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区域经济学

2024-10-16

论文区域经济学(精选8篇)

1.论文区域经济学 篇一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9级北京(通州)班、天津(商工委)班

区域经济学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一)空间经济学强调地理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内在联系

(二)空间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

(三)空间经济学是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二、新贸易理论简介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发展过程

(三)新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新经济地理学展望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三)新经济地理学与古典学派经济学的比较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一)区域模型

(二)国际贸易模型

(三)城市体系模型

第二讲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中国的区域划分

(一)中国宏观区域的比较差异巨大为世界罕见

(二)中国区域划分的标准

(三)中国的区域划分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三、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四大板块的结构和主要经济指标

(二)东部沿海构建了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带

(三)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思考题:

1、建国后中国区域划分的历史脉络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3、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是什么?

第三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一、“三区”问题

(一)“三区”问题

(二)落后病

(三)膨胀病

(四)萧条病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自动均衡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论

(三)“钟”型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十一五规划》内容解读

(二)六大战略思考

思考题:

1、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3、怎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讲西部大开发问题

一、西部概况

(一)西部的区位特征

(二)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分析

(三)西部发展的难点和面临挑战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二)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模式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加强协调,有序发展

(二)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努力延长产业链

(三)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一体化步伐,积极推动西部城镇化进程

(四)依托“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加快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步伐

(五)创新体制,确立有利于西部资源开发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六)中央和西部的关系要从经济总量为导向转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要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思考题:

1、简述西部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2、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是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五讲新型城市化问题

一、什么是城市和城市化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起源

(二)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四)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五)城市化水平和测算方法

(六)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二、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一)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二)城镇形成的五个理由

(三)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城市群或都市圈理论

三、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二)中国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中国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思考题:

1、谈谈对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的理解?

2、城镇地理学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

3、中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第六讲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发展问题(案例分析)

一、空间定位

(一)经济圈的范围

(二)地理区位特点

(三)基本经济数据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极

(一)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三、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

(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三)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四)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思考题:

1、京津冀环渤海湾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2、京津“双核型”城市(或“大北京都市圈”)的基本设想?

3、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三地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

第七讲中国模式和亚太区域合作

一、走向世界的中国模式

(一)中国经济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大亮点

(二)中国模式正在走向世界

(三)中国模式的六要素分析

(四)不成熟的中国模式

(五)中国模式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六)中国模式、亚洲价值观和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二、亚太区域合作

(一)亚洲和亚太的经济地理环境

(二)充满希望的亚太区域合作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

(四)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1、解读中国模式及其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亚太区域合作有哪些特点?

第八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在实践中的产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概念

(四)全球化的理论争论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欧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

(一)欧盟的发展历程

(二)欧盟一体化模式的启示

三、世界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类型

(二)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一览表

(三)世界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四)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题: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欧盟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3、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有哪些?

2.论文区域经济学 篇二

关键词:中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区域经济学分析

1 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实行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丰硕成果让人们目睹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却很缓慢, 因而出现了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贫富差距加大等。21世纪初, 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在政策上向东部倾斜, 实施了所谓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国家在政策上向东部区域倾斜, 重点支持东部区域发展的战略。

2.1 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成因

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突破口, 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这种发展模式有其非常合理的判断理由。

首先, 东部沿海地区, 过去一直是中国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较好, 东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区域, 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重点, 集中了绝大部分工业。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防止美国和苏联霸权主义对我国构成的威胁, 出于国家安全和备战的考虑, 我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大的投资和建设, 这一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延误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未能很好的发挥沿海地区经济优势的带动作用 (熊占茂, 2003) 。文革结束后, 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 东部沿海地区已具备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 销售市场。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提出, 向沿海地区倾斜, 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 加快沿海地区发展, 以更有力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发展模式。

其次, 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外部的历史姻缘有利于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吸引外资。东部沿海地区过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选择这个区域对外开放, 有利于招商引资, 利用外部资源发展自己。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部沿海地区濒临太平洋, 水路交通方便, 与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亚洲四小龙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同时, 在当时学者看来, 中国应该走“外向型”的发展道路, 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是个区域性战略, 也是个全局性战略, 通过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并对内地产生辐射作用, 从而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因此, 中央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发展重点, 先后成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如:深圳、厦门等) ,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五个经济开放区, 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 使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一年定四个经济特区, 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 深圳毗邻香港, 珠海靠近澳门, 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 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 但是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

2.2 我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表现

改革开放初期至二十世纪末, 国家经济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 这一时期称为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试验期。国家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东部沿海, 共11个省 (市)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体现了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正如邓小平自己所说:“我的一贯主张是,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快发展, 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994) 。在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 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先后成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五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同时国家在政策上也大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投资、财税、信贷、外贸外资、价格等政策倾斜, 打破了地区发展上的平均主义,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较快的发展起来, 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实施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产生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2000年10月11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并在“十五”期间调整过去偏重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东部优先发展战略”, 改为注重地区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力图改变过去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态势。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家先后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通过这些战略的实施, 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3.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的成因

首先,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末, 我国在东部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 中央在政策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加以倾斜, 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两大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看, 2002年, 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 其总和高达68289.06亿元;中西部地区10省区仅有16073.67亿元,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4.25倍。中、西部地区GDP最低的西藏只有161.42亿元, 而东部沿海地区GDP最高的广东达11769.73亿元, 两者相差11608.3亿元, 西藏的GDP仅为广东的1.37%。即使中西部地区GDP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 也相差6894.61亿元, 仅是广东的41.42%,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GDP占总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77%和15.33% (任维德, 2004) 。如此巨大的经济差距, 必然会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必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地区差别势必会产生社会不公平, 必然会产生甚至激化矛盾, 这一切如果不解决好, 必然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并在此指导下进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 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施的重大部署,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 它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 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实现四化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 正如邓小平所言“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 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 1994) 。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给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 国家政策等原因滞后了。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过大, 必然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 影响社会稳定和大众的政治心理, 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目前, 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 形成了如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带, 而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 无论是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均不如东部地区, 这种态势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人口和生产要素加快向要素收益率高的城市、都市圈和经济发达地区集聚, 提高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但是, 也加剧了城乡和地区不平衡发展。改革开放后, 由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东部沿海地区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列车, 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如何防止“塌陷”、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将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要求“走出去”,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只把东部沿海地区打造成对外贸易和交流的平台, 中、西部地区则被忽视。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 全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527.43亿元, 东部沿海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10个地区就吸引了358.45亿元占68%, 而其他21个地区仅占32%。2002年, 上述10个地区出口总额为2981亿美元, 占全国3256亿美元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如此巨大的差距, 势必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性转变的表现

为转变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中央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 以实现中、西部地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为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所做出的一项极其重大的战略决策, 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向沿海地区实行倾斜发展战略之后,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所做出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 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 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 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央在“十一五”期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 引进人才、吸引外部资本参与西部建设, 从而缩小东西部差距。

第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拥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变的重点之一, 其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以产业振兴为核心的经济转型, 主要是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思路, 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整合各方面资源, 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中国以汽车、机床、航空、造船、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 加强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基础较好的基地, 近年来, 由于偏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忽略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 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发展边缘化的倾向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中部塌陷”, 并呈现出了继续强化和扩大的趋势。中部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 总人口3.61亿占全国28%, 农村人口高达2.44亿, 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部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 与周边地区横向比较, 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为此, 我国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 中部地区将立足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中生产基地和能源材料基地建设, 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占茂.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版) , 2003, (6) .

[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63、208-209.

[3]任维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学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 , 2004, (9) .

3.论文区域经济学 篇三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

一、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2010年,中国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体量的持续变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差距扩大等。(1)经济增速放缓。从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较高9.5%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7%,7.7%和7.3%。(2)区域差距依然巨大。从2014年的GDP总量上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广东省为6.78万亿元人民币,而西藏仅为920.83亿人民币。从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为云南、贵州和甘肃,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肃为26 433元,两者相差3.98倍!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政府通过“对内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加大开发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经济在时间维度上维持稳定增长,在空间维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从理论上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本质上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因此需要关心的是,当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生相伴的区域差距又是如何变化的?对这些问题回答的好坏是政府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门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因此,本文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阐述新经济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研究;(2)新经济地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3)总结和建议。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关系: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

1. 静态模型。最初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旨在解释区域一体化发生后,经济活动在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由产业分布的变化而导致的区域差距,其现实背景就是欧盟的产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释当区域一体化发生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是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变动的。模型中企业的区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市场接近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主要体现在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发达地区,因为这样可以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同时生产接近大市场还能节省运输成本;另外,在企业集中的地区其生活成本也低,因为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生产的工业种类和数量自然就多,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少,从而承担的运输成本就小,于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接近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时,这个地区的价格指数又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得更多的制造业人口迁移到本地区。而分散力主要体现在由市场拥挤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较多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为获得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促使其转移至边缘地区以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区域一体化化程度(模型中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当区域一体化程度比较低时,经济系统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保持对称分布状态。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开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这样就存在当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进而导致经济活动的聚集。

从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对过程来看,由于在静态模型中,生产要素都是事先给定的,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模型中没有明确表示经济增长的变量,模型中经济一体化程度(由运输成本下降导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过程具体如下:由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运输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发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这就存在运输成本的某个临界点,当运输成本低于突破点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产业的聚集过程开始,工业企业逐步流向另一个地区,两个地区工业企业数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两个地区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业数量和实际工资来衡量经济增长的话,(从整体和局部来进行分析)核心区域会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出现经济增长(企业数量增加),同时核心区的实际工资也会提高,实际工资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消费其他地区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提高;另一个是由于核心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消费其他地区产品的种类减少而导致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而边缘区则会发生经济衰退(企业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消费外地产品数量的增加,实际收入将会下降。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区域差距的变化,在运输成本从无穷大降低到零的过程中,两地区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差距会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倒U趋势。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倒U结论一致,这说明在政府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先富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只有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时,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缩小。这个模型本质上解释的是初始有差异的两个地区进行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但模型没有说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个地区初始的差异?随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设说明了在即使在两个区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最终出现经济活动集聚的状态。其作用机制就是劳动力流动而形成的自我强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把制造业工人的流动改为实物资本的流动就形成了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业工人修改为自由企业家就形成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结论,即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区域差距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的变化规律,完全一体化后,区域之间不存在永久性差异。

2. 动态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价格指数的下降来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GDP的增长,因此在随后的发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动态模块,由Baldwin(1999)提出来的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与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产要素的存量没有提前给定,其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本的折旧和创造来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这两个新的变量。创造新资本的条件是资本价值大于等于资本创造成本,其中资本价值的确定是由资本长期收益流的现值来确定。只要资本价值大于创造成本,新资本就会不断会被创造出来,在长期,资本的价值与创造成本相等时,资本存量不再增加,经济增长也就停止了。对于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区域,贸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经济活动是对称分布的。只有当贸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时候,其中一个区域获取初始优势,对称均衡将会被打破。在一段时间变化后,所有的工业企业将会集聚到一个区域。同样,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增长地区获益,而萧条地区受损。平均价格指数下降,全国实际收入将会上升。如果初始区域规模不相等,这个转变过程会更快,尽管局部均衡也可能发生。

显然,在CC模型中,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区域差距具有增长效应(区域差距的扩大,区域增长率将会提高)以及在区域差距扩大过程中,发达地区变为增长极,而另一个地区则沦为塌陷极。这样,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发达区域将会比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这与Myrdal(1957)的循环累积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经济活动全部聚集到一个区域,那么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但此时,如果一体化继续推进,边缘地区的实际收入将会由于进口价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这也意味着全国实际收入的提高。但与静态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区域间完全一体化后,两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异。从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成本不变,则区域差距的程度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学者对资本创造的过程进行了修改微观机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也更为丰富,不仅有商品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也有知识溢出程度的变化。从经济增长方面来说,LS模型的典型特征为经济增长受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其决定变量就是两个维度的一体化程度。当经济系统处于分散状态时,如果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则创新成本很大,因此经济增长率低,但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开始慢慢集聚,当所有产业集聚到一个区域的时候,其区域内的溢出程度会非常高,因此创新成本会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资本增长率。这就告诉我们在区域间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术落后等)时,可以通过经济集聚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进入 “快车道”。从区域差距方面来说,LS模型中不同的区域一体化路径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一体化中仅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小市场分割等),那么最终会促使经济发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会完全集聚到一个地区,从而加大区域差距;但如果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成本,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的完全集聚。实际上,扩大知识溢出政策可以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如当经济需同中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系数都为中等水平的时候,如果区域一体化中等贸易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知识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经济系统从核心边缘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从而减小区域差距,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区域一体化过程来看,政府的政策其实是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权衡。如果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则区域间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区的福利高于边缘地区。但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边缘地区与一体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仅取决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消费者制造业支出份额的大小。随着一体化的与此同时在最新的新经济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从企业和劳动力异质性方面来进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关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这种异质性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异质性的企业和异质性的劳动是在空间上匹配问题)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解释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手段,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两项政策分别对应着国内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经济地理模型的预测,在一体化过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区将会聚集更多的产业,因此沿海地区也会得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从制造业的分布来看,陈秀山和许瑛(2008)研究表明,中国29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9个行业存在扩散效应,1996年~2005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空间结构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化过程。从沿海—内陆的经济活动分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9》,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如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内陆和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经济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3.0%的速度,创造了令人关注的中国模式。

这种空间非均衡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区域发展差距被不断的扩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间,这种差距可以分为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从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全部为东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个省份分别为宁夏,青海和西藏,都是来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GDP是排名最后的西藏的73.64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预测,即随着在工业化初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促使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当地区间的运输成本从高到低,运输成本与产业聚集之间确实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运输成本由高到低, 经济出现分散到集聚、再扩散的过程。根据文玫(2004)的研究显示:在1993年~1994年中国工业依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方,即这段时间区域发展差距是单向扩大的,随着交易和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在地域上进一步聚集。当把时间维度加长后,区域差距的变化就体现出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呈现倒U变化的规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区域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呈扩大趋势,2000年~2004年区域差距扩大有所减缓,而2004年收入扩大趨势开始明显减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区域差距变化的拐点。因此,新经济地理模型对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四、 結论和建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出发,回顾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这一对变量的变化。在现有的理论中,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空间经济过程的变化是非单调的,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过程。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也随着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而发生“倒U型”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解释力,但随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的推进,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一体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经济地理动态模型的预测,贸易一体化和知识程度一体化都会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倾向于使经济活动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会使得经济活动分散。而通过贸易一体化使得经济起飞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深化会改善欠发达地区福利水平,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加大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手段来进行干涉的话,反而不会提高欠发达地区福利。此外,在深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从提高贸易一体化转移到提高要素流动和提高知识溢出一体化层面上来,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世界经济文汇,2011,(32).

[2]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4] 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5] Okubo T.,Picard P.and Thisse J.,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Journal of Intenational Economics,2010,(82):230- 237.

[6] Gill,I.S.and C.-C.Goh.Scale Economies and Cite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10,25(2):235-262.

4.2013电大区域经济学 篇四

二、名词解释题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由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经济区位: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如:工业生产所占有的场所即为工业区位。

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下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5.类型经济区:是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而划分出来的经济区。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

7.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通常用减免关税、降低土地使用费以及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和从事各种经营或生产等业务活动,以达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开展和加快本身经济发展的目的。

8.经济辐射: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9.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产业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11.可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12.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13.成本决定论:即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是研究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的理论。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即“成本的节约”)的因素。

14.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社会分工表现为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

15.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转换能力,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供给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创新能力、积累能力和供给弹性。从需求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3.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

(×)4.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5.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6.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

(√)7.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

(×)8.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9.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10.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

(×)11.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1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

(×)13.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14.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15.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济结构。

(×)16.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只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

(×)17.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第1页,共5页

(×)18.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19.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20.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

(×)21.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

(×)2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23.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二者不可能协调发展。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

答: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对一些传统的理论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扩大到五个层次,包括国际区域经济、特区经济以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等等。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的因素,把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到区域经济中,还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衡量。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认为,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

答:(1)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2)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

答: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

(2)APEC协商机制创新。

(3)APEC推进方式创新。

(4)APEC运作机制创新。

(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答: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答案:

1、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

2、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大量涌现

3、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经济特区又有了新的发展

4、科技型经济特区蓬勃发展

5、经济特区的类型日渐增多

6、跨国经济特区开始出现

7、经济特区对一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交越来越大。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答: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包括:

(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答: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

答: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谓极化效应。

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答:总部经济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总部经济至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经济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包括企业税收贡献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贡献,还有新增产业链企业的税收贡献。

(2)产业乘数效应,制造业总部的聚集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消费带动效应,包括总部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消费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生活消费。

(4)就业乘数效应,这是产业乘数效应的必然结果,总部经济带动一般性服务业岗位增加。

(5)社会资本效应。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

(1)知识密集性,总部经济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属于知识密集型劳动;

(2)经济集约性,按照总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以及生产基地的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体现集约型经济特点;

(3)产业延展性,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延展,也实现由知识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延展和扩散;

(4)发展辐射性,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向欠发达地区的强力辐射;

(5)合作共羸性,总部经济实现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通过价值链不同功能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羸结果。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答: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在西方,二重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体现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第二,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

第三,从企业规模构成看,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企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二重结构在我国的典型表现,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并存,但又具有独特的特征,即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水平很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二重结构开始动摇,进入二重结构现代化时期。二重结构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很普遍。其主要表现是两极分化:一极是由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群;一极是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二者不仅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上反差对比强烈,而且两者是两张皮,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体系。反映在经济布局上,是少数相当发达的工业中心,同广大外围地区的落后性同时并存,工业中心缺乏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反映在智力结构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重相当高,人才不少;但在许多地方的、集体或私营的中小企业中,则技术力量奇缺,特别是从社会文化环境看,文盲半文盲比重很高。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答: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方向问题,结构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1)技术导向。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要向高技术方向转变,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占主导地位。(2)结构导向。要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和再加工,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3)资源导向。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使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要注意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注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在:

(1)发展的可持续性。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对将来造成危害,当前需要的满足必须是有限制的因素。

(2)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要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

(3)发展的公平性。即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利用和环保两者的效益,也就是要体现分配和负担的公平性。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

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其原因是:

(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鼓励经济发展。在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进行调控时,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而且要考虑如何促使不同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有制约性。对可流动资源而言,资源的合理使用存在着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配置合理化的判断依据之一——最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等于合理化,这就使得如何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还表现在: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有关价格机制和法律的制度的建立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个宏观领域内的问题。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1)联系: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在认识 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答: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先行国”,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后起国”。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征。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答: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如下原则:

(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目的是考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

1)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的规模和绝对水平。

2)相对指标:通过事物间的对比,用一个抽象化的壁纸来表明其相互关系。

3)平均指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

(3)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18.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

答:美、日、德、意开发各自的欠发达地区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美国西部开发实现了美国政府的战略目标,即完成东西部之间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这对美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和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基础条件不同、环境资源不同,但它们的政策措施及经验教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西部大开发应有法律和组织保障。制定西部开发法律体系,依法保障西部开发持续稳定地进行;扩大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范围,建立相应职能的组织机构。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设西部的铁路、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航空等现代化交通网络,并和全国其他地区连接,打通西部对外的通道。同时还治理大江大河、兴修水利工程。此外,还应高度重视西部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建设。

(3)实行区域优惠政策。一是,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适应调整中央与西部地区的共享税分成比例,采取一些得于西部地区发的税收措施;三是,在金融政策方面,要实行向西部倾斜的信贷政策,要建立西部开发基金,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

(4)依托教育和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鉴美国西部开发中,教育和抗美援朝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应增大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投入。一是要强化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三是,要发挥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主力军作用,并采取措施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西部开发应吸取美国的教训和日本的经验,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是加强对西部治理生态环境的投入;二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大保护力度,限制并积极治理污染性产业和企业,严格禁止东部和外国的污染工业转移到西部。

5.《区域经济学》参考文 献 篇五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4]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6]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

[7]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3年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9]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孙 荣,许洁:《政府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毕世杰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增订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4]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0]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7]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2005)》[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19]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0]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5]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6]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7]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8]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9]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市场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0]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3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2]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3]武友德:《不发达地区经济成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4]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5]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6]候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7]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8]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9]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0]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1]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2]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3]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4]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5]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6]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7]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8]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9]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0]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1]吴郁文:《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3]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5]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6]保罗 切希尔,埃德温 S 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7]马尔科姆 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58]迈克尔 P 托达罗:《经济发展》[M],黄卫平,彭刚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9]Renaud B,1981.National Urbaniza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60]Honderson V.How Urban Concentration Affects Economic Growth.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326,Washing ton D.C.[61]Myrdal,G,1957.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 Duckworth.[62]Schultz,T.W,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2,No.1,March.[63]Schultz,T.W,1979.Investment in Population Quality throughout Low-Income Countries,in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P.M.Hauser,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64]Eicher,T.S,1996.Interaction between Endogenous 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63.[65]Boudeville ,J.R,1996.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66]Friedmann J R,1966.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n.Cambridge, Mass: MIT Press.[67]Hansen NM,ed, 1972.Growth Center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 Free Press.[68]Graham S, Marvin S,1996.Telecommunication and the city: Electronics, Urban Place.London: Pout ledge.[69]Ed.Benjamin Higgins and Donald.J.Savioe,Regj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1988.[70]Frank C.Englman and Uwe Walz,Industrial Centers and Regional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local Input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Vol.35,NO.1,1995.[71]young S,Hood N,Peters E,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studies, 289(7),1993.[72]胡长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政策与创新思维》,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2期,2-10页。

[73]陈耀:《中国西部经济:制度性短缺与援助》,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2期,11-19页。

[74]王朝才:《西部开发的难点与对策》,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42期,20-24页。

[75]倪德刚:《小城镇,大战略——“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A],载《理论前沿》,1999年第1期,35—41页。

[76]张孝德:《城市泡沫: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隐患》[N],载《经济参考报》,2004年4月9日。

[77]杨治等:《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J],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82—88页。

[78]徐国弟:《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构想》[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0期,7—13页。

[79]李清泉:《构建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良性互动机制》[J],载《理论月刊》,2003年第10期,202—204页。

[80]陈甬军:《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探索》[A],载《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69-75页。

[8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35期,14—25页。

[82]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我国农村城市化现状、机制、对策研究》[J],载《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7—10页。

[83]张永贵:《“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战略》[J],载《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19期,47—50页。

[84]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A],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132—138页。

[85]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加快建设地区级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52期,1—48页。

[86]杨洁:《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37—41页。

[87]向春玲:《我国西部农村城市化模式探讨》[J],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4期,25—26页。

[88]孔争和:《新世纪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及其实施策略》[J],载《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32—35页。

[89]国家统计局:《2002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载《新华网》,(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 fu/2003-11/14/content-1178417.htm),2003年2月28日。

[90]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新华网》,(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4/02/content-811795.htm),2003年2月28日。

[91]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博士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 篇六

1.专业与方向介绍

(1)城市与区域经济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与城市公共政策分析,强调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

(2)区域分析与规划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分析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城市和区域系统分析的各种定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城市与区域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强调城市与区域数量分析方法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3)经济地理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经济地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区位理论、产业转移理论、新产业空间和创新体系理论与方法、产业集群理论等方面。强调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

2.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1)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在职博士生4-8年;硕博连读学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从硕士入学起在校学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

(2)博士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19学分

院校必修:7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公共课)

外国语(公共课)

专业必修:9学分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专业基础课:9学分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选修)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选修)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选修)

计算空间经济学(选修)

高级区域经济学(选修)

以上学分规定为学生应修学分的最低要求,学生可以在完成以上学分要求基础上在学院与全校范围内选课。具体课程内容由导师与学生围绕培养目标商量确定。

(3)硕博连读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8学分

院校必修:14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外国语(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专业必修:18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高级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3.学习安排与基本要求

(1)博士学生在其入学后的第三、四学期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硕博连读学生在其博士阶段第二学年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前须已修完所有必修课学分,参加综合考试前需提交三篇论文,考试方式为答辩式。

(2)所有学生都需在开题报告会上进行答辩,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不低于两年(包括寒假时间),最后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7.区域税收分配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七

关键词:区域税收,分配,区域经济

一、区域税收分配失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2008年实施新所得税法之前, 外资企业的优惠税率是按照地区设置的, 这种税率设置方式增加了东部地区的税源, 也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 税收优惠政策较少, 吸引外资相对较少, 再加上原本在中部或西部地区的企业向东部地区迁移与发展, 税源也就流向了东部地区, 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也会因此而减少。这种发展趋势在长期中必然会拉大区域税收收入的差距, 造成东西部区域税收分配的失衡和引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汇总纳税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通常跨区经营的企业都把总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研发和销售集聚迁移到东部沿海或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 而把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加工生产基地设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现行所得税的制度安排下, 总公司可以将分公司的利润汇总后, 在其所在地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税源生产地的地方政府为其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税收收入, 而总公司所在地政府在没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 却可以汇总其生产基地地区所创造的收入在当地缴纳税款, 这违反了税收中的收入与成本配比的原则, 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使得一些地区除了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资金外, 还加强了政府干预, 使用不规范的税收手段, 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地方政府间无序的税收竞争。

3、境内企业关联交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境内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实现利润与税收在区域间的转移。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就是关联交易, 关联企业就是指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被同一利益集团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关企业, 如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同一总机构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同一母公司的不同子公司之间以及总机构与其分支机构的子公司之间等。人们通常只关注外资企业运用跨国关联交易转移利润进行国际避税, 却很少关注境内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而在税收实践上很多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增进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在我国的税收制度安排下, 税率是按照梯度设计的, 企业会利用总部所在地与其子公司所在地的税率、优惠政策的差异, 以转移价格方式实现税收由高税率地区向低税率地区的转移, 这也同样会造成税收从西部到东部的转移, 进而造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危害

1、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造成有害的税收竞争。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违反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外的有害税收竞争。这是因为由行政决策决定的税收竞争行为由于缺乏税法的约束而失去了效率。这不仅损害了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与统一性, 也破坏了国家宏观经济计划的整体性, 影响了统一的宏观产业政策及地区均衡发展政策的贯彻, 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造成税负不公。

相对于税率较低区域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来说, 在税率较高区域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承担着更高的税负, 根据全国人大预算工委法案室的2006年的调查显示, 全国内资企业实际平均税负约为23%, 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约为11%, 内资企业税负高于外资企业近12个百分点, 从各省的情况看:黑龙江省企业实际税负为26.3%;河南省企业实际税负为21%;广东省企业的实际税负仅为16%左右。这造成了实际上的税负不公, 破坏了量能纳税的税收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纳税人的决策, 引致高税负地区更加倾向于偷逃避税以降低税收负担。减少了财政收入, 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 使税收征管难度加大, 增加了反逃避税的难度, 加大了征税成本。我国自1995-2000年, 每年税收流失的绝对额均在4000亿元以上。

3、区域税收分配失衡影响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使得一些地区除了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资金外, 还加强了政府干预, 使用不规范的税收手段, 造成地方政府间的无序税收竞争。根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学说, 政府与市场是有各自的边界的。在资源一定的前提下, 政府干预的增强会削弱市场的力量, 降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 影响资本和要素的流动。政府的强大干预往往是与产权不清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市场的分配是根据土地、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量与其边际生产力来进行的, 政府获得收入则凭借行政权力, 因此, 政府干预的背后是利益的获取。通过立法, 政府运用税收这一金融手段完成了财富的转移, 除去生产公民必要的公共产品的支出以外, 剩余的税收便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官僚的收入。在公共生产的效率低于私人生产的效率的前提下, 政府占有的资源越多, 经济增长越慢, 社会福利越少。

三、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

1、对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作限制性的规定。

多数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区域税收分配做出了有关规定。欧盟就在不违反统一规范的前提下, 给予个别地区优惠政策,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以法律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意大利也在法律中规定, 企业集团内所有受控非居民公司都实行世界范围统一报缴纳税, 本国集团母公司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居民公司, 可以选择实行统一报缴, 选定后三年内不得变更 (特殊情况除外) , 且统一报缴前发生的亏损由公司自行处理;德国法律规定, 合并纳税仅适用于控股实体 (母公司) 与其子公司或分支公司之间, 且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都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限制。

2、约束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行为。

美国英国运用公共财政的财政体制约束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行为。公共财政即民主财政制度, 它是面向公众的、体现公众利益的财政体制。在公共财政的财政体制下, 辖区的居民根据政府的事权确定其支出权、根据支出权确定收入权, 以支出定收入,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是公开透明的, 纳税人可以随时查询、监督并质疑。

3、赋予地方政府适当权利。

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和发债权。中央和全国性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同时适当让利放权, 将一些小税种的立法权下放, 或由中央确定一些地方主要税种的税基和税率幅度。并允许地方政府借公债筹资, 以平衡区域税收分配。如德国的市镇可以自行确定地方营业税和土地税的加征税率。

4、实行“因素法”分税制。

依靠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 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如德国通过共享税分配使财政弱州达到各州平均财力的92%;通过税款转移使穷州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全国人均的95%;把财政支出的20%用于补贴低于各州平均水平的穷州。美国联邦政府通常把财政支出的10%左右用于补助州和地方政府, 其中大部分拨给落后地区。

5、对落后地区实行优惠政策。

意大利政府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规定对到南方投资办厂者除实行贷款和利率优惠外, 还实行税收照顾和经济资助, 包括免征所得税10年, 厂房建设经费由政府补贴25%, 机器设备购置由政府补贴10%;国家参与制企业须将其工业投资总额的40%和新建企业投资的60%投向南方。巴西政府为鼓励到落后地区投资, 曾在北部亚马逊地区的玛瑙斯建立起自由贸易区, 规定在特区内设厂的私人企业10年内免缴所得税,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进口商品免交进口税, 从国内其他地区购入的消费品和材料免交商品流通税。美国利用私人融资手段, 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 鼓励私人资本流向中西部地区。

6、普遍采用合并纳税的管理办法, 但有严格限定与约束。

在总、分支机构, 特别是对跨国公司的公司所得税征管中, 汇总纳税办法适用范围较广, 但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如意大利规定, 企业集团内所有受控非居民公司都实行世界范围统一报缴纳税;本国集团母公司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居民公司, 可以选择实行统一报缴, 一旦选定, 3年内不得变更 (特殊情况除外) , 且统一报缴前发生的亏损由公司自行处理。德国的限制条件更为严格:合并纳税只适用于控股实体 (母公司) 与其子公司或分支公司之间, 并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四、完善区域税收分配制度平衡的政策建议

1、以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替代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建立以产业调整为主导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 逐渐以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替代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为地方政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使他们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努力和优势吸引投资, 创造税源, 扩大税基, 增加税收。同时, 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税收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可以考虑给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以促进经济发展并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 从而缩小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税收收入差距, 改善目前的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状况。

2、改变地区间税收收入的分配办法。

按照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少与对取得税收的贡献程度对跨区经营企业的税收在相关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具体做法是:在遵循税收属地征管的基础上, 由税源产生地的税务机关征收后, 再按照税收贡献大小, 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协调区域之间的利益纠纷与矛盾。

3、改革政府官员的考核任用制度。

改革目前的政府官员考核任用制度, 将经济增长水平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度改为以量化的当地公众的满意度、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地方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程度的指标为标准, 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地方官员就不仅要努力增加当地税收收入, 而且更注重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满足公众的偏好与需求, 这样就会大大改善目前的投资环境, 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很好条件, 为增加税源和税收收入打下了基础,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局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4、改革现行支付制度。

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侧重于纵向转移支付, 即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涉及横向转移支付的非常少。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收入的获取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应改革目前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改革为横向转移支付与纵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支付制度, 这样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状况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马宁: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J].财会研究, 2008 (4) .

[2]马宁、朱姝:美国区域税收分配[J].财会研究, 2008 (4) .

[3]薛钢、曾翔、董红锋: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认识与规范[J].涉外税务, 2000 (8) .

[4]盛景:借鉴国际经验规范我国区域税收竞争行为[J].大理学院学报, 2006 (11) .

8.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 篇八

[关键词]:跨学科;区域经济学;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

一、引 言

(一)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是一门以学科之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学科之间关系问题的科学。因此,它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皮埃尔·德拜认为, 多学科过渡到跨学科是渐进的, 至少存在五种情况: 第一, 不同学科的学者平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的不同方面, 并阐述研究的不同关系。第二, 不同学科的学者不但同时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还要对彼此研究的结果作出协调, 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结果。第三, 学者共同研究某一个问题,比较各自提出的假说, 以批评方式互相评估各自的方法, 并达成共识, 形成一个共同的结果。第四,一門学科运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或者分析方法, 以为更好认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新的视角。第五, 一门学科运用其他学科已取得的成果以便得出新的系统的创见[1]。刘仲林教授认为, 广义的跨学科有三层相互关联的含义, 即: 一、打破学科壁垒,进行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或科研活动,通称“跨学科”。二、包括众多交叉学科在内的学科群, 统称“交叉学科”。三、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规律与方法为基本内容的新兴学科, 统称“跨学科学”[2]。

跨学科社会研究应该是基础性问题、统一方法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数据三者结合的产物。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基本特征。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等,此时还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包括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这时期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一种新时尚。由于克鲁格曼等人的积极倡导,空间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以1978年为界。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开始探讨关于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政策等的相关问题。

二、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

区域经济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学科,但是其涉及到的领域和研究内容却十分广泛。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科之处主要在于,它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

(一)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融合代表,新经济地理学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代表学者是德国的克鲁格曼和日本的藤田昌久。它采用了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基础以及核心—外围模型的模型基础,目的在于把经济地理的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和发展是人们对经济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新经济地理学能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都不考虑运费的影响,因此忽视了现实空间。20世纪60年代之后,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此外,传统均衡论的经济学是在规模报酬递减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事例可以证明这一前提假设并不能完全成立,尤其是在当今新经济潮流的作用下,可外溢性、扩散性、共享性成为了知识信息逐渐具有的特点,因此在以知识信息膨胀的经济领域,规模报酬递增取代规模报酬递减成为新经济的特点。

第二,已有的研究基础。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前面所介绍的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都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但是,它们在空间因素研究方面的思想都存在许多可借鉴之处,这些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可靠和充实的思想基础,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如何将这些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试图将空间因素逐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4]。

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对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传统几何学方向——区位理论的新发展,如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问题。第二,社会物理学方向——即城市地理学的传统,运用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城市市场潜力模型等。第三,积累因果关系——即超发展理论。第四,当地外部经济——即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及其新发展。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研究——农业区位论的再发展[5]。

克鲁格曼在2010美国地理学会上指出,在过去的30 多年里,经济学和地理学在方法论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地理学的综合性思维和经济学抽象思维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经济学数理模型的建立需要简化和抽象,同时便失去了丰富性和全面性。克鲁格曼认为地理学需要在方法论上更加接近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6]。因此他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在方法上和经济学更加接近,但仍然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其模型的假设偏离现实。

(二)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区域经济学如同其他经济学科,在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中运用了数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区域经济学涉及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政策规划,因此与政策管理学也有重合的部分。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除了构建理论模型,来反映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现象外,还特别强调了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程运用了所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新经济地理学常用的模型包括自由企业家模型、资本创造模型、自由资本模型、世界溢出模型、地区溢出模型、垂直联系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离不开数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同时,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其次,地方政府的政策管理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平衡者的角色。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逐步协调各种权利、各类组织,最终达到相互之间的均衡。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充当服务生的角色。地方政府为了营造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培育区域各项主体间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统一化和公共设施的广泛化。第三,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战略家的角色。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制定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组织和指导。第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协调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强与其他区域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达到利益共享和利润最大化。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和促进区际间统一市场的形成[7]。

由于新经济地理学偏向于理论模型,而区域政策学与一个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符合,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政策学在理论前沿和政策研究方面的相融合可以让区域经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 论

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将空间因素引入经济学理论中是很有必要的。而区域经济学正是这样一门强调区域差异性的经济学科,它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当前已有更多的经济学研究者、地理学研究者和政策规划者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因此区域经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范围将会越来越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将在实践中更加全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卫东. 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3):37

[2] 杜俊民. 试论学科与跨学科的统一[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0,17(4):57

[3] 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11

[4] 新经济地理学[EB]. :智库百科,2012-5-12

[5] 王荣成,丁四保.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融合发展的思考[J]. 人文地理. 2005(6):24

[6]潘峰华,贺灿飞. 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回顾和展望[J]. 2010,29(12):1519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自编儿歌下一篇: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