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强国之路(精选8篇)
1.改革是强国之路 篇一
第七章 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意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掌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途径,正确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授课时数:4学时
三、本章基本概念
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四、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4.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 问题的引入: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当时中国确定的目标是用20年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7%~8%以上。当时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相信,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如此落后,能够实现长达二十年时间的高速增长。
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代亚洲的“四小龙”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与“四小龙”有很大区别,仅我国东南沿海五个省份的面积就是“四小龙”的五倍,人口是其四倍,然而我们实现了持续2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世界上许多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就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贡献,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创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问题的提出: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说法。其实,所谓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过去在极左思想影响下,我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阶级斗争;后来又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将其概括为两个字:“改革”。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改革理论?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引起和决定这对矛盾的根本因素。生产关系按照生产力性质和要求不断改变自身形式,是这一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在阶级社会中,当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就必然起来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批评了苏联领导人和理论界的错误观点。毛泽东指出:说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出色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毛泽东未能找到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失误,他仍然沿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理论观点,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的途径来解决这些矛盾,在探索中陷入了失误。
3.邓小平: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还指出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新思路,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性质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充分肯定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论断,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失误,并结合新的历史特点,透彻地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但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
判断一次社会变革是不是一次革命,最根本的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看其是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因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推动力。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邓小平强调: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改革就是要清除这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和弊端。改革要求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这种实现经济体制转变所具有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深刻性使改革成为一种革命。
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治革命,但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它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亚于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对象、方式和目的决定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对象不是人,而是旧体制。我们的改革是要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而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为了巩固而不是削弱第一次革命带给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对象认识的变化,促进了改革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的渐进式的改革。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既定目标和党的基本路线,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可举例: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在我国改革中的表现(“价格闯关”、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对比中、苏改革的异同。)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场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必然要触及到某些阶层和个人的利益和权力,但是归根到底这是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改革,是为了巩固而不是削弱第一次革命带给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和基本出发点。人民利益标准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三个代表”思想的落脚点。
(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判断标准,人们就可以大大解放思想:一切符合这个标准的东西,都应当大胆采用,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而一切违背这个标准的东西,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革命”,都应当大胆加以革除。
“三个有利于”标准排除了离开生产力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涉及经济,还包括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对社会物质关系,也是对思想关系的一场深刻变革,将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革故鼎新的深刻变动。
1.从改革所涉及的内容看,改革是全面系统的: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等等领域,既涉及到生产关系中许多方面和环节,又牵涉上层建筑中许多方面和环节。(可举例: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社会分配方式改革等)
2.改革所引起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更是巨大。(举例)
3.改革开放的初期,面对巨大的阻力,改革的风险和艰巨性不亚于第一次革命。(举例:小岗生产队分田到户)
改革越深入,越要涉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更增加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现代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更增加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可以当前经济改革热点为例简要分析)
改革,就是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上一切社会形态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进行部分质变的通用方式,也是一种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期盼。改革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三者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另外两者,而且会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第一、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也只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给人们带来实在的利益,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所以,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必须把握改革力度,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由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把改革力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二,发展是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个战略思想。”这是因为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在国际上,要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在世界舞台和国际事务中起更大的作用,也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从而使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充分显示出发展起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是政局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失。”我们要改革,要发展,可是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国家整天处在动荡之中。不能从时间和空间上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再好的愿望也要落空,再好的计划、方案也无法实施。仅有稳定的政局还不够,还必须做到现行的基本政策稳定,如果政策变来变去,其结果同政局不稳是一样的。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要把握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妥善处理,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当然,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四,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失时机地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要有新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学时)问题的提出:
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这是开放前后的深圳,开放前的深圳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而今天的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右边是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后给深圳的题词。而邓小平对深圳发展经验的肯定,正如20多年的实践给予对外开放政策的肯定。从深圳这个小小的窗口的巨大变化中,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这是源于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探索和实践。(附图片)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两句非常通俗的话来概括: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这两句话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所谓“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就是说世界各国不论地处何方,也不论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怎样,都需要与别的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历史,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开放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其中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世界市场形成初期,马克思就提出,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为什么这样说?马克思认为,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标志形成的大工业生产,消灭了以往各国自然形成的孤立状态。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一理论观点为我们制定对外开放理论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想启示。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开始融为一个整体。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形成了以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生产,比如波音客机的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在那时就已经突破国界扩大到国际范围,形成了多国协作生产的国际分工体系。而生产的国际化,结果是什么呢?——直接推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1910-1937年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仅为1.9%,1965-1980年提高到6.6%,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大大提高。
这些都表明,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已经遍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样,一方面,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要求世界范围的开放,另一方面,它又为世界的开放提供了必要基础。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加强同国际社会的联系。象欧共体的建立,还有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及东亚四小龙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都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并利用这一趋势使自己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所以,正是在对这样一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上,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那时的中国,刚从十年浩劫中清醒过来,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起步较早的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了后面。但这种落后,不仅是这十年造成的,也和中国的历史进程有关。就像邓小平说的,我们的老祖宗也吃过这个苦头。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没能从新中国一建立就实行开放政策呢?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以及一些片面理论的影响,比如当时建立在两大阵营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再加上我们自己“左”的错误认识,因此,拒绝向西方学习,也不敢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形成了事实上的闭关自守状态。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我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对外出口还不到世界出口额的1%。而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几乎全部中断。
对这一时期怎么看,邓小平讲了四句话:一是“人家封锁我们”;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三是“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出来很多东西”;四是“这二十年是世界蓬勃发展时期”,把这四句话连贯起来,就是说尽管这22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都抵不上关起门来搞建设遭受的损失。我们错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而同时期,韩国通过扩大出口和发展制造业,创造了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汉江奇迹”,人均GDP增长近9倍;同期出口更增长了近30倍,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而日本也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短短13年时间内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当时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经济管理体制僵化、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与此同时,我们既要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挑战,这一双重任务可以说既艰巨,又紧迫。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国际政治方面,和平的曙光开始出现;在国际经济方面,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能不能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怎样利用这些新的机遇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从中国历史沉痛的经验教训中,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中,从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中,邓小平看到,“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要发展,绝不能离开世界。所以,尽管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种种对开放的疑虑,邓小平仍然果断地决定抓住这一历史性转折的机遇,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将对外开放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根本方针。从此以后,中国走上日益开放的道路。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点
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除了刚才讲到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还包括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点。
1.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统一
首先要把握的是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关系。
中国从1978年以来,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参加国际组织,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使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国际,也对我们国内的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放促使我们面对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使我们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大更快的开放成为人们迫切的要求。但随着开放的发展,就象许多同学问到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而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引起了人们新的疑虑——走向全球化的进程真的就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吗?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早熟而产生的问题已经给了我们一个警告:如果发展中国家过快、过早的实行了对外开放,只注重开放而忽视了改革国内体制作相应支撑,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一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竞争”,甚至带来极大的风险。就像有学者比喻的:世贸组织的规则像是不分重量级别的拳击比赛,在看似公平的规则下却允许轻量级选手和重量级选手同时进入场地比赛。所以一时间人们惊呼“狼来了”,甚至得出我们不要急于加入甚至不要加入世贸组织的结论,打好篱笆筑好桩再说。而入世后,又有不少人担心“进口潮”的出现冲击了国内的产业。的确,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对有的人来说加入WTO意味着财富和机会的增加,意味着更多更便宜的消费选择;而对另一些人则可能意味着失业和贫困的加剧——比如对我国农业的巨大冲击。如果我们放慢开放的速度,或许有的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会获得暂时的生存空间,但是整个中国的竞争力却会被世界远远抛在后面。仔细想想,我们最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是为了最终走向世界,同世界各个强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所以,我们只有尽早的开放,尽早的感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尽早的用国际市场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改革自己,才能更快的发展经济,最终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就像经济学中经常讲到的“鲇鱼效应”,在鱼群中放入几条鲇鱼,的确会有一些鱼累死、饿死甚至葬身鲇鱼之腹,但更多的却是在生存的挣扎中,强健了体魄,更赢得了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只有在主观上更加努力的改革国内的体制,解决束缚我们手脚的各种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正是要通过对内改革来解决对外开放的负效应!可见,对外开放是我们对内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而改革又为我们更好的开放提供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改革和开放是互相促进,互为推动的。
2.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绝不是一时的、仅仅为了摆脱困境而提出的权宜之计,而必须是长期的、根本的战略决策。毛泽东最早提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观点,邓小平则从国内中心任务的需要出发,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国际经济接轨这个大趋势出发,提出了“面向世界”的观点,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在讲到“两步走”战略设想的时候,邓小平曾对为什么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做过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他说,“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到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科技与对外交往也更加频繁。所以,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将始终是我们长期的根本的战略方针,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3.对外开放是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开放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请进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我们能够最终“走出去”。我们吸引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们经济发展的实力。这一目的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矛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就会失去根基,就会丧失中国特色,甚至会使中国成为他国的附庸。
回顾旧中国的历史,我们曾有深刻的教训。实际上,解放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曾有过较快发展,有门类齐全的商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黄金市场,也有产权明晰的公司和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比如壳牌、骆驼、三五„)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发展民族经济的独立主权,结果不但没有享受到国际经济交往的好处,反而深受这种联系紧密之害。1929-1933年西方经济发生大萧条,当年中国工厂资本额就下降了46%,1934年竟比1928年下降了 85%,受损害的程度远远高于危机发源地美国。两次世纪大战时期,由于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中华民族私有工业曾一度获得较快发展,但是大战一结束,西方各国的跨国公司立刻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民族私有工业顿时陷入严重萧条,1946年,中国沿海22个城市中,有60%的民族私有企业停业破产。这充分说明,利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机会固然重要,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主权更为珍贵。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要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当然,独立自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也不等于盲目排外。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除其糟粕,是我们始终要遵守的原则。对此,邓小平曾提出一系列在引进和学习中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引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要以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引进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我们发展的等等,烟台开发区在90年代提出的引进外资四不要,如引资不含先进技术的不要,破坏环境的不要等等,都反映出:我们要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还是这句话,开放是为了发展,“请进来”是为了“走出去”。“世界工厂”名称从英国转到德国,20世纪到美国,70年代到日本。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中国为“世界工厂”。面对“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喧嚷,需要的是冷静、理智的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客观分析全球经济,中国现在还说不上是“世界工厂”,而只是世界加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这要求我们既冷静而务实,又自信而努力,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相信中国一定能建成为“世界工厂”。
三、对外开放格局与对外开放伟大意义 1.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同时它又指导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兴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始了我们熟知的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 从东南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
所谓“点”,就是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什么特殊优惠政策?比如79年对台湾商品实行免税进入大陆的优惠措施,仅一年时间,两岸贸易就从2100万美元增加到3.9亿美元!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所谓“线”,即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了沿海 14个港口城市,实现了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的扩展。从1985年开始,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是我们对外开放由线到面的扩展。1985年海南岛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进一步开放;1988年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大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不仅给上海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在上海的街道上,一个小孩问他的母亲,是不是到了外国,或许在小孩儿的眼里,现在的上海已经和他在电视上、图片中看到的外国的大城市相差不远了。1992年以后,对外开放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拓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开放促开发,将对外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名
称 经济特区
总
数5 32 9 18 53 15 13 14
其中1992年新增
0 18 9 18 26 11 13 14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保税区
边境对外开放城市
边境经济合作区
看图表:我们许多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在92年新增加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发展,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的开放和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亿美元******959820012005年度投资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看图表:1992年以来,外商投资开始成倍增加。1993年一年新增的外商投资金额比前12年的总和还多。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次于美国、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更超过了美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充分显示出外商直接投资人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外开放推向新的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首先是以“引进来”为主。通过积极引进大量的国内急需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经济—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与客观必然性,面对经济、科技的全球化,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以新的战略眼光对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
(1)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和深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首先,在加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形成了全国对外开放均衡发展的局面。
其次,实现由“区域模式”向“产业模式”发展,逐步开放新的领域。
第三,实现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变,实行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既对外开放我们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往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逐步提高我国的竞争能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利大于弊。利弊问题主要与两个问题有关:一个是我们承诺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办事;一个是逐步开放我国市场,逐步达到世界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水平。我们承诺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办事和逐步开放市场,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有利于我们根据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有利于我们建设一套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外经贸法制体系,促进在经济工作中依法办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要求其他国家必须对我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如美国必须给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待遇,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有好处。同时,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挑战,也要有足够的估计。在一定时期内,某些行业和商品会受到很大冲击,还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加入世贸组织,还要花更大力气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开放,既要对外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的市场。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只有实施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才是全面意义的开放。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上参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国际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利益;才能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须长期实行的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就要善于借力,善于借用国外资金、技术等力量。积极利用外资,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借力方式。我们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目的,是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吸收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要努力扩大出口,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推进对外开放。为此,必须抓好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第二,要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第三,要优化进口结构。进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第四,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第五、完善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第四,特区经济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那种认为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搞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对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动摇。”也就是说,经济特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特区也要随之发展。原来靠实行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而形成的特区的一些特色,自然要有所变化。适应新形势,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应该放在提高整体经济水平上来.要使特区工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3.对外开放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最首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开放就是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路。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获得了全面的进步,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迅速提升。事实和数据也许有些枯燥,但它却最直接、最雄辩的证明了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1)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至2002年10.2398万亿人民币,从1986年突破一万亿元到2002年突破10万亿元,我们只用了16年时间,从1978年到2000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表现在:第一,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第二,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改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人民生活改善:开放不仅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使人民生活的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居民的收入都在成倍增长。
这些都是有形的具体的数据指标,而对外开放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更为深刻。从以前的拒绝开放,到现在积极的融入开放;以前不可想象、难以理解的东西也变成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还记得以前的初中英语老师怎么也解释不清什么是ten-speed bicycle,十速变速自行车,当时中国有各种牌子的自行车,可就是没见过能变速的自行车,现在,各种变速山地车、赛车、已经成为大街小巷常见的代步工具。以前一个手脚能活动的洋娃娃都能让我们爱不释手许多年,现在连美国小孩手里的玩具也八成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2)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迅速提升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不仅大大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为我们实现“三步走”的战略打下了坚固基础,更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新中国的建立第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第二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活跃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总体实力都大幅度上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4,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世界银行专家评价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而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现在,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成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世界公认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题为《21世纪谁主沉浮》的长篇文章,认为在21世纪,“中国将得最高分”。这充分表现出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5.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6.“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8.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10.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1.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2.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提高?
2.改革是强国之路 篇二
2013年, 是会计行业为迈向会计强国之路的重要一年。在建设会计强国的过程中, 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国际上看,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 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 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 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 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 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 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 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 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实现会计强国, 对会计界而言,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在理论、体制、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的飞跃。
建设会计强国, 人才强国是基础。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迈进, 会计行业要发展, 除了要有较强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标准外, 高素质人才是关键, 最为紧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形成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丰富我国会计理论体系, 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 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没有高素质会计人才, 则无法生成和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无法实现会计工作的转轨变型, 无法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年———2020年) 》 (下称《规划》) 决策部署, 致力于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端会计人才培养, 是今后一个时期会计行业的重要任务, 也将是2013年的工作重点。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但与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对会计行业提出的要求相比, 我国会计人才队伍仍面临知识升级、观念更新、结构调整、体制完善等紧迫问题。
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是基础。具体到会计教育, 薄弱的不是数量, 而是质量。来自财政部会计司的数据显示, 不包括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在读学生在内, 如今我国拥有会计执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才已达到1400万之多, 称得上是会计大国, 会计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初步形成。我国会计人才的金字塔底座太大, 塔尖太小, 高层次的会计人才稀缺, 现在社会上报账人员、报表编制人员的数量相对过剩, 但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顶尖会计人才却稀缺。好的会计人才不仅是会计算、会报账、会用账的好管家, 还要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 对企业的运行机制, 发展中面临的市场风险有很深的理解, 具备应对日趋复杂形势的能力和判断决策的能力, 在做基础的会计业务时要有大思考, 能把握住企业发展的方向。而这样的人才很多大型企业愿意支付高薪却难如愿, 这说明目前的会计教育提供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会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会计人员的培训, 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需要政府部门的精心指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会计人员的积极参与。以往的会计人才培养面向全体财会人员, 存在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如今需要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强化培训高端人才。要突出高端引领, 着力抓好《规划》提出的“六大人才培养工程”, 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明确培养方案和实施步骤, 认真抓好落实和督促检查, 为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成长,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会计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的状况;要继续开拓创新,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推进会计体制制度创新, 重新构建以能力框架为指导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制度和会计继续教育制度, 积极探索政府指导监督、会计自律服务的管理体制;要着力推进会计教育改革, 紧密适应会计行业特点, 大力发展会计专业学位教育, 致力于会计教学改革, 努力为会计行业输送满足会计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要坚持诚信教育, 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大力宣传“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和惩戒;要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完善师资结构, 深化教学改革, 重视课程建设, 树立特色品牌, 努力为会计行业提供高水平教育培训服务。
3.改革是强国之路 篇三
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强调,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期间他还参观了汽车造型设计、样车试制和新能源联调试验。并来到荣威、MG两大自主品牌系列样车面前,询问技术性能、性价比、市场认可度,肯定了他们追赶前沿的创新精神。
北京: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中签比137:1
近日,北京市举行今年第3期购车摇号,新能源车申请持续降温,个人和单位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无需摇号,直接配置。而普通小客车指标将有约218万人参加,基准中签率仅0.7%。
本期共有2184792个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符合条件,比上期多了19万人。由于个人摇号实行阶梯中签率,因此本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共有2746204个摇号基数序号。单位申请指标共有63162个有效编码。
经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审核确认,2013年10月26日、11月26日中签过期未用个人普通小客车配置指标989个,按规定纳入本期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配置,因此本期随机摇出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20055个,中签比约为137:1。
山东:
发布小型纯电动车行业标准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在6月12日发布了《山东省汽车行业标准(小型纯电动车)》,标准对小型电动车(以下简称“电动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技术参数与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书等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标准,小型电动车,是指电力驱动,具有四个车轮,最高车速不大于70km/h,产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主要在二、三线城市以下限定区域路段内使用的电动车辆。
在发布《山东省汽车行业标准(小型纯电动车)》同时,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还发布了“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按照设定门槛、分类管理、疏堵结合、有序发展的原则,制订了山东省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
山西:
打造三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近日从山西省经信委传出消息,山西将重点打造三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省政府已通过《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意见》。
《推进意见》着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山西省将重点打造太原、晋中、晋城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太原、运城、大同燃气汽车产业基地,晋中、长治甲醇汽车产业基地。预计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41万辆,产销量21万辆,实现产值500亿元。
郑州:
电子眼三环内捉黄标车
黄标车人力管理捉襟见肘?郑州市电子眼8月将来助阵。根据文件规定,7月31日前完成该市“三环”以内一期60套智能卡口建设。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该市建成区三期100套智能卡口建设。
4.读《强国之路》有感800字 篇四
四6班 朱锦阳
40年前的一声春雷,震醒了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在绵绵的春雨中,一个崭新的时代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有一股无坚不摧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在《强国之路》中就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在的“钢铁精神”.《强国之路》一书介绍了中国新科技、奥运会风采等国家强盛的代表。书中,我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二维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奇妙感;我认识了方便的“一卡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我还认识了奇妙的GPS,让我们在陌生的地方不迷路。但是,书中最吸引我的,是《钢铁长城》这一段,它主要介绍了我们中国的国防建筑、军事力量以及军人风采。“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在于免签多少个国家,更在于危险的时刻祖国能带你回家。”那惊心动魄的两起撤侨事件(利比亚撤侨和也门撤侨),都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身影。据统计,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活跃在各个任务区的维和官兵,都彰显了中国爱和平、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贡献了积极的力量。我觉得越来越高端的军事武器和威武的军人风姿,都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
放下书本,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学校刚刚举行过“邑学军事体验营”的活动。在军训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站军姿、叠军被、唱军歌等,还磨练了我果断、勇敢和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通过这次军事体验活动,我知道了解放军叔叔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训练有多么艰苦,条件有多么恶劣,他们都不怕,服从组织命令,执行各种任务,吃苦耐劳,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同时,我也学会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我要把军人的钢铁意志融入我的学习中,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遇到机会要迎头跟上,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的未来,决定了祖国的未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延续祖国的“钢铁长城”精神。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新时代的少年,长大后才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5.强国之路读后感1500字左右 篇五
从歌声中,我们能听出咱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和对一位老爷爷的无限崇敬之情。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无比热爱的邓小平爷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他,在那个春天,引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从此,中国人民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我们要铭记: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历史将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GDP一直高居世界第二位,40多年来从没有变过,它的经济发展,曾被看作世界“经济奇迹”。8月16日,日本宣布20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历经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超越小日本,创造了又一个“经济奇迹”。从此,世界把中国这条腾飞的巨龙作为一个超级经济大国来看待,这令我们多么振奋啊!6月29日上午10时20分,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是中国建设史上历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中国京沪高铁“复兴号”,列车开行了,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千米,创下了世界高铁运行最高纪录,被世人称为“中国速度”。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四大发明”曾彰显中国古代的辉煌。如今,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更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倍感自豪。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曾为中亚、欧洲地区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冶铁等技术,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交流。习近平主席,在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稳步推进,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4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年的沧桑巨变,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伟大梦想!
人民会传颂。祖国强盛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40年来,人们的穿衣、吃饭、住房、交通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爸爸说,他小时候住的是低矮的茅草屋,夏日冬冷,雨天漏雨,苦不堪言。我刚出生时,我家建起了二层小洋楼,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我们快乐地嬉戏成长。如今,我12岁,上五年级了,我家,已于前年又一次乔迁新居——集镇的商品房,家电现代化,条件属一流。我真幸福啊!我的小伙伴们,当然和我一样,也倍感幸福。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愉快地接受国家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午,我们都在学校食堂就餐,食堂供餐规范,有专家工作组加强营养指导,我们吃得健康,爸妈舒心满意。在这温馨的环境中,我们一定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发奋读书,争取早日肩负起祖国的建设大计。
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今天,我国的建设越来越现代化了,高楼鳞次栉比,交通四通八达,我们即将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6.改革是强国之路 篇六
改革开放是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必由之路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郭树清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三十年,也是我国金融业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浴火重生,茁壮成长的三十年。建设银行自恢复重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始终走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列。特别是股改上市以来,建行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服务大众生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境内外客户、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认可和肯定,市值已跻身全球上市银行前列。截至2008年6月底,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人民币7.06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将近一倍;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72%,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6.36%,净利息收益率为3.29%,综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不良贷款率为2.21%,拨备覆盖率为117.23%,资本充足率为12.06%,资产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国家在建行的帐面净资产从股改上市之初的1862亿元增加到3080亿元,按去年末股价计算,建行国有股权益比注资时增长了5.25倍。建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关于金融改革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股份制改革之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政企不分、不良资产数额大、风险控制体系薄弱、机构臃肿、财务管理体系落后等严重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银行业已濒临技术性破产,甚至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金融安危关系发展全局。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作出金融体制改革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发展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建行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从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从国有银行转变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金融改革,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照搬,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建行作为中央确定的国有银行改制试点单位,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探索改革之路的重任。从分立重组、消化不良资产包袱,到创立股份制公司,再到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并成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建行一次又一次地破解难题,跃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是建行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变革。改制后,建行既广泛吸收借鉴国际同业先进经验,又立足自身情况,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治理架构,逐步形成了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机制。董事会在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地履行公司决策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自主行使经营管理权,监事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建行还在国内同业中较早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来自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独立董事积极参与董事会决策过程,并担任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主席,对建行发展战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公司治理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面对上市后全新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行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管层、各级分支机构、基层员工正常沟通的渠道。建行董事、监事经常列席党委会、行长办公会等行内重要会议,有效地履行决策和监督职责;董事会会议也邀请部分高管人员和分行行长列席,使经营层加深对董事会决策和运作机制的了解。
建行在实践中认识到,定位明确的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是非常重要的。股改以来,建行党委会充分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严格区分商业活动与党务活动,并主动创造条件支持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行使职权。我们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和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高度重视广大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上市以来,建行已召开三次全系统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公司发展战略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议案。一些全行性的工作会议也邀请一线员工代表参加,员工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得以及时采纳。
二、转变经营理念,推进战略转型取得实效
我们认为,衡量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效,关键在于客户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而银行能不能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是衡量改革成效的硬指标、硬标准。建行成立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承担政策性任务,在客户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官商”作风严重,不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许多流程不是从客户方便出发,而是从银行自身管理方便出发;相对注重公司类客户,对个人客户服务关注不够,经常出现个人客户排队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为此,建行明确提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机制,并将其确定为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2005年,为使“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我们进行了全行大讨论。在讨论中,全行员工深入反思客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本质,即了解客户关切,从客户的角度对银行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对操作流程、服务方式、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进行彻底变革。
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将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点投向零售业务、新兴业务、非利差业务,并逐步向多功能银行和国际化银行转变。
作为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重点领域,建行与美国银行合作,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实施“零售网点转型”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万多家零售网点实现了以营销服务为主的功能转型,占网点总数约八成。转型后的网点日均产品销售量提高67%,是转型前的2.15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转型网点的客户等候时间平均下降39%,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客户排队现象大为缓解。
为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行改变了以往主要从方便银行管理角度规划业务流程的做法,努力从客户角度获取和分析影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流程再造提供准确的客户信息和数据。我们在“客户之声”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客户拨打95533服务电话是想得到人工服务,而原有的服务菜单却将人工服务放在最后一层,客户接通电话后等候时间较长。为改善客户体验,建行在国内同业中第一家将人工服务选项放在客服菜单的最前面,客户接通人工服务的速度大幅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有了较大提升。建行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创造性地满足客户金融需求。针对小企业金融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建行于2005年就创新推出了“成长之路”和“速贷通”两个为小企业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受到客户广泛欢迎,并被银监会评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近年,建行又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推出“网络联贷联保”、网上速贷通及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和服务,今年上半年已向175个客户发放贷款5.2亿元,使更多信用良好的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经营理念的转变直接推动业务转型取得实效。2008年上半年,建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59.30%,在经营收入中占比达14.86%;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倍。此外,建行近年来在租赁、信托、保险等业务领域也取得重要进展,海外分支机构布设步伐加快,全球经营布局进一步优化。
三、坚持对外开放,在发展中实现各方共赢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关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效的重大举措。可以说,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入,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借鉴、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国国有银行的负面看法,极大地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信心。由于当时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国有银行并不看好,建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建行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信念,始终坚持保持国有绝对控股、提供先进技术、回避竞争、出价要明显高于净资产的原则。经过艰苦谈判,建行于2005年6月和7月先后与美国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和技术合作协议。三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行与境外投资者的合作是战略性的而不是财务性的,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是共赢的而不是单赢或者零和的,国有股东权益在战略合作中得到了保障和增值。
通过精心设计的期权协议,建行与美国银行形成了战略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在建行境外上市的过程中,美国银行与建行的战略合作坚定了国际投资者对建行等国内商业银行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建行IPO定价达到了净资产的1.96倍,不仅超过了此前上市的中资银行,而且赶上了当时世界前10位最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按照双方协议中有关回避竞争的条款,美国银行将其在中国境内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与建行的战略合作上来,将已经开设的零售网点移交建行。美国银行还积极协助建行拓展境外业务,在有买家出价为净资产2-3倍的情况下,以净资产1.35倍的价格将美银亚洲出售给建行,使建行形成了以香港分行为批发业务平台、建行亚洲(前身为美银亚洲)为零售业务平台、建银国际为投资银行业务平台的格局。去年底,建行和美国银行分别出资75.1%和24.9%,共同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此外,美国银行还配合建行的海外战略,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切实协助推进了有关项目的实施。
美国银行不仅为建行提供管理技术支持,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建行在各业务领域持续创新提供帮助。我们从美国银行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对个人贷款中心和小企业经营中心等重点业务领域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以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管理方法促进管理精细化。美国银行还邀请建行员工赴美进行跟岗培训,培训领域涉及财富管理、零售业务销售与执行、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及财务等方面。
自入股建行以来,美国银行每年派出50位以上的业务和管理专家到建行进行战略协助,现已累计完成28个协助型项目、42个经验分享和培训项目,目前正在推进15个协助和咨询项目。协助项目涉及网点转型、客户之声、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诸多领域。建行的另一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也在小企业金融服务、财富管理、资金交易、市场风险等领域与建行开展深入合作。
四、创新风险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我们在深入研究世界银行业发展经验后认识到,国际最先进的银行,并不必然是规模最大的银行,但一定是风险控制最好的银行和客户服务最好的银行。改革开放之初,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包袱沉重,缺乏现代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国外媒体评论中国的国有银行是“制造不良资产的机器”。那时,建行的风险管理主要着眼于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名目繁多,但实际上操作性很差,难以执行,风险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反思曾经背负巨额不良资产的教训,我们认识到,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们的技术和制度固然有很大差距,然而最重要的是风险文化的不成型。
为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建行将树立现代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发展要务,提出“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理念,并在风险内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创新。1999年,建行率先开始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2005年实施审计体制改革,设置首席审计官,对全行审计工作实行直接管理;2006年,在同业中首家设置首席风险官,并由总行向一级分行统一派出风险总监,一级分行向二级分行派出风险主管,二级分行向县级支行派出风险经理,建立起了全行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覆盖全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建行还推行了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平行作业”等许多创新的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建行将借鉴国际同业经验与内部创新有机结合,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计量化水平处于国内同业前列。建行在同业中最早引入经济增加值方法,通过经济资本配置的杠杆作用,把业务转型和风险控制的战略要求落实到全行各个层面。建行还深入推行包括十二级分类、内部评级系统、经济资本计量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并做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准备工作,加快了包括公司信用评级优化、零售评分卡、组合管理、押品管理监测等在内的风险计量项目群建设。
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技术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建行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不良贷款率降至2.21%,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在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继续保持最好水平。
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建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股改之前,虽然建行已有一些内控制度,但实践中往往有章不循,造成操作风险较高,内部案件频发。近年来,建行提出了“务实、高效、严谨、廉洁”的八字方针,创建了由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的内部控制体系,查处案件数、案件涉案金额连年大幅度下降。
在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建行还主动向客户传导风险理念。2007年,针对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局面,建行专门制定了产品风险提示办法,在产品营销中将一切可能的市场波动风险、交易环节风险都充分揭示出来,反复教育客户。建行还研究制定交易高峰期计算机系统应急备份方案,提示客户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履行企业公民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建行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93年底,建行累计代理国家、地方财政拨付的各种拨款、拨改贷资金为1.83万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50%左右。股改上市后,建行确立了“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的使命,更加自觉地尊重各利益相关方的关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为国家和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股改后到2007年底,建行累计实现税前利润2731亿元,2007年的税前利润比2003年增长了167%。大体上说,建行每赚10元钱,国家得到的收益是8.5元。按2007年末股价计算,建行市值2025亿美元,比在香港发行上市时上升1.98倍;国有股权益比4年前注资时增长了5.25倍。2008年预计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和利润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
我们始终认为,在任何市场环境中,像建行这样的全国性大型金融机构都具有金融基础设施的功能,有责任为普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行高度重视普通客户的利益,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廉价的银行服务和产品,并对特殊群体减免费用。我们在同业中率先开通人民币活期、定期类存款全国通存通兑业务,免除代发社保资金及赈灾捐款划汇等业务的手续费,并不断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和公积金业务,帮助更多百姓实现安居梦想。
建行坚决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贷款的投放规模和进度,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大力倡导“绿色信贷”,严格限制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行业和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长期关注“三农”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辽宁、黑龙江、江苏、新疆等省区为当地农户提供多种“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深受农户欢迎。
建行始终坚持企业与社会共发展,长期支持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加大公益事业投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建行累计向灾区捐款1.76亿元,其中员工捐款8600多万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4700多万元。在金融服务方面,建行特事特办,增加了对灾区电力、交通、制造业等行业的贷款投放,为地震灾区授信业务审批建立“绿色通道”,保证救灾贷款及时到位,及时、有效地支持抗震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2006、2007年连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首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去年以来,建行还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2亿元设立了“建设未来——中国建设银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将累计资助8万多名贫困高中生;出资5000万元启动“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向因公牺牲或受伤且家庭困难的军人、武警、公安干警的家属提供资助;向遭受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湖南、贵州等南方相关省区捐款1200万元。
2008年是奥运之年,建行按照监管机构要求,积极投身奥运金融服务。除办理外币兑换、旅行支票和外币受理等涉外金融服务外,还特别推出了95533多语种电话银行服务功能。同时,与美国银行合作开发的ATM取现互免手续费业务,使持有美国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运动员和游客可以在建行ATM享受到免服务费取现的服务。
回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形成了一些体会和认识:一是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从70年代末重新设立为独立的金融机构到90年代中期分离政策性业务,向商业银行转轨,再到2005年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率先成功实现海外上市和2007年成功回归A股市场,建行的每一个重大历史跨越都是解放思想的直接成果。在建行发展的全过程中,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建行始终重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业务转型,统筹、协调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收益与风险、发达地区机构与欠发达地区机构的关系,努力确保建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将创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是建行持续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继续将思想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创新中实现科学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建行将“为员工搭建广阔发展平台”作为企业使命的重要内容,充分相信员工、充分依靠员工,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是建行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基石所在。五是要勇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同业的经验,向包括战略投资者在内的国内外先进同业学习,大胆吸收成熟经验为我所用。
7.改革是强国之路 篇七
一、信息化使命之重:依托融合发展,服务强国战略
截至2012年10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10.95亿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1241.5万户。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1.72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51亿户。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之中。而2012年十八大对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信息传播产业发展而言将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基于对于和平发展主题的深刻理解,十八大报告中对未来的中国图景进行了新的描画。不管是美丽中国,还是海洋强国;不管是文化强国,不管是人才强国,其实都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都离不开信息传播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十八大报告对于信息化的论述格外引人注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十八大报告又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多次强调。如:“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从以上论述可以感觉到,不管是对于两化深度融合,还是对于军队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化发展所担负的使命都是非常重大的。从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来看,其所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之庞大,信息传播网络之复杂,信息用户之繁多,信息服务之普遍,安全责任之重大,都使我国信息传播产业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显得格外重大、神圣。
二、新技术时间之维:把握战略机遇,保持持续创新
2006年,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曾提出,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可见,创新的使命在我国信息传播新兴技术的发展维度上来看已成为一个不可动摇的核心内容。从中国和互联网相遇的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50年代,在这难得的长达60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信息传播产业发展将大有可为。十八大报告提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进一步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由此可见,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圆满建成,已明确成为21世纪前50年中国最为核心的发展目标。在此宏大目标之下,中国信息传播产业只有提供能够和以上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信息基础社会和信息传播服务的有力支撑,才能完成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由此看来,在21世纪前50年中,作为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信息传播产业如果能够利用好这50年的时间来构建更为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传播服务,那么其就具备了为我国2020年、2050年国家发展目标的圆满实现提供鼎力支撑的总能力。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1990年是中国信息传播发展的一个重要坐标。1990年11月28日,在中国王运丰教授和德国维纳·措恩教授的共同策划、钱天白先生联络和主导下,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正式批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的申请,中国互联网从此有了自己的后缀。1990年,中国面向互联网走去,和互联网相逢后的中国以此为发端,依托互联网的开放、创新大潮,极大推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开放和发展。展望未来,可以预期,2050年也将成为中国信息传播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点。在2050年前后,基于融合、泛在、智能特征的移动、宽带、物联、云端等技术应用将在中国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普及,智慧中国的美好图景将得到实现。从1990年到2050年,在中国信息传播产业60年的发展历程中,贯穿其中的主线应该是开放创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由此看来,如果创新能够持之以恒地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主题,并能在1990年至2050年这个期间保持快速、坚实的发展,那么这60年对于中国强国战略的实现而言,将起到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如果偏离了创新发展的主线,我国信息传播产业的发展将很难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三、大中国战略之思:紧扣宏伟目标,力争大有可为
大国战略意味着大国的发展方向,大国战略凝聚着大国的智慧。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具有大国地位和大国尊严的国家来说,中国国家战略的明确对于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而言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十八大报告认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下,不管是三网融合战略,还是宽带中国战略,还是云计算产业、物联网产业、大数据业务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中国强国战略实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信息传播产业领域要准确高效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首先需要我国信息传播产业领域相关各方具有全局眼光,能够胸怀天下,眼观世界,牢牢把握信息传播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方向;其次需要我国信息传播产业领域相关各方能够统筹兼顾,协同合力,将信息传播产业的创新优势发挥到极致;第三需要我国信息传播产业领域相关各方能够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紧扣国家战略的宏伟目标,不断从制度创新的维度推进我国信息传播产业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断前进。
8.中国的“数据强国”之路 篇八
《大数据行动纲要》的亮点与特色
首先,《大数据行动纲要》寄予大数据重要使命。国家对新兴的技术领域和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并对大数据在民生、经济、安全、科技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寄予了厚望,力争实现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的转变。《大数据行动纲要》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二十几个部委参与纲要编制,全方位发展大数据;中央到地方落实纲要任务,各个层面发展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数据共享等全链条发展大数据,并以产业为主体,积极布局应用引领下的产业体系。
其次,作为国家层面促进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大数据行动纲要》涵盖大数据资源的采集、流通、分析和利用各个环节,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大数据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再次,《大数据行动纲要》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大数据产业的重视,将“推动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作为三大主要任务之一。文件充分体现了应用牵引和企业主体的作用,通过推动大数据在各行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形成成熟的技术产品体系,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
最后,《大数据行动纲要》明确了主要任务,通过“十大工程”的方式来落实相应的任务。同时,按照《大数据行动纲要》的统筹部署,细化分解出75项具体任务,确定了每项任务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进度安排,确保行动纲要的落实和实施。
《大数据行动纲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位一体”,即围绕全面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这一总体目标,确定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二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业态,助力经济转型;三是强化安全支撑,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围绕这“三位一体”,具体明确了五大目标、七项措施、十大工程。
五个目标:一是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二是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三是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四是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五是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七项措施:完善组织实施机制、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市场发展机制、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十项工程: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包括推进大数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产品体系、完善产业链和发展环境,推进工业及新兴产业大数据应用,同时做好信息安全和规范管理等的相关工作。
《大数据行动纲要》如何落实?
按照《大数据行动纲要》的统筹部署,细化分解出75项具体任务,确定了每项任务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进度安排,确保行动纲要的落地和实施。未来工信部将向各地进行更细致的任务划分,协助各地认真做好行动纲要中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各地一是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合理定位、科学谋划,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二是制定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各项资源向产业倾斜,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产业支撑能力。三是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效应强、影响范围广的行业和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充分发挥应用对产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四是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和整合,避免信息孤岛和“烟囱”,促进数据资源合理有序流动,积极培育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中央和各地的协同推进,共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我国发展大数据的基础与优势
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巨大、活跃度高、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将会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高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达到40ZB,其中我国所掌握的数据将占20%。
拥有广阔市场空间。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四化同步、两化深度融合以及促进信息消费、“互联网+”等,都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政府管理、企业经营、个人发展均需利用大数据加强创新和服务。
基于语言、文化特性的本土特色应用优势明显。依托中国语言和本土文化,在大数据领域有望再次实现互联网时代我国龙头企业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发展格局。
具备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成为信息产业大国和互联网强国。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超过3.7万亿元,增长超过20%。全球10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占据4席,前30家中占30%以上。这些都为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国内龙头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掌握大量数据资源的优势,不断创新和积累数据处理分析等关键技术,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提升现有业务、开拓新业务。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开发了数据仓库、数据库一体机等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
nlc202309020217
我国发展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信息孤岛普遍存在。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不顺畅,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低,基本处于死锁状态,无法顺畅流动。
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全社会尚未形成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一些地方误将数据中心建设视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盲目追逐硬件设施投资,轻视了数据资源汇聚、积累、处理与应用能力建设,未能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需求间的对接。
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足。大数据需要从底层芯片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分析软件等信息产业全产业链的支撑,无论是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还是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与国外均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各行各业大数据应用需求。
数据资源建设和应用水平低。用户普遍不重视数据资源的建设,即使有数据意识的机构也大多只重视数据的简单存储,很少针对后续应用需求进行加工整理。数据资源普遍存在质量差、标准规范缺乏、管理能力弱、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
信息安全和数据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数据所有权、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缺乏,技术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不够,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约了大数据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综合掌握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及应用领域知识的综合性数据科学人才缺乏,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怎么保障大数据安全?
加强基础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广业务系统防攻击防入侵通用保护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引入并推广匿名技术、数据泄露保护模型技术等业已成熟的大数据安全保护专用技术。
加强基础保护技术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适用于大数据安全保护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联盟规范指南,明确大数据安全保护的保护范畴、保护类型、保护级别、具体的技术保护要求和管理要求。
切实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做好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应用安全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
开展大数据安全流动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活动。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制定发布大数据安全保护的行业规范指南,组织签署大数据安全保护的行业自律公约,开展针对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安全保护状况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活动,根据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结果发布大数据安全保护综合排名排序,督促行业企业做好大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自我约束工作。
采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信息汇聚共享和关联分析平台,促进网络安全相关数据融合和资源合理分配,提升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护和安全事件识别能力。开展安全监测和预警通报工作,加强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2015年,中国主要用于大数据的软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5.9亿元。未来三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大数据市场调查报告》
【改革是强国之路】推荐阅读: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08-23
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08-01
立足以人为本 探究语文教学改革之路07-15
文化强国梦论文07-06
交通强国建设领域07-22
人才强国与公司发展06-21
“学习强国”主题的征文10-06
海洋强国的心得体会07-12
让文化引领海洋强国建设08-05
个人学习强国心得体会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