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2024-08-06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8篇)

1.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篇一

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姓名:谢惠绪 学号:F21414013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相关的各项研究也不断深入,汉语词汇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词汇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汉语词汇的文化附加意义,在汉语词词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定义及其特点和性质,分析了汉语学习者容易产生的偏误,并对此提出教学对策,旨在减少和避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产生的跨文化冲突。

关键词:文化附加意义;对外汉语教学;偏误;跨文化交际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底蕴,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间接地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的过程。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汉语受历史文化影响深远。这种包含在语言本身的文化因素,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带来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本文首先展开对汉语词汇附加意义的形成、定义以及特点和形式的初步探讨分析,再进一步阐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使用失误和跨文化冲突,试提出汉语教学中的解决对策。

二 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与定义

1.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定义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的民族文化信息。也就是说,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在表达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信息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用一种较具体的事物现象表达一种相对抽象含蓄的主观心理感受是词语文化附加义产生的思维基础。如“喜鹊”本是鸟纲亚科的一种鸟类,但由于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喜鹊报喜的传说,渐渐喜鹊便成为了“吉祥”的象征,一些流传至今的成语都是和喜鹊有关,如“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等,这里“吉祥”便是喜鹊的文化附加意义。“狗”在很多国家的文化里被定义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里,“狗”被赋予了一定的贬义色彩,“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这些都是“狗”的文化附加意义。这些含义都是有了客观实体后,汉民族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附加给它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文化内涵。2.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形成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特定的社会统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的。它是特定的社团心理上的一种约定:将某些抽象的主观认识、感受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要想了解词语的文化附加义应深入其源头,才能深刻理解。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有的形成于汉族人的心理因素,如汉民族在心理上形成的“特殊”的约定:对颜色词“红色”的认识起源于对太阳和火的一种本能崇拜心理,因为它们能驱走寒冷和猛兽,所以红色一直是喜庆吉祥的伴随者,后又引伸出兴旺和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有的来源于民族的图腾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龙和风作为一种原始图腾,是高贵、吉祥的象征,因此古代帝王着“龙袍”,嫔妃戴“凤冠”,汉民族的谚语中更是有流传千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来表达父母们美好的期望;有的形成于自古以来人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如“竹”因其的顽强挺拔、中空有节,自古以来就是君子的象征,“梅花”傲立风雪,是文人墨客笔下经常歌颂的对象,因此,也成为“坚强刚毅”的代表;有的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由谐音而形成的,比如汉语中“鲤鱼”的“富裕”的文化附加义就是因为“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的年夜饭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一盘鱼,寓意“年年有余”。再有“梨”与“离”是谐音,所以我们的文化中是很忌讳将“梨子”分开吃的,因为这寓意一种不吉祥,即“分离”。有的是因为社会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如“绿色”跟妻子使丈夫受辱相连,是由于唐代妓院的男人头戴绿巾,元明时期规定娼妓家男子必须带绿头巾,所以流传下来“绿帽子”的说法。也有的是因为著名文人们的作品而形成的,如“蜡烛”表示无私奉献,来源于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桃花源”有“世外桃源”之意,来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塑造的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

三 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及性质

1.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

(1)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产生,多数是基于对词语所指称的事物特性、特点的主观认识。如“蛇”和“蝎”都有剧毒,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形成了对二者的认识——狠毒,所以有“蛇蝎心肠”之说。“黄色”自古以来为贵族所爱,所以人们便将“荣华富贵”之一文化意义赋予“黄色”,金子的颜色为黄色,帝王的龙袍为黄色。

(2)一个词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文化附加意义。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作中,是思乡情感的代表,但后来也衍生出“婵娟”的说法,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再如“黄色”在古代是皇家贵族的象征,也有事情败露、计划落空的意思,如“那对情侣黄了”或“黄粱美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思想涌入中国,“黄色”一词有了另一个文化附加意义——色情,生活中一些不堪入目传播淫秽色情的媒介我们称之为“黄片”、“黄色书籍”等。“红”本义是指颜色的一种,但后来也发展出“革命”的文化附加意义,我们称井冈山、延安等地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日常生活中“红”还被赋予了兴旺、胜利、成功之意,如“她可是当今的大红人”,“开门红”等。

(3)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依托在具体事物上的主观认识和感受,所以文化附加义是名词性词语所特有的。不光在汉语中,其他语言中也一样,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主要依托在颜色词、动物词和植物词上,这一点通过前面的举例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但并不是这些类别的词语都有文化附加意义,如“乌鸦”的文化附加意义是不祥的征兆,但同为鸟类的“麻雀”却没有文化附加义。“莲花”有花中隐士,纯洁的文化附加意义,“柳树”的文化附加意义来自于它的谐音,有“留”的意思,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而同为植物的“杨树”,人们却没与给予它文化附加意义。颜色词中“黄色”、“红色”都有文化附加意义,而“蓝色”却没有。

2.词汇文化附加意义性质

(1)文化附加意义的民族性: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特定的社会统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的。它是特定的社团心理上的一种约定:将某些抽象的主观认识、感受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如汉族人民在心理上形成这样种种约定:以“红豆”传达“爱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鸿鹄”表现“志向远大者”,所以我们会有“鸿鹄之志”的说法,以“狮”表现“勇猛者”等;俄罗斯人在心理上也形成种种约定:以“COPOKA(喜鹊)”表现“饶舌者、贼”,以“KOщKA(猫)”表现“家庭幸福”等。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民族给予事物的文化附加意义是不同的。如说到一个词语,人们先想到其所指,紧接着就联想到依托在其上的主观认识、感受。

(2)文化附加意义的隐含性:学习者往往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如“狗”在很多国家并没有文化附加意义,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开玩笑说“骗人我就是小狗”,在我们的文化里,“狗”通常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在学习者并不知晓这一文化附加意义的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给学习者进行讲解,就会容易是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汉语母语者的这一表达感到疑惑。“喜鹊”在汉语中有“吉祥、好事降临”之意,但在俄罗斯,“喜鹊”却有着“饶舌者、贼”等文化附加意义,如果教师不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也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3)文化附加意义的关联性:“词汇构成一个统一的词汇体系”他表现在词义的发展。词与词义方面的关系也表现出词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文化语义词语可以分系统来研究教学,如颜色词系统、亲属词系统、动物词系统、烹饪词系统等。

(4)文化附加意义的不稳定性:即很多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新的文化附加义。上文提到的“黄色”的文化附加意义就是这一性质的突出表现。例如“小姐”这一词在古代时通常是指达官显贵家里的女儿,发展到近代,它的使用受西方思想影响更加平民化,可以用来称呼未婚妇女或少女,但随着各种文化的交融,这一词便产生了另一个文化附加意义——从事不正当行业的酒女。

(5)文化附加意义的模糊性、朦胧性:文化附加义只是人们为了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思想感情而依托在词语上的内容,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是词语的语用意义,它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不属于语义学,因为词语的文化附加义和它的指称意义相比,往往是次要的,它较难以取得词的独立义项的资格。正因为文化附加义是词语的语用意义,所以它往往显得囫囵一团,具有模糊、朦胧的特点。比如人们用“鸳鸯”象征“忠贞的爱情和恩爱夫妻”,至于“鸳鸯”的文化附加义到底是“爱情”还是“夫妻”却并不清楚,“兰”的文化附加义是“高雅、纯洁的气质”还是“高雅、纯洁之人”也一样不明了等等,这都是由于文化附加义的产生只是出于委婉含蓄地表达而造成的。

四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偏误类型及解决对策

1.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偏误类型

(1)由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引起的偏误。这一类型的偏误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最常见的偏误类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更深层次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国属牛耕文化,而英国属马耕文化,所以中国人对牛的感情深厚而英国人则对马更加看重,例如汉语中赋予牛“勤劳”的附加义在英语中可用“horse”来表达。不同的地理位置也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欧美,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开放,而以大陆文化为背景的亚洲,思维上更加严谨,思想上也更为保守。欧美人对海洋更加向往,喜欢充满挑战、刺激性的事物,而亚洲人则对土地充满敬畏与依恋。在我国,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秋冬时节刮西风,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给予“西风”的文化附加意义就是“万物凋零、萧瑟、凄冷”,而海洋气候的英国,“西风”是万物复苏的象征,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生机勃勃。思维方式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这导致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主观认识是由差异的。如中国人见到孔雀开屏认为很漂亮,大吉大利,而英国人却忽视它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我们认为鹤白色羽毛,姿态优雅,象征仙人和长寿,而法国人则从鹤的姿态想到了在路边的身材高挑的妓女。在我们国家我们认为主要颜色有七种,但在一些国家的概念中,主要颜色主要有五种、三种或更少。我们习惯用黄色代指色情,日本则习惯用粉红色,而英国则多用蓝色。

(2)由不同语言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不对称引起的偏误。两种语言中本义相同的一个词语,一个有文化附加意义,一个没有文化附加意义,就会产生偏误,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如“醋”的本意就是指味道为酸的一种调料,在我们国家它有一种文化附加意义是“嫉妒”。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处于恋爱中的情侣,一方经常会问另一方“难道你吃醋了?”这时,身边的外国朋友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没有醋味儿呀?更没看到他吃醋呀?”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语言中本义相同的词语,两者都有文化附加义,但是文化附加义的内容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而产生交际冲突。比如汉语中的“狗”与英语中的“dog”都有文化附加义,但是内容不同,所以英美人在学汉语时往往依照英语中“dog”的文化附加义来表达思想,于是就会产生我们难以理解的句子,例如“他这个人很值得交往,就像狗一样”或“这条狗像是我的孩子。”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很奇怪,但在欧美人的概念里这是一种褒义的说法,表达他们对一个人的喜爱,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狗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我们只有在表达一种蔑视、鄙夷的态度时才会这样表达,如“狗腿子、狗汉奸”等。诸如此类的还有我们对“龙”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实际上给西方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造成了一种跨文化冲突。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龙是吉利的、神圣的,而西方的传统认为龙是“富有侵略性的,是恶魔的化身”。所以说,不同的语言文化附加意义会造成跨文化的交际冲突。

(3)由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引起的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偏误。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能力。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大部分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中国的“钱”途,但也不乏一些汉语学习者完全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向往。相比之下,后者的学习动机更为主动。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动机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态度比较积极,对于学习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冲突会采取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主动性更强,因此,这一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会更强,而被动的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则略逊一筹。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积极的学习者会主动学习了解一些词语的文化附加义,而学习态度和策略消极的学习者则会采取规避的策略,导致偏误无法解决,跨文化冲突贯穿于始终。

2.词语文化附加意义偏误的解决对策

(1)汉语教师是解决跨文化冲突中重要的一环,教师们要有跨文化意识。汉语学习者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及背景,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跨文化冲突。汉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偏误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尤其是一些对立的文化附加意义,要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避免跨文化冲突。

(2)具体到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教学,第一我们应重视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教学重点。我们不光要对我们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习者国家的文化。针对不同民族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不对等的情况做对比分析,例如汉英文化中,“狗”的文化附加意义的对比,或者“龙”的文化附加意义的对比,加深学习者的印象,避免或减少跨文化冲突。

五 结语

文化通常是最能引起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部分,但跨文化冲突往往会给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挑战,针对词语文化附加意义的研究是必要的。在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要充分运用文化对学习者的吸引力,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汉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充分的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不同文化、民族习俗、思维差异的碰撞,往往会产生跨文化的火花,会给我们的汉语教学带来很多的思考。希望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处理好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冲突,为汉语教学注入活力与动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段迪.汉语词汇的文化附加意义与对外汉语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4]关蕴涵.对外汉语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教学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5]王力.浅谈汉语词语文化附加义与对外汉语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张慧晶.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汉语学习,2003(3):45—48.

2.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篇二

一、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处理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两者不可分割。首先,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两者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与之对应的语言;同样, 如果没有文化, 语言也难以独立存在。其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能很好地反映文化。任何一个时期形成的文化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保存和记载, 尤其当文化跨越时空传播时, 只有借助语言才能进行。最后, 语言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文化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表达和发展, 而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语言的发展。要真正了解一国的文化, 必须掌握该国的语言;而要熟练应用该国的语言, 必须了解该国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该国文化了解越透彻, 越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渗透现状

通过对目前多数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 笔者发现这些教材都想通过广角的方式来追求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但如果仔细对其研究就会发现这些教材在文化内容比重和编排方面自由散漫, 毫无格局, 缺乏系统、规范的品质。

(一) 内容比重现状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第一, 虽然很多教材中都涉及相关文化内容, 但每个级别的差别很大。例如, 在初级教材中, 文化内容的比重很低。第二, 部分教材为了文化而“文化”。表面来看, 这些教材文化因素比重很高, 但从更深层次看, 这些文化内容与语言教学脱节, 没有充分重视文化对语言教学的作用。

(二) 内容编排现状

研究发现, 虽然目前的教材在内容编排方面涉及的文化内容比较全面, 既有衣食住行, 也有历史、文学、艺术等,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但是这些文化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逻辑性, 展示形式也比较单一, 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于不同级别的教材, 设置的文化也没有体现汉语教学的等级性。

三、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

(一) 文化项目范围的处理策略

要通过对外汉语教材很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文化项目范围的制定尤为重要, 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划分和确定。

1. 主流文化为主, 亚文化为辅。

主流文化是指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而亚文化是在国内特定区域或者社团中使用的文化, 不像主流文化那样具有普遍意义。在对外汉语教材中渗透文化因素时, 必须将主流文化作为重点导入教材中, 使留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对于不同的地域的特色文化, 可以适当地导入一部分到教材中, 以便留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

2. 现代文化为主, 古代文化为辅。

现代文化是目前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鲜活文化, 与古代文化是相对而言的。虽然两者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与古代中国相比, 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对外汉语教材而言,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是与现代中国人进行直接沟通, 所以现代文化因素在教材中要重点设置。同时, 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纷繁多姿, 很容易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材中设置适量的古代文化也是理所应当的。

chuanbo yu ban Quan2015年第2期总

3.“小”文化为主, “大”文化为辅。

所谓的“小文化”和“大文化”是相对而言的, 小文化是指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生活方面的文化,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这些内容, 往往规定了哪些行为能够被人们所接收, 哪些观念属于约定俗成的;而大文化是指人们创造的多种社会成就的总和。在对外汉语教材中, 要以“小”文化为主, 因为语言交际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 和“小”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以“大”文化为辅, 并不是要淡化其重要性, 而是因为在不同层次的对外汉语教材中, 交际功能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 文化因素导入的处理策略

1. 应与学生的趣味相契合。

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 文化因素的导入必须和学生的趣味相契合。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 必须要学习其所承载的文化。而留学生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过程中, 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好恶感, 好恶感的根源在于其从小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母语背景。因此, 在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教师以及教材编写者应该有一个基本认识, 就是学习者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了解中国文化, 而并非理解中国文化, 无需得到他们的认同, 只要求其认知即可。

2. 应与语言教学阶段相契合。

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内容丰富, 即使中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掌握也是有限的, 更别说那些对我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过程中, 文化因素的导入方式和程度不仅要适度, 更要适应语言学习的需要。必须衡量下述两点:第一, 是否适应语言教学的阶段;第二, 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3. 应与教学发展原则相契合。

中国文化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通过有限的时间不可能将所有文化都传授给学生,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时, 导入文化因素时要注意将深层、内核的文化与具象、表层的文化进行一定的区分, 有计划、有步骤地导入教材中。与表层文化相比, 深层文化虽然内容有限, 但是极为稳定, 对表层文化具有一定的支配性。学习者一旦掌握了这些深层次文化, 就能有效提高其掌握新文化内容和现象的能力。

4. 应与教材实用原则相契合。

教材实用性通常是指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 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重点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而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排也要遵循该原则, 即所渗透的文化因素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际交际价值。笔者研究发现, 目前多数对外汉语教材通常只注重文化因素的知识性, 而忽略其实用性,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人的日常文化,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不知所措;还有部分学习者虽然能够熟练吟诵国内的名言名句, 但在交际场合却不会开口打招呼, 因此, 在进行文化因素导入时, 对于哪些应该先倒入, 哪些应该重点导入等都要以实用性为基础。具体来说, 交际作用大的要重点渗透, 如人际交往和生活习惯等;交际作用小的尽量避免, 如丧葬礼仪等。

(三) 文化因素导入方式的编排策略

纵观目前多数对外汉语教材, 对于文化因素的导入通常安排在课文、注释、词汇和练习等方面。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的特殊性, 在教材中导入时也极具选择性, 通常主要在课文中和练习中导入。

1. 课文中文化因素导入。

在编写课文时, 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口语化。在导入文化因素时, 课文语言如果呈现口语化,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就会使整个课文更加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不仅能增加课文的吸引力, 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语言的学习相对枯燥, 若在渗透文化因素时也采用生硬的语言, 极易使学习者产生厌学心理。

2. 练习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练习中导入文化因素时, 要注意做好下述几点:第一, 注意练习题中涉及文化内容习题的数量;第二, 要注意课堂和课后练习中文化因素导入的比重;第三, 对于文化内容的练习题, 要重视题型的多样性和巩固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就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进行探究, 然而由于笔者水平所限, 内容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还需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深层次的研究, 用以指导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本文首先阐述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处理的重要性, 分析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渗透现状, 并就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以期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处理,文化导入

参考文献

[1]屈燕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

[2]孙慧.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3]赵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3.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篇三

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阶段 教材编写 文化因素

一、什么是“文化因素”

所谓“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文化因素”,指日常交际中是否能够准确传递信息的交际文化,是外国人学习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时需要掌握的,特别是中外语言无法准确对译的、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上与中国人有明显差异的文化因素。

二、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文化因素导入的现状

1995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推荐教材问题讨论会上,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坚持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编写原则,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究竟怎样将三者有机融合在汉语教学中,特别是怎样有效地将文化因素导入到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又怎样体现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材中,依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此,笔者综合考量了多部现行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教材导入文化因素的表现形式,发现现行教材主要采用纯文字形式和图片、歌曲等非文字形式两种文化因素导入方式,其中以词汇形式作为导入文化因素的主要手段,其他形式导入文化因素的方式在教材中所占比重均较小。

笔者同时也发现,现行的教材在编写时明确结合“结构——功能——文化”理念的并不多。即使明确提出遵循了这一原则的教材,也多因受限于学习者实际语言水平,而只能以语法结构为主,以功能为辅,在文化方面则侧重在文章内涵或文化知识的介绍上。即使有意识地导入文化因素,也常跳不出传统的“结构-功能”的编写思路,使纯文字方式导入文化因素的比重过大,而非文字导入方式略显不足。

三、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1.教材选取的文化因素应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语言初学阶段,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形式和运用的不同最易产生误解。因此,初级阶段综合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取,应着重介绍学习者日常生活交往中最易接触到的文化,重点选取初学者刚接触汉语时最渴望运用汉语解决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种问题,注重实用性。还应注意有针对性地选取那些学习者在当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经常体验到的文化因素,结合学习者日常活动所处的地域或可能接触到的地域特有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编写适用于本地实际的教材。

2.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创设最真实的汉语语境。所谓“真实的汉语语境”,不是“中-外”交际的汉语环境,而是中国人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的“中-中”汉语环境。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必须努力为学习者创造最真实的汉语交际语境,尽量避免虚假情景或过时的表达方式。比如现今中国人在回应称赞时,更多的是回答“哪儿啊”或“谢谢”,而很少用“哪里哪里”;在询问其他人籍贯时最常用的是“你是哪儿人”或者“你是哪儿的”而不是“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来自哪里”等过于书面化的语句。教材编写时必须注意到这一变化,才能使学习者真正了解中式交际文化,学会中式交际方式,学到地道的汉语。

3.编写时应重视不同学习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汉语时所遇到的障碍和困惑会有所差别,产生障碍和困惑的原因也不同。因而教材编写时应注重考查不同文化圈学生的母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文化因素内容,有意识地选择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文化点,在课文中有意识地设计产生交际冲突或误解的情景,将文化因素的导入过程变为人际沟通的过程,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应对文化冲突的能力。

4.编写时应注重趣味性。简单的纯文字式文化阐述和说明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并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教材编写时可以广泛选取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来源的资料,多用真实图片影像而少用手绘图形,多用彩色图片而少用单一色彩,在训练语音时,选入简单易学的绕口令或相声;在教授汉字时,选入不同字体的书法名作,甚至是篆刻艺术,均可初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如此,不仅能发掘学生兴趣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切入点,还可引导学生讨论对中国文化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编写时应注意与时俱进。中国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频繁接触中受到了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上已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习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回答别人的夸奖时,选择使用“谢谢”来代替“哪里,哪里”;人们的隐私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所扩大,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像西方人一样避谈收入。我们的教材在编写或者再版修订时应当时刻持有一种发展的眼光,时刻关注这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教材内容,使汉语水平尚处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可持续的浓厚兴趣。

6.编写时可考虑主题式的教材编写思路。初级综合教材的编写也可像口语教材一样,以训练某个交际功能为主题组织材料。例如在训练“邀请”这一功能时,可围绕“邀请”这一主题,设计请客吃饭、请人到家里做客、请人出去游玩、请人参加活动等多个可能用到“邀请”这一功能的场景,同时隐含不同对象之间的邀请、不同场合下的邀请所需要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交际文化因素,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设计同一主题在不同语言学习阶段的循环复现,系统展示汉语的语言功能和交际文化,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顺利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3]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4(1).

[4]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

[5]徐家祯.基础语言课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0(3).

[6]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

4.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篇四

Imr,-“时空

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Review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融入

李赛 丁艳艳

防空兵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和交往与 日俱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来中

国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不断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二者紧

密相关,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内容融入教学的意义以及文化融入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做了简单分析,以期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能有所参考,留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更加有效。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 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 16―018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 况选取教材、因材施教。

关注中国,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汉语吸引着他 二 教学方法的创新

们。近年来,来华留学、游览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孔子学院在世界 由于留学生的学习层次、文化背景、汉语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

各地的开办又无形中传播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推广着丰富的汉 能力不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适当逐步融入文化内容。相比枯燥的

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词汇、语法的学习,留学生更乐于学习中国的文化,因此教师应采取

相互影响。单纯的语言教学只会增加交际的难度,甚至会出现驴头不 由文化内容引入汉语 内容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直奔汉语主题。另外,对马尾的尴尬局面,使学生逐渐丧失学好汉语的信心,甚至埋怨汉语 教师可根据学生汉语学习的水平,安排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国家特色

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一门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势在必,的历史文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还可以学习到他

行。国的文化风俗。除了课堂讲解汉语知识、文化内容以外,教师可采取

、语

化的关

播放与中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相关的视频,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符号系统。文化是人类在 文报刊。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文化表演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的假设交际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小组内或大班汇报演出。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主要 三 文化实践课 的引入

载体,一种语言由特定的文化而产生,它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语言又 相比课堂上的语言,生活中的语言显得生动、鲜活。教师应打破

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同样也就没有文化。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文 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让留学生到生活中找灵感、去实践。要充分调

化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由于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融入了 动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通过 自己的观察、了解、学习到

该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因此要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 中国文化、民风。教师在组织外出实践前,可制定好主题以及实践要

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的文化。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 求和 目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这种离开课堂进入

缺少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由生活 中国人生活中去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汉语的语言水平和运用汉语进

方式上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只有深刻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够 行交际的能力,而且可以切身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魅力。现在,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汉语,达到无障碍的自由交流。这种文化实践课被更多的院校采用,院校利用暑假、寒假组织留学生

二、文化内容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外出参观、体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脱离了文化的汉语教学,语言的讲解与学习是苍 白无用的。语言 四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来源于生活,文化又贯穿于社会生活当中。汉语中的一些话反映了汉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除了要具有专业的汉语知识外,族文化的积累、渗透知识经验、情感色彩。汉语词汇的许多引申是需 还应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外汉语教师不但肩负着推广汉语的重

要理解这些文化的寓意,否则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字眼。在教学过程 任,还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具有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拥有广阔

中,我发现汉语成语是留学生最难掌握的。汉语中的成语有上千条,的文化视野是每一位对外汉语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作为对外汉语教

使用的十分频繁,如果不明白这些成语的文化内涵,就无法正确使用。师,我们在熟知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和研究世界各国的

文化内容的融入不仅有利于汉语的教授、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还能够 文化风俗,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优势。

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我们要开拓视野、广泛阅读国内外各类书籍,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对外汉语教学是为双向交流服务的。对外汉语教学除了要注意吸 只有 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地

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更要注重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对外汉语 掌握语言技能。

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有助

四、结束语

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国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孔子学院在世界的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

办 目的就是要 向世界展示中国、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的 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要求。但是在教学实

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 施过程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应紧密结合,不能重视文化教学而忽

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汉语的推广、文化的传播不仅 视或取代 了语言教学。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会,为了能让留学生

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还增进了与他国的友谊。讲一 口流利的汉语,文化教学必须和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文化内容的

三、文化内容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融入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播和

合适的教

弘扬中国独特的魅力文化。

当前随着 汉“语热”的日益膨胀,越来越多的汉语培训机构如 日 参考文献

中天。由于留学生来华 目的和培训时间的不一,使用的教材也各有不

1.桑迪欢 刘丹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华东交通大

同。例如,有的以夏令营的形式来华,他们的主要 目的是游览参观,学学报,2007年 S1期

因此在简单教授基本会话内容外,重点是讲解文化知识以及风土民 2.赵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情:有的则是以留学生身份来华学习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因此在汉语 社会科学版,2007

教学过程中应穿插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二者所 占比例大约为 1.5:1,3.仁玉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特点初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

让留学生们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如今,在对外汉

id=”loadingAD“>

5.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篇五

字号:大 中 小

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它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并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与宝贵的实践经验。在语言的教学中,词汇教学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在交际中所犯错误不仅来源于语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词汇。

汉语中的词汇蕴涵着大量文化信息,这是因为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反映,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地位、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联想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词汇中的“表层所指义”即是词义的核心,也是掌握一个语词的基础,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些,其“深层隐含义”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则要困难得多。

在不同的语义学和词汇学著作中,对词汇意义有不同的划分。如英国语言学家杰·N·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中,认为有七种意义。其中理性意义也称概念意义、指称意义,它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而“内涵意义”指“一个词除了它的纯理性意义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它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水具有无味的、流动的、凉的”等隐含义,在“旧恩如水满身流”句中的“水”即言其“流动”。

葛本仪先生认为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詹人凤将词义分为理性义、伴随义、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言社团色彩和时间地域色彩等。“伴随义又叫内涵义,它指的是在说话时可能暗示出来的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意义”。“伴随义是开放性的,不稳定,可能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甚至不同年龄的人看法也可能不同。伴随义在词典中往往没有反映,但在理解言语作品时却仍然起作用。”许威汉主张把词的意义分析为三种: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从以上各家的分类看,都提到理性意义、隐含义和其他伴随的意义。这说明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每个词都具有理性意义,但是每个词突出的语义特征却是各不相同的。

汉语词义的研究在我国渊远流长,它萌芽于汉代而极盛于清代,研究的成果体现在大量的训诂书和训诂学著作及各种字典辞书里。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对词的概念意义和深层“隐含义”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如《广雅疏证·释诂》:“刲者,《说文》:刲,刺也。„„《说文》:刳,判也。„„以手抠物谓之楏,亦谓之挎„„两股间谓之奎,亦谓之胯。《说文》奎,两髀之间也。„„凡与刲、刳 二字声相近,皆中空之意也。”(卷三上)这里王念孙所指出的“刲, 刺也”“刳,判也”正是词直接体现出来的概念义,而上述诸词“皆有中空之意”的说解,则是揭示了词深层的“隐含义”。“隐含义”是抽象的,体现了人们关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感受。

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且词源错综复杂,其词义的隐含义之丰富自不待言。词的概念意义一般说来是各民族共通的逻辑范畴,不因文化不同而有差异,义项基本固定,属于封闭系统,而隐含意义却随着民族不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往往能影响到词语选用是否得体的问题。如冰和玉的概念在汉人和英国人是共同的,但汉语“玉”和“冰”跟英语“ice”和“jade”的词义却各有其民族特色。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英国的汉学家老翟理斯Giles 在《中国文学菁华录》中译作: Tell them,“an icy heart in vase of jade.”直译为汉语即是:告诉他们,“一颗冰冷的心在玉石的瓶子里。”因为在英语中ice和 jade没有汉语的“冰清玉洁”的隐含义。

词的隐含义还具有时代特色,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乌龟”的“龟”,古汉语的伴随义是长寿,所以有取名“龟年”的,但到近代却产生出“妻子不贞”的意义,感情色彩也起了显著的变化。再如紫色,在汉代以前被认为是间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朱熹《论语集注》曰:“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私居服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孟子》有:“恶紫,恐其乱朱也。”的说法。中国在三千多年前以赤、黄、青、白、黑为五大正色,而认为红、紫乃是间色,包括孔子在内都不喜欢紫色。但是这种观念在汉代以后却发生了变化,汉代的三公九卿分别是“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待遇,再如“取青紫,如拾芥”句中“青紫”即指高官。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掌握一种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运用,还要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由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可能具有不同的隐含意义。对于那些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了解汉语词汇的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就显得非常必要。朱光潜在《谈翻译》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对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首次把文化作为概念提出来,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高级阶段,“充溢着文化氛围”。翻译家傅雷说过:“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征,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谓“外”即语言文字的表层结构,“内”是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如前文所述,词的隐含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而在西方古代理论中似乎不存在对应的概念,李约瑟译为vitalenergies,虽较合中医的解释,仍难尽其意,后来干脆音译成qi。对于同一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隐含义。如汉语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肚鸡肠”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姑娘、女人;rat在美国俚语中可指大学新生;mouse and man 可指众生;as quiet as a mouse 喻文静如鼠。可见,“鼠”在英语的比喻中则显得比较可爱。

再如英国的east wind(东风)是一股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类似于我过的西北风。英国由于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因此,在理解唐德宗的诗“东风变梅柳,万江生春色”时,就要向欧美的学生讲清这种因特定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隐含义的差异。同样,“天有不测风云”中的“风云”一 词,对欧美的学生来说常会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的“风云”的隐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义告诉学生,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留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由于不是母语,所以词语中的隐含义与词典中解释的概念意义往往对不上号,这种现象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显得更加突出。如在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时,如能讲清其典故,对理解其中“鹅毛”一 词将大有帮助。此典出自《路史·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缅伯高送天鹅给唐天子,过沔阳湖,天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来就用“鹅毛”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在汉语古诗文中,颜色词的隐含义则更加突出。如通常我们可以把“青、苍、碧、绿”四色英译为:“blue, grey, bluish green, green.”但在中国古典诗文中,这四个词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它们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青”,不是“blue”而是“black”。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中,汉语词汇和古今词义的变化也很大。有一些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复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是复音词,而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或者虽是复音词,但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如白居易《病起》:“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扬酒旗。”句中“劳动”是“感谢”(thank)之义,如果理解成“labour”就不对了。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可见,词汇的学习及其意义的准确理解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上文所言,词汇意义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于语言意义,对于有些词汇,即使了解了词汇本身的意义或其主要意义,并不能说明就掌握了它真正的涵义,因为词的内涵远比它的理性意义丰富、复杂得多。

就外国留学生而言,大多数的用词差错都来自于目的语和本民族语语汇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词汇的用法、语言形式,而且还要学习词汇的隐含义,它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认识世界。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6.文化多元化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篇六

为保证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我们应该对外来汉语学习者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面对文化多元化之势以及社会现实的变迁, 不能一味地抱住传统文化的大旗不放, 而应直面现实中的文化变化, 对中国文化的现状应有客观的、清醒的认识。

其中,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现状的影响就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我们暂不对中国文化的西化进程进行历史考察, 在此仅就眼前可见的现实生活的变化来谈这一问题, 下面举几例来说明。

在教育文化方面。从科举制的废黜到当今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 体现了对西方教育体制的仿效。其中,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教学模式、学科门类的划分标准以及对科学精神的提倡等, 都无不是受到了西方教育文化的影响。

在节日文化方面。暂不看一些中国传统节日,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庆贺方式及文化认同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的是, 一些西方的节日, 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尤其是年轻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尽管过节方式与西方传统不尽相同, 但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这些节日的存在。圣诞节上商店橱窗的装点、情人节上的玫瑰花、愚人节的嘲弄等已经成了很多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而不再单纯地作为西方文化特色的载体。

在人际伦理方面。尊师重教之风受到了来自平等、自由精神的挑战;聚族而居、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景象已经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日渐远去, 取而代之的是分散而居的独立小家庭模式。

诸如此类, 西方文化正在对中国文化现状产生越来越深广的影响, 许多文化事实已经发生变动。基于此, 对汉语学习者的文化教学就不能再一味地怀有“悼古”情结般地停留在仅仅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 不能生搬硬套地为现有的生活现象扣上曾有的传统文化的帽子, 而是应当与时俱进地加入新的现实文化内容。针对于此, 出现了一门专门讲授中国国情的课程, “中国国情教育这门课程可以以‘中国概况’课程名称出现, 也可以用‘中国社会概览’、‘中国国情’等其他名称代替。”[1], 它以介绍中国文化为基, 但又有别于传统的文化课程, 其突出的差别正在于对中国社会文化现状发展的重视上。

其中, “国学热”的归来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寻求中国文化独立的一种诉求, “20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 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2]它的到来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清醒地认识到, “国学热”在呼吁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的同时, 该现象背后却也隐藏着一定的文化信仰缺失的因素, 即,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我们在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中, 难以掩藏存于其中的疑惑、焦虑甚至功利化的心态。

对于类似于此的现象, 承担着中国文化海外传播重任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更应具备穿透表象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健康的文化传播心态。

总的来说, 文化多元化对中国文化带来的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向的影响均为我们今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 我们有如下建议。

首先, 由于目前多数对外汉语教师从事的是语言教学工作, 由于所从事工作的专业性限制, 缺乏全面或精深的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把握, 再加上文化本身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遇到文化问题, 尤其是面对现实中新的文化现象时, 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面对学生的疑问, 教师经常难免将问题简单化、片面化, 或是复杂化、功利化, 虽然能一时将问题解决, 却难免有随机、敷衍之感, 常常自己都不能对自己的回答感到满意。因此,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 只有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才能增强解决现实文化问题的底气, 也才能少犯以偏概全、不懂装懂或装点门面的毛病。

其次, 提升对文化知识的掌控水平固然十分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十分困难, 由于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 它需要大量精力的投入和日积月累的巩固, 因而要达到对文化知识较为深广的掌握远非一日之功。因此, 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文化心态以及确立好自己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身份定位, 这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给予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找好自己在中外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身份定位, 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人格和成熟的文化心态。既不“排外”, 也不“媚外”;既不刻意强调自身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人为地拉大不同文化间的距离、降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亲近感, 也不盲目追随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为求交流的近便而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尊严;既不要一味地怀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豪心壮志而将中华文化片面宏大化、高深化, 也不要回避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以及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所遭遇的种种挑战, 而是应该具备尊重文化原貌的责任心以及直面传统文化现状的勇气和信心。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健康平衡的文化心态和包容务实的行动定位,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切实地、恒久地、深入人心地植根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体认中。

摘要: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入几乎同时进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而面临一些新的现实问题, 如何把握中国文化的现状以及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亓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2]王国安要英.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3]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刘乃叔敖桂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之我见[J].汉语学习, 1998, (2) .

7.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刍议 篇七

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统计,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3000多万人学习汉语,海外2500所大学和上万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2008年,这个数字提高到4000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8月4日)2010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达到1亿。“汉语热”使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成为国内出版社关注的选题。早在2007年,介入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出版社就有90多家(《推行走出国门战略,中国对外汉语教材“墙外香”》,《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5月28日),到2009年,增加到120多家。除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四大社”之外,各地出版社根据自身地缘优势,也开发出一些对外汉语教材。地处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在2009年7月出版了《魅力汉语》对外汉语系列教材,在东南亚来华留学人员和东南亚孔子学院学生中使用后,这套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在东南亚地区成为对外汉语教材知名品牌。作为定位为区域化的对外汉语教材,能够得到读者的欢迎,值得分析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的因地制宜

对外汉语教材市场虽然大,但具体分析起来,数千万的汉语学习者散布在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集中群体是华裔子女群,东南亚、北美都有自己的汉语中心,我国出版物打入欧美华裔主流市场并不容易。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学习汉语,在发音、语法、书写上差别极大,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通吃”,教材的研发需要具有针对性,细分市场。例如,“由于母语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语言学习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造成越南人学汉语的语音出现偏误”,这种偏误具有越南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在编写针对特定区域的汉语教材时就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因此,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辑策劃上,既要从汉语学习规律、汉民族习俗等考虑问题,也要从学习者角度研究学习者的地域民俗、学习心理、母语教材的编写特点,做到从读者研究人手,来编写适合读者的汉语教材。语言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对外汉语教材需要针对读者对象,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根据特定读者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通过汉语的教学,使其了解汉语及汉语承载的汉民族的民族特点、民族文化特点以及民族心理特点。

《魅力汉语》针对东南亚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问题,加强了语言规范训练,采取了不同于常规对外汉语教材的多种教学方法。由于针对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的认同。

对外汉语教材的时尚生活元素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对海外学习者来说,具有神秘性,具有语音上的音乐美、词源与同义词丰富、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学习难度大。传统的对外汉语教材,往往学术严谨性强,趣味性和参与性弱。国内编写的针对外国人的教材口语实用性比较差,欧美学校较少采用。原中国科学院陈明远研究员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反映的往往是中国人自己看待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视角,有的只是冠以外国人的姓名而已。而且,他们普遍觉得中国国内编写的汉语教材比较枯燥,幽默感和趣味性低。”许多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大多感叹:“学中文非常难!汉语的声调发音很难,学写汉字最难!比学俄语、阿拉伯语还要难!”许多外国人公认:“学汉语汉字,唯一的办法就是到中国本土。自学英语、法语很容易,但要自学汉语,基本不可能。”

那么,如何让对外汉语教材具有吸引力,值得编写者和出版者研究。《魅力汉语》的编写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与参与性学习,加入了时尚元素。在汉字的学习安排上,《魅力汉语》遵循汉字规律和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例如,初级上册的前13课,编者选择了最常用、构字能力极强的70个独体字(平均构字为6个)和汉字笔画,按照字义类聚安排,配合笔画展示。14到30课,则以这70个独体字为偏旁或构字部件构成合体字64个,结合课文生词重现,做到字、词一体,按偏旁组合分布,每课的独体字都配有笔画、笔顺及汉字形体演变图片。这些课程以情境化的语言实践来引导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总体而言,国内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整体策划含量尚需提高,宜摆脱“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呆板课程设置,增加教材的动态化和生活化,使古老的汉语加入时尚的生活元素,激发学习者学习。这个方面,由美国新闻总署赞助,美国Prentice Hall,INC,制作,独家授权的美语教材《走遍美国》的策划和出版很值得借鉴。

《走遍美国》采用“电视影集”式的组织形式,是在向全球105个国家的英语教学者广泛咨询后才决定采用的,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电视剧情节感人,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这样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值得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和出版社深入研究。中国古老文明的生活元素,比如“寻访象形字”、“游览少林寺”、“练习太极拳”、“街头看下棋”、“住北京四合院”、“泰山”,等等,编写成外国人与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把学习汉语与了解中国古老文明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对外汉语教材便成为“活教材”,而不是机械板滞的书本教材。这样的教材开发和出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需要国家相关基金的资助来实施。

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内涵

语言的社会性在于语言反映了社会现象,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东南亚国家华人众多,儒家文化是当地华人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魅力汉语》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为重要切入点来学习汉语,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因而容易被东南亚留学生所接受。在实际的教学中,留学生还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中介绍的多,融入生活的少等问题。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内涵不是简单地通过“孔子”、“中庸”、“礼仪”等元素的知识性介绍而体现的,宜重在“融会”在语言的教学之中。《走遍美国》的内容以住在纽约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内容涉及美国各地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把美国价值观融会在英语的学习内容之中、贯穿在体现美国时尚生活场景的剧情中,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学习者的认同。

目前,《魅力汉语》在文化融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深入去做的地方。笔者指导的一位来自泰国的汉语本土教师谈

到,她找了很多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来研究,总体看来面目雷同。这位泰国老师建议笔者带的留学生班以阳朔西街为生活背景,编写100集生活短剧,比如“问路”、“洋女婿的尴尬”、“送礼”、“阳朔攀岩”、“骑自行车”、“过节”、“太极拳”、“看中医”,等等,把2000个汉字按照难度等级嵌入短剧中——这样的教材可以应用于教学短剧的表演中,让更多的留学生参与教学。而中国文化就融会在短剧当中。同时,这样的短剧又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直接到阳朔街头去,依照教材的设计去深入民间学习汉语。这样的想法在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策划中尚未见到,具有创新性,值得出版社研究其可行性。目前,桂林市提出“文化立市”战略,把阳朔开发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是令人期待的事情。

对外汉语教材的产品链

相对来说,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和出版,具有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例如,外研社为了进入汉语教材出版领域,在2005年提出了“对外汉语出版工程”的建设,涵盖图书产品15个系列,累计近2000个品种,计划每年投资1000万,十年陆续投资1个亿,用于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魅力汉语》项目虽不大,但投入不小。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的产品链开发是提高教材出版效益的必由之路。例如,作为教材,《魅力汉语》在东南亚的成功,对形成区域性对外汉语教材产品链作了铺垫。

如《走遍美国》,除了紙质教材之外,还配有CD-ROM光盘,包含了原教材全套录像、录音素材和课文、注解等内容,同时增加了相关的练习、日常用语、词汇学习、美国生活介绍等辅助性学习内容。《魅力汉语》目前的纸质教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如果形成对外汉语教材品牌,多媒体光盘、互动学习机、MP3等电子产品可以跟进。此外,《魅力汉语》还可以出版反映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连续出版物,以推进教材的后续开发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有了《魅力汉语》连续出版物,还可以开发汉语教学广告,形成以《魅力汉语》教材以及具有“魅力”特色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发具有“魅力”特色的汉语教学课程模式,形成品牌连锁办学,把教材出版与文化输出做到海外去,从而实现由出版经营到中国文化经营的延伸,实现出版利润的最大化。

对外汉语教材的品牌建设

近十年来,广西的主要高校与一大批海外高校建立了交流。由于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蓬勃发展。广西在东盟各国招收留学生人数占中国东盟国家留学生总数的1/10。

在这样的中国经济和泛北部湾战略引发的“汉语热”大背景下,广西师范大学共接收了4700余名长期留学生和7000名短期留学生。留学生教育层次从汉语进修扩展到本科、硕士教育,专业从汉语言文学扩展到旅游管理、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体育等20多个学科。目前,广西师范大学有留学生1800人,其中长期留学生有800多人,来自30多个国家,主要生源地为东南亚。广西师范大学每年接收500余名来自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汉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和各种短期语言文化活动,培训了多批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但是,如果没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对外汉语教材,将难以有更多的作为。因此,如何深度开发《魅力汉语》,使之成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经典之作,需要出版者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进一步研究。

8.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材 篇八

摘 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方面。本文首先介绍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研究的意义以及对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正确理解。其次分析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再次对一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常用词汇进行举例讲解,以确定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文化内涵 教学

引言

词汇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字面意义),还有内涵意义(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解释)。因此正确理解一个词必须联系它的文化背景。正如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指出:“没有语法,人们难以表达很多含义,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明白词语的字面意义,学生难以正确地理解汉语。比如成语“愚公移山”,留学生会困惑: 为什么愚公这么傻,开辟一条路不是比移山简单吗?为什么花费精力去做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还想子子孙孙都继续干呢?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在生产低下的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止。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征服大自然艰难险阻的精神和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才能真正融词汇于句子,正确使用词语,学会地道的汉语。

一、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与文化教学

需要区分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二者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专项教学主题和教学活动、系统有序地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像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一样,是独立的教学。文化内涵教学不是独立的教学,它必须依靠独立的语言单位―词汇―来实现语言教学任务。词汇文化内涵教学没有自己独立而明确的系统体系,只是语言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本文所说的词汇的文化内涵,即通过词汇体现出来的文化含义。

二、词汇文化内涵的影响因素

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有很多,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词汇的文化内涵。

(一)地理环境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也受具体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土地很重要,许多词语都跟“土”息息相关,如“安土重迁”“卷土重来”“灰头土脸”等;我们对海洋却有一种敬畏之情,许多与海相关的成语体现了这一点,如“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海角天涯”(比喻非常遥远)“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等。

气候也影响着词汇的文化内涵。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海风从西面而来,带来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雨水,因此英国人对西风很有好感,许多跟西风相关的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也是积极的,诗人雪莱还专门写《西风颂》来表达对西风(春风)的赞美。然而西风在汉语中多象征着肃杀凄凉,引申用来比喻反动势力,这与英语的西风文化内涵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中国大陆主要是季风性气候,秋冬季是西伯利亚大风从西而来,带来寒冷和萧条;而春夏季是东南季风,带来暖风和适宜的温度,因此东风在汉语中多有积极含义。

与地理气候相应的饮食文化也会反映在语言上。广州人重吃,广州话里有关饮食的词汇很丰富,而且出现泛化倾向。“炒”的本义是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做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炒”出现了其他内涵。如“炒冷饭”(比喻办事不讲效率,说话做事敷衍塞责)、“炒股票”(买卖股票,靠做股票生意而牟利)、“炒鱿鱼”(喻指解雇)。

(二)历史及风俗习惯

语言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不同时代出现的名物都被记录在语言中,如长城、昆曲、唐诗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事物;而夜大、下海、房奴等词也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五千多年的丰富历史、历朝历代的更替、著名的人物事件等都会在语言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风俗蕴藏于语言中。中国用农历纪元,以农历纪录的传统节日,赋予一些词汇以丰富的内涵,如“月饼”代表团圆,“粽子”蕴含怀念(最开始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花灯”寓意幸福。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会体现在语言上。中国人信仰佛教和道教,一些词汇体现了宗教文化内涵,如:“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喻指佩服到了极点)。

(三)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

词汇反映出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客观世界对各民族来说是统一的,各个民族的人具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也是相同的。但当需要利用一套符号编码系统进行思维运作时,不同民族的语言社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汉民族思维方式趋于高度综合性,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分析性,这一思维方式导致汉语表意较模糊,英语表意精确,反映在词汇中,使一些词语内涵不同。如中国人问“你吃饭没有”?这个“饭”可指早饭、午饭、晚饭中的任何一个,从问话的具体情境中可以推断出来,无须细问到底是早饭、午饭、晚饭中的哪一个。英语却不同,同样是饭,需用“breakfast”“lunch”和”supper”分别表示早餐、午餐、晚餐,区分非常清楚。

(四)词汇文化内涵举例

1.颜色词汇

对于颜色词本身,学生几乎没有疑义,因为世界范围内对颜色的区分大致是一样的。但对于颜色词的内涵义,不同语言差异很大,需要老师明确指导。

在汉语文化中,黄色可以带给人们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古代,因为皇帝龙袍多为黄色,黄色是尊贵、崇高的象征。而现在,黄则成了“淫秽”“色情”的代名词。白色基本是一个禁忌词,象征死亡和凶兆。亲人死后,需穿白色孝服,置白色灵堂。此外,“白丁”指知识浅薄,没有成就的普通百姓;在京剧中“白脸”象征奸诈、邪恶的人;在政治中,“白旗”象征失败。红色是吉利、喜庆的象征。春节时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给孩子包红包,本命年的人要穿上红袜子、红内衣,系红腰带;结婚时要穿红衣,佩红饰。许多带“红”字的词语都含有褒义,如“红人”(备受领导宠爱的人)、“红榜”(被评上先进)、“红利”(额外报酬)。此外“红”还有革命、进步的意义,如“红军”“红歌”“五星红旗”等。蓝色寓意多是积极的,象征永恒。纯净的蓝色代表着安静、美丽、智慧,如“蓝宝石”指透明晶莹的美玉,“蓝图”指好的建设计划。

这些颜色词汇的内涵与其他语言中相对应的词汇内涵有着很大差异。如英语文化中,“yellow”寓意妒忌、怯懦、卑鄙;“white”代表纯洁无暇;红色含有暴力、危险的意味;蓝色则代表忧郁和沮丧。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老师明确地讲解这些词的内涵,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词会有这些内涵义,以便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些词。

2.动物词汇

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神圣吉祥的动物,被视为民族的保护神,可以辟邪去灾。许多跟“龙”相关的词语意义基本是积极的,如“乘龙快婿”“龙飞凤舞”“生龙活虎”等。尽管现代中国人不讨厌狗,但狗却被赋予了丑陋险恶的意味。“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都是贬义的。

而在英语文化里dragon(龙)是邪恶的代表。与之相关的短语,多是贬义的,如“dragon lady”指的是冷酷无情、喜欢寻衅滋事的有权势的女人,“the old dragon”在圣经中指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狗却是英语中的宠儿,与之相关的习语通常表达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由此可见这些动物词语的内涵几乎完全不同,如果老师不做讲解,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成语,短语和习语。当然不是每一种动物的内涵义都不同,我们在讲解时只需注意区分差异即可。

3.委婉语

委婉语是为了交际的顺利而产生的,具有避讳、避俗和礼貌的作用。不仅汉语,其他语言中也有委婉语,如英语中的“excuse me”或者“pardon me”。由于中国人含蓄的特点,委婉语在汉语的使用中更加频繁。如对婚姻不直接说,常以“个人问题”代替;“长短”本来是指某个具体事物的长短,但可以委婉表示“人可能会出意外死亡的含义”;“幸会”是“认识您很荣幸”的一种委婉说法;“久仰”表示初次见面对他人的一种仰慕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委婉语的教学贯穿各个阶段。越到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所接触

到的委婉语将越多,由此可见,汉语委婉语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老师应重视委婉语教学。

4.称谓语

称谓语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用以称谓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差异。

由于中国人谦虚,也由于古代等级分明,汉语在称谓语上区分非常严格。对人多用敬称,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如:“令尊”“令堂”“阁下”等;对己多用谦称,使自己卑微,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如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等。与人交往时,常称呼对方的官衔、职位或职业,以显得更加尊重,如“李局长”“于主任”“郭老师”等。中国以老为尊,辈分区分十分清楚。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汉语一般会在其姓前加上“老”或“大”,如“老孙”“大程”等;而称呼比自己小的人一般会加上“小”字,如“小王”“小李”等。

这些称谓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难点,首先他们难以弄清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其次他们不知道如何恰当地称呼他人。而称呼在他们与人的每一次交谈中都会涉及,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称谓语上做详细讲解。

5.惯用语和俗语

惯用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固定词组。因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惯用语具有强烈的本族色彩。惯用语存在着“一喻多解”的现象,如“牙痒痒”可以表达愤怒和憎恨两种情绪,有“气得牙痒痒”和“恨得牙痒痒”;“合不上嘴”既可以是“乐得合不上嘴”也可以是“惊得合不上嘴”;“腿肚子抽筋”既可以表示疲劳也可以表示害怕。这些双重含义不加以解释在不同的语境下学生是难以正确理解的。

俗语是在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汉语俗语中有一些蕴涵佛教信息,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传统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汉语中有些俗语反映了这一内涵,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诚和妇女守节,如“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此外,一些来自经典作品的俗语,留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困难,如 “说曹操,曹操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自《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汉语俗语则需知道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源于北宋一位太守田登的典故,比喻统治者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这些俗语单独知道概念义是难以真正理解其内涵的,需要老师讲解隐藏在背后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和历史故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内涵,学以致用。

结语

由于中外在地理环境、历史及风俗、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上等方面的不同,中外一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存在很大差异。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些差异在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词汇文化的内涵,以期做到“先入为主”,使学生首先意识到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自觉地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上一篇:保洁计划书范文下一篇:大学新生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