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教学实例

2024-10-06

word教学实例(13篇)

1.word教学实例 篇一

我们需要用Word 2007做一份采购合同书,它与普通Word文档的不同在于,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不需要更改的,甚至不允许更改。另外一些内容,比如涉及到公司的名称、地址、帐号等不允许出错,还包括一些可选的项目等。这种类似网页表单的文本用Word怎样实现呢?请您跟我来,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步熟悉,马上就可以做出一份满足上述要求的合同书,它定会给您以后的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1.建立文档

在编写采购合同时候,按照正常的步骤输入文档,需要注意的是留出需要单独填写的部分。在下面的步骤中,我们将最常用的文本输入格式——文本,日期,下拉列表,复选框等内容来介绍给大家。

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为Word添加“开发工具”选项卡,这是我们实现后期添加窗体控件的必要条件。在初始状态下,在菜单栏中是没有“开发工具”这个选项的。这时候,可以单击office图标(Office系列软件左上角),然后选择“Word 选项”,在“常用”标签中选择“在功能区显示”开发工具”选项卡”,就可以看到了。

2.添加控件

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开发工具”中的“控件”窗口,针对不同的项目,我们可以添加不同的控件。

显然,最常见的是文本内容的输入,它对应于控件窗口中前两个,分别叫做“格式文本”和“纯文本”。回到刚开始那份合同界面,首先遇到的是合同编号,那么它显然是一个文本输入.由于在合同封面,所以还要有一定的格式要求,这就要插入一个“格式文本”控件,这也是它与“纯文本”控件的区别。我们插入格式文本后后作如下设置:

可以看看输入完毕时候的样子。

同样的方法,完成下方甲乙双方的文本控件的添加。在“签订日期”后需要插入一个日期选择器,它的属性我们在这里就不详述了,主要是格式问题,这很好的解决了不统一的问题。与上面两项内容操作有些不同的是对于“下拉菜单”的设置。

在后面的开户行列表中,需要选择不同的银行名称,添加一个“下拉列表”的空间来实现此功能,在最后生成的文档中,可以直接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内容,而不用进行文本输入,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制作完成后,是这样的情况。

关 键 字:WORD2007

2.word教学实例 篇二

职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计算机技能相对好一些, 但是有些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对于初中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囫囵吞枣,并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学生学习Word 2010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利用Word 2010进行写作、排版、编辑、图片和表格处理,还要运用Word 2010对版面进行多个分栏。有些表格需要进行特殊的排版,插入不同特殊符号或者公式,加入页眉、 页脚、封面、目录等元素。

2. 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所以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强制给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这种 “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丧失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能动性。 学生只会生硬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实践,从而不能去运用所学的Word 2010操作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开发能力。

3. 实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Word 2010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

实例教学法是指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基础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内容,通过 ‘实例’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Word 2010教学中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课程都是枯燥的理论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采用实例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自然对学习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这样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解决,更利于其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 2) 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Word 2010需基于计算机以动手实践为主。例如,文字的编辑排版,通过上机,老师讲解范例布置作业内容,学生自主设计编排,通过这一过程的实际操作,学生对该款软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1如何创建一个新的空白文档; 2怎样才能正确输入内容; 3输入内容后如何调整格式才能使文章看起来更美观。这样的实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3) 可以改善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在上机实践课之前必须撰写实验报告,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搜集、 整理合适的案例,并熟练掌握与案例相关的Word 2010的知识。这样老师也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也给老师在实例中创新添加更多的灵感。

4. 实例教学法在Word 2010教学中的一般步骤

( 1) 准备实例。选取的实例既要典型,又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所以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并持续更新。让学生了解实例,既要务实,又要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或者课下对Word 2010操作进行了解与思考。

( 2) 实例操作。实例操作是实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应给学生讲解最基本的操作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不脱离实际地自主操作,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心得,形成对该课程、该案例的更深刻的认识。

( 3) 实例总结。学生完成实例操作以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点评,根据不同的实例总结不同的特点,发掘学生在实践中的闪光点,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5. 实例教学法在Word 2010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实例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意选择高质量的且适合学生的实例。实例应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Word 2010使用能力; 同时还应兼具趣味性,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不觉得课程无聊,从而真正掌握Word 2010操作的知识。

综上所述,利用实例教学法进行Word 2010教学,有利于学生保持课堂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人参与实践。该方法注重实现实例的过程,而不是老师所教授的课本死知识,学生亲身参与实践, 能够更深刻理解所学习的Word 2010操作知识,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符合目前的教学发展趋势,也符合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军波.最新word2010使用小技巧[J].才智,2011(18):277.

3.“实例”与教学 篇三

实例的恰当运用,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凸显知识的价值,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看不到学生学习上的潜在动因,导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丧失。过分强调学生之间学习的竞争,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造成同学之间的隔阂,妨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接受与探究关系上,过分突出接受与掌握,轻视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变成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致使学生学习自主性、创造性的泯灭。因此,新课程要求改变课堂教学这种单一、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把实例引进课堂,通过对切合教材内容的实例进行“剖析”,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例的恰当运用,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往往带着社会赋予的职业特权,人格凌驾于学生之上,在行动上把学生限制在教师认定的“允许”范围内,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消极的情绪。实例的恰当运用,能有效地促进民主、和谐氛围的生成。当教室里几十位有灵气的学生,面对来自贴近现实生活的实例,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种感觉支配下,他们思维的触角会努力去探索实例中透出的知识“光波”。这时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学生互动交流中释放出的智慧火花,能够洞悉在彼此对话中产生的灵感闪现,允许学生在可操控范围内课堂教学秩序一定的“混乱”和“不和谐”,反对追求浅层次的“异口同声”和“整齐划一”,尊重学生的异口异声。鼓励学生“即兴发挥”与大胆质疑。

4.教学经验介绍 Word 文档 篇四

尊敬的各位同仁:

我是来自小厂乡松棚营中学的张金超。首先,感谢教研室给我提供了一个和各位同行们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机会,在座的很多都是我的老前辈,有着丰富物理教学经验,说的不对之处,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2012年我校在九年级全体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加中考的35人中,升入一中6人。同时我自己所教的理综成绩也收获颇丰。今天就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和点滴做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要想让学生学习好,首先要让学生想学习,上课就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我认为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非常重要。我校九年级教师团体始终紧密团结在以冯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下,人人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冯校长带病坚持工作,在担任校长的同时还担任九年级教研组长和九年级政治课,每天早上5:40准时到校,视察完学校情况后给学生上第一个自习(5:50—6:40),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在冯校长的影响下我校教师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提前十分钟候课,利用课间时间给同学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我校大部分教师中午在学校就餐,利用中午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与相应的辅导和培优辅差;在教师们的感染下学生们都备受鼓舞,上课的精神态度一直不错,下课后,放学后,经常看到很多学生追着老师问问题,我校九年级教师还利用周日下午返校的时间轮流给学生们讲课,每次的2:30—5:00这段时间都能够完成很多的任务,在中考计算机加试和理化试验加试来临之际,我校教师还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周日下午指导学生们做习题、练实验。在这种学习氛围的感染下,在冯校长带头的领导下,虽然感觉很累,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没有怨言,都自觉的工作,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把学生抓紧些,最后的成功才能更近些,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能对得起我们多年创下的“小厂精神”这个称号!

当学生学习的态度端正了,我们才能开展教学,我想从新授课和复习课两个方面再谈谈自己教学的感受:

一、如何上好新授课。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虽然很普通,但我认为非常实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什么都很好奇,尤其对自己理解不了的现象更是非常关注。记得2008年的一天,那时我还教八年级物理课,一次讲解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课,当我点燃蜡烛用光屏找像时,我不经意的发现全班所有同学都在看我的手,连平时不爱学习的那些后进生都抬起头看光屏上有什么变化,我的头脑中立刻顿悟出一句话“原来学生们喜欢这些”。从那以后,我坚持所有的实验都拿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分享,2009年,我接手九年级物理课后,我更是把九年级学生的第一节课定义为纯粹的学生欣赏课。“漏斗下面的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越到冷水越会沸腾?”“为什么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后塑料片不会掉下来”,当课下同学们追着我问这些违反常理现象的问题时,我相信学生们已经对物理感兴趣了。

2、带领学生将物理与生活充分的结合。

美国教育家杜威一生都在倡导“教育即生活,要把教育带到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物理学科就是最好的验证。很多的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例如:雷电时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省力,下坡时即使不踩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起来觉得会舒服一些等等。

为此,我经常在教学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其实很简单。

3、让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

当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了解了物理很简单,我们再让他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我想会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物理知识,不仅有利于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能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学了惯性定律后,我就让学

生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时感受感受惯性,同时探究探究如何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和惯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讲解力学时让他们分析人走路时和早上用笤帚做值日时摩擦力的方向、为什么下雪天走起路感觉不稳;讲解机械效率时我就利用家乡特点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去洪山口的道路要做成一圈圈的盘山路呢?这种做法既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有针对性,学习起来,也就更加简单、得心应手。

以上就是我在新授课方面所总结的点滴经验,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培养兴趣”、“联系生活”、“亲身体验”。

二、如何上好复习课。

很多老师都认为复习课难上,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并制定出复习计划。

关于计划的制定,我们在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首先对学习态度和心态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和心态的调整,确定复习目标和策略,我的复习策略主要是:对全部学生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务必过关,对基础相对好的学生进行关注热点和盲点的指导。同时就复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指导,例如让学生知道如何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复习中我一般进行两轮,第一轮就是按章节的基础知识过关。第二轮按照知识点查漏补缺。

2、夯实基础,联系生活实际(一轮复习开学——四月中旬)。近几年中考试题中60%都属于基础知识的简单应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和来源。从专家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来看,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所以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以课本为线索,逐章逐节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知识点小测验)。我告诉学生在夯实基础的时候就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我还会选择贴近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消化基本概念,使学生在会背的基础上更会简单的应用。

3、加强语言表达,力求解题规范。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计算类问题虽然比较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学生们普遍存在下列问题:要么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说不出,说出来的又不全面,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因此我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寻找一些语言文字叙述的试题,先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语言,然后在课上都说出来,让全班学生集体思考这些语言叙述中哪些缺少关键点,哪些说起来更精炼,最后我再给总结,提醒学生一定要用物理语言,写出关键词,我认为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第二轮四月中旬—6月初)。二轮复习中我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为我会选择不同层次的试题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分槽喂养)。

首先我会选择一部分优等生(8人左右)每人给一本复习资料(无偿赠送),每周规定一段特殊作业(不与我的复习计划同步)按时完成,并与下周一交给我看,我会找出他们在做题中的问题给予留言。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会从课上的练习中特意的勾选出一部分简单的基础知识,只要求他们完成这些即可。中等生就是按照我的复习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讲练。

中学物理大致可以分成以下知识点的专题。

(1)光学成像〔光的直进(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

(2)电路变化(简化电路、动态电路分析与计算)

(3)力学综合(运动公式、压强、浮力、滑轮、机械效率)

(4)电学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定值电阻或小灯泡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5)电与磁的三个重要实验(奥斯特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

(6)实验专题(直接测量实验、间接测量实验、探究性实验)

其次,我会在按知识点复习的过程中收集学生易错的内容,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再次回顾练习,这一过程也叫“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我在二轮复习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两次回顾的题型练习。

5、专题复习中穿插综合模拟测试。

不管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进行的如何,我认为定时的综合模拟测试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既可以让我和学生了解复习过的内容上有什么漏洞,还可以让我了解即将复习的内容有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关注,另外模拟测试也将间接地激起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6、复习的过程是枯燥的,学生难免会厌倦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课上经常采用一些幽默性的语言来逗得学生开怀一笑。这样既使学生得到了放松,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课下对学生生活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内容都能对物理的教学有所帮助。

总之在实践之后,我觉得采用以上方法上物理新授课和复习课,效果不错。当然,上好物理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我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都应该使学生先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再提高解题能力,通过精选、精讲和精练,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2012年我校中考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这些已都是过去,我们会继续努力,因为我们代表着“小厂精神”。谢谢大家!

张金超

5.word教学实例 篇五

师:大家借助拼音已自学了课文,能把课文读下来吗? 生:能。

师:现在大家拿好书,试着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

生:(齐读课文)电闪雷鸣乌云翻,狂风猛刮树枝断,鸡鸭猫狗猪牛跑,雨点连串像条线。

师:在自学中你认识了那些字?比一比,谁认的多? 生:我认识了“云”“风”“雷”字。生:我认识了“枝”“雨”“牛”。生:我认识了“鸟”……

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能认这些字,都不用老师教了。这么多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有什么好办法快告诉老师。生:我记“鸟”时想,“鸟”和“乌”差不多,“鸟”字有一点,“鸟”字没有一点。

师:你想的真好,鸟是动物(指鸟字中的一点)这一点多像鸟的眼睛啊,乌是黑色的意思,所以没有那一点。(面对发言的同学)你真伟大,能有新发现。大家给点掌声吧!这样记很好,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我记住“树”啦,树是木字加对字。生:我知道树与木有关,所以,树有木字旁。

生:老师,我看出“树”字还是“权”字加“寸”字。

第 1 页 师:你的眼力很好,老师都没想到,你还认识“权”字呢。(师板书木、又、寸、对、权)记住一个字,复习了这么多字,还帮大家认识了一个新字“权”,你真聪明。大家齐读这几个字吧。生:(齐读)

师:大家共同合作,学的可真多。下面还有谁找出难记字的记忆方法说一说,这也是为大家做贡献啊。

生:我看出鸡鸭两个字都是家里的动物,都有鸟字旁,只是左边不一样。

生:老师,他说的不对,鸡鸭不是家里的动物,它们是家禽,家禽与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有鸟字旁。

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还能说出家禽一词。生:我是从《儿童画册》里看到的。师:爱看书就是懂得知识多。

生:老师,我也看到了“猫”“狗”“猪”都是动物,所以都有“ ”字旁。“猫”字右边是“苗”字,因为小猫叫声是“喵喵”叫,所以右边是“苗”。师:那大家学着小猫的样子叫几声吧!生:(笑)喵——喵——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以上教学片断,鲜明的体

第 2 页 现了这一教学思想。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励下,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积极思考,动脑探究,寻找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支柱。通过合作交流,促进了思维的扩展。学汉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了,汉字也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个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品尝了创造、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激活思维、陶冶性情的理想境界。

6.《Word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篇六

间:2009年3月25日上午” 3. 标题的设置:“格式”——“字体”(字型、字号、颜色),“格式”——“段落”(居中对齐)

4. 正文中文字格式的设置:“格式”——“字体”(字型、字号、颜色)5. 正文中段落格式的设置:“格式”——“段落”(缩进、对齐、间距)6. 文字的编辑:

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编辑”——“查找/替换” 移动文本 7. 图片的编辑

插入图片、设置图片大小及版式 8.艺术字的设置 9.表格的设置

9.其它的一些编辑方法(首字下沉、分栏等)10.保存文件

(三)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题进行上机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鼓励学生之间自由讨论,互帮互学。

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

(四)拓展练习

7.《信客》教学实例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余秋雨散文的创作特色,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本文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悟、赏等环节品味作品, 小组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作品中的做人理念和文化意蕴, 学习信客的职业操守和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 学习信客优秀品格, 善待默默奉献的平凡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 现在你们与异地的亲人、朋友通过哪些方式交流?

生:电话、QQ、微信、短信等。

师: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彼此沟通很轻松。然而在20世纪初的中国, 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通桥梁靠什么?靠信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 穿越时空去结识一下信客, 探究他们具有怎样的魅力?

第一板块———读———初识信客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 一会儿请同学们抢答几个问题。请看大屏幕。

师: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生:两个。

师: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生:年轻的信客。

师:文章为什么在写新信客之前, 要先写老信客呢?小组合作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生:写老信客, 是为了和新信客进行对比, 来突出新信客的诚实守信!

师:那作者是如何看待老信客的呢?

生:我觉得作者对老信客的遭遇是非常同情的。老信客对新信客的万般叮咛及殷切希望也能体现出他高尚的职业道德。

生:写老信客是为了交代年轻信客做信客的原因。

师:很好!还有吗?

生:先写老信客, 就强调了信客工作要讲究诚信。

师:咱们来总结一下。从结构的角度说, 先写老信客为后文作了铺垫;从内容来讲, 交代了信客从业的原因, 还强调了信客职业道德, 就在一个信字。这些使得新信客成为可以让人信赖的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是否愿意做信客?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后来又答应了?

生:他被老信客的精神打动了。

第二板块———悟———走近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当信客, 后来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打动, 做了信客。信客的工作同学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生异口同声:苦!

师:接下来, 让我们走近信客。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 边读边思考, 信客的工作很辛苦, 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圈点勾画出来。 (生埋头勾画。)

师:好, 谁愿意把你探究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文章第3段写老信客的家“破烂灰黯, 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这就能看出, 信客很穷, 他生活得很不好。

生:沿途投宿, 捡便宜的旅馆住, 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

师:看来做信客不仅收入微薄、不能够致富, 而且生活拮据。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信客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从第5段中的“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可以看出信客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师:信客是用双脚来跋山涉水, 传邮万里确实很辛苦。

生:还因为他身体也不行了。

师:你是从文章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章第12自然段, “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 一犯就想到老信客, 老人什么都说了, 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职业对身体不好。

师:看来, 终年劳碌奔波, 当信客还会有职业病。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还有, 信客这个职业很凶险。

师:凶险, 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文章的第23段, “这条路越来越凶险, 我已经撑持不住了”。

师:非常好, 请坐。文中“凶险”还表现在何处?

生:老信客一时糊涂, 仅仅裁了窄窄的红绸子, 却被人糟蹋了一生的名誉, 再也直不起腰做人。

师:这也是人生的教训“勿以恶小而为之”, 同时我们也感到了诚信是多么重要啊!

生:村里人对他的怀疑。

生:他在城市里被别人诬陷, 还被送进了监狱。

师:很好, 还有没有?

生:他为村里人办事, 可是还要挨骂。

师:是的, 他除了忍受风餐露宿, 挨饿受冻, 还要承受无端的猜忌、憎恨、遭人诬陷、饱受欺凌。同学们, 在众多的事件中哪件事最能体现这种凶险?

生:就是他被诬陷私闯民宅, 被当做小偷抓进巡捕房这件事。

师:信客辛辛苦苦给他送信, 那收信人是怎样对待信客的呢?

生:先说不认识, 而后诬陷他是小偷, 最后还打了信客两个耳光。

师:看来, 这个职业真够危险的。下面我们齐读第20、21段来进一步感受信客的苦和“凶险”。

师:好, 我们就以一颗真诚的心来齐读“一次, 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一间房子”开始 (生齐读。)

师:面对这种心灵和身体的侮辱, 信客是怎么做的?

生:信客说怪自己。

师:能把相关的语句读出来吗? (生读“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出来……蒙受阴影”。)

师:受了侮辱不能说, 而且还要为侮辱他的人开脱, 可见信客这个职业怎一个“苦”字了得啊!同学们, 你们能感受到这种苦吗? (生点头。)

师:信客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疾苦、心灵饱受痛苦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了几十年,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第三板块———赏———品析信客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文中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性格的句子, 并将你的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生相互讨论。)

生:信客任劳任怨。他理解在外谋生的人, 也理解家属, 只要有求于他, 再辛苦也在所不辞, 有时还忍受无端的猜忌和羞辱。

生:他还是个非常诚信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当他不当信客的时候, 还有很多人去看望他, 这就证明他这个信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这都是因为他的诚信。

师:很聪明, 从侧面展现了信客的诚信无私。

生:他洁身自好, 不雁过拔毛, 不怕别人怀疑。

生:他待人宽容, 从文章第27段“信客对他非常恭敬, 请他不必把过去了的事情放在心上”这句话, 可以看出他非常大度。

生:老师我补充, 他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不公, 回乡后没有挑事, 也没说他任何坏话, 他用自己的屈辱保护了一个家庭, 他多无私!多宽容!让我肃然起敬!

生:他还很善良。文章第18段说, “他能不干这挡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们也是同乡, 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 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说明他是凭借一颗善良的心甘愿为乡间服务。

生:信客的阅历还让他增长了才干, 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师:奔波劳累的信客生涯尽管一片苦楚, 但是磨练了他的意志, 增长了他的才干, 成为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是啊!信客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疾苦的情况下, 依然坚守了几十年。他任劳任怨, 在最需要信客的时候毅然挑起了生死祸福的重担;他诚信无私, 报丧时他会绞尽脑汁用委婉的语气劝慰家属;他善良宽容, 为了不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他选择去忍受无耻的诬陷;在辛苦的历练中, 他丰富了阅历, 提升了自我, 迎来了人们对他的尊敬。

第四板块———评———赞赏信客

师:同学们, 现在, 当我们再阅读余秋雨的《信客》时, 是否又多了一份感动, 多了一份敬仰。那么请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 饱含深情地为信客写一段颁奖词。 (生埋头写作)

生:有一种人, 他们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 他们甘心做鸿雁传书的信者而无怨无悔;有一种人, 他们风餐露宿只为架起沟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他们用肩挑, 用背驮, 用手提, 只为送去人间冷暖。

师:生动再现信客之辛苦, 情真意切。

生:他在月明星稀时出发, 唯有清风相随;他在高山险滩间跋涉, 唯有险阻相伴;他在寂寥的途中穿梭, 唯有坎坷随行。他用几十载的光阴去传递人世间温情脉脉, 换回的却是猜忌、呵斥、诬陷。面对这一切, 他选择用几十年的艰辛困苦镌刻下一个“信”字。 (掌声响起)

师:生动地再现了信客人性的光辉, 你真正读懂了信客, 让我们对信客油然而生的一种敬意。

师:斯人已去, 精神犹存。信念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的生活里, 也有着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的平凡人, 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老师想聆听你们的心声。

生:我觉得生活中无私奉献的人很多, 像清洁工, 他们虽然从事着又脏又累的活儿, 但他们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他们是可敬的人, 但是有时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应该给予所有无私奉献的人以应有的尊重和感激, 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不要失去了才怀念遗失的美好。

师:说得真好!他告诉了我们要珍惜、尊敬身边默默奉献的人!

小结:普通人也能以崇高的方式生存。信客走了, 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 他带不走的, 是一个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烙印;他带不走的, 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 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业: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6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信客》是一篇感人至深、人文色彩很强的散文。我觉得教师要想引领学生深刻感悟信客的人格魅力, 从而深入思考人生, 必须以信客的形象为着眼点, 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以课文蕴涵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如下几方面的安排:

首先, 谈话式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文本对话, 信客的精神感动学生, 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升华。

其次, 巧妙预设话题, 引领学生与信客对话, 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维, 都有机会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

再次, 走进自我, 情感得以内化。我设置为信客书写颁奖词这一教学环节, 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信客、与自我的心灵对话, 更能深刻体会到信客的人格魅力,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情感世界沟通, 文本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净化、提升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不足之处:

第一, 学生在教学中能感受到信客的任劳任怨、待人宽容、诚实守信、默默奉献等精神, 但这些感受是零散的, 肤浅的。在教学中如果适时地介绍余秋雨及其散文意蕴等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信客是凭着这些美好的品质, 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样学生对信客的形象就上升到生命和人生的高度。

8.中职计算机word教学难点分析 篇八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word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58-02

一、关于Windows XP以及word 2003

Windows XP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款视窗操作系统,它是实现人与计算机进行直接交流的一个操作平台。而Word 2003则是实现文字处理的主要的功能的一款应用软件,它可以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如改变字体的颜色、大小,以及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等基本功能。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尤其对中职学生来讲,学好word 2003 是踏入社会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的技能了。

二、中职计算机word教学难点

中职计算机word课程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广泛的开展,但是,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教学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中职学生来讲:他们对word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之处,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往往对计算机word这部分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对其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这样的学习态度往往使得学生在计算机word教学课堂上出现不能遵守课堂纪律、玩游戏等现象的发生。

第二、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师来讲:部分的中职教师往往会存在职业倦怠方面的问题,他们对于中职学生学好计算机word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是一带而过,或者是仅仅讲一些word最简单的使用的方法,对知识点没有形成一定的针对性,这样的粗糙的计算机word教学课堂,往往会使得学生更加失去学习的兴趣,对课堂难以控制。

第三、对于现阶段的中职计算机word教学方法及模式来讲,它的教学模式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使得计算机教师并不能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往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同时,就目前的中职计算机word课堂教学来讲,同样存在着课堂纪律涣散、以及课堂气氛浮躁等等问题。教学内容方面,同样存在着较于社会的发展比较落后的现象,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学生对于word的学习,仍然处于停滞的状态,教学内容只是注重于word的基本菜单等等的操作,并没有与实际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使得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低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并没有达到社会工作单位的用人要求,因此,他们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针对word教学存在的难点提出建议

首先,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中职计算机word教学的理念,教师应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互动,通过调动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word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关于word 的有关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抢答,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或者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排版、编辑好的作品等的实现方法,来引发学生对于word的好奇心,使其能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将学生对学习word的兴趣积极的调动出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灵活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实践空间,释放学生创新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等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不同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

最后,教师对学生应采用个性化作业和考核方式,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为考核它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的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调节以及控制。但是对于计算机word的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来讲,应该摒弃传统的纸质式的考试模式,这样的考核方式,往往会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考核方式,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新年贺卡、生日贺卡寄给远方的朋友,制作“母亲节祝福卡”送给妈妈…… 经过收集资料,精心设计作品,最后学生对Word的页面设置(即卡片大小)、打印预览等许多功能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艺术字工具栏、图片工具栏、格式菜单中各项功能都运用自如了。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把作业与考试结合在一起,使计算机成为学生的一个应用工具,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显著的体现出来。

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重要的重视,同时实践的部分,也对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有了更好地考查,通过教师现场点评,学生点评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使得自己的技能等到了充分的提高。以达到用人单位标准、以及达到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结语: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计算机职业方面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的调整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一技之长,顺利的踏入社会的大门,更加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素养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贵玲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2,13,(02),114-115.

[2]关艳艳,浅谈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5).

9.word教学实例 篇九

故城县衡德小学 王静

[学习目标]:

1、掌握插入图片,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

2、掌握插入艺术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学会简单修饰文本框的格式。

4、学会总结一定的操作规律。

5、对关心疼爱自己的人学会感激和回报。

[重难点]:重点: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与文本框的方法,掌握图片与艺术字格式的设置方法。难点:图片格式设置方法(突破方法,教师引导)。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导学

[教学准备]:范例贺卡(2张)图片素材文件夹 导学材料

网络畅通的多媒体教室

引导:[提出任务] 师:在上课前我先出一个常识性的题目考考大家,母亲节是什么时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父亲节呢?爸爸妈妈整日为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操劳,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学会回报母爱,感激爸爸妈妈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同学们,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大家要不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上我们的祝福呢?(同学们回答:要的)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ord中制作即漂亮又经济实惠的电子贺卡。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2张利用Word制作的贺卡。(有感情地朗读贺卡中的文字)

[展示]。这一张是送给母亲的贺卡的底色色彩鲜艳,而且图文并茂,有效地表明了作者的心愿,这将是妈妈在节日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刚才我们欣赏了2张贺卡,同学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怎么制作贺卡,是不是?老师以送给妈妈的贺卡为例来给你们示范一下。做好贺卡需要连闯过三关。第一关:页面设置。要先选择贺卡的大小以及纵向的贺卡还是横向的贺卡。这些,我们可以在页面设置中进行设置(演示并讲解)。

学生操作

进行了页面设置接下来就该输入我们祝福的话语了。[提问]可是一张只有文字的贺卡同学们说好不好看呢? [回答]不好看。

[导入]我们刚才欣赏的几张贺卡都是因为插入了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图文并茂才变得精彩的。下面进入第二关:如何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呢?也是今天闯关中最重要的一关。

第二关:插入图片与艺术字教授新知:

[演示讲解]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图片”命令。它的二级菜单下有哪些项呢?剪贴画、来自文件、自选图形、艺术字、图表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插入图片的来源。找“插入”菜单中“图片”,我们选择“来自文件”,注意“查找范围”,一定要找对我们所需图片的放置位置。可是这时的图片尺寸大小可能不太合适,我们可以单击图片,图片的上下左右四条边和四角上出现8个小方块,我们叫它尺寸控制点,移动鼠标,使鼠标处于其中一个尺寸控制点时,鼠标指针就变成了双向箭头,然后我们沿着箭头的方向拖动鼠标,就能改变图片的尺寸大小了。

怎样才能使图片变的更漂亮呢?图片与文字一样可以进行修饰,选中图片——格式菜单——图片命令,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修饰方式——选中图片,击右键,选择“显示图片工具栏”,这种方法快捷方便。同学们试着练习如何把自己的图片修饰的更美观。

插入“艺术字”的方法与插入图片类似,请同学们进入第二关自己去试着插入并美化图片与艺术。第三关: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与插入图片,并修饰文本框,美化我们的版面。

同学们都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下面进入第三关:“插入并修饰文本框”,(教师演示)单击“插入”菜单——文本框,有两种方式“水平”与“竖排”。我们先选择“水平”,鼠标指针变成了“+”,按住左键不松手,拖动出的矩形块就叫做文本框。修改文本框的颜色与线条。文本框是一种即可以输入文字又可以插入图片的图形对象,可以随意地修饰与移动位置。下面在文本框中输入我们要对妈妈说的话。文本框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普通页面中一样。自己试着去练习。我们把刚才的图片插入到文本框中来,大家看一看,我们要适当地调整图片与文本框的大小,让它两个大小相应(再一次巩固图片的插入)。我们要把文本框的位置适当进行调整,将鼠标指针移动边线上,鼠标指针变成四个方向的箭头,按住左键不放,将文本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文本框的修饰与图片的修饰几乎完全一样,同学们自己去试一试,美化我们的文本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鼓励优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要虚心请教。

第四关:美化完善自己的贺卡。

我们大家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而且布局要合理,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协调一致,才能够充分表达我们的主题。接下来,同学们适当调整图片、艺术字与文本框的位置,并加以修饰。

大功告成总结:[提问]请同学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了些什么?

10.6燕子专列 教学设计-word 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

第 1 页 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3、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第 2 页

4、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5、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第 3 页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11.课堂教学实例效果分析 篇十一

下面我就我平时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谈为了达到这样几个的目标可尝试做一些必要的教学改进,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给予

指正。

一、化学教学片段

1.有关物质分类的复习

传统教学模式:回忆各类物质的概念→书写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根据概念判断物质类别→各小组交流讨论构建物质分类体系→巩固练习。

改进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游戏形式认识各类物质的概念(注:每位男生或女生代表同类元素的原子),而后由各小组进行讨论后交流上台表演:例:混合物—男男 男女男、纯净物—男女男 男女男或男男 男男、单质—男男 男男或女女 女女、化合物—男女男 男女男或男女 男女→各小组学生书写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根据组成元素和学生游戏法对概念的理解判断物质类别→各小组交流讨论构建物质分类体系→巩固练习。

2.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复习

传统教学模式:回忆各类反应类型的基本概念以及以字母形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书写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小组学生分析讨论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再结合概念和上述活动展示的基础上判断各化学反应的类型→巩固练习。

改进教学模式:相关知识的复习链接(各小组学生书写本节课所用相关物质的化学式并进而判断它们的各自物质类别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学生整理回忆在学案上书写各类反应类型的概念→教师提出要求由各小组学生想一些方法来形象地帮助理解各类化学反应类型→各小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讨论活动(在这期间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有画图展示的、有用积木表演的、也有用人表演的等多种形式)→教师请2~3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有用多媒体展台展示讲解图形示意的、也有用多彩磁贴在黑板上展示分析的,更有学生小组上台表演的——如化合反应:男+女→男女、分解反应:男女→男+女、置换反应:男1+男2女→男2+男1女、复分解反应:男1女1+男2女2→男1女2+男2女1)→学生书写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小组学生分析讨论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再结合概念和上述活动展示的基础上判断各化学反应的类型→巩固练习。

3.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按课本用试管演示做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小组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并比较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巩固练习。

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各学生小组在覆膜纸片上进行分组对比实验→学生观察并在导学案上记录现象→学生小组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并比较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巩固练习(学习过程在导学案上落实)。

二、教学片段评价及反思

上述对这些教学片段的改进我认为关注到了学生以下的几个方面:

1.关注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改进后的教学明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化学实验的作用,同时将一些演示实验改进为分组实验,极大地发挥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还将一些素材改编为学生分组游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有兴趣。

2.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

改进后的学习方式避免了教师一言谈学生被动接受的低效率学习形式,能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做—写—说—用中去获取并运用知识。

3.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改进后的学习方式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设计了一些学生易懂易接受的内容,课堂上能多采取学生易接受的学习形式如分组实验、学生游戏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的知识应该会更加深刻。

4.关注了学生的学知识和重在用知识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同时也使学生在用知识的过程中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很好地达到了学知识—用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

12.中职计算机word教学难点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中职教学,计算机课程,word教学

word是办公软件中最常用的对文字进行处理的软件, 其操作简单, 易于学习, 利用整理, 是一种在现代社会被广泛应用的基础软件。 因此, word软件的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这对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 都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计算机课程的基础学习不牢固, 就会对以后的计算机运用能力造成影响。所以, 学好计算机word操作, 可以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自身素质, 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1.word教学的现状和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功能不断更新, 我国计算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信息化技术成为社会的主导, 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 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计算机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虽然计算机教学已经发展一段时间, 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提高, 但是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中职院校, 其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存在一定问题, 导致中职院校并未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懈怠。

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 微软的Windows系统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最基础功能的word操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能力。 中职学生掌握基础的word操作, 并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已经成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必需的一种能力。 所以, 中职院校要重视计算机word教学, 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wor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word作为基础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 其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 虽然由于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word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型课程, 导致老师和学生之前存在问题,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2.1教学方式传统, 与教学内容不适应。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只是作为知识的灌输者, 完成教学任务就行, 学生的自主性较差, 没办法和老师形成互动, 相互交流, 促进思想的碰撞, 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 但是word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 更注重学生的实践, 不仅仅需要理论的学习, 还要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并熟练运用, 更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 因此, 传统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并让学生丧失学习热情。这样, 自然达不到所需的教学效果, 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与教学内容产生矛盾, 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不足的现象。

2.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存在差异, 没有因材施教。

由于现在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 一些学生在学习word操作课程之间就有一定的基础, 使他们上手快, 进度超前, 这样的学生只需要老师对其已有的基础进行加固, 并适当引导, 提高其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鼓励其进行自主学习, 就会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 部分人没有计算机基础, 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认真教导, 仔细讲解, 让其真正了解和掌握计算机。 这部分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自然比不上那些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 而很多老师一视同仁, 导致老师无法把握学习进度, 造成有基础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没基础的学生则掌握不够熟练。

2.3只重视理论教学, 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计算机的word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老师光讲理论是无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操控计算机的。 而且只靠老师讲解理论, 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 学习热情就会丧失, 听课效率也会下降, 有时候甚至发生老师讲完这节课学生立马忘记的情况。 学生学了课本上的东西, 却无法理解, 最终还是不会很好地操作word系统。

3.如何解决word教学中的问题

要解决word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就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课堂变得活泼, 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重点的掌握程度。

3.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并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能够让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 需要老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课堂变得活泼起来,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这样,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也能让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重点部分进行重点讲解, 保证每个学生都掌握学习重点。

3.2老师要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计算机课程注重的是实践能力, word教学只是最基础的计算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有一部分学生提前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能而另一部分毫无基础的现象, 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材施教。 要对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进行提高性教导, 使其掌握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而对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则要耐心教导, 让其打好计算机基础。

3.3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老师要在讲课过程中不忘对计算机实际操作的练习, 要将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让学生及时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 也可以激发学生对word教学的兴趣, 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扩散,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越来越重要, 而word操作系统作为最基础的计算机运用显得愈发重要。 因此, 中职院校要重视计算机教学, 提高word教学的水平, 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秋莲.在中职word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5) :157-157.

[2]但春燕.中职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 (Word) 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 (5) :177-178.

13.教育教学案例分析WORD 篇十三

——第三届教师基本功大奖赛理论考试模拟练习

(一)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教科室(2010-1-28)

第一部分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转载请保留出处。【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案例二】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志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

1、林崇德教授把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文化知识,指的是与教育有关联的综合性知识;(新的课程结构尤其强调教师应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具备跨学科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也就是怎样教书育人方面的知识。

2、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①信息能力

教师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指导学生去独立地获取知识。(指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的一种新的能力,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整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②教学能力

驾驭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是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肢体语言,音像讯息等)④组织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能力,许多案例都会涉及这方面内容。⑤教育科研能力

同时也包含一种扩展的专业知识能力(此外,还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与原有的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相比,现代教师将更富有创造性,不仅会教书而且会编书,现代教育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案例三】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案例四】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一评析。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2)改革课程结构。(强调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3)改革课程内容。(内容要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4)改革课程的实施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改革课程评价方法。(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结果的评价,而新的评价改革则更强调发展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态度和能力,在评价的理念上更注重期望与激励);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课程设置作一评析”和“教学评价作一评析”。

(1)动物学校的课程的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案例五】

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相同的权力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①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

②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

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五年级的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从学着做。)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

(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

(5)“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案例六】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实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问:

1、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

2、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有关知识:

1、探究性学习概念

在学科领域或现实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①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使教学策略发生转变。使得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但是由于信息媒体的介入,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再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④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1、符合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2、提出探究的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

3、从意义的四个方面去答。【案例七】

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相关问题。开学不久,校长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在会上宣布,今年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都要申报课题,并由学校的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然后要将研究的成果公布并进行评价,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将作为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校长还没有说完,下面便议论纷纷。我觉得学校的这项要求对我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是教数学的,平时除了教学就是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我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出以前在师范学院学的教育学书,翻阅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章,了解到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等等,教育研究的过程包括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论文撰写等等,可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确定研究的问题”就把我难住了,我思考了很久,不是我想到的问题早就有教育专家研究过了,就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在办公室里等许老师来。许老师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已经发表了3篇文章,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教师,我想他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展的这么好,我一定要认真向他请教。

许老师来了,他说,教育教学研究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首先因为我们是中学老师,缺乏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要想向教育家式地进行实验研究,这是不可能的;要想通过大量的调查来进行研究,也不现实。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再找几期进行教育类的杂志,将这些内容翻阅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文章的,再看看当前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些文章中有几篇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将这些文章复印下来,回家以后仔细琢磨,根据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材料,对这些文章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就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学书,然后选择里面的一个原理,先将这一原理介绍一下,然后根据教育学书的叙述,写你是如何根据教育理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很简单,你按照我的说法做,一定会有收获的。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

上课铃响了,我急忙走向教室,心中十分困惑:教育、教学研究就是这样的的吗?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就这么简单?

1、你对案例中的许老师做法有什么看法?

2、依你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教研工作的有关知识:

1、教研工作的必要性

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教科研能力。

开展教育研究,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置身于现实的开放、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够随时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显然,这是专业研究者所无法替代的。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单凭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基础和原有教学实践经验是不够的,难以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把教育原理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育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

2、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开展教育研究,教师不再成为理论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理论运用与实践于一体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直接参与教育研究,研究的问题提出和假设完全是依照实践的需要,是实践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实践也为教育理论运用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实例,因此,教育研究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c、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3、教研工作的定位与方法:

a定位:立足点-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生长点-改革创新出精品。b方法:

(1)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教师具有兼任“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研究技能之外,还要培养起研究的心向和责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研究者,要结合课题研究,解决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的教育者”,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2)要熟知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方法(3)要积极探索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研究(4)要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

(5)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案例中的许老师做法有什么看法?”“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1、在动机上,许老师从事教学研究是以达到功利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发表文章,而不是作为职业者和研究者的角度,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动机缺乏持久性;在方式上,许老师仅仅重视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没有自身的的实践,没有自己的创新,因而其教学研究是没有深度,难以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

2、①要提高认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教师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多的,除了必学“两学一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本学科报纸杂志(至少订阅3~5种)外,还有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撰写的专著及教育教学理论。②要要熟知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③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投身于教学改革。

a、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教学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要注意积累第一手资料; b、在实践中开展研究

教学后记:每次教学结束,教师可以回味教学过程,分析得、失,作到心中有数,得,得于什么?失,失在哪里?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过程或辅导过程录制成“可视个案”录像,进而围绕案例,展开集体研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案例分析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有助于教师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可以为新教师和一般教师提供可参照的学习榜样,可以帮助他们尽快上路;研讨课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课,供大家研讨;评优课则以对优质教学为目标,通过对优质教学的追求,促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④要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要合二为一,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文章,要不断总结教学、教研、教改经验,写出一些有较价值的论文(含经验总结、实验报告),以指导学科教学。每篇论文应力求突破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⑤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

教育研究务求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既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教师搞研究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从身边的问题入手,研究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以及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第二部分 【案例8】

“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参考答案]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案例9】

“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案例10】

“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案例11】

“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案例12】 “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种方式最好。【案例13】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案例14】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案例15】

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案例16】

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案例17】

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案例18】 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案例19】 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案例20】

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参考答案] 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案例21】

欣赏“每一个”学生----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人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案例22】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案例23】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案例24】

《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参考答案] 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的素质。

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拟的。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案例25】 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案例26】

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参考答案] 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案例27】 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案例28】 “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案例29】 绿色的启示

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馈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 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情境和氛围。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教育教育学笔试全攻略案例分析题 [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参考答案]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2]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3]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4] “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参考答案]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案例5]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6] “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案例7]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参考答案]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8] “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 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案例9] “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参考答案] 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案例10]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参考答案]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11] “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参考答案]:

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种方式最好。[案例12]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案例13]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案例14] 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案例15] 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案例16] 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案例17] 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案例18] 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案例19] 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参考答案] 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案例20] 欣赏“每一个”学生--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1.[案例]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2、[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转载请保留出处。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3、[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 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案例]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5、[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6、[案例]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7、[案例]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8、[案例]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9、[案例]欣赏“每一个”学生--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人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

10.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 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11、[案例]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12、[案例]《请善待学生的评价》

1998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成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的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我们在埋怨学生不通人情时,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们在埋怨学生素质低时,我们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的素质。

再说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远不是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所能比拟的。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13、[案例]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

14.[案例]成功解决学生冲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象恨不得把对方约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俩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

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

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

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辩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观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15、[案例]一次关于作业的讨论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答案]一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已有的知识。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

21.[案例]“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

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教学案例分析及解答

[参考答案]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16、[案例]绿色的启示

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馈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情境和氛围。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7]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8]一班的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 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分析]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A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而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

B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案例9]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分析]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①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②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③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案例10]常州实验初中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分析]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案例11]高老师今天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到:“高老师,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终于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上初中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你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理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你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高老师,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

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分析]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该案例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

①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②重教书轻育人。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③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④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

[案例12]翠竹中学的殷老师设计的历史教学情境片断如下: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纸,你们知道有哪些种类的纸吗?要求学生每小组推一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所收集的各种纸张,并说说各种纸的用途。

2、教师设问;我们的祖先在纸未发明之前是用什么材料来进行书写的呢?学生讨论猜测若干材料,答案新奇的给予赞赏。

3、探究: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毛笔分别在事先准备好的纸、帛、竹简、陶片等材料上书写一段文字,并说一说帛、竹简、陶片等材料的缺点,感受纸的优点。

4、延伸:教师出示“韦编三绝”、“学富五车”、“留取丹心照汗青”三个典故,孔子、惠施、文天祥三个人物,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并说说这些典故的来历(主要与竹简的关系)说明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的不便,并渗透情感与态度教育。

请问:殷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新课程的理念?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这些新课程的理念。

[分析]

1、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对学生来说感到新奇的问题情境,例如“造纸术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纸‟ 字的来历”、“其他国家用什么材料进行书写”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设计了较多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各种材料上书写、上网搜集有关纸的材料、做一做造纸试验等,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并注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上一篇:转正自我介绍下一篇:给女朋友的平安夜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