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考核

2024-08-24

员工绩效考核(精选8篇)

1.员工绩效考核 篇一

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一、总则

随着电建行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公司生存的大环境是越来越紧迫,越来越险峻。要想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体制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且脱颖而出,就要不断的深化体制,加强改革,优化管理体制,提升工作效益。为响应公司号召,落实公司政策,为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做到凡事有据可依,有据可循的思想路线,湖南科信检测有限公司常德项目特制订此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的1、造就高素质、高效率、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金属检测队伍,并形成以考核为核心导向的工资管理机制。

2、及时、公正地对班组成员一个月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绩效改进做好准备。

3、形成一个员工自我约束的管理制度,以促进项目管理效率。

4、根据完成检测作业量及员工考核分数纳入当月含量分配,以提高作业积极性;

5、对全班组成员规范文明作业起到督促作用,有效杜绝违章作业的发生

三、适用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湖南科信检测公司常德项目所有员工。

四、考核时间安排

考核分数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具体安排为:每月最后一天进行考核分数汇总,并由综合员根据考核分数对班组成员含量情况进行计算,并及时报项目经理审核。

五、考核标准

本考核管理方案实行计分制度,每位成员月初基础分为100分,在当月考核评比中,根据考核明细条例进行加减,月末统计最终得分,并纳入含量分配,最终含量为当月应发含量乘以考核分数。具体的考核细则如下:、全体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不能无故迟到、早退,对有无故迟到、早退的人员每次扣除1分(迟到、早退次数不超过三次);迟到、早退被班组考核三次者,每次扣除1.5分;迟到、早退次数达到5次,由项目负责人对其含量系数进行评定。、上班时间内不得随意脱岗,确有急事需先请示项目管理人员,时间在半天以上需要向项目经理请示,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对不经请示尚自脱岗每次扣除1分,累计随意脱岗次数达到三次,每次扣除1.5分;次数达到5次,由项目负责人对其含量系数进行评定。、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穿工作服、正确佩戴安全帽,进入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光谱作业穿绝缘鞋等等。如发现一起违反上述行为,每次扣除1.5分。、工作现场严禁嬉戏、打架、流动吸烟、嚼槟榔,以及酒后作业,每发现一次扣除扣除1.5分。、射线检测作业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放置好高音喇叭、安全警告牌、警示红灯、拉好警戒绳等,如发现违反一起,每次扣除2分。、每次检测完后做好原始记录以及临时报告,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对不达要求的每次扣除1分。、为奖励班组成员宣传投稿积极性,每投稿一篇,奖励0.5分,宣传稿件在网站公布给予1.5分每次奖励,在或电报或电建杂志上公布给予2分每次的奖励。8、对班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质量技术改进措施并被采纳给予2分每次的奖励,对参加项目部知识竞赛等活动并获奖者由项目负责人给予适当加分。9、不定期对现场规范作业进行考核,现场检测作业必须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如有违章作业,每次扣1.5分。

湖南科信检测有限公司常德项目将严格执行以上方案,确保各项检测均能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提升班组作业能力,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各项检测任务。

2.员工绩效考核 篇二

一、绩效考核概述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是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管理者和员工就目标达成共识,并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研究表明,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具有心理学测量特征的控制工具,也是一个包含情景、认知和情感的社会化过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可以作为分配奖惩、人岗匹配、薪酬调整、教育培训以及业务改善等的依据,而且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士气,进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对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二)绩效考核对员工心理的影响

绩效考核想要发挥积极、有效的激励作用,需要将组织赋予员工的任务目标转化为员工自我完善的内部动力,即将组织的需要与员工个人的需要相结合,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使其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可将员工的行为活动始终指向确定的对象或目标,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坚持性。因此,绩效考核的重点不应局限于如何监督、评价员工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驱动力。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面临被他人评价的风险,无论考核结果还是过程都使员工感到压力,这种压力源于对管理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个人价值被低估的风险,因此绩效考核经常受到员工的抵触和反感。员工感知到的公平性将影响其参与绩效管理的意愿和自我发展的动机,只有当管理者对员工做出了客观评价,且员工主观上认同考核结果,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做出奖惩、辅导等结果应用才能发挥激励作用。此外,员工的信任也对考核结果的认同产生影响,不仅影响员工对考核结果的归因,也会影响员工对考核公平性的感知。因此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对能否有效开展绩效考核和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至关重要。

二、公平性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绩效考核公平性

公平性并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衡量标准,而是基于员工个人有限理性的主观判断和心理感受。研究表明,公平性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对组织有积极意义的行为和认知有正相关。在强调员工高度参与的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是员工对公平性感知的关键环节。Smither(1998)指出,绩效考核对公平或公正最为敏感,若员工感知考核过程不公平、不公正,任何考核系统都将注定失败。Boswell和Boudreau认为,绩效考核的公平感主要指员工或个体对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感知。

(二)公平理论及其发展

公平理论(亚当斯,1965)认为员工的行为动机来源于自己与参照对象的回报和投入的主观比较,员工既关心自己的绝对回报也关心与他人比较后的相对回报,并以此对公平性做出判断。只有当员工认为现在的回报投入既与先前保持一致,又与其他同类型人员相当时,才认为是公平的,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当员工认为他人的回报投入的比例高于自己或者现在低于过去,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通过改变行为,或者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减少投入或者要求增加回报达到新的心理平衡状态;当员工认为他人的回报投入的比例低于自己或者现在高于过去,往往却不会主动要求减少回报,在一定时间内对工作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会重新评估工作,调整个人期望,这时动机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做出公平性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随着公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Thibaut和Walker研究发现人们不仅关注结果公平,还关心用以到达结果的方法或工具,这种感觉就是程序公平,进而提出了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概念。员工对绩效考核公平性的感知主要还是受到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影响。

(三)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程序公平是指人们所感知的决策制定过程的公平性。绩效考核的程序公平强调考核制度制定过程和执行程序对考核结果公平性的影响,关注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对员工参与考核的态度和行为的作用。绩效考核程序公平的效应可以通过工具性模型和团体价值模型来解释。依据工具模型的逻辑,员工通过绩效考核过程的主动参与可以最大限度达到自身所期望的良好结果,是保障个人绩效水平得到客观评价的重要措施。从长期来看,公平的程序为员工通过绩效考核获得与投入相对应的回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程序公平通常与人们对考核结果的正向态度正相关,如满意度、承诺。团体价值模型认为员工重视与组织的长期关系,绩效考核公平的程序表明员工在组织内是有价值的,个人的需求会被组织关注,所以程序公平也会与人们对组织的正向态度正相关,如信任和归属感。

分配公平指员工认为所接受到的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程度。依据公平理论的观点,员工在评估结果的公平性上也会从自身与他人两方面来衡量。在组织中,不同岗位间有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无论考核标准采用哪种方法来设定,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技能要求、知识水平和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所以相对于员工对自身回报投入所做的绝对比较来说,与其他岗位间的相对比较更难以保证公平。如果由于个人回报投入被低估,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感到不公平,通常会因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向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方向进行归因,否定考核结果,夸大考核过程的不公平性,产生对组织的不信任,降低对绩效管理的参与意愿。也许由于个体维护自尊心和荣誉感的需要,在短时间内会产生一定的反向激励作用,但长远来看,还是会伤害到员工的内在动机。

研究发现,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且程序公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分配公平更密切。程序公平也是信任的来源之一,公平的程序使用显示组织尊重个别员工的权利尊严,如果分配的结果对员工不利,但整个执行过程很公平,员工仍然会表现出信任。因此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给予员工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根据客观数据考核避免管理者带有个人私利和偏见的评价等促进程序公平的方法更有利于增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同感,激发其内在动机,从而改变行为,提升绩效。

三、信任对员工感知公平性的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各种影响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因素,管理者也无法对员工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因此考核结果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平,这时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将会影响其对考核结果公平性的感知。

(一)信任的概念

对于信任的概念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Mayer在总结以往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并得到了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可,即“信任是一种主动示弱的意愿,在这种意愿下,由于信任者期待对方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不对被信任者实施监控”按照不同的依据,信任的具有不同的界定和分类。Mayer(1995)构建了基于信任来源的分类模型,该模型将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和正直信任三种类型,认为被信任者的能力、善意、正直三个维度的特征会直接影响信任者的信任水平。绩效考核过程中,通常是以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为考核结果的主要来源,因此这里主要指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能力信任是指员工相信管理者具备在绩效考核中准确、客观评价自己的基本素质;善意信任是指员工相信管理者不会以自私为导向而伤害自己且会以员工或共同利益为优先;正直信任是指管理者能够不畏强势,坚持正道,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敢于反对其坚信是错误的东西。这三种信任同时存在,共同决定着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

(二)信任在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作为员工主观的判断和心理感受,虽然可以依靠科学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做到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然而并不能保证员工绝对的满意。员工与管理者间存在着个人能力和信息方面的差异,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较高,面对程序和分配上存在的少许不公平,有可能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或重要信息的缺失,从而减弱考核结果的不公平感;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较低,则会归因于管理者的个人能力缺失甚至质疑管理者的考核动机和人品,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善意信任和正直信任更容易使员工对管理者做出考核结果的动机产生积极的归因,从而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使员工感受到更多的人际公平。因此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会影响其对绩效考核的公平性感知和考核结果的认同。

相比较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处于相对低信任度的水平。面对绩效考核公平性可能带来的在信任损害,研究表明,当能力信任受损时,道歉对信任的修复最好;当善意、正直等与品行相关的信任受损时,否认对信任的修复最好。同时也发现,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品行信任受损,否认和道歉均没有效果,这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于品行、道德的重视和高标准有关。Ferrin(2007)检验了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沉默”的应对策略,发现在不同文化中,不论是能力还是品行受损,信任修复能力均处较低水平。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应尽可能避免因公平性不足导致的品行信任损害。

四、结论

通过对绩效考核公平性和信任相关理论的梳理,可以看出,要想在组织内更为有效的开展绩效管理,一定要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并利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改善组织内的信任关系。因此,首先需要营造公平的绩效考核环境,尤其是确保程序和分配的公平,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理念和方法,打破员工与管理者间的壁垒,相互依托相互支持;其次建立真诚互信的企业文化,允许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改善组织内的信任关系,提升员工满意度;最后还需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树立正确的考核理念,熟练使用各种绩效考核工具,提升考核技能,避免因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评价者个人原因产生的偏差,造成员工的不信任。使员工与管理者自觉自愿的参与到绩效考核过程中来,真正做到统一目标、共同发展,从而发挥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促进组织的持续、和谐发展。

摘要:绩效考核不仅作为管理工具用来评估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更会对员工的心理因素产生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平和信任的理论研究,探讨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员工信任对绩效考核效果的影响,从而对指导绩效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公平理论,信任,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1]李亚文,绩效考核与信任的互动关系及管理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4,22(1):63-66

[2]高俊山&姜泽许,张黎明,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2014,39(3):110-115

[3]张传洲,信任:基于组织公平的逻辑[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6):90-94

3.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篇三

绩效考核,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和效果。其结果可以影响到员工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它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挖掘员工的潜力;反之,则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中对于企业员工的奖励机制、惩罚评定,企业岗位的人员调动,都要以绩效考核作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发展、人才管理、绩效评定、职工潜能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在帮助企业制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满意度和成就感。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者可以了解员工的整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评估结果,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方面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员工绩效考核系统也为员工薪酬制度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使得薪酬管理更加趋向合理化和公平化。参照期望理论和需求理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绩效考核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必然会更加促进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应用绩效考核体系可以衡量员工在企业中的表现,这也是当前企业进行奖惩的主要评定指标,当前由于绩效考核的各种因素,并不能公平认真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化的惩罚评定,导致企业不能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探讨和分析,发现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考核方式简单,过于单一。当前绩效考核的方式,主要采用上一级领导对下一级员工的直接考核方式。这种简单的考核方式往往带有个人倾向,夹杂个人情感因素;而对企业的某个员工产生一定的喜爱或偏见,也会间接影响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企业上一级领导很难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绩效考核,由此给企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企业员工会产生失望情绪甚至不满,长期下去,最终会加剧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紧张关系,破坏了企业自身的核心凝聚力。

企业考核周期设计不合理。根据调查发展,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于员工考核的周期和时间设计不合理,一般是按照一年为周期在年底进行最终的考核,以评定结果作为判定员工在整个一年中的表现,这样考核方式,忽略了整体性,往往不能够实际反映员工的效力。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对象缺乏可比性。当前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大都在同一层面员工中按照工作方式、工作性质来划定评定项目、范围,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个别工作之间的差异,造成企业竞争氛围下降低甚至消失,削弱企业竞争力。

企业绩效考核结果公布不及时,缺乏反馈。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公布较慢,员工的反馈也得不到及时回应。绩效考核过程中,企业领导和员工缺乏相应的交流和有效沟通,并未及时听取员工的反馈,导致绩效考核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考核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中失效的原因

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企业领导往往高高在上,听不进下级的意见,基层员工又因怕得罪领导而对考核敬而远之,评价部门对绩效考核工作只能消极应对,这种对考核制度的敷衍态度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的真实性。

结果类考评方法在企业中应用很普遍,但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总结来看,问题出在目标太高,结果根本无法实现;要么是公司不具备相关的条件,目标实现的软硬件不足。即使这两者都具备,还是经常出现偏差,主要的原因是员工努力的结果与领导期望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出现员工多次返工仍达不到领导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结果导向是一种事后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进行改进,因此无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行为类考评方法因其实施困难,在企业中应用范围要小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于评价部门对员工的行为很难进行全面的跟踪,而且因为近因效应的存在,容易出现“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的现象,也容易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使得考评结果不够公平。总体而言,这类方法因公平性而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对于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改进建议方案

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人员的考核应该大力推行绩效管理,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强化企业绩效考核的制度建设。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重在考核企业的制度执行情况。一个完善成熟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既可防止腐败也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企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着重在制度的层面上去思考,去追求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果。毕竟制度是文字性的东西,是一种静态的形式,要促使企业将制度转变为企业组织、流程和程序。做到严格按企业制度进行绩效考核和管理员工,让制度来制约过程,就是要把问题解决在过程之中,实现企业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

加强绩效考核与员工培训发展相结合。绩效考核应用到企业中,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如何发现自身的“短板”并加以改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绩效考评,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这些不足之处针对性的加强培训与教育,提升整体素质,改善自身的绩效,不断地推动个人的发展,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公司整体绩效的目的。同时,也可利用绩效考评结果来检验培训的效果,减少无效培训,发掘公司内部的可造之才,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储备适当的人才。

加强企业文化在绩效考核中的渗透和应用。在企业的发展和绩效考核过程中,要把建立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对企业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应用,给企业员工灌输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认同。做到对企业员工的精细管理,告别原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粗放管理、单向管理等行为,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互动式管理和现场走动式管理,做到企业绩效考核得到真正的落实,收到实效。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优化配置。所谓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做合适的事。职业匹配理论指出,当人格与职业相匹配时,则会产生最高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协调一致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可能性。高工作绩效对具体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方面的要求,取决于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求。因此,仅仅关心员工的能力或仅仅关心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求都是不够的,员工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将考核结果运用到优化配置工作当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可靠的改进依据。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工作行为及结果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企业绩效考核要有整体的、综合的、长远的眼光,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出发,引用合理的过程考核,放眼长远与未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吸收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的长处,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方法。设计出科学的、可操作的、与实际相符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的企业的战略目标,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

4.员工绩效考核 篇四

为客观、公正、公平、实事求是评价员工绩效,特制定以下绩效考核评估表 :

绩效考核评估表

员工姓名 所在岗位

所在部门 评估区间 年 月 ∽ 年 月

评价尺度及分数 优秀(10分)良好(8分)一般(6分)较差(4分)极差(2分)评估项目 标准与要求 评分 权重

工作业绩

1.项目完成工作量

2.项目完成质量

3. 能否担任项目负责人

4.能否独立完成份内工作

5.工作态度

1.服从工作安排,任劳任怨,竭尽所能达成任务

2.团结协作,团队意识

3.及时、守规,、主动、积极

4.、与客户沟通主动、积极、友善

5.责任心强,能自动自发地工作,起表率作用

6.职业道德与操守,注重个人举止,维护公司形

考评人签名 本人: 项目 经理: 所长

评估得分 工作业绩平均分×4+工作态度平均 分

出勤及奖惩

(由人事提供信息)Ⅰ.出勤:迟到、早退 次×0.5 + 旷工 天×4 +事假 天×0.5 +病假 天×0.2= 分

Ⅱ.处罚:罚款/警告 次×1 +小过 次×3 +大过 次×9 = 分

Ⅲ.奖励:表扬 次×1 +小功 次×3 +大功 次×9 = 分

总分 评估得分 分-Ⅰ 分-Ⅱ 分 + Ⅲ 分 = 分

级别划分 A级(超过标准或达标/优秀或良好):90~100分;

B级(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一般):80~89分;

C级(接近标准要求或相差不多/合格):70~79分;

5.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篇五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在一个既定时期内工作贡献做出评价的过程。

绩效评估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领导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共同将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经理职责、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同时管理者帮助员工排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绩效评估的最根本目的是促使其员工能够更好发挥其潜力,增进组织的竞争能力。

2 企业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考核内容标准不一致,指标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使用的“德”、“勤”、“能”、“绩”的考评标准过于宽泛,考核指标模糊,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与员工工作创新。各岗位之间缺乏量化、统一的绩效考评标准。即使想根据岗位职责与内容来确定考评指标,也由于一些外在干扰因素,使得考核内容具有多重解释,无法达成公平合理的评估,实际可操作性较差;

(2)考核的透明度和互动性不够。

目前的企业员工考核往往忽略沟通环节,员工仅仅作为被考核者,往往只知道考核结果,而对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等知之甚少,只是被动的接受上级管理者的考核和评价。这一方面使得考核的透明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员工的参与,考核缺乏互动性,也不利于考核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3)激励手段单一,发展性评价不足。

目前年终考核结果的使用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与薪酬、年终奖励、职位升迁等挂钩的阶段,对员工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忽略了对员工发展潜力的开发和评价。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如果引入绩效考核,将大大改善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因为绩效考核的出发点是如何将考核结果用于员工的发展和培养,因此绩效沟通是决定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沟通,可以消除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解和抵触,消除管理阻力,从而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这也是南京地铁行业引入绩效考核制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

3 地铁行业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劳伦斯S・克雷曼(Lawrence S. Kleiman)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中指出,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在考核层面有所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管理理念出现在企业管理的视野之中,例如组织扁平化、柔性管理、团队管理、跨文化管理等普遍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把绩效评估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

而要在众多绩效评估工具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劳伦斯S.克雷曼指出应该考虑成本、实用性、工作性质这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作性质。当然考核的成本和实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不能复杂、要易实行,具有可操作性。

以下笔者将着重从工作性质这个因素加以分析。工作性质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思考,即工作的结构化程度、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1)工作的结构化程度。结构化程度高的工作是指工作内容、程序、完成方式都是确定的,员工只需按照程序化的要求行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其工作方式和内容自主空间大,不确定性强。

(2)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由于工作性质各异,各项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是不同的。

(3)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工作环境不稳定指工作环境变动较大,管理者难以直接监控。

一般而言,工作结构化程度高适合采用工作标准设计详尽的评估方法;工作目标可量化程度高适合采用定量方法来评估,如果工作目标可量化程度低,则采用行为导向性的定性方法来评估;工作环境越稳定,越适合采用侧重行为评估的评估方法,反之,则采用侧重评估结果的定量方法。

对于地铁行业来说,存在工作环境的变化大,结构化程度不高,可量化程度不统一的特点,因此在本方案中提出以量化考评为主,综合测评为辅,“关键性指标+合格性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既考虑员工的行为评估,又兼顾量化评估的方法。换言之,在本考核方法中,是以一个员工的行为表现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的主观价值判断,行为虽然不能代表业绩,但在基本层面上能够反映业绩,具体体现在“合格性指标”的考核上。将地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创新作为地铁行业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着眼于员工的创新性、职业能力和业绩,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围绕这一观点,采取了“关键性指标”的考核。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ey Process Indication,KPI)作为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是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分析以及企业组织运作过程中实现战略的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

针对地铁行业而言,即针对融资、承包商、设计、建设、监理、运营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具体考察员工在各个环节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行为后果(关键事件)记录下来,作为工作绩效的考核依据之一,主要针对事故、投诉和表扬、获奖等关键事件;关键业绩法是现代企业受到普遍重视的办法。这一办法的关键是注重工作的业绩,创造的社会效益,以及突出的工作贡献。需要说明的是关键事件和关键业绩的评价并不仅仅限定为个人,也包括相应的团体。

4 考评主体的确定

(1)直接上司评价:通常情况下,直接上司更易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且能更好地评价员工在整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者的一个缺点是:如果单纯的依赖直接上司的评价结果,那么,直接上司的个人偏见、个人之间的冲突和友情关系可能损害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2)同事评价:一般而言,员工的同事能够观察到员工的直接上司无法观察到的某些方面。同事评价可以由职代会代表成员承担。职代会代表是各个部门推选出来的,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民间力量,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促进民主管理,采用职代会来承担同事评价的职能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3)自我评价:每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总是最本质的,认识自己既是困难的,又是最有发言权的,自我评价的本质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运用多个评价者来进行工作业绩评价可能会比单一评价主体所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信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为避免一方考评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绩效考评更全面、客观和公正,对员工实施绩效考评可借鉴360度绩效考评方法,采用直接上司、同事、本人3方参与的方式,直接上司、同事、自己的三种评价可以形成“三角校正”关系,从而为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提供帮助。

绩效考评综合得分=上司评价得分×0.4+同事评价得分×0.3+自评得分×0.3

5 员工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

根据地铁行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具体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行为导向评估法”,同时结合“关键业绩和关键事件评估法”。

(1)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侧重行为评估的评估方法,是通过用一些特定的关于优良绩效和不良绩效的描述性事例或维度,来对一个量化的尺度加以解释或锚定,是将描述性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结合起来的一种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评价方法。

(2)关键事件法:主管将一位下属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常好的行为或非常不好的行为(关键事件)记录下来,作为工作绩效的考核依据之一,主要针对事故、投诉和表扬、获奖等关键事件。

(3)关键业绩法:这是现代企业受到普遍重视的办法。这一办法的关键是注重工作的业绩和创造的社会效益,这里指日常工作之外的特殊工作或突出的工作贡献。

对于一个员工的基本工作状况和业绩主要通过“行为锚定等级评价”,对于有突出业绩的员工及团队的考核,或产生不良行为或社会效果的事件的评价和判断,则采用“关键事件”和“关键业绩”评价法;从而实现绩效考评的特性和族性的统一。

以下具体解释此考评设计方案见表1:

通过对地铁行业工作流程的梳理和描述,选择10种主要工作绩效评价维度,每种维度被分为杰出(O)、很好(E)、胜任(G)、需要改进(I)、不令人满意(U)和不予评价(N)6个等级,最低等级的基本分为10分,每个等级间的分值差为10分,从而形成总分最高分600分,最低分100分,各个指标均“胜任”,得分是40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全体员工的得分情况,使用二八律,划定考核等级“优秀”的得分线。

通过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每个员工可以获知自己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而检测自己行为的得失,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促进自己在下一个年度的发展。

O:杰出(Outstanding)在所有方面的绩效都十分突出,并且明显地比其他人的绩效要优异。

E:很好(Excellent)工作业绩的大多数方面明显超出职位的要求,对完成本部门的工作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工作绩效是高质量的。

G:胜任(Good)是一种称职的和可信赖的工作绩效水平,工作表现符合岗位要求。

I:需要改进(Improvement Needed)在绩效的某一方面存在缺陷,还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U:不令人满意(Unsatisfactory)工作绩效水平总的来说无法让人接受,必须加以改进,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N:不做评论(Not Rated)在绩效等级表中无法利用标准得出结论,无法评价或没能完成本职工作,或缺乏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

相对而言,工作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是主观判断,是基于一个人的工作声誉的评价,而“关键事件”和“关键业绩”评价是客观的,针对工作重要环节中的事件和业绩的,是客观的,是有目共睹,能够形成一致共识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业绩”评价更多是客观的,着眼于激励,鼓励创新,鼓励员工能够更有创造力,挖掘新的工作机会,发现和研究新的工作问题,获得更显着的学术成果和社会效益。

6 总结

6.员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 篇六

一、考核原则

(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程序向被考核对象公开,绩效指标标准客观,以数字和事实为依据。

(二)分类考核的原则。根据工作岗位性质不同,分类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区别考核。

(三)分层考核的原则。根据员工考核管理权限,局领导由省公司考核,其他员工由本局进行考核。

(四)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原则。考核结果将及时反馈给被考核人,帮助被考核人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奖惩和改进措施,听取被考核人对考核的意见。

二、考核目的

对员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劳动纪律等进行考核,掌握员工实际工作评价,为员工岗位调整、薪酬晋档、职工奖惩、业务培训等提供客观依据。通过考核,让员工了解企业要求,指导员工改进工作,促进本局工作不断发展。

三、考核对象

本局所有员工,其中竞聘试用人员在试用期当年的考核由本局进行。

下列人员不参加考核:

1、参加邮政工作不满一年的;

2、待岗人员;

3、考核期间因病事假等缺勤累计超过3个月的。

四、考核内容

(一)考核指标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劳动纪律、领导评价等五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1、工作业绩(60分):主要定量考评员工完成个人、部门、单位经营管理目标情况,包括岗位业绩、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考核指标。其中对于业务收入及规模的考核项目,综合部人员按两个专业各50%的标准加权计分。

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业绩考核内容有所差异,对员工突出个人工作业绩指标的考核,兼顾本局及部门工作业绩考核。

2、工作态度(10分):主要考评员工对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包括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工作纪律性、团队精神、服务意识等考核指标。

3、工作能力(10分):是指员工所在岗位应具备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和行为表现,以及学习所需知识的能力。主要考评管理素质、执行力、工作效率、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等级、学历等考核指标。

4、劳动纪律(10分):主要考评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秩序,包括日常考勤、遵守规章制度等考核指标。

5、领导评价(10分):是指员工直接上级对员工工绩效情况的主观整体评价。

员工在生产经营、通信服务、技术革新、企业管理等方面贡献突出、业绩显著、为企业赢得荣誉或者有其他突出先进事迹的,可给予5至10分的加分。考核期间员工因有违规违纪行为被警告处理的,扣30分;被记过处理的,扣50分;被记大过处理的,扣55分;— 2 — 被降职处理的,扣60分;被撤职处理的,扣70分。

(二)在考核周期内,考核指标和考核评分标准可根据本局经营管理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根据考核得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分在90分及以上,为优秀;考核分75分及以上不满90分,为良好;考核分60分及以上不满75分,为合格;考核分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五、考核程序

(一)根据省公司下达的经营管理目标,结合本局经营管理实际,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并根据岗位细化考核指标。

(二)绩效考核办公室负责员工的绩效考核组织工作,具体考核过程包括自我总结、考核人评分、绩效面谈、绩效审核四个步骤:

1、自我总结。被考核人根据本人实际工作情况,对自己一年来的岗位履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所有人员必须撰写总结报告,并填写《绩效考核登记表》(见附件一),按评分标准对可量化的指标逐项打分。

2、考核人评分。员工直接上级作为考核人,对被考核人的定性指标进行评分,并核实被考核人自评数据是否准确,计算考核得分,确定考核等级。考核人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价,反映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情况,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3、绩效面谈。考核人评分之后,应与被考核人进行绩效面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绩效改进的方法。被考核人对绩效考核结果提出异议的,经核实可对评分进行更改。考核人、被考核人双

— 3 — 方要在《绩效考核登记表》签字确认考核结果,将登记表报绩效考核办公室。

4、绩效审核。为保证本局内部的评分客观与公正,局领导作为审核人,对员工《绩效考核登记表》进行审核,未通过审核的登记表退回考核人重新考核。审核人将通过审核的登记表签字,绩效考核办公室对登记表进行存档,汇总分析考核结果报省公司。

(三)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办法由省公司制定,并考核。

(四)员工绩效考核每年考核一次,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六、考核结果应用

(一)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岗位调整、薪酬晋档、职工奖惩、业务培训等提供客观依据。

(二)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应下岗进行培训或转岗。

七、相关要求

(一)本局成立由局领导及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综合部。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考核工作的领导、管理和指导,审核检查经营管理目标的落实;绩效考核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本局员工绩效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制定考核奖惩方案和调整绩效考核办法,接受与考核有关的申诉。

(二)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考核结果是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客观依据。各部门负责人及考核人员要提高对考核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认真组织,严格执行考核程序和考核标准,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三)绩效考核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 4 — 现并经核实确认,将追究相关部(室)和人员的责任。

7.电力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分析 篇七

1 问题分析

1.1 考核的目的不明确

考核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 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 但由于考核目的不明确, 就会造成考核的效果无法令人满意。但是管理者往往会把目光只盯在考核打分上, 认为只要考核打分做好了就是完成了绩效考核, 但实际上并不是, 考核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考核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并在不断总结和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和改善工作业绩, 达到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1.2 绩效考核指标简单粗放

关键业绩指标是一种可量化、被事先认可的、用来反映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 是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 也是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但现阶段考评指标与被考评者职务工作的关联性不强、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考评指标操作性不强、指标内涵不明晰或缺乏具体化的考评标准和方法。

1.3 企业高层领导没有参与

考核虽然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 但为什么应用起来总是无法落到实处, 原因就是企业高层领导没有参与, 而高层领导恰恰在绩效管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确立公司的战略, 而且在执行中应做出表率, 因此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是全员参与, 而不仅仅只针对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 高层领导也需要进行考核, 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 而且还有利于高层领导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1.4 忽视了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企业在考核中如果一味寻找员工的错处, 重惩罚, 忘记了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就会造成错误的导向。如果员工认为绩效考核没有体现出员工的价值, 干得再好也得不到企业的肯定, 会导致员工对公司的不满, 从而会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员工努力工作能得到企业适当的正向激励, 员工的满意度会大大提升, 从而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绩效, 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2 原因分析

造成电力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高层领导对绩效考核的意义认识不够, 支持不够, 同时内部员工缺乏竞争意识,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甚至是拒绝企业的制度化改革, 这主要由于绩效考核的监督不严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的。管理制度落后, 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界定不清晰, 同时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 信息管理严重滞后, 这些与企业沿袭旧有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大关系。

3 提高绩效考核水平的建议

3.1 营造浓厚的绩效文化

规定各部门班组在日常工作中记录员工绩效关键事件, 作为员工加减分的依据, 规定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必须沟通并双方签字, 并将考核结果公示公开, 降低员工对考核的不信任感和不安的心理, 建立起浓厚的绩效文化氛围。

3.2 企业高层领导重视

高层领导必须对绩效考核的需求给予承诺, 在建立考核标准上公开透明, 这样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 高层领导还应参与绩效指标设计和推行的全过程, 及时让员工了解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作为高层领导, 工作中的决策往往是战略性的, 因此必须以身作则, 追求公平合理, 确保公司上下重视并统一步伐, 这样才能使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因此高层领导的重视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3.3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公司战略的基础上, 重新设置组织架构和岗位,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量和任职所需要的技能水平, 编制出岗位说明书, 为提炼绩效考核指标提供重要依据。结合电力企业特点, 分层界定企业关键业绩指标, 并将指导逐层分解至每个员工, 并让每个员工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目标, 将员工的行为引向企业的经营目标方向, 太多太复杂的指标只能增加管理难度和降低员的满意度,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保证绩效考核成功的关键。

3.4 加大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将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 并且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培训、晋升、评先的挂钩力度, 并将绩效考核结果记入个人绩效档案, 作为薪酬调整、岗位异动、职称评定、后备人才储备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电力企业绩效考核的分析, 让我们了解到绩效考核不仅是对员工完成企业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 而且是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行为和取得的业绩进行评估, 并且考评结果对员工未来的工作行为和业绩产生正向引导的过程和方法。确定不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不足, 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解决问题, 找到差距进行提升, 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增进员工士气, 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麻利敏.《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对策分析》[Z].

[2]储企华.《现代企业绩效管理》[Z].

8.员工绩效考核 篇八

【关键词】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组织绩效;影响

一、前言

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主要分为特质类方法、行为类方法和结果类方法三种,三种考核方法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笔者通过对以上三种员工绩效考核方式分别做出分析,以期为企业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提供借鉴。

二、绩效管理

1.绩效考核背景分析

企业组织的组织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即物质资本、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源。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脱颖而出,成为企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员工对构建企业组织架构和生产经营中发挥的贡献进行体现。所以,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企业将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在组织运功进行管理活动中,运功不仅仅是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载体,更应该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优势。面对激烈化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成为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模块,收到广泛重视。

2.绩效考核概念分析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发展规划指导下,制定特殊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职业行为和通过从事企业活动产生的业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企业员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规划。绩效考核是实现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3.绩效考核作用分析

通过绩效考核,能够促进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企业目标,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即使有效的发现问题,同时根据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改进企业发展规划促进企业的成长。有效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实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科学的薪酬管理模式,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组织绩效,使企业在纷繁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分析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对企业组织绩效影响的必要性

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而企业获取利益的有效手段是提升企业组织的绩效,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项策略应该围绕如何提高组织绩效进行。纵观企业人力资管理研究成果,针对不同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未曾提及,迄今为止没有科学的研究结果能够证明何种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对提升组织绩效的正面影响更为持久、强大。所以分析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企业选择更加切合实际的员工考核方法进行员工考核,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时效性,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

1.特质类绩效考核方法

特质类考核方法是产生时间最早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侧重于对员工的个人特质,如创造力,沟通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的,具有考核指标容易构建的优势,对企业初创期的财务层面、顾客层面、业务流程构建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对企业成长期的组织绩效产生明显效果;在企业成熟期,能够促使企业在管理不断创新;在企业的衰退期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变革,提升组织绩效。

2.结果类绩效考核方法

结果类绩效考核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基于特質类考核方法产生的一种员工考核方法。结果类员工考核方法将员工的工作结果作为主要考核对象,将员工绩效考核定义为特定时间内,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产生的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既定标准进行考核。结果类考核方法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并不完全受个人控制,依赖于科学的既定指标,对企业结果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因此,结果类考核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进行工作,提升企业绩效,但是由于其片面的要求结果,忽略过程,容易导致员工对企业设定的结果目标提出质疑,影响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行为类绩效考核方法

行为类考核方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20余年的发展,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员工绩效考核的主流方法。迄今为止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实践应用。行为类考核方法主要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动态考核,使员工各项工作行为向着既定工作结果目标进行,通过实践表明,行为类考核方法对提升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运功绩效考核方法对提升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企业在选择员工绩效考核方法过程中,应该综合特质类、结果类、行为类考核方法的精髓,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确立绩效考核机制,使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为提升组织绩效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君,廖建桥等.绩效考核目的的维度与影响效果[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5(01):144-151.

[2]陈果,王庆.知识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探索[J].企业活力,2012,10(10)36-39.

上一篇:部门负责人周例会会议纪要-080下一篇:班组节能计划及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