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精选9篇)
1.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篇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力
姓名:古丽皮业.阿比提
发表期刊名称: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发表日期:2008年第3期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力
企业文化作为理论始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美国管理学界研究了美、日成功企业的经验之后提出来的。这时的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传统,科学已经进入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时期,而企业管理也经过几个阶段性的发展,正向更高阶段发展,管理科学进行大综合的时机已经成熟,企业文化阶段则是管理科学大综合发展的进一步升华。企业文化的被引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但目前许多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优秀企业文化,这种情况会严重妨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管理日益受重视的今天,建设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是市场竞争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它每时每刻都沉浸在社会文化的感染之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用先进文化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企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优良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增加,优良的企业文化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着指导作用。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这里所强调的企业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的构建必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优良企业文化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
2.优良企业文化是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3.优良企业文化将会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
4.优良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怎样构建现代企业文化问题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要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现代企业首先要建立完整的企业制度。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2.企业文化构建与企业管理应该要互相渗透。
3.企业文化要能得到企业内的全部工作人员的共同认可。
4.企业文化必须长时间生存及能接受国外先进文化思想。
总之,培育和发扬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需要榜样的引导,更需要广大员工的努力和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素质和行为取向的综合反映,在培育和建设现代企业文化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起着决定性的示范作用;
既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要精神激励;既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更需要发挥主管能动性,创造企业内部环境.我们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把借鉴,观念,制度,形象等方方面面结合起来,融于企业一身,努力创作一条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2.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篇二
以权威性成就影响力
在我国,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 历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主流媒体的这一特质, 使得它有可靠的重大信息来源, 有庞大的公共关系网络, 传播的信息具有无以伦比的权威性, 并在社会上长期积累下了权威信息品牌效应, 居于意识形态的中心位置。而新兴媒体, 在信息传播上虽然有多、广、快, 集声、像、文于一体, 易吸引受众等特点, 但在信息来源和收集上可靠性较差, 信息内容存有不确定性, 传播带有任意性。所以, 当今人们仍把传统媒体作为获得党和政府声音的主要信息渠道。当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发生时, 人们总是把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取向和观点, 作为判断情况、处理问题乃至指导行动的坐标。传统媒体充分发挥好这一固有的权威性优势, 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活力。
传统媒体要利用和发挥好权威性, 首先要抓好对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 不仅要迅速地传播政策和重大社会事件本身的信息, 而且要对政策和事件进行准确的、全面的解读, 给受众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 起到主导舆论的作用。要把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团体的重要会议、政要活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新的典型事物作为第一关注点和着重点, 从中发现和判断出主题重大、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新闻, 赢得重大新闻信息的第一话语权。要加强新闻言论, 用能够代表时代发展方向、有独特见解、说服力和影响力强的言论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权威性, 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扩大舆论信息市场的占有份额。
以真实性提升公信力
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是新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项基本内容。传统媒体是舆论机关对公众的信息传播, 在指导思想上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同时, 传统媒体由于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队伍, 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新闻搜集、选择、采访、写作、编辑、审稿、发稿制度, 层层把好关口, 能够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在公众中有很高的信任度。
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其传播方式的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和自由性, 造成了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发布新闻和见解, 很容易产生虚假新闻。新兴媒体出现以后, 一些网民滥用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个人意见和意愿的自由, 有的传播捕风捉影、听风是雨、道听途说的“八卦新闻”;有的爆出耸人听闻、荒诞不经、搜奇猎趣的“猛料”;有的为了维护自身或集团的利益, 发布一些以偏赅全、歪曲事实真相、似是而非、强词夺理的言论, 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出一些假新闻, 这些都会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向歧途,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在新兴媒体兴起的环境下, 传统媒体的新闻真实性是自身的一大优势。传统媒体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捍卫新闻的真实性, 对报道的任何事物都要认真调查研究, 弄清事实真相和实质, 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 做到微观事物的表象与宏观真实相统一。同时, 要对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进行辨别和纠正, 防止误导受众, 以真实性赢得更多的受众的信任、喜爱和支持。
以新闻精品提升竞争力
在新兴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获得独享新闻的机会大大减少, 依靠消息类题材报道独家新闻的优势地位已基本不再存在。网络常常会把新闻抢发在前头, 把事件发展的动态告诉受众, 受众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来补充事件各方面的情况或发表自己的看法。面对新兴媒体这一锐不可当的优势, 传统媒体要在新兴媒体尚未在政策上取得独立采集新闻的资格、没有自己的记者队伍、重要原创新闻缺乏的情况下,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采编水准和报道内容方面的优势, 采编精品新闻, 以质取胜, 以精胜多, 占领舆论引导的高地。
3.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文化 篇三
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内涵,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每一堂课都是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教师要站在教学艺术境界的高一层,在课堂“指点江山”,在这当中课堂文化显得十分重要。怎样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营造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应该是课堂教学最核心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文化;中学历史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课堂文化要充分体现个性、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其人格的形成。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
一、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直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难点,至今人们对它的评价仍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它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有的人认为是消极的。有一次在课堂上,某老师把这一问题引出,学生立即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老师顺水推舟,让学生自由发言,小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情意,碰撞中闪烁出新的思维火花与灵感,学生非常活跃,就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学生发言的部分实录:
学生一:李鸿章办的轮船招商局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多厉害!
学生二:可他用的是国家财政的钱,发的是自己的财,真会“借鸡下蛋”啊!(学生笑)
学生三:他死的时候遗产据说有4000万两银子之多,国家就是让他贪穷的。
学生四:那李鸿章办的开平煤矿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叫中国人扬眉吐气。
学生五:他赚的钱还不是为了造枪炮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学生六:洪秀全要是得了天下还不如清王朝,你看他革命还没取胜就娶了那么多老婆,开始享乐。(学生笑)
学生七:京张铁路你总该知道吧?它的设计师詹天佑就是当时的官派留学生,由此可见,洋务运动贡献很大。
学生八:请问这位同学“固若金汤”的北洋水师怎么被小日本打败了?……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打出双方观点,总结深化认识。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意,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突破了难点,学生能从课本及课外读物上寻找史实支撑论点,锻炼了思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课下同学们纷纷上网查资料,自主研究洋务运动有关问题。通过这一课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如果将“捕捉问题”指导行为始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无疑是很重要的。
二、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实现思维的开放,精神的自由。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形成相互尊重、彼此接纳、坦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前提条件。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真情流露需要一个宽松、自由、毫无外界压力的和谐课堂环境;学生价值思辨的发表和个性张扬的创新更是需要宽容、民主、真诚的师生关系。在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交融中,完成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课,讨论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创伤,有些学生竟然在下面嘀咕:“二战的规模更大,死伤更多,一战不算什么!”“我玩的游戏里发火箭的威力比一战时大多了!我能同时摧毁敌方二十辆坦克,多爽啊!”由于学生成长于和平年代,在他们的“经历”中战争成了游戏,人最有价值的生命成为游戏中可以任意摧毁的对象。这使很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以真正落实。因此有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如下设计:选七位男生扮演士兵,事先交代好角色要求。然后设置了三个场景:第一,大家欢送这七位男生去当兵,鼓励他们多立战功;第二,战争在持续,一位女生朗读前线的士兵(男生)寄回的书信,信中讲述战争的艰难与伤痛,并委托同学们代替自己看望家中的父母;第三,战争结束,七位男生只回来四位而其余阵亡,缺胳膊少腿的士兵(男生)一脸木然地看着鲜红刺眼的奖章。最后,请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感受,交流对战争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设计,让学生穿越时光的隧道,置身于历史环境中,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亲历”了一战,深刻体验了它的“灾难”性结果,既生动又有效地完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三、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
新情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从社会热点到生活实际不一而足。有些问题可以没有现成的结论,甚至有的尚有争议,但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意识、科学评价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枯燥的知识激不起探究的愿望,教师需要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例如,中国古代史上有丰富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如果仅仅选择一些具体的事例灌输给学生,对学生来说是把知识装进了“容器”,要学习记住这些知识更是一种负担。我让学生研究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小课题,如:“唐诗宋词怎样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等,有的学生选择了“唐代的诗文化”,他们把诗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唐初期诗人,另一组则为唐中后期的诗人,以此来分析唐朝社会前后期的巨大变化,来理解“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致于他们非要把这个探究过程写成小论文,获得了校探索活动优秀论文,并发表在学校网页上。学生完全是由于对这些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以后才有的探究活动,并且这一问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学生愿意也有能力承担起这一小课题的探究。
四、献给学生一个建构的课堂
建构的课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特别是互教互学。要在基于自主学习的互教互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建构,并通过引导迁移运用,不断促进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如新课程必修Ⅱ《丝绸之路》栏目,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以一个形容词表述)”学生的答案应该不外乎“壮观”“发达”“繁荣”“和平”之类。其中教师加以引导,形成共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繁荣’‘开放’‘和平’‘友谊’的大道”,而这四个形容词其实也就是古丝路的精神所在。然后以教师主导迅速转入另一时空环境——“今天在这条古丝路上都发生着些什么?”突然听到这么一问,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丝绸之路今天还在吗?丝路的现在还像过去那样吗?今天的丝路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这是学生先前没有想到,但一旦提起来,谁都会感兴趣的事。通过古代和今天景况的天壤之别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失去最多的是丝路的什么?是她的精神。古代丝绸之路的确给沿线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她在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定位还是源于她的精神:繁荣、开放、和平、友谊。丝路不仅仅是一条辉煌一时的商路,更是沿线各民族人民心中珍贵的一段美好记忆。“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教师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我们失去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这是所有沿线人民最大的不幸。这样既解决了丝路历史意义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充分实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这当中,老师给学生留足了空间,收获也是非常丰厚的。
[参 考 文 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制订.初高中学科(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教学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皮连生主编.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赋予企业文化以生命力 篇四
陈建澄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21世纪的企业应追求卓越的文化,成功的企业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领先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一个能够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当前,通过建设有生命力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许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现实的问题是,尽管一些企业能够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化员工归属意识、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穿着统一服装、制作企业标志、提出明确口号等做法,但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职工归属意识的影响力似乎并不明显。这显然有悖企业管理者的初衷。
事实上,企业文化本身并不是一种可以脱离企业管理实践而独立发生作用的纯粹精神号召。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
1际上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实践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人文环境或心理体验。更准确地说,真正有生命力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是蕴藏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所有活动中的一种内在东西,只有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实践作为支撑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管理理论上讲,企业运作要讲求和谐,各项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就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属于企业的正式制度,是硬性的制度;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属于企业的非正式制度,是软制度。企业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是建立在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正式制度基础之上的,并且是对正式制度的一种反映。它们之间具有相互的能动作用。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种可以脱离物质条件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精神,它应该是把那些硬性的制度、流程都融合起来了,使之浑然一体,以达到企业运行的理想状态;同时,企业文化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或精神鼓励,它应该是一种以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实践作为基础,在长时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人际关系氛围。企业文化只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精神激励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企业在根据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文化进行正确的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精心塑造和培育出适
应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文化来。才能真正赋予企业文化以生命力。
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来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培养出员工对企业的强烈献身精神,从而赋予企业文化以生命力呢?
客观地说,如果我们要营造一个使每一位员工都努力工作而不问报酬是什么的环境,那么我们应该首先想一想,为此我们对员工承担了什么?如果我们要员工忠于企业,那么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又是什么?
笔者以为,企业为员工提供种种经济(物质的)和非经济(精神的)福利,员工则贡献出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这种互利互惠、相互信赖的关系,既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土壤,也是赋予企业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从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等多方面去采取措施,关注人的动机和激励问题,满足员工的各层次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员工普遍关心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并坚持将这一观念贯穿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重要的在于员工能否公平合理的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员工能够公平合理的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这种情况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
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爱岗的精神,企业才能真正被员工所热爱。因此,企业在制定每一项制度和规定的时候,都必须在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上处处注意积极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承认,员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他们不仅值得信任、需要被尊重和公平对待、能够参与决策,而且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发挥全部潜力的内在动力。换言之,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员工都是具有创造性和进取心的,只要企业能够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环境,员工将会把自己看成企业的一部分,像建设自己的爱巢一样为企业服务。要促使员工将自己看成是企业共同体中的一员,就有必要随时随地着手修订企业制度上与企业文化建设不相符合的部份,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不仅是经济实体,它更是员工价值实现、个性扩张、成就自我、发挥潜能的舞台。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企业也是“人”,具有道德人格,它作为员工生活、工作的场所,不仅应该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在企业文化中,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是新观念的开拓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按照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企业应花时间来培训管理人员,在组织管理方式上作出相应改进,通过机制与制度建设以及组织管理改进,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新的价值观。眼光面向未来的企业应使员工不断地去学习,而且还应帮助员工建立长期的旨在使其发挥最高水平的核心技能。这也是企业实现能量转换所必须的。所以应该注重企业学习力的提高,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员工参与管理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强烈献身精神的有效方式。参与管理制度已成为西方一些国家企业管理的新潮流,职工参与管理是工业民主的一种形式。事实上,我们国有企业的职代会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让员工可以参与管理,鼓励企业所有员工为企业管理效力,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员工,都有资格对企业的大政方针发表意见,员工参与管理的结果是使企业管理走向民主化。由此可见,职工参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通过工作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参与管理,在员工中创造一种团结合作和共同奋斗的文化价值观。这包括:建立企业与员工进行双向沟通的正式渠道和员工参与管理的办法,确保员工受到公平对待,并切实保障雇员享有参与管理的机会。由于献身精神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而信任必然要求大量的双向沟通,所以,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尽快消除分歧,解决矛盾,保证员工在各种事情上都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此外,只有确立正式的员工参与管理的渠道,包括参与的方式、参与的程序和管理员工参与的机构等,才能切
实保障员工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种决策,使员工参与达到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迅速贯彻执行企业决议的目的。只有这样,企业与员工才会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企业即我,我即企业”的境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赋予企业文化与生命力,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在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目的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5.企业文化 中国银行业的生命工程 篇五
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中能够引导与协调人们行为,使每一个人的能动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并在一定的共同目标指导下所形成的企业内聚力与旺盛的活力。它的魅力在于能作为一种文化心态与氛围附着于特定的人群之中。这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反过来推动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动力。在发达国家被视为“企业之灵魂,行为之基因”,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世界上大凡成功的大企业、大机构在创建初期或在改革之后都把确立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这是由于确立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等于发展什么样的企业。比如,花旗银行在长达19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它独特而又卓越的企业文化,一直支撑着花旗的成长。花旗人热爱花旗、效力花旗的企业文化是花旗银行成功的一大法宝,可以说没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就没有花旗银行的奇迹。花旗银行总结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的、独特的经营传统与管理方式以及发展战略,而获求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根基,并且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 “人”(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当今世界范围内企业的竞争,已发生延伸与演变,不仅直接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且更体现于企业文化的竞争。世界管理研究的权威美国哈佛大学认为,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托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文化的投资不但能营造企业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氛围,还能够减少巨额的管理成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文化管理企业。
中国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两国的制度差异不谈,仅从理论与实践上分析,差距不仅在“硬件”上,而且更在“软件”上,尤其是在企业文化上差距悬殊。中国的企业文化相当肤浅,中国金融业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几近空白,不仅落后于国际金融业,而且还滞后于中国的企业,仍旧是“传统文化”占主导,在理论上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或者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娱体育活动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WTO的加入,金融业将呈现出明显的业务国际化、竞争白热化、手段现代化、经营全能化、管理系统化等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中外金融企业必将在企业文化上展开较量,形成冲击反差,因为在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金融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支援、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客户的选择更注重对企业文化及其衍生的企业形象的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在成为崭新的竞争手段。我国金融业惟一的出路就只有加速层次升级,在不断完善“硬件”的同时,加快“软件”优化,构筑优秀而又先进的企业文化,用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为金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加强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金融企业顺利融入世界经济圈与增强市场竞争力极具战略性,并且我国金融企业文化的重新创造不能再“慢跑前进” 与“小幅修正”,应从根本上进行突破。这是由于中国的金融业今后即使技术、人力及硬件要素等能跟上,若没有企业文化去支撑,“软件”落后,企业依旧缺乏内驱力,难以维系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再创造一定要形成有金融企业自身的特色创造和规定性。同时,金融企业的文化重塑还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即“既中国式、又国际化;既企业性、又金融型”,融合而成既别于传统,又别于外国,颇具国际性、民族性与金融特点的中国金融企业。
企业文化的创造不仅是对精神财富的整合,也要对物质资源进行整合,这是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银行业对资源不断地进行整合就是不断提高金融企业资源效率的过程、获求企业
6.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篇六
中国新诗的形态和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的。这一特定的文化语境就是中西 文化的碰撞与误读,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重塑,它既是中国新诗的生地,也可能是中国 新诗的死地。正是在这一复杂的文化困境中,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成为影响其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探究作为中国新诗奠基之作的《女神》在文化选择上的特点以 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深层原因,或许会给我们的新诗研究带来一些饶有意义的启示。
一
谈郭沫若的诗歌必须从五四时期新诗所处的文化氛围谈起。简约地讲,这一文化氛围 的核心命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在抉择路径的区分中,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思潮 ,如全盘西化和文化守成之类。尽管对于中国新诗来讲,它的至深的生长动力恐怕并不 在于其文化资源的纯净。然而,由于中国新诗在其发生期正处于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 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焦虑使得人们对它的文化身份异常的敏感。《女神》出版后,闻一 多、梁实秋、朱自清等都曾指出《女神》主要受的是西方的影响,闻一多更是明确表示 了对郭沫若诗歌的“欧化”倾向的不满。闻一多在1923年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 ,以《女神》为批评个案,对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身份问题提出了至今仍深有影 响的论述。针对新诗的欧化倾向,他指出:“我总以为新诗迳直是‘新’的,不但新于 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在对东方文化的“恬静底美”的赞美中,他不无遗憾地指出,《女神》过于“醉心” 于“西方文化”,“《女神》的作者对于中国,只看到他的坏处,看不到他的好处。他 并不是不爱中国,而他确是不爱中国的文化。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 是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 》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 ,他还是爱他。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的事。一般所提倡的爱国专有情绪的 爱就够了;所以没有理智的爱并不足以诟病一个爱国之士。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另一 个问题,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在这里,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的思考就是以 其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为第一要义的,因为诗歌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而 关于“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更是影响深远。这是他基于新诗“不但 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的性质所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闻一 多对新诗性质的判定是犀利和准确的,而他“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 却只有有限的合理性。中国新诗实质上存在着文化身份归属上的尴尬。因为它已经无法 原汁原味地回到传统,它也不可能完全真正地西化,它的幸运在于它同时拥有了中与西 、传统与现代两种资源,然而它也必然同时遭遇中西两种诗歌及文化资源的撕扯,而这 一点更为重要。闻一多的“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对这一点显然估计 不足。其实,他貌似公允的设想里却潜伏着新诗在形式和审美趣味上回归传统从而丧失 其发展动力的危机。从根子上讲,中国新诗想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只是一个心造的幻影。恰恰相反,它必须在体认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的文化 困境里获取自己发展的动力。
二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于他的自由上面,在诗上面,白话诗与白话的分别, 骨子里是有的。”(注: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第1卷 第4期。)检阅一下当时的新诗,白话诗的诗味的流失是普遍的,白话诗人的焦虑在于在 对古典诗词音律句法的老调厌弃后,并没有得到诗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普遍的不自由中 ,郭沫若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愈加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在郭沫若这里,并没有 许多五四作家在文化选择和生命感受上的对立与纠缠。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生命 感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情感与理智上承受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的焦虑。例如,鲁迅的生存感受很大程度上有着对自己所居属的文化空间的反抗,其反 抗的.激愤使他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主张“文化偏至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既和鲁迅 等激烈地抨击传统文化不同(他对孔子的别一种理解和推崇甚至可以说颇有点出人意外) ,又和学衡派那种文化守成主义者不同,在他这里,似乎没有中西文化以那个为本位的 问题。在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异同的思想论战中,郭沫若的态度确实是别致的。 以动静之别去区分中西文化,他是不同意的,也不尽同意胡适那种高扬西方文化精神的 做法。
在郭沫若自身的文化谱系中,既有庄子、王阳明,又有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惠 特曼、雪莱、加皮尔,呈现出一种混合的状态。以他的泛神论为例,他在1921年的解释 足以反映出他在文化抉择上的特点:“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也 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越 时空,而等齐生死。……忘我之方,歌德不求之与静,而求之于动。”(注:郭沫若: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922年创刊号。)这里既有斯宾诺莎神是“ 无限在”的“实体”理念,又有《奥义书》“梵我不二”的主旨,更有王阳明“吾心之 良知,即所谓天理”,庄子“万物本体在道”的思想。”(注:陈永志:《郭沫若思想 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在这种六经注我的方式中,郭沫若的中西对 比差异的文化意识是相当淡薄的,或者说,在他的文化选择里,在中与西、现代与传统 之间并没有一个先验的对立的意识。郭沫若的文化选择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充溢 着自身强烈的精神体验特征。这一精神体验特征的核心是“动的文化精神”。由此出发 ,郭沫若运用六经注我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重组。他总结出 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更加值得注意,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概括为:“把一切 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注:郭沫若: 《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 月版,第262页。)这里不准备详细讨论郭沫若具体的重组策略和惊人的高论,我们要探 究的是:郭沫若诗歌那种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和他对中西文化富有个性化的诠释 是否有着内在的关联。
我们认为,郭沫若体现出的文化心态是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生命的体验 和感受跃居第一位,而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选择退居为第二位。这一特点正 是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指出过的“但是既真爱老子为什么又要作‘飞奔’, ‘狂叫’,‘燃烧’的天狗呢”的原因。闻一多的诘问是基于对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理 解基础之上的。他的思考是有一个中西文化比照的框架的,而且在这个框架中中国文化 这一边有着明显的本位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建构的起点是在中 西文化比照的层面上进行的,其核心就是新诗的文化选择。所以,闻一多关于新诗要做 “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在骨子里更为焦虑的是新诗的文化归属。而 郭沫若的突破正在于,他的文化选择已咬破了闻一多那样只在中西文化比照框架内运思 的蚕茧。郭沫若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
心态使他有可能在新诗建构的基点 上与闻一多那种把新诗的文化中国身份作为中国新诗建构的核心来对待有所不同。事实 上,郭沫若一开始就是从诗歌表达的主体上起步的,而且他在诗歌创造的主体考虑上首 先是生命意义与情绪层面上的人,而不是人的文化身份的归属。对于诗歌,他的思考焦 点是生命意识和文学表达的关系,按郭沫若的表述,就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 事于文艺的活动。”(注:郭沫若:《编辑余谈》,1922年8月25日《创造季刊》第1卷 第2号。)文化、国别的界限并不那么在意。所以,在他看来,“胡怀琛先生说:‘各国 诗底性质又不同’,这句话简直是门外话。”(注: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206页。)这无疑表明,郭沫若的诗歌的起点是 超越闻一多意义上的新诗的文化选择的文化身份的。历史恰恰就是这样,没有那种身陷 其中的焦虑才使他如此轻松地在另一种路径上开始了中国新诗的奠基。这一路径就是“ 情绪的直写”。
关于诗歌是“情绪的直写”,郭沫若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本来艺术的根底,是立 在感情上的。”(注: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5月 18日。)再如:“我这心情才是我唯一的法宝,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的, 一切福祉的,一切灾难的。”(注: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 》1922年创刊号。)在我们讨论郭沫若这种“情绪的直写”时,多在浪漫主义的诗学框 架内进行,不过,郭沫若给出的诗歌的公式却是:“诗 = (直觉 + 情调 + 想象) + ( 适当的文字)。”(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 5月初版,第8页、第57页。)在这一公式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情绪、想象这些浪 漫主义诗学的关键词前面,郭沫若异常地强调了直觉。这当然与他曾接触过克罗齐的《 美学原理》中“艺术即直觉”的理念有关。不过考虑到郭沫若同样异常地强调诗歌“写 ”的即兴性(例如他在《论诗》中说:“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章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 ,正如歌德所说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而再认真思量一下他在《三叶 集》里所用的语词:“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留出来的St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的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 人类底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德,慰安的天国”,便会发现,郭沫若所注重的是诗歌里 充溢的那种生命冲动的气息。从《女神》体现出的勃发的生命的奔突与激情及其所展现 的抒情主人公充满欲望的放纵恣肆状态,从郭沫若以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 以及他在文化选择上对“动的文化精神”的极端强调,我们便会发现郭沫若诗歌内在的 精神驱动力:这便是“生命底文学”。
三
《生命底文学》是郭沫若在《女神》创作期间重要的诗论文字。它是反映郭沫若吸收 现代生命哲学的直接文献证据。在此文中,郭沫若写道:“Energy底发散便是创造,便 是广义的文学。宇宙全体只是一部伟大的诗篇。未完成的、常在创造的、传大的诗篇。 ”“Energy底发散在物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 、思想、意识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底文学。”郭沫若对整个宇宙的把握是一种充 满生命冲动的诗意的把握,他认为生命与文学是同样归属于一个具有本体性质的“Energy”里,因而极力地压缩生命意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他“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的真意。至于郭沫若的“Energy”到底指什么,在《<少年维特之烦恼> 序引》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此力即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之自 身。”“能与此力冥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体之周遭, 随处都是乐园,随处都是天国,永恒之乐溢满灵台。”这是典型的现代生命哲学渗透的 文字,不过又涂抹些希冀和乐观的色彩。这自然和郭沫若对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现代生命 哲学的吸收有关。他说:“《创世纪》我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 歌德脱胎来的。凡为艺术家的人,我看最容易倾向到他那‘生之哲学’方面去。”(注 :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第 57页。)在《论节奏》一文中郭沫若还曾引用柏格森的“绵延”理念,他准确地抓住了 “绵延”的思想中极端强调生命的绝对运动性的精义,强调运动中的每一刻都有新东西 的出现。在《印象与表现》、《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 性格》等文章中,生命哲学特有的冲动与创造气息都流贯于内。其实,就是《女神》中 的“涅pán@①”、“创造”这些语词本身也都分享着“绵延”的意识。《女神》中 极端渲染生命的毁灭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与其说“是以哲理做骨子”(宗白华语 ),还不如说充满了生命意识。
郭沫若正是在生命意识的绝端自由地表达上建立起自己的诗歌美学的。同时,郭沫若 的《女神》又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最典型的标本,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它的 决绝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破坏与创造的呐喊狂吼何尝不是在与老朽的中国文化 长期压抑人的生命冲动的对抗中所爆发出来的一种放纵恣肆的状态和情绪。于前因后果 中,《女神》无不洋溢着中国文化在其现代转型初期激发出的极端自由、芜杂、放纵的 精神气象。而且在《女神》的字里行间,还充盈着祖国无比眷恋的情绪。闻一多当年是 看到这些的,但他仍不满意它的“地方色彩的不足”,即在文化选择上的中国文化身份 的模糊。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女神》可以说是我们重新反思中 国新诗文化身份认定标准的经典文本。
我们的反思就从清理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吸纳的特点入手。郭沫若在五四文化选择上所 走的明显是中西汇通的路子,误读是其显著的标志。他在生命哲学的吸纳上也不例外。 他说:“《创世纪》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歌德脱胎来的。”( 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第57页。)郭沫若从“歌德”这一浪漫主义的窗口看待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这一特点,已 有学者注意到了,(注: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更有学者在浪漫主义诗学的范畴内将郭沫若的诗 歌本体称之为“情绪的本体论”。(注:孙玉石:《郭沫若浪漫主义新诗本体观探论》 ,《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从某种程度上讲,《女神》的生命意识确实停留 在情绪的层面上,尽管他因强调情绪的高峰体验和即发性,与生命意识中较为深层的直 觉、无意识已挂上了钩,但其诗歌基本的调子仍显得浮泛与明朗。这当然与柏格森的生 命哲学的精神格调有着极大的不同。在郭沫若理解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里,他抓住的 是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绵延”极端强调生命的变动的思想。在柏格森那儿,正是由 于生命绝对的变动导致了人的生存的无根。柏格森试图在
人的主体意志中解决这一寻找 人的生存依据的问题。但他的寻找最终被无根的生存意识所淹没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也因为充满了彻底的悲观和幽暗体验最终滑入到了神秘主义的深渊。相比之下,郭沫若 的生命体验本身达到的程度,是相当肤浅的,他的“生命底文学”在精神气质上和柏格 森那种深沉的幽暗和彻底的悲观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因为在他看来,“创造生命文学的 人只有乐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储集Energy的好机会。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 文学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注:郭沫若:《生命底文学》,上海《时事新 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生命底文学”里注入的这种 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当隔膜的进取乐观的精神取向恰恰与他总结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相沟通,甚至可以说就是异曲同工的表述,这就是“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 ”(注: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62页。)
《女神》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有着诸多原因,例如不能排除它与五四时代人们的精神焦 虑的契合等等。单就作品本身来看,我们认为《女神》具有直击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 原因,是在其恢宏阔大的空间里,流贯其中的一种“气”和一种“势”并相互作用的结 果。
先说“气”。《女神》的“气”是一种“大”气、理想主义之气、勃发之气、破坏之 气、更生之气。气必须有所恃,在《女神》中它大致是以两类意象为依托的。第一类是 大海。郭沫若在解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曾说:“没有看过海的人或者是没有看过 大海的人,读了这首诗的,或者会嫌他过于狂暴。但是与我有同样经验的人,立在那样 的海边上的时候,恐怕都要和我这样的狂叫罢,这是海涛的节奏鼓舞了我,不能不这样 叫的。”(注:郭沫若:《论节奏》,《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 版,第229页。)另一类意象是火以及火的宇宙形象太阳。在这一类意象中还有两个特殊 的意象:煤(见《炉中煤》、《无烟煤》)和血。煤是凝聚的、处于燃烧的临界点上的火 ,血是人自身流动的火,都具有火的势和能,是火这一意象的特称形式。当然,这两类 意象常是相互映衬的,比如在《浴海》、《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 叠》、《海舟中望日出》等作品中,审美空间的恢宏感就得益于这种火、太阳与大海的 交相辉映。在《女神》中,大海、太阳、火都是具有宏大的象征性的意象。在郭沫若的 笔下,现代都市同样具有大海的形象:“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涌着在 ,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火则是生命的涅pán@①的象征:“火便 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凤凰涅pán@①》)而太阳在《女神 》中更是具有最为辉煌的人格形象,“他眼光耿耿,不转眼睛地,紧觑着我。/你要叫 我跟你同去吗?太阳哟!”(《新阳关三叠》)《女神》携带冲动的激情,张扬着生命形式 的运动与变化,高扬生命主体的无限扩张、膨胀的生命欲求,开拓了诗歌的内在空间。 《女神》的“气”实际上正是郭沫若在生命哲学里注入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尤其是“自我的完成”)的结果。
再说“势”。《女神》在郁积着的几乎爆裂的生命冲动的推动下,生命力极度张扬的 诉求目标是“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天狗》),以求“一切的一, 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将生命个体极度扩张从而使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 的宇宙和永恒统一起来。对《女神》的高度紧张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取向,已有 学者从它这种“现代性”的乌托邦色彩提出了质疑:“它无意识地受到某个‘神’(历 史新纪元)的内在牵引;它感兴趣的也不是无目的的精神壮游,而是明确地向某一既定 目标凝聚,以求最终有所皈依。……而所谓‘紧张’与其说存在于作品内部,不如说存 在于偶然在世的个人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新纪元’之间。”“正是在《女神》式的‘现 代性’热情中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注:唐晓渡:《五四新诗 的现代性问题》,《唐晓渡诗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女神》式的“现代性”热情中是否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还是一 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过,这种“现代性”热情在《女神》中确实遮蔽着另一种力 量,我们称这种力量为一种“势”,因为它是潜隐的但却具有内在的能量,对《女神》 整个文本的构成的作用是蓄而待发的。在《女神》中个体生命与宇宙、永恒的关系无非 有两种:一是用宇宙的无限来充实和扩张个体生命(如《天狗》);二是个体生命向宇宙 与永恒的溶入(如《凤凰涅pán@①》)。然而,这两类关系是以首先意识到个体生命 和宇宙与永恒之间巨大的分裂感为前提的,都必将隐藏着强大的悲剧性倾向。事实上, 我们称之为“势”的这种强大的悲剧性倾向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具有的,因为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是自叔本华至柏格森的现代生命哲学至为核心的命题,尽管郭沫若 对生命哲学的吸纳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但生命哲学深渊中漂浮上来的悲剧性气息 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埋藏下的基因。所以,在辉煌热烈的《太阳礼赞》中,“ 我”乞求太阳“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因为“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你时,四 面都是黑暗!”这是摆脱不掉的恐惧。在《凤凰涅pán@①・凤歌》里,“我”以屈原 《天问》的方式对宇宙的存在提问,同时又追问“你(指宇宙)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 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天、地、海都无从回 答“我”的追问,最后,“我”只能感慨“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 哀哭。”这无疑表明,郭沫若在对生命存在本身的追问已展现出对生命哲学的形而上的 思考,伴随着这一思考,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体验的精神基因已经渗入到了《女神》 中。
从上文对《女神》中的“气”与“势”的粗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女神》式的“生 命底文学”已经处在现代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精神体验的临界点上。但也仅此而已, 就在这一临界点上,郭沫若的脚步停止了。他对生命哲学做出了乐观主义式的接受。正 如我们一再强调的,这正是郭沫若基于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概括又有着生命哲学渗透的鲜明烙印。 由此可见,在郭沫若诗学思想的核心――“生命底文学”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 解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生命底文学”有着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郭沫若 并不纠缠于闻一多意义上的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问题,但他的“生命底文学”在中西文 化的交汇状态中不但没有失去中国的血脉,反而是一种突破中的再次确认。《女神》提 醒我们,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是极为复杂的,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应该多 一份迂回进入的勇气,而少些简单的中西文化的标签意识。在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 ”路向时,这份勇气更应是我们的一份精神资源!
字库未存字注释:
7.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篇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发展
伴随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社会变革的冲击浪潮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属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将面临这种变革期的重重考验。因此,本文将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的同时,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民族传统体育的旺盛生命力与全球化视野下的发展趋势。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指代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人们对于事物概念的表述也是随之发展变化着的。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也是变化发展的,民族体育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一般也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而传统体育,仅仅是指自己发明或有历史渊源的体育活动,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民族传统体育一般是指本民族创造的历史沿袭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自身的体育文化受到了强大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和压制,因而我们经常使用“民族传统体育”来应对西方体育,所以本篇论文中笔者所指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而言的,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发展,由中华名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1]任何国家都有其具有民族性的传统的体育,在我国体育文化领域中对其界定也不是很明确,而在本文中,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指包括汉族在内的,尤其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武术在内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
1.2 民族传统体育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任何国家都有其民族的传统文化,体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文化范畴,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或强健体魄的形式,还是一种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周易”等学说肥沃的土壤中而逐渐发芽成长起来的。张岱年、程宜山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雅文化亦可称为士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俗文化亦可称为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士大夫文化是人数甚少而在政治、经济上占十分重要地位的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这种文化集中体现在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言论著作中……俗文化流行于没有条件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和统治阶级内忙于实际事务的人们之中。俗文化中包括农民文化和市民文化,但同时也有大量的反映地主阶级利益的成分。”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恰恰是属于俗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它保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们后辈继承前辈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也具有其鲜活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其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一直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现代人们的思想。黑格尔也曾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那么民族传统文化就会在保留其民族传统性的同时为适应现代的现实需求而变化发展。而且中国人是最讲“实用性”的,只要是有用的就接受,因而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也就说明它具有存在并被人们所肯定的价值。
2.1 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人的精神思想
众所周知,现代体育发源于古希腊,体育这一概念也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我国古代史没有“体育”这一概念,现在世界对体育的定义仍是很笼统模糊的,而像围棋、象棋、桥牌等这类没有明显身体运动形式的活动也归于体育的范畴则是不符合现在的“体育”的定义的,但是,在我国古代,对生命、健康、保健等“修身养性”的思想认识就相当于现代对于体育的认识,因而如果从“修身养性”这一方面来理解体育,那么将围棋、象棋、桥牌等列入体育的范畴就是合理的和正确的。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古代劳动人民都对大自然有着崇敬之情,都想在与自然相关联的自然环境中获取生存的能量。而古代中国人民对于自然与生命的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对生命,对健康的本质以及对身体活动价值等问题的认识早已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尚中贵和”思想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舞龙运动,就是在祭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古人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虽然现在更多是体现了它的娱乐性,但是祭祀或庆祝的涵义仍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保留。而例如舞狮运动,而狮子并不是中国本土的物种,是由西域传入的,它本身带有一种跋扈的气息,但是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狮子就成了一种吉祥的象征,因而舞狮运动也就具有了辟邪、吉祥的意义。
2.2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性
自古我国人民就很重视生命的长寿问题,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毕生的追求,因而产生出了各种养生理论。可见,古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是很高的。虽然早期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健身意识并不太自觉,但当各种生产劳动或战争需求对人的体力提出更高要求时,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逐渐被唤醒,并成为一种自觉有追求,而很多由生产劳动中衍生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是人们健身意识的自觉产物,如由狩猎需求而衍生出来的赛马运动,甚至是马球等运动,又如斗牛和赛牛等比赛活动。
体育的起源学说里有这样两个观点:精力过剩论和游戏说。古人在经过生产劳动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后,总会有精力过剩的时候,也会有发泄过剩精力的冲动,在发泄的过程中,会将一些生活劳动中所用的动作经过修改或创造一些新的动作来排遣劳动中产生的压抑,并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使得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了娱乐性,例如拔河游戏,可以说是一种带有竞争意义的游戏,既能满足人们对力量的释放,又有一定的娱乐性。而一提起游戏,勿容置疑,游戏本身就具有娱乐性。在人类早期的游戏活动中,由于生产力低下,身体活动无疑在游戏中占有主要地位,例如踢毽子、荡秋千、跳皮筋等具有娱乐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为具有大众娱乐性而能被很好地传承下来。
2.3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自古以来,由于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历史局限性,使得地域与地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而且,每个地域的人都有一种地域保护倾向,即使是现在的中国一样也有地域保护政策,何况古时候国家众多,地域势力较大。同时,古人有一种自身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感,认为自己的就是优秀的,就是值得继承与发扬的,除非是当本地文化受到了外文化的强烈入侵时,才会考虑到在保留本地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外文化优秀的特征来补充和发展本地文化。而这种地域的封闭性及古人的传承发展观念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流传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地域性。同时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中,宗族制度又是根深蒂固的,一个家族的凝聚力之强大也是可以想象的。例如在武术的传承过程中一直有门派之分,还有俗语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个门派就相当于一个家庭,可见其凝聚力之强。而且在古代,民族传统活动在与外邦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体现两邦的友好交流又能在外族面前增强自己的信心,使族人更有自豪感和向心力,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强大生命力也就表现在它具有的历久弥坚的凝聚力。
2.4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竞技性
有竞争才能有发展的空间。而很多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能传承下来,也就是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类的竞争欲望,有比较有竞争才能有所发展。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王者就有主动权,选择优秀的而抛弃落后的,为了永久的胜利,王者又会对已掌握的感到不满足,于是有了创新和发展,甚至当站到最高点时会与自己竞争。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竞争中不断完善改进技术。虽然很多民族传统体育不是同场的直接竞赛,但也是以竞技作为其基本的活动规则和评分标准的,而且往往竞技的意味十分深广,而且其对技术的要求难度及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强度丝毫不亚于同场竞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秋千就是其中的典型。秋千运动既有比高度的,又有比花样的,而且还有两人合作性的等等。
2.5 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属于一种精神文化,而精神和物质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它需要物质消耗和物质的支持,而其消耗本身就属于经济学的一部分。参与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服装、器材、设备都要有一定的物质支撑,而这些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其所带来的观赏娱乐效应都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来开发利用。而早在宋朝时期就有了专门供人娱乐消费的场所———瓦舍。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其个体价值,还具有社会经济价值。
3 现代的民族传统体育观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稳步上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文化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物质和精神是同等重要的,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就是在文化的载体。而我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除了表现在举办各种竞赛外,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归属于一级学科“体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且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喜爱程度也日渐加深。而且如武术、龙舟、象棋、风筝等民族传统体育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人们在看待民族传统体育一种民族自豪感将油然而生。
4 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谈到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先了解体育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化”的概念才正式形成,随后这个概念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逐渐成为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基本概念,而各个学科领域的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都对体育的全球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育的全球化就主要体现在体育资源的国际化,体育活动的同质化与体育管理的一体化三方面。而在这个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论述,可发现,西方体育真正做到了全球化的发展。现在无论从竞技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还是大众体育领域都可以发现西方体育占有绝对性的优势地位。而面对现实,在体育全球化的整个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想有所发展就应该在体现自己价值的同时适当地借鉴西方体育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当今全世界最隆重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的模式。奥运会作为全人类的体育盛会,不仅有其文化功能而且其政治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凸显。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代表力和广泛影响力的项目,在没有成功进入奥运会的同时,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第一届“武博会”已成功举办。而且目前我国体育工作者所挖掘整理的武术拳种就有130种,虽然因为一些拳种的开展的不理想或是竞赛规则的不完善等原因而造成了武博会不能将全部的拳种容纳并展示给全世界,但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只要给予一定的有益助力,都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相信武博会将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带来勃勃生机,并带领民族传统体育在群众中得到较好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也有很多运动是带有一定竞技性的,其中包含显性的竞技性和隐性的竞技性两种。李力研先生说过体育是一种直接的竞争游戏,是一种没有具体内容的竞争,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它极简洁地浓缩着人类竞争的天性,而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同样具有竞争性,而这种竞争性将体现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5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宗教、人文等多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而使得一些体育活动中有了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气息,成为了我国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各国各地体育之间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已在逐渐缩小,甚至出现了强烈的同一化现象。民族传统体育的鉴定,除了传统一词带有明显的时间上的划分概念,这一概念最主要的是突出民族性,然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今后形成的体育活动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地球村的转化,无法再形成新的所谓的“民族传统体育”。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民族传统体育,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使其继续保持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在保留民族个性和尊重民族习惯的基础上,将其从民俗与道德等层面向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进而对政治经济产生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5]李力研.解读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7]王晓刚.民族传统体育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J].搏击.武术科学,2008(5):75-76.
[8]杨占明.民族传统体育前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73-75.
[9]苏耘.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的构想[J].体育科技,2010(11):166-167.
8.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篇八
关键词:传统文化;个人价值;家庭价值;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01-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却频频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高校甚至还比较严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权威数据显示,自杀人数却占世界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高自杀率国家,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自杀成青年第一死因。自杀,对个人和家庭是莫大的悲剧,对家族和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同时,自杀还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每次自杀事件都会对周围的学生和老师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刺激,甚至引起个别人的效仿,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生命没有重复。花季人生的过早凋谢,非常令人痛心。但如果能进行早期的生命教育和及时的心理和行为的干预,则会有效遏止行为的发生,挽救年轻鲜活的生命。此任学校责无旁贷。本人撰写此文就是希望能从祖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生命意义的认知,以期能起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目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体系,其核心是人生问题,其蕴含的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具有的极浓的人文关怀意蕴,不仅在古代塑造了一批批热爱生命、意志坚强、死得其所的仁人志士,而且在今天,它对我们认识生命的价值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个体生命的价值首先在于血亲关系
《孝经·圣治章》:“天地之性,人为贵。”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儒学即人学。生命是宝贵的,认知个体生命的价值要把他放在社会关系中,这里的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关系。人是由父母生养才有了生命过程。这种生命的给予及养护的过程,使人类产生了自我生命与家人、家族血肉相连的不可分割的血亲纽带和感情。自我是父母和祖宗血脉的延续,同时自己又承载着延续血脉的作用。个体生命既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是血亲关系的体现。
儒学和佛教文化极力渲染一个生命的孕育过程的庄重与辛苦,养育过程的劬劳、罔极、煦伏与含辛茹苦,养育子孙也希望能老来得养,这种人伦关系与西方的突出强调个体意识思想观念有很大差别。正因为这种血亲文化和宗族文化的传承,使中国人特别重视自己的家庭亲情,个人做事不能仅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还要想到父母和家庭,甚至要考虑到家族关系。因此中国一般百姓皆珍惜生命,少有采取断然的自杀行为,也不会随意践踏他人生命。而当代青少年过度自我化的人生观,冲击了对家族、社会、国家的责任,所以当他在考虑是否采取伤害生命的行为时,多考虑的是自我个人的原因,只求自我痛苦的解脱而不顾其它。对家庭和家族而言,自杀是最大的不孝,罪莫大焉。如果把儒家的对个体生命认知的“血亲”文化发扬光大,对当代青少年生命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个体生命的家庭价值在于孝悌
个体生命的家庭价值是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表现为儒家所倡导的一系列家庭伦理关系,最主要为孝道和悌道。
《论语·学而》中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更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出也。”教育由“孝”生发开去。儒家的“孝”要求子女要珍爱生命,这是最基本的孝道。《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规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来之于父母,任何人都不能轻易作践其肉身,更何况自杀这样的残忍之事呢!这是孝的起码要求。那些自杀的人,都是一些不孝自私的家伙。同样,孝也不能使“亲心伤”,而“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个有点孝心的人,是不会轻易自杀的,就是一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就會让他无法下定决心放弃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注重血亲关系不仅表现在孝道上,还表现在对家庭同辈成员的友善上,即悌道,孝悌发扬开去,就会友待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弟子规》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试想一个孝悌之人,怎么能忍心自杀呢?自杀的人大多感到无助、无法解决,才走上不归路的。须知在人生路上能长久地相互陪伴又有血缘关系的只有兄弟姊妹。兄弟姊妹年龄相近,少有代沟,彼此在人生上会有多大的帮助呀。当人感到无助、有无法逾越的障碍的时候,在兄弟姊妹的帮助下会变得坚强和豁达起来。人生需要亲情,尤其在最困难的时候。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这种骨肉亲情,人们只得在旁系血亲中寻找这种关系。但不管怎样,中华民族的“孝悌”文化对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家庭关系上的认知,在珍爱生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西方文化不可替代的。儒家文化更认为,孝悌可以感天动地,感动神灵。“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三、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贡献社会
儒家认为个体生命的价值是有层次的,《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儒家认为,真正的孝就应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因此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贡献社会,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死得有价值。为了大义,甚至是可以灭亲的,可见中国人义的观念的重要。比之于自杀,就“死”得太没有价值了。当我们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时候,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所折服、打败,有了这种观念,才能对得起父母、祖先,敬始、慎终、追远。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立德被儒家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重要性远在生命之上。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造就了历代一批批为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赴汤蹈火所在不惜的仁人志士,为铸就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爱国主义的灵魂起了积极作用。面对今天的大学生的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如果能进行多次的深刻的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的教育,亦能够有效的阻止大学生自杀悲剧的发生。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磨炼与自我觉悟,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甚至磨难时,往往能修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态度。作为老师,应以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为目标,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认识到生命存在的神圣性。
生命教育很多人认为起源于美国,但多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人都会知道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里面的生命教育有其独特深邃的内涵,更适合中国人的特点,更易为中国人所接受。窃以为,万不可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解决中国的问题主要应立足中国的情况(当然我也不排斥外国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从祖国的传统文化中感悟生命的价值,既解决了生命教育问题,又弘扬了民族精神,不是更好吗?
参考文献:
[1]贺新华,胡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2010,(27).
[2]晏波,李方方.中国传统死亡文化观及其对死亡的启示[J].理论纵横,2008,(6).
9.论纵横休闲文化 追求生命关怀 篇九
〔论文摘要〕科学健康的休闲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整体效益和社会的进步有多方面的意义,加强休闲文化建设,已成为高中校园管理中迫切需要重视的新课题,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领域。本文从休闲概念的释义入手,充分认识高中生休闲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深入剖析导致高中生休闲文化建设问题产生的能力缺失和心理迷失两方面原因,并提出把握正确休闲原则、完善休闲载体建设、加强多维休闲教育等方面的对策,以促进高中生休闲文化建设,提升高中生休闲品质。
〔论文关键词〕高中生;休闲;休闲文化;休闲教育
根据2009年一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各国高中生的前五大烦恼主要涉及学习、休闲、锻炼、交友、消费、外貌等方面,中美高中生都认为休闲生活太单调是学习之外的最大烦恼。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受到社会经验、知识水平、艺术修养、组织能力、识别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开展休闲活动时,难免会表现得幼稚、不成熟,甚至发生偏差。而高中阶段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也是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加强高中生休闲辅导和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在休闲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加强对高中生的休闲文化建设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休闲及休闲文化
国内外诸多学者都认为休闲作为一个客体,需要三要素:一段时间、一项活动和一种心境。据此可将休闲的概念界定为: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一种自觉追求自我实现的生活状态、自由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休闲是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它不是单纯地教学生怎么玩,从心理学角度看,高中生的休闲实质是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根据自己的意愿,整合相关资源投身到休闲活动中,以满足需要、创造自我、完善自我的实现过程。而休闲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就必然产生休闲文化,因此,休闲文化被界定为:人们在进行休闲活动时创造和构建的生命状态和文化方式。当休闲与高中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就形成了高中生休闲文化。
二、高中生休闲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休闲追求:低层性,缺乏发展性
美国学者戈比认为,休闲活动包括放松、消遣、发展、创造、感觉超越五个层次,当代高中生休闲多以娱乐、寻求刺激、摆脱单调、消磨时间居多,还出现一定程度的消极休闲现象,如不切实际地追求高享受和攀比消费及沉迷网络等。同时高中生已会利用现代的工具作为休闲载体,但对如电脑、手机等的使用停留在放松娱乐功能中,很少挖掘其教育发展功能。可见,高中生的休闲追求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注重直觉体验,对休闲的认识表面化、世俗化,没有将休闲可提高生命质量的理性思考当成追求,缺乏发展性。
(二)休闲内容:单调性,缺乏多元性
当前高中生对自我休闲生活的满意度普遍低下,休闲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提高生活质量和优化生存方式的标准。整个高中生群体的休闲活动内容虽然呈多样性,但是对每一个体而言,主要的和经常性的休闲活动变化不大,单一地重复着自己习惯的方式和内容,单调、乏味、从众。他们渴望丰富多元的休闲活动,但由于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强,基本上处于盲目随意状态。小段的闲暇时间如周末他们用于低层休闲的放松消遣,而面对大段的时间如寒暑假却出现了“很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的“休闲迷惘”状态。
(三)休闲状态: 封闭性,缺乏开放性
休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需要一种开放的心境。在现实休闲生活中,高中生却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封闭性:首先,环境封闭,一般都是过着“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休闲活动几乎很少脱离家校圈子;其次,人际封闭,包括亲子封闭和同伴封闭,大部分学生与父母很少交流,也很少共同活动,同时他们渴望友谊渴望同伴,但是除了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外,自己很少主动组织群体活动,而是独来独往,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再次,休闲活动张力不足,他们选择的活动一般比较内敛、机械,对思维创造性和行动挑战性要求不高。
(四)休闲体验:矛盾性,缺乏自由性
休闲是在社会必要劳动之后需要获得的精神慰藉、愉悦与满足,而大部分高中生在休闲中无法全身心体验到自由感、愉悦感,处于内心需求与外力束缚并存的矛盾中。首先,经济制约,无法选择自己渴望的休闲活动,只能被动的根据自己的条件作出无奈选择; 其次,家长束缚,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父母仍然只追求高分,且休闲意识淡薄,担心孩子玩物丧志,因而休闲方式、时间等往往控制在家长手中,孩子自己缺乏自主选择权; 再次,自我压抑,很多学生不懂“休闲—学习—发展”的关系,不理解休闲的意义,无法体验到休闲应有的自由与享受,而是在休闲过程中心里牵挂着自己的任务和负担,甚至有时会因为休闲而产生愧疚感,降低自我休闲品质。
三、高中生休闲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中生休闲能力缺失
休闲能力缺失是影响休闲质量的重要原因,导致缺失的原因是综合复杂的。
首先,从宏观角度看,目前我国高中生接受正规系统的休闲知识教育的机会很少,整个国家的休闲文化建设也尚处于初始阶段,不具备良好的休闲氛围、正确的休闲意识、科学的休闲态度、健康的休闲习惯以及高效的休闲技能,从而制约着高中生休闲能力的提高。
其次,从微观角度看,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高中生拥有较少的闲暇时间进行休闲体验,同时高中生经济依赖、家长约束以及从小到大养成的应试思维使得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十分有限,造成自主休闲能力不高,甚至因为休闲无力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出现内在心理障碍、人际障碍和结构性障碍等三种休闲障碍。
(二)高中生休闲心理迷失
高中生在休闲文化的创造和享受过程中,迷失了心理方向,受到不良心理倾向的影响。
1.需要受挫心理。休闲是受强迫性情绪达到最小值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在自主选择和用心行动中最终达到的自我实现。高中生参加的活动常是学校安排或家长选择的,多带有强制性,很大程度上不是“我要开展的休闲”而是 “要我开展的休闲”,长此以往将导致他们需要心理受挫或者自然天性受压抑,无法用心休闲和发挥休闲功能,甚至出现负价值的休闲。本原则:第一,有益性,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能够不同程度地将身体放松和心理发展有机融合,实现良性循环,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平衡发展、情感心智的健全;第二,适度性,立足自身实际的精力、财力,统筹休闲与学习,休闲与消费的关系,适度休闲,劳逸结合,避免得不偿失;第三,科学性,要把握时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学会辨别真伪,杜绝参加如封建迷信、邪教等不科学的休闲方式;第四,安全性,安全重于一切,是所有休闲活动选择的根本原则,除了充分考虑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还要考虑法律和规范保障的范围,才能在休闲中畅享愉悦与自由。
(二)完善休闲载体建设,创建绿色休闲平台
休闲载体包括休闲设施以及休闲产业服务。休闲设施的完善为高中生健康的休闲生活提供外部条件,同时,休闲文化的发展总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又会为文化主体更好享受文化提供可能。
1.休闲设施完善化。高中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加强校园休闲设施的完善,为学生提供有文化气息的健康休闲场所,如:创建图书馆、校内绿色网吧、运动场、球场、游泳池、校内影院等,这样有利于满足学生闲暇时间的多元休闲需求,又可以预防高中生出入不良休闲场所。
2.休闲产业文明化。高中生休闲需求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让高中生在休闲中得到产业文化的熏陶,要加强休闲产业的管理与引导,要求把休闲产业综合到休闲文化中去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提供标准化的休闲服务,创造充满人文气息的休闲产业文化,确保高中生休闲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
(三)加强多维休闲教育,提高自主休闲能力
休闲是后天习得的能力,主要靠以下两大途径:一是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休闲教育,二是自己的休闲实践、体验及自我教育。休闲教育需要落实“全员参与、全体受教、全面铺开、全程实施”的“四全教育”思想,才能发挥对学生休闲潜移默化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休闲能力。
1.加强宣传,引导正确休闲观念。我国公众对休闲缺乏正确认识,很多人潜意识中常将“闲生是非”“玩物丧志”等与休闲相提并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先转变观念,科学地构建教育框架,将休闲教育纳入其中,并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媒介广泛地宣传,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正确理解“休闲”,倡导健康向上、科学理性的校园、家庭和社会休闲文化,为学生长期接受正确的休闲教育提供可能。
2.加强研究,丰富本土休闲理论。首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途径为高中教师提供休闲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休闲素养,并将休闲教育纳入教师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中去。其次,通过成立休闲研究协会,开展扎实的休闲研究工作,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从各个领域和角度,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休闲教育有机结合,以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展开休闲渗透,积累休闲教育素材,整理出有本土特色的高中生休闲教育理论,甚至编写休闲校本课程。
3.开设课程,扎实休闲知识储备。建立休闲学科和开设休闲专业。把“休闲学”和“休闲心理学”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充分发挥课程所蕴涵的人文性和亲和力,休闲教育要对高中生知识、价值、态度和技能四个领域同时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休闲意识、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健康的休闲习惯、休闲伦理。特别要关注休闲创造教育,它能强调高中生个体表达的惟一性和活动的原创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开展活动,强化自我休闲教育。许多教育家指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休闲教育必须与德育、体育、智育和美育活动相结合,寻找契合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并通过增设学校社团,如太极拳协会、朗诵协会、读书协会等增加学生平等休闲的机会。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时期,他们可以根据的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或者在协会中自发组织活动,并在活动体验中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规范、自我适应逐渐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目标,休闲活动也构成了学生自我认知、生活认知、自我教育的桥梁。加强高中生的自我教育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需要。
5.凝聚合力,共创健康休闲文化。高中生的休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社会的态化,是一项需要多种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共同发挥作用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各类社会团体及休闲服务组织的休闲合力,才能避免“学校抓得紧,家庭放得松,社会一片空”的休闲教育困境。因此,加强家庭、社区、学校、企业与机关单位以及传媒的合作,开展家庭休闲教育、社区休闲教育、行业休闲教育(如旅游、社区服务、商业、体育、文化娱乐等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各方休闲素养,增加休闲机会,改善休闲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共创健康休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