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的特点

2024-10-09

唐代茶文化的特点(精选8篇)

1.唐代茶文化的特点 篇一

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纵观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新与昌盛,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体呈现出周期性的递增增长趋势,其中,出现过三次发展高峰期,依次是战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而在唐代时期,由于国势强盛、国家开放、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等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封建时期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代的商业发展有自己特定的环境、特点和规律,对其进行一般分析与阐述 ,对当今社会商业经济的协调、快速有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关键词:商品经济

柜坊 飞钱 汇兑制度 对外开放

市场制度

唐朝是繁荣昌盛的大朝代,商业的发展与繁荣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美国学者L.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到,中国的唐宋时期是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人均收入的角度来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中有说到,唐代的人均收入相比以前的朝代增长了大约三分之一,相比当时的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此,对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研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 市场比较发达,管理日渐规范,商人遍布全国,商船往来频繁便利。“长安百万家”,长安、扬州、洛阳、成都等成为了国际型大都市,城内有市(商品贸易区),有坊(居民居住区)坊市分离,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市内店铺林立,有200多种行业,四方珍奇聚齐,繁华异常。李白的《估乐客》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说明了商业贸易的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唐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反映了夜市的繁荣,酒店、餐饮服务业的昌盛。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杜牧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都体现了当时扬州的繁华与奢靡气息。

二 在唐代的商业发展过程中,都市里出现了储蓄与支付钱币的柜坊,这种柜坊,接受存钱,并凭借一定的信物,替有钱者支付款项,而收取一定的柜租。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汇兑制度,可以避免长途携带钱币的不便和可能出现的危险,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这也是一种经济进步的标志。而唐朝对货币的改革,通用“通宝”即确定了后代货币的范式,对经济的发展也起了不小的推进作用。此外,像牙人牙郎得出现,也是一种经济进步的标志。

三 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是唐代商品经济中的一大亮点,唐代对外开放是促成其盛世形成的主要因素,英国著名学者威尔斯说到,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有唐一代,“盛唐气象”的恢弘、博大与开放,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象征。在当时,与世界的联系是空前的紧密,商品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对外贸易亦随着国力的强大而扩展到更广阔的国家和地区。而开展对外贸易必须首先扩展对外交通,这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唐朝在扩展对外交通方面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在这方面,史书多有记载。如唐德宗时宰相贾耽撰写的《皇华四达记》就曾记述说:当时,通往周边民族地区和域外的主要有七条交通干道:一曰营州人安东之道,二曰登州海行人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人回鹘道(参天可汗道),五曰安西人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此外,还记有从长安分别通往南诏的南诏道和通往吐蕃的吐蕃道。上述道路,西向可通往西域,穿越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的各个山口,到达中亚、南亚与西亚,甚或远至欧洲,即著名的陆路“丝绸之路”。此外,外国商人来此经商的规模也空前庞大,苏莱曼《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有一个时期竟达12万人以上,他们带着香料、药物和珠宝,换取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物。“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也是基于海运事业的发展。《新唐书·阎立德传》记载,唐贞观时阎立德在洪州造“浮海大航五百艘”。《西山杂志》提到唐天宝中泉州所造海舶“舟之身长十八丈,面宽四丈二尺许,高四丈五尺,底宽二丈,作尖圆形。桅之高十丈有奇。银镶舱舷十五格,可贮货品二至四万石之多。” 四 在商业的发展中,唐代对商品的产销和流通的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在商品生产上有官方的质量监督和样式规范,在销售上,有交易制度,价格管制以及行会操控制度。在流通管理上,有公验、过所制度。这些制度均比较完善,执行也十分有效。

唐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一 国家社会的稳定以及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唐朝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经过隋末大**后,四海一统,人心思定,社会出现了安定祥和政治局面。再加上唐政府对商业进行改革,创造一系列法令等,这些都便利当时商业的发展。

二 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国际贸易与国际交流,根据现在国际贸易理论,这是十分有利与商业发展,增加国民福利的。

三 唐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唐代的均田制基本满足了“耕者有其田”的要求,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的进步,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的大量兴修,农业的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制造业也在不断进步,像丝织、陶瓷、金属冶炼等都起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四 人们以追求物质财富为荣的理念得到了提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商业领域,从事商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五 唐代柜坊产生、飞钱的出现、货币的统一都加速了商业的发展。

唐代商业发展对现代社会发展经济的启示意义

一 社会安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局,和平的环境,发展经济都市空谈,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又会促进社会政局的稳定。

二 广开国门,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交流,这在现在尤为重要。当前世界,是知识技术大爆炸时代,一旦脱离国际轨迹,缺乏国际贸易与交流。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与落后。

三 重视农业生产与交通道路建设。商品的流通是商业活动的灵魂,有了商品的流通贸易才能正常进行。而商品的流通又依赖于交通。另外,农业发展也不容忽视,虽然说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比重在不断下降,但这并不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提高社会福利。四 完善市场制度。诸如:商品产销、流通监管、产权维护、灵活金融制度、保险制度。

五 统筹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经济发展区,进一步构建现代商品流通市场,重点建设商品物流中心,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要素市场以带动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

回顾中国的王朝历史,唐代的繁荣永远都像一颗耀眼的明珠,让人自豪而又不得不感慨,研究分析其商业发展的特点与原因,从中总结经验、学习并运用,以此加速当前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实现跳跃式赶超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唐代茶文化的特点 篇二

一、唐代校书郎的设置缘由

自从儒家学说占据统治地位后, 历代帝王大都从维护统治出发, 崇儒学、兴礼义、重文教, 并重视收藏整理典籍。统治者都相信典籍的功能和用途, 认为典籍不仅是治世之具, 而且从中能鉴古知今, 总结前代失败的经验教训, 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因此, 收藏文献典籍、设立管理机构, 并对所藏典籍进行整理、勘误、注释等编校工作就成为历朝历代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校书郎这一官职也就应运而生了。校书郎, 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通典》卷二六《职官八》记述了唐代校书郎的源起, 从中可看出此官从汉代到唐代的演变:

汉之兰台及后汉东观, 皆藏书之室, 亦著述之所。多当时文学之士, 使雠校于其中, 故有校书之职。初, 汉成帝时已命光禄大夫刘向于天禄阁校经传、诸子、诗赋, 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 太史令尹咸校数术, 太医令李柱国校方伎。后以诸大夫扬雄等亦典校于其中……后汉明帝以班固为兰台令史, 撰光武本纪及诸传记。又以傅毅为兰台令史, 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盖有校书之任, 而未为官也, 故以郎居其任, 则谓之校书郎。[1]155

据此可知, 汉代多以社会地位较高的通儒达学之人任此职, 如刘向校定经传、诸子、诗赋, 扬雄典校于天禄阁, 马融典校于东观, 等等。汉代没有设置专职管理图书的官署和官员, 而是以其他官员充任的, 往往是博学之士以他官典校秘书。后魏始设校书郎这一官职, 官品为正九品上, 但这样的官品表示校书郎已经变成一个职位较低的小官。北齐、隋唐延续这种设置, 也都属于低层的校书官职, 任其官者多是刚释褐的士人, 已经不再有像刘向、扬雄那样的“大夫”了。

二、唐代校书郎的分布及官品

唐代校书郎分属五个部门, 各部门的设置及官品情况有所区别, 具体如下:秘书省设校书郎10人, 官品为正九品上;弘文馆设校书郎2人, 官品为从九品上;集贤院设校书郎4人, 官品为正九品下;崇文馆设校书郎2人, 官品为从九品下;司经局设校书郎4人, 官品为正九品下。校书郎的官品, 以他们所服务的官署为准。同是校书郎, 秘书省的官品便和集贤院的不一样。秘书省是唐代文化事务管理机构, 掌经籍图书, 兼修国史。集贤院源自开元五年 (717) 设立的乾元殿, 一度又更名为丽正修书院, 开元十三年 (725) 始确立为集贤院。在这些校书郎职务中, 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品最高, 为正九品上, 而以崇文馆的校书郎官品最低, 为从九品下。

实际上, 这些人数有时会有所省减。如开元二十二年 (734) 二月二十五日, 即“省弘文馆校书两员”。《唐会要》记秘书省“校书郎本八员, 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十八日, 省四员。天宝十三载正月十三日, 却置”[2]1327。此处“本八员”的说法, 也跟两《唐书》所列的十人定员不合。看来, 各署校书郎人数常会有所省减和变动。两《唐书》所列的编制人员数亦并非一成不变, 仅可当作一种大概数目。有时还会出现同一个人在两馆都有过校书的工作经历。如韩昶, 《全唐文》卷七四一《自为墓志铭》写有:“年至二十五, 及第释褐。柳公公绰镇邠, 辟之。试弘文馆校书郎。相国窦公易直辟为襄州从事, 校书如前。旋除高陵尉, 集贤殿校理。”[3]7666校书郎的工作地点各不相同, 也各有所属的上级部门, 但是遇到急需时常常会互相合作。

三、校书郎的工作地点及地理环境

唐代校书郎的工作地点分布于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司经局。由于所属部门不同, 工作地点也各不相同, 有的在皇城, 有的在宫城。大概情况如下:

秘书省有两处:一处在唐代长安皇城内, 东临右威卫;另一处位于东都洛阳, 东临御史台。王起的诗歌《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序云:“起顷任集贤校书, 及升柏台, 又与秘阁相对。今直书殿有张学士, 尝忝同幕, 而与秘书稍远, 故瞻望之词多。”[4]5271诗中“蓬山”指秘书省, “柏台”即指御史台。因汉代御史府中列植柏树, 常有野鸟数千栖于其上, 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王起、李德裕之间的诗歌酬唱既体现了两人的深厚友情, 同时也说明校书郎的工作环境,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弘文馆分设于三处, 《唐会要》卷六四记:“武德四年正月, 于门下省置修文馆。至九年三月, 改为弘文馆。至其年九月, 太宗初即位, 大阐文教, 于弘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 于殿侧置弘文馆。”[2]1316大明宫弘文馆位于日华门外, 东临史馆。第二处弘文馆位于宫城内门下省东面, 北临史馆。第三处弘文馆位于东都门下省东面。

集贤院有四处:第一处集贤院在东都明福门外, 本是太平公主宅, 开元十年 (722) 三月, 始移丽正书院于此[5]377。开元十三年 (725) 四月五日, 皇帝赐宴于集仙殿说:“今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 宜改集仙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乃下诏曰:“仙者捕影之流, 朕所不取者;贤者济治之具, 当务其实。”[2]1322自此, 集仙殿改为集贤殿, 丽正书院改为集贤院。第二处集贤院位于大明宫光顺门外, 南临命妇院, 北接宫垣, 东隔街则诸王待制院。据王懋《野客丛书》卷二七引《集贤注记》记载, 此处集贤院颇具书香气氛, 南壁画阴铿诗图, 北壁画丛竹双鹤。四库当门画夫子坐于玄帐, 左右诸弟子执经问道。还有一处小院乃一行师所居, 院中有仰观台, 即一行占候之所。第三处集贤院位于兴庆宫, 建于开元二十四年 (736) 。兴庆宫集贤院在和风门外横街之南, 东隔水巷, 邻中书省。西接上舍内局。第四处集贤院位于临潼华清宫, 建于开元二十八年 (740) , 位于宫北横街之西, 南邻羽林仗院, 北隔街金吾汤院, 东接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宅, 西临卫尉寺。崇文馆、司经局, 位于宫城的东边。

以上这几处校书郎的工作地点, 集贤院所占比例最大, 这与时任皇帝唐玄宗的重视有关。集贤院在唐玄宗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元初期, 玄宗指令秘书省、丽正殿两处编校经籍目录, 集贤院在机构建置、地位、人员分工等方面明确而有序。集贤院建筑设计合理, 院落整齐, 环境幽雅, 非常适合读书和雠校。韩愈《送郑十校理序》中记录了集贤院在中晚唐的重要地位:“秘书, 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 不得朝夕视, 始更聚书集贤殿, 别置校雠官, 曰‘学士’、曰‘校理’, 常以宠丞相为大学士。其他学士皆达官也。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在选, 不计其秩次, 惟所用之。由是集贤之书盛积, 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书日益多, 官日益重。”[6]288文中所说“秘书”即秘书省, 坐落在唐官署集中地皇城内, 离天子所居的大明宫还有一大段距离。因唐玄宗无法朝夕观书, 于是便在大明宫内聚书集贤殿, 并设有校雠官。集贤校理其实就是集贤殿校书、正字。两者为不同时期的不同官名。从韩愈的这段描写看来, 集贤殿在中晚唐时期藏书越来越多, 秘书省所藏还不及其半。正是在这样严密而完备的体制下, 集贤院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化成就。

四、校书郎体现唐人的仕途期望

唐代的职事官有清浊之分, 以次补授。入清流、做清官, 是当时士人选择入仕职位的一个主要标准。清官一般都是士族习居之官, 以处身清要、职闲廪重为其特征。在唐代, 若是走平选常调的授官之路, 很难熬到五品的官位。但是, 清望官和清官不以资次迁授, 可以越级授官, 而不必循资格逐次守选、铨选, 再逐级迁授。进入清官系列就走上了官职升迁的快车道。校书郎是文士起家之良选, 也属于清官之列。《唐会要》卷六五“秘书省”条载唐宪宗元和三年三月《访择校书正字诏》有:“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字, 宜委吏部, 自今以后, 于平留选人中, 加功访择, 取志行贞退、艺学精通者注拟。综核才实, 惟在得人, 不须限以登科及判入等第。其校书、正字限考, 入畿县尉簿, 任依常格。”[2]1330这道诏书就体现了校书郎、正字在当时仕途选择中处于关注的焦点位置。

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都规定, 凡入馆院者, 五品以上为学士, 六品以下为直学士。这里的品级是指入馆官员的职事官之品级而言。如《新唐书》卷四七集贤殿书院条有:“十三年, 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五品以上为学士, 六品以下为直学士。”[7]1213从三品到九品官都在被选之列, 可知校书郎虽为九品小官, 但也处于学士之列。校书郎是其政治身份, 学士代表其文化身份。唐人认为作为学士是非常光荣的, 学士为文儒之美称。唐代学士与政治的关系较为紧密, 身处高位的学士往往围绕统治者从事着政治活动, 还有的在文化方面发挥极大的影响作用。由于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统治者又重视发展文化, 从而使学士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通过他们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而入仕为校书郎可以进入清官之列, 同时学士身份又是极大的荣誉和认可, 这对于广大的普通士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摘要:唐代校书郎之职多为校勘、整理图籍。校书郎分属五个部门, 各部门的设置及官品情况有所区别。唐代校书郎的工作地点分布于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司经局。

关键词:唐代,校书郎,官品

参考文献

[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2]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4]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5]孙逢吉.职官分纪[M].北京:中华书局, 1988.

[6]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浅析唐代服装特点 篇三

关键词:唐朝;服装;文化

唐装也称中式服装,现在唐装是中式服装的一个代名词,唐装,并非是指唐朝人的服装,而是指中国人的服装,因为中国人被西方人称作华人或唐人,因此,中式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唐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在从中原到塞北普遍施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李唐帝国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朝服饰文化在华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点而推陈出新,出现了一个大发展、大创新的时代。唐代服饰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一种雍容大度、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唐代服装的百美竞呈、雍容华贵、生气勃勃在女装的演变中得到了典型体现。这一时期的流行变化,被当时诗人称为“时世妆”。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着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唐朝300余年的服饰形象,可以分为褥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可以分为三个风格特点:一是杉颥、长裙,特点是窄袖衫身长仅至腰部,或及肚跻,裙子瘦长往往拖地,裙腰高及胸上或乳部。唐朝女子服饰的领子造型及其丰富,流传至今有圆领、方领、鸡心领、直领、斜领、双狐领、翻领等等。领口开得既大又低,使胸部直接袒露于外。二是长裙,它是唐朝女子喜爱的服装。这种裙下摆长,裙腰高,裙多刺绣花纹,色彩斑斓。比如,“花笼裙”,是用一种轻软、细薄、半透明的丝制品“单丝罗”制成,上用金银线以及各种彩色线绣成花鸟形状,罩在其他裙外穿,即所谓的外衬裙。三是唐朝女着男装的风气,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很大。

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参考文献:

[1]喻楚迪,王弈.時尚唐装流行秀.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石磷陕.中式服装设计裁剪与制作.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长安文化与唐代文学教学大纲 篇四

《长安文化与唐代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长安是公元八世纪世界上最为辉煌壮丽的都市之一,是唐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唐代文人宦游干谒与诗酒唱和的重要舞台。探讨长安与文人及文学的关系,是来长安求学的莘莘学子应该关注的课题。本课程通过长安文化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讲解,以及长安与唐代文学关系的探讨,使学生了解曾经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辉煌灿烂的大唐文化和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时:36学时 参考书目 研究文献类:

(宋)宋敏求《长安志》,(宋)程大昌《雍录》,(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普及读物类:

阎琦《唐诗与长安》,王捷三《唐代诗人与长安》,赵俊玠 郗政民 武复兴 房日晰 李志慧 编著 《唐代诗人咏长安》,以及有关唐代长安与唐代文学的各类读物。

一、绪论:灿烂的长安文化与繁荣的唐代文学

“秦中自古帝王州”,古都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其中西周、秦、西汉、唐,是西安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漫长的岁月里,诞生了辉煌灿烂的长安文化。

唐代文学在诗、文、小说、词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诗:唐代文学的主体。诗人众多;艺术精湛 ;体裁全面 ;影响深远 文: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骈散文共二万余篇。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词: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

二、唐代长安的文化景观

(一)所谓长安文化

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文化有所谓历时性和共时性,前者指文化时间,后者指文化空间。简而言之,文化即是指历史上一定区域内的精神和精神的物化形态。

长安文化指中国历史上长安地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其鼎盛期在唐代。长安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都城文化。长安据有关陇形胜之地,南北和东西的对峙与融和,以及帝都中心的思想,促成了长安文化居高临下的优越性和包容性。长安文化进则为边塞文化,退则为隐逸文化。

(二)长安文化与唐代文学的关系

长安文化与唐代文学之间双向互动,相互影响,互为生成。

长安是唐代文人生活的中心舞台,长安文化给唐代文学输入了特质,长安文化的研究 1 为唐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唐代文学是唐代文化的组成部分,而长安文化是唐代文化的缩影。文化与文学相关性的研究,学术兴趣点所在。

(三)唐代长安的外部环境

长安的建都条件:长安地当秦岭之北,渭水之南,位于八百里秦川中部。依山带河,易守难攻,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郑樵《通志略·都邑序》:“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为固。”

关中: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资治通鉴》卷一一:“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八水绕长安:北有泾、渭,南有潏、滈,东有灞、浐,西有沣、涝

(四)唐代长安的城郭布局

唐长安城分成宫城、皇城、外郭城。宫城位于全城北部正中,为皇帝起居处。皇城位于宫城之南,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外郭城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而建,为居民住宅和商业区。

唐长安城中,有太极宫(西内),大明宫(东内),兴庆宫(南内),合称三大内。外郭城:是长安城的第一重城。东西宽9700多米,南北长8600多米,周长36000余米。外郭城有十二座城门。东面三门,从北到南分别为:北通化门、中春明门、南延兴门;南面三门,从东向西分别为:东启夏门、中明德门、西安化门;西面三门,从北向南分别为:北开远门、中金光门、南延平门;北面三门,列于宫城之西,从东向西依次为:东芳林门、中景曜门、西光化门。

坊:坊是长安城的基本单元。整个长安城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纵横交错形成坊里。以南北向中央大街朱雀大街为界,街西有五十五坊与西市,街东有五十五坊与东市(兴庆宫,曲江各占去一坊,实为五十三坊)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五)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南山、太一山、太乙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宋程大昌著《雍录》卷五载:“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徹蓝田,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相去八百里,而连绵峙据其南者,皆此之一山也。”

长安城北枕龙首原,南望终南山。终南山拱卫长安城,为地理上的屏障。终南山有多处寺观山庄,为长安士人隐居读书佳处。

相对于世俗社会的长安城而言,风景秀丽的终南山是世外桃源。终南山构成的文化空间与长安城相互补充,互为进退。

唐代隐逸成风,一部分士人暂隐终南山,待时而起,以隐求仕,谓为“终南捷径”。刘肃《大唐新语》卷十载: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六)长安的民俗 官街鼓:官街鼓控制着长安居民的作息节奏,唐代长安人每天的生活在官街鼓声中开始,也在鼓声中结束。李贺有诗云:“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

官员的早朝:早朝为百官的日常活动,郑处诲《明皇杂录》载:“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

长安自秦汉以来,即是一个“五方杂错,风俗不一”,“号为难理”之地。

唐代长安南北相隔分为两大部分,北为皇宫,南为居民区,从而形成两个最明显的民俗圈。各级官员则介于二者之间,也是两者关系的纽带。

唐代长安的三大民俗圈:宫廷民俗圈,官员民俗圈,市民民俗圈。

长安市民民俗圈又可分为以下几个亚民俗圈

(一)一般长住的市井居民

(二)伶人乐伎

(三)西域胡人

(四)僧尼道士

(五)文人

三、唐代科举与长安

(一)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于二十世纪初废除,是影响中国文人一千余年的文官选拔制度 唐代文人的仕宦途径:一是魏晋以来的门荫制度,士族子弟“坐致公卿”。二是杂色入流,积久升迁。三是藩镇辟召,成为幕僚。以上三途皆非理想之路,唐承隋制开科取士,给广大士子打开了仕宦大门。

(二)唐代取士各科

科举的分类:常选与制举。常选主要有六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其中以进士与明经二科最盛。制举则名目繁多

举子的来源:生徒与乡贡。前者来自学馆,后者来自州县。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谓: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三)科举对文人生活道路的影响 科举对文人的影响:唐太宗语:“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资治通鉴》卷194)“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

(四)各地举子到京后的活动

行卷与纳卷:举子们为了榜上有名,进京后多方结交名公贵人,向他们投献诗文,叫做行卷,在考试前又须向礼部交纳习作,称为纳卷。

宋人赵彦卫 《云麓漫钞 》载::“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为挚,今有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也。”

(五)唐代文人进京的个案:《李娃传》

白行简的《李娃传》是唐传奇中写爱情题材的代表作。传奇以长安为背景,写一个读书人进京赶考在长安的沉浮。

官宦子弟荥阳公子赴京应举,与平康里名妓李娃相恋,资材耗尽被鸨母设计逐出,流浪街头,沦落为长安西市挽歌手,在挽歌比赛中遇其父,被鞭笞昏死,行乞于风雪中,遇李娃而获救,在李娃帮助下身体康复,读书中举,后两人结合,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

赴长安应举入住布政坊→→东市闲逛→→平唐里鸣珂曲遇李娃并居于此→→金尽被弃返布政坊→→沦落西市凶肆→→聘于东市凶肆→→天门街赛挽歌→→曲江受其父鞭笞→→沿街乞讨于安邑坊遇李娃而获救→→读书中第

四、唐代诗人与长安

(一)初唐四杰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初唐四杰。他们“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 3 大”(闻一多《唐诗杂论》),是初唐诗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诗人。

“正如宫体是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在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向江山与塞漠”(闻一多语)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遇赦后,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杨 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阴)人。10岁举神童,27岁授校书郎。武后时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其他题材的却未能尽脱绮艳文风。散文多赋、序、表、志等,今存50篇。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约636--695后)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任邓王府典签,后迁新都尉,染风疾辞官。居太白山中,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县茨山下,买园筑坟,终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颍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只作过几任小官。其诗以七言歌行体为佳。作品辞彩富艳,内容广阔,代表作《长安古意》,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和内部斗争,在初唐长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骆宾王(约626--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为遁王李元庆府属,又任武功、长安两县主簿。入朝为御史后,因多次上书议论天下大事,获罪入狱,贬为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不知所终。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内容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相近,但篇幅更长、铺排更甚,当时被称为绝唱。又精于五言诗。五律《在狱咏蝉》,借蝉自喻,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还善作骈文。在随徐敬业起兵时,写过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檄文采用抑彼扬手法,很有战斗力和号召力。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 4 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二)王维

王维(701-761)盛唐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官至尚书右丞。世谓“王右丞”。

其一生分为前后两期,以40岁左右(约为开元、天宝之交)为界限,早年对功名充满热情和向往,持儒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晚年则无意于仕途荣辱,亦官亦隐。退朝之后,常优游山水之间,体悟禅理,以随遇而安的思想为主。

《旧唐书》本传云:“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

王维很早入长安,并长期生活于此,长安文化主要方面都呈现在他的诗中。而作为长安文化进与退的边塞文化与隐逸文化也在他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中得到很好表现,从而成为“一代文宗”,李杜之所负时誉均不及王维。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和贾至舍人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放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三)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碎叶城,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其生平可分为五期。

(一)蜀中时期(705-725)。

(二)第一次漫游时期(以安陆为中心)(725-742)。

(三)长安时期(742-744)。

(四)第二次漫游时期(以梁园、东鲁为中心)(744-755)。

(五)安史之乱时期(755-762)。

《南陵别儿童入京》(七古)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四)杜甫

1、杜甫的家世与理想:杜甫(712-770),字子美,远祖京兆杜陵,徙籍襄阳,生于巩县。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的书香世家,自幼受到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重振家声成为青年杜甫的人生理想。先辈中对杜甫影响最大的有两位,一是其十三世祖晋代杜预,影响杜甫的政治理想;一为其祖父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影响杜甫的文学才华。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事业,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凌云壮志的形象写照。

《望岳》(五古):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提示:此诗名为纪游,实兼咏怀。泰山为五岳之首,极写泰山之高峻,为抒发诗人的远大抱负做铺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青年杜甫人生理想的形象写照。

2、初入长安的豪情: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图伟志,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游历生活,来到唐帝国的政治中心长安,开始了十年求仕的艰难生涯。当他刚踏进长安时,仍饱含壮游齐赵时粗犷、豪迈的情怀。高唱“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今夕行》)的豪言壮语,企图干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大业。诗人以“平交王侯”的气慨活跃于达官贵人之中,初入长安时诗 5 歌飘荡着豪情万丈的京华气象。

3、应诏落第的挫折:天宝六年唐玄宗下制“诏征天下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就选”,(徐松《登科记考》卷9)杜甫参加了此次制举。然而,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深恐草野之士斥言其奸恶,玩弄花招,使此次应举的读书人无一上榜。且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资治通鉴》卷215)诗人踌躇满志、准备入仕随君、再铸贞观之治的浪漫理想破灭了。

4、干谒与献赋:在应诏退下后的一段时间里,杜甫内心充满彷徨与苦闷,生活上也陷入了“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困境。为实现理想,也为生计,杜甫不得不走向了干谒献赋以入仕的道路,作于天宝九年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毫无顾忌地倒出了自己进长安一年多来的全部苦水,颇为自负地叙述了读书求仕的奋斗历程,真诚坦率地倾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此后又于天宝十年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可谓杜甫长安十年的唯一“亮点”,但此后却无结果。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五古):„„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5、长安十年的诗歌创作:困居长安十载,杜甫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穷愁生活,尝尽了人间的辛酸。饥寒的煎熬,使他对人生的体验日益丰富,对社会的观察逐渐敏锐,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政治的黑暗与民生的疾苦,因而诗作朝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此期约有诗一百一十首,为杜甫诗风的形成期。自抒抱负的作品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个人风格的形成则以《兵车行》为标志,并出现长篇五古《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秋兴八首》:长安情结的再现

此时,诗人身滞夔府,心怀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的自身,想到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家国,由长安胜事的追忆,引发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八首诗中处处交织着长安、夔州的转换,“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诗人反复吟咏,不能自已。对杜甫而言,长安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成为一个萦绕心头的情结,他自号杜陵野客、少陵野老,视长安为家园。在这个唐代的政治中心,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住过整整十个年头,对长安的依恋、思念、还有那“到处潜悲辛”的苦闷,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底。

《秋兴八首》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五)白居易

1、初至长安的崭露头角

白居易,原籍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生于新郑,中唐著名诗人。

张固《幽闲鼓吹》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2、登科后的踌躇满志

白居易二十九岁登进士第,与杜甫的困守长安相比,可谓少年得志。“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与元九书》),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德宗、宪宗时,已渐衰败的唐王朝出现“中兴”迹象,这也极大地激发了白居易的政治热情,作《策林》,入翰林,拜左拾遗,近侍皇帝,欲有所作为。此时的人生态度,深受儒家积极入世的传统思想影响,胸有“兼济天下”的政治报负。

3、《长恨歌》中的复杂情感 传世名作《长恨歌》作于白居易初入仕途任周至县尉时,此诗给白居易带来了巨大名声,唐宣宗《吊白居易》诗云:“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长恨歌》有多重的主题,更有复杂的感情。白居易在自编诗集时,把此诗归入感伤类。诗借李杨离合写一代兴衰,蕴含着诗人的政治寄托。

4、长安时期作品《秦中吟》和《新乐府》

白居易《秦中吟》和《新乐府》作于元和初在长安任职时,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新乐府序》中白居易明确指出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补察时政,干预社会现实,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如《卖炭翁》开头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如任周至县尉时《观刈麦》最后写道:“我今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贬官江州的政治挫折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所杀,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激于义愤首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却被旧官僚集团指责为越职言事,把他贬为江州司马,他只得怀着愤懑不平的心情离开长安。

在江州,白居易借一个被抛弃的长安歌女形象,写下名篇《琵琶行》,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6、对长安生活的追忆 白居易虽身在江州,长安的景物却时时俘现在眼前。《湓浦早冬》写道:“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只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另一首诗《山中问月》 写道“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松下行为伴,溪头坐有期。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

(六)韩愈

1、韩愈的家世与生平: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后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游于幕府。曾数次遭贬,晚年历官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长庆四年卒于长安。

2、韩愈笔下的长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韩愈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的生活: 《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4、韩愈的叹老嗟卑 《赠刘师服》: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5、韩愈的留恋长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 7 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七)杜牧

1、杜牧的生平经历:

杜牧(803-852)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望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晚年任中书舍人,因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 “杜樊川”。

杜牧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2、《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3、《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薇。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八)李商隐

1、李商隐的生平经历 李商隐(812-858),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李商隐九岁时,父亲李嗣卒于幕府,家境极为艰难。后来得到令狐楚、令狐绹父子的赏识与提携,二十五岁中进士,但此后却由于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中度过了坎坷的大半生,四十七岁时郁郁而终。

2、《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4、《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5、《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附论:千古沧桑话长安

(一)远古时期陕西一带的人类活动

百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已留下了陕西古人类活动的足迹,西安半坡则呈现了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生活的全景,临潼姜寨遗址、宝鸡地区数百处仰韶文化遗存,以及陕北仰韶文化遗存,8 都证明远古的陕西就是一片兴旺的土地。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也生活在关中西部和渭北的黄土高原,他们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基业,也埋骨于这片土地,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西周丰镐

公元前约11世纪,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武王继位后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并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开始。西周历12代约300年,公元前771年亡于犬戎。

(三)秦都咸阳

春秋时期,天下纷争,秦人迅速崛起,横扫六合,无敌于天下。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将都城自雍城(今宝鸡市凤翔)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公元前356年,商鞅在此主持变法。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将都城由此迁咸阳。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大社会改革。最终秦一统天下。

(四)汉代长安

汉高帝五年(前202),西汉开始营造长安城。汉高帝命丞相萧何主持营建工程,在秦兴乐宫基础上兴建了长乐宫,以秦章台为基础修建了未央宫。汉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故称”斗城"。城内宫廷官署与民居杂处,有九条主街干线互为经纬。汉武帝时期,又修筑了桂宫、北宫、明光宫和建章宫,并在城西开辟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当时长安面积36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都市。

(五)隋唐长安

公元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唐王朝建立后更名长安。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自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开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绪,历时72年。城市面积84.1平方公里,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分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宏大气魄,在中国建筑史、城市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顶峰时期。

(六)唐以后的长安 唐末904年,朱温毁长安城,唐以后,中国政治文化重心东移,长安失去了国都的地位,但仍为西部重镇。公元1374年,修明西安城,即现西安城墙遗址。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这座古老的都城迎来了新的曙光。今日西安,已成为一座内陆全方位开放的国际大都市。

5.我国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呈现的特点 篇五

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元明清也是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在茶叶的消费和生产,还是在饮茶技艺的水平、特色等各个方面,发着令人陶醉的文化魅力。特别是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大小城市的茶馆、茶楼),各种茶文化不仅继续在宫廷、宗教、文人士大夫等阶层中延续和发展,茶文化的精神也进一步植根于广大民众之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明清时已经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应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不得不提一提元代,虽然元代由于历史的短暂与局限,没能呈现文化的辉煌,但在茶学和茶文化然继续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元代已开始出现散茶。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民间则以散茶为主。由于散茶的普及流行,茶叶的加工制作开始出现炒青技术,花茶的加工制作也形成完整系统。汉蒙饮食文化交流,还形成具蒙古特色的饮茶方式,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这些为明代炒青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这是其一。

一、明代

明代饮茶风气鼎盛,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又一个兴盛期的开始,其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形成饮茶方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历史上正式以国家法令形式,废除团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向皇室进贡的只要芽叶形的蒸青散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自然蔚然成风,并且将煎煮法改为随冲泡随饮用的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上的一次革新,从此改变了我国千古相沿成习的饮茶法。这种冲泡法,对于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如改进蒸青技术、产生炒青技术等,以及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茶类的兴起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泡茶简便、茶类众多.烹点茶叶一大嗜好,饮茶之风更为普及。

二是形成紫砂茶具的发展高峰。紫砂茶具始于宋代,到了明代,由于横贯各文化领域溯流的影响,文化人的积极参与和倡导、紫砂制造业水平提高和即时冲泡的散茶流行等多种原因,逐渐走上了繁荣之路。宜兴紫砂茶具的制作,相传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当时宜兴东南有座金沙寺,寺中有位被尊为金沙僧的和尚,平生嗜茶,他选取当地产的紫砂细砂,用手捏成圆坯,安上盖、柄、嘴,经窑中焙烧,制成了中国最早的紫砂壶。此后,有个叫龚(供)春的家僮跟随主人到金沙寺侍卖,他巧仿老僧,学会了制壶技艺,所制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视为珍品,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供春也被称为紫砂壶真正意义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壶大师。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壶中妙手”。当时有许多篇名文人都在宜兴定制紫砂壶,还题刻诗画在壶上,他们的文化品味精和艺术鉴赏也直接左右着制壶匠们,如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著名文学家赵宦光等,都在宜兴定制且题刻过。

明代人崇尚紫砂壶几近狂热的程度.“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周容《宜瓷壶记》),“一壶重不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可见明人对紫砂壶的喜爱之深。

三是为茶著书立说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是最早为茶著书立说的国家,明代达到又一个兴盛期,而且形成鲜明特色。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权于1440年前后编写《茶谱》一书,对饮茶之人、饮茶之环境、饮茶之方法、饮茶之礼仪等作了详细的介绍。陆树声在《茶寮记》中,提倡于小园之中,设立茶室,有茶灶、茶护,窗明几净,颇有远俗雅意,强调的是自然和谐美。张源《茶录》中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阐明了茶道真谛。明代茶书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加以整理、阐述和开发,创造性和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展示明代茶业、茶政空前发展和中国茶文化继往开来的崭新局面,其成果一直影响至今。明代在茶文化艺术方而的成就也较大,除了茶片、茶画外,还产生众多的茶歌、茶戏,有几首反映茶农疾苦、讥讽时政的茶诗,历史价值颇高,如高启的《采茶词》等。

二、清代

清代沿承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现念,其茶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三:

一是形成了更为讲究的饮茶风尚。清朝满族祖先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肉食为主,进人北京成为统治者后,养尊处优,需要消化功效大的茶叶饮料。于是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等,深受帝王、后妃、吃皇粮的贵族们喜爱,有的用于泡饮,有的用于熬煮奶茶。嗜茶如命的乾隆皇帝,一生与茶结缘,品茶鉴水有许多独到之处,也是历代帝王中写作茶诗最多的一个,晚年退位后,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茶。民间大众饮茶方法的讲究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摄泡”。当时,人们泡茶时,茶壶、茶怀要用开水洗涤,并用干净布擦干,茶杯中的茶渣必须先倒掉,然后再斟。闽粤地区民间,嗜饮功夫茶者甚众,故精于此“茶道”之人亦多。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市场上有六大茶类出售,人们已不再单饮一种茶类,而是根据各地风俗习惯选用不同茶类,如江浙一带人,大都饮绿茶,北方人喜欢喝花茶或绿茶。不同地区、民族的茶习俗也因此形成。

二是茶叶外销的历史高峰形成。清朝初期,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量从我国运销茶叶,使我国茶叶向海外的输出猛增。茶叶的输出常伴以茶文化的交流和影响。英国在16世纪从中国输入茶叶后,茶饮逐渐普及,并形成了特有饮茶风俗,讲究冲泡技艺和礼节,其中有很多中国茶礼的痕迹。早期俄罗斯文艺作品中有众多的茶宴茶礼的场景描写,这也是我国茶文化在早期俄罗斯民众生话中的反映。

三是茶文化开始成为小说描写对象。诗文、歌舞、戏曲等文艺形式中描绘“茶”的内容很多。在众多小说话本中,茶文化的内容也得到充分展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中言及茶的多达260多处,咏茶诗词(联句)有10多首,它所载形形色色的饮茶方式、丰富多彩的名茶品种、珍奇的古玩茶具讲究非凡的沏茶用水是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记述和描绘最全面的。它集明后期至清代200多年间各类饮茶文化之大成,形象地再现当时上至皇室官宦、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的饮茶风俗。

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的100多年,资本主义入侵,战争频繁,社会**,传统的中国茶文化日渐衰微,饮茶之道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趋于简化,但这并非是中国茶文化的完结。从总趋势看,中国的茶文化是在向下层延伸,这更丰富了它的内容,也更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在清末民初的社会中,城市乡镇的茶馆茶肆处处林立,大碗茶摊比比皆是,盛暑季节道路上的的茶亭及善人乐施的大茶缸处处可见。“客来敬茶”己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由于制作工艺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六大类茶。

最后,对于茶叶营养与保健这一门选修课,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义,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和文化,也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一定认识,而对于这门课程的选修也感觉没什么问题,有一点就是老师您让我们品尝各种茶的时候场面有点混乱,一堆学生拥挤在上面,导致有的同学没能品尝到,这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听取一下,谢谢。

[参考文献] [1] 《茶的起源及传播》中华美食网 [2] 《论茶文化》

6.国内企业文化的特点 篇六

以传统文化伦理为基石和渊源,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特殊的分配方式、特殊的领导模式、特殊的人际关系等等)

一、国内企业文化的大致分类(中国企业文化动物性格)

在我国的企业文化特征的分类上,从企业关注对象、企业管理风格两方面将常青企业文化分为四类:象文化(人本型企业文化,以万科集团为代表)、狼文化(活力型企业文化,以华为为代表)、鹰文化(市场型企业文化,以联想为代表)和羚羊文化(稳健型企业文化,以海尔为代表)。

1、象文化(人本型企业文化,以万科集团为代表)

万科的综合评分最高。它的创始人王石有着很好的企业威望和社会尊敬度。但对于王石来说,他和万科的文化魅力不在于“个人崇拜”的无以复加,而是公司始终倡导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同时,万科推出了“培养专业经理阶层,鼓励优秀人才为企业长期服务,提倡健康丰盛的人生和培养正确的职业操守”这样充满人本主义精神的企业人文纲领。

人才被认为是万科最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王石提出这个观念时业界还很不以为然,因为在众多房地产公司看来,土地、资金比人才更重要。但在王石看来,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会向哪里汇聚。因此,万科很早就致力于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职业经理人当家的公司;竭力打造“阳光照亮的体制”。尊重人,为优秀人才创造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和人生,是万科成功的首要因素。

2、狼文化(活力型企业文化,以华为为代表)

华为8年周期性大裁员宣告一种新的人力资源模式的诞生,这种激励方式产生的强烈冲击波远比华为员工频频自杀强大的多,而且很可能产生外部性——比如引导效应、模仿效应,而且有些人赞同将此模式拓展到政府体制改革中,并想象其积极意义.更多的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这让原本就充满了忧患意识,崇尚秩序与稳定的全国人民非常焦虑,已经超出一个企业行为的范畴.按照任正非推崇的所谓狼文化而言,这种人力资源制度本身就是狼文化的具体化、制度化体现.非常吻合“秋天来了,冬天也不远了,该是抛弃老狼的时间了.”当然这仅仅是狼文化的一部分,狼为了生存竞争,狼行为的自然选择,即那些没有抛弃老狼的狼群被淘汰,而这些残暴的狼群为了小狼的食物供给充分,抛弃了老狼,完成了整个狼群的新陈代谢而生存下来.这样的狼文化曾经成就了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形成了版图无人匹敌的元帝国,任正非认为这样的狼文化同样能够成就华为,特别是在商业竞争愈加激烈,商业环境日益恶劣的条件下,华为没有别的选择,似乎也不知道别的选择.这种人力资源制度就是狼文化的必然逻辑,必然选择.但是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角度看,狼文化则充满了夷狄的血腥,蛮族的原始,这里没有感恩与亲情,没有尊重与相互责任.因此也就难怪人们更喜欢的是传统文化相协调的儒商文化,狼文化毕竟与中国文化冲突太大.但是不管你喜欢与否,华为充满狼性的企业文化培育的企业竞争力之强也是有目共睹的.相行之下中国政府机构的臃肿,与公共品供应的缺乏就非常明显,假如存在机构竞争,这里的人力资源可能需要类似的调整.当然这是在承认狼文化积极意义的角度可能产生的连带效应.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人模仿狼,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也有些企业模仿美洲豹之类动物.不过从达尔文进化论看,人是通过学习、关爱、组织战胜了所有的凶猛动物,甚至目前还需要保护这些濒临绝种的大型猛兽.信奉狼文化的成吉思汗确实曾经征服过亚欧大陆,可是历史证明了那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尽管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元朝是幅员最辽阔的朝代之一,而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丛林原则只是在资源配置上有一定的力量,但是在资源创造上,人类更多的需要人性的光辉.人类在进化到了今天,人类的创新已经产生了大量100年前难以想象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应该不需要恢复到赤裸裸原始状态,剥掉自己一件一件文明的外衣进行血淋淋的肉搏,在这个层次上,模仿狼文化或许是一个人性的倒退.3、鹰文化(市场型企业文化,以联想为代表)联想文化是典型的目标导向。柳传志时期,以强力执行,极大地支持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导向;以出奇制胜的创新,实现了企业绩效和市场份额的高增长。当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未来”的旗帜后,虽然联想文化在不断调整,但管理风格始终建筑在绩效导向的基础上,仍然是以做到一个目标再奔向另一个目标的扑捕动作,去获取要跳一下才够得着的高目标。联想最根本的东西没有丢——从大处看世界,对自身永不满足,不断进取。

《联想文化手册》框架和内容简介

1、历史(成长经历和管理文化变迁)

2、目标(使命、愿景、基本战略内涵)

3、价值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把握现在,)

4、风范(通过企业的英雄人物事迹,让大家有个活榜样)

5、行为准则(员工基本行为准则)

同样,鹰的精神——追踪目标也形成了伊利的企业风格。伊利内部一直在代代相传着一个关于狮子和羚羊赛跑的寓言:羚羊跑得慢就会被吃掉,狮子跑得慢就没吃的,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于是总裁潘刚率领伊利,主动承担开拓市场、培养和引导消费者、普及牛奶及营养知识的行业排头责任,并在近年实施二三线市场下沉战略和织网战略,经过两年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伊利在消费者中的品牌价值大大提升。

4、羚羊文化(稳健型企业文化,以海尔为代表)海尔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创新突破、追求卓越,但是它在实现创新中也强调和合,行王道而非诡道,走稳招而不走险招。当其它家电企业注重抓生产促销售时,海尔砸了冰箱,提出质量口号;当其它家电企业渠道为王,大力发展批发网络时,海尔提出“真诚到永远”,建立了全国服务体系;当某些家电企业试图行业垄断时,海尔走了多元化的路子;向海外发展,海尔选择了自创品牌而非加工制造。稳健发展在海尔文化中,就是靠执行力强作为保障,高层决策可以不走样地落实到最基层;而执行工作的效率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国际上成功率很低的流程再造,海尔在3万多名员工、200多亿销售收入规模的基础上,不借助咨询公司,只靠自己的力量就进行了以市场链为内容的全面流程再造,并取得了应有效果。西方管理界最近流行一句话:“战略就是实施”,因为战略制定只是少数人在短期内的事,而战略执行却是多数人长期而为之事。海尔中层干部的个体素质并不是最强的,但以张瑞敏为核心,以海尔文化为基础,就形成了一个最强的组织。

国营企业中,象文化企业比重最大,狼文化企业比重最小,民营企业恰相反;二者鹰文化企业比重和羚羊文化企业比重差别不大。各种企业文化类型并不是只有一个方面的,在突出表现某种企业文化特种的同时,往往该企业在另一种文化类型上表现出某种特质。

在象文化的企业中,国营企业象文化特征表现的更明显,并且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较为突出和集中,而在对人的关注上表现差异明显,民营企业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在狼文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狼文化特征体现更加充分,并且领导者的冒险性更加突出,而国营更加注重市场领先位置;在鹰文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鹰文化特征更加明显,并且领导者作为推动者和竞争者的角色突出,而国营企业更加注重市场份额和领导地位;在羚羊文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羚羊文化特征表现

明显,并在稳定性和有效性表现稍突出,而国营企业各项表现都较为均衡。

国营企业的排布表明:其细分文化类型多集中在以企业内部为中心的3/4区域内,因此,国营企业对外部不是很关注,是内部指向的。民营企业的排布表明:其细分文化类型则大多集中在以企业外部为中心的3/4区域内,因此,民营企业更注重企业外部,是市场和需求导向型的。

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几大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7.唐代汉族女子服装特点与审美 篇七

一、飘逸灵动———襦裙

唐代女子以穿襦裙服为主。襦裙服在战国时期兴起, 经过历代的发展到唐代时发展最为繁盛。唐初襦裙服主要沿袭前代旧制, 保持着自然清新的审美情趣。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道“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把少女的脸庞比作荷花, 罗裙比作荷叶, 两相辉映, 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到唐代中期人们以丰腴健硕为美, 襦裙服也开始呈现雍容华贵、宽大精美的风格。

襦裙服上半身是短襦或衫, 下半身是裙子, 还可以搭配披帛, 或者外套半臂。襦或衫是短的、贴身的上衣, 一般只到腰, 衫比襦要长点。襦的样式繁多, 主要体现在领口的变化上, 襦领有方领、圆领、斜领和鸡心领等。到盛唐时发展到了袒领, 袒领领口开得比较低, 一般开到可以看见乳沟。襦服同时也经历了从窄袖向宽袖的发展。唐初流行窄袖, 主要受胡服影响, 到后来逐渐流行宽大的袖子。唐代裙子的制作更是绚丽多彩, 款式繁多, 也是最能体现唐代雍容华贵的服饰风格。唐代裙子很长, 并且流行将裙子提到胸部或腋下, 并用丝带系在身上, 这种及地的长裙显示女性修长、妙曼的身姿。在北窑湾汉晋唐五代墓中出土的女陶就是穿着“长裙高束胸前, 下垂至地”。唐代的裙子不仅长而且也很宽, 有超过三米的“六幅罗裙”“、八幅罗裙”。

唐代人对裙子的材质、样式、颜色和图案是非常讲究的。裙子一般用丝绸来制作。唐代女性对裙子的样式可谓费尽心思, 不同款式的裙子层出不穷, 如“碧纱裙”“、上仙初着翠霞裙”等。唐安乐公主就曾用百种漂亮的鸟毛做成“百鸟裙”, 裙子的颜色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非常的美丽神奇。裙子的颜色绚丽多彩, 一般有杏黄、深红、月青、绛紫、青绿等, 而以石榴红最受人喜欢, 白居易曾写道“, 眉欺杨柳叶, 裙妒石榴花”, 可见其受到追捧程度。唐代裙子也流行不同的颜色相搭配的间色裙。襦裙的图案也是丰富多样, 从花、鸟、虫、鱼到象征权力的龙、凤无不被人使用, 并且做工精细、逼真。

唐代还流行在襦裙外面套“半臂”的一种短袖衫, 半臂一般到腰, 对襟, 襟前有丝带可以系结。除了半臂外还有披帛, 是在轻盈的沙罗上印上各种美丽的图案, 披帛披在身上缠绕在双臂间, 随着双臂的摆动而飘动, 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整体来说襦裙服上衣短小, 下裙修长, 加上系在胸前的丝带及轻盈的披帛, 充分展现女性苗条和修长的曲线, 同时又给人以灵动、飘逸的感觉, 加上匠心独运的剪裁、纷繁复杂的款式、绚丽多彩的色彩、做工精细的图案, 使得襦裙服不乏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气质。

二、自由开放———袒胸装

襦裙服到盛唐时发展到了袒领, 袒领即领口开得比较低而且很大, 可以看见乳沟, 这是中国服饰发展上前所未有的开放状态。唐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描写当时女子服饰的诗句“, 粉胸半掩疑暗雪”、 “胸前如雪脸如云”, 可见当时人们对这种袒胸露乳的着装持欣赏和接纳的态度。这个阶段襦裙服的裙子越提越高直接到了胸部, 而上身一般是薄、透的短衫, 袖子也越来越大, 就成了所谓的“大袖纱罗衫”。 这种大袖纱罗衫在唐代出土的文物和壁画中经常可见。永泰公主墓壁画上的女子大都穿着这种袒胸露乳、长袖翩翩的“大袖纱罗衫”。

袒胸装发展到后来甚至连内衣也不穿, 直接袒胸露背, 而裙子一般会选择轻柔的质地, 有时会在裙子上绣上团花, 披上轻柔沙罗肌肤若隐若现, 沙罗又要求“罗薄透凝脂”, 唐代诗句中“绮罗纤缕见肌肤”“、参差羞杀雪芙蓉”把女性的风情万种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簪花仕女图》中也有描绘穿着齐胸的长裙, 披着轻柔沙罗, 袒胸露背的女子。可见当时袒胸装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欣赏[2]308。

唐代的袒胸装最初是在宫廷流行, 唐代规定只准许贵族女子穿敞胸衫, 同时嫔妃、公主也是准许袒胸露乳, 而歌舞艺伎只准许半裸胸部来取悦他人, 平民百姓是不准许穿袒胸装的。但是到盛唐之后, 这种限制渐渐消弱, 平民百姓也纷纷以袒胸为潮流。唐代这种袒胸露乳, 并不是一种低俗情趣, 而是一种展示女性身体美, 是女性自由奔放性格的体现和自信的表达, 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取向[3]65。而唐代人对于袒胸装包容和欣赏的态度, 也体现了唐代人们开放大度、积极接受新事物的精神。虽然唐代的这一审美情趣没有得到延续, 却成为中国服饰历史上最为富丽洒脱的时代。

三、兼收并蓄———胡服

与女着男装几乎同时盛行的还有胡服。胡服不是特指少数民族服装, 而是所有异国着装的统称。唐代国力昌盛享誉四野吸引了大量异国的人们纷纷慕名前往。因此唐长安不仅有龟兹人、回鹘人等少数民族, 还有日本人、印度人、新罗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而唐代实行开放的政治策略, 百姓对于外来文化也持包容、接纳的态度, 因此各种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表现, 而这种外来文化也成了大胆、创新的长安人追求服饰潮流的新元素。胡服中最受人欢迎的是羃篱、胡帽、帏帽和靴子, 羃篱、胡帽、帏帽是女子出行时遮挡面容的帽子, 后人们逐渐去掉了帷帽, 直接露出漂亮的妆容, 帷帽则变成了与发髻相配的“透额罗”, 得到巧妙的利用。

胡服与中原襦裙的宽大不同, 设计比较简便。上身翻领、对襟设计, 窄袖, 上衣一般比较贴身, 下身条纹的卷口裤子, 腰间系上革带, 革带上由几个小革带组成, 称作“蹀躞带”, 主要起装饰作用, 脚上穿靴子, 头上戴帷帽, 整体设计比较轻便, 同时也体现出女子的骁勇刚健的阳刚之气。胡服男装与女装差别不大。同时胡服的图案吸收了各个国家、民族的特色, 出现了丰富多样、形态各异的图案。这些图案既有来自罗马、希腊的忍冬纹, 波斯连珠纹、翼神兽, 还有中亚狮子、骆驼等图案。对国外民族图案的吸收, 既丰富了胡服本身的装饰图案, 同时也丰富了唐代本民族服饰图案, 体现出唐服饰兼容并蓄的特点。

唐时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纷纷追逐胡服潮流, 《新唐书》中就有记载天宝初年, 宫廷贵族喜欢穿胡服戴胡帽, 妇女则学胡人穿着袖子窄小的衣服“簪不摇钗”。胡服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 除了自由开放的政治策略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影响外, 还与其自身特点和胡舞盛行有关。元稹的诗句“女为学胡妆, 伎进胡音物胡乐……”写的就是人们对于胡人的服饰、音乐、舞蹈的追捧, 特别是热衷于学习胡舞, 胡舞刚劲有力, 而窄袖轻便的胡服更利于表现舞蹈动作, 因此胡服也随之流行。另一方面胡服本身设计简单、轻便, 便于活动的特性, 比汉服更利于出去游玩, 也受到了女子喜欢。

四、富丽洒脱———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男女是不可以互换衣服的, 女性穿男装会认为不合礼法, 违背天地阴阳之道的, 是不守妇道的表现。《礼记集解》中就有规定“男女不通衣裳”。然而这并没有阻碍唐代人民对于服饰的追逐。 唐代女着男装的现象非常普遍, 不管是宫廷还是平民百姓女子穿男装都比较盛行。女着男装主要穿的是男子的常服戎装或者半臂, 戎装是头戴着软脚的幞头, 上身是圆领或者翻领的胯袍, 下身是小口裤, 在腰间系上革带, 脚上穿着红色、黑色的革靴或者锦履。《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有女子穿着圆领窄袖的袍衫, 脚上穿着乌皮靴子, 与当时的男性服饰差不多。唐高宗时太平公主就曾穿着紫衫, 腰系玉带, 头戴皂罗折上巾跳舞, 而皇上和皇后非但没有责骂, 相反赞赏有加, 可见唐朝对这种现象是开明和包容的。

唐代女着男装除受胡服男女装不分服饰风格的影响外, 更主要因为唐朝经济发达, 政治开明, 社会自由开放, 这为人们追求时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 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 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 特别是武则天登基让人们认识到女性也一样可以治理国家, 女性与男性一样拥有自主权, 自由选择自己的装扮, 而女着男装则充分表达了女性对穿衣自由的愿望。如果说唐代的袒胸装展现的是人体的美, 那么女着男装则体现的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挑战, 体现的是女性的个性美。此外女着男装的另一个因素是唐代儒、道、佛都得到了尊重和发展, 而受佛教“众生平等”及道家对女性的崇拜影响, 追求男女平等及个性解放在唐代成为广泛的趋势。

五、缤纷图案——装饰特色

襦裙服、胡服和女着男装充分体现了唐代服饰特点及审美取向, 除此之外唐代服饰在工艺上力求精益求精, 体现在唐朝人在服饰图案的匠心独运的设计。唐代的装饰图案既继承了周代的严谨、战国的舒展、汉代魏晋的飘逸风格, 同时设计更加自由、华美、圆润和丰满[4]279。唐服饰图案除了传统象征皇权的龙、凤图案外, 还增加了现实的花、草、虫、鱼、孔雀、仙鹤等的图案。同样唐代的装饰纹也样式繁多, 比较有名的是宝相花、陵阳公样。陵阳公样是一种对称纹, 在唐代的服饰中经常被用到。装饰纹后来发展了更多的章彩华丽的纹样, 如斗羊、游麟、翔凤, 还有对马、对凤等, 这些纹样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 在国外也同样受到了欢迎。尚刚在《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就曾写道“连珠纹、花纹和对称纹基本上可以代表唐织物装饰的风格”。

摘要: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 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 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 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关键词:襦裙服,袒胸装,胡服,女着男装,服饰图案

参考文献

[1]刘文娜.唐代妇女服饰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李丽.唐代女子着装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 2008 (2) .

[3]黄娜.唐代女子服饰特点浅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6, 19 (03) .

8.浅析唐代的饮食文化 篇八

关键词:唐代;饮食文化;道教;风尚

一、唐代饮食文化魅力

当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以后,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开始了。富裕风流、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开放流畅的中外文化交流,自由开明的仕进方式,自由自在的言论条件,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恢宏自豪、开朗奔放的气氛。在这种宽松优越的文化发展环境下,唐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很快便在没有意识形态束缚的饮食文化领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自由发挥。“无问贫富之家,教女不以针缕绩纺为功,但躬厄厨、勤刀机而已,善酿酿姐鲜者,得为大好女矣。……故偶民争婚聘者相与语日:‘我女裁袍补袄,即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1]崇尚烹调技艺的民俗民风,带来了发达的饮食文化,即使安史之乱以后的扬州城,依然是“街店之内,百种饮食,异常珍满。”而唐朝的饮食文化魅力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脱俗的艺术造型,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烹调技艺,故饮食之考究、烹调技术之高超,很早便闻名世界。饮食文化发展到唐朝,人们已不再单一追求饮食的食用功效,而是在保持饮食的主体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艺术欣赏功能和养生保健功能。所以,唐朝的饮食造形十分优美,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同时唐朝也是一个透明度较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开放,衣着开放,生活开放,所以,唐人的饮食制作,也极力追求一种冰清玉洁的透明效果。唐人的饮食质量高低、烹调技术的好坏,其光洁透明的程度乃是一个重要标准。故唐人的高级馔食,习惯称为“馔玉”;肉白如雪的生鱼片,习惯称为“玉鱿”;档次较高的美酒,习惯称为“玉液”。李白在《将进酒》一文中写到“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里的“馔玉”即是指珍美如玉的食品。第二是出神入化的烹调技艺,中国古代烹调菜肴的方法极多,炯、煮、烧、烤、烙,烫、炸、蒸、脯、腌,这些方法在秦汉时期已差不多全部出现,而这些烹调方法的技术改进、内在质量提高,则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以最常见的脍为例,也许更能说明从秦汉至隋唐烹调技艺的不断深进。脍是细切的鱼、肉。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乡党》已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由于自由流畅的国际交流,世界各国人民的饮食精华都被介绍到了大唐帝国,唐人在广泛借鉴他人烹调技艺的同时,也改进或更新了传统的烹调方法。作为面食文化的发展中心,四川的面食加工技术真可谓一枝独秀。第三是食疗兼顾的奇妙功效,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对唐代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道教“羽化升仙,长生不死”的养生理念使唐朝的饮食文化带上了浓厚的养生色彩,食治也成为去病强身的一种优先选择。食治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其一是药膳业的发达,其二是药酒的数量品种大量增加,其三是注重探索饮食规律。唐人用来食治的药膳有两种:一种是给没有病的人强身、美容、保健的药膳,它由纯粹的粮食、蔬菜、水果、肉酪等食物构成。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带给人类的决不仅仅是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包括自信心、想象力和思维灵感,这便是唐朝饮食文化光彩魅力的源泉。

二、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唐朝饮食文化快速发展,归因为以下三点:一、经济繁荣,为饮食文化发展尊定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朝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多个因素促进了唐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统治者始终坚持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国外同日本、印度、西域等地区经济交往频繁,使得唐朝经济空前的繁荣。二、文化昌盛,推动饮食文化的发展;唐朝时期,中国文化辉煌灿烂,士民阶层兴起,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唐诗的快速发展与壮大、绘画科技等方面取得进步、各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国外频繁的交往,在文化上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以及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使得唐朝的饮食文化更进一步繁荣。三、民族大融合,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唐朝统治者“胡同为一家”的理念使得生活在内地的华夏民族,尽管在饮食上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由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不断交融,饮食文化也不例外。同时,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是植根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和饮食原料之中的,受一定的经济状况所制约。

三、道教对唐代饮食的影响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因为自己姓李,于是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道教,使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因此,一些道教的习俗风靡了全国,道教对唐代的饮食也有了深刻的影响。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这样,大唐的百姓即使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道教经典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于是严禁捕杀食用鲤鱼。731 年正月唐玄宗下令“禁捕鲤鱼”[2],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3]。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更是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因此,在唐代鱼类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第二,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道教名词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的情况在唐代前基本没有,然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形成一种时尚。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 “菊道人”;用“神仙”、“仙人”命名,如 “玉桂仙君”、“仙人鸾”、“八仙盘”、“神仙粥” 等等;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等等。第三,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道教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的饮食习俗也被带入了民间。道教将上元、中元和下元分别作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大帝的生日,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唐代统治者将三元节进一步推广,下令民间百姓也必须遵守三元日食素并且禁捕杀渔猎的规定。今天上元节即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第四,道教养生食品深入人心,道教讲求养生,这个部分上文也有提到,道教炼制并服食丹药是其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的饮食也特别讲求营养。受这种道家饮食习惯的影响,唐代人无论是炊饭、烹茶、酿酒都喜欢在其中放入一些草药及营养价值较高的物品。这成为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

四、饮茶与饮酒风尚

提及唐朝的饮食,除了日常吃的食物外,两种饮品也是唐朝最具特色的的饮食文化代表。首先谈的是唐朝的茶文化,茶神陆羽撰写的《茶经》就是唐代茶文化的代表,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科举制度、诗风、贡茶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佛教二千多年来的历程,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和茶文化等广泛领域。唐朝佛教尤其是禅宗对饮茶风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我国寺院多建造在深山幽谷森林繁茂,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层深厚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山区。而且我国是茶的原产地,崇山峻岭原有大量野生茶树,为僧侣开辟新茶园创造了条件,故素有“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的谚语。寺院广种茶树,也促进了民间茶园的发展。2.推动了茶叶技术的进步。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时,亲眼看到西山寺僧人创造了一个茶叶新品种,写了一首赞美诗:“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倾余”。陆羽创造的是蒸青饼茶,社会上饮用的也都是这种茶,而西山寺僧人则创造了炒青散茶,佐证常德是我国炒青绿茶的发祥地。3.皎然率先提出了“茶道”这个词。他不但专攻佛经,而且对茶文化造诣很深,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茶道”一词就是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创造性的率先提出,诗曰:“……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禅宗“静心”、“自悟”的宗旨以“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贯穿到茶道之中,是诗化了的茶道。茶中有道,悟茶也悟道,把饮茶从技艺欣赏提高到精神享受,我认为佛教对茶道的影响,主要是禅宗思想的影响。皎然把茶道与佛理结合起来,是他的一大贡献。唐代不仅在内地饮茶成风,而且迅速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自中地,流于塞外”。殊不知唐代文人嗜酒特甚,有关诗文也特别多,因此唐代的“酒文化”是别具一格的。就中唐初的王绩,算得是一个先锋。王绩长期弃官在乡,纵酒自适,他所作待文多以嗜酒为题材,其中有一篇《醉乡记》,将历来的嗜酒文人称作酒仙,以为榜样。文中道:“……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召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予得游焉。”大凡把酷好饮酒且替饮酒的人称之为“酒仙”。自从有了“酒仙”的美称之后,酒仙便层出不穷。唐代中期就有“酒八仙”之说,称嗜酒的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为“酒仙”。八仙中嗜酒最著名的当然是李白。李白爱酒,他的酒诗也相当多,其中有许多名篇,《月下独酌》就是佳作之一,还有那一曲千古绝唱《将进酒》,虽说从某种程度是宣扬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实际上也是诗人心灵深处回荡着的一曲痛苦悲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把自己的愁闷痛楚,恨不得都消释在酒中,没有酒就不会有他的佳作,也就不会有他的生活。他的《把酒问月》诗,表达的正是一种寄情于酒的愿望:“所愿当歌对清酒,月光长照金樽里。”还有那首《客中行》,也表达了诗人同样的心境。传说李白最终因酒而死,那是在他大醉之后,下到采石矶大江中捉月,结果被江水吞没了生命。唐代文人饮酒,极重花前月下之酌,李白的《月下独酌》即其一例。这实际上是诗人孤独寂寞境遇的写照,不仅在“月下”,而且为“独酌”,沉闷的心绪因酒而消散,随月而飘去。当然,也难免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时候,那就很难得到解脱了。这是一门我们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文学,十分了不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过去!

唐朝因为其繁荣强盛的国力致使了文化极度的绚烂,饮食文化作为文化范畴的一种自然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唐朝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还有许多需要去挖掘,这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的所在了吧!

【参考文献】

[1]房千里.投荒杂录[普通古籍]:一卷[M].上海:国学扶轮社,1915.

[2]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上一篇:城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需求调查问卷下一篇:村便民服务站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