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2024-09-14

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16篇)

1.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一

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

一、审核制度:

1、医学影像报告各项内容需填写准确,影像描写简明、确切,报告应密切结合临床,结论应反映客观。

2、急诊报告先由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再由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若为疑难急诊片,则先发临时报告,次日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同时换回临时报告。一般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再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疑难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之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再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

3、值班医师应挑选当日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以备次日集体读片。次日早交班时,由值班医师汇报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其他医师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最后由主任医师归纳、总结,统一结论,得出最终诊断意见。其间,值班医师需做好记录工作。

4、若疑难病例经讨论后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者,需由专人记录、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于每月疑难病例讨论会时集体阅片,共同提高。

5、每月组织专人到病案室对影像报告进行追踪、记录,于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集体阅片,分析影像报告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6、每天早交班读片时需根据摄片质控标准,做好劣片登记,每周一次由技师长组织技术读片。审核流程:

1、急诊报告: 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报告 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 核

疑难急诊

副主任医、主任医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2、一般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 住院医师、主治医 师审核

3、疑难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 住院医师、主治医 师审核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2.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二

在医院临床检查科室书写诊断报告时,60%~70%的诊断报告是专业诊断术语,且重复率很高,其实也就是一些词汇的组合。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医院的发展趋势和目标。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小到一个医院的门诊挂号系统,大到整个地区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与放射科信息系统、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整合)随处可见计算机的踪影,计算机使用水平和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指标。在一个中等以上的医院里,每天的诊断信息输入量是很大的(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诊断报告、治疗意见)。传统的信息系统使用的是键盘输入,就键盘输入而言,目前常见的有拼音和笔画输入,输入者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基于上述情况,开发一个小词汇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减少临床医技科室诊断医师的键盘输入工作量,并可以推广到医院其他部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计算机在日常诊断中的使用领域。

目前,语音技术在医疗部门的应用几乎没有,就整个社会而言,语音技术的使用领域也是非常有限的。语音技术的应用正处于加速启动期,语音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前景将很广阔。

1 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

1.1 系统的基本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语音识别引擎、诊断报告系统。语音识别引擎主要负责语音到文字信息的转换工作,诊断报告系统主要实现诊断报告的处理、打印、存盘及系统设置等。其中语音识别引擎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而报告系统则是实现报告的编辑等常见的操作。

基于实际情况和系统开发环境(开发语言、API使用情况、系统设计工作量、可扩展性等),我们采用逐级细分的方法,即将系统按使用科室划分,在某个科室的模块中按检查部位划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此结构可以满足我们此系统的设计指标。

报告生成有其特殊性,因此,对输入人员的权限设置必不可少。我们设计了登录模块,方便系统对操作人员的管理。考虑到系统的通用性和使用范围,我们设计了控制台模块,通过控制台让用户选择科室、检测部位所对应的程序,它可以说是对各分模块的一个管理中心。

按检查部位划分的功能模块属于系统的重点模块,各部分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要求而设计略不同。在本设计中,由于在日常检查中肝检查者众多,且肝的诊断报告词汇较多,在后面的设计中我们都以肝检查模块为例。

1.2 系统关键技术

Microsoft Speech SDK 5.1是微软公司为开发Windows平台上的语音应用程序和语音引擎而提供的软件开发包,它主要包括兼容Win32的语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Speech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微软连续语音识别引擎(CSR引擎)和微软语音合成引擎(TTS引擎),还包括了编译和调试语音应用程序的工具以及示例和帮助文档。

SAPI的API向应用程序提供语音引擎的高层接口,SAPI实现用于控制和管理各种语音引擎的低层细节,即开发人员不需了解复杂的语音技术的具体实现,只需使用简单的API来开发应用程序。SAPI的结构详见图2。

SAPI引擎有两种:语音合成(text-to-speech,TTS)引擎和语音识别引擎(speech recognizer,SR)。TTS用合成声音将字符串或文件里的文字合成为声音流,通过音频输出设备发出(如喇叭、音箱)。SR将我们的声音转换为可读的文字。SAPI5.1里的接口很多,可以分为两类:用于语音识别的和用于语音合成的。在语音识别里,又可以分为两类:用于连续语音识别的和用于控制命令识别的。

2 结束语

本文以SAPI为基础,结合医学信息技术,实现语音诊断报告的书写、生成、打印等功能的设计,适应当今医学的信息化需求,并在研究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为医学信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让人与机器用最自然、方便的方式进行交流,一直以来就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追求的目标和梦想,现在这个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趋成熟,可以大大提高医学信息学的临床实用能力和工作效率。然而,由于语音识别本身的复杂性,在很多领域都还有待理论和实践的突破,相信随着众多人的努力,语音识别技术会更加成熟,在医学信息学中的应用范围也会更加广大。

参考文献

[1]朱学芳,徐建平.计算机语音信号处理与语音识别系统[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998,18

[2]朱杰,张申生.基于COM技术的语音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1,27

[3]朱民雄等.计算机语音技术(修订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人学出版社,2002.

[4]朱勇,曾学东.语音合成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2

3.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三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29-01

炎性浸润形式肺癌是肺癌多种类型表现的一种形式,亦称肺炎型肺癌。此类型肺癌在影像学表现上早期不显示占位性肿块,病灶可占据一个肺段大部,一个肺段或一个以上肺段,有时可累及一个肺叶[1] 。常易导致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上的误诊。为提高对此类型肺癌的认识水平及诊断准确率,本文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表现炎性浸润形式的肺癌,并经严格的筛选确认,现结合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筛选标准:经X线平片及CT扫描检查早期病灶显示炎性浸润、无肿块及占位性改变,后经组织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肺癌者为选择对象。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60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主要症状体征为:咳嗽10例,咯痰及痰中带血4例,胸痛8例,低烧6例,呼吸短促3例。

本组10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全部误诊,分别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4例、肺炎4例、过敏性肺炎2例。后经随访观察(10例)、病理检查(4例)、胸腔积液癌细胞检查(5例)及手术病检证实为肺癌(5例)。组织学类型鳞癌3例、腺癌2例、小细胞型肺癌5例。

2 影像学表现

2.1 病变部位:右肺上叶2例、下叶1例。左肺上叶2例、下叶2例。病变按肺段分布3例。有4例合并胸腔积液。

2.2 影像学表现:①大叶性浸润改变;②片状浸润改变波及2个肺段;③节段性片状阴影;④小片状不呈节段性改变;⑤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⑥胸腔积液。

3 讨论

3.1 炎性浸润形式肺癌影像学诊断:由于此类型肺癌不表现肿块占位改变之典型征象,常造成临床及影像学初诊诊断上的错误,从而延误了诊断治疗的最佳时期。为高度警惕该特殊形式肺癌的诊断水平,提高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的综合诊断能力。笔者参阅有关资料著作文献,提出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①鉴于癌细胞沿支气管壁浸润生长及侵及周围肺组织,X线及胸部CT表现片状侵润阴影或呈节段性肺炎改变;②肿瘤生长常可压迫周围肺组织,形成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及灶性周围炎,导致影像学表现为炎性浸润改变,不形成肿块占位病变;③浸润性阴影多呈片状或班片状,中心密度略增高,边缘部密度低且不整齐,常有短毛刺及分叶征;④浸润病灶靠近胸膜,此型改变可出现胸膜凹陷征;⑤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常为炎性病变浸润及癌性转移;⑥肺内炎性浸润病变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胸腔积液者应考虑肺癌;⑦肺内炎性病变经治疗后一度缩小,后经抗菌素治疗或者抗结核治疗病变又逐渐增大者,肺癌的可能性较大。

3.2 炎性浸润形式肺癌的鉴别诊断

3.1.1 浸润型肺结核:本组误诊4例,其误诊原因:片状阴影均发生在上肺叶;密度中等;边缘模糊。鉴别要点笔者认为应注意下列几点:①浸润型肺结核多发生于上肺叶及尖后段、前段、下叶背段,很少见于下叶基底段;②病變的密度多为不均匀密度,其内有小点片状及条索状密度增高形,多为钙化影及纤维化影,而炎性浸润型肺癌为均匀密度增高影,内有类圆形或不规则之密度减低影;③浸润型肺癌无空气支气管征;④炎性浸润型肺癌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可表现有毛刺状及分叶状改变;⑤对于50岁以上患者,肺内浸润病变长时间无改变,或经抗结核及抗炎症治疗无效、或者病灶阴影反而增大者,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大。⑥在临床患者仅有咳嗽、胸痛,影像表现为占据肺段、肺叶大部的实变病变,为肺泡实变所致,通常容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若支气管镜检查也不能发现病变,则尤其容易误诊[2] 。

3.1.2 肺组织瘢痕癌的鉴别:肺组织瘢痕癌是由于结核、炎症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肺组织瘢痕而形成的肺癌。瘢痕癌组织学类型多为腺癌,是由于长期瘢痕刺激上皮细胞增生及化生。有作者指出癫痕癌发生率高,其主要原因是结核病变所引起的瘢痕所致。瘢痕癌的特点:①易发生在肺野的边缘部及两肺上叶;②易形成胸膜凹陷征,“免耳征”等”。③病灶周围常存在有结核病灶及钙化影;④影像学改变瘢痕癌多为片状影,边缘模糊或者有短毛刺改变、周围有纤维化索条影。

总之,50岁左右的患者,具有炎性浸润性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并经临床抗炎及抗结核治疗无效,应高度警惕此类型肺癌存在的可能性,必需临床严密追踪观察,并及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检查,尤其近肺门处片状阴影,有助于早期诊断,从而提高对该类型特殊表现形式肺癌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曹丹庆 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1994;362

4.医学生暑假医院实践报告 篇四

临床17班

刘洋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本着“扎扎实实勤奋刻苦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抱着乐观主义的进取向上的健康态度面对新的人生”的理念,我们要敢于迎接未来的挑战,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暑假期间,我到人民医院中医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见习,见习期间学到了许多丰富的医学知识,接触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医学设备,领悟了更多医学工作者崇高的医德医风,为下一阶段的医学学习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临床实践知识。

见习期间,主要是八点前准时到达中医科的医生值班室,八点钟和中医科的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每天的例行交班,交班时期由前晚值班医生护士汇报值班情况,主要为病人情况,再由科室主任决定各事项。

交班完毕,即随主任、医师一间间地查房,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痛楚,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作为一个医学生更需仔细聆听主任与医师研讨病人病情的过程,先有自己想法,再结合他们的意见进行思考、汲取更多有用的知识。

查房完毕,即整理当天查房遇到的各种问题,主动向医师、主任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互相交流各自对这个问题的延伸,例如这个问题的医学学派情况,弥补自己对医学知识的某些漏洞,扩展自己的医学眼界,并抄下医生们给病人的处方,为日后学了方剂的自己再看看那些方子结合病人情况回味思考。除了努力巩固自己的中医知识,更接触了不少西医知识。由于我们的西医知识几乎为零,所以不懂得很多,记下来的也很多。现整理部分如下:

1.糖尿病容易引起脂肪代谢,糖尿病和高血压仿佛是兄弟,它们加起来>2,患糖尿病的患者应当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判断高血压是否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在临床中,90%的高血压是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又分为Ⅰ、Ⅱ、Ⅲ型。

2.高尿酸原因可追寻为:①肾功能受损,又如糖尿病。②痛风

3.肥厚性心肌病主要靠彩超检查。

4.颅内高压会引起呕吐,非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话。

5.面瘫不会脑子不清醒。

6.平均血压正常值:130~80mmHg,高血压又分为舒张性,收缩性。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的血压值为140~80mmHg

7.糖尿性心脏病现听得少,可临床可见。

8.高血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控制饮食、运动。

9.心电图PR间期正常不超过200ms

10.房性早搏一分钟5次以上为频繁。

11.颈动脉斑块可预测心脏病严重程度。

12.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比高血糖时情况更严重。轻度低血糖反应发生时可有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进一步便出现意识模糊、复视、注意力涣散等,它们都可能引起跌倒,造成更严重损伤的潜在危险。

学到的中医知识现也整理如下:

1.有些时候是医院护士考查技术的时候,由护士长监督评分。期间学到了拔火罐的技巧,许多细节也是护士很容易疏忽的:①用纸巾擦拭灌口检查灌口是否有裂缝②在患者身上涂石蜡油要均匀,尽量减少病人痛楚③火进去灌里时要迅速④手拿着钳子的一方切勿对准病人⑤走火时进行相反方向要按住病人皮肤。

2.解除了不少医学设备,其本质是中医理论而做成的。例如脉冲仪,具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散寒止痛之功效,对风湿引起的多种关节炎、肩周炎、颈

椎炎、腰肌劳损等明显疗效,对软组织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本质是西医的有一台三十万刚引进的红光治疗仪,能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炙甘草汤能调和阴阳,心肾不足。我国中医界有四大经典也有四小经典。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四小经典有《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

4.治疗消化道出血可用:三

七、大黄、白及。

5.有一个病人胃痛,用了西医的许多种止痛针剂,中医的办法后效果仍不明显,反复作痛,定为疑难杂症。主任开出的一个方:高良姜20g,香附10g,百合30g,丹参30g,砂仁5g,檀香3g,五灵脂10g,蒲黄10g,乌药10g

6.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方有:木香10g,砂仁(后下)10g,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0g,蒲公英30g,旱莲草30g,仙鹤草15g,炙甘草10g,丹参30g 因本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向医生查询,平时可用此方,天气凉一点可吃归脾丸。

7.针刺法,主穴:曲池,台谷,足三里,内庭四白,地仓,颓车,配穴,肺腧,心腧,胃腧,大肠腧,可使皮肤美白,达到皮肤光泽的效果。

8.痹病可分为:着痹,风痹,热痹,痛痹,kuang痹

见习结束后,除了学到许多丰富的医学知识,自己的精神,思想上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一、待人要真诚查房的时候,主任都会先和每一个病人说声“您好”,给予亲切的微笑,或者拍拍病人的肩膀,给予病人信心,这历历在目的一幕,让我学会待人要真诚,病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怀。还有,踏进医院,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医护人员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见习期间,也认识了从台湾来的一位大四实习生,她真诚待人的面庞让我难以忘怀,教会我许多尊敬他人,为别人着想的人生细节,她那纯净的眼神至今洗涤着我曾经污浊的心灵。

二、要有热情和信心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看到主任耐心地为病人解释病情,细述治疗方案,让病人安心地治疗,放心地住院,让我学到了很多。

三、要善于沟通

善于和医生护士,甚至医院里的清洁工打交道,聊更多的东西,了解更多关于自己以后想去工作的地方——医院。

四、要主动出击

主动学会知识,例如我从未涉足过心电图的领域,但台湾的实习生由于心悸,需测心电图,于是我主动向医生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她测心电图,了解测心电图的过程。不懂的知识要主动问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踏踏实实学本领

看到许多医师除了照顾好自己的病人,还刻苦地钻研医学知识,利用闲暇时间看更多的中医书籍。这让我认识到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要踏踏实实学好本领,特别是学医的,要对得起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若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巩固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知识,补偿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实践环节,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院实习报告 篇五

首先要明确的是,打基础是一个过程。老医学专家们认为,临床医生们的这一过程需要5-10年时间才能完成,可以称之为“基础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当好住院医师,打下的医学基础质量最高,含金量最大。吴阶平院士认为,这10年是医生们的自然成长阶段,主要是感性认识,逐步取得经验积累和业务进步。

可现实中,许多年轻医生对从医头10年的基础积累过程缺乏认识,缺少思想准备,收获与进步不大,有不少人甚至停滞不前了或后退了,很难攀上第二或第三个10年的高层阶梯。

看一看前辈的做法,了解他们当年是怎样打基础的,无疑会对我们大有裨益。吴阶平院士讲自己做实习医生、住院医师时的经历,核心是“为做好医生学本领”。当时,不论在病房见习还是听课、读书,吴老都是本着学本领的目的,对临床中的所见所闻,教师和上级医生的言行举止,分析问题的方法,各种学术活动,都进行观察和思考,努力从中学到本领。他举例说,诊疗了几例阑尾炎后,感到临床表现、病理表现、手术难度有不少差异。遂给自己提出要求,术前尽量分析炎症的程度,腹膜腔内的反应,阑尾内有无粪石,阑尾的位置等,在病历中记录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根据。为达目的,在病史采集、体检、临床分析中更加细致周到。同一个病例,有意识地对待后,所取得的经验远多于一个简单的诊断。因此,学本领成为他成长的开始,也是人生的转折的开始。因为第一个10年的基础打好了,就很容易攀上吴阶平院士所说的医学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即自学成才阶段。

吴英恺院士做实习医生、研究生、住院医生时的做法和体会斯,不着急、细心看、多思考、当好助手,从多帮到多会。他常常在鞋盒盒抽屉中练习打结的基本功。重视学会和掌握好“床旁艺术”,即细心听取病史介绍,系统进行体格检查,反复进行临床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分析,做出临床判断。他要求自己每进一步都要在学术上有所进步,刻苦钻研,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王澍寰院士做住院医生视也重视学本领,他介绍的钻研阑尾炎诊治绝活,其过程和方法有如一副精彩的金字塔攀登图。

6.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六

xxxx年x月x日继续医学评估工作会议后,我单位立即召开院长办公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省、市有关文件及此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继续医学评估工作,制订了工作程序和方案,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就继续教育学分证明、专业岗位、学分标准进行了细致的审核检查并安要求认真填写继

续教育登记簿。现就工作情况报告如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继续医学教育对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了解新医学动向起到督促和监督作用,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医疗卫生单位增添了活力和发展后劲。我院自xxxx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以来,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了继续医学教育,采取业余学习和自学为主,同时采取集体查反法房、病历讨论、临床进修、远程教育、发表论文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地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200x、200x、200x三年分别有xxx、人参加,基本完成各项工作指标,三年平均合格率xx。

历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此项工作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医学科学专业技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我们在认真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继续教育工作。同时,将继续教育成绩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聘任、职务考核、执业再注册、考核等挂钩。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将学术讲座、病历讨论等制度化,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继续医学教育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感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还有部分同志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认为只要晋升职称后就不需要继续此项工作了,造成部分人员学习项目缺项,未能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加以解决。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医学教育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

综上所述,通过自查自评,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为合格。

7.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七

那么,什么方法能在疾病发展初期就发现病灶功能和代谢变化呢?影像核医学检查就可以胜任。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查手段,影像核医学一方面通过高分辨、高清晰的活体断层图像,显示各器官组织及肿瘤的生理和病理的功能及代谢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从体外对人体内的代谢物或药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动态检测,而成为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它有哪些较有代表性的临床应用呢?

核素心脏显像: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率

常用的冠心病检查诊断方法包括心脏彩超、冠脉CT、冠脉造影、核素心脏显像等。各种检查方法具有不同的价值:心脏彩超可观察室壁运动,但对心肌缺血的判定不太在行;冠脉CT虽然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但辐射剂量比普通CT大数倍,且受检查时患者心率影响较大;冠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检查有一定的创伤,需注入较多造影剂,且只能了解冠脉有无狭窄,并不能观察到心肌是否存活;核素心脏显像是通过静脉注射能被心肌细胞摄取或通过心血池的特殊药物,应用核医学仪器——SPECT或PET,采集心脏图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心肌代谢、心肌活性及心室功能。与上述方法相比,核素心脏显像有简便而无创的特点,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可提高检出率。

核素心脏显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心肌灌注显像,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可显示心肌缺血区,明确缺血部位、程度和范围;另一种是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主要用于存活心肌的检测,有助于帮助冠心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对于不明原因胸痛者,怀疑冠心病、心肌炎者,冠心病高危患者,估计心肌梗死范围及严重程度者,冠心病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和估测预后,心肌病患者,以及室壁瘤患者等,宜做核素心脏显像。

全身骨显像: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

在恶性肿瘤中,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和直肠癌等。疼痛是骨转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夜晚尤甚,患者往往因疼痛难忍、失眠、食欲不振等原因,被折磨得苦不堪言,甚至发展成病理性骨折、截瘫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非常重要。

全身骨显像(俗称“骨扫描”)是一种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发现全身骨骼组织代谢异常的核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它与局部骨骼X线检查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查前需要注射放射性药物(骨骼显像剂),等骨骼充分吸收3小时后,再用核医学仪器SP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可发现某处骨骼对放射线的吸收异常增加或减少,即有放射性异常浓聚或稀疏现象。如此,可比X线及CT检查提前3~6个发现早期骨转移病灶。在国外,该检查是癌症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除此之外,全身骨显像还被用于骨肿瘤或活检定位,判定病变手术范围,放疗照射野选择及放疗疗效评价;局部骨痛,排除骨肿瘤;疑似某些代谢性骨病;疑为急性骨髓炎而X线检查正常者;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成活情况;股骨头血供状态的观察;判定X线摄片难以发现的骨折,如肋骨、指骨、趾骨和颅骨等;鉴别陈旧性和新近发生的压缩性椎体骨折,以及肿瘤患者的随访、分期、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核素肾动态显像:比肾功能检查更敏感

人有两个肾脏,它们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长得很像,担负着同样的任务。如果这对“双胞胎”兄弟中,有一个生来就比较瘦弱或受到疾病的困扰,无法承担正常工作,另一个就会“体贴”地接过他的活儿,尽量完成排除体内毒素的艰巨任务。一旦兄弟俩都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健康的兄弟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肩挑双担”时,人体健康就会亮起红灯,尿素氮、肌酐等肾功能实验室指标就会出现异常。但这两个肾功能指标只能反映两只肾脏总和的功能,无法了解两只肾脏各自的功能和每侧尿路情况。那么,如何判断兄弟俩各自的工作量,及时发现“体弱多病”的那个呢?这就要用到核素肾动态显像了。

核素肾动态显像是一种功能性检查,应在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进行,因此受检者不宜空腹,应正常饮食,否则可能会造成结果的错误。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检查过程与增强CT扫描有些类似,注射显像剂锝-99m后立即开始检查,时间大概为20分钟。它不仅能反映肾脏的血流灌注,还可反映肾脏的吸收、肾小球滤过率、尿路通畅情况等改变,指导肾脏手术、血液透析、诊断膀胱尿反流、肾盂肾炎、易供体术前评估及移植肾术后监测。

尽管影像核医学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有其优势,但相信不少读者一听到“核”,还是会感到害怕,担心会受到辐射。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医学上使用的“核”与核武器中的“核”是完全不同的。核医学常规临床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剂量很小,半衰期短,人体接受或器官接受的辐射剂量完全符合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对人体无伤害。经过大规模临床调查,做一次PET/CT或ECT检查,患者所接受的由放射性核素引起的辐射量比一次X光检查的辐射剂量要低得多。因此,做核医学检查是非常安全的。

8.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八

医疗(事故)争议防范与处理制度

一、防范措施:

(一)强化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的三基培训及诊疗规范培训,提高诊治水平。

(二)推行医患沟通制,严格执行病人知情告知制度,在避免对患者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病人家属咨询。

(三)严格履行急危重病人报告制,重大手术术前讨论、手术、审批、疑难危重病人讨论、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制度、严格执行新技术和项目开展的论证审批制度、病历复印制度等。

(四)认真执行《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执业活动。

(五)突发事件按预案处理。

二、处理程序

(一)事故报告

发生医疗投诉时,要按“医疗投诉处理程序”报告,如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以使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掌握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有利于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减轻病员的痛苦和损害程度,从而缓解医患双方的矛盾,有利于善后处理。

(二)补救措施

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应尽量大的可能减轻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当事人所在科室及有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三)接待工作

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做好病员及家属的工作,避免争执使矛盾激化,要引导病员及家属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

(四)病案保存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指派专人封存、采善保管原始病案及有关资料,并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严禁丢失、涂改、隐匿、销毁。因输血、输液、注射、服药等引起医疗事故或事件的,要对现场实物及时封存留样,以备检验。

(五)尸体解剖

凡发生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明确死亡原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必须进行尸体检验。尸检应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超过规定时间而影响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延期不处理的的尸体,经卫生局批准,并报公安部门备案,由医院按规定处理。

(六)调查处理

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事件,医务科立即组织调查,经过院医疗安全小组分析讨论提出处理初步意见,最后经院领导讨论,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答复病员及其家属,对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予以处理。

三、责任追究

对责任人依照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经济、行政处分、法律责任等处理。

(一)行政方面

当医疗事故争议造成医院声誉、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损失时,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医疗事故争议的情节和后果,对责任人作相应的行政处分,如:责令检讨、通报、扣发奖金、辞退等,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并对医疗事故争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作如下处理:

1)医疗事故争议责任科室必须认真分析医疗缺陷所在及发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并写出书面检查和整改报告;

2)医疗事故争议责任人必须认真查找服务缺陷,提出改正意见,并写出书面检查和整改报告。

(二)经济方面

被投诉或发生纠纷时,扣发责任者奖金;发生医疗事故争议赔付时,医院承担80%,科室和个人并承担20%。在科室和个人承担的赔付额中,科室和个人分担比例,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法院判决、其他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或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讨论意见,按照当事人在医疗事件中应负的责任程度大小而不同比例的分担,具体分担比例如下:

9.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 篇九

第一章

1.X线的特性

(1)X线具有穿透性

(2)X线具有荧光作用

(3)X线具有感光效应:

(5)X线在均匀、各向同向的介质中,直线传播

(6)X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2.CT值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的线性衰减系数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称为CT值。单位为HU

第二章

呼吸系统

前后肋骨相差4个肋间,如第6前肋相当于第10后肋的高度

※1.肺野

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透明的区域。

分: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之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三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2.肺

门:

是由肺动、静脉、伴行支气管等构成。构成肺门的影像主要是血管影,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2-4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

3.肺纹理

(1)定义:肺纹理是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2)组成: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组成、构成肺纹理的主要影像是肺动脉的分支影。

4.纵

以第4、8胸椎椎体下缘划两条水平线,分成上、中、下纵隔。

以气管心脏升主动脉前缘之前为前纵隔,食管前缘之后为后纵隔,两者之间为中纵隔。

5.膈

右膈顶较左膈顶高1~2厘米。

肋膈角:指膈肌与侧胸壁之间的夹角。

6.阻塞性肺气肿:

X线表现:(局限性和弥漫性)

肺体积增大,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7.阻塞性肺不张:

X线表现:

阻塞远端的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周围结构呈向心性移位。

8.肺实变:(炎性实变)

X线表现: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可扩散至整个肺叶。

“空气支气管征”

9.空洞与空腔:

(1)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后所形成。(肺癌、肺结核)

分为厚壁空洞(≥3mm)和薄壁空洞(<3mm)

(2)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支扩、肺大泡)

X线表现:

二者相似,均表现为透光区,但空腔壁较薄,一般周围无实变,其内无液平。

10.结节与肿块

肺内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均以结节或肿块为特征。直径≤3CM为结节,>3CM为肿块。

X线表现:

良性肿瘤:多呈球形,边缘光滑锐利。

恶性肿瘤:多呈分叶状,边缘不规则或有毛刺。

11.大叶性肺炎

充血期:肺纹理增多

实变期: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按肺段或肺叶分布。

(1)红色肝变期;(2)灰色肝变期。

消散期:密度逐渐减低,散在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点、斑片或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空气支气管征”

12.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

婴幼儿年老体弱者

好发

13.肺脓肿

X线表现

急性肺脓肿

(1)炎症期:肺内大片实变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均匀。

(2)脓肿期:病变中央出现含气液平空洞,内壁光滑或高低不平。

14.肺结核

分型及X线表现

Ⅰ型:

原发型肺结核

初次感染

Ⅱ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表现:

(1)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广泛均匀的分布于两肺的粟粒大小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三均匀”



分布均匀

‚

大小均匀

ƒ

密度均匀

(2)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表现:“三不均匀”



大小不一:1.5mm至1cm左右不等

‚

密度不一:渗出、增殖、钙化

ƒ

分布不一:以双肺上野和中野为著

Ⅲ型:

继发型肺结核

X线表现:

浸润性肺结核:好多发于两肺上叶尖段和下叶背段

IV型:

结核性胸膜炎

Ⅴ型:

肺外结核

※X线表现:本型分为原发综合症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综合症

哑铃征”或

“双极

现象。

15.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

发生在段和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周围型:

发生在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

中央型肺癌的X线、CT表现

肺癌直接征象: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第三章

循环系统

※1摄片:(四种体位)

A.后前位(正位)

B.右前斜位(第一斜位)45°~50°

C.左前斜位(第二斜位)55°~65°

D.左侧位

※2.正常X线表现

后前位

右前斜位(房室分—>心房在后,心室在前)

确定心脏有无增大最简便的方法:心胸比率法

主动脉型心:心影呈靴形,主动脉迂曲增宽,球突出,心腰部凹陷,※(1)二尖瓣狭窄

a.由于瓣口面积减小,舒张期左房压力增加,导

致左房扩大,左房压力继续升高,则逆传至肺静

脉,引起肺静脉压升高—肺淤血;

b.同时肺动脉为克服阻力,肺动脉压相应增高,肺小动脉收缩,加重右心室负荷,导致右心室扩大。

※X线表现

①梨型或二尖瓣型心脏;

②左心房增大;

③右心室增大;

④肺淤血及间质性肺水肿;

⑤肺动脉段突出

第四章

消化系统

1.食管与胃肠

造影检查:

造影剂

医用硫酸钡

:(1)稠钡看粘膜像(2)稀钡看充盈像

2.食管

粘膜:食管粘膜皱襞表现为数条纵行纤细条状透亮影。

三个生理压迹: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压迹

※分型

胃肠

1.龛影:龛影(niche)胃肠

道壁上的溃烂或凹陷达到一定深度后,被钡剂充填后所形成的影像,称为龛影。(多见于胃溃疡)

2.憩室(diverticulum)

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壁局部薄弱或外在牵拉使管壁各层向外突出的囊袋影,其内及附近的粘膜皱壁形态正常。(多见于食管、十二指肠降部、小肠、结肠)

3.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

肿瘤或炎症组织等向腔内生长,占据一定空间在该处不能被钡剂充填而形成的影像。(多见于肿瘤性病变)

食管静脉曲张

※X线表现

典型征象为串珠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

食管癌

X线表现(1)管腔狭窄和扩张!

(2)不规则的龛影!

(3)充盈缺损!

(4)粘膜皱襞中断,代之以肿瘤表面杂乱不规则的影像!

(5)受累食管局限性僵硬*

消化系统溃疡

胃溃疡好发于胃体小弯角切迹附近。

X线表现:直接征象--

代表溃疡本身的改变;龛影良性溃疡

粘膜线:龛影口部宽1-2mm、光滑整齐的透

明线;

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如

一个项圈;

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

具有一个狭长的颈。

※鉴别诊断: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X线鉴别诊断

良性

恶性

龛影形状

圆形或椭圆行,边缘光滑整齐;

不规则、扁平,有多个

尖角;

龛影位置

突出于胃轮廓之外;

位于胃轮廓之内;

龛影周围

口部

粘膜水肿表现如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

粘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口部;

有不规则环堤,可见指压痕、裂隙征;

粘膜皱襞破坏、中断;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多在球后壁。

X线表现



直接征象:龛影

间接征象:球部变形

胃癌

胃癌依其形态可分为:

①蕈伞型:肿瘤向腔内生长,呈菜花状。

②浸润型:肿瘤沿胃壁各层浸润,使胃壁僵硬。

③溃疡型:肿瘤深达肌层,胃壁上形成巨大溃疡。

X线表现

(1)胃腔内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多见于蕈伞型。

(2)腔内龛影-溃疡型。

(3)粘膜皱襞局限性破坏、中断、消失。

(4)胃腔变形、狭窄,胃壁僵硬-浸润型。

(5)病变局部蠕动消失。

急腹症

检查方法:X线平片

X线表现

胃肠道的气体经穿孔进入腹腔形成气腹。X线发现气腹为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主要征象。

以立位或坐位检查最为理想。



膈下游离气体→呈新月形透明区。

‚

气体影可随体位转动而移至最高处,其宽度与气体量成正比。

肠梗阻

基本X线征象

肠腔内充气扩张→梗阻3小时以后出现

‚肠腔内液平面→梗阻6小时以后出现

ƒ液平面透视下可有波动

24小时未有梗阻的X线征象可除外肠梗阻。

肝脏的分叶、分段

肝左右叶:以胆囊窝与下腔静脉左缘的连线

肝细胞癌

※病理

—

巨块型:肿块直径≥5cm,形态不规则

—

结节型:肿瘤直径<5cm,类圆形

—

弥漫型:结节较小,密布全肝

—

小肝癌:单一结节,直径≤

3cm或二个结节瘤径之和<

3cm\

—

第五章

泌尿生殖系统

—

排泄性尿路造影

又称为静脉肾盂造影,是将有机碘制剂注入周围静脉内,经肾脏排出,使肾和尿路显影,以观察其有无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

泌尿系结核(肾自截)

全肾钙化

造影表现

A、肾盂、肾盏显影迟缓,密度低,甚至不显影。

B、肾盂、肾盏呈虫蚀状破坏,肾实质内空洞形成。

肾癌

X线表现

A、肾影增大,边缘凸出,呈分叶状,偶可见钙化影。

B、造影可见肾盂、肾盏移位、变形、破坏、充盈缺损。

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

立位:正常节育环,应在耻骨联合上方2-6cm,正中线左右3cm。

第六章

骨与关节系统

基本病变表现

(一)骨质疏松

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

(二)骨质软化

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与骨皮质边缘模糊

(三)骨质破坏

X线表现:

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早期病变为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呈虫蚀状。严重时表现为大片缺失。

(四)骨质增生硬化

X线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

(五)骨膜增生

X线表现:

早期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致密影→骨皮质增厚→骨膜新生骨破坏后残留的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间呈三角形改变,称骨膜三角(Codman三角)。

骨折的基本X线征象



骨折线:不规则透亮线(直接征象)

‚

骨密度增高带

ƒ

小骨片(块)影

骨小粱扭曲,骨皮质部分断裂

colles骨折: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脊柱骨折:多见于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1)椎体楔形变

(2)骨小梁排列紊乱

(3)脊柱成角畸形

(4)伴棘突或横突骨折

脊柱结核

X线表现

骨质破坏,椎体楔形变,②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融合③

后突畸形:晚期

冷脓肿:腰大肌脓肿

1.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局部可触及硬性肿物

背离关节面生长,长骨干骺端发生多见

2.骨巨细胞瘤(破骨细胞瘤)X线表现

肿瘤位于骨端,呈皂泡状改变;

3.骨肉瘤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关节强直

—

骨性强直:

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

—

纤维性强直:

见于关节结核。

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1.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和关节间隙变窄。

2.可连成骨桥。

第七章

乳腺

X线检查

1、轴位(CC):上、下位或头、足位

2、侧位(ML):内、外位

3、侧斜位(MLO):可分内外斜位和外内斜位

BI-RADS乳腺分型

—

脂肪型

—

少量腺体型

—

多量腺体型

—

致密型

基本病变

(一)肿块(二)钙化(三)局限性不对称致密(四)结构扭曲(五)导管征(六)晕圈征(七)皮肤增厚(酒窝征)(八)乳头凹陷和漏斗征(九)血运增加(十)淋巴结的侵犯(十一)乳腺导管造影:充盈缺损

良恶性肿块鉴别

良性

恶性

形态

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

不规则,圆形或分叶状

密度

等腺体或略高于腺体

多数高于腺体

边缘

光滑,整齐

常有毛刺,浸润,不光滑

大小

大于或等于临床测量

94%小于临床测量

乳腺癌

影像表现:

主要征象:

(肿块

(局限致密浸润

(钙化

(毛刺

次要征象:

(结构扭曲

(阳性导管征

(晕圈征

(皮肤增厚(酒窝征)

(乳头内陷、漏斗征

(血供增加

(彗星尾征

(淋巴结增大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CT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首选:脑CT

星形细胞瘤CT表现

1.幕上I、II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均匀低密度,边界不清,周围水肿少见,占微效应轻。

增强:I级无明显强化,II级可表现为连

续或断续环状强化,少数可有壁结节或花环状强化。

2.幕上III、IV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密度不均,高低等混杂密度,瘤周水

肿常见,占位效应明显。

增强:均有强化,不规则环状或花环状强化。

小脑星形细胞瘤:

部位: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在小脑蚓部。

平扫:囊性低密度或实性混杂密度,多有水肿及

占位效应。

增强:不强化或壁结节强化

脑膜瘤

起源自蛛网膜粒细胞。大多数居脑外

CT表现

宽基底靠近颅骨或硬脑膜。其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一强化。

颅内血肿

1.按部位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2.按时间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硬膜外血肿

(1)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2)损伤部位多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

(4)典型血肿呈双凸透镜形。

(5)昏迷—清醒—昏迷。

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锐利。

(2)可有占位效应。

(3)多伴有邻近部位骨折。

(4)血肿压迫脑血管,可出现脑水肿或脑梗死。

硬膜下血肿

(1)血肿积聚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

(2)无颅骨骨折或骨折位于受伤处。

(3)血肿范围广,多位于额颞部,跨越颅缝。

诊断与鉴别诊断: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鉴别

边缘

跨颅

形态

脑挫

作用点

硬膜外

光滑

极少

梭形

同侧

硬膜下

波浪

常见

新月形

同、对侧

脑梗死:脑血管闭塞所致的脑组织缺血坏死。

CT平扫

脑组织内低密度,2~3周,模糊效应

CT增强扫描:

增强方式:不均匀脑回状、条状、环状或结节状强化。

颅内出血

CT表现

血肿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

急性期

吸收期

囊变期

发病时间

<3天

3~7天

>2月

血肿密度

等或低

血肿形态

肾形、不规则形

缩小,模糊

条带状、新月形

周围水肿

减轻

占位效应

减轻

增强扫描

一般不做

环形强化

好发部位:基底节、丘脑、内囊、桥脑、小脑,易破入脑室

椎间盘突出

CT表现

10.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改进 篇十

关键词:临床实验 诊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51-02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组成部分,是指医生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1]。在现代医学中,实验诊断学的学习是一名合格医生必须经过的培训,如何在众多检测项目中选择快速、准确、经济、适用的项目是合格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方法、管理理念迅速被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并对传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我们教研室在“教育国际化”思想指导下,基于临床工作的实际和现代合格医生的要求,对实验诊断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理顺学习目的

实验诊断学在诊断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临床本科生从基础医学引向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前提,并可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实验诊断学教学目的在于使学员了解实验诊断学有关概念和内容,也包括国内外学科技术方面进展和前沿性的内容;进一步使学生强化实验诊断意识,增强实验诊断临床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内容,并初步具有从事临床实验研究的能力,从而成为本科生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此目的,我们结合当代临床检验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优化了部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本科生教育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以后学生走向临床开展医疗、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优化教学内容

2.1 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经营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基本检测项目原理、方法,增加对检测结果的正确认识,从而将这些实验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血常规检查教学中,我们增加了流式细胞仪原理、方法,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增加了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复习,通过这些内容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检验医学新进展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将来临床工作中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2 增加临床检验发展趋势的分析

检验医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是临床医学中最先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快速变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临床检验发展趋势的讲解,及时检验(POCT)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在其制定的“POCT循证文件”草案中,将POCT定义为:“在接近患者治疗处,由未接受临床实验室学科训练的临床人员或者患者(自我检测)进行的临床检验是在传统、核心或中心实验室以外进行的一切检验”。POCT是检验医学发展的新领域,作为临床检验一种新的检验手段,分析方法快速、简单,现场分析,减少了样品转送流程,缩短了报告时间,实现了个性化的[2]。但POCT也面临众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检测结果准确性等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讲解,使他们对此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在以后行医过程中培养成对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好习惯。

2.3 减少部分检验方法的讲授

新科技带来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方法、仪器不断出现,一些手工、旧的检验方法在大中型医院、甚至一些基层医院已经逐步被淘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减少了这部分检验方法的介绍。血常规是临床检验科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之一,其经历了从手工到仪器,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从三分群血液细胞计数仪到五分类血液计数仪,从电阻抗法到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医院中,已经很少利用手工方法进行计数,我们在教学中减少手工计数方法的介绍,而增加了仪器基本原理的讲解,让学员初步了解我们现在大部分医院所采用的检测仪器。我们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强调了检验方法发展的连贯性,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检验医学发展史,让他们体会到检验医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将来可以大展宏图的学科,该学科往往站在医学发展的前沿,增加学员对检验医学的兴趣,使他们对临床医学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3 优化教学方法

3.1 增加实习见习机会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室手工检测的方法了解检验流程,但随着科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与检验科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实验室检查流程,一直是我们教研室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增加了仪器操作技能的培训,专门给教研室配备了尿液分析仪、血常规检测仪、以及全自动生化仪,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当代检验科检测的常用方法,增加了对检验科现代检验方法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达到传统与全新概念的有效结合。同时我们增加了同学到检验科见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和检验科一线人员进行交流,对检验科有一个全面的、初步认识,为将来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畅通地与检验人员交换意见,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打下基础。

3.2 增加化验单分析教学

实验诊断学是在医生的医嘱下,临床实验室根据医嘱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当前国内的现状是,医生与实验室人员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化验单来进行:医生通过化验单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需要检查项目,而临床检验科则是根据这些信息和要求对患者留取的标本进行体外检测,然后通过化验单的形式返回给医生和患者,医生再通过全面系统综合分析后,判断患者健康状况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等。因此,化验单是检验科医师和临床医生之间的纽带。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单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医院名称、实验室名称、报告题目、就医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病案号、科室、临床诊断、送检医师;二是标本编号、采集时间、种类检验项目及其检验结果、参考值和异常提示;三是送检时间、报告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发出检验报告时,应经2位检验医师检查审核,重要检测项目应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溶血、脂血、黄疸等可能干扰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应在检验报告单的备注栏标明。对有疑问的结果,应复查并主动联系送检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检测。对急诊或危重患者,收取标本和发放检验报告时间应具体到[3]。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规范填写检查申请单,规范出具检查结果,综合全面分析结果等等,使学生对实验前、实验后质量控制有一个全面认识,为将来更好的利用好实验室诊断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3.3 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医学事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4],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包括检验医学在内的医学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同学的创新能力。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筛查、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以及肿瘤治疗方案等方面被临床广泛应用,单独使用灵敏度都比较低,特别是用于早期诊断漏诊率较高。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尝试用多项指标组合以提高阳性诊断率,有人主张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用乳腺癌特异蛋白、TPS和C-erbB2,而对于病情监测和术后早期复发用CEA、CA15-3联合应用,我们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己根据每个肿瘤标志物的特点,针对不同种类肿瘤进行组合,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从而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加强了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5]。

总的说来,实验诊断学教学是医疗系本科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我们对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紧跟现代临床检验技术发展步伐,熟悉当代临床实验室工作流程、激发同学创新思维,从而为将来他们走向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利用实验室诊断为患者服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改的实施,将学员从基础医学引向临床医学,以达到“面向世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黄祥芬.即时检验(POCT)发展现状与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54-156.

[3]赵洪波.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和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31-232.

[4]曾照芳,向华,谢国明,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临床检验仪器学》精品课程建设[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6):737-739.

11.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十一

一,选择题(30*1,参考往年试卷和北医的那三张卷子,重题很多,以下是其中两个), 29: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表现(开口位、闭口位造影剂的位置)

30,颞下颌关节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配比、造影剂名称)

二,名词解释(4*4)

1,radiosteonecrosis

2,cervical burnout

3,线状骨膜反应

4,Le fort п型骨折

三,简答题(3*8)

1,拔除第三拍摄磨牙时拍摄X线片的意义和目的?

2,分角线投照技术与平行投照技术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简述牙根与上颌窦及颏孔的位置关系。

四,问答题(3*10)

1,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X线鉴别点。

2,下颌骨骨折的影像学方法及表现。

12.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十二

3.X线的应用:X线透视,X线摄影,特殊检查(体层摄影,软X线摄影,高电压摄影),造影检查

4.X线机的构造:X线管装置,高压发生装置,控制装置,透视用影像装置,机械辅助装置。

5.X线透视与摄片的优缺点 :透视的主要优点是可转动患者体位,改变方向进行观察。检查费用较低。透视的主要缺点有:荧屏亮度较低,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难于观察密度与厚度差别较少的器官以及密度与厚度较大的部位。

X线摄影: 与透视的优缺点正好相反,其优点是:能使人体较厚、较薄的部位清晰地显示在X线照片上 ;病人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要小于透视、低于CT检查。X线摄影的缺点是:不能动态观察,检查费用高于透视。

6.CR与DR优缺点(CR是数字X线摄影DR是计算机X线摄影)

:CR优点是可与床边机配合进行诊室床边摄影;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增加摄影成本,对影像的分辨力及清晰度提高不多。

DR优点是成像速度快,有高的空间分辨力及密度分辨力;缺点是部分产品相对较贵。7.摄片基本要求:骨盆正位片,一侧桡、尺骨正位片及同侧胫、腓骨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摄胸部和腰椎正位片。摄片质量要求:摄片位置准确,对比度良好,直接曝光区呈黑色,软组织是灰色,层次分明,皮质和骨小梁显示清晰。

8.儿童的骨骼特点:骨骼最初以软骨的形式出现,软骨必须经过钙化才能成为坚硬的骨骼 :长骨骨端有骨垢,为了生长发育,一个是红骨髓含量高,处于造血活跃期

9.儿童骨折包括:靑枝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10.骨折: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质疏松 :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均减少,而比例仍正常。

11.骨折愈合的标志:以骨痂多少及骨折线是否清晰为标准,如果骨折线模糊,有骨痂生长了就开始愈合了。

12.脊椎骨折的特点: 脊椎骨折不需要较大外力作用即可发生,60~70岁患者发病率最高,可发生在一个或多个椎体,主要发生在胸腰椎。脊椎骨折X线表现为椎体水平骨小梁减少,椎体前缘皮质厚度减低,终板厚度改变,呈双凹形或楔形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疼,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等

13.关节脱位包括: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

15.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1)生长情况 : 良性是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 ;恶性是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转移。

(2)局部骨质变化 :良性是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 ;恶性是呈侵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

(3)骨膜增生 :良性是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恶性是可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且多不成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4)周围软组织变化 :良性是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恶性是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快,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16.转移性骨肿瘤:主要通过血液途径转移。

(1)成骨型 X线表现:病变为高密度影,居骨松质内,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均匀一致,骨皮质多完整,多发生在腰椎与骨盆。常多发,境界不清。椎体不压缩、变扁。

(2)溶骨型X线表现:

骨松质中多发或单发小的虫蚀状骨质破坏。病变发展,破坏融合扩大,形成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区,骨皮质也被破坏,但一般无骨膜增生。

17.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特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累及全身任何能活动的关节以四肢关节尤以双手和双足小关节为主最常受累的是近端指间或趾间关节和掌指或庶趾关节其次腕、肘、膝、肩、踝、胸锁、髋、寰枢椎关节也可被累及。此外额颌关节、环构关节及其他颈椎偶可受累。18.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骶髋关节的改变,脊柱的改变,周围关节的改变

19.退行性变与骨质增生的区别:骨质增生是退行性改变的表现之一。骨质增生: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增多,变致密的现象而言。是骨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13.脾结核的超声影像诊断分析 篇十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6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1~6个月,所有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脾实质内多发低回声结节。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气促、盗汗、腹胀不适、腹泻、消瘦等症状。

1.2 儀器及方法

14.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十四

一、临床影像检查人员及时间安排

1.人员:影像组检查共1人

2.时间:检查时间为3天

二、时间安排

1.第一天上午:参加医院汇报会;到相关部门和科室查阅文件及资料

2.第一天下午至第二天下午:现场查看、访谈

3.第三天上午:追踪检查、评分及撰写检查小结

4.第三天下午:拾遗补缺,参加

三、检查内容

4.18.1.1

1.检查《放射诊疗许可证》、配置许可证。

2.检查能够开展的医学影像服务项目,具备普通X线、CT、MRI、DSA设备,能够开展常规和特殊的检查。如:CT血管成像、CT三维重建、MR弥散成像、MR水成像、MR血管成像等。DSA血管造影、外周血管造影、常规介入治疗等。

3.检查X线摄影、超声检查急诊服务情况(包括床边急诊),24小时服务。

4.检查预约检查时限规定和执行情况。

5.检查CT、MR的急诊检查服务。

6.检查有无完善的PACS系统。

7.各类影像检查统一编码,实现患者一人一个唯一编码管理执行情况。

8.PACS系统运行情况,至少具备3年在线查询,3年以上离线存储功能。

4.18.1.2

1.检查医师、技术人员和护士配备符合相关规范,满足工作需要。

2.检查各级各类人员资质和执业资格。医师执业证、大型设备上岗证、护士执业证。

3.检查科室的专业组分组情况(按系统分组),组长的专业技术职称。

4.检查科室人员梯队结构是否合理。(初、中、高级职称等)

5.检查科主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6.检查科主任的学术影响力(硕士或博士导师、课题、学位、论文、学会兼职、对外影响等)。

7.检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情况(具有3名以上的,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18.1.3

1.检查科室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2.现场查看:急救设备及完好状态、急救药品及其效期。急救药品和器材具有可及性。

3.抽查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流程知晓程度,及紧急抢救的能力。

4.检查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紧急支援的科室及联系方式)。

5.检查科室是否有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有无演练及过敏抢救的培训讲座。

6.检查患者抢救过程记录和讨论。

4.18.2.1

1.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检查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3.检查质量控制指标。

4.抽查员工知晓各项规章制度和本人岗位职责、岗位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

5.检查是否及时对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完善和修订。

4.18.2.2

1.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进行校正和维护,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2.检查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放射科或医工部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检查维护记录。

3.设备运行完好率在95%以上,检查相关运行记录。

4.18.2.3

1.检查有无开展图像质量评价活动。

2.检查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名单及组成,有无定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记录。

3.检查是否将图像质量评价的结果纳入对部门服务质量与相关人员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

4.检查评价结果分析记录、持续改进措施(PDCA)。

4.18.3.1

1.科室有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与流程。

2.检查影像报告医师的资质(抽查10份诊断报告,并核实报告医师的资质)。

3.检查影像报告时限(抽查10份诊断报告,核实报告的时限,急诊30分钟,门诊普通X线片2小时,放射科特殊检查、CT及MRI 24小时)。

4.检查报告书精确的报告时间,普通报告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

5.诊断报告按照流程经过审核,有审核医师签名(抽查10份诊断报告)。

6.检查每月对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检查记录,总结分析,改进措施。

7.检查PACS系统是否能为影像诊断提供诊断格式、流程以及审核、质量监管支持。

8.主管职能部门有监督检查,追踪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对科室服务质量与诊断医师技术能力评价内容。

4.18.3.2

1.检查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相关制度。

2.检查有无专人负责并定期召开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

3.检查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主持人是否为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

4.检查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情况(检查随访病例记录)。

5.检查疑难病例分析读片会的记录和图像资料。

6.检查重点病例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定期分析评价记录)。

7.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参加人员覆盖科室诊断组80%人员(检查参会人员签名)。

4.18.4.1

1.检查放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与落实措施情况。

2.检查医学影像设备、场所定期检测制度与落实措施。

3.检查放射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并按规定执行(核医学)。

4.检查影像检查室门口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5.检查定期放射设备、场所检测报告,并对超过标准的设备或场所及时处理的完整资料。

6.检查放射废物处理登记和监管记录(核医学)。

7.检查医学影像科通过环境评估的环评报告。

8.检查是否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9.检查常规安全检查记录(至少每季度有一次),并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安全管理(PDCA)。

4.18.4.2

1.检查机房的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医患防护需要。

2.检查受检者的防护措施,对受检者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现场检查)。

3.检查影像科人员佩戴个人放射剂量计情况。

4.现场抽查影像检查前医务人员主动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机房提示标志),指导受检者进行防护。

5.检查对新员工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培训记录及讲座。

6.检查是否有专人负责对放射剂量计进行收集、发放和监测结果反馈、登记工作。

7.检查员工放射剂量监测数据分析,如有超标,应针对超标原因的改进措施。

8.检查员工定期进行放射安全防护培训证书或资料。

9.检查放射人员放射防护档案与健康档案是否完整。

10.检查有无放射安全(不良)事件。

4.18.4.3制定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1.检查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2.检查辐射损伤的具体处置流程和规范。

3.抽查各相关科室和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相关流程以及本部门、本科室和本人职责情况。

4.检查是否有对于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综合演练记录。

5.检查演练或安全事件的总结分析,有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

4.18.5.1

1.检查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由主任、护士长及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有科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工作。

3.检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教育、培训计划、质量与安全指标。

4.检查质量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常规。

5.检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6.检查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与报告、检查、处置规范和流程。

7.检查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工作资料和记录。

8.检查大型影像设备检查阳性率。

9.检查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统计与分析(检查随访病例列表,抽查10例随访核实病例)。

10.检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现持续改进。

15.医院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 篇十五

(2012年2月修订)

为加强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的管理,确保检验医学“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危急值的及时报告,有助于医生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检查项目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具体项目和危急值见附件。

具体操作流程:

1、检验科: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和检验过程是否规范(若有疑问立即复检),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将检验结果发出;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必须立即电话通知病区、门急诊部主管医生或护士,同时在专用记录本做好登记工作,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科别、日期、时间、危急项目及数值、是否通知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接收者姓名、危急值报告者签名等。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责任到人。

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检验“危急值”后,应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检验科须重新向临床及时回报复查结果。

检验科除完成与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的相关报告、记录及建议复检外,还应在检验报告上作明显的标记:加盖“危急值”标识。

2、病区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结果后,立即电话告知病区值班医师或护士,“危急值”报告接收人要做好登记工作,并签姓名。护士接收后应立即向医生报告该“危急值”,经管医生需立即(10分钟内)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对病人采取相应诊治措施进行诊治。

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3、门急诊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要电话报告相应科室医护人员。门、急诊部医生或护士接收后立即向该病人的门急诊医生报告该“危急值”,再由门急诊医生通知该病人速来诊室接受紧急诊治,必要时门急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向医务处报告。

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采取标本复检。

4、健康管理中心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检验科人员打电话向健康管理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护士长通报。健康管理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向医生简要说明病人的情况,医生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健康管理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附件1:

临床检验室“危急值”

临床生化检验室“危急值”

注:本版临床生化检验室危急值的制定,是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在“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主要措施与适用范围”之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措施中的要求,综合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实用内科学》第十三版、《外科学》第五版、《病理生理学》第五版、《诊断学》第六版、《呼吸病学》2003版、《急诊医学》、《急救护理学》,并广泛征求总医院各临床科室专家意见,特别是重症监护科室意见,结合本医院多年危急值报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微生物免疫检验室“危急值”项目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病原学阳性结果静脉血PCT(降钙素原) 2 ng/ml

附件2:

“危急值”报告流程

发现数据异常

确认“危急值”

(与“危急值”列表比对)

将“危急值”通知临床科室

(电话通知为主要方式)

“危急值”报告后进行记录

“危急值”检验报告单发放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检验科

16.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篇十六

院所是建国以来第一个肿瘤专科医院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院所集肿瘤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全方面进行肿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的研究。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院所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是国家级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具有放射治疗、外科、内科以及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以及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诊治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没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等11个临床科室以及影像诊断科、检验科、核医学科等10个医技科室。在岗职工有15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者有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同工程院院士2人,医科院名医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3人。

院所注重科学研究。下没有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基础研究室4个,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心2个,并设有为科研、临床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建院四十七年来,共获科研成果160余项,其中58%为部级以上成果奖,食管癌的现场防治研究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利技成就之一。

院所也是全国肿瘤学术交流中心,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卫生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卫生部部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中华肿瘤杂志》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均挂靠肿瘤医院。

上一篇: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下一篇:年味淡了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