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意义取向探讨

2024-06-18

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意义取向探讨(2篇)

1.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意义取向探讨 篇一

图书馆信息营销的取向的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注意力资源图书馆信息营销

论文摘要:注意力资源作为一种新资源,为企业创造了财富,它同样也适用于面临挑战的图书馆。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以及庞大的信息市场,图书馆信息营销取向要转移到获取用户的注意力这个中心上来。

当今世界已进人信息时代,信息已充斥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注意力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企业关注的热点。作为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的图书馆在信息营销中如何捕捉用户注意力,使自己的信息变成有效的信息.这无疑是图书馆面临的一次新的挑战。为此图书馆必须解决好对注意力重要性的认识,采用措施开发注意力资源。

1.注意力资源的价值所在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程度。注意力经济论者认为,现在世界上的信息是无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今天.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没有它的人想拥有它,拥有它的人想得到更多。进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在网上以零成本、大批量地复制,社会信息流量急速增长,各种信息产品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倍增,社会信息发布的数量,大大超过人们的心理接受阂限,图书馆信息营销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集中表现为,随着社会信息流通量的增加,信息资源的无限扩容与读者对信息接收的有限的矛盾更加突出。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具有排他胜、在一定时间内.人的注意力不可能同时关注所有事物而只能是有选择地关注,相对于信息资源的无限增多,注意力成了社会的稀缺资源。有人作过统计。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广告火力无休止的轮番轰炸之中一个人每天收到大约信息,一星期F来大概有yo00条信息在试图争夺其的注意力。正如美国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鲁夫所说:“整个世界将会开展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z}世纪的主宰,”面对这种新的竟争态势。图书馆信息营销必须创新思路,创新策略。创新方法,重新认识注意力资源的市场价值,加大注意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把注意力资源转化为信息营销的有效资源。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市场价值。在产品总量供过于求、有效供应不足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注意力资源的开发,能创造出惊人的价值。如果把人们关注信息和事件等中的接受端提取出来加以量化,这种量化会形成一大笔无形资产。因而它就会具有价值。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就会产生掩大的商业价值。吸引了消费者注意力的信息营销企业就好比拥有r一座未开采的金矿的定期开采权,如果好好去开采、经营、其就会形成无尽的财富;相反,如果不珍惜这份机会和权利、不仅·无所获、最终还将失去这一机会。

2注意力资源与图书馆信息营销取向的转移

信息时代的注意力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考虑怎样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以寻求或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作为信息需求者的个体,其“注意力”成为了最为宝贵的资源。“注意力”成了企业孜孜以求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有形之手”。图书馆作.为信息和文献的集散地,不仅没有骄傲的资本,而且面临着更大压力和挑战:一是网络使图书馆失去了信息的霸主地位;二是信息公司、剪报中心、咨询机构等为公众提供的服务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是人们的信息需求呈现快、精、准的趋势;四是图书馆的原有运行模式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个人的注意力这一资源着手,分析信息用户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去获得有效的消费信息,来提高其满意程度。同时要求图书馆更加关心和理解社会注意力的分布状况.以便能够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决策。图书馆的信息营销取向必须有所转移.应从以“卖考”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用户”注意力为中心。这一转换。虽然从本质上并无多大差别,但在深度上却大不相同。在这种营销观念下,将不再是要求读者被动地去注意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而是图书馆主动地去了解信息消费者在注意什么,从而图书馆的运作模式由提供什么资源.要求用户就消费什么资源,转变为用户需要什么便去生产什么、提供什么,以千方百计地攫取信息用户注意力这一宝贵的稀缺资源。

3注意力资源开发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引起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刺激本身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反差、变动、新异等,都是引起人们注意的重要因素;另一类是个体的主观状态.凡能满足人们需求和符合人们兴趣的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图书馆要满足用户的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注意。

3.1视觉直观刺激

吸引读者的首要条件是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必须要从图书馆环境着手,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能使人对图书馆建筑物过目不忘.并且在脑海里印下深深的烙印,如从图书馆外墙的独特颜色,周围装饰的别出裁,引起读者的好奇心,非到图书馆看个究竟不可,并留.美好的印象。其次,在内部环境的布置上,在采光、照明和色彩等方面,科学配置,调节室内的照明度,柔和舒适的光线既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又能美化环境,给人留下愉悦的感觉.在读者的视觉上赢得注意力。

3.2加强信息资源宣传并选好诉求点

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厂播、报纸等传媒进行宣传。宜传效果如何关键是选好诉求点。确定信息资源宣传诉求点的过程,就是挖掘图书馆信息资源卖点的过程,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宣传的着眼点与用户的优势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成为其选购目标。用户的优势需求是一个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的变数,同时又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不同的用户群,有不同的优势需求.就是同一个群,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而且户群的优势需求不会写在脸上.不可能直观地观察到.要靠图书馆人通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各种表象中挖掘出本质的内在需求.而本质的需求往往隐藏在深处。因此,精心策划信息资源宜传的诉求点,使信息用户对自身自洲言息需求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并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且对特定的信息具有相当敏感的心理反应。因此,选好诉求点。可牢牢吸引住用户注意力。

3.3开发特色产品

图书馆的产品开发。就是根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开发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图书情报产品及服务项目,是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核心内容。言息资源是有形资产.图书馆员为用户提供的各项服务是无形资产目前.信息市场产品繁多,各具特色广大用户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认同标准‘.图书馆要想在信息市场取得竟争优势.就必须为自己的倍息产品赋予特色,以特色取胜。摒弃“你有我也有,你无我也无”的弊端,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全,你全我精”的特色。一方面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馆藏优势的信息产品,如临沂师范学院图书馆建立的`地方文献专库、沂蒙文化专题网站、教师专用书库、考研专库等在当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吸引了大批的用户。同时加强虚拟馆藏的建设.网上数字化信息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要不断拓展更多的渠道获取有关的信息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搜索与征汀现有的学科专业数据库,或是寻找免费资源交流渠道.交换数字化产品,来丰富、优化和共享数字化资源、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馆藏资源,而且也扩大了自身的注意力资源,得到了更多的用户,突破了用户所在的地域限制。用户在图书馆资源保障体系中流动,不仅不丧失任何一个用户,而且用户扩增了,注意力资源增加了,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便于创造图书馆的品牌。

创新服务方式。要从每个用户着手,参与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关心人的发展,挖掘人的潜力,为每个用户提供获取知识、技能的条件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潜能,适应时代提出的更高要求。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造为他们所注意的服务,即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的有用性和有效性,满足每个用户的个性需要。图书馆要凭借自己的网站优势,加强与用户的双向交流,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与注意。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人才优势和硬件上的条件运用已经成熟了的VVeI)与数据库互联技术建设动态服务网页(UH'I'MC.),将图书馆信息对外动态实时发布。建立导航库,开展网上在线咨询,利用BBS.E-mail.QQ“AQ等信息传递工具,让社会上的用户及时了解图书馆的最新信息。在网络经济中,用户的需求广泛而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需求的产品需要更多的分析资料,对产品本身要求有更多的售后服务,因此。要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互动功能.鼓励用户参与产品的决策.如让他们选择产品及其运行方式.自己下订单,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的兴趣。网络用户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可观的群体,人们在网上不只有搜索、阅读和交流的需要,并有愿望在互联网中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制定信息产品过程中,用户参与得越多,销售产品的机会就越多。图书馆要利用这些可见的服务,加之有效的宣传,把潜在用户变成现实用户,提高图书馆的“人气”。

3.4提商用户倍息素质

“我们淹没在信息中,但却渴求知识”。该情况反映的是读者面对大量丰富的知识信息,不知怎样合理地分配和运用自己有限注意力,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和提高用户信息素质的工作,使信息用户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井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且对特定的信息具有相当敏感的心理反应。针对不同的信息用户,分层次、分阶段地普及推广信息获取方法通过举办“信息服务成果”“信息服务技术”“电子出版物’卜等展览会.“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专题数据库”等演示会“网络与图书馆””lnternet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联机检索”“光盘检索,“”O1'AC读者公共查询辅导”等专题报告、讲座或培训班,举办读书、评书及评选优秀读者活动.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吸引读者对图书馆的注意。

3.5综合培训

图书馆通过对馆员的语言行为、服务技能、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馆员驾驭语言的能力.规范馆员的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增进馆员对图书馆馆藏的进一步了解,熟悉现代信息知识和新技术.使馆员在综合素质各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信息时代的领航员和学科专家馆员素质的提高是注意力经济的良好开端.如果图书馆馆员对读者的提问一问三不知。对读者需求置之不理,会使读者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势必会让读者望而却步成为图书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一大障碍如果图书馆馆员彬彬有礼,工作热情.服务耐心.举亲切,读者会很自然被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所感染,不仅心情舒畅从而赢得更为持久的注意力

总之.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图书馆正面临失去信息霸主的地位而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公众注意力,只有做到这点,图书馆才能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取得稳固地位.得以生存和发展。

2.农业信息分析工作意义取向探讨 篇二

关键词:SWOT分析,农业管理信息,构建与措施保障

一、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中央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信息化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解决项目, 其中农村信息化是焦点。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信息的投入量越大, 信息方法运用得越恰当, 信息利用率越高, 信息功能发挥得就越好, 决策就能越科学, 从而形成的生产力就越大。因此, 科学地进行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实现农业信息化, 充分发挥信息在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力保障, 进而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 降低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专家知识、高科技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新途径, 有利于农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必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增加农户的收入, 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1. 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科研队伍的建设, 不仅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科研机构, 还创立了专业门类齐全的农科院校。在培养过程中, 注重对农业信息化的教育, 培养了大批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科研人员, 这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维护、规范标准等方面提供了基础保证。

2. 基础优势。

目前尽管我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我们必须看到,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比较健全, 传统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体制性的矛盾不突出, 这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与其他领域相比,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从零开始, 而是要比其他领域做得更好。

(二) 劣势

1.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割、共享性差。

在系统开发上, 不少信息系统只按软件开发人员确定的思路和流程对信息进行处理, 系统缺乏弹性。在系统使用上, 统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信息内容与形式单一, 上下层缺乏信息交流, 从而导致农业资源信息分散, 信息共享难以实现。

2. 受硬件制约, 网络化程度不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全球各个领域广泛接受, 仅适宜于单机作业应用软件面临严峻的挑战,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有一定成效, 但效果不甚理想。在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整体网络系统, 绝大多数在信息管理上只是单机系统, 在网络应用软件方面发展水平不高。

(三) 机遇

1. 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目前, 为逐步完善我国信息化体系, 国家正全面实施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电子商务、信息产品等五大信息工程。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方面, 也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完善、进步和发展, 这就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2. 现代信息技术的成功发展, 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快捷、高效、准确、便利的优势, 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必将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创新带来机遇。

3. 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了方向。

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包括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三个方面, 我国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已基本适应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 人们对农业相关资源的信息需求催生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对农业相关资源的需求, 已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们迫切希望通过现代信息掌握前沿的农业相关资源和信息。因此, 加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不仅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自身建设的需要, 而且能获得全社会的支持。

(四) 威胁

1. 网络安全隐患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外在威胁。

农业信息采集部门多, 采用人员杂, 加之各种病毒传播防不胜防, 必将对农业信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良好的硬件设备须有匹配的软件系统予以支持;而管理软件的维护及病毒防护, 必然成为农业信息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农业信息管理的条块分割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在威胁。

农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而目前存在的信息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 很可能使信息化建设出现重复投资的局面, 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措施保障

(一)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机制的构建

1. 市场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农业信息有效需求不足, 信息资源难以达到最优配置。因此, 市场机制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 从长远看, 当农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政府对农业信息系统管理的调控将逐步相对弱化, 市场拉动牵引机制将逐步增强。

2. 技术保障机制。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采集、加工、传播等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技术保障机制, 包括硬件方面如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正常工作所必需的技术保障, 还有软件方面如开发研究人员、服务人员等技术人才和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等。

3. 竞争机制。

目前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一些虚假信息如生产资料信息、市场信息等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又使农民的心理受到了极大伤害, 挫伤了农民接受信息服务的积极性。因此, 在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 要遵循市场规则, 在各主体之间创建良好的竞争机制, 把农业信息服务迅速、高效地传输到信息用户手中, 发挥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4. 信息共享机制。

在原有农业信息系统运行体制下, 农业信息的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 不少农业信息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封锁、垄断信息, 导致信息资源重复建设、资源不足和闲置共存。因此, 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以信息开发为纽带、以利益结合为原则建立的, 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部门合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开发, 达到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 争取最大成效的利用效果。

5. 监督机制。

在农业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 为用户提高真实、有用的信息是农业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因此, 必须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从信源、信道、信宿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 而对于农业信息系统发布的农业信息即信源质量的监督尤为重要。同时, 多开发实用性、针对性强的信息产品, 切实提高信息质量在信道即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传输过程中包括农业信息市场和信息服务推广体系也要防止信息污染。

(二)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

1. 降低农业信息的获取成本。

信息的获取成本包括各种信息载体的价格、购买和使用它们的交通费、电费、服务费和维修费等, 支出太高。因此, 在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 要以综合发展为目标, 收集、加工和传播与本地区全面发展有关的各种信息。对农民来讲, 他们想获取的信息不仅仅只是与狭义的农业生产有关的信息, 更多的是与其它行业有关的致富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给本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间接或直接的促进作用, 应不断拓宽农业信息服务范围, 扩大农业信息的有效需求。

2. 加快培育农业信息市场。

农业信息市场是指农业信息产品的供需双方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方式, 对农业信息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 是联系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纽带。农业信息市场是受农业信息需求牵引的, 只有通过农业信息市场, 农业信息产品才能及时转移到用户手中, 才能激发信息潜在的生产力, 使之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针对目前农业信息发展现状, 需要逐步培育农业信息市场。

3.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发布和利用, 开发出的产品要为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因此, 应加强农业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包括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和应用软件开发的标准化, 以避免各地在信息资源开发上资金、人力的浪费, 也有利于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使农业信息资源得以更广泛地发挥作用, 加快作为信息体系基础设施的高科技立体农业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4. 加大农业信息政策保障力度。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必须在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 还要积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 特别是企业的广泛参与。既要引导企业参与前期的研究开发工作, 还要联合开展农业信息的管理工作, 积极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农业信息技术企业, 尽快培育农业信息技术, 以形成农业信息系统多元管理主体共生共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左雄.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8) :92-94

[2]陈良玉, 陈爱锋.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 005 (7) :67-71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组织的感想下一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宜春分公司定向派遣招聘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