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2024-10-19

振兴教育大讨论发言稿(精选11篇)

1.振兴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篇一

基于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英语组 2017.09

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英语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07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能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内容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能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内容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能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应该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应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通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通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必须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通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这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内容、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责任,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一定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积极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积极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2.新河大:开启振兴模式 篇二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新河南大学元年。是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新河南大学成立。

新河南大学由原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开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河南大学组建而成,是全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当时,学校拥有9大学科门类,21个院系,3个教学部,有53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1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开放实验室,45个研究所,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至此,学校发展启动快速振兴模式,进入新河南大学时代。

新校区

新河南大学的成立正踏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扩招的鼓点上。随着大规模扩招,河南大学的办学规模也迅速增加,让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设施显得捉襟见肘。改善办学条件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校扩招是时代使然,而且现代大学一定要有相当的规模,否则无法发挥充分的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认为,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学生,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这些推动河南大学进入快速建设期,即在完善老校区设施的同时着手新校区建设。

2001年3月,现代化的河南大学理科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减轻了1957年建成的十号楼的压力。与这样的校园内部完善相比,新校区建设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经过多方努力,2001年10月15日,河南大学在开封市西区举行了隆重的新校区建设奠基仪式。新校区占地2000多亩,总投资11亿元,至2005年基本建成。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校区明快开放,功能分区清晰明确,极大地拓展了河南大学的办学空间,也给河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硬件基础。

随着河南省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河南大学建设驶上了快车道。2011年年初,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这块校区占地500余亩,与河南大学新校区隔路相望。2012年6月,河南大学国际学院校区开工建设。该校区位于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的东北部,规划总面积1475亩,学生规模达12000人。布局郑州,河南大学开始构建郑州、开封两地办学、一体发展的办学系统,办学视野突破历史局限,放眼未来。

新跨越

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河南大学在办学层次上也实现了新跨越。

2008年10月17日,一个让河大人感到自豪的日子。在那一天,河南省和教育部签署了共建河南大学协议,标志着河南大学再次跨进“国家队”行列。

对于这次签约,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表示,这是河南大学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件盛事,必将载入历史史册,成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更是激动不已,认为省部共建等于给河南大学向高水平大学快速进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河大人激动,是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河大振兴的价值和不易。百年河大,历经变革。曾经,很多学科的发展因为调整而中断,辉煌不再。改革开放后,这些学科从零开始,艰难振兴。河大人低调起步,用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奋起直追,期待河南大学早日振兴。

数字不会说谎:新河南大学组建后12年的今天,学校已经拥有12个学科门类,34个学院(部),有8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

数字变化的背后有中原人民的支持,更有河大人的不懈努力。正是这些构成了河南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对河南大学的未来充满期望。

新舞台

毋庸置疑,新世纪以来是河南大学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而且河南大学正在拥有一个更大的新舞台。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政府2011年5月印发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把河南大学建成国内著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大学。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南大学的新舞台。

对于新舞台,河南大学一直在准备着。2009年12月,河南大学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突破,实施五大战略”。其中,两大突破就是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重大突破。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表示,在新的舞台上,“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全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必由之路”。河南大学将精心打造中原地区的育人高地、集聚高地、创新高地、服务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

近几年,江泽民、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吴官正、李岚清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河南大学,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厚望。2009年6月23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受聘为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可以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舞台上,河南大学的发展承载着国家和中原人民的希望。

希望在前,舞台已经搭好,百年河大再起步。

3.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篇三

千维

如何读懂学校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己在工作的这几十年,我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升华我们自己内心的过程。

从事教育这个职业,我不仅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我也担负着教育别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我从孩子们的身上,观察着生命的进展,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领悟到了更多的以前并不理解的人生真谛。自己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一个学的过程,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个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认识,审视自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修复、改进、成长的机会。

课间,我的学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我看着他们活泼跳动的身影,我时常想他们上了初中高中再成熟些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长大成人了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他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的疑问时,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来培养呢?榜样的力量,想让孩子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同他们一起学习,和他们站到一条战线上去,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件事情,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我们先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为他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

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马静

我们学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理念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色,比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和孩子一起读,午读时间坐下来和孩子一起静心读书。只有成为他们的榜样,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才能信服你、才能自觉的学习进步。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才不会是苍白空洞的。

孩子长大后,开始触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就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声大哭,大人则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们摔着了”。这种场景在我的家里也时有发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那这样一种保护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诉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没有看清楚,而是因为这块静止不动的地的原因。”我不认同这种方式,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她什么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从童年开始。

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方芙蓉

班里有个小个子男生,有一次让我给系鞋带,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现在还不会系鞋带,我当时示范给他看,并让他自己学会系鞋带,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一次找我给系鞋带,我意识到,自己上一次对这件看似小实则不小的事情处理的过于简单,没有让孩子知道,系鞋带这样的事情,是他这个年纪应当学会的,是他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于是我就问他旁边站得几个男生:“谁会系鞋带?”好几个孩子说:“我会。”我选了一个学生说:“交给你一项任务,请你教会他系鞋带。”当这个小个子男生看到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却落后于和自己的个子差不多高、年龄一般大的好友时,他自己也感到了惭愧,自己也知道再不会系鞋带,就会让同学笑话了,以后我看见这个男生都是自己系鞋带了,虽然动作很慢,但自己在努力着。

当孩子很小时,他的一切行动依赖父母,大人替他承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孩子则需要把担子转移到自己的肩上,学会自立,学会必要的自己照顾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饭、穿衣、叠被子,大到 生活、学习、同学交往等。

我想,孩子之所以平心静气接受我的话,不仅仅因为道理,还因为我说话平和的语气和真心的交流。但不是每一孩子都可以立即理解,马上就做好的;也不是一种方法,用了就能马上应验,立即见效,老师要用心,给孩子们耐心和时间。

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钱卫峰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情况会大发雷霆、发脾气,这是小孩子的直觉反射,我们老师应当予以理解,但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怎样宣泄,表达自己的愤怒,是他应该负责掌握的事情。遇到问题了,可以找老师、找同学、找家长,静下心来谈一谈,找一点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而不应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用影响、打扰或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表达,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欢的,你的同学也不能接受的,老师也不认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许。很多孩子在家里或许被家人宠惯了,很容易产生一种“大家都围着我转” 的错觉,而老师,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样的重要。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发脾气、怨恨、责怪别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恰当。我们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4.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篇四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本报将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今天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就是这场大讨论的开台锣鼓。到会的7位同志都是国内知名学者或教育一线的专家,每个人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很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独到的观点。大家从人才观、就业观、教育体制、考试制度等宏观角度提出了很多理论问题,也对教学、管理、青少年教育、教材编写等实践层面提了很多建议。有理论又有实践,含金量很高。非常感谢各位以认真热情的态度参加今天的讨论,带来了这么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和实验总结,还有你们独到的思想。各位学者举的事例,振聋发聩;所提的问题,切中时弊;提出的建议,对症下药。

5.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篇五

郭亚峰

近日,我校就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学习大讨论召开学习动员会议,怎样结合我院的评建工作,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办学理念要转变,管理要跟上

我院是由中等职业学校转制而成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普遍存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学校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水平,从现象来看,学校管理制度不够严密。应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

2、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力度要加大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我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在这几年力度不断加大,教学计划的修订已经注意到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了部分课程,整合了课程内容,加大了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从实训课的情况来看,目前基本上都是由专任教师来进行,可以更多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来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师资是瓶颈,教学质量是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但是教研室的老师没有一个达到这个要求。目前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不高,学院一方面可以加大引进的力度,;另一方面,学院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证书和提高学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自觉学习能力不强,但是我们目前的管理制度存在纵容学生的问题,治教不够严格,导致最后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对学院的变大变强和对自身工作的提升都是非常关键的,本人从三个要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来阐述。

一、“为了谁”。我们经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个归根结底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学校,为了高职教育发展。

(一)在我们教育事业中,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就是为了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将学生摆在心中最高服务对象。

(二)既然把学生摆在心中最高服务对象,就必须把握住高职教育中心。但就我们学校而言,我们的高职教育观念应该有所转变,这样才能突出我们学校特有的高职教育特色。做好“六个转向:

1、由单一的智商教育转向注重情商教育。

2、由单一的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

3、由精英教育转向岗位技能教育。

4、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

5、由整齐划一的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的特长教育。

6、德育重点由空泛化的传统说教转向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依靠谁”

(一)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学校的教育观念有转变。

(三)专业教师和思政辅导员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

三、“我是谁”

(一)高职教育观念更新,需要每位学校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

6.大反思大讨论发言稿 篇六

根据集团公司连续发生了几起事故,使的煤矿安全生产出现了十分严峻的局面。面对当前的不稳定形势,我作为技术人员,从自己的工作入手仔细的进行了反思:

工作方面:

一是工作盲目,没有标准、目标,缺乏认真工作作风。工作上一直还处在领导安排什么完成什么,满足于草草了事,在检查中到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二是深入现场不够,一直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地面资料准备好就可以了,对井下现场了解不够,在制定措施时,有些措施不能在现场做到切实可行。

三是超前意识差,没有提前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意识,最后把简单工作变成了比较紧要的工作,导致工作出现了许多漏洞。

二、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一)要严以律己,强化监督,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二)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加强井下现场管理的学习,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要有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平时还需要继续加强业务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把提高工作能力,强化责任作为重点,将技术工作明确分工,了解自己的工作重点,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不断把各自的工作做精、做细,使在今后检查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正真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不断地提高各自的工作能力。

(四)加强措施、制度、规程的操作力度,同时加强工人的责任意识和对规程的学习,让工人作业时有章可循,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在施工前对技术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严格的讨论,并加强自身的技术学习。

7.“安全责任大反思大讨论”发言稿 篇七

近期,我矿发生“6.9”冒顶事故,做为一名煤矿工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全矿上下造成了很大压力,都会造成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

事故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想,怎么做?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的思想,真正把安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8.三个敬畏大讨论发言稿 篇八

近日,对2013年以来山西省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和集团公司近年来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重新进行了学习,每一次看到这些画面都使我触目惊心,事故留给我的除了沉痛更多的我想应该是反思,特别是在观看了《安监局长》影片以后,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作为安监处长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个人认为这次的“三个敬畏”大讨论活动对于我们每位干部来说很有必要,这是在目前安全形势下的重大举措。

一、生命至上、生命无价

人的生命有且只有一次,而且是最宝贵的,敬畏生命就是要求我们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绝不能以牺牲员工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获得所谓的利润,要做到以人为本。

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我们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人的生命得以保障,生产活动才能有序进行,企业的经济利益才能够稳步提升,因此敬畏生命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去保护生命,那么如何去保护生命呢?这就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作为公司安全监管部门,充当着煤矿安全生产“保护神”的角色,保护每位员工的生命健康就成为了我们不折不扣的职责。

二、责任重于泰山

从发生的这些重特大事故来看,基本上都是责任事故,这说明我们还有绝大多数干部和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然而事实证明:无视责任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都扮演者一定的角色,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就不同,《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虽然只有七条,却句句都是生命线、底线、红线和高压线,这七条规定固然是为矿长制定的,但是我们要继续分解,做到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每一项工作的责任都能得到落实。

作为安全监管部门,做好每个施工地点的安全监管工作就成了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尽职尽责。说到具体工作就是查隐患和抓三违。

查隐患是安全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在现场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隐患问题,更要发扬“三铁精神”,发现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发现一条解决一条,而不是放任问题而不顾。对于已经存在的隐患,责任人就不能推诿卸责,相反地,应该理性面对,敢于承担责任,只有将隐患消灭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才能得以保障。

“三违”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要想彻底消除“三违”,我们就要坚决抵制“老好人”的作风,就要对有“三违”思想的人员下重药。对于违章行为,不论责任者处于什么目的,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这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管理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作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必须按追查落实机制,一追到底。

安监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落实责任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督促责任的落实,然而如何落实则是重中之重。

三、有制度不落实,难成方圆

作为一个企业,制度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光有制度不认真执行,就会事倍功半,就不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的制定显然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所制定的,它的效力针对的是所有的员工,不论你是谁、你是什么职务,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管理干部员要身体力行,不要有搞特殊的不良习性,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树立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执行起来才更有力。

9.廉洁从业大讨论发言稿 篇九

1、本人对廉洁从业的认识;

在廉洁从业的对立面就是贪污腐败,这个危害不言而喻。

①对工厂企业方面:工厂的健康发展、长治久安离不开廉洁从业的各级领导团队;廉洁从业还是工厂国有资产的升值保值和员工切身利益的基本保障;

②对个人方面:廉洁从业是个人道德修养、个人三管的价值体现,也是个人职业前途和家庭团员和睦的一个坚实基础。

2、如何有效识别本岗及下属的“微腐败”风险并有效应对;

①在自身方面,意识上提高廉洁从业认识,工作上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规范个人言行,生活上节俭不攀比;

②在分管业务方面,围绕具体业务考虑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上的廉洁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站在红线内开展工作;加强日常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置工作上出现的偏差和隐患,快速、有效的解决员工工作上的疑点和难处。

3、对工厂廉洁风险防控的建议?

①要强化三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要使员工认识到在廉洁上放纵小节的危害性,提高员工认识,做到防微杜渐。

②各级单位要明确对本单位的各类职权进行全面清理、分项梳理,科学编制“职权目录”,避免廉洁从业上管理真空;

10.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稿 篇十

谋殡葬事业大发展

大家好,我是玉田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安国华,近一段时间,我单位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结合我县殡葬工作实际,开展了“抓服务、促发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牢固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百姓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突出人性化服务,努力营造和谐环境,大力推进现代化管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以创建殡葬示范单位为抓手,对各项殡葬服务内容进行全面细化,并层层把关,逐步落实。对群众敏感的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收费问题,我们从严从细出发,不断完善各项环节、公开服务流程,坚决杜绝“生、冷、硬”现象的发生,设置公开举报栏,岗位职责公开栏,服务收费公开栏,严格按照市县物价部门审批、阳光收费,全部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维护丧属的合法权益。

二、求真务实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求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从实际出发,换位思考,时刻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着想、考虑,尽其所能尽量满足丧属提出的要求,其次是细致的工作态度。求细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准则。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每一位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对于没有规定的,按惯例办,没有惯例的,商量着办,力求办好,真正做到了以群众满意是做好工作的唯一标准。再次,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全所职工创新思维显著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只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就大胆实践并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务求新进展。在经营服务上贯彻“以民为本、丧属至上、优质服务”的殡仪服务宗旨,做到热情周到、文明礼貌、高效廉洁。从而促进了殡仪馆的“四个转变”,即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型转变,由简单服务向多样化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同时增强了职工的“四个意识”,即: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窗口意识和领先意识。

三、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开展人性化服务

树立“社会效益”观念。我们在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在广大职工中树立“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满腔热忱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丧葬需要。开展人性化服务,关键在于更新殡葬服务理念。传统殡葬工作的职责仅仅是为逝者更衣、化妆、火化,忽略了生者精神方面需求,随着殡葬行业的发展及其服务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做好传统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加侧重向逝者亲属及社会其他公众提供服务咨询,丧事引导,人性化服务模式日渐成熟,渐成格局。服务设施专业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人员职业化,大力推行人文关怀,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相信一个亲切的问候会使丧属倍感温暖,一句真诚友好的提示会让他们感激不尽,一块纸巾的递送会让他们感到值得信任和依靠。关注保障民生需求,不断提升殡葬事业的公益含量,2015年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减免贫困群体火化费八万余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殡葬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组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实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促进我县殡葬事业的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11.振兴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篇十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发言稿

黎美英

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永恒的追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现在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浅谈我的看法:

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要与时俱进适时转变领导者的角色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核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把一个版本的教材换成多个版本教材的形式变化,而是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到评价体系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是建国以来最有影响力、最全面的一次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场革命。这场从教育思想层面、教育方法层面、教育技术层面的革命性变革,对直接指导实施和组织推进课程改革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新型管理者,就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实现好角色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从经验型管理者向学习型管理者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和动力是思想的更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对教育、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不断创新的教育管理活动。作为教育行政管理者,要引领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学习是更新理念的基本途径,管理者首先要成为学习者。教育局长、学校校长要带头学习新程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确领导这场课程改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学好《决定》和《纲要》,弄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动因,理解新课程的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改革方向等等。要透彻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学科改革动向,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要系统深入学习国内外与新课程有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比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新兴的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我国孔子、朱熹、韩愈、叶圣陶、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推动课程改革。要善于在学习中反思,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转变,在学习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实践证明,简单地“克隆”一个洋思或照搬一个安丘,都是十分幼稚的、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在学习中把别人的办学思想与本校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要通过学习,构建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提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办学主张,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思想基础。

(二)、从行政型管理者向研究型管理者转变

在以研究性、探究性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级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在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育形势、管理对象、课程教材和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从教师到校长、从校长到局长,就是由于一直没有脱离教育教学第一线,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让盘锦走向全国。庆阳二中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才使学校在短期

内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强化研究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激励措施。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者”。研究新课改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课堂教学;二是研究“学校新文化”建设。新课改的关键和主阵地在课堂,教育管理者的“用武之地”也在课堂。要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必须把管理的触角伸到课堂,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课堂。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通过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宏观上了解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了解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点上解剖麻雀,面上典型引路,保证课改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要组织教研人员积极深入课堂进行“诊断”,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要对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如何评价,以及课程改革后高考的要求和方式会有什么变化等问题,超前进行研究,及时总结得失,确保改革持续、健康、深入开展。要积极参与或主持实验课题研究、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校级领导必须担任新课程教学,善于听、善于思、善于写、善于说、善于评。要打破行政界限、强调学科无缝链接,建立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校本特色相结合的新课程培训体系。大力推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完善学习、研究、实验以及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消除差生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不断成长进步。良好的办学环境,独特的学校文化,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决定因素。肖川指出,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行为。要坚持站在教育创新的制高点上,积极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文化,精心组织好以绿色校园创建活动为主线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让每一寸土地和空间都透出浓浓的书卷气,为孩子们陶冶情操、获取新知、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创设理想平台和窗口。

(三)、从管理型教学管理者向服务型教学管理者转变

新课改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的一切管理和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去安排,做调整。一句话,要实施好新课程,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在服务中体现和履行管理职责。新课程自由度大,追求内容的生成性,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服务校长、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同时还要服务社会、服务家长,实践“教育就是服务”的精神。要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要把自己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加工整理,举办不同层次的报告会或宣讲会,引导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和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要改变对学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传统方法,通过及时组织学习教育新思想、新技术,迅速传递课改新理念、新信息,为基层学校和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革新教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要坚决摒弃哪种一刀切,齐步走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允许学校、教师自主创新,允许各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同时存在,切忌以一种管理模式取代另一种管理模式,以一种教育现象取代或否定其他教育现象,为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创造和提供竞相发展,各显其能、各展其才的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要把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技术支持和学术服务作为中心任务,从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对象和任务,力争使教师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四)、从长官型教学管理者向合作型教学管理者转变

合作体现着一种思想观念、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干群关系,每位现代教育管理者都必须具有这种合作的意识。一是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常常是外部管理多,制度约束的多,而以教育思想引领课堂内部专业化的研究、提升和指导少。引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才能实现行政单位与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二是要与有关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合作。新课程倡导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要实现新课标规定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目标,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是无法全部完成的。管理者要把

视线向校外延伸,加强与人大、政协、计划、财政、环保、卫生、团委、妇联、体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为新课程争取必要的政策和经费,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都能支持配合课改工作的新局面。同时,校际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之间相互合作。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直接代表政府组织和实施课程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不仅要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要组织本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合作办学,尽量把切合本地实际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开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同时,教育局各科室之间既要按照各自分工,为新课改提供服务和支持,更要加强协作,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课改顺利进行的政策措施,开发课程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课改实验扎实开展。四是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合作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一切管理和教学成果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个性发展来体现。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校长和教师要蹲下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建立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和谐融洽的教学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另外,还要与家长合作,合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要与社会人员合作,吸纳社区教育资源,共同走进新课程,建设新课程。

(五)、从粗放型管理向激励型管理转变

新课程改革核心是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以住只依照制定的相关文件例行公事,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走过场,搞形式的粗放型管理,同时对于课改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创造性地提出管理策略。

管理最终都体现在评价上。以前那种学年或学期初定计划、提目标,年终或期末算总帐的粗放型管理必须向重过程、重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型转变。《纲要》指出,要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管理者要自觉变“判别者”角色为“激励者”角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努力把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强调激励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对学校的评价,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新理念,不仅要看学校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看升学率,还要看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更要看学校的长远发展潜力。要依托评价帮助学校、教师、学生找准教和学的方向,优化教和学的过程,提高教和学的质量,促进学校、师生共同持续进步。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改进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努力下移评价重心,把面向“过去”、面向“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评价,由单一的书面考查成绩评价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和学的评价。要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让师生个性特长最大限度地得到张扬。对学生的评价,要切实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要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把学生的身体、心理、思维、创造等智力因素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教育管理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和内动力。促进教育管理者尽快转变角色,更加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背景下面临的紧迫任务。广大教育管理者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肩负起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新境界,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新课改

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是“启智,陶情,冶性,锤志的健体”。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应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且应当在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教师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引导,教师普遍观点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的过程,且技能的训练是重中之中。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提法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奉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加以贯彻与实施。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也确实培养出不少的高分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感觉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能考出些高分,却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当改革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应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而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就设计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程序,在新课程中是行不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善于把书本知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填鸭、灌输式教学,倡导互动式教学。《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学互动质量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为只有在师生的交互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才能清楚了解到学生们学习状况,学习进度,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情况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避免吃不饱、跟不上的情况发生。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要创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创造适宜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出自己的教育理念。

社会在迅速的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就不可能再套用原来程序、规划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全面把握教学过程中不确定性----教学目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取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得分点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独立、创新精神,同时开放课堂,将课堂与学生个体实际生活联系,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感悟,同时又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聆听同学心声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广泛的听取

同学的意见,聆听同学的心声。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都把师生关系定位在一个一上一下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在内心上不接受不同意见产生,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的权威与地位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样的行为会扰乱教学秩序,而使原定的教学程序和任务难以完成。“我们有问题的同学先保留意见,等下课以后再个别讨论。”这句话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然而,同学们提问大都是即兴的,在当时的环境与气氛下,思维也是最敏捷的,且很多问题带有共性,到了下课也很难再进入到课堂那样的氛围中去,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要在内心去接受,学会聆听,哪怕学生提的问题不正确,借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思想,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同学们的意见中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另外,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开展一些讨论,而不只是简单的按照原定的程序进行。学生们的思维永远无法预定知道的,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学环境也都是教学过程中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唯有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允许有不同意见产生。

(三)、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调用多种感观引导学生学习

现代通讯、网络、视频等技术的高度发达,对我们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调用多种感观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抱怨,“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需要强调一次又次,讲授一遍又一遍,而学生却是错了一次又一次。”老师弄不懂,学生也不明白。殊不知,长期的教师口授,以及黑板加粉笔,早就引起学生们对这些单一刺激的疲劳,纯粹的填鸭、灌输让学生是左耳进右耳出,课上完了,上课内容也就随着老师而忘到了一边。而学习是一个多种感观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时间单一方面的刺激,必将使学生对这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麻木,也就会出现学生似乎在认真的听讲、做笔记,却根本在大脑中没留下什么印象的现象了。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当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多种感观来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强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习枯燥的一贯认为,从而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操作能力,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否则不能正确操作多媒体设备反而会影响到教学无法正常的进行,起到相反的效果。同时,我们的教师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媒体选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我们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倡导终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的强调竞争,使得有些同学把比自己强的同学视为眼上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一本好的参考书,课堂笔记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借给别人的,比自己差的怕追上自己,比自己强的怕自己追不上,于时同学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常有发生,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要倡导高效、开放的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明确的指出,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的着力点应当是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久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众人智慧的力量,共同进步的喜悦。培养团队协助意识,集体精神,这正是我们长期应试教育下广大学生缺少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思想不断的进步,视野更加开阔。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不仅与学生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

(一)、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注意力很难集中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思想浮动较大,加之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思想不集中,以至于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日积月累,逐渐与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差距。尤其是一些留守少年儿童,缺少家长监管,他们常常会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地学习功课。

2.学习生活很无序

这类学生的物品摆放乱七八糟,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经常出现写作业时找不到作业本,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3.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

正准备读书,突然想起有事还没有做,于是放下书本就走;学校举行学科竞赛,突然心血来潮要学习,买了好几本学习资料,结果没有看几页就扔在了一边,以后再也不提。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毫无收获。

还有些同学在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三心二意,没明确目标的推动,也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4.抄袭作业成为习惯

有些同学从偶尔的抄袭作弊慢慢发展为经常的抄袭作弊,这种抄袭作弊习惯所产生的惯性作用又会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逐步形成虚伪、不诚实、害怕困难等性格。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片。

5.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生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怕吃苦,遇到困难则临阵退缩。随着困难积累,形成不想学或无法学的状况。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培养自觉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力

教师和家长都要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要使孩子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必须让他们明确坚强的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由小积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给他们制定一些严格的学习规范与制度,必要时可让家长监督执行,做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3.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对初中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4.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

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1、抓课前,引导学生课前要抓好预习,明确哪些自己可以弄懂,哪些似懂非懂,哪些完全不明白。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听课,效率更高。

2、抓上课,课中听讲要领悟学法,上课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带着自己的问题跟上老师的思路,听清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分析这些问题的。如果还不明白,课间或课后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不要留下知识上的思维障碍。

3、课后,要科学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过的知识,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最快,所以当天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当天复习。

4、课后作业的完成和错题整理。做业是为了巩固和消化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不要只用一种方法,要寻求别的解题方法。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是否正确,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不亚于做作业,养成这个习惯将会受益无穷,这样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把错题及错误原因都记下来,以后复习时翻看一遍,因为这正是当时学习的症结所在。

5、及时总结,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之后,要总结一下学了哪些基本内容、基本定理、定律,本单元知识有哪些主要特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并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出单元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每个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奉献的精神,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学校、社会和家庭: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与人的各种活动共始终,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受社会生产力、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对人的培养上,学校、社会和家庭不能说谁更重要,只能说三者相辅相成,三者的的作用各不相同,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才能使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家庭、学校、社会在人的教育中的作用

(一)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基础,父母思想意识、言谈举止、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独特的,是学校所不能代替的。家庭教育在对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家长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道德素质的形成,现在,特别是农村,有的家长只养不教,溺爱,娇惯,有的是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形成了孤僻、娇纵、冷漠的性格,因而出现了轻者撒谎,重者道德低下的状况。

(二)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发展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学校教育,这是因为: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而展开的,学校教育目的比较明确,与社会主导性的要求是一致的,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总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人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学校培养人才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全面的教书育人。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影响进行选择、整理、加工,避害趋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为年轻人一代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小环境,学校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有选择地确定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最专门场所,尽管培养人才不是学校的“专利”,但是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学校教育都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课程是专门为学习者的学习而组织的教育内容,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是家庭、社会无法取代的。不仅如此,而且,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教育者,以培养人为本职。教师们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的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懂得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知识。

(三)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不仅受家庭、学校的影响,但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人的发展尽管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还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配合形式

1、教师和家长互访,互访主要包括:①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条件,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文化水平、有何特长,以及学生在家庭中成长的基本过程,学生在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等。而家长要了解学校、班级的环境和学习条件,了解学校老师对孩子所提的各种基本要求以及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提供哪些学习和活动的条件等。②互相通报在学校、家庭近来发生的重要情况,以及孩子在家庭、学校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状况。③共同协商今后教育孩子的步骤和方法,做到互相协调和配合,防止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2、书面或电话联系

书面联系是学校或班主任用书面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的一种常用方式。书面联系主要是每学期结束时,将学生手册或成绩单送交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并请家长签署意见。电话联系一般是日常学生在校或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征求家长意见、通报情况而采用的一种联系方式。

3、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对集体进行教育工作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召开家长会可以使学校和老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与绝大数家长取得联系,且联系面广、效率高。因此召开家长会是目前学校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家长会一般在学期期中召开。其主要内容是向学生家长通报本学期学校教育工作基本情况、班级基本情况、小孩在校表现和家长协商如何配合进行教育学生的要求。召开家长会,我认为事先要作充分准备,目的明确,内容充实,时间紧凑,要讲究教育实效。

4、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将学生家长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一般有学校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两种形式。入选主要由家长相互推荐,并与学校方面共同协商产生。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性很强,既表现出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和高度热情,也有利于争取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学校工作。

5、举办家长学校

举办家长学校也是近十年来出现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形式。举办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有一些是从社会聘请的)和教学条件,向家长们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办好家长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搞好家庭教育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家长应把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讲究实效,力争办好。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网友来稿)2004-03-01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稳步推进,根据安排,我县中小学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正式进入新课改。一场影响我县基础教育的变革正悄然而至,新旧教育观念将在这场变革中发生激烈的碰撞与交锋,经过“洗脑”与嬗变的教育管理者与广大教师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全新的教学管理与实践中,不断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校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完成质的转变。

教育观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一定要抓教育观念的问题,要能够回答:我们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转变哪些旧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变教育观念方面应当如何去做?下面,我就这些问题做一简要的论述:

一、正确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及管理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和动力,是影响和支配教育改革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与决定性因素。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1、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观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知道,教育改革分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及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二是内容及手段层面的改革,指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的改革等;三是观念层面的改革。教育改革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地位,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教育观念的改革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也就是说,观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没有从观念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内容及手段层面的改革则处于教育改革的中间层面,其变化是由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理论所促成的。物质及制度层面的改革处于教育现代化的表层,它只是教育改革的保障机制。因此可以说,教育改革首先是一种作为精神及心理状态的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看,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个体教育实践是受教育观念的支配与影响的,尤其是教育观念客观存在,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和不自觉的,因此,必须根除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3、从观念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虽然教育观念要受社会经济水平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但教育观念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他们都有自身的产生发展规律,必须防止机械唯物主义的看法。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往往会超前于教育实践,以它独特的导向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工作既要立于现实,超越现实,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4、从新旧课程本质区别来看,新教育观念代替旧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的嬗变,不可能朝令夕成。由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新、旧课程目标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做了分析说明。旧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功能上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课程内容上“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而新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功能上“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目标的不同决定着教育观念的差异。例如旧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

程就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要实现新、旧教育观念的替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5、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关键在教师。教育观念对教育的先导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要靠教师通过教学来实现,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因为任何教育行为都与教育观念密切相关,都是教育观念的直接反映,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起着制约作用。阿瑟·阔伯斯在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时说:“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使之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来从事教学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转变教育观念的条件与途径

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支持与配合,需要经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不断修正才能最终得以确立。

转变教育观念,我们首先要明确,哪些观念是束缚教育改革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教育理念。结合当前我县教学现状,愚以为,以下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显得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这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所以,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功能取向不应该主要在选拔与甄别,为高一级学校生产“半成品”,而应该主要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提高生命价值,在保证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其终身发展的能力,为其未来的成功打基础。《纲要》也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是真正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学生为学校着想”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未来人才的多样性。不能选择可以接受教育的学生,而应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最基本理念。

三是转变教师职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应该是单纯地教书、按规定完成某一册书的教授任务,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导演,使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听众,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N.戈培尔,J.波特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一文中对教师角色转换的趋势做

了以下说明。他们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有所变化: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二是教师应从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三是教师应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四是实现教师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五是教师更应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六是教师应更密切在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七是教师应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八是教师更应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四是评价标准应发生变化。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单纯看统考成绩,评价一节好课不应该看教师程序设计多么严密、讲解多么精彩,而应该看通过教师的组织和调控,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培养、智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同样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能单纯地看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应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发展性的评价。

五是要抓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方联动。不能在学校运用新观念教学搞素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教育进行应试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扼杀学生的意愿和兴趣,要让新教育观念深入到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中去。我们有些家长,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强加于孩子,逼他们去上各种特长班、奥校,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把孩子从小就抛到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这样做,大多数情况违反了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导致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目前,工作岗位对人才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只看重文凭不重能力的情况也存在,对个性、品质、能力和人才的创新思维关注不够。这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转变教育观念,有外部条件也有自身条件,我们要积极创设外部条件,努力改善自身条件,明确:

一、在观念转变的过程中,领导的观念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类型,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机制在现实中的影响,对教育改革的障碍很大。改革的进程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主管教育的领导的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认识到了哪一步,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到哪一步。如果主管教育的领导的观念没有转变,或者对转变教育观念认识不够,这无疑会体现他对教育的各种主张认识和各个管理环节,现代教育观念就很难冲破传统教育藩篱和枷锁,真正走进广大教师的头脑中。

二、在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中,要有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支持与保障。尽管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有极大的作用,可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往往会使传统教育观念的势力在现实的影响特别大,新的教育观念不能顺利地进入教育实践。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认识到教育观念的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对教育的影响。比如,我们要在教育的宣传、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为观念的最终转变创造条件。

三、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知识理论水平是形成教育观念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一方面对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养,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从

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和观念的基础,这是许多成功学校和成功教师的经验之谈。目前来讲,我们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有关文件和理论,要向省内外课改实验区学习,要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科研的教师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奖励,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探索、改革氛围。

三、客观分析旧教育观念对当前改革的负面影响

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根深蒂固,传统积习对学校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这为推行新课改设置了重重障碍。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近20年,然而不容回避的是,时至今日,如何确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以“重负低效、物式灌注、单向传输、主体缺失、重知轻能、重接受轻探究、重智能轻情商、重统一性轻个性”为特征的传统教学在学校教育仍有极大的市场,既便是在已经推行课程改革的实验区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教师权威放不下,未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师仍是知识的传播者,是高高在上的权威,靠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打天下。他们把自己手里的教学参考书捧为圣经,以不惜损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权为代价,谋求自己在知识上的绝对权威。这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笔者曾代表县教研室担任县“三课达标”语文评委,在听课时,感触颇深。总结起来,教师的师道权威在课堂上有如下的表现:

其一、教师全程主宰教学过程。新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然而,我们所见的却是以“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写,教师布置任务或作业、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为特征的常规课、优质课、示范课。整节课,教学进程由老师全程操纵、学生被动配合,教师事先设计、师生“表演”完成。即便是偶尔有学生讨论活动,也是以“老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为基本特征,只求同不存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决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掘。这种教学将课堂变成了以“听”为主要形式的场所,成为了扼杀学生智力的屠宰场。

其二、教师长时间占据讲台。讲台本应是学生与教师发表各自意见的舞台,在学校却成了教师个人传经颂道的讲坛。笔者曾任县语文评委期间,于2001年秋到2002年秋先后听60余位语文教师上课;做为主管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我于2003年春校级公开课活动时,先后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8个学科20位教师上的公开课。在这两次大型活动中,我对教师在上课时占据讲台的时间做了一个统计,其结果令我大吃一惊。80余位教师,离开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去进行教学活动的仅20位,在这20位教师中能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少之又少,在一节常规课上,一位教师安排学生听录音的时间用去了39分钟!在校级公开课活动中,有一位教师整节课没有走下讲台,有12位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时间超过30分钟,仅有8位教师在教学程序中设计有讨论、交流,而这种交流与新课程所要求的探究性学习相差甚远。在这两次活动中,仅有2位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教师不愿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有很多的原因,但愚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不愿放下师道尊严。这种由权威的传统的师道尊严构筑的墙将教师与学生分置两边,使教学成为了一种单边活动。在这种单边活动中的学生也不愿与教师交流,进而形成了“鸦雀无声”或“一个声音高叫着”的尴尬局面。

二、陈旧的教学观依然统治着课堂教学

旧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知识和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惟一结论,这种教学观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变成了书本和分数的奴隶。在许多学科,最明显的一个表现例子就是“去问题教育”,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

笔者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任课先后几次跟班走,从初一带到初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初一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很多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且答案有时还很有新意。到了初二,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减少了,举手的大多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到了初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然而下面却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迫不得已,老师只得点名了。这种现象不仅在一所学校存在,在很多学校都是如此。是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的空间呢?明显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呢?后来,我问了一些学生,他们才告诉我: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原本他们是可以回答的,但若答案不与老师的相同,有时得到的仅仅是批评或同学的嘲笑,不回答、不提问不会有任何麻烦,而回答不对却有不愉快的结果;再则,老师的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提问仅仅是一个手段,渐渐地大家学会了消极听课,等待教师自问自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就懒得回答老师的问题了。的确如此,在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也就放心了。有的老师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抽问学生,当得到的答案是正确的,也就是都符合标准答案了,老师才会感到学生确实没有问题了,才会露出满意的微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唯一目的。这种教学观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他们以为这就是一种成功。实际上,这种“去问题教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要知道,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正是这种陈旧的教学观一直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之成为了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开掘的罪魁祸首。

三、“惟师是从”专制性的师生观使学生主体性丧失

教师力求通过教学,像园丁修剪树木那样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统一标准的道旁树、没有一根杂荟的草坪。许多教师在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创造性思维便无从产生,最终变成一群只会听人吩咐,不会思考也不愿思考的学生。

近日,在武汉市新州区一所小学里,一位老师给班上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写作文。一位叫王聪(化名)的《春天》与全班其他60名同学的不一样,那些同学的作文大多以“春天好”的主题,赞美春天和风细雨、花红柳绿。而王聪理解的春天是:“春天细菌繁殖旺盛;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

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作文交到老师那里,王聪挨了批评。老师不点名对着全班同学说:“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

王聪的作文因为与教师的统一要求相悖,招致了老师的批评,然而,在我们看来,他作文里所反映出来的春天情景又的确如此!教师对学生自我感觉的批评可能会导致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和创新能力的泯灭,这或许是经过中国传统教育之后的科学家为什么没有一位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再有一个更令人思考的例子:一次,某电视台的记者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问题来考察人的创新意识是怎样萎缩的。他们仅用一个“圆圈”来做调查。当他们拿着摄像机走进一所小学的教室里,用粉笔随手画了一个圆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有的说这是一个圆,有的说,这是一个太阳,还有的说是车轮子,答案综合起来有30余种。而当他们用一个同样的圆来问大学生时,大学生们脸上露出近乎鄙夷的神情说,这样的问题还用来考我,不就是个圆吗?当他们问某单位正在开会的与会者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在记者们非要有一个答案的情况下,一个人站起来说,那得让我们先问问领导做研究后再答复你们。听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但却明明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教师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这样泯灭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主体个性的。

四、分数成为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沉重枷锁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个在校园、家长乃至于社会用于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关心的不是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而是这次测验得了多少分;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除了看他的课是不是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就是看每次学校联考后他所带的班各项分数指标在同科中的位次;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仍以分数的高低为最主要的录取依据。

在由分数决定一切的形势下,其他的一切都被列为次要,长时间在题海战、分数战中挣扎的学生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无法关注自已的爱好。也难怪笔者在几次对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中,都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看书的占到70%以上!整天只在和书本打交道的学生又能有什么爱好呢?所以有了书呆子的出现、近视率的上升、国民身体素质的下降(中小学生在室外活动用于身体锻练的时间严重不足所致)。

在这些旧教育观念的桎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育,惟师是从、惟书是从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精神现象。这些不具有独立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接班人如何能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如何能担负起21世纪富国强民之重任?

即便是在已经进入新课程一段时间的课改实验区,旧的教育观念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2003年10月,宜昌市教研中心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已开始课改的夷陵区、枝城市、当阳市、兴山县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走访了30余所学校、听课265节次、召开60余次座谈会、向教师与学生发放调查问卷900余份„„综合反馈的信息,调研组认为在课改实验区存在以下四个大的问题:一是实验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根深蒂固,有些老师还认为新课改仅仅是换了教材没换观点。二是探

究性学习流于表面,深层探究不够,仅是给传统教学贴上“探究”的标签。三是课堂教学方法是“勾兑”的,如“勾兑”的酒,教与学的磨合不畅。四是教师讲得过多,走不出满堂灌的误区。

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给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设置了重重关隘,能否突破这些人为的关卡,对于每位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来说,都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不破不立,要想立,就得破,要在破中立,立不立得稳关键是要看立什么,如何立,所以,学习新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

四、新课程有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是开启安全不同未来大门的重要钥匙。什么类型 的教育必定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智能型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新世纪的人才就是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最有用的人。《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对基础教育课程应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这样的论述:“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这类人才,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还是学校教师都应树立与此相同的新的教育观念,并努力将这些新的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具体地讲,新的教育观念包括:

一、“以全人为本”的人才观

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大师级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世界顶尖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更多地体现在面广点深、以博促专、一专多能上,以利于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开拓型、领导型人才。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人才观念审视我们的教育,确立新的教育培养目标。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而我们要确立人才层次性观念,培养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大量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还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贡献。一个民族,如果只有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管理者,而没有足够数量的中等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有文化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其振兴恐怕也是很难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才称得上“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把基础教育引向了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歪路。

人才不是以文凭为标志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才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才。人才的多样性决定了成才道路的多样性。进学校经过深造可以成才;用心自学经过努力也能成才;在社会实践这片广阔天地里锻炼更能铸就出千百万可用之才、栋梁之才。社会实践的事实告诉我们,考分最高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毕业的若干年后,大部分并没有获得人们所期望的成就,而活跃在政界、军界、商界、企业界、艺术界的领袖绝大部分并不是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相反,他们往往是徘徊在班级第十名上下的学生。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因而,我们要打破“唯文凭论”、“唯学历论”,专才、通才、偏才,不管哪一种才,只要他能有道德,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就是人才。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要为人才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打下基础。

二、“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国家兴办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教育必须牢固确立为国家服务、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育人为本”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观念,努力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教育要确立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教育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热情。在崇尚个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处于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但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关键在于潜能被发现、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如何。在这个意义上,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优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至少具有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交际、自省和认识自然等多种基本智能,其形成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赖于后天的开发。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为不同的方式。除了“白痴天才”以外,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怎样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答案是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正视差异,善待差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开发、发展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我们要密切注意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向,试探并力求及早发现学生潜在的各种才能,不能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要看作一座需要开采的矿藏,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要多给学生包括那些所谓的“差生”提供表现其特殊才能的机会,绝对不能轻易对学生作出其“一无所长”、“没有出息”之类的断语;要扬长避短,充分培养、发展学生智能的优势方面,鼓励学生在这些方面超越课标要求和教材,深入探索,敢于冒尖。我们只有热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情地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才有可能给所有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三、“以拓人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是在为人未来做准备,新课程强调教学应以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具备开拓自已潜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基本思路,在教学中应努力体现:

1、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对话和交往的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合作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进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智慧、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对话”中,教师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应积极通过“对话”参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提供适宜的机会和条件,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对话式的教学应让学生在自尊中求学,在自信中求知。

2、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应从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向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学生的问题、兴趣、基础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问题的解决、兴趣的激发、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基础的不断厚实是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的目标一般不是事先预设的,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制定、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学生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或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或掌握状况以及课堂中出现的种种意料之外的事件,都应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成为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程的依据。教师的教学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现实的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迷信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学生们无论多有创意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就被老师否定。在注重创新的时代,教学中要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氛围。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并赞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闪光点;教师还要有容忍、接纳学生不同意见和答案的雅量,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疑点”,巧妙“布白”,设置“陷阱”使课堂变得意味无穷;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梯度,让不同程度得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问题层次上展开思考。

4、重视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教学不完全等同于智育,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份知识行囊。比如语文教学,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的文章,来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四、“以立人为本”的质量观

质量观就是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质量,归根结底是如何评价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问题。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实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和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能否实施“以立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至关重要。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旧教育观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认知领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等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授课质量不够重视。随着人们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也日益全面,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旧教育观对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单一的方法,或是单纯定量的方法,或是单纯定性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因此,我们应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例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旧教育观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对自

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4、注重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

旧课程教育观评价注重的往往是区分、甄别、选拔性功能,只看教育的结果而不问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单纯的结果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一般用于对教师的奖惩和选拔学生。新课程则更加重视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力图通过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了解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五、当前形势下树立新教育观念的具体举措

我县中小学将在今年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开设新课程,虽然本学期还未正式起用新教材,但对于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来说,这段时间恰好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提供了一段理论学习的时间,提供了一个借助过渡教材进行探究实现新旧教育观念更迭的机会,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从培训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为顺利进入新课改做好理论奠基和实践准备。

一、加强培训学习,用新教育观念武装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行为是靠思想来支配的。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关键是看其思想是否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认识到了哪一步,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到哪一步。所以,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便是加强培训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功夫,取得实效。

一是要物化前期培训成绩。推进新课程的培训,其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使教师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在培训的方式上,要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多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中来。由县组织的大型培训已基本趋于结束,但以学校为阵地的校本培训和以学科为主的教研组内研讨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们要灵活借助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了加强对新理论、新观念的学习,在县教育局、县教研室的主持下,我县已于去年7、8月和10月先后组织了省级骨干培训员培训、教育管理者培训、教师通识性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培训面达到了100%。如果通识性培训是从表层对教师的旧观念进行剖析,那课程标准培训便是从中间层对旧观念进行挖除,但这还不够,即将开始的新教材培训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脱胎换骨,是从思想到行动的全方位转换。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依托于新的教学载体、在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中得以确立,所以能否用新的课程理念来认识新教材、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活动对于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相当重要。在这段时间里,各学校任课教师要将参加通识性培训及学科课程标准学得的新的教育观念大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过渡教材的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是要加强对外交流。为了全面了解课改实验区的进展情况,更为解决广大教师在用新

教育观念教过渡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将老师派往实验区进行参观、调研和考察学习或将实验区教师请到学校来做示范十分必要。在这一方面,县教研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理论培训时有课改专家做讲座,让参训者获得最前沿的课改理念。在全县教育管理者骨干培训会上,县教育局、教研室聘请国家级课改专家郭元祥、省教研室和省继教中心的部分专家到会做讲座,让每位参训者学得了最为权威的新教育观念。

2、先后选派由各学科教研员及一线教师组成的培训者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2003年,县教研室先后委派颜道生和我参加了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省级骨干培训,派杜平等十余位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结束后,由省级课改培训员组成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专家组,于去年10月份对全县教师进行了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

3、先后多次组织城区学校及我县课改专家组成员赴课改实验区考察学习,进行专题调研。今年2月19日、25日,由县教研室组织、城区部分学校课改负责人组成考察组,先后到宜昌市点军区、兴山县就校本课程开发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情况做了专题考察,考察组通过听汇报、听课、到实践基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对校本课程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情况做了深入了解,并在2月底举行的教务主任会上就调研结果做了交流。

4、不断加强对教育管理者(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等)的提高培训,他们做到了以会代训,扎实提升。

部分学校也选派教师前往课改实验区学习,茅坪初中还于去年春季学期请枝城市语文教研员李祖贵老师来校授课,并与广大教师进行了交流。双向交流使理论培训与加深学习得以经常化,这为广大教师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并自觉进行相关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课题教研。课程改革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依托于课题研究进行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教师,使之具备新的教研与教学能力,所以基于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工作理应成为理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积极探索实践,用新教育观念指导教学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新的教育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又是那些我们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这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是不言而喻的。课改实验区反馈来的四大问题在我们县也大量存在,又因我县各中小学校到现在还未使用新教材,所以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教过渡教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不要紧。紧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新教材或未进入新课程而将我们已学得的新的教育观念束之高阁。针对我县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愚以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抓好新教育观念的渗透。

1、教师要适当调整自已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做到少讲多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前提,教学是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新教育观念?我们可以从“少讲多学”入手,把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

旧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言堂、满堂灌,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那便是一大进步。少讲多学中的“少讲”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5分钟能讲明白的,绝不讲6分钟,学生自己能研究明白的,教师绝不要讲,从而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多学”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的活动多,即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口说、读,动手写、摸、做,动情感受、领悟、体验的时间多,机会多,也就是得到的锻炼多。二是学到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三是学生的收益多,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高,学习效益好,也就是学科更扎实更有效,相关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少讲”是手段,“多学”是目的。只有“少讲”才能真的“多学”;只有达到了“多学”的目的的“少讲”,才是高水平的“少讲”。讲是为学服务的,究竟讲多少为好,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只要能保证学生“多学”,教师的讲解越少越好。教师讲的少了,学生自主学习也就自然多了,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也就有了。如何才能做到呢?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不是自己讲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师讲多少、怎样讲、什么时候讲完全取决于学生学的需求,即因学定讲。

第二,讲授只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之一,绝不是全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引起研究、组织研讨、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提供信息、激发竞争等等,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学教学技能必须多样化。在一节课中,究竟使用哪些教学技能,这些教学技能怎样组合,也完全取新决于学生学的需求,即因势定讲。

第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再是教师讲得怎样,也不是教师动用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技术,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是不是达到了“多学”的目的。如前所述,这里的“多学”不仅是获得的知识多,而且包括得到的锻炼多、体验多、学习的质量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益好,即“以学评教”。

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少讲多学”,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必定能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学习、研讨,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方能实现。

2、在教学中,尽量采取“存问题教育”的教学策略

在前面我已提到过,旧的教育观念、传统课堂教学对于提问的策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因为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中、小学表现为产生问题的能力等),而将遭到摒弃。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采用“存问题教育”的策略。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策略的实施,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 的。

我曾听课改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高才生到美国去念大学或研究生,学习总是格外用功,上课认真记笔记,下课认真对笔记,教育前认真背笔记。考试的时候,教师讲了6点,我们的留学生绝不会写5点,保证将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还给老师。在中国这样的卷子表明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全都掌握了,自然是满分。可是在美国最多只能得个B等,通常只能得C等。而一些学生只答了1点、2点,但有创见,是他自己思考出来的,是从其他资料获取的,这样的卷子却能得A等。我们有些学生表示不理解,去询问老师:“我们6点都讲出来了,为什么只能得C等。而他们只答了1点、2点,却得A等?”老师的回答是值得回味的:“你答了6点不错,可是这6点我已经讲过了呀!我讲过了,你还说它干什么呢?我讲了6点,那是我思考的,是已有的6种可能性或解决问题的6种方法。他们只讲了1点或2点,那是他们自己的。我讲课的目的,就在于启发大家通过我讲的6点,形成你们自己的思考,得到你们自己的答案。”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国外教育在问题处理上的差异。我们旧的教育观是将孩子培养成为没有问题可提的知识传声筒,这种教育观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意识和问题能力的褪化是令人担忧的。所以我认为,在新课改中,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能力相当重要,我们最直接的做法便是让课堂成为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场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具体如何来做,我想,一门学科有一门学科的不同,这得因学科设问、因文设问、因时设问、因情设问。

3、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尽量采用鼓励性评语,多做表扬少批评

旧教育观在评价方面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求同不求异,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重的是分数,而不是素养是否提高。新教育观则强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对学生做发展性的评价。如何做呢?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在多数时间是低着头学习,能将头高扬的人很少。经过调查,我发现,将头低着学习的学生在性格上明显缺乏自信,这类学生很少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既便是在公开课中,老师对学生的表扬、赞美也很少。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呀!得不到老师肯定的学生是不可能用心去学习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得到老师及同学的承认和表扬作为他学习的动力了。即便是回答得不是很好,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以鼓励。

做为一位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的教师,我最高兴的事便是听英语老师的公开课。因为在他们的课上,我能听到很多的“OK!”“Very good!”“Yes!”“Please!”,我惊异地发现,也只有在英语课上,那些埋着头学习的学生才昂起他们的头,因为他们知道,英语老师会在他们回答问题后说“OK!”。这也许是在许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总比其他学科高出一截的重要原因。

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是每位教师能做的事。鼓励性的评价表现形式很多,最简便的就是掌声和鼓励性的话语。我们不能吝啬掌声和笑脸,在一节课上,我们若能多次将掌声送给学生,这也是一种对新教育观念的落实呢!如何对学生做学期总结性的评语,我们不妨看下

面有两则来自某课改实验区一小学的教师评语。

评语一:你是个聪明、机灵而又调皮的女孩子。课堂上常常给老师以惊喜,你能回答出别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英语课上你出众的对话表演,形象逼真。每天午饭后,你主动整理教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老师喜欢你,同学喜欢你。可惜你上课爱讲话,影响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记住:优秀的学生是要有严格纪律的,愿意在这方面努力吗?

评语二:你是招人喜欢的孩子。最令我难忘的是运动场上你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奋力拚搏。每天早上,你早早地来到学校,一丝不苟地擦着楼道内的窗台。你如果认真写字,还真能把字写的公整。如果在此方面下点功夫,你会写得更棒。记住:老师多么希望你的学习也象体育一样出色啊!我相信你会努力的。

评语虽短,却显露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成功的肯定,对学生发展的激励与期望。学生能从评语中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这也能增强学生学会做现代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是多么希望能得到这样的评语呀!

如何将新教育观念贯彻到教学中去,以上的几点仅仅是抛砖引玉,做法也看似平庸,但我们若能将这几点做到位,那也就能自觉成为新教育观念的践行者了。

上一篇:一切以员工为中心有感下一篇: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