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反思

2024-07-13

高考的反思(精选10篇)

1.高考的反思 篇一

春去冬来,时间飞逝,又一届学生毕业了。我们老师总是迎来送往,忙忙禄禄,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有必要对上届工作进行总结、反思。

上届学历史的学生有近一百五十人,人数较多,基数较大,不是学美术就是学体育,更有小部分学生为保大专在最后几个月将历史放弃而又参加高考的,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我们高考历史成绩,但令我们欣慰的是在四、五两个月我们学生成绩提高了二十分。回顾高三一年的工作,我以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值得思考。

第一: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

孔子说“君子和而为贵”。和谐合作的关系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前提。

首先是师生关系。如何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呢?一是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高中学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思想认识能力提高,对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所以老师的举首投足、言谈举止都要注意,不能引起学生反感。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因而我们应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参考大量资料,把课背透、背到位;同时背学生,要让他们掌握知识并会思考、会学习。老师有敬业的态度又有较强业务能力,学生就会佩服、尊重老师。二是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是并列的,足见老师的地位。当然尊重老师无疑是对的,但不能把老师与学生等级化,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个性独立而不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的人,所以师生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上老师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重视,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决不能歧视,应给予切实的帮助;对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应宽容,但不是迁就与姑息,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要严厉的批评。我常常说一句话:“你们处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上帝都会允许你们犯错误,何况是我。但关键是你如何对待犯错误。”老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还要给他时间、给他机会帮助他改正错误。当然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最终达到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理解而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总之老师要注意通过各种办法建立起一种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其次是和谐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高考是一门综合工程。对学生来说有一门拖后腿都不行,即人们常说的“4 - 1 = 0”。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学科,不要怕学生把时间花在别的学科上,因为他别的功课好了就有信心了,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科。老师之间切不可只顾本学科,甚至争抢时间。记得一度与高智清老师搭班,当学生考完美术回来后,她主动挤时间给历史课,她说历史是可以在短时间见效的,结果那一届学生历史考得很好,而她所带的语文考得也好。所以我觉得老师应从大局出发、从学生利益出发,同时这种言传身教也会使学生感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同一备课组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学有专攻各有所长。组内同事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家工作时心情愉快放松自然容易激发工作热情和智慧火花。我们在届高三时曹琼说过一句话:“心情是生产力”,我觉得很有道理。

第二:紧紧围绕高考很抓基础知识。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相对较弱,尤其是美术班。而他们不仅基础差,时间也少得多,在第二学期的关键时刻,近有两个月不能上文化课。因而今年我们就急早调整教学计划,使之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甚至打破三轮教学常规,将三轮教学内容及目的有机的融合起来。所以我们备课组最近多次对近几年的上海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发现课本基础知识多达110多分,有些试题题型几乎年年都考。于是我们商量要从抓基础知识人手。首先老师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以便于学生掌握,并及时抽查每节课内容。其次注意复习前面知识。老师特别要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知识的归纳,同时要注意通过练习巩固、检查所学知识。高三学生时间教紧,学生训练的机会不是很多,因而我们老师在选题上很下功夫。每一章节或每一单元我们都要有适当的练习题,胡晓玲和楼喜萍发挥了她们的电脑优势,这些习题基本都是我们自己精选自己打印的,另外除了统考外月考试题都有自己命题。试题基本围绕高考常见题型,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提高学生的答题、应考能力。

第三:注意多方收集高考信息。虽然有些题型有一定稳定性,但仍有不少变化。我们要积极参加本区的高考信息讲座,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到其他区听讲座,回来后我们将认真分析使之渗透在教学中。另外教导处给我们收集的各区模拟试卷,对我们了解信息也很有帮助。对高考最后一题作文的分值由原来的二十三分提到三十分后,我们将在最后阶段进行反复的训练。记得今年我们是自己出作文题、自己把文章写好打印给学生,让他们揣摩写作要点。后来听学生说这一题做得挺顺手的;又如中国古代史的一道问答题,我们发现近几年都是大跨度的题型,于是我们在高考前把中国古代的知识点又做了一次纵向的梳理,结果高考问答题都包含在我们归纳的线索中。所以紧跟高考方向,可以节省时间、直达高考前沿阵地,这对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合适而有效的方法。

总之,我们虽然面对的都是高三学生,但每一届都有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尽可能的去研究每个个体,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及专长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学校的生存之道。

2.高考的反思 篇二

一、异地高考的门槛设置问题

异地高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拥有高级中学学籍的学生跨省份、跨户籍所在地, 取得高考所在省、区考生资格, 且以当地考生身份参加当地高考, 并享有与当地考生同等和平等高考权利的一种高考制度。异地高考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合理补充, 是促进高考招生公平的重要表现。但是, 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后, 全国出现了“遇冷”风潮, 异地高考改革举步维艰, 出现教育公平坚冰。

首先, 异地高考的门槛设置就存在问题。从国家政策中的准入条件上看, 随迁子女参加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 一是家长必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 缴纳各种保险, 系常住人口;子女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城市的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如果有其中一项不满足的话, 随迁子女便无法享受参加异地高考的机会, 那么受教育机会公平也就无从保障。另外, 这三项条件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说?以上设立的准入条件使得异地高考的方向指向了随迁父母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 而不是教育公平。这种高要求的有限开放反而将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象———进城务工的社会中下层群体给排除在外, 这种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异地高考政策实施走向精英化, 与“应然目标”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 通过查阅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 可以总结我国异地高考方案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以北京为代表, 出台了过渡方案, 设置的开放门槛相当高, 且只开放了高职;二是以上海、广东为代表, 推出了与居住证政策结合的异地高考;三是以黑龙江、浙江等为代表, 推出以随迁子女的学籍为主, 只对父母工作、居住场所提出了一定要求;四是以江西为代表, 只对学籍提出了要求, 不对随迁子女父母的职业、住所、社保等做出要求。而作为人口流入量大、流动频率快、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 在异地高考设置门槛方面被指过高, 被网友戏称相当向中央交了一份“白卷”。

在笔者看来, 这个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盛行的强烈表现。改革开放后, 我国严密的户籍管理整体上有稍许松动, 但是就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户籍管理反而不断加强。而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 分省下达招生计划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加上我国是一个城乡差异比较显著的二元社会国家, 高度集中的计划资源配置模式, 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很长时间内持续面对地域差距扩大的严峻现实, 且这种现实进一步直接体现为教育需求和利益的城市中心取向, 即公共政策反映体现甚至优先满足城市居民的利益, 教育的主流话语权执掌于城市, 尤其是一些特大城市。因而, 异地高考受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阻抗, 他们的子女在拥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还希望尽可能使其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以实现自身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流入地与流出地利益协调问题

异地高考确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城际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实施异地高考, 不仅可以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 减少更多的留守儿童问题, 推行高考同城待遇, 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 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但是, 流入地利益代表者表示担忧, 因为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 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一方面是给城市治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流入地利益代表面对着本地优质资源总量有限、人数急剧增多, 担心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高升学率会遭到破坏, 进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高考移民”风潮等。异地高考改革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 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 不是增量改革, 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而如何切蛋糕, 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政策执行与落实问题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异地高考改革只是高考改革里面的一部分, 并且异地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涉及到国家的各项制度, 所以只是单一允许随迁子女有在异地参加高考的资格根本只是改革中的皮毛, 丝毫没有解决更为本质性的问题。实行异地高考, 设计操作很复杂, 这是对有关户籍制度的破除和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的问题。高校的招生指标都要重新洗牌和分配, 必须根据每个地方考试的人数进行再分配才合理, 否则对流入地的户籍人口又是冲击和不公。值得注意的是, 异地高考关键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前几年被严查的“高考移民”现象, 就是钻了招生政策的空子。实行异地高考, 确实会促进公平, 但必须强调可操作性, 包括法律层面上有很多问题要做。

而在异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 却遇到重重阻碍, 其在于教育改革缺乏顶层系统设计。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改革, 更是需要具有全局的视野。而国家却没有树立整体、全面的改革理念, 没有从其他层面来保证异地高考的稳步前进, 配套改革跟不上, 丢失了宏观调控的责任, 只是放手让各地去制定方案。

四、破除异地高考现实困境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推行异地高考政策的现实困难,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革:

第一, 倡导公平教育理念, 保障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主张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在资源分配方面进行补偿, 通过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不同的尺度, 使得两者最终能获得相同的生活。这就是被后来广泛用于经济、教育等社会领域“补偿原则”。

第二,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管教育有无力量减少它自己领域内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这种不平等的现象, 但是, 如果要在这方面取得进步, 它就必须事先采取一种坚定的社会政策, 纠正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教育财政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异地高考真正矛盾之处就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而破除此困境, 最根本的就要加大教育投入。如何进行教育财政支出, 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两条思路展开:一方面以国家为主体向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之地倾斜, 改变这些地区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高考招生名额少等问题;另一方面实行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财政供给制度, 创造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为这个城市创造了财富, 所以他们的子女应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 本着“利益均沾”原则, 有权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和服务。通过这两个方向的努力, 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 统筹全局整改, 设立国家督导机构保证教育公平。异地高考改革是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一部分, 它依靠于整体改革力量的发挥, 因此, 它的成效显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国家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意识, 应跳出自定的教育领域圆圈, 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清晰的时间表, 明确改革的责任主体和推进机制, 有序地推进改革进程。其中, 改革过程中,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与之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 而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较大。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此, 要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 也需对症施策, 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 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户口的“含金量”相对均等后, 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那阻碍异地高考实施的一块“硬骨头”才真正被啃碎。

其次,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我们可以改变过去按照各地高等教育资源划定录取名额的办法, 而根据各地的考生人数确定大致相同的录取比例。或者, 逐步实现高考和高校招生地方化, 即主要由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水平, 实行积极的差别对待原则, 继续实行高考录取中倾斜政策, 保证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关键。但是, 对于违规或非法获取的利益, 无论面临多大阻力, 都要坚决予以取缔。如严厉打击高考移民、胡乱加分、艺术与体育特招作弊等情况, 实行“阳光招生”, 接受全社会监督。

最后, 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在教育改革中专门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教育公平监管机构, 从异地高考的制度和组织体系上保障教育督导部门履行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责任, 协调相关部门对异地高考中的不适方案予以尽快调整, 定期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孙新, 杨淑捷.异地高考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分析[J].教育评论, 2013, (1) .

3.提高高考化学复习的反思 篇三

【关键词】研究 ; 策略 ; 考试大纲 ; 真题 ; 课堂教学 ; 学生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88-01

高考复习过程中如何取得好的效果是每位教师、每位学生、每位家长关心的问题,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如何齐心协力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就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谈一点自己简单的想法。

一、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有着把握方向,制定计划,设计方法等不可替代的导学、导趣、导思的作用,要让教师的作用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给予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五方面的研究:

1.明确目标,研究策略。高中的教学以及高考都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进行编排和设计的,因而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研究课程目标明确高中三年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有怎样的要求,在高三复习中如何落实进行系统规划、通盘思考,分段落实、逐层推进地培养,把课堂教学和高考备考有机结合起来。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以单元推进,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从考点入手落实基础,争取让全体学生能够拿稳基础题的分。在二轮复习过程中以专题推进,注重知识点的综合,从典型题型入手,突破中等难度的题,提高中等学生的成绩。

2.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核目标把握高考趋势。每年的考试大纲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的原则,对比近三年的考试大纲从中找到共性,这些共性应该就是每年高考中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对这样的知识点和考点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重视;同时也必须注意大纲中发生变化的部分,依据变化调整教学,对于增加的部分或要求提高的部分应加强教学,对取消的部分或要求降低的部分,不能依靠习惯延续以往的教学加大学生的复习负担。

3.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备考重点,掌握方法。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促进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研究高考真题进行考点统计、比较、分析,掌握备考的重点、热点、轮考点、高频考点,找重点,抓动态;对比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找趋势;对比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找变化。培养学生在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学科素养);讨论、评价、设计问题(创新能力)。

4.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落实各项指标。高三复习的课堂教学不同与新课的教学,如果只是盲目的将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复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很快进入学习的疲劳期。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应用就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倒”的无效学习,最后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在课前教师要思考,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什么;为了实现该目标我们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貫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5.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备考的针对性。学生是主体,教师做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学生有什么知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还需要什么知识,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落实目标。研究学生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前导学的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情况,以及课堂学生反应情况。我们的教学部仅仅我要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学生需要什么,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非智力因素,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备考心态。明确的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他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强烈的责任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难、挫折,解决问题。而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备考心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所有的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受另一方面因素影响是智力因素,即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应试能力、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首先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每科需要做的工作的计划安排,在制定计划中要立足实现夯实基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试过程中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成绩的基础,基础知识越扎实成绩越有可能提高,在进行一轮复习时,课前学生要进行自主复习,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有基本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教学进行查缺补漏,并落实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要“熟”,没有掌握的要“会”。最后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的解决实际问题中,为提高解题能力,要善于在平时积累错题好题。很多学生都在订正错题,但不是所有学生能够在订正错题中收获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甚至连弥补知识上的漏洞都不能够实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这个题为什么会错,因而在错题订正时最重要的是要分析错解的原因,俗话说“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傻瓜”我们的学生会在一个问题上多次犯错,不是学生“傻”,而是学生不知道“石头”在哪以及“石头”是什么才会多次犯错。

4.高考后的生物教学反思 篇四

————怎样学习和复习生物

灵台二中王成录

经过高中三年的积极准备,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命题的一个重要导向是以稳为核心、稳中有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能力立意、锐意创新。单从试卷生物部分来看,总体感觉看起来内容比较熟悉,难度不大,比平时模拟训练略易,但试题在熟悉中有新颖、灵活中有变化。因此针对今年高考,我们也不敢松懈,要紧跟高考,贴近高考,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自己美好的心愿。可是在现实中可能是生物科目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最少,很多高三学生不太重视生物学习,经常有学生在生物课上突击其他课程的作业,生物成绩成为很多学生的“短腿”学科。其实高考中每科的成绩都非常重要,每增加一分就可能改变命运,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弱势科目的成绩提高得更快。我所知道的一些学习中的例子是,有些考生的生物成绩从一模时的十几分,快速增加至二模时的五六十分,这在别的科目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把握高考,改变命运。通过近年来自己对高考的感受,现将生物复习过程作如下反思:

1.增加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量

①根据生物高考考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我们必须重视教材。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

②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我们理解性记忆和回顾。

③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除了有效的利用好教学资料中的“知识清单”“知识梳理”“考点突破”以外,还要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并积极思考加强理解以便发现和体会其中的联系,再合理配以各章节习题和综合练习题,这样有助于将死的知识学活,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 ━━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记得最牢固。

④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练习题的数量,留出时间对练习进行必要的反思

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习题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三时选择并使用好

一、两本生物教辅书足以应对高考,庞杂的复习资料往往大同小异,重复使用反而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此,控制练习题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题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

3.学会使用生物复习资料

①选择好的复习资料是至关重要的好的资料中有最常见的经典试题,有最新的高考真题,有对高考未来命题方向的预测,有对考点重难点的把握,达到精炼精析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要重视每一章节中的【例题选讲】典型例题有举一反三之功效,题后的精辟分析会使人茅塞顿开。

②用好资料,把资料的价值发挥到最佳

先看知识清单:从常考点清单把握知识网络,了解复习的内容;从易错题清单了解考试中的难点。

再看规律方法:从命题趋势确定主攻方向,从突破方法中各种图形、表格、基础知识解析中寻找灵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使相关知识系统化。

最后做一定数量的巩固练习。高考题的优点是科学性强,错误率极低。缺点是一些外地试题有偏、难之嫌。做北京高考题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心,做外地高考题可以开阔你的视野。

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选做一部分三年模拟题,以选择题为主。

③建立知识网络

复习资料每一单元开篇的知识网络不可不看,它可以帮助你纵览全书,提纲挈领。作为第一轮复习资料书应复习内容与教材的章节、课时同步,脉络清晰,层层递进,每一章节的每一课时都有知识梳理和要点精析,其中要点精析是最实用的部分。要点精析首先对复习的主要知识点解析,然后再用例题说明,最后取【变式】题强化巩固。

4.学会整理“生物错题集”

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做错的题,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整理“错题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常见的“错题集”有三种类型:

一是订正型: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

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

三是纠错型: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①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

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

这种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以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②记录方法

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旁边添加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③必要的补充

对于每一道错题,还应该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再行解答。如果解题顺利,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如果还有困难,则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学习还需要再深入。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你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④错题改编

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作为学生当然可以学会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生物复习时“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多回顾,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回顾的范围,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温故知新的复习效果。

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也是可以借鉴的,故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整理“错题集”,可以学会如何发现出题者设下的“陷阱”,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5.建立大局观,最大限度地提高总成绩

① 分清轻重,全力补弱

无论还是期中、期末、模拟考试乃至高考,一般都是先看总分,再看单科成绩。所以若有一两个科目考得很差,就会严重影响总成绩。许多学生不懂得这个道理,复习时不会均衡使用力量,往往在一两门课程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而忽视了其他课程的复习,结果致使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

从学习规律上讲,一门课程学会比较容易,但学好则很难。当一门课程复习到一定程

度时,若想再上一个台阶,除非在思维上有所突破(这在短时期内很难做到)。因此,此时分出一部分精力,顾及一下其他课程,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相对来说,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强、弱科目上,“弱势科目”提高的幅度和效果通常都更大(生物科目是不是也正处在“弱势科目”状态?)。

当然,均衡补习要适可而止,补到中等水平即可,以免耗费过多的精力。只有扬长补短,兼顾各门课程,形成齐头并进,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②学会利用时间巧做题

熟才能生巧,所以要多做题。但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要盲目被动做题。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发现这部分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就需要多做题。如果掌握得不错(自测就可得到结果),就做别的部分。

二是感觉时间紧张的时候,要大量看题。有一些题目比较容易,就不要再花费时间。有一些题目比较难,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实在解不出来,就看参考答案。如果能看明白参考答案并记住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也算过关。不要把时间停滞在某一道题目上,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5.政治高考教学反思 篇五

进入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老师不免感到迷茫和困惑,怎样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把高考考试范围所列的内容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复习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摸索与思考得到如下粗浅的认识,现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复习动机,增强有效、高效复习的内驱力。

搞好高三政治复习首先确立正确的态度很重要,不要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进入高三都能够自觉完成从高二到高三的角色转换,但也有部分同学是在懵懂的状态下被动进入高三的,再加上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又比较枯燥,所以有部分同学的学习内驱力不足,当然复习效果不会好。老师在组织复习之前有必要对学生再次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但要考得好必须学得好!”的道理。在整个复习的进程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在他们复习疲倦、松懈的时候及时提醒,给他们加油鼓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旺盛的斗志。具备正确的动机,复习有了动力,这是有效、高效复习的前提。

二、明确复习的目标,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我们复习的目标要与高考直接对接。因此,在复习开始之前,老师应带领学生一起了解高考的考试范围、目的和能力要求,以求复习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在复习时,对每一部分的知识,都要先让学生明确该部分有哪些考点。对每一个考点高考在考查的时候都有哪些能力要求,以什么样的题型来考查,都要给学生作一定的介绍,使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心中有数。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该部分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甚至,老师还可以对来年高考作一些方向性的预测,帮助学生明确高考的风向,突出重点,少走弯路,这样在复习时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三、逐层推进,仔细梳理,形成体系,使复习系统化。

在复习进行过程中,要以考点为中心,对每一考点全方位进行解读,对命题角度务求穷尽,并辅以必要的巩固练习。对考点的能力要求要督促学生真正达到,切忌跑马观花,华而不实。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方法,教会学生看书,教会学生记忆,教会学生自我检测,比如边看边写,默写,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等。

每一部分(例如一课)复习完后要有总结梳理,把学生复习的内容和前后知识按照逻辑串联起来,使其形成体系,避免知识的散乱。具体做法,可以是一开始老师边讲边板书,给学生示范,后来就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整理、构建。只有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记得住,记得牢,用得活。

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及时巩固,同遗忘作斗争。

一般来说,复习可分为三步,当天复习、阶段复习和考前复习,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重点和相应的复习策略:

1、以整理笔记和复述为重点的当天复习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在当天复习的内容尚未出现大量遗忘的时候再次复习,有事半功倍之效。笔记是一种促使学习发生的技术,要想实现高效益,须做好以下三点:留下每页的1/4到1/3空白;记下听课内容;整理笔记,即在新知识复习的当天,对照课本、加深理解,在笔记留出部分书写边注和评语。上述三点中尤以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知识精加工的次数越多,记忆越牢;整理时可 以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形成联想,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在整理笔记的同时,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要多次复述,直至背会,越是难记越要记熟;因为错过当天,大遗忘便已开始,再背诵难度便更大了,迟背不如早背。

2、以梳理比较为重点的阶段复习

从内容上说,阶段复习是章和单元的复习。重点任务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的方法是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比较归类,列出图来,整理成知识提纲,并高度概括,这样一方面消除了概念掌握上的模糊和混淆,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又精简了内容,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从时间上说,阶段复习应该每周进行一次,而且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先用较短的时间,比较快的速度复习本周以前所学的内容,然后再集中精力复习本周所学内容。这样一来,到了考试(期中、期末)之前,第一周内容早已复习了近十遍,已了然于心;而第十周的内容刚刚学过,印象还深。这就为考前复习打好了基础。

3、以构建知识体系和查漏补缺为目的的考前复习考前复习是在考前几天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复习阶段。这一阶段要构建完成各板块(政治、经济、哲学)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由上至下,层层深入,做到纲举目张,条理井然。然后做适当的变式练习,用以查找知识体系中的漏洞,找一个补一个,不放过一个疑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考前复习效率很高,要充分利用,细细梳理比较。

从整体上看,这三步犹如三层楼房,第一步是基础,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必要条件,要想实现高效,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做起,不要企图建空中楼阁。

6.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篇六

总结过去,是为了指导未来。审读20xx年高考语文试卷后,我对本年度高三语文的复习工作有了如下反思。

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以考纲为指导。

高考复习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紧扣高考的“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具体的题目、题型,还可以包括题量、试卷结构,命题指导思想。因为高考命题者每年都要“求变出新”,希望“常变常新”;可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语文最核心的就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坚持考点原则,力求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各项内容和能力要求。如第二题,考查六种病句类型中的三种:A项语序不当,C项句式杂糅,D项表意不明(歧义)。第三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信息。文言阅读对“易”(可结合“素易诸吏”)、“淫”(可结合“淫雨霏霏”)、“勒”(勒令)、“贷”(严惩不贷)等实词的考查。诗歌鉴赏分别考查“内容”、“情感”、“手法”、“结构”。

在以考纲为纲,逐项考点复习后,学生普遍反映做题时没有陌生感,有较明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除了第一题有点出乎意料,虽说命题者有出尔反尔之嫌,但字形的要求却是明确的,且考查的词很具有实用性:胜卷在握、相形见拙、咳不容缓。还是可以从考点中得到指导。另外第四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此题的.难点在于对“按语”的理解上。虽说文学常识的考查有增加江苏考生学习量的“嫌疑”。但从去年考查的美人鱼到今年考查的秋瑾,内容都是学生应该熟悉的,并不存在刁难考生;“按语”是学生很能接触到的词语,生活中也很少用到此词,所以命题人应该配以注解才是——这不能不是命题者的一个小失误!(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此题所写“按语”应是对开设该专栏进行的说明,即为什么要开设该专栏。)

二、阅读的强化。

进入高三之前,学生经常反映:做题时有时并不一定是不会答,而是压根儿就没读懂诗歌或文章。因此,我们在进入高三时,一直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阅读材料的阅读、写阅读提纲、写读后感悟、交流阅读收获等手段,学生的阅读能了普遍有了较大增长。本卷中诗歌《春日忆李白》就在我们编印的怀人类诗歌鉴赏材料中,虽说题目不完全相同,但学生读懂诗歌是没有难度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这是你的战争!”,学生早已掌握了小说阅读中抓住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的方法,本文也没有阅读障碍。其中,结构内容上的作用,思想情感,形象分析等题目,学生也应该是驾轻就熟。

三、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我们深知,高三学生的时间紧张,作文训练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贪多滥做。作文训练若无计划性,无系统性,照搬试卷上的作文题,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越写越烦,越写越失去信心。

因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1、认真进行应试作文基本知识的指导,如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开头、结尾、文采、卷面、表达,力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

2、根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作文训练序列,不崇拜押题、套题这些所谓立竿见影的训练。我们要求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认识。

3、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因为写作可以从阅读中借词、借句、借意、借表现手法。阅读是一种吸收,一种学习,一种借鉴(借鉴包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写作是一种思考,一种表达,一种超越4、训练和修改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中懂得使自己的文章怎样优化升格,最终写出比较理想的作文。

今年作文题是继“品味时尚”“怀想天空”之后又一动宾短语命题,由于“拒绝平庸”题意指向较为单一,所以写作内容就显得促狭,因而考场上一定会出现千篇 一律的文章,这又应归于命题者的责任!但与前两者相比,“拒绝平庸”似乎更容易写作议论文,恐怕本次作文,写议论文的考生不在少数,那么写记叙文的同学可能沾光不少。因为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记叙文和议论文并重,并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为他制定了符合自己特点的文体策略,而且还编印了许多人物素材,如“枪王”何祥美、“草原曼巴”王万青、“最美”洗脚妹刘丽等都是拒绝平庸的好例子,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满意的作文。

四、训练的质与量。

训练的目的是从考试和练习中掌握命题规律,感悟答题思路,提升解题技巧。我们结合考点复习,精选典型试题,既狠抓解题知识,也抓解题技巧。我们还在复习中强调动笔意识,实实在在做一些文字表述题目,而不仅限于听课或口头表达。

在训练中,我们一直遵循适度原则,包括考试次数和难易度,做到降低考试频率和难度,为了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考热情,真正体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从本高考试卷看,难度还是适中的,比如病句题,第三题信息概括题,甚至诗歌鉴赏题难度也有所降低。

但我们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包括考点复习的全面性做得还不够,在语言表达的实用性上还可进一步拓展,在阅读的深度上、效率上,我们还应该做进一步的挖掘,争取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还应将作文训练的长效与短效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作如下安排:

一、从高一开始就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积累,包括字音、字形和成语,既要随学随背,又要适当拓展,将高考要求掌握的字音、字形和成语等分解到各个学习阶段背诵。既能提高基础知识的识记效果,又能缓解高三的背诵压力。

二、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和翻译的练习。从这几年考的文言实词(“度”、“率”、“庶几”“易”)可以看出文言文考查与课本的紧密度一直没有改变,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和复习都应以课本为本。

三、要加强从高一开设的阅读课的指导,阅读课不应放任自流,应注意阅读材料的序列性、系统性,让学生读有所悟,悟有所写,写有所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要加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整个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而不应该在高三才进行指导。高一时,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法,并进行审题和立意指导;高二时,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法,并进行选材和结构的指导;高三复习应是文体的选定和升格的训练,并进行应试的指导,包括开头、结尾的处理,文采的加工等。这样,作文复习才不会问题多多,而解决很难。

7.反思高考作文命题的技术性失误 篇七

高考作文命题虽然已经摸着石头过河好多年, 但在内容的设定和命题的视角诸方面的改革, 千呼万唤出不来, 内容仍有局限, 视野也不够开阔。

高考作文的题材和主题从政治挂帅到追逐社会热点到关注现实生活, 再到感悟人生、奢谈文化, 并未真正回归到写作本体上来。就高考作文命题的视野而言,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合作与竞争俱在, 和平与冲突共存, 但高考作文命题似乎只欣赏世外桃源般“诗意的生活”。近年来的命题意向可以说是舍质而取文, 避实而务虚, 只重感悟而不重思考, 只求人文而不顾法理, 只讲伦理道德而不问国计民生, 只谈个人修为而无关天下大势。

传统的话题大都是围绕伦理道德做文章, 虽然用心良苦, 但高考作文命题的终极目的, 应该是培养学生使用母语传情达意的能力, 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人文关怀的境界。要在命题的内容、话题的立意等方面进一步拓宽思路,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自然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 作文命题尚有许多雷区未能突破, 如2004年福建卷要求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写作: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这些明星中, 为何只有死人 (霍金是未死的外国人) 和虚构的人?中国当代不也有许多很耀眼的“星”吗?哪怕歌星、影星、球星, 哪怕政星、商星、文星;就是窃国大贪星也未尝不可呀!

高考作文中涉及古代、寓言故事的比较多, 但涉及现实深层问题的比较少。若从语言表达和价值取向来说, 倒是与时代的特色相吻合, 尚华丽精致而不尚朴素质实, 尚虚灵高蹈而不尚自然真淳。

二、伪材料和伪命题

在提供材料的作文中, 有些材料 (如时兴的寓言故事) 要做文章中的引论, 有些材料 (如事实和数据) 要做文章中的论据, 因此提供和运用材料的前提, 就是要可靠, 要有信度。

我们不妨先看看2004年的几道高考作文题。

全国卷 (四) 所供材料是一位哲学家告诉一个富人“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 “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的原因。哲学家的意图显然是讽刺富人眼里只认得钱, 但他用的是诡辩术, 把“水银”这个概念偷换成了“白银”。试想, 哪个人在窗子里看到的不是别人?哪个人在镜子里看到的不是自己?一方面, 要求考生在作文中所举事例信而有征,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一方面, 所供的材料却常常是随手拈来, 或寓言、或故事, 连起码的生活逻辑都不顾, 遑论信度?如果考生运用所供材料, 并依此引出结论, 岂不大谬?

浙江卷的材料是关于某省人文科学素养低的问题。材料中的“某省”不知道是哪个省, 但推想得出来, 该省的经济发展相当超前, 恐怕不亚于浙江省。不知道这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达标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就算浙江省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出该省一倍, 其达标比例也只占到15%。如果真是这样, 浙江的命题者要求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作, 岂不是和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也未必达标的浙江的考生为难吗?

湖北卷的材料是刘禹锡《昏镜词》小引中的故事, 讲“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的道理。刘禹锡的本意无非是借此寓言揭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有些人常常不愿意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而命题者却不问这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生活的逻辑, 当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如果真如刘禹锡所说, 人们干脆端一盆水来当镜子照就行了, 又何必挖空心思发明铜镜, 发明玻璃镜呢?让我们比较一下2005年的台湾作文题: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 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 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 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

同样的题材, 人家一句“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 就非常真实、客观地道出了某些人的社会心理。

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命题材料还很多, 如2002年卷登山者救人的故事。如果按照生活的常识, 在命题者虚构的困境中, 俩人都活着走出雪地, 只是浪漫的幻想。在暴风雪中, 既然“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 怎么还有闲心扒开雪地去看脚下碰到的“一个僵硬的东西”?还要“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 “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而且救醒后还能“搀扶着走出雪地”?

命题者自己拿一些虚假的东西糊弄人, 却好意思要求考生的写作“感情真挚”!

命题闭门造车, 自然有违生活的逻辑;若认葫芦为瓢, 缺乏的就是起码的常识。不妨再看看2005年江苏卷话题“凤头、猪肚、豹尾”的导语:

我们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 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 中间要充实丰富, 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 仔细想想, 小到生活、学习, 大到事业、人生, 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凤头、猪肚、豹尾”实为古人对一种写作模式的经验总结, 未必全面、准确。单说这作文的开头, 既可是暴风骤雨式的先声夺人, 也可是和风细雨式的娓娓道来;既可单刀直入, 也可曲径通幽;华贵如凤头凰头者可以, 本色如鸡头狗头、奇谲如牛头马面者也未尝不可, 怎会“固然如此”?如果“大到事业、人生”的开头, 则承袭祖上的阴功者有之, 白手起家者有之, 一帆风顺者有之, 历尽坎坷者有之, 暴发者也有之……“何尝不该这样”之说未免武断。命题如此, 岂不率尔!

三、命题显失公平

任何命题形式的高考作文,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扫除写作障碍。对问题的思考要求有深度, 有难度, 这无可厚非;但对知识的要求就不能过高, 应该具备常识性、普泛性, 不论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 男生还是女生, 甚至“优等生”还是“差等生”, 都能有话可说, 这是写作的前提。

1998年的全国卷高考题目是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中选择其一。语文阅卷老师大都遇到过写了父母双亡的遭遇的作文, 其中不乏编造的痕迹。经历过磨难的考生, 写这种作文会有深刻的体会, 但对那些生活中没有经历过波折的考生, 就不公平。同时这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点:主题先定。就第一个题目而言,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品格追求, 面对困难和挫折, 你不能表现出你的柔弱, 你的无奈, 更不允许放弃或者逃避, 你只有“坚韧”, 别无选择。第二个题目“战胜脆弱”, 就立意来说, 你必须战胜脆弱;就结果来说, 你必须是战胜了脆弱, 不管事实是不是这样;就过程来说, 你必须是经过了一番“翻江倒海”的心理战, 最后终于战胜脆弱。结果是既定的, 需要填充的只是过程, 不编造又如何切题?考生除了个性、禀赋、学养等的不同, 在所熟悉的文体、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语言风格诸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正如曹丕在评论建安七子之短长时说:“王粲长于辞赋, 徐干时有齐气……然于他文, 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 今之俊也。应4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 然不能持论……”考试科目粗分为文、理二大类, 而大学的学习科目却很复杂, 将来走向工作岗位, 对写作的文体和其他要求更是三百六十行, 行行有别。就学生的天赋而言, 有长于形象思维者, 近几年的诗化命题正是投其所好;有长于理性思维者, 喜欢分析论证, 面对诗意化的命题, 就往往有些力不从心;还有缺乏创新思维而娴于应用文体者, 依近年来的命题走向, 只能无用武之地了。

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重大事件, 写作当中可以自由联想;作为高考命题, 却要尽量回避。2008年高考前夕, 本人在作指导时, 就曾对学生断言, 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不会直接考, 但相关的题材应该注意到。因此, 笔者要求学生设计两篇作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感动”。遗憾的是, 全国第一卷的题材就是汶川大地震, 四川卷的话题是“坚强”。

这是不公平的, 考生和指导教师都在猜题押题, 绝大部分教师和考生都认为不会涉及汶川大地震, 可是就有好多人自信这样的题材不会考, 因此根本未曾宿构。这是严肃的高考, 还是考官与考生、导师之间的赌博?难道未曾写过的考生活该?

四、命题上的偏题怪题

2005年全国卷 (一) 的材料:

有一次, 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 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 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教授的回答的确有点出人意料;但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才真正“出人意料”, 因为这实在不在我们的“情理之中”。从这则材料中首先能看到的话题应该是“秘诀”之类;何况, 这则材料对这个话题来说也并不典型。

2006年天津卷: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收录了一个新词——愿景, 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

很惭愧, 自以为学富六车, 居然没听说过“愿景”一词, 大概已经太落伍了;但问起学生, 问起同事, 同样没听说过。天津再时髦得可以, 想必考生中也难免有不少如我等孤陋寡闻者。好在对词义有个解释, 还不至于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该话题的立意角度肯定比开放的天津还要开放, 无论国家、社会, 还是集体、个人, 何者没有“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道题不但不偏不怪, 还典型得很哪, 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不就在一遍又一遍地写“所向往的前景”吗?

2007年北京卷要求谈谈对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的体会。这句古诗在清人方东树眼里是“卓然名句, 千载不朽”的, 但其中的美学意蕴、人生感悟, 专家学者说得清吗?我们的中学生能有多少“体会”?何况, 对古典文学 (诗词) 的欣赏能力, 课程标准也只作一般要求。对古典诗词作深入探究, 并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 不是一个中学生所必需的要求和必备的素养。这样的疑义, 只宜专家“相与析”, 不合考生“共欣赏”。

2007年安徽卷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最真实的妈妈, 最亲切的妈妈, 十八九岁的考生们却不得不乘着满目的春色, 洋溢着满脸的春光, 挎上一个小篮篮, 还应该“带着感动出发”去看自己的妈妈, 不知是否还要甜甜的歌声伴奏:“世上只有妈妈好……”什么叫扭捏作态, 这就是。

国外的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题目较长, 把内容主题明确地展现出来, 以免误解。而我们的作文题目字数很少, 顶多一个完全句, 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常常只有一个句子成分, 如1977年内蒙古卷“在红旗下”;更多的情况是只有一个词或短语, 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而1977年浙江卷“路”、上海卷2003年“杂”和2004年“忙”、2005年北京卷“安”和江西卷“脸”、2006年安徽卷“读”等与科举制下的“一字题”有何区别?不难想象, 这些笼统而含糊的题目会引发多少歧义。历年来的作文考题始终没有摆脱八股考题的影响, 总习惯于以模棱两可费解难懂的考题来难为考生, 干扰了通过作文来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考试主导方向, 使考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费在猜测题意上而不是写作本身。有些命题以图代题, 让考生看漫画写作文。文字材料尚且费解, 漫画比文字更容易产生歧义, 一幅漫画让三个人看, 恐怕会有三种理解。所以中国的考生在写作前要做的基本工作是猜测命题意图以便“扣题”。如此的考试, 已搞不清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还是考查考生揣测题意 (考官命题意图) 的能力。

高考作文的命题技术不成熟, 导致猜题押题, 增加了应试的博弈性和不公平性。

参考文献

8.关于高考作文错字评分标准的反思 篇八

正是针对这一现状,2008年3月颁行的新版《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没有上限),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紧随其后,作为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辽宁省也于同年高考前夕出台了相同的规定,并在2008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执行了这一规定。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的书写能力直接反映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考作文中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严格把关并不为过,它的导向意义无疑是积极的。但是,在高考这样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考试中,错一字扣一分的作文评分标准,在实践层面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对作文这样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这样的评分标准是否又具有科学性呢?这是我们在实践了这一标准之后需要反思的问题之一。

一、评分标准实践层面的可能性

经历过高考阅卷工作的教师都知道,高考阅卷工作不但对阅卷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对阅卷速度的要求也非常之高。以辽宁省为例,近几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都在几十万之多。实行网上阅卷以后,每一份试卷都至少要经过两次评阅,有的甚至要经过三评、四评,如此折算下来,总阅卷量几乎高达百万之巨。可是,阅卷的总体时间是有限的。具体到每一份试卷的评阅时间,不同的阅卷教师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毋庸置疑,对任何一位阅卷教师而言,在一份试卷上可支配的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同时,高考作文的文字量之大又是任何科目、任何题型难以比肩的。前几年的高考作文考试题目一般有小作文与大作文之分。小作文要求不少于200字,大作文不少于600字:近几年取消了小作文,大作文的文字量要求直接跃升为不少于800字。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很少有考生少于800字。900字、1000字甚至更多者大有人在。一方面时间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文字量又十分巨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要求阅卷教师精确地统计出一篇干字左右的作文中具体出现了几个错别字,并且还要区分出哪些错字是重复出现,哪些错字为非重复出现,并且要做到毫厘不差,可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同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从事阅卷工作的教师,对于每一篇作文的评判,其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内容方面。是否切题、表达能力、思想深度等等——这应该是评价一篇高考作文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卷面的整洁程度、文字书写的工整程度与错别字出现的几率等形式方面的因素当然也会影响到分数,但主要是通过作用于阅卷者对该试卷的整体印象来实现的。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对阅卷教师而言,既要全神贯注地瞩目于内容方面,又要清晰准确地计算出错别字的数量,这几乎又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标准。对错别字的过度关注,很容易导致对内容判断的淡化或者失误。

所以说,在目前的高考阅卷方式下,“错一字扣一分”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实践层面上的可操作性并不强,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二、评分标准背后的科学性

我想我们在如下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应该不会存有分歧,那就是作文题所考察的是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或者称之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谓“综合”,就不仅仅只是某一方面,它包括考生的书写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标点符号使用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判断分析的能力,等等。当然,我们此处可以列举出来的还远不只这些。面对一篇高考作文,评阅者的任务就是对它进行一个宏观的、综合性的,而不是微观的、局部性的判断,这应该是阅卷入赋分的直接依据。而这种宏观的、综合性的判断,往往是很难用量化的手段能够达到的。我们说高考作文难评,其根源也正在于此。“错一字扣一分”,错别字的个数可以量化。但是,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能够量化吗?再进一步。一篇作文美与不美,说服力强与不强,倾注的感情是否真实、真诚也可以量化吗?每年的高考作文正式评阅之前,全体阅卷教师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时间内的试评阶段。主要目的无非就是统一标准,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试评期间,阅卷者通过接触大量试卷。确定本年度考生的总体水准,什么样的作文应归为一类卷,什么样的作文应属于二类卷、三类卷以至四类卷、五类卷,这其实是在建立一个基本的坐标系。阅卷教师对作文的评阅工作其实就是将具体的考生作文与全体考生的作文水准进行一个总体的比照,从而在这一坐标系中准确地找到它所属的坐标。我想,对作文题这种特殊的题型而言,这种思路应该是科学有效的。当然,宏观的、综合性判断的生成,离不开微观的、局部性因素的参与,整体必然是局部的总和。对一篇具体的考生作文而言,整体性评价的生成,离不开对包括错别字在内的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错别字单独拿出来,使其从整体性判断的一个构成因素上升为一个单独的评判标准。这是与作文考试这种特殊题型的本质特点相悖逆的。

另一方面,决定一篇作文优劣高下的各种构成要素中是否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审题能力、书写能力、遣词能力、结构能力、分析论证能力等诸多因素难道还有一个座次的问题吗?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要把错别字的数量作为一个单独的评分标准呢?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另外,一个考生的书写能力与该考生的作文综合能力是否成正比?换言之,在一篇高考作文中,如果错别字的数量较多,那么是否就意味这篇作文的综合水准一定很低吗?从我个人的阅卷经验来看,未必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今的考生身上,出现了书写能力与作文综合能力相背离的现象。很多考生在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中,可能会出现十几个错别字,但仔细捡拾一下,这其中却不乏立意新颖、语言得当、论证有力的佳作。对于这类考卷,我们应该如何赋分?如果按照“错一字扣一分”的评分标准,仅在这一项上考生首先就痛失十几分。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微瑕。恐怕满分六十分的作文也只能给到四十分左右,甚至在及格线以下,正常情况下其得分会低于全体考生的平均分。这是否公平?这种评分标准的结果难道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吗?

无疑,“错一字扣一分”的评分标准是由学生错别字日渐其多的现状催生出来的。错别字多了,我们就“错一字扣一分”。按照这种逻辑,日后若学生的标点符号错得多了,我们就“错一标点扣一分”,甚至“错一段

落扣一分”,“镨一词语扣一分”……。真要如此,高考作文被大卸八块,还有办法评吗?在我看来,高考作文还是要遵循整体性评判的原则。

三、问题的复杂性

我在本文开篇即已谈过,近年来,学生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日渐其多。那么,为什么会在如此之多的考生身上出现如此之多的错别字?我想,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个别学生基本素养低下”所能概括得了的,这背后其实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原因,既有考生本身的问题,也有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既有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问题,也有考试制度的问题。

首先,高考作文作为一种考场作文,时间短,任务重,文字量大,除去审题、构思等环节花费的时间,真正付之于行文的时间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左右。在区区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千言左右的作文,出现一些错别字实属在所难免。并且,毫不夸张地说,对任何一位考生而言,高考都意味着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何况在日程安排上,语文科目的考试历来都被置于各科考试之首,考生心理的紧张程度自不待言。这无形中也增加了错别字在考生笔下出现的几率。

其次,这也是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恶果。如今的考试,无论是高考还是平时的测验,为了便于评阅,无一例外地都增加了客观化试题的比重。教学跟着考试跑,许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只注重客观化试题的讲解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除了“ABCD”,眼中别无他物,很少真正动笔书写汉字。同时,作文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被严重边缘化。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急功近利的心理使许多教师淡化了平时的作文训练。书写能力当然也会“用进废退”,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中培养起来的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出现错别字也就无足惊讶了。

再次,这一问题也是我们科技时代的“副产品”。我们的时代号称“无纸时代”,电脑、手机、电视等高科技产品在今天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看电视成了当下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图像取代了文字。通过读书、看报来获取信息在今天已经具有了古典主义的色彩。文字与人类的亲和力正在日渐淡化。同时,E-mail取代了书信,手机短信取代了便条,在键盘上十指如飞取代了延续几千年的奋笔疾书,这个时代提供给我们的能够诉诸笔端的机会真是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当下许多人对汉字辨识能力与书写能力的分离:当一正一误两个汉字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能辨识出孰正孰误,但一旦没有参照落实到纸面上往往就错误百出了。80后、90后的一代更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实践者,所以,这种高科技的负面效应在他们身上体现得也就尤为明显。其实,何止是他们,许多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不也同样面临着这样一种挑战吗?汉字书写能力不也同样在日渐退化吗?

此外,考生作文中错别字目渐其多,我们整个社会也难辞其咎。在商业利益的蛊惑下,许多人将汉字使用规范弃之不顾,为了招人眼球,挖空心思频频变换花样。随便到大街上走一走,什么“衣衣布舍”(布匹店)、“一贱钟情”(服装店)、“简朴寨”(饭店)等等故意以讹传讹的错别字屡见不鲜。再以出版业为例,我们姑且不论虽时时喊打但却始终未能根除的盗版问题(盗版书籍中的错别字满目皆是),即便是许多正版书籍、报刊,错别字现象也已成了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这一切,难道对在校学生的书写能力没有影响吗?

由此看来,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一系列更为复杂的问题。对此,一方面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要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对考生还要采取适当的宽容态度。“错一字扣一分”的评分标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高考试题分析及反思 篇九

渭南高级中学李华工作坊成员

第一篇: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II数学试题分析试题分析

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II理科数学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严格贯彻《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依纲守标,能力立意,贴近社会生活,富含时代气息,突出理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从题目上看考察内容注重基础,重视培养能力;从风格上看,考卷既考察了数学知识方法在学科内的应用,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同时也有对数学文化方面进行的考查。所以面对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更高要求的题目,2019届及往后各届同学应该在审题、读题方面多下功夫,细细揣摩出题人考查意图。

一、突出数学思维价值 充分考查理性思维

数学是理性思维的典范,2018年数学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减少了需要大量、繁琐运算的题目。小题中低档题多,选择、填空的压轴题难度也不大。解析几何文理同题(文20,理19),虽然以抛物线为载体,但运算量降低,随之难度下降,理科试题中位置也前移。

二、密切结合社会实践 注重考查应用能力

2018年数学试题适应高考改革和数学发展的趋势,密切结合社会实践,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强化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例如,理科第5题结合社区服务活动,考查了古典概型;理科第13题以产品质量为背景考查了二项分布的应用;文、理的第18题在这个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的统计题中,完全不需概率知识,也不要求学生计算回归方程,但需要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方程的可靠性。考查很灵活,不能套作,需要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理科第1、4、5、6、13、14、17题,这些题目都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试卷中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占有较高比例如对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概率统计等内容有非常高比重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对主干知识的重视程度。

三、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018年数学试题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对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明白透彻并规范书写。例如,文、理17题,考察了等差数列通项和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平时训练中多出现在选填题中,解法多样。文20、理19以抛物线为载体,运算量小,抛物的焦点弦长不能直接用带倾斜角的弦长公式,要用定义和韦达定理求解。

四、渗透中外优秀数学文化 体现中国教育的开放性、包容性 数学教育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选取体现数学文化的题材,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魅力,体现“以文育人”。理科第8题,是关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为载体考查古典概率,引导学生对数学发展的了解,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文理趋同,充分体现了新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改革导向

文理16个小题中有7个相同题,4个相似题;5个必做大题中有3个相同题,1个相似题;选做题完全一样。远远高于往年的文理相似度,高度重视向新高考的过渡。

总之,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II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夯实基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加强数学应用与数学思辩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创新性和开放性,有效体现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第二篇:说反思及 19年复课策略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与17年相比,没有一点变化,注定了2018高考数学试题仍然是“稳”字当头。2018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师生普遍的感觉是:今年的题变简单了,好多技巧都没用上,有些认为铁定会考的没有考,个别题目的位次发生了变化,高考答案也呈现出了非标准化的特点等等,认真分析这些变化,究其根本原因,与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密不可分。

最终,2018高考试题命制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强调逻辑推理等理性思维能力,重视数学应用,关注创新意识,渗透数学文化,总体难度低于2017年。试题体现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指导思想。试卷稳中求新,在保持结构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科学灵活地确定试题的内容和顺序;合理调控整体难度,并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的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正视文理差异,逐步文理趋同,直至文理同卷。

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的综合要求,18年调整了全国2卷,3卷的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改革做了积极探索。试卷采用“Y”型结构,即文理科容易题和中档题相同,构成试卷的基础,在中途文科增加中档题,理科增加较难题,组成文理科不同难度结构的试卷。

而相近的题目还有5,6道之多。通过这样先合后分的设计达到多个目的:(1)是增加文理科共同题的比例(2)提高文科试卷的得分率(3)增强理科试卷的区分度 二:强调主干知识,突出关键能力

2018年数学全国卷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杜绝了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虽然在解答题部分也有一定的调整和创新,但是仍然维持着原有的解答题的主体板块,有助于将高三复课的导向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在我省过渡期间,三角或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仍然是支撑高考试卷解答题的主干内容。

但是结合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来看,对于解析几何的要求在降低;立体几何难度保持不变(文科趋近理科);统计与概率难度会加大、应用题数量会增大、要求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具体变化要求略(见新的课程标准)

三:增加数学文化;注重应用问题、数学建模、关注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 新的课程目标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如全国Ⅱ卷第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体现了概率统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试题采用真实数据,增强了试题情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用题部分还将数据准备阶段的步骤减少,给考生呈现比较规范的数据格式或数据的回归模型。“采取‘重心后移’的策略,把考查的重点后移到对数据的分析、理解、找规律,减少繁杂的运算,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全国Ⅲ卷第18题减少了烦琐的数据整理步骤,将考查重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之上,突出了考查重点。文科数学全国Ⅰ卷第17题在所求数列中加入了讨论,判断问题,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问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充满了探究的味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研究型学习的理念。

发现问题是创新问题的核心,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的表现,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是综合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例如18年课标1卷(20),课标2卷(18),课标3卷(18)题均为概率统计解答题。并且在2卷的答案中已经体现出以后改革的数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最后,结合18届的复课经验以及新的高考改革可能引起的变化,给19届高三复习的几点建议:

(1)一轮复习一定要夯实基础。对于主干版块、重点知识,题型,方法的复习一定要到位。要以教材和考试说明为复习目标,不要成为教辅的奴隶。要着力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强调题目的“通性通法”,要淡化“做题技巧”的教学方向,要敢于跳出“题海战”。

(2)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张力,这样有助于应对高考创新题型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把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3)考练与考试,应多方采集信息,同时与自主命题相结合,不能局限于某一种类的资料或习题,避免“偏、难、怪”的复课倾向。(4)如果自主命题,最好文理科先合作命制出试题的主干部分,采用同题同位,同题异位,同知识点不同维度,同题干不同问法等多种形式。

10.高三语文高考反思工作总结 篇十

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紧张感似乎还未褪去。今年是新

课程改革成果检验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们艰难摸索行进的一年。面对新课改,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种种摆在面前的难题。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 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考试大纲、新的备考指导,新在新与旧的变革中,面对种

种的“新”,我们唯有转变观念和角色,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教得的从容,教得顺利。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

雨,有许多收获,也有一些缺憾,现做一个总结,也算对自己这三年的探索与努

力做一个全面反思。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第一届新课 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耍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

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

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

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

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

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

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

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

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

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耍求,教师不再只

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

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

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

多的学生参与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

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

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 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

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 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

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

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

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

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 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

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两年的课程教学,我们在一种全新的模式下探索反思;一年的备考,又让我

们在新与旧的矛盾与变革中去发现曙光。

二、备考工作总结

如果说新课改意味着又一次教育教学重大变革的话,那么终极评价策略是否

高考?所有的新理念在高考中又如何体现?相对课程教学,也许高三的备考更加

艰难。抛开新课程标准,新的考试大纲不说,语文备考相对于其他学科本来就内

容细碎、容量极大,学生付出多,收效还较慢,以致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语文学

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在这一阶段有加重之势,因此语文备考任务更为艰巨、过

程更加艰难。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强大的,在我们备课组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新课改的高考备考工作,也形成了以下认识。,(一)制定合理细致的工作计划指导备考。

在暑假补课期间,我就仔细考虑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复习计划安排自己的教学

工作,并制定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根据实际情况作适

当调整,以更有利丁•指导教学。从20XX年9月底到20XX年3月底完成一轮 总复习;3月底到4月中旬完成二轮复习;4月中旬到5月底完成三轮及全面考 练。

(二)认真研究考纲、考题,扎实推进一轮复习。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内容、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

三复习备考的依据。在20XX年新考纲尚未出台之际,我主要是依照XX年《考 试说明》以及XX、宁夏卷三年命题方向及模式进行各考点的复习指导。同时,各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体现了高考命题改革的最新动向,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样卷。因此我认真研究5个新课改区(xx、xx、宁夏、xx、xx)的高考试卷,确保高三

语文复习目标定位准确,复习工作扎实对路。

(三)摸清学生现状、学情,突破薄弱环节。

从多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代 文阅读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文言文阅读较薄弱,遇到难度稍深的文言材

料便不易读懂;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语用题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机械地模仿,这样很容易失分;作文语言功底还不甚理想,并且由于缺少系统的

思维训练,往往很难找准切入点,只是泛泛而谈,中心不够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每次考练之后,都要认真分析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找出薄弱环节。

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复习内容

和复习方法,想方设法突破薄弱环节,力争把教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益是语文复习备考的关键。因此,我一直重视抓好备课、上课、训练三个环节。以考点为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配套资料,教学过程设 计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知识复习课、阅读鉴赏复

习课、试卷评讲课、作文指导讲评课),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珍惜课

堂复习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备考过程中,紧跟备课组的阶段教

学计划,并针对班级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备课、讲课、测试、批改讲评试卷、辅导等方面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准确,态度认真负责有耐心,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并多方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需求方面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同时重视做学生的

思想工作,在他们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通过帮他们客观分析情况,多方鼓励帮

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意识。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既分工又合作,商量制订复习进度,合作寻找复习材料,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另外,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等外界的联系,重视搜集和整合

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新模拟试卷,让有效信息为高三教学服务。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三、高考命题分析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基本上稳定地延续了 XX宁夏高考题的模式和方 向,难度应该说与去年持平,题目不乏灵活性、综合性。总的来说,更侧重于考

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与以前大纲卷相比这套试卷有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平稳过渡。,紧合复习计划,今年高考命题试卷结构与“XX宁夏卷” 一致,分为第i卷

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适应课改,阅读题分为:甲必考题和乙选考题。尤其选考题,体现了选择性这一课改理念。必考题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句默写。现代文为社科类文章,内容切近语文学科本身,诠释

“书”的含义及演变;文言文为史传类文章,与大纲题型一致;古代诗歌阅读为

《雨雪曲》(乐府诗),内容是写边塞的,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将教材里学 的唐边塞诗和乐府诗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的整合教

材,形成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名句默写全为课内,严格执行考纲划定范围,三道小题,两道在初中,涉及《马说》、《游xx村》,一道在高一,涉及《劝 学》,跨度较大,这对考生的熟练背诵和准确默写要求更高,看来学生平时自觉 反复诵读、认真准确默写就尤为重耍了。

(二)考查内容及形式紧跟新课改

选考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燊 的短篇小说《保护人》。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燊的作品短制精作,构思

精巧,具有极高的肩上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中国当代人物传记(庄志

霞《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家应该不陌生,对于传主精神

品质及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考题的亮点有二,一是选择题(5 分)为最佳多项选择,考生可以选两项,得分分别为5、4、3、2、1、0分,得 分机会更多;二是最后一小题为探究题,考生耍言之有据,有观点,更要用文中

材料支撑,考査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表达题为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又考查思维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

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第15题关于玉树的介绍,切近现实生活。第16题关

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如果考生认识不深或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充分,或许不好完成。

作文命题相对稳定,基本还是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路子,做到了平稳过渡,让新课改与老教材之间有了衔接,首先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

压力。就题目设置而言,也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的成长与成

才”这一主题,强化人文性和时代性,灵活度和开放性较强。这也是随着社会文

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一种表现。题目材料中

罗列的三个事实,很明显试图分别从“成才需要自由空间” “成才需要好奇心和

探索欲” “成才需要自信力”三个角度来解析成才之路。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

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则是意在引导考生要通过所给 的三件实事分别概括出个中所隐含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辨性。

四、高考备考反思

针对今年的高考命题,总结一年的备考情况,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研究大纲、制定计划、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使得复习方向正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节奏适度、备考全面是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

1、团队的协作精神是整体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我们备课组在一年的备考 工作中,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在交流与沟通中、分工与合作中、理论与实践中

积极进取,使得我们的班级复习节奏适度、年级整体步调一致、成绩稳定,没有 掉队现象。

2、及时搜集高考信息,多方了解高考动向、精心选择与组编复习资料,使 得我们的复习有了良好的依托,没有走入题海战术,更没有走入迷魂阵、死胡同。

3、一定要重视一轮的复习,力求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让学生全面、细 致地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给后面的系统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整,树立学生耐心、刻苦、肯钻研、肯付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稳步

前进、成绩不断替高的前提与保证。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鉴赏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紧跟高 考命题的节奏和步伐,使学生在灵活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的试题面前能立于不败之 地。

6、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时 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在一种民主集中的氛围中开展教师与学生的

合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当然,经验与教训并存,不足与失误也是存在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识记部分,尤其是字音、字形、名句默写、文学常识要在高一高二 阶段就加强,高三只是一个巩固强化的的阶段。这样一则学生掌握更为牢靠,二

则也有效缩减了这一部分的复习时间,为整个总复习提供了便利。

2、后期备考应进一步加大复习力度,避免学生遗忘或返生,尤其是名句默 写部分要强化写对字形意识,以免会背诵而不会写字以致失分。

上一篇:坚强八年级优秀话题作文下一篇:济南市2013年推荐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