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港澳台论文(8篇)
1.形势与政策港澳台论文 篇一
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但与此同时也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进而激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矛盾。
一:我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相应的地缘矛盾也最多,我国与周边多个国家有领土和领海之争,除此之外,我国周边地区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日本
中日钓鱼岛之争继续僵持,而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而东海不但涉及到主权问题,其下更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对我国更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来日本疯狂修改宪法而一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这更多的是针对中国,而美国的‘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更令这个问题复杂化。
(二);南海
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与越南等国的海洋权益争锋不断加剧。近来菲律把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意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且非法捉捕中国渔民,更使得中非关系陷入低谷,除此以外越南菲律宾还把当事国以外的国家引人,引入外国投资公司在南海开挖石油天然气,这一且都提醒我们南海问题的严峻性。
(三):印度
中印关于藏南问题一直纠缠着。尽管这些年来两国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但印度在军事上的耿耿于怀,以及政治上的莫名失落中印之间矛盾重重,使印度持续向中印边境增兵,欲打破这种局面出现了中印边境帐篷对峙。
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密切相关,但中亚的宗教极端注意和恐怖主义势力呈扩张之势,国家领导人的更新换代以及政局的不稳定时刻威胁着我国东北的安全。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要说美国,中国的崛起,相应的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为保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美国处处围堵中国,防止中国替代或者削减美国的存在与影响力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新战略。
二:我国周边存在着这么多的安全威胁,时代不同,对于这些威胁,一味的忍让只会无济于事,以前的那一套已经不完全适用的了,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总的来说中国应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方法有:
(一)搁置外交: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搁置外交仍然不可弃用,毕竟打仗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如英阿马岛之战,英国虽然取胜,马岛问题实际仍未解决,以后仍然需要双方通过谈判来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搁置外交”同时,必须强调“主权在我”,且凡是涉及民族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是不能“搁置”的。还有一个就是当对方违反了这一约定是,我们必须作出反击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绝不能是当越南菲律宾在南海开采石油天然气而我们却在“搁置外交”只有抗议时的憋屈。
(二)强化周边,维持稳定。我们要重视周边,加大投入和开发,对突发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积极引导,要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只有发展好周边,才能在维持周边局势稳定的同时有效维护我国的利益。对于争议领土领海,只有我们自己重视了,我们才有底气,才能有效维护权益。
(三)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同时设定底线且严格坚守。与主要大国美国,俄罗斯等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来自各方的挑战,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致力于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
(四)加强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安全问题。与周边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对恐怖主义,极端宗教等的情报分享,共同打击,维护边境安全。
2.形势与政策港澳台论文 篇二
一、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形势政策教育是政治观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内容。“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可以帮助人们认清形势, 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 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1]考虑到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 为了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必须明确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 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目标。只有目标正确, 才可能为选择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正确的方向, 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取得更大的成效。”[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 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 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通知》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提供了重要指导, 准确理解《通知》精神, 才能明确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目标。
1、形势与政策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形势与政策”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 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决心, 并引导他们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之中。[3]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要通过对我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 从而坚定青年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2、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教会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形势的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住要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学习某种专业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观察分析形势、理解掌握政策的方法。即通过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 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 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这种正确的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要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
3、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理解政策。
“形势是一定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 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形势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政策则引导人们的行动, 从而影响形势的发展。”因此,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事实真相的解读,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只有把形势讲清楚, 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党在某一时期针对某一事件的政策、对策, 进而才能增强他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只有把形势讲清楚, 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理解国际热点问题发生、发展的实质和动因, 进而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在此意义上, 形势与政策教育必然要包括热点问题的解读, 帮助学生认清事实是什么?形势怎么样?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误导, 达到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目的。
4、形势与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识别和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 ”[4]只有学生自己具备了这种分析把握形势与政策的素质和能力, 才能排除社会中不良思潮的干扰和左右, 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日标的自信心、自觉性、凝聚力。
总之,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培养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分析认识形势的方法能力、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本身面目、帮助掌握鉴别是非的能力和方法。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 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才能真正把握和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保证和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确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的确立, 对于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沿着教育目的这个逻辑起点, 各高校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凝聚力量, 朝着确定的目标, 选择适当的内容,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
1、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有了明确的目标, 才能使参与者的行动,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面的力量, 沿着共同一致的方向组织起来,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地进行, 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而言同样如此, 有了明确的目标, 才能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各方行动起来, 沿着确定的方向, 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最终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预想的结果。
2、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提供了动力。
明确的教育目的, 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双方指明了方向, 激励他们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努力奋斗。一方面,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可以促使教育者围绕目标认真思考、积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努力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另一方面,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则可以督促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 根据教育者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 接受教育, 加强修养, 尽力把自己塑造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检验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那么, 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作为依据。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 如果通过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就表明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如果部分地达到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 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是较有成效的;如果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则是没有成效的。总而言之,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是衡量形势与政策教育成效的基本尺度。
4、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为选择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提供了依据。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非常丰富, 从知识体系来讲, 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防和外交等诸多领域、多门学科, 知识点多、知识面广;从涉及的范围来讲, 它既包括国内的形势与政策, 也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热点、焦点问题多、变化快, 事件本身的发展、变化又十分复杂。如何在每学期有限的课时内富有成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内容的选择是关键, 形势与政策课不应也不可能全面地介绍各种形势, 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一方面或某一范围的形势, 并阐明相关的政策。那么, 每学期国际形势讲什么?国内形势讲什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选择依据, 这个依据就是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目的, 围绕教育目的, 选取教育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 反映的是国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总要求, 它的确立可以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明确方向, 激励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自觉行动, 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活动, 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同时确定教育目的, 还可以为选择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提供依据, 为检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提供评价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时, 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教育目的, 而且要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目的, 才能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1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1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
[3]苑爽, 李庆霞.实践教学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功效的有效途径.
3.形势与政策:关于我国周边形势 篇三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漫长的海岸线,使得我国与多国隔海相望,两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使得我国与多国相接壤,中国处于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在新世纪里,中国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然而周边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荡元素。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动荡因素的存在,确保其不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使我们国家安全遭受侵害。我们应认真分析当前的周边形势。
当前的周边环境不容乐观。在种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各种不稳定因素都可能随时爆发出。近几年来的动荡也处于不断增多之中,首先中亚的不稳是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在其首都比什凯克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南方重镇奥什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导致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南亚也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阿富汗首当其冲,阿富汗的“塔利班”分子也是愈战愈勇,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的前景更是感到黯淡无光。巴基斯坦紧跟其后,其“塔利班”分子也开始猖獗起来。实际上,巴基斯坦的塔利班恐怖主义并非单纯的一国问题,而是整个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多方势力的较量的体现。在东南亚地区以泰国的政局动荡为首,“红衫军”与政府军及亲政府势力时不时“擦枪走火”。东亚朝鲜,朝核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六方会谈的谈判也没有结果。韩国“天安号”事件骤然紧张,现阶段的朝韩关系更是陷入紧张的氛围中,朝韩之间开启战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韩国同美国的黄海军演,也不得不使我们提高警惕。东亚日本的政局也是持续动荡,五年内换五任首相。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冲突也是不断,钓鱼岛问题一直持续没有解决,中国船长被捕事件,日本右翼反华抗议活动,这无疑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影响两国之间经济的相互发展。其实,动荡因素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其他许多小的因素在起着作用。
造成这些动荡是因为周边国家的国内政治日趋“两极分化”与“民主困境”所致,导致内耗不止。同时经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导致社会矛盾趋于尖锐,从而引发弱势群体的激烈抗争。国际金融危机更是激化社会矛盾,经济大幅度下滑,失业问题严重,社会动荡加剧。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与部族民族矛盾也是造成政局动荡的重要内因。对于外界因素,正如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在中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力图构筑多层次战略打击与纵深防御体系。西方大国也加强对中国周边调整与实施“民主改造”战略,激化干涉与反干涉矛盾,加剧周边动荡。周边国家对资源与能源争夺也进一步加剧,各方围绕陆地能源输送管道建设与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展开复杂博弈。周边“海权”的问题也逐渐升温,海洋形势日趋复杂,其中以南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南海的战略地位开始凸显。除了人为的因素之外,中国周边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周边各国。
这些内外在因素所产生的动荡,对于我国所构成的挑战严峻而复杂。首先是诺贝尔委员会把诺贝尔奖颁发给了犯有煽动国家政权罪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刘晓波,这不仅违背了该奖项的宗旨,更是对和平的亵渎。08年缅甸军政府进剿北部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导致数万名难民逃往中国云南境内,周边乱局“外溢效应”直接危及中国的沿边经济发展与安全。中国商人曾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政局突变中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引发中政府大规模撤侨行动,邻国的政局动荡、极端与恐怖势力猖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外利益。与此同时,周边乱局为某些大国的“介入”提供了可趁之机,美国就对中国周边“趁火打劫”与加大渗透,日本、印度、俄罗斯也趁机扩张,大国都加紧了对中国周边油气资源与矿产资源的角逐。泰国等东盟某些成员国的政局紊乱,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变天等,这些周边的乱局严重掣肘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影响中国的周边区域合作政策实施与推进。中国周边“大国责任”压力不断上升,中国陷入了两难的禁地。
面对这严峻的挑战,中国应该迎难而上应对挑战。针对伊朗核危机加剧之势,中国将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坚决维护本国的利益。虽然中缅边境有不稳态势,但对于缅甸即将举行的“大选”,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缅甸主权和领土完整。针对“天安号”事件引发的朝鲜半岛骤然紧张局势,中国冷静周旋,多方协调,劝和促谈,敦促南北双方切实负责和以大局为重,强调对事件真相的调查应该坚持客观、公正、充分与第三方参与原则,反对仓促武断、鲁莽行事与挑衅滋事,尽最大努力维护东北亚和平。
在处理好周边形势所带来的挑战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与周边国家外交的成功与否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越来越重要。周边国家是敌人入侵的前沿,是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这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捍卫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周边同样是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是与其他中心力量打交道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对外展示实力作用的主要地区,是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力所能及的主要舞台。同时周边地区富含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这必将促使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平发展、最终崛起与民族复兴具有特殊重要性。对此,我们对周边的外交方针要一脉相传,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又要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要睦邻、安邻、福邻,意识到周边发展是首要,要发展和谐世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利共赢、以人为本。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更具影响力,经济更具竞争力,形象更具亲和力,道义更具感召力,这必然使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外交越来越成功。
4.形势与政策港澳台论文 篇四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大致呈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岛屿被掠夺、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峻态势。此外,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朝核问题,印巴冲突问题,中亚地区恐怖主义问题等很多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可以说“世界还很不太平”。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才能保证中国的高速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关键词:周边矛盾 巩固稳定 战略发展
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这个基本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如同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周边国家都想从我国丰富的资源分一杯羹。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认清迫切形势,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为敌对分子的虚假宣传所蛊惑,也不盲从于专家与学者的片面之词,要做到有自己的主见,真正的了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以下我从矛盾与战略两个角度,三大方面来探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问题。一,我国周别安全环境特点
(一)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我国的邻国有14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隔海相望的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大部分的亚洲习惯性分界,都与中国相邻,所以中国与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息息相关。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都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二)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海防边界长1.8万千米,海岛约6000余个。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
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我国曾与印度,苏联,越南存在边界领土之争。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中印边界划分问题,与朝韩的关于黄海和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中日间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归属问题。
(三)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1.与美国。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并有很大改善。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具体如下: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但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都是潜在的,两面性的,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与我国 “接触” 并合作。
2.与俄国。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中俄结束了意识形态的争论,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经济,军事合作进入到实质性阶段。近几年来,中俄两国在推进多极化,稳定亚太局势和促进两国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我国国防现代化过程中可以借助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发展,中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日益加深。
3.与印度。两国领导人达成中印互不构成威胁共识,一致同意在相互交往中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印度和马基斯坦的直接冲突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
二,中国周边矛盾
(一)中印边界问题。整个中印边界全长约3000多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根据最新的矢量测量法,争议面积为670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6.3万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尽管目前中印关系不断得到改善,边界谈判也已进行了多轮,但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矛盾仍可能激化,解决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
(二)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
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远东经济委员会通过调查,得知钓鱼岛附近储存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对钓鱼岛窥视已久的资源匮乏的日本自此便封锁了此岛,不再让中国渔船进入。自此形成钓鱼岛问题。此外1994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加剧了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复杂性。
(三)南海权益争端问题。南海,亦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东边是菲律宾群岛,西边是中南半岛,南边为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等。目前,南海的形势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两国虽没有直接占据南沙群岛岛礁,但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5万平方公里;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图划分我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对此,1984年,邓小平最先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设想。1990年,我国对外正式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的主张,期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共同开发的方式,与东盟涉及南海争端的这些国家解决问题。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南海的共同开发进程已经启动,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然而,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南海争端不仅涉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重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重大的战略利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争端,尚需时日。
三,巩固与发展是我国安全政策的基本着眼点
首先,树立新安全观。我国的新安全观主要包括:以相互安全为理论前提,以国家安全为主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以合作安全为主要实现途径。其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江泽民同志指出,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崇高事业,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是各国有见识和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应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最根本的是必须抛弃“冷战思维”,树立新型安全观,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解决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最重大课题的正确途径。其次,稳住两翼,巩固北方,经略东南
然后,改善与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我国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为此我们把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作为基本国策。
要勇于面对社会,面对挑战,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敢试敢闯、有所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当今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很严峻,作为大学生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来考虑,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使命,以及义务。我们要时刻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
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因此,当代大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当今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
[2] 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
5.形势与政策论文 篇五
从古至今,民生都是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这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的许多方面和自身利益。民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充分强调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狭义上的民生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民生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住房,就业,养老,医疗,食品安全,教育公平问题,收入差距和贫富悬殊,房地产调控,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和民生息息相关。如何改善民生,解决好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也是对国家领导人,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当前,民生问题面临很大困难,国家也一直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去年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还提到,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当前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承诺是国家关心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的一个表现,国家决心解决民生问题,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等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是当前改善民生的几大内容。只有完美地解决好这些棘手的问题,人民的基本生活才能更上一个台阶。除此之外,在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的同时,人民的精神生活也要得到提高,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有尊严。这就要我国加快完善和制定关于民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更加民主,民众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关注民生,应该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来实现。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上升到法律层面。
今年“两会”召开,社会各界对于两会都有着很大的关注。它不仅是关乎国家的大事,也和每一位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为这关系着国家领导人等执政人员的换届。新一届的领导人是否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解决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人民所关注的问题。“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代表虽然来自各行各业,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但大家的愿望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期待“两会”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善。两会确定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总理等的人选。在总理记者见面会上,记者们提出了许多当前我国所出现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总理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于是否能够确实解决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我们会看到结果。解决民生问题面临很大的困难。
当前我国人口多,人口基数大,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经济是当前的主流。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才能得到提升。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着很大帮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发展较快,中东部总体较缓慢。所以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耕地减少。这些问题一直难以得到解决。基于此,人民群众对于生活不是很满意。老百姓担心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顾环境的破坏。这也是官民不和的原因之一。官员只知道要达到什么指标的GDP,但是却在破坏我们美丽的家园。没有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再高的GDP又有何用。解决好这个问题很困难。所以就需要国家出面。我认为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样可以遏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
6.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篇六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在校学生关注时事发展, 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一个主要窗口,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却面临许多困境, 这些困境主要表现有:
1上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老师课堂教学的模式刻板, 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教材按照自己的思路独自说下去, 学生被动听讲, 缺乏互动交流。
2教师上课内容学生不太关心, 而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往往又很少涉及
教师上课的教材都是早已编写好的。而国内外形势与政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 学生们通常比较关注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 而这些学生们比较关心且喜闻乐道的形势问题, 课堂上老师往往又很少讲。这样往往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
3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长期以来这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甚至有很多班级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间看作是有事开班会无事放假的机动时间, 因而基本失去该课程设置初始的宗旨, 亟待对该课程进行试点改革。
二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灵活性选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和对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有着密切联系, 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 课堂的讲课内容都是任课老师定的, 一般来自单调乏味的时事政治课本, 甚至是一些枯燥的法律条文。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中将课堂内容制定改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内容, 由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事政策提出一些主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当代时事提出一些主题, 最后将所有主题汇总在一起由大家民主挑选“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上课内容, 尽管初步拟定的课堂内容并非最终的课堂内容, 但是在课程的开展中老师和我们学生一起根据时事事件将课堂内容调整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内容。
如在开学初始, 指导老师根据时事政策和大学生特点提出了“学习十七大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中职业规划”等主题, 而我们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也提出了“重返百年, 追寻同济历史”“我为特奥献份爱, 关心智障儿童”“新农村生态环境考察”等一系列主题, 在学期进行中发生的“南方雪灾”, “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又牵动着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的心, 因而在课堂的开展中我们又添加了“走进雪灾”“情系汶川”“聚焦三氯氰胺, 关注食品健康”等学习主题, 大家都对学习主题内容很感兴趣, 从教学内容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竞标承办、活动开展的良性竞争模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基于不同专题组织的讲座、报告, 老师在讲台上独角戏, 学生被动学习, 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忽略, 因而课堂气氛往往沉默, 我们很多人甚至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而在我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试点中, 我们不仅在教改内容方面做到学生同老师共同参与制定, 民主选择课堂内容, 而且探索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改革:以自发组成形势任务课程小组的模式将班级同学分组, 每个主题学习开展前由各组递交既定主题开展的竞标书, 竞标书中包含开展形式, 最后由老师和班级同学共同投票选出负责主题学习的小组。每学期末班级同学对各小组进行评比, 选出最佳策划小组以及最佳学习主题并激励同学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如在“重返百年, 追寻同济历史”主题学习中, 第一小组提出学习方案为参观校史馆, 观看同济百年宣传片;第二小组提出的学习方案为绿色访谈, 采访各年龄层次的同济校友, 寻找当年同济的故事;第三小组提出的学习方案为同济校园变迁, 分组拍摄校园视频, 以PPT和知识问答的形式帮助大家了解同济历史。三组同学分别递交了竞标书并向班级同学介绍了自己活动的相关细节, 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下决定该主题学习, 采用第三小组的方案, 并由第三小组负责承办, 学习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竞标承办主题学习模式,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往往站在讲台上的不是老师, 而是我们学生自己。将课程的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 大大提高了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两年的课程改革, 同学们相争走上讲台, 几乎每位同学都获得上台主讲某学习主题的机会, 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3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和载体
以往形势与政策课程都是在教室里面进行, 而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我们的课堂从教室内走到校园内, 从校园走进社会。例如在“走进雪灾”主题学习中, 我们将我们的DV视角从教室走进校园, 通过在校园内自制雪灾中自救视频, 校园采访同学关于雪灾感想等形式将我们的课程从室内转到室外;在“新农村建设考察-嘉定联华镇之行”和“参观南极考察船, 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教学活动中, 我们将我们的课堂搬到嘉定联华新农村和中国极地研究国内基地码头, 在考察中了解到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骄人成绩, 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也让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课堂地点的多样化也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让我们大学生对校园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形势与政策的发展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和收获。
班级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和探究的特点, 摒弃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师讲, 学生听, 满堂灌”的课程形式, 而是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选择不同的课程形式。例如在“学习十七大精神”、“两会精神学习”等活动中, 我们选择了视频学习、知识竞答、模拟两会等形式, 既让大家学习到了最新的时事政策, 又让活动形式丰富,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走进雪灾”“情系汶川”等学习活动中, 我们选择了诗歌、演讲等形式, 让在座的班级同学都从内心深处触动了大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帮助;在“重返百年, 追寻同济历史”和“我为特奥献份爱, 关心智障儿童”等学习活动中, 我们采取了辩论式的学习方式, 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思辨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载体方面我们突破了老师板书学生笔记的模式, 而是通过自制电子演示文稿、拍摄DV、自制短片、制作实物等众多课程载体, 让课程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也让我们的课程更加地生动。众多的课程载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互相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我们班级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主体从老师转至学生,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课程地点从教室至校园至校外, 课程形式和载体多样化让我们的“形势与政策”课不再单一, 不再乏味, 同时也在课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意义与成效
1有助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让在校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 接受思想教育。课题组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以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主线,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当今社会的时事政策穿插进课程内容中, 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来策划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 既让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又在生动的课堂中使得学生对时事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学们尽可能的利用学院和学校的平台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课堂模式, 同上海市嘉定区联华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校史馆建立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育基地, 使班级同学在与社会接触中能够多方面接受学习认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2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研究能力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过程中, 同学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 从厌学转到乐学。每个学习小组为了争取主动上台主讲, 动足了脑筋, 调动起所有的智慧, 制作具有知识性、政治性、鲜活性和实效性的课件, 构思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课程形式, 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了同学们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另外学生从竞争到一个学习主题到整个的学习活动开展都是通过自己小组的探讨和研究最终确定方案, 也极大的锻炼了大家研究的能力。
3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过程中每次活动的开展, 从选题到策划组织到最后总结整理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实施的, 每组的学习活动都需要我们同学相互合作, 相互协调, 共同完成。在十几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过程中, 班级同学的团队合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生态考察, 走进西塘”、“参观南极考察船, 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活动中, 增强了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
4有利于拓展综合素质和能力, 促进班风建设
班级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中, 在一次次学习主题选择、策划、上课形式、课堂气氛调动和时间安排的研究中, 各组成员内部讨论时畅所欲言, 充分发表意见。在小组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分工负责、共同配合, 通过收集资料, PPT制作、DV拍摄、上台讲解、主持辩论、台上台下互动等各个环节, 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每次成功学习的组织都凝聚着我们每位同学的智慧和合力, 因而班级同学的综合素质和锻炼得到了拓展和提高。班级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 互相进步, 极大程度促进了班级班风的建设, 使整个班级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总之, 经过改革和试点, 形势与政策课改在2008-2010年级的班级课程教学过程中,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班级每位同学都感到收获了很多专业课程上学不到的知识, 大家都对改革的推广充满信心和期待, 也希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能不断推进并继续延续下去, 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M].2004年11月.
[2]黄启明.略论“形势与政策”规范教学中的创新[J].学术问题研究, 2009 (1) .
7.形势与政策答案 篇七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重要思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中国梦的深厚底蕴。搜索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梦,依靠人民的力量,有赖于党的领导。所以,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
2.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你认为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目前应有哪些努力?
建设法制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我们之所以要抓住“严格执法”这一关键,是因为中国当下法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显然不是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是执法不严、执法疲软的问题。这一法治建设的“短板”已经困扰了我们几十年。执法不严、执法疲软,主要表现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弱作为、乱作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执法不严、执法疲软”的问题。
3.试述中国梦的主要蕴涵和实现路径。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坚持求真务实。勇于攻坚克难。“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我们的努力。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
4.1.结合史实论述洋务运动为什么不能实现强军目标。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场强军运动,那么洋务运动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路、海军是主要内容。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但是我们知道,只有武器装备的更新,没有制度和军事思想的更新,不可能建成强大军队。结果花费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白银2亿两,这相当于清政府2年多的财政收入,相当于日本政府4年的财政收入。因为它的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只是在器物上采用了西方武装,而并没有真正学会西方的先进思想,主观内在还是要维护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所以,洋务运动为什么不能实现强军目标。
4.2.学习习近平有关强军的论述,谈谈自己的体会。
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体现了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军队建设的新要求,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突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只有落实强军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国防保证。提升军队战斗力为核心,用改革之剑破除壁垒,正助推军队练就钢铁般的肌肉,筑造中国新的铜墙铁壁。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紧跟习主席的步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常树一颗爱国之心,从点滴做起,义务服兵役,其实做一名军人,一方面可以保家卫国,另一方面主要可以磨练个人的意志,为自己的社会化打下基础,这样才会把祖国发展得更强大。
5.针对美国重回亚太造成的该地区局势的复杂化,请你谈谈中国在战略和策略上应该如何应对。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以一种霸道式的形式在破坏地区秩序,造成亚太地区的震荡。军事安全上,美国将大规模军事力量部署到亚太只会带来更大的不稳定,而经济上美国试图让亚太国家为其埋单。因此,中国要以负责任的地区大国的姿态来积极地平衡美国在亚太的影响,让亚太国家认识到美国的再平衡不会带来更加安全和繁荣的地区秩序。中国应通过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来维系两国关系的总体稳定,应积极主动拓展周边战略,保持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要积极塑造、提升中美与亚太国家之间互动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6.结合当前中日关系的现状,谈谈你对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认识。钓鱼岛问题作为中日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的现状使其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鸦片战争之后风云突变浪涌潮起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冲突不断延续至今。解决钓鱼岛问题是全体中华民族的责任,因此在该问题上,大陆方面应该谋求与台湾的合作。加强我国的军事方面,若有了用于武力保卫和威慑的军港,我们在钓鱼岛问题上就有了更多的底气。我们中国的渔民和渔船应经常活跃在钓鱼岛,并且政府也要介入管理渔民和渔船问题。
7.南海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南海问题并不是从来就出现的,自1946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对世界宣布了拥有了南海主权,这一点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所有国家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当然也包括美国。时至今日,由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要求和利益诉求不断扩大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重叠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不断扩大化、以海洋权益为核心的竞争不断扩大化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的趋势不断扩大化,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重大挑战。
8.如何理解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影响?
在军事领域,将导致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使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增。在政治领域,虽然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美台间的非官方的实质性关系却发展迅速,且美国国内不时传来“以台制华”和“协防台湾”的声音,这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是出于美台政治体制模式相近,价值思维接近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遏止中国发展的需要,其影响就是使中美关系裹足不前,彼此间缺乏政治互信,进而导致两国民众的敌对。区域合作领域,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以美日同盟为战略支点,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主导着日本对台态度,加大了中日在区域内合作处理国际事务的难度。
9.试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和重大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上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帷幕,充分显示了中央实施改革的魄力与担当。
10.为什么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作用已经完成?
劳动教养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防止国家权力滥用。因为劳教是不需要经过审判的,公安机关可以直接把公民送去劳教,跟刑法未经审判不得定罪相违背,这样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
11.谈谈你对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的理解。
对于中纪委研究室的这一解读,总的感觉,有点振奋。振奋的是,中纪律公开表明体制是最大的障碍、机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是一大突破,一大进步。我从中看到的,至少,中纪委不再盲目的制度自信。承认体制是障碍,机制有缺陷,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前提。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在接下来的反腐中,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式的、被动的隔墙扔砖头,砸到谁算谁。而是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根本的改革,甚尔打破旧的体制,创立新的有效体制。
1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参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的推进需要社会各个群体的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发挥不可获取的作用。
中国的大学生首先需要努力学习政治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一个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公民,才能在未来大大小小的政治活动中发挥出其个人最大的价值。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密切关注党的最新动态,关注时事热点,为以后的参与民主政治活动,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13.从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来看,未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从哪个方向着手,才能更好的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4.联系实际谈谈当前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人口问题突出。首先,庞大的人口规模对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其次,人口老年化问题严峻,青少年人口比重严重偏低。使得我国老年抚养系数快速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加剧、老年医疗和养老等问题突出。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瓶颈。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15.你怎样看待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问题?
有信仰是好事,当代很多人没有信仰,也就存在社会上信仰缺失的现状。对个人暂且不论,因为因人而异。就社会层面来说:维护社会稳定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和法律,还有社会保障措施。而道德很多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之上的,当法律生效时往往已经对社会造成了破坏,而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是减少犯罪的条件,却无法从源头上消灭犯罪的动机。就拿法律来说,不但起到作用时已经造成破坏,还存在绝对公平和执法人员等很多因素的制约。而很多宗教都是相信有因果报应,都相信有神明的存在,对神明的敬畏,而神明是无处不在。基于此,信仰应该是源于内心的自觉和坚守底线。所以宗教应该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
16.解决空心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需要政府部门的大量投入,比如在农村投资建厂,教授农民科学耕种,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倘若农村经济好转,农民赚钱不那么困难,将会大大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政府部门需加大力度宣传“留守”的危害性,以多种方式让农村父母认识到“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父母尽可能不让孩子“留守”,也将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社会团体和经济发达城市可对口支援乡村,用全社会的爱心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17.总书记在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告诫学生:”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我们要从句话中认真领悟习总书记的深意。要把人生的扣子扣好。官有官道,财有财路。当官和发财不能兼得。为官要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不要以当官来作为发财的路子。当官是当人民的官,是要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谋私利。为官者和准备为官者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标准,以为民造福为己任,以奉献和付出为荣,以清正廉洁为荣,当一名清官好官,当一名人民满意的官,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8.浅谈大学在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打造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的重要标志。一流的国家,需要有一流的大学与之相适应。大学是思想库、知识库和人才库。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源地,是科技创新的辐射源[6]。作为我国教育和科技实力的主力,中国高校近十几年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在2003~2007年的科研成果统计中,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90项,技术发明奖89项, 占授奖总数的64%;科技进步奖543项, 占授奖总数的54.8%。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 高校获得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一等奖(共3项)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正在或者就将到来的创就业压力,请问你如何看待“炒作”与“营销”的关系?
“炒作”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在当今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炒作”,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或者自身的价值,当然,这种“炒作”上去的价值更多的是虚无,没有半点实际价值的。而“炒作”的最终目的,即是“营销”,不仅可以是推销产品,也可以是推销自己,因此。“炒作”一方面是“营销”的手段,“营销”又是“炒作”最终的目的。
20.结合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的历史与发展,请谈谈你对大学的“文化底蕴”的理解。
苏州大学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最早的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苏州大学的前世可以说是无比辉煌。在这,出现了中国第一份大学学报;在这,颁发出了中国第一个硕士学位;在这,更是走出了像查良镛老先生这样的时代人物。后来,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东吴大学改称江苏师范学院,后又在1982年6月,经过兼并融合一大批优秀的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我看来,所谓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是体现在大学可能自创办初期以来就存在的那些校训之上,这些“文化底蕴”亦深刻的从学校的建筑风格以及学生的自我修养上体现出来。以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那些民国时期就存在的古老建筑,充满了凝重,厚实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了苏州大学沉稳浓厚的“文化底蕴”。
21.上合组织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其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决议有否决权,因此能够阻止西方国家通过安理会进行单方面决裁。上合组织成员国反对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进行军事干涉,反对强力改变政权和单方面实施制裁。上合组织向深度发展需要成员国之间,特别是中俄之间拥有共同价值,共同世界观以及对全球事务的共同理解。而目前中俄双方有多少共同点则很难说。中俄目前的所谓共同利益主要是反对美国某些持续的活动,比如在叙利亚。其大方向还是很好的。
22.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各自表现在哪些方面?
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首先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是村民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村民集体的意愿,经过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规章制度,遵循着国家法的意志。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主要表现于村规民约直接或间接地违背国家制定法的规定或精神。这又具体体现在村规民约的制定、内容和执行的各个方面。首先,制定程序不合法。其次,条款内容不合法。最后,执行不合法。
23.反腐败斗争如何从治标走向治本?
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完善,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这就导致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仍然易发、多发。一些腐败案件,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影响非常恶劣。还有就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还有奢侈浪费、挥霍奢侈等问题,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还是非常不满意。对我们党解决这些问题充满了期待。我觉得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关键还是在于总书记所讲的“常”、“长”二字,一个是经常的常,反腐败要经常抓,一个是长期的长,就是反腐败必须长期抓,才能治标又治本。
24.作为当代青年,如何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努力?
当代青年作为未来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要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引领社会进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建设祖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握机遇,好好学习,迎接挑战。
25.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打算如何渡过大学时光?
2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评估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并做出改善计划,不少于1000字。
2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在诚信上做到知行统一?
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28.怎样看待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控量提质”问题?大学生追求入党,如何用行动彰显先锋形象?
数量大,并不必然带来质量高。近年来党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是好事,但如果数量增加快质量不能保证,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带来的不是整体战斗力的增强。一个政党不是人越多越好,搞“全民党”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锋队组织,因此,对成员必须从严把关、好中选优,重要的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纯洁党员队伍,一方面要把住组织的入口,提高增量的质量,这就需要“严进”;另一方面要提高现有党员队伍的质量,这就需要“能出”。作为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重、自醒、自警、自立,经常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努力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29.联系实际谈谈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哪些影响?
一方面,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行为规范都影响着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对培养健康的心态,开阔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及优秀的道德修养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大众传媒在娱乐新闻、网络传播中的低俗之风愈演愈烈,大众传媒日趋娱乐化的倾向,大大削减了传媒的公信力,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产生了偏离。不良的消费方式经过大众传媒的渲染,干扰了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助长了青年一代的虚荣心理,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3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为一名学生,也只能从自己浅薄的学识中来谈谈党的建设。首先要做好带头作用的就是党员。党员不仅是先进性的代表,而且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代表。在党员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牢牢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一直都是神圣的,先进的。然而没有谁能保证一个政党在经历了几十年后能一直保持它经久不衰的品质。党内的问题要解决,那么党的领导人就必须带领好我们的党,并不断完善党内制度。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会议提醒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迎合会议的要求,我们学生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争取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做好,保证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党。
31.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高度概括,其中,友善是个人层面价值观中基础的部分。做个友善的人,要求我们以微笑对待他人,从内心尊重每个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做个友善的人,还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事不能睚眦必报,多换位思考,从而减少生活中的误解、矛盾和冲突。自己都不愿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各种关系,要与各种人群进行交往。这里面涉及到利益、面子或者自己复杂多变的情绪,但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处理,则体现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下,影响着自身的发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友善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相互之间进一步协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帮助他人,成就自我。只要我们常怀友善之心,伸出友善之手,做出友善之举,就会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和谐增添正能量,也会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32.国宴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国宴一词有明确国礼定义。国宴规模,标准等无不透露出当届中央领导核心的鲜明特色。正是靠着这个反骄破满的信条,更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一贯作风,还有保持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不变本色,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最强大法宝,即使在开国盛典的晚宴上,也是彰显洋溢着这样的精神面貌和严谨作风。国宴菜进行了改革,以减少开支,菜单不超过三菜一汤,不上白酒。其中狮子头、佛跳墙及三宝鸭等为国宴菜的代表菜。文化方面:国宴讲究四美——环境美、菜品美、器皿美、服务美,而餐具器皿的精美则更让人赏心悦目。从菜肴到餐具都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同时又使国宴具有“色、香、形、器”俱佳的特色。国宴的菜,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地方菜系,在原的地方菜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一是食用者一看菜单即可知是什么菜。二是可避免太花俏,使名与菜,穿凿附会,名实不符,同时在对外活动中,又可利于菜名翻译时准确无误。
3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否实现?
体现在行为主体是新的,即中国不是历史意义上的传统崛起国,而美国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守成国。也体现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美之间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赖关系。首先,时代不同了,时代的诉求和国家战略目标当然也不同了。从而引起矛盾、冲突和对抗,乃至战争。第二,中美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度已越来越深。第三,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设想。美国方面虽然不时有些负面行为,有悖于此大局,但总体看来,心中也还不能没有这个大局。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注意管控分歧。所以,不是不可以实现。
34.新一代中央领导为什么用“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主动放弃粗放式、外延式、数量型发展模式,致力于精准式、内涵式、质量型发展模式,笔者以为,中国各界为这一历史性转型所作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已受到国内舆论的充分认同和国外舆论的高度关注。“新常态”既是中央对经济运行新态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亦是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营的新特点。概言之,除去中央宏观决策因素之后,在微观层面,“新常态”由改革释放动力、结构调整释放助力、民生改善释放潜力共同促成。当前的问题和对未来的期许是,以上“三力”远未充分释放,经济“新常态” 远未定型,继续致力于“新常态”的巩固成型,正是亿万民众对未来国家发展的新期待。
35.结合中国现状,谈谈你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
总体上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我国群体性事件次数和参与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参与人员常常达到了成百上千直至上万人参与的在全国也已经是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所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体成分也呈多元化。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更是涉及方方面面。既有一般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既有经济领域问题,也有社会领域问题;既有历史累积的问题,也有现实中新产生的问题;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影响。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稳定形势的复杂性,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难度。从性质上来说,当前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对权利和权益的诉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由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并不是要推翻国家政权和现行社会制度。
36.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里某些“见义不为”、“见危不救”现象?
见义不为、见危不救现象也就是漠视现象,就是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漠视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结合小悦悦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见到两岁的小悦悦躺在路边,却只是若无其事地经过,没有采取任何的救助措施,这就是一种群体的漠视,但这里面其实与另外一种社会心理息息相关,就是我们熟知的从众现象。想一想,小悦悦事件里当第一个人做出漠视的行为、视而不见后,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第四个人„„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都这样挥一挥袖子而过,那么就会给他的心理造成一种压力,觉得前面的人都是这样的,他们都不去救,凭什么我要去救,这就形成了一种群体漠视现象,大家都在心理打着小算盘,都漠视这一个躺在路边的孩子,从而又出现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紧接着大家又唇枪舌战地批判这十几个路人,殊不知,这背后的原因不但有道德的滑坡,还有我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社会漠视,且是社会群体的漠视。
37.结合实际,谈谈公民理性思维的养成对维护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积极意义。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和运用法律制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保障公共安全的两个方面。青少年学生既要逐步学会同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做斗争,又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按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安全。公民理性思维的养成基于中国教育体制,在小时候就养成知法守法的好习惯,从小就认识到哪些事能做那些不能,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
38.你是如何看待中东局势的演变的?
动荡本质上是中东国家迫切需要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当前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多重而复杂,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本地区一个共性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改革步伐和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当今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家独立后依然保持着部落式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政治体制混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因素。一些国家虽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平稳,但政治上依然被认为是前现代国家。几十年来,历史、文化和政治结构同基本经济因素一样阻滞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增长。这些因素也使阿拉伯国家缺少迎接现代全球化世界的欲望,以至于在国际上,除了若干热点问题成为国际议题中心外,整个地区在国际体系中越来越被边缘化了。而在这些国家内部,政治、宗教和社会矛盾长期积压,社会发展机制缺失,大批年轻人无法在国家发展中找到自身应有的位置。
39.怎样认识台湾当年的所谓经济奇迹?
台湾的经济发展,乃是从70年代到94年之间的快速平稳增长以及七零年之前多个周期的蹦越式发展。台湾的经济成就要对比大陆2005年之前亦或菲律宾之流的发展始能称之为成就。其所依靠的是美国在50年之后的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虚耗国力,为亚洲多国提供的战略发展期,以及大陆自我封闭带来的人才流失,华人人才流向新港台美。再赶上两场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蓬勃发展,亦即全球化加上军民两用工业的兴起。还有70年代开始的通讯系统和网络革命,手提联络器材和大型计算机的小型化所带来的发展模式。再有全亚洲大部分地区和东欧国家普遍未发展内生经济,中东地区富产原油价位低廉,产出大于需求,原材料进口无碍。最后就是美欧极端民主带来的选举式经济,政客为选票不断提高基本工资,造成企业生存艰难,失去低成本生产能力,利用国家资源转套取选票,最终国家无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高新科技研发成本高昂、进度缓慢,演变成借贷型经济,加速了亚洲出口型经济成型。
40.党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两岸关系发展为什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台湾岛内局势的变化出发,总结和探索我党对台工作基本经验和规律,提出了以“四点意见”为核心的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四点意见”的理论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四点意见”的提出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8.形势与政策心得 篇八
摘 要: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关注现在的国内外形势,它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形势与政策我也有着一些自己的见解,本文讲述了十一月的时事和我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大学生就业难;《碳税法案》通过我们已经学习《形势与政策》一个学期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们也认识到了当今的形势和政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对与形势与政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在我来谈谈我对近日发生的时事的看法和见解:
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11月5日在深圳闭幕。本届大会为期两天,设立展位2100多个,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和各类机构参会。大会期间共举办35场签约、推介活动,召开了120多个专题和业务会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自200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0届。
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可以让我们了解对各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优势,有利于国家的交流和人才的引进,促进了国家发展。大会为海外人才登陆中国和国内人才走向世界提供良好平台,为全国的引智事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将在两天内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运行稳定,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11月14日20时0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试验成功,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至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
从目前来看太空对接的意义有三:一是苏联在轨组建大型空间站的计划实现;二是在广州载人登月计划中对接技术有重大作用,三是可在太空进行国际合作,联合起来进行载人航天活动。从我国的利益来看:一是证明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水平;二是对于研究脱离地球环境的科学实验有意义;三是防止在未来的外太空战略上出于劣势。它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会议指出,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功能退化趋势,探索建立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区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
我就是来自青海的学生,当看到这则新闻时,觉得国家给予青海,给予三江源了重视。也看到了国家对于生态保护也愈发的重视。按照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形成符合三江源地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区,为全国同类地区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一要划分主体功能区。依据生态特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试验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二要以草原植被保护和恢复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实施好草原管护、草畜平衡等各项生态
2保护工程。三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集约化水平,发展生态型非农产业。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游牧民定居和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要服从生态保护。五要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气候与生态变化情况。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发挥农牧民生态保护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个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积极支持和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六要建立新型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转变政绩观念,切实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会议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人才支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对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示范和保护作用,是一项有着长期回报的事情。
四.大学生就业难
根据教育部网站11月2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根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关乎到我们大未来,我们当然要重视这个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才强国的百年大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一代人才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治理对策。
五.《碳税法案》通过
经过26小时的辩论,澳大利亚国会参议院于11月8日通过了颇具争议的碳税法案。这是一项促进节能减排、惩治污染企业的历史性立法,是当今世界代价最高的碳税法,也是吉拉德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块里程碑。按照碳税法,澳大利
3亚政府将从2012年7月1日起,对全国500家最大污染企业强制性征收碳排放税。征税标准是:2012—2013为每吨23澳元(1澳元约合6.50元人民币);2013—2014为每吨24.15澳元;2014—2015为每吨24.50澳元。加上通货膨胀因素,每年约递增2.5%。澳大利亚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碳排放减少5%,到2050年减少80%。
这是一则国际上的新闻,对于国际上的事务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更不能简单地盲目规划低碳经济的发展步骤和进程,在保证人民生活福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全民认识和理解低碳的正确观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关注当今的形势与政策是很重要的,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学期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老师认真地教授,给我们看视频,利用PPT都是希望我们可以加深了解,让我记忆更加深刻。历史不能忘,未来也要展望。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对于当今国内外的一些事情都有了些了解。
参考文献
[1]时事一点通[J].时事政治,2011,第12期
【形势与政策港澳台论文】推荐阅读: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09-11
形势与政策论文创新10-12
大二形势与政策论文10-31
形势与政策之类论文11-05
形势与政策-论文20111-15
论文-形势与政策3下10-24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题目11-22
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论文09-24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反腐倡廉08-24
我的中国梦(形势与政策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