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美丽的纹样(精选11篇)
1.第3课美丽的纹样 篇一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导学案
作者简介
品味成功的艰辛——王海桐
王海桐,198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1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以及蔡志忠漫画等。她最欣赏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教育时常说的话: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识记知识必备
一、读准字音 单音字
(1)双钳(qián)
(2)懵懂(měnɡ)
(3)沙砾(lì)...(4)尴尬(gān gà)
(5)攥住(zuàn)
...(7)浑浑噩噩(è)
(8)呓语(yì)
..
二、用准词语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刻骨铭心:形容感受极深,永远不忘。
(2)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了下去。(3)桀骜不驯:桀骜,性情暴烈,倔强;驯,驯服。性情凶暴,不服管教。(4)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5)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6)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不知如何是好。(7)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8)海市蜃楼:比喻虚无缥缈的或虚幻的事物。
(9)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从不分离。2.辨析正误
在这次比赛中得了冠军,他围着赛场狂奔着,呼喊着,那得意忘形的样子,让大家都有....些啼笑皆非。....辨析:“啼笑皆非”意思是让人哭笑不得,原因是遇到了“尴尬事”,此处不合语境。
(6)逡巡(qūn).(9)恬静(tián).
探究文本研读
应用体验之旅
(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螃蟹(xiè).B.呓语(yì)
.D.希冀(jì)
.逡巡(qūn).呜咽(yè)
.
拙劣(zhuó)懵懂(měnɡ)..恬静(tián)
惩罚(chěnɡ)..C.豁然(huò)
刹那(shà)
攥住(zuàn)
干瘪(biě)....挫败(cuò)
诠释(quán)
横行(hénɡ)...解析:A项,“拙”应读zhuō;B项,“惩”应读chénɡ;C项,“刹”应读chà。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沙砾 幼稚 芭蕾舞 海市蜃楼 B.拨河
绚烂
爆米花
只赚不赔 C.枷锁
灌木
辩论赛
云淡风青 D.植根
悬念
实验班
跌跌踵踵
解析:B项,“拨”应为“拔”;C项,“青”应为“清”;D项,“踵踵”应为“撞撞”。
答案:A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________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路历程。
②这些青春之歌中的________,却是我们身体中无法磨灭的年轮。
③世事尘嚣,尤须心灵________,置身于人才济济的理科实验班,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
A.固执 旋律 恬静
B.偏执 韵律平静
C.固执 韵律平静
D.偏执 旋律 恬静
解析: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偏执:偏激而固执。旋律: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 2
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恬静”比“平静”词义更丰富。
答案:D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由于我是个拙劣的小偷,使我无辜的母亲不经意间受到连累。
C.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着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D.这种压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强大,以致我在高考模拟中发挥失常。
解析:A项“虽然”改成“即使”;B项“由于”或“使”去掉一个;C项“传来……的声音”是一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语病。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C.⑥⑤③②①④
B.④⑤③②⑥① D.②⑤④③①⑥
解析:A项,④句承接上文“北方”。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⑤句写“瓢泼大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变化的特点。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⑥句③句续写“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句。
答案:A 3
二、阅读鉴赏(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想象鸟鸣的幸福
曾 柱
①我一直认为,鸟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这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鸟们是乡村的大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抑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一粒粒细小的鸟鸣,像赤脚农夫在软软的耕地上撒种时脱手而出的种籽,唤醒牛马,唤醒村庄,唤醒道路,唤醒树林,唤醒房屋。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族还是乡村一族,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在接近最乡村的人物或者物什时,我们会习惯地用城市的口吻说:那些乡村老大。
②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记得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这句话让我感动。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你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纯纯地传过来。我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诗:鸟声是树的花朵。多好,这样,满树叶子便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③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这是个有着古典诗歌般美感的名称,充分体现出了汉语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略带暖意的鸟声很快就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词语里暗含了一个多么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国画简墨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具象。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④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古典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
更灰土、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乃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总能在起飞的瞬间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盛中国的那把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我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⑤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人为地列为“四个坏蛋”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最亲密的联盟。”
⑥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在城市蛰居的人们又何尝有一只土拨鼠快乐呢?《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此种情境,今天的我们已只可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又哪里还有心静听?因此,对于我来说,对于蛰居在钢筋水泥里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6.第①段中鸟鸣声“唤醒”牛马、村庄、道路、树林、房屋,无理而妙,请说说用“唤醒”一词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表现了鸟鸣给我们带来的愉悦、生机和美妙,表达了对鸟鸣的赞美。
7.说说第④段中“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一句所表达的意蕴。(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鸟鸣声与乡村始终保持着和谐状态,动静相宜;②从侧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8.文章最后一句说“对于我来说,对于蛰居在钢筋水泥里的人来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作者为什么说“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又有何深意?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文通过想象,描写了一系列美好祥和的画面,表现了鸟鸣声带给我们的快乐。(解释鸟鸣的美好)(2)作者之所以只写想象的东西,正表现出了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这种美好东西的缺失。在美好的画面下面,我们不难读出作者的遗憾与伤感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憧憬与期盼。(3)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灾难。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以散文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思考: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隔,而应是双方的和谐共处。
三、表达交流(12分)9.下面是对王海桐的介绍文字,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文字。(6分)①她的散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于2005年入选广东版高中语文教材。②王海桐,女,2001年应届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以四川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③2005年本科毕业,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加入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④2005年夏天,曾经参加北大招生网组织的“大学学业安排与人生规划”在线咨询活动。⑤曾代表光华学院赴台湾大学、美国曼隆学院交流,大三暑假赴香港参加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实习项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②⑤③④①
10.针对王海桐的“不好意思”,你有什么话要说?请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6分)
当北大女生王海桐的文章被选入广东高中教科书一事接受记者采访时,三处提到了“不好意思”——一是对自己偶然当上高考状元“甚至有些‘不好意思’”;二是对很多单位向你约稿谈高考状元个人感言“这样的文章很不好写,也有些不好意思写”;三是为什么把自己的生活写进文章时,“不过我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让太多的人知道了我心里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短短的被采访对答之中,王海桐先后用了三次“不好意思”来对自己文章被选入广东高中教科书之后的情感。王海桐是真诚的、坦率的,也是谦逊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她的清醒。今天,在崇尚高考状元的时代里,一个小女生面对自己的辉煌做出了“不好意思”的回答,在浮躁动荡的岁月里,保持一份平静的心境,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保持一个特有的想法,不随波逐流,不显山露水,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
2.第3课美丽的纹样 篇二
相传,古时候的“敦煌”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是由一块绿色宝石变来的。
汉唐以前,西部的匈奴屡犯中原,而汉族统治者为了避免战争,便采取“和亲”政策。有一年,汉朝一位公主要远嫁了,临行时,皇帝给她金银绸缎、茶酒马匹无数,她都拒收,说:“此行千里,一去难归,我只要皇上后花园里的那颗绿色宝石。”皇帝只得依允,把绿色宝石交给了公主,但他却派了两个武官送行,暗示他们在途中将宝石盗回。公主看穿了其用心,时时提防。
当护送公主的大队人马快到匈奴地界时,公主便把绿色宝石悄悄塞进皇后给她的那只仙鹤嘴里。第二天仙鹤死了,公主便差人把仙鹤埋进深沙里,同时告诉大家:“昨夜仙鹤被人害死,绿宝石也被盗了。”武士们吓得失魂落魄,那两个武官只好溜走,回朝廷报信。没过多久,埋葬仙鹤的地方便出现了一片绿洲,往来的宾客商队称它是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宝石。这地方就是现在的“敦煌”。
3.让作文和心灵一样美丽 第3章 篇三
情感和语言是想象的翅膀
纯洁美丽的文字,源于纯洁美丽的想象;而纯洁美丽的想象,源于纯洁美丽的心灵。
想象,是对大脑储存的表象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认为,文学家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康德认为想象力具有联想、再生、复现、复制、建构和创造的能力。作文,实际上就是真实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语言的积极投入。
《文心雕龙·神思》(此处及后面的几处注释,均摘自龙必锟的《文心雕龙全译》)中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意思是说,神奇的想象在作者的心胸,而思想感情是统率它们的关键;事物的形貌在作者的耳目之外,而语言是掌管它们的枢纽。当其枢纽—— 语言通畅的时候,那事物的形貌便都能显现出来;如果支配想象的关键—— 思想感情受到阻塞,那神奇的想象就会逃遁。
在作文时,一些同学常常感到思绪混乱,不知从何处入手,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枯燥无味。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深入到形象中去,作品也就失去了美的光彩。有一个女孩,才读初中三年级就发表过许多作品,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情感和语言。这个女孩曾读过许多优秀的童话和神话。童话和神话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离奇,这不仅直接丰富了她的想象力,也丰富了她的情感和语言,而情感和语言是想象的翅膀。
作家运用想象,能把分散的、零星的生活素材集中起来,概括起来,熔铸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想象可以伸展形象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可以丰富形象思维的层次和角度。艾青说:“想象是从真实中产生的,真实是由想象来丰富的”,“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诗人把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像一条线串连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不论是明喻和暗喻,都是从抽象到具体、具体到具体之间的一个推移、一个跳跃、一个转化、一个飞翔„„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联想、相象而产生的。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相象。”毛荣富在《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中说:“想象本身是一种审美,是一种形象思维,但又是以理性认识为其底蕴的。一个对生活缺少激情与真知灼见的人,永远不可能有合情合理、富有诗意的美好想象。因为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和精彩表现。”
周国平在《南极气象素描》中这样展开想象描写日出:
日出前那一刻的天空是最美的。仿佛一位美女预感到情郎的到来,脸颊上透出越来越鲜亮的红晕。可是,她的情郎—— 那极昼的太阳—— 精力实在是太旺盛了,刚刚从大海后或冰盖后跃起,他的光亮已经强烈得使你不能直视了。那么,你就赶快掉转头去看海面上的壮观吧,礁石和波浪的一侧边缘都被旭日照亮,大海点燃了千万支蜡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荷花》,叶圣陶先生看到“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便不由地展开想象: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丰富的表象,是想象的原材料;丰富的情感是统帅支配想象的关键;丰富的语言是掌管想象的枢纽。新颖别致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则是想象之树开出的美丽花朵。
被称为“童话诗人”的顾城,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澈灵动,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个童话般的纯美的世界: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巨大的鸟巢 松疏的北方枝条,把我环绕 使我看见太阳 把爱装满我的篮子 使我喜爱阳光的羽毛
我们在掌心睡着,像小鸟那样 相互做梦 四下是蓝空气 秋天,黄叶飘飘
(顾城《有时》)
2009年春天,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项非常有趣的手工作业—— 剪春天。我给儿子提示:“要展开想象,要用你的心灵去剪。” 儿子用了两个小时就剪好了春天,接着又快乐地完成了作文《剪春天》。2002年高考作文题是: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考生的作文《选择牢笼》,让理性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己化身为家为国、忍辱负重的美女西施,让清澈透明的文字像水一样,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最后,我还想说,纯洁美丽的文字,源于纯洁美丽的想象;纯洁美丽的想象,源于纯洁美丽的心灵。附:
剪春天
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十分有趣的手工作业—— 剪春天。回到家,我便开始做准备—— 找剪刀,胶水,还有五颜六色的卡纸……
我选了一张淡蓝色的卡纸作背景,先剪了红红的太阳,给它添上眉毛、眼睛和嘴,它就笑了,笑容暖暖的……接着,我又剪了两座绿色的山,在山脚下,我安排了一片宽阔的草地和一个深绿色的湖,湖边有开花的桃树,还有婀娜的垂柳,桃花在微笑,柳叶在招手……大家看了,会不会想起“桃花依旧笑春风”和“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呢……哎呀!我怎么忘了,春天里怎么能没有春风呢?于是,我选择绿色的卡纸,因为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我还要把春风的形状剪出来—— 它长长的,柔柔的,甩动着小人鱼一样的尾巴……
春风来了,大家怎么不去放风筝呢?别着急呀,我还没剪呢!于是,我剪了几个可爱的小孩,他们仰望着天空,手里牵着长长的线,一个个风筝就像一张张美丽的贺卡 —— 这贺卡是送给春姑娘的!我开始剪春姑娘,我把春姑娘打扮得格外漂亮:她的秀发是金黄色的,花冠是用红色玫瑰编成的,裙子是绿色的,她的微笑比花儿还美丽……看呀!她在快乐地飞呢……小鸟们唱着歌簇拥着她,她提着花篮子,把花儿撒向大地,天空中下起了“花雨”……最后,我给蓝天贴上了几朵白云……呵,天上的白云多么像春姑娘的白手帕呀!地上的湖又多么像春姑娘的小镜子呀!
用了两个小时,我的春天终于剪好了。我高兴地拿给妈妈看,妈妈说我的春天是用心灵剪出来的!
(此文发表于《快乐作文》2010年第1-2期,作者葛源。)
选择牢笼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 牢笼。
人说:“绝色女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大艺术。”何以这位艺术家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辛苦结晶。
我在浣溪侧濯洗过双足,那水轻灵自由;我在亭榭中沐浴过晨风,那风飘逸清新。
我是大自然的女儿,我可以尽享自然的一切馈赠,在我们美丽的家园中尽享着生命的润泽。然而,在那如画的国土上,竟然出现了战乱。
当我看见鸟儿们惊得四散奔逃,当我看见河流的叮咚转向了呜咽,我不愿叹息什么。我清楚地理解现在的处境,我的处境,我的命运也就是越国的命运。
我不仅是自然的女儿,而且是越国黎民的女儿。看见一片颓败的家园,倾听战士们沉重的叹息,我做出了选择。
放弃的是青山绿水,是亭台轩榭,是欢歌笑语,是兄长父母。选择的是人前假意欢笑,是深夜泪湿巾帕,是违心奉迎,是刻骨伤痛。
然而,我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我一人如入牢笼,但我的人民可以死我打点行装,泪水被风吹成一条弯曲的小河,流淌在祖国的大地之上。我又轻拂一下琴弦,那音韵在山谷中回荡婉转成千古泛音。我以平静的声音告别祖国:“我是西施,我选择牢笼。”
我走了,脚步沉重。但我心中有一个信念—— “越必灭吴”!(此篇为2002年一高考考生作文。)
4.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篇四
《美丽的纹样》是五年级上册的课,这是一堂汇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综合课。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心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纹样并讲纹样运用于生活之中。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工艺课多增加一些艺术欣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感受美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引学生入境。在《美丽的纹样》这一课中,我出示了几幅纹样。让学生欣赏,同时图案的外形、结构和颜色的特征,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从身边入手最容易,因此我引导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纹样,美丽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使学生联系到我们生活中的纹样,顺理成章揭示了课题。
通过荷花纹样让学生思考自然花和图案花的不同?纹样中的图案是相同的,是经过简化提炼的荷花图案效果,所以我们在绘画的时候要把绘画的东西图案化。以及同样的花卉放到相同的外框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要是绘画的事物随外框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出骨式的不同。
在老师是示范的部分我让学生对我的纹样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部分提出建议。以便他在绘画的时候会不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在作业设计的环节中的可以进行练习折、剪等方法设计纹样。
但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学生动手设计适合纹样的时间太少,有些学生没有完成设计稿,讲评得太少,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作的丰富多彩的一面,有点遗憾。
5.第5课《美丽的蝴蝶》教学设计 篇五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布局表格”制作“美丽的蝴蝶”网页
2.学会设置网页中表格的属性如:标题、页脚、左侧、右侧和四行,并选择合适的效果。
3.继续练习上网搜集有关蝴蝶的图片和其它文字资料,整理并保存。情感体验目标:
了解自然界中蝴蝶的有关知识,唤起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体验自己制作网页的成功与快乐
学习方法:
直观演示 自主练习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蝴蝶色彩绚丽,体态轻盈,飞舞于花间,把大自然点缀得更加和谐美丽。人们喜爱蝴蝶,研究蝴蝶,不断探索它们生活的奥秘。蝴蝶在地球上颁很广泛,从赤道到两极,到处都有它们的足迹。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的蝴蝶达14000多种。中国大约有1600种,其中已命名的有1300余种,分别隶属于12科368属。
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个漂亮的网页,介绍一下美丽的蝴蝶。
二、观赏范例(范例路径:E:微机教学新范例nature)
三、观察网页结构,明确网页内容
1、网页内容:
(1)蝴蝶概述:蝴蝶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等(2)蝴蝶的分科介绍(3)美丽的蝴蝶图片
2、通过看书和观察范例明确网页结构
四、制作网页
1、建立文件夹和文件(1)打开站点:(略)
(2)在站点下为“美丽的蝴蝶”网页建立一个名为“butterfly”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新建一个“images”文件夹和名为“butterfly.htm”的网页。
2、编辑网页 第一:找开新建的网页文件 第二:编辑网页
(1)插入一个8行1列的表格
单击“表格”——单击“手绘表格”——拖动鼠标,画一个8行的表格
(2)设置表格的格式,选择合适的效果
(3)按照设计,在标题行和第一、二、三行分别输入相应的文字并修饰
(4)合并第四行单元格:选中——在选中区域右击——单击合并单元格
(5)把第五、六、七行分别分成四列
(6)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插入相应的图片并输入名称,设置单元格的宽度、高度和颜色。(7)在最后一行插入相应的文字
3、保存网页并在浏览器中预览网页
五、本课小结:
修饰表格和表格内的内容,要根据需要调整,不能为了调整而调整,颜色要协调,布局要合理。要使人看了赏心悦目。
6.第3课 编辑文档 篇六
编辑文档
一、导入:
1、课前听歌曲《捉泥鳅》。
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老师听说这首歌大家音乐课上刚学过,这就是它的歌词。(出示:)
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2、(师把后三段删掉)哎呀,不好了,老师不小心把前面删了,怎么办?(学生:撤消)
对了,遇到错误不要慌张,我们要沉着冷静,想办法改正。在word中误操作了,我们可以使用“撤消”按钮,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师演示“撤消”的效果)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那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在word中输入汉字的方法,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输进去,练习一下,好不好?
二、文字的复制
找到桌面上“捉泥鳅”这个word文档,双击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歌词补充完整。
(学生输入,师巡视,追问“有没有完成?”)
找到第一个输完的同学,表扬:你真厉害!你是怎么输的这么快的?(学生:我用了复制粘贴的方法)
师:复制粘贴?好像我们在三年级学习画图的时候也用到过的吧?有谁记得当时是怎么操作的?
(先“选定”要复制的地方,单击“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再单击“粘贴”命令。)
那么现在在word中我们要怎么操作呢?(也要先“选中”,再“复制”“粘贴”)
师小结:同学们会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太棒了!在word中输入汉字时,出现相同词组或句子,可以使用“复制”与“粘贴”命令来复制文字以节省时间,加快打字的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用复制粘贴的方法继续输完这段歌词。
(生输入,师巡视,发现大多数完成时)师:有些同学已经完成了,那就请你轻声的哼一哼这首歌吧,我们一起再等一等其他还没有完成的同学。
三、文字、段落的修饰
这首歌真好听,也很美,大家都喜欢唱,可是大家看看,这歌词一点也不美呢。你能想办法让它美一些,漂亮一些么?你想做哪些修改?
(学生说一说,师相机板书,列出修饰的建议。适时提出“行距”的概念,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板书中的目标内容):文字大小
文字颜色
字体
居中
行距
(在目标内容后打勾)师:因为时间有限,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从这些方面美化文字,其他的我们在以后的课堂中再学习。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去做一做,看你能不能找到修改的方法呢?老师提示你一下,重点是word的工具栏和菜单栏中的“格式”菜单。(学生操作,师巡视)
这些方法,你都会了吗?你可以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有困难还可以求助一下书本。(设置行距,书P16)
指名演示,总结出各种文字、段落修饰的方法。
修饰好的同学,打开桌面上的《春天在哪里》文档进行文字、段落的修饰,还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
四、课堂小结
7.第3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篇七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文本具体语言材料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2.抓住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实物投影,集体评价,自由读、指名读,集体纠错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自由读、讨论、交流、读思结合、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情感。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背诵重点段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写作要用心抒情,我笔写我心,我心道我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教师板书课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中国)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你读了课题后,从课题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信息:“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
疑问:“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3.提问:你对肖邦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把课前预习搜集的有关肖邦的生平资料给大家读一下: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大量的去阅读有关他的东西,如有关他的书籍、报刊、杂志、网页等,或他的作品等。咱们这篇课文也是一个例子,就让我们走进第3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中,了解这位波兰音乐家肖邦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怎样的爱?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1)检查预习,看学生预习单完成情况。(实物投影,集体评价)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
深渊 肖邦 消逝 概念 蜡烛 疾驰 特殊 勉励 抗争 四处奔波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雾霭 催人奋起 盛[chéng]满
(2)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绝:停止。
辞:辞别,离开。
催:叫人赶快行动。雾霭:雾气。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3.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咏、腔、忧、烛”这几个字要写的左窄右宽;“黎”还要注意不要多写一撇。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4.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读后同学们找出读错处,断句不准处,然后集体再读。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理清课文脉络:
①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出自课文的哪句话,你能找出来吗?(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
课件出示:“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句话在课文哪个自然段里?请你找出来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读了这段后,肖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默读思考,然后轻声读一读)
②简单交流:(他很爱国)③再次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你心中对肖邦有什么质疑吗?
(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动脑思考,举手简要回答理由(列强瓜分波兰),教师简介当时波兰的时代背景。
④师生讨论理清课文脉络:离开——告别——思念——带回
(2)谁能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一下: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语:“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句话充分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至死不渝的挚爱之情。心脏代表一个人的生命、思想,心脏在哪里,人的生命和思想就在哪里。让肖邦痛苦一生的是,他的生命最重要的和最后一刻不是祖国度过的。这让他死不瞑目。只有将心入祖国之土才能安息自己灵魂。这是一个爱国者最终的要求,充满了悲壮。
(3)让我们再来自由读全文感受一下。(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场景体现了肖邦的爱国情感?哪些语句让你感动?请在文中画下来(边默读边思考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读后的体会、感想。)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 ⑴教学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从第一段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颇深?(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波兰。)
注意:“瓜分”“落到”“陷入深渊”“满怀悲愤”等重点词句。进行研究,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的真正原因。
②教师启示语:在战场上与敌人正面交锋是为国而战斗;作为一名音乐家要为祖国波兰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让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创作出更多的能够激发起祖国人民斗志的音乐作品。所以他必须走。这走不是躲避,不是畏难怕死,而是一种更好的战斗,但是这种战斗毕竟不是直接的,所以不到迫不得已,肖邦是不走的,他的走是“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③让我们带着“满怀激愤”的感情来朗读课文这段话吧。(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过渡语:那“不得不”离开的场景是怎么样的?一定令人悲伤吧!11月,波兰的深冬,河边,气温很低,以致河面上出现了薄薄的雾霭。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是的,肖邦已是“涕泪满衣裳”
⑵教学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令你感动? 全班交流理清顺序: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故土。
学生再读这三个场景,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全班交流: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情。
教师过渡语:肖邦一人在外,故国的亲人朋友怎能不记挂?即使是衣食住行,一个人在巴黎的肖邦也是充满艰辛的。更何况,肖邦还要用音乐和敌人作斗争。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而且老师特地为他谱写了送别曲--《你远在他乡》。(课件音乐响起送别曲--《你远在他乡》)
A.请你想像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学生想象、指名回答:难过、不舍、悲伤等等。)
B.请读一下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的话。(课件出示:“„„无论„„都不要„„啊”)
联系下文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说这番话?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C.读中悟请:教师指导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④教师启示语:泥土作为礼物,是至贱又是到贵的礼物。泥土不值钱,可是这盛在银杯中的泥土不仅仅是泥土了,它是祖国波兰,有什么礼物能够高贵过祖国?这是一份特殊珍贵的礼物。接过这样特殊意义的礼物肖邦怎么能不激动呢?
指名读有关语句。重读:“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等词语,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
⑤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肖邦心中百转千回,祖国呀,祖国呀,我不会把你忘记,无时无刻你都在我心中,我可以为了你付出所有的一切。肖邦登上马车,毅然离去。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指导学生背诵。(学生理清思路:告别亲友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时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练背。检查。
⑶教学第三自然段
教师过渡语:满怀悲愤的肖邦离开了他深爱的这个——波兰。可是一个噩耗让他“悲愤欲绝”。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令肖邦悲愤欲绝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指名回答)
①课件出示句子: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
a联系上文可以知道,肖邦“悲”的是什么?
b联系下文可以知道,肖邦“愤”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同位讨论回答)②“悲愤欲绝”的肖邦为祖国做了什么呢?(指名回答:谱写了《革命练习曲》鼓舞波兰人民继续战斗)
教师引导语:朗读并展开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这时,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说说你从肖邦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课件出示音乐《革命练习曲》学生欣赏感受肖邦的爱国热情。⑷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感动你?(指名回答)①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从哪儿看出来?
(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地、没有了时间的概念)②朗读体会他的这种精神。
③第一句话和后文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总——分的关系。肖邦忘我的工作的动力就是源于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④读到这里,看插图小结:
他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帮无论在钢琴的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这样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你觉得此时的肖邦是个怎样的人?(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⑤小拓展:
教师启示语:肖邦化悲痛为音乐,化音乐为力量,他在以音乐为武器催人奋进,号召波兰人民呐喊、抗争。同学们,在各种战争中,有很多革命者就像肖邦一样用不同的方式来抗争,你知道谁?(指名回答:音乐家聂耳,鲁迅用笔做武器与敌人作斗争等。)
⑸学习五、六自然段
过渡语:就是因为他没命的工作,所以才肺结核病复发。生命即将结束,在
他弥留之际他还喃喃地说这段话:(课件出示:“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吧!(学生深情地齐读)
①什么是“弥留之际”?(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在他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说这段话?想像肖邦此时在想什么?(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对祖国的热爱。)
③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与世长辞”这个“辞”字,你是怎么理解的?(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告别人世的肖邦当时他才39岁。
④带着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和对祖国深深的爱,我们再来齐读这段话。(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总结课文。
师生总结:这就是肖邦,一个致死不忘祖国的爱国钢琴家,正如课文里所说的那样,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的忧虑全部倾注在他的音乐之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体会他的心声。(播放钢琴曲配上课文录音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引导学生按“离开——告别——思念——带回”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第二段(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第三段(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第四段(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六)回归课题,升华情感:“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是的,谁能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教师引语: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是深爱着祖国的。同学们此刻请你再朗诵我们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相信你的心里一定会对祖**亲有了更深厚的情感。让我们满怀激情一起来朗诵吧。(师生一起深情朗诵《我们爱你啊,中国》)
(七)链接生活,激情写作
1.搜索有关肖邦的小故事或者其他爱国人士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2.我站在肖邦的画像前„„(小练笔)。
(八)板书设计: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波兰 不得不离开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8.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 篇八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7页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特征。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出示下图:
师: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生1:1号是圆柱。生2:2号和6号是长方体。生3:3号是球。
生4:4号和5号是正方体。生5:7号叫三棱柱。
师:这些图形与我们前一节课学习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前一节课学习的是平面图形。
生2:从这些图形中可以找到前一节课学习的平面图形。
师:有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出示课题:立体图形的面)
【新课讲授】
1.观察图形,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出示下列图形: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间说一说。
(2)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3)课件演示——面在体上。2.自主探索。
(1)从立体图形中找平面图形。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方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结:画、印、描、折。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2)动手操作(画一画)。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组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一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③全班交流。④小结。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了纸上。现在 2 我们来说一说,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生1:用正方体的面可以画出正方形。生2:用长方体的面可以画出长方形。师:能画几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3:3种。
生4:用三棱柱的面可以画出三角形。生5:用圆柱的面可以画出圆形。(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圈□、3.教学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1)了解长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6个面。
师:哪两个面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
生1: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相等。生2:左面的面和右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也相等。生3: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也相等。
师:他们说得正确吗?你们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先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汇报、交流。
生1:把盒子拆开,把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重叠比一比,把左面的面和右面的面重叠比一比,把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重叠比一比,看它们能否都是完全一样大的。
生2:把前面、上面和右面的面分别在纸上印一下,画出来,再剪下来,再分别与后面、下面和左面的面重叠比一比,看是不是完全相等。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下面就请各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剪一剪,画一画,比一比,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操作。汇报、交流。
师:能说说你们验证的结果吗?
生: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相等,右面的面和左面的面相等,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相等。
师:说得很正确。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能判断题中右边的图形是长方体的哪个面吗?用线连一连。
学生独立判断、连线。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出示正方体展开图。
师:这是一个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物体的展开图。如果把它折起来,你猜它应该是一个什么物体?
生:正方体。
师:对!正方体有几个面呢? 生:6个面。
师:想一想:这个正方体的几号面和几号面相对?为什么? 生1:1号和2号相对。因为把它们折起来,正好相对。生2:5号和6号相对。因为把它们折起来,正好相对。生3:4号和3号相对。
师:他们说得对吗?我们来折一折,试验一下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展开图折一个正方体,再看一看1号和2号是不是相对的面,5号和6号是不是相对的面,4号和3号是不是相对的面。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小结:1号的对面是2号,5号的对面是6号,4号的对面是3号。【课堂作业】
1.圈一圈,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2.说一说,涂一涂。
(1)给前面涂上红色,上面涂上绿色,右面涂上蓝色。(2)你看到哪几个面?
(3)上面和()面同样大。左面和()面同样大。前面和()面同样大。
3.剪一剪,折一折,哪个图形能折成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在图形下面打“√”。
4.把左面的硬纸片折一折,就能折成右面的正方体盒子。
(1)数字“1”的对面是数字()。(2)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思考题。答案:1.②③②② 2.(1)略
(2)能看到前面、上面、右面三个面(3)下右后
4.(1)4
(2)2 5.有4种。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面的特点,这对我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练习课
“1”的对面是“2”,“5”的对面是“6”,“4”的面对是“3”。
练习一中的第7题,给出了一个长方体,另外给出了它的三个面,让学生判断这三个面哪个是它下边的面,哪个是左边的面,哪个是后边的面。这道题要用到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的特征,因为学生从图中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另外三个面看不到,只能根据看到的三个面来推测。学生判断有困难。另外第8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说出用
9.第3课华夏之祖 篇九
华夏之祖
班级
周次
课时
教案类型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历史知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及以古鉴今的学科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 明的演进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炎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分析 【课前准备】
1、课前根据预习学案,自主先学,分组探究
分组:全班分成9个大组——1-3组是战地记者组,4-6组是部落采访组,7-9组是会议报道组。
2、分组探究题目: 1-3组
[结合教材13—14页『炎黄战蚩尤』一目分析、讨论,最后将本组成果,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并汇报成果,选出中心发言人。
1、说说有关炎黄战蚩尤的相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4-6组
[阅读教材14—15页『炎帝和黄帝』一目,思考、讨论,最后以课件的形式汇报成果,并选出中心发言人。]
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分别有哪些贡献?
2、你如何评价炎帝和黄帝呢? 7-9组
1、选出演员,排练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2、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什么是禅让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2、看完后教师提出:巍巍华夏,历史悠悠。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 面所震撼。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 什么至今仍受 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
2、展示交流
(一)战地记者组
1、首先请从涿鹿大战的战场上归来的战地记者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 其小组课件,报道有关『炎黄战蚩尤』的战况。
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1-3小组内补充、及4-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与黄帝在涿鹿大败蚩尤的概况。
教师点拨或强调炎帝与黄帝被称为 “华夏之祖”的第一个因素——“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部落采访组
1、首先请炎黄部落联盟归来的采访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讨论、争辩有关他们探究到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
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4-6小组内补充、及1-
3、7-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 步明晰、完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
教师
1、看《黄帝介绍》的视频,更深化学生理解黄帝的贡献对后世源远流长的影响及后人对其的敬仰。
2、教师点拨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二个因素——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重大贡献。
(三)会议报道组
1、从部落联盟会议上归来的部落会议组,以课本剧的形式展他们的探究成果: 学生表演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2、采取组内同学、全班同学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 方式,从历史的表现、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
1、在课本剧表演完毕后,教师顺势引导“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从而将本课难点——抽象的“禅让制”化为具体形象的感知。
2、教师 点拨,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私有财产的增多,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人类告别传说时代,进入夏。
3、组内 外评价。以组内评价、组外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种形式从小组活动参与程度,小组成果的达成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历史小博士
4、迁移运用
1、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
2、你认为尧舜禹属于“选贤与能”中的贤人吗,为什么?
5、升华认识穿越时空,回到我们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你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几千年来,这些关于圣人的传说盛传不衰,吸引着我们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他们的宽厚待人也好、严于律己也好,感染我们的是他们“先天下人为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吗?作为社会中人,我们更需要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课堂小结】
《礼记•礼运》中有一句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自古至今,人们追求理想,追求文明的脚步,一直没有止步。愿同学们在今后历史的学习中,做生活的智者,文明的使者。
10.第3课 华夏之祖 篇十
课型:新授课 年级:七年级 时间: 2013年9月20日 设计人:王洪梅 单位:枣庄第三十六中学(山亭区)邮箱:wnaghongmei7518@126.com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向学生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
第一:介绍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二、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通过互相讨论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抽象归纳能力,逐步学会从历史表象看实质。了解“炎黄子孙”的源头和由来,加深民族认同和自豪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黄帝──“人文初祖”。难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1937年毛泽东为公祭黄帝陵所写祭文《赫赫吾祖》及1912年孙中山为公祭黄帝陵所写的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和课文,对于七年级学生生僻字较多,可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让学生标出注音。例如:涿鹿、轩辕、缫丝等。)
陜西桥山黄帝陵是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1912年孙中山在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曾委派15人代表团携他亲撰的“祭黄帝陵文”到桥山祭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曾派代表到黄帝陵前,各自宣读祭文。
2005年清明,国民党中常委蒋孝严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2005年4月30日,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西安,这是连战大陆行的第3站,也是在西安出生的连战赴台后首度回到陜西,称为“怀亲之站”。西安停留期间,连战访问母校、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祭奠祖母等。
2007年9月5日,连战再度前往西安市南郊的佛教圣地清凉寺祭拜祖母。这是他第3次回到出生地,也是他第1次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祖就是他们表达民族认同的一种方式。纪念黄帝,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对于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加快祖国统一步伐很有意义。
在乐舞告祭环节,1937年毛泽东为公祭黄帝陵所写祭文《赫赫吾祖》及1912年孙中山为公祭黄帝陵所写的祭文合璧呈现。当天还举行了“黄帝旗帜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辛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与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活动并举,是炎黄子孙念祖思亲、追本朔源、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的盛典。(说明:通过展示几次重大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那么黄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华夏之祖——黄帝》。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民族之源——华夏族的形成 教师:“黄帝”一词从何而来?展示:
《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教师: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 展示:
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教师: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 学生:涿鹿。
展示:涿鹿之战形势图。
教师: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落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你怎么看涿鹿之战? 学生:涿鹿之战充满神话传说色彩。学生: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师: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 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在长期的发展中,华夏民族形成了。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也自豪地自称为“炎黄子孙”。不仅中原的汉民族这样说,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
说明: 通过教师讲述的形式,来了解华夏族的形成。
二、华夏之源——人文初祖黄帝
展示:由8名学生分角色表演穿越情景剧:黄帝站立中间,其他7位学生按课本插图方位站立,用道具或肢体语言老表达自己所做的贡献,尝百草(生准备了中药、创文字(生在地上写字)、养蚕、缫丝(一女生那衣服展示)造船(生拿船模型)建宫室(生准备了 砖头)观星象(生用望远镜)指南
车(生手拿指南针)
(说明:课前提前布置了学生准备道具,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可以看出学生是用心 去做,我在课堂上鼓励和表扬了这8位同学。)
二、黄帝—“人文初祖”尝百草创医术仓颉造字制造指南车养蚕织布观察出天文星座传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造船建造宫室
教师:黄帝和他身边的人有哪些发明? 学生:黄帝发明宫室、衣裳、挖井、舟车。学生: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发明乐谱。教师:为什么后人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呢?
学生: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探究:
教材上所说的都是后世的传说,那么上述说法中有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
学生: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学生: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说明: 组织学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学生:这些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教师:关于黄帝之死,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因此,现在陕西黄陵前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叫做“桥山龙驭”,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愿望。探究:
联系前面学过的神话传说,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但也蕴藏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教师:是呀,比如炎黄时代的传说,不仅可以在《史记》的《五帝本纪》中有所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神话有可能是夸大的,对它不可全信;只有对于其中已被实物佐证的部分,才能相信。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可以完全相信。
教师:黄帝是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帝。可以说,他是一个民族的最凝炼的人格化,他的形象,就是中华民族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无休的日子,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黄帝周围,一脉相承的炎黄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
三、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
1.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学生:禅让。
教师: “禅让”是怎么回事?
学生: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推选的首领没有特权 教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领袖呢? 学生: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韩非子》载:“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布,茅茨不翦,采椽不,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不敌于此矣。”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史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 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非常孝顺,宽厚待人,有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对周围人产生了好的影响。
而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可见他们都是德才兼备,以身作则的人。教师:
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学生: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2.夏朝建立——原始社会的终结
教师:禅让制固然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结束,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禅让制最终也被世袭制所取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部落里面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所有产品平均分配,这也就出现了私有财产。由于各人的能力不同,所获得的财产多少也不同,于是逐渐出现了贫富分化,一部分人成为了部落里的贵族,一部分人成为了平民。贵族就是早期奴隶主,而平民和罪犯,以及部落战争中产生的战俘,则成为了早期奴隶的来源。在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禹由部落联盟首领变成了国王,在他死后,国王由他的儿子继承。因此我们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终结,奴隶社会开始了。夏朝的建立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本课讲述了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以及“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而在黄帝之后相继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领袖——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领袖的。在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终结,奴隶社会开始了。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黄帝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涿鹿之战
(3)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对华夏始祖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热爱。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3课
华夏之祖
民族之源——华夏族的形成 华夏之源——人文初祖黄帝 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
八、教学反思
11.第3课《速写练习》 篇十一
教学课题:《速写练习》 教学类别: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速写训练是对学画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全面训练。速写训练中对观察力的训练,不仅要训练眼睛看得准,还要训练在作画时有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要画好速写,就要改变这种局部观察的习惯,学会整体观察的方法,养成整体观察对象各种造型结构关系的习惯。本课主要是通过速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教学目标:
1.学习速写的表现方法,用简洁的线条迅速地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画出成功的速写作品。
2.通过速写教学,让学生了解速写的不同表现方法。(练习)3.通过速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练习)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观察对象的能力和以迅速、简单的线条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养成教育: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收获。教学方法:示范法、引导法、鼓励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多媒体展示名家速写作品并分析作品。
1、学生欣赏作品,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二、新授部分:
1、什么是速写? 速写: 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或单纯的色块将其主要特点画出来。它的特点:时间短,线条简练生动,捕捉,刻画对象外部的形和内在的神。
其目的是用以记录生活或为创作准备素材。有水平的速写,也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2、速写工具材料:
材料广泛,无论是铅笔、钢笔速写、毛笔还是炭精条都可以画出有味道的速写来。
3、速写观察方法: 教师示范讲解:
一般说来,以我们平时看东西的习惯来作画,往往是看到哪里画到哪里,这是一种局部的观察方法,用这种看一点画一点的观察方法作画,不能做到表现对象的本质关系。我们要画好速写,就要改变这种局部观察的习惯,学会整体观察的方法,养成整体观察对象各种造型结构关系的习惯。在画某一点、某一局部时,不要只盯着一点看,而是要将所画的这一点、这一局部与其他部位相互比较,对所要画的局部与其他部位的上下左右关系及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从整体关系下笔。(1)、由简到繁
初画速写,可先从较简单的描绘对象入手。如一个小木凳,一双随便摆放的雨靴,一件挂在墙上的衣服。作画时先画对象外形轮廓的大关系,用直线画出基本形,注意线条的长度比例及各线条的倾斜度。在此之后,再充实些细节。例如画一张凳子,凳面与凳腿的关系是大关系,而榫头及局部特征等都是细节,这些细节可在进一步深入阶段逐渐画完。“繁”的物象是指结构关系较复杂的对象。如:枝叶茂盛的大树、衣纹繁多的人物等,作画方法也和画“简”的东西一样,先从大的方面入手,确定了大的关系后,再充实细部。要将复杂的物体理解为是由各种简单部分组成的,然后将各简单部分画在复杂的大关系之内,这样完成起来就有条不紊。画复杂物象较难处理的一点,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画各个细部时,要注意到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照顾到整体的大关系,不要因描绘细部而使整体显得琐碎。只要我们把握好先画大关系,后充实细部的原则,画“繁”的对象便不会感到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从大的题材上讲,可先画花卉,后画树木风景,最后画人物。(2)、由静到动
初画速写,应先从静止的对象画起,稍熟练之后,再描写处于运动状态下的物象。静止的物体或处于不动状态下的人,有利于初学速写者在作画时能从容地观察对象,反复比较所描绘对象的各种结构关系,使初学速写者能在认真研究描绘对象各种结构关系的基础上下笔。作画时用线要肯定,线条是为了表达对象的形体关系,交待清楚结构造型而画的。线条的来龙去脉要有根据,这个根据就是被描绘物的结构。初学速写者在作画时应将所画的速写与描绘对象进行反复比较,从而纠正画得不准确的部位。速写造型练习的最佳描绘对象就是静止的物象和不动的人物。我们看到许多速写范画,一个轮廓有时有几根复线。这就是对作品进行矫正而产生的痕迹。
画动的物象,如动态人物、动物等,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静态速写的基本功后再结合结构规律、运动规律加以训练,这样画起来就容易得心应手了。有关动态速写的注意事项及作画步骤,在后面的有关部分将会阐述。
(3)、由慢到快
画速写并不像我们有些初学者所想象的那样,下笔如写草书,一挥而就。因为画速写的过程,是一个对形体观察、理解、表现的造型过程。这一过程,初学者须仔细体会,扎实描画。逐渐熟练了,画速写的速度就会快起来。初学者应先画慢些,如人物速写每幅可在45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完成,以后可逐步过渡到半小时画一张或一刻钟画一张。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不时的将慢、快训练方法穿插进行,这样才能在速写训练中既得到扎实的练习,又掌握到速写的一些方式方法。
4、临摹与速写相结合
学画速写的过程,应该是临摹优秀速写范画与对着对象写生相交替进行训练的过程。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的技法,如对形象的概括、取舍、交待结构以及一些用笔用线的技巧等等,尽可能在临摹中获得体会。通过临摹可以学到一些概括形体、处理衣纹、疏密穿插等方面的速写技法。用到速写中去,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
学生活动:临摹练习
一、作品赏析:
分析教材中作品,回答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题。教师展示名家速写作品进行讲解分析。
二、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三、课堂小结:
想画好速写,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发现,及时地总结才能更好地画好。
四、板书设计:
第3课 速写练习(1)由简到繁(2)由静到动(3)由慢到快
【第3课美丽的纹样】推荐阅读: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反思10-18
花卉纹样中的点线面的运用11-07
设计纹样_说课稿06-16
2024三年级美术下册《鸟的纹样》教学设计 苏少版10-17
美丽的日月潭初中3年级作文07-21
名师录像课-跨越百年的美丽06-25
第四课美丽的大自然07-19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美丽的夏天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