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2024-11-16

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精选11篇)

1.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一

文化产业 管理

 第五章 文化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节 文化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一、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 研究在垄断与竞争不同组合的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主要研究同一产业内企业与企 业之间的关系,并扩展到企业内部和企 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二、文化产业组织理论与两个学派之争

 文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文化产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理论。 1.哈佛学派的SCP框架:

 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 2.芝加哥学派的自由主义思想

 以亨利·西蒙、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为主要代表的一群经济学家。他们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市场能使经济最有效地运行。垄断来源于政府对市场有目的或者愚蠢的的干预。因此,最好的政策是自由放任的政策。 三大范畴的内在联系

 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组织的主体框架和分析系统  1.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

 2.企业行为是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中介,受到经济绩效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

 3.经济绩效受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市场资源配置状况的最终成果。经济绩效状况和未来趋势,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第二节 文化产业市场结构

一、文化产业市场结构概述

 1.概念:在文化产业内,文化企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竞争或垄断的程度。 2.文化市场结构的类别  完全竞争市场  完全垄断市场  垄断竞争市场  寡头垄断市场

 3.反映市场结构的因素

(1)市场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e):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销售额、产量、资产额)之和占整个市场总值的比重。 注:长尾理论与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20%的强势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

管理学范畴: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 经济学范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

营销学范畴: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 社会学范畴:20%的人享受了世界上80%的爱情,甚至办掉全世界80%的结离婚手续。这20%的人总是在爱和被爱,而余下80%的不懂得享受爱情的苦与甜。 那么,是不是剩余的那部分不重要?  长尾理论

 二八定律发现,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为企业赚得约80%的销售额。 那么,剩余的80%的顾客和80%的产品需求是否就没有价值?

 长尾理论解决的就是:如何将80%的顾客和80%的产品变成有价值的消费力量。 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

 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 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即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如厂商只关注少数几个“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 案例:

 谷歌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但是Google通过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 图书出版业是“小众产品”行业,市场上流通的图书达300万种。大多数图书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读者,只有极少数的图书最终成为畅销书。由于长尾书的印数及销量少,而出版、印刷、销售及库存成本又较高,因此,长期以来出版商和书店的经营模式多以畅销书为中心。

 网络书店和数字出版社的发展为长尾书销售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市场。

二、完全竞争市场

 1.概念:不存在垄断因素,文化市场主体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由进行生产交易的市场。 2.特点:

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 同质产品  市场自由进出

 交易双方信息完全对称

 例子:网吧——市场价格基本决定供求

演艺产业的市场化

三、完全垄断市场

 1.概念:只有一家企业独家控制某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销售,卖方垄断者是价格的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者。2.特点: 卖方唯一性 产品不可替代性 进入高壁垒性

中国电影总公司一度独家垄断电影进出口

四、垄断竞争市场

1.概念(靠近竞争一端):一个市场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产品刚生产出来是垄断的,逐步被模仿而竞争。2.特点: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有差别的产品(产品具有替代性)市场进出障碍较小 交易双方信息基本对称

例子:2013年电视剧收视排行 湖南与江苏的垄断

其他卫视的竞争

2013上半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 收视排行

五、寡头垄断市场

1.概念(靠近垄断一端):只有少数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该行业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的市场。2.特点:

只有少数几家占支配地位的企业 市场价格稳定

存在较高的进退壁垒 例子:电信市场的改革

从1994年至今,中国电信业共经历了四次改革。

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打破了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中国联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邮电部门大幅降低了入网费和资费。虽然“双寡头”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但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并未形成。当时中国联通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1998年其营业额仅为中国电信的1/112。

1999年,中国电信分拆移动通信业务,成立中国移动。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信重组。

第三次电信改革始于2001年,中国电信实施南北分拆,华北、东北和河南、山东共10个省的电信公司归属中国电信北方部分;其余归属中国电信南方部分。

北方部分和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即大网通);南方部分则继续拥有“中国电信”的名称和无形资产。

此次改革逐渐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竞争格局。但此次大小网通的合并,其资产处置在多年后仍受到质疑。

2008年5月,第四次电信改革启动,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第四次电信改革主要基于3G的资源分配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资源互补式竞争的格局。

 但是,社科院的学者们认为,此次改革不仅未能解决宽带竞争问题,反而将问题隐藏起来,使得宽带产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问题。从竞争主体层面上来看,表面上有两家,实际上在一个地区只有一家,不构成竞争。

 与电信改革相关的是中国互联网接入的发展。从1994年第一轮电信改革开始,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经历了第一个黄金期,从3个64K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起步,到1999年,国内ISP一度发展到160家,之后民营ISP大批死亡,2002年之后宽带市场基本只有中国电信和网通(联通)两家,少数民营宽带最后也仅能依托于广电、小网通勉强维持。

 2010年8月起,中国电信清理流量穿透业务,全面介入电信衍生接入服务。在批评者看来,这是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向全面垄断回归的倒退。 第三节 文化产业企业行为 

一、文化产业企业行为的概念

 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上,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

二、文化产业企业行为的类别 1.一体化战略行为(并购)

 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又称水平一体化,它通过并购、联合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争取对同类型企业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以扩大企业规模。

 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又称垂直一体化,它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在一个行业价值链中参与许多不同层次活动。 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也即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 2.定价行为:  策略性定价  边际成本定价

 差别定价(价格歧视) 排挤竞争的合谋

 数字电视的定价:基本费+从量费  宽带收费、家电市场

 3.创新行为:研究与开发(R&D)、广告策略  广告策略

 国内安全厂商纷纷瞄准“后微软”时代的XP电脑安全。微软在其官方网站称黑客有时使用假冒杀毒程序在用户电脑上安装病毒或恶意软件,微软推荐了24款与Windows兼容的安全软件。

 360、腾讯、百度等企业行为。 4.差异化竞争(错位竞争)

 横向差异化: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对同类产品形成的差异化。 视频5-2:当百事遇上可口可乐

 纵向差异化:由于存在产品的质量等级差异,当价格水平相同时,消费者更偏好于高质量产品。

 史上最“牛”的收视混战(视频5-1)

江苏卫视零点首播东方卫视精编追播-北京卫视?

 再也不能这么播?

 卫视频道竞争时代的来临  同质化带来的白热化竞争

 是在同质化中厮杀,红海称雄?  还是另辟蹊径,蓝海信步?  省级卫视竞争格局  服务差异化

 观众服务的差异化

 山东卫视、江西卫视、浙江卫视等

 广告投放企业的差异化

 湖南卫视的零距离服务  江西卫视的个性化服务  安徽卫视的专业化服务

 形象差异化

 台标的差异化

 频道主题色的差异化  宣传口号的差异化

 主持人的明星化运作  频道品牌的活动营销  实实在在的“形象工程”

 市场差异化

 受众市场的差异化

 地域、性别、阶层、群体、爱好等

 目标客户的差异化

 广东卫视

 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  安徽卫视

 第四节 文化产业市场绩效 

一、文化产业市场绩效的概念 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效果。

二、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

(一)资源配置效率——帕累托最优

资源配置的结果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境况变好,也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1.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R=(R*–T)/E R为税后资本收益率,R*为税前利润,T为税收总额,E为自有资本。2.勒纳指数(价格—成本加成):通过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程度来衡量市场绩效。

L=(P-MC)/P L为勒纳指数,P为产品价格,MC为产品边际成本。

勒纳指数在0、1之间变动,越大越表明垄断势力越大。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指数为零;在垄断条件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指数为正(大于零)。

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二)规模结构效率  开工率

 并购联盟企业数量比例  并购联盟企业销售收入比例  最小有效经济规模(MES):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企业规模。

(三)技术进步 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 R&D投入比例  R&D联合体的比例  文化产业增长速度  采用新技术企业比例 

(四)X效率

 指文化企业组织内部因人的积极性发挥而出现的资源配置低效率状态。 X效率=超额成本/最低成本

 X效率越高,则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五)应用范例:2014年省级卫视的竞争  省级卫视的总体市场竞争环境

 省级卫视生存环境是一个被各路压力包围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主要源自:同行间资源竞争、新进入市场者的潜在威胁、替代品压力及电视产品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购买者不断提高的议价能力。

(1)省级卫星电视频道的数量不断增加。各台内容的同质化、市场定位的趋同性导致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升级,形成各卫视在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受众市场的全面竞争态势,预计未来二三年内还会有一些副省级卫视频道上星。

(2)新进入市场者成为潜在竞争对手。这包括诸多一直致力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电视媒体,还有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兴的视频媒体。

(3)各省级卫视都面临中央级卫视频道和地面电视频道的双重夹击,省级卫视可替代性非常大。

(4)行业上、下游方面的重重压力。

 上游压力主要是与电视机构之外的社会供片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或合作关系;

 下游压力则来自需求方——电视观众、广告代理商或者广告主的需求和利益。 有线电视时代,电视入户的主要途径就是“入网”,网络带宽一般只能传输30~50个频道,会越来越稀缺和重要

 导致:落地费猛涨,2004年达到全国性覆盖需要5000万元左右的投入,而2005年则上涨到7000万元。高昂的落地费用使经济实力薄弱的省级卫视不堪重负。

 频道增多,节目需求量大增,节目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以电视剧为例,省级卫视对电视剧资源的争夺从“首播权”升级到“独播权”。 其他大型赛事活动的转播权、承办权和海外引进剧的版权都是电视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优秀节目需求大于供应,价格进一步飚升,加快了卫视频道的两极分化。

 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单一,广告成为其获取经济回报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广告主成为电视媒体竞争的最终极目标。新媒体对广告商的争夺,使得电视媒体的广告营业额逐渐下滑趋势。

 2.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行为

 一线湖南老大,两江互掐,东方野心勃勃

 强势卫视由湖南卫视一支独大,到江苏卫视两强相争,发展到现今湖南、江苏、浙江、东方四小龙格局,阵营扩大。

 无论是栏目,还是电视剧资源竞争,均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对全国影响力凸显。

 频道的优势表现在广告市场上,一线卫视价格高昂,尤其是大型项目营销费用更是千万级和上亿级别。资源的品质化、稀缺性和高成本投入,促使一线卫视成为实力广告主和大品牌争夺的焦点。

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一线卫视的营销策划和使用,已经不仅是资金的比拼,更要依靠敏锐的眼光和快速的执行力。 二线争夺激烈,山东、深圳表现抢眼  二线卫视的领先频道集团,已基本成型。新锐频道和老牌卫视是省级卫视中坚阶层;NO.5-10安徽、北京、天津、深圳、山东、江西。深圳卫视和江西卫视收视增长突出。NO.11-13湖北、辽宁、黑龙江属于二线卫视中的后进者。

 整体上,二线卫视的影响力多局限在区域和本省,栏目优势不够突出,仍以剧目为收视支撑。因此,广告主要结合目标受众群特征、区域市场、频道性价比等综合考量。多频次硬广策略是主流,部分潜力栏目的项目合作要科学评估。

 三线频道分化加剧,市场变化较大。三线卫视的领先集团NO.14-18广东、贵州、四川、河南、云南,具备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但不具备全国性传播高度和广度。

 广告相对低价,内容以电视剧为核心,栏目方面能力欠缺,以硬广为主,采用相对低价策略。其中四川和云南卫视收视下滑明显。 三大阵营未来竞争趋势

 一线卫视:老大并非“赢者全拿”,黑马还会出现  各卫视的母体即电视台的背景各有不同,如资产总量、地面频道实力、非广告收入、所在省份的经济实力、政策倾斜等诸多方面。

 某些省级台的地面频道办得有声有色,广告收入还超过卫视,在经济上会对卫视有一定支撑;不同省份的经济实力相去甚远,导致广告基数也天差地别(广告收入与收视率并不完全挂钩);

 某些媒体集团如上海文广、湖南电广传媒旗下的数字电视、电视购物等业务非广告收入可以反哺卫视,但是如果其多元化经营失利,则可能反成为拖累。在如此复杂背景下,老大不一定能稳坐交椅,黑马还会频频出现。 二线卫视:主体多元、渠道多元,竞争不减

 多元的传播渠道也为二线卫视提供了机会。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同属内容产业,尤其传统媒体,处于同一个宣传管理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亲近,容易建立起合作关系,以较少的代价得到广告资源。此外,新媒体目前还不算特别昂贵的营销渠道,且由于“自媒体”的社群化特性,只要操作得当,会迎来后续井喷式的人际传播效果。二线卫视如果公关有效,能控制住成本,仍有机会在宣传攻势上与领先卫视拼一拼。

 “跨界”经营: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艺人经纪、影视产业基地等领域。 三线卫视:抱团取暖,寻求适合的策略组合  基础薄弱的三线卫视,或可寻求跨省合作,抱团对抗强敌。但跨省合作交易成本很高,需要政府及总局协调,需要领导人出让利益,需要把新组建的联合制作公司做实,需要员工的配合,各方管理水平将面临考验。

 转战非主流市场,做专业频道。 产业链开发

 产业链开发指卫视频道以栏目和影视剧创作生产这一主业为基础,与上下游联合开发衍生产品和配套内容,达成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具体包括:

(1)产业资源整合

 通过竞合思维,努力实现对战略资源控制与利用的最大化。 东方卫视:打“新闻牌”,与新华社强强合作取得资源支持的结果;安徽卫视垄断电视剧首播市场,除独家投拍和买断版权之外,更主要的是与社会上强势制作公司联合拍摄,取得首播权。

 湖南卫视依托电广传媒公司,不仅避免了内耗,更获得了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垄断性,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形成媒体核心竞争力是未来省级卫视的出路之一。

 频道联盟也是一种资源共享的整合方式。选择省台之间进行合作,节目联营与互换、建立横向的战略联盟,是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本分摊的有效途径。

 省台之间组成的广告联播体、浙江卫视牵头的“4+1”购片联盟、湖南卫视与安徽卫视达成的对独播剧进行互换共享战略合作协议等做法,都是实践中对横向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利用。

 CSPN体育频道联盟:七家电视台,打出明星牌、本土牌、独家牌、差异牌。 目标:局部上超过央视五套,全面上超越北上广。

 结果:优势相加、产品创新、差异竞争的优势,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问题:没有明确的品牌策略,主持人风格不统一,市场开发力度不足。 网络视听联盟——中国网络电视  联盟成员:http://tv.cntv.cn/lianmeng (2)产业资本开发

 多渠道融资、进行资本市场开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并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进行资本积累,成为电视台发展和扩张的当务之急。

 湖南卫视的壮大与决策者的融资举措有密切关系。依托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面向全社会发售股份,共募集资金20亿元。资金的支持,使湖南卫视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

 2004年2月11日,广电总局出台《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定“扩大投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为各类资本进入进一步消除了政策的障碍。

(3)上下游产业链联合

 投资上游产业:以影视剧为例,电视台直接投资上游产业,即直接投资成立影视制作公司,实现播出平台向上游制作产业的延伸,从而调整电视台在独播剧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 如安徽卫视在北京投资1亿多元建立电视节目制作基地,主要进行影视剧、电视栏目以及数字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和投资,北京影视基地出品的电视剧也会由安徽卫视优先购买。东方卫视也试图通过加强参与电视剧拍摄的投资,以此垄断电视剧资源。

 除了直接投资外,联合投资、委托制作、联合制作等方式,都是媒体介入生产和制作环节、打造电视节目产业链的手段。 制播分离:自2000年广电总局出台“制播分离”的有关规定以来,一些省级卫视已经开始尝试把节目制作机构独立,对“制播分离”做了初步的尝试。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节目由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湖南卫视提供节目的播放平台,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1、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分析框架

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垄断)与竞争的矛盾。→罗宾逊夫人提出四种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完全垄断→麦森、贝恩SCP框架:

 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 解剖一只“麻雀”,分析一种产业

2.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分析

(1)文化市场结构:以中国动漫业为例

市场集中度不高; 准入壁垒基本没有; 产品差别化程度不高。

(2)文化企业行为 自由竞争; 兼并; 跨国经营。

湖南宏梦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中南卡通

天眼系列、星际飙车王、劲爆战士系列 跨国经营

中南卡通:销售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片出口量占全国70%左右。玄机科技:《秦时明月》已先后进入27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实现海外版权销售超40万美元。(3)经济绩效 产业效率; 产业进步;

定位趋同与过度竞争——雷同的产业基地 产业效率:

我国国产动画产量统计 2000:13000分钟 2001:

18000分钟 2003: 29000分钟 2004: 23800分钟 2010年,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是2005年的5.16倍;生产动画影片16部,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质与量的严重失衡!雷同的产业基地

园区的功能和定位不清晰,重复建设严重,产业形态相似。

一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动漫和数字娱乐,各地的动漫产业园层出不穷。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链的完善 动漫生产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衍生产品类 剧本创作类 音乐、声优类 营销传播类 其他

2.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二

联合国绿色产业发展组织 (UNGDO) 是一个以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宗旨的非经营性组织。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倡导低碳经济, 保护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应对国外针对我国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 联合国绿色产业发展组织 (UNGDO) 中国事务委员会将在轻工行业的食品饮料、家电、玩具、钟表、眼镜、皮革制鞋等领域开展绿色产品认证, 提高轻工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 提升轻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3.我国语言培训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篇三

【关键词】语言培训产业;SCP范式;产业组织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92-02

1 理论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60年代,哈佛学派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形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范式。

本文试图将SCP范式引入我国语言培训产业的分析,对我国语言培训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竞争行为与经营绩效作简单阐述,并由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2 SCP范式分析

2.1 语言培训产业简介

我国外语培训行业起步于上世纪末,发展于世纪初。刚开始基本所有的培训机构提供的是英语培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更多的国家有了各方面的往来,英语培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小语种——如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和东南亚各国的语言越来越受到青睐,相应的培训机构也发展起来。我国外语市场的总体规模非常庞大,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报告,目前我国外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已经达到300亿元,全国的外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60,000家,而且我国外语培训的市场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的增长。

外语培训行业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从开始的单纯教授语法、发音、听力等基本内容,发展到现在包括职业英语、IT英语、考试英语、商务英语、口语等各种有侧重点的授课方式。随着中国人外语学习更加趋于理性、实用性,一些注重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综合外语课程、口译、口语等培训项目,将成为外语培训市场的热点。商务外语以及采用外语授课的管理、财会等培训项目,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白领和专业人士。

2.2 市场结构

2.2.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表示在具体某一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所拥有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反映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很多,其中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便易行的衡量指标,它指某一具体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生产额、销售额、资产额或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比重。

目前全国的英语培训机构总数也已达到了5万家之多,并且市场集中度仍然显得偏低。经调查,排在首位的新东方集团仅占全国英语培训市场的5%左右。全国市场未来几年还会处在群雄逐鹿的市场格局划分竞争当中。从单个区域市场来看,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的产业集中度较高,一般排位靠前的外语培训机构,如新东方、EF英孚、环球雅思、李阳疯狂英语、華尔街英语、灵格风国际语言等,合计能占到整个市场的50%以上。

2.2.2 进入壁垒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指出,进入壁垒可以理解为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企业而非已有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一种额外的生产成本。

现在英语培训市场最低的门槛可以低到只要能请到懂英语的大学生,拿出几万元启动资金,然后打着几个故弄玄虚的口号,就可以办英语夏令营甚至培训班。市场整体良莠不齐,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严重。

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壁垒,总起来说,进入退出壁垒包括以下几点:

2.2.2.1 政策性壁垒

我国的民办教育法规规定:民办学校校产不可以转让、拍卖或抵押,办学收益不能用于其他投资,同时规定投资者的投入只有在教育机构被解散时清偿学生的学杂费、教职工工资和其他债务后才能返还,使投资教育的退出成本极高。

2.2.2.2 资金壁垒

新进入者不论多少总要有初始启动资金,虽然外语培训产业的启动资金可以很低,但是不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借款,依然是壁垒。

2.2.2.3 规模壁垒

当培训机构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可以保证办学经费的稳定,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形成品牌效应,能够吸引更多更优的生源,从而大大降低学校的运营风险。而新进入者则没有这种优势。

3 市场行为

3.1 价格行为

价格大战的战火还没烧到外语培训行业,虽然行业竞争激烈,但各培训机构都没有明显的降价行为。但大部分会采取免费试听、赠送教材等让利行为。

3.2 广告行为

广告是企业的一种非价格竞争行为,它作为信息披露的手段,能够向顾客传递有关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服务等多方面的产品特性信息,因此对于顾客感知产品差异、扩大顾客的心理偏好作用很大,广告是企业用来传递产品差异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常用手段。

外语培训行业的广告投入是很高的。而相较于电视广告而言,各培训机构更倾向于广告牌、传单等广告方式,还很有多英语培训机构的宣传媒体主要是报纸、网站、单张、免费讲座、免费视听等等,这是由广告受众决定的。培训行业的消费者大部分是公司白领、在校学生等,这类群体是没有很多时间看电视的,而除了公务员等相对轻松的工作,大部分也没有看报纸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工作(学习)、应酬外,剩下的时间基本消耗在网络上。网络广告和路边的广告牌是最有效的促销媒介了,走在路上,随处可见新东方、环球雅思、剑桥少儿英语等机构的广告醒目的矗立在路边。而对于学生来说,传单无异于最实惠而又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毕竟广告牌和传单要比电视广告费用低很多。但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像新东方这种大型连锁机构的融资能力提高,规模增大,电视广告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3.3 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可以扩大需求,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的需要,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了外语培训市场的细分。国内外语培训市场总值逐年提高,市场上外语培训企业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培训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价格、服务之争,而独特的目标群体、特色化的教学产品在如今外语培训市场专业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中越来越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也决定了外语培训业必须走差异化道路。选择机会的增多让消费者日趋理性,要吸引足够数量的学习者,外语培训机构必须不断挖掘自身的独特之处,以拿手绝活去占领市场。因此,差异化的策略和特色经营成为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则。

3.3.1 企业商务语言培训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国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中国境内的中外企业都面临着提高员工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培养全球化眼光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急迫任务,所以企业培训英语市场大有潜力可挖。

3.3.2 少儿英语培训

本土少儿英语考试主要包括全国少儿英语等级考试、清华少儿英语等级考试、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泡泡少儿英语等级考试等,呈现出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态势。进驻中国的国外少儿英语考试主要有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和伦敦少儿英语考试两种。

3.3.3 考试类语言培训

主要是四六级英语考试和考研英语考试。2006年开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PETS即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应运发展。PETS是面向全社会、以全体公民(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外)的非学历性证书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实际英语交际能力。

3.3.4 出国留学语言培训

主要是托福英语和雅思。托福英语主要的大品牌培训机构是:新东方学校、北京紫铭文化交流公司、环球雅思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培训学院、上海昂立进修学院等。主要雅思培训机构:环球雅思学校、新东方学校、新航道学校、北京雅思学校、戴尔国际英语学校、上海朗阁培训中心、澳际英语学校。

3.3.5 职业外语培训

近几年,外语培训课程日益细化,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医疗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外贸英语、IT英语、法律英语等行业英语的兴起,为白领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项目。

除了市场细分外,各机构又有自己教学特色,教材、师资等各有特色,教学方式上也各出奇招,歌唱英语、全封闭式培训、英语沙龙、英语舞会、英语修学游等各种不同形式存在的英语培训班。

33.6 并购行为

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向着集中度逐步提高的方向发展的,外语培训市场也不例外。2008年4月17日,新东方宣布,与北京高考复读培训机构——北京铭师堂教育考试培训学校签订协议,新东方收购铭师堂60%的股份。铭师堂将成为新东方的一家子公司,但仍将保留铭师堂的品牌,在人员、业务等方面仍保留铭师堂原有模式。2008年7月29日,新东方集团宣布并购吉林省长春市同文高考培训学校,成立长春新东方同文高考学校。未来,高考复读将成为新东方重点开拓的市场之一。培生公司(Pearson)收购中国的两家民营英语连锁学校──乐宁教育中心(Learning Education Center,LEC)和戴尔英语(Dell English)。

目前外语培训市场的并购行为还是很局部的个别行为,对市场结构形不成什么影响,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并购会成为普遍现象,并导致市场的迅速集中。

4 市场绩效

4.1 国内培训机构竞争力

在培训机构选择意向调查中,除了老牌的新东方,华尔街、EF英孚、韦博、环球雅思外,来自英国的贝立兹、来自加拿大的戴尔特等洋品牌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外来机构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任何行业发展到成熟的时候,将出现高度整合和集中。与传统培训机构相比,洋品牌在“小班教学”、“外教授课”、“纯英语环境”、“自主选择授课时间”等方面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他们把传统的“上英语课”转变为“用英语上课”,给机构本身增加了核心竞争力和用户认可度,品牌至上、适度集中将成为未来英语市场发展的总趋势。

虽然目前国内教育机构市场占有率占相对较大比重,但如果不尽快改善教学方式,很可能很快就被抛在后面。

4.2 资源配置效率

在外语培训热的表象后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目前仅上海就有1000多家外语培训机构,其中教学质量有保证的正规机构只是少数,大部分是采用挂靠方式开展招生活动的“临时户”。二是培训课程过于雷同。大多数培训机构的课程研发能力不够,而是奉行“拿来主义”,拷贝别人的课程,导致培训课程“千人一面”的现状日趋严重。三是培训质量堪忧。据上海市消费者协会的消息,外语培训已成为目前消费者投诉的“火力区”。

5 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5.1 目前我国外语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有:

5.1.1 国内的培训教育市场集中度不高,连锁程度较低。全国性的权威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少,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5.1.2 企业成立时间短,连锁企业的教学改革有待深化。对于如何深化标准化运营,提高体系内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以打造稳固的连锁品牌,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5.1.3 许多培训教育项目办学特色不鲜明,没有自身课程体系,耽误危害了学员的利益,并损害了市场信誉度;企业需加大课程及教材的研发。

5.1.4 潜在加盟商的投资热情有待激发。2005年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潜在投资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培训教育品牌感兴趣的潜在投资人占9%,低于餐饮、零售、体育健身、洗衣、家装等行业。原因可能是加盟培训项目需要人员素质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连锁企业的发展。

5.2 培训机构可以采取的对策有:

5.2.1 着眼一流,制定品牌化发展战略

品牌已经成为培训机构赢得学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经成为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

5.2.2 规范流程,完成培训项目战略布局

培训项目体现了培训机构的品味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培训机构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培训项目布局要科学,有利于培训机构的持续性发展和滚动式发展。

5.2.3 突出特色,形成精品培训项目群

培训机构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应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教育培训产品储备和更新制度。要加强研发,开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训项目,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序列)。

5.2.4 加强合作,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培训机构应积极走出校门,与各方展开合作,建立政产學研一体化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从合作模式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5.2.4.1 与政府部门紧密联系,开展长线培训项目合作。

5.2.4.2 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职业、岗位资格认证培训。

5.2.4.3 与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认证培训。

5.2.5拓宽视野,创新国际教育培训合作模式

包括学历学位、与国外有关协会合作,引进有竞争力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移植新理论和新课程、出国进修等。

5.2.6 立足发展,实施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以能力为导向,制定有效的员工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养、提高员工的培训市场需求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能力、组织优质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能力、沟通协调和培训管理能力等。

げ慰嘉南:

[1] 马永斌,吴志勇.中国培训市场分析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发展报告,2005

[2] 水清木华研究中心.2008年语言培训行业研究报告,2008

[3] 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金碚.产业组织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浅谈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 篇四

关键词:绿色建筑;作用;施工管理;发展措施

引言:

绿色建筑,绿色观念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充分采用可再生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绿色建筑在中国开始兴起,不仅是形势所迫,顺应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是应运而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国建筑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建筑乃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设计,值得探索、研究和尝试,这一条道路是漫长艰苦的,更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只有健康有序的才能重生,绿色建筑作为我们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空间,基本上包括四个特征,第一节约资源,第二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三材料循环再利用和再生,第四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这是四个基本的原则。

1 绿色建筑的作用

5.组织行为及其管理的使命学习心得 篇五

参加了许玉林教授关于组织行为及其管理的使命讲座,收获颇多,尤其是他总结出来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十二字概括——八条圣经、两条主线、一个原则,非常简练又精辟,给人很大的启发。在课上他指出,八条圣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对人在企业中行为表现的解读,深刻地反映人的特质;两条主线是指组织与系统的研究、人的研究,而八条圣经正是对人研究后得出的重要结论,对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人的特质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原则是人与工作匹配原则,也强调人的作用。整个概括都是以人为起点,人也是重点和关注点。的确,在我们的工作中能深刻地感受到,人是企业经营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的本质所在。归根结底,企业的设立和运转都是通过人来进行的,离开人企业无法运转,并且随着专业化分工,人的管理变得复杂,也产生了人力资源的各种问题;同时人也是企业生存的保障,每个企业都会面对竞争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同行业,还可能来自于不断出现的替代品,为满足客户不断变换的需求,企业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为生存而奋斗,通过人才招募和培养,不断发展新技术,形成竞争优势,也就是通过人力资本获得优于竞争对手。人也是最复杂和难以控制的因素,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同的人、处在不同阶段的人需求是不同的,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差异,个人的情感、感受和情绪也都处在变化之中,种种复杂的因素造就了对人的管理是复杂和难以控制的。

那么,许玉林教授在管理人方面有哪些见解,给我们有何建议,我们如何去理解许教授提出的八条圣经,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思想,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和感悟,下面逐一进行阐述。第一条:人性是恶的。

在管理中,本来就存在两种对人性的假设——善与恶。也就是人的自律与他律,相应地在个管理方面采取的是信任、自由,还是控制、惩罚。基于人性是恶,我觉得是首先把人臵于一种不被信任和坏的习惯和行为方面,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歧视眼光去看待,而是在此假设前提下用制度、规则去约束人“恶”的方面可能带来的问题,然后引导向“善”的方面发展。假设人是“善”的,公司不用建立规则,不去约束每个员工行为,你作为员工,你能勤奋如初,始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吗,答案是不能。并且,员工之间有各自的利益和需求,相互不同价值观,必然带来冲突和矛盾,这都是“恶”的使然。因此,在管理人时,必须把人性假设成“恶”,严格监控,避免“恶人”带来工作上的麻烦,甚至是重大的事故。这一点深刻的指出了我们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更加细致入微,更多的人性化,使出各种方法让大家“从善如流”,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第二条:人是没有自觉性的。

人是没有自觉性的,我相信大家对这一点感同身受,在公司里,如果不做上下班时间的规定,相信大家都不会准点上下班,不要求大家保持工作桌面的干净,不出半个月,我们就会把被堆积如山的文件所淹没。开车在路上,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抉择,遇到交通红灯,左右两边路口都没有行人,又没有警察和监控相机,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选择加大油门前行,而不会遵守交通规则,等待少于一分钟的红灯时间。人的种种行为表明,人的骨子里好像有一种不想受约束的思想。因而我们用社会道德、共同准则、法律等来约束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的,保持社会的有序运行。

小到企业的管理,要想形成有序运行秩序,就必须约束人的自由度,使不自觉的习惯转向自觉的习惯,企业中的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任何一个企业中,总会有各种制度,并有很多严格的条款,永远都不会有人触犯。但是一但将这些条款废止,那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这条“圣经”事实上是从另一角度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三条:人是需要控制的。

我们经常听到企业的领导人抱怨说:“一控制就死,一放开就乱”,不管是控制还是不控制都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控制是必须的,这就要做好并维护好企业环境的“生态平衡”。个人的需求是不断变换和提高的,初期时会比较谦恭,为发展个人职业能力,不计个人得失,凡能提供自己能力的工作,即便报酬较少也愿意去做,而随着个人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发展壮大,通常个人不再那么积极,而要求却越来越多;个人在使用自己的权力,维护自身利益时,也存在这种问题,对权力和利益的不断追逐,逐步跨出了个人的职责范围,或者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对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不管在什么阶段都应该进行适合的控制。第四条:人是重要的。

无论怎样,人是最重要的。正如配臵在高的电脑,没有相应的驱动软件,是不能发挥它的效力的。与企业及岗位相匹配的人才是企业发展永远的、最需要的。为达到人与岗位的匹配,我们认为“知人善用”非常重要。在设臵岗位时,应该做到因岗而设人,而不是因人而设岗,岗位的职责要详细描述,并传递给相关的人员,岗位工资、绩效考核也因岗而定;在用人时,要做到人员岗位的匹配,发挥员工的最大功效,而不是人才越高越好,或者人的能力达不到要求,带来工作的失误。适用的才是最好的。不同人在相同的岗位上,带来的效果完成不同,作为公司的执行层,合时的人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而不合适的人能令蒸蒸日上的企业毁于一旦。第五条:人是难于管理的。

组织管理就是经营者和员工的博弈的过程,对于员工来说如果不服从组织的管理,那么将会威胁自己的收入,威胁自己的职位,威胁自己的事业,威胁自己的安全。对于企业来说,有价值的员工在企业发挥价值的同时,他劳动影响的价值会同步得到提高,这样他的流动性就越强,因此这样的员工管理起来就越困难,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管理的困惑,你越是控制员工,其实员工规避责任的能力就越强,那么今天面对这些优秀的员工,有能力的员工,你仅仅通过管理的控制是控制不住的,面对这样的员工是否投入培训,如果投入培养了他的应职能力,使他可能更快的离开组织,如果不培训,企业需要他怎么办,那我们就知道人是需要尊重的。第六条人是需要尊重的

许教授认为体现出管理的公平就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难道给员工的工资涨了员工就满意了吗?就叫对员工的尊重吗?企业用人无外乎两条,一条是能力,一条是忠诚;当然企业给员工的汇报也有两条,一条是能力的回报,一条是对忠诚的回报。员工的能力没有提高,就说明员工对组织的价值没有变化,但是你付出了对企业的忠诚。员工有所付出企业就一定有所回报,但是你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企业给员工忠诚的回报就叫做有限回报。

作为员工应该用自己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所谓的对人的尊重问题呢?首先,对人的尊重是双重的,作为老板,如果不谈利益,说体现对人的尊重,这是经营者对员工不负责任的欺骗;作为员工只谈利益,不谈对组织的回报,这也是对组织的一种不忠诚。第七条人是多样化的。

因为人的个性多样,行为多样,需要多样,我们的管理就变得多样,因人而异的管理,当你对人进行判断的时候,必须把人的行为臵于这个环境,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即使同样的人,他行为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要掌握人与工作匹配的原则。第八条人的管理是一门科学。

许教授告诉我们,只要涉及对人的管理,就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如果一个坏的结果可能出现,那么这个结果一定要比你想象的更加糟糕,这就是墨菲定律。解决人的问题,不可能靠一个制度,要想让等级分配制度得到良好的实施,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的支持,因此解决人的问题不可能考一个制度,它靠的是一个制度的体系。除了解决制度问题以外,还要解决行为问题,通过文化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达到管人管事,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

6.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分析论文 篇六

绿色施工是绿色产业及绿色建筑理念的延伸,是文明施工内涵的进一步扩展。绿色施工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施工,同时还需要能够体现出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是建筑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我国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绿色施工观念。

绿色施工理念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全新理念,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环境和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外雇的农民工,这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而且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将绿色施工的相关工艺和技术有效的发挥出来。

1.2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这也导致绿色建筑材料价格较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大范围的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的造价势必会增加,从而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带来较大的影响。绿色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获得政策上的扶持,这样才能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但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并没有获得政府的补助,其价格很难降下来,这就为其大范围的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3施工技术存在不足。

绿色施工管理不仅需要理念上的转变,而且还需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支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企业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重视眼前的利益,出于成本的考虑,对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技术和工艺的更新也不重视,市场上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也很少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这对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

1.4绿色施工监管不力。

当前绿色施工还没有全面普及,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半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导致监管缺失。在当前绿色施工环境下,关于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等都没有强制性的标准要求。而且政府对于相关的施工企业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加快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2.1培养绿色施工的理念。

绿色施工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加快理念上的.转变,通过培养相关人员绿色施工理念,从而进一步使其树立良好的绿色施工意识,更好的推动绿色施工的顺利进行。

2.1.1组织人员培训。绿色施工作为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体系,人员在其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要素,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绿色施工的意识,使其明确自己在绿色施工中的职责,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依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的培训,培养其绿色施工理念,认识到绿色施工对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其责任感,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

2.1.2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在绿色施工中还需要利用规范的制度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在思维和行为上养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质量、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绿色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环境,因地制宜及实现科学化管理。

2.2加大政府支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都属于新产品,在价格上不占据优势,这就会对投资经济目标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绿色施工,政府需要加大对绿色施工的扶持力度。

2.2.1加强资金支持。绿色施工材料、工艺、设备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很难迅速推行,为了更好地使绿色施工管理方法能够在施工中发挥实际的作用。政府应该对使用绿色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的施工企业一定的补贴,增加其采用绿色施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绿色建筑工程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到,从而增加“绿色效益”,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2.2.2加强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施工企业中使用,政府应该将政策向那些采用绿色施工的企业倾斜。为其减免一定的赋税,扩展其融资渠道,这样才能使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更好地实行,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质量。

2.3提高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技术上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大大限制了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为此,相关的企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绿色施工工艺、技术,使企业能够在新的形式下具备更大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结语

7.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七

1 循环经济绿色建材产业链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在充分考虑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以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友好相处为前提, 积极倡导人们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中进行减量化 ( Reduce) 、再利用 ( Reuse) 、资源化 ( Recycle) 活动的一种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不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经济产业链, 而是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国家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能源危机和与日俱增的环境压力, 以资源的集约利用为目的而进行的产业链的搭接、延伸, 使产业链丰富, 作用更加重大。

根据孔鹏志等[1]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定义, 将绿色建材产业链定义为: 在建材产业中, 以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为手段, 以价值增值为导向, 以环境友好为目标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链式企业组织形式。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建材产业链同时具有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 其结构属性表现为: 将原本单向开放的线性产业链条变换为循环闭合的产业链环, 通过对废弃建材的资源化处置, 使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逆向回流; 其价值属性表现为: 通过对废旧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创造出新的经济收益, 实现了价值的回流, 不在将建材使用、处理过程中造成的环境代价置之不理, 而是将其纳入该产业链中, 不在仅仅考虑其经济价值, 而是上升到了社会环境价值层面。

2 循环经济绿色建材产业链与传统建材产业链的比较分析

传统的建材产业链是单向线性的产业链条如图1 ( 见下页) 所示, 原材料进入资源市场, 经过生产加工后投放到产品市场, 然后经过销售到达使用者手中, 最后转变为建筑废弃物垃圾, 是典型的“原材料———生产———使用”的开放式线性链条形式, 没有考虑废弃物回收利用, 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再对图2 ( 见下页) 进行比较分析, 建筑原材料不仅包含传统原材料还包括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进行资源化处理后的再生原材料, 该产业链转变成了“原材料———生产———使用———再生利用”的闭式链环, 使整个产业链更加丰富化, 这样引导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 符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与建材生产企业博弈分析

可以总结出无论传统产业链还是绿色建材产业链涉及主体代表都有政府、企业和客户, 实际上客户对物质和环境的消费并不必然的推动物质减量化发展, 因此客户对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建材产业链的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样, 企业只有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才会考虑代际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相反, 政府作为集体利益的维护者, 应充分发挥其理性作用, 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充分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 激励或者惩罚企业, 从而实现资源材料的再生利用, 促进绿色建材产业链环 ( 如图2) 的形成。

3. 1 博弈分析的基本假设

为了更好地分析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 提出如下假设:

( 1) 绿色建材产业链中的企业具有有限理性特征, 不能完全对外部信息进行掌握, 决策时会存在失误, 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可能使企业最优决策远离最优方案。

( 2) 企业所具有的理性层次属于慢速学习类型, 而不是快速学习类型。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开展绿色建材创新的意识仍然较差。

( 3) 由于企业各自独立进行生产决策, 因此我们将其博弈关系定义为同时决策、反复进行的静态博弈。

3. 2 静态博弈分析

绿色建材产业链与传统建材产业链的区别在于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 故本文重点分析此环节上垃圾回收利用企业与建材生产企业的博弈关系。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是构建绿色建材闭口产业链, 实现建筑废物再生循环利用的关键。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合作行为表现为将施工过程中和建筑物报废拆除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为建材生产企业所需的原材料, 提供给建材生产企业使用。但由于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加工处理废弃物的过程需要消耗资源, 也可能需要新增设备和技术投资, 设单位投资成本为b。因此, 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另一个选择是不合作, 即采用粗放的方式填埋、焚烧垃圾, 支付成本c。而建材生产企业的合作行为表现为购买经由废弃物处置企业提供的原材料, 它需要支付采购成本a, 否则视为不合作, 将从原有途径获得原材料, 投入为d, 具体见下表1。

根据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与建材生产企业的不同策略选择时支付的相对大小, 表1 中的博弈会有不同的均衡, 但惟有 ( 合作, 合作) 这一纳什均衡才能维持绿色建材闭口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因此, 我们只关心实现 ( 合作, 合作) 均衡需满足的条件。由表1 看出, 实现均衡条件为: a - b > - c, 其经济意义为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收益a需要大于其增量成本 ( b - c) , 同时a < d, 即建材生产企业从废弃物处置企业处的采购成本a需低于原有途径的采购成本。满足上述两点, 需要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将其增量成本控制在及其小的范围内, 使再生利用的原材料价格低于建材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

3. 3复制动态进化博弈分析

设选择合作策略的企业所占比例为: x ( 0 ≤ x ≤1) , 则选择不合作策略的企业所占的比例为1 - x。企业间的复制动态进化模型及推导过程如下:

对于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来说, 选择合作与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平均期望收益为:

选择合作策略的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比例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经静态博弈分析知道, 为实现绿色建材产业链循环经济的目标, 达成合作的前提是a > b - c, 故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相位变化如图3。

图3 说明, 某一初始时刻的合作型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比例为, 合作型企业在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群体中达到一定规模, 由于进行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效益明显, 其示范效应和效仿效应逐步加强, 该类合作型企业逐渐增加, 最终以的概率收敛于x = 1. 。x = 1 时, , 这些条件构成了微分方程的“稳定特性”, 纳什均衡 ( 合作, 合作) 的策略得以验证, 因此, 动态复制的结果是建筑垃圾废弃物处置企业均会演进为合作型企业。

当x在, 合作型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的数量会出现逐渐减少的情况, 并最终稳定在x = 0, 即选择合作策略的企业会最终消失。这些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合作策略的消失主要原因是选择合作策略的企业比例不充分, 很难在企业群体中起到示范和被效仿的作用, 由于企业群体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无法清楚了解对方的成本状况, 所以会认为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是不经济的, 这种观念阻碍了其他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对合作策略的选择。

同理, 对于建材生产企业来说, 选择合作与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平均期望收益为:

选择合作策略的建材生产企业的比例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经之前的静态博弈可知, d > a, 故建材生产企业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相位变化如图4。

对于建材生产企业而言, 只要a

从上述分析得知, 该复制动态结果为所有建材生产企业均将演进为合作型企业, 这是因为只要建材企业的供应链是有利可图的, 它就会采用由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提供的原材料, 而在企业群体中, 只要有选择合作策略的企业出现, 其采购行为容易被其他企业观测, 故示范和效仿效应立即产生, 建材生产企业最终全都转化为合作型企业, 但是这演进过程基于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定价。

4政府行为对进化博弈的影响

基于企业的“慢速学习”理性特征的假设, 运用进化博弈复制动态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了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的演化路径, 可以看出企业将自发逐渐转化为合作型企业, 但是这主要取决于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增量成本及原材料定价, 再无政府干预下, 较难达成上述的演进路径, 故引入政府补助、环境污染惩罚, 考察其对企业动态演化路径的影响。

4. 1引入政府补助的影响

引入政府补助, 假设政府对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补助为s, 给予采用由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建材生产企业的补助为t, 则表1 的支付矩阵将发生变化, 见表2。

相应的, 合作型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将发生改变:

根据b - c - s ≤0, b - c - s > 0 两种情况, 对应两种不同的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复制动态相位图。由图5 ( 1) 可得, 当b - c - s ≤0 时, 表示政府的补助已经超过了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增量成本, 只要出现合作型策略企业的示范, 该企业集群就将收敛于x =1, 即所有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在政府高额补助下, 最终都将进行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由图5 ( 2) 可得, 当时b - c - s > 0, 虽然仍有的可能性使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收敛于非合作企业, 但是这个概率小于没有政府补助的可能概率。[5]

可以看出, 政府补助促进了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向合作型群体的转化, 当合作型企业比例x落入区间内, 企业会以一个更大的概率向合作型企业演进。同时, 在b-c-s>0的条件下, 仍有部分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尚未觉察其经济效益, 不愿意进行建筑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

同理, 对合作型建材生产企业有:

此时分两种情况, t≥a - d和t < a - d, 如图6 所示。当t ≥ a - d, 政府对建材生产企业的补助已经大于其采购所增加的成本, 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所有建材生产企业都会最终演进为合作型企业。当, 即政府的补助还不足以完成弥补建材生产企业的增量成本, 由图6 ( 2) 可以看到, 企业会以t a-d的概率演进为合作型企业, 但仍有部分企业拒绝合作。

综上可以看出, 在引入政府补助后, 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都更加倾向演进为合作型企业, 且补助额度的高低影响了企业的增量成本和原材料定价, 对企业的演进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4. 2引入环境污染惩罚的影响

采用环境污染惩罚措施, 与政府补助的效应是相同的, 采取的方式确是相反的, 政府补助是对采用循环再生的企业进行经济支持, 而环境污染惩罚则是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经济制裁, 对采用粗放式处置建筑废弃物的企业给予罚款m, 此时支付矩阵如表3所示。

由于建材生产企业的支付矩阵没有变化, 故在此只讨论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 合作型建筑废弃物处置企业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变为:

从图7看出, 当合作型企业进入区间, 将已概率向合作型企业演进, 这一概率大于引入环境污染惩罚前的概率, 说明环境污染惩罚措施确实对建筑废弃物处a置企业向合作型企业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5 结论

本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 结合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解释了闭环绿色建材产业链内涵, 并将其与传统建材产业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绿色建材产业链是绿色建材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模式。通过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主体的进化博弈分析得出, 企业主体的合作行为取决于进行建筑物再生利用的增量成本, 依靠企业主体的自发行为较难实现合作均衡, 故引入政府主体行为, 发现在政府补助和环境污染惩罚措施下, 企业主体向合作均衡演化的概率增大, 故政府主体在建筑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是绿色建材闭环产业链影响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应充分发挥好其调控作用, 制定恰当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支持, 使建材产业向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孔鹏志, 杨忠直.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循环经济闭环产业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9) :132-136

[2]于斌斌.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 32 (11) :45-48

[4]胡绍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非合作博弃分[D].复旦大学, 2008

[5]陈瑾瑜, 王朝全.博弈论在构建生态产业链中的应用分析[J].生态经济, 2007 (10) :87-90

[6]芮隽, 汪霄.既有大型公建节能改造中的进化博弈论分析[J].生态经济, 2010 (5) :150-152

[7]罗梦醒, 刘艳涛, 刘军.绿色建材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建材科技, 2009 (4) :80-83

[8]屠立辉, 瞿富强, 李慧慧.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我国成品住房推进工作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1 (25) :2-6

[9]刘轶芳.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10]包菊芳.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价值链重构研究[J].技术经济, 2007, 26 (4) :14-17

[11]KAMPSTRA R P, ASHAYERI J, GATTORNA J L.Realities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6, 17 (3) :312-330

8.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八

关键词:电力产业;经营战略;劳动组织;优化管理;能源产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15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3.075

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加快电力产业中各个系统、网点及部门单位发展方式与经营策略的转变,响应国家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电力产业在劳动组织和人员管理上迫切需要摆脱计划经济时期残存的影响,改变现行劳动组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组织管理的优化。在电力产业发展经营战略中应把劳动组织的动态发展视作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把强化人力资源战略研究、优化调整组织结构、不断完善劳动组织管理方式和劳动用工绩效测评体系等作为产业经营战略下的重要目标,以此来为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的专业化人才、高技能水平的劳动人才等,保证电力产业的人才儲备,在电力产业的经营战略发展中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推动作用,使电力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更加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

1 电力产业经营战略下劳动组织优化管理的目标

电力产业经营战略下劳动组织优化管理的整体目标是:管理和业务流程更具简约性、高效性、科学性和集中性,降低劳动组织管理运行成本,更加合理地分配内部资源,更加强调产业经营效益和组织运行效率,更加强化辅助保障服务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一整体目标可以分为组织诊断、优化管理流程和调整组织机构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组织诊断,指对现行的劳动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适用性进行评价,重点考虑产业经营模式变化对劳动组织机构的要求以及如何提升组织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单元构成的职能,以促进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组织诊断有助于企业对劳动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阻碍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问题,从而使下一阶段制定劳动组织管理优化思路有的放矢;第二阶段,优化管理流程,其指根据产业已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选择最优化的管理流程,理清主、辅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关系,对低效、多余的流程予以撤销,对缺少不足的流程予以增补,对重叠交叉的流程予以合并和拆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层次分明、权责清晰的管理流程体系;第三阶段,调整组织机构,即对电力产业各个部门的权责进行重新界定和调整,使整个产业实现劳动组织的优化管理。

2 目前电力产业劳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系滞后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产业的劳动组织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仍然采用传统的行政人事管理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市场化机制严重缺位,劳动组织与产业实际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此外,我国电力产业的劳动组织管理体系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即使对于分布在相同地区的电力产业其下各个单位或直属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带有较浓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系势必会造成电力产业劳动组织机构的臃肿重叠,导致人员岗位安排的混乱局面以及引发电力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严重不足和平均主义的滋生。这种管理现状一方面扭曲了电力产业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使得大量的优质人才难以进入该产业;另一方面落后的管理体制也使得产业内人才难以真正施展能力,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才流失现象。

2.2 职工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随着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开发与投入,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工作内容和环节都日趋复杂和专业化,电力产业劳动组织中从业人员自身能力和岗位要求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近62.8%的电力产业员工认为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升,近98.6%的员工对自己已经具备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感到不满意。这种结果不仅从侧面上反映了我国电力产业在开展在职员工继续学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反映了高技术、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电力产业职工中占比较低的情况。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开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网络技术更加成熟的应用,电力产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必须要掌握更复杂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电力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改变目前电力产业中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在岗人员深造学习计划,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电力产业是劳动组织优化管理首要考虑的问题。

2.3 薪酬绩效不合理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产业对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在目前的薪酬绩效考评体制中职工的行政层级仍然是决定其工资的主要因素,电力产业的薪酬绩效体系很难对其所需的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薪酬构成评价体系较为固定,缺乏对员工实际工作成果的动态评价是目前劳动组织管理中急需完善的问题之一。电力产业劳动组织中薪酬绩效的不合理在根本上是因为产业内没有建立必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上表现出严重的行政职级因素导向性,尤其是对于在第一线工作的员工,其工资薪酬制度较为固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及工作成果的差异在工资报酬上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使员工失去了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使企业失去了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

3 电力产业劳动组织方式优化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对于某一电力公司而言,通过进行公司发展战略和劳动组织管理适用性分析,选择确定最利于公司实现自身长期发展目标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对公司现有的劳动组织进行相应的结构性调整,彻底贯彻科学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模式,在调整中应注重过程的稳定性,对于人员的流动和岗位的裁撤、合并及拆分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使得对劳动组织管理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强调事后控制向注重事前管理转移。对于初步建立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应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编制和各项配套的执行标准,通过培训、学习等途径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为劳动组织在其他方面的调整和改进做好人才储备,为实现电力产业劳动组织方式优化迈出关键一步。

3.2 建立合理规范的薪酬分配机制

建立合理规范的薪酬分配机制:第一要改变劳动组织原有的收入分配方式;第二要建立健全职工综合素质能力及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改变企业的薪酬利益分配方式就是要把职工的绩效考评纳入到薪资评价管理体系中,重点强调对人、财、物三种重要生产要素的管控和收入分配,并配套加强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对劳动组织中人员薪酬的动态管理。加强职工综合素质能力及工作表现评价,就是要把员工的个人能力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对薪酬分配予以适当的调整,对于能力较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适当幅度的提高薪酬待遇,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改变以往以职级资历为导向的测评标准,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劳动用工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效率。

4 结语

着眼于电力产业的长期经营战略,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基本特点,切实做好电力产业劳动组织优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劳动组织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级直辖单位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需要各级齐抓共管和上下联动,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适应当前形势的劳动组织优化方案,以保证电力企业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晶.探讨电力企业劳动组织优化与薪酬制度的协调

[J].低碳世界,2015,(22).

[2] 胡丽平.浅谈国有企业劳动组织设计的问题与优化

[J].科技与企业,2015,(20).

[3] 涂敏.浅论当前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

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

作者简介:陈涛(1979-),男,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孝感供电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劳动组织、定员管理。

9.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九

一、引言

虚拟团队是继虚拟企业、虚拟组织概念后产生的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动态、柔性、高效协作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被誉为21世纪的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虚拟团队由任务驱动的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团队内部通常采用面对面交流和基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交流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沟通;团队成员是具有极高专业知识水平的专家,利用自身知识相互协作,解决项目中的问题。然而,组建了虚拟团队并不就意味着获得竞争优势和成功;相反,虚拟团队的成功比传统面对面团队的成功更加困难。Michael指出,虚拟团队的失败率大概为20%~50%,虚拟团队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虚拟”优势并赢得成功,需要关注更多的问题。

由于实际环境的千差万别,虚拟团队在运行中面临诸多的潜在危机,如沟通媒体技术问题、团队信任问题、文化差异和冲突问题等。因此,有必要对虚拟团队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虚拟团队组织与管理所面临的典型问题,以便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寻找相应的组织管理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虚拟团队的优势。

二、虚拟团队的基本概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虚拟团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例如:Grenier & Metes认为,虚拟团队常常是面向具体项目的团队,其成员分布在不同地点,而且可能来自不同的组织;Kristof et al. 指出,虚拟团队是自我管理的知识型团队,由分散在各地的专家组成,团队的形成和解散都是为了完成具体的组织目标;Townsend et al. 认为,虚拟团队是地域和(或)组织分散的群体,他们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来共同工作,以完成任务或目标。尽管学术界对虚拟团队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其典型特征的描述是一致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项目为中心;(2)成员具有互相依赖的任务、为共享的目标分担责任、共同对团队结果负责;(3)成员通常是跨地域和(或)跨组织分布的;(4)成员更多地是分散工作而不是同处一地;(5)团队沟通主要依靠技术而不是面对面交流;

(6)团队共同解决问题和作决策;(7)团队成员通常少于20人。

本文认为,虚拟团队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临时性团队,其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跨边界(时间、地点、组织)的互动;虚拟团队实质上是虚拟项目团队。虚拟团队区别于传统团队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1)“内隐”本质特征,指虚拟团队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组织方式,虚拟团队依托项目进行人员组合和资源配置,是一种项目型组织;(2)“外显”本质特征,指虚拟团队区别于传统团队的典型特征是团队成员跨边界(时间、地点、组织)的互动。

三、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行为差异分析

1. 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差异维度。与传统团队相比,虚拟团队能够在多个维度上产生差异,如成员稳定性、团队边界明确性、运作过程的时间量级、行为的规律性、决策权、组织复杂性和文化差异性等。

除以上所概括的差异维度之外,在实际运作中,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还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团队构建方式上,传统团队的组建是基于组织内部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而虚拟团队采取雇用(不受地域限制的)专长和能力的方式;(2)管理方式上,传统团队采用基于科层组织的职能管理,而虚拟团队多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3)薪酬体系方面,传统团队采用的是基于技术、知识的薪酬体系,而虚拟团队成员的薪酬将依据团队在组织中的胜任程度和个人在团队中的胜任程度来确定。

2. 虚拟团队的优势。与传统团队相比较,虚拟团队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高度灵活性、成本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社会资本优势以及智力资本优势等。

(1)高生产效率。许多研究证实,虚拟团队采用的远程办公可以有更高的效率,远程工作者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15%~80%,平均值达到30%。Haywood的研究表明,在虚拟项目团队中,位于不同地域的成员的工作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因为他们之间更多地采用结构化沟通的方式,并且受到的干扰更少。

(2)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采用虚拟团队方式,许多组织将自己的雇员派遣到客户所在地,而不是呆在公司的办公室,这样,客户就能够更快捷地获得公司为他们提供的技术服务和项目支持。例如,在1995年,施乐(Xerox)公司关闭了其在英国沃尔瑟姆福雷斯特和曼切斯特的办公室,将5 500名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地点安置在客户所在地区。通过采取这样的措施,施乐公司使雇员们在客户地区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并且让他们能够更快地对客户需求作出响应。

(3)高度灵活性。虚拟团队让组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组建团队,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或者项目的需求而动态变化(如成员的进入与退出),一旦项目完成,虚拟团队解散。因此,它是一种临时性的人力资源组织方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虚拟团队的灵活性还体现在成员的工作方式上,团队成员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办公室工作走向虚拟工作,如远程办公、旅馆办公、家庭办公以及完全流动工作模式等。

(4)成本优势。虚拟团队打破了组织的界线,使得组织可以大量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条

件,从而减轻了组织内部人工成本压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可以大力精简机构,重新设计组织构架,使人员朝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方向流动,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此外,团队柔性的工作模式减少了成员的办公费用、为聚集开会而支付的旅行费用等,也减少了重新安置员工的费用,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5)人力资本优势。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跨地域分布不再成为直接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障碍,这就大大拓宽了组织的人才来源渠道。虚拟团队可以动态地集聚和利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源,可以利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虚拟”方式使得组织可用的人力资源大大增加了。

?。?)社会资本优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社会资本。采用虚拟团队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水平式的、紧密的社会网络来获得财富。一方面,成员可以与组织外部成员共同协作而不需同处一地,为建立更多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合作机会而获益。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7)智力资本优势。虚拟团队集聚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具有知识结构优势,众多单项优势的联合,必然形成强大的智力优势。同时,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手段共享等,优秀成员的经验、灵感能够很快在数字化网络内得以推广,实现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网络内良好的知识采集、筛选、整理、分析工具和机制,使众多不同渠道的零散知识可以迅速整合为系统的集体智慧,转化为系统的竞争优势。

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3. 虚拟团队的劣势。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虚拟团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才能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首肯,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但是,虚拟团队不是万能的,在欣赏它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它内在的弊端,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虚拟团队的自身优势。

虚拟团队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难度大、蕴涵高风险、跨边界问题以及受技术条件限制。

(1)管理难度大。在虚拟团队中,由于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针对业务上的需要,业务之外的交流较少,因此熟悉程度较低,彼此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这就为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虚拟团队的管理者只能通过流动性观察进行管理,所以比管理实体团队面临更多的困难。虚拟团队的管理者需要对绩效测评、培训和指导新进入成员、明确成员的工作现状、以及与虚拟雇员沟通等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制定项目计划、业绩标准和报告体系对团队进程进行跟踪,以帮助实现对异地员工和团队的有效管理。

(2)蕴涵高风险。组建虚拟团队就意味着面对更高的风险性。首先,市场机会的不确定性、组织的复杂性和管理的复杂性使得虚拟团队面临的风险增加;其次,虚拟团队的“动态性”和“临时性”可能导致核心能力的外泄和丧失,当前的合作伙伴可能随着虚拟团队的解散而成为竞争对手,在虚拟团队协作中,技术/知识产权外泄风险大大增加;第三,信息不对称使道德风险难以避免,诸如虚报信息、欺骗等各种败德行为也会在虚拟团队中出现;最后,虚拟团队还可能带来一些经营和管理上的失控,如果合作者中有一方未能完成工作,则有可能影响到虚拟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3)跨边界问题。虚拟团队成员跨边界(地域、组织和文化)的问题会给团队内部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首先,跨地域分布使得虚拟团队的沟通多为电子方式(如E-mail、留言板等),在异步传递信息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信息反馈不及时,从而影响工作进展和决策行为。其次,成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这可以表现在语言、社会化过程以及对信息的感知等方面,文化“噪声”会影响沟通的有效性,甚至造成误解和冲突,从而影响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虚拟团队成员对于团队凝聚力的感觉以及对互动的满意程度,将会因为跨组织(不同的组织文化)、跨地域(缺乏面对面交流)的因素而被削弱,这都不利于信任关系和社会资本的形成。

(4)受技术条件限制。虚拟团队的沟通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由此产生的首要问题就是有些成员可能不会使用这些沟通工具,如不会收发E-mail,不会利用群件系统等等。另一方面,信息通讯技术(ICT)硬件设施是虚拟团队运行的基础,通讯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如停电、机器损坏、线路断裂等等,沟通就会被完全中断,从而影响虚拟团队的正常运转。

四、虚拟团队管理的典型问题

在对虚拟团队的内涵、特征、优势与劣势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虚拟团队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沟通问题。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是团队效率的保证。由于虚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地域分割使得虚拟团队的日常运作离不开信息技术与远程通信技术的支持,虚拟团队成员很少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主要依靠E-mail、视频会议系统和基于Internet的协作技术来支持工作,成员之间的交流缺乏相互接触时所具备的特征,如无法感知语言信息、形体信息、行为信息所表达的意见、观点、态度等,跨地域分布带来的信息缺乏、感知障碍和沟通问题,都会影响虚拟团队的协作绩效。因此,虚拟团队成员必须寻求运用多种电子沟通工具来克服跨地域、跨时区的沟通障碍,并且能够在不同的任务条件和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体技术,以达到提高沟通绩效的目的。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2. 信任问题。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虚拟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相互信任是虚拟团队运

作的基础。然而,由于虚拟团队成员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信任关系既难以建立又容易失去,当别人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的时候,相互猜疑、虚拟欺?┑任侍飧菀撞淮送猓槟馔哦邮且恢至偈毙酝哦樱嬖诮洗蟮牟蝗范ㄐ裕庵植蝗范ㄐ栽酱螅稍敝涞男湃味染驮降停蛔詈螅槟馔哦又写嬖诘男畔⒉欢猿莆侍馐沟玫赖路缦漳岩员苊猓佣跋旌献骰锇橹涞南嗷バ湃喂叵怠U庑┒际切槟馔哦庸芾硭媪俚男挛侍夂吞粽剑绾慰朔庑├眩谛槟馔哦又杏行Ы⒑臀敌湃喂叵担畲笙薅鹊胤⒒油哦拥男вΓ切槟馔哦庸芾硇枰饩龅挠忠恢匾翁狻?nbsp;

3. 文化差异问题。文化是“一种集体心理程序,它将一个团队成员区别于另一个团队成员。”在虚拟团队中,文化对于团队成员个体对信息感知和处理有很大影响,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过滤”信息,这样可能会带来沟通中对信息的歪曲和误解。尽管虚拟团队中的文化差异给解决问题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但它给成员间的沟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虚拟团队的管理需要对文化差异问题进行协调,以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五、结束语

10.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十

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绿色食品开发开始于1990年。但在前10多年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进展比较迟缓,全省具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一直在不到20只的水平上徘徊,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直到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浙江”和省农业厅“打造绿色浙江农业”的战略决策推动下,我们从营造发展氛围、加强体系建设、规范认证管理、提供优质服务、重视产销对接、加快市场开发等多方面入手,加大了绿色食品的开发力度,使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到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68家生产企业累计开发蔬菜、茶叶、水果、粮油、水产品、加工食品等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100只。去年我省绿色食品开发的增长幅度名列全国各盛市、自治区之首。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可望有150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有效使用权。我省绿色食品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事实证明,我省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三是较为发达的食品加工业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四是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盛建设绿色浙江”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两大战略决策,既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我省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打造“绿色浙江农业”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一是我省绿色食品所占的份额与我省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极幌喑啤=刂?SpANlang=EN-US>2002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共计1756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046个,产品实物总量达2500万吨,年销售额597亿元,出口额8.4亿美元,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尝水域面积达到6670万亩。而我省绿色食品的品种、规模、生产总量无论是在全国绿色食品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我省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低。

二是缺乏带动农民能力强、示范作用大的大型绿色食品生产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省已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大多是规模比较孝实力不太强、技术含量比较低、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在全国151家国家一级重点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有51家,超过1/3,而我省18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仅有2家申报绿色食品。这也是我省绿色食品发展近几年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

三是绿色食品的市场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还没有充分实现,没有真正体现优质优价,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是部分地方对绿色食品工作重视程度和推动的力度与绿色食品在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需要还不适应,绿色食品的优势和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绿色食品是一项促进农业提高素质和效益、增进人民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需要各级政府积极给予支持和推动。从未来发展看,绿色食品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市场需求的拉动,而现阶段,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发挥政府职能予以推动是至关重要和十分必要的。在现阶段,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非常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帮助拉动一下。

这些问题,既是绿色食品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以解决,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实施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盛建设绿色浙江”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两大战略决策的要求

最近,省农业厅厅长程渭山在谈到如何准确定位,理清思路,明确现代农业的路子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生态立盛建设绿色浙江’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两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速浙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与环境、自然相协调,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认真贯彻落实这两大决策,进一步明确浙江农业的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个观点,对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展生态经济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手段。生态省建设的内涵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绝不仅仅局限于保护生态环境,它既是一个环境概念,又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社会概念、文化概念。这两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增加农产品数量,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安全水平,提供舒适、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发展绿色食品正是符合了这样一种潮流。再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省出口的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而同期国外的“绿色壁垒”越筑越高。2002年日本对进口蔬菜的检测从6项猛增到60多项,欧盟对进口茶叶的检测从6项增加到134项,标准大幅提高。因此,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使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既是“生态立盛建设绿色浙江”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从容融入国际潮流,全面适应WTO规则,进

而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长三角地区面积为全国陆地面积的2.2%,人口为10.4%,所创造的GDp却占全国的22.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我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是必然的选择。谁能主动接轨上海,谁就有可能先一步获得机遇并快速发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一战略举措,在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想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交流:一是借脑生财,即上海所拥有的科技资源包括人才优势等,能够为我省绿色食品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借船出海,即通过上海设立代理机构,为我省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出口搭建平台;三是借梯登高,即我省绿色食品企业能借上海这一平台提高其产品知名度,比如上海开世博会,发展会展业,就能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发挥其品牌优势;四是借台亮相,即上海的媒体、上海的文化产业和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通过合作使我省的绿色食品借台亮相。

三、准确定位,与日俱进,创新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思路

在新形势下,我省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从国内市场和资源自我平衡为主,到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尝两种资源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农业管理工作发生了从抓产量增长为主到注重质量安全的战略性转变。为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对绿色食品工作的定位进行再认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领导用三句话对绿色食品工作的定位进行了归纳:发展绿色食品符合农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发展绿色食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是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把握机遇,创新思路,是当前绿色食品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至少要树立三大观念,实现三个转变来创新工作思路。一是树立大局观念,从相对独立发展转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带动农产品出口相结合,特别是与正在实施的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相结合。在上述结合中找准工作定位,争取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工作条件和政策环境。二是树立质量观念,从单纯追求申报数量转变为注重产业的全面发展。质量是绿色食品工作的基本主题。在确保绿色食品申报数量的同时,突出抓好具有环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地区,抓好以名特优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和出口产品为主的重点产品及加工企业,通过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产业整体发展。三是树立发展观念,从偏重市场运作转变为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

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开创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科学规划,实现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化。目前我省绿色食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加强规划指导,实行合理布局,根据科学配置、区域规模发展的原则,统筹安排,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根据我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目前正在着手编制全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发展规划,对我省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绿色食品,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绿色食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选择一批优势绿色食品,优先规划布局,进行重点扶持,实行规模经营。

二是拉长链条,实现绿色食品经营产业化。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延长绿色食品的产业链,增加绿色食品附加值,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抓装立足市场需求和优势资源,确立主导产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培育市场体系,辐射带动农户和依靠科技进步”等主要环节,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首先要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加快绿色食品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着力培养适合当地发展、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大、农民又容易接受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区域性、规模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进行产业化经营提供充足的绿色食品资源。其次,大力培育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是实现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衔接的纽带,是增强绿色食品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龙头企业可以是生产加工型企业,也可以是中介组织或流通企业,它赋有开拓市尝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

11.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篇十一

摘 要: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目前存在3种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专业协会,以期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组织化;历史沿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26

Abstract: This paper teasing systematically the historical reform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nalyzing three mod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farmer cooperatives, the professional market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y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e; industry organization; historical reform; model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关注的重点问题,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关乎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与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完成也起到一定作用。产业组织化程度是衡量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的指标,是指产业内组织主体根据一定原则和方式,使生产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的各个生产主体有组织地进入市场[1]。因而,笔者通过总结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的历史,分析现有的产业组织化模式,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解释了如何解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竞争活力的冲突。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于英国,被美国经济学家系统化。20世纪60年代,基本同时出现了“结构主义”和“芝加哥”学派这两种理论流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贝恩,它的出现是为了探讨厂商和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则出现在70年代后期,从多种理论基础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厂商内部和外部组织的多重复杂关系。

国内学者也结合中国国情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研究。王芳等[2]探讨了产业组织化模式对海南香蕉产业组织进程的影响,并分析了海南香蕉产业组织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任春峰[3]针对蔗糖产业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产业组织模式,并提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将成为蔗农组织化的最重要形式的论断。学者们在研究中还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曹颖[4]对中国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化和发展做了总结性概括,还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内发生的新变化进行了评述。冯素玲等[5]对中国当代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综述。牛丽贤等[6]将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引进和学习为主;第二阶段形成中国特色产业组织理论;第三阶段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组织化理论都进行长期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系统的产业组织化理论成果,但针对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研究较少,仅有文献研究某一类农产品的产业组织化[7-12]。本文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系统性,以期为发展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提供借鉴。

2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起步较晚,1982年出台的第一个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名词——“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不仅仅消除了由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弊端,还使得中国农业生产出现了新趋势。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分散的农户和市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出现了难买难卖的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农业产业组织的出现成为必然。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开始慢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农业产业化生产发展的思想于1994年在山东得到首次实施,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后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转型和发展具有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总体而言,我国农业产业从最初传统的小农生产经营向适应我国农业产业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必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历程也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

2.1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探索阶段

农产品逐步向市场流通方向迈进的同时,该阶段的农业产业组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随着1994年山东省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理念的成功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经营改革。

在探索阶段中,大部分的产业组织化生产都是“企业+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经营形式。此时企业或者合作社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凭借自身条件,购买或通过研发的形式引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农户生产,为农民解决销售上的困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该发展阶段还只是处在较微观的层面,农户和企业或合作社之间属雇佣关系,农户基本没有决定权,且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利润,农户利益得不到合理的保证。农业产业组织化还需要继续适应市场需求,逐步推进。

2.2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连接更加紧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始终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因此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求。

为了强化农民的自身利益和主体地位,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组织出现,它介于农户和企业或者合作社之间,这个中间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民争取到更多利益,为农民说话,提高农民再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得农民和企业之间能够更好地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企业”这一经营模式出现。通过中介组织的介入,建立了农户和企业或者合作社之间的平衡关系,保障了农民的正当利益。农民的收入增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这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组织化的紧密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农业产业组织化模式对中介组织的标准要求较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相关工作流程不熟,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使得该组织在运营过程中无法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不能够实现其真正目的,没有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2.3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稳定阶段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稳定阶段符合时代与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些全国性组织,如农业协会、合作社等蜂拥而出。高级阶段的农业组织出现,它可以代表农民的利益与企业交涉,以期减少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只有充分考虑农户利益,才能够让农民专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质的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比大,分布散,因此,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人群相对较少。且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时间不长,需要时间完善。后期希望更多农民加入到农业产业组织化中去,使农业生产的紧密程度达到最高,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保障,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产业组织化的稳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3 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的主要模式

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步入稳定阶段,农业产业组织化开始向多个方向同时并进。目前,国内对于农业产业组织化的现存形式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划分标准。但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化模式主要概括为以下3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专业协会。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户提供和生产经销相关的技术和信息等服务来实现互帮互助目的的组织,该模式含有一定的经济互助性。在该组织内,服务对象是所有的组织成员,每个成员会享受到该组织所提供的一定权利,但也要履行相应义务。

笔者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两方面进行阐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最早开始时被称为合作经济,西方较发达国家从19世纪就开始对它进行研究。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我国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1980年成立,它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雏形。在这个阶段所创办的农村合作组织主要是为了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生产过程中的经营合作交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时主要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主,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慢慢形成。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降低了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量,我国农产品市场开始从以卖方为主的市场逐步向以买方为主的市场转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1世纪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体现在数量、出资总额的急剧增加。根据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显示,2007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只有3.68万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增长了数十倍,实现了质的飞跃。到2014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已经达到128.88万户,与2013年相比较,上升了31.18%,与2007年比,增加了35倍多。出资总额为2.73万亿元,与上年相比,上升了44.15%。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12.3万户,出资总额增加了0.3万亿元。值此,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数在2015年上半年时已达到141.18万户,出资总额已达到3.03万亿元,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中央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增强,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规范。

3.2 专业市场

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市场是指以现存有货物的大量批发为主,用来商品交易的场所,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市场主要从农场兴起,与一般的集贸市场相比,其最大特征体现在买卖商品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体现在以大额产品的买卖为主,最后体现在交易对买卖两边相互开放。

专业市场在80年代初期就已慢慢形成,初期主要以农户家庭和乡镇的相关企业商品交易为主。进入90年代后,专业市场主要服务周边地区,但其规模在逐渐扩大,产品的来源也从之前的农民家庭和乡镇企业为主覆盖到大城市和一些比较发达的城镇。现今的专业市场能够提供较完善的设施和服务,能够提供将物流、信息、技术、咨询和售后保障等服务为一体的平台。

根据现有数据,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已达到5 089个,与2000年相比,整体增加了64.85%;年末出租摊位数从2000年的2 115 115个上升到2013年的3 488 170个,整体上升了64.92%;营业面积从2000年的82 615 615 m2上升到2013年的288 683 344 m2,整体面积提高249.43%,2013年的营业面积是2000年的3.49倍;2013年的市场成交额为983 651 254万元,几乎突破10万亿元大关,是2000年的市场成交额为156 723 889万元的6.28倍,见表1。

从图1中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2001—2013年间我国专业市场的市场数和成交额的变动幅度和走势情况。我国专业市场除在个别年份(2002年、2005年、2013年)的增长出现了负增长之外,其他年份一直都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长,2006年的市场数和交易额都达到峰值。2013年我国专业市场的市场数和成交额的变动幅度较小,这也说明了我国专业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3.3 专业协会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对称尤为重要,否则会造成农产品供需不均衡,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了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除了以上两个组织外,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组织,专业协会应运而生,在形式上丰富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使单一组织模式演变成了多组织模式,给了农民更多的选择机会。

专业协会是由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种植大户等根据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为了提高农民的切身利益而组织发展起来的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它将农户、企业和市场连接起来,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来实现农户和企业的双赢。但是在最近几年中,具有全国性的专业协会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具有地方性的专业协会势头强劲。

参考文献:

[1]过建春,夏勇开.中国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现状及其评价[J].中国热带农业,2007(6):12-15.

[2]王芳,过建春,夏勇开.海南香蕉产业组织化模式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24):10702-10703.

[3]任春峰.广西蔗糖产业组织化发展模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3):50-51.

[4]曹颖.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7):92-99 .

[5]冯素玲,后小仙.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7(14):84-87.

[6]牛丽贤,张寿庭.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136-139.

[7]马培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营绩效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6(2):5-9.

[8]赵治辉,胡剑锋,吕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研究综述[J]. 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2-24.

[9]贺应军,张秀梅,赵登宏.彭阳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93-94.

[10]国玉慧,王德文,姜海燕,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与对策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5-7.

[11]仇继东,信丽媛,王丽娟,等.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1):61-64.

上一篇:年级班主任论文下一篇:房地产一线销售人员2012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