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微型课(共13篇)
1.古诗教学微型课 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微型课题目为《 》。(0.5分钟)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声音洪亮充满教室,有鞠躬动作,表情愉快,目视评委)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分钟)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 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 》一课,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5分钟)
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 页—?? 页,从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尽量有可以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要用手指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表达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好的,那位男生你来说说,做的真好,大家鼓励一下。(拍拍手)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归纳出四个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两个,要对称工整,有一些特殊设计,最好画成思维导图形式)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夯实基础(1.5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否掌握今天所学知识了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的测试环节,请看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不错,请坐。
那位男生同学你来说一下这道题目,很好,请坐。
由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进入今天的归纳总结 颗粒归仓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颗粒归仓(1.5分钟)
大家畅所欲言来谈一谈,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请坐;那边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大家总结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将它们归纳总结为思维导图的形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分钟)
为了达到巩固在提升的目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将以上作业完成。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愿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点燃明天的辉煌,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古诗教学微型课 篇二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说,微型课,教学设计
一、微型课在语文教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活动也在不断地向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演变。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从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教学内容与学情基础、情感态度与品质培育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程改革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成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
微型课教学设计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各类竞赛中应用广泛,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教学内容集中,一般是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而且它对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语文微型课注重考查的是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基本功和授课能力等,从教学的教案设计、课上的板书、课件的制作到对学生的表现预设,无不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从这一方面来讲,一篇文章从何处入手来制定教学目标,从哪一点完成突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如何自然过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需要在这15~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的。语文教研活动用微型课教学设计来进行评比既能达到比赛目的,又能节省资源,提升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
二、小说教学设计的要点
语文教学设计按照所受内容体裁的不同又有着不同的设计着眼点。小说教学设计主要围绕环境、情节、人物和主题探究展开,我们在设置小说教学目标时也将这几点一一列出,逐个解决。在授课过程中,环境着重于分析小说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雨雪天气的描写,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情节着重于针对情节的发展特点分析、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环节设置的合理性探究,如《麦琪的礼物》中情节的发展一环紧扣一环,高潮和结尾在同一处,在卖和买的处理过程中,明暗线交替,结尾戛然而止,看似遗憾实则感人至深,有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人物侧重于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典型人物的刻画手法等,如《药》中对众生相的刻画、华老栓的麻木愚昧、康大叔的残暴粗俗、夏瑜的可悲可叹,这些人物栩栩如生,而人物的性格特点又符合情理,与那社会环境相吻合,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主题是对小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如《小提琴的力量》讲述的是一个女孩通过一把小提琴,用爱感化一个走上歧途的少年,并让另一位少年从迷途中走出,重树生命的信念的故事。所以题目中的“力量”即指唤起他人的良知的爱心、真诚、尊重和宽容。
我们在研读小说时还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等方面探究小说的深刻思想,更应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自我感受出发,感悟和体验文本。
小说教学看似简单,但内容包含丰富,如何将微型课的教学设计与小说教学那么多的要点相结合,这也体现了授课教师自身的体悟和能力素养。
三、“具体而微”,以《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思路和方法为例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经典篇目,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部分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既是独立的,又有连贯性,情节完整,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突出表现了蔺相如的性格特征。毫无疑问,教学的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提示中也写到该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所以将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定为“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既然讲矛盾冲突,首先得明确“何为矛盾冲突”。这一点可由教师直接展示:设下悬念,逐层解决;创设波澜,跌宕起伏;对比映衬,彰显性格。围绕这三点来分析举例,学生就能有据可依。
以“完璧归赵”为例,探讨矛盾冲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运用。
(一)文章一开场,介绍了廉蔺二人的身份、地位,对于蔺相如,作者一语以概之“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学生齐读)。这就设下了本文的第一个悬念,这样出身低微的一个人,作者将如何来安排的他的事迹?从缪贤的举荐到赵王的召见,再到完璧归赵,我们发现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才能和出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冲突中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直观而且鲜明完整(欲扬先抑)———鲜明对比,一设悬念,后文铺垫。
(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继续
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什么样的矛盾?“予壁”和“勿予”的矛盾。到底给还是不给,这是一个问题,书本上是如何阐明秦赵之间这种矛盾关系的?(读课文“欲予秦,秦池恐不可得;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秦强赵弱,秦国威逼利诱,这是势困。当然,找过群臣束手无策,无人可使,也说明赵国计困、才困,怎么办?在这危急时刻,蔺相如出场,相如出场,一番言论入情入理(朗读第五段),一个自信、有见识的人初现智慧。这样,又一次悬念生起:他将如何做到他所说的“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三)出使秦国后呢?
矛盾冲突又是如何呈现的?强秦、弱赵之间“夺璧”和“保壁”、“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呈、拖、归”故事情节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波澜云涌。在秦廷之上,蔺相如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神态都展现着不畏强敌、机智勇敢,让学生找一找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在这困难重重、以弱对强、险象环生、尖锐无比,稍不留神可就是人璧两空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不畏生死的态度、有礼有节的人格、审时度势的智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波澜起伏,矛盾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一波三折,而蔺相如无论是动作、语言还是神态在矛盾冲突中愈加鲜明丰满。最后,回顾完璧归赵的整个故事发展情节,请学生总结归纳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史家绝唱”的人物传记,传神,鲜明,让读者犹如看到历史再现,司马迁善于将人物置于情节发展中,用悬念、波澜、对比等矛盾冲突使塑造的人物性格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可以让学生下课后将另外两个小故事仔细地读一读,将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置于整个情节发展中,找到矛盾冲突的点,再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是不是更形象、更鲜明?
最后,作业可按小组来分工协作,分析在渑池相会和负荆请罪中,如何利用矛盾冲突塑造人物鲜明个性。
四、小说教学微型课设计的注意要点
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要素齐备,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是微型课的特点。在小说微型课设计时,我们结合要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内容“点”和“面”的关系
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就要有取舍,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型课内容是取文中一点来详解,以达到微而具体的目的。所选点辐射的面能达到教学的中心是为“优点”。小说微型课选点无外乎从人物、情节、环境中寻求可突破的“点”。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人物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故而在选择“微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将人物形象完整地展现出来,其次再考虑突破和创新,如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传统的语言、肖像、心理等方面到将人物置于情节结构中,在故事的波澜起伏中挖掘人物的特点,更为鲜明。
(二)课堂“教”和“学”的关系
微型课的教学现场没有学生。但教学过程中却要求教师体现与学生的互动,也就是说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提问、讨论、点拨、评价,这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场”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一一呈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在备课时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考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如诵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见秦王献璧部分,在场上无学生的情况下,教师的领读既可看做是范读,又可让评委直观感知教师的“读”的基本功。蔺相如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可通过诵读技巧———停顿、重音、语调等变化来呈现这一波三折的特点。所以,课堂的“教”与“学”相辅相成。
(三)评价“实”和“虚”的关系
常规课堂的要求包括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法的点拨引导、教学环节的过渡、板书的设计、作业的布置等。而这些环节的完成离不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教师的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与学生建立这种互动的桥梁。表扬、肯定、鼓励、引导都是手段,在实际的课堂中运用虚拟的评价,而且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不单一、形式多样,这也展示了教师对学生不同状况的关注,微型课也会因为教师丰富的评价而活泼生动。学生的认知无法一步跨越,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由浅入深,逐层剥开,从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来提问,并及时给予解答和鼓励激发,这样才能使授课的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参考文献
[1]杨春.上好微型课的几个要素[J].甘肃教育,2015(24).
[2]张丽.微型课——精致非天成,妙手方得之[J].科普童话,2015(43).
3.古诗教学微型课 篇三
1.通过联系上下文、叶老修改的原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叶老治学的一丝不苟。
2.归纳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习后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部分,抓住句子及关键词,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突出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学生齐读课题。读得真美啊!请给题目提一个问题。
师:问题提得多好呀!为什么说那片爬山虎是绿绿的?
师:课文结尾写道:“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为什么呢?根据课前预习,带着这个问题回忆课文写了那两件事?
师:对极了!写了修改作文和他家做客两件事。
师:好的作文是作者精心修改出来的。本文第一件事写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
师:学习课文我们要对照自己看一看在修改作文中有哪些不足?我相信大家,学了叶老的修改作文,你们会受益匪浅的,你们今后的写作会“如鱼得水”的。
二、预设问题,合作学习
师:看到叶老先生帮助自己修改的作文,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大段,把那句话找出来。开始!已经有四个同学……哎呀,越来越多同学都找到了。你来说?说的好极了!就是这一句话(出示句子)。
师:课文中的那一句话写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对极了!(出示句子)就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师:找出这句话中表达作者心情的词,从这些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吆!“密密麻麻”和“到处”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的心情,让我们看到叶老修改作文的极其认真。
(板书:极其认真。)
师:作者的感受都来自叶老认真的修改作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段话。(出示句子)看叶老是如何修改作文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段话,合作交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第二句话写了写作文时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三句话写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的“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三、重点深究,概括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交流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师:叶老把作文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你学到了什么?
师:说得好极了。写作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讲究准确。
师:第二句话写了写作文时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你说。
师:你说的对极了,写作文要有规有矩,也就是句中说的“规范”。
师:(手指第二句话)我们再齐读。
师:第三句话写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师:(手指第三句话)请全班男生读。
师:谁知道这句话写了什么?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写作要具体,写出具体的事实。
四、总结课文,提高升华
师:同学们,学习了叶老修改作文你有何收获呢?
师: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叶老的作品为何家喻户晓?让人爱不释手?这些都来自叶老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我们在学习和写作时都要学习叶老做事(手指板书)极其认真的精神,用“准确、规范、具体”为要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质疑解难
师: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习课文第二部分,看看作者在叶老家中做客后有何感受?理解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青花》微型课 教学设计的 篇四
1(点击)请孩子们一边听歌曲,一边欣赏青花瓷器的图片。这些漂亮的瓷器有个美丽的名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对。青花(板书课题)
请听老师讲一则消息:(出示图片)2007年11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青花扁壶以10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师:青花为什么有如此高的价值,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求答案。请孩子们打开书翻着21课
二、学习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
1.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1——4自然段,(点击)找出描写父亲神情和语言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找到答案的孩子把你的左手举起来。不懂的地方,小组可合作学习。开始吧,你看这位孩子多会读书,边读边拿铅笔画着。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来交流吧。你把找到的答案向大家读一读。(点击)很好。
谁来读第一句,你读吧,[(1)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
①在父亲眼中,什么样的青花才完美呢?(哦,他是要求我自己去创新的青花才是完美的)说明父亲怎样,对②请全班孩子带着父亲对制作青花事业的热爱齐读。
你来读第2句吧 [(2)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 ①父亲期盼什么?想说什么?为什么最终还是沉默呢?这位女孩子来说说,哦讲(两鬓斑白的父亲年事已高,而“我们”家又是制瓷世家,世代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父亲多么希望“我”能在超越中传承青花的制作工艺,创作出更完美的青花。他想向“我”表达他的期望,但当时的“我”还小,父亲知道“我”还不能理解,于是最终还是沉默。)好样的,你真正读懂了父亲对我的企盼。
②请用你们的朗读把你们的理解和感受送进这句话里。③请女孩子带着对“我”的企盼齐读。
雏英组的孩子来读[(3)句吧,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
①父亲为什么一脸肃穆,这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这位男孩子来说一说(是因为他正用心良苦地对“我”进行引导与教育)你把父亲的良苦用心理解得很透彻,掌声给他。
②请男孩子带着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读一读第3句。
全班的孩子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后在组内讨论交流,这些细致的描述表现出父亲对我怎么样(你来说,表现出父亲对我承接瓷艺寄托着厚望,并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孩子们真会读书,请看课文插图,它是对课文第几自然段文字的形象展现,对,请仔细观察父亲的神情,用心体会父亲的企盼与良苦用心。3.[小结:]父亲是那样热爱青花,为了让青花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与发展,他对“我”满怀企盼,他知道言语的表达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还不能理解,就想方设法引导“我”从实践上去领悟。
4、孩子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1-4自然段的?首先是自读自悟,然后合作学习,再互动探究,最后小结深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
[
三、深入学习,寻找“我”的心路历程,体验“我”为得到青花的祖传配方作出的艰苦努力]
1.父亲要教我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呢?
请孩子们联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这位孩子,你说一说,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就是让“我”明白: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我如父亲所愿,最终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青花,我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这个过程中我所付出的努力和父亲对我的引领。
2.请快速默读课文5—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得到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我在苦苦寻觅那片残缺的青花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板书“我”)你说,对,板书:首先是“寻找”然后是“复制”最后“创作”三个阶段)
4.再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5—16自然段,请结合自学提示学习(点击),我们先把自学提示齐读一遍。注意运用刚才的学法来学习,我们还要注意,反复阅读,认真体会。
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我”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配方的语句。(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和父亲神态变化的语句。(3)读读这些语句,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4)有问题同桌可以交换意见。
5、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可大胆地讨论交流。开始吧,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真高,举左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你们真是有心人,我们来交流吧。
6.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交流,把你要展示的语句读出来。孩子你想展示什么,父亲神态变化的语句,向大家展示吧,(板书):父亲,开始父亲对我找到的青花“不满意。接着我找到了复制的青花,却遭到了父亲的“冷眼”),最后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笑容”)很好,(点击)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父亲神态变化的语句。你说,哦,一、二句要读出父亲不满意我停留在复制的水平上那种情感,第三句要读出父亲为我能自己创新瓷艺感到由衷的高兴那种情感,很好,请全班孩子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座在最后排那位女孩子来说说,哦(你体会到了父亲热爱青花,并且要求我能大胆创新,超越前人的思想感情,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父亲神态的变化:
①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
②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遭到父亲的冷眼。③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你想交流什么,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来听听,好样的,如果把第二句的情感再深入一些,那就更棒了,老师也想读一读,就读第2句吧。给老师评一评,你们把老师抬举得太高。孩子们请你们带着我满眼迷惘的情感来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到这儿,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你来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我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真能干)
我的心理活动:
①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的?
②我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
③父亲要告诉我什么?那缺失的青花到底在哪里呢?
看着你们举着一双双白嫩的小手,望着你们智慧的火花,老师知道了,你们怕没有机会展示你们的成果,现在老师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孩子(点击)来,全班的孩子找一找我创作青花如何努力的语句。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些句子呢,你说,要带着我的艰辛劳动和心路历程的语气来读。好样的,我们来读一读吧。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这位孩子你说,第⑥句你没读懂,谁来帮助他,你来,哦,就是讲我在不断地思索与实践探究中,掌握了祖辈制作的青花工艺,并独立构思,制作自己理想中的青花,这是自己创作的,是属于自己的青花。你真正从读中理解到了我的艰辛劳动和心路历程。掌声给他。这位孩子,你懂了吗,很好。
[我的努力:
①我如饥似渴地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渴望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访到那片青花。
②我锲而不舍地翻寻着历史的遗迹,终于找到一片,它竟然和那瓷瓶上缺的那片青花完会吻合。③我小心地粘合青花,并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父亲。
④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来弥补那残缺的一片,我要让祖辈的青花不再有任何的遗憾,使它没有丝毫瑕疵。⑤我不再希望寄托在寻找古人的青花瓷片上,而是开始自己配料,自己制作那片理想中的青花。
⑥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我在那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完全吻合。]
7、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你说,哦,(点击)你不懂“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谁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你来,你能大胆地向我们交流你的理解,值得表场,只是不完整。孩子们要想彻底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要联系课文中有关内容和语句,如:我的青花应该来自我自己这里呀等等,可带着什么才是青花的归宿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比如: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才是青花的归宿,要不断追求,敢于创新等等。然后和同桌两个人先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在班集体来汇报,好,谁来谈一谈你的理解,这位女孩子说一说,(修复和复制只是维持青花的原样,青花的制作工艺只会止步不前,所以不是青花的归宿,青花的归宿应该在继承祖辈制作青花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青花的制作工艺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制作出更完美的青花来,因为 父亲追求创新,所以他烧制的青花独树一帜。)说得很全面,(点击)说明你真正读懂了课文,请你们读读这位孩子的理解,再和自己的理解比较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我们来做一做练习,请用下面的句式,结合我的行动、心理活动和父亲的神态变化,说一说我寻找的经历:你上台来说一说,不要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当我找到那片残缺的青花时,父亲很不满意„„我满眼迷惘„„。
当我找到复制的青花„„时,父亲却向我投来了冷眼„„,我陷入痛苦的沉思中„„。当我创新了青花„„时,父亲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父亲给我的祖传配方„„)
说得很有条理,掌声给他。请同桌的两个孩子互相说一说,孩子们请把你们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青花的资料和图片在组内交流。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课后学习链接,(点击)老师引读前部分,你们接着读后半部分,(人间瑰宝、其瓷、其花、其釉、其色)很好,它主要介绍了什么,你来说一说,(介绍了青花瓷的特点和价值)好样的。“人间瑰宝”——青花瓷
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 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 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2、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是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青花瓷艺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这么完美的青花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们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事物,更让我们明白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和巨大创造能力的历代人民群众创造的,你能举出例子来吗?(师生共同举例,如:戏曲演员、书法家、画家等等)
3、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课后请写下来,跟大家交流。(点击)
5.古诗教学微型课 篇五
一、教学内容
羽毛球器材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宗旨;以发展学生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介绍各种教学器材,让每个学生了解羽毛球知识,体验羽毛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为羽毛球的器材。羽毛球器材:场地介绍、球和球拍。本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使学生一步一步掌握羽毛球的场地长、宽、边线和端线,以及球的区分和球拍的选择。
四、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羽毛球场地、器材基本知识。
2.通过了解羽毛球器材、场地知识,建立对羽毛球器材知识要求的正确概念。
五、本课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场地的知识。
2. 教学难点:球拍、球知识 。
六、教学过程
1.认识羽毛球场地。
(一) 羽毛球标准场地尺寸
一片标准的羽毛球场地,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06.5㎡(长15米、宽7.1米),其中画线区域的主赛场标准尺寸为长13.40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6.10米。球场四周2米以内、上空9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场地线得颜色最好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得颜色。场地上得画线得宽度均为4厘米,所有场地线都是它所确定区域得组成部分。
(二) 地面
比赛场地一般采用PVC塑胶运动地板,PVC塑胶运动地板的弹性,滑涩程度适中。
(三) 灯光
比赛应在场地四周比较暗得环境中进行,因此,赛场上空得灯光至关重要。一般灯光得设计和布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炽灯泡,安装在每一球场得两侧网柱得上空;另一种是荧光灯,挂在与球场边线平行并且长度一样得地方。为避免自然光线得干扰,场馆内应挂上窗帘,场地上得照度要求达到500~750勒克斯。
(四) 羽毛球网标准
羽毛球网长6.10米、宽76厘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网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75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牢固地张挂在两网柱之间。标准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网柱高1.55米,无论是单打或双打,两根网柱都应分别立在双打场地边线的中点上。正式比赛时,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必须为1.524米高,球网两端高为1.55米。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该有缺缝。
(五) 标准场地规格图
2.认识羽毛球。
每个羽毛球规定要扎16根羽毛。最好的羽毛为鹅翎。羽毛长度要在60~70毫米之间.
3.认识羽毛球拍。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0厘米,拍框长度为28厘米,宽为23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七、小结
6.小班古诗课《悯农》教学反思 篇六
《悯农》是我第一次给孩子们上的古诗课,因此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次活动首先是视频导入,完整欣赏古诗,接着出示农民的图片学习“锄禾日当午”,我的图片准备的不够详细,选用的是古诗视频里种植禾苗的图片,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最好是将图片换成农民伯伯在锄草,这样有利于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另外我的.有一句提问是“太阳很大很热”,但是太阳大不代表热,提问不够严谨。接着是第二句“汗滴禾下土”,这句的讲解中与孩子的互动太少,没有深入引导幼儿对古诗的理解,例如可以问一问“为什么农民伯伯那么累呢?”需要和图片相结合,引导孩子说一说。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好是选择班里孩子吃饭的照片,从而更加贴近生活。
根据总结,本次活动的开展中我存在以下不足:1。图片准备不充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需要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有利于他们的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小班幼儿应该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所以需要准备好图片帮助幼儿理解。2。教师引导不够,由于孩子对古诗的兴趣不浓厚,因此很少有孩子能回答出我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我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候,让孩子产生好奇来增添兴趣,而且提问的时候要和相应的图片结合,要顾及到所有的孩子,不能总是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字眼。整个活动进行时我太过于着急,很多问题都有存在于自问自答,还有的问题存在着缺少启发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只是像是强加于幼儿,有的问题重复提问。
7.新课标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篇七
一、多媒体辅助, 事半功倍
在古诗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 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 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意境, 激趣冶情。古诗很讲究意境及其韵味, 因此, 我把古诗教学着眼点放在创设情景上,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 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 为学生拓宽视野, 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直观地理解诗意, 体会感情, 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二、以读代讲, 注重感悟
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 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 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 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 读准诗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 做到停顿正确。当然,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 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 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 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 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 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读出语气和语势, 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 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 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 欲罢不能, 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联想和想象, 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 贵在含蓄, 时空跌宕, 跳跃腾挪, 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字风流, 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 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 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 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 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 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 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四、拓展阅读和创作, 注重积累和想象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 “不能教教材, 而要教材教”, 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 积极开展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 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 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 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 学生的语文功底, 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 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 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作文, 再现古诗意境、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 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 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 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 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
8.古诗教学微型课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古诗文 审美性教学 形式 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19-02
审美性是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属性。蔡元培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成,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指出,“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变为审美的人”。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文都比较注重文章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尤其是古诗文。选入教材的古诗文大都文质兼美,内容上有的抒发人生抱负,或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有的讴歌亲友之间的情谊,或依依不舍,或望月思人;还有的抒发热爱自然山水之情,纵情天地间等,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审美性,为学生感知审美提供了沃土。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教师可通过审美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共性,即作品的美一方面体现在语言形式,另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古诗文也不例外。我们在进行古诗文审美性教学时,可由浅入深,从诗文作品的语言形式入手。
从形式方面看,古诗文作品的审美性体现在文本的形式美,如通过意象、意境、音韵、色泽等来表达。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过诗人营造的意境,我们感觉到了作者的自负骄傲与孤独。
内容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和内蕴的丰富性,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揭示。而这又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浅层内容即作品的思想感情,深层内容即作品蕴含的普遍性,如文化价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人类共同的情感世界,等等。
诗歌的思想感情分析在寻常教学中很常见,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故不举例赘述。深层次的审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具有厚重的儒家思想传统,而儒家思想的精华之一就是忧国忧民,思己及人,杜甫如此,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自从孔子的高足子夏提出“学而优则仕”,仕途与中国古代文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王勃的内心世界有儒家士子血脉中一脉相承的“仕宦情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勃如是,李白如是,苏轼如是……艰难险阻泯灭不了他们济世的信仰。这种人生哲学,是对理想的执着不懈的追求。这些都是诗文作品中的“美”,学生不易理解和体会,需要老师多加引导。
对文学文本内容的解读可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引导其从深浅不同层面来解读。还是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在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品读到深层次的美,即作者的胸怀格局之大,意境之开阔,生命被放大了,就会感到骄傲,又因为意识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又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这就是唐诗,格局变大了,体现了唐代的开阔性与生命的自由活泼,这就是审美。
再如《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悲惨命运揭示的浅层内容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对善良、勇敢、孝顺的窦娥的同情。而深层次审美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窦娥的悲剧是时代与社会的悲剧,体现了整个专制社会对真善美的毁灭,读者在对窦娥的悲悯中,体现出人类对正义的维护,对善良、勇敢、孝顺等品质的肯定。
由此可见,审美取向教学要关注诗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美,二者不可分离,从中获得生命的感悟、心灵的陶冶,同时获得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例如读《登高》,要体会生命的沉重与忧郁,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要体验生命的坎坷与梦想的自由。审美阅读指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审美取向的阅读就是要利用文学形象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获得生命的感动。
诗文这样美,那该怎么教?审美阅读是一种体验式阅读,审美取向教学一般采用诵读课型和品读课型。简单地说,就是诵读—品读—想象—体验。通过诵读,形成对诗文的形象感知,再品读关键字词句段,结合自身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在品味体验中形成生命感悟,获得美的感受。
例如《迢迢牵牛星》的首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学生多半认为此句平淡无奇,浅显易懂,更提不上有什么“美”。反复诵读熟悉诗文后,老师可引导学生品读该句时从浅显的互文入手,既是互文,为何不说“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可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意在写织女星,联想到女性之美;不说织女星却说河汉女,让人联想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女子,与下文素手织布、涕零如雨、隔河相望等诸多情态动作相连。可见,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丰富的意蕴,沈德潜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其意在此。
在品读时,可从作品的语言、形象和画面入手,要注意品读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从而品味出作品的言外之意。例如品关键字词句的意蕴或传神之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海上生明月”的“生”。品读非常规的词语搭配或句式结构,如《过秦论》开篇几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并吞八荒之心”,贾谊不说“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意,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这样写虽工整,却略显平板,贾谊的写法既有一贯到底的气势,又有波浪起伏的韵味,句式节奏既统一又变异。
还可品读修辞效果、细节描写、意境等,通过品读,加以想象,品味内在丰富情感或意蕴。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开篇即是“君不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夸张,气势汹涌澎湃,空间广阔,时间辽远,李白四处流浪之后,生命中有一种豁达与豪迈,这就是一种“美”。
当然,一篇诗文,美者众多,执教者应该具体把握这些美之所在,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实现美的赏析。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需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心理等,有些篇目可以同类拓展,甚至按专题进行,如送别专题,方便学生加深理解及积累。
例如古人送别,珍惜友情是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离情别意也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学生接触的送别诗也比较多,可以以课文为契机做专题讲授。例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时,笔者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熟悉内容,还原离别之景,再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字词句体验离别之情,最后想象离别之人,感同身受,领略本文的送别之美。这是课文,在做专题时,可以从《诗经·大雅·烝民》“仲山甫阻齐,式遄其归”讲到《论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再讲到《吕氏春秋》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等,来展现传统文化,再以唐宋为重点搜集不同类型的送别诗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最后学生可以选一首送别诗词做较详细的审美分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此为基础写学科论文。
而要欣赏到诗文的美,光靠课堂是不够的,还要注重课外的积累。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利,操千曲而后晓声”,说的就是积累的意义。大量阅读优秀读物,是提高文学审美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只要不断有所感悟,有所积累,审美能力就有可能提高。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补选优秀篇目,扩大美的积累。还可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开阅读讨论会等。
此外,中国古代艺术是相通的,除了阅读,还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的兴趣,以融会贯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这方面的校本课程,或者提供课题指引,组织学生写学科小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审美阅读是一种体验式阅读,新课改也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倡导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在引导体验诗文作品审美时,要根据学生水平,以学生对作品语言形式的分析为依据,研读文本,广泛参照作品创造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家意图,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最后落实到学生对作品的解释与评价上,融入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生命意识中去,进而提升到审美层面。这是语文新课标对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认识,也是审美教学的基本认识。切不可抛开作家作品,在体验观点上一味求新求异,或者教师空讲理论。如有学生评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说“父亲”攀爬月台不守交通规则,这就矫枉过正,背离原文了。
9.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第2课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二首,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疏疏、急走”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古诗。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逐词逐句地理解古诗,并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青、窗含、急走”等词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3.会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一)教学过程
1、复习
(1)指名背诵《绝句》。(1)集体背诵。
(2)解释词语(课后1)。
2、教学《宿新市徐公店》。
(1)解题“宿”,住。“新市”是地名。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在徐公店投宿时所见到的景色。
(2)自学古诗。观察图画,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3)教学字词。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①理解第一句。
重点理解:篱落、疏、径、深。指名连起来说。(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②理解第二句。
看图理解:枝头、未成荫。说说第二句的意思。(树叶长得还不很浓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③理解第三句。
理解“走”与现代汉语中的“走”的区别,理解“急走”的意思是奔跑。(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④理解第四句。
“寻”是什么意思?指名说说这句的意思。(蝴蝶飞进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业找不到了。)
(5)指导朗读这首诗,并说说全文大意。
(6)指导背涌。试默《宿新市徐公店》。
3.小结全文。(1)指名背诵。
(2)说说两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10.20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十
送别诗: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以送别践行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以前学过《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那么我们今天学的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精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送别诗中的经典诗文,今天,我们就要再学习两首关于“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师板书,让学生一起书写“鹤”和“孟”字,注意笔顺和笔画。)
知作者 解诗题 两首诗的作者是谁? 李白 王维
这两篇送别诗你知道是谁送谁吗?看到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1)说出送别地点,了解黄鹤楼:谁说说对黄鹤楼的了解?(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百闻不如一见,出示黄鹤楼的图片看一看。
(2)说出要去的地方,了解广陵:谁说说对广陵的了解?即现在的扬州城,在江苏省。出示扬州的介绍及图片。
(3)教师介绍并板画出黄鹤楼与扬州的位置关系。
你怎么知道孟浩然是去广陵?(体会“之”的意思。)强调看注释是个学古诗的好办法。板书:借注释
知背景
写作背景,对我们体会古诗的感情也很有帮助。板书:知背景 你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特地去拜访前辈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久久地站在江边,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便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再往西走,新疆库车附近,古时候称安西,这一路,整整3000多公里,几乎穿越大半个中国,如果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 骑马,元二也也要走半年多的时间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读诗文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自由读,知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方法,划出节奏
整体感知 练习:古诗内容我先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人()写的。是一首()。()送()到()去。表达了好友间()之情。之:()故人:()烟花:()尽:()唯见:()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写的。也是一首(),()送()到()去。使:()浥:()更尽:()写景的句子()表达了()之情。
第二课时
深读感悟 品味别情
1.回忆方法
下面我们深入学习古诗。原来我们学过不少古诗,是怎样学会的? 知诗意
学生回忆原来学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了解诗的大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故事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借助课后注释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学生交流。预设质疑 假如质疑
下扬州:为什么不说去扬州?(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孟浩然顺流而下才能到扬州,因此说下扬州(教师画出长江,让学生 贴出扬州的位置。)
你理解西辞的意思吗?(黄鹤楼在西面)入诗境悟诗情
我们知道了课文的意思,能把课文读的更好,试一试应该怎样读? 读出节奏,点名读 入诗境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让我们一起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变读边想象画面
从诗中能够体会到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你看到哪些场景,哪些令你印象深刻。
a.烟花三月下扬州。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联想“烟花三月”。
师:孩子们,他们是在一个怎样的季节分别呀?(生:烟花三月)师:烟花三月,那样的季节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正确理解“烟花”的含义)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生自由说。也可课件出示句子,提示学生练习展开想象来说话。)“阳春三月,河岸边上绿树成荫,到处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到处繁花似锦、莺歌燕舞,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师:在如此烟雾缭绕,繁花似锦的美景中,好友却将分离,心中更加——
(生:依依不舍/难分难舍„„)(生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品“孤帆”和“尽”
师:在那样春意浓浓,繁花似锦的三月,长江上该是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可为什么李白眼中却是“孤帆”呢?(生:别人的船都走了,只看得见他朋友那只船了
生:他这时什么都看不进去了,只想多看朋友的船一下下。)师:是呀,在这样别情依依的时刻,李白他是“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他的眼中只看得见那“孤帆远影”!读!(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那船儿的影子是“尽”了,可不尽的是什么?
(生:不尽的是那滚滚长江水,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4、诉离情
可是毕竟老朋友要走了,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李白他会想些什么呢?观看课文插图,想象李白伫立江边,面对渐渐消失的孤帆远影,他会想起些什么?
课件出示:李白久久地站在江边,思绪万千,不禁想起了他与孟浩然交往的情景:他们曾经一起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起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起__________„„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教师小结: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他心里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多么真挚的友情啊!)怎么读?
师:这时,李白心中肯定思绪万千,他在心底默默地说:——(生:此去广陵,愿君珍重!生:祝君一路顺风!„„)品写法
师:是啊,“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有太多的话要对他说,课文有没有说出来。对没有,而写的是江水,写的是美景。把美好的情感给予景色之中,给予江水滚滚,我对孟兄的感情犹如那滚滚江水,滔滔不绝,情景交融。那么这两句写的是景色,那么前两句呢,对叙事。后两句写景,情景交融。
帆去远,心相随啊!多么的情深意长啊!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8)(停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思量,自难忘。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吟诵——(齐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总结学法,回顾全文
总结学法:借助注释和资料,读通读懂。
读诗想画,画中入情。
参悟名句,体会诗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临水远眺,望极天涯,让我们体会到了那份离情杳杳,别情依依。同样的深情,不一样的故事,让我们走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小组合作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
(二)、千年对话,体味“别情”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对好朋友在渭城举着酒杯依依话别„„)
2、你感受到了他们当时心情、神情会怎样?彼此之间会说些什么? 生:早上的雨水洗涤了路上的灰尘,也把客舍和柳树洗得清新美丽。师:读!
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安西呢?安西离中原很远,在沙漠的边上,一片荒凉,黄沙滚滚!师:想到这儿,元二肯定老泪纵横,有说不尽的凄凉!王维会对友人说些什么呢?(品味对话,体味别情)生:此去安西,路途遥远,照顾好自己。
生:到了安西之后给我来信,虽遥远,但是我们的联系不能断。生:到了安西,好好做官处事,我等你再荣归故里。生:王维这时心中肯守非常不舍,舍不得朋友吃苦!
生:在这将要分离的时候,他们肯定有说不尽的知心话,可又不知从哪开始说。
师:离愁别绪,无从说起。所以这酒 生:充满了凄凉/不舍/祝福„„
(师板书,凄凉的依依惜别。生诵读全诗。名句欣赏,体会两首诗的不同
更尽:再饮完。从“更”字体会出什么?(他们有喝不完的酒,诉不完的情。)
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
师:离别之际的留恋与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写出了1200年前朋友之间的普通送别,却饱含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惜别之情,以情谊殷切、韵味深永而独树一帜,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阳关曲》。(6)播放《阳关三叠》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不同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
师:两首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而其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送别佳句。
2、拓展延伸
师:一份离愁,千种场面,让我们再去亲临其他送别场景,见证他们的深情厚谊。(预习课上已经让学生搜集送别的诗句,可以小组之内展示,教师补充。小组内互相学习,互读。)教师补充内容:
(1)比较《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中的三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的依依不舍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自信乐观的正能量(2)李白的《赠汪伦》。纵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及————————
(3)名句诵读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李白的友人孟浩然写了一首诗歌《过故人庄》,描写了久别的朋友相逢时的热闹场景,同学们一起品味一下。
4、师:自古“情”字很醉人!同学们,当我们的亲人,朋友即将远行,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用笔把你的深情写下来吧!(生练笔,再交流。)
可参照模板,也可自由练写。
亲爱的朋友/亲人,今天即将分别,面对着滔滔江水 亲爱的朋友/亲人,今天即将分别,即使前面有重重山峰
附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 孤帆 尽 别情依依
情深谊长
别董大 芙蓉楼送辛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送别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1.古诗教学微型课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标 ; 小学语文 ; 古诗词 ; 教学模式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32-01
古诗文教育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中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焕发生机,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乐于学习古诗词,最终实现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标准不断升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注重局部字詞、忽略诗文整体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注重古诗词中个别词和个别句子的教学,忽略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先对个别的字词进行解释,然后再逐次释句、释文,我们不能说种做法完全错误。但是将过多精力放在这上边,而忽略对诗文整体意义的教学,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2.注重诗文翻译、忽略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还存在注重翻译,忽略让学生体会诗文感情的情况。诗文情感才是作者写作这篇诗文的初衷,是诗文的生命所在。只有了解古诗词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古诗词,才能准确地翻译古诗词、记忆古诗词。注重古诗词翻译、忽略体会古诗词情感的做法,降低了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3.释义缺乏联系,教学不成系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我们的语文教师很重视对古诗词的翻译,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古诗词翻译的系统,在古诗词教学中缺少联系和积累,虽然每次遇到每次都会解释,但仅限于解释这个词在正在学着的古诗词中的意思,导致小学生把一词多义的知识点都混淆了,多次重复也难有效果。
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学会根据教材注释,通过使用工具书,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大意。还要求小学生要熟读、背诵古诗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即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学习古诗词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在新形式下,我们必须革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三、革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策略
1.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把握古诗词整体
教材中设置的古诗文都是根据小学生的能力水平、成长需要设置的,是他们目前不具备、但通过努力可以理解的内容。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把握教材中的不会字词。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应该拘泥于翻译古诗文,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手头的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这些字词,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古诗词的大意。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诗人在首句中写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其中“潋滟”对于学生而言一开始可能不理解,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完全能够根据课下注释或者通过查阅字典弄懂这个词的意思。因此,我们在讲课时就不要总是去讲这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了,避免宝贵的教学时间的浪费。我们要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诗人在饮酒西湖之上时看到的西湖美景,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西湖的风景,让学生去领略西湖堪比西施的美丽,体会诗人的愉悦感情。
2.在古诗词教学中,侧重体会古诗词语言艺术
古诗词历经千古,经久不衰。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古诗词语言蕴含的艺术性。
3.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领略古诗词情感色彩
诗文情感才是作者写作这篇诗文的初衷,富有人文色彩,是诗文的生命所在。只有了解古诗词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古诗词,才能准确地翻译古诗词、记忆古诗词。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古诗词体验古诗词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古诗词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领略古诗词所表达情感色彩。
4.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多读多写
古诗词教学中必须侧重学生对诗文的阅读、背诵,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文的理解。而让学生试着去写古体诗文,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更灵活地运用古词。
我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阅读古诗词,不仅让他们熟读背诵课内的诗文,还让他们在掌握课内诗文的基础上,读一些课外的诗词。其实在古诗词教学中,涉及的诗人、词人都是有限的一些人。所以在教学以外也让学生读一些他们其他的诗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理解诗人、词人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们诗文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多写,可以给学生规定一个主题,给出一篇古诗词的范例,让学生进行仿写,以此来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古字词,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我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侧重古诗词整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感情色彩,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更好的满足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丽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3
[2]秦晓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3
[3]周翠华.新课标下小学古诗词教学艺术探究[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
[4]张秀菊.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J].学园,2013
[5]李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读悟拓”教学模式解读[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
12.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探索 篇十二
一.努力构建人文课堂
营造课堂人文气氛是实现诗歌人文精神有效传承的重要前提, 学生只有在人文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渐染, 才更容易接受人文, 因此, 我们要把人文课堂的构建放在改进诗歌教学方法的首位。
(一) 教学内容人文
古诗词教学要教些什么?字词, 篇章结构, 表达方法, 还是主题思想?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高级教师郑桂华认为“想从诗歌里学语文知识, 学主题思想, 甚至学逻辑分析能力, 都是抓小弃大”。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关于国文教学的目的, 先生认为有两点: (1) “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 (2) “发展思想, 涵育情感”。
1924年, 先生在发表的杂感《教育的信仰》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后来, 在《经典常谈》一书中, 先生又说:“经典训练的作用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 特别是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的教学, 固然要注意知识技能, 更要注意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诗歌课堂只有改变重知识的倾向, 舍弃琐碎的分析, 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沐浴在人文的光辉里, 才能真正留住学生。
(二) 注意情感引导
《文心雕龙》云:“昔诗人什篇, 为情而造文。”可以说, “情”是诗歌生命的第一要素, 如果我们的诗歌教学, 见不到教师的喜怒哀乐, 教师自己融不进诗人的情感空间, 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怎谈得上带领学生去接受人文的熏陶?诗歌是情感的结晶, 教师只有以情去向往情, 才可能打开诗与心之间的通道, 才能让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 才能培养起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 使他们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 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陈军老师讲《登高》时, 在凄美的《二泉映月》声中, 先饱含深情地描绘了一幅画面:“1200多年前, 一个秋天, 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 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 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 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 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 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 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 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 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 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 这位老人, 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 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 他远离家乡, 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 面对孤独的飞鸟, 面对衰败的枯树, 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老师的深情独白激发了学生内心情感的波涛, 当时课堂一片寂静, 每一个人几乎都身陷情感的洪流而不能自拔。这样的课堂才是滋养人的课堂。
(三) 尊重学生地位
林语堂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这么一段话:“因为学堂假定你们不会读书, 不肯读书, 所以把你们关在课堂, 请你们静坐, 用‘注射’、‘灌输’的形式, 由教员将知识注射入你们的脑壳里。无奈常人头颅都是不透水的, 所以知识注射普遍不大成功。”
林语堂先生的话形象指出了“注射”、“灌输”的教学方法的错误。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是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不允许我们再“穿新鞋, 走老路”。
因此, 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气氛, 鼓励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 给学生话语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个性舒展的自由,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成果, 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取得。但辨证地看,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 都有其优点缺点, 现实课堂中, 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法, 切合古诗词特点, 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应该说, 是比较理想的传承方法。
二.入情诵读法
诵读是学诗歌最原始, 也是最好的方法。朱熹说:“诗须沉潜讽诵, 玩味义理, 咀嚼滋味, 方有所益。”的确, 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 非吟不足以入其境, 得其趣, 领略其韵味。叶圣陶先生也很重视诵读, 他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身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不仅如此, 诵读的重要性, 还被现代心理学实验所佐证: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 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 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 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 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
比如, 讲“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如果翻成白话, 就把诗歌原有的意境一下子全破坏了, 只有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这些诗句, 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 才能渐渐体会到诗歌之美妙, 才能渐渐感受到诗歌的苍凉和诗人对宇宙、人生、时空的思考, 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内心起变化。有效的诵读教学可防止应试主义、唯理主义教学法对诗歌固有的鲜活可感的原生态的戕害, 可以诗歌特有的审美形式和人文精神, 照亮学生的心灵。
三.比较品味法
比较法, 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 找出其中同和异的学习方法。早在宋代, 朱熹就说:“凡看文字, 诸说有异同处, 最可观。”叶圣陶先生曾说:“就读的方面说, 若不参考、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涵咏、体味, 哪里会有‘真知’读, 哪里会有‘真能’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品味诗词,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能深入地理解作品, 更好地发展思维和智慧。
我曾给学生一并讲解这四首词:《虞美人》 (李煜) 、《蝶恋花》 (晏殊) 、《雨霖铃》 (柳永) 、《声声慢》 (李清照) 。教学时我这样设计:四首词皆写愁, 但愁情各有什么不同?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深入文本, 知人论世, 在共同的“愁”字下, 比较品味各自愁情的具体内涵, 李煜繁华不再的悲叹, 晏殊苦苦相思的孤独, 柳永伤于离别的悲怆, 李清照孤独无依的伤感;理解造成这些愁情的原因, 李煜昏庸亡国, 晏殊佳人不见, 柳永落魄飘零, 清照破家亡国;进而体会作家身世、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影, 体会作家的慨叹在我们心灵中的投影。这样的比较品味, 相比较单篇的教学, 有时更能给人精神的濡染。
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它是指教师不把既有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它的重自主、重体验、重探究的特点, 能更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智力, 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习那年, 在教授马致远的《秋思》时, 觉得这首小令的意象很有特点, 但很多学生, 可能只注意到前面三句九个名词并列的情形, 而忽视了“夕阳西下”这一原型意象的理解, 于是就设计了在文本阅读基础上, 进行原型意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教学设计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出课题, 讲及“夕阳西下”时, 请学生回想还有哪些写夕阳、黄昏的诗句, 学生找了很多, 比如“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斜阳外, 寒鸦点点, 流水绕孤村”, 而后我提醒学生, 尽管时代不同、作家不同, 但在上述诗句里, “夕阳”都和什么相关。最后告诉学生, 像“夕阳”这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相对固定的内涵的意象即为原型意象。
第二阶段, 学生考虑高中古诗词里还有哪些原型意象,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一个作为课题, 课题相同者组合一个研究小组, 并确定执笔人选。
第三阶段, 利用两周的课外时间, 小组分工协作开展活动, 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完成信息收集工作。
第四阶段, 整理分析信息, 得出结论, 写出小论文。
第五阶段, 交流总结, 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宣读论文, 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评价量表”, 对各小组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当时学生展示的成果十分可喜, 好多文章融会着学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13.微型课教案 篇十三
潮》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古诗教学微型课】推荐阅读:
《制取氧气》微型课教学设计07-24
古诗山行教学反思07-24
中班古诗教学教案09-13
名师古诗教学实录10-13
《池上》古诗教学反思10-17
关于小学古诗教学12-05
古诗文教学之趣味教学06-27
经典诵读古诗教学总结06-15
古诗教学设计 《 风》07-16
古诗《秋夕》教学设计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