉴赏思想感情,需要先高度概括“何种感情”(包括内容和感情基调),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鉴赏景物意象,同样先概括画面——“什么样的什么图”,再结合诗句具体描述景物。鉴赏表现手法,更需要先找出手法术语,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2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从(1)、(2)、(3)题看出,实用类文本中的设问,都包含了“先概括后分析”的解题思路:答题时一般要先归纳分类、找出角度,并提炼概括,然后整合文本中的有关信息。

4.“作文”第21题

今年本卷的作文题将思辨的核心回归语文课堂,探讨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径,蕴含深刻的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我们辩证地分析问题,从所给材料中纵深切入比较分析“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个题目要求分析论证一针见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其实将概括和分析的考查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学生经常使用的论据分析,其实就是一种概括分析。一般段首句用简练准确的语句亮明观点,然后使用材料分析证明。

二、概括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这种概括分析的思维其实就是先总后分(或者先分后总)的思维方式。概括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分析就是用材料证明观点,在叙述议论中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挖掘概括分析这一语文学科思想,理清头绪,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以清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括和分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它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在信息社会中,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概括分析能力的培养

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呢?

(一)概括方法培养

1.抽象概括能力。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以可感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记叙性文本,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议论性文本,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

2.归纳概括能力。将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了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如把分散在各篇课文和各项语文训练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比较归类、系统联系、异中求同。例如散文结构,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

(二)建构基本模式

适度回归概括“段意”等传统教学方法,训练概括能力。如在对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的过程中,其实是让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能更准确、更好地把握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而段意的概括则可以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1.记叙性材料。(1)概括句的基本框架: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主要的事(或话);(2)尽量撮取文中的语言(句子或词语);(3)如果是由几个材料构成的。

2.说明性材料。一般是由说明的对象+某方面的特征构成。

3.议论性材料。引论部分,提出某某论点;本论部分,阐述了论点的某方面的内容;结论部分,做到论点所要求的。

(三)理解文字材料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9.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篇九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159人,及格126人,及格率79.2%,80分以上72人,优秀率45.3%,最高分99分,最低分12分。

1、大龙岭:参考27人,及格23人,占85.2%,优秀12人,占44.4%,最高分98分,最低分56分。

2、码头铺76班:参考35人,及格27人,占77.1%,优秀18人,占51.4%,最高分98分,最低分30分。

3、码头铺77班:参考39人,及格32人,占82.1%,优秀21人,占47.5%,最高分99分,最低分15分。

4、洞市:参考56人,及格42人,占75%,优秀21人,占37.5%,最高分96分,最低分12分。

5、全乡镇不及格的有33人,占20.8%,40~59分段的有21人,40分以下的有12人,他们分属码头铺76班2人、77班3人,洞市7人。

二、试卷基本情况:

1、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填空题20分,平均得分16.1分;判断题5分,平均得分3.9分;选择题10分,平均得分6.2分,计算题28分,平均得分20.8分,应用题29分,平均得分20.4分。

2、学生思维活跃。应用题第1题、第4题,有的学生用方程解,也有的选用除法直接列式,还有的学生先找份数,去求1份数,再求几份数,反映学生思维比较灵活,也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发散思

维的训练,注重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3、学生思维慎密。第5题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求不规则图形周长是普遍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但仍有不少的学生求周长步骤清晰,算法有序,反映这部分学生思维力强,能够有条理地去解决问题。

4、学生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如解方程2个小题,特别是第2小题比较难做,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来,说明他们做事仔细,遇难不惊。三、一点说明

填空题第10小题,(12,6)的含义是(),单独回答应是(12列,6行)但本题联系上下文应是(12排6号),与教材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似乎有点冲突,我个人认为应采用后一种答案。不知可否,求教于大家。

四、几点想法

1、课堂教学仍要立足基础知识教学,对于基础知识要反复训练,强化落实。

2、夯实计算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能力。平时教学中要分为5个大类逐一训练,逐一落实,把口算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

3、重视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教学。对于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要引导学生用彩笔画,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剪、拼等操作,对不规则图形的形体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拆拼,学生才可能学的实,记得牢。

10.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十

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亿万观众看多年看滥了,不免生矫情、煽情之疑。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名不副实礼上往来呕心沥血如愿以偿 B.淋漓尽致麻木不仁络绎不绝明察秋毫 C.流离迁徙奴颜婢膝气息奄奄迫不急待 D.轻歌曼舞凭白无故前仆后继盛气凌人

5.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曲解曲尺曲折曲艺 B.着火着迷着笔着凉 C.丧命丧偶丧志丧葬 D.落脚落座落魄落榜

6.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股分公司份内份外省份年份一份文件 B.反应灵活反映情况反应强烈反映真实 C.致命一击致关重要闲情逸致专心致志 D.理屈词穷曲突徙薪能曲能伸屈打成招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间jiàn

黑白相间亲密无间居间调停 B.挨āi

挨门逐户挨打受骂延挨度日 C.劲jìng

疾风劲草强劲有力刚劲正直 D.舍shě舍我其谁不舍昼夜魂不守舍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②中央财政部称,中国政府每年必须花费几十亿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③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的义务。

④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西华一高完全有希望有实力为国家级示范高中。A.与其遏制抚养进升

B.宁可遏制扶养晋升 C.与其遏止扶养进升 D.宁可遏止抚养晋升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10.下列各句中注点的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死抠语法只能胶柱鼓瑟,是学不好文言的,因为语言的根本规律是“约定俗成”。B.他不仅知道我喜欢涂涂抹抹,而且知道我涂抹得很糟,连皴檫点染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C.有明一代的诗词颇有可观,其实明末遗民诗人大量悲歌慷慨之作绝不让于宋元。D.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1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鱼船勉励针砭时弊厉兵秣马 B.痉孪炫目开门缉盗纷至沓来 C.茅庐窠臼爱不释手众目睽睽 D.俩个馈赠缘木求渔虎视眈眈

1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哈姆雷特并非“完人”,表现在哪些地方?

16.(本小题满分4分)

金陵十二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并分析她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7.(本小题满分4分)

《三国演义》

19.(本小题满分4分)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请说说它的内容。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按照下面要求作文。

11.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文档 篇十一

2017---2018学年

王边联校

何京梅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前两个单元的教学检测题,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主要考察了位置与方向,本次测试紧扣教材,题型较全,难易适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二、成绩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 ,90分以上4人,及格人数为23人,不及格人数为23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填空题。这一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判断题。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最后一题:分不清单位1

(三)选择题。学生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题,是一袋面粉分成2部分的比较。

(四)、计算题。一少部分学生还会出错。

(五)位置与方向题。错的多,相对的位置分不清.(六)解决问题。后两个题失分多是因为不理解题意。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另外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划线段示意图。另外我们也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让学生学会找单位“1”。

4、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做题时要说题目的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的就一定要口算,能简便的一定要简便运算,熟练掌握常见的简便运算的类型。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优生带后进生。

5、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只关注学生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总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

12.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篇十二

本次考试数学考试内容是基础模块(上测):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五章知识。试题符合数学教学实际,难度设计较合理,试题起点较低。而我就结合班级现状和学期的知识现状为这次考试进行基本的评价分析一下,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析

本试卷合计120分,选择题15个小题,合计45分,填空题15个小题,合计45分,解答题7大题,合计45分,试题无偏题、怪题,注意知识点的覆盖。由于学生底子较差,计算能力薄弱,所以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紧张,不够用。试题重视基础,大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前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和通性通法,注重数学的思想性和应用性与灵活性,强调对数学技能的考察。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

2.学生自学能力差,不会找重难点,不会提出问题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3.课堂缺少解题积极性,上课心不在焉,不肯动脑,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13.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十三

C.每到安排工作时,年过五十的老曹总爱在年青同志面前指指点点,说这说那,一副老气横秋之态。

D.不管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诺贝尔奖还是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鱼船勉励针砭时弊厉兵秣马 B.痉孪炫目开门缉盗纷至沓来 C.茅庐窠臼爱不释手众目睽睽 D.俩个馈赠缘木求渔虎视眈眈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11.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A.安祥诛连无辜题纲挈领莫名其妙 B.暗然失色仗义直言座落毛骨悚然 C.美仑美奂遐想群英汇萃轻歌曼舞 D.名副其实偃苗助长荜路蓝缕讴歌

1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C.缔造

孝悌

谛听

瓜熟蒂落

递交申请 D.椒兰

跌跤

暗礁

一代天骄

骁勇善战

1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犹豫逐步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最能体现觉民性格和觉醒程度的事件和情节。

16.(本小题满分4分)

分析查理形象。

17.(本小题满分4分)

《红楼梦》

19.(本小题满分4分)

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

说,社会发展了,有些东西改变就得变„„

14.语文月考学生试卷分析 篇十四

溧阳市第三中学-第三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60分,150分钟完成。)

甲、必考部分(142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祝勇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画面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有时路旁树枝上堆积的雪太厚了。“刷”地掉下来,落在我的外套上,正是前人所谓“玉堕冰河,沾衣生湿”的情景。我徘徊着我的脚步,拓展着我的视线,一派浓重而神秘的诗情,油然浮上我的心头,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兀傲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江寒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和衰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地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

1.文中的“雪满”山野,与“国画里的留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文章说,“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地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请说明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3.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写雪景,可第⑤段中作者却用了较多的笔墨写《独钓寒江图》及其有关的内容“欢愉”的原因。(6分)

4.文章第二段说:“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作者“欢愉”的原因。(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八年①,(长孙皇后)从幸九成宫,染痰危惙②,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尊体不瘳③,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为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事,佛道者示存异之教耳,非唯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威,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从俭薄,唯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已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选自《旧唐书·后妃列传》)

[注]①八年:唐太宗贞观八年。②惙(chuò):气息微弱。③瘳(chóu):病愈。

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幸九成官 幸:宠爱 B.吾素非为恶 恶:坏事

C.时玄龄以谴归第 第:府第 D.与太宗辞诀 辞:告别

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修福可延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以告左仆射房玄龄 先以书遗操

C.且葬者藏也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D.则是不忘妾也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皇后思想通达,认为生死听之命运,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所以人的生命不能靠“修福”之举来延长。

B.长孙皇后认为房玄龄追随太宗时间最长,如无特别的原因,不可弃用。太宗接受其意见,不将房玄龄遣归。

C.长孙皇后临终提请太宗千万不要把长孙族人置于权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长孙家族永久平安。

D.长孙皇后主张身后丧事从俭,认为“葬”就是藏,就是想让人看不见,“俭薄送终”才是自己的心愿。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3分)

⑵非唯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3分)

⑶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3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合全诗看,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4分)

(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将登太行雪满山。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晓镜但愁云鬓改, 。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 ,柳暗花明又一村。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7),思而不学则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跻身(jī) 敷衍(fū) 媲美(pì) 饿殍遍野(piǎo)

B.娉婷(pīng) 寒碜(chen)谙习(ān) 提纲挈领(xié)

C.震慑(shè)服膺(yīng)鞭挞(tà) 踽踽独行(yǔ)

D.炫耀(xuàn) 逮捕(děi) 缜密(zhěn) 栉风沐雨(zhì)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顺利定点于月球轨道并如期向地球传来数据信息,广大航天工作

者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B.合作双方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经过几轮回合的谈判,最终签定了城下之

盟,希望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C.最近几年,该动物研究所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只能解决职员的基本工资,因此

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D.新组建的这支市场协管队训练很严格,但真正临场时会是怎么样子,效果如何,还不

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拆让沿河住房,全面建设防洪墙闸,力争三年完成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的问题,对于广

大市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

理负担过重所造成的。

目前,中国农民的年平均收入约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千方百计促使

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别的任务十分艰巨。

巧得很,首次“中国信息化专家论坛”的特邀主持人张树新,正是当初“网络文化丛

书”的始作俑者。

14.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对“天然湖”作简要的介绍。(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32字)(5分)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在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或者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线非常分明。

15.2007年6月10日,中国将迎来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文化频道与国

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征集2007年“文化遗产日”口号活动。下面是征集到的三句口号,请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简要地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分)

(1)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2)人类的笔记本,历史的教科书

(3)保护 传承 发扬 丰富

四、作文(7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乙、选考部分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19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7.8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令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不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5分)

18.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有:(80个字以内:) (5分)

19.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50字) (5分)

20.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就是要用公权力制止“超时加班”

一些企业将生产旺季要求职工超时加班加点视为理所当然,这似乎成了业内行规。治理超时加班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一直收效甚微。近期上海市再出重拳整治企业超时加班,并拟对违规企业处以重罚,对此措施我们倍感欣慰。

《劳动法》早就有了每日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加班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但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人被迫加入超时加班行列,个别企业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甚至出现恶意超时加班的行为,不少企业加班工资标准也大大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干脆不支付加班费,严重损害劳动者健康和权益,是典型的既违法又短视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超时加班有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民工向白领蔓延的趋势,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关注。企业本性是趋利的,为逐利而迫使员工加班本属情理之中,而员工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明知频繁加班和超时工作会影响身体,却没有多少人坚决拒绝,相反还常表现为“自愿”承担,确实令人玩味。当员工为了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而不得不超时加班时,甚至把“超时加班”与“敬业精神”等同,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加班潜规则”时,当劳资双方的利益趋向达成“共识”时,问题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

既然超时加班是违法行为,那么执法者应该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义的立场上制止超时加班现象对员工的损害,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主体即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也有必要应用其公权力对违规进行处理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要遏制超时加班现象,在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还特别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当法律严重滞后甚至空白或不适合现实情况时,很容易给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力寻租和不作为创造条件。

既然超时加班是短视行为,企业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一些企业屡屡超时加班和克扣职工的加班费,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重点是要重视加大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保护的执法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应保障劳动者能以最快速度、最少成本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更应该加强监管,做好防范,提高企业违法的成本,使其不敢随意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还在于,不少企业在重罚之下仍顶风作案,原因一是超时加班难以界定,甚至根本就无从罚起。二是处罚力度难以掌握,对于大企业区区几十万元的“重罚”根本起不了阻吓作用。三是担心处罚过重吓跑企业。笔者认为,对于因处罚其超时加班扬言要将工厂搬出的企业,其实它们并无长远打算,除了赚取血汗钱外,对地方长远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并无帮助,即使搬出也无碍大局。

在相关法律仍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工会等组织要充分扮演好职工权益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目前工会至少可以在确立三条基本底线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一是每周必须保证工人休息一天,每人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二是加班必须是工人自愿;三是必须按标准支付加班费。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加强维权意识,要从根本上破除“加班潜规则”,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舆论的共同努力。

17、你是如何理解“加班潜规则”的?(5分)

18、从全文来看,超时加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5分)

19、从全文来看,抵制超时加班的措施有哪些?(5分)

2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破除“加班潜规则”,根本出路在于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

B、在有些时候,一些潜规则的作用很大,甚至超过了法律的地位和影响。

C、因“超时加班”而施重罚吓跑企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有害无益,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D、超时加班完全是一种两方情愿行为,他人对此无可厚非。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甲.

1.(4分)都可以让人发挥想象,使意境更加深远。(2分)国画中的留白手法简洁,意蕴丰厚;(1分)雪野的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可以让人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1分)

2.雪花使“我”感受生命的恬静与温馨,唤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心中充满了生命的热情。(4分)

3.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2分)用具体事例说明雪满山野后更能体味出凛然的生命力。(2分)

4.(1)每当雪至,环境纯粹了,空气清爽,天气清静。

(2)心灵纯粹,听到雪地轻柔的言语,感受到诗意。

(3)感受昂扬的生命力,激发自己的热情。(6分。每点2分)

5.A(幸:皇帝驾临)

6.D.(则:连词,表承接,就/表转折,却。A若:连词,如果。B。以:介词,把。C。且:连词,况且)

7.B(文中没有提及“太宗接受其意见,不将房玄龄遣归”的内容)

8.翻译:(1)请奏请皇上释放囚犯,并使人出家为僧道,希望能得到上天降福保佑。

(2)不仅败坏朝政,而且又是皇上不喜欢做的,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典呢?

(3)千万不要让他们担任要职,只要以外戚身份按时入朝请安,就很荣幸了。

9.(1)含义有三种:一是“年岁”的代称,“十霜”表明诗人的客居时间长。二是点明季节,这个季节正是容易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时候。三是以秋霜的冷清肃杀来象征作者长久客居的孤寂和压抑。

(2)“客中怀抱”指作者渴望早日回到故乡。“曲写”指作者在归心似箭的时候,却又无端渡过了桑乾河,要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象自己的故乡,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强烈。

10.(1)师不必贤于弟子

(2)气吞万里(2)气吞万里如虎

(3)犹抱琵琶半遮面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敏于事而慎于言

(6)濯清莲而不妖

(7)岂因祸福避趣之

(8)玉人何处教吹箫

11.A(B“挈”读qiè C“踽”读jǔ D“逮”读dài)

12.C(A“弹冠相庆”BD)

13.C(A主客倒置,可删去“对于”;B句式杂糅,可删去“所造成的”;D“始作俑者”意思用错)

14.天然湖在天山高处,面积很大,湖面明净,湖面幽静,湖色多变。(共五个要点,少一处扣1分)

15.参考答案:1、我最喜第(1)句,一个“留”字用得很准确,文化遗产要保留下来,

而保留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所以这句口号准确地表达了建立“文化遗产

日”的作用和目的。2、我最喜欢第(2)句,用“人类的日记本”来比喻文化遗产很恰当,

文化遗产就是对人类历史的记载;用“历史的教科书”来比喻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很恰当,

成分地说明了保留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教育后代。3、我最喜欢第(3)句,四个词八个

字,准确地的概括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目的:先是保护,保护不光是收藏,而是要

传承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越来越丰

富。四个词简洁明快,内容丰富,逻辑性强。

16.作文参见江苏高考作文阅卷要求。

乙.

论述类

17.不矛盾。因为“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的理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令

人担忧;按广义的理解,“读书”包括“读图”,读书的人未必越来越少,问题没那么严

重。(或: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也应归入

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人的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

严重)

18.①使人和人类得到发展和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

②是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③阅读原著和原典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

④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

19.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

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

20.D

实用类

17、加班潜规则是与法律相违背的,并且广泛存于当今的企业内部。形成这种规则的条件是企业从中牟利,员工则从中得以保住职业、争取晋升机会或赚取一点加班费。这种潜规则表面使得双方获益,从而使双方在利益上达到共识,但实际上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8、企业出现生产旺季;企业出于牟利的需要,员工则借此赚取加班费或得到晋升机会,保存自己的职业;相关的法律手段没有得以执行;企业违法成本较低。

19、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工会要采取措施,维护工人的利益;劳动者自身要提高维权意识。

上一篇:翻译硕士实践报告研究方法作业下一篇:运放使用常见问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