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

2024-11-29

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精选8篇)

1.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 篇一

我的职业规划书

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是相当有必要的一个举措,对于近期来说,可以想单独过于一个近期的目标,起码可以让自己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更加高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可以让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学习、去探索。没有目标的人生是失败的,是可悲的。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便是真正到了毕业那天也不会让自己太过于手足无措,不敢面对。相反,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种种问题的准备,我们就可以自信地迈入社会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地方。

就我所学专业而言,我个人倾向于加入“设计”这一行列,以成为一名设计出众多漂亮图案、前卫装饰品等等的设计师为荣。

设计这一行业的分类应该也是相当广泛的,有环境艺术设计、数码艺术设计、装潢设计。我个人更热衷做一些图形设计、包装设计等,比起建筑方面的设计,这些显得更加有趣,不那么枯燥,不显得程式化。

这些设计专业的优势就在于主要是靠个人的才智、创造力、动脑、动手能力来完成,而不用消耗体力去从事有些累人的体力劳动。再次就是设计类专业相比那些制衣、装载、流水线操作的行业更易于得到较高的薪金报酬和更好的待遇,此行业所提供的财富是可观的。设计行业一般比较考验一个人的动脑和思维能力,需要较好的创新思维、有创新能力的人。

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人类对所处的环境以及接触到的物品或是周围的装饰所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设计行业为了不断满足大家的需求,也在迅猛地发展。设计行业的发展是高速的,也是越来越全面的,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的专业性也在增强,职业的分类也越来越细,新职业不用涌现,设计行业也不例外,涌现出了许多诸如环境艺术设计类的专业。

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行业的人才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此类设计专业,虽然就业形势良好,但竞争压力过大,对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各方面的要求来说,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较多的创新能力,较好的沟通能力,迅速、高效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出色的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较好的应变能力。想要进入好的公司,好的企业,必须有顶尖的专业能力和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具备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独到的思考角度。

要想在踏入社会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学习和积累,学习必要的专业技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性格特点对于我们的影响尽管不是很明显,但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是潜移默化、不可否认的。性格特点是我们从小、从小事、从不经意间的小细节中养成的甚至有时连自己都不曾察觉的个人特点。当然性格特点有好也坏,可能会对我们的成长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好的性格特点也会给我们带了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性格特点的培养,要注意培养一种有利于我们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性格特点。成功人士的共同性格特点大致为:勤奋、顽强、自信、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有毅力、自律、执着、强烈进取、敢于创新、强烈责任感。他们也会注意去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种行为会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会养成或培养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也许会决定一种命运。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程行成习,程习成性、程性成命”吧。

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拓展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构建自己好的知识体系,还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判断力。这是对智力结构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我们要注意开发并锻炼个人的适应能力、开拓能力、沟通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就我个人来讲,我超级乐观、有些浮躁,爱冲动,头脑爱发热,典型的行动派。常喜欢充满冒险性、挑战性的生活。比较外向,平时也比较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笃行拼搏,但缺乏对全局的控制能力,合理安排时间等自我调节能力也稍有欠缺。平时丢三落

四、毛毛糙糙的毛病也改不掉,主观的决策能力也不是很好,可总是犹犹豫豫,不果断。所以应该培养自己处理事情和做出决断的能力。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让好的性格特点促进自己的发展,这样才能在以后的道路 上走的更远。

近期目标:

目前不打算考研了,一方面觉得我这个专业没必要继续考,另一方面是想给家里节省开支,不想爸妈再给我拿更多的钱供我上学。

我会放低自己的姿态,在大学毕业后或是实习阶段尽量地锻炼自己,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铺路。

远期目标:希望自己可以像同学那样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工程,做效果图,CAD图啦或是和顾客洽谈,希望我都可以完成地很好,我就很满足了。

2.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 篇二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发展方向

大学是人类社会最高精神文化传播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 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建设针对性强、具有学校学科特色和浓郁文化氛围、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社会化、国际化的大学校园, 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 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

大学与城市关系非常密切, 特别是到了近代, 信息的全球化, 高等教育的普及, 继续教育的发展, 终生教育理念的传播等, 使得大学校园和社会以及校园所在的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校园的选址, 对一个学校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甚至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校园, 选址是否合适正确, 对学校乃至城市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在选址时必须弄清楚城市规划的总体意图, 了解城市的分区状况。

由于当今社会的信息全球化, 世界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形态, 很快波及各地, 及时为人们所吸收和反映, 因此在校园规划上中国也受到很多其他国家的影响。另外, 人们又更加重视从本国、本土、乃至本校的各种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 尊重环境, 历史和当地文化,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 多呈现一派多元的局面。

欧洲在中世纪后期的大学建设就十分注重其与城市的关系, 这些大学校园基本上都建设在城市中。大多数美国的高校也认为, 大学作为城市居民的文化中心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大学对城市文化的直接参与, 除了表现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各类社区大学、短期大学外, 还充分利用各大学所特有的文化、艺术、体育等设施, 向社会开放, 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例如, 大学的体育活动与社会的参与, 大学周边的居民利用大学的校园设施, 社会团体利用大学的各种设施展开活动, 这些都是大学校园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们和社会的交流, 对拓宽他们的视野有很大帮助。

校园的边缘环境也是校园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自然的山丘、湖泊、道路、绿化、围墙和大门是校园总体环境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脉络的构成因素, 影响校园整体形态的构成。

校园的周边情况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地理条件和社会因素。地理因素是指校园周边的地形地貌、环境情况、水文条件、城市规划情况等。而社会因素是指周边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文脉、政府的方针政策等。

因此在城市或郊区、风景区建设校园区别是很大的。综合的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素, 以求得平衡才是最合理的选址方式。例如, 规模较大的院校, 一般要靠近城区边缘, 留有发展空间;文艺、体育、科学、医学等专业要考虑与市区和居民的便捷联系;电子科学类应与高技术区靠近。

二、放眼大学校园规划

中国大学校园主要以内向为主, 例如四川大学, 学生生活区分布在内侧, 而教学区分布在外侧, 形成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封闭的围合;而西方的大学校园是外向型的校园, 学生教工生活区在四周, 与当地居民区为一体, 而教学区分布在内部。这样的开放式校园布局对校园文化和中国是多山地的国家, 而且人口众多, 用地紧张。因此, 山地大学校园是以后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山地大学校园教学办公区一般为中心区分布在中心位置, 而学生教工生活区分布在四周, 这样才能解决山地地形限制下造成的学校规划相对分散、没有明确轴线的情况。而平原大学学生教工生活却在中心或者规划轴线上, 教学办公区分布四周。但是, 也不是绝对, 规划要更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计。当地文化的交流很有利。

平原大学景观轴线通透、深远, 路网也比较规整, 具有放射性, 多直线型道路。而山地大学校园道路弯曲、回旋, 并不连续, 呈流动性少见, 控制校园总体形态的轴线。

三、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高等学校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是:突出绿色校园的特征, 提高有限土地利用效率;校园建设要具有前瞻性, 实现传统功能区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强化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构建和打造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器;建筑单体实行模数化设计, 扩大交往空间, 增加信息交流场所;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宗旨, 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美华.《漫谈校园规划》.北县教育, 2000.

[2]、李昭雄.《校园规划探讨》.南港高工学报, 9:225-233, 1991.

[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2.

[4]、吴肇钊.《夺天工——中国园林理论.艺术.营造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7.

3.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生态效益初探 篇三

关键词:大学校园 规划 生态效益 景观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24-01

1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概述

1.1 大学校园景观发展史

“大学”的概念最早始于欧洲中世纪,由街道设房发展为相对封闭的院落式大学,后随工业与科技的兴起,大学逐渐走向开放,规模也庞大起来。许多大学开始融入城市规划的手法进行校园格局的布置。二战后校园规划的整体趋势变为综合化,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于是出现了建筑布局的日益紧密,校园功能分区进一步深入细化,街道、广场等城市要素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现代大学校园在此基础上开始关注结合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打造凸显大学精神与人文特色的校园景观,并且融入生态学理念,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校园”。

1.2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原则

大学校园在景观规划方面的原则主要有人性化原则和生态化原则[1]。当代大学需要追求除了拥有完整的教学、学生住宿、食堂等建筑与相关交通布局,更要设计适合人使用的外部空间,将一些原本相对贫瘠、令人厌弃的场地通过景观改造,例如加入座椅、喷泉、花卉点缀、街头绿地、绿荫植物等城市设计元素,令场地充满安全、诱人、清新感[2],使得原有的空间质量得以提升,而不仅仅是纯粹的传统功能主义布局;生态化原则不仅是校园规划原则,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大学本身可看作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微观城市”,要充分考虑校园内人群活动对于校园微气候的影响,以及对其内及周边生物的影响、自然生态要素的自净能力等方面[3]。

2 景观的生态性

2.1 景观生态学定义下的校园景观特征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4]。同时异质性是形成不同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大学校园的景观生态结构同城市一样,其生态系统是消费者占绝对优势的,对于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传递都极其地依赖于人工的、外部的输入和输出,生态系统本身是不完善的,因此其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都相对薄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当系统受到干扰时必须以人工方式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整。

2.2 景观的生态效益

2.2.1大学校园的生态性问题

大面积硬质化铺装势必会导致生态系统物质交换过程受阻,最显著的是水循环无法正常进行,降水只能从排水管道排走,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目前许多大学校园只是机械地修建绿地却没有顾及整体的生态效益,导致人工景观单一,生物量少,景观十分“简洁”;或是建人工湖,湖内水生植物和动物都少之又少,只有密密麻麻的水黾在水面跳跃。这些都违背了打造生态景观的初衷。大学校园的生态性景观建设刻不容缓。

2.2.2 植被的生态学作用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它们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同时在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以及维持动物、微生物数量,使生态系统有序运转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校园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受当地气候的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植被才得以达到改善校园生态的作用。(1)校园植被可以改善微气候,使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其遮阳作用可阻挡辐射热量;蒸腾作用下吸收大量热量,增加空气湿度。(2)光合作用释放O2为校园带来清爽的学习环境,气体交换的过程可以吸附粉尘,净化空气。(3)树林、地被、草坪均有吸音隔音的效果。校园道路两侧以乔木配合女贞或小叶黄杨,宽度在2~3 m即可衰减交通噪声[5]。(4)植物为校园小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身之所,减少人类活动对其干扰。同时动植物活动也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使生态系统平衡有序运转。

2.3 探析景观的生态效益——以西南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巨型化”的特点,譬如重庆市西南大学校本部占地面积9630亩,校园内山地众多,植被繁茂,自然生态质量较高。校园植被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常绿落叶自然体、丘陵山地混交人工林、平地落叶阔叶人工园林等,多样的植被类型增强了景观异质性,大面积的植被增加了降水量,且对温度、空气等均有显著影响。同时林冠层、林下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分别为不同的动物、微生物提供生境,植被种类越复杂,动物、微生物也越丰富,系统机能越多样[4]。

校内新共青团花园于2013年改造完成,在尊重原地形的基础上设计与周围建筑风格相符的古典主义园林,包括一块生态性良好的水体,其亲水平台供师生欣赏水中蝌蚪、小鱼和岸边的芦苇、鸢柳,五月份会有大量小青蛙小蟾蜍爬上岸;加上旱柳、香樟、黄葛树等乔木吸引大量鸟类栖息,鸟鸣声不绝于耳,整体构成和谐的生态景观。

生态绿丘是西南大学植被的一大特色,在尽量保留现状植被生态效益的原则下梳理、美化自然林地[6];香樟树既作为行道树点缀道路,同时又可成林供师生读书休闲;雪松、玉兰、罗汉松等高大乔木为校园添加了无限生机。大量地被如红叶石楠、鸭脚木、春娟、苏铁等遍布校园,保持空气清新洁净,并在视觉上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大学校园景观应逐步将重点放到生态效益的创造上来,并非单一地造景;景观的营造建立于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上,继续强化原有的生态特征而不是将其打破另起炉灶。掌握一定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规划设计是打造当代大学绿色校园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巴里·W·斯塔克(美),约翰·O·西蒙兹(美)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设计手册[M].朱强,俞孔坚,郭兰,等译.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5]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三峡大学校园规划doc 篇四

论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作者:吴国亮 张 晓 廖建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8期

[摘要]文章结合飞利浦足球联赛发展的概况、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功能及意义。飞利浦足球联赛不但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还在各兄弟院校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为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飞利浦足球联赛 校园文化 足球文化

[作者简介]吴国亮(1973-),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体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张晓(198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体部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廖建华(1979-),男,江西高安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体部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191-02

一、飞利浦足球联赛概况

1.飞利浦足球联赛的诞生。2000年10月,一项崭新的赛事——由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冠名赞助的大学生足球联赛出现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这是中国足坛和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率先从原有的学校体制中走出来,走向社会和市场。它开创了中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先河,相信它必将推进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大学生应该具有专业素质,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飞利浦足球联赛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联赛利用双休日在不同的校园举行,既可以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促进他们参与健身和娱乐的积极性。飞利浦足球联赛诞生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将有力地推动全国高等院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这项运动,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2.飞利浦足球联赛的技战术水平。从2005年举行的第五届飞利浦联赛分区赛来看,较之前的几个赛季,技战术水平有了全方位的提高。首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以男足为例,32支参赛队伍当中有22支队伍的平均身高超过1.76米,其中中国工业大学队平均身高达到1.80米,5名队员身高达到1.85米,该指标已经和专业队不相上下。其次,在技术水平方面,运动员普遍能熟练并规范地运用运、传、射等基本技术。再次,运动员运用技术的能力明显增强,防守、配合、攻防转换意识也得到显著提高。最后,球队的战术套路更加丰富,战术运用更加灵活。由于球队之间实力接近,比赛已成为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的全面对抗,比

赛更具观赏性。许多场次的比赛出现了只有在职业联赛中才能见到的倒钩、凌空抽射等精彩场面,如西南区男子决赛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分出胜负。

3.飞利浦足球联赛的文化氛围。足球作为高校最热门的运动之一,所带来的快乐属于校园里的每个人。各个高校的足球场,每天都是人声鼎沸。各个院校甚至班级,都拥有自己的足球队,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比赛,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无论是十一人制的正式比赛,还是七人、五人制的以球会友,都会成为一次同学之间快乐的聚会。有时候他们还会拉起横幅,吸引众多的同学前来助威。这种别具一格的“大学生足球文化”使同学们享受到了足球带来的最纯粹的快乐。

六年来,飞利浦足球联赛始终坚持它的育人主张和文化特色,并赢得了亿万观众。飞利浦赛场悬挂了许多颇具哲理性的口号,如“感受足球、感受体育、感受文化”,“放飞足球、放飞梦想”等,这些让广大学生一走进赛场就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飞利浦突出各院校不同的文化特色,风格各异的参赛队队旗,狂而不野的观众,如诗的口号,热情奔放的足球拉拉队,让每个置身赛场的人热血沸腾。经过六年的发展,飞利浦联赛已经走向良性循环轨道,成为国内足球三大赛事和中央电视台转播的十大国内赛事之一。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及其功能

1.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社会和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大学已逐渐从文化的边缘走向文化的中心,从一种所谓亚文化的边缘状况走入社会的主流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校园空间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营建的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风气,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一般来说,它是由校园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等几部分组成。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对于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表象内容,也包括体育风尚、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等深层内涵。它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为校园群众所共建、共有、共享的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不仅仅是校园体育现象的简单总结,而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现,比如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余群体活动、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竞赛、体育讲座、体育技能表演、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节等。

2.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通过体育教育和健康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体育的价值、运动的乐趣,了解和认识体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贡献;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终生的体育观念,促使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青年大学生正值受教育、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且能够调节情绪,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三、飞利浦足球联赛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在飞利浦联赛上,26个省、市、自治区560支队伍共进行了28000场比赛,参赛队员和教练达到16000人。各地教育部门、体委以及承办院校的各级领导对比赛普遍都很重视,新闻媒体更是倍加关注。社会形象良好、学校观众火爆成为首届飞利浦联赛的大特色,激情四射的球员、狂而不乱的球迷、寓意深刻的标语口号、特色鲜明的文艺活动等都体现着飞利浦着力营造“中国足球新感觉”。飞利浦把足球赛事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赛事每到一地,都要利用开幕式、闭幕式及比赛间隙,推出承办院校最有特色的文体节目。在活跃现场氛围、调动观众积极性的同时,以赛事为平台充分展示院校风采。同时,各承办院校也紧密结合赛事,在校园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宣传飞利浦,烘托大赛气氛,使飞利浦联赛的影响远远地超过足球比赛本身。飞利浦所到之处,不仅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对飞利浦联赛的重视和积极参与,甚至出现部分高校特招专业足球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更加速了比赛的发展和促进了水平的提高。同学们之所以关注飞利浦是因为所有球员都是身边的同学,甚至舍友、男友,所以更具亲切感,更加拉近旁观者关注的心理距离和认同感。因为没有利益的驱动,也就不存在那些弄虚作假的东西,因而更加真实。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这种“大学足球文化”的感染,很多院校已经或开始着手修建人工草皮的足球场地,试图为这种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广阔、更适宜的环境。

四、构建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措施与途径

1.加强足球课程建设。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和娱乐性对提高校园足球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价值,对于那些缺乏实用性的教材,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运动技术难度大、动作结构复杂而不易掌握且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的教材应考虑予以删除,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足球的需求。足球教学课程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项教学课和课外足球运动。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要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资料、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视实况转播、现场组织观看足球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足球文化教育。课外足球运动是建设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途径,各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和师资,开展课外足球活动。

2.加强足球俱乐部建设。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开放的会员组织,大学生在俱乐部中参加锻炼,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通过“足球沙龙”让学生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互相切磋、探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起来的足球俱乐部,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在学校体委、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组织爱好足球运动的教师和学生参加比赛。在俱乐部中按能力可分为初级组、高级组、竞赛组。初级组的任务主要是使参加锻炼的学员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术和战术,学习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完成一定量的素质训练,为进入高级组参加锻炼打下基础。高级组的任务是在初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具备一定的专项素质和裁判能力,能代表本单位参加校级比赛,成绩突出者可转入竞赛组训练。竞赛

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化会员的专项训练,代表学校参加飞利浦杯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高校足球俱乐部的运作离不开经济基础,要想使高校足球俱乐部生存,就要在资金的筹集上下工夫。第一,要转变俱乐部会员的思想观念,培养会员的体育市场意识,收取一定的会费,取之于会员并用之于会员。第二,要有学校的支持,通过比赛成绩的提高,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及教工、学生的认可,争取一部分基础经费。第三,积极宣传足球文化,利用足球运动的激烈性、趣味性、可观赏性大做文章,争取大企业、大公司的支持,用其名称或品牌作为足球俱乐部或球队的名称,既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又宣传和树立了企业、公司的形象,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3.开展和参与校内外的足球竞赛活动。学校通过组织校内外足球竞赛,可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目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参赛群体与参赛对象,选择主题鲜明的比赛形式,诸如“对抗赛”“邀请赛”“三人制”“五人制”“七人制”等足球赛,并提倡师生同队、跨系组队、跨院组队等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足球运动中来,努力营造踊跃参与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使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足球带来的无限快乐。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足球运动是十分必要的,足球运动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重视大学生的足球课余训练,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性建设。校园足球文化应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做到“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校园足球文化才能发挥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健龙.通过构建大学生精神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4-07-27.[2]赵玉亭.我国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交流方案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2).[3]李正贤.影响CUBA联赛参赛队培养的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7).[4]亦若.2002-2003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收场[J].中国学校体育,2003,134

5.校园直饮水方案(DOC) 篇五

第一部分

中国直接水发展现况及直饮水相关知识及简介

一、中国生活饮用水市场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发展中国家1/3的城市人口饮用水安全无法保证。世界各国都将“健康饮水”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至少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2005年3月22日《中国饮用水行业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参会专家都倡导“健康饮水”,并且呼吁与水相关的企业,都积极投身到“健康饮水”的行动中来。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随着经济增长、工农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水资源呈现三大问题,整体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事件频发。我国现在人均水资源为2200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90%以上的水体受到不通程度的污染,水质性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长期以来,自来水是城镇居民的主要饮水来源,但绝大多数自来水源已严重恶化,然而传统的混凝、沉淀加氯消毒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已不能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化学有害物,而且用于消毒的氯能与水中烃类有机物作用生成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消毒副产物。同时由于管道等供水设施老化,铁锈、红虫、藻类等二次污染也日趋严重。二.诸葛一中改善师生饮水质量迫在眉睫

由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经检测,诸葛一带地下水TDS值高达七八百(健康水的TDS值应在80—280mg/L),水的硬度太高,患心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疾病的人逐年增多。住校的师生常年饮用这种不卫生的地下水,出于无奈,有些老师就自己买桶装水,或者从家里或者亲戚家接水生活。

在2012.10.14晚例会上惊闻:近段时间,我校先后有七八名教师做手术,他们中有的患胆结石,有的患静脉曲张,有患胃病的,也有妇科病,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这一消息再次向埋头于教学工作的老师们敲响警钟:健康生活从饮水开始。

三、直饮水的概念及原理

管道直饮水,又称分质供水,即通过设置一套深度处理装置,对市政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再采用单独建设的管道供应到饮水终端,专用于用户饮用。达到生活用水与饮用水分质量分别供应的目的。直饮水原理

直饮水的制取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膜处理技术,用于分离的膜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其表面密布着许多细微的小孔,当膜两侧存在压力差时,自来水中的水分子就会透过膜孔到达净水一侧,而自来水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物、病菌等杂质被截留在膜的另一边,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自来水的净化、分离目的。学校直饮水详细建设方案 校园直饮水系统设计概述

学校直饮水系统的建设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集中设置一套净水处理设备,通过循环管道送到每栋教室的饮水点;另一种方法是在每栋教室分散设置具有净化功能的饮水终端。后者因受产品本身体积限制,净水设备存在工艺相对简单、滤芯寿命短、水质不稳定等不足,虽初期建设成本低,但后续维护费用及人工成本高。因此我公司建议采用第一种集中处理的方式。

四、纯水机的工作原理、种类以及特点 1.纯水机的工作原理

它采用的是主要是反渗透膜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严格的分开;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0001微米,而病毒的直径一般有0.02-0.4微米,普通细菌的直径有0.4-1微米,所以你尽可以放心大胆的饮用纯水机里流出的清泉。2.纯水机的特点

有电机,需要电源,有储水罐,一般为五级过滤,第一级为滤芯,第二和第三级为活性炭,第四级为RO逆渗透膜技术,第五级为精致活性炭,主要用于改善口感。

纯水机不仅可以将杂质、铁锈、泥沙、胶体、细菌、病毒驱除掉,还可以将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粒子、有机物、荧光物、农药驱除,还可以将讨厌的水碱和重金属驱除,保证您在烧开水的时候没有水碱,同时保证家人的健康。

使用纯净水可以做饭、煲汤、沏茶、冲咖啡,保证原汁原味,充分的将食物中的营养分解,更加适合人体的吸收。在加湿器或者需要水的美容器中使用纯净水可以保证没有水碱,更好的保护您家的家居。使用纯净水制冰,晶莹透亮,没有杂质。

五、纯水机与饮水机、桶装水比较

纯水机:直接与自来水机连,制造纯净水,现制现用,可避免二次污染,提供清澈甘甜的纯净水。

饮水机:需要购买桶装纯净水来实现饮用纯净水。

桶装水: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例如送水: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作坊无一例外都是雇自行车、三轮车送水,送水过程是受时间、气候、环境、人员素质影响较大,“二次污染”可能性最大。再有空水桶与水桶的更换,瓶口及桶装水饮水机落水座的卫生防疫,还有桶装饮用水的饮水时间过长也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一大因素,越长污染越严重,这主要是空气与水的置换引起,空气中的污染物随着空气进入桶内,由于桶装饮用水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很快剩余水里微生物大量超标准,如果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桶装饮用水,无形中影响我们健康状况。

第二部分

直饮水工艺设备配置方案

一、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学校直饮水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为解决校园直饮水问题,提供健康纯净的饮用净化水。根据公司技术人员到贵部现场的实际考察及有关方面咨询,结合本公司以往相关直饮水施工案例,我公司遵照贵部需求配置以下相应系统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安装技术支持及后期质保服务。方案如下: 1.前置过滤器 一台

2.2T/D反渗透主机壹台+1T水箱两个为一套,共1套; 3.(多龙头)饮水平台,1到 3台;

二、反渗透主机方案(0.5T/H): 1.设备相关配置依据:

源水: 市政自来水/地下水;处理水质: 净化直饮水 2.工艺配置条件:

进水压力: 0.1MPa~0.3Mpa

电源:

380V 3.设备配置:拟采用MRO804-200G商务工程机。

饮水终端采用不锈钢饮水平台4PWR-4.5设备配置,以解决师生的饮水问题。

4、工艺流程及简介

软化过滤器

源水

多介质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

原水泵

精滤器

高压泵

中置处理系统

输送管网

终端饮水设备

5.统设备体系分布图

组合膜过滤系统

净水箱

进水水源

前置预处理

食品级PE储罐1个

加压泵 依据现场选用

RO单级反渗透主机

饮水平台

6.配置RO纯水主机相关简介

6.1 艺段说明

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预处理,预处理的好坏不仅决定着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次数,而且决定着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预处理系统主要解决的是:膜面结垢的钙镁离子及铁铝氧化物、胶体、悬浮固体微粒和有机物的阻塞物,还得防止氧化性物对膜的损坏。

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内填充精制的石英砂,系统总进水设置为7m3/hr。当原水流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料层时,滤料缝隙对悬浮物起到筛滤作用,使悬浮物易于截留在滤料表面。当在滤料表层截留了一定量的污物时,则形成污物滤膜层,从而增进过滤效果,保证多介质过滤器出水SDI≤4。透过滤层的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内填充精制果壳活性炭。活性炭多孔的结构提供很大的比表面积,孔壁的表面分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并通过孔隙的通道吸引污染物的分子。使污染物很容易聚集在活性炭中。活性炭不仅包含碳成份,在其表面还包含少量氢成份和氧成份,这些成份以各种化合物和功能性物质的形式存在,包括:碳酰基、羟基、苯酚、酯类、苯醌等。这些在碳表面的氧化剂和络合物能够与活性炭吸附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如:在水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在水中和氯发生作用,把氯转化为氯化物。本配置主要是利用粒状活性炭的吸附机理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还可以去除胶体渣、铁氧化物、悬浮物、降低色度、浊度,保证后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反渗透系统:反渗透技术是借助于比渗透压更高的压力,改变自然渗透压方向, 以把浓缩液中的水压向半透膜的一边的处理过程。反渗透膜以1nm 或以上的无机离子为主要的分离对象。所施加的压力与渗透压反向,并超过渗透压,从而导致浓溶液中的水向稀溶液的一侧反向渗透, 因反渗透膜的有效处理范围在0.1nm 以上, 而F-离子的直径为0.266nm , 所以利用反渗透压能够有效的除去溶液的氟离子。水通过反渗透膜后氟离子去除率在90%以上。反渗透法完全可以用于中等矿化度以下地下水中氟的去除。

6.2 工艺参数

电源:380V、功率:2.5KW 产水流量: 60L/H 机外型尺寸:1300㎜×428㎜×1100㎜ 尺寸:DN25/DN32 PVC管 适用水源:市政自来水/其他水质 适用水温:2℃-40℃

进水压力:系统设备配置增压泵

运行模式:源水箱配置进水浮球阀,自动进停水;纯水箱增设电子液位控制器,确保系统全自动停开机,固定周期自动冲洗;

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其中及微生物及浊度指标达到《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 使用范围:纯净水/直饮水 7.端饮水设备—饮水平台

相关参数:

◆ 节能3龙头饮水台工艺参数

6.校园文化征文doc 篇六

构建团结和谐的特色校园文化

----XXXX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纪实

几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教育局一直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六一”节专场、“教师”节专场文艺活动、学校传统运动会,始终将校园文化建设贯穿融汇于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时刻以师生的思想德育工作为首位。在每一届校园文化节的多种艺术活动中,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宗旨,校园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小见成效。具体做法:

一、营造文化盛宴氛围、传承民族文化

(一)校园文化节专场

在每年5、6月夏暖花开的季节,XXXX都会如期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规定共设七项传统活动,具体内容包括:师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竞赛及展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展评;中小学校歌合唱比赛;综合类文艺节目汇演 ;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教育局举办师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竞赛及展评活动,积极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经过层层筛选出有文化特色、代表性强、寓意深刻的综合类文艺节目,组成教育系统校园文化文艺专场,在县党校大厅对外公开演出,在这样大型的文化盛会上,广大家长、全体教师、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文化盛宴,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享受到校园文化的独有魅力。

《弟子规》大型诵读艺术创编节目是校园文化节的一大特色亮点,也是校园文化节必演的经典节目之一。每一次演出活动,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朗朗诵读声渲染了现场观看节目的每一位领导、观众和家长,观看过节目的人都对学生们的艺术创作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个个传承文化的小天使们在XXX 的每一个角落散发光芒,让民族文化闪耀七色光彩。

XXXXX成功举办三届校园文化节专场活动,公开演出精彩节目总

1数达到60多个,其中2012年的校首届园文化节专场,在新和县党校大厅演出了4场,观看领导及群众人数高达3000多人次,地区电视台与新和县电视台同时转播节目录像,校园文化节既宣传了学校的文化活动,又展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还体现了新和县教育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健康发展。

(二)XXX百日文化广场专场文艺汇演

教育系统的每年6月底和9月初,还举办“六一”节和“教师”节的文艺专场汇演。“六一”是每个孩子快乐童年的向往,9月10日又是老师们寄予希望的特别日子。教育局每年利用这样特殊的日子,为孩子和老师搭建艺术文化活动平台,结合校园文化当年的活动主题,由各学校的艺术教师组成艺术骨干团,下到各基层学校(幼儿园)精心挑选节目,筹备文艺专场,在每一场文艺专场活动中都蕴涵了教师的千辛万苦,也堆积了学生们热爱艺术活动的所有情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场文艺汇演都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三)以体育运动会树立校园文化理念

由XXX 教育局牵头,县文体局协助,成立学生运动会的领导机构,各学校专职体育教师集体精心筹备。在每年的5月初教育局代表新和县举办中小学学生运动会,运动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每项体育活动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充实生活、美化心灵、和谐家庭。教育局思考的是如何把这种运动精神深化到每一个教育人的心底,形成一种特色校园文化理念,让每个人都真心喜欢运动,积极主动参与运动,让运动会的精神传遍每一个家庭。每届运动会召开期间,教育局领导邀请自治区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地区教育局的领导来参加运动会开幕式,上级领导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亲临运动会现场,并带去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与关爱,同时也对广大师生提出殷切的希望。

近两年来,XXX教育局代表县上成功举办了两届学生运动会,参与运动会共有40多支代表队,2000余名运动员,铅球、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在全地区体育比赛中获奖。赛场上学生运动员们矫健的身

影、朝气蓬勃的笑脸洋溢着青春的激情,绽放了魅力校园。通过组织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学校便于为广大家长服务,让家长一起走进校园,与学校共同关注下一代的成长,运动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创造共育机会,形成和谐团结的文化理念 ;让学生运动会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逐渐形成一种校园运动文化,让学生们在健康和谐的运动文化中学习生活,净化思想,得以“身心”健康全面综合发展。

二、开辟新的民族团结教育途径

每年5月是新和县民族团结教育月,教育局以此为契机,把校园文化节的时间与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时间紧密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比如在校园文化节参赛作品时要求结合“民族团结”进行创作,各学校选拔参加艺术活动人员时也要求有各民族师生,校园文化节目选编时会偏向歌颂民族团结的文艺综合类节目。在每一次的校园文化节活动中,彩排会辛苦,学校之间的演员会相互帮助换衣服、看孩子、看物品、有提供水的单位分给所有演员,这样团结和谐的场景很多很多,各族学生和老师都会结交到新的朋友,保证每一年的演出任务顺利完成。校园文化节就在这些细节中体现了民族团结,也是一种团结教育的途径,从而构建教育系统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三、以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文化底蕴浓厚,那新疆的民族文化传承也要依托于学校的艺术教育,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也应该以新疆的传统民族文化为载体,二者相互融合。传统的学校艺术活课只有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单一活动,而在校园文化节活动中,会涌现很多不同形式的综合节目,比如相声、音乐情景剧、校园情景剧、维吾尔曲艺、民族器乐演奏、弟子规、武术、哑剧、鼓文化、双簧〃〃〃〃〃〃为更好的完成演出任务,艺术教师就会考虑在艺术课程中安排相应的校园文化节目内容,仔细琢磨开展艺术活动的新方法,时间久了,艺术活动多了,学校(幼儿园)自然就把校园文化融进了艺

术课程设置当中,定期定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校园文化内涵,把艺术教育课程校(园)本化,从而促进学校(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鼓励师生社团和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健康发展,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对学校来说,一种优良的习惯沉淀下来就是校园文化。学校在准备《弟子规》朗诵节目过程中,会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每一次阅读训练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学到阅读方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每年一次阅读强化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阅读习惯。我记得,XXX 幼儿园在第一届校园文化节编排的《弟子规》节目,在校园文化节表演后,经过很久时间了,幼儿园的孩子们上小学了,在玩耍时还以童谣的方式教身边的朋友阅读《弟子规》,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帮助有多大。校园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个小故事中体现,让学生们在听着校园文化的小故事中养成健康的好习惯。

五、以校园文化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素质教师在校园文化节中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同时,对教师本人也是一种磨砺与提高;教师再通过参加校园文化节举办的绘画、书法、手工制作比赛及文艺汇演,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增强了教师的艺术教学能力。校园文化活动给年轻的艺术教师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吸引社会上有艺术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到艺术教师队伍当中,这样,学校的艺术课就会由更多专业艺术教师来承担,校园文化节承载着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艺术教师的素质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步提升。

三年以来,XXX结合教育强县的目标任务,加大校园文

化建设力度,深入开展了学校艺术课程调研活动,采取了书法作品展、艺术作品展、摄影作品展、手工艺品展及各种文艺汇演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活动措施,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形成了“人人做使者、班班树理念、校校创特色”的良好局面。教育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发展开创新的局面,也带来了新的生机。全县师生及教育工作者沐浴在特色校园文化中,谱写出新和县教育局构建团结和谐特色校园文化新篇章。

7.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初探 篇七

大学是培养真正高层次人才的机构, 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场所。大学校园为高等教育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校园建筑和环境是学校悠久历史发展和衍变的载体, 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功能。我国的传统高校始建于19 世纪末。经过长期的发展, 传统校园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规模和特色, 其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历史氛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凝聚与源泉。

近几年我国各类高校逐步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和扩建的步伐。校园在整体结构和发展方向上越来越强调有机生长与变化。在社会意义上, 转向对人文的重视和关怀, 如人际交往、环境认知等;在校园功能方面, 主张多样性和混合性使用;在交通组织方面, 讲求系统流程整合及步行的方便与重要性;在校园意象上, 追求场所性、地方性和文化性的识别。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学校园规划有着清晰的认知, 发掘一种具有适应时势环境变化的、长远持续的校园建筑及环境设计方法来指导实践。

1. 校园规划分析研究

心理学家说过:“一个比较灵敏的环境, 能造就比较灵敏的人”;“一潭死水, 养不出欢蹦乱跳的活鱼”。置身于校园, 增加了作者对于校园建筑空间与规划的感悟。因而作者希望从校园的使用者的角度对大学校园规划进行研究和探析。

1.1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位于南京浦口区浦江南路。校区占地狭长, 校园南门距地铁站1.5 公里, 可通过长江隧道、长江大桥与南京主城相连。校园地块呈“不平行四边”型用地, 两侧有弯曲的半环形成路网构架, 在构架上增加支路通向建筑物。校园南门坐落于校园的主轴线上, 道路为宽约12 米的林荫大道, 到达内环其长度大约1000 米, 其间标志物的缺失使得入口空间缺乏活力, 使得来往学生难以驻足。入口两侧相辅左右的次环分别通向学校体育场和图书馆, 校园总体规划置于复杂地形的构架非常合理的, 建筑空间的布局由于受到未完成建筑与规划的影响显得不够健全与完善。

由于南京工业大学校园未完全建成投入使用, 且由南向北逐步推敲, 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多分期而建, 已建成建筑大多集中在校区西南部, 体育馆置于中部。交通组织过于松散, 空间尺度过大且校区内坡地过陡, 缺少应有的适宜学生与教师使用的坡道, 因而限制了校园内人员的出行方式, 仅能选择步行、汽车出行或是校园巴士。

1.2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与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对比分析

以下作者选择将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和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案例进行比较, 分析两者在校园规划设计的优劣和不足, 并且得出结论提供对应的改进方式, 从而更进一步为校园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南京农业大学 (以下简称南农) 原为南京航空学院校址, 院系调整后改为现有的学校, 校园内的教一楼 (1952 年由杨廷宝先生设计) , 在中国当代建筑史上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其屋顶塔楼均为琉璃简边, 具有强烈的建筑地域性特色。南农校园扩建规划时将它列为重点文物保护, 高耸的塔楼、丰富的轮廓线及绿色琉璃瓦顶造型, 对于建筑空间, 在环境规划时留有草坪场地, 与建筑周边环境相呼应, 不仅给校园内过往人群留下深刻印象, 也给南京城市也留下美好记忆。该校用地不大,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为南农作了许多工程设计, 将教学、科研楼以及行政楼相对集中, 便于学生下课转换教室, 空间流线组织得当功能性明确。与此同时, 南农校区新建建筑在材料、色彩、尺度及屋顶形式等方面与原有建筑大体相一致并在原基础上加以创新, 从而得到了应有的传承与发展。后将大门由北门改为南门, 又增添了中心大楼, 由此新旧建筑之间产生对话与传承, 整体规划结构联系紧密。

与此不同, 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占地3000 多亩, 规划设计为环路, 而中央轴线贯穿校园, 图书馆至于中央成为中心对景建筑, 而多个学院系科建筑则在环路周围布置。正门 (南门) 的边道为学校行政楼, 体育馆置于一侧, 建筑群风格统一。但由于空间尺度过大导致建筑群体分散结构凝聚性不足, 学生课间换教室不方便, 因而使得学生骑自行车在校园中穿行, 导致车流与人流交叉, 空间组织紊乱。

高等学校是学科交流的地方, 是学者思想火花交流、碰撞的地方, 也是高等教学和科研的地方。因而校园规划设计需要有利于师生的聚集交流而又不相互干扰, 又能标识出学校的特点, 又不落入俗套, 使人们感到高等学府的氛围与空间气息。校园设计也是个复杂的环境问题, 例如周边建筑的高层建设往往损害了校园的景观;南京大学汉口路校区的北大楼后面建了消防高楼,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外南侧也建了高层住宅, 这些都影响了校园的环境景观, 严格讲校园建设也包含城市规划控制内容之一。

1.3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如今的校园由原校址扩建而成。校园管理上有的学校总是大项目由校长们直接管理, 而一些次要的工程由则是由后勤管理部门来主持, 由此导致部分建筑设计脱离整体建筑结构与风格。建筑单体设计各自为政, 形成许多形状散乱缺乏限定的消极空间或死角, 它们多以绿化填充, 无法对校园环境产生任何正面的影响, 而是成为校园空间肌理中的“空白”。其次, 由于校园空间尺度较大, 周边的临时建筑如小仓库、配电房等无人重视, 甚至违章建筑也可以自由搭建, 如此“无奈之举”支离了校园空间结构, 降低了校园公共生活的质量, 打断了校园生活丰富而有机的联系, 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交往活动需求。

在各个地区各个时代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有不同的方法, 北美曾一度将图书馆对准校园的轴, 作为主建筑中间留有绿化带, 而两侧布置各类系科。武汉大学历史悠久, 其校园规划别具特色。中间留出大量的场地, 而周围环绕着布置各个系科建筑, 形成环状校园。各系科所在建筑通过环道来相通联系。武汉大学的校园规划理念是以道路系统作为构思骨架, 将建筑相互联系, 从而决定了校园的空间布局与建筑的布置。而重庆大学把下沉场地作为操场, 由此使得外部空间环境与建筑群的融合, 遗憾的是大门太大, 失去了尺度感不够理想。

2. 校园建筑分析研究

2.1校园历史建筑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校园的高速发展, 校园中历史建筑的存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建筑物往往带有深厚的历史性和文化气息, 是我国大学发展的重要见证, 但这些校园历史建筑大多未过百年, 可称为文物建筑的少之又少。一方面, 它们是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校园带增添了文化气息;另一方面, 它们的存在又制约的大学校园的高速发展, 因为这些校园史建筑物在其功能上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办公、住宿等等的需求, 所以需要我们在对其保存的基础上进行再利用的改造, 但很多校园历史建筑因其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的固定, 无法改造或在改造后仍无法满足现代教学、办公和住宿的要求, 就这需要我们思考, 如何建构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校园建筑。

2.2 校园新建建筑分析

而面对新建建筑的问题, 要做好学校建筑, 校园内的建筑设计不可忽略。大学校园建筑应具有鲜明独特的大学文化个性。大学文化是一种异于一般社会文化而充盈着教育和科学气氛的特殊文化, 如此教育与科学研究应该置于一种特殊的相对幽静, 又便于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播的系统的时空中。因此, 大学校园建筑的性格必须以大学文化特征为基础。一般大学校园中的主要建筑, 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 都会通过建筑设计而自觉地相宜于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 协调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探索求真的科学气氛。故而, 由大学文化活动所决定的大学建筑群体的主体也往往力求意蕴时代文明、造型典雅庄重、线条简洁大方、色彩朴素明快、格局宽松规范, 具有鲜明的大学文化性格。

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常常作为校园的标志建筑, 而图书馆不宜建成高层, 一般以四层为宜;图书馆应以开放式为主, 立面造型应与校园建筑融为一体, 并突出它的标志性, 并适应各个学校的特点与建筑群相融合。图书馆建筑关键是“藏、借、阅”, 即收藏、借书、阅览。有些珍本不宜借出, 所以书库的设计尽可能放在阅览之后面。图书馆也是学科交流的地方, 不同系科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这儿交换思想, 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它的位置也应与有关系科便利联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比中学校设计的优点、缺点和不足, 校区的建筑应以相对集中聚气为好, 以便于师生上下课便利、交流, 聚有人气, 而行政管理在其中。总体规划不宜有一种套路, 好像盖图章一样一个个的同一样, 即使在总图上也要抓住其特点, 因地制宜。首先抓地形地貌, 是斜坡应注重其排水问题, 排水应雨水和污水分流与城市总管相衔接。校园中应有合适的标志, 如以行政办公、图书馆为主建筑或以某纪念物为标志。生活在校园中, 校园除去物质层面的使用功能, 且具备深层精神功能, 即校园本身就像一本实物教材, 对使用者具有一种历史文化乃至校风的教育。

一个校园规划要从它学校的性质、专业的设置内容, 研究他的规模性质、地形地貌、环境绿化、学校大门入口到对景的距离;以及解剖分期建筑的情况来综论这个校园是否存在某些问题是需要逐步改进改善。因此关于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键作者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1) 进入学校的主次入口; (2) 轴——即主干道且结合地形; (3) 通向各处的环路整个环或半环及套环 (特别是消防通道) ; (4) 标志主建筑的布置; (5) 支路; (6) 绿地、绿化达到生态要求; (7) 中心地段建筑布置相对聚气, 宜于步行 (或自行车) ; (8) 进入学校的校区, 应慢速行驶, 最好两侧不做道牙 (或设置慢行的措施) 。

上述的探讨, 只是我学习“认知”的分析, 今后还要深入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万民.山地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英) 马丁皮杰斯.大学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 2003.

[3].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 城市规划, 2002.

8.没有校园的大学 篇八

与当时的传统大学相比,“新学院”率先把重点放在学者和成年学生共同进行的社会问题研究上,而不是本科生教育和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那时,从各区下班后赶到新学院听讲座的人群成了纽约一景。

“新学院”真正成为美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传奇是在1933年,此时法西斯的幽灵开始在欧洲大陆肆虐。当美国主流社会尚对欧洲知识分子的“左翼思想”甚至“共产主义思想”心存戒惧的时候,“新学院”怀着拯救欧洲知识分子传统的文化责任感,顶着压力,开始大批接纳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统治下逃离的欧洲知识分子,这一选择成就了新学院“流放者的大学”的声誉,也最终促进了美国思想和文化的空前繁荣。

笔者有幸到新学院进行交流,惊讶的是:一所私立大学居然拥有这么大的学术抱负;在这所学校里,居然有这么多学者超越专业的界限,展现出如此强烈的公共关怀;一个有八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注册学生的大学,居然这么多年来连自己的校园也没有……怀着种种疑问,笔者采访了新学院的校长鲍勃·凯瑞。

整个纽约都是我们的校园

郭:我到了贵校才发现,一个有这么多学术资源的学校居然连校园和操场都没有,你们真的不觉得别扭么?

鲍勃:怎么会呢?我们是很幸运的,整个纽约都是我们的校园。纽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也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国际化城市,我们可以享用很丰富的资源:剧场、商场、书店、咖啡屋、公园、运动场……应有尽有。

我们觉得建立封闭的围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这会切断学校和社区的密切联系。我们选择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前提是我们把学生视为独立的、有选择权利的成年人。不能把他们总当作孩子一样看待,在大学里他们需要面对迟早都要面对的东西。他们很快就会学会怎样乘地铁,怎样利用社会资源,怎样和不同的人、包括社会上的人相处,从而成为一个有丰富生活技能和成熟价值观的人,当然学校会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辅导。

郭:我们中国的普遍观念是,大学必须有一个安静的校园,才能有良好的学术气氛,让师生能够不受干扰地钻研学术,你怎么看?

鲍勃:我们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21世纪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的能力不是把人关在安静的、没有干扰的环境中来培养的。在这个社会上,诱惑无处不在,人应该学会抓住机会,抵御诱惑。如果一个人在学校里关了四年,躲在学校的围墙里,在老师的监督下,侥幸地确实没有受到诱惑。但这样的学生一旦毕业了,遇到了丰富的、充满诱惑的世界,你觉得他能干什么?你觉得他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么?你觉得他能管住自己么?

你知道纽约是一个喧嚣的城市,但是人必须学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会当丈夫,做妻子,生孩子,得应付自己的事业。但新学院培养学生在繁忙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己安静的角落,这是一个挑战,但这就是生活,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只有接受了这种挑战,才可能成为一个能够终生学习的人。所以,我们的学校虽然没有很大的校园,我们的学生在社会上却有更好的竞争力。

就有人花钱读不赚钱的专业

郭:给贵校捐款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鲍勃:各种各样的美国公民,他们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念。这是让人自豪的美国传统,在美国有大量成功公民,相信自己有回报社会的责任,并且付诸行动。他们相信一所具有批判思考、关怀社会传统的学校对于美国社会的重要意义。

郭:这样一所自负盈亏的私立学校,按理来说应该开设一些企业管理、会计、计算机之类能赚钱的热门专业,可你们学校主要专业是人類学、社会学、历史学这种在我们看来不赚钱的专业,这是为什么?

鲍勃:确实我们得承认,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是发不了大财的,但是教育的目地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富翁。这么多学生选择了我们,就说明了我们专注于社会研究的传统存在的价值。

郭:这也是最让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家长选择花不菲的学费送孩子来这里?据我所知你们的学费可不便宜呀!真有人把孩子送来学不能挣大钱的专业么?在中国人们愿意花上10万学个MBA,因为MBA教人怎么赚钱,据说一毕业就可以年薪十万,但没听说谁愿意花上几千块修一个学分的社会学、历史学。

鲍勃:我们也有很多的财务支持项目,给一些优秀学生以经济补助,但相对于公立学校来说,我们的学费确实是比较贵的。但是幸运的是,很多美国公民还是认为我们提供的教育和向社会传播的思想物有所值。我们对学校的知识分子传统非常自豪,很多家长怀有和我们相同的观念,他们希望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哲学深入理解自身;通过学习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解公共权力的运作;包括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研究整个社会,在我们学术氛围的激发下,去努力回答那么多我们社会需要解答但却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更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更知道自己该在社会中如何为自己定位,更有抱负和能力去服务社会。

不要以为在我们的知识分子传统熏陶下的学生都是不能实际工作的书呆子。我们很多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的学生即使以后不从事学术工作,走上社会也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很多人干得很成功。

郭:我注意到在新学院各学科的界限似乎不是很清晰,社会学、历史学甚至设计专业的教师合作非常密切,教师们不是很强调自己的专业性,而是共同关注一些公共问题。在中国,这样的学者往往会被边缘化,被当作不务正业,你们为什么会这样?

上一篇:广州风土人情下一篇: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