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养护(精选8篇)
1.预防性养护 篇一
从“畅安舒美”的理念形成之日起,山东公路完成了从管理到服务的革命性转变。而“五大养护工程”的启动,则体现了养护管理体系中三个层面的三种要求,即全过程、全范围、全内容地以长期工程、人本工程、形象工程的要求完成养护,这正是山东公路所努力探索的科学养护管理模式。
“畅安舒美”新理念,导致了整个管养体系的变化,也带动了战略的转变,从而使山东公路获得了优异的成果。
所谓全方位多层次的预防性养护体系,是通过对一些传统的养护观念和习惯做法进行全面调整,逐步实现公路养护由被动养护向科学养护的转变,由单一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向全方位多层次的预防性养护理念转变,从而建立起的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和系统性的公路养护工作体系。
预防性养护的特点是:“治早、治好、防患于未然”。而实现这一特点,需要:
高度重视预防性养护
针对公路预防性养护,山东省公路局以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不断拓展预防性养护的外延,丰富其内涵,逐步形成了涵盖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防护工程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预防性养护体系。
狠抓养护工程质量
多年来,山东省公路局把实施高质量、耐久性的养护工程作为最大的节约措施,做到科学设计、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彻底杜绝了“前修后坏”的现象,为实现公路养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预防性养护
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日常养护实施“公路养护365”,使养护巡查、小修保养、保洁工作天天抓、时时抓,确保干线公路常年完好,同时,对公路及桥梁定期组织检查、评定,准确掌握运行情况,及时消除路面病害和桥梁安全隐患,保证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开展公路改建改善工程沥青混合料研究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技术研究,提升路面整体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年限;采用稀浆封层、同步碎石封层、超薄罩面、新型灌缝灌浆等新材料、新工艺,延缓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延长使用周期。
规范化管理和奖惩制度
山东省公路局相继制定了《山东省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公路养护小修保养管理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养护小修保养管理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山东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修订了文明公路站标准。
山东省公路局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措施,将养护与管理作为对各市考核的重要指标,大力组织开展争创“养护质量优质杯”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全省公路养护与管理检查评比,对各市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定,排出座次,兑现奖惩,有力促进了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
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概念可分为3个层次:
路线寿命周期,是指一条公路从建成使用一直到废弃的全部时间段。局部废弃或加宽改造的称为改建,全部或大部分废弃的称为重建。
桥梁寿命周期,分为设计年限和实际使用寿命。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是指桥梁从建成投入使用到下一次拆除重建的时间段。
路面寿命周期,也可分为设计寿命和实际使用寿命。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是指路面从建成投入使用到下一次路面结构性补强大修之间的时间段。
使用全寿命周期理论,指导预防性养护,可以将养护分为精心呵护、重点维护、尽力维持三个阶段。从而使养护工作达到双赢。
首先,预防性养护在路面全寿命使用周期内,支出的养护费用最少,取得的综合效益最大,是最理想的结果。
第二,以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不断拓展预防性养护的外延,丰富其内涵,涵盖了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防护工程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预防性养护体系。
第三,建设和谐公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公路应充分考虑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十五”期间,山东省共投入预防性养护资金约20亿元。购置微表处、综合养护车、灌缝机等公路养护专用设备约200台(套);实施灌缝累计约1700万延米,稀浆封层、碎石封层、罩面等累计2180公里,效果十分明显。桥梁预防性养护得到全面加强,山东省共有桥梁24534座1107638延米,由于预防性养护到位,有效排除险情50余次,未发生一起桥梁安全责任事故,有效地保证了道路交通安全。在路基稳定、高边坡稳固、高挡土墙安全等方面开展了科技攻关,《公路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奖。应用这些技术对多处公路安全隐患路段进行了预防性养护,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战略分析
高价值一定意味着高成本吗?传统思维认为,用较高的成本,才可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者是用较低的成本,才能创造合理的价值。而根据蓝海战略的观点,只要认真挑战以下4点:产业内哪些习以为常的因素应予消除?哪些因素可以降低至远低于现有的产业标准?哪些因素应提升到远超过现有的产业标准?哪些从未提供的因素应该被创造出来?以这4点相辅相成、颠覆传统的思维,便可以用有限的资源在短时间内,达到突破性的结果,创造出全赢局面。
记者感言
我们听说,在山东省的养护大比武中,获胜的技术能手可以与知识分子同等待遇,获得政府津贴。并且这种赛事和奖励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这种员工激励制度颠覆了蓝领与白领的薪酬概念,也颠覆了官本位的薪酬概念。此外,山东省“十五”期间的160亿元的养护经费中,有20亿元是用于预防性养护的。对此我们的理解就是把12.5%的养护资金超前实施投入,这个改变并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甚至从公路全寿命的角度计算,还节约了资金。这种对传统养护模式的颠覆,为全寿命养护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这就是创新吧。
由通而思达,由达而思畅,由畅而思安,由安而求舒,由舒而求美,这种层层递进的追求是无限的,但养护资金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资源和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个目标,山东所努力创建的预防性养护体系显然是使他们的工作走在前列的原因。
2.预防性养护 篇二
1 预防性公路养护介绍
对公路进行预防性的养护, 十分必要, 也十分重要。现阶段国家在组织修建公路时, 都会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的养护, 这不仅能够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还能够减少的公路的后期维修费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是现今公路养护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现阶段,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项技术, 并且越来越多的公路养护人员开始不断的改进这些技术。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 比如路面养护、路基养护, 也包含了路面周边的养护。公路预防性养护主要是对公路的重要部位进行定期的检测, 确保公路始终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公路养护人员在进行预防性养护时, 都坚持“治早治小, 主动治理”的原则。在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 养护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以及分析, 以此为根据明确养护时间, 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来彻底的解决公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保证公路能够正常使用。
公路要实时的进行预防性养护, 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公路使用状态, 以使公路使用年限更长久。通常而言, 公路长时间的应用, 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 如果磨损过于严重, 公路就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维修, 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 而且也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 所以在公路日常运行期间, 就对其进行预防性的养护十分重要, 养护时, 虽然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但是与维修成本成本相比, 非常低, 因此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 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2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2.1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条件
公路养护人员要想真正的发挥出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作用, 必须对公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了解公路的基本情况。一般而言,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要满足以下条件:养护人员必须对公路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 尤其是要注意是否存在着风沙、泥石流的风险, 以便能够了解自然环境是否对该公路产生不利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高低等。这样公路养护部门就可以按照分析的结果来安排养护人员, 不同的路段投入不同的人力物力。另外, 公路养护人员还需要对公路的排水系统等进行调查, 如果发现问题, 要进行技术的修复。
2.2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具体应用
“公路养护”就是对公路的保养与维护, 保养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的全过程养护, 维护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而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则是一种全面养护的措施。
2.2.1 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公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因为雨水的反复冲刷, 阳光的长期暴晒, 所以公路路面通常都会中出现一些病害, 比如水裂缝、龟裂等。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了的长期使用, 而且如果十分严重, 驾驶人员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而路标积水裂缝作为常见的公路破损, 其诱因是由于路标积水处沿着裂缝流入沥青路面的表层以下, 时间久了会腐蚀沥青路面, 甚至可能会对路基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其发生初期需要及时修补, 通常采用的修补方式是灌缝方式, 把沥青加热沿裂缝充分接触进行浇注。这样的方式不仅简单还可以节约成本。对于龟裂、松散的破损现象, 充分利用红外线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式修补, 节约时间和材料成本, 也不损坏原有路面沥青的混合料。在现代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被应用到的技术还有很多, 例如稀浆封层里加入适当的骨料、填料、乳化沥青、水、添加剂等几种原材料混合, 按照一定的宽度、厚度进行路面摊铺, 能够使路面平整、光滑, 还具有很强的防水、抗滑、耐磨力。
2.2.2 针对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边坡养护是公路养护中的重要部分, 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边坡坍塌对路面造成损坏。公路边坡主要由浆砌片石边坡和土工格植被两种方式存在, 对于浆砌片石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是对表层防护网 (铁丝网) 进行的养护,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并更换那些生锈腐蚀断裂的的防护网, 以避免地表水流入片石下层, 冲刷土质边坡层。而对于土工格植被边坡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一般会采取针对地区绿化植被多发病害的区域进行药物的播散、定期检查坏死的植物对其进行补种等。土工格植被以绿色植被固定土壤, 有种既美观又养眼的效果, 因此在目前是被广为推荐的公路边坡。
2.2.3 针对路基排水工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路基排水工程主要是公路两侧的排水渠, 通过快速排掉公路周边多余积水达到路基排水的目的。就目前来讲, 关于路基排水工程的预防性养护主要集中在对排水渠的疏通以及排水渠排水量的控制上。比如说, 金秋时节会有落叶纷飞, 公路路边的排水渠内的附近区域会出现落叶堆积的现象, 为了避免落叶所导致的排水渠堵塞, 就需要公路养护人员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排水渠周边落叶的清理工作。除此之外, 还应在排水渠铺砌加固破损处进行及时修复, 同时要针对性及计划性加阔排水渠, 以提高排水渠的排水剂量, 从而达到保护路基的目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知现代公路养护中, 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确十分必要, 因此该公路养护技术能够对公路进行全面的养护, 而且养护之前都是需要进行严密的分析, 所以养护对策比较有针对性。我国交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而公路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不言而喻。我国每年用于公路养护的费用非常多, 但是如果选择应用预防性养护措施, 将会节省很多费用, 效果也能够保证, 因此此种公路养护技术值得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摘要:公路投入使用之后, 必然会受到磨损,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公路的磨损程度将会越来越严重, 最终将进行大面积的维修, 维修之后, 虽然公路能够继续使用, 但是这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公路养护人员应该负起责任, 对公路进行预防性的养护, 避免公路出现严重的磨损。本文首先对预防性公路养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其次对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够为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技术,公路养护,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东萍.现代公路养护发展方向的分析[J].中国公路, 2009, 11.
[2]张建国.沥青路面公路常见病害的防治[J].中国交通科技社公路施工与养护, 2009, 5.
[3]李春阳.公路边坡养护新技术概述及应用[J].公路施工技术资讯, 2008, 7.
[4]赵庆海.预防性公路养护——现代公路养护发展趋势[J].公路与交通, 2008, 11.
3.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问题探讨 篇三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理念;选择技术方法;人材机的配备;科学选择时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地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随之而来的是市政设施数量日益剧增,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量也愈来愈大,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的使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城市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维修工作,这就对我们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摆脱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重大修、轻养护”、“坏了再修,临时决定”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如何提高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的观念和技术,切实从早期有计划的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让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养护维修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城市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摆在我们道路养护管理及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预防性养护和修补性养护的区别
道路养护的好坏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路面养护主要分为修补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两大类,修补性养护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路面局部损害或对某些特殊病害进行的养护维修作业,适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破损,但还没有波及整条道路的情况,显然这是一种事后、被动的养护方式,治标不治本,各种局部病害积累起来将形成全路段的结构性破坏,最终导致昂贵的修复(大修)工程。这是一种坏了再修的被动养护方式,是在路面出现病害后才进行处理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养护方式,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加大或重复投入,路面养护实施效果差等问题。
而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没有损坏之前进行的一种主动性养护策略,它根据路面的状况,有计划地采取预防措施来对道路进行养护,在不改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延缓路面的损坏,改善或维持路面现有通行状况,通过延长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来推迟昂贵的大修和重建活动。显然预防性养护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护方式,即改变过去在路面损坏后才采取措施的被动局面,带有保护路面、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主动性、计划性的养护理念。
2、提高预防性养护理念是城市道路养护的前提
俗话说:城市道路“三分在建,七分在养”,这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建设部新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正在积极倡导预防性养护,努力改变过去“坏了再修”的旧观念。在规范中除有多处明示预防性养护的条文外,整个规范的条款都隐含了预防性养护的理念。
道路还没有坏就要修,需要得到行业主管、财政部门以及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各级部门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城市道路的建设在设计和施工时就应充分考虑未来如何养护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未来的养护问题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他们不仅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抓工程质量,而且重视养护,抓养护质量。有些地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邀请养护维修单位提前介入,从设施管养方面提出一些道路设施设计的建议;有些在施工阶段,就对在道路设施投入使用中易出现病害的情况,提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而不是等病害出来后将来通过养护来解决,这些都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城市道路养护理念的转变。而另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工期,赶节日交工,施工单位应付一时的表面文章,只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投入,造成竣工后道路使用寿命达远不到设计年限。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同时对路面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养护,其费用可以大大低于修补性养护的费用,从欧美发达国家反馈的信息表明:每投入1元的预防性养护费用可节约7-8元的修补性养护费用,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10-15年。与其他工程设施不同,道路设施一般在开放交通不久,就会出现程度和范围不等的损坏,如果这些轻微的损坏在初始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预防性养护,那么损坏的扩展趋势和速度就会受到控制,路面的结构和服务性能就可以得到提高;相反,初始的损坏得不到及时的预防性养护和维修,就可能加剧水、温度、紫外线等自然因素和行车反复冲击对路面的不利影响,极大地缩短路面的服务寿命。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案对处理城市路面的初始破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基础在于经济性最优,也可以说,预防性养护就是指在道路使用状况衰减的初期,在最适当的时机,应用最适当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最大程度地延缓路况退化。
3、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
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划分,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包括:早期出现的裂缝处理、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表面磨光的处理等,其主要技术方法有裂缝的填灌缝、表面封层、超薄磨耗层的加铺等。这里主要介绍微表处、裂缝填缝、超薄磨耗层的恢复。
3.1微表处。微表处是一种特殊的稀浆封层技术,其工艺是采用改性稀浆封层车在路面上摊铺一层表面封层混合料,这种混合料由特制的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优质级配的细集料、聚合物、水和矿物填料等组成,封层的厚度一般在10-20mm。
微表处可密封路面表面,阻止路面松散、氧化;密封路面的细小裂缝;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行驶质量;修复车辙(~<40ram)和轻微的表面不规则;增加路面颜色对比度,改善路面外观。而且对于城市道路养护工程来讲很大优势是养护后1小时即可开放交通。
3.2灌缝或封缝。它是采用密封材料充填路面的裂缝,工作内容包括裂缝的清理、灌填空间的形成(如切割)和填缝料的灌入。
灌缝、封缝能防止水和杂物进人路面内部,保护基层,延缓路面损坏,应用的最佳时机应在路面很少或者没有出现结构性裂缝之前进行,路面裂缝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时应用才经济有效。如果路面出现大量疲劳裂缝,灌缝、封缝就不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了。
目前常用的新材料有两种:一是道路密封胶:采用热灌或冷补材料;另一种封缝带,用于6-10mm以上-的裂缝,也可用于检查井、进水井周围。
3.3超薄磨耗层。它是采用集料和沥青(一般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薄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沥青路面预养护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宜为细粒式,可采用较薄的罩面层(厚度为20-30mm)。
这种方法能保护路面结构,延缓路面损坏;修正路面的大部分缺陷,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或行驶质量;改善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外观;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路面的
承载力。
4、配备专业养护技术人员、设备、采用新材料是预防性养护的基础
要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还要从养护维修部门内部做起,提高养护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路面养护技术状况,提高路面检测手段,保证路面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提高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有条件的情况下,城市道路养护维修部门应配备路面检测车,快速检测路面的平整度、弯沉等,采用已广泛使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做好道路的各项检查工作。同时采用机械化施工进行预防性养护,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的完成,在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上,应本着经济、适宜、实用和高效的原则,注重多功能化和小型化,不断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和机械作业的占有率,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机动性。路面灌缝机和多功能养护车等设备对提高路面预防性养护很有帮助。
针对一些道路上常见的病害或特殊病害,在新材料和新机械设备的配合下,大力推动新工艺的引进和研究,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养护施工更简单、速度更快,可大大缩短养护工期,尽早开放交通,产生社会效益。
5、科学的选择养护时机城市道路预防性性养护的关键
预防性养护的关键在于养护时机的选择,这就要求道路养护管理者必须弄清楚道路功能失效的时间,以便实施相应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时机应该是在路况尚处于良好状态,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一旦结构损坏发生,预防性养护措施就不再是最佳选择。
正确判断路面的具体损坏类型、程度等,是选择科学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重要技术手段。据考证适合预防性养护的路面损坏类型和养护时机包括:轻微的横向裂缝或纵向裂缝、细小或轻微的不规则裂缝、轻微或中等程度的龟裂、轻微的车辙(深度小于25mm)、路面轻微磨损(包括磨光、麻面)、轻微的松散、各种程度的老化(包括老化、硬化、泛白)、泛油、轻微的路面渗水等9种情况。
灌缝指的是将密封材料灌入到裂缝里,这种裂缝在冷季路面温缩时宽度较大,而在暖季因材料膨胀裂缝宽度较小,加之暖季多雨,所以填缝的最佳时机应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封缝指的是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或密封材料,这种裂缝一般比较微小(宽度一般小于3mm),这种裂缝在高温季节大部分可以愈合。
当路面出现大量裂缝或严重损坏时,表明该路面已经进入衰退的前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灌缝与填缝等预防性养护不但不经济而且非常不科学,对防止和延迟路面的大规模的维修起不到任何作用,此时路面只能通过结构性的修复或重建来处理。
6、结束语
市政养护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尤其是对早期裂缝的处理,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各地都加大裂缝处理工作。我国的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工作已经开始从稀浆封层技术上升至微细表面处理技术,而超薄层技术是在这两种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对道路表面处理技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讨和实践。喷洒功能性材料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已经在高速公路上应用开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逐步应用到城市道路中来,我们的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2]刘敏预防性养护探讨中国公路2008.23
[摘要]预防性养护有别于修补性养护,是一种新的养护理念,提出转变和提高预防性养护的理念。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配备预养护的人员、设备和新材料,科学的选择预防性养护时机是预防性养护的关键。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理念;选择技术方法;人材机的配备;科学选择时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地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随之而来的是市政设施数量日益剧增,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量也愈来愈大,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的使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城市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维修工作,这就对我们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摆脱过去那种“重建设、轻管理,重大修、轻养护”、“坏了再修,临时决定”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如何提高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的观念和技术,切实从早期有计划的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让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养护维修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城市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摆在我们道路养护管理及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预防性养护和修补性养护的区别
道路养护的好坏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路面养护主要分为修补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两大类,修补性养护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路面局部损害或对某些特殊病害进行的养护维修作业,适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破损,但还没有波及整条道路的情况,显然这是一种事后、被动的养护方式,治标不治本,各种局部病害积累起来将形成全路段的结构性破坏,最终导致昂贵的修复(大修)工程。这是一种坏了再修的被动养护方式,是在路面出现病害后才进行处理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养护方式,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加大或重复投入,路面养护实施效果差等问题。
而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没有损坏之前进行的一种主动性养护策略,它根据路面的状况,有计划地采取预防措施来对道路进行养护,在不改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延缓路面的损坏,改善或维持路面现有通行状况,通过延长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来推迟昂贵的大修和重建活动。显然预防性养护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护方式,即改变过去在路面损坏后才采取措施的被动局面,带有保护路面、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主动性、计划性的养护理念。
2、提高预防性养护理念是城市道路养护的前提
俗话说:城市道路“三分在建,七分在养”,这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建设部新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正在积极倡导预防性养护,努力改变过去“坏了再修”的旧观念。在规范中除有多处明示预防性养护的条文外,整个规范的条款都隐含了预防性养护的理念。
道路还没有坏就要修,需要得到行业主管、财政部门以及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各级部门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城市道路的建设在设计和施工时就应充分考虑未来如何养护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未来的养护问题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他们不仅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抓工程质量,而且重视养护,抓养护质量。有些地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邀请养护维修单位提前介入,从设施管养方面提出一些道路设施设计的建议;有些在施工阶段,就对在道路设施投入使用中易出现病害的情况,提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而不是等病害出来后将来通过养护来解决,这些都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城市道路养
护理念的转变。而另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工期,赶节日交工,施工单位应付一时的表面文章,只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投入,造成竣工后道路使用寿命达远不到设计年限。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同时对路面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养护,其费用可以大大低于修补性养护的费用,从欧美发达国家反馈的信息表明:每投入1元的预防性养护费用可节约7-8元的修补性养护费用,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10-15年。与其他工程设施不同,道路设施一般在开放交通不久,就会出现程度和范围不等的损坏,如果这些轻微的损坏在初始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预防性养护,那么损坏的扩展趋势和速度就会受到控制,路面的结构和服务性能就可以得到提高;相反,初始的损坏得不到及时的预防性养护和维修,就可能加剧水、温度、紫外线等自然因素和行车反复冲击对路面的不利影响,极大地缩短路面的服务寿命。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案对处理城市路面的初始破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基础在于经济性最优,也可以说,预防性养护就是指在道路使用状况衰减的初期,在最适当的时机,应用最适当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最大程度地延缓路况退化。
3、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
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划分,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包括:早期出现的裂缝处理、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表面磨光的处理等,其主要技术方法有裂缝的填灌缝、表面封层、超薄磨耗层的加铺等。这里主要介绍微表处、裂缝填缝、超薄磨耗层的恢复。
3.1微表处。微表处是一种特殊的稀浆封层技术,其工艺是采用改性稀浆封层车在路面上摊铺一层表面封层混合料,这种混合料由特制的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优质级配的细集料、聚合物、水和矿物填料等组成,封层的厚度一般在10-20mm。
微表处可密封路面表面,阻止路面松散、氧化;密封路面的细小裂缝;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行驶质量;修复车辙(~<40ram)和轻微的表面不规则;增加路面颜色对比度,改善路面外观。而且对于城市道路养护工程来讲很大优势是养护后1小时即可开放交通。
3.2灌缝或封缝。它是采用密封材料充填路面的裂缝,工作内容包括裂缝的清理、灌填空间的形成(如切割)和填缝料的灌入。
灌缝、封缝能防止水和杂物进人路面内部,保护基层,延缓路面损坏,应用的最佳时机应在路面很少或者没有出现结构性裂缝之前进行,路面裂缝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时应用才经济有效。如果路面出现大量疲劳裂缝,灌缝、封缝就不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了。
目前常用的新材料有两种:一是道路密封胶:采用热灌或冷补材料;另一种封缝带,用于6-10mm以上-的裂缝,也可用于检查井、进水井周围。
3.3超薄磨耗层。它是采用集料和沥青(一般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薄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沥青路面预养护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宜为细粒式,可采用较薄的罩面层(厚度为20-30mm)。
这种方法能保护路面结构,延缓路面损坏;修正路面的大部分缺陷,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或行驶质量;改善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外观;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路面的承载力。
4、配备专业养护技术人员、设备、采用新材料是预防性养护的基础
要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还要从养护维修部门内部做起,提高养护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路面养护技术状况,提高路面检测手段,保证路面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提高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有条件的情况下,城市道路养护维修部门应配备路面检测车,快速检测路面的平整度、弯沉等,采用已广泛使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做好道路的各项检查工作。同时采用机械化施工进行预防性养护,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的完成,在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上,应本着经济、适宜、实用和高效的原则,注重多功能化和小型化,不断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和机械作业的占有率,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机动性。路面灌缝机和多功能养护车等设备对提高路面预防性养护很有帮助。
针对一些道路上常见的病害或特殊病害,在新材料和新机械设备的配合下,大力推动新工艺的引进和研究,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养护施工更简单、速度更快,可大大缩短养护工期,尽早开放交通,产生社会效益。
5、科学的选择养护时机城市道路预防性性养护的关键
预防性养护的关键在于养护时机的选择,这就要求道路养护管理者必须弄清楚道路功能失效的时间,以便实施相应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时机应该是在路况尚处于良好状态,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一旦结构损坏发生,预防性养护措施就不再是最佳选择。
正确判断路面的具体损坏类型、程度等,是选择科学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重要技术手段。据考证适合预防性养护的路面损坏类型和养护时机包括:轻微的横向裂缝或纵向裂缝、细小或轻微的不规则裂缝、轻微或中等程度的龟裂、轻微的车辙(深度小于25mm)、路面轻微磨损(包括磨光、麻面)、轻微的松散、各种程度的老化(包括老化、硬化、泛白)、泛油、轻微的路面渗水等9种情况。
灌缝指的是将密封材料灌入到裂缝里,这种裂缝在冷季路面温缩时宽度较大,而在暖季因材料膨胀裂缝宽度较小,加之暖季多雨,所以填缝的最佳时机应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封缝指的是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或密封材料,这种裂缝一般比较微小(宽度一般小于3mm),这种裂缝在高温季节大部分可以愈合。
当路面出现大量裂缝或严重损坏时,表明该路面已经进入衰退的前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灌缝与填缝等预防性养护不但不经济而且非常不科学,对防止和延迟路面的大规模的维修起不到任何作用,此时路面只能通过结构性的修复或重建来处理。
6、结束语
市政养护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尤其是对早期裂缝的处理,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各地都加大裂缝处理工作。我国的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工作已经开始从稀浆封层技术上升至微细表面处理技术,而超薄层技术是在这两种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对道路表面处理技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讨和实践。喷洒功能性材料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已经在高速公路上应用开来,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逐步应用到城市道路中来,我们的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4.预防性养护心得体会 篇四
———崔国林
针对我们公路养护投资严重不足,职工养护定员不足,机械养护设备陈旧老化,超期服役路段多,特别超限超载车辆对现行公路的肆虐通行和践踏,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严峻压力和考验!省公路局在面对公路养护工作潜在养护危机,公路养护与社会交通实际需求出现较大反差的情况下,为了挖潜节约公路养护资金,有效控制公路大的损坏和灾难,延长公路养护使用寿命,千方百计确保公路管养质量,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道路交通环境,在规范化养护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果的情况下,审时度势,提出了以预防路面“水损害”为中心,以“六防”“六加强”为主要内容,以防水防裂防坍塌,延缓公路路面老化为工作重点的管养工作思路。
一、预防性养护应渗透到公路全面养护工作的各个角落
如果我们把预防性养护工作,只单纯地理解为对路面罩罩面,封封裂缝,对易坍易塌边坡进行超前观测和防护,不可否认,这当然是预防性养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预防性养护理念和触角渗透到公路全面养护工作的各个角落,因为公路养护工作毕竟有一整套的工作内容,路面养护需要预防,路基养护需要预防,公路上下边坡养护需要预防,桥涵构造物养护需要预防,公路沿线设施养护需要预防,公路排水系统养护需要预防,公路绿化养护同样需要预防,所有的养护工作内容,提前预防措施到位了,养护预防工作前移了,才能真正实现预防性养护目的和意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投资效益,有效节约公路养护资金,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路养护使用寿命的有效延长,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路养护质量的稳中有升。如果只是单打一地开展工作,顾此失彼,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养护整体工作中不仅是残缺的,也很难实现和达到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公路预防性养护,犹如扁鹊看病,如果拖到路面病害进入“病入膏肓”状态,那就要大成本了,那就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了,所以我们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理应从大面考虑,小处着眼,既要有全局统盘考虑意识,又要有对“症”下药的侧重点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实现和达到预防性养护的预防和养护的共赢。
二、预防性养护要注重季节性和针对性 突出一个“早” 字
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时机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不同的季度,应该有不同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侧重点,一、二季度雨水未来临前,应该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大好黄金季节,这个时段,是承接去年年终各级大检查,公路养护全面恢复路况质量之后,路况质量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状态期(砂石路段除外),这个时段是刮油封裂,稀浆封层,罩面处治,路面小病害预防处治,疏通公路排水系统,以及制作天沟、盲沟、拦水坝、送水槽、急流槽…等防水防冲刷防护设施的大好时机,工作做在前了,能够在一年中发挥预防性养护的大作用,会取得明显的预防性养护效果,实现事半功倍的特殊效果和作用,这时段是不能茫茫然地轻易错失良机!不难想象,上级要求每年雨季来临前,沥青路要耗用年计划沥青用量的70%以上,这是比较科学的工作计划要求,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路况质量恢复效果好,耗用养护资金成本低,天气气候对公路施工干扰不大的黄金期,我们能否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应该是我们养路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珍视和考虑的重要工作课题!三季度是雨季水毁安全保通期,这时段的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全方位公路排水工作的处治(包括路面路肩排水)和上下边坡构造物的观测防护上,加强做好对公路的巡查,发现灾情和隐患要及时处治,工作不能乱,要稳中求胜,既不能因为灾情的存在而放弃预防性养护工作,也不能只讲预防而放弃必要的正常的安全抢险保通工作,我们应该把预防性养护工作和水毁安全保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工作力求做到双管齐下两不误;四季度是预防性养护的突击期,要把预防性养护工作与公路养护全面恢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个时间段,同样是预防性养护的又一个黄金期,我们应该把握战机,把预防性养护工作全方位地融入到公路路况养护质量的全面恢复工作之中,要完善和补救因为水毁保通季节留下的后遗症,综合处治公路各种病害,用预防性养护的全新理念,投入到我们对公路全面养护质量的提升全过程,并认真总结和完善一年来我们组织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们不能因为说年底工作忙,检查频繁而放弃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坚持始终把预防性养护工作的理念和行动贯穿于我们全年工作的全过程。
三、认真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过程中的跟踪调查研究
要提高我们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水平,实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和意义,善于总结,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切实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跟踪调查研究工作,是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工作做了完事,不善于总结,不善于查找差距,不善于提出整改措施,那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我们应该在我们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实践中,要安排一定的人力和精力,深入到我们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场所去调查,对存在和潜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补救整改措施,上级要求我们要认真做好预防性养护的跟踪调查报告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只有分析比较,才能找出差距、不足和困难,只有到生产一线调查,才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依据,要发展要进步要提高,离开了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是不可能得到发展提高和进步的。
四、认真组织开展预防性养护的“四小”活动 扎实推进预防性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
5.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应用(修改) 篇五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公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公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公路等级逐年提高,公路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一个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那就是道路的使用年限始终达不到设计年限-15年。
道路发生毁坏的现象,究其原因,有施工的问题,有车辆超载的问题,有设计与实际不完全相符的问题,有养护的问题等等。近年来,随着各部门的努力,车辆超载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抑制,道路设计与施工精细化程度也是逐年提高,这些方面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道路的使用功能。另外,我们从加强对道路的预防性养护从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角度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公路路面养护一般分为日常养护、矫正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等。通常意义上的养护都是指被动式的矫正性养护,即哪里路面出现破损,就优先进行维修。而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一效益的养护策略。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实质就是早期预防性养护,一般是全面的、整体的。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实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及时养护已有路网,对于保持道路完好率、防治早期破坏、控制养护成本尤为关键。
围绕建设与养护、维修与预防的关系,我们认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只有长期保持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公路建设的巨额投资才能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而长期保持路面良好的技术状况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养护维修支持系统来保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养护维修实际上是公路建设的一种继续。在路面养护和维修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等到路面开始出现损坏后,才想起要对它进行维修,而对于路面还处于良好状态下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则往往认识不足。预防性养护实质上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它并不考虑路面是否已经有了某种损坏。预防性养护最佳实施时机应该是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虽然预防性养护需要投入某些费用,但它是一种费用-效益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美国科氏路面解决方案中提到,美国道路业曾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的跟踪,发现这些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 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这一阶段称之为矫正性养护阶段。并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l0元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
预防性养护实际上是对道路的又一次成本投资,成本属于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一部分,成本发生的时间段为整个运营期。我们应该在道路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综合分析道路使用各阶段的成本投入,合理投资,获取最大收益,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长时间的使用功能。
二、预防性养护的现状
目前,预防性养护在国内还存在以下问题:(1)思想认识不够,仍然实行“坏路先养”的原则,没有真正建立起预防性养护的理念,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往往错过最佳养护时机。(2)预防性资金投入不足。(3)没有全面建立起路面管理系统,路况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或数量不足,不能及时采集和更新数据库,不能为养护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4)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和标准研究工作滞后,不能满足公路养护的实际需求,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对单一,机械化施工能力不强。(5)预防性养护的体制和保证机制工作尚待完善。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预防性养护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其的认识也仅仅在于表面,没有系统的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预防性养护也始终未能进行系统的应用。
三、我市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应用
近年来,沈阳公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面开展了多项调查和研究,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理论、方法、工艺、设备等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根据研究数据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在沥青路面早期使用期间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一)、通车1-2年阶段
随着道路建成通车,沥青在车量荷载、高温、不良气候等影响下
逐渐老化,引起沥青面层脆性和硬化程度增加。如能对沥青路面进行早期的预防性养护,便可延长沥青的使用性能,继而延长路面的柔韧性和弹性,预防和延缓沥青路面的过早破坏,避免过早的对道路进行大修或重建,同时降低了沥青路面的维修费用。
我们引进了“沥青再生剂”,其功能就是通过在沥青路面表面涂刷“沥青再生剂”,可不改变沥青表面结构就能起到降低路表面硬化程度的作用,从而预防或延缓沥青路面的过早毁坏。同时,应用“沥青再生剂”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保留路面的几何形状和厚度,对交通的中断要小于其他技术措施,亦不会降低路面抗滑性能。
我们对“沥青再生剂”从室内试验及试验路试验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对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
1、室内试验研究成果
我们通过进行基质沥青还原性试验和原路沥青还原性试验,验证了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性质;我们做了“掺量与性能试验”、“老化时间与性能试验”及“定掺量与不同老化时间沥青性能试验”,从不同角度研究沥青再生剂性能、沥青老化程度及沥青再生效果之间的关系,将三者的关系进行量化,得出了以下初步结论:(1)沥青再生剂对已老化的沥青有再生作用
(2)沥青再生剂的理论掺量应在2%~4%之间,掺量过少,再生效果有限,掺量过大,沥青会变得较软,相当于把沥青降级,从而影响了沥青混凝土的热稳定性。
(3)在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沥青再生剂对老化时间过长的沥青再生
效率下降,即其对应用2-3年的路面中的沥青再生效果最为明显。(4)沥青再生剂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掺入沥青再生剂的沥青经过试验仪器老化后,其大多数指标仍在新沥青标准范围内。
2、试验路研究成果
依据室内试验结果,我们选择沈抚高速公路K9+450-K11+000段进行试验路研究。试验主要研究涂刷沥青再生剂前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指标即渗水系数、磨擦系数及构造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旧路沥青的性能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论如下:
(1)沥青再生剂有较好的渗透能力,在对使用8个月左右路段钻芯取样后观测结果表明,沥青再生剂渗透到路面下8mm左右。(2)沥青再生剂有较好的路用性能,从检测结果看,沥青路面洒布沥青再生剂后,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明显降低,行车噪音大大减低,说明原来旧路面中老化沥青已有一定程度的激活和再生,弹性有了一定的恢复;构造深度降低幅度很小,说明沥青再生剂已经逐渐渗透到面层中,同时表面沥青有了明显的软化和再生;旧路有渗水现象的部位经洒布沥青再生剂后,其渗水系数都为零,说明沥青再生剂对于微小裂缝有密封作用。
(3)沥青再生剂有较好防水、防油性能,在对沥青再生剂试验路段坐防水、防油试验并观测结果表明,经处理的沥青面层表面更加密实,微小裂缝能够自动密封,水和油污很难侵入面层内部。(4)通过抽提试验提取经沥青再生剂理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检测其三大指标,与旧路老化沥青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经沥青再生剂
渗入再生的旧路面沥青针入度提高了25%,延度提高了33%并符合新沥青延度标准,软化点变化不明显,提高了2%。(5)沥青再生剂对旧路网裂、坑槽等较重病害效果很小。
依据试验结果,我们在不同等级道路以及桥面铺装上做了一些应 用,实际效果是洒布沥青再生剂路段的病害明显少于相邻路段,效果 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沥青再生剂洒布的时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洒布过早,沥青性能指标显著降级;洒布过晚,沥青再生明显,但对已发生的较大病害无能为力。
(二)、通车3-4年阶段
随着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沥青面层内部已产生微小变形,沥青 有了较多损耗,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该阶段,路 面基层完好,面层已产生较为明显的病害,此时再洒布沥青再生剂已 不能解决病害,应该采取措施对沥青面层结构层进行修补处理,以避 免面层病害最终扩大至基层结构,产生路面结构性破坏。该阶段我们 常用的养护方法有碎石封层、稀浆封层、及路面现场热再生。
1、路面封层
碎石封层及稀浆封层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其关键处在于使用的时 机。许多人认为:当路面经过6-7年,看上去路面很干裂,外观比新 修的路面较亮,一些大的骨料已经开始从混合料中脱离(路面松散),一些路面已出现裂缝并继续发展,那么这时候就该应用封层罩面处理 了。其实,此时的路面已经损坏程度较重了,面层的破损已经导致基 层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单纯的对面层进行修补不能解决基层的问
题。
在加拿大有两位公路专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现在平均75% 以上的公路,其路面寿命、路面质量已经下降了40%;有大约12%以上的公路,其路面寿命、路面质量正在下降。一旦路面氧化,出现裂缝,那么水和空气就能够侵蚀路面,路面的破坏就会加剧。这些国外的研究者发现,如果每一个地区在路面出现老化的迹象以前花费1元钱对路面进行修补,那将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再晚一些时间修补这些路面,那么将花费4倍或5倍甚至更多的费用。
随着交通量不断增加,我们对路面的养护已不再等着去进行修复 沥青面层,而要提前进行预防性养护,使路面尽可能达到寿命周期。但是,具体什么时间应用稀浆封层或碎石封层进行预防性养护比较合适呢,尚需要一项系统的研究。根据国外的有关经验,在正常情况下,在路面应用2-4年的范围内,就应该进行预防性养护。从长远来讲,早一点进行预防性养护,综合道路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投入,这可以节约大量的费用。
沈阳公路从1998年开始应用稀浆封层,2005年开始应用同步碎石封层,进两年我们还在研究应用纤维稀浆封层、纤维改性稀浆封层、纤维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以及微表处等工艺。“十一五”期间,在各等级公路上实施封层预防性养护总里程达360余公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加大研究和应用投入,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行预防性养护做好坚实的基础。
2、沥青路面热再生
路面现场热再生工艺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该工艺再生技 术施工简单方便,旧路面混合料就地再生利用,不需要搬运废料过程 及废弃物堆放场地;施工产生的振动、噪音比其他施工方法小,有利 于环保;不受大的交通流量的限制,影响交通及沿途居民的程度小,施工结束就可以开放交通。该工艺也是预防性养护的一种,应用范围 是路面基层完好,面层由于外界条件影响产生较为明显病害,道路未 产生结构性破坏。旧路面层沥青混凝土通过加热、翻拌、加入新料拌 和、摊铺、碾压成型,使得沥青混凝土重新得到密实、稳定,彻底消 除原有病害,其效果要比封层好很多,但其造价亦有所增加。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与封层工艺一样,无法解决软弱路基和基层 的问题,仅能解决由于沥青及骨料引起的面层病害。根据调查及国内外有关数据显示,在道路行驶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如没有超载等),一条新修道路的设计年限一般为15年,一般在使用5—7年后就进入大修、中修期,且大中修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3年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裂缝、车辙等)。据调查,如果在道路使用3-4年左右进行一次就地热再生的养护施工,可保证道路的大中修期推迟5-7年,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
就地热再生也有些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如:怎样恢复热再 生下老化沥青的性能,再生沥青混凝土与新沥青混凝土的差异的规律 和特点,再生沥青路面的检测指标应与新路有所差异等等。我们应对 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制定严密、合理、操作性强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的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及验收规范。
另外,我们还购置的沥青路面工厂热再生设备,对不同状况道路 采取不同的再生工艺,达到恢复道路使用功能、节能环保的目的。
四、结束语
6.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 篇六
关键词: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 微表处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飞速发展,随着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沥青路面的养护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养护工作对保持路面的服务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改善噪音、振动等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何在路面寿命周期的各个极端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措施,成为摆在公路养护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对策作以分析。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
2.1养护时机合理 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三期:①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②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③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公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一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2 养护周期规律 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采集路况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及时实施养护策略,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如此循环往复。一般高速公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特别是对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因此,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相对于另外两种路面养护类型,其周期短,即养护频率高。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6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
2.3 预防性 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保护路面,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评价与预测,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治本治标,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所以预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原则。
2.4 机械化程度高 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侧频率,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已开发和应用集
成检测技术,由1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另外,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3常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3.1 稀浆封层技术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是一种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使乳化沥青改性的沥青路面铺筑技术。稀浆封层所用的材料是具有良好级配的集料和乳化沥青的混合物,由稀浆封层摊铺机拌和并铺设在路面上,稀浆固化后开放交通。该技术适用于路基基本稳定、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疲劳龟裂等病害的道路处理。稀浆封层能恢复路面的抗滑性能,并可部分恢复路面平整度,而且还可封水,防止表面裂纹和疲劳龟裂的扩散,具有快速、有效、成本低等优点,能较好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3.2 雾封层技术 当沥青路面正常使用几年后,路面开始出现轻微疲劳龟裂、损失细骨料的现象,并且其渗水性大大提高,路面水会经过裂缝或细骨料损伤处(露骨处)进入到沥青混合料中,这进一步加速了路面的损坏。这时路面基本完好,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进行及时处理,会引起网裂、龟裂、坑洞等路面破坏,继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破坏,造成养护时间和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交通的畅通和经济的发展
雾封层技术是将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以雾状喷洒在沥青路面上,封闭路面孔隙,修复路面老化,改善路面外观。它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目前在我国也得到了初步应用。雾封层技术的关键是要有高品质的乳化沥青喷洒设备和乳化沥青材
料。目前国内已经可以生产适合雾封层技术的喷洒设备和乳化沥青,为大面积推广该技术扫除了障碍。
雾封层的作用机理:沥青在路面结构中受到日光(紫外线)、气温、降水和空气(氧)的综合作用,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其路用性能逐渐降低,称这种变化的过程为“老化”。老化的速度越快,耐久性越差,沥青层越容易产生各种病害,面层使用寿命缩短。老化后的沥青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例如掺加再生剂使其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性能,即所谓的“再生”。沥青老化后,在化学组分含量方面的变化之一是沥青质增加,而再生剂的掺加则可使沥青质相对含量减少。雾封层可以采用喷涂、滚涂、刮涂等工艺施工,涂层以两次为宜。基面清理后施工第一遍,保证涂料能充分渗入沥青表面的毛细孔,以封闭毛细孔,形成防水层,活化沥青层,改善表层沥青的性能;然后施工第二遍,确保遗漏的点和面涂上涂料。
雾封层一般用于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或松散的道路,开级配混合料出现松散时,雾封层可有效解决。无论是交通量小的道路还是交通量大的道路均可使用雾封层。雾封层可更新和保护旧氧化沥青路面,填补小型裂缝和表面空隙,使低温下的路面免受损害,加深沥青路面的颜色,加大沥青路面与标线的对比度,防止开级配路面松散。
3.3 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是稀浆封层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高分子改良乳化沥青为粘结材料,并且以薄层工艺为主的冷拌混合料施工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
铺到原路面上,形成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并能很快开放交通。微表处有良好的封水效果,可以有效防止路面水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扭转路面坑槽补不胜补的被动局面。该技术主要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使道路形成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表面功能层。
3.4 就地热再生技术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施工现场将旧沥青砼路面加热、翻松,通过喷洒再生剂、现场拌和后就地摊铺、碾压成型。它实现了旧沥青混合料的再利用;通过添加再生剂恢复了老化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再生工艺,可以治理路面表面层的病害。目前,阻碍该技术推广的因素主要包括:设备依赖进口,价格过高;工艺较复杂,施工效率较低,施工组织难度较大;仅限于维修沥青表层3~5cm的病害,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3.5 复合式路面加铺罩面技术 在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砼罩面前,为了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往往需要先对水泥路面进行处理,其中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就是对水泥路面进行界面处理。为实现快速、有效的旧水泥路面破碎、固定,国外常采用冲击压实或水泥路面碎石化技术。目前,这两种技术均在我国得到初步应用。
4结束语
预养护对策选择之前必须进行路面预养护适用性判断,以保证预养护的效果。判断的标准包括预养护的宏观路况标准和微观路况标准。预养护对策的选择过程分为三步,分别考虑技术、经济和工程因素。技术方面主要考虑路砥的主导损坏类型及程度,经济方面主要考虑当量费用,工程方面主要考虑当地或附近可获得的材料、施工
7.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篇七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 高速公路养护特别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正逐渐受到各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沥青路面的损坏总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结构性损坏, 包括路面结构整体或其中一部分的损坏, 使路面不能支承预定的荷载;另一类为功能性损坏, 它可能不伴随结构性损坏而发生, 但由于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下降, 使其不再具有预定的功能, 从而影响了行车质量。
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
2.1 养护时机合理
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三期: (1) 建成投入使用开始, 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 (2) 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 (3) 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 并贯通形成龟裂, 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公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 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 即路面处于第1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 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2 养护周期规律
预防性养护标准高, 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 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 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 采集路况数据, 进行分析与评价, 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 及时实施养护策略, 恢复路面服务功能, 如此循环挂复。一般高速公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 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 特别是对Et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因此, 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对于另外2种路面养护类型, 其周期短, 即养护频率高。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6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 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
2.3 预防性
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 获得一组连续数据, 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 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 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 保护路面, 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评价与预测, 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增长, 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 做到治本治标, 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所以预防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 体现了“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养护原则。
2.4 机械化程度高
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 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侧频率, 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 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 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 由1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另外, 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 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3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3.1 开槽、灌缝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 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 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 甚至进入路基, 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 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唧泥 (浆) 现象, 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 必然会加剧路面的进一步损坏。开槽、灌缝工艺首先通过利用专用开槽工具沿裂缝开具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小槽, 然后采用自行加热与灌注于一体的灌缝机把热熔型聚合物密封胶灌人槽 (缝) 由于该工艺所采用的开槽工具的特殊灵活和密封胶材料优越的技术性能, 大大提高了路面裂缝处治的质量和耐久性, 真正达到了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 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 以密封胶灌满为佳。
3.2 雾封层施工工艺
由于目前高速公路沥青面层事实存在的施工离析现象或孔隙率过大, 即工程先期已有的缺陷、隐患问题, 有效的预防路 (桥) 面因此而造成的渗水现象已变的非常必要, 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 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 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 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 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从而节约养护资金。雾封层作为一种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其经济、迅捷, 能有效地防止沥青路面的水破坏, 比较适用于高速公路的特殊养护条件和要求。
3.3 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 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在摊铺后1~3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 (1cm) 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 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随着该施工工艺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施工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成本的降低,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4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工艺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技术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料、借助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施工的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不等厚薄层摊铺技术。它具有施工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 可以迅速恢复和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提高防水性和抗滑性。车辙横断面一般为下凹形曲线, 其填补厚度为变量, 这就需要混合料中骨料粒径按照辙槽的断面正态分布。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技术要求只有微表处工艺可以做到。因为用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配置一个“V”形摊铺槽, 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浆体中各种粒径的骨料就会在“V”形摊铺箱内经搅拌按照厚度变化呈正态分布进行摊铺, 同时在辙槽上方形成一定的预留拱度, 为混合料经受行车荷载进一步压密作出预留。
一般来说, 微表处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 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 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1d以上, 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 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 即预留适当的拱度,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 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 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对于早期车辙修复, 微表处工艺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技术, 既能节约大量养护资金又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 已受到广大业主的普遍欢迎。
4 结束语
预防性养护是一个全新的养护理念, 这项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 要求我们在思想高度上要有充分的认识, 并从管理体制、技术人才、养护机制等各方面加以选择和完善。要提倡设计、建设回访制度, 使养护与设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源头上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还比较落后, 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应该推广应用国内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养护新技术。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将为延长高速公路及辅助设施的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是养护工作的重头戏, 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摘要:各种养护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和更新有力地推动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高速公路养护, 特别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对保持路面的良好使用性能、相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路面的寿命周期养护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对策作了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参考文献
[1]赵佳军, 李捷.沪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J].现代交通技术, 2006 (6) .
8.探讨公路小修保养的预防性养护 篇八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维修
1.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对其进行预防性处治,控制和延缓路面病害进一步发展的养护措施。据道路研究机构估算,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在我国由于公路设计标准不及发达国家(美国公路设计寿命为20年,德国沥青道路面层设计厚度为55—85cm;我国公路设计寿命为8-15年,面层厚度为9—15cm)而且施工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沥青拌和料,级配和含油量都不规范,防水性较差,加上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时有发生,新建改建公路出现早期病害的现象比较普遍。据资料介绍,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通车仅2-3年就要进行修补,而我们的一些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内就可能出现裂缝、桥头跳车等早期病害。因此,推行预防性养护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內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 -50%。
2.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步骤
(1)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公路路况,由生产股组织人员对所辖公路进行小修保养全面检查。依据检查情况由生产部门布置预防性养护路段。
(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应及时,防止病害恶化,即网裂、龟裂导致路面大面积损坏,以致出现坑凼、沉陷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一封、二刮、三铺、四压”适宜的方法处治。即突出封裂的办法和效果,坚持行之有效的刮油法,又推广薄层罩面和保证压实质量。同时,裂缝处治后,为保证视觉效果和图形美观还应对外观进行加工处理。
(3)网裂处治要提高沥青渗透裂缝的深度和效果,可根据实地情况分别采用阴离子、阳离子乳化沥青灌缝。对刮油法处治的,矿料须干燥少尘洁净,防止扬尘和光面现象。
(4)龟裂的处治需认真分析病害原因后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防止动辄挖除面层基层这种“小病大手术”的做法。对非基层原因引起的龟裂不采取挖补的方案,应采用先封缝或灌油后,薄层罩面、封层处理或单层沥青表处等处治方法。
(5)对路面的纵横裂缝(含反射裂缝、施工缝等)应清除缝内杂物,采取灌、压水泥浆,高温融缝或填充料后捣实等法处治。对裂缝的防治还须加强季节性养护和修复后的初期养护工作,特别是加强防水养护。
(6)及时养护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养好公路降低成本。对路面的裂缝、坑凼、沉陷、拥包、车辙和波浪等病害进行及时维修,要转变等待集中修复的坏习惯。
(7)及时清除堵塞或淤积的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对冲刷、损坏的排水设施及时修理加固;要加强对边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截流、疏导,重点放在疏导地表水上。对边坡的裂隙,要及时填缝,防止雨水侵蚀,导致坍方或滑坡。
(8)对公路挡土墙、路肩墙等沿线设施要加强汛期前的检查,及时发现基础冲空、泄水孔堵塞等病害,要提前进行处治,减少更大的水毁损失,利用好有限的修复资金。
(9)桥涵病害最大的特点是隐蔽,不易觉察,发展迟缓,但是一旦爆发却又会在瞬间酿成车毁人亡的灾祸。因此,对桥涵应当做到日常检查与维修并举,对发现的病害能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防止病害的扩大。
3.路面养护维修处治工艺
3.1开槽、灌缝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唧泥(浆)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以密封胶灌满为佳。
3.2雾封层施工工艺
由于目前公路沥青面层事实存在的施工离析现象或孔隙率过大。即工程先期已有的缺陷、隐患问题,有效的预防路(桥)面因此而造成的渗水现象已变得非常必要,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养护资金。
3.3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在摊铺后1~ 3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lcm)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在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随着该施工工艺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施工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成本的降低,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4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工艺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技术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料、借助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施工的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不等厚薄层摊铺技术。它具有施工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可以迅速恢复和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提高防水性和抗滑性。车辙横断面一般为下凹形曲线,其填补厚度为变量,这就需要混合料中骨料粒径按照辙槽的断面正态分布。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技术要求只有微表处工艺可以做到。因为用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配置一个“V”形摊铺槽,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浆体中各种粒径的骨料就会在“V”形摊铺箱内经搅拌按照厚度变化呈正态分布进行摊铺,同时在辙槽上方形成一定的预留拱度,为混合料经受行车荷载进一步压密作出预留。
一般来说,微表处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ld以上,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即预留适当的拱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对于早期车辙修复,微表处工艺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技术,既能节约大量养护资金又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已受到广大业主的普遍欢迎。
4.结语
公路建设是阶段性的,而养护是长期性的,预防性养护能有效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降低养护成本,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地措施推动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都匀段,王平.公路小修保养的预防性养护,公路建设,2009.
[2]杨智勇 ,高速公路小修保养维修率预测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3.
【预防性养护】推荐阅读:
预防性养护工作手册06-18
预防性试验记录09-09
公司双重预防性机制08-17
升压站预防性试验计划06-24
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表10-17
谈谈电气预防性试验工作的安全管理06-16
预防坍塌方案10-04
预防教案11-03
预防医学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