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2024-09-28

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精选6篇)

1.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篇一

《新编军事理论教程》知识点

20130122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4.中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

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9.国防建设的概念。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国防政策的概念。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11.武装力量的概念。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1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13.国防动员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步骤。

14.人民防空的概念及其基本手段。

15.防空袭的方式方法。防空警报的分类及其音响特征。

16.新“三打三防”的基本内容。第二章 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的含义及其内容。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性的军事著作。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4.《武经七书》。

5.《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内容。6.《战争论》、《战争艺术概论》、《海权论》、《总体战》、《制空权》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8.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9.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0.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11.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

12.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内容体系。

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1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6.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17.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8.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三个时期”、“三个战略关系”和“两个不相适应”。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1.战略的含义。

2.军事战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3.国际战略环境的概念。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特点。

4.国际战略格局的概念。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5.冷战后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

6.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安全战略。

7.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8.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9.我国陆地边界线长度,海岸线长度。直接接壤邻国个数。海上邻国个数。国土总面积(陆地+海域)。10.南海周边最早向我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名称。抢占我岛礁最多的国家名称。

11.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12.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主要表现。

13.南海问题的由来。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主要措施。

14.国际社会公认的“三股恶势力”。15.中国安全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16.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思想。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1.军事高技术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2.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3.导弹基本组成及其分类。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的主要区别。

4.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5.侦察监视技术的定义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现代侦察监视系统主要组成。6.雷达侦察的优缺点。

7.“声纳”一词的含义及其主要用途。8.伪装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措施。9.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10.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

11.航天技术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其军事应用。12.军用卫星的分类。

13.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C4ISR的含义。

14.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15.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类型。

16.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特点。17.非致命武器的定义。

第五章 现代战争

1.现代战争的含义及其特点。

2.历经数次军事变革,四次较大战争形态的演变过程。

3.现代战争起因复杂的主要表现。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5.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6.非军事战争行动的主要表现形态。7.信息化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8.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主导型战争形态。

9.海湾战争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10.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11.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措施。

2.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篇二

关键词:南平凶杀案;新编语文教材;人生观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49-03

福建南平“3·23”特大凶杀案的发生,面对着这样的惨剧,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教育孩子们要坚强、要勇敢,告诉他们,悲剧结束了,我们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保证他们不会再遭遇这样的噩梦。面对这样的惨剧,再联系我们身边的中职学生的现状,不得不引起在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思考和警戒。(就在我此论文成稿之后,又惊爆新闻:4月9日,汕尾陆丰市甲东镇甲东中学一名初二级学生因与同学发生口角,就自带硫酸泼洒同学,造成18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因为,目前,我校的许多学生进校之后,都是有失败感。第一,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人家庭。第二,学生多为中考的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第三,受传统观念影响,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第四,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更早步人社会,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生观教育是何等重要的课题呀!

一、选用新编语文(基础模块)教材的背景

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等必修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教材进行了统一规划并组织编写并将陆续提供给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选用。

新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对于提高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新教材提出了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要求。

二、新编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中的人生观

教育是何等及时

人生好比走路,一个人一生就是走一条路。往回看,自己走了一条什么路;往前看,将要走什么路。每一个人都在人生路的一个点上,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中职学生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是他已经走了十几年了。因为上了中等职业学校,十几岁就有失败感,他们的人生路怎么往下走?我们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路上失败了,是不是在其他方面也失败了?应试教育失败了不要紧,还有其他的路可走。人生的路千万条,不是只有一条的。但他们没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很成问题了。所以,如何使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是每个学生都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社会和国家要帮助解决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让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有阳光的人生、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三、入选母爱课文,这是人生观教育的

重要内容之一

众所周知:“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母爱常被描绘成母亲对子女的恩情,是无私、伟大的爱,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所以,无论是在小学课文,还是初中课文,甚至是2009年刚刚使用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都巧妙的入选了关于“母爱”的课文。

(一)老舍的为纪念母亲而写的《我的母亲》是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老师在教学中须通过感受母亲勤劳、奋斗、奉献的一生体味“我”对母亲的敬仰,挚爱与怀念。领悟母亲平凡中的不平凡,以及“我”怀念母之情蕴含的淡泊名利,求真求纯,博爱达观,坚韧奋斗,默默耕耘的人生志趣。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联想法——联系学生们在小学早已耳熟能详的古诗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生共同背诵古诗,师生互动,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麻雀》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这是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作家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

(三)恰好我在讲述这篇课文时,福建南平惨案发生了,联系这一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刘瑞英是福建南平环卫工人,3月23日她在实验小学门口扫地。当凶手杀孩子时,她倒拿扫把冲了上去。刘瑞英身后的三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被她护住了。凶手挥舞刀子试图残害刘瑞英身后的孩子,他竟然无法通过这道看似赢弱的屏障,那是人间真正意义上的铜墙铁壁。这是现实版老鹰捉小鸡,母亲的真正含义是博爱。

这样的联想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课堂上,教师由中专语文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又引申到学生初中的熟悉课文,既达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又使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既品味老舍这位作家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所达到的真切感人,感召心灵的艺术境界,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修养。

四、真、善、美犹如武夷山玉女峰的

三姐妹,难解难分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的先哲,把人类对于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追求,概括为容量丰富、精炼准确的真、善、美三个大字。真、善、美犹如武夷山玉女峰的三姐妹,难解难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使人生充满真、善、美。如,在新编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中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的《一碗清汤荞麦面》的课文。这是日本作家粟良平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母子三人在突然遭受厄运之后顽强不屈、奋发上进的故事,同时,以北海亭面馆夫妇每次悄悄地为母子三人多加面的份量,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与人间的真情。讲授这篇课文,我仍然既为母子三人面对困境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北海亭面馆夫妇默默关爱、激励他人的情怀而震颤。

五、无悔地去对待多姿多彩的人生

人生百年,若白驹过隙,在时空的经纬所编织的生命中,我们曾循着那密密的针脚,看到过绚烂如朝霞的欢乐彩带,也发现过郁黯如愁云的痛苦症结。但是,无论扯起生命的哪一根经脉,我们都需要无悔地去对待!

如,新编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下册《石缝间的生命》一文,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激情勃发的抒情散文。石缝间的生命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异常艰难、严峻,但生命所表现出来的顽强而坚韧的生命意志,那勇敢无畏的拼搏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说:这是一篇开展人生观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好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导入部分让学生欣赏一组长在石缝间的小草、小花、小树,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前对石缝间的生命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抛出话题,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处处会遇上逆境。但是,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里程碑。让我们珍惜生命、敬重生命,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因为困厄的境遇会使你的生命变得更为坚强,也只有在这时,你才会感受生命的伟大。通过“阅读——交流——畅谈”三个环节,立足文本,联系生活。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一步步认识到作者所要告诉人们的面对困厄境遇态度和方法。

无独有偶,我在上到这篇课文时,震惊中外的王家岭“3.28”事故发生了。这些在尘世间摸爬滚打久经历练的矿工兄弟,吃树皮、喝脏水、把矿灯收集起来,以保证救援到来的那一刻,它们还能准确指示自己的方位。生的信念,生的毅力,让这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兄弟成为光彩照人的群体。正如清代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就是对王家岭“3.28”事故和《石缝间的生命》课文的最好诠释。这种课文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使同学们懂得了:我们一生的时光,该会有多少故事编织而成?那些稍纵即逝但却潮湿双眸的份份情怀;那些虽然久远但也难忘的段段往事,将成为我们心中隽永的温馨,任岁月侵蚀,心境变迁,也不会漠视,也将永远珍惜。因为那份份情怀、段段往事,都向我们展示生命真实的內容,真实的情感。

最后,我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苏轼:“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高尔基:“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马克思:“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进行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上取的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新编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中的人生观教育决不是学生茶余饭后消遣的东西,它在中职学生现实的生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新编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中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浸透着作家对人生的探索、追求,有的是直接塑造了富有进取精神,勇手追求人生价值的鲜明人物形象。这些作品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崇高的思想感情和坚强的性格方面,在中职学生现实的生活,乃至今后的就业和创业中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解读[Z].2002.

[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3]李永田,胡相峰.思想教育艺术漫话[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

3.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篇三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

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来源:考试大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

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

12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

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来源:考试大

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

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

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119、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

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13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13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136、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137、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138、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139、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140、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14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142、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143、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144、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45、中学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4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7、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148、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49、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50、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51、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152、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4.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篇四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曾国藩祖父提出的“三不信”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贵人 B、医药 C、僧巫 D、地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靖港之战的获胜方是()。

A、绿营兵 B、淮军 C、湘军 D、太平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下面关于倭仁及其生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清大臣 B、道光进士

C、《倭文瑞公遗书》 D、藏族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清代翰林生活的课程不包括()。

A、习武明志 B、敬 C、静坐 D、读书不二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中国留学生之父指的是()。

A、叶祖珪 B、严复 C、容闳 D、伍廷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对联“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尔曹”的作者是()。A、叔侄 B、兄弟 C、祖孙 D、父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下面关于李秀成生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名李以文 B、广东人

C、太平天国运动著名将领 D、出身农民家庭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天京事变发生于()年。

A、1886年

B、1876年 C、1866年 D、1856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的作者是()。

A、何炳棣

B、赵烈文 C、雷海宗 D、陈梦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曾国藩提出团练的“团”指的是()。

A、团结兵民

B、兴兵之计 C、连坐之法 D、保甲之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能静居日记》的作者是()。

A、赵烈文

B、覃梓珊 C、刘坤一 D、刘义坤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2曾国藩死后的谥号是()。

A、文恭 B、文恪 C、文忠 D、文正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天京事变发生于()年。

A、1886年

B、1876年 C、1866年 D、1856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曾国藩提出团练的“团”指的是()。

A、团结兵民

B、兴兵之计 C、连坐之法 D、保甲之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其国籍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哪一方的胜利结束?()

A、西晋 B、后梁 C、东晋 D、前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7清代大臣曹振镛在官位一共是()年。

A、24

B、34 C、44 D、54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8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发生在下面哪一位担任直隶总督的时期?()

A、胡雪岩

B、李鸿章 C、刘坤一 D、曾国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

湘军筹饷厘捐的厘金分为几种?()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0《悔字诀》是曾国藩于同治六年正月初二写给下面哪一位的?()

A、荣禄 B、少荃 C、沅弟 D、季高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1湘军与太平军相比,最大的优势是()。

A、将领

B、武器 C、水师 D、步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22下面关于岳麓书院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25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B、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

C、位于湖南长沙

D、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3清代科举制的第二级是()。A、殿试

B、会试 C、乡试 D、童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24《汰兵疏》是下面哪一位写给咸丰皇帝的奏折?()

A、左宗棠

B、王国维 C、曾国藩 D、曹振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5《讨粤匪檄》的作者是()。

A、塔齐布

B、姚启圣 C、曾国藩 D、李鸿章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6“拜上帝会”的首领是()。

A、杨秀清 B、陈秀成 C、石达开 D、洪秀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7曾国藩曾在奏折中提出咸丰皇帝的美德及其流弊共有()个。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8安庆内军械所于()年造出了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

A、1860年 B、1861年

C、1862年 D、1863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9同文馆是下面哪一个朝代的机构?()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0曾国藩家教理论中提出带兵打仗不应以什么为本?()

A、金钱 B、恼怒 C、妄语 D、扰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31曾国藩提出天下的两个大患分别是()。

A、国用不足;官员不精 B、国用不足;队伍不精 C、道德不良;官员不精 D、道德不足;队伍不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2下面关于曾国藩家庭成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是曾玉屏

B、大哥字竹亭 C、其兄弟姐妹共九人 D、五弟在攻南京时病死军中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33祁门之地盛产什么茶?()

A、茉莉茶

B、铁观音 C、红茶 D、绿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4下列选项中不是发生在19世纪的是()。

A、瓦特发明蒸汽机 B、法国大革命风潮平息 C、辛亥革命 D、拿破仑去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5下面哪一个是曾国藩针对剿灭太平天国的战略构思?()

A、围攻南京

B、围攻安庆 C、围攻天津 D、围攻北京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6清代科举会试每几年一次?()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7下面哪一个不是《保守平安歌》里的内容?()

A、操武艺

B、要齐心 C、勤捐助 D、莫逃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8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受命率军支援下面哪一个地方?()

A、浙江

B、广东 C、云南 D、广西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9曾国藩提出做人之道要以()为自立之基。

A、立志 B、为学 C、经世思想 D、修身日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0祁门之地盛产什么茶?()

A、茉莉茶

B、铁观音 C、红茶 D、绿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1下面哪一个不是曾国藩修身的具体做法?()

A、立志 B、为学 C、经世思想

D、修身日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2湘军与太平军相比,最大的优势是()。

A、将领 B、武器 C、水师 D、步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3“巧言令色者,鲜矣仁”是()提出来的。

A、庄子

B、孟子 C、徐子 D、孔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4“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下面哪一时期?()

A、1865年-1874年

B、1864年-1874年 C、1863年-1874年 D、1862年-1874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5曾国藩曾向咸丰皇帝提出的办事三难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没有提拔部下权

B、没有任免文武权 C、没有提高俸禄权 D、没有处事权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6湘军于()年集结两万七千余人围攻九江。

A、1854年 B、1855年 C、1856年 D、1857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7《讨粤匪檄》的作者是()。

A、塔齐布

B、姚启圣 C、曾国藩 D、李鸿章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8曾国藩曾在奏折中提出咸丰皇帝的美德及其流弊共有()个。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9曾国藩曾在奏折中提出咸丰皇帝的美德及其流弊共有()个。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0不属于清代中叶关注社会民生的经世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是()。

A、陶澍 B、胡宏 C、贺长龄 D、魏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涧于日记》的作者是清代士大夫张之洞。()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曾国藩关心百姓疾苦,历史上有“备陈民间疾苦折”的记载。()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咸丰皇帝和大臣们按照道光皇帝的遗嘱,将其牌位移出家庙。(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军时制定了四路进军的方案。()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多磕头、少说话”是曾国藩步步高升的六字秘诀。()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曾国藩追求的境界是当皇帝,而非做圣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李鸿章和曾国藩二人分别代表了清代中兴局面的开创和彻底终结。()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胡林翼是赞成曾国藩围攻安庆战略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曾国藩曾在祁门立遗嘱的目的是告知后人自己在古文、诗歌和书法方面已成就颇高。()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曾国藩关心百姓疾苦,历史上有“备陈民间疾苦折”的记载。()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左宗棠在《应诏陈言疏》中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官场的许多问题。()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曾国藩通过17次科举考试才拿到秀才的功名。()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曾国藩认为治乱世当用重典。()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曾国藩在辛卯年将号改为涤生。()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曾国藩出身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的大白杨村。()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曾国藩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提出当时京官办事的两个通病分别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胡林翼是赞成曾国藩围攻安庆战略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曾国藩的湘军利用水陆两军的优势,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先后收复了汉阳和武昌。()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湘军最初是由左宗棠来组建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江忠源在湘潭被太平军包围,后战败,自杀而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唐代的“古文运动”强调文章是为人民服务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对曾国藩影响最大的是祖父曾玉屏,而非他父亲。()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曾国藩亲自率领湘军平定了北方的捻军。()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机器动力兵轮是恬吉号。(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曾国藩善后之道的具体做法有削减自己的财权、兵权,强迫其弟弟回家病休等。()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曾国藩在家中为父守孝整3年,迟迟不肯出山。()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敬陈圣德预防流弊疏》是曾国藩写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曾国藩相术中的“六美”中“长”指的是身材。()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穆彰阿是清代鸦片战争时期有名的主和派代表。()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华蘅芳毕生致力于研究、著述和教学,为中国近代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曾国藩、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真正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左宗棠在《应诏陈言疏》中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官场的许多问题。()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曾国藩的“不要钱、不怕死”六字出自于《与湖南各州县公正绅耆书》。()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檄文是《讨武曌檄》,其作者是卢照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曾国藩是晚清洋务派的最大反对者。()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曾国藩由于湘潭战役的失败而被道光皇帝革职。()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蒋介石曾要求其儿子蒋经国要认真学习曾国藩家训与家书。()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倭仁提出“学习外语”是有损中国士大夫尊严的事情。()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曾国藩由于每天以恭顺的姿态面对父亲,因此他时常会在公开场合被父亲痛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湖南人魏源主持编译了《海国图志》和《皇朝经世文》等著作。()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曾国藩的“不要钱、不怕死”六字出自于《与湖南各州县公正绅耆书》。()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曾国藩认为对于他本人而言,文章远比战功重要。()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田家镇大战是以太平军完胜告终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咸丰皇帝在湘军取得武昌战役胜利后,封曾国藩为湖南巡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湘军水师因中太平军诱敌深入的计策,在湖口再次遭遇失败。()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曾国藩关心百姓疾苦,历史上有“备陈民间疾苦折”的记载。()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安庆攻坚战将太平天国陈玉成的全部兵力都围剿在安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黄州是曾国藩遭受政治迫害最严厉的流放地之一。()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敬陈圣德预防流弊疏》是曾国藩写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理学是一门非实践的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5.新编教育学考试知识点 篇五

一、有关常识:

1、四书、五经: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其学则《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6、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

商代:序、庠、学、瞽宗

西周:国学(辟雍、泮宫)和乡学(塾、庠、序、校)

汉代: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隋唐: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古代地方官学的一种。元代首创,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使子弟入学。明承元制,农村普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初等私学(书馆、学馆,村学、村塾、冬学,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

8、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也重视武艺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的范畴,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道家没有书本教材,以自然之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听凭自然,主张贵“无”、知“常”、守“柔”,推崇人性自然论。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强调严刑峻法,从根本上肯定法治的作用而忽视教育的作用。

9、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他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在当时条件下,对于巩固统一、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与选拔国家急需人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教育作用:通过人为的教育将人性中善的要素转变为善。)

二、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三舍法: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期间(“熙宁兴学”)制定的太学生升级与出仕的制度。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升补法”的基本原则是德行与经艺并重,私试成绩与公试、舍试成绩并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3、八股文: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4、《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专著。《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学记》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总结出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兼顾,学习与休息兼顾)、豫时孙摩(预防不良倾向产生;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长善救失(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等等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

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骤,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道德观念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6、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7、京师同文馆: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京师同文馆开始是最先进的英文馆,后陆续设立法、俄、天文、算法、东(日)文馆。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专门培养洋务人才;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8、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陶行知其它教育思想:论普及教育:主张普及教育应该从劳苦大众的生活实际出发。论民主教育:认为民主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论儿童教育: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首先要真正了解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第三,要解放儿童。在培养儿童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9、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10、察举:中国汉代选官取士制度。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的选官取士制度。即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

11、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三、简答题:

1、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

a、培养目标不同。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2、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张之洞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洋务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中。

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在为体的中学中,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为了明纲,他特别强调读经的重要意义。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所谓“西学”,张之洞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并认为“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当时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也有阻碍教育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的一面。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第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中体西用”仍坚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

第三,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严复对“中体西用”的批驳说明了这一问题。“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两亡。”;“中体西用”是“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深刻地揭露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实质。

3、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答: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著有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善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是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杰出代表。其家庭教育主要教育思想有:

(1)、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甚至从胎教开始。

(2)、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

(3)、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为了教育好孩子,训督乃至体罚是需要的。

(4)、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环境影响包括周围环境和长辈的风范。

(5)、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指出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重要的责任。

(6)、最后还提出要教育子女有远大志向,要勤奋努力。

4、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5、教育的起源与学校产生的基本原因。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

原始社会的教育处于自然形态,没有专门的组织形式,没有阶级性,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没有文字与书本,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行动模仿进行的。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学校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大致具备;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6、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教师都由官吏兼任,亦即“官师合一”。西周已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7、汉代太学的特点。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太学的诞生。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a、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行修”是对官吏才能和道德的要求。即必须通晓一种或两种经书,并具备“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的内涵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观念。

b、御定统一的教材。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是太学法定的教材。

c、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

d、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分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8、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

唐承隋制,儒学教育仍分立为“三学”,即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统由国子监管辖。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三学”与汉代太学的不同点是:

a、强化了学校的等级性。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学,七品以上的子弟及民间“俊秀”入四门学。

b、制定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将儒家经典分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分别规定了学习年限。

c、增加了考试类别。除岁试外,有旬试、毕业试。

d、建立了休假制度,即旬假、田假、授衣假。

e、出仕要经过科举考试,一般不能直接授官。

唐代专科学校附属于官署,由官署的行政长官直接领导监督,具有以下办学特点:

a、将行政职能、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脱离具体的业务实践,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b、能迅速地反映本官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及时地培养、输送人才。

c、学校的水平和成效,随该官署行政长官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而变化,所以兴衰无常。

9、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宋代先后兴起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大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b、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c、学校类型多样化,如宋代创设了武学和画学,元代有回回国子学,明代有四译馆,清代有俄罗斯学堂。

d、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除《四书》外,《五经》增至《十三经》。

e、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各种戒规严格控制了学生的思想、言论、结社的自由。

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官学。

b、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的录用升迁需经过一定的考核。

c、学校经费比较固定,以学田充经费。

d、学校分布地区更加广泛,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e、明清地方官学和科举制度合二为一,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10、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a、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这就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11、怎样评价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教育。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到19世纪末,新式学堂仍属于开创时期,其特点是:学校尚无完备的教育计划、更无完备的学制;重视西文、西艺学习,忽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及科学教育;师资设备缺乏,难达成现代学校的目标;受旧教育影响,仍未脱离封建“治术”教育的窠臼;派遣军事学校优等生出国学习,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早期的教会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教,培养一批中国人为传教助手,从而扩展其教会势力。后期教会教育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培植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2、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问题在于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新的学校系统,并予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到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

1922年,民国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同年公布实施。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采取弹性学制;增加职业教育系统;缩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年限;采用学分制、选科制、优异学生越级升学等措施,照顾学生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13、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a、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出“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提出“性恶论”。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

c、关于教学的主张: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1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

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15、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

(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为了培养人才,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他要求整顿国学。

(3)、关于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还提出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并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16、试比较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17、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第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第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第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第五,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18、王夫之、颜元教育思想的特色。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是治国之本;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教育在人性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主张节欲而反对灭欲。

(3)、知行观和教育过程: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强调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要在行上检验知。

(4)、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认为学与思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

(5)、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出了“立志”、“有序和不息相结合”、“因材施教”、“自勉与自得”等方法。

(6)、论教师: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教师的责任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正确的知识;重视教师的道德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所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颜元的教育思想:

(1)、对理学教育的批判: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抨击八股取士制度。概括起来说,他认为理学有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三大祸害。

(2)、关于教育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去掉隐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应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实才实德的人,为此,他主张以“三事、六府、三物”作为“实学”的教育内容,其核心是“礼、乐、兵、农”。

(4)、关于教学方法:他强调“主动”、“习行”,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

(5)、论劳动教育: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在劳动中培育人才。

19、龚自珍、魏源教育思想的特色。

(1)、主张“经世致用”,揭露和批判封建衰世政治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把改革教育作为实现他们变法改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强调学和治统一,养和用结合,教育应从实际出发,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2)、提倡学习“西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军备等长处来抵制外来侵略。

20、维新派康、梁、严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教育作用、目的:重视教育作用,认为教育兴衰维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倡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2)、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

(3)、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合乎儿童年龄特征,同时涵盖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

(4)、要求解放妇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倡导妇女教育。

(5)、设立师范学堂,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急需师资。

(6)、提倡“西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为“以治西学为当务之急”。

21、简述李大钊、杨贤江、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李大钊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他认为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教育是一种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社会彻底改造不能只靠教育,强调精神改造与物质改造结合起来,肯定了教育在社会改造过程中的作用。

(2)、提倡真正的劳苦大众的教育,认为教育必须为提高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和战斗能力服务。

(3)、论青年教育:要求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导青年要有坚强的意志,教育青年到工农中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杨贤江的主要教育思想:

(1)、批判超政治的教育观,科学阐述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

(2)、教育与经济、政治关系:教育以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同时,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影响和促进作用。教育一方面为政治所决定,另一方面教育又积极影响政治。

徐特立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作用和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的目标。

(2)、论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与新教育。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3)、论自然科学教育: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及其对发展生产的作用,认为“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

(4)、论教师:教师工作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代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22、黄炎培教育思想的特色。

(1)、关于职业与教育:主张采取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认为职业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

(2)、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倡职业教育,同时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与联络。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办学体制应政府统制,双管齐下,学习制度应专科一贯,学习互进。实施全面职业教育。

23、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幼儿教育:他重视儿童教育,研究总结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教养儿童。认为家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影响极大。

(2)、论活教育: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活教育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参考。

四、论述题:

1、试比较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

答:私学与官学是我国古代的两种重要教育制度。官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即存在。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私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孔子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重含义:一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多数侧重于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而这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官学截然不同:

第一,私学与官府分离,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

第二,私学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因此各学派弟子的参政意识都较浓。

第三,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

第四,受教育对象扩大,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

第五,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师以私人身份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了较广泛的联系,一变官学僵化死板远离实际的学风,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六,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私学大师,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著作,如《学记》、《大学》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这是自由讲学带来的成果。

2、试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关于道德教育与教师的思想)

答:孔子,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指导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最具权威性。两千年间,其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他在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是多方面的:

(1)、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的传播会影响政治,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有效,强调教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

(2)、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赋予平民;

(3)、关于教育目的,他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4)、教育内容方面,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学内容,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伦理道德教育的科目中,孔子最重视诗、礼、乐。强调教育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是崇拜神灵。

(5)、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自省自克,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

(6)、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专长,造就各类人才;首倡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学习;强调学思行结合,鼓励学生努力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必须要有乐学、好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7)、树立教师的典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爱护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学相长。

(8)、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同时,孔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通过讲学在私学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9)、重视历史文献的继承和整理研究,编辑《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3、试述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逐级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达1300余年,经历多个朝代的发展变化。

(1)、隋炀帝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2)、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步骤是:乡试---省试---吏部复试。

(3)、宋代科举制度得到强化和改革:扩大科举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严密立法,防止作弊。

(4)、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八股文考试取士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举制在社会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对当时的官僚政治、文化教育和士人生活都有重大影响。清末科举制盛极而衰,走向穷途末路。1905年清廷废止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流弊及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科举取士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2)、科举制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比较公正、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互为依存,其关系即养士与取士、育才与选才的关系。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比较一致,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4)、科举制的流弊主要有:国家只重科举考试,忽视学校教育;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表面公平,实际录取标准仍以权势门第为转移;由于科举指挥棒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6.公务员考试知识要点与训练 篇六

选词填空题(三)(承上期)

作答之道

之二:辨析词义。词语填空的四个备选项大部分都是近义词,这就需要对这些备选的近义词进行辨析,弄懂它们各自的含义、通常的搭配、习惯用法、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等,特别是要找到它们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这些细微差别,判断出应该选用哪一个词。比如: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的不智之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解析】对于选项中的四个近义词,削足适履是指为了把鞋穿上而把脚削小,比喻为了适应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顾实际和具体条件把内在的东西损害。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是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却又歪到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界限。舍本逐末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主要部分而追求细枝末节,形容本末倒置。语段的意思是因版面限制这些客观、外在的因素,就去砍综述、删注释这些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削足适履。所以本题选A。

之三: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语段中对作答有关键作用的词,通过这个关键词来推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在一些语段里,句子与句子之间往往要有顺承连接,要有前铺后垫,要有逻辑顺序,要有前因后果,这些都会通过一些词来体现出来。我们就可以利用体现上述关系的这些关键词所带的信息来推断出应填入的词语。重点是要能发现这个关键词,并且能从关键词中看出有用的信息来。这就要求平时要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

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步达到一种互相__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协调 B.手段 促进

C.标志 制约 D.契机 适应

【解析】此题中第二个画横线处前的“互相”就是一个关键词。互相一定是指两个什么事物,一个是不会称之互相的。通过上下文我们可分析出这“两个”是指高碳经济和低碳经济,判断出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应该是协调发展。这样此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为A。

例题精讲

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爪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作答讲解】把一个文人学者的稿件、言论汇集在一起编全集,是对一个文人学者形象的呈现,是希望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资料进行认真辑佚、整理,不放过的应该是“只言片语”。因此本题选D。不选A,是因为“描绘”一词带有描写和画的意思,“蛛丝马迹”指的是不明显的线索,这两个词都不符合语段的意思。不选B,是因为“还原”是指呈现本身的面目,填入此词曲解了语段的意思。不选C,是因为“展现”没有“呈现”更恰当,再者“闲言碎语”有贬义色彩。

考题练习

1.今年以来,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迹、节能等环保词汇频频出现于英国。在社会上,这是最 _______的语言;在新闻中,这是最_______的报道;在政客身上,这是最具_______的政治;在商人眼里,这是最有_______的商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髦 频繁 影响 潜力

B.流行 持续 号召 价值

C.时尚 丰富 前途 前景

D.倡导 深入 前瞻 优势

2.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就是让大学生把视线从厚厚的专业书上,以年轻而真诚的心灵去________社会、________民生、________发展,在用所学知识贡献社会的同时,悟出“书本之外”的“真知”。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注 感受 体察

B.体察 感受 关注

C.感受 关注 体察

D.关注 体察 感受

3. 1896年,茅盾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一个中医兼小商人的家庭。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创建、五卅、北伐,抗战等社会变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不惊 风起云涌

B.波澜壮阔 风云激荡

C.波涛骇浪 风卷残云

D.浊浪冲天 风声鹤唳

【答案】1.A。2.D。3.B

公务员申论讲解与训练

(一)申论讲堂

2014年4月12日部分省市区

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

【题目要求】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文化输出”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有概括力,不超过250字。

【思路点拨】“给定资料2”就是讲文化输出的,有许多内容可以参考,关键是要答出对文化输出的理解。应该答四部分内容:什么是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有什么意义、应该怎样看待文化输出、文化输出什么。这四部分内容,都可以在“给定资料2”中找到,全部找到后进行总结、提炼,答出即可。

nlc202309082137

【高分作答】

文化输出,就是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国外,走向世界。它是对外开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可以扭转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差,拓展中国文化发展空间,增强后劲。文化输出,一要与引进相结合,拿来和输出并举;二要创造性输出,以原创作品为主;三要符合世贸协定;四要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文化输出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要保证质量,伪劣的要杜绝出口;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能代表国家、人民和民族文化形象;要输出包含中国价值观,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

【简要点评】这份作答把文化输出理解得很透彻,也很全面。所有内容是“给定资料2”里的内容。作答分四个层次,先是答什么是文化输出,文化输出是一个概念,从整个给定资料看文化输出也是发展文化的一个举措,理解一个词首先从概念理解,必须把文化输出的意思先答上。接着答了文化输出的意义,一项措施有什么意义至关重要,分析理解类试题答意义也是很必要的。然后,又答了对文化输出的认识,也就是应该怎样看待文化输出,作答的四个方面都是在“给定资料2”归纳概括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最后,答的是文化输出要输出什么,将文化输出应该输出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都答了出来。

(二)对话申论

“sycrool” 15:31:29

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都有若干项要求。题目要求很重要吗?

“高守国公考公选” 15:33:47

当然了,题目要求非常重要。每一项要求,都对应着一定的分数,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能给分。作答前一定要把题目要求每一项都弄懂,甚至每一个字都要吃透。弄懂之后再去考虑作答的事。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要求让怎么答就怎么答,老老实实作答,力争使作答最切合题目要求。

“sycrool” 15:35:57

什么是最切合题目要求呢?

“高守国公考公选” 15:38:39

就是要使你的作答内容,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到你是按题目要求答的,所有题目要求你都达到了。千万不要让评卷者对此产生哪怕一点的怀疑。

“sycrool” 15: 45:21

哦,记住了。现在,申论大题有的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怎样理解这一要求呢?

“高守国公考公选” 15:52:59

这就要求对给定资料要在“度”上进行把握,既不要过分局限于给定资料的框定,要突破给定资料给你的思维限制,又不能过度脱离给定资料而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要这样做:首先你的论述引题、观点、所感所想所议都要源于给定资料,由给定资料所引发,也就是文章的“根”要在给定资料上。其次,申论是选拔性考试,要把真正有思想有观点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因此你的论述又不要受给定资料的局限,要超越给定资料,要看得更远更深,理解得更全更透,要有自己独到的务实合理的见解和韬略。这就是这一要求的本质,也是我们作答应该着重把握的。

上一篇:热工实习报告下一篇:新生杯乒乓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