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2024-09-02

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6篇)

1.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一个从上帝那儿传来的声音:人生命的需要――一颗清净淡泊的心!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忙忙碌碌中赢得了金钱、跑车、别墅、山珍海味、玉盘珍馐……而灵魂却在纷乱的尘世中变得喧哗、浮躁、虚伪……心灵被庸俗的污垢遮蔽,从而一颗心变得再难平静,为外物所役,在不断追求丰厚的物质生活过程中变成了一个不停奔跑的加速器,而我们生命中所需要的不是让一颗心在繁华的人间变得疲倦而是让它变得清净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拥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就拥有了一份虽口中粗茶淡饭却仍能醉然吟诗的雅致;拥有一颗清静淡薄的心就拥有了一份乐观、豁达的胸襟;拥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就拥有了一种永恒的安宁与悠然。拥有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苏轼泛舟游于东壁之下,李白悠然攀上蜀道之巅;陶渊明厌弃官场,选择了清净淡泊,因此有了:“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与飞鸟作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便是他的淡泊;“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是常建的淡泊;“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管心自闲”,这是……他们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清净与淡泊,他们超越了物质,他们褪去了生命的浮华,他们在精神的境界里享受淡泊。

拥有一颗清净淡泊的心,便能“平凡中见雄奇,渺小中见伟大”,面对困难就有一种“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无畏与豁达。心静如水波澜不惊,以淡泊的心乐观的对待生活,迎接每一次挑战,无谓于得失,淡泊会让我们内心春风洋溢。面对名利,一颗淡泊的心能摒除一切私欲,让我们拥有笑看过眼云烟的超然和轻松。拥有一颗淡泊的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把灵魂引入一个宁静的天地,拥有这份淡泊,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恼”,这真可谓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一颗淡泊的心仿佛是无价的宝石,让心灵的宫殿永驻光辉,让生命因淡泊而更加绚烂。

2.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二

一、日益强大的社会监督力

教师, 既然被誉为耕耘者、播种者, 自然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关注和评价。学生会互相交流对老师的印象, 家长会从跟孩子的沟通中形成对老师的认识, 这些信息会在社会中传递, 从而影响这个教师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那么是不是一个有很高教学水平、所教学生个个都得高分的教师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呢?学校专门对部分年级的家长和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 内容是“你认为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提供的选项多达二十几个, 基本覆盖了现在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主流要求。调查结果显示, 不管学生还是家长, 选择“尊重学生”和“善于沟通”的人数都是最多的。新课标中也规定教师和学生是相对平等的关系, 应该一视同仁、互相尊重。这样看来, 一直以分数论高下的社会, 对教师的要求似乎从一味看重教学水平转为了对其师德水平的注重。那么, 一直推崇“尊师重教”的社会何以在越来越重视科学文明的今天反而提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近几年来, 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只写了一个“阅”字, 这部分老师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没有丝毫的平等和尊重可言。为人师表, 就是要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你不尊重学生, 又如何要求学生尊重你?教师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职业, 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关爱, 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提高自己的德行, 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我们面对的还是一群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不能以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师德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教师职业的珍爱、没有对学生的关爱是难成正果的。师德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是必然传承的。但这不只是历史的沿袭和沉淀, 而且是一个不断“扬弃”和更新的过程。过去的私塾先生对不守纪律、读书不用功的学生用戒尺打手心, 人们不会认为师德有问题, 因为“严师出高徒”、“黄金棍下处好人”。即使是现在, 我们也难以从理论的角度得出完全否定的结论。可是, 今天的教师是不能用这种手段对待学生的。这同样是因为时刻关注着教师的社会监督力量。或许, 我们应该认同的, 是暴力永远无法真正得到认可, 唯有用一腔真诚去感化, 以静制动, 宁静才能致远。

二、影响深远的传统师德观

人们对师德问题的讨论和评价, 古来有之。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也形成了特定的传统师德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奴役人民的工具和被奴役的对象。教学及考试选拔主要以“四书五经”中的材料为内容;考试中答题的观点一般也只能承袭“古圣先贤”, 不许质疑更不允许有个人创造性的见解。所以, 为“家天下”服务的目的性决定了传统教育的封闭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师德观的基本特质———将老师作为“牺牲”的对象。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些常常出现在学生习作中赞美老师的材料:“您不是演员, 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 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 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 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在我跌跌撞撞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 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这些盛赞的话语, 会让人想到些什么?光辉的形象抑或感人的场面?我眼前浮现的是深夜, 羸弱多病的身影伏在昏暗的灯光下备课、批改作业;是在自己家人病重或痛失亲人的情况下, 依然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这些画面, 除了让人敬佩, 还会不会觉到一丝悲凉?我们再来看一个事例:凌继贤, 47岁, 株洲市高级教师。作为恢复高考初年的大学生之一, 虽生于城市, 却扎根于醴陵乡村从教27年, 获奖无数。2009年11月, 正在讲课的他突然倒下, 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 直接原因是心肌梗塞。医生表示“劳累过度”是引发凌老师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可以说, 凌老师是累死的!”校长李宇和不少老师认同这句话。这类优秀的不可多得的教师, 无一例外的被曾树立成为师德高尚的典范。可为什么他们的结局也都无一例外的让人唏嘘。他们算不算传统师德观的“牺牲品”?传统师德观的特质就是强调教师的“牺牲”精神, 提倡教师做“燃烧自己, 照亮学生”的蜡烛, 从而忽视了教师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当然, 这并非否定为事业献身的优秀教师们让人崇敬的精神, 只是处在新时代的新教师, 我们更要明白, 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对生命的热爱也应该是师德内涵的一部分, 也是能影响学生成长历程的重要因素。淡泊名利, 抛却顾虑, 明确心中坚持的目标, 唯有这样, 才能不让心灵扭曲, 保持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纵然, 如今的教师队伍中有个别老师自私自利, 做出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 是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坚守着最初的梦想, 用自己一生的时光, 换得了更多孩子璀璨的未来。20年来把密林深处的孩子引出大山, 用艰辛托起孩子们希望的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为高原小学带去阳光和活力的“80后”楷模邓丽;还有用自己年轻美好的身体换回学生生命安全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他们, 才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才是老师这个词最好的书写。

摘要:本文中笔者围绕“师德”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希望对师德建设有所帮助。

3.淡泊以明志 篇三

接着。我把学生带到操场,在陆续离校师生的注目中开始了操练。路过的同事都会说:“这么认真啊。”我心里涌起一丝快意,至少同事们觉得我很敬业呢。

训练结束,我回到办公室,想起刚刚发生的那一幕,余怒未消中又生出一丝悲凉,为这些学生付出真不值得,这么想着不禁长叹一声。“怎么了,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同办公室的老教师颇为关心地询问我,我忍不住向她倾诉起来。听完我的诉说,同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学生看问题比我们透彻。”

同事回去了,留下我在办公室静静地回味发生的一切。同事为什么没有站在我一边声讨学生呢?难道学生的话是对的?想起刚才陪学生训练时我对同事的赞许沾沾自喜,想起学生偶尔犯错导致班级被领导点名时我的恼羞成怒,这里面似乎隐隐看到功利的影子。的确,同样的行为会有不一样的动机,表面看它们没有什么分别,而长远来看,不同的动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譬如论文的撰写,有人是为了通过科研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人却是为了职称评定来谋取个人利益。毋庸置疑,前者必然会持之以恒,进步也显而易见:后者一旦评上职称便偃旗息鼓,前进的脚步也戛然而止。想到这,我不得不承认学生的话很有些道理,我应该感谢她卸掉了我前行途中的沉重包袱。

此后。我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时,常常会问自己这样做是为什么。是仅仅为自己赢得所谓的教学实绩,还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质疑中,我发现必须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寻找正确的依据。而这依据就来自于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为了能使自己的工作多一些科学性,少一些功利性,我开始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阅读与思考。有了一定的理论做支撑,一方面工作中少走了弯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让我能够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在不断地学习与思索中,我渐渐发现工作中少了一些心浮气躁,多了一份从容自信,这样的从容让我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闲暇时,我也写写读书心得、工作日志,工作中得意的事、棘手的事我都会记下来,时间久了便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很多时候,随手记下的想法和疑问也就成了我的科研课题,一篇篇论文也随之产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学竞赛、论文评比的获奖证书纷至沓来。各种荣誉也翩然而至,然而我知道,我仍然是教育园地中平凡的一员。

4.以淡泊为话题的高二作文赏析 篇四

可不是吗?人们总是喜欢以自我为主宰,以世界为奴仆,以他人为虫蚁.而以伟大自居.

呵,也许是我们沉睡得太久了,竟然会忘记时不时地抬抬头,看看那苍穹之上浩渺的星辰.如旋臂般排列;如萤火般皓洁;如细沙之繁杂.

如果,只是如果,我们能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看星空,看看那漫天撒落的星辰,那我们终将知晓,我们是何等渺小.

不过如蝼蚁,不过如云烟.

可是人们终归是不明白啊,那些自以为是的珍藏,不过就是大自然的恩赐,所谓浮华,空浮夸,万里烟云总是有人总笑他.

因为不知道自己是渺小的,所以总是一脸骄傲,总是不加收敛,总是不知道名缰与利锁迟早会灰飞烟灭,只有自己内心的祥和才是真的,”勿忘心安“.

人呵!我们本该是上帝的仆从,勤劳而且善良;然而那时魔鬼却对我们说了:”人呵,勤劳与诚实不是你们的本性,跟着我来吧.“

于是那时我们也就不再相信自己是渺小的,也就不再勤劳,也就不再善良.

我们不明白,人,是出于尘土的渺小之人,然而也是受到上帝眷顾的人.神予我智慧;神予我健康;神予我生命;神予我思想.

可是忙碌的人儿啊,他们再也不知道闲闲淡淡才是真,只知道欢笑、痛哭、悲呦、麻木.

可是,人们都是这样:在卑微尘土所造的躯壳之内,人的心妄自尊大,人人都想做规则的制定者,让别人顺服自己的想法和意念,拒绝真理,抗拒上帝的法则.

5.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龋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6.以健康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篇六

你们好!

在今天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里,相信你们每天都是为了工作而奔波,为了薪水而埋头苦干吧!这也难怪,落后就要挨打,如果不兢兢业业些,怎么入得了上司的眼呢?我知道你们那不菲的工资是在那险恶职场中的日积月累,可是这不值――你们因长时间坐着,背脊虽然仍是笔直的,却落下不少腰椎的隐疾;你们原本清澈的双目因浸染了太多电脑辐射而渐渐浑浊;升职期那段日子,你们忙得焦头烂额,云鬓已渐染雪色,涣散的目光在与我们对视时,布满蜿蜒血色的眼底丝毫没有向往昔那么,慈爱的倒映出我们的影子。

虽然升职成功了,那时坐在庆功宴席上的我望着你们激动却又疲惫的笑颜,没有喜悦,只有浓浓的不安。你们是在你们自己幸福机遇的海洋中逆游的鱼。明知水流迟早要将自己冲垮,却仍是不屈地逆流而上。我比起现在,倒是怀念起了曾几何时的几次全家出游。

那时的你们并未对社会有过多深入和踏足,只会在每一个阳光普照的天气,带着年幼的我“走南闯北”:去充满大自然氛围的森林公园野餐,去波涛汹涌的江上遥望,去五光十色的街上携手散步……对于那些日子,充斥在心的不只有怀念,更多是一种企盼。也许会有这种“不懂事”的心思是因为我还小,理解不了你们苦衷。但是,我只是在希望你们挺直腰,站起身,将卸去你们岁月的工作时间交出去,换来一段与我们共度的时间罢了。

那么名利的东西,在我眼中是绝对抵不过你们健康体魄的。靠劳作耗命的工作换来的那未来的美好,那也得有命去受啊!我宁愿你们轻松些,未来不堪些。因为那至少,能让我们一起走下去。

7.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七

一、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话题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们为了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往往会组织一系列的听、说、玩、演等活动, 而忽视了对写作的训练和指导。同时, 教师也会抱怨: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有点难度, 学生的表达中有许多语法和拼写等问题。写作又会影响教学进度, 批改比较费时费力,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易操作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教师规避对学生的写作指导, 转而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练习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指导。但是, 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其中任何一项能力的滞后都会制约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话题写作的思维激发和能力培养策略

1.取材——源于教材, 贴近生活。例如,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话题是Our animal friends, 要求学生学会介绍动物的特征, 并通过整单元学习, 学会用完整的语段表达自己喜爱的动物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喜爱的小动物, 通过有组织的语言进行完整表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就可以通过引导,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话题写作。

2.建构——激发思维, 形成框架。在确定好写作的话题之后, 教师就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下一定量的语言印象,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让他们回忆语言知识, 学会新旧整合、学会完整表述语言, 并在生生和师生互动中集思广益, 学会分享。最后, 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他们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作文框架。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中, 师生通过对话、游戏和集体讨论形式确定本单元作文话题为My animal friend (s) , 学生可以描述一个或两个动物朋友, 可以通过对它 (们) 外貌、能力、习性等的描述让老师和同学来猜猜看究竟是什么动物, 或是直接给出动物名称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其中一位同学描述的是一位动物朋友, 她通过对动物朋友兔子的外貌、能力等的描述让老师和同学喜欢这只小兔子, 并在结尾富有童趣地询问老师和同学是否喜欢, 比较富有个性:

My animal friend

Hello!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 is white and black. It has a fat body and two red eyes. It has four legs and long ears too. It doesn’t have wings, but it has four legs and two big teeth.

It can run, jump, sleep, drink and eat, but it can’t swim or f ly either.

It likes me and my friends.It is a nice rabbit.

I like my rabbit.Do you like it?

Miss Ni, do you like my rabbit?

通过教师的引导,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搭建作文框架, 他们对于朋友的描述都相对比较完整。而且我们要明确:学生的话题写作只不过是对所学知识一个比较系统的复习, 我们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通过教师有技巧性的引领, 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维运作, 将口头表达细致地自我重构, 通过书面语言呈现出来。

3.写作——善于模仿, 活用词句。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 为了完整表述一篇简短的文章, 学生势必要从教材表达着手, 对句型进行简单修改, 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优美的, 或是能使句子之间衔接更通顺的, 或是比较有新意的词汇和句子, 如果学生能在他们的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不仅能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且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就要带领学生对这些词句加以关注, 进行有意操练、举一反三, 在反复的口头操练中让学生将这些词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4.评价——相互学习, 鼓励创新。为了调动学生模仿写作和活用词句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措施, 例如在学生的好词好句旁敲上一个五角星, 并和学生约定, 集满20个五角星可以兑换一张作业免做卡。相信在这种鼓励性措施的推动下,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8.名家的淡泊境界 篇八

闲读古诗,读到宋代王淇写的《梅》,喜欢诗中的那句:“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通过对梅花在简陋的条件下,保持洁心雅性的品性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我想到了那些像梅花一样淡泊名利的名家们。

那个“墨梅丹青天下折”的王冕,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出身农家,经过自己的苦学,学识深邃,能诗作画。但他个性傲岸,不肯屈身权贵。著作郎李孝光想把王冕推荐做府衙小吏,他说:“我有田可以耕,有书可以读,难道还愿意整天抱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于是带妻儿隐居在九里山,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点瓜种豆,种稻种粟,种梅栽桃。还引水挖池,养了一千多条鱼。他搭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梅花屋。于是,他一边经营田园,一边读书写诗,画荷画梅,卖画换米。他作了著名的《墨梅图题诗》,正是他淡泊以致远的境界的写照:“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秃笔一枝墨一斗”的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边寿民,有“边芦雁”之称,他自幼聪颖,诗文书画,虽境遇困穷,却能坚守寒士清操。

据传,他对于同宗富家、同里豪绅,不乐往来,安贫守道,课徒之业,以文字笔墨自适。他25岁至49岁这段时期,出外漫游四方。漫游期间,边寿民的画传遍南北,声名日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親王爱新觉罗·胤禛在王府中“张其画四幅于屏”。尝劝边寿民“一游都门,可博进取”。然而,边寿民漠然不以为意,志不在此。从此,他归隐田庐,过起了“苇间老屋堪娱,纵三径全荒手自锄。爱纸窗木榻,平临水曲;豆棚瓜架,紧靠山厨。卖画闲钱,都充酒价”的平静淡然的田园生活。可见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境界。正如他所作的一阕自抒情怀的《满江红·苇间书屋》所云:“壮志已随流水去,旷怀不与浮云逐。”

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是个热爱文学、对文学创作有着狂热激情的人。同时,他又是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他几乎总是独自生活在乡下,整年在克罗瓦塞的故屋里写作或阅读。他蔑视金钱,从不追逐上流社会的或庸俗的名声;他从不参加文学的或政治的宴会,不让自己的名字与任何小集团和党派发生纠葛;他从不在庸人和傻瓜面前折腰,以获得他们的颂扬;他的相片从不出售;他从不在生客面前露面,也不在上流人士出入的场所出现;他说:“我将自己的作品奉献给读者,最起码我得保留自己的模样。”他每天整日整夜地工作,以致于沿着塞纳河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的水手,在远处把他家的四扇窗户当作灯塔。这个大艺术家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淡泊名利与金钱,他的境界令人深深折服。

在纷繁俗尘中打滚的我们,虽成不了名家,但可向名家学习,修炼身心,一颗素心看红尘。名家那样淡泊无尘的生活让我无限向往。我总在想,当我累了倦了的时候,我就回到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的家乡小山村,养鸡养鸭养鹅,种菜种瓜种花,读书写作,陪伴双亲。闲看花开花落,静听鸟语花香,任一寸一寸光阴静静流淌。那样的生活多么娴静安稳,岁月静好。

9.以**为话题的作文 篇九

可是,前面那辆车根本不理睬我们,依然不紧不慢的行驶着。这下,爸爸更加生气了,他歇斯底里地按起了喇叭,足足按了十几下,一边按还一边嘟囔着:“快让开,快让开,你超谁的车呢?”看着爸爸像只发怒的狮子,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忽然,一辆车“嗖”地插进了前面那辆车的空隙里。“原来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啊。”爸爸的脸瞬间阴转睛了,像一个小孩儿似的,乐呵呵地笑起来,“超呀,超呀,让你也尝尝超车的滋味。”只见前面的车也像爸爸一样,疯狂地按起了喇叭,似乎也无济于事,只好就这样继续行驶着。

突然,前面那辆车不知怎么了打了个转向灯,向右边行驶去了。他摇下车窗朝我们摆摆手,示意让我先走。我看爸爸笑了笑,他也摇下车窗,朝那个叔叔喊到:“你先走吧!”可是,叔叔还是不停地朝我们摆手,这样僵持了好一会儿,直到后面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爸爸才一踩油门儿,向前冲去把那辆车甩在了身后。

虽然今天烈日炎炎,但我和爸爸妈妈的心情比吃了十根雪糕还凉爽呢!一路上,我们欢乐的笑声酒满了车箱,久久回荡!

10.以**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

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儿吹面不寒,花儿粉面含羞,叶儿青翠欲滴,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一连下了几天的雨,我们再也在家呆不住了,一致决定去逛街。可是,话到了奶奶那儿,她不是说碗没洗就是说猪没喂,就是不肯逛街。哎,我们也没办法,只好留她一个人在家。

奶奶在家里洗呀,刷呀,扫呀,只要她不闲着,似乎家里永远有她干不完的活。这不,干着干着,手机响了。奶奶忙跑过去,拿起手机就喊:“家里没人,家里没人。”可手机还是“嘟、嘟、嘟……”响个不停。奶奶意识到自己一慌神,说错了话,仔细一想:家里不是还有我吗。又连忙跑去拿起手机:“家里有人,家里有人,我是玲玲的奶奶。他们都上街去了,有事找我。”可是手机那头还是不做声,只是“嘟、嘟、嘟……”响个不停。是谁打的电话呢?咋不做声呢?奶奶气不过,把手机扔在了床上,自顾自干她的活儿去了。

我们一回家,奶奶就吵起来:“你们出门又不把手机带起!不晓得是哪些人打来的电话,接了,他们又不讲话。烦死人了!”

一进门就搞得我们一头雾水,爸爸忙问是啥事儿。等奶奶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我们,我们都捧腹大笑起来。爸爸边笑边说:“妈,你没按这个绿色的接听键,人家咋跟你讲话呢?”

奶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还以为这手机和接电话是一样的呢!”

爸爸又反复让奶奶接了几遍。奶奶呢,试着试着,还是说电话好。妈妈呢,怪爸爸不早点儿让奶奶学。我呢,怪奶奶老是不肯学。

11.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一

坐在偌大的透着淡绿色的珠帘旁,喝着她精心泡好的一壶香茶,淡淡的茶香便在午后的阳光里弥漫开来。初识时,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纤弱而秀气的女人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相熟之后,我由衷地感到,她的身上既有来自东北黑土的坚毅,又有江南秀丽赋予的精致。

我生在齐齐哈尔,母亲是山东人,也算半个山东人吧。22岁我从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分到电视台,后又到广播电视报做编辑。经同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李昆。记得那天相亲之后,李昆送我回家,我才知道他就住在我的楼下。天哪,竟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3年里我怎么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肤色黝黑的“艺术家”?李昆从美院毕业,学油画的,当时在我们那里已颇有名气。我只是听说,但从来没有见过,可谁知就这么巧,竟成了我的老公。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1年后,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老公工作出色,做人本分,又会照顾人,而我在家贤淑,工作努力,事业上比翼双飞,生活中恩恩爱爱,日子在平淡而恬静中一天天走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老公单位效益不太好,他想下海经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就在这时,苏州的一个老同学成立了一家装饰公司,正缺人手,愿高薪聘李昆担任设计部经理。李昆和我商量,1个月后只身去了苏州。半年后,我带着6岁的儿子举家迁去。

那时,李昆在苏州做得很出色,收入很高,我们也算中产一族吧。由于我的工作迟迟没有安排好,暂时接送孩子上学,买菜做饭,也帮着李昆打理公司的琐事。半年后,李昆的公司在北京有了分公司,总公司让李昆去北京担任分公司经理。当时我怎么也不同意,可是没办法。在同学和老公一再劝说下,为了李昆的事业,也为了孩子,我决心只身一人留在苏州照顾孩子,做老公的坚实后盾。

说到这里,她流露出一脸的无奈,放弃自己心爱的事业,想必那时她经历了一番痛苦抉择。

由于李昆的公司刚刚起步,他竟半年没回家,平时也很少打电话。白天孩子上学,我在家没什么事,每天总觉得昏昏沉沉的。而江南的梅雨季节是最难挨的时候,看着那丝丝不断的雨悠悠地下着,我的心也和这阴霾的天一样低沉。后来,我参加了一个业余学习班,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居家女人,感到她们心中都有一份难以诉说的苦闷,多年疏离社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学习结束后,我再三考虑,准备走出家门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经过一番考察,根据自己的特长,我想开家小饰品商店。从审批手续到选地点及小店的装修,还有寻找进货渠道等等,全是我一个人操持的。这些都不难,最难的是老公不同意我做生意。他说我一直和文字打交道,平时上街买东西都不会讨价,做生意是天方夜谭。在我的一再说服下,老公才勉强同意。经过1个多月的奔忙,“新雅饰品屋”终于开张了。那天,老公专程从北京赶过来,我在培训班学习的同学也来捧场。后来,老公对我说,那天看到我的店,他对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了一些愧疚。

她拿出一本影集,让我看她的小店,小店里所有的饰品及陈设一如小店的名字—清新而雅致。她说人的生存潜力是巨大的,哪怕有时仅是一个梦想。

小店刚开张那阵子根本没有什么顾客,偶尔来个人,我都要惊喜一番。当看到顾客只环顾一下就离开时,我的心一下子又跌到了冰点。而最大的困难是,自己不仅说不好苏州话,而且听不懂。有时顾客讲了半天价,我也没听清他们说的是什么,最后顾客不耐烦地走了。从此,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我就跑到邻居家学苏州话。那些日子,连儿子也开始向同学学习方言,回家再教给我。有一次,朋友来我们家,被我那蹩脚的苏州话笑了个半死。人家笑,我却想哭,他们哪里知道我学这些苏州话是多么困难。

语言总算能应付了,可是那些小饰品满大街都是,没有自己的特色根本不好卖。后来,我就把学美术的本事用上,晚上孩子睡着了,我把平时买的一些好看的布料拿出来,自己做布艺。那一段时间,有时半夜醒来,突然有了创作灵感,便赶紧画下来,第二天在店里,抽空就动手做。几个月下来,小店里1/3的小饰品是出自我的手,邻家一些小老板看到我店里的商品,以为我又找到了新的进货渠道。由于我自制的小饰品新颖、别致,做工又精细,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特别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小动物,最受小孩子喜欢,他们来到我的小店就赖着爸爸妈妈不走;而那些布艺插花,最惹女孩子们青睐。有时,我还根据顾客的要求现做现卖。

看到她房角里几朵闪亮的小花,还有花瓶里那几束跳跃着绿芽的枝条,想必是她的杰作吧。

小店一开就是5年,每年的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2003年,儿子小学毕业了,李昆在北京的公司生意很好。可就在这年秋天,母亲去世了。母亲刚刚60岁,退休没几年,刚过了几年清闲日子,我知道,母亲是因惦记我而成疾的。在痛失母亲的日子里,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追求自我成功没错,却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家庭的幸福。于是,我毅然放弃了红火的小店,卖掉苏州的房子,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一家人终于团圆了,可是我又一次失业,成了真正的“北漂”一族。

我问她来北京后是否想再开一家小店。她说刚来想过,但想找一个合适的房子比大海捞针还难。

有一次,与以前的同事相聚,我好像又找回了当年的自己。说到报纸,心中的那份感动是从未有过的,忽觉自己像是一个离家归来的孩子,不管走了多远,经受了多少风雨,心永远与家连在一起。这是一个老报人难以割舍的情缘。我想重新做新闻。老公说只要我喜欢,他会支持的。我天天去报摊买报纸,看招聘广告。老公、同学也帮我到处打听。可是,好多次都因年龄过大而被拒之门外,我从未感到中年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压力。一直以为自己还很年轻,但的的确确是踏入中年了,面对这铁一般的事实,我感到一种无言的落寞。

几个月来,我四处奔走找工作,不停地投简历,不停地面试,我真的是心灰意冷了。后来,终于被一家报社录用,我的高兴不亚于当年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第二天,我早早从家里出来,偏偏堵车。我开着车,急得直冒火,差一点儿要弃车步行了。结果,到报社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1点了。工作两个月后,终于有一天,又一次堵车,又一次迟到。部室主任半开玩笑地说:,你这是上下午班呢?老大姐,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了,人到40岁,还上班做什么?家里又有钱,何必来受这份罪呢?我茫然了。40岁的女人就应该像蜗牛一样,早早躲进温暖的壳里等着老死吗?就因这几句半开玩笑的话,我竟一气之下把盼望已久的工作给炒了。

说到这里,她笑了,虽然笑得很平静、坦然,但是,她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不经意的傲气。我问她这样做是不是一种冲动。

是的,走出总编办公室的时候,我就后悔了。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当时,老公已经在大连开了一家公司,后又到新疆开了一家,可以说,我完全没有必要再出去工作。但是,苏州几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如果女人没有了自己的世界,她失去的也许是整个世界。女人的自信是在生活中自己给自己树立起来的,不付出劳动,不融入社会,最后留给女人的也只有一个女人的身躯而已。

虽然只做了两个月的编辑,对我来说收获还是蛮大的,起码我用自己的实力证实了40岁女人生存的价值。后来,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现在的这家报社,虽然工作比较累,但是,我感觉比刚到北京的时候从容多了,再加上报社离家不是很远,再也不怕堵车了。现在,我和同事及领导相处得很融洽,孩子也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老公仍然在大连、北京、新疆之间来回跑,一年有2/3的时间是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虽然还是分居两地,但是,我们的感情比以前更加深厚了,因为我们懂得了珍惜。我们没有因为有钱而变得懒惰和浮躁。我还和以前一样过着平淡的日子,上班下班,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周末去护肤,去健身房,今年还报了一个新闻研修班。日子有张有弛。

12.耕耘杏坛乐于淡泊 篇十二

人民教师当而已矣, 第一要义就是耕耘杏坛, 求真务实。笔者在1981年任教以前, 曾从事过企业会计工作13年, 任教以后从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26年。自1981年至2007年共承担教学155班次, 授课12918学时, 每年平均完成6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 每年平均完成课时量497学时, 每周平均完成课时量14.2学时。同时还承担孝感市经济类、会计类的会计培训, 自考辅导, 职称辅导, 就业培训, 函授辅导等教学工作。近五年承担《基础会计模拟》和《财务会计模拟》实践性教学10个教学班次, 指导毕业生论文答辩216人次。主持优质课建设1门, 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 参加省级试点改革专业建设1个。在教学中以“孔子的财政思想、诚信思想、伦理思想、会计思想、教育思想”启迪学生的思维, 对“优等生”和“差等生”不搞“一刀切”, “择善而从”, 依法执教、严慈相济、平等待生, 三十九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求真务实, 一直辛勤地耕耘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杏坛之上。

二、潜心钻研, 严谨笃学

人民教师当而已矣, 第二要义就是潜心钻研, 严谨笃学。自1984年至2007年11月, 在《经济问题探索》、《经济师》、《四川会计》、《财会月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85种刊物上发表文章118篇。涉及会计教育10个领域:经济思想研究、人文文化研究、文学小说研究、财务通则研究、会计准则研究、会计管理研究、会计拓展研究、财政税务研究、职业教育研究、其他相关研究。据《中国知网》披露:笔者的文章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62篇;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51篇;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18篇;被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收录11篇;被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3篇;被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1篇。为满足教学需要, 主编《基础会计》、《工业会计学》、《会计实训教程》、《企业财务管理学》等教材29本。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是20多位同事、同行、同仁的潜心钻研、严谨笃学和团结协作的结晶。多数文章反复修改达20多次甚至30多次才能付梓。在教学中, 经常运用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教育理念进行授课, 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索紧密地联系起来, 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人民教师当而已矣, 第三要义就是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内容。”在课余时间中, 经常到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报编辑部、企事业单位去收集新信息, 接受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更新旧观念。在1993年第一次会计制度改革中, 认真学习“两则两制”精神及其会计改革内涵, 在孝感市财政局的邀请下, 主讲《新会计制度转换》7个培训班达850人。在2001年实行的第二次会计制度改革中, 在《上海会计》2001年第8期至第12期上收集整理新《企业会计制度》, 在教学中大力宣传贯彻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2007年实行的第三次会计制度改革中, 在《财会月刊》2006年第3期至第11期上收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及39篇《企业会计准则解析》, 自费购买新准则和新通则7本书籍作为教学参考资料, 积极参加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孝感分赛区的培训工作和孝感市财政局、税务局举办的新企业财务通则、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工作。以新《企业财务通则》和新《企业会计准则》更新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三次会计制度改革中, 本着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观点, 学习、宣传、贯彻、讲授、撰写新会计制度改革内容。

四、自尊自励, 乐于淡泊

人民教师当而已矣, 第四要义就是自尊自励, 乐于淡泊。笔者经历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人生旅程。在2000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全员竞争上岗中态度端正, 主动选择教师岗位, 自尊坦言:农村读书当会计, 财校读书学会计, 中专毕业干会计, 调回财校教会计, 财大函授习会计, 三尺讲台说会计, 著书立说写会计, 毕生研究钻会计, 定岗应该是会计。笔者对会计教育事业的执着离不开已故爱人袁秋兰的大力帮助:一妻亦友皆知音, 互帮互助敬如宾。贤妻学习夫辅导, 愚夫撰文妻修正。电脑打字兼秘书, 科研能力大提升。著作等身妻有功, 难忘生前相夫情。在2004年暑假期间, 因生活无规律导致疾病缠身, 一度想离开讲台, 但经过反复思考后, 决定留在讲台, 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自励一首:我离不开我的老师, 我离不开我的学生, 我离不开我的讲台, 我离不开我的科研, 我离不开我的家乡, 我离不开我的家庭。倘若今时背井离乡, 莫测明日变化风云:生活漂泊不服水土, 工作繁忙疲惫身心, 收入波动更难偿债, 积劳成疾碧落黄泉。爱子孤独精神崩溃, 决策失误损失家庭。至此, 我的座右铭是:勤耕耘, 常创新, 乐淡泊。

摘要:人民教师当而已矣, 第一要义就是耕耘杏坛, 求真务实;第二要义就是潜心钻研, 严谨笃学;第三要义就是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第四要义就是自尊自励, 乐于淡泊。

关键词:耕耘杏坛,潜心钻研,开拓创新,乐于淡泊

参考文献

[1].徐汉峰, 刘胜英.孔子的五种思想是中国会计教育的奠基石[J].山东外贸教育, 2006 (3)

[2].孔子 (春秋) .论语[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 (1)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13.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三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一:文明伴我成长(601字)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有一次,我们家来了许多客人,而我却没有向那些叔叔阿姨们问好,对他们不理不睬,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妈妈一看我这个样子,赶忙对我说:“快向叔叔阿姨问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声“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阳台,继续干我自己的事情。妈妈见我不甘情愿,就过来数落我。我当时小,觉得自己并没有错,所以还和妈妈顶了几句嘴,不过没一会儿便落了下风。我被妈妈训得有些委屈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仿佛一眨眼,眼泪就掉了下来。从这件事当中,我明白了:要讲文明,懂礼貌,见到客人要问好。同时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

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二:文明与我同行(686字)

我家住在群山环绕,风景优美的五莲县,从小我就深深爱着这个地方。

可是,无论多美的地方都有一些不文明之处,有些人随地吐痰、乱贴小广告、酒后驾驶、乱闯红灯„„

生活在美丽的山城,你怎么可以漠视那尽情飞舞的果皮纸屑而不伸出双手?你怎么忍心让洁白的墙壁,留下串串脚印,还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呢?你怎么能让可恶的香烟在美丽的家园里烟雾缭绕,怎么能在公众面前上演刀光剑影、插队哄抢,怎么可以乱闯红灯,全然不顾人身安危呢?难道你没有察觉到他人眼神中那一丝担心、那一屡责备?美丽的家园不仅仅只需要别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举止呀!“文明与我们同行,我们与文明同行„„”文明在渗透我们的山城、渗透我们的建设的同时,也正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渐渐融入我们的心灵,融入我们的血脉!

说到文明,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就是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文明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幼病残孕让个坐,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不做破坏公共财务的事,遇到朋友打个招呼,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处处做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多做好事,不给别人增加烦恼,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的行为就会慢慢消失。讲文明,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建设文明山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一个文明五莲,打造魅力山城吧!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三:浅谈文明(580字)

/ 4 文明,人人都可以做到,它跟生活条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富翁可能乱丢垃圾,而一个穷苦的人可能举止文雅。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不需要什么必要的条件,只要愿意文明,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做一个文明人。

文明是一张名片。如果讲文明,那么别人会很愿意与你成为朋友。如果一个人不讲文明,那么几乎没有人愿意接近你,那么这个人就彻彻底底地失败了。一个人连文明都做不到,还怎么去干大事业? 文明是一种美德。人多拥挤的时候习惯性地自觉排队、在公共场合的安静,都可以让人看到。这些文明的举动正悄然改变许许多多的人。他们身上那种无形的力量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会让我们身处的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文明会让一个人成功。所有的伟人无一例外都讲文明。就说说美国总统林肯吧。有一次,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如果换了其他人遭到这种斥责,大多数都会大吼大叫,恼火地回击对方,这就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一个人讲文明,必然会为将来的成功做下铺垫。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如果你讲文明,那么请更加文明,如果你不文明,请变得文明,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四:文明礼仪伴我成长(544字)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就不能在社会及家庭中立足。的确,文明礼仪是人们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一种思想,一种品质。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是对祖国来说,礼仪就是品德的反映。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礼仪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

我暗暗下了决心,在生活中寻找那些微不足道却能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的行为。定了目标,便开始行动。

快要迟到了,我嘀咕了一句,并上了一节地铁。整个车厢都站满了人,我敏捷地一闪身,躲到一个角落,观察着整个车厢,人们都很安静,即使是打电话也会用手半捂着嘴,不影响他人。在这无比和谐的画面中,突然插进了一个不速之客,一位乘客到站,刚起身,一位小青年便一屁股坐了上去,全然不顾本已站在那位乘客前准备就座的老奶奶,又进来了一拨乘客,车厢更加拥挤。老奶奶倚着一根有好几只手的扶手,摇地东倒西歪,小青年却闭目养神假装什么也看不见,我气愤极了,可却无能为力。就在这时,一位大姐姐起身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并狠狠瞪了一眼小青年,默默地站在车厢中间。整个车厢似乎又充满了温馨,唯独那位小青年,把头埋地低低的。

我笑了,因为我看见,懂得文明礼仪的人远远多出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到站了,我一脚跨出地铁,感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我似乎又学到了许多„„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五:换个角度看文明(739字)什么是文明?似近在咫尺,又似远在天涯。

天天走在大街小巷,一条条醒目的文明标语被我们熟视无睹,川流不息的人群,竟没几人抬头望一下标语,更别说铭记于心,身体力行了。天天在发传单,一个个鲜红的大字倡议着:“文明从我做起。”这个“我”又指向了谁?看,或大或小、或洁或污的纸屑,瘪了的纸杯,废旧的残笔„„散落街头路边,在无助地呼唤:“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我们常把环卫工人称着是“环境的美化者”。可真正的“美化者”又有多少?不过是舞几下扫帚,为完成眼前任务,便拿工资的人罢了。转过角去,就随手扔了刚摁过鼻涕的纸巾!一个莽撞的同学在楼道上急速奔跑,完全无视墙上黑字白纸“轻声慢步靠右行”的警示标牌,2 / 4 一下子撞到正走路的小同学身上,侧侧身,头也不回,继续奔跑,留下满脸怨气的小同学!一声“对不起”;一声“谢谢”;一声“没关系”真有那么难吗?要是说“金口难开”,可这样的文明又岂是贵重金钱可比的。

当遇到一位哥哥或姐姐随手乱扔垃圾,你上前好心提醒,却招来一阵白眼,这样的情景你是否也遇到?

我们成天比靓、比美、比富,可是文明的言行,生活中最基础、最简朴的东西,似乎却在愈来愈远离我们。呈在眼前的早已是为了“文明”而“文明”——完成任务。这些,不是文明!而这恰恰被我们搞反了的“文明”,却是下了大力气去做的。呜呼!到底哪应是“标”,哪应是“本”?哪应是“因”,哪应是“果”?到底谁更重要?“文明”真的成浮云了吗?

有寥寥的几人,能习惯性地捡拾起地上的垃圾,学校会大肆表扬这样的同学,并给予奖励,于是队伍庞大起来,可是里面总有些是为了荣耀名利而来的!

文明在哪儿?如果不在我们身上,不在我们的身边,那么请大家团结一心,让文明回到我们的身边;让文明流淌在我们心间;让文明深深地注入我们的行动,随人,随时,随地!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六:文明礼仪伴我成长(497字)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吗?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过文明礼仪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七:生活因文明更精彩(611字)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凯里,正在争取“文明城市”的称号。然而,这个称号是能说争取就能轻而易举的拿到吗?这是不可能的,这需要这座城市居住的居民团结协作,互相督促。

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孝敬父母,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在行动上帮助父母„„这些都是作为未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这可以体现出中华人民道德之传统。这何尝不是一种文明?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尊敬老师,不与老师斗嘴、互相学习、彼此获益、要懂得感恩„„这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优良素质和良好的师生之情。这何尝不是一种文明?。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是合法的居民。对社区的动态要经常过问,对那些没有生活来源的贫困家庭我们要给予我们能奉献的爱心、对社区的不满要给予我们宝贵的建议、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不浪费资源、变废为宝„„这可以体现出我们的责任感。这何尝不是一种文明?

作为“地球母亲”的守护者,保护着。我们需配合“计划生育”的工作,我们应不能为了个人财产问题而大肆砍伐树木、建立不合法的工厂、挖山乱建无国家批准的房屋、私自用国家的公款去投资所谓的项目„„环境方面,我们应提高人口的素质。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

/ 4 吐痰、种植树木、拒绝使用所有的一次性用品、不浪费纸张、这么多的例子,这么多关于我们生活习惯的例子都来源于对地球母亲的关爱。这何尝不是一种文明?

生活处处有文明,生活处处需要文明。因为有了文明,这个城市就会多一份美丽,就会多一份精彩!

以文明为话题的作文八:人人都做文明小天使(720字)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放学急忙回到家里吃香蕉,那时我还不知道文明礼仪的习惯,吃完香蕉后,我随手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没想到香蕉皮的掉,竟然滑到了邻居的小孩,我顿时紧张起来,怎么办,如果告诉了妈妈,我肯定会被妈妈批评的。

这时我想到了妈妈时常说的一句话,做人要诚实,犯了错误一定要面对一切,我慢慢地走到了妈妈的面前,红着脸对妈妈说:“对不起,我把吃完的香蕉皮,扔到了地上,不小心把邻居的小孩滑到了,竟然出乎我的意料妈妈却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没关系,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就好,以后不要再随地扔垃圾了,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喊报告;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人让座;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我点点头,牢牢记住了妈妈说的每一句话。

还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支雪糕,吃完我随手把雪糕纸扔到了地上,一个阿姨过来问我:“雪糕好吃吗,我迷惑不解地看着她,可是地上还有雪糕纸,妈妈也严厉地训斥我把雪糕纸捡起来,我红着脸看了看路上的行人。没有人在注意着我,我感觉就像千万人的目光在盯着我,迫不得已才捡了起来,我深刻的记住了这个教训。

其实,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14.以关心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四

(一)只记得那是儿时的一个炎炎夏日,大地被烤的“熟”透了。白天的气温谁也受不了,我和妈妈也没有出门,只是像往常的待在家里,依旧吹吹空调,看看电视。

到了晚上,我们只好离开心爱的空调,去阳台玩。“别跟我抢!”我正和弟弟抢着一包零食,“这是我的!”

忽然,“啪!”的一声,整栋房子都黑下来了——停电了!你可得知道,在夏日没有电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一件大事啊!我们只好早早的就睡觉了。

静静地躺在床上,可我怎么也睡不着,因为热得不得了。我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天花板,静静的发呆„„时间久了,我的身上也都是汗,浑身都受不了。可我最后还是被瞌睡虫给征服了。咦?怎么这么凉快?有电了吗?我升了个懒腰,爬了起来,发现妈妈正坐在我的旁边。“怎么了,睡不着吗?快睡吧,我帮你扇扇风,你好睡一点。”妈妈正在疑惑地问着我。

“你还没睡呀?现在都几点了,你还在帮我扇风!快点去睡呀!”我焦急地命令道,还差点哭了出来。

“没关系!你是小孩子,要早点睡觉。我是大人,迟一点没关系。快睡吧。”

我只好乖乖地躺下,可我怎么也睡不着,时不时要去偷偷看一眼,依然看见妈妈在为我不停地扇风,头上挂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也不去擦,可能是怕汗滴到我吧。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时间一久,眼眶红了,枕头也湿了一大片。我依旧没有睡去,还不忘去看妈妈一眼。只见她坐在那里,弯着腰,静静地睡着了,那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这件事使我记忆犹新,我怎么也忘不了那次经历,怎么也忘不了你的关爱。

以关心为话题的作文

(二)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航灯。享受关爱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关心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因为有了关爱,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关心他人,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用我们坦诚的心,真心的爱去理解、支持别人,用实际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哪怕只是一点点。

那是寒冬的傍晚,北方的风夹着雪花呼啸,我冒着刺骨的寒风回家,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婆婆,身穿一件破棉衣,蜷缩在一个角落乞讨,手里拿一个破破烂烂的铁罐。前面一位过路的阿姨迅速掏出钱放进老婆婆的铁罐,然后匆匆离开了,老婆婆连连道谢。看她可怜的样子,我摸摸口袋,身上仅有一张面值20元钱,我不忍心给她,因为,这是我足足攒了一个月的结果,眼看着买自己心爱的四驱车的愿望就要实现了。雪花裹着她的银发,显得更加苍老而可怜。我迟疑了一会,终于下定决心,我闭上眼睛,慢慢把那张还残留自己汗渍和体温的钱放进那个铁罐中,老婆婆抬头看看我,连连道谢,还说我是小菩萨。()不知为什么,这时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帮助他人后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都渴望幸福、真爱,那就应该学会去关爱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去关爱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以关心为话题的作文

(三)关爱是名词,它是美好的前奏;关爱是动词,给予它生命,让它在人群中穿梭„„假如你说关爱只是代词,那么我也无言以对,你无心寻觅,有怎知它的美丽。

其实,关爱有时会朦胧不清,似乎喝醉酒的醉汉,迷迷糊糊。母亲早起晚睡,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毫无触动,那只是一个母亲的本能。陌生人一次简单的帮助,却让你感动不已,觉得关爱无处不在。也许过多的关爱会使人麻木。关爱泛滥,反倒让人觉得它无声无息。这是的关爱成了代词,代的是母亲的关心与爱护。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关爱拆开来理解:世上因为有了关心,空气中才弥漫了浓浓的爱意。关爱很形象吗?你错了,它很抽象,或许抽象派的“鼻祖”就是它。某些时候,严声厉气反而是关爱的充分体现,而和颜悦色却不一定是关爱。当孩子从川流不息的马路上穿过,母亲大声斥责:“你干什么?这样多危险你不知道吗?”孩子或许会暗暗责怪,但他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关爱。

小时候,妈妈常常用手打我。长大后学了“力”,我才发现,关爱原来是一个关于力的学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用了多少力,它也会回敬你多少。妈妈之所以不用东西打,只是因为她怕打疼孩子,所以用直接的接触来控制力量。而如果打疼了孩子,她也会得到相同的痛。

一些人想获取更多的关爱,而一些人则对关爱敬而远之。他们觉得关爱就是同情,而自己却不需要别人的同情。每每见到这些人,心里应该是对他们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15.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五

一、“淡泊名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淡泊名利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精神追求, 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不仅体现了人们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 而且还是人格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 无数共产党人弘扬“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需要我们继续以“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断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新时期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把人民群众的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淡泊名利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切实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 要有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 装着党的事业, 要发扬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树立远大的目标, 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要有不怕吃亏、乐意吃亏的奉献精神, 心中装着人民, 装着党的事业, 努力实践并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恩来的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奉献精神为世界各国所传颂。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逝世时, 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常罕见的事。一些国家感到不公平, 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说:为了悼念周恩来, 联合国下半旗, 原因有二:一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 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却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 中国有10亿人口, 占世界人口的1/4, 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 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 在他逝世之日, 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 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 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周恩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祖国和人民事业高尚品格的肯定。所以, 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 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 就在于他们对于名利的态度不同, 是追求名利或者重视名利, 还是淡泊名利, 轻视名利, 是检验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淡泊名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淡泊名利需要我们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 对祖国的奉献为根本目标, 需要我们以淡泊名利的心态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 任何个人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出发点, 一切行为准则需要围绕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淡泊名利与爱国是紧密联系一起的, 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周小平说:“不是我有多爱国, 而是由于人性和民族的天然存在, 所以我只能选择和我的国家站在一起。”爱国主义这种心怀是我们中国人都应该也是必须有的, 爱国就需要正确对待名利, 正确对待各种荣誉。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他们都以一颗淡泊名利的心态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建国以后, 我们革命队伍里涌现出了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先进人物, 他们不但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还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 对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树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行为品格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 在敬业中体现淡薄名利就要求公民忠于职守, 克己奉公, 服务人民, 服务社会,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在其位, 谋其事, 不图名利”, 这便是敬业。用心地对待工作, 尽力完成工作, 不抱怨苦与累, 不计较奖与惩。“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诚信即诚实守信, 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在诚信中坚持淡泊名利就需要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诚信, 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不宝金玉, 而忠信以为宝”等等, 无不说明诚信的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诚信是淡泊名利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一个人不讲求个人利益, 不求个人功名, 诚心诚意为他人谋利益的一种表现, 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坚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素养。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和睦友好。在各项工作中讲究淡泊名利就是一种对他人、对事业、对社会友善的基本表现。如果缺少了淡泊名利, 人们的友善就成为一句空话, 人们的精神就会被私欲蛀空, 心灵就会被腐蚀, 人就成了空有躯体的无木之本, 被私立所驱使, 就没有友善, 人们就会为了功名利禄而相互争斗, 人心就会变得越荒芜, 越悲凉, 社会就会变得越恐怖, 人与人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相反, 如果我们怀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境, 将心打开, 友善待人, 那么别人也会同样对待我们。在这样一种氛围的沐浴下, 社会将会产生更多友善的人, 社会关系将会更加和谐。

三、淡泊名利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需要

人们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在对待名利问题上, 不同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人, 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不一样的, 其对于名利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在各项工作中, 如果我们以淡泊名利的心态对待利益得失, 就会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 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如果过分强调名利, 一切从个人名利出发, 图名图利, 最终将为名利所累所害, 直到走向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贪图腐化的泥坑。淡泊名利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我们强调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 但是对于共产党人来说, 还是要坚持党的宗旨, 倡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 并不是否定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利益。通常情况下, 党员干部的正当利益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 淡泊名利要求党员干部在做奉献时, 不以获取个人利益为前提。从自己做起, 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别人, 首先要树立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的信仰和信念。其次, 淡泊名利需要在一切工作中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勇于吃苦耐劳, 任劳任怨。正确对待荣辱得失, 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惑, 不为浮华所动, 不为物欲所诱, 不为私情所扰, 为人民群众利益所想, 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对于工作中的苦,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 要敢为人先, 主动承担责任, 培养一颗高尚的心。树立淡泊名利的思想和品质, 就不会因一时的委屈而忧伤和埋怨, 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怨叹。淡泊名利有利于摆脱名利的包袱, 克服名利的累赘。淡泊名利需要我们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要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 培养淡泊名利的精神, 对于我们正确树立政绩观、廉政观,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在我们事业奋斗和追求过程中, 要用淡淡的心走漫漫的路。摒弃圆滑世故、功名利禄的世俗欲望, 坦然自在、洒脱坦荡。淡泊名利不是孤寂无味的禁欲主义、鹤立鸡群似的自命清高、规避竞争的推卸责任, 缺少能动的逆来顺受, 而是让人们反璞归真, 顺应自然, 守住生命自然的真实状态, 无私无欲, 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行为责任, 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才能真正不愧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孺童.道德经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丛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5]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16.以淡泊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六

——编者

老子 (公元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思想家,故有“老子天下第一”之说。

孔子 (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二思想家,故其雅号为“孔老二”。

天道章句之六十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孔子:虽然多次听您细说无为而治的好处,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政治哲学过于消极。您的道理都对,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老子:是否采纳一种政治哲学,最终不是道理问题,而是信与不信的问题。抽烟的害处大家都知道,可还是有那么多人抽。最坚定的抽烟者也许最知道抽烟的危害,可见,道理的力量是多么弱小。是否明白道理不是接纳的关键,是否信奉才是关键。你信奉的是一种国家政府应该积极有为的积极政治观,我信奉的是国家与政府应该“消极无为”的“消极”政治观。你说的道理我明白,我说的道理你也明白。但是最终还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信仰来自道理,却不依赖道理。当道理变成信仰之后,反对性的道理就不起什么作用了。信仰马列的人,听不进自由主义者讲的道理。反之亦然。

孔子:照您这么说,我们俩的分歧是信仰层面的,不是道理层面的。但是,我还是很想听您讲道理。您讲的道理总是那么简单而玄奥,总是有我们常人未曾看到的东西。

老子:关于道理和信仰的鲜明分殊,我的话虽是那么说,实际的情形又要复杂一些。有一种人,他有坚定的信仰,听不进别人说的任何质疑他信仰的道理。这种人的心灵是封闭的,不能与人对话,只能自说自话。还有一种人,他在有坚定信仰的同时,也愿意听听别人说的不同道理。这种人的心灵是开放的,是能够对话的。

孔子:我看,我们俩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的信仰不同,但是彼此能够对话。您知道我的“三人行”理论。

老子:是的,不论我们俩政治哲学的分野有多大,我们都是求道者。求道者之间当然要多多对话,这样才能加深对天道的体认。

孔子:我们进入正题。您的许多话,乍听起来似乎总是自相矛盾。不过,我想您一定自有“道理”。比如,您说的“为无为,事无事”。

老子:如果当时就有白话写作,就不那么费解了。我会这样写:要作为就做不违背天道的作为,要做事就做不违背天道的事。“无为”,“无事”,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做,而是不做违反天道的事情。

孔子:这个原则是没错,可是行起来还是难以把握,需要有实践智慧。

老子:认识、践行天道总有一个过程。人类一旦认准了吃够苦头之后才悟到的天道,就应该抓住不放。战后德国宪法也规定一系列根本原则(如公民最基本权利、分权原则、联邦主义原则),凭借任何权力都不能改动。剥夺公民的自由与权利,搞中央集权专制大一统就是违背天道,民众就要受苦遭殃。背离法治、侵犯人权就是违反天道。政府要绝对避免在这样的事情上有作为。

孔子:确实如此。请允许我一转话锋,您主张以德报怨,我有个学生曾拿这个问题问过我。(见《论语·宪问》)我认为不妥,我主张以直报怨。我的看法,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什么报德呢?我主张直面抱怨,用公正、直率、磊落的态度去对待。

老子:你的看法有道理,但是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你说的是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事情。在私人事务中,以直报怨也罢,以德报怨也罢,以德报德也罢,那都是个人自主选择决定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可是,我说的不是私人关系,而是公共事务中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国家与政府以及那些掌权的人,对待民众的抱怨,不论大与小、多与少,不论有理没理,都应以体谅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这样有了怨恨就会化解,而不会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况且,老百姓的抱怨常常是有道理的。民众在上,政府在下,政府的职责就是用理解的心情倾听民众的抱怨。政府既然是为民众办事的,民众有怨当然要向政府诉说。

孔子:您的这个提醒很及时。我常常忽略了私人哲学与公共哲学之间的界限,这似乎是儒家的通病。但是我们俩都不主张以怨报怨。

老子:你能意识到儒家的这个问题很好。修齐治平、家国一体、公私不分的观念太深入人心了,以怨报怨的确不应该。不仅如此,我还认为,政府不应该那么爱憎分明。如果民众对政府或个别掌权者有怨心怨言,后者起报复之心,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一来一往,无有穷期。

孔子:难道真有统治者与民众“怨怨相报”这样的事?

老子:这样的事历史上太多了。老百姓对政府有怨言怨行,政府一时奈何不得,等有了机会一起秋后算账。老百姓有怨要报,又怕被秋后算账。长此以往,统治者与老百姓必然彼此不容。只有政府以德报之,怨气方消。所以,必须对政府和领导人的任期进行限制,废除终身制,以防积怨太深,乃至“怨怨相报”。

孔子:难道政府应该像基督那样,有人打你的左脸,你还要递上你的右脸?

老子:对,就应该这样。政府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许多文明国家对公务人员都是这么要求的。天道是包容的,政府当然也应该是包容的。政府应该像天道那样包容异见,化解恩怨,消弭纷争。

孔子:可是,政府若不能爱憎分明,会不会导致是非不分,不讲原则。

老子:这个担心只是听起来有道理。私人可以爱憎分明。你不喜欢的人,你可以不与他往来,拒绝给他帮忙;但是,政府不能爱憎分明。所有的国人都是公民,不论政府或掌权者喜欢这些人与否,都必须承认他们是公民,都必须为他们服务。如果政府在为民众办事时,抱着爱憎分明的态度,那就糟透了。官员喜欢的人就得到服务,不喜欢的人就得不到服务,这样的政府便是少数人的政府,而不是所有人的政府。如此亲疏有别,天道的公平怎么体现?

孔子:嗯。有道理!容我回去再想想。我们虽然都是求道者,可是在很多方面是针锋相对的。您喜欢水,我喜欢山;您喜欢小事,我喜欢大事业。如果我们俩有什么相通的地方,也许就是您主张大事化小。如能化小当然很好,可是我担心,大事被化小之后还是不是大事。请您指教。

老子:你的确有大事业情结。“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那是多大多难的事业!谁不希望干成大事?我做梦都想。我俩的区别还不在是否要干大事上,而在怎样才能干大事上。你们儒家主张,要干大事就要干最大最难的事,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抓住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的看法相反,要完成大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要化大为小,把高难度的大事切割成低难度的小事,等每一件小事都完成了,大事也就完成了。你们儒家主张抓大放小,我主张抓小放大。

孔子:这个听起来太玄奥了。

老子:玄奥吗?我喜小厌大有两个实实在在的原因:一是人的认识有偏差,并不是浮在上面的、显而易见的、分量大的都是重要的。最大的冰山往往在水下面。体积大的因素不容易被忽略,体积小的更重要的因素却容易被忽略,就像那宇宙中的黑洞、白矮星,与太阳相比太其貌不扬了;二是分散决策风险。开车的人都有经验:一旦碰到多种危急的情形,司机把各个险情单一化逐个处理,就没有风险了。越大的风险越是要化成一个个小风险,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做投资的人。可是,政治家一旦有大事业情结难免自以为是,越发狂妄,最后走向天道的反面。

孔子:可是,这大事就是大事,怎能化小?

老子:不难。举个例子:国人治理刑事犯罪的思路,曾经是严打,重点打击恶性刑事犯罪,抓大放小,结果隔一段时间就要严打一次,越严打越多。美国纽约市曾以“犯罪之都”著称于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纽约的治安不是从打击恶性刑事犯罪入手,而是从清除地铁涂鸦入手,抓小放大。温床没有了,恶性犯罪就少多了,治安也就好转了。如果把小事都忽略了,只追求大事,结果适得其反。政府决不应该有干大事情结。关键是要把大事转化成易于操作的小事,从大事中发现小事。我说大事在小事之中,西方人说魔鬼在细节之中,异曲而同工。

理想的政府应该遵从天道,以淡泊简政作为施政的作风。以对待大事的态度对待小事,以对待多数人的态度对待少数人。对于一切来自民间的抱怨,不论大小多少,都以宽容的品德去包容、忍让。

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小的地方开始。理想的政府从不好大喜功。不追求大的成就,所以才有大的成就。政府若是轻易允诺,必然难以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则必会遭遇更多的困难。政府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一些,反倒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了。等到把小事都做好了,大事也就自然成功了。

上一篇:毕淑敏散文集读书笔记作文下一篇:民政局党委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