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2024-10-12

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精选11篇)

1.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一

2011/5/29 21:48:53

教师的幸福缘自专业成长

我坚定地相信,人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幸福。我坚定地认为,教师的幸福缘自专业成长。

实践中我时常发现:一旦教师体验到教学的幸福,他的职业倦怠不再。

一周前的一天,数学慕老师兴冲冲地跑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赵校长,奇迹发生了!就在他刚刚上完的这节课上,从来不学数学、数学考试从来都是个位数的张同学竟然会做题了!而且做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他兴奋不已,脸上洋溢出了久违的生动。

慕老师的课后随笔,是这样写的:

教学十多年,我始终把工作当成一个职业而不是一项事业。随着教学经验的完善,自己似乎能应对所有的课堂,职业倦怠随之出现。虽然自己任教的班里也有几个不学数学的学生,但总以为是学生天性使然。周日举行的“专家月报告”点醒了我:要想改变学生,必须改变自己;要想使学生学数学有情绪,自己先要调动情绪;不断地“表征”信息,就能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这节课我试着用专家给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想到“石头开花了”!十几年来,我第一次品尝到做老师的幸福!

很多与慕老师有相同体验的人,都因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改变了职业状态,从学生身上找到了“自我实现”的价值。而这一人的最高需要的实现,必然使人产生极大地幸福感。幸福这一“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从而使教师走上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发展的职业状态。

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英国哲学家大卫 休谟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哲学家罗素认为,“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育的主体——教师必然是通过发挥自身才能改变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收获“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而改变学生的前提是,自己要成长、要发展,要不断提高改变学生的能力。

2006年,广文中学成立之初,围绕“全力打造初中理想学校”的办学宗旨,我们开始了对“师生幸福感”的关注。大规模系列调研显示出,教师的职业幸福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明显增强。

追问幸福感的来源,5年以下教龄的入职教师、10年左右教龄的青年教师和20年以上教龄的成熟教师,幸福感的具体缘由不同。入职教师会因为“老教师帮助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倍感幸福,青年教师则更加追求“教学成绩突出”,成熟教师的幸福大多来自于“对工作的认可”。教师的幸福都源于在自己年龄段上的个人追求得到实现,也就是获得成就感。进一步追问:成就感具体体现在哪里?较好的教学成绩、学生喜欢、荣誉称号、学生信任、受到奖励、同事认可、家长敬佩、社会认同等,成为所有教师认可的前八位要素。而继续的追问,教师几乎众口一词:要实现个人成就,自身必须要发展。

于是,我们成立了“广文教师发展学校”,全体教师是这所学校的自然学员。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铸就教师幸福人生”为办学宗旨,把“自觉参与,自主选择,自我发展”作为办学理念。基于“自主学习:把学习作为最大的福利;智慧行动:把实践作为发展的载体;反思创生:把创新作为成长的手段”的课程理念,开设了校长视线、专家月报告、读书工程、课堂教学研讨、作业组学情分析等必修课,和周四沙龙、青蓝工程、外出学习、课题研究、广文讲坛等选修课。教师在这所学校里,收获着专业的成长,更收获着职业的幸福。

石老师在广文中学成立时就已经步入中年。用她当时的一篇随笔来说:已经站了快20年的讲台了,习惯了因循守旧,对职业也心生厌倦。在“广文教师发展学校”里,她开始了专业阅读,通过撰写随笔、改革课堂、课题研究等,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她的幸福指数不断高扬!在2008年第二届课堂教学研讨月颁奖大会上,她由衷地发表了获奖感言:我的生命从40岁开始。

郝老师属于入职教师群体。入职后的几年,一直因为眼疾长期休假。广文成立后,他深深地被广文教师发展的浓厚氛围所吸引,不顾身体,承担起了2个班的英语教学课。在2007年首届“课堂教学研讨月”中,他一举获得了6个奖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校内公开课,全市公开课,全省优质课。一路走来。一个入职只有5年的教师,成了我校英语教学的带头人。

刘老师作为老教师的代表,天天沉浸在教育的幸福中。她的“名师工作室”的学员的点滴成长,她所教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会给她带来无尽的幸福。在年轻老师身上,在学生身上,她奉献着智慧,收获着幸福。撰写随笔、开设讲座、举行报告会,她的工作排得满满的,她的幸福指数也是最高的。

经过了今年五月“专家月报告”的慕老师,其幸福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因为自己的改变,每节课“学生都会带来惊喜”。他越来越感觉到,做老师真的很幸福!

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音乐感染着学生,改变了“问题男孩”。马修原来所写的乐曲从来没有人去唱,可是在“放牛班”,孩子们那么快乐地歌唱他谱写的曲子,他体验着从未有过的成功和满足。正是放牛班给他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使他持续着教育的热情。他也从此成了一个幸福的马修。

 

2.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二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教师的幸福人生呢?首先, “人是目的”。这是启蒙思想家康德提出的重要的思想命题。这里的“人”, 是指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今天, 人们说:“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就意味着“人是目的”。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目的是第一位的。它意味着每一个人的自由、解放、发展和幸福本身, 就有着无需证明的价值, 有着自满自足的价值。因为人作为生命的最高贵的存在, 其本身就有着至高无尚的价值。今天, 我们倡导“以人为本”, 这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而“以人为本”最深刻的含义就是“人是目的”。

其次, 是因为倘若一个社会中, 有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为安全、更为和谐、更为融洽、更有前途和更有活力。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能感到生活幸福的人一定会更多地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友爱他人和奉献社会;而相反, 一个感受到生活不幸的人, 就可能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严重的还会仇视他人、敌视社会, 成为社会的潜在威胁。教师是任何一个社会中庞大的和有影响力的一个职业群体, 这个群体的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的高低, 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整体幸福。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教师的幸福人生的第三个原因就是, 只有有更多的教师能够感到职业的自豪感、成就感并进而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 优质的教育才有可能。我们不难想象, 一个感受到生活不幸的人, 很难去创造一个积极的、温暖的、充满生命情怀的课堂, 也很难用真诚的爱心去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往。只有当一个教师能够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内心中蕴积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才可能自发地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才能自然、真诚地带给学生细腻的关怀、用心的呵护和正直、光明的期待。

教师幸福人生的营造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因为一个生活的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意味着低焦虑感、低倦怠感、高成就动机和高自尊需要;也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比较接受现实, 悦纳自我, 心存感激和追求卓越, 这样的人既更重视专业成长, 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简单地用“师德”一味地来要求教师要如何有爱心、有耐心地对待学生, 而对教师自身的生存状态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就很有些“道德绑架”“精神施虐”的味道。这是我们今天需要特别警惕和摒弃的。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之所以有助于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 首先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感受。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 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他就会有着极高的自我效能感, 变得越来越自信;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中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胜任愉快。相反, 则会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如履薄冰、进退维谷, 就常常会有那种挫败感、沮丧感、焦虑感和压抑感。

其次是因为, 教师的专业素养会极大地影响教师自尊需要的满足。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接纳与欣赏, 是每一个人心中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一种渴望。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 工作干得出色漂亮, 他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 他在所归属的团队中就能获得比较高的个人声望, 在别人心目中比较有地位, 他就会令人刮目相看、尊敬有加。一个专业素养比较差的教师, 则难以让人产生信任感, 一些素质不高的家长还会特别对其挑剔, 甚至时常在孩子面前败坏其形象, 损毁其威信。

再次是因为,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作为一个人的素养最核心、最重要、最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一部分。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包括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体面和充分的自我表达的能力 (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表达, 也包括穿着打扮、待人接物, 特别是情绪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 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等等。一个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人, 也一定善于与生活中其他的人沟通与交流;一个在课堂上善于表达的人也绝不可能在生活中不善言谈、笨嘴笨舌;一个在学生面前善于情绪的自我管理的人, 更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情绪失控, 动不动就发火。一个人在讲台上的表现与他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一致的。对一个教师来说, 讲台只是生活舞台的一部分。一个有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也一定有良好的其他的人际关系。当一个教师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时, 他也一定享有比较高的生活品质。

因此, 对一个教师来说, 专业成长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 其次才是他的亲人、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和学校, 最后才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马克思说, “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 每一个人的发展其本身都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发展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 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 都一定会深切地关注自我的成长。

3.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三

一、找准目标,明晰奋斗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教师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工作时的体力付出,更让很多教师都觉得身心疲惫。

职业幸福感是近几年新兴起的名词,脍炙人口,常常有人将目标比喻成灯塔,有了它才能知道奋斗的方向,才能看清前行的路。对于一个人民教师而言,职业幸福指数的提升更是离不开一个明确的、精准的奋斗目标,因此,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第一步就是指准奋斗的方向。奋斗目标的确立可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它是一个弹性的概念,没有固定不变的统一格式。比如,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就制定本学期的奋斗目标,最初的奋斗目标不宜过高,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与初衷背道而驰。我们现在仍有很多教师不能科学地制定奋斗目标,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目标的达成可以给自己带来喜悦,同时也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这也是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很多人常常对目标这个概念弄得混淆,总认为目标必须是一个大的方向,是整体的概念,是距离自身有一定差距的远方。其实则不然,这里所指的目标既可以是整体的职业奋斗目标,也可以是小的教学的奋斗目标,甚至是每个学期每节课的奋斗目标,都是可以对自己起到一个目的明确的作用。简而言之,无论目标的大小,必须得切合自身的实际来定。

二、分层进修,尊重个体差异

现在科学知识的发展很快,课程也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进行创新,这种发展趋势使教师们不得不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否则,教学内容跟不上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对课程新编入的内容,有的教师会理解得有偏差,有的教师会理解得不彻底不透彻;有的教师仍然坚持以前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不肯接受新知识。

面对这种现象,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地更新他们的知识,综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培训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统一标准,现在有些学校采取分层进修的方式,针对每个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层进行进修培训,同时尊重个体性的差异,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对各个层次的教师的激励,实现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特别安排,使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配合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会的目的。对于效果好的教师,学校设置一些相对难的培训内容,激发其参加培训的动力,调动培训积极性;思想积极性不高的教师,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劝导谈心,慢慢引导,增加其培训的效果。

分层进修的培训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增长是有很大帮助的,主要体现在引导教师的自主学习、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上。首先,分层进修能激发教师对更新知识的兴趣,其要求学校培训导师要对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准、专业认知等有个客观的掌握,了解教师在更新知识中的弱点,并因此设定相关的学习目标。在培训前,要针对专业技能不同的教师而设定不同的难易程度,及培训方法。使年龄稍大的教师也能听懂、学会,这样会大大调动起一部分老教师的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增强培训效果。同时,在进修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让每个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自己的优点,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修正。

三、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实际

培训的宗旨就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只有教师能对课本理解透彻,才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学校针对教师应该进行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有更好的培养。新的教育改革中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不难看出,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既要注重个体差异,又要立足于本学校的实际。比如,学校可以根据本校不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的教学水平,改变他们的授课方式,鼓励其从课本等根本性的培训出发,转变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讲授课变为以学生自主教学为主体,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师生的学习关系实现转变。通过这种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既能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同时又能让教师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于校本培训,学校还应该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计划,达到目标明确,安排具体,措施得力,责任到人,检查定位,小结定时的目的。如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年级的备课组均进行平行课教研活动,围绕专题讨论,每位教师实施集体公开授课,从而优化该项目的处理。开展主题或者专题研讨,公开授课,开会总结,教师可以尽抒己见,互相学习,收获很多。

四、课题研究,体验成功乐趣

要为教师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氛围,要多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鼓励教师有新的想法并勇于实践。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会使教师消除自己的消极心理,主动地养成创新的能力。课题研究工作以学校的主体教育理念为指引,以“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研究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常规管理、科研带动、教研推动、点面结合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校要组织教师经常参与各种教学成果交流小组等相关的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团队的交流也会使教师们看到彼此的优点和缺点,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改正自身的不足,并对团队合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思想上使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更利于其将来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学改革。比如,在进行新的课题研讨时,课题组内部的教师可以进行分工,明确每部分课题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组内教师进行讨论,针对性地对听课记录,教案、学生作业等进行总结,最后达成共识,及时作好反馈工作,形成文字形式的教研案。

很多学校都为教师提供了课题研究平台,并积极鼓励教师以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新课题的研究,在成果的研究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在教育成果日渐激烈的今天,仅凭教师个人的努力,很难完成对一些教学课题的深入研究,因此,在研究中团队合作的力量逐渐被关注。教师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绝大多数的工作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整体配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体会到研究成果展现所带来的乐趣,逐渐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

五、建立档案,记录杏坛轨迹

为每个教师都建立个人的成长和成果档案,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步步留痕的处理,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们定期地进行自我总结,又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同时也可以针对个别的典型教学档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提高教师在教育中“以生为本”的意识。

以建档为契机,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创新教学的机会,不歧视后进生,这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的。对专业水平较弱的教师进行定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分批辅导;同时狠抓落实,用小测、变式进修培训、合作性学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对既基础又重点的各种方式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这些也是鼓励教师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大力地进行宣传,激发教师参加跨校的一些典型性界定问题的讲座,收集本学科的问题并加以修改,组织并且鼓励校内教师向各新闻媒介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此在实践当中,作为评价标准,促使每位教师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启发,集思广益,选择最佳教学策略,从而加快形成创新课堂的基本模式。

为每位出色的教师建立档案,这就需要学校重点对评估分析模式进行建立和完善,对进修培训和平时的教学考核进行重点分析、综合评价,针对每个教师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记录”,在记录中写明教师在进修培训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设定改正时间,通过考核检验对比,引进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实施的效果评定成绩,然后排出名次,对优秀的进行推荐到教学课题组。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的进修培训效果的提升,又能够检查教师的具体教学水平,促进职业幸福指数的增长。让优秀的教师都在杏坛里留下他们的教学轨迹。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学理论等知识,研究新常态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焦点,掌握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为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打下良好基础。

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指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是成正比例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良性的共促作用。教师行业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栋梁的重任。因此,提升教师对于的整体精神状态是当前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他们的观念转变了,积极性调动了,才能自主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由此可见,引领专业成长,在现代教育革新中,只有不断地改变教师内心思维,端正教学态度,使其充分认识新的教育形势,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在课改的浪潮当中不被淘汰,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4.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篇四

————今生无悔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作为《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第一章的标题,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确实,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追求幸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幸福。生活中,美满和谐的家庭让我感到幸福。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幸福是什么呢?

读罢此书,我明白了,原来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我们感觉自己幸福,那么我们就是幸福的。

从师范校门走进小学校门,弹指一挥间,已是二十八个春秋,二十八年的风雨晨昏,都是在回荡着朗朗书声的校园中度过的。虽然没有惊世骇俗的发明创造,没有轰轰烈烈名声远播的丰功,也没有流芳百世的伟绩。然而,二十八年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化作点点滴滴,融入无私的爱和无穷的知识中,酿成浓厚的甜美的乳汁,哺育了一批批少年。一生默默无闻,却永远没有寂寞;日子过得平凡,生活却无比充实。

有人说,花的事业是灿烂的显赫的,叶的事业是荣耀的,也是辉煌的;可你是否知道:集伟大与平凡于一身,融显赫与无闻于一体的,是根的事业。倘若没有根的默默无闻的奉献,哪来花的显赫与叶的荣耀!根的事业是崇高的,因为它用今天的平凡,孕育着明天的璀璨。教师,干的就是根的事业。我庆幸今生今世选择了“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穷”点怕什么!清贫操守,又多了一份美德。虽然几十年风风雨雨,历尽艰辛,但现在我丝毫无‘悔’可言,因为教师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构建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

今生无悔。其实,当初我也曾悔过。做过许多五彩缤纷的梦,命运之神却偏偏安排我当了一名教师。我生在深圳,长在深圳。七十年代末,深圳的偷渡逃港风没有把我卷走,那时我虽然有做香港人的梦,却没有翻越那浑身带刺的“国防网”的胆。后来我带着几分无奈踏上了讲坛。八十年代,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校园,由于经济的驱使,教师跳槽的跳槽,下海的下海,深圳的教师队伍进入了动荡时期。此时的我也有过思想斗争,有多少远远优越于教师的职业在向我招手,我已跳槽的老师、同事和我的老同学都在向我招手,但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学生征服了,我竟然陶醉于三尺讲台与一方绿茵训练场而不愿离去。我忘不了那一双双闪烁着渴求、满足和敬爱光芒的星星般的眼睛,忘不了那一张张纯洁、真诚、美丽得如春天花朵般的笑脸„„从此,我便立下誓言:我要一生从事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

一个充实的有价值的生命旅程,总是充满着不懈的奋斗与追求。守不住一方净土,耐不了清苦和寂寞,就不会有成就事业的风采,也决品尝不到为人师表的潇洒与独得之乐。要想品尝为人师表的潇洒与独得之乐,就必须有高雅的气质、奉献的精神和豁达的态度,“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都牢牢扎根于自己痴恋的热土,坚忍不拔,与雨雪雷电抗争,和清风白云游戏。没有淡泊名利、超越物外的气度,便难免为利势所动,心猿意马,今日忙拉关系跳龙门,明日苦苦找门路闯商海或绞尽脑汁地寻找掘金的门道。人是有感情的。而且,青少年的感情最纯真、更丰富。我教的第一届学生,现在正值四十而不惑之年,有的当了教师,有的当了厂长、有的做了部门经理,有的当了警察„„但当年那份师生情,依然如故。就如同我自己和我的老师一样,无论走到哪,官位有多高,事业有多大,生活有多富,丝毫不影响师生之情。

人间有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情感,唯有师生情最无私无欲,纯洁无瑕。

校园是四季长青的。生活在校园里,能使人青春长驻,拥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少年之心。我庆幸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校园,是教师的擂台,也是教师的乐园。可爱的学生是初升的太阳,每一道光芒都会惊醒你

敏捷的灵魂。你必须做诗,暖流为学生涌起,你必须学习雕塑家的匠心,巧用天然,因势而

雕,因材施教。每当你完成一件作品时,你总会有惊奇的发现,你会欣喜若狂,其乐无穷。

教坛,你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当教师节时,学生送你一束康乃馨。你能否感到,那花香,飘溢着教师在学生心头耕耘的收

获与祝福。

在学生中间,交融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你属于学生,学生是你的,互相依存,完美结合。

明亮的教室里传送着时代的新课,心中的韵律满是创新与改革的奏鸣。你无需一定把自己看

成是花蕊,让学生像花瓣一样簇拥你,只要是开放在你的枝头上,相信汗水不会白流,必定

5.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5 篇五

记得小时候,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常常与青灯孤影相伴,与辛苦劳碌相关,而与快乐幸福无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没想到我现在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虽然才半年多,却已经感受到了教师生活的苦辣酸甜,其间有疲惫,有劳苦,也有快乐,有感动,这都不断加深和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活。

寒假的时候,校长赠了一本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嘱咐我们细细品读。伴随着寒假难得的闲适,我慢慢的翻阅这本书,惊喜的发现书中蕴含着很多意味深长的哲理。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教育的职业。对于教师而言幸福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看来我以前对教师的理解有一些偏见,教师与幸福人生同样可以密切相关。我们常说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还是在育人,培养身心健康的新人,培养知感恩、会奉献的幸福学生。而培养幸福学生的源头在于幸福的老师。老师的生活可以是单一,可以是劳累,但更应该是幸福。有幸福的老师才会有更多幸福的学生。这一方面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老师的生活可以而且更应该是幸福的。在幸福的心态下去学习,去工作,才会让学生满意,也才会有自己的幸福人生。

肖川教授认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良好的专业心态用肖教授的话讲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接受现实”。现实是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有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环境。绝大部分是我们个人所无法改变的。听一个哲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你不妨把改变自己当作一种享受。与其愤愤不平怨天尤人,不如甩开包袱坦然接受。“知耻而后勇”,能接受现实不足的人大多是有着坚毅品格和不屈精神的人。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由于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和其他老师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前我常常在工作时担心害怕,顾虑重重,有时工作中出现失误更是悔恨不已,甚至影响了随后几天的工作情绪。以后我应当首先接受这个

暂时落后于人的现实,承认差距,摆正处于不断学习的位置,放平心态,少闹情绪,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悦纳自我”。悦,使自己愉悦;纳,接纳,也就是宽容和谅解自己,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我们也是同样。如果我们只是盯着苹果的一个瑕疵看,我们就只能变得无限悲观。只有怀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才能稳步前进。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总感到自己方方面面不如别人,从教学到班级管理,一直有着很大的压力。后来我逐渐调整了思路,接纳自己,善待自己,也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以学习的心态向其他老师请教,扬己所长,补己所短,经常保持一颗开朗自信虚心上进的心态,也许正是如此,期末考试班里的成绩也有了一些进步。

“心存感激”。简单来说,心存感激就是对爱的感知和对爱的回报。有人说感知幸福也是一种能力。有些人缺乏这种感知,对别人的给与麻木不仁,对别人的奉献漠不关心,这种人自己很难幸福,更不用说对社会的回报。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知到别人爱的付出,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一起承担,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父母,把我带到人间,抚育我、教导我;是亲友和老师,始终关心着我的成长;如今,能来到深圳有一份这样的工作,更是我的幸运,我应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知恩图报。

“追求卓越”。接受现实不是满足现状,悦纳自我不是不图发展,心存感激不是安心享受,追求卓越才是目标要求。特别喜欢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木匠行将退休,老板却要让他再盖一栋房子,他很不情愿每日应付,没想到最后老板把那幢房子的钥匙给了他。我们每天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却常常没有竭尽全力,最后我们会无奈的发现我们不得不住在自己所盖的房子里面。如果可以重来,情形也许会大有不同,但覆水难收,我们自己就是那个木匠!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卓越与其说是我们追求上进的一种希望,倒不如说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如同阳光空气,不能缺少,否则,我们就只能自作自受,住进自己“奖给”自己的危房。

境由心生,环境是由态度生长出来的;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痛苦与快乐,成功与失败,全在我们怎么

看。心态决定行为,决定了看问题的方式,进而决定了主观幸福。“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坚持自己的信念,并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不要彷徨犹豫,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喷薄而出的红日,每天灿烂红艳的晚霞。

6.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六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呼兰中心学校

吴金荣

今年寒假,我们学校组织班主任教师学习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认真阅读该书后,感悟颇深。本书分绪论和七个章节,介绍了教师的幸福人生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的幸福人生。这本书里有许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在我踏入工作二十多年中,慢慢懂得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当我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学生都吸引着我,我看到学生认真书写的作业本,我感到幸福;当我看到家长充满谢意的脸时,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节日里收到学生祝福的短息或接到电话时,我感到幸福;当我渐渐的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才能真切地把快乐带给学生,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才能有效地影响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近几年来,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比较低的。这就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因为我们很多人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背负着各种负担与压力,从而身心疲惫。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延续教育的活力,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在很多时候,凭我们的力量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进而超越现实、改造现实。在办公室内,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平等相处,就会忘却烦恼,摆脱疲劳,心情舒畅地工作。用平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幸福。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同事,你就会觉得天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书中第二章第49页讲了一个印度大师身边有个总是抱怨的弟子,大师让弟子把盐放在一杯水里和湖泊里,品尝结果前者是“苦”后者是没有咸味“很新鲜”。大师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一把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所受的痛苦取决于你把它放在多大的背景中,一个是我们遇到的痛苦,一个是体验到的痛苦,这个取决于你的胸怀。

我们学校虽然是农村中学,但是在教学改革中我校是走在全市前面的,教育局和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学校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教师的工作处于繁忙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就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快乐,通过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来唤醒其教育理想,增强职业幸福体验。

读了肖教授的书的第二章“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从中让我找到了消除症结的良方妙药,那就是积极地心态能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更重要的是肖川教授积极心态16字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是啊,作为教师,好好调整自己,学会接纳现实,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不敢说能有多大的成就,但我做到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这说明,自己能行,我学会了“悦纳自己”、喜欢自己,我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纵然自己勤奋、付出、努力,但没有领导的关注、同事的帮助、家长的配合、家人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也难成为今天的自己,我真诚的对众多给予我关爱、帮助的人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为着这份感激、为着这份谢意,我理应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我在心里默默地加油——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其实,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做一个永远面带微笑的人吧,那就是幸福。

7.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七

一、民主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方润土

教育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墨守成规或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更多地激励思考,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应当作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冰山的一角,不可限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表现,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思维灵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像鸟在鸣啭,像花在开放,像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相反,如果课堂环境是压抑的,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无拘无束的课堂是教师和孩子共舞的舞台,孩子应该是舞台上最具特质的演员,教师多给孩子创造表演的机会,这样的舞台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课堂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的生命状态充溢着自然、活力和快乐,他们就会全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所消耗,这样由快乐心境带来的学习成效是显著的,民主的课堂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二、尊重和宽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路花香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教育,师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要教育好学生,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理解尊重学生,让他们从教师的爱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唤起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

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亦如此。尊重学生要承认差异,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学习习惯等。教师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应是双向的沟通,有限度、有理性的处理问题。教师要常与学生换位思考,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发展缓慢的一种期许和等待,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反思的空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绝不等同于对学生缺点或错误的一味纵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把握教育艺术的度。

三、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大凡在教育上取得成就的专家学者,没有一个不是爱读书的,读书能加深自身底蕴,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读书史。在阳光的午后,在宁静的夜晚,在休闲的假日,手不释卷,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坦然,我们眼界会更为开阔,我们的思想也就更加成熟。

首先,教师要学习先进的、适合教学实际的教育理论,因为教育理论是前人在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知识体系,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对教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教育大师于永正认为:站在理论家的肩膀上,将使我们看得更远。在课余,阅读教育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问诊课堂》《教育走向生本》 等,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链,用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减少教育的误区和盲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即非专业书籍的阅读。非专业知识的摄取,能给专业知识以更鲜活的生命力。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优秀教师的教学魅力得益于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强强联合。有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非专业知识的广度,课堂教学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教师在看书、读报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内化吸收,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机智,让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做到活学活用。

8.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八

一、有课就上,无课不来;作业想发才发,想改才改

案例:戴老师名牌大学毕业,专业水平尚可,但据班主任反映该老师偶尔有上课不到或迟到现象发生;经常不布置或不批改学生作业,所任班级学生学科成绩不理想。

教师语录:“讲是我的事,做是他们的事”“我讲过了,他们不听,有什么办法”“我又不想做班主任、做干部……”“大家都是混碗饭吃的,你放我过生,我放你过生……

学生语录:“戴老师讲课无重点,课堂纪律松,是个朋友人。”

原因分析:(1)已经取得高级教师职称,在职称晋升上失去动力。(2)学历高,学科个人水平尚可,脑子活,在备课组内心理上存在优势。(3)家庭经济基础较好,不太在乎教师这份工资。(4)生活中有兼职(如生意)。(5)刚进入教师职业时,任职学校非普通高中而是高校,转入普通高中后不习惯。

核心原因:此类型的教师只是将学生当成可有可无的符号,心中没有学生的未来以及未对学生、家长、国家负责。其职业幸福观是教师职业等同于一份养老保险。

案例启示:(1)加强教师档案管理,对于取得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更要细化考核,校内按绩评星、评等、职聘分开,可尝试班级自主配备班级内教师组成。执行教师培训、轮岗、下岗制度。学校督促每位教师制定专业成长方案。(2)加强新教师的培训,加强新教师试用期的考核,将心中无学生的人员尽早挡在教师队伍之外。(3)组织学习相关法规,加强行风纠察。对有偿家教或从事其他与教师法不相合的行为要严加查处,防止一心二用,影响正确幸福观的形成。(4)杜绝不同类型的学校间教师的调动,如,高校、职校、普高等,因为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

二、事情照做,满腹牢骚,话题大多涉及“不公”“不平”

案例:谭老师工作较为认真,对学生考试均分数十分在意,教学实绩较好。但平时常在嘴边念叨的是本班的学生智力水平如何差;其他行业者的收入是教师的多少倍;其他地区的教师工资如何、公务员怎样、同学如何等等。

教师语录:所教班级成绩发生滑坡时常说:“谁说我考得不好,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是学生考得不好,又不是我考得不好。”“倒霉死了,我当初怎么被师范录取的?”

学生记录:“班级考好了就高兴,均分一差就发火,脾气火暴。”“老师讲的概念我们似懂非懂,感到学习很难,感到自己很笨,还是老师聪明。”“谭老师有时在班上说:有出息的将来不要做教师。”

原因分析:(1)所教学科非高考算分学科,自认为在社会、家庭、学生心中所处地位不高,自感价值缺失。(2)个人面临经济方面的压力,经济不宽裕(如住房还贷等)。(3)心中常有怀才不遇之忿,或个人发展受阻。(4)教学中无“温故知新”的思想,对学生的认知基础不清,一切想当然,无铺垫,无阶梯,无耐心。

核心原因:没有看到教师的优越性,没有享受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幸福: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我的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我今天的努力班上学生成功、成才、成人的比比皆是。在课堂上也没有获得过组织教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启示:(1)学校要大力践行素质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开齐开足课程,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全面,使任科教师心理健康向上。(2)经常邀请此类教师参加学生十年、十五年等返校活动,让其感受自己今日的付出与学生明天有正比例的关系,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3)树立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的思想,将学生学的效果“会做”作为评定课堂学生能力提升的唯一标准,从而正确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演员”向“导演”转变。(4)要求组织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出发,循序渐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根本措施。

三、备课笔记完备工整,课堂组织井然有序,课后也时时作“补差”,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匡老师为年轻教师,该老师每节课都听老教师的先行课,听后又将“师傅”课上即性发挥的内容补上,对照参考资料,进一步理清思路,进课堂后,听课者几乎找不出毛病,但学生考试就是不好。

教师语录:“只要你上课认真听我讲,我保证你学的好。”“我班上的学生智力不行,这么讲都不懂!”。

学生语录:“上他的课最好,只要跟在后面记。提问也就是那几个人,反正也轮不到我。就是课后的作业太多,又不会!”“这个老师太哆嗦,讲的大部分我都懂,思想容易开小差,下课时好像又有一些不懂。作业错误率也很高。”

原因分析:(1)思想不解放,不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学好。实行满堂讲,唯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2)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备课不充分,希望教师多讲。(3)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的听,不愿主动地学习,又进一步推动教师满堂讲。(4)没有注意先行课中“师傅”对教学的组织及师生活动的生成,只是听“师傅”口中念的经,看黑板上写的文,死搬硬套。

核心原因:有想做好教师的愿望,但没有将“教师”转为“教练”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重要意义。

案例启示:(1)改变观点:思想上要树立学生成才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练出来的意识。正如运动员体能是自己练出来的一样,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应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2)改变评价:只有每位学生学会了能独立完成作业才算完成教学任务,而非教师对内容讲完,对备课笔记背全,也不是少数好学生能顺利、完整地回答出来。(3)改变模式: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提问、板演、讨论、练习、测试等。教师的教不是教内容而是评价与导控。

四、所教学科成绩刚开始很好,后来总的趋势是不断下滑

案例:王老师,每一届均有这样的情况:班级刚接手时,学科成绩考得很好,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成绩不断下滑。考陈题学生还行新题就大打折扣。平时不编教案、练习、试卷,不愿参加教研活动。

教师语录:“这有啥讲的,让学生自己看。”“你们怎么这么慢,讲稿怎么还出不来,我都讲了!”“没得什么要讲的了,我又让学生自习了一堂课。”

学生语录:“王老师解题能力很强,管得较严,我们一般比其他班的同学要多做一本资料。”“答案常抄在黑板上,我们自己纠错”“做与不做一个样,反正不讲。”

原因分析:(1)新课模式主要以学生自学教辅资料为主,教科书时常不用,导致进度快。(2)学生以背知识点、规律为主,规律的建立过程学生花时较少,书本上的内容学生掌握有漏洞不全面。(3)学生做得较多,在所教内容较简单时,所有学生掌握较好,在内容较难以后,只有部分好学生感到能力在不断提高,而中等以下的学生深感吃力,后来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完成任务而产生出厌学、弃学念头。(4)在复习迎考、复习拔高中由于缺少总结提高,学生未能实现厚书变薄,学习负担变重,再加上各科均进入复习,时间的投入受限,因而学生成绩下滑。(5)学习过程评价单一,使学生心理疲劳,失去相应动力。(6)将学生“自主学习”变为“自流学习”,少了“培养”这一重要环节。

核心原因:教学观点落后,认为教学即背诵加题海战术。个人学科整合能力不强,眼中无学生的差异,脑中无思维的提升。

案例启示:(1)学校应建立阶段性教学案检查制度,包括初备、复备、教后反思等。加强组内互相听课,每周内每个备课组按计划开设公开课,使其逐渐进入教研状态。(2)加强行政听课,促使其以“完全放手,以练代讲,题海战术”的教学形式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转化。(3)提供所教学科的新课程培训机会,深入理解“独立、合作、探究”的内涵。提高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的能力。(4)引导教师注重学习过程本身的教学。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智力活动的过程,它不仅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使学生有进行主动学习的自我体验。

上面所列的四种类型的教师,就其职业幸福感来讲,都有幸福感缺失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幸福来源于解决学生的真正的痛苦。而学生真正的痛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是他真正的痛苦”,那么如何使自己所教的学生“会做功课,有收获”应为教师职业幸福的真正源泉。

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应落实在学生“会做”上,如何提高学生“会做”的能力,就应成为教学的学科终极目标,无论是美国的布卢姆提出的“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还是前苏联的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提出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儿童智力”及人本主义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高的、终极目标”都是在围绕如何让学生“会做”上展开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学科水平,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相关程度很低,就是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水平的临界值以后,不再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如,早些年有的特级教师最初学历只有高中毕业而目前一些学校以人才引进形式招进的研究生并没有得到续聘。

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强调另一方面: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教学组织能力要得到提高,第一,要解决思想问题。如,学生成才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因而所有教都得基于学生的学上,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原则展开教学活动。如,进行评讲习题时,旧模式是审题时———教师读学生听,其实这一时间内学生常是“中场休息”,解题时———教师边分析边写板书,此时学生往往是“照单全收”,而当该题讲解结束时,学生常常是“一无所获”。而现在要改为围绕学生“会做”展开,而非过去的“听懂”,可以这样设计:先由学生阅读、做出草图、找出疑问;后组织讨论、回答提问、做出评价;再由学生进行板演、提出要求,最后再训练:同式巩固、变式训练。维果茨基强调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实际上,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

如,教师的教不仅是传授内容更重要的是点评、纠错、补充、拓展等。

再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说一个学生能学会的,绝大多数的学生也能学会。但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反应速度不同,有一些学生正确率与速度可能相对落后。在组织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让其也能得到充分发展,要相信他们可能只是与其他同学有差异,也可能是个大器晚成的少年,要相信每一位前进中的学生都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要建设好新型的班级组织形式。参与性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强化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式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参与性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为此,应充分优化班级管理,建设合作学习小组,组内也应进一步细化分工,像组织上的正副组长,纪律委员的设置,学习上的各科召集人、单门学科结对帮扶对象的确立等,并要加强相关的考评,如,除了大型考试以组均分为单位选出优秀组外,常规管事、学校中心活动、宿舍管理也应由以小组为主体作为考核对象的评比,这样就不仅仅为合作学习创设了平台,也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的职业幸福观紧紧相连,相辅相成,只有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教学要务,使学生由一个自然人逐步成长为一个智慧人,一个文明人。在这个促成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在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充溢着作为教师的幸福与职业的自豪,而其专业的成长由于幸福观的正确定位,将会以组织高效的教学模式为研究与实施的中心,开展对“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尝试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杜郎口模式等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实践,结合我省“五严”要求和新课程的开展,在课堂这块热土上提升专业成长的速度与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导演、做好教练。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下面是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

学生真正的痛苦是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

教师真正的幸福是学生终于会做了,成才了。

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逐步的提升。

9.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九

卓芬娜

这个假期,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的。进入其中,竟如同踏入一座圣洁的殿堂,让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他用开阔的视野,睿智的语言,生动的譬喻,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让人受益匪浅。

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两大主题。关于幸福人生,他也有生动地解说。有人感叹:“小时侯我们为拥有一颗糖而幸福,稍大时我们为得到父母或老师的一句夸奖而幸福,现在或似成熟的我们却不知幸福是什么。”

如果要问身边的同事,你幸福吗?我不知道会有多少肯定的回答。我只知道人们把教师比作春蚕,比作蜡烛,它们是奉献的代名词;也有人说教师戴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挑帽子,挑着培养接班人的重担子,过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苦日子,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人说,教师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左手一个素质教育,右手一个应试教育,背上还背着一个自我继续教育,教学生涯忙忙碌碌何日是尽头。教师的生活的确清苦,关键是我们教师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它。是怨天尤人,自叹自怜,还是豁达超脱,自找乐趣。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曾经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次他临行时吩咐弟子照看寺院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便精心侍弄。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他们望着憔悴不堪的兰花,后悔不迭。慧宗禅师回来后,得知原委,竟坦然自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精妙的佛门玄机和深奥的人生哲理。

由此想到我们这些呕心沥血的园丁们。我们常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家长的误解、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教学的困惑、工作的繁重,以及教育理想在现实中的不堪一击等等,这时我们何尝不用“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当教师的”来为自己觅得一份心灵的平静呢?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男孩用泥块砸另一男孩,以四块糖果加以“奖励”。男孩始料不及而触及心灵,愉悦接受陶先生不着痕迹的教育—要正义,尊重,要勇于认错。这是教育的艺术也是爱的艺术。尊重孩子的无知,用一份宽容的情怀来面对犯错的学生,有时换一种想法和角度来对待问题,你心中的那份纠缠已然冰释,烟消云散了。快乐又一次根植在你的心灵深处,幸福便会姗姗而来。

10.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十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1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活的舒坦;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无忧无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对于我们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们在欢笑,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你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而不是单纯的付出的时候,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是啊,不计较太多的得失,用心灵去打造完美的课堂,用心血去铸就孩子的人生,这就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幸福的。

从书中,我知道了什么是职业倦怠,找到了倦怠产生的原因。提醒着自己做一个忙碌着的幸福人。想想自己忙碌的日子,有目标、有挑战、有成功的喜悦、有忙里偷闲的轻松。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有精神的、感觉活得踏实、有生气。所以忙碌的背后也是一种幸福。不错,“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而过去的我总为自己不断地繁忙而抱怨着。从未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满足,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设想如果生活中每一天都带着一种期盼,带着一种努力,带着一种忙不完的快乐与满足,那么幸福会时刻陪伴着你。生活中如果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感慨,多一份感动和感恩;那么幸福就会向你靠近几份了。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还介绍了许多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方法,告诉教师良好的教育要有良好的家校沟通,老师过多的肢体和语言活动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刚结束一堂十分郁闷的课,,上了一年级的体育课的回到办公室,我耷拉着脑袋,十分失落,课前教材让学生熟悉了一遍又一遍,以为上课学生会表现得很好,结果上下来:课堂纪律很差,在我作示范的时候学生交头接耳,总知很乱,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整天都要与这样一群不求上进的学生为伴!我越想越失落,索性趴在桌子上,什么都不想做了。走上三尺讲台也有3年多时间了,我也曾问过自己作为教师,你幸福吗?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至少不是肯定的。身边其他老师的答案也是大同小异。看了肖老师的这本书,现在初始的那种糟糕心情已经烟消云散,心中的那个疑问也已经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能让教师过上幸福生活的法宝,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

有学生在上我的体育课,那表示我还有工作可做,社会上又少了一个无业游民;有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那表示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待我开发;有学生在调皮捣蛋,那表示祖国将来的栋梁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自我的与众不同;有学生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来找我,那表示我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有人对我提出批评建议,那表示我是十全九美的。

其实幸福的生活很简单,完美的工作也很简单,只要我们记得:快乐是一种美德(要健康、自信、开朗、爱心、善心、阳光),微笑是一种力量(更多地微笑,放飞心灵),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少一点无聊的应酬和虚假的客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不与别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充实+闲适),我会在简单中实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2

《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讲述的就是我们需要的,通体性知识的获得正是需要这类书籍的营养,指明了条件性知识补充的方向,让我们意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拨开了以往教学工作中的团团迷雾,真正起到了指导专业成长的作用。

肖川老师指出这17个方面主要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教师生命质量的因素。实际上,教师的幸福不仅与学校、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也来自具体的某个家庭,因此,教师幸福指数高低还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状况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幸福之家:

先说说爱我的婆婆,每天当我起床的时候,我的婆婆早就在忙活早饭,等我洗漱完毕时一桌丰盛的早饭已摆在桌上,有时婆婆怕我吃饭出大汗,早早的把饭盛在碗里晾着(我特别的爱出汗)。冬天时,婆婆怕我出汗骑电动车闪汗还让我带饭到学校里吃。有一个细节就是,我高血压不能吃咸的菜而婆婆喜欢吃咸,用她的话说不吃咸的菜太没味了。可是她为了照顾我的口味,总是把菜盛出一些来再放一些盐。

婆婆每天不辞辛苦的帮我看孩子,她的腿有风湿看孩子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犯血压高的时候,晚上吃了饭,婆婆总是让我早早的休息,她来看孩子。说实话有时婆婆什么时候回屋睡的觉我都不知道。我真的过意不去就让她去休息,她总是说:“我没事,你休息吧!”婆婆就是这样默默地支持着我的工作。这就是的婆婆,我为有这样的一位婆婆感到幸福,感到荣幸!

再说说关心我的姐妹———王秀红。自从和她一起教三年级以来,她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是数不清的,我对她的感激也不知从何说起。那我就举几个例子吧,大家看看我有多么的幸福。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学校让写脚本,我一听就蒙圈了,什么是脚本?我一无所知。时间紧任务重,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呢?这时她悄声的来到我身旁,“我帮你写吧。”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里凉快了,她可是我们这里有名的写作能手。但是我也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因为她还要给自己写脚本。她一笑而过“没事的放心吧!”第二天她红着眼睛把脚本给了我。后来才知道她一晚上没睡帮我完成了脚本的编写。我有这样的姐妹我多幸福呀!还记得我俩第一年的合作,那是我最省心的一年,我俩教两个班,她教语文我教数学分别是两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累、杂。可是有了她我的累、杂,全没有了。教室的卫生她打扫两个班的,班级活动她排练两个班的,那次歌咏比赛她主动带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排练,我只负责看管学生纪律。以前我自己带领的班级从没得过奖那次我们两个班得了第一名。我那个高兴呀!有这样的合作伙伴你们说我不幸福吗?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即幸福感既有来自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与主观因素不无关系。但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幸福。有时,我们往往会错误地把一些客观因素认为是造成我们“不幸福”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3

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让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境界得以升华。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发我深思,使我受益匪浅。

我在读本书中“教师眼中的他与她”一节后沉思良久。人生来就具有性别——男性和女性,两性之间存在的生理差距和根深蒂固的两性区别对待的旧文化,据此教师对两性学生的不同判断影响了男女生学习生活发展轨迹的异同,这就是“性别角色观”。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潜意识里我一直认为在学习上,女生成绩好靠勤奋,男生优秀是因为聪明;在老师心目中,男生应该勇敢,直爽,宽容;女生应该具有细心,文静,温和的品性;男女生闹矛盾,老师的第一反应总是男生的小气量。还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在中午休息时间,班里有两个学生因为借扇子的问题闹起了矛盾,班长向我汇报了情况,我了解到是男生向女生借扇子,女生不借,因此闹出了情绪,甚至影响到了学习。我当时的处理比较生硬,没有进一步了解事实,直接把男生叫到办公室,指出他的错误,让他好好反省,向女同学认错。确实,作为新老师,我在处理学生矛盾方面也太缺乏经验了,总认为男孩子不应该惹女生生气,错总在男生这一方,从而使事态更加恶化。那天后,这位男生意志消沉,在我的课上无精打采。后来我才从别的同学口中得知了真相,这位女生经常借给男生文具,所以男生觉得他们关系还不错,天气热借把扇子应该没有问题的,哪知女生断然拒绝了他,而且说:“我为什么要借给你!”,男生不服,以至于发生了口角。我明白我错怪男生了,顿时脸红了下来,找来男生真诚地向他认错,又找了女生跟她讲同学间互相帮助的道理,平息了这场**。

这是一件小事,显现出自己处理事情上的不成熟。在看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后,我知道我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镜在看待男女生,凭此来做出判断实在可怕,我必须做出深刻的反省。我不该在不了解事实详细经过的情况下盲目批评同学,这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分别从两位同学以及其他同学口中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让两位同学分别坦然地列出自己做得对的方面和做得错的方面,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所以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已存在的旧观念,改变自己认识上的偏差。人类虽然存在性别差异,但随着社会进步,性别差异已逐渐被个性差异所替代,我们因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淡化性别差异,做到性别对待上的公平公正。

边细细品味着书、边审视着自己的工作。通读完后,让我对“幸福”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诠释。我放下书本,闭上双眼,放下了疲惫的身心。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以前自己会觉得工作是那么累人的事,原来是因为我没有一个幸福和积极的心态,也没有处理好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常常以为“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却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把工作当作是一门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4

最近,我再次拜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看着书名中的“幸福”二字,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

回想自己站在三尺讲台上,曾经面对一摞摞的作业、试卷,头也不抬地批改,来自于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有些时候真让我透不过气来,再想想那并不丰厚的待遇,能谈得上幸福吗?但我们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苦、累、烦的背后,教师职业的那份神圣,社会给予的那份尊重,学生眼中饱含的那种渴望和纯真,不有时也有欣慰、甜蜜的体味吗?那不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滋味吗?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面前时的豁然开朗,当学生精神的意气风发时,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时,教师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表征。教师的幸福是教育场景中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教师,带给学生幸福,其实自己也幸福。

教师的幸福,应由我们自己来寻找,去品味。好的环境固然重要,然而只要有心,从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有了伴随幸福的教育,才可能有伴随幸福的学习。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教育,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可见,只有认为做教师是幸福的,他的工作才是积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呢?热爱自己的职业,你就会幸福。把这份职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满怀理想与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教师:正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才能和自己的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才能那样潜心钻研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将教材用心地进行二度开发;才能坚持不懈,勤勉努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佼佼者。三尺讲台,他们和学生们共同演绎着精彩,收获着快乐与成功,享受着做一名教师有滋有味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5

假期前学院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体会。借着这次的要求,在暑期中,我认真拜读了肖川教授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这本书,看后常常为书里那些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所感动。幸福的真义到底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源泉在哪里?校长为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发展应该做些什么?可以说,肖川教授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育、专业成长、人生和幸福的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川教授认为一所好学校的重要指标是,首先,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其次看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富有建设性的成员。第三,就是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教师体验到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职业的内在尊严。书中一再强调,一定要关注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一个好校长,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使我们的学校首先对教师来说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亲和力。

肖川教授在书中对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幸福,主要从身心愉悦程度和精神充实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判定。他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三个纬度,即观念、行为和个性。其中观念包括心态和理论学习。他指出,教师要想追求职业的幸福感和人生的幸福,就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而健康心态的拥有从“十六字”上获取: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他特别指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必浪费时间去处理内心的挣扎;拥有乐观的心态的人,不会将精力浪费在对付情绪的起伏上;拥有健康的自我形象的人,不会浪费心力去在乎别人的评头品足;拥有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不必浪费心力去担心未来风雨;拥有稳定的精神情绪的人,不会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拥有积极的自我肯定的人,不必浪费精力去寻找外在的肯定。这无疑是肖川教授馈赠给我们的一杯清茶,一杯醇酒,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教学的工作;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教师的幸福来自善好的学校生活。在书的各章节中,肖教授从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因材施教,从转变学生观开始;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良好的家校沟通等角度论述了教师如何在专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

是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为了文明的进步,为了我们能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质,为了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全社会都应该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我们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风范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不仅完全可能的,也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6

幸福是什么?这是多么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有人说:小时侯我们为拥有一颗糖而幸福,稍大时我们为得到父母或老师的一句夸奖而幸福,而现在我们却不知幸福是什么。”如果问我身为“教师”,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幸福是很飘渺的:一天到晚好不容易从这个作业堆里爬出来,又掉到了另一个习题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费尽心思地整理要上交的各种材料;身为班主任,每天还有断不完的“官司”,同样的一句话一天当中也不知要唠叨多少遍。另外,“教师”这个职业犹如站在风口浪尖上,一点微薄的收入让很多人眼红,大家都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衡量着你的师德是否能与你的工资相符。一点点越尺度的行为都会使你被各种舆论所淹没,即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谈何幸福?还有的人说,教师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左手一个素质教育,右手一个应试教育,背上还背着一个自我继续教育,教学生涯忙忙碌碌何日是尽头。教师的生活的确清苦,关键是我们教师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它。是怨天尤人,自叹自怜,还是豁达超脱,自找乐趣。

在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后,我内心阴霾的天空渐渐明朗。其实幸福就是你看身边的事物都像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人生就是自己的专业成长,你想要多美满的幸福生活,你就要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多少。

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我们想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要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我们还要学会感恩,学会寻找幸福。这本书的开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广为流传的诗——《我感恩》:“有每夜与我抢被子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离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记和想着我。”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感恩也是我们寻找幸福的金钥匙。只有仰望学生,欣赏学生,在赞美中给学生播撒幸福,我们才会因学生的幸福而倍感幸福!

11.教师专业成长和幸福 篇十一

【摘 要】 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学校可将读书、反思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把教学后记所关注及思考的方向统一到一定的科研课题上来,让教师以最平常的工作状态、内容、方式切入到教育科研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促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研究型教师”。

【关 键 词】 教室专业成长;读书;反思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

一、事欲成,必读书

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而占以色列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68本;相比之下,我国人均每年读书量就少得可怜,不足5本。以色列人口稀少,但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时间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人,且获奖者中犹太人占18.5%;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以色列人却把沙漠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供自己,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充分说明“知识就是生产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教育家成长的历史,就是他的读书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他的成长必须伴随着读书,只有读书才能让教师成长,进而超越自我。

(一)读书可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首先应读专业书籍,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当今社会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不论是谁,只要停顿下来,不学习新的知识,很快就会落后,然后被淘汰。可能多数教师都发现了一种现象:我们使用的课本在一段时间后,一些概念会重新修改、一些事实和观点也不完全相同了,其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教师教学生涯中,不仅要读专业书籍,知道“教什么”,更要明确该“怎么教”。只有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和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把所学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践,才能制定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案,并熟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二)读书可增强自信,提升专业智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对于学生应是源头活水,而要保证自己是源头活水,必须加强读书学习。教师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和教育理论,还应阅读经典名著,涉猎更多的知识领域,让自己的思想常新,知识常新,从而在面对不同的学生、遇到不同的问题时,不会因为束手无策而尴尬。凡是成功的课堂都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教师的专业阅读是教师智慧实践的重要来源,深广的阅读可使教师从更广阔的层面理解教育,能站在社会的高度去看教育,能用教育者的观点去对待教育,紧跟时代,永葆智慧。因此,作为教师,定要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引领学生,从而引领社会的发展。

(三)读书可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

教师大量阅读最终修炼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会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会成为学生竞相效仿的榜样。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很多学校,不仅倡导学生多读书,更倡导教师多读书。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可引领学生学习,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成长离不开反思

(一)反思可形成教学风格

《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和“思”的关系及重要性,这在青年教(下转32页)(上接30页)师专业成长中尤其重要。读书是反思的前提,通过阅读,教师的教学语言、教育理解能力、反思能力都得到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到强化。反思也是实现读书价值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走“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路,以强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更要对整个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二)反思的途径

撰写教学后记是促进反思习惯形成的有效途径。多数学校提倡集体备课,这是通过校本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但因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且所占有的教学资源有所不同,教师施教的方法也有别,效果也会不同。所以,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的形式来完成个性化的反思过程,这对教师专业成长更有效。教师以自己读书而获得的理性知识为基础,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甚至个别的教学细节进行审视和开展深入的思考,总结得失;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最后都形成文字于备课笔记之后,可作为今后教学的参照,也可作为教学问题研究的基本材料。

其次,开展课题研究可提升读书反思的价值和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应鼓励教师发现问题,并指导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更好的、更科学的解决办法。

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学校可将读书、反思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把教学后记所关注及思考的方向统一到一定的科研课题上来,让教师以最平常的工作状态、内容、方式切入到教育科研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促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金本能. 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M].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蒙佐德,曾光福,李雪梅.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弘扬正能量心得体会下一篇:电子厂打工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