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2024-10-17

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共14篇)

1.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一

经济-文化视角下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从经济-文化角度讲,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应在严格控制该地区现有人口规模的前提下,选择以下方法和途径: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做到绿色化、生态化、环保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搞巨型水利工程建设,以恢复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提倡克制欲望节制需求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抛弃滥垦无度的小农思想,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作 者:包玉山 陈佳志 BAOYUSHAN Chen Jiazhi  作者单位:包玉山,BAOYUSHAN(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陈佳志,Chen Jiazhi(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34(2) 分类号:F127 关键词:结构调整绿色化   发展循环经济   巨型水利工程建设   克制欲望节制需求   保护文化多样性  

2.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二

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是一个涉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转变过程[1]。通过城市化进程, 可以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由此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向城市迁移, 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多, 三是城市规模的扩大, 四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也必然会出现一些共同的现象: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 城市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并逐渐形成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辐射发展起来的城市群, 用地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大量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和资源的利用体现出多样化形式;农村受到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文明程度和群众素质逐步提升;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 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 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快速向城市集聚, 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向现代高效的第二、三产业转换;生产制造企业将消耗更多资源和能源。

任何区域的城市化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依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 正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早在1991年, 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世界正面临着自然资源的严重恶化和生活在城市环境中人们生活质量的加速下降这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城市化对威胁未来生存的全球环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而生物圈的变化也越来越影响到城市健康和社会状况[2]。”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化现状

2009年12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根据规划方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规划涉及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 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 (市、区) , 共38个县 (市、区) , 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30%的国土面积, 人口占全省的近50%, 而创造的经济总量占到60%以上, 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是对江西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突破, 秉承了山江湖工程、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沿江开发、环鄱阳湖城市群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经济的快速发展, 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将会进入上升的城市化通道。

200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均GDP为1380美元, 按照钱纳里的发展模型看, 其城市化应在65.8%以上, 然而实际只有30.54%。即便到2007年城市化也不过31.9%。可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后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对江西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 如此多的市县步入快速城市化的通道, 很容易造成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配套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混乱, 难免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从而影响到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整个区域的持续发展。所以, 要想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品质, 就必须认真考察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耦合作用。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地域面积的扩张, 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中, 人口的迁移和地域的扩张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一般来看, 影响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对水、气、生物、土地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条件造成影响;二是对能源、资源等支撑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造成影响。与此相对应, 在这一过程中, 生态环境也会影响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二者之间可谓是相互耦合。可以预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也会伴随这种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

(一)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现实的生产生活过程来看, 在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地域扩展, 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都会大幅度增加, 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更多情况下, 还会对生态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于江西省来说, 农业大省的身份在一定意义上也表彰了其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覆盖了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和九江、南昌等众多的风景历史文化名城。如果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长远看来, 必然会得不偿失, 难以维系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但是, 与城市化相伴随的还有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之后的城市化能带来更多的环保投资, 对前期的环境破坏进行挽救、做出补偿。同时, 经济增长之后, 还可以通过行政政策干预和清洁环保技术的推广, 有选择地调控增长方式, 放弃粗放式高排放的经济实体, 对污染排放总量加以控制, 以通过提高人为净化的能力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此外, 经济发展后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必然会推高中心区域的房价地价, 增加区域内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 致使原有的企业迁至郊外, 空置出来的土地则转做他用。如果大批企业迁出市区, 空置下来的土地将由工业用地转作商业用地或者居民住宅用地, 而郊区的农业用地可能也随之变为工业用地, 这将会加速城市内部土地功能置换, 从而改变原有的土地使用格局。而大量移至郊外的企业, 必然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的进展不能脱离生态环境的支持, 自然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的光电生产、新能源生产、生物制药、铜冶炼、钢材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和能源基本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且, 即便取得了优良的成果, 脱离适于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的成果人类也难以享受。

如果区域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 超出生态环境可以消化与承载的能力, 区域生态环境就会出现恶化, 城市化进程最终将被遏制。作为涵盖庐山、长江、鄱阳湖等名山名水名湖于一体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如果城市化发展破坏了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使得居住环境的舒适度降低, 居民纷纷到外地寻求适宜生活的环境。这个过程中,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可将具有良好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的居民“挤出”中心城区, 并使技术和资金也随之流失, 经济增长也会随之丧失动力, 最终造成城市的衰退, 从而阻碍甚至逆转了城市化的进程。即便是生态环境破坏之后再来进行保护, 可能也会占用发展经济的有限资金, 使得经济增速下滑, 从而放慢城市化的步伐。

如果生态环境建设投资速度过快, 难免破坏资金利用的最优经济原则, 扰乱健康的投资市场。这必然会降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使得优秀的企业和资本离开这一区域, 进而减缓城市化, 从而抑制城市发展。城市化的正常发展速度将因资金的缺乏而不能跟上, 生态环境也将最终失去建设的依托, 经济增长则无从谈起。

因此, 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来说, 尤其要重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城市化的耦合作用, 关注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城市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为了避免资源高消耗之后的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破坏,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之协调发展。

(一) 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城市化而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也伴随着生活资料增加, 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噪声也将会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最终都会作用于城市中生活的个人。因此, 应该从个人出发, 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口众多的实情, 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让公众了解国家的环保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现状和环境被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各种恶劣后果, 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奠定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人文基础。

(二) 规划合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从时间上来看, 不能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短视的追求会耗尽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增长的能量, 使得经济增长后续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单个企业可能难以把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政府应该对企业, 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以避免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从空间上来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城市化发展, 不能仅仅局限于该区域或者江西省范围, 应该从长江流域甚至全国范围来评估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让规划者充分了解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规划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考虑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出发, 根据区域内各城市的自身特点和原有条件, 统筹兼顾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利益, 为了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 合理规划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城市群。在考虑经济增长的时候, 不能超越脱离区域生态环境最大容量的限制, 避免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出现。充分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水、空气、土地等资源的影响, 结合各城市的规划要求, 保障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防范破坏性生态灾难的发生。

(三)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消费产品的增加, 即是消耗的增加。为了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必须设法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来说, 应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 将目前“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资源使用形式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为主体的循环经济[3], 以此减少资源的消耗。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平时的经济生活, 实现产业的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积极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业经济, 大力推行集约化、精细化、环保化的工业生产[4], 并依托区域力量辐射整个江西省范围, 在保障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同时拉动全省经济发展。

(四) 鼓励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 它们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们都是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除了在政府监管之下让企业减少排放外, 为了保障经济增长, 更关键是在后期加强对污染物的综合防治。而这种防治, 要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加强环保监控体系建设, 应用生态学原理创造生态技术等等。为了将生态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就必须从政策支持、资金拨付、税费减免等方面鼓励各种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黄金川, 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 2008, (2) .

[2]王如松, 周启星.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3]汪光焘.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J].城市规划, 2003, (27) .

3.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三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状和问题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对资源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处理好发展,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同时也是世界的最主要的目的,资源环境审计也就成了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资源环境审计也得到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就是监督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发展又相对比较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运用现状和问题,以便我们找出对策,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出现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鄱阳湖经济区又是在2009年12月才被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缓慢,出现了一些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

第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时间不长,就目前为止,国家没有制订一套完善的有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发展的审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只能根据以往的环境审计进行,而以往的环境审计并不是完善的,缺乏环境审计指南,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审计风险增大。又因为地区和资源环境表现方式不同,审计方式也应不同,环境审计的成本也提高了。另一方面,在环境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面对复杂的、专业的环境问题,没有环境审计指南也无法进行科学的计量,最终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没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很好进行。

第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以《审计法》为主体的审计法规体系,二是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缺乏环境审计指南。由于审计法所依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审计法的制订又是依据过去的政治环境。有些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如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导致审计独立性名不符实,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经常受到质疑,审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诸多冲突,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所出现的新的审计空白,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根据审计法进行审计,又可能出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环境资源审计出现问题。而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在鄱阳湖经济区从未建立,所以审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据不足。从这些法规的内容来看,我国没有直接将审计与环境保护或环境保护资金联系起来,更没有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政府审计机关如开展环境审计或环境绩效审计,往往会受到审计延伸范围的制约,难以取得直接的、关键的审计证据。

第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中,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要求。资源环境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学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需要审计人员在拥有很好的环境管理知识的同时又要了解审计学。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懂得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不长,审计人员大部分来自会计、审计等专业,对环境管理学了解不多,在同时了解环境管理学和涉及财务的专业人士很少。虽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审计工作,但由于受到审计取证的规范性与外聘人员独立性的限制,他们的意见只能作为佐证和参考,无法作为直接的审计证据,且单纯地采用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加大政府审计的风险。所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审计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专业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会造成审计的不准确,同时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疑虑,所以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是鄱阳湖环境审计的又一重要的问题。

第四,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没有审计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环境审计还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审计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中,起主体作用的仍然是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甚至可以说没有起作用。可是我们从别国环境审计的开展看,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对推动环境审计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不单单像我国一样由国家资源环境审计起重要作用。社会审计组织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环境审计信息的有用性,加之其社会审计面的宽广性,对整体推进环境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内部环境审计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了解内部的资源环境形式,可以进行真正的资源环境审计,能促进企业按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帮助企业很好利用环境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他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参与程度。所以,如何更有效地鼓励和扶持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环境审计是目前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出现的一个问题重要,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主体不是单一,而是多元化。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可能出现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资环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审计人士少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阶段又不能解决,且资源环境审计现状不容乐观。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鄱阳湖资源环境审计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充分了解鄱阳湖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要式的情况下,会找到针对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足等方面的对策。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时间不长,如果时间久了,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政府在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来完善审计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在审计中能够找到更好的审计方法与审计对策,能够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够在经济与资源环境方面更好地发展,真正做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天池,张庆龙.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吴文嘉.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审计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8(7).

3.苏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国家战略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的现实——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鄱阳湖学刊,2010(1).

*本文系江西省2011年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应用研究》(批准号GL11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4.生态经济学论文-水土流失 篇四

工商11-3110614322张铭书

摘要:当前,水土流失已经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对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且局部地区仍有加剧的趋势。陡坡开荒以及乱伐牧、乱采乱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尚未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禁止,本文旨在从经济学等角度探究水土流失问题,并结合本专业分析对策。

关键词:水土流失 生态经济 数据监测 生态修复

1.水土流失概要及我国现状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山区、丘陵区及风沙区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当前,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国家和地方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1 水土流失种类

我国的水土流失种类主要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泥石流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水蚀、风蚀和泥石流。

水蚀分为溅蚀和沟蚀,沟蚀是水蚀的最后阶段,也是破坏力较强的一种。在黄土高原,沟蚀很严重,每平方千米沟道长度达3~5千米,有的沟壑面积占总土地面积50%,有的成了残原,损失了很多土地,还使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地块变小,对耕作有即为负面的影响。

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干旱风沙区,以及其他地区,由于风力作用造成的土壤流失危害也是很大的,有时春播毁种多次,表土层不断被刮跑。特别是强风(风速约为20米/秒)日数存100天以上的我国北方风蚀地区,风蚀危害更为严重。

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是山洪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顺坡沿沟湍急活动的现象 有时几千斤、上万斤重的块石也随泥水冲下来,造成有很大危害的泥流和泥石流,冲毁道路、村庄和农田,使人们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我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很严重,云南东川地区的泥石流,每年要暴发二三十次。

1.2 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己达367万k㎡,每年新增流失面积

1.5万k㎡,每年流失土壤厚度平均为0.01~2.O0 cm,土壤侵蚀总量达50亿吨。我国的西北、西南、华南等广大地区水土流失都十分严重。造成我国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毁林开荒、毁草开荒、陡坡种粮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程。长期以来,由于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使之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黄河和长江的年输沙量分别占世界9大河流的第1位和第4位。

2.水土流失对我国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2.1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构成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冰系。对于平衡的生态系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若生态系统中各因子不平衡发展,就会导致生态和经济的失调。

2.3 水土流失对经济的影响

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3.1 破坏耕地

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和土体结构劣化,使表层的腐殖质层和淋溶层逐渐变薄甚至消失,耕地质量下降.据资料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毁掉耕地266.7多万h㎡,平均每年6.67万h㎡以上,土壤流失总量50多亿吨,数以亿吨的氮、磷、钾等养分流失。

2.3.2 泥沙淤积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水库、湖泊,缩短了水利设施寿命,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2.3.3 增加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

由于水土流失破坏了地面植被和土壤结构,使土壤层的蓄水能力减弱,导致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和土壤系统的蓄水能力减弱,大雨过后,很快形成径流,极易产生洪灾。

2.3.4 生态失调和限制社会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是当今头号环境问题,它破坏了土壤、土地资源,使目前已十分紧张的人多地少矛盾更加严峻,水土流失强烈的地区,新开垦的陡坡耕地几年后就会失去农业利用价值。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据统计全国87%的贫困县分布在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水土流失还会使水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影响航道运输,加剧风沙灾害。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当前我国也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大型的水利设施、公路、铁路、能源开发等许多的基础性设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由此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强,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所以,不断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3.防治水土流失相应对策

水土流失现象并非朝夕而成,在解决问题时,首先作一个整体的经济学大局分析:

(1)考虑机会成本,同样的时间投入,选择最优措施。譬如在不同区域采取相对对应的解决方法,如种植树木、修建防堤;(2)排除沉默成本干扰,已发生的决策不再成为影响现今决策的原因;(3)分清总收益和边际收益,“资本要用在刀刃上”,根据边际收益递减,应该控制投入,争取效用最大化。

水土流失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文、气象、地形、植被、土壤及其成土母质是自然因素;人口过度增加产生的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是主要的社会经

济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对植被的破坏,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加速了水土流失过程,所以我们应从多方面进行防治。

3.1 结合信息管理方向的相应水土流失措施

我专业的全称是工商管理(信息管理方向),虽然隶属经管院,但也会学习很多计算机(如建立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信息分析)方面的学科。

3.1.1 建立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系统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分析-评价的过程来衡量该区域的水土保持情况,监管大面积水土流失发生的宏观规律,有利对于水土保持工程的效果评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及时的预测来采取防护措施。

在研究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宏观规律时,靠建立定位观测网络所需要的人力、资金和时间均是相当惊人的,而采用数据库统计法则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3.1.2 建立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及时将数据整合分析

监测系统的设计,除了上文说到的的了开发建立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据库,还要对数据的存储以及随时的动态监测。

将监测到的数据输入到子系统中,并且对其提供多种的方式来进行空间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的接口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开发项目的基本情况的信息以及保持方案的信息、监测信息这些基本信息的高效率基本管理都是依靠这个系统来实现的。为了能够开发出水土保持系统的监测以及设计,就要实现对于水土流失现象的影响因素、状况以及危害和保持方法的管理和后期开发等。

通过监测系统以及数据分析,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近年来的水土情况,采用统计学的原理对未来走势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地采取防护措施,才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封山禁牧、围栏舍饲、休牧轮牧、留苗养树、疏林补植等措施,减轻对土壤的扰动。大面积封禁保护,小面积治理,给林草植被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其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提高林草郁闭度,恢复生态功能。

3.2.1 加强植被保护

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最重要的因素,植被生长茂密的地区往往是水土流失轻微的地区。要加强植被的保护与生态恢复,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项目建设。

对于轻度流失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宜实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使植被逐渐得到恢复;在江河沿岸和平原地区要建护岸林和农田防护林,种植经济果林、薪炭林;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植被建设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市场经济为牵引,调整产业结构,综合经营土地资源,建设生态经济型园林,在生态恢复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3.2.2固持土体,改良土壤

森林树种具有深长的垂直根系以及围绕其周围的广阔的侧根,且在树木之间根系纵横交错。这些根系同枯枝落叶层对地表径流中的固体物起到拦截过滤作用,能够有效地固持土

体,从而防止了土体滑落面的形成,为消除重力侵蚀如泥石流等创造条件。

森林植被形成的郁闭环境,影响着土壤的湿度;森林凋落物在土壤表面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分解后对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森林植被强大根系的生长延伸及代谢分解,可以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性;菌根和根系分泌物及死亡的根系则有助于森林土壤有机质养分的积累。这些因素能够加速成土速度,促进土壤母质形成土壤。

从人们对水土流失防治的不断的实践、努力以及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入的思考,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我们已经从对自然界的索取来发展人类自身转向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是人类实践后对环境的重新认知。虽然我们已经在为生态环境的好转不断努力,但再强的自然面前,人类还是非常被动的。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1] 李艳云.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探究[R].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3年4月17日 [2] 颜超,浅谈我国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0年14期

[3] 马晓薇,杨勤科,刘宝元.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建立中的数据标准化研究——以中国潜在水土

流失数据库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6月

[4] 李智广,曹炜,刘秉正,罗志东.我国水土流失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

学.2008年2月

[5] 张鹏.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危害和防治对策[J].山西水利.2007年2期

[6] 吴佩林,鲁奇.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4年9月

[7] 程冬兵,廖纯艳,张平仓,赵健.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J].长江科学

院院报.2010年11期

[8] 彭珂珊.我国水土流失及防御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1年2期

[9] 卢爱华.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保护[J].南方国土资源.2003年8期

[10] 作者不详.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区域分布概况[J].水利科技.2008年第4期

[11] 李广水.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J].地理教育.2006年第5期

[12] 万有贵,吴朝平,杨绍忠.水土保持与水利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 [13] 李云海.浅析我国水土流失.科技资讯[J].2007年04月

[14] 董建勤.捍卫生命之本——水土流失和治理探访[M]

[15] 申洪源,解立堂.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6期,[16] 秦天枝,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对策《生态经济》2009年10期

[17] 李志广,曹炜.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1期 [18] 王琰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治理初探 《管理观察》2009年21期

[19] 颜超浅谈我国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法制与经济》 2010年7期

5.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五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作 者:郭焕成 宋金平GUO Huan-cheng SONG Jin-ping 作者单位:郭焕成,GUO Huan-cheng(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宋金平,SONG Jin-ping(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5)

6.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探讨论文 篇六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科技、高消耗、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加速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重点调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工业企业。以“耗能减量化,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化”为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3.3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将和谐观念深入实践,把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摒弃城市发展的效率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协调,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4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

参考文献

[1]龚大金.谈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师,,(4).

[2]万黎琴.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2007,(6).

[3]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

[4]张金华.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几个内在关系[J].中国商界,,(12).

[5]李永军,侯文超.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并重[J].河南城乡经济报,,(3).

7.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七

区域经济, 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和经济组织企业之间在经济方面的关系和行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协调。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作用, 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不断吸引和积累资金以及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因素,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进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循环积累作用下, 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空间上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核心发达地区会带动边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也会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资金, 进而使得区域差距无法真正得到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北京始终处于区域经济的核心地位, 优势极为明显, 无可取代, 天津与北京相比稍有不如, 而河北位居最后。由于北京和天津对于人才、资金等的吸引作用, 对河北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 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生态环境的概念和内涵, 将生态环境概念引入金融领域, 是一项对于金融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成果。金融生态环境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区域的制度、法律以及相关的正常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具体来说,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的生存、发展有着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 是金融机构在所处区域内的外部运行环境, 既有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 也有整个金融市场的大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 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方式和程度, 可以加强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 同时也是全国性的金融监管和信息发布中心, 几乎会聚了我国50%~60%的金融资产。但是, 由于受到区域分割管理的限制, 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 资金分布不均衡, 对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1 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以往对于金融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的资料和文献一般都是采用几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回归分析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洛阳支行在2006年课题研究时采用的层次结构分析法以及广东分行采用的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使用固定的参数模型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 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这就导致传统的固定参数模型并不能用来反映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实际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 经济危机和次贷危机以及货币政策和汇率的频繁变化, 使得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固定参数模型无法表现出这种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 也无法表现出由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经济与金融相关程度的变化。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必须引入具有可变参数性质的状态空间模型来对动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状态空间模型包括两个模型:其一是状态方程模型, 可以用来反映动态系统在输入的变量的作用下在某个时刻所转移到的状态;其二是输出或量测方程模型, 用来将系统在某时刻的输出和系统此时的状态以及输入变量相互联系起来。

2 数据来源与参数估计

状态空间模型选取2002—2009年之间京津冀地区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存款、贷款、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进出口额、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股票流通总市值等数据对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金融统计年鉴》, 2002年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与《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 (1949-2004) 》。由于数据量太过庞大, 整理和分析耗费时间过长, 工作量过于繁重, 因此, 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存款和贷款6组数据进行研究, 其中 (1) 天津地区2002—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支出、存款、GDP及贷款分别为:0.25、1.8、0.9、0.6、0.40、0.8;0.23、1.9、1.2、0.3、0.45、0.6;0.28、1.6、1.1、0.6、0.47、0.3;0.21、1.5、1.2、0.9、0.49、0.9;0.27、1.6、1.4、1.2、0.55、0.7;0.31、1.7、1.3、1.1、0.58、1.2;0.33、1.9、1.8、0.9、0.64、1.1;0.35、2.0、1.5、0.7、0.78、1.2。 (2) 北京地区2002—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支出、存款、GDP及贷款分别为:0.35、2.0、0.7、0.8、0.65、1.1;0.36、2.1、0.9、0.5、0.67、0.7;0.38、1.9、1.2、0.7、0.77、0.9;0.36、1.8、1.4、0.6、0.72、1.0;0.37、1.7、1.3、1.1、0.79、0.8;0.36、1.9、1.4、1.0、0.95、1.5;0.42、2.2、1.5、0.9、1.05、1.2;0.78、2.1、1.4、0.8、1.08、1.3。 (3) 河北地区2002—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支出、存款、GDP及贷款分别为:1.15、2.1、0.9、0.7、1.47、1.2;1.26、2.1、1.1、0.4、1.49、1.3;1.28、2.3、1.3、0.5、1.50、1.2;1.16、2.4、1.6、0.3、1.52、1.3;1.27、2.3、1.1、1.2、1.51、0.9;1.36、2.2、1.5、1.1、1.53、1.3;1.31、2.4、1.2、0.8、1.62、1.4;1.38、2.6、1.3、0.7、1.70、1.6。 (单位均为万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函数关系来表示:Y=AF。其中, Y表示经济增长变量, 一般可以通过国民收入或者或内生产总值来表示;F代表金融生态环境变量, A所代表的并不是单一的因素, 而是除了金融生态系统外, 所有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元素的集合。本文选择GDP代表经济发展变量, 选择财政缺口指标FG、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INV、金融资产指标FA作为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变量。则得到北京回归方程为:Y=0.3GDP+0.3FG+0.4INV+0.2FA;天津回归方程为:Y=0.2GDP+0.2FG+0.3INV+0.2FA;河北回归方程为:Y=0.1GDP+0.2FG+0.2INV+0.3FA。

财政收支缺口的存在, 可以刺激行政机构对于经济的关注和干预, 可以反映出金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财政收支的缺口越大, 政府对于金融的干预也就越强, 这与市场经济自主调节的特点产生冲突, 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 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辅助指标进行计算, 由于GDP中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较大, 可以有效拉动投资, 可以用来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整体的投资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金融资产指标这里指的是存款和贷款余额的总和, 可以反映区域对于资金的吸纳能力, 反映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结合方式与程度, 体现出金融生态环境根植性的特点。存款余额的持续增长, 意味着区域经济吸收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也带动了区域内资源、技术以及劳动力的流动, 加速了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2002-2008年京津冀地区金融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资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拉动作用, 促进了区域整体GDP的增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河北、天津地区财政收支缺口每增加1%, 可以带动GDP增长0.4%, 北京却只有0.07%, 差距十分巨大。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北京自身的发展速度较快, 金融生态系统发育趋于完善, 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程度较小, 对于GDP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而河北和天津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仍然可以产生较大的效果。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看, 河北与天津的发展相近, 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和财政缺口的弹性系数也相近。北京由于人口聚集程度大, 固定资产投资, 特别是其中的房地产投资, 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而北京的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也就更高, 对于GDP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由于缺乏各个地区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 难以直接对金融机构资产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 所以选取各地区存贷款余额数据来代表金融资产数据。通过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对比, 可以看出, 北京的金融资产总量远远大于GDP, 但是实际上, 北京的金融机构资产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却低于其他两个地区, 同时也并不稳定。北京是的金融资产对GDP的拉动作用与股市存在一定的关联:股市走高则市场繁荣, 金融资产的拉动作用增大, 股市低开则市场萎靡, 金融资产的拉动作用减弱。这种现象不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北京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成熟, 金融资产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 且有明显下降趋势, 而风险却更高, 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将所有数据回归Y=AF函数公式进行计算, F仍代表金融生态环境变量, A则包含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存款和贷款数据的综合, 将数据代入函数公式, 比较京津冀区域参数的不同, 即可了解不同参数对GDP的影响程度, 得到有指导性的结论。

3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能单单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 必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全面提高该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 从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1) 要加强外部监督和管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外来投资, 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可以说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并进行维护和保持, 需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 也就是所谓的金融生态链。这不仅仅需要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 还需要极强的外部监督和管理。如果缺乏外部监督的控制, 会造成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 不利于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需要做到几个方面:

(1) 完善金融法制环境, 加强金融立法工作, 加快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使得金融资产流通和经济活动有法可依。 (2)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增强对于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诚信教育和宣传, 对金融环境中的信用环境进行优化。 (3) 建立健全中介行业组织, 加强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中介服务的信誉和市场公信力。

通过加强外部监督和管理,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提高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保证其优化和稳定。

(2) 加强各级政府的作用。金融环境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该地区资金流量的大小, 这也是市场经济自主调节的结果。但是, 并不是说我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无能为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十分复杂的, 单单依靠市场而对自主调节很难实现, 需要政府部门的调节。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可以运用相应的行政手段, 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也可以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 加大对于金融行业的扶持和帮助。单单凭借企业和银行的自主建设, 不仅会大大延长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时间, 还无法落实相应的优化措施。只有加强各级政府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 使其在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切实负担起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责任, 才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步伐。

(3) 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一个地区在投资者心中的地位主要是由两点决定的, 一是该区域内的重点行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规避政策风险, 二是产业的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 是否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说, 在于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例如, 京津冀地区的科研中心、材料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 既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又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产业优势明显。所以, 各地在确定自身的经济发展计划时, 必须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 把握国家产业政策, 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的比较优势, 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 最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从金融生态学的角度, 利用状态控制模型, 对金融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金融系统存在有效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这些变量的不断变化, 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是就结果而言, 都呈现正向的拉动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该地区金融生态系统中财政缺口的变化, 在客观上反映出在我国金融紧急体制改革中, 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控制所造成的影响, 虽然在天津和河北地区仍需要肯定这种影响, 但是也为两地的发展提出了警告, 政府融资平台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并不适合经济的长远发展。要逐步完善金融生态系统, 减轻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和影响, 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5 结语

总而言之, 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需要运用动态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要立足区域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影响金融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以市场调节为主导, 以政治行政手段为辅助,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健, 刘东, 王帆.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7) :115-117.

[2]刘慧.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3) :87-88.

[3]崔津度.金融资源、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J].银行家, 2010 (9) :13-14.

[4]沈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8) :33-35.

8.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八

[关键词] 美国生态文学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生态经济

一、美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述

“生态文学”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文学类别。是以生态环境为题材,具有鲜明的优患意识和现实的批判性。生态文学产生的背景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在全球的兴盛与发展。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瑞秋·卡森发表了长篇文学性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文学的正式诞生。自此以后,以环境生态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兴旺发达起来。

18世纪~19世纪,伴随着倡导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西方文明史的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到来了。回归自然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甚至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堪称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文学家。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这种发展观影响了美国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梭罗启蒙了美国人感知大地的思想。美国生态批评家哈罗德·弗罗姆在《从超越到退化》一文中,从工业革命与技术的角度历史性地追溯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工业革命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设想。在他看来,技术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幻觉,即人类在控制着地球。这让人类忽略这样一种事实:“人类不可战胜的头脑必须依靠自然的供养系统”。

二、 美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强烈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在美国生态文学史上,居功至伟的人物首推约翰·缪尔和阿尔多·利奥波德。1894 年,《加利福尼亚的山》问世,1902 年,《我们的国家公园》出版发行。缪尔文笔优美、博闻强记,吸引了现代读者的视线。利奥波德是一位林业生态学家。1949 年,《沙乡年鉴》面世,作者在书中用尚且不为人熟知的生态视角,展现荒野之美。利奥波德强调,“土地伦理学仅仅把社区的疆界扩大,旨在囊括土壤、河流、植物,还有动物,或者说,全部的土地”,绝非是要制止利用或改造自然,其对自然的利用是建立在肯定“其生存权”的基础之上。因此,该书堪称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反思人文主义的狭隘视野,批判了自然保护运动中的功利思想,主张迥异于美国传统的征服精神的土地伦理意识。《沙乡年鉴》意识超前,思想深刻,不愧为绿色圣经。

三、环境伦理学的内涵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是从20世纪中后期逐步兴起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相互交融、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发展很快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伦理学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探索,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从而为人类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百家争鸣,其中有四个主要流派影响最大,分别是强调动物解放和权利的动物福利论、以所有生命为尊重对象的生物中心主义、将道德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做出改良、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终极利益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其中的前三种观点被统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

四、生态文学、环境伦理与生态经济

1.生态文学、生态伦理的经济功能

生态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由原有的人类的范围扩大到非人类生命或整个自然界,是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宗旨是调节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但最终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实现人类的发展。因此,生态伦理与经济发展在维护人类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因此,生态伦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学、生态伦理促进了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伦理倡导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从美国生态文学、环境伦理到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生态伦理观念和经济观念的巨大变革。从人与自然的视角,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尴尬的境地。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能与自然长久地和谐相处下去,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却由于可能是人类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或纯粹是出于占有欲而做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而最终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人类应建立起一套符合生态伦理学要求的人地关系道德准则和完善的环境法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以及正确的经济行为方式,使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态困惑得到最终的解决。也使人类能够在这美丽的自然界中与自然永久地和谐相处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2]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

[3]侯斌:人类的窘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9.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九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并促进了这一系列理论的发展,对这些理念的发展变化作进一步的分析,有助于认清世界和我国所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的确定.

作 者:程岩 高峰  作者单位:丹东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系,辽宁,丹东,118003 刊 名:丹东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NDO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2)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生态   环境   可持续发展  

10.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十

摘要: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是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威胁,为保持其原生态的状况,从现在开始国家政府人民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发展,要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字:生态环境、石漠化、生态旅游,贫困问题、经济发展、教育、交通

西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在有着诸多种种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但是各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充分的应用,使其经济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

暑假有机会到西南地区游玩了一下,主要是云南,一路走来对其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现状略有感触。所以就其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及建议。

首先就其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西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西北、内蒙、西藏等地截然不同 ,因此 ,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中 ,针对生态环境的重建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及频繁的山地灾害等。针对这些问题 ,应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法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重建。西南山区虽然森林资源丰富,有很多的原始森林,但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山区资源的一步步开发,使得其原有的神态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挑战。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就我一路所见,几条大河的发源地翻腾流淌着得河水似滚滚黄河,其含沙量于混浊度与黄河有并驾齐驱之势。这种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

森林植被是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森林植被破坏是加剧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沙尘暴频发等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伴随着经济发展滥砍滥伐的现象十分严重,西南山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大大减少,森林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破坏使得森林功能大大减弱,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植被的破坏对气候也构成很大的威胁,植被破坏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链断开,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使得水资源缺乏,特别是在贵州地区。降水减少,使得河流径流减少,河流趋于断流,湖泊萎缩,湖泊对调节气候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反复循环使得气候更加的干旱,气候干旱对气候变暖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这一后果将不得而知;河流径流量减少,对农业灌溉存在很大的威胁,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受到威胁将引发社会危机,影响政局稳定。在当今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水资源缺乏将是制约其向前发展的一个致命的因素。

西部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先天脆弱的自然条件固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活动是加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和症结所在。(1)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水平低,贫困和生态脆弱互为因果、(2)“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农耕地面积过大、(3)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4)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综而不合。

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存在着另一个隐患----石漠化。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顶级形态。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2.96万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123.34万平方公里。石漠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如强烈的岩溶化过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因素;植被生长环境,又有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和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等。我国西南岩溶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与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可见其当前的形势严峻程度。导致石漠化的成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强烈的岩溶化过程、地形、地貌因素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 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放牧。

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对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西部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生态环境是西部开发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生态环境如果不改善,经济就不能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会更加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从而使已有的经济成果付之东流。只有生态环境建设好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改善,经济才可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西部部分地区已经从实践中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其应制定改善与治理的思路与原则:把恢复植被作为主攻方向,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应相应遵循三大原则:第一是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和当地发展相结合,在生态建设中必须考虑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能够保证老百姓的经济利益有所增加;第二是生态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地进行林草植被建设,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第三是生态建设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治理和保护相结合。

西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顶级的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所在。其有着独特的少数名族风情与异域风情,应该抓住机遇发展其这一特色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并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所预计的财富,很多优秀资源闲置,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观念滞后,(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并未形成特色互补效应,(三)投资主体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四)产权不明晰,责权不明确,管理体制落后。为了是这一优势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应做到:加强政府领导,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商品,加大宣传力度。彻底的使当地独有的资源成为其生财之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的不容乐观是西南地区发展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但另一不和谐因素就是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资资源浪费,结构单一,交通不便,教育缺失,科技落后等种种原因制约其经济的发展。在西南山区很多地区都处于贫困状态,仅仅依靠几亩地过活,任然处于简单的农耕作业,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温饱水平,还存在着大批大批的贫困人口,很多人基本的吃饭都有问题,更不用说教育,医疗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满足,更从何谈人们去追求精神生活呢?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当前西南地区可不容缓的问题。在当地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缺不能致富,这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当地科技技术的落后,伴随着西部发展战略的的进一步实施,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老板在西南地区投资,以低价收购其原材料,再以高价把成品卖给当地人,这其中的差价更是加剧了当地人们的贫穷。

西南地区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这一基本现状对国名经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改地区GDP的增长与国家GDP的增长。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城市相对贫困问题突出;起点低,先天不足;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社会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下;经济结构落后,积累能力差;制度创新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少数名族贫困构成西南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其贫困的因素不胜枚举,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改善其贫困现状。

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而强有力的科技又必须依托于良好的教育。西南山区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城乡分配不平衡,流失现象严重;教师学历达标

率低,教育素质低下等,国家应加强对该地区教育的投入,送教下乡,稳定山区教育队伍,加大教研经费等措施提高山区的教育质量与教育均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减少文盲。

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促使国家在大力支持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积极鼓励东部产业结构的转移。并在政策上给予这些企业能很大的优惠与扶持,要切实做好改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作必须:一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很多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许多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扭转这一局面。二是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要下大力气促进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改善生活和发展状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基于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地位,其发展空间、平台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路径,通过优先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重点区域发展,实现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良性互动、互赢共促,至关重要。二是内力与外力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特色产业优势,在周边发达地区的发展中谋求增强自身实力,形成竞争力优势;另一方面,要主动接轨周边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增强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积极性。

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突显自身特色,把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当前,欠发达地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二)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特色经济

(四)切实改善民生

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国家还应在财政政策上予以更多的倾斜。一是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改革财政投融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三是要将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与扶持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并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是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化运作和公用事业的企业化管理。合理使用区域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区域投资政策等调节手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能达到兼顾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两方面的要求,使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东部与中西部统筹发辰、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在国家予以财政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应加大力度改善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良好的交通体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如此富裕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是其交通体系的完善,交通是时代律动的脉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城市扩张的动脉城市扩张,往往多须沿路进行。而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限制,交通网络单一,大部分地区都还是山路或者省级道路。熟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市兴,路通市富,路通市强,路通人和。交通发展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城市建设等产生的互动效应,将越来越大,不可低估。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

东部地区正式依托其良好的交通网络,其海陆空交通网络格局都很完善,所以其经济发展也见西南山区快速。加强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有利于促使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的结合,加快西南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带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边疆作用显著;加快西南地区货物流通和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商业的繁荣;对开发西南地区的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流通,促进人才市场、资金市场的发育,吸引人才和资金。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当前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前提。

西南地区是祖国发展的大后方,必须正确处理好其生态坏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否则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低效短期的经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相结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加快脱贫步伐,缩小区域差距,打造中国的特色经济区

参考文献

西部大开发与聚落生态建设——以西南山区为例 陈国阶《农村生态环境》2011年02期 中国科学院学部.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4): 489-492.张惠远, 王仰麟.山地景观生态规划: 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J].山地学报, 2000, 18(5): 445-4

52肖笃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重建与景观规划[J].中国沙漠, 2003, 23(3): 6-11.西南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研究 卢玉东 张春梅 谭钦文《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一期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防治初探黄钰铃惠二青李靖《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1期

王志宝主编.森林与环境——中国高级专家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

3经济条件对西部山区农民旅游行为的影响——以贵州省官寨村与杨家寨村比较为例禹《铜仁学院学报真》2007年02期

生态旅游:西南喀斯特山区摆脱“贫困陷阱”之路 蔡运龙《中国人口与环境》2006年01期

西南边境山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云南省瑞丽市为例张正清 朱春华 周东果 龚琪 岳建强《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年06期

对中国西南地区山地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性思考——云南省昭通地区实例研究王映雪《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年03期

西南生态脆弱区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思考马贤惠《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云南省贫困、民族、山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初步研究——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例普成林蜂建金潘玉君《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加强西南各省经济横向联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傅志平,《经济问题探索》1999年08期 浅谈山区路网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张家章《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6期

地理交通在西南山区经济文化形成与传播中的双重作用——兼论文化形成的二要素:有限封闭与有限开放龚炜《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11.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十一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确认;计量;披露

一、环境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并能准确地加以计量,该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与环境有关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环境负债按照赔偿责任是否确定划分,可分为确定环境负债或有环境负债。(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在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污染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认证等成本。三是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四是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五是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如紫金矿业废水泄露造成汀江污染而支付的高额环保费用。(4)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益应能用货币计量,不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属于环境业绩,而非环境收益。鉴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仅以历史成本考虑企业实际支付的环境成本,并未充分重视潜在环境负债和环境损害成本,已经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不便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环境会计应当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中心环节,重点考虑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二 环境成本与负债的确认

1.环境成本确认。确认环境成本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合理的计量、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可靠性。首先,成本信息与环境的相关性。环境成本的发生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然要发生一些环保设备投资及营运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其次,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有些需根据会计政策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企业需要将现实的、潜在的污染赔偿金列为费用或负债。

2.环境负债的确认。环境负债的确认是依据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未来的环境支出表现为企业因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而承担的义务或责任。要确认一项环境负债,必须在符合其定义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由本企业环境行为造成;二是降低本企业或外部的环境质量;三是企业行为违反环境法规或环境标准;四是损害了他人利益或是环境质量劣于环境标准;五是依法负有清偿义务。确认过程应经过三个过程。(1)判断未来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2)判断环境负债与现实、未来时间段的相关性。如果是由于过去事项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企业过去活动引起未来事项而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它指企业承诺未来环境支出而履行的现时义务,如承诺对未来环境损害的健康赔偿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3)现实负债依据其能否计量做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能否导致未来损失采取提取环境污染损失准备金的处理方法;对或有负债则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三、环境成本与负债的计量

一般而言,从历史成本的角度更倾向以可靠性作为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但对于环境会计而言,相关性更能体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联系。企业在继续使用可靠性作为会计计量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应更加看重相关性对环境会计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运用和后续计量上。公允价值的应用为环境会计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提供了依据。公允价值对环境会计计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更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来体现。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并且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相比,可观察到的市场定价更可靠、更容易确定,便于责任双方进行沟通、协商赔偿金额。所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了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在要求。会计准则明确了某些资产如有生命动物和植物的自身确认和计量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计量。采用后续计量对环境资产与负债进行量度,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后续计量指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做相应调整。对排污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后续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污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计量,充分地展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或有事项准则针对企业环境污染涉及到未决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通过后续计量来核算对环境造成的损益。或有负债的计量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然后进行后续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包括: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等。

四、环境成本的核算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而言,仅有内部成本核算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时间性等因素,忽略了外部压力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难以有效的站在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高度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在观念上,主张依据生命周期全成本的思想来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实务上,倾向于以预防污染发生的成本和以污染后果的清除或损害赔偿的补救成本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因为其较为简便可行。理论上,公允价值和后续计量为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增强了以污染造成损害的价值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应用的可行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但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环境影响核算,具体到产品成本不仅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同时,此项费用发生额度随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和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在此种外部压力下,可以预见未来企业所承担的潜在成本将会增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因此按产品生命周期法的要求,企业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跟踪检测,就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累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这种内部化的安排主要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普通生产经营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厂房设备折旧成本等。同时,还包括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生产工艺支出,建造环保设施支出等。第二,政府约束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由于遵循政府环境法规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费、检测监控污染情况的成本,因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第三,或有负债成本。指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但污染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依靠法律裁决来决定发生某种支出的额度。这包括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尚未治理,政府环保部门可能对企业处以的罚款,企业因污染对周围单位或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可能招致的赔付等。生命周期成本法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外部压力的概念,帮助企业履行那部分由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但尚未承担的环境污染成本或负债,使企业自觉地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而满足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要求,更好地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满足了经营决策的需求,并提供给外界真实、可靠的与投资策略相关的信息。

五、环境信息的披露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进行财务报表内和财务报表外的环境信息披露来揭示环境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以便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科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在利润表中增设特别环境项目,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环境相关事项,如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融资等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状况等。环境成本的发生大致有两种情况:费用化与资本化。总的来看,对于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则将其费用化。对于那些符合资产的确认、计量标准的环境成本,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环境负债确认中,应该考虑有关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的后果范围;应披露的内容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

将环境有关财务问题披露的范围稍加扩大,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方式一: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根据需要将环境问题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单独编制附表或补充报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披露。比如,可以单独编制环境资产、环境负债明细表、环境支出明细表或环境收支明细表等进行详细的列示。方式二: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参 考 文 献

[1]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会计研究[J].2003(11)

[3]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1)

12.“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 篇十二

一、“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

(一) 知识点多, 涉及内容广。

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版本众多, 其教学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生态经济系统与功能理论; (2) 生态经济产业理论; (3) 生态经济市场与消费理论; (4) 生态经济价值及其核算理论; (5) 生态经济制度与政策理论。由此可见, 生态经济学知识点丰富, 涉及内容广泛,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广泛和扎实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既要能辨分主次,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清重点, 又不能遗漏相关知识的传授。

(二) 学科交叉性与理论性强, 实践难度高。

生态经济学课程涉及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涵盖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 具有多学科交叉且理论性强的特点。而且, 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难度高。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和演示, 而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环节, 学生对部分内容没有感性认识, 增加了学习难度, 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 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紧密, 时代性强。

生态经济学是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而出现的。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性很强, 因此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体现出时代特征。当前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人类福利的评价、生态补偿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些前沿知识, 掌握生态经济学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联系实际及社会环境热点, 加深学生对理论及方法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理解。

二、“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 偏重理论教学。

一部分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 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以讲授为主。以理论阐述为主的讲授方法使得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太抽象, 有些学生自身经济理论功底不足, 而有的老师缺乏有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的亲身经历, 上课时照本宣科, 往往导致这样的问题:教学初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随后学生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慢慢失去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 教材适用性差, 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国内许多高校使用的生态经济学教材偏重于理论, 教材中罗列大量的名词概念和经济模型等, 并且所引用的案例比较陈旧且国外案例居多, 缺乏国内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合适案例, 教材更新速度慢。更严重的是, 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在逻辑起点问题上大多立场不明, 在逻辑框架的选择上也不够讲究, 从而造成许多教材取材混乱、内容残缺。如很多生态经济学教材没有或很少涉及人口、消费等问题。可想而知, 使用这些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 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 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过程中, 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 即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出勤情况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 考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记忆为主的概念和理论。这种考核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 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改进“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 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合适的教材是改进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教材的主要问题,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1. 确立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中思维的起点。要创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推溯和界定问题。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视阈, 以可持续发展为学科宗旨。它致力于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矛盾, 而这一矛盾集中表现为“日益扩张的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并非是指GDP这样的价值意义上的规模, 而是指经济系统物质吞吐量的规模) 与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当前一切生态危机的实质, 也是困扰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原始的基本关系”,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都是紧紧围绕这一矛盾展开的。因此, 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这一基本矛盾关系作为逻辑起点。

2. 建构生态经济学的逻辑框架。

逻辑起点只是理论分析和体系建构的开端, 有关概念范畴和具体理论还有待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演绎。为此, 还需要为随后的逻辑展开寻找一个合适的线索或框架。以I-PAT方程作为建构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非常合适。所谓IPAT方程, 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学家Paul R.Ehrlich于1971年提出的用来表示环境冲击与影响因子关系的一个恒等式, 其基本形式是:

I=P×A×T (1)

式中, I代表环境压力或环境影响, 可以是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也可以是某种资源的消耗量;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富裕度, 通常可用人均GDP表示;T代表技术因素, 常用单位GDP所形成的环境指标表示。

使用该方程作为构建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 首要的理由是该框架能对前面述及的逻辑起点进行很好的承接:既然将协调“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的矛盾关系作为生态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 既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要求是经济的扩张不能突破生态承载力的限制, 那么自然就需要对造成生态压力或生态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因素分析, 以期找到生态压力的社会经济源头, 并对这些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IPAT方程无疑是进行这种因素分析的最好框架。

(二) 改革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针对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当前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缺陷, 笔者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开展案例教学。

好的教学案例能实现经济理论与生态知识的充分融合。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使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抽象的生态经济理论的理解不相互脱节,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 如何选择案例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显得非常重要。总的来说, 要遵循3个原则: (1) 生态知识与经济理论相结合原则。典型案例都包含许多相关的生态知识与经济知识, 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 (2) 案例本土化原则。国外案例所叙述的生态经济问题常常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合, 因此容易使学生的案例学习与现实问题发生脱节, 从而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因此, 应当多采用国内典型案例, 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可以用来分析, 比如西南地区石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3) 取近舍远原则, 也就是尽量选用近期案例。在案例组织方法上, 教师应利用案例来引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探讨, 并利用案例进行验证,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讲故事和进行案例灌输。

2. 分组讨论。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 结合当前生态经济学前沿动态, 列出多个专题 (比如生态经济核算专题包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生态足迹核算理论与方法、能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等) 。由学生分组选题后, 每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协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案例制作, 并通过PPT在课堂上进行案例介绍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应讨论, 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提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 同时可采用适当的嘉奖方式鼓励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演讲和讨论, 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协同工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3. 围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资源开展教学。

由于教学材料直接来自自身区域, 因此能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融合, 自然教学效果更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当地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的石漠化, 从石漠化出现的原因、石漠化的后果、石漠化的治理等方面进行讲授, 效果很好。

4. 室内模拟教学。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许多生态经济学方法都出现了软件。利用相关软件, 对生态经济学的物流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经济核算等进行模拟运用, 使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经济方法, 并运用某些方法评价生态经济系统。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国内外有许多生态经济研究机构网站, 如中国生态经济科学学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生态网等等。通过这些网站的浏览可以获取很多的生态经济信息、研究动态、研究前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论文题目, 如“全球气候变暖, 是危机还是骗局”、“我国沙漠化现状及治理”、“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等, 学生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上网查找资料, 在有意无意间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

(三) 革新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应从考核内容变革、平时出勤与课堂表现、专题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革新。例如, 可将试卷内容设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和解释题, 注重考核学生平时在案例互动、实验式互动及分组讨论中所表现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而不仅仅是根据出勤次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以上的综合考核方法, 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

摘要:“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主要有:知识点多, 涉及内容广;学科交叉性与理论性强, 实践难度高;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紧密, 时代性强。当前该课程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偏重理论教学;教材适用性差, 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考核方法单一。改进“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措施主要有: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革新考核方法。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罗明灿, 刘惠民.建立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 2010 (2) :21-23.

[2]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3]徐中民, 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2.

[4]成美.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J].教学研究, 2012 (2) :49-52.

[5]Ehrlich P R, Holdrens J P.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J].Science, 1971 (171) :1212-1217.

13.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十三

唐成利 牛洪艳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近年来,乱砍伐、乱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时有发生,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为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治理开发荒山、荒滩、荒水、荒地、荒沟资源的积极性,挖掘发挥“五荒”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阿荣旗政府结合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南、呼和浩特以及赤峰等地对“五荒”治理、生态建设经验和我旗的具体情况,开展“五荒”资源治理开发工作,将“五荒”资源的使用权承包或拍卖给农户、联户以及农村合作社或其他社会经济实体,而且使用权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五荒”资源治理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即有利于有效地整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又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渠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亚东镇党委政府对“五荒”治理开发工作非常重视,在2008年11月13日召开的全镇动员培训大会,会上认真传达了阿荣旗“五荒”资源治理开发实施意见。结合我镇2008年农业基本情况,通过对比,三岔河等紧邻林区与原亚东镇距离林区较远地方农业收成情况,使与会者认识到水土流失,小气候等对农业的影响,加深了参加会议人员对“五荒”治理的认识,统一了思想。会上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王德复为组长的工作组,将全镇35个村划片成立了六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由一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实职副科级领导任组长,每个村还指定了一名联络指导员。制定了具体工作日程,确定有代表性、村班子威信高的白桦村、万兴村、山里屯村三个试点村,为便于工作,由镇里购买了GPS卫星定位仪6个。

会后各村分别召开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的大会,村干部和包村干部结合村具体工作逐户宣传,并发放了宣传单12万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后由群众选出工作人员分别成立“五荒”治理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制定适合本村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大会讨论具体内容,上报到镇“五荒”治理开发办公室。各村抽调有责任心,工作负责的人员,实地踏查本村的“五荒”资源,登记造册,确定“五荒”位置、面积、性质,登记内容详实,范围包括2001年航测后新开垦的已耕种的草地列入本次登记内容,待旗政府出台相关文件一并处理。

亚东镇的“五荒”治理开发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11月10日-30日)为成立组织、动员培训、宣传发动、资源调查。第二阶段(12月15日-2009年1月25日)公示“五荒”资源、试点实施阶段。第四阶段(2009年3月16日-4月15日)承包拍卖、工作总结。

“五荒”资源拍卖,共拍卖荒山17764.1亩,荒滩347.8亩,荒水247.1亩,荒沟91.7亩,基本草牧场3770.2亩,新半蚕场6454.09亩,生态防护林17565.6亩,第一轮“五荒”资源拍卖共拍卖46240.6亩。

“五荒”资源未拍卖荒山28358.9亩,荒地7190亩,荒滩6306.2亩,荒水9827.9,荒沟2389.3亩,基本草牧场15617.8亩,疏林地313亩,新增蚕场12849.91亩,生态防护林43834.4亩,“五荒”资源未拍卖共126687.41亩。

工作推进中,发现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

1、虽然政策解读明晰,宣传到位,但个别村的个别百姓认识不到位,有抵触情绪,需村干部和包村干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2、现已登记造册的2001年后开垦的已耕种的部分草地如何处理,绝大部分已经经有关部门处罚过,现在仍在耕种,这部分耕地如何处理有待旗政府出台相关文件。

3、有关季节性禁牧,养畜户有想法。旗政府宣传大力发展畜牧,现在提出禁牧,养畜户牲畜绝大部门牲畜不适合圈养,牲畜如何处理存在问题,需上级部门出台圈养的优惠政策。

下步工作安排打算:

1、继续加强宣传,引导群众把没有拍卖出去的“五荒”资源尽早拍卖出去,开成山有人包、地有人管、林有人护的良好局面。

2、鼓励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把“五荒”拍卖所有资金用在引领群众致富的路子上。

3、做好已承包“五荒”资源群众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该植树的植树,该种草的种草,益林则林、益牧则牧

阿荣旗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唐成利

14.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篇十四

为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环保守法自觉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监督执法的政策举措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二、主要目标。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培育环保典型和宣扬环保精神,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治理污染的决心和信心,为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三、工作举措

1.加强信息报送力度。局各部门结合工作每周至少报送一条工作信息,大队至少2条,字数不少于200字,配相关图片。要注重信息质量及时效,综合股及时收集整理审核后向县政府、市局的“XX”和网站、报社、公众号等平台报送。

2.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围绕环保重点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信访投诉问题的执法力度、及时回复,主动公开,积极回应,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赢得公众支持。加大执法典型和执法活动宣传,曝光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和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气场。

3.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结合“6.5”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规模效应,营造全社会宣传环保、参与环保、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4.积极宣传环保改革新成效。积极开展环境行政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保市场化等方面改革进展与成效宣传,助推环保改革创新,增强环保内生动力。

5、强化干部职工学习活动。原则上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由局各部门轮流负责,学习形式以集中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具体时间安排由综合股负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局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小组指导宣教工作,具体工作由综合股牵头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并指定一名联系人具体负责,做到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确保我局宣教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确保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2、做好沟通协作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开展的工作要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做好重要信息和工作经验的上报。

3、严格考核问责

上一篇:东北大学slp1下一篇:内部薪酬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