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女性意识的研究(精选11篇)
1.荆棘鸟女性意识的研究 篇一
荆棘鸟的传说
倘若爱情必须以生命承诺,我希望你是唯一的理由。多年以前,我不过是一枚无知无识的荆棘,只在飞鸟落在身上的那一刻起,才看见这青白的天空。阴风冷雨中鸟儿仰天鸣啸,生命从它体内喷涌而出。我贪婪吸吮滚烫的热血,有不知名的欲望在我体内蓬勃骚动,不愿再多一刻躺在枝头。
多年以后,我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飞行,在云朵之上投下寂寞身影。我找不见自己的方向,因我将前生的记忆遗失于无行。我记得我离开出生地的时候有风有雨,胜雪的花瓣陨落无声。我又记得我是那枝头的荆棘,曾被咸甜浓稠的液体浸透,而后不知为何突然可以振翅飞行。
我想我是有灵性的神物,因我可以穿越九天的云层,俯视身下打转的苍鹰。陪伴我的是这蔚蓝的天,灿烂的日月,璀璨的群星,游走于天际的眩目闪电,与波涛般涌来的隆隆雷声。
只是高处不胜寒,我落在天台的一角梳理羽毛时,凛冽的昊风将我排击得瑟瑟发抖。我蜷缩着身体,想起我已有许久不曾喝一口清甜的水,不曾吃下一条甘美的青虫。我怀念起林间狭隘窘促却温暖的巢穴,怀念那馥郁的花香,和那不知名的鸟儿,最后发出的啾啾哀鸣。
拍打着翅膀,落于这纷繁的世间。恰逢春回大地,红的紫的野花竞相斗艳,黑的黄的鸟儿在枝头春情勃动,白色的粉蝶翩然起舞,叶梢的露珠还在晶莹闪动。躺在那一簇簇剃透的新绿间,我有些意乱情迷,于是收了流浪的心,幻化为人形,在潺潺的小溪边,搭起一间小小的茅屋。不再苦苦追寻那梦中的家园,只想在此长久的停留。
茅屋只是避风遮雨的居所,更多的时候我以天为被,以地为铺,饿了就摘一枚青红的果子,渴了就饮一口清冽的泉水。山间柔和的晚风,枝头欢悦的.蝉声,秋日寞寞的落叶,草间调皮的野兔,都是我的朋友。
生命在慵懒恬淡中流逝,闲时看花花也笑,便爱上现在的分分秒秒。我想我不再有不知足的理由。
只是体中依然有不安的骚动,我不知是何缘故。天边的霞起霞落云聚云散,让我淡忘了前生残存的点滴记忆。却不能忘记那鸟儿最后仰望天空时,复杂得无法以语言描述的表情中,却无生命被撕扯开来的痛苦。我又想起,我是没有歌唱过的鸟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不曾发出任何的声音。
这还不致让我对生命存有怨言。
我无声的生活,一去经年。偶生寂寞,便摘下一片叶子,于山风中“呜呜”地吹鸣。
有女子翩然走来,满山的风景在动。
我望着她,她迎着我的目光,笑厣如花,全不知身边的危险。我狂乱的挥舞双手,她歪过头来调皮地看我,不解我的动作何以如此可笑。不明白我为何不喊出声。
我从崖上救回这不经心的女子,她躺在草垫上,见我无声地忙来忙去,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哑巴。”
哑巴是不会听见声音的,我却可以。我掏出叶子凑在嘴唇边,“嘶嘶呜呜”的声音绝不动听。女子发出银玲般的笑声,我也笑。女子有些须的惊诧:“你的笑声很清朗,却不会说话。”
女子花了七天的时间,想要教我说话,想要教我唱出歌声,我还是只能清清朗郎地笑上两声。两人相视而笑,有几分无可奈何。
七日后女子下了这山,带着她眉蹙间的轻愁,飘飘的衣,在飘摇的草尖上行远。我的双臂,抬起又放下,我的双手,伸出又收回,因我知道,无力将她挽留。
女子走后,山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雨,山间清澈的小溪泛滥成咆哮的洪流,田野间有小兽携家带口的胡乱奔走,有搬家晚了的蚂蚁艰难挣扎,我在雨中看了一天,才将他们救走。
洪水过后是瘟疫,漫山的热闹突然变得冷冷清清。又逢秋天,天空有不知名的鸟儿结伴南行,秋叶落尽的时候,我带着那片叶子,离开了这曾经的故土。
我不能向人打听一位白衣胜雪的女子,因我不能开口。我吹着一片叶子,从太阳东边走到太阳西头,从月儿圆圆走到月儿弯弯。走到叶子失色枯萎,星星眨巴着眼睛,看我空着的双手。
天空有如絮的雪花散落,让我想起梦中飘零的花雨。我在皑皑雪原上踩出咯咯吱吱的声音,又从地冻消融的泥泞中将双腿艰难抬出。
又从草青走到草黄。又是一个万物凋残的季节,我来到一个奇异的山口,看到一片美丽的森林,我嗅到馥郁的花香,我听见小虫窃窃的私语,我看见七色的鸟儿在天空飞舞,看见那女子在林中静静守侯。刹那间狂喜充盈于我的胸腹奔流窜动。我下旅途的沉重,久违了,我不曾回过的家园,久违了,那如花绽放的笑容。
我见她回过身来,嘴角虽挂着欢欣,眼中却是不尽地哀伤与忧愁。我不解,却不停疾行的脚步。她的脸上却堆满了担忧与慌乱,我听她大声地呼喊着什么,似乎是“不要过来”。
疑虑之际,我被晴天的霹雳将我击倒。天空传来苍郁的声音:“这是你背叛过的土地,你不可以再回到你的故土。”
我看着她,她在摇着头,已满脸是泪,她告诉我,她不可以跟我走,她是这里的花神,她指着这林中的密布花树,那树上长满了荆棘与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只要她离开一步,这里所有的生命都将凋零枯萎,永劫不归。
我一次次的冲向这梦中的家园,冲向这原本属于我的地方,冲向我那眉黛如画的女子,却一次次地被天地间的种种外力阻止,被挡于无形的屏障之外,我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地爬起,一次次地血流披面,一次次地对她哭喊着的阻止倔强摇头。
然我最终败下阵来,我躺倒在地上,被从天而降的大雨浇得浑身冰冷,我的脸贴在着柔软的土壤与青草上,看着雨水泥水和着我的汗水血水四下流去。抬起头来,看着她,却笑出来,笑自己是个哑巴,在这样的时刻,眼睁睁自己心爱的人哭得雨打离枝,却连一句安慰的话也不能说出来。
我坐起身来,撕下一片叶子,迎着风雨,“嘶嘶呜呜”地吹出声来。
雨好大,从天黑下到天明,又从天明下到夜色沉沉。不知过了多久。
天终于晴了。
我站起身,绝望地向她挥手,我的眼睛早已早已模糊,看不见她的表情,我只见她风中挥舞的衣袖。我回过身,身后是我来时的路。
抬望眼,正见一道长虹跨于天际,依依的白云在远方漂浮。我记起我曾经立于长虹的桥头,以铁翅搏击长风。
于是我毅然划为一只青鸟,扑向那布满荆棘的花树,尖利的荆棘刺入我的胸口。霹雳的怒喝也不能阻挡我,我骄傲地抬头,仰天长啸,我诧异不曾出声的我,竟有如此美妙的歌喉。我向她微笑,我对她婉转的歌鸣,歌声随着我的鲜血倾泻于这满林的荆棘之间,所有的生命之花一齐绽放,逐渐模糊的视野中,我分明见她含着盈盈的泪向我微笑。
我记起来了,在我获得生命的那一瞬间,有一位白衣胜雪的女子在我身上留下一滴泪,我是从那时起,展翅于蓝天。
来生,我仍做那无知无识的荆棘。
2.荆棘鸟女性意识的研究 篇二
波伏娃说过这样一句话:”On ne nai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意思大概可以理解成“一个人不是生而为女性的而是变成女性的”, 即强调了后天外部环境、社会等种种因素对于两性观念的影响。在这个父权的社会中, 我们一出生就被灌输了各种各样的两性观念:男孩子就是应该有所作为有所担当的, 没事业就是窝囊废;女孩子就是应该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 注重自己的形象名誉…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上一辈告诉我们的一切, 并用这些“男性优越论”束缚着我们的思维还浑然不知。《荆棘鸟》中的三代女性乃至于文章作者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对于她们来说, 所提倡的女性主义是不完整的。
一、菲奥娜:一生下来就错了
评论家徳玛曾经说过:“所有这些细节都强调了社会的父权本质, 显示出人物的假定:比起男性, 女性的存在微不足道。她们生来就是要承受痛苦, 要支持男性的奋斗。”在那个年代,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如此普遍, 她们是低下的, 受到压迫的。而这种压迫仅仅来源于她们是女性, 所以如果一定要怪什么, 只能说菲奥娜从一生下来就错了, 她生在了一个父权制的世界, 这个世界让她变成了低下的女性。
菲因为未婚生子, 被视作家族的耻辱, 不得不嫁给一个比自己阶级低, 自己完全不爱的男人。在整个过程中, 菲没有选择权, 只能任凭族中男人摆布。人们不会去责怪那个不负责任的新西兰毛利人政治家, 因为女人是不洁之物。至少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这么认为的。真是讽刺, 本着圣洁无私的爱为宗旨的宗教竟然对人类的一半这样的蔑视。事实上, 我们从《圣经﹒创世纪》也可以看出, 宗教很多时候不过是让父权制的很多现象合理化而已。因为女人偷吃了智慧之果, 犯了原罪, 上帝说道:“我必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 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的丈夫, 你丈夫必管辖你。” (3:16) 李银河对此在《女性主义》中写道“让一个性别‘管辖’另一个性别, 这样的不公平, 既没有像样的理由, 也没有什么事实依据, 显得如此蛮横霸道。”
对, 的确非常蛮横, 但菲却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没有反抗, 没说抱怨。“她总是毫无非议, 毫无怨言地照着他说的去做”, 这个“他”指的是菲的丈夫, 帕德。“在帕德的统辖天地里, 适当分工是一条最严厉的法规。家务活是女人的事, 这是没二话说的。女人的活不许家里的男人插手。”似乎女性生来就应该是在家庭中做家务的, 而这种家务是卑微的低贱的, 男人不应该插手这样的事。但人从来都没有角色分配, 这些“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安排都是周围的环境, 那些鼓吹父权制的人告诉我们的。劳动也从来没有贵贱之分, 不管是做家务, 还是在外面工作挣钱同样是值得尊敬的。笔者认为, “家庭煮父”和在职场上指点江上的人一样成功, 只是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我们怎么能要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一样呢?
晚年的非似乎找回了一点女性的尊严以及话语权。因为帕德对她静默的爱, 她开始管理牧场的账目。但这就像是一种赏赐, 如果没有他的爱, 她也只能继续逆来顺受下去, 没有尊严。帕德死后, 菲才认识到自己对他的爱, 可是已经晚了, 她的大半辈子都沉溺了在了那个使她未婚生子又抛弃她的男人和他的儿子--弗兰克身上, 就像一只苍蝇在糖浆里打滚一样。菲变得口齿锋利, 在面对记者时, 说了一番表面上赞扬拉尔夫实际上一语双关的话, 让读者拍手叫好。能够发出声音, 才能使人感受到生存的意义。
二、梅吉:女人是男人的财产
与母亲菲完全没有女性主义意识相比, 梅吉在幼年和中年的时候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前者大致是因为孩童时还没有完全受到父权思想的影响, 后者则是因为帮佣期间看了大量的书籍。在岛上独居的日子对梅吉来说也无疑是一种自我发现 (selfdiscovery) 的过程。在大自然中, 她全身赤裸, 思考着她是谁, 要到哪里去, 思考着她与拉尔夫之间的爱。最终她离开了丈夫卢克, 回到家乡。在儿子死后, 终于释放对女儿的爱, 并成为她坚守的后盾。这些全是梅吉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 对于爱的执著, 纯真而炽烈。但对于婚姻中女性的地位却让读者很失望。
《圣经﹒创世纪》里这样写男人和女人:“上帝用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 把她领到男人面前。亚当说, 你是我的骨中骨, 肉中肉;要把她叫做女人, 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仿佛从一开始, 女人便是男人的一部分, 是男人的财产。在梅吉离开家乡之前, 她对于性, 对于爱, 对于女性自我意识完全是无知的。她的梦想就是有个小孩, 所以她从卢克那里“偷”来了女儿朱丝婷, 因为卢克根本不想要孩子, 从拉尔夫那里“偷”来了儿子戴恩, 并隐瞒了拉尔夫26年。她以为她可以赢上帝, 可是她到底还是输了。儿子的早逝像是一张无情的宣判书, 告诉世人, 女性在父权世界中的挣扎, 只有暂时的曙光。
在卢克让梅吉把财产改到自己名下时, 作者这样写道“梅吉压根就没有想过她将守着这笔钱。她只是简简单单地设想, 一旦她结了婚, 这笔钱就是卢克的, 而不是她的了。除了受过高深的教育, 极有地位的女人外, 所有的澳大利亚女人都受过这样的熏陶, 认为她们多多少少是她们男人的一项财产。”这样的思想便是承认了两性之间, 女性处于一个被压制, 更低的地位。在父权社会中, 这也是所有没有受过教育, 没有权势的女人心中认定的真理。她们所希望的不过是一个丈夫, 自己的孩子, 一个家, 还有来自某个人的爱罢了。多么卑微的想法, 在未来的蓝图里却没有自己。梅吉曾说过, 卢克是她的丈夫, 也是她命运的主人。
年迈的梅吉在回忆起她与拉尔夫的感情时, 引用了荆棘鸟的意象:“鸟儿胸前带着棘刺, 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 被驱赶着, 唱着歌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间, 她没有意识到死之降临。她只是唱着, 唱着, 直到生命耗尽, 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 当我们把荆棘扎进胸膛时, 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 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荆棘扎进胸膛。”梅吉的一生也像是荆棘鸟一样, 她明明知道拉尔夫不可能给予她她要的生活, 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了, 卑微地爱了。她是一颗种子, 被狠狠地踩进了泥土里, 却还是骄傲地开出了花。
三、朱丝婷:困惑的身体探索
朱丝婷从一出生就是一个不被需要的角色, 她的出生是母亲梅吉的一厢情愿, 可后来这个想要她的人在生她的时候也想放弃她了。朱丝婷似乎知道自己从出生就被父母亲先后抛弃了, 带着强烈的反叛性。很多读者也因此认为女性主义在朱丝婷身体体现得很好:15岁便说自己是无神论者, 面对拉尔夫时的轻视和讨厌, 嘲笑弟弟的虔诚。在那个教会占统治地位的年代, 一个女性这样的言论是超前的, “没规矩”的。和不同的男人发生性关系而觉得无所谓, 这样的大胆和放肆打破了群众对传统女性的看法。但是过分强调男女差别, 显得更加激进, 有一种“女尊男卑”的思想在里面。这无疑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女性主义绝不是“女尊男卑”, 而是一种男女平等。
朱丝婷在自我意识上其实是一种困惑的身体探索, 因为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什么。在混乱的私生活中, 她是不是真的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做什么?还是她只是用这种幼稚的做法让自己显得成熟?她还是不敢勇敢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告诉梅吉她想当演员的时候, 她说道:“哦, 除了舞台我还能在什么地方放声大笑、喊叫和大哭呢?在这里, 在学校, 或者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允许我这样的!我喜欢大笑、大叫、大哭, 妈的。”朱丝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进步的, 可是她还是不得不考虑现实, 她个性的张扬只能在虚幻的舞台上实现。这是一种自我实现但同时也是一种逃避, 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举动。
在后来朱丝婷扮演的角色中, 比如埃及艳后可里奥帕特拉,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似乎有意在宣扬一种女性主义。但是最后, 朱丝婷还是回归到了家庭和两性生活中, 她和雷纳结婚了。或许这是一种自我思考后的智慧, 但比起拉尔夫, 戴恩一直以来的成功, 受到所有人赞赏, 以及雷纳的成熟, 精神高度, 这种智慧充其量也就是小智慧。女性还是处于劣势。这样承认男性权威的女性主义又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女性主义呢?
整本书的最后是以朱丝婷和雷纳的结合以及荆棘鸟的意象结束的, 再次升华了全书的主题: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要付出难以相信的代价才可以得到的, 而这种为爱献身的精神是无性别之分的。不管是菲还是帕德, 梅吉还是拉尔夫, 朱丝婷还是雷纳, 他们都付出了代价。可是读者没有注意到, 男女主人公对于爱的理解以及付出都是不对等的。说到底, 还是不完整的女性主义。
结语:
站在女性的角度写女性, 可以说她心中已有了一个理想的两性关系, 然后在文章中通过每个人物体现了出来。但毕竟作者是一位生活在60, 70年代的美国的女性, 在女性运动第二次浪潮的推动下, 她必定会受到这带来的影响。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 不随波逐流。作者认为每个人身上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 只是每个人的比例不一样而已。忽略掉性别本身带给我们的东西:男性代表着阳刚, 力量, 理性, 主动, 而女性代表着阴柔, 感性, 被动还常常与家庭联系在一起。忽略掉这些社会赋予性别的定义, 其实男性与女性除了身体构造不同没有什么不同。但笔者要强调的是, 如果只是关注这种雌雄同体的观念固然可以避免陷入性别理论的思维定式, 但是也可能因此走向承认男性权威的伪女性主义僵局。
摘要:很多人认为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体现了父权世界中女性的生存意识, 小说中女主人公敢爱敢恨, 彰显个人性格, 被亲情牵挂着, 为爱执著着, 像一只荆棘鸟, 所以《荆棘鸟》是一部女性主义著作。但是从整体来看, 文章充分展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氛围。而从文章结局来看, 分明是在赞扬一种雌雄同体, 无性别的意识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父权世界里的女性主义, 因而称之为伪女性主义。
关键词:伪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父权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主义》[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科林﹒麦卡洛《荆棘鸟》 (曾胡译) [M]译林出版社, 2010
[3]王文明.圣经名言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
3.《荆棘鸟》影评 篇三
笼统地说,上帝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观主义者。
上帝占据了社会的审美和价值尺度,这样的价值游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规范着着人们的灵魂——阿里利一家人在用餐前要向上帝祈祷。可见,宗教无处不在,是人们言行举止的参照,是人们生活的指导,按照上帝的旨意决择,是人们的意愿,是社会生活的标准。在宗教国度,上帝统治着人们的精神。梵蒂冈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是天主教徒的圣城,她的国土面积相当于一个村庄大小,却有世界上最大的圣彼得大教堂,所有西方的礼节,文化,历史,人文,甚至价值观都来自基督宗教,尤其是古老的天主教,她统治着所有天主教国家的精神世界。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上帝的力量,上帝是多么有力!在《荆棘鸟》里,这是横亘在拉尔夫和梅吉爱情头顶上的一条看不见的绞绳。它容纳爱情的场面是有限的。
上帝本来也是丰富的,他的哲理足以说服任何人,只要你读了上帝,他就把你束缚了,你的行为就会自觉地规范在他制定的规则里。在我们看来这是拉尔夫爱情悲剧的根源;从另一面说,拉尔夫本人应该没有悲伤的理由,因为他有了自己更爱的上帝,而上帝就与他在一起。只是在想到梅吉(麦琪)时才会脱离一会儿上帝,他只是在两者取舍问题上产生纠结,所以说拉夫尔的一生是纠结的一生。
悲剧性还在于拉夫尔心中嵌套了上帝的思想,这是他与上帝沟通过程中,彼此建立的牢固信赖意识,在他的行为里,时刻要对照上帝的教诲进行检查,任何滋生在他思想里有悖于上帝意志的东西都会给他的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画完圣母像后,自个拜倒在地,面对圣母,热泪盈眶。可见这都是宗教对上帝力量升华的重新泛起和树立。上帝是渗透到人们心里的。拉夫尔也具备画家拉斐尔的深刻与内涵。
拉夫尔具有了强大的爱的热切并能与上帝沟通的思想境界,这时,才能具备
梅吉对他产生爱的条件和动力,试想,一个肤浅的、朝三暮四的神父能够吸引人
心灵吗?不能。在爱情上,任何一方心灵的贫脊都不能体现深刻的感情。在这一
点上,上帝表现出了具有的良性结构。我们可以断想,拉夫尔神父是一个丰富的人,是一个智慧与品行兼顾的人,是一个有磁力的人。
感情交流是需要对等的,感情萌发就是遇到了丰富的对方,梅吉是富饶的,她的富饶在于他有各种各样的美,丰富的情感以及人性固有的情趣,这需要有对
等的人来读取,否则是空洞的。她的美被拉夫尔神父发现了(在偏僻的澳大利亚
荒草地总算没被埋没,否则更是悲剧)。这样,共同富有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使他们对接相融,梅吉的美还在于她的爱不是平淡的,是超出了上帝允许的范围。
但梅吉的爱情是悲剧,她的悲剧是自愿的也不是自愿的,自愿是她甘心接受后果,不自愿的是她无法阻挡拉尔夫对她的吸引。当我们爱一个人时,几乎是情不自禁、不顾一切,有一心要跳下去的感觉。在这种激情的驱使下,爱情在社会大体系下
就要找到一条铺垫和架通走向爱情的路,没有这个大环境的认同,每走一步都是
艰难的。当两个人的灵魂铺平后,接下来就是社会文化的认同与否。他们之间有
一个共同的上帝营造下的社会环境,它是人们思想的准则。
拉夫尔和梅吉的悲剧正是由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的实现产生了冲突。这个多
边形的世界造就了人们要面对一切纷纷绕绕。
这样的上帝无处不在,在各个领域里,在每一个社会体系里。把这样的爱情
移植到中国也是一样的,如果爱情侵犯了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就会反过来绞杀爱
情,爱情也要考虑现实,尽量保持在社会能够允许的最大限度里。否则就是悲剧,就是缠绵不断的痛苦,在失去的爱的世界里越是深刻的人,体会到的痛苦越是深
刻。
2012.7.30
------------------原始邮件------------------发件人: “叶绿”<584281090@qq.com>;
发送时间: 2012年7月29日(星期天)中午11:
51收件人: “江”<953253870@qq.com>;
主题: 回复:《荆棘鸟》与我我简直不知怎么回复你的观后感。我的想法太过稚嫩浅薄,看过几遍《荆棘鸟》了,我所感悟的只是关于爱情,关于一种不能得到的美,远不像你可以从中思索人生与命运。我只是喜欢这个凄美的故事,甚至会自动过滤掉其他的人物,只记得拉尔夫与梅吉的命运牵扯。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是怨拉尔夫的,以我不够高尚的心,不能理解他为了自己所谓的上帝与理想抱负而辜负深爱自己的女子的行为。
诚然每个人难免以作品中的人物自居,拿自己与其人物一一对号入座。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的不同又使他们在欣赏同一部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体悟,如你和我。你或许能理解拉尔夫的信仰?呵呵,我好像没什么信仰,故不能理解他。我喜欢梅吉,喜欢她的美丽,勇气,也羡慕她,纵然她的一生不能与他长相守,但她却拥有最盛大的爱情。她的一生是绽放的,为他。他的一生虽献给了上帝,但他的心是属于她的。这样的爱情多美,即使是凄美的又有什么关系,我渴望得到这样的爱情。也正是得不到才更让人觉得美,想想吧,如果没有任何错忤便可得到,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淡而寡味,又有什么意思。生活是平淡的,而想念渴望是永恒的。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平淡的,没有如此盛大的爱。也正是鲁迅的那句:悲剧是将美撕破给人看,所以偏爱悲剧,有余韵。你也试着喜欢悲剧,把悲剧看成是美,是别人无法拥有的幸运,至少我是无限渴望得到一场悲剧收场的爱情,那样便可怀恋终生,如那朵风干的玫瑰,而不必最终走向平淡,走向腐烂。
你总是带着深沉的悲哀,我感觉是这样。上帝给人的惩罚便是给他无穷无尽的思想。其实你说的那句很好“幸福的真意被提示:荆棘鸟为了得到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一定要在浸透胸脯的血泊里婉转歌唱,而上帝会在那一刻微笑倾听。专注,生活在当下,礼赞上苍所赐予活着的难得机缘”,活着能感悟世间的美就是最大的幸福,无论我是否可以拥有它。当然美可以给人快乐,也可给人伤感,正如人总是伤春的。
写的有点乱,文不达意,不知你是否可以明白。可能我们年龄经历的差异,理解的也不太相同。
祝快乐。
2012.7.28
------------------原始邮件------------------发件人: “江”<>;
发送时间: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晚上7:0
3收件人: “叶绿”<584281090@qq.com>;
主题: 《荆棘鸟》与我《荆棘鸟》与我传说中
有一种鸟一生只鸣唱一次 当它离开巢穴的那一天起 就永远不停地寻找着世界上最长的荆棘 当它找到时 就会将自己的胸膛朝着最长最尖的刺撞去,在最深最刻苦的痛中 引吭高歌 而这样的歌声超越了它自身的痛楚„„
拉尔夫知道麦琪最终要嫁给别人,只有选择做神父来获得解脱。神父——就是给陷入苦难的人准备的一个职业。
看完半截《荆棘鸟》,我开始信手“涂鸭”,这个举动让我想到了旧时代讲武堂出来的军官,他们一边看《三国演义》一边学了书里的诡计用来与日本人打仗,结果都失败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紧紧地揣着一个自己编织的远比生命都珍贵的梦——拉尔夫和麦琪都做过的梦。
生活中我们以影视反映的价值观来对照自己去体味人生的是非,常常觉得那么贴切。那些艺术化的构想确实能影响人的感观并驻留到心里。我想,我们被热情的故事情节鼓动着,一个背负着社会责任的人更容易被锻炼成一个有些“理想”化的人,后来我们都沿着这条路遵循了大多数人的通俗观点,让局部的骚动最后冷却,隐隐地一同凉下来。荆棘鸟——凄艳里绽放的美丽。以前,不知道它的存在,是的,没有另一出戏,更能恰如其分地解释我一路因“信仰”所生的爱憎与困惑和所有的过去和未来。我幻想,过些时日也能有一帮教会的弟兄姊妹,然后一起分享颂经和交换礼物。那样的安静是不是能安抚一回静静燃烧的心。
我以为《荆棘鸟》会让人感叹后能找到一首带着一束明亮的歌声,而事实上那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到处都能找到,又到处无影无踪。在不知道《荆棘鸟》之前,我甚至不会写“棘”这个字,原以为“棘”是由两个“束”并列排在那里的一个字。因为总是打不了这个字,只好改用拼音,似乎必须要绕道走才能找到它的存在;有些事物有着惊人的雷同,像荆棘鸟这样的故事确实要知道它才行,才能被它实实在在的教导;才能接受它踏踏实实地管理。你“鼓励”我看这样一部“砸碎花瓶”作品,还是没有能让我的情绪对调过来。
神父的心灵破碎后可以由上帝来填充,我们谁也不能。个体的生命怎样存在,我们不再关心它了。有些事,不一定都照着书上说的去做。不过,人人都举荐书里的故事,书也就成了人们阴阳掐指的参照。在现实里,生活没有固定的程式,在梦里编织好的东西,往往对现实具有一些攻击性,这大概就是说的个体冲动,我的冲动可能没有歌声,也不是为了歌声,是为了说不出来的心声。当然生活永远不会让一切事情都兑现。
现实的力量是磕磕绊绊的,致使人类心灵的那一点东西显得微不足道。也许我们没有必要为心里的那一点残存的愿望留下一片空地。
如此无怨无由盛放出的爱与热情,怕又是中了鲁迅的“悲剧即是将美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荆棘刺胸的爱情如此缱绻,如此唏嘘,如此心痛,深沉、哀伤、深切,击中了我们的懦弱,于是我们冲动!可我们看到的生活早已使我们不再相信这鲜红的爱情,而它的残缺——我们想要补救,我们想要祈求还是想要补救?是什么样的感受驱使我们想要来做一做心灵的平衡?正是荆棘鸟呈现的残缺,才是真正产生美的主要旋律;苹果被咬过一口后,人们就紧紧地记住它了。
阿里家的故事,开头便从葱绿的爱尔兰,还是新西兰?转换到澳大利亚的尘土飞扬的荒原,澳大利亚有着饥渴的土黄色,这是一种荒凉的色调,足以衬托出一支孤艳的“玫瑰花”和暗淡一株狗尾草。
身心的远行和回归都可以在一条路上开始与结束。人的故事可以是张扬的也可以是沉默的。这和《山楂树》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悔恨的句号。而另一个的句号是一串泪珠。最终粉碎的都是内心丰富的感情世界。他们精心地培育了一株盛开的花朵,然后又招来一场暴风雨。接下来是说明一个隐含生活的法则,在这些人类自身拟定和撰写的法则里寻找填平伤痕的理由,隐忍、社会和人生价值、道德与论理,如果在这些堂皇的词句里找不到定位,那么就问上帝吧!中国人通常说“命里注定”。
在我的整个认识世界里,不喜欢用“波澜壮阔”、“痛不欲生”、“跌宕起伏”、“汹涌澎湃”、”悲痛欲绝”这样的大词,甚至觉得用这些词是失真的。但是,我觉得在心里曾经真正的用到了某些大词。
我们不能说伤心的事情都是链接在一起的,但不能否认决定生命幸福与否往往只有关键的几步。也许我们的生命一直存在着更深层的疼痛,只是我们不去刻意揭示它,由此引起的失落可能会一点一点接近那携刻在岁月里不可磨灭的伤痕,最后预示的荒凉,和故事里的贾斯汀一们注定远走,德罗伊达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后,总有一天会回归原始沉寂。原野不属于我们,袋鼠和野兔才是真正的主人。幸福的真意被提示:荆棘鸟为了得到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一定要在浸透胸脯的血泊里婉转歌唱,而上帝会在那一刻微笑倾听。专注,生活在当下,礼赞上苍所赐予活着的难得机缘。
压根人们无从见到美丽,心里也便不会产生情节;在一个调式里固然凑不出丰富的音乐,不知道琴音之前,听着哨声就足够满足和幸福了!没有更多的见识,某种意义上说是幸运的。单纯、知足、温良、平静,如暖阳下的湖面。而另一面“总是把我生命中最好的带走”剩下一些无穷无尽的失落,其价值就在于失败,人生一旦注定了失败,就有了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像《荆棘鸟》和《荆棘鸟》的翻版一样,特别的打动人。看来,最有意义的失败终究都是与命运争夺爱人,并留下伤痕,在伤痛后挣扎,主人们无不是同拉尔夫一样在无穷无尽的期待中,一寸一寸丈量的光阴,一切与现实相左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跟既定的社会价值观争夺人生),终空是耗尽力气,至始至终寻找安宁和幸福。
社会现实与人生愿望是共生的,谁也无法为自己营造出一个恰当的时空来,并找到一处合适生长的环境,这是普通人的无奈。通向实现结果的过程是必须把一方的力量放大,权力是实现巅峰的阶梯,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宁愿微笑地死在上面。追求爱就像饥渴时追求水一样,每个人都有人生追求的侧重——我们的主人公注定要在权力里面永远追逐直到孤老,最后的时刻,拉尔夫分辨出来的也只是:一生没有感受到生命的荒诞,到底应该在在麦琪纯洁的爱情里栖息还是执着教会无上的权力。
我觉得《红与黑》也是这样悄悄地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事情,于连在干什么? 很小的时候,我看不懂《红与黑》时,便以为是对爱情的追逐尊崇,其实,人到了能做红衣主教的岁月,就不再单纯了。我们尘封苦痛,事实上什么也说明不了。岁月总是要疏离了人们之间能够互相深切感受的关联。
4.《荆棘鸟》读书笔记 篇四
这是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所著《荆棘鸟》一书的引子。
《荆棘鸟》是一部传奇式的家世小说,描写了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反映出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包括畜牧业的进步、牧场主的“苦心经营”及其对雇工的残酷剥削。全书分七部,每部以一人为中心,但又彼此联系,前后呼应。贯串全书的线索是女主人公麦琪与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拉尔夫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不惜用尽心机钻进天主教会的核心,施展其纵横捭阖的手腕,以达到目的;可是作为一个有血肉之躯的盛年男子,他又禁不住感情的诱惑,从而酿成了他深刻的内心矛盾以及有意无意加于麦琪身上的无法摆脱的痛苦,读书笔记大全《荆棘鸟》读书笔记800字》。因为麦琪的姑妈玛丽的去世,这个矛盾被锋利地凸显出来。她留下来的遗产足以使拉尔夫得到他梦想的“红衣主教”职位,但是如果拉尔夫这么做了又是在暗中夺取了本应属于麦琪家的财产。最终他的权利欲望获得胜利,也从此把他和麦琪分割开来。女主人公麦琪生于一个自律严谨的宗教家庭,她的母亲出生名门贵族,但是被恋人抛弃。因此她带着极端的悲酸下嫁给麦琪的父亲,无怨无悔地过着穷苦日子,守着她和前恋人的私生子。因为自己的经历,她一直忽视麦琪的存在,认为女人生下来就是被命运玩弄的。也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拉尔夫的靠近和帮助使得年幼的麦琪对神父拉尔夫有种特别的亲近感。长大后的麦琪为了和上帝争夺自己倾心相爱的拉尔夫,辛苦奋斗了一生,最后却还是以失败告终,就如同荆棘鸟毕生只唱一次,这个可怜的女人用一生去爱了一个有意无缘的男人。
荆棘鸟象征着执着、无畏而又悲怆的追求,为了最美,好的理想而毕生追求,而最终牺牲了了生命。
也象征着生命最终的绝唱,如流星划落,一生一次的美好是超越了人世的普通美丽。
5.《荆棘鸟》读书笔记 篇五
拉尔夫是《荆棘鸟》中的男主人公,爱尔兰人,被天主教会派到德罗海达担任教士,高大俊美、优雅和蔼、雄心勃勃,他很想在教会中升到职位,但由于没有背景,直到30多岁还是个普通教士。来到澳大利亚后,他向当地孀居富豪玛丽示好,希望借此得到玛丽的财富而一步登天。美丽善良、隐忍坚强的小梅吉的出现,让拉尔夫打消了得到玛丽财产的念头,他选择守护梅吉。玛丽不能得到拉尔夫,心生怨恨,她看透了拉尔夫的自私软弱,决定让他不得安宁,临死前她秘密地将一个信封交与拉尔夫,里面是一份另立的遗嘱,她将自己几乎所有财产赠与拉尔夫,叫他在爱情和事业上难以抉择。最终,拉尔夫在无比痛苦中选择公开遗嘱,得到财产,远赴梵蒂冈。
在随后的人生中,拉尔夫一直左右摇摆,他既无法放弃主教身份和宗教事业,又无法与梅吉彻底决绝。每一次与梅吉的相遇,都让他难以自抑。无法得到拉尔夫的.梅吉瞒着拉尔夫生下了他的孩子――戴恩,以卢克儿子的身份将他养大。讽刺的是,戴恩长大后也醉心于宗教,拗不过他的梅吉把他送到拉尔夫身边培养,拉尔夫对戴恩很尽心,戴恩表现得比拉尔夫更优秀,似乎是为宗教而生。可是,年轻的戴恩在救人中客死他乡,梅吉拜托拉尔夫找回尸体时才告诉拉尔夫戴恩的身份。在失子的巨大悲痛中,梅吉终于从爱情中彻底解放,并指导女儿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拉尔夫则陷入永久的自责与懊悔。这一切都像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
拉尔夫不是一般小说中遭人诟病的传统意义上的负心汉,他是矛盾复杂的。他有无比强烈的宗教信仰,对权力狂热,这是他的本能欲望,与纯洁坚贞的爱情相悖。有人骂拉尔夫虚伪世俗、自私自利,但我想即使拉尔夫最初选择留在梅吉身边,也不见得就一定会幸福快乐。拉尔夫始终是痛苦的,他如此聪明,可以看透自己的灵魂,他将在自我嘲讽与无奈中度过一生。反观梅吉,始终坚定不移,虽然看起来那么可怜,挣扎得那么无力,但她最终觉醒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如果拉尔夫在面临爱情与事业的选择时,不那么痴迷绝对,也许他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6.荆棘鸟作文 篇六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初读这本书是被这句话吸引的,直到读完书才被里面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所深深感动。小说主要以主人公梅吉和教父拉尔夫悲怆凄惨的爱情为主线,描写了克里利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梅吉和大她二十岁的教父本来就是天方夜谭,然而他们却深深相爱,可是在私欲面前爱情却变得微不足道,面对巨额遗产和他向往已久的教会权利他还是选择牺牲爱情,然后经过万千曲折他终于醒悟自己是爱梅吉的,这种爱是能超过他对教会权力的追逐的,然而为时已晚,梅吉和酷似拉尔夫的卢克已结为夫妻,卢克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守财奴,他把梅吉当作他敛财的工具……这仅是书中的一段爱情故事,已然深深打动我。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致到位,对环境的描写恰到好处,对动作的描写出神入化,精彩的对话更为本书增加了一大情趣。全文饱含激情富有诗意,让你徜徉于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为梅吉心疼,为人性悲叹,为爱情呐喊。一方面,全书主要通过对梅吉、菲奥娜、朱思婷的爱情经历表达出人性的自私贪婪,更突出人的命运。当梅吉还小的时候,当她为被伤害的布娃娃艾格尼斯伤心的时候,就注定要承受感情之痛,就注定要为那一出生就跟随她的充满柔情、包容一切、坚持固执的性格受尽折磨。就像是荆棘鸟明明知道会痛还是会不顾一切的扎进荆棘中,这就是命运。另一方面,在婚姻上梅吉和朱思婷并没有听从父母安排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表达出了西方的人性独立,也通过拉尔夫这一人物线索表达出了教会神论的虚无缥缈和教会对人们的压迫。
7.荆棘鸟作文 篇七
那就是五年前一个炎炎夏日。那时候的我还不容易骑单车,可是单车是那时候的我朝思暮想的心愿。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妈妈总算给我买了一辆单车。但是我不想骑,因此,妈妈同意明日逐渐教我。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张开若隐若现的眼睛,拉着还未醒来的妈妈,推着全新的单车,赶到了宽敞的城市广场。
我的单车拥有黑灰色的机壳,有绚丽的坐位,每一个零件全是历经九九八十一天的提炼出而成,全身透着时尚潮流的气场,如同一件奇世至宝,使我不由自主喜爱上它。
在妈妈的协助下,我开始了“学驾照”之行。我提心吊胆地爬进入车内,一进入车内,脚刚一离地,就重重的掉下去。“哎哟!疼死了!”我禁不住高声叫到。与此同时我脑子里闪电般发生了很多痛楚、风险的界面。现如今,公共汽车那么便捷,更何况坐一次也不过是一元钱罢了,何必自身刁难自身呢?比不上不学骑自行车了,因为我无需受那样的罪。
妈妈好像看出去我心中的不爽,笑着说:“怎么啦?你不是说‘不学寒号鸟常志向,而应学荆棘鸟立长志’吗?如何摔一下就畏手畏脚了?那么不坚强?”
寒号鸟?荆棘鸟?我的心里仍然踌躇着。突然,我耳旁恍惚间惦记着杨备的《白杨路》“绵绵细雨斜风马乏力,萧瑟满路更愁人”。哦,它是赞颂白杨。白杨,是荒漠中挺立的花草树木,是最坚强的。我恍然大悟——我有一次爬上了车。
在妈妈的协助下,我终于靠坚持不懈击败了懈怠,变成了妈妈嘴中实至名归的“荆棘鸟”。是“荆棘鸟”让我明白了人生道路要持续的坚强,坚信自己。
荆棘鸟,总算奔向了。我有一种史无前例的开心和满足感。
8.荆棘鸟读书心得 篇八
这是这本书的开头。看到这个开头,我就知道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感动了我。
这本书是悲剧,但也很美。这本书是一部澳大利亚家庭小说,重点讲述了女主人公梅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的爱情纠葛,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跨越半个多世纪。
他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因为权力,地位?男人总是想要更多,但是当他们不能同时拥有爱情和荣誉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荣誉,但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放弃自己所爱的人。即使心里难受,也不能放弃理想。
9.《荆棘鸟》读后感 篇九
《荆棘鸟》读后感1
梅吉,一个漂亮温柔,单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有着童年的不幸和快乐。爱着拉尔夫,却又不能得到他,只能向面对一个神那样,无力与上帝和教会抗争。只有在照顾小哈里时她才是快乐的,回味和拉尔夫在一起的情景才是快乐的,但是这种美好只能被上帝冷冷的隔开,而且远远的望着,内心在焦灼着。梅吉选择了酷似拉尔夫的卢克,目的竟然是为了有个孩子,有个依托,但实际是错了。
卢克只是一个能干的工具,一个砍甘蔗的能手,他的生命里就是甘蔗,金钱土地,女人只是一种非常好,非常美的调剂品。最终没能给梅吉一个家,连唯一的女儿朱丝婷,都是梅吉耍的小把戏才得到的。悲哀之至,卢克只爱自己,爱一切让女人厌恶的东西。又说拉尔夫,在多年后知道梅吉嫁人后,又杳无音讯,他才发觉心里还有梅吉的位置,满世界去找,当失去她的时候,才想到要得到她。他们背着上帝,偷来了戴恩,一个完美无瑕的翩翩少年,一个致力于现身宗教事业的年轻教士。梅吉守着戴恩心满意足了,就如同拥有了拉尔夫,但是戴恩终究是上帝的礼物,梅吉无能为力挽留不了他留在佛罗海达,只能是把从拉尔夫那偷来的还回去,还给上帝。戴恩,一个悲剧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拥有他,可悲啊。
梅吉的妈妈菲,眼见着女儿的出生长大,重蹈着自己的覆则,去没能及时的拉一把,就好像看着她自生自灭,一切就结束了。菲,本是一个大家闺秀,爱上一个政治家,守着他们爱的结晶弗兰克,单独的与自己的家庭脱离,随着帕迪,一个老实巴交的好丈夫远离了自己的故土。有了弗兰克,她也就知足了,可是有一天弗兰克失踪了,永远的不会来了,菲的心也就死了。每天机械的重复着家务,心灵也麻木了,根本关注不到梅吉的变化。
但是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会隐藏压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是活得不快乐的一个女人。直到帕迪和斯图尔特的离去,菲才醒悟过来,“我只要看他一次,哪怕是一次”,菲才发现,她也爱自己的丈夫,可怜的帕迪呀。但是自始至终,菲都是一个坚强打不倒的女人。
《荆棘鸟》读后感2
有这么一种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以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 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刺上,在那荒蛮的柳条之间放 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 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 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这就是荆棘鸟的传说。
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麦卡洛笔下克利里家的沧桑和感情 历程正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爱交织在命运里,梅吉和她的母亲一样逃不 脱命运的束缚,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去爱。她和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 情让人觉得是荆棘鸟最动听的歌唱,久久不能忘怀,但最终还是曲终人散。
我不相信命运,但我却坚信爱可以超越一切改变一切。我不欣赏主人公对 命运的妥协,但却感动于他们对爱情的执着。
忠实温雅的帕迪, 始终以含蓄的方式爱着 “从 天上掉下来”的妻子;外表冷漠的菲奥娜,一生未 走出早年遭受爱的背叛的阴影; 暴烈而备受苦恼折 磨的弗兰克,在监狱里埋葬了出人头地的梦想;温 柔内向而倔强坚强的梅吉;欲爱不能,欲罢也不能 的拉尔夫神父;骄横张狂,满腹尖酸的玛丽夫人;还有温和的戴恩和古怪的朱丝 婷……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极富个性的人物,谱写了《荆棘鸟》爱与命运 的交响曲。
很少有一部作品让我读了以后感觉那么深刻,特别是关于荆棘鸟的传说。 当荆刺刺进鸟儿胸膛的那一刹那,我也感觉到莫名的心痛。鲁迅说过:悲剧就是 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可是我不知道荆棘鸟的人生算不算是一种悲剧。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到: 鸟儿胸前带着荆刺, “ 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 她被不知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 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荆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 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么做。我们依然把荆刺扎进胸膛。 ”
这就是《荆棘鸟》的故事……
《荆棘鸟》读后感3
很多年前,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了《荆棘鸟》,当时我很感动,现在我的记忆有点模糊。这两天我在百度的贴吧里读到了这本书,回忆起了很多年前的往事,并在网上回顾了这本小说。我只记得我以前读过的东西与目前互联网上可能的翻译版本不同,风格也有所不同。看来我更喜欢旧版本。然后我在网上看了美国83年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我被感动得不知所措。也许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有感觉,不理解感觉。当我真正懂得爱的时候,我又老了。理查德·张伯伦扮演的拉尔夫神父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是我心中的拉尔夫。他举止优雅,身材高大挺拔,眼神深情忧郁,骑马姿势矫健,舞会上舞姿优美,对麦琪的爱永无止境。从她10岁到50多岁,从她28岁到70多岁,当他70多岁最后死在麦琪的怀里时,我仍然爱他,他对麦琪的爱。互联网上的一些人认为理查德扮演拉尔夫时48岁。我认为他一点也不老。相反,我还发现王子年轻时穿着水晶鞋和玫瑰。它太飘浮了。拉尔夫稳重、优雅、成熟、克制。他当时就是他。然后我看到理查德承认他晚年是同性恋。我觉得这太浪费和悲伤了。就像张国荣,为什么完美男人是同性恋?我们女人不是很可爱吗?
回到正题,我们来谈谈拉尔夫和麦琪。我相信每一个男人和女人,尽管一生都在痛苦和煎熬,只要他们能拥有拉尔夫或麦琪的爱。我们不是一个人住的。我们之所以平凡快乐,是因为我们没有遇见那个人,或者当我们相遇时,他不爱你,或者你不爱他。真爱是痛苦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当我们回忆生活时,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那就是心灵上最痛苦的划痕。深爱,深痛,也是幸福。拉尔夫和麦琪既痛苦又快乐。他们都爱他们最爱的人,也被他们最爱的人所爱。虽然它们不能结合在一起,那又怎样?有爱的一天胜过没有爱的一辈子。
《荆棘鸟》读后感4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知道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这是作者的题记,我妹妹去回味这段话,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在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笔下,秒回了一份在澳大利亚宏阔的历史背景下演绎的绝世爱情。年富力强的神父拉尔夫虽然他心里是一心向往着罗马教廷的权利,但是他爱上了牧主克利的女儿——美艳无比的梅吉,虽然我不懂,但我觉得他们地位相差大,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会那么顺利……从两个人相遇相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悲剧。
在这经典的小说中,男主人公拉尔夫是一个将自己的圣体和灵魂都可以献给上帝,一个以成为红衣教主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人,我觉得这么一个有追求感的人是不会的……
可是让我吃惊的事一个这样子的人遇到了梅吉时,他却变了,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当时没想到,读到这里我以为他们俩会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我转眼一想,拉尔夫是一个有追求,有权利的人,儿梅吉只是一位牧主的女儿,这两人之间地位的悬殊,现实的残酷,终究他们不会走到一起,会是一场悲剧。我继续让下读、看,拉尔夫还是选择了他的事业,有些事情就是注定好了的……
这一幕幕曲折优美的情节发展,这一段刻苦铭心的历程,都老早把我带入这个传奇时代,看着这本书的男女主人公,我的情绪都为梅吉和拉尔夫而波动起伏着,为他们的相遇而喜悦,为他们的相知而温感,为他们的相别而哀伤。最终……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哪荆棘刺进的一瞬间,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书名荆棘鸟的含义,让我心有体会,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刺,或许是一种执念,我们要不惜以一切剧痛来换取,然而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令人感慨的,因为我觉得那才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荆棘鸟》读后感5
很久以前便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传说中有那么一只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停歇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黄鹂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十几二都在静静的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的东西,只有深痛巨创才能换取”读完之后是久久徘徊于心的震撼,这是怎样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此悲壮惋惜,让人惊叹。命运给予无限痛苦,却可以凭着一念执着,拼尽一身伤痛,终于来到胜利的终点,而更大的代价却是生命终结……
这是一个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悲剧,却也是一首对生命坚毅永恒的讴歌。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全书分七部分,每部分以一人为中心,但又彼此联系,本书主要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之间不为世俗所认可的爱恋纠葛为主线,描写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作为一个美丽的女性,梅吉又有着与生俱来的坚韧,而她最打动人的精神力量,也是个女性永久美的力量——执着。拉夫尔几乎是梅吉所有的梦想,他给予她最初认知世界的勇气,他的英俊优雅,父亲般地慈爱,兄长般地关怀与陪伴,让被母亲漠视的她燃起了对生命的热情。然而她恋上的这个男人却把自己给了上帝,她无法得到他,这就是对于梅吉最锋利,最长的荆棘。尽管梅吉在执着的追求爱的过程中受到深痛巨创,然而生命却有了完整的意义。在失去最心爱的儿子后,她终于发现并从心底真正接受了自己的女儿。上帝并没有带走一切。梅吉因无法得到而显得孤单与可怜,她的灵魂只是在戴恩和拉尔夫死后才得到真正的解放。花开花会落,即便消亡也会变成春泥,这无穷无尽的循环,生生不息,这便是生命的意义。
《荆棘鸟》读后感6
读书的过程,包括读完书很久之后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这本书的名字为什么要叫“荆棘鸟”,荆棘鸟那用巨痛换来幸福的精神到底在这本书的那里能够得以体现呢?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查看了别人的评论,读后感——荆棘鸟。
看完别人的评价的当时自己仍旧是没有太大的感想,直到某天早上,堵车的时候,心里忽然想到了,有人提到梅吉,心里顿时开窍。或许拉尔夫本身就是那根又长又尖的荆棘,梅吉自己则是那火红漂亮的荆棘鸟,而梅吉的经历则是以她对拉尔夫的爱为主旋律而唱出的那首优美动听、技艺超过其他所有美妙声音的歌声。在荆棘鸟唱出打动人心的歌声的同时也寻找到了那根让它深深眷恋的荆棘,所以她勇敢而快乐的选择了将自己的身体永远留在那里,将自己一生的印迹留在她深爱的人身上。
直到最后,直到身体已被刺穿,仍旧用那凄婉的喉咙唱出梵唱的尾曲,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并为自己完满的人生划上一个终结的句号。在别人眼里,它的结局或许是悲哀的,更算不上是完美,可是在它自己看来,它的人生,在找到属于它的那唯一的荆棘的时候已经是完美,而自己最后的作为虽然痛,但是却是使它走向更加的完美。巨大的代价往往能够换来无以代替的幸福!对于里面的人物究竟是人情淡漠、自私还是利欲熏心,我想我还是没有权利去评说的。考琳麦卡洛,或许她是最了解人物个性的,所以才安排了这样的结局。
其实这样的结局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完美,因为它能够给人真实的感觉。假想如果当初作者安排男女主人公梅吉和拉尔夫最后在一起了,这样的结局太过完美,完美的有点类似童话故事里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反而失去了真实性,也就不会引起读者的深思了。这样的写作手法,不可不算是最好的,且这样的结局安排也被现在的书籍或者是电影电视等广泛应用。
《荆棘鸟》读后感7
《荆棘鸟》读完了,不免有些感慨,读这部书和其他的著作不一样,我不是完全奔着情节去的,而是在阅读中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现在的通俗小说的写法做以比较。
首先,作者用大段冗长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衬托情节,如果放在中国当今,许多作者是读不下去的,但在这里,真实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让人并不感到烦。
在情节构造上, 并不是完全靠冲突来吸引读者,例如写到阿尔夫和麦基去澳大利亚珊瑚岛约会,我合上书本,为它设立了若干个结果,我设想他们在约会的时候会被陆克莱撞上;我又设想其他的游客认出阿尔夫神父;我甚至设想阿尔夫神父灵魂出窍……但最后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在岛上平安度过了蜜月期,这个和现在文学创作的手法完全不相同。
读到小说最后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在信仰和爱情的取舍中,阿尔夫选择了信仰和仕途,而麦基选择了爱情,甚至麦基有些排斥宗教,作者硬着心用戴恩的死,把阿尔夫从宗教拉回到爱情,是一部讨论信仰的小说。就像印度电影《小萝莉和大叔》,到了影片结尾,我们才发觉是一部政治电影,这也是作者高明之处吧。
阿尔夫死去之后,我拒绝读后面的部分,我感觉这是作者画蛇添足,本来全篇描写麦吉一生的爱就很圆满了,其他部分都显得有点多余。
所有的人物中,卢克的设计是最完美的,卢克是一个狂热的劳动者,一个完全的利己者,一个吝啬的把钱能榨出油的人,但有着和阿尔法夫相同俊美的外表,他穿着小短裙跳舞的情节,让人着迷,但又不免感叹,上天真有些暴殄天物,让这么一个美男子成为一个有残缺的人,小说的最后,他不知所踪,也可以理解,小说写到最后,线头有点多,往往婉不起来。
和琼瑶小说不一样的是,琼瑶的小说里描写的男女主角不是极致的漂亮,只因为爱情到了极致,所以所有的人物都漂亮起来,但这部小说阿尔夫和麦基都是极致漂亮的人,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用精致的面容和健美的身材来诱惑读者的不是写作者的上策,这也是我感到小说很遗憾的一个部分。
《荆棘鸟》读后感8
传说中有这么一种鸟,它一生只唱一次歌,终其一生寻找荆棘树,用最尖最长的荆棘刺穿喉咙,完成一生仅一次的绝唱。世界上真的有这种鸟吗?用生命歌唱?你见过吗?我好像似曾相识。
“鸟儿胸前带着荆棘,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荆棘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刺扎进胸膛。”这种举动或许令人惊叹,费解,但一个真正为了爱和心中追求的人会毅然地点燃生命之烛,燃烧自我点亮前方的路砥砺前行。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为其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的顽强抗争才有了当今的太平盛世。幸福来之不易,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而这基础是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建成。出生高贵的奥菲娜遵循心的方向爱的轰轰烈烈无怨无悔,而这短暂的幸福却使她失去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被迫在一段无爱的婚姻中坚守心中所爱;勤劳忠厚的帕迪处处宽容,谦让妻子,以无声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她;自幼深得神父拉尔夫喜爱的梅吉心中暗生情愫,而信仰是他们之间无法跨越的巨大鸿沟,一时的逾越让彼此幸福又痛苦;立志要做上帝仆人的戴恩决意奉献自我投身到宗教事业中去,本能的救助使他奔向上帝的怀抱;特立独行思想开放的朱丝婷追求自我解放自我,在坚持自我的道路上找到了幸福。这三代人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唱出了生命最动听的歌声,是那样的响亮。正如我们的主席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越努力越幸运。对于你所认定的幸福,是否会忘我的投入你所拥有的一切来得到它,这是一个问号。
在生活中,幸福绝不是与自我毁灭形影不离的,有的只需要放弃才能获得,有的需要努力才能靠近,有的需要接受才能拥有。追寻的方式不尽相同,却殊途同归。
《荆棘鸟》读后感9
很多年前我还很年轻时看过《荆棘鸟》的小说,当时很感动,到现在记忆已有些模糊。这两天在百度贴吧看了一下,勾起多年前的回忆,又在网上重温了小说,只是记得我以前看的和现在网上的可能翻译的版本不一样,风格有些不同,看来我还是更喜欢老版本些。后来又在网上翻看了83年由美国拍的电视剧,感动得一踏糊涂,也许,年轻时拥有爱情不懂爱情,真正懂得爱时人又老了。理查德张伯伦演的拉尔夫神父深深感动了我,他就是我心中的拉尔夫,优雅的举止,挺拔的身材,深情忧郁的眼神,马背上矫健的身姿,舞会上优美的舞姿,对梅吉无尽的爱,从她10岁到50多岁,从自己28岁到70多岁,就是在他最后70多岁死在梅吉的怀里的时候,我还是一样地爱他,爱他对梅吉的爱。网上有些人觉得理查德演拉尔夫时已经48岁了,太老了,我一点都不觉得,相反,我在网上也搜到了他年轻时演的《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太浮了些,拉尔夫是稳重优雅的,成熟内敛的,他就是当时的他。后来又看到理查德晚年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我的感觉是太浪费了,太伤心了,就像张国荣,为什么美好的男人都是同性恋呢,难道我们女人不可爱吗?
言归正传,还是讲拉尔夫和梅吉吧。我相信,每个男人和女人,尽管痛苦一生,煎熬一世,只要能拥有拉尔夫或梅吉的爱。我们没有孤独一生,我们平凡快乐,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那个人,或者遇到了,他并不爱你,或你不爱他。真正的爱是痛苦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当我们回忆人生,会发现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间,也就是心灵最痛苦的划痕。爱得深,痛得深,也是幸福。拉尔夫和梅吉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他们彼此都爱着自己最爱的人,也被最爱的人爱着,尽管不能结合在一起,那又怎样呢,相爱的一天,胜过无爱的一世。
《荆棘鸟》读后感10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一次绝唱,以生命为代价。
拉尔夫,他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献给上帝的人,将成为红衣主教作为自己人生追求,他早已失去的一个作为普通人的权利,包括爱情。在他遇到梅吉前的二十七八年岁月中,他确是这样度过的。但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一切都悄然改变。随着梅吉的长大,这份禁忌之爱带来的痛苦和矛盾与日俱增。最终,他选择了他的上帝,他的教会,远离了梅吉,希望梅吉可以有自己的未来和幸福。有谁能想到,梅吉选择丈夫,居然只是因为他酷似拉尔夫呢?拉尔夫在临终的一刹那,心里才真正放下了梅吉。而梅吉,将要面对的是往后更加孤独的人生,幸好,她一直是个坚强的人。
小时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不太领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深沉的沧桑。无论是帕迪的含蓄温雅,是暴烈渴望的弗兰克,是骄横尖酸的卡森夫人,还是单纯执着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丝婷。直至现在,我依旧是无法完全理解这个家族的命运。脑海里深深记住的,只有梅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曾经有人把荆棘鸟和枯叶蝶作为对比。荆棘鸟,把所有的生命精彩都演绎在最后的绝唱中,虽然短暂却是绚烂万分;枯叶蝶,在单调宁静中渡过它的一生,虽然单调却是岁月绵延。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而我,愿做一只荆棘鸟,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当一切浮华逝去,剩下的只有泪水,而那些泪水终会随着时间而蒸发,化作一缕无声的水汽,我们所能握住的也不过坚强二字而已吧。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以生命为代价……
《荆棘鸟》读后感11
也许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会说我小题大作,煽情得有点过。但我在看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眼睛的确是湿润的——这并不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相信和理解。我总是惊讶于作者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和对人性,感情的深刻透漏。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天可怜见,看得途中我总是想起这句话。虽然它的大抵意思我并不很了解,但我知道,倘若天可怜见,会喜欢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也同样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不会去恨里面的任何一个人——当然,我还没有看完全部的小说,只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首先使我触到悲伤的是弗兰克——这个私生子,我总是不可避免把它和希斯克里夫放在一起想象。尽管他们没有任何背景的相似。他的出场也太少,只有几年的时间他的生活对我来说是可知的,它使我悲伤,是因为他对于母亲和妹妹那种不可比拟的爱。我总是细细去品味这一个细节,当在学校被阿加莎鞭打了的梅吉找到弗兰克,扑在他怀里寻求安慰。只有在弗兰克怀里梅吉才能毫无顾忌地哭出来。对于梅吉来讲,弗兰克是她幼年时期的唯一一个可以依靠和信任的港湾吧。
可是弗兰克一出场就注定要走,不只是因为他的身世。更因为他对现有生活的一种厌恶和悲哀,在他心目中,母亲永远像一个女神般美丽,而即使父亲对母亲足够的重视和崇拜,也不能弥补他气质上的差距……在我看来的确如此,一个美丽的贵妇人,一个憨厚老实的长工,完全不是可以生活的人。弗兰克总是固执地认为父亲侵犯了母亲,她在弗兰克明白男女之事后的日子里,每一次怀孕都让弗兰克大为光火——他怎么能忍受一个老大粗骑在自己那高贵的母亲的身上呢?
弗兰克因为身高矮小而自卑,他不得不用强壮的身体来弥补这一不足,于是他成了全镇气力最大的人……这一优势也让他成为打架的一把好手,事实上,他更乐于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荆棘鸟》读后感12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这就是荆棘鸟的传说。
帕迪诚挚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就算她在入嫁之前已经拖儿。
也许他只是一个老大粗的人,不懂什么叫爱情,他只是觉得,一个这么漂亮的女人嫁给自己,简直是几生修来的福气!不过不管怎样,他崇拜他的妻子,爱慕他的妻子。他们这一生,有很多个孩子,甚至有一个因病夭折。
他最幸福的事情便是看到妻子开心,因为他不知道妻子心里在想什么——显然他也不具备这种分析猜测能力。他真的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他娶了菲,从来不觉得吃了哑巴亏,而是将此当作一种恩赐。帕迪的确不善言辞,他和弗兰克就像几辈子的敌人一样—永远不能和平相处。不可否认,他对弗兰克也没有父亲的`感觉和爱护,但他知道菲最爱的孩子便是弗兰克,一个不属于他的孩子。只因为菲会因为弗兰克而伤心或者开心,他宁可每日和弗兰克闹架也不愿赶他走,直至弗兰克真的因为和他的一次吵架而离家出走后,他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如果菲知道了,该是多么的绝望阿!
该怎么去描述克里利这一家子呢?他们有着共同点——永远不会因为被虐待被欺负而哭泣,这是克里利家族孩子们的特性。但也有着极大的不同,帕迪永远中庸,菲永远带点神经质的气质——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她在想什么。梅吉是一个迷人的姑娘,这一点从她小荷才露的时候已经证实了,她坚强,很小便具有了母性。还有斯图尔特,这也是克里利家族里一个谜一样的孩子。大家都说他像菲,也是唯一一个长大后也许会有漂亮面孔的男孩子。我总怀疑他是不是有轻微的自闭症。
《荆棘鸟》读后感13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一部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初读这本书是被这句话吸引的,直到读完书才被里面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所深深感动。小说主要以主人公梅吉和教父拉尔夫悲怆凄惨的爱情为主线,描写了克里利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梅吉和大她二十岁的教父本来就是天方夜谭,然而他们却深深相爱,可是在私欲面前爱情却变得微不足道,面对巨额遗产和他向往已久的教会权利他还是选择牺牲爱情,然后经过万千曲折他终于醒悟自己是爱梅吉的,这种爱是能超过他对教会权力的追逐的,然而为时已晚,梅吉和酷似拉尔夫的卢克已结为夫妻,卢克是一个眼里只有钱的守财奴,他把梅吉当作他敛财的工具……这仅是书中的一段爱情故事,已然深深打动我。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致到位,对环境的描写恰到好处,对动作的描写出神入化,精彩的对话更为本书增加了一大情趣。全文饱含激情富有诗意,让你徜徉于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为梅吉心疼,为人性悲叹,为爱情呐喊。一方面,全书主要通过对梅吉、菲奥娜、朱思婷的爱情经历表达出人性的自私贪婪,更突出人的命运。当梅吉还小的时候,当她为被伤害的布娃娃艾格尼斯伤心的时候,就注定要承受感情之痛,就注定要为那一出生就跟随她的充满柔情、包容一切、坚持固执的性格受尽折磨。就像是荆棘鸟明明知道会痛还是会不顾一切的扎进荆棘中,这就是命运。另一方面,在婚姻上梅吉和朱思婷并没有听从父母安排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表达出了西方的人性独立,也通过拉尔夫这一人物线索表达出了教会神论的虚无缥缈和教会对人们的压迫。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小说,你一定会在考琳·麦卡洛的笔下感受到荆棘鸟勇敢和坚定,升华你的人生感悟,加深你对爱情的理解对人性的剖析,更教会你如何用一生去爱。
《荆棘鸟》读后感14
至于拉尔夫,我是无法评判的。他终其一生都在矛盾,在上帝与梅吉之间徘徊。是的,他爱梅吉,从第一次见面起,从她还是个孩子起。梅吉是他看着长大的,也是他一手塑造的。梅吉的母亲对于这个唯一的女儿是视而不见的,只是觉得她可以分担一些家务。她们母女不亲密,就像菲说的,看到梅吉,只会让她想起那个年轻的自己,她是自己的翻版,所以她宁愿选择不去在意。
幸亏有了拉尔夫,梅吉才得以成长这么好,是他的关注和关心给了梅吉存在感,也助长了她心内日益增长的爱恋,直至情根深种。拉尔夫一直是不希望梅吉长大的,那样他才可以安心的待在她身边,所以随着梅吉的长大,他内心的挣扎也就日益激烈。卡森夫人的遗嘱给了拉尔夫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也给了他一个难题。最终他选择了他了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却也不得不离开梅吉。可他是放不下的,所以才会如此痛苦,内心未曾得到真正的安宁。最后,在他行将老去的时候,戴恩死了,他得知戴恩是自己的儿子,最终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死在梅吉的怀里,并在最后一刻,把她忘了。他和梅吉,他和上帝,在作为一个男人和作为一个教士之间,他做出了选择,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心始终被撕扯着,在痛着。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这是结尾的一段话,那个传说,那只寻找的,流着血的,歌唱的荆棘鸟。
德罗海达的时代要终止了。是的,不仅仅是时代。让未知的后人去重新开始这种循环吧。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对此有片刻的追悔。我们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管怎样,追悔是毫无意义的。
《荆棘鸟》读后感15
关于书名:
一开始看整部小说的的时候,是不理解为什么起名为荆棘鸟,感觉不怎么搭边。后来看完的时候,才发现再没有比它更贴合的书名了。
荆棘鸟有我们所缺乏的的忠贞、勇敢和执著。在文中每个有各自特点的人身上,都不可避免的发现他们的性格都具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那种不顾一切的态度——飞蛾扑火般致死的执着,就像荆棘鸟一生都在寻找那可能让它以一曲绝唱结束生命的荆棘一样,让人震撼的同时又感动到想哭。荆棘鸟的性格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种悲剧,但也是另一种成全和幸福,只有和着血的歌唱才能打动人心,正如永远追寻着永不消亡的爱情才最经典一样。
心得感悟:
小说和现实还是有所区分的,小说中的某个人可能会有我们活着我们身边某个人的影子,但是我们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书中的某某某。作者写了致死的执著,但是却未提笔写道谁谁谁因为忍受不了生活/命运的折磨而选择逃避或者自杀,就连弗兰克那个生活在绝望之中的人作者都未舍得给他一种放弃命运的结局,虽然我觉得他死了可能会比活着更为解脱。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让我们的精神不会感到空虚的东西,或者是宗教的信仰,或者是某种理想和梦想,只要是让我们能够对生活有所追求就行。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碌碌中迷失了本心,我们或平凡或不凡,都是需要一种能让我们不放弃的精神来面对这个浮华的世界。
每个人面临选择时不可能都是从一而终,有诱惑、有迷茫、又不知所措,但是只要我们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
10.荆棘鸟读后感 篇十
《荆棘鸟》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而且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是20世纪80年代畅销书之一。
这两天我从喜马拉雅下载了这部作品,一周的时间内,我和演播者一起分享了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
有关《荆棘鸟》主题,自作品问世以来大多认为他的主题是爱和命运,我想抛开主题谈谈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拉尔夫神父。
如果把《荆棘鸟》人物形象进行分列的话应分为两列,一列是以拉尔夫为首的,一列是以帕迪.克利里为首的。他们的交汇点是帕迪.克利里应老姐姐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德罗海达牧羊场继承遗产,他们的命运在德罗海达牧羊场交织在一起。当玛丽.卡森的遗产被拉尔夫神父选择性的继承之后,他们的分列点产生了,在之后50多年的岁月里,两列人物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就像坐标轴,一列走成了Y轴,一列走成了X轴。
50多年来,拉尔夫从教士、主教、红衣主教到红衣大主教,从澳大利亚走向了罗马,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登上教会权力的顶峰,就像坐标轴中的Y轴。
50多年来,克利里家族不与世界接触,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探索生活的全部意义,始终没有离开德罗海达,满足于有大房子住、从一个低级打工者变成了高级打工者,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往日的生活,沿着地平线走出了一条没有任何坡度的直线,就像坐标轴中的Y轴。如果克利里家族继承了遗产,拉尔夫神父注定不会成为红衣大主教,克利里家族注定不会只知道在德罗海达挣年薪,帕迪.克利里和一个儿子也不会死在辛勤的劳作上,其他的男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不会扭曲到只知劳作不会结婚。
帕迪.克利里为首的这一列,之所以这样行走,和他们身上的奴役性有关系,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奴役的生活,工资高一些、住得好一点就满足了,同时还感恩于拉尔夫神父,因此就连小说中的律师都为他们叫屈和打抱不平,拼尽全力也想帮他们赢得官司,拿回本应有的继承权,这样的正义之举也被帕迪.克利里他们无知的拒绝了。
克利里家族虽然辛勤劳作,但他们内心平静、生活富足,没有欲望、没有痛苦,祥和的走过了一生,也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拉尔夫神父与他们恰恰相反。作者将他描写成一个外表完美,本性自私、内心纠结的善良人。就这样一个外表完美的男人为了他的宗教事业偷走了克利里家族的财产,背叛了他和梅吉的爱情。由于割舍不了和梅吉的爱情又给了梅吉一个儿子,因此,他既背叛了爱情、又背叛了上帝。但是他又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善良又让他一生都活在自责和羞愧之中,愧对爱情、愧对上帝。他得到了无上的荣誉和至高的权利,也遭到了上帝惩罚,让他知道自己有了一个儿子,儿子又早早的死于心脏病,最终拉尔夫因悔悟和自责死在了心爱的女人梅吉的怀里。
这部作品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内心的宁静比事业的辉煌更重要,作者本身也是这样认为不然的话也不会对克利里家族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景物的描写那么细腻那么的生动,把他们的生活写的既简单、福足,安宁和美好。
11.荆棘鸟作文 篇十一
另一个极端,荆棘鸟—————有着高傲的头颅,坚定而迥然的目光,仿佛战争前一个慷慨就义的勇士一般。它极少唱歌,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血盛开成一朵嫣红玫瑰的那一刻,唱出最动人心魄的旋律。“盛大的死亡,华丽而又壮美,似乎任何修饰的言语,在它面前,都变得苍白。”作者精妙准确的描写更将它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荆棘鸟似一位在逐鹿群中奔走呼告的是大夫,一位驰骋沙场纵横捭阖的将军。它可以死,也期盼死,或者说倾尽一生去追寻死亡,死亡在它面前,不代表恐惧,只要死得其所,便了无遗憾。
“须臾间的生命,不允许迟疑。”没错,枯叶蝶与荆棘鸟,这两个处于两种极端的生物。于是,一个延续了生命,一个收获了绝唱。于是,一个失去了美丽,一个永远的飞翔......
在它们身上,有许多处于自然间的法则,甚言于宇宙间的法则。鱼和熊掌也许总无法兼得,但想要得到,必须有所放弃,想要收获,必须有所付出。
作者最后提出了一个疑问“选择归隐,还是选择豪壮?枯叶蝶与荆棘鸟,你愿意是哪一个?”这倒让我想了许多。很多时候,当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堆有大石块时,我们给自己的选择往往只有三个:往回走;越过石头,尽管那很困难;还有就是站在原地,等待别人的帮助。还记得我们班主任曾说过,“你们的人生,遇到些什么的时候,总想着后面还有路,要不然就走极端,这样怎么能行呢?”所以,我想我的选择应该两个都不是,枯叶蝶,平淡一生,固然舒适,但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实在乏味,就算是平静到极点的潭水,也会有被一颗石子打破平静的时候吧。而荆棘鸟,对我来说太极端,太无理性,即便一生所积蓄的力量只为那一刻的轰轰烈烈,也显得太过悲壮了。
【荆棘鸟女性意识的研究】推荐阅读:
荆棘鸟精神散文10-20
荆棘鸟读书心得700字08-24
跨越青春路上的荆棘日记07-22
感恩的花开在荆棘的路上作文08-01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07-15
女性就业歧视研究08-29
写给女性的诗08-04
职场女性的着装礼仪06-10
时尚女性的养生误区07-23
女性健康的介绍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