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

2024-12-17

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精选13篇)

1.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一

2016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解读、评分细则、命题质疑及考场范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一、材料的基本解读: 题目延续广州一模的作文类型,呈现材料,并对作文作出具体的写作任务指令,属任务驱动型作文。它由材料主体与作文要求两个部分组成。

(一)材料主体

1、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

“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这是学生梁某大学期间的求学经历。说明他求学勤奋努力,追求卓越,并且,他取得的学历是与法律、金融、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取得这三者任何一个学历,都可以成为将来毕业后获得理想物质生活,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

基于此可知,学生梁某的人生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并不是指找不到好工作,而是“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或者说他的困惑是不知学与用的关系,人生缺乏明晰的职业方向。

对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进行探究,可能存在以下一些原因:

(1)只知努力学习,对进入社会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还没做好足够的准备,从而产生迷茫;

(2)人生因拥有太多可能,有太多选择,爱好太多,不知如何取舍;

(3)对自己适合做什么并不清楚,从而迷失了自我;

(4)好高骛远,现实太近,理想太远,不知如何抉择;

(5)所爱非所学,所学非所爱;

2、甲乙丙三位嘉宾给的是“人生提示”:

(1)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本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甲的这句话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说的,人读书的目的不应只是想着为自己,而应多为社会着想,这里的核心是“读书的价值”,读书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也就是材料中甲所说的“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第二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延伸,这是高晓松所作的歌曲《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里的一句话,讲的是近与远的关系,人不应只看眼前,而应志在远方,胸怀理想,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生活。材料里的“近”是指“苟且”的生活状态,只顾自己,只图眼前,“远”是指胸怀远大抱负,“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选择职业当把目光放长远点,应志存高远,问问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什么。

(2)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

乙强调职业选择应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它是“诗”和“远方”的基础(前提)。但并不完全否定“诗和远方”,乙只不过更为强调“眼前的苟且”(当下)的重要性!“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以“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为前提的!相对于甲的人生要有高远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等宏大的主题,乙更为强调“近”与“小”。从这一角度出发,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或者是做好“眼前”,不要奢谈“大而空”的东西。

(3)丙的人生提示是职业选择要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丙谈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中的铭言“认识你自己”。人只有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清晰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并把事情做得好。这里的“认识自己”与爱好、特长、责任、理想、现实等有关。

“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尽管天空高远,但鱼不能“迷恋”,因为鱼只适合海洋;尽管海洋辽阔深蓝,但鸟不能“痴情”,因为鸟只属于天空,这句话用假设推论从另一角度进一步阐明了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在对自己的爱好、特长、责任、理想、现实等有到位的认识基础上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相比前两位嘉宾大且远的建言,丙的建言更实际,更具针对性。

(二)材料要求:

1、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

一是甲乙丙三个人都有道理,二是谁更有道理。特别注意“更”字:“更”是副词,有“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结合本题来说,应该是甲乙丙三个人都有道理,但谁最有道理呢?这就要求考生写作时必须对甲乙丙三个人进行比较(对比),表明了必须用“比较(对比)的写法”作文,在比较(对比)中说明你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在作出选择后,主要笔墨应该集中在更有道理的那个人上面,而不应把大量的笔墨放在否定论述上,否则,中心将难以突出,主题也就不够鲜明了!

考虑到本材料作文审题有一定难度,考生只要紧扣主体材料分析,并对三个嘉宾的建议作出选择,并充分阐明选择理由,亦算符合题意。

2、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价值判断。【1】所谓“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就是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形成像样的、可以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他非核心事件可以涉及,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叙述非核心事件只是为了更好地议论核心事件。就本材料而言,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是核心事件,考生不能撇开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而谈其他。

【2】体现你的思考与价值判断。

“思考”的含义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判断”的前提是要先进行“权衡”与“选择”。要求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权衡”与“选择”,但“权衡”与“选择”却是“判断”的一个逻辑前提!“权衡”的含义是比较、衡量、考虑;“选择”的含义是挑选。写作任务就是要思考、权衡、选择,然后作出价值判断。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价值判断”中的“价值”这两个字:这不是一般的判断,而是“价值”判断。什么是价值?一般来说,价值是一种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本材料而言,也就是作为主体的学生梁某和作为客体的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有关“人生价值(意义)”的问题,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关键是因为他不知道人生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不知道人为什么而活?更遑论人怎样生活?——这是人生价值观的范畴,考生不能脱离这个“价值”要求!

【3】选好角度。针对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明确指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事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符合命题者命题意图。

就本材料而言,核心角度或者说重要角度是:面对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三位嘉宾分别给出的人生提示——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丙的人生提示是“先弄清‘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二、评分细则

1、评分尽可能打开分差,体现差距,要敢于打高分,对于特别优秀作文可以考虑55分以上,甚至可打至58分,59分。

2、能从背景材料切入,亦能只对三个嘉宾中的人生提示作出选择,但仅将它作为一个由头延伸出去,将文章写成话题作文,评40分以下;

3、只从三个嘉宾中的人生提示作出选择,但仅将它作为一个由头延伸出去,完全不扣主体材料,将文章写成话题作文,评35分以下;

4、没有完成任务,只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如人要有远大理想等,评30分以下;

5、优秀卷要达到8%左右

6、错字一字一分,不封顶

7、没有题目扣2分

三、命题质疑

监考时阅读2016届茂名二模语文作文题目,很为考生们担忧起来。当时我就很有把握地猜测,考生们会有三种表现:一是读不懂题目,二是容易脱离梁某事行文,三是作文思路混乱。事后,我询问阅卷同事及考生,他们的反映果然符合我的猜测。

我想,考生们之所以如此,一部分责任在考生自身,另一部分责任却在命题者——这不是一次成功的作文命题,它有着太多缺陷与错误。

(一)关于题目材料真实性与价值性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取自于爱奇艺制作的真人秀娱乐节目《奇葩说(第一季)》,主持人为马东,嘉宾为高晓松和蔡康永,材料中梁某即梁植。百度百科对《奇葩说》的介绍是:

《奇葩说》是2014年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马东,以及十八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该节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线以后,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轻松破10亿大关。2015年2月第一季已完结,第二季于2015年6月26日起每周五、六晚20:00在爱奇艺独家上线播出。第三季于2016年3月每周五、周六20:00在爱奇艺播出。百度百科对梁植的介绍是(节选):

梁植,1987年9月30日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内地男主持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2010届本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2012届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2013.09至2014.0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研究员(Visiting Researcher),2014.01至2014.1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

2007年,获得清华大学第十七届校园歌手大赛十佳歌手(第一名)

。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第八届英语风采演讲大赛冠军。2011年,参加“艾诗缇杯”第六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最终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获得铜奖。2013年10月,获得第四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最佳男演员奖。2014年,获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国主持人选拔大赛”全国总冠军 ;同年,出演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在剧中饰演邓稼先。2015年1月24日,获得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同年,担任湖南卫视趣味代际对抗益智节目《好好学吧》的代班主持人;同年,担任北京卫视《档案》节目讲述人。

题目材料提到的内容,在网上有一个八分钟零三秒版的完整视频,名称叫《清华男神梁植出现某节目,这次被骂惨了》,另外还有一个五分钟版的。这个八分钟零三秒版的视频,我反复观看了,发现事实是这样的:

题目材料中的甲嘉宾是高晓松,他确实说了题目中所示的“甲”的话。但视频中蔡康永和马东没有说过题目所示的“乙”和“丙”的话。其中,“丙”所说的“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其实是高晓松说的。

这样,我们便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命题者将高晓松在节目中的话生生拆开,把其中一部分给予命题者捏造的“丙”,然后让考生在“甲”和“丙”中选择一个“更有道理”的。这是非常荒谬的逻辑错乱——高晓松的话本是要表述同一观点、同一态度的,现在却要把它拆成两半,然后让考生用这二者来“掐架”,看谁“更有道理”。

由此我们还可以发现,命题者捏造了“乙”与及“乙”所说的话,也捏造了“丙”和丙所说的“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命题者的这种捏造,如果是合理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改造”或者“创造”,并无不可。但是,如果它是不合理的,则是相当严重的“造假”了。这在命题原则和学术道德上都是不允许的。

高晓松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大意可以如此概括:“我们不能仅是马虎敷衍地得过且过,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有什么理想可以追求。”它的含意,与“丙”所说的“我是谁”(我能做些什么)、“我要去哪里”(我有什么理想可以追求),是一致而不是矛盾的。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既不能严格核查材料内容真伪,又不能细致审察材料含意是否合理,很不应该。另外,《奇葩说》本是一个说话达人秀节目,它的言谈追求的是娱乐性的“奇葩”效果,命题者却把它作为考场严肃讨论的作文材料,是否合理呢?在视频中,三位男嘉宾穿着长裤皮鞋,却又套着类似苏格兰风格的裙子,高晓松手里摇着一把写着“晓松奇谈”的白扇子,说话腔调、神情举止都很随意而带着油滑与调侃。这样的场合发生的“奇谈”和事件,很难适宜作为考场作文严肃讨论的人生观、价值观吧。连梁植也在视频中总结说:“我觉得,就是既然来这个节目,就很放松地想陪几位老师聊聊天,没有想太多的竞技性或者功利性的东西。然后我也只是作为我个人来的,也没有代表怎样的群体。晓松老师拔高了。”我们的命题者,是不是也把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拔高”了呢?

(二)关于甲嘉宾的人生提示 题目中甲嘉宾的人生提示是:

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此,《参考答案》的解读较为合理。不过,我们分析此“提示语”的结构,可以发现它是先由具体的找工作,再提升至“苟且”和“远方”的高度的。这样,考生的读题和论证时,能够很自然地扣住梁某找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并且能在论析此事的基础上自然上升至“苟且”和“远方”的高度。这与“乙”和“丙”提示语中只谈大道理而不及梁某找工作内容大不相同。这种不同将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论及“甲”语时,考生能够紧扣梁某找工作的内容,但论及“乙”语和“丙”语时,往往会忽略、遗忘梁某找工作的内容。——也就是说,这种提示语的结构缺陷,是导致考生作文时未能扣住梁某找工作内容论述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对于高晓松“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理解,应该是全面而不是片面的。一方面,高晓松虽然提倡“还有诗和远方”,但他并不割裂、抛弃“眼前的苟且”,因为他说的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而不是“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他虽然反对“苟且”,但并非对其完全否定。另一方面,高晓松反对的是“苟且”,而不是“当下”。这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苟且”指的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马虎”。而“当下”是生活现实。否定“当下”,“远方”便无以存在。相反,反对“苟且”,“当下”便更积极健康,“远方”便更有可能追求与实现。

另外,高晓松的“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高晓松确实是站在“读书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的宏大层面来表述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高晓松这种观点的不足:读书找工作,也是在实现读书的价值,也是在对社会进行贡献——高晓松将“读书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的含义僵化与狭隘化了。价值与贡献,不一定要高大上,也可以是矮小下。陆步轩北大毕业而成为“猪肉佬”,也是在实现价值与贡献。读张中行的回忆性文章,说他会北大母校参加校庆时,发现有很大校友“混得并不光鲜”,是很“矮小下”的一族,但他们确实是在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贡献。这就说明,高晓松的言论是偏颇的。高晓松本人也是清华毕业,现在却在娱乐圈“苟且”。如果他对梁植的批评成立,则拿他的话来批评他自己也是很适合的。

(三)关于乙嘉宾的人生提示 题目中乙嘉宾的人生提示是: 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参考答案》的分析是:

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

乙强调职业选择应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它是“诗”和“远方”的基础(前提)。但并不完全否定“诗和远方”,乙只不过更为强调“眼前的苟且”(当下)的重要性!“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以“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为前提的!相对于甲的人生要有高远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等宏大的主题,乙更为强调“近”与“小”。从这一角度出发,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或者是做好“眼前”,不要奢谈“大而空”的东西。无论是“人生提示”还是“参考答案”,都有着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在表述上,此“人生提示”极欠严谨。我们按语法理解,“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脱离于前句而独立成句的,它强调的是远方的遥远与虚无,并无命题者所要表述的“以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为前提”之意。而一旦“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独立语句,则考生大可否定乙语的正确性——绝对、极端地判定远方“一无所有”,肯定是错误的。我的一些学生,便抓住此处攻击乙语。这样,乙语的前半部分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是正确的,后半部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却是错误的。那么,“乙”语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考生能不挠头困惑吗!我想,“乙”语应该如此表述才算严谨:“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没有“眼前的苟且”的“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在对“人生提示”的解读上,“参考答案”严重错误。在“参考答案”中,将“眼前的苟且”理解为“当下”、“立足当下,脚踏实地”,这是严重违背常识的。论述与论辩,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厘清相关概念与定义。“眼前的苟且”确实属于“当下”的一类,但它不是“立足当下,脚踏实地”,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反面。“当下”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当下本是佛教用语,可是民间也广泛应用,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现在”。而“苟且”在“百度词典”的解释有:

1、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2、敷衍了事,马虎;

3、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如此,“眼前的苟且”应该理解为“现在的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马虎的生活”才对。而“参考答案”竟然将其理解为“当下”、“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实在“奇葩”而“语出惊人”。“参考答案”对“眼前的苟且”的这种“任性”解读,其根源很可能是命题者为了与“甲”语“对驳”,而不顾常识生造出来的。只是,如果在相关概念、定义上理解错误,“乙”语对“甲”语的争辩便毫无意义:因为,甲嘉宾批判的是“苟且的生活”,而乙嘉宾肯定的是“立足当下,脚踏实地”,二者不仅无争论的焦点,反而是观点一致的。

如此,嘉宾甲与嘉宾乙的人生提示的观点立场是相当接近、甚至一致的。题目要求考生回答“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实在荒唐。

(四)关于丙嘉宾的人生提示 题目中丙嘉宾的人生提示是: 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如前文《关于题目材料真实性与价值性》所论,“丙”语的前半部分其实也是高晓松在视频中所说的话。它与“甲”语是一体的两部分,它们的观点、立场是一致而不是对立的。命题者强行将它们拆开并且企图使它们对立,是极错误的做法。而《参考答案》在对“我是谁”“我要去哪里”进行分析时,引用了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中的铭言“认识你自己”。并且对此作了这样的解读:

人只有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清晰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并把事情做得好。

这种理解并不全面与深刻,是一种非常浅表化、套路化的解读。实际上,“认识你自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极少有人能够由开始即“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清晰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而是先模糊而不能清晰认识自己,但在不断的求索中发展、修正、完善对自我的认知,最后才比较正确地认知自己。所以,“认识你自己”的本义应该是指“我们要在不断的求索中发展、修正、完善对自己的认知”,它是一个漫长的人生求索过程,它是由感性而理性的、后成而不是先具的。像《参考答案》所言的“人只有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清晰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并把事情做得好”,只是一种脱离客观实际的天真而浮浅的“遐想”,与“认识你自己”的本意谬以千里。

另外,命题者强加的后半句“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也是错误的。

第一个错误是此后半句与前半句在思维性质上是对立的。前半句属于理性逻辑,后半句却是感性性质。“我是谁”、“我要去哪里”,都属于理性的表达,偏重于理性思索;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则属于感性的表达,偏重于感性抒情。丙嘉宾在此是要给梁某人生提示,应该是偏重于理性思索而不是感性抒情。命题者将此表述风格和思维性质尖锐对立的二者生硬扭合在一起,是不恰当的。

第二个错误在于后半句本身,它的表述只能是诗化的抒情,而不能视作理性的思索。因为,“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是片面、极端而不是全面辩证的。鸬鹚是鸟,但它痴情于江海;企鹅是鸟,但它痴情于大海;海鸥是鸟,但他既痴情于天空,也痴情于大海。人类不是鸟,但敢想敢为者发明各种飞行器,从而实现翱翔天空、太空的梦想;人类不是鱼,但敢想敢为者发明各种船只与潜水器,从而实现畅游江海的梦想。“我是谁”、“我要去哪里”的含义,不仅有“立足当下,脚踏实地”,还有“追求诗和远方”。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归功于那些“立足当下,脚踏实地”的人,也同时归功于那些“立足当下,脚踏实地”且勇于“追求诗和远方”者。所以,我们看待世界,不能仅抱着一元或二元对立的思维,而应抱以更全面、更开放的多元思维。

(五)关于众多关键词句

这道作文题目成分繁多而复杂,关键词句也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这种成分繁多而复杂的命题,是我们应该反对的。孙绍震教授在谈论中国高考命题的文章中指出:“关键词、提示语越多,作文的空间便越封闭。”这道作文题目以其繁多而复杂的关键词句、内容构成,而令考生读不懂、下不了笔、写不好,确实不是一道优秀的作文题目。

姑且简单举例,乙嘉宾和丙嘉宾的人生提示的后半部分都可以删去,而且是删去后更加简洁、明晰。另外,题目要求中的“价值判断”也应该删去。因为,多一个关键词就是多一层掣肘;而且,只要考生进行了选择,便一定会反映他的“价值判断”,区别仅是有的考生直接说明“价值判断”,而有的考生不明说而已。命题者之所以要突出“价值判断”,原因恐怕是其对“价值判断”的理解也是一元的、僵化的,只将宏大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之类的主流价值观视为“价值判断”,而不能认识到“价值判断”也可很“当下”、很“个人”,个人的日常而细微的言行中便已包含着他的“价值判断”。

另外,这道作文题目的论题焦点是游移变动而不是专注如一的。在题目前半部分,论题焦点是“梁某对找工作的困惑”,后半部分则变成了对甲嘉宾“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观点的质疑和争论。这样的论题焦点的游移,在无意中诱导了考生对“梁某对找工作的困惑”的材料限定的忽略和脱离。在更深层次而论,则体现了此次茂名二模命题者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探索中的不成熟。比较2015年全国卷“当代风采人物评选”,以及2016年广州一模“暖闻评选”,它们都采用直接对材料中的人事进行权衡、选择。而这次茂名二模,却不是要求学生直接对材料中的人事进行权衡和选择,而是要求学生对三位嘉宾对材料中的人事的观点进行权衡和选择。这种设计上的变异,使得这次作文题目命题远离了简洁、明晰的命题原则,而成为一次并不成功的作文命题尝试。

四、考场范文即点评

追求诗和远方(文5 唐丽曼)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确实是啊,人生短暂,我们应追求诗和远方,活出自己的精彩。而对于甲、乙、丙三者的观点,我更加认同甲的看法。

材料中乙所说的:“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这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难道有眼前的苟且,就一定有诗和远方吗?诗和远方,是对梦想的追求,源自人内心对远方的憧憬和美好期望。况且,我并不认同“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句话,我们在追求诗和远方的途中,必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人生,在远方,等待我们的或是成功;丙的观点中,虽认清自我对于每个人都是必要的,但我不认为“作为鱼就不能迷恋天空”。人生活在这世上,有梦想有追求是好的,这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动力。就在一个行业里的人,当他想从事另一个行业时,会迸发出无限的热情,助自己挖掘无穷的潜能。就如演员江一燕,她不仅在演艺圈里有所成就,还不断发现身上的兴趣和潜力,在农村做老师八年,还学习摄影并获奖。由此可见,“如果你是鱼,一样可以迷恋天空。”因此,我认为甲的说法更有道理。

白岩松说过:“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只有当下,还应有责任和远方。”确实如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那清名学子不应只看到“要找工作”,还应深入体察社会陋病、百姓疾苦,然后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能为人民奉献的诗和远方。白岩松说到并做到了,他在《焦点访谈》中以敏锐的思维和犀利的语言抨击时事,揭露社会黑暗现象,促进国家的法制完善;柴静也做到了,她自费百多万,拍摄了纪录片《穹顶之下》,劝诫国家社会治理雾霾,她辞去工作,追求诗和远方;而那个中学女老师,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十字誓言,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然而,反观现实,又有多少知识分子会反问自己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呢?据新闻报道,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民间也流传着“一毕业,就失业”的话,毕业生们焦头烂额地找工作,维持生计,根本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华享受,他们读大学获取知识不是为了为社会服务,而是当做自己获取优质生活的工具,这是很可悲的。当然,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知识分子为社会做贡献,追求诗和远方的,就如航空事业中的“三钱”,他们学成归来,不是追求享乐,而是让自己的航空飞船梦实现,这是他们的远方。

生活不应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我更同意甲的说法,每个人都应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活出精彩。

师硕点评:

由于以上所论的原因,这次2016届茂名二模难觅佳作。以上这篇考场作文的作者唐丽曼,曾考过级语文第一名,平时作文水平属中上,但这次,她的考场作文并不算好。由题目《追求诗和远方》可知,她选择甲嘉宾的人生提示更有道理。但这道题目的拟写,也暴露了她对“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的忽略,这就使得这篇作文的立意和论证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一段是开篇点题,第二段是比较否定甲嘉宾、乙嘉宾的人生提示,都不错。第三段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论为什么要追求诗和远方,但列举的白岩松例,看不到他如何追求“诗和远方”;顾少强例,则看不得她如何“为人民奉献”;柴静例,则在语言表达上有语序颠倒的缺点。第四段是很套路的反观现实,作者行文至此,思路已拙,唯有依套路而“苟且”(敷衍),于是出现的这道最后又重新列举知识分子为社会奉献的事例——这是思维的原地摆动。其实,这一段若能论析“追求诗和远方”并不能忽视“立足当下,脚踏实地”(眼前),反而要以它们为根基,便会深刻和开阔得多。最后一段回扣主题,中规中矩,如果能回点梁某找工作的内容会更好。就整篇而言,基本上脱离了“梁某对找工作的困惑”这一内容,这是另一个大缺点。

2.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二

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相比,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 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但更贴近社会生活, 更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 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 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时效性, 是由命题材料决定的, 所选材料大多是贴近生活的新事件。针对性, 是作文要求决定的, “对于以上事情, 你怎么看?”, 实际就是规定了写作对象, 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准确性, 是对事件做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这其实是立意的问题。说理性, 就是“就事论事、就事论理”, 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任务型作文, 说理是它的主要目的和特征,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 从具体的事件, 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 探索其性质和意义, 澄清事实, 说明真相。思想性, 就是你对此事的态度、看法。通过分析事件的人生意义、社会意义, 表现出你的感情倾向。思想性要求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 体现作文的教育功能。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赞扬式, 即对事件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 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 即对事件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 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 即提出自己对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总体而言,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可以包含以下环节:引材料—亮观点—释意义—析原因—联现实—提建议。下面笔者就以《传家宝》作文为例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思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 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 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 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 她家把“忠厚传家久, 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一、引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某个事件或某个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 因此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引用或概述, 否则行文就无法展开。值得注意的是, 对材料的引用、概述要简洁有力, 不可啰唆。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开头:青花罐流传至今, 经岁月积淀, 时光打磨, 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几枚勋章, 象征爷爷的功绩, 是先辈保家卫国的最有力证明。作者没有照抄材料, 而是紧扣材料, 进行了精准的概括, 显得简洁鲜明有力。

二、亮观点

材料引完后, 接下来就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看法。特别强调的是态度看法要明确, 毫不含糊, 这是作文的最基本点。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 作者在引材料后, 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青花罐与勋章作为传家宝, 固然有其价值, 但“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祖训, 凝聚先祖智慧, 告训子孙以忠厚待世, 凭诗书修身, 岂不更具价值?作者在此并没有一概否认青花罐与勋章, 而是在对比中肯定祖训更有价值, 显得鲜明而得体。

三、释意义

针对材料中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是行文的中心部分, 应从多个角度, 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一方面, 在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冲击下, 人们容易出现信仰迷茫、道德失范而将忠厚置于脑后。另一方面, 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成为挥之不去的现代病, 导致现代人很难静心读书, 刻苦修学。因此, 将祖训当作传家宝, 无疑是给自身行为以约束, 给自身思想以指引, 校正个人心灵坐标。这样的传家宝, 怎能不更具价值?在此, 作者从文化根基、多元文化下的信仰迷茫、现代人少了静心读书的心思等三个角度论证了现代社会将祖训作为传家宝的现实意义, 让观点看法入情入理。

四、析原因

任何事件、现象的产生都有其背景、原因。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写得深刻, 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联系社会现实, 把这一事件或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挖掘出来, 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如《让祖训运行于心灵轨道》:值得注意的是, 许多家庭都传有祖训, 但很少有人奉其为传家宝。究其本源, 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 利益取代道义成为人心中的标尺而忽略了先祖精神的美。如果大家都能拾起祖辈之精华, 那民族脊梁又怎会弯曲?如果大家都能牢记祖训, 那中国力量又怎能不凝聚?所以, 我们应在弘扬美德、铭记祖训方面作加法, 在盲求利益、信仰迷失方面作减法, 这样才能让美美与共的大同社会蔚然成风。这里, 作者联系现实, 挖掘出很少有人把祖训作为传家宝的原因, 是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盲求利益, 信仰迷失, 从而论证了祖训作为传家宝的巨大现象意义。

五、提建议

在前文释意义、析原因、联现实的基础上, 如果能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那么论证就会更充分, 更深入, 更有现实意义。

总之, 任务驱动型作文, 在体式上要写成议论文, 在内容上要按要求驱动, 在思维上要抓住事件的焦点。其写作就任务而言主要是就事论事、就事论理,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体现思辨性。只要我们把握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实质, 在平时多加训练, 也是可以写好的。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可以从引材料—亮观点—释意义—析原因—联现实—提建议的模式入手来写。

3.任务驱动型作文“抄袭”导写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老师、家长或校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统一以“宏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材料层层推进:一位高中女教师处罚28名作弊学生→家长施压→学校迫其屈服→教师辞职→社会关注。

角度一:给教师写信。女教师的行为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处罚”作弊的学生,一是面对家长、校方的施压,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支持女教师“严惩”,重点要讲明支持的理由。第一,这种抄袭行为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了“诚实做人”的原则,要受到处罚;第二,28名学生参与作弊抄袭,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倘若不及时加以处罚,势必造成可怕后果,未成年人的这种行为要及时制止管教;第三,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

此外,“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可以分析她不做屈从外力而改变正确决定没有原则的职业人,而是做一个为坚守正确的决定而做出牺牲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或联想到“教书与育人,孰轻孰重”;“工作与人格,孰轻孰重”等话题。

角度二:给家长写信。

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错误上的庇护却不可取。

角度三: 给学校写信。

可以分析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屈从于家长的施压,还是要维护师道尊严,还是要“立德树人”。

4.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四

实时监控虽有利,公民隐私不可侵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 班

苏晓虹

“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通过俺瞧瞧网,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全国各景区人流,选择避景拥挤,舒心出游;了解雾霾的状况,判断今天是否适宜出门;获取城市实时路况,提前避免大塞车。不可否认,实时监控的确极大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这样的安全隐患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科技不断发展和信息不断畅通的社会,实时信息的需求也应运而生,有了它,我们的出游更多了一份舒适度,有了它,我们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有了它,我们有效地避免了“人在囧途”的尴尬。这样的实时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份资源,让人们的生活更多了一份安全感和心灵的自由度。服务人民,便利生活,它功不可没。

然而,完全公开的实时监控,清晰的彩色图像画面导致许多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从某种程度上,安全隐患的存在难以避免地让人感到担忧,而公民的隐私在某种程度上,被“群体的侵犯”,外出旅游,感知奇异的湖光山色;出入酒吧,在工作压力之下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经营店铺,用自己的劳动赚取财富。这原本是自己个人私生活,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开。倘若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这样的安全隐患显而易见。实时监控固有利于人民生活,但是公民的隐私权,依然神圣不可侵犯。

因此,实时监控运营之时,公民的隐私权也需得到有效的保障,作为运营商的“俺瞧瞧”网,在信息的公开和选择上,必须要加以选取,对于公民信息敏感点,在直播时必须要进行适度的屏蔽,切莫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对作为市场监管者的政府,对新兴起的“俺瞧瞧”网等新行业新态势的监督管理,也是法不容辞。政府加强对实时监控运营的管理,及时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措施,让监督前移而非事发后处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民的隐私权,还人民生活的信心。

唯其守法,方能致远。实时监控具有在保障人民的隐私等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

直播监控生隐患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班 陈杰銮

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发布了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实时监控等等。兴许该网站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维护公共环境和为网友带来便利。但这样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全天候的网络直播实在会令人感到不适。

直播实时监控是对市民生活的困扰,对隐私权的侵犯,对不知情市民来说更是一种窥探。试问谁能够忍受长时间生活在直播下,一举一动都无时无刻出现在浅浅万万网名的眼中?人人都有隐私权,但“俺瞧瞧”网站此举无疑侵犯了市民的隐私权,让他们在公共场合中的隐私荡然无存。况且这样的网络实时直播,部分市民事先并不知情,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赤裸裸变相窥视。这种直播实时监控恐怕在为市民提供便利前就已给市民带来困扰。

再者,直播实时监控不是相当于为不法犯罪分子搭建了一个免费而又全民的平台,让他们有机可乘了吗?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然而弊端也不断涌现,将互联网融入市民胜过仍需一个相当的过程,利用直播实时监控维护公共环境的前提是将中国法治意识和规范渗透在互联网之中。否则再完美的网站也只会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为广大市民造成一定的隐患。因此,面对“俺瞧瞧”网站的直播,引起网友和部分市民的争论甚至质疑,其实也是无可厚非。

况且,这已经涉及到道德观的问题,被直播本该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而对于被直播一事,不少市民竟是毫不知情。如果该网站在其直播的地方贴出告示,让市民了解,注意,也许会缓和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对于直播实时监控,我并不反对它对环境保护中有利的一面,但是更大的隐患还需要它来解决,没有这些隐患未被消除,那么它将会成为一种公共道德问题,甚至一种法律问题,这是我所不乐见的。

艾力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但也没有人会愿意将一切摊在别人面前,任人检阅。

娱乐有边界,隐私需空间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班 左秀珊

一家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中,可以看到全国景区直播,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测等,这在为游客提供便利方面固然是好事,但是深思一层,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呗直播,恐怕也难以让市民放下心来。因此,我认为,娱乐有边界,隐私需空间。

被直播是一种对个体独立的蔑视行为。诚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是,也没有一个人希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生活被直播给全社会观看。一个个体的成长,除了需要社会为之提供的生存条件和生活关爱之外,也需要有一个私人的空间,一个放松的不需要社会舆论的空间。正如某市道德模范因同性恋而进行变性手术的新闻遭到大批网民围观议论,他们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此口诛笔伐,大有一副我围观我有理的模样。且不说该事件的人物做法,但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直播现场若是摊在自己头上,恐怕让人胆寒啊!

被直播更像是一种网络暴力的产物,是泛娱乐时代的悲哀。泛娱乐时代,是一个全民玩过狂欢时代,“虚拟世界中没有责任”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自由拾取了边界,隐私也成为人们娱乐的内容。近年来,“人肉搜索”带出了不少贪官的同事,许多普通人的生活也成为了直播现场。一75岁的老太太为纪念死去的老公而20年来一直做善事的新闻一经报道,老太太一星期接受超过260个电话和无穷无尽的求助信,这让老太太不堪重负,最后竟选择自杀„„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活变成直播现场的感觉恐怕非常人所能接受的。因此,还隐私以空间显得刻不容缓。

还隐私以空间的重要性,还在于国家。部分无知人员曾以观光旅游为名,到国家军事基地拍照的时间屡见报端,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国家隐私和个人隐私都被赤裸裸呈现在全社会时,自由的边界不复存在,法律尊严也被漠视时,何谈娱乐?瞧一瞧的初衷也已改变了!

娱乐需有界,隐私需空间,行动起来,还隐私一片安静的空间。

网络直播实不可取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班

梁子桐

去年九月,一家名为“俺瞧瞧”的网站为众网友提供全国景区直播,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控等服务,引发了众多热议,在我看来,在网络上进行直播的行为实不可取。

不容否认的是,该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去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型之余还使我们得以与外界“接触”。但往深处思考,不难发现,如此网络直播,其害亦是无穷的,不容我们小觑。

在网络对实况进行无声直播,实际上是对不知情而被直播者肖像权与隐私权的变形侵犯。直播使得人们明明穿戴整洁却如同裸露般地在网络平台上被围观,所做的一举一动暴露无遗。其性质与外国著名的“谷歌地球”相似,该软件虽不是实时直播,但却因为上传的地图照片上出现了人脸而屡遭起诉。在这个隐私权应该被珍视的年代,网络直播却与其背道而驰,实为一种悲哀。

网络直播还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得不到本在公共场所就难以获得的保障。于人的身体而言,它于无形中张罗成一张天网,笼罩在人们的头上,给某些人的恶行提供了可乘之机及前所未有的便利。更进一步于人的心理而言,它导致人们在出行时抱有一种拘紧之感,无法真正释放天性,做最真实的自己。如同近日两个被微博“直播”的女孩,就因在等地铁时蹲坐在地上便被“直播”者谴责其为“没教养”。在这个难以用自己的价值观辨清孰是孰非的时代,网络直播无疑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舆论压力,甚至某些人又会不幸成为网络暴力的屠刀下那只待宰的羔羊。我们并不希望这些悲剧的再度发生,也要极力去避免因为网络直播而陷入“网络先审判”的泥沼。

总而言之,网络直播于当时当代实不可取,若真的想要获得即时的资讯,也可以通过电话、收音机等直观快捷的方式,没有必要用到网络直播这种锋芒潜在的工具。也许今天你只是将它当做消遣的工具看这个世界,但在未来的某天,你或许会毫无预兆地成为下一个无辜的直播主角,被这个世界一览无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9月,在一家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可以看到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控等,为此引发网友的众多争议。特别是不少市民发现自己被直播了,认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存在一定隐患。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此表明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5.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五

小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经常借故缺席。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景,当地晚报“酉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样看?请给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证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资料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若写信,统一以“一平”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若投稿,请自拟标题。

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日,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当家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我能够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境——在应对一群自我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长期历史构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构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天然合理;同样,作文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当承认的。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构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理解,最终在年代上构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除了(与其)经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经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当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完美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当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6.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六

青花罐典雅精致,荡涤历史旧迹,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其市场价值想必不菲,但却也只可观其形,人们无法从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勋章光华灿烂,见证着先辈的荣耀,诠释了保家卫国的豪情,后代却只能瞻仰观摩,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而“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虽无形,却影响着一代代的人,教导人们忠厚持家,勤学笃志。它不会随时代变迁而消逝,也不会在天灾人祸中泯灭,它将作为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福泽千秋万代。其言虽轻,其立德树人之效却重如泰山。

回望历史,有周公教子吐哺,有司马谈哭嘱《命子迁》,有朱伯庐著《朱子家训》,可见家训于人,是多么重要。在小程的家训中,“忠厚传家久”是立德,“诗书继世长”是长才,司马光言:“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谨记家训,我们方可成为德才兼备的“圣人”。可见,小程的家训看似仅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实则意味深远,它是先人总结的人生智慧,其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其真正价值所在。

家训是一盏指引子孙前进的明灯,仅有时刻铭记家训,我们才不会在大千世界中迷失自我。现如今,贪官污吏落马无数,若他们铭记忠厚廉洁的祖训,又怎会因为利益而“失其本心”所以,我们应始终将家训奉为圭臬,无论如何都守住自我心中的底线,且不断识习诗书来充实自我。如此,我们才可成为司马光笔下的才德全尽之人。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需要我们去守护,去传承。“忠厚传家久”是让我们忠于自我,忠于他人,忠于国家;“诗书继世长”则告诉我们要不断汲取知识,锐意进取,两句结合便是要我们知善进取,立身报国,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7.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任务驱动,作文

曾经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学生对语文有三怕:一怕周作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课改之后,鲁迅的文章占的比重变小了,学生的怕自然就消失了,至于作文和文言文的怕却依然需要持续下去,而且我想会一直持续下去。作文在高考中占据的分值一直比较大,我想这是因为作文可以呈现出太多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作文,涉及结构布局、语言文采、文学积淀、形象思维与理性思考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特别希望学生能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在高考中就更希望凭借作文拉开差距。

作为新兴的作文样式,任务驱动型作文一露面就万众瞩目。看过了很多网上的相关介绍文章,看过了各地模拟试题老师的讲解,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也在作文练习、考试中大胆地启用了这一新样式,学生写惯了新材料作文,猛一换类型,问题百出。为此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苏莉老师特意写了这次下水文(见附录)为的就是为学生指明一些方向,告诉学生老师希望看到的作文是什么样的。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浅陋看法

(一)作文考察的本质目的始终不变

不管是新材料作文还是现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变的是作文的考察目的。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这包括学生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也包括学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终需要学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对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考察要求不变

万变不离其宗,对作文的结构、内容、事例、书写等等形式考察要求是不变。哪个类型的作文都需要学生有丰富新鲜的内容、完整的结构、深刻的观点等等。

(三)变化在“戴着脚镣跳舞”——写作的角度范围有变化

从目前可以看到的模拟作文题目看,各地的作文一般是给出了一定的写作提示角度,一般是三个,比如茂名二模的作文题。相比新材料作文,学生可写的角度好像变少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其实可以降低审题难度,不在审题上给学生使绊子,更多去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至少让跑题的人适度减少。

二、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要就事论事

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写作中最好是从材料引出观点,所有的论述分析最终回到材料提出的问题上,切不可抛开材料大谈特谈。比如这次关于诗和远方的作文,这是关于一个人的职业选择的问题,首先他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知道选择哪个方面的工作,我们的作文应该落脚到职业选择建议上。我们的观点是作文的观点尽量细化,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态度,不要过大过空。

(二)观点明确,不要分散论述力量

选定一个角度之后就要严密论述这个角度,没有必要非得考虑辩证全面的问题,八百字说清一个观点就行。比如这次作文,如果选择了甲的说法那就只谈“选择职业当把目光放长远点,应志存高远,问问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因为作文要求是“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切不可忽略“哪一种”“更”。

(三)功夫下在平时

在平时要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辩论等,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也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这样,评论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写作起来就会水到渠成。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旧的传承,也有新的变化,只要师生用心动脑,多加练习,攻克作文这个堡垒将不在话下!

附录:2016年广东茂名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材料略)

心怀远方服务社会

面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的人生提示各有道理。然而甲嘉宾的一句“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却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如果人人都想着眼前的日子,自己的发展和收益,那么我们的社会的诗和远方又在哪里?心怀远方,才能更多的服务于社会。

心怀远方,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之时,少年周恩来慷慨发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接,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缔造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日,钱学森放弃了美国的优厚物质、科研条件,毅然回归祖国,为国家的航空火箭事业的火速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正是在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这样一批科学家的奉献中,在他们放弃眼前的苟且走向远方的抉择中,中国迎来了发展和繁荣,崛起和强盛。请试想,如果人人都在选择自己的未来时,着眼于眼前的名或利,那么现在的中国又会如何?

纵观社会,很多做出突出成绩的人都是将他的事业选择与诗和远方联系在一起。百度总裁李彦宏,选择回国创业,创立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源于少年时代的一次经历,让他发现人们在资源占有面前的不平等,让他最终放弃了世界巅峰的华尔街,回归祖国,成为互联网的传奇存在。猴王六小龄童,面对身体瘦弱的先天不足,却毅然决定扛起传承猴戏的重任,不仅成为经典孙悟空,更弘扬了属于中国的西游文化,是因为他心系家族的荣光、国家的文化。是啊,当一个人心中不只装着自己的利益,不只装着眼前的苟且时,他走得就会更远,他做到的也会更多。

也许你会说,他们的心怀远方是因为他们天生的不凡,渺小如我,何必心怀远方?那请记住马云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啊,心无远方,路无远方。心怀远方,路在前方!

8.撩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面纱 篇八

观点阐述型材料: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任务驱动型材料: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全国新课标卷一)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种作文材料有不同特点:

一、材料形式不同

从材料形式看,观点阐述型材料可以是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言警句等,如材料1寓言故事,材料2格言;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大多数来自于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有争议的问题和社会现象。材料往往先叙述故事或摆出某种现象,然后会列举不同人的看法。如材料3,“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材料4,“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而小卜自己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二、材料要求不同

观点阐述型材料往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材料含义”,只要不脱离材料含义,都不算跑题。只要提出一个恰当准确的观点,就可以围绕观点联想阐述,找一些与材料相似或相反的论据进行阐述。如材料2“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种要求比较宽泛,只要理解了材料内涵,就可以运用发散思维联想构思。而任务驱动型材料要求中都给出任务: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学生必须带着任务去审题、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拟出观点,而后写作。

另外,两者在文体要求上也不同。观点阐述型材料一般没有具体的文体要求,只要能够证明观点或者表现与材料含义一致的中心即可;但是,任务驱动型材料虽然只说“明确文体”,但“表明你对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已经暗示学生必须写成议论文。

三、观点的提出方法不同

观点阐述型材料的观点需要从原材料中引申。观点阐述型材料,都隐含着一定的道理,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前提下,可以从不同角度审题立意,引申出若干不同的观点。比如材料1,最佳角度是乌鸦,由它可以提出“认清自己方能成功”“努力拼搏才能实现梦想”等观点;再如材料2,光明和阴影存在辩证关系,明白这一点后弄清他们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可以提出“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战胜阴影,就是要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获得人生成功”等观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相对宽泛,针对现实,审题立意可有多个指向,但必须围绕材料提出观点,一旦脱离材料就是偏题甚至跑题。这类作文的观点都是写作者对所给材料中事件或现象的态度看法。比如材料3,若给小陈写信,可以提出“力挺深明大义的好闺女;若给老陈写信,可以提出“关爱家人,就要坚守法律底线”;若给相关方写信,可以提出“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络社交媒体来传播”。

四、写作模式不同

观点阐述型作文是要围绕自己提出的观点,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阐述自己观点的论述类文章。一般可以遵从“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则需要针对自己提出的观点对材料逐一评析,写作重点是评析。常用模式为“针对材料提出观点——对其他看法做辩证分析——针对材料从不同角度逐一评析——针对材料议论收束全文。比如材料4,我们可以提出观点“小卜应该走在创业梦的黄金大道上”。然后,对乡亲、企业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比如“报恩固然重要,但错过了合适的年纪、良好的机遇,所有的回报只能成为浮云”。辩证分析后,可以从合适的年龄、创业艰难、梦想美好等角度进行评析。最后做出总结。

五、对论据的使用方法不同

观点阐述型作文中所使用的论据在文中占有重要地位,阐述观点实际就是对所引用的论据进行阐述。比如材料1的第一个观点“认清自己方能成功”,如果阐述这个观点,我们大多会想到关于陶渊明的素材,如“陶渊明为了生计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令,而他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认清了自己不适宜做官,毅然选择回归田园。”引用这一论据并展开阐述就是为了证明观点“认清自己方能成功”。

9.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篇九

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 思维方式(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结果分析、背景分析、辩证思维、比较分析、让步思维(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

材料构成: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但可以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

论证分析角度: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传统历史等 论证分析具体内容指向(供参考):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2、依法治国理念(法律规则)。如:网络随意发帖;恶意占用公用电话;旅游不守法规;不孝不尊敬长辈;恶作剧导致违法;不准守交通规则;考试作弊,参与欺诈活动等。

3、中国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或人生观。

4、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对创新与传统的思辨、热爱科学、勇 于探究、追求真理、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设题。如:“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与传统”“山寨与创新”等?

5、人性主题:即是反映与人的精神活动或行为有关的感情或思想。(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比如:爱、坚强、执著、追求、宽容、包容、诚信、真诚、善良、友善、团结、高洁、帮助、自由、平淡、美、简单、尊重、伟大、深刻、平和、理智等

一、“争议型”作文材料,如全国卷1“女儿举报父亲高速接打电话”(材料+争议评价 + 任务 +要求)

1、★“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1 ——例文1——资料一“抢红包”范文1 思路结构———

1、第一步:引——概括现象(事件)、提出争议点,表明自己的判断(肯否或辩证对待,如“该争才争,争应有度”),并确定观点。

2、第二步(主体部分):议(从不同角度从权衡利弊、优劣、好处、危害等)(1)、个人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2)他人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3)自然、国家、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制度、法制或其它)等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背景分析法 + 结果分析法)

3、辨析思考(权衡比较另一种观点或对立面)

4、提出措施、期望、号召等

2、★“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2

范文见 资料一“抢红包”范文3

1、现象——观点本质

2、论危害(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模型1相同):

原因一(个人人生)——本质

原因二(社会现实)——本质

原因三(传统、历史、文化、制度或其它)——本质

3、联现实,挖根源(析本质)

4、提办法(不足或危害在哪个角度方法就从哪个角度提出)

5、作结论(期望、号召)

二、“优选型”作文材料,如全国卷2“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成都三诊“争第一”

提示:作文材料给出的是两个以上的不同,甚至对立的对象、观点等,让你权衡比较、做出判断选择

1、★“优选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1 ——适合材料是对立的观点

范文——参见《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写》资料3《该争才争,争应有度》 思路结构——(先驳后立——同鲁迅《拿来主义》)

1、引——概括现象(事件)、摆出优选的几方,表明自己的选择,并确定观点。

2、驳——(1)提出要“驳”的观点(自己选择的对立面),这是驱动任务

(2)让步承认对方的优势——(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主体部分相同):

(3)指出其不合理性(危害)——(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主体部分相同):

(4)联系现实,分析原因——(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主体部分相同):

3、立——(1)表明自己的选择,明确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2))指出其优势(好处)(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主体部分相同):

4、回扣材料,作结论(期望、号召,展望美好图景)

2、★“优选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2 ——适合几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权衡的材料

思路结构——

1.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阐释理由(结果分析)。

3.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阐释理由(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承(阐释理由)(每一段的分析角度、段落结构、论证思维及方法与“争议型”模型1主体部分相同): 证明最具风采原因1——分析材料(比较分析、假设分析)

证明最具风采2——分析材料(例证法、因果分析、结果分析)……

5、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三、★“事实现象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作文题示例:2015年11月9日云南网配发一则图片新闻:孙子要手机,奶奶背着竹筐替孩子付钱。年迈的奶奶弯腰背着竹筐,看上去很吃力,而正值年少的孩子却两手空空,只顾前面带路,连搀扶奶奶的意思都没有。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解析——(它依然是任务作文!!看起来和以前的叙事材料一样,但现在绝对不能找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材料举一大堆古今材料,天马行空地阐释证明一番,必须就事论事,适度拓展):

1、梳理材料,找出评价的对象或角度,揭示本质,表明看法(可以谈从孩子的角度谈“孝”,也可以从奶奶角度谈“溺爱;正确的教育方式”等)

2、围绕主题进行评价说理(必须就事论事)

10.任务驱动型作文教案 篇十

先来看看两道题。

甲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圆明园兽首铜像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去,流失海外。今年3月25日,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再三反对和抗议,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仍悍然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

乙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

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两道题目

甲是某教辅资料的考前押题,乙是江西2009年江西卷的高考真题。当年有许多考生按照教辅资料提供的立意去应考,结果全部判为不及格。

乍一看,两题均是以“法国佳士得拍卖中国圆明园兽首”的新闻事件为材料;但仔细一瞧,却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甲题是让考生针对整个新闻事件,自选角度进行评论。而乙题则要求考生针对蔡铭超的行为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搞清楚甲乙两题的区别而匆促作文,就会大意失荆州,掉入跑题偏题的泥淖。

有鉴于此,江西高考命题组,每年都要以“于稳”的名义,撰写“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并公开发表。其目的,就是要把江西命题组的命题思路,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意图,传递给中学师生。

甲题是从材料得观点,然后可以抛开材料写文章。

乙题是就材料之事,谈自己的看法,或析原因,或谈理由(不得抛开材料)

无独有偶,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负责人张伟明先生,也常常以“余闻”的名义,撰写此类文章。

有鉴于此,江西高考命题组,每年都要以“于稳”的名义,撰写“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并公开发表。其目的,就是要把江西命题组的命题思路,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意图,传递给中学师生。

无独有偶,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负责人张伟明先生,也常常以“余闻”的名义,撰写此类文章。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是话题作文。

在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真正内涵的时候,分析它的对立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先来看看非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张开老师在文章里对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从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换句话说,任务驱动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来,虽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线很多老师的教学,甚至一些地区的高考阅卷标准,用的还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的标准。

新材料作文

材料往往滴水藏海,内涵丰富,任选一个点 都可以立意

任务驱动型 就是这样而来的

析现象,挖本质,找原因,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甚至驳论

我们先来看看很多高中生的对此材料作文的一般写作套路。他们面对一则作文题材料,一般的做法是,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比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

任务驱动型作文 就是这样为了防止套作出来的,所以 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加大限制性。

该类作文审题基于一个前提:从整体上理解材料,强化读材料的整体意识。

我们来分析下面这一道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批判者”与“建设者”各代表一类人。写作时,可以选择“批判者”与“建设者”中任一种人或其表现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这两种人或其表现进行比较。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

这就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具体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呢?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面对这个材料如何审题呢?

要完成的任务是,选择一篇

理由是 有人情味有温度

写作的关键 就是挖掘材料蕴含的有人情味有温度

一、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材料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

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要体现思考、权衡和取舍。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应该圆满完成题目指定的任务:挑选出一则最能“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新闻。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无限生发,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相当多的学生 漠视任务,开头结尾都不说 我选哪一个,也有人另搞一套 这三个我都不要,还有人 三个都要,这就是不明白任务驱动

可这样引导学生 你是编辑 你既不能空版面,同时又因为版面放不下 只能放一篇,所以 你得说服领导,阐明你选择这篇的理由

(第一步,分析各方(各小材料)的优劣点(或叫好的方面与不足)材料1体现,诚信让社会有温情,但材料中,诚信其实是职业本份。材料2体现,敬业让社会有温情,但材料中,敬业其实是职业本职。

材料3体现,宽容让社会有温情,但材料中,宽容也画展方没有办法的选择。

第二步基本构思:

如果选定材料1,那么接下来首先得谈: 1.概述三材料的事例与主旨,亮出观点。

2.就材料1分析,为什么材料1能体现社会的温情.3.为什么材料1比材料2更能体现社会的温情,可一分为二地谈材料2。4.为什么材料1比材料3更能体现社会的温情,可一分为二地谈材料3。5.总结)

二、评分标准

1、选择没有对错,不分优劣;关键看理由,理论支撑,事实依据。立意有写作之上的优劣之别,没有评分上的高下之分。先选一个,再结合材料论证为什么选这个。

2、文章要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但并不意味要对三则材料平均使用力量;可以并且应该突出所选择的的那一则。如果仅仅分析一则材料没有顾及另外两则,降低一个档次给分。

有人说 这样的文章就事论事,难出深度。

看一篇例文吧 《最暖是温情》

本文倒数第三段,就是出深度的所在。

深刻是思想

思想很难教会,但有一条 弘扬真善美

鞭笞假恶丑,洞悉本质

发现趋势。

但这例文缺点也明显:三个案例平均使用力量,看起来面面俱到 ;其实

力有不逮 每一个都说不透,一定要侧重

再来看一篇例文《以爱化之》

这篇比上一篇更好一些,既有权衡比较 又重点突出,所以,比较分析很重要。

(如果仔细琢磨,任务驱动型作文 很可能更应用文联系起来考,比如 写信 提建议 撰写发言稿,给报刊投稿。发言稿 要口语化

要注意称呼和结尾

写信要有格式

注意语气,给领导提建议 要得体。)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生活不会非此即彼。任务驱动型作文,大都设计了一些新与旧、是与非、能与否、成与败、好与坏、美与不美、该与不该的情境,让考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去寻找真理适用的范围和边界;让考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去发现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让考生拨云见日,想办法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让考生通过剖析具体的、个别的案例,去发现和归纳同类问题的共性和规律。这些作文题大都没有预设主题,没有限定立意,比较开放,鼓励考生根据材料,结合生活,独立思考,自定立意。写什么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别重要的是如何写。要想得高分,就必须对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条分缕析,摆出具有说服力和证明力的铁证,有理有据地自圆其说,并且使人眼前一亮。

从考查内容方面来讲,特点有四。

第一个特点是,特别关注考生的思想发育和精神成长,考查考生现代公民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现代公民意识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

第二个特点是,特别关注考生的经历、见闻、感受和思考,考查考生的生活智慧和做人境界。

第三个特点是,特别关注考生的思辨能力,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证能力。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任何真理再向前一步都可能变成谬误。高考作文还特别关注考生的思维品质 第四个特点是,风花雪月的文学趣味在不经意之间被淡化,严谨治学的实证能力被空前重视。

趋势备考:准备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最新动向。思想备考: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有智慧的现代公民。高考作文考查的实质,是通过某个特定的角度、某一特定的侧面来考查考生的思想、情怀和智慧。有了思想、情怀和智慧,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顺利押中每一个高考题,轻松应对每一则作文材料,圆满完成每一道高考作文题。

思想备考的核心: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怀、有境界的现代公民。在当下要点有三。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培植现代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治(规则)意识、科学意识、人文意识。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

每一个词,每一种意识,每一种观念,都要开展主题阅读和定向积累,并且将自己置身于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去,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思考。

思想备考的要点: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要坚持观察、记录并剖析身边的新人新事新生活,积累自己独到的发现。要持续关注、收集并剖析负面热点和案例。重在挖掘和弘扬其中的真善美、揭穿并鞭笞其中的假恶丑。要不断关注、收集并剖析各种负面现象和报道。仔细剖析其危害,深挖其根源,并尽可能提出解决之道。要留心收集、整理并剖析名人案例和名人传记。如学界泰斗、商界领袖、政坛精英、艺术巨人、娱乐明星、道德楷模、青年俊杰。梳理他们的成长轨迹,剖析他们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生的感悟,并将这些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期收获幸福、健康、成功的人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总结为人处世的技巧。为人,要德才兼备,敢于担当,且有能力担当。处世,要利己、利人、利社会,让自己备受尊敬。学习,要态度好、方法好,学到真本领。有能力,不辱使命;有魄力,能成大事。修身,要锻炼身体,健康心态,阳光满怀,感受幸福。养性,要培养纯真的爱好和兴趣,腹有诗书气自华,琴棋书画品味佳。

思维备考:掌握辩证法原理和逻辑学知识。思维备考,首先要掌握辩证法原理。

人们常说,朋友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敌人,也就是我的敌人。这话对吗?

——要科学准学地回答此类问题,避免在作文中闹笑话,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些辩证法的知识: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明白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就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毫无是处。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各打五十大板。看问题既要全面彻底,又要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弄明白外因要用过内因起作用,抓问题要抓到关键处。

要将以上枯燥的条文,与鲜活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反复揣摩,加以理解。要逐一梳理生活中的矛盾对立现象,并与同学展开讨论。如:破与立,大与小,美与丑,快与慢,博与专,守旧与创新,普及与提高„„ 要学会反弹琵琶,与格言、谚语俗话唱唱反调,颠覆过来,看能否自圆其说。思维备考,其次不可疏忽逻辑学知识。

“做饭要放米”,简直就是废话。但如果续上一个尾巴,变成:“做饭要放米,做人要讲理。”读者眼前立马一亮。——这就是类比推理的魔力。类似的还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浇树要浇根,交人要交心”“铁冷了打不得,话冷了说不得”“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豆腐要吃烫的,老婆要讨胖的”“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好铁要过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等等。

为什么有同学写完题目作文就写不下去?为什么总提炼不出段首中心句?为什么分论点总是在交叉?

——这都是逻辑知识欠缺所致。要写好高考作文,就应该强化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训练,让一套一套的句子,张嘴就来。

比如:由总到分的演绎推理。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岁寒三友:松、竹、梅。校园风景美:春雨中的校园是一首诗,阳光下的校园是一幅画,晨雾中的校园是一首歌。现代生活真奇怪:吃的喝的都有害,歪门邪道来钱快,房价疯涨难下来。

比如:由分到总的归纳推理。团结能人做大事,团结好人做实事,团结坏人不坏事,三个句子一归纳,就是:科学待人三要素。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阵春风,就吹绿田野的庄稼。几个分句一归纳,就成了: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技法解说】 所谓看透因果,就是在论证、分析问题时,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也就是将以描写、记叙、引用等方式呈现的素材,采用点评、分析、判断等手段,进行精细化加工,榨出“油脂”,从而打通素材与主旨之间的因果关联,让素材和主旨高度吻合,以增进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文章震撼和征服读者的力量。【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年全国卷2)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经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巨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个当事人,各具风采。如何权衡,如何取舍,如何选择?答案要明确,不能和稀泥;不但要有明确的答案,而且要有清晰的理由。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权衡,取舍,选择标准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最好符合普世价值,说得人家心悦诚服。可以尝试从以下切入点去比较:时代最需要什么,人民最需要什么,祖国最需要什么,科学与技术孰为重,祖国与人民孰为重,创造、制造和享受孰为重,工作、学习和生活孰为重,谁最有榜样引领作用。

任务是

谁更有当代风采

当代风采是什么 可以自己定义,首要任务要明确,时代最需要什么,人民最需要什么,祖国最需要什么,科学与技术孰为重,祖国与人民孰为重,创造、制造和享受孰为重,工作、学习和生活孰为重,谁最有榜样引领作用,先定圈。

一定要牢记任务:找出最的那个,并且完成任务 在最显然的地方。

11.如何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下) 篇十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本身多是时事或者从时事中改编的故事,非常适合用严谨的议论文,尤其是时评体作文来写作。

以上文提及的材料1为例,作文如下:

最溫暖的视角,是善意的视角。主办方对少年行为的理解,没有沾上一丝恶意。主办方认为男孩是认真看画无意为之,那么所有游客都一样善良;若他们恶意度衡,那么所有游客便都是潜在的危险分子。主办方也许要为画加上厚厚的罩,也许再不敢办展,逢人便说世风日下、人心险恶……所以,我愿让这束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你开始懂得用带有温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这个议论文的主体段落就事论事,注重逻辑,使用了相当多的分析方法。比如,意义分析:主办方对少年行为的理解,没有沾上一丝恶意;假设分析:若他们恶意度衡,那么所有游客便都是潜在的危险分子。这个段落没有堆砌素材,把“善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得相当透彻。

仍然是以材料1为例,作文如下:

童子之心,以爱化之。主办方的目的是保护孩子,是对孩子精神上的一种呵护。试问一个12岁的小男孩,心智尚未成熟,随父母前去观画,却因不慎损坏画作而遭到严厉呵斥,他幼小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打击?这幅画也许价值连城,但这种所谓的“价值”不过是成人用金钱衡量出的一个数字罢了。而在孩子的世界,快乐、欢笑即是价值。在小男孩眼中,那珍贵的作品也许与家中随手可得的玩具没有区别,为何在家损坏玩具就没关系,而现在就要受罚呢?

这里的对比分析相当出色,把名画对于大人和孩子的不同意义分析得很到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代表了学生逻辑思维的成熟。

三、融情于理,情理并重

当然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常常围绕时事来做文章,所以时评的意味很浓,并非是要同学们只写枯燥无味的“口水话”,绕来绕去还是那么点道理。其实,“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完全能够在道理分析的时候,融入个人的情感,在不经意间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情理并重。毕竟,优秀的时评文章也是情理交融,吸人眼球的。

以材料1为例,作文如下:

如今,我們常叹息世风日下。有人不恕:车主被交警开出罚单后痛骂交警全家,不依不饶;路上一点擦碰便怒火大发,誓要你死我活。有人怀疑:他们用最大的恶意看待世界,孝子是装的,好人是搏出名的;他们甚至赞颂恶人,说恶人至少“真实”。我们的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习惯了冷漠与暴躁?我看见许多人对其他人满心防备,我看见许多人对所有人满是怀疑,我看见许多人的眼角挂满冰霜。

所以,我想让这则消息登于《暖闻》,尽管它不曲折不刺激,我想用这样的宽容与善良温暖冰冻的心灵,我想让暖流在人心之间流淌,我想让这样的事情不再成为新闻。

这是作文结尾的两段话,就事论事之后,文章开始适当地关注社会,作者老练地使用句群,“有人不恕……有人怀疑……”“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我想……我想……我想……我想……”,整个段落文气充沛,情理交融,很有感染力。

再比如,有的考生在作文中引用纪伯伦“伟大的人有两颗心灵,一颗用来流血,一颗用来宽恕”这一名言来阐释宽恕的意义,非常之贴切,也是文采出众的表现,值得学习。

总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发展与进化,只要能够就事论事,情理并重,就一定能够写出出色的作文。

12.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篇十二

关键词:大专,高等数学,任务驱动型教学,价值

一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实施过程

1. 设计好学习任务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 设计目标任务将直接影响到大专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设计的学习任务必须兼顾科学性、合理性、趣味性、层次性、感情性等原则, 并结合大专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好高等数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 在互联网中搜索高等数学教材中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2. 积极创设好数学情景

积极引导大专学生带着积极的兴趣和最真实的目标任务进入高等数学学习的模拟情景中, 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空间想象, 加深大专学生对高等数学中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或经验去同化所学的新知识并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

3. 透彻分析任务目标

数学教师通过启发或引导的方式, 让大专学生对高等数学总体教学工作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再把整个任务目标分成若干个要依次完成的子任务, 找出每一个子任务的关键点, 让大专学生清楚学习高等数学的任务, 激发大专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在摸索中完成任务目标

在探索中完成任务目标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在有限的数学教学中, 在教学的时间、空间上积极突破。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多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带着任务目标积极地查阅相关知识, 用团队协作或自我摸索的方式完成相应的目标, 形成良好的系统思维。

5. 形成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展示环节既可放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 也可放在课外活动时间, 这样的展示和沟通让大专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 获得了分享成功的喜悦, 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 便于找出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这样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 让大专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优势和劣势。

6. 强化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是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系统化的重要过程, 通过建立各个知识模块间的逻辑关系, 形成高等数学整体知识的认知,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构建, 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处。

二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 提升学习兴趣

在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学习中, 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大专学生最佳的学习场景, 穿插最新、最前沿的教学材料, 促使大专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感受知识的魅力, 享受学习的过程。如高等数学中对微积分的教学, 需要多运用发展史中的几何和物理背景去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探索, 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新奇的数学故事, 激发大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兴趣。设计的任务目标一定要和大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 要求难度适中, 层层递进, 形成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 既方便大专学生巩固旧知识, 又方便学生融合新知识, 让大专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增加自信心。

2. 起到激励作用

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高等数学要发展大专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和其他知识相结合。教师还需要对大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潜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及时处理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学习的反馈信息,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交流讨论、网络互动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 正向地引导, 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对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得出的不同结论及时做出评价,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出整体的高等数学知识体系, 积极运用, 加以拓展。

3. 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是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桥梁。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积极引入数学建模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的能力。把生活背景和数学建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引入合适的、典型的、有趣的素材, 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多样化、趣味化。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多媒体信息化的手段, 让大专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数学高深莫测的境界, 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大专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结论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 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模式, 让大专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探索的核心人物, 极大地调动大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加强大专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创新的意识, 同时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辉、唐友刚.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新探[J].广西教育, 2011 (33)

[2]毕兴芹.《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8 (4)

[3]李娜.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探讨[J].才智, 2011 (20)

1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篇十三

(二)——2017届高考备考作文任务驱动型预测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第一碗鸡汤:快乐教育。有人鼓励你“不要打孩子”,而要“给孩子自由和快乐”。结果是:玩六年,基本礼貌、知识能力和视野一个都没有,竟个个心比天高,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受不得管、吃不了苦、听不得骂。第二碗鸡汤:充分释放天性。在餐厅吃饭,三岁孩子奔突吵闹,破坏了静谧美好气氛。有人孩子妈说:“让孩子小点声好吗?”她说:“孩子天性不就是活泼吗?没办法。” 孩子爸没客气:“孩子这样已经是侵犯他人了”。第三碗鸡汤:成功和学历没关系。有人说,现在大学生都在给初中生打工,小学毕业的都给博士当老板了......学历没用,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将来更有可能当老板。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做出你的选择和权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展示】

学力是成功不二法门

在这个纷繁嘈杂的社会,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但其中的迷魂汤有时却使人迷失方向。沉溺于所谓的快乐教育,给孩子所谓的自由和快乐,结果却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学无术而又傲慢无礼的人;执迷于所谓释放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却导致孩子不懂遵守社会准则可悲的事件不断发生。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成功和学力没有关系”的谬论。我认为,学力不仅与成功有关,且关系重大,它是成功的坚强柱石。

有人看到一些富商名人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而又没有什么高学力,于是就妄下结论:成功与学力没关系。可悲的是,他们忽略了成功人士背后艰辛的付出,血汗的流淌,殊不知,他们在努力开拓出一片天地过程中,学习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视野,收获了财富。这些人或许是天才,或许拥有一技之长,但我们大多数孩子都是中人之姿,知识挑战的艰苦是必须的,只有经历数次磨练,通过层层选拔,取得高学力,才能立足于世而大放异彩。中国两弹一星的专家们,哪个不是知识高端加上长期实践的结果?

至于快乐的教育方式,本身没有错误。错就错在有人歪曲“快乐”二字真正的含义。在我看来,适当自由和快乐,让他们在游戏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和生活的乐趣没什么不好。但基础教育方面,绝对不可坐视不管,任由孩子走向歧途。这不仅不负责,更是人才的浪费。拥有高学力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快乐而影响学习,他们埋头苦读,以沉浸在知识海洋为乐趣,用知识填充大脑,用美德慰藉心灵,用修养释放芳香。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许多人都认同孩子就要释放天性,我觉得天性应该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领域勃勃的乐趣,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任由惰性发散的借口。释放天性要有底线和约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财富的发展,更要注重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教育又是素质提高的基石,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个人素质才得以提高,这与学力有莫大的联系。高学力的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试想,有几个前途光明者是小学毕业的呢?李天一的事例不是很好的反证吗?

成功路上难免会遇到风吹雨打,心灵鸡汤固然会温暖心中的凄寒,但没有营养甚至是歪理邪说,会令人迷失方向。倘若手握一份高学力,心中便多一丝清明,眼中看清了前进方向,学习有术,实践有方,相信前途一片光明,能拼出一片美好未来。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高学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 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0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

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展示】

有名无名都是英雄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无论是有名也好无名也罢,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别人,有名无名这件事,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对于那位烧烤店老板和那位女孩,我们都以尊敬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不管他们是否在乎自己做了好事留不留名这种事。面对烧烤店老板,我们要对他怀有一颗感激的心,感谢他多年来花费近20万元来资助了那四名学生,使他们都踏入了大学的校门。或许会有很多人对他持有一种不屑的态度,因为他们心里都想着老板既然自愿去资助那四名学生,又过了这么多年,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的想借用媒体来报导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其实换个角度来讲,也许老板有自己的一些难言之隐,又或者他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善良的行列里来,继续去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

诚然,我们似乎更为赞同那位只是偶然路过却毅然决然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位女孩,她真的发扬了活雷锋的精神,在别人需要帮助时送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事后又默默地消失在人群之中——这份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的情怀,着实值得给她点一个大大的赞。古有‘勿以善小而不为’,今有‘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不留名精神’;这值得我们去赞扬去传承。虽然如此,我也不觉得女孩行为比烧烤店老板更高尚,他们只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做着本质相同(行善)的事,至于留名与否,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我们太需要这些行善行之人。偶一为之之善或坚持行善会让很多冷血之事不再上演。小悦悦事件中,人们对18路人漠然的鞭挞和对陈贤妹善行的颂扬表明了社会渴望善举。浙江一老人骑车摔倒在路边长达一个多小时无人问津,围观群众固然有怕被讹诈的心里,但更多的恐怕是习惯性麻木,意识里维持一份善念并去行动远胜于在旁边的指手画脚、冷眼旁观。

不管烧烤店老板或救人女孩在行善之时有没有想过留名,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与钦佩的人物。生命的意义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是在坚持行善,哪怕行善的动机不是太纯粹,你都是最棒的那一个;无论是有名还是无名,只要做了好事,你就是英雄!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形的队伍中也不乏高中生的身影。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在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2015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深凹的额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颜值时代,是“造脸”还是“修心”?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展示】

愿为修心不修脸

“如果世界漆黑,其实我很美。”当代超人气歌手薛之谦直言不讳告诉我们,在这爱美的时代,没有一张标致的脸蛋,很难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而我,愿为修心不修脸。

近几年,整形热潮异常火热。整容失败的案例不尽其数,触目惊心,整容者也会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却丝毫不影响整形行业的发展。许多人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去削骨拉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网络时代迅速发展,拍张照片要把自己修得“笑靥如花”,去博人眼球,获得所谓的“自信”。

愿为修心不造脸。修养心智,修养心志,修养心性,方能铸就灿烂,迎来辉煌。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跻身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纵使他有“深凹的额骨,卷曲的头发,参差不齐的牙齿,以及一副5英尺高的孩童模样”,也丝毫没能影响他征服世界的野心。早期因为相貌问题,来到肯德基打工,被肯德基拒收。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入股了百胜中国,旨在“以貌取人”。

愿为修心不饰脸。一颗有宏大志向的心,让马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潮平两岸阔。“一副参差不齐的牙齿,一身健硕壮实的身躯”,不错,说的正是她------歌手韩红。早期因为不出众的外表而被外界嘲讽,但因其嗓音出色,才勉为其难留在经纪公司,后来因为一首《天路》打破了外界的质疑,现在的她依旧是“这副德行”,她这样自嘲道。

愿为修心不修脸。修一颗才华出色的心,韩红在山重水复中,收获柳暗花明。中国青年说里上了位“瓷娃娃”——刘大铭,因骨胳与常人的不一样,容易断裂,从小到大做了17次手术。这样的坦然是消耗了多少负能量才能从这个孩子的嘴里云淡风轻地说出口,骨胳发育不良导致压迫到脸部发育,脸部五官被挤到一起。“不坠青云之志”的他通过向德国医院求助,挽救了他的骨胳及五官,并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正如毕淑敏所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翻开怪力乱神的《封神榜》,看到的是妲己利用美色,蛊惑纣王纵情声色,荒理朝政。“红颜祸水”便意在此处吧。翻开哀愁忧怨的《红楼梦》,看到的是王熙凤美艳过人,却心机叵测,最后却落得一张草席下葬的下场。有着倾国倾城的样貌,却这般心狠手辣,那样的样貌,世人是否倾心? 造脸固然重要,修心亦是如此。让我们找寻路上的那抹素心,走出人生繁华风景,我愿为修心不修脸。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范文展示】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红包,译名lucky money,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事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与尊重。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7月23日下午3时 许,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猛兽区,一辆自驾游轿车突然在老虎园区停下,一年轻性擅自下车来开司机插门的瞬间,被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袭击,随后母亲为 救女儿,不顾一切下车冲了过去,园区救险车及时赶到,但为时已晚,其中母亲被老虎咬死,女儿受重伤,野生动物园现已被勒令停业整顿。

该园规定,游客在游园前,必须先行跟园方签订《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内容包括“本园内散放的动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具有相当的野性”;“进入园区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猛兽区内的警示语随处可见,广播时时告知相关事项。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做出你的选择和权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展示】

遇事三思莫冲动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年轻女性在猛兽区擅自下车,导致其母惨死虎口,自己身受重伤的悲剧发生。这起意外发生的可怕性,以及背后问题的严重性提醒人们:遇事三思莫冲动,否则后果会惨重。

反思,会让我们理智清醒。生活是各种各样片段的彩色交织,我们在享受其中愉悦人心的片段的同时,理应接受其中惹人心烦的片段的负面洗礼。“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话深入人心,它告诉我 们做事要理性,谨言慎行。诚然,理性在冲动面前显得如此弱不禁风,倘若不加反思,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难免会被冲动这一魔鬼操纵,超越规矩,害人害己。冲动任性,必将受到惩罚。女子在猛兽区的车内与丈夫口角,擅自下车拉开司机车门的举动,正是被魔鬼冲昏头脑,这是不理智的行为,不负责任的举动。尽管协议在先,但协议能保护你不受 伤害的前提,是你不能擅自下车。情绪激动时,忘记了义务和责任,让任性的习惯占据上风,为魔鬼打开潘多拉的瓶子。因此,学会三思而后行,控制好情绪是一种 理性和智慧。假如女子能够对问题理智分析,也许悲剧不会上演。现实中,有多少“如果”让事后诸葛亮们假设?难道老虎给你任性机会吗?它用动物的方式警告那 些任性胡来者,以此来惩罚冲动者。

理性智慧,是成熟的标志。现实中,老虎伤人是偶然,但是还有多少老虎没被关在笼子里?横跨栅栏,不走斑马线、恣意撞红灯、开车随意变道、开车看手机玩微信、游区违反规定执意攀爬乱涂乱画、飞机上的空闹、国外旅游殴打工作人员…….无论是锁事还是大事,不管什么情况,按照我的意志办事,否则就打就闹。心智逐渐成熟,阅历不断积累,大爷心态的劣根要抛弃。遇事三思而后行,杜绝冲动应成为一种处事习惯。倘若以自己的任性态度变本加厉的彰显,终将酿成大祸,追悔莫及,任性猛于虎。

管理和监管,都必须到位。对于一些危险地带,景区应规范管理,安全保障措施应齐全,应对机制应健全;监管部门应定期检查落实责任,在其位应有所作为。关爱游客,敬畏生命,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理智思考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为宝贵的礼物,唯有理智思考,清醒反思,而绝非为所欲为、无理取闹。不但是责任体现,更是智慧彰显。因此,遇事三思莫冲动,为人为已有敬畏。【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范文展示】

法律也要有温度

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无心踏错一步,怎想付出的代价竟是无可挽回的十年青春;冷冰冰的法律面对两失足少年竟丝毫无变通之处,只是将其未来和希望用“公民应知法守法”的巨锤敲得支离破碎。心酸否?悲痛否?在我看来,即使是密不透风的法律巨墙,也应有人性的瓦缝让温度进驻。

诚然,作为保障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律应有其自身的强制性,以达惩奸除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保持社会相对安宁稳定的目的。李零教授也说过,“以德治国,德必伪,国必亡”。假若一个国家没有法律作为硬性措施,而仅凭人们的道德观、伦理观来试图治理社会,那么它必如海滩上堆起的沙堡,不堪一击。

然而,这并不是法律可以冰冷到没有一丝温度的理由。孟子曾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小闫同学的确犯了错,是当受罚,这毋庸置疑。但竟把他们的行为与那些猎取象牙、捕杀老虎以牟取暴利的可憎行径相提并论,岂不可笑?惩罚的意义更多的其实并非在惩罚本身,而在于教育与警醒。经过认真教导与深刻反省,相信作为大学生的他们,今生今世都不会再犯。可事实呢?直接将冰凉的犯罪分子之帽死死扣于他们头上,仅凭人性温暖与客观思考绝无取下之可能。听闻某官二代酒后驾车撞人致死仅获刑三年,我们不禁发问:一条人命竟抵不过两名青年掏下的十余只鸟?这十余只鸟竟又把两人十年大好青春光阴的价值比了下去?吾未见其明也。

当然,法律所需要的温度,并非是对恶人行径的恣意纵容,也并非是对法律强制性的挑战,更并非是我们可以心存恶念怀揣侥幸心理的理由。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如小闫这般迷途未远的孩子重返正道的机会,是能够让扶老人反被讹的年轻人得到理解与支持的人性,是能够让人文关怀式微的理性时代更有人情味的温度。

上一篇:京剧故事50字下一篇:温暖的家叙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