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共19篇)
1.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篇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理数》教后反思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习亦是如此。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小学认识负数的基础上学习有理数,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的学习。因此本节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加分和负分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学生学习得很是投入;又通过小组活动交流“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用正负数表示的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讨论非常激烈,而且都能踊跃的发言,举的例子也相当丰富,比如:股票的上涨与下跌、高于海平面与低于海平面、盈亏、前进与后退、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等等涉及的面较广。加之,在回答问题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的给予了评价,比如:“真棒!”“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有进步!”等不同的鼓励语言,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个别不爱发言的同学也举起了手),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情此景,作为教师的我很是欣慰。(不管学习结果如何,至少这个过程是精彩的,学生都动起来了。)
总之,对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新的学习环境,很多方面还是很具有可塑性,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很好的抓住这个契机,可以通过活动、通过鼓励或通过自身独特的教学魅力等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让这种兴趣变为一种习惯,让“兴趣”这个老师引领着学生更好的学习。正如孔子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2.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篇二
许多年前, 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 找200个年龄在12至16岁之间的男孩, 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 设计了问题, 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 分析了各种数据, 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 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项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 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还在那里住着, 有的搬走了, 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来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 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 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 后来他们被告知: 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通过进一步调查, 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
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 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不, ”妇女说, “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 脸上浮起了笑容, 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三
兴趣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一个人对做教师比较感兴趣,那么这个人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我感到在潘家小学和条件同样非常艰苦的其他几所农村学校工作时,尽管生活艰苦(每天步行5里路上班,中饭自己做),课务很重(每周23节课),但工作一点没有感到累和苦。调到实验小学后,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并没有感到多少甜蜜。1983年至1984年我多次获得县级荣誉,是前马乡老师中获得荣誉数量最多、档次最高的人.并且于1984年人了党、于1985年担任了中心小学的教导副主任,但我并没有多少荣誉感。相反,我调入实验小学后,削职为民,长达十几年没有获得任何荣誉(包括校级先进),但一点没有失落感。像这样,一个人生在苦中不觉苦,处在福中不知福,有了荣誉不激动,没有荣誉不消极,就说明这个人对从事该项工作有了兴趣。
我对教师职业有兴趣,工作中心态就比较平和。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我不自卑,工作报酬不高我不计较,工作成效不被认可我不失望,丁作取得成绩我不张扬。
如果进一步追问,做教师的兴趣从何而来?我感到三分之一是固有的,三分之一是时代造成的,三分之一是环境影响的。
据我母亲讲,我小时候,父亲抱着我逢人便说“我们生了个芮先生”。我比较喜欢做教师,可能和父母亲从小的心理暗示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工作的年代是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自主选择余地少,自主发展空间小,处于党叫干啥就干啥的时期。国家安排你做教师感到天经地义,似乎不能也没有必要不感兴趣。
在我的记忆中,工作至今从来没有领导和同事约束、批评和指责过我,更多的是领导与同事关心、帮助和赞赏我,这使我在工作中非常开心和自由,也就对当老师逐步有了兴趣。记得在潘家小学上班没几天,我向校长提出想听听老教师课的请求,结果校长反而说我是科班出身,要我上一堂公开课让其他老师学习学习。没过几天,全校所有老师(共5位)居然非常虔诚地听了我的一堂数学课,评课时还说我的课上得相当不错,这使我既将信将疑,又受到莫大鼓舞。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由于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家庭经济条件差,我长相勉强及格又生性害羞,讨个理想的老婆便成了难题。学校许多老师志愿为我做红娘,打着灯笼到处为我找对象,这使我非常感动,同时也美梦成真,找到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说实话,想当年,如果老师们不帮忙,凭我那副德性,说不定就是光棍至今。1985年,可能因为我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中秋节那天,教研室居然请我到溧阳宾馆吃饭。这是我第一次在溧阳宾馆作客,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多我从来没有吃过的好菜。
兴趣在锻炼中发展
如果兴趣不能转化为教育教学水平,那么这样的兴趣就不大可能长久。个人觉得兴趣转化为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是锻炼。说句极端的话,只要锻炼机会足够多,白痴也有可能变天才。
根据推算,我可以说是我们溧阳同龄教师中呆过的学校类型最多、教过的学科最多、从事工作范围最广、参加竞赛和外出学习培训机会等最多的人。
我呆过完小、农中、中心校和实验小学,其中既有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也有全市一流的实验小学,这样的经历丰富了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丰富了我对学生的了解。特别重要的是,在农村工作的几年,让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切身体会到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教育对他们发展的价值,这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心和责任感。
到目前为止,小学的学科中我只有语文没有教过。工作第一年,我主要教四五年级数学。虽然我五音不全,但因为是科班出身,居然兼教四年级的音乐,另外还兼教体育、思品、美术等学科。在金山中学还误人子弟教了一年英语,后来还教过地理、历史等学科。做了校长后,放下了任教十几年的数学,主要任教思品、社会等学科。这样的经历虽然很难保证学有专攻,但使我对教学、对课堂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课堂教学中也许学科味不浓,有点“四不像”,但其在教育性和整体感方面有明显的特点。
更因为是科班出身,在西宋小学任教时作为“东亚病夫”的我(身高1.8米,体重只有54公斤)还带过学校的体育运动队,居然得了全乡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到实验小学工作后,当了学校的政教处副主任,因为美术教师人手不够,有一段时间,学校对外宣传的许多横幅都由我自己写、自己贴、自己挂。工作第三年我担任西宋小学的教导主任,一年半后担任中心小学的教导副主任,分管数学教学工作。1988年担任实验小学政教副主任,分管学校的德育和少先队工作。1990年,我以政教处副主任的身份坐进了校长室,担当3位德高望重老校长的助手,为他们“打杂”。1991年起担任副校长,第一年还兼任政教处主任。1998年起担任校长至今。我锻炼的岗位和机会如此之多,除了领导的厚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这个人比较好“启动”。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只要有事找到我,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无条件地接受。记得国旗法刚颁布的时候,每周要进行国旗下讲话,学校的规矩是值周的行政人员担当此任。但可能因为我在行政人员中属于小弟弟,也可能其他行政人员对我比较关心,国旗下讲话我成了主角。记得有一学期我连续在国旗下讲话12次,越往后越讲不出什么新意,每到星期一真希望老天爷帮忙下场雨。这些锻炼对于我来讲非常重要,它不但提高了我的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迅速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怕各位见笑,我刚工作的四五年里,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同事也是面红耳赤、沉默不语。上课虽然条理清楚,但语言还是了无情趣。现在虽然不能算能说会道,但不管在什么场合至少也能夸夸其谈。20多年没见面的同学相聚后说从我的谈吐看好像变了个人,实际是通过不断的锻炼,脸皮越来越“厚”罢了。
1983年,我参加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次业务竞赛——溧阳县青年教师练兵活动(优秀课评比)。先是参加乡里的选拔,接着是参加区里角逐,最后参加了县里的比赛,结果得了比赛的最后一名——三等奖排名最后一名。但你别小看这个三等奖的最后一名,从此,我就有了外出听课的机会,并成为教研室数学中心研究组的成员,开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自己的分量有多重。1984年又有幸参加全县的“最佳课”评比,
得了个二等奖(数学学科没有设一等奖)。从此外出学习和参加学术研讨活动的机会更多了,教学上也开始小有名气,并因此调入实验小学工作。到实验小学工作后,天地更加广阔,全省知名学校我基本上都去过,全省知名特级教师的课我都听过,全省知名专家包括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育教学行家的报告我都听过,并与这些知名校长、特级教师和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的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一些竞赛和培训活动,不但使我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而且教育教学的心胸和理论素养也不断开阔和提升,于是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学习让兴趣插上理性的翅膀
工作中常有这样的感觉,几天不看书学习就觉得闷得慌,工作没有新意,上课讲不出新鲜话,生活似乎缺少点什么,这一方面说明社会发展对教师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学习就会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笼罩,另一方面说明不断学习可能已经成为习惯,不学习就难受。
我学习最认真的时期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三四年里。1981年丹阳师范毕业后,我发现当年学习成绩远不如我的一些同学通过补习纷纷考取了大学,心里很不平衡,萌发了考大学的想法,并迅速行动了起来。一年365天几乎每天吃了晚饭都在家里看书,足不出户,每天上班途中还通过收音机学习英语,把高中的课程通通自学丁一遍。后来并没有考大学的主要原因是感到复习迎考和教育教学不能兼顾,因为想考大学而放松教育教学工作良心上过意不去,在知足常乐和阿Q精神的引导下,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一心一意做老师。这一段学习经历.不但使我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而且进一步优化了我的知识结构,无形中也进一步强化了我对教育教学的兴趣。
兴趣与学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让学习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之一,学习也让兴趣插上了理性的翅膀。
有两次学习经历令人难忘。一是1995年参加的全国小学校长培训班,第一次和国外的教育专家面对面,并获得了如何反思自己教学工作的方法,如何向自己和别人提问题,如何独立思考等,这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有独立的教育教学人格。另一次是紧跟其后参加的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这次学习有了和高校专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中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从理性的角度找到了一些答案,学会了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思考问题,并能结合学科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初步形成了对教育和教学的个性化理解。
对我教育教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学习内容是1980年代接触的“三论”原理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汜得在前马中心小学任教时,我得到了3本小册子,分别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由于“三论”原理和我对世界、对事物、对教育的认识有相似之处,我如饥似渴地通读了3遍,不但坚定了我原有的一些认识,同时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能更全面、更系统、更立体地看待教育和教学。
大约在1990年,学校组织老师们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我全面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文集,被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儿童观所深深吸引。受陶行知儿童观的影响,我对孩子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能逐步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方式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保护孩子的合法权利,力图从孩子的基础和需要人手设计教学目标和过程,并根据课堂中孩子学习的状态决定卜一步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作为日常阅读,工作的前10多年我主要看3本杂志,一是《教育研究》,二是《读者文摘》(后改名为《读者》),三是《名作欣赏》。这3本杂志从我工作的第一年就开始订阅,其中前两本杂志一直订阅至今,《名作欣赏》几年后不知何故无法汀阅(据说已经停办)。之所以工作第…年就看《教育研究》,是听说《教育研究》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教育理论刊物,我心想如果能把它看懂,而且还经常看,教育理论水平肯定能得到较大提高。说实话,一开始根本看不懂《教育研究》上大部分文章,但我强迫自己慢慢看、反复看,后来看得懂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至于为什么选择《读者文摘》,是因为其摘录的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不但能拓宽知识面,而且能修身养性,感悟人生道理。之所以订阅了《名作欣赏》,就是认为做老师要有点人文修养和艺术素养。事实上,当初的理想基本上变成了现实。
我学习的基本观点是,只要不是反动和黄色的书刊都应该看一点。对于我们这些知识结构并不合理的教师来讲,杂也许比精更重要。正因为如此,我虽然当时教的是数学,但大专函授学的是中文,后来本科函授的专又变成了教育管理。我1983年参加大专函授时,每个礼拜都要到城里集中学习两天,课余就花几分钱看小人书,当时溧阳城里的小人书几乎被我看遍了。
学习非常认真的人也许成不了一个好教师,但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终身学习必不可少。
兴趣的良好发展必然形成教学个性
我对领导很尊敬,但从来不惟命是听;我对专家很尊重,但从来不盲目信从;我乐意向书本、同事和同行学习,但从来不照搬照套。这样的处事方式用一个好听的词来概括就是——慎独。
现在想起来,我之所以慎独,是因为我的兴趣在锻炼与学习中获得了发展、转化,并逐步积淀为“底气”,底气足了自然更容易独立思想。
我调入实验小学工作后,因为曾经得过全县优秀课评比的奖项,自然就被作为公开教学的首选人员。但我在实验小学上过3次公开课后,就再也没有开课的机会。那时上公开课,教学设计包括上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由教学上的领导审定,而且公开教学时不能更改(至少不能有大的改动)。当时指导我上课的主要人员是学校分管数学教学的教导主任和教研室分管数学教研的教研员。在实际研讨中,一节课怎么上,实际上有3种意见,一是教导主任的看法,二是教研员的意见,三是我个人的小算盘。说实话,我当时觉得他们的指导水平虽然很高,很有价值,但要在课堂教学中把他们的意图充分体现出来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想法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另外,我当时朴素地认为上课不是演戏,不能什么都是上课前决定好,课堂变化多端,不然的话,容易在公开课中迷失自我。所以我在公开教学时就自作主张对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保留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加上自己的思考,另外上课时还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即兴发挥。所以公开课的实际和教学设计相去甚远。由于公开课的效果并不好,再加上自己非常固执,事后听说领导私下里说我人比较骄傲、不够谦虚,“事不过三”,后来的公开课自然也就没有我的份。我对领导的做法一点没有感到不满,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的决定无可非议。但我一点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打算,因为我认为我的想法和做法也无可厚非。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没有机会上公开课,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追求,直到十几年后,我参加校长优秀课评比,自己的课堂教学才重现“江湖”,并得到了同行比较广泛的认可。回想当年上公开课的想法和做法,实际并没有错,之所以效果不佳,事实上还是火候没到。如果当时听从专家的“摆布”,也许公开课要上得“好看”一点,并容易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认可”,但这并不利于个体的持续发展和教学个性的培养。
当然教学个性的形成还是环境的产物。开始丁作五六年里,基本上没有人“指导”我,更没有人对我指手画脚,批评就更谈不上,更多的人是说我的课上得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水平,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规矩”的约束,因而人的自信心比较足,也比较“野”,不会轻易相信他人的意见,不会跟风随大流,对他人的不同意见也就满不在乎。做了副校长和校长后,由于得到的肯定和鼓励更多,再加上理论修养也得到较大提高,人也变得更自信,教学也自然更有个性。
独立思想与成功激励也许就是兴趣发展为教学个性的重要条件。
4.爱是最好的老师 篇四
任何一名优秀的教师,都需要具有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幼儿园是孩子家庭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幼儿教育是爱的职业,爱心是幼儿教师的本质属性。有爱心的教师清楚,幼儿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幼儿十分稚弱,又处在生命成长的初期,每一步都对其未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孩子耐心、细心、呵护与培育并重,每一个生活,每一个活动都孕育着发展。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安全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牵连着家家户户。幼儿教师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社会情感。这种爱既要具有母亲般的细腻、真诚,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公正、平等。这种爱产生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需要在实践中经历一个自我修养的历程,需要树立乐于奉献、不重名利的意识,安心于幼儿教育这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把真诚的爱献给每一个孩子。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乐园,使之幸福生活,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无论他们来自怎样的家庭社区,无论他们的品行如何,幼儿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用一颗慈爱善良之心来关爱孩子,尊重孩子,为孩子着想。要有一颗求知心。现代社会**新月异,各种新知新能层出不穷,需要我们设计富有活力的生活,创造崭新的世界。倘若教师不及时更新知识,不积极谋求完善知识结构,无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还以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话,势必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种知识更新的紧迫感,从而迫使自己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利用一切机会,克服困难,勤奋刻苦钻研新知识,使自己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在教学中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幼儿教育的前沿成就。这样,幼儿教师才具有永久的魅力和价值。孩子每天都会发问:“是什么?为什么?”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涓涓的小河!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丰富的经验仍然是极其宝贵的,问题是这经验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落伍,原因在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经验往往是“过去时态”。例面对幼儿教育环境的变迁和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课题,即使是曾经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同样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教育教学的新需求。同时应该更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进行深入的钻研和独立的创造,在反思研究中超越自我。要有一颗尚美之心。尚美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格。举止文明、为人师表、言行优美是教育事业对师表形象提出的基本要求。现代教师应当崇尚美,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智慧化和美化,去影响、熏陶幼儿,做一个情操高尚、讲究文明、神形秀美、仪表端庄、富有自我修养,能够以身自教的教师。幼儿园是美育天地,艺术化手法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特色。幼儿教师美的鉴赏力、感染力是从事幼教事业的基本功。要善于创造美的环境,运用美的语言,使用美的手段,通过美育传承知识,陶冶情操。教师每天都应该创新突破,让孩子们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使艺术的美、知识的美融入对他们进行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的素质培养之中。要有一颗合作之心。一个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然要碰到很多人际关系,教师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处理好自己与集体、与家长、与其他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形成教育的合力,既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又能使教师个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幼儿园的工作更加需要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氛围,幼儿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渠道是在合作中拓展的。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合作也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21世纪的教师素养中,亲和力是一项重要指标。幼儿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孩子,才能真正地亲近孩子,关心孩子,也才能激发孩子们体验生活、探索生活、创造生活。要有一颗健康乐观之心。幼儿园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圈。幼儿的生存发展需要特殊的环境,需要童心和童趣。无论是真诚活泼的年轻教师,还是饱经风霜的老教师,一旦面对孩子,就需要保持或激发童心和童趣,真诚相待,欢快游戏,让孩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童年生活的灿烂美好。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潜能有乐观的估价,对教育工作的成效和事业的发展充满希望。幼儿教师的工作尤其需要勇于人先、不甘人后的信念,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激励自己,承担风险,在教育教学中尽其所能,发展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分相信自己,取得工作的成功。要有一颗创新之心。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是幼儿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精神的行为表现。面临现代社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力竞争的焦点。因此教育必须
教师的专业素质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五
一、问题与背景:
在迎接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学校和几乎所有的学校一样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式,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特别是针对中小年级的学生,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老师,青蛙,汪晓飞有一只青蛙。”
刚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冲我喊起来。汪晓飞的桌子旁,许多学生仍依依不舍地围着不愿回位,仿佛没听到上课铃声似的。
一看这情形,我就知道这节课的计划又可能要泡汤。在低年级学生课堂上,这类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偶尔闯进教室的一只小鸟、一只蝴蝶,甚至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都会令他们激动得良久不能回到学习状态。
此刻趴在桌上的这只小青蛙,生动,灵趣,又怎能不让他们兴奋雀跃呢?是按原计划进行教学吗?瞬间的犹豫之后,我决定放弃原有教学计划,重新围绕这只”青蛙”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情景创设:
(一):观蛙,引导学生观察。
我将学生带到校园的领操台边,让他们围着台站好,又将小青蛙从汪晓飞的塑料袋里取出来,轻轻放在领操台的中央,让学生观察小青蛙的样子。
学生们边看边纷纷发言。
“它皮肤的颜色很像荷叶。”
“它是青绿色的,像穿了一件绿色的衣服。”
“我觉得它和草丛的颜色很像。如果它藏在草丛里,害虫一定看不见它,以为它是草。这样它就可以把从身边爬过的害虫吃了。”
“它的眼睛半闭着,像快要死了。”
2 “对,它半天都没动了。”
学生的观察十分仔细。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这些平素爱东张西望的低年级学生,此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集中在了这只被塑料袋闷得头昏脑胀的小青蛙身上。有几个还在那儿不安分地扭着身体,老想爬上领操台,伸手去摸小青蛙。
(二):议蛙,引导学生想象。
我问学生:“你们想,这只小青蛙此刻的心情可能很怎样?”
“很伤心,因为它离开了爸爸妈妈。”
“很孤独,因为它没有小伙伴。”
“很害怕,因为我们都围着它,它怕我们。”
“它可能很快乐。”这个特别的声音,是一个小姑娘发出的。
“为什么?”我十分惊讶地问。
小姑娘眼里满是喜爱,甜甜地说:“因为我们大家都喜欢它呀。”
“不,我看它一定很伤心。”小青蛙的“主人”汪晓飞进行了否定。他说自己是从一个餐馆老板那儿要来的这只小青蛙,它的爸爸妈妈昨天晚上都被人杀掉吃了。
一股同情很快弥漫在空气中。
学生都悲悯地看着小青蛙,那种对弱小者的关爱,就是那么自然地萌发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三):放蛙,引导学生实践。
“我们把小青蛙放了吧!”有学生提议。
“要把它放到小池塘里。”立刻有人响应。
“可我们这儿没小池塘呀!”
“还可以放到草丛里。”马上有学生的眼光开始扫向校园里的青草地。 “不能把它放在校园的草丛里。”有人反驳道,“会被我们不小心踩死的。” “那……”学生们沉思起来。对于这些长年生活在城市高楼里的、年仅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为一只青蛙寻找一块合适的放养地,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3 “想想,附近什么地方有水池,有草地,能够让小青蛙快乐地生活呢?”我问他们。
“学校对面的池塘。”有学生喊起来,并很快得到了许多呼应:“对。池塘边的草地上还有很多虫子,可以让小青蛙吃得饱饱的。”
于是,在这个上午的第一节课,当各班学生都安守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我带着学生来到了马路对面的池塘边。在经过一番叽叽喳喳的比较之后,学生选定了一块靠近池塘的一块青草地作为小青蛙的放生地。
提着塑料袋的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小青蛙捧了出来,放在草地上。小青蛙呆了一会儿,动弹了一下,又动弹了一下,跳走了。
“跳走了,小青蛙跳走了。”学生高兴地喊起来,依依不舍地冲小青蛙摆手,“小青蛙再见。”……
(四):写蛙,引导学生表达。
回到教室,我让学生写下自己想对这只青蛙说的话。
“好吧。”学生们边拿笔,边告诉我:“老师,你今天可以不用教,我们都知道怎么写。”没有像往常一样皱着眉头发愁。
但因为不放心这些低年级的学生,与往常写话一样,我还是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给予了提示。
作品收上来之后,我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以往写话,学生大都篇幅十分简短,才一两句话,且基本上是按照我的引导与提示来进行表述,很少有较大突破的。而这次写话,学生普遍写得比较充实具体,篇幅基本上较以往翻了一番,相当部分的学生都突破了我的引导,他们更多使用的,是自己的思想与语言。
三、我的思考: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话可一点不假。我平素常慨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观察不仔细,现在想来,大概是与他们的兴趣不高有关吧!此刻,他们不是一个个都兴致勃勃,观察得细致入微吗?儿童更易于对一些鲜活的、直观的事物发生兴趣,看来,在学习对象的选择上,我还得多下点功夫。感觉平素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总不如今天这么自然天成。没有一丝说教,在属于自己的对话中,他们的良知被轻轻触动,内心深处的美好人性就那么荡漾开来,并形成了一个“场”,一个弥漫着善良、关爱、同情、悲伤的“场”。浸染着他们自己的心,同时,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应该就是我们平素所追求的那种“无痕的`教育”吧!不禁想到平素,我们常常为难以找到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而苦恼。其实,又何必处心积虑地到处寻找呢?学生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些小事,不就是很好的活动素材吗?一只小青蛙,应该放养到什么地方才合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相当富有挑战性的。如果没有一定课外知识的支撑,不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自己身边的社区环境,只怕还要颇费番心思。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思考与判断,自主操作与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对于学生爱心的培植,精神的熏染,也是极为有益的。为什么这些往日一提写话就发愁的学生,今天却显得有点跃跃欲试,乃至迫不及待了呢?“亲历”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兴趣则是最为有效的催化剂。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亲历活动中,学生才会情感丰富,思维活泼,语言也才会随之奔涌而出。本次写话,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牵引,某些学生的写话可能会更加生动而精彩吧。因为,当学生的情感与语言贫乏之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为学生茫然的思絮指明方向,是可以的;但如果学生的情感与语言既丰富而又澎湃激越之时,也给予提示,就可能会成为对学生的一种束缚了。
四、研究与启示:
一只被带进课堂的青蛙,既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干扰,也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资源。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上把握契机,智慧地处理各种课堂突发事件呢?
把握契机,敏锐捕捉蕴藏教学价值与教育意义的突发事件。
几乎所有的课堂突发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冲击我们的原有教学设想,对课堂教学形成干扰,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做好课前准备,努力减少各种课堂突发事件的产生。
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教堂智慧,既要拥有一双敏于发现的慧眼,又要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能够敏锐地区分哪些突发事件是纯粹的“干扰因素”,需要加以化解;哪些突发事件内藏教育契机,是有效生成事件,可以加以利用。
6.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篇六
游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活动,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普遍采用。它既能为英语学习创造逼真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又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从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中玩,玩中学,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习得语言。为使课堂游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它应具备的特点。
1.趣味性。
2、实效性。3.交际性。4.广泛性。5.激励性。
活泼有趣的游戏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设计或精选趣效统一的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愉快中枢和痛苦中枢在上英语课时,如能创造一种祥和、愉快的气氛.就能激发学生的愉快中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使他们感到学习英语、开[1说英语是一种乐趣与享受,自己也可以做到张口即说。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情景下.学生不但增强了自信心.还达到了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使学习能持之以恒的一种动力.且在兴致勃勃的心境下学习的东西也不易忘记。因此.上英语课时.除了直接传授有关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图画、表演、竞赛、游戏等方式,给学生增加一些既有趣味又有助于理解、记忆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学实践中发现,上课时,即使是英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一般也不太主动开口说英语。这种现象表明.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同学要开口说英语还存在着某种障碍.如:教学环境、方法及心理因素等。鉴于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增加一些可以使学生摆脱这种障碍.进而以一种轻松、乐于参与的状态融人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英语游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具体而言,游戏法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原本没有什么生气的语言转换成生动有趣的、富含语境的“对话”式交流。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创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游戏的组合.并且把学生喜爱的音乐、舞蹈、绘画、竞赛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这种实际的语境中,去体验,去实践,由此真正掌握英语。
兴趣、情感和教学是相通的,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做英语游戏等教学方式,抓住了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的特点,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他们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诱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增强自信心,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7.爱是最好的老师 篇七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对我触动挺大的:把学生看作天使,你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你便生活在地狱。人之初, 性本善,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唤醒学生的真善美,释放学生的正能量,让学生变成天使的过程,同时社会家庭学校要给学生营造正能量的成长氛围,从正面引导和教育学生。以我个人为例,从高一带班到现在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你们是优秀的。学生第一次听到这句话都挺惊讶的, 因为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家长更多的是拿成绩去衡量他们,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学生可能从家长那得到的赞扬欣赏很少。 我告诉学生一定是先做人后做学问,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什么,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解释: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你们是优秀的”,这句话从高一说到高三,说得多了, 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就高了,从高一到高三,我所在班级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很少。我觉得自己和学生的相处也已经有了默契,学生有错误也会主动承认。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原则是小事装糊涂,大事不含糊。小事问清缘由,适度处理,不必分分计较,对于个别违纪学生依照校纪校规严肃处理,事后只要学生改正错误,还是要及时肯定接纳学生。有位老教师曾告诉过我:对待学生要宽容,不怕学生犯错误, 关键是学生能知错就改,将心比心,谁学生时代没犯过错误,如果学生不犯错误, 还要老师干什么,那我们岂不是失业了。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爱其师听其话”,学生需要爱,当你用心去爱每位学生的时候,自己也会收获一种别样的幸福。我喜欢我的学生,很多老师对我说过,你对学生好,学生也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好,我觉得是这样的,我对学生付出了真感情,学生也能理解我对他们的好,师生间正因为有了这种深厚的感情基础,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在一次月考分析主题班会上,班级月考成绩不太理想,我没有去质问和批评学生,在分析完试卷问题后,我给学生念了一封我提前写好的信(部分摘抄如下):
爱是最好的老师
———致我亲爱的54个优秀的弟弟妹妹们
我优秀的弟弟妹妹们,我时常想着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幸福于我的家人都健康平安,我幸福于我健康快乐,而这快乐更多的是你们给予的。你们的诚实、善良、 懂事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感动和幸福,我感恩我能有你们这些优秀可爱的学生,而我又是贪心的,我想让你们以更加优秀的姿态面对你们未来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严格要求你们的原因。在剩下的日子里,希望你们珍惜彼此朝夕相处的日子, 用你们的坚持、勤奋、努力去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未来。孩子们,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微笑着,不要让暂时的烟云遮住你的眼睛,不要因为今天的痛苦就否定明天的一切,更不要因微小的成功而迷失了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吧,我优秀的弟弟妹妹们!
我用这种最朴实、最真实的赞美和鼓励代替了批评,用我爱的赏识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因为我相信好学生永远都是夸出来的。学生也能从我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我所在班级有一个学生学习一直很用功,但成绩提升不明显,主要问题是自己没自信,发现原因后,我多次有意的表扬他,有时哪怕是去他那多转一圈儿,这种爱的赏识使他变得自信乐观,在后面的考试中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进步明显。进入高三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情绪易波动,加之考试频繁,每位学生基本都会出现成绩暂时下滑的现象,这时学生的信念会出现动摇,学习目标也开始有些模糊,学习效率开始下降,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细节,找出学生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适度放大这些优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多在班上表扬这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同时帮助学生尽量寻找出考试中出现的亮点,重新树立应考自信心, 学生在班主任的这种有效赏识中,调整了心态,建立了自信。
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八
通过这些我看出了不同以往的数学教学,它是让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作为一名教育者责任重大,我通过不长时间的摸索,发现要做好数学教学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位心理学家认为,兴趣驱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对象,驱使人对事物进行钻研,进而探索到新的、有兴趣的、或个人爱做的事,并带来成功和成就。对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是至关重要的。
创设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兴趣
在北师大第一册“小猫钓鱼”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结合童话故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0”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义。
让学生试讲故事,并从中发现数学信息。如:3条鱼用“3”表示,2条鱼用“2”表示,1条鱼用“1”表示,还有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怎么表示呢?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展开自己的想象,每一句都充满着孩子天真幼稚的话语,同时学生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对“0”的认识。它除表示没有外,你还知道些什么?这时学生个个表现出思考的样子,过后,答案百出:“0”像鸡蛋,“0”在尺子上有,“0”在计算器上出现,“0”在我的钟表上有等等。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在学习活动中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学习兴趣对学习的成功就显得更为重要。他们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持久地进行学习。我通过教学实际发现: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并且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反之,那些缺乏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对待学习任务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了一种负担。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以往为了提高成绩,教师总把大量的学习任务压给学生,我感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很可怜,他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兴趣与个性也无法得到发展。结果学生虽得到了许多知识,但是却对学习毫无兴趣,感到学习乏味。于是学习在学生那里恶性循环,他们越来越觉得学习没有意思,认为是在为老师或家长学习,学习不专心,不愿做出努力,效率低下,心理压力越来越重。
在这次新教材的改革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去思考,主动地吸收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即使在学习任务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培养学习兴趣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第一册“20”以内进位加法时,过去要求学生用凑十法去解决,教师先介绍“凑十法”的方法,看大数分小数,然后“10”再与另一个数相加,紧接着,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做。这样,学生看似掌握了方法,基本上是接受了知识,但并不理解原因。从他们的表情看,个个眼神呆板,束手无策,又显得茫然,毫无成功的喜悦。
针对这一情况,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寻找最佳方法,他们方法各异,有摆小棒的,有心算的,有用“凑十法”的,但他们都相信自己的方法最好,脸上洋溢着喜悦,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学习,并从中受到启发,激发了更多的创新意识。
在这两种方法上,学生显然对后者有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从中轻松地接受了知识,让他变得聪明自信。
9.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篇九
如果你觉得生活缺乏力量和动力,有时候你只需改变一下思维的角度。
训练自己的思想去关注事情好的一面,你就更可能拥有动力,为实现你的目标坚持到底,而不会被那些限制你潜力发挥的消极思想所阻碍。
一旦变换看问题的角度,你的生活质量就会提高,幸福快乐就会接踵而来。别交出掌握命运的主动权,也别指望局面本身会不可思议地好转。
你必须湍着心中的目标与志向的方向前行。建立自信,直面困难,而非绕道面临 地。记住,力量并非永远能够掌控局势,能力才能做到无坚不摧。
10.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笔 篇十
兴趣不仅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还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一生的发明有1328种。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兴趣。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对任何事情都有强烈的兴趣。8岁那年父母把他送进学校,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 老师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三个月后,他被老师赶回家了。爱迪生的母亲没有责怪他,她发现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凭借兴趣搞起科学研究。 他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并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以后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兴趣紧紧相联的。 发明了电报机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 以后凭着兴趣他又完成了电灯等一千多种发明, 人们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
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十一
一、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音乐
在学生的观念中,“音乐”与“唱歌”是等同的,要改变学生的这一观念,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引导学生认识音乐。
1、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或者说完全利用教材内容都是有局限性的。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之前我在中学教人音版13册第六单元《荧屏乐声》教学时,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加入了通过调查获知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我设计学生在《西游记》主题曲《猴哥》的音乐中走进教室,孩子们进来时便不由自主的随音乐唱起来,并模仿西游记中的人物表演起来,课的开始便成功的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创设情境环节,我选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猫和老鼠》片段,让学生感受有声与无声哪种更好,因为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生马上被吸引住了,进而有了一种想知道接着老师会怎样做的急切心理;在欣赏环节,我选用了教材中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音乐《我心永恒》在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戀、相别三个不同阶段出现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同一音乐在不同阶段起到的作用,进而引出影视音乐的同一音乐在不同主题中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紧接着要求学生听音乐然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所听到的音乐,这个时候,学生都非常积极的要求参加,我先让小组进行合作,推选出代表进行表演,这时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播放原影视画面,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影视音乐的作用。学生在这个环节显得非常的兴奋,对将要接触的知识充满了好奇,教师紧接着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出了《音乐之声》中的歌曲《雪绒花》,进行学唱。学生学得非常快乐,接受得也非常快。课堂反馈告诉我这节课非常的成功,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乐于接受。
2、恰当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电脑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学技术才真正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意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情感。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找春天,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丰富课外音乐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
在音乐课上学生学到的音乐是有限的,而学生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音乐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脚步。课外音乐实践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一个也不能少,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外音乐实践特别是比赛中,传统的观念往往是挑选老师眼里的“人才”、或者说长的漂亮的学生来参加,忽视了那些平日默默无闻的学生。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抹杀了那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而在我们的教学更是如此。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女生年龄较小,功课也极差,平时课堂上很少开口发言。有一次,我请她起来唱首歌,她就是不开口,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她是我们班最差的!她不会说话的”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亲切的对她说:“老师知道你很棒的,来,老师和你一起唱,用你的歌声告诉大家,你是最棒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我对她的点滴进步都给予真诚的肯定、赞扬。在我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已经会主动邀请她参加组合,这时她总是十分激动的和同学们边唱边跳。记得第一次奖励她小音符的时候,她含着泪笑了……这些孩子也许不是音乐人才,但是,要通过我们学科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做人的信心。
2、鼓励创作,体验成就感。
现在城关的孩子很幸福,各种打击乐器基本上每节课都能玩上。于是,我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原材料自制简易乐器,孩子很乐意也很聪明,用空的饮料瓶上沙子做成沙锤;用鹅卵石来打节奏;用竹板代替响板……还让学生搜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节奏,比如市场上卖各种东西的吆喝声;江上行船的汽笛声,夏天知了的叫声等等。这些稍稍加以整理就成为了学生自己的小作品,使每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进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
三、布置“快乐作业”,发展兴趣。
曾经的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崇尚“快乐足球”,而我则崇尚“快乐音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的作业尝试了“快乐作业法”,利用趣味性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我把平时的作业分成“红星”、“黄星”、“蓝星”套餐三大类。难度分别为了解、接受、创作,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选择作业。布置这样的作业会使学生没有畏难情绪,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发展学习音乐的兴趣。
12.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篇十二
一、书使我的人生能扬帆远航
当我的人生旅途迷茫的时候, 我赶紧坐下来研读大师的著作, 与大师对话, 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从中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 不断奉献。
上世纪90年代, 很多经商、干个体的人都发了大财, 而我们中学教师的工资每个月才几百元, 而当时的社会是按人的收入多少确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那一段时间, 我们中的一些教师整天恍恍惚惚, 按捺不住, 也纷纷下海经商了。我喜欢读书, 读马列巨著, 读毛泽东的著作, 读邓小平理论, 读《上下五千年》……
知道了金钱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 我们对名利要有正确的定位, 没有钱是不行的, 钱只要够用就行, 存一百万和存一千万是没有本质区别的。能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人, 固然是伟大的, 但社会也同样需要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没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来普及教育, 社会也不能迅速发展。同时, 我坚信,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现在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 教育的严冬已过去, 教育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
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 不断奉献。我们要以教育大师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夸美妞斯、陶行知和魏书生等为楷模, 扎根于教育, 默默耕耘, 坚信奇迹一定会发生。
二、书使我在教育中展翅高飞
当我的教育水平停滞不前时, 我赶紧坐下来研读教育专著, 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妞斯的《大教学论》、贾黛翃的《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小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魏书生的《教育艺术》、郑日昌的《中学生心理咨询》、李海洲的《挫折教育论》、叶婕妤的《心态与人生》、岑国桢的《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应用》、赵宪宇的《教育的忏悔》、教育部关工委编写的《失误家教警世录》、余如进的《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 等等。
通过孜孜不倦的阅读, 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博大精深, 教育绝不仅仅是摸索, 从事教育的我们必须不断地读书, 不断地与大师对话, 揣摩、领悟大师的真意, 分享他们的智慧, 借鉴他们的高超技艺。
我深深地懂得了自己的浅薄, 很多领域只涉及到一些皮毛, 我还只是一只脚刚刚跨进了教育的大门。比如, 心理咨询工作这一块, 我才刚刚涉及。我进一步坚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三、书使我的教学能登高远眺
当我的课堂不能谈笑风生、得心应手时, 我赶紧坐下来读书,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四书五经》、《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读易进译的《学生作为研究者》、程钧的《语文审美教育论》、钱威的《语文教学艺术导论》、马建富的《教学艺术引论》等;读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读《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等各种教学杂志。
通过广泛阅读, 我明白了教学的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充电, 完善自我。阅读, 可以使我们掌握教学规律, 学到专业知识, 借鉴教学技巧, 使我们的教学能做到高屋建瓴, 得心应手, 举重若轻, 使我们的课堂能谈笑风生, 事半功倍。
四、书使我的科研能驾轻就熟
当我的论文发表不够顺畅时, 我赶紧坐下来读书, 读冯卫东的《走在研究的引桥上》、孙玉宏的《教书育人三十六计》、夏彤的《行走的足迹》、罗森塔尔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江苏教科所的《草根化研究》、禾禾的《走出困境, 我该走么办》、李阳的《我疯狂, 我成功》等等。
我明白了, 我的理论水平还不够高, 教育、教学理念还不够前卫, 教育观点还不够新颖, 教育方法还不够先进、科学, 写作技巧还有待提高。
最后, 我引用余如进的《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一书中的一个有趣的案例的片段献给大家: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本公司宗旨:确保客户利益, 激励客户成功。
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
投保金额: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 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 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 (360万字) 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之列, 本公司以一罚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 (或富婆) 。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2002年6月26日
以上案例说明一个问题, 只要我们埋头阅读, 埋头写作, 最后终会获得成功。
皇天不负有心人, 成功经常垂青于耐得住寂寞、埋头读书、笔耕不辍、孜孜以求的人。10多年来, 我有32篇文章在省市级以上的报纸、杂志上发表, 有18篇文章获省市级以上的奖项。
我们一定要使自己从浮躁的社会中解脱出来, 静心阅读。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她博大精深, 包容了世间的一切;她充满智慧, 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他温柔善良, 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 从无怨言。
读书吧, 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1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 篇十三
当细米知道并看到三鼻涕家分到了女知青梅纹后,三鼻涕那得意忘形的样子,细米便要开始刻他,将他那两道长长的清水鼻涕刻出来,以解心中的不满和不公。
细米刀下的世界是细腻的。他在一块儿木头上刻三鼻涕家两岁的小毛驴,而不是毛桥桥家三岁的小毛驴,细米雕刻出来的小毛驴,大家一看便知是谁家的,他刻得是出神入化,细致入微。
细米不仅爱雕,还爱画。他画了一墙的画,并向梅纹一一介绍:“这是金老师,这是我们在上自习课,这是几个胆大的男生,看见老师睡着了,探头探脑地想出去玩,这是老师在指挥我们唱歌。”可以看出细米观察细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奇思妙想。
细米刀下的世界是活灵活现的。他雕刻一个女孩儿戴着草帽,打着哈欠,一手揉着即将折断的腰,一手还拿着一把镰刀。这是梅纹收割麦子时的情景。疲倦的梅纹显得有气无力,倒头就能睡着的样子。细米雕刻出来的作品总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细米刀下的世界是活灵活现的!
细米刀下的世界是绘声绘色的!
细米刀下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
1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 篇十四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画画,可就是画不好。又一次妈妈带我去小姨家玩,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画,动漫的、卡通的,都是我所喜欢的。我注视着墙上的画,它们就像是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我左瞧瞧右瞧瞧,小姨拿了水果给我吃,我嘴上答应着,却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画,感叹道:“姐姐画得太漂亮了!”
我走进姐姐的房间,她正在画画,已经画了一张桌子和两个人,这好像是一幅一家人吃年夜饭的场景,中间有一个老奶奶,那是姐姐的奶奶,身穿一件红色的唐装,眼睛里流露着喜悦的神情。我迫不及待地叫了声:“姐姐,你能教我吗?”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痛快地回答:“当然可以。”
我们坐在书桌旁,姐姐耐心地教,我专心地听。
终于,经过一天的努力,我画出了一幅让我非常满意的作品。我高兴极了,拿给妈妈看,妈妈微笑着点点头,连小姨看了,也说不错。
回到家里,我又拿出画欣赏。忽然我觉得,人的脸好像不对称,眼睛也不一样大。我不停地修改,终于改完了,心里想这才是最完美的作品。我拿给爸爸妈妈看,他们也说比以前漂亮多了,我满意地笑了。
15.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篇十五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翻开七年级数学课本的一刹那是充满着好奇, 想要学好数学的欲望是极端强烈的, 因此, 教师要把握好起始阶段的教学, 多下功夫,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 在开学伊始的阶段, 可以不必急于课本教学, 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让他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让他们自己发现, 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数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再开始课本教学, 并且在一段教学活动结束后, 阻止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学生学习数学有难度吗? 数学有用吗?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正如新课标要求的那样,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 起始阶段就是要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和畏难心里, 在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 以数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 向往着教师, 向往着本学科。
二、进行情感交流,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动和语言中反映出来, 他们对某位老师的的喜恶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于这位教师所授学科的兴趣, 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老师的批评而对这位老师产生畏惧感, 那么, 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也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畏惧感; 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老师的表扬, 他就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 进而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因此,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不但要做“严师”, 更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亲近他们, 爱护他们, 放下教师的身段, 和学生做贴心的朋友, 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良好的互动, 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目前, 在我国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教分离”现象。所谓“学教分离”, 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偏离和违背了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 形成教与学不协调发展的奇怪现象,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它的主要表现为课上不专心听讲, 课外不做作业, 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发展成“听不懂, 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困难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怎样消除学生的“学教分离”现象,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就成为我们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进行“有理数”一章的小结讲解时, 学生们会将它作为复习课而在心理上产生忽视的感觉。鉴于此, 教师可以将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 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 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闯关的方式, 找出每个“关口”的“闯关密码” ( 知识点) 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 拿到“通关钥匙”进入下一关。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 “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 全题皆错, 等等。闯关完毕后选出学生代表, 在全班进行讲解, 最后学生代表总结。通过这一活动, 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 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 做得来”的状态。
四、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本着“指导教法, 渗透学法”的思想, 在每章节都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项目, 为的就是要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中有所得, 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培养阅读习惯。在进行教学前, 首先出示阅读题。如进行“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几个阅读题: ( 1) 我们用刻度尺来测量线段的长度, 那么测量角的大小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 2)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 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并在阅读中找出答案, 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阅读的效果, 同时, 鼓励并表扬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回答问题、有所进步的学生, 使学生通过表扬产生阅读的兴趣, 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养成讨论习惯。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一堂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提问, 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教师为教学活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时, 讨论的方法就出更加实用了。如在进行“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时, 就会遇到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因此, 引导学生三五一组进行讨论, 归纳出解题的相应方法和规律,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骄傲是的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小结习惯。在学生的学习中, 及时地进行课堂小结对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学生采用板报、互相提问等游戏形式进行的课堂小结, 可以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缕清脉络结构, 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 才能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 学有所得, 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以讲故事、质疑、列举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等形式丰富数学教学, 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开辟第二课堂,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 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他们做的优秀的地方及时予以表扬, 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这样, 他们就会对数学教学提高信心, 提高兴趣, 有更大的信心去追求成功。这时, 就要趁热打铁, 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认真复习, 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史晓峰, 顾海燕.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与探索[J].林区教学, 2008, (07) .
[3]卢诚波.关于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 2008, (02) .
[4]史晓峰, 顾海燕.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与探索[J].教书育人, 2008, (27) .
[5]王萍, 许海洋.高等农业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1) .
1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十六
故事一:乔布斯刚上小学的时候,学习很不好,经常玩恶作剧来打发无聊的时间。有一次,他在老师瑟曼夫人的椅子下面点燃了炸药,把她吓得都抽搐了。学校把他列入了“坏学生”的名单。三年级时,他遇到了女教师伊莫金,按照乔布斯的话说,她是“我生命中的圣人之一”。在观察了乔布斯几个星期后,伊莫金觉得这个孩子并非不可救药的“坏学生”。有一天放学后,她给了乔布斯一本练习簿,上面都是数学题,同时她拿出一只超大的棒棒糖,说只要乔布斯把题目做完并且大多数题目都是对的,就把棒棒糖送给他,并且再送他5美元,在小乔布斯看来地球也不过这么大吧。他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做完了题目并且得到了棒棒糖。从那之后,乔布斯对数学的兴趣大增,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四年级快结束时,乔布斯测试的成绩是高中二年级的水平。
故事二:著名主持人孟非在中学时,理科成绩特别差,高中时理化生三科的分数加起来也就九十来分,数学成绩也就是四五十分的样子。有一次,他生病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当时他特别高兴,因为生病耽误了一个月的课程,考得再差也有充分的理由了。有了这样的底气,在医院他闲来无事时翻了翻数学课
本。没想到等他出院参加考试,奇迹发生了——那次数学考试他竟然考了九十八分。这件事被孟非自诩为“灵异事件”。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学好数学,考出好的分数,进入理想的大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却学不好数学,甚至在高考时被数学成绩拖累,谈数学而色变。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对数学充满兴趣,仅仅将数学看成是必须考好的科目。在这些学生眼中,数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科目,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高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这些学生的智商再高,也无法真正学好数学。
17.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作文 篇十七
最近,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感恩父母》这本书。空闲的时候,我时常捧起它,孜孜不倦地读着……书中所写的父母,他们既不是学者,也不是教授,他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但他们有一颗颗金子般的心,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亲情的无价。读这本书,我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到: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母亲的爱,点燃了我们心中地希望。
父爱是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父亲的爱,鼓起了我们远航的风帆。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父母。父母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令人终身难忘的。记得小时候,每当我睡觉时老是有掀开被子的坏习惯,导致有一次发了高烧。爸爸妈妈知道后心急如焚,虽然已经是晚上十一时了,外面还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但爸爸妈妈还是毫不犹豫地带我去看病。回来后,他们为了不让我在睡觉时再着凉,两个人都守在我身旁。当我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看见他们连被子都没盖就睡着了,也许是因为这照顾我太累了。我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股暖流,想给他们盖上被子,当我身子一动,他们就立刻醒来,看我的病好了许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关怀我、爱护我的我真感谢老天,让我投生在父母的膝下,如果没有父母最博大、最无私的爱,倾注所有的真爱,所有的情感,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劳苦和艰辛,起早摸黑的忙碌,我岂能写出今天这番感恩的叙述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1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全) 篇十八
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的是学生在课堂思考的过程中发言不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不容易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引发旷课,逃学,甚至是学校暴力,青少年犯罪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才会有最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往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时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才能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现在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点经验,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例子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只有真正的与学生产生了感情上的交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而是以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去接触他们,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妈妈”、“好爸爸”,使得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上你,也同时会喜爱你所教的学科上了,充分的激发了他们学习动力,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老师在教学内容与方法需要投入更多的创新意识,使课堂上的内容更加生动、新颖,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更多的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经常性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背景和素材,使得原来枯燥的教学过程,变的更加的生动,甚至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多的了解数学规律;也可以进行模拟场景,提供课题学习中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等。如在正式上新课之前,提出一些与将要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之前,提供背景“不过河知道河宽,不爬树知道树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之前,先回顾小学里的解法,对解法进行归纳。然后告诉学生现在要学的方法,比原来更加简便,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
19.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篇十九
一、运用直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 一定要遵循直观教学原则, 这个原则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有些知识点必须建立在学生具有直观印象的基础上, 否则会引起学生听不懂, 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鱼膘的作用时, 如果不制作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学生就很难理解。我就在课前制作了教具, 上课运用教具演示。当我拉动医用注射器, 向代表鱼膘的气球里注入和抽出空气时, 捆绑在代表鱼的重物随着在水中上升或下降时, 同学们都争着看, 并积极地发言, 还讲出了仿生学中潜水艇的原理, 说明他们自己想通了鱼膘的作用是怎么回事了。学生对生物课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增强科学意识, 教学效果很好。
二、以生活的疑惑, 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 学习就会变得枯燥。实践表明, 当兴趣转向探求科学知识的时候, 便会升华为求知欲。有了求知欲, 学生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提出任务, 在学习活动中坚持不懈, 努力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便有外部刺激的干扰, 学生仍会保持开放的心态。在解决问题时敢于冒风险, 并能觉察到情境中那些看似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重大线索, 从而创造性地将问题加以解决。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 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中有疑惑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三十年的课堂教学中, 我一直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不失时机地根据教材和学生生活中的感受设疑置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学生平时经常接触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 为什么树木向阳的一侧枝叶茂密, 向日葵的幼嫩花盘为什么能够随着阳光转?为什么藕断丝连?水果成熟后为什么会由青、硬、酸变得红、软、甜?馒头、面包为什么越嚼越甜?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使课堂效率成倍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 就是一门解释世界生命奇观和本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果只是进行干枯的文字讲述, 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魅力。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却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将死板的知识加以复活。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直观形象的画面显示, 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授课内容。
四、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 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我在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使理论再回到实践,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人的性别决定时, 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 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 以及生男生女的原因和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 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 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 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五、利用好奇心, 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 因此可塑性强。我紧紧抓住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就从这里引入, 动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姚明身材高大而潘长江身材矮小, 是不是姚明身上的细胞比潘长江身上的大呢?学生马上笑了, 齐声回答不是, 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那姚明为什么比潘长江高大呢?预习了的学生马上回答:“姚明身上的细胞多!”为什么细胞体积差不多, 而细胞数目有差异呢, 很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我们在日常讲课的时候, 还可以适当地讲一下生物科学的当前情况和许多至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希望同学们将来运用所学知识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 为人类造福。要想达到这个高峰, 必须现在学好基础知识。下课后同学们争着跟我交流, 问了许多新奇问题, 兴趣盎然, 有许多同学立志要考取名牌医科大学, 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六、语言艺术化, 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虽是一门自然科学, 但也可应用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的语言, 像磁铁般吸引学生, 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在平时就应注意积累了一些谚语、俗语、诗词等, 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如:用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用“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用“大树底下好乘凉”来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此, 艺术化的语言可让学生在美丽的言词中去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结束语
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实践证明, 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教师的多方面培养, 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探索初见成效, 使学生由不愿上生物课, 厌学生物课, 变为对生物课极感兴趣, 也使我对继续教好这门学科充满了信心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一步而言, 最好的老师是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 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激发兴趣,实施方法,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予阳.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新一代 (下半月) .2010.8 (49)
[2]范传钊.浅谈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国科技博览.2010.15 (75)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推荐阅读:
失败是最好的老师美文12-0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作文08-09
作文 我最好的老师07-26
我最好的老师感悟09-11
最好的老师初中作文10-15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09-24
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9-25
书,我最好的老师作文10-31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12-02
五年级做最好的老师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