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2024-07-06

《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共3篇)(共3篇)

1.《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篇一

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

原本为我回答问题的答案,我个人觉得可以单独拿来做一篇文章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当年项羽进了咸阳城烧杀抢掠,杀光了秦国所有官吏及学士,接着一把大火,烧光了阿房宫(可能是咸阳宫),也烧光了先秦时期的所有文明积累,其中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这些经典涉及哲学,法学,农学,兵学,建筑学,礼学,史学,文学,玄学,社会学,天文学,冶炼学,及音乐,舞蹈等等,还有接下来要讲到的医学。

上古七家医学的其中六家在这场中华文明大浩劫中永远的消失了,只剩下《黄帝内经》一部还是残卷流传下来,正史无明确说法,野史对于《黄帝内经》流传下来的说法有二,第一种说法是太医令丞李氏动用了全族的力量,冒火抢救出了《黄帝内经素问》及《黄帝内经针经》两部。第二种还是这个李太医,以公谋私私藏了《内经》的翻版,这在秦法中不但是重罪,而且是要处以黥刑后罚鬼薪的,严重的要腰斩。但是正是因为其私心和胆大妄为,《黄帝内经》得以保存。有人问为什么要举族?要知道当时都是竹简帛书记录,医家属于技术类所以用帛书记录的几率很低,帛绢秦汉时期是很珍贵的材料,而且不易保存,所以《黄帝内经》很大的几率是竹简记录的,足足得装满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所以举族抢救是不奇怪的。

就这样《内经》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成为了后世医家所有的理论根据的来源不可撼动。

这里不说三国,三国时期中医是积极进步的,因为张机《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总结了理法方药的治疗方法。

时间辗转到了晋代,出现了晋惠帝这样的百姓无粮何不食肉羹?中华文明的第二次文化大浩劫来临了。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乱华将洛阳抢了底朝天,可怜华夏文明好不容易得到的几百年恢复再一次毁于一旦。幸好,造纸术的发明,普及了书本,让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使《内经》残卷在民间得以流传保存。

时间到了唐代,《内经素问》的版本多的数不胜数,而且针经即《灵枢经》《明堂经》两部总称,早已经丢失了数百年,而且很多曲解了内经的本意。王冰站了出来,在官家民间甚至去盗墓贼手中搜集内经素问残卷,功夫不负有心人,《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出版了,后来的《素问》我们今天看到的《素问》就是王冰的版本基本无变化。

时间到了北宋宋哲宗时期,高丽国节度使带着一部珍贵的医经来到大宋祈求交换治国安邦的《册府元龟》,这对于大宋来说无疑是一个亏本买卖,苏轼极力劝诫认为《册府元龟》乃是治国根本。然而宋代是一个重视医学的朝代,期间不但修著了《证类本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支持王唯一制作针灸铜人等等,还开设和剂局,惠民局,真正的全民医保,也是最早的医疗保障体系。再说宋哲宗最终排除众议,换回了《黄帝针经》。后整理为《灵枢经》《明堂经》两部。《黄帝内经》三部终于以全貌示众于天下。

时间辗转到中华文明第三次大浩劫,蒙古国的迅速崛起,预示了宋联蒙抗金的政策彻底失败,蒙元在灭了金后转而以打迂回战术纵横宋全境,将宋代小皇帝以及十万军民围困崖山之上,最终皇帝携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大宋灭亡,华夏文明又一次遭遇了大浩劫,书籍尽毁,针灸铜人丢失,《明堂经》也被焚毁。据说一具铜人流失到了日本,日本东京博物馆中的针灸铜人就是王唯一铸造的针灸铜人,连同其《黄帝内经太素》(内经的一个版本,内容雷同内经,但有独到的.地方)。但日本对其矢口否认,有待考证。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就是缺失了《明堂经》 的版本,这也就是为什么《灵枢经》只有穴位和治法等,没有对经络腧穴单独讨论的原因。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黄帝内经》并非完全版。

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古代最后一个文化大浩劫《四库全书》的修订,乾隆将所有带明字眼的书全部焚毁了,《内经》的很多篇幅被改的面目全非,让内经原文本就是经历了三次大换血的情况下,再一次曲解了。有人读内经说前言不搭后语,前后意思矛盾,请不要怪岐伯黄帝,跟他们没关系。

尽管如此,《黄帝内经》依然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一千九百多年的风雨飘摇依旧没有撼动其统治中医思想的地位。中医的历史就是华夏的历史,一本《黄帝内经》书写了华夏文明的荣耀和屈辱以及血泪。

中医丢了外科,丢了伤科,丢了古推拿科,丢了祝由科,以及那些问世了还没得以传播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医书。

这就是《黄帝内经》的重大变故的历史何其文献地位,历史地位及学术地位了。

2.《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篇二

关键词:黄帝内经,阴阳平衡,养生

《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为指导,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养生学体系, 通过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 主动地调养饮食与情志, 全面地调摄形与神, 以实现人人健康长寿、提升生命质量[1]。故认真学习《黄帝内经》, 究其理论, 悟中医养生之道。

1 顺四时以养生

中医养生学起源《内经》, 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医养生学体系, 是研究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延年益, 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说。《素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节制房事”、“劳逸适度”、“保精宁神”等理论是中医养生立论之准绳。

人始于自然, 从于自然, 终于自然, 本为自然。中医学强调人与天的不可分割性, 整体性, 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也, 神明之府也”,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皆说明人是整体的、人与自然是不能分割的。

凡天地间上下四方的万物都和天气是相通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 其气九州, 九窍, 五脏, 十二节, 皆通乎天气”。是说,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 阴阳二气相互消长转化运动的结果, 不仅影响着自然界, 同时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病疾不起, 是谓得道。”, 强调“善养生者必于藏”、“顺四时而适寒暑”, 要“服天气, 而通神明”。这是说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 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 告诫人们, 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养生要顺应四时, 适应自然, 外避邪气, 要了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 才能从根本上应天养生。

2 调摄情志以养生

保持乐观的情怀是保持健康实现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内无思想之患, 以恬愉为务, 以自得为功, 形体不蔽, 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说明乐观能使人体气血调顺, 五脏安和, 精神内守, 从而保持身心安健, 要活到百岁的长寿也就不难了;调摄精神情志, 保持思想清静, 神志安宁, 知足而少欲望, 是养生的重要秘笈。古人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真气在体内正常运行与人体精神因素的密切关联, 对外, 要顺应自然界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 生活淡泊质朴, 心境平和宁静, “积精全神”、“精神内守”, 从而使思想清净, 情志畅达, 内心宁静, 神志安宁;切忌悲忧伤感, 即使遇到伤感的事, 也应主动排解, 收敛神气, 以避肃杀之气, 适应容平之气;同时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 有利于气机的通泄, 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另外,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亦有其一定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故要正确看待世间的人和事, 真正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 皆得所愿”。只有这样, 才能摒弃不利于人体的悲恐忧怒等不良的精神情志, 从而保持心境愉悦, 神气和畅, 形体健壮而享尽天年。

3 调摄起居以养生

3.1 起居有常

中医学认为, 自然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乃至一日之内, 均存在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 人无时不受这种变化规律的影响, 也形成了人体自身阴阳变化的规律, 人们的起居作息必须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不断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方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 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冬季, 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 人体的阳气也随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养生则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 含而不露, 避免烦扰, 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在精神调养上力求其静, 控制情志活动, 起居调养强调了在寒冷的冬季, 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有利于阳气潜藏, 阴精蓄积。

3.2 四时调神

天人相应论丛生了顺时养生的理论。《灵枢·本神篇》说:“智者之养生也, 必须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 谓之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肺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肪气清。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 此谓闭藏, 水冰地诉, 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 必等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以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季之应, 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说明顺时养生要求起居也要适应气候变化, 来预防疾病, 延年益寿, 并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3.3 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 不妄作劳是养生的关键。劳逸之间又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养生应当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 做到劳逸结合, 动静结合, 动以养形, 静以养神, 形神共养, 过度劳作, 有损健康;过度安逸, 同样也违背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要求人们有劳有逸, 以“形劳而不倦”为标准, 如“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 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 智愚贤不肖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所云。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保养神气, 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说明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 使“内在运动”, 即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 与“外在运动”, 如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 保持平衡。

3.4 节欲保精

历代医家无不强调节欲惜精。肾精是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全身阴阳之根本, 人体的精华, 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而肾中精气多欲则伤精, 必致亏虚, 故须节欲以安精神, 慎房事, 以维先天自能尽终其天年, 因此在养生中要特别注意调解情欲, 保养肾精。

4 饮食调养以养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味有所藏, 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的观点, 是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4.1 辨饮食之宜忌

《金匮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 食之有妨, 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 害则成疾, 以此致危。”故饮食调养要遵循“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原则, 使阴平阳秘。

4.2 平衡膳食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素问·骨空论》曰:“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 有余则泻”。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素问·藏气法时论》亦说:“肝主春,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肺主秋……肺收敛,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 辛泻之”。可见秋季燥气当令, 易伤津 (下转143页) (上接156页) 液, 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心主夏, 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耎, 急食咸以耎之, 用咸补之, 甘泻之”。均说合理饮食营养, 可使人体的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

4.3 节制饮食

《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是说饮食调养要有节制, 做到“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 应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调节饮食, 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 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证用膳, 避免机体早衰, 保证机体正气旺盛;若饮食无节, 暴饮暴食, 致后天之本不固, 则气血来源乏竭, 终成痼疾。

5 固养精气以养生

自古有“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之说, “故生之来, 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需依后天水谷之气濡养, 而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 身之本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指出:“是以精中生气, 气中生神, 神能御其形也, 由是精为神气之本。形体之充固, 则众邪难伤。”即道出了形体充固之重要, 又注重了“神能御形”的功能。因此有“精全则气全, 气全则神全”之说。

6 结束语

《黄帝内经》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 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 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较全面的阐述,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中医养生学视阴阳为生命之源, 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必须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 把适应四时阴阳看作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所谓“适者生存”, 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其养生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和“未病养生, 防病于先”。

参考文献

[1]张景明, 陈震霖.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8 (6) :144-145.

[2]《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注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6月第一版 (1995重印) .

[3]《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校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2月版) .

3.《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篇三

1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必要性

1.1 时代背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悠久。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末年, 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 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 (西医) 大量涌入, 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许多人士开始主张医学现代化, 接纳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 中医学受到巨大挑战, 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新文化运动以来, 倡导白话文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理解古籍的能力, 加上新中国提倡使用简体字, 进一步降低了现代人对古籍的阅读能力。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其基础和精华就在于四大经典著作, 因此普及中医经典意义深远。而四大经典离今久远, 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代沟使得中医学子认为中医经典书籍晦涩难懂。若将古籍变得通俗易懂, 可有利于大众学习了解古代医学文化。

目前, 西医在治疗急重症以及实施外科手术上有巨大优势, 迫使中医处于辅助医学的地位, 不能成为主流医学, 发挥其特色和优势。随着西医理论愈发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相信中医, 认为中医无用, 是伪科学。

如今中医人才越来越少, 培养杰出专业人才是中医得以延续的关键。熟读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必经之途。笔者将中医经典之一———《内经》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使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 易于大众接受与学习, 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中医师, 促进中医发展。此外, 故事化经典著作还方便大众学习和了解中医, 改变中医不科学的看法, 树立对中医的信心。

1.2《内经》故事化的必要性

《内经》普及形式有限。目前市面上《内经》的普及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书籍形式。《内经》书籍发行广泛, 但大多是原文, 晦涩难懂;或是养生普及版, 虽然通俗, 但为了迎合市场需要, 大多有断章取义之嫌; (2) 漫画形式。周春才[1]所著《画说黄帝内经》漫画版大大突破了以往束缚, 可谓《内经》传播普及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但该书大部分是在描述黄帝与岐伯的对话, 内容与《内经》的白话解大体相同, 虽然采用漫画的形式, 但缺乏情节, 若想广泛传播仍存在一定阻力; (3) 纪录片形式。中国的历史、医史中流传了大量故事, 可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趣味化, 为《内经》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但美中不足的是其陈述性太强, 内容冗长而单调, 没有很好地介绍《内经》的内容, 要想在民间传播, 也存在较大阻力。

《内经》故事化具有明显优势。笔者尝试以故事化经典的方法传播中医文化, 发现其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情节丰富, 故事性强。以通俗小故事道明《内经》中的深刻理论, 弥补纸质版和视频版《内经》的不足; (2) 故事形式比单纯说理更能激发年轻人的求知欲, 可使《内经》在年轻一辈中广泛普及; (3) 故事化的《内经》具有较强的可延展性, 可改编成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 大大丰富了《内经》的传播方式。

鉴于市场上《内经》普及的各种不足, 加之故事化《内经》的诸多优点, 笔者认为进行故事化十分必要。

2《内经》篇章选择

由于《内经》年代久远, 撰述者众多, 风格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选择六篇文章, 从生理、病理、养生三个角度, 将其转化成故事模式, 选取的篇章为: (1) 生理:《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经脉别论》; (2) 病理:《灵枢·百病始生》; (3) 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经脉别论》从生理角度分析了五脏六腑的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 指出“四时阴阳, 生病起于过用”的发病观, 介绍了饮、食精微在体内输布的过程, 提出以五脏为中心, 强调了整体观念。《灵枢·百病始生》主要阐述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传变等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中养生思想的体现, 强调了正气的重要性, 介绍了古人养生及防止早衰的方法[2]。以上六篇均是中医精髓所在, 其内容有利于大众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及疾病发生机理, 迎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

3 故事制作体会

笔者立足于充分理解经文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人文社科知识、科学知识、气功学以及中医养生等,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 对上述六个章节进行故事编排。

在编写初期, 由于拘泥于严格遵循《内经》的思想, 在故事中常穿插《内经》原文, 虽然该法可以保证不篡改《内经》原意, 但其与枯燥说理无异, 还未跳出翻译条文的圈子。读者会觉得这种形式只是将《内经》原文及译文生搬硬套到一个有情节有故事的框架中。此外, 故事的情节性会被众多条文削弱, 导致其沉闷无趣, 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扩大思路, 总结出三个方法: (1) 参考历代医家对《内经》的理解, 提取经文的中心思想, 将其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如此可避免出现条文, 且能在故事中体现《内经》的核心思想; (2) 通过画面的形式, 将《内经》的内容具体到生活中。如关于四季养生的条文“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披发缓形, 已使志生”, 笔者通过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来体现其内容, 如天亮起床、打太极以及做各种养生活动等, 可使故事更加生动, 具有表现力; (3) 采用拟人化手法。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描述, 笔者将其拟人化, 认为人体是一个国家, 要想国家安居乐业, 各大小官员 (五脏六腑) 必须各司其职, 如此可形象地使大众了解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在此篇中, 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女主人翁来到一个国家, 刚好碰上该国洪水泛滥, 大小官员各施其职, 合力治水, 共同找出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男女主人翁亲身体验后, 即可联想到《内经》中五脏六腑相互协调的关系。

运用上述故事化模式, 《内经》内容将更加生动有趣, 而不单纯是原文和译文生硬地穿插在故事情节中, 具有了一定创新。但中医经典故事化有利有弊, 一旦过于形象化, 难免湮没原意。因此在创作过程中, 要在形象与达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即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 使故事具有情节性。笔者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找到了新思路, 通过参考中医界公认的《内经》注释书籍, 如郭霭春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并请教《内经》方面的专家, 确保其在故事化的过程中不被扭曲原意。

4 结语

笔者大胆尝试将《内经》故事化, 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以期能成为中医科普的新方式, 并逐步推广到其他经典著作中, 以帮助大众理解中医文化, 推动中医科普进程。

摘要:中医经典著作在中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 其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及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但其原文文辞古奥, 晦涩难懂, 并不适合被用于在大众中普及中医文化。鉴于此, 尝试采用适当方法将其故事化, 在不歪曲原著的基础上, 由专业老师指导, 将经典著作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以期启发后人进一步研究发掘。

关键词:中医经典,故事化,中医药科普

参考文献

[1]周春才.画说黄帝内经·素问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退件申请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