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论文(8篇)
1.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篇一
根治雾霾,迫在眉睫
摘要
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健康、出行等都受到严重威胁,根治雾霾,成为了人们现在谈论的主题。根据雾霾产生的原因,找到治理雾霾的方法,换我们一个清静的世界。引言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颗粒物“隐形杀手”群体逐渐变得庞大,成分变得复杂,“杀伤力”也渐渐增强。不管是常见的灰蒙蒙的天空,还是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些其实都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浮游在空中,使能见度降低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本质上正是无处不在的颗粒污染物造成的。如何降低雾霾出现的几率,减轻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雾霾现状
据医学权威期刊《刘烨刀》估计,中国在2010年有120万人因为户外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占世界因大气污染死亡人数的1/3。自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能见度急剧下降,灰霾天气明显增多,先后出现过3次波动:气溶胶污染、硫酸盐加气溶胶污染、光化学粒子加硫酸盐加气溶胶污染。
除此之外,我国北京、四川等大城市的雾霾也非常严重,雾霾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雾霾的危害
目前,对雾霾天气产生后,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及所受伤害已经被人们广泛了解。其危害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雾霾天气的主要控制指标为PM2.5,由于颗粒物的粒径小于2.5微米,因此颗粒物可以轻易进入人的呼吸道,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时,颗粒物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进入人体血液,其上附若的有害物质可以诱发人体血液疾病和各种癌症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当雾霾天气发生作用时,其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道路的能见度明显降低,各种交通皆因此受到影响。雾霾天气遮住了紫外线的照射,严重影响各种作物的生长等等。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已经对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给民众交通出行和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据悉,入冬以来,河北南部、山西东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及四川和云南局部等地有10~20天,其中江苏大部在20天以上、相比于常年同期,河北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北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东部等地偏多在1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安徽大部、上海等地偏多3~8天,山东北部、安徽东北部,江苏大部、浙江北部及广东南部偏多超过8天。华北南部及江苏中部、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贵州西部等地有8~15天能见度不足1000米,河南南部、山东西北部、四川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12天能见度不足500米。由于能见度低,驾驶困难,多处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交通等交通设施被迫关闭,给民众交通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雾霾天气更是危害人体健康,婴儿佝偻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雾霾天气而日渐严重。雾霾的产生
那么雾霾天气中这些颗粒物都来自于哪里呢?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自然,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二是来自于人为的排放。火电、钢铁、水泥行业大量燃烧气体的排放,冬季北方燃煤取暖的燃烧气体的排放,各种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餐饮行业油烟的排放等等。三是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及粒子在光化学反应下,形成的二次转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也随之增多,这就加剧了环境的负担,从而引发了雾霾天气的产生。雾霾天气的治理
5.1注重自我防护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2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频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再1-2天。心血管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也最好不要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公交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5.2 控制雾霾的源头
城市中心的气温常比四周郊区的高,在气象学中称之为“热岛效应”。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可是城市中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到热岛环流的因素,以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以郑州为例‘由于郑州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城市规划中,切不可采取“摊大饼”的模式,而要考虑到主导风向,把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部门建在最小风频的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这样对城市大气污染程度的影响才能最小。同时,还要针对郑州市春季风沙较大的气候特点,大力增加城市绿地的覆盖率,以发挥其吸烟除尘的效益,以降低雾霾形成的几率。
可见,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不能以牺牲空气质量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5.3加强环境科普教育,提高自身免疫力
作为气象工作者,可以定期在社区举办一些讲座,告诉老百姓应该怎样躲避雾霾天气,气象局还要做好气象服务,将灾害天气信息及时传递给老百姓。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环境教育融入于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潜意识,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去照搬书中的大道理。此外,我们还要控制生活污染,以减少PM2.5的来源。比如,在室内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尤其是那些“瘾君子”们更不能再公共场所内抽烟。面对雾霾天气,我们更要特别关注于老人和儿童健康。因为此类人群的抵抗力较弱,平时应该多饮水,多吃豆腐、牛奶、黄花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坚果等,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非常有利。
结语
总之,针对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采取必要的措施愈加必要了。不仅为了我们自己,还为了我们的后代。
参考文献
孟力,周涛,张珊珊,虞冬青,张丽恒,曲宁,不容缓》。
殷挺凯的《雾霾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仲成春的《根治雾霾,刻
2.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篇二
一、课程性质与专业特点的结合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 《环境科学概论》具有明显的特点: (1) 学科任务是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导向, 规范与调整人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终为人类提供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2) 始终贯彻公平公正的环境观, 环境乃至地球整个系统都不是全部属于人类, 而是地球上全体生命及其后代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与基础, 故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学科领域覆盖面广, 学科知识交叉性强, 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 涉及地学、化学、生态学、数学、毒理学、物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 (4) 环境科学仍是一个年轻和发展迅速的学科, 新名词层出不穷, 如生态足迹、绿色壁垒、绿色消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等。 (5) 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密切, 如各种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紧密相关。 (6) 研究方法综合性强, 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多样性, 各种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7) 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 环境热点不断变化, 环境质量动态变迁。冶金工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必须走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之路。因此,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有能力对冶金行业的环境问题开展全面分析与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在知识广度、深度与侧重点上有别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1. 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 详略得当。
本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 因授课学时所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理应“因材施教”。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 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 更要突出重点, 即授课内容要包含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 并在有限的课时内突出环境科学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 尤其是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环境知识。根据冶金工程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及培养方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详略选择。在讲解的过程中主要以现有冶金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为案例, 讨论冶金行业三废高效治理与资源化,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重点在于让学生建立环境意识, 将环境科学与冶金科学融为一体。
2. 按专题备课, 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 备课质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按节备课法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难以根据课本外的大量新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本课程结合专业特点, 在简要讲解环境科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本人长期从事冶金行业三废治理与资源化的科研与工程实践, 以及在典型冶炼企业开展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 按冶金过程中有色冶金污染源、冶炼烟气与粉尘污染控制技术、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重金属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中物理污染与控制、清洁冶金及有色冶金污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等专题进行模块式备课, 并详细介绍环境科学在新技术方法手段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及其在冶金行业的应用。这种根据专业特色精选、补充、调整与重组教学内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表明按专题进行备课和讲解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涉及多方面内容, 知识点多, 结构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涉及相应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 本课程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冶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动态, 以案例为核心, 融科研成果、工程实践于教学, 并集成优化多种教学模式, 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学促科研的良性循环, 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新与发展空间。另外, 当前大多数高校均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时数大幅度压缩, 课堂授课时间很有限。这些新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巧妙表达教学内容, 善于调节课堂气氛, 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使讲课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还能得到美的享受。本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1. 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本身应是教学相长, 课堂上师生之间要通过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互动改变了过去老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被动听的单向信息流的局面, 形成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 教师要避免授课过程中一味地演示课件, 而应不时地走下讲台通过提问、肢体语言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有必要板书的地方一定要板书, 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做法:根据冶金工程专业特点, 列出如下专题:试分析历史上八大环境事件中有几起是由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及其内在原因;与重金属有关的湖南湘江镉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湖南岳塘砷污染事件, 等等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开展分析与讨论。采用学生准备、课堂上分组讨论或上台讲解等方式, 把教学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师生互动, 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如讲解物理污染时, 将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冶炼企业物理污染及防治对策等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 给以一定的材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专题进行备课, 推举一名学生上台讲解。
2. 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 条理清晰, 实用性更强, 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更能充分发挥教师备课的创造性, 有效避免照本宣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依据自己的特点, 选取不同的模块, 同一模块也有不同的侧重。 (3)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模块式教学从内容上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此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 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模块式教学中围绕主题将最新颖、最前沿的内容形成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教授给学生,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案例式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 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本中的概念、原理等逐条讲解, 就会出现授课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耐烦的局面, 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是由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 强调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使学生在听“故事”、看“故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案例的引入包括以案例引出本次课要讲解的知识点、讲授中形象生动的多个实例、穿插案例, 等等。结合承担的科研课题及工程实践 (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新技术、重金属重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重金属废渣硫固定与资源化等) 开展深入的分析, 讲解创新思路的提出、新工艺的设计、工业试验中碰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工程实践的运行, 等等, 并开展相应的环境评价分析。尤其是在讲授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时, 将本人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开发的生物制剂法直接深度处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处理冶炼企业烟气洗涤含汞污酸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工业试验及生产运行现场的录像资料播放给学生, 此种科技知识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 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实践表明通过案例教学, 用案例引路有效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效果非常显著, 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4. 实践式教学。
课堂讲授对学生来说缺乏直观认识, 空泛的灌输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在活动课中插入一些调查研究性的任务, 让学生们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 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鼓励学生在课外亲自动手搜集相关资料, 比如我国的三河三湖七大水系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水质现状, 各大城市大气质量现状及环境质量公报, 历年来国际环境日主题等, 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 阐述自己的思想, 力求大胆创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以小组为单位, 以环境问题为主线, 布置环境状况相关调研任务, 并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题目包括校园学生区生活垃圾成分、堆放及处置状况调研;校园教职工区生活垃圾成分、堆放及处置状况调研;学校学生区用水状况及废水性质调研;学校各马路汽车尾气排放状况调研;校园及周边环境噪声污染状况调研;桔子洲头沿线湘江水污染源调研;桔子洲尾沿线湘江水污染源调研;主校区大门口及公交车站大气污染状况调研;主校区荷花池、铁螺塘及南校区半月湖的水质状况调研等。多年的实践表明, 学生通过以上简单的小课题的调研与实践主动去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最佳方案, 掌握并灵活运用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主动参与的方式, 通过调研他们的实践调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
5. 多媒体教学。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形式, 课件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备课时, 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注重色彩、图案和文字的选择与排版, 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在播放环境污染状况的图片时充分体现了其直观性, 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概论性质的课程本身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恰好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及信息传授量, 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其对学科知识系统的记忆和领悟能力,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以使用PPT电子教案为主, 课堂教学充分应用了动画等多媒体技术, 发现学生对动画图片和视频材料感兴趣, 比教师单纯讲课更有吸引力, 所以在教学中精心筛选了与教材内容相关性高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 如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 某些课程存在教师要很好地控制教学进度的问题, 但对于《环境科学概论》这门概论性质的课程, 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存在学生跟不上进度的问题。当然,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适当辅之以黑板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高效、高质、高量”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理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 充分采用模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教学手段, 并让学生上台参与课程内容的讲解;在讲授基本方法与知识的同时穿插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合冶炼行业的工艺特点, 用原理启发式分析冶金行业的环境污染及“三废”处理工程实例;强调科研促教学模式, 将本人及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思路与成果传输给学生, 以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仅靠采取一些新的治理措施、关闭一些污染源, 或发布一些新法令是解决不了的, 环境问题的解决植根于更深层次的人类社会改革中, 它包括对经济目标、社会结构和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满足市场需要, 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摘要:环境科学是一门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本文结合冶金工程的专业特点及《环境科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教学中提出在简要讲解环境科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按冶金过程中有色冶金污染源、冶炼烟气与粉尘污染控制技术、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重金属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中物理污染与控制、清洁冶金及有色冶金污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等专题进行模块式备课, 根据专业特色精选、补充、调整与重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冶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动态, 以案例研究为核心, 融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于教学, 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 高效集成与优化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块式教学等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新与发展空间,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表明此教学改革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科学概论,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志峰, 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川, 张银龙, 罗红艳, 陈喆敏.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科技, 2009, 25 (18) :162-164.
[3]邹卫华, 韩秀丽.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0 (2) :58-60.
[4]王强.多媒体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6) :187-190
3.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篇三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环境学概论 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与安排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通过该课程学习除了可以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等基礎知识外,还可以了解目前我国及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传统环境污染控制方法,以及目前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最新动向。通过长期本科教学工作发现,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年主要是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随后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直到大学三年级才重点涉及专业核心课程,使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经常有新生问及我们专业主要学什么的,出去以后能够干什么,是否容易找到工作。甚至到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到底是生物专业还是化学专业的疑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新生特点,在入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在第一个学期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使学生明确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使学生具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
为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在环境学概论的第一次课就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引入学生最为熟悉的我国当前严重的雾霾现象和水污染问题展开讨论,从环境定义到什么是雾霾,什么是水污染的系列基本概念,为什么会引起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评价污染的程度,治理这些污染有什么样的方法,是否可以从预防控制角度避免重污染的产生。结合这些简单问题的讨论,给学生阐述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阶段各公共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分别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基本可以让学生有个初始了解。针对学生最为关注的就业方向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同学,以后可以考取环境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并就我国具有环境类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学生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当前学科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特点和主要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其次,有环境工程设计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进入设计院或者环境工程公司,工作后可以考取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等,通过长期积累可以成为环境工程设计类专家。有从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兴趣的同学可以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成为项目经理,可从事具体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再次,对环境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咨询等相关工作,同时可以考取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经过长期积累将来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此外可以考取国家机关公务员从事环境管理工作及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就业方向介绍,学生对从事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工作有个大概了解,学习目的将更明确。
3.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优化
为搞好环境学概论的教与学,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关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综合比较多个出版社的教材,我们选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吴彩斌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共包括十三章内容[1]。由于都是概述性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重点章节,总教学课时32个学时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该教材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知识面覆盖广泛,信息量特别大,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物理污染及其防治和环境与法等内容。本课程遵循环境问题的提出到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再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这一主线。重点介绍了前十章内容,突出环境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具体污染控制原理和工艺不做详细介绍,留给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详细讨论。此外,紧密联系环境学科发展的最近动向,引入与学科前沿技术发展最近进展的专题,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如我国与全球环境问题引入目前广泛关注的雾霾专题和太湖富营养化专题进行讨论,水污染控制技术引入最新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与光催化技术专题,大气污染控制引入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专题。通过这些前沿专题的介绍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环境学概论课程涉及信息量大,但是从教学内容来看难度不大,内容学生都能够看懂,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必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所以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搜集当前热点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如吉化公司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京津冀和长三角及长沙等长江中下游高频出现的雾霾现象引入全球环境问题;湖南的“镉”米现象引入大气污染和防治与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广东某地电子废弃物拆解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引入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分别与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从特定案例的环境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污染物质的来源,可能的迁移方式和可采取的治理与预防的措施。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次开展专题讨论教学模式,专题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通常在理论教学内容前三到四周,由教师提出某一题目如:“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与环境关系”,“农村养殖行业是否需要进行控制”,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制成PPT汇报材料在课堂中和同学相互探讨。其中有学生从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的历史、我国使用现状、造成的环境危害,以及从政策层面和末端治理等方面消除其负面影响的可行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5.可以改进的方向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法律法规和经济学知识,从课程内容讲难度不大,但是从课程特点看要讲好该课程对教师有更高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有非常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要求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搜集环境方面相关的最新素材,包括图片和案例,建立该课程的教学素材库。课程考试可以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把平时考勤、课堂参与、专题讨论及课程论文以适当比例计入平时成绩。总之,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教学技能,不断尝试和总结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彩斌,雷恒毅,宁平,等.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管理科学概论 篇四
1、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市场的含义是()。
A、商品买卖的场所,在一定空间下聚集了商品,便于买卖双方进行交易
B、各种经营活动产生的生产关系
C、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D、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交换的总称
2、按照管理理论,企业管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
A、合理组织生产力职能和维护生产关系职能 ;B、计划职能和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 ; D、计划职能和控制职能
3、管理幅度是指()。
A、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的数目 ; B、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的活动范围
C、一个主管直接或间接的指挥下属的数目 ;D、一个主管直接或间接的指挥下属的活动范围
4、下列关于直线-职能制与直线制、职能制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直线制各级领导人执行全部管理职能,不设职能机构与职能人员;直线-职能制虽然也不设职能部门,却为各级领导配置了职能人员
B、职能制管理职能不集中于企业主要领导人,而是由各职能部门去承担;直线-职能制的命令、指挥都集中在企业最高层
C、直线制适用于规模庞大、生产技术复杂、管理分工较细的企业;职能制则适用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生产过程不太复杂、生产技术简单的企业
D、三者中,职能制最有效率,直线制次之,直线-职能制效率最低
5、假设你是某企业的顾问,在企业原有产品需求增长率停滞或下降,原有产品市场集中程度高,扩张余地小或费用高的情况下,你会建议企业采用()战略。
A、集团化 ;B、产品差异 ;C、合资经营 ;D、多元化
6、将市场划为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其划分标志是()
A.人口因素B.地理区划因素C.购买心理因素D.购买行为因素
7、管理幅度是指()。
A、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的数目
B、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的活动范围
C、一个主管直接或间接的指挥下属的数目
D、一个主管直接或间接的指挥下属的活动范围
8、公司的日常管理机构是()。
A 股东大会B 董事会C 经理机构D 监事会
9、有限责任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A 总经理B 董事长C 股东会D 董事会
10、()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出资组建,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A、无限责任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C、股份有限公司 D、股份合作公司
11、()也叫盈亏平衡分析法。
A 量本利分析法B 决策树法C 回归分析法 D 主观决策法
12、品牌中可以被认出,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是()
A.品牌B.品牌名称C.品牌标志D.商标
13、依据购买者的购买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市场细分成()。
A、消费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 ;
C、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工业品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和工业品市场
14、集权的职能制组织结构适用于()
A 中小型企业B 大型企业C 跨国公司D 国营企业
15、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中,首要职能是()
A 计划B 组织C 用人D控制
16、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
A 小品种多样化、市场环境变化快的大组织B小型企业
C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D 新产品开发我的企业
17、市场细分化的目的是()
A.发现市场机会,选定目标市场B.把目标市场进一步细分化
C.发现目标市场D.发现不同市场的特征
18、在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中容易产生双重领导矛盾的形式是()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矩阵组织D.企业集团组织
19、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产总和。下列人口不构成人力资源数量的是()。
A未成年就业人口;B劳动适龄人口;C老年就业人口 ;D离退休人口
20、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本质是()的竞争。
A 资金B 技术C 人才D 质量
21、广告费、运输费、差旅费属于()。
A 管理费用B 销售费用C 制造费用D 材料费用
22、最典型,最成熟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是()
A 股份有限公司B独资公司C 有限责任公司D两合公司
23、管理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作为管理主体和最主要客体的都是()。
A.时间B.人C.信息D.资金
24、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企业类型可以分为()
A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B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C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等
D简单综合型企业,简单专业化企业,多元化企业等
25、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是()。
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尊重需要D.生理需要
26、销售量大、面广的商品一般适用()的分销方式。
A、长渠道 ;B、短渠道 ;C、宽渠道 ;D、窄渠道
27、现代劳动人事管理的特点主要是以()为核心。
A、人 ;B、经济效益 ;C、法律法规 ;D、人事制度
28、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产总和。下列人口不构成人力资源数量的是()。
A、未成年就业人口; B、劳动适龄人口; C、老年就业人口 ; D、离退休人口
29、以下不属于劳动者基本权利的是()。
A、选择职业的权利; B、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 C、民主管理权; D、休息休假的权利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企业主要福利制度的是()。
A、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 C、失业保险; D、储蓄保险
3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由贸易理论?()
A、古典贸易理论;B、新古典贸易理论
C、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32、下列哪一项不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要素?()
A、对外贸易总政策;B、关税政策
C、进出口商品政策;D、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33、下列哪一项不是海运提单的作用?()
A、货物收据B、物权凭证C、运输契约的证明D、流通证券
34、下列哪一项不是平安险的范围?()
A、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B、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C、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搁浅、沉没、互撞及与其它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D、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等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35、在本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大企业,通常的定价目标是()。
A、最高价格B、扩大市场份额C、适应竞争D、稳定价格
二、名词解释
1、企业管理
2、市场调查
3、人力资源
4、生产运作流程
5、公司理财
6、行业性质和行业能力
7、股权融资
8、分权
三、简答题
1、企业怎么设置部门,依据什么标准设置部门?
2、企业员工培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3、企业组织结构有多种选择,企业选择其组织结构形式的依据是什么?
4.企业战略家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5、企业的组织变革的原因是什么?难道就是应为环境发生变化了吗?
6、企业有哪些广告渠道可以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7、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8、试述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
9、什么是SWOT分析?管理者是怎么借助这个方法来职称企业战略管理的?
10、企业有哪些广告媒体可以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11简述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
四、分析题
1、在市场上,一些企业之间长期竞争,又势均力敌。例如,胶片行业的柯达与富士、快餐行业的麦当劳与肯德基、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它们不但在本国,而且在许多国家摆开阵势,利用多种营销策略进行竞争。
(1)举一例说明竞争双方营销组合的区别(可以不受上述所列行业及竞争对手的限制,另举你所熟悉的例子。
(2)在势均力敌的竞争形式下,你认为其中一方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2、华氏公司是一家拥有10家火力发电厂、3家电力设备制造厂、8家酒店的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鹏对公司的整体运行和经济效益比较满意,令他忧心的是由于10家电厂均处于不同城市的市区,发电产生的大量粉煤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各方面意见较大。经过专利检索,王鹏发现一位名叫朱会昆的先生发明了一种从粉煤灰中提取纳米级空心玻璃微珠的新技术并获得了专利。调查得知,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填充材料,能改变金属、橡胶、塑料等材料的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达到纳米级的微珠,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只有美国、德国有此技术。王鹏与朱会昆取得联系,经过谈判,双方商定朱会昆以专利技术出资与华氏电力公司共同组建一个微珠生产企业,先利用1家电厂的粉煤灰生产微珠,取得成功后扩大到所有电厂。由于该项目投资巨大,王鹏聘请了部分专家与董事会成员一起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论证,并且聘请了一家专业咨询公司,通过从国内外广泛收集资料,用各种数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演算,得出了肯定的结论。方案获得通过后,为了使方案更好地实施,王鹏决定将8家酒店通过资本市场置换出去,在保留原职能部门的情况下,将公司的主营业务调整为发电、微珠、发电设备制造三大板块,新成立三个部门分别管理这三大板块的生产经营业务。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微珠项目的环保、资源再生和纳米技术的高科技性,公司决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扩大该项目和产品的影响,树立企业形象,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发展潜在客户,利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产品在市场上的独占性,在产品定价上追求利润最大化,争取尽快收回投资。2年后,华氏电力公司已收回在微珠项目的全部投资,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华氏公司实行的经营战略是()。
A、差异化战略;B、多元化战略;C、集中经营战略;D、合资经营战略华氏公司在决定是否上微珠项目上实行的是()决策。
A、战略;B、理性;C、实施性;D、非程序化
华氏公司新的组织结构形态是()。
A、职能制;B、矩阵制;C、事业部制;D、多维立体制
华氏公司在微珠项目投入期实行的策略是()。
A、双高策略;B、密集渗透策略;C、选择性渗透策略;D、双低策略
五、计算题
1、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单位
产品售价为44元。
要求:
(1)计算保本点销售收入。
(2)若目标利润为20000元,则销售量应达到多少?
(3)若目标产量为5000件,则获利多少?
2.某企业生产A产品,年需固定费用1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费用为400元,销售单价为1000元,该产品的税率为10%,欲获利10万元,需销售该产品多少台?
3.小李1997年3月1日存入银行800元,定期一年,利率为5.12%,存款到期后,小李没有及时取出,到了1998年10月1日小李才去取款,当时的活期存款利率为2.88%,问小李一共能取出本利和多少元?
4、某企业生产A产品,年需固定费用1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费用为400元,销售单价为1000元,该产品的税率为10%,欲获利10万元,需销售该产品多少台?
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44元。
要求:(1)计算保本点销售收入。
(2)若目标利润为20000元,则销售量应达到多少?
(3)若目标产量为5000件,则获利多少?
六、案例分析一、一天,有位旅客进了宾馆。他到了宾馆之后,马上放下行李去办事。当他在再回到宾馆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从窗帘到台布、床罩,全部换成了红颜色。这位客人喜出望外,忙向服务小姐是怎么回事。小姐笑笑说:“您进酒店之时,我注意到了,您的拎包是红色的,领带是红色的,皮鞋也是红色的,我想说你一定是特别喜爱红色。所以给您换上了红色窗帘、台布、和床罩。
这位客人非常感动,回去之后经常讲起这件事情,成了这个宾馆的义务宣传员,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情感服务在服务业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2.从上述案例中,总结企业营销活动与人际沟通,交往之间的关系。
二、著名的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公司,在管理中始终把尊重雇员放在首位。公司制定了职业保障政策,使其故意深受其惠。公司尽量发挥雇员的才能,当工作要求改变时,仍然留用;当发现他们在现实工作中有困难时,便给以另一种工作机会。公司这种能够避免解雇和失业的政策,促进了员工对企业的忠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除了职业保障外,公司对雇员的尊重是同样重要的。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处理人事问题所花的时间比处理产品问题的时间还多。他们创立了“开门”政策,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向公司最高层提出申述。多年来,公司的福利,对于服务期限(工龄)相同的雇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一视同仁。在人际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不断提供晋升的机会。公司的管理人员很少不是从所属单位中的最底层挑选上来的。这是保持士气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问题:1.IBM公司为何把尊重雇员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IBM公司在管理工作中是如何体现其尊重雇员的工作方针的?
三、BM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多年来,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其经营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进入21世纪,BM公司与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地进行经营战略和策略的选择,BM公司对现有的各经营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公司经营的甲产品虽然一直具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但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现在市场需求增长率较高的是乙产品,而BM公司的乙产品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再进一步调查发现,乙产品的目标市场需求潜量很大,且公司有实力与竞争对手抗衡。
1、请画出波斯顿矩阵图,在图中标出产品甲和乙的位置;并为这两种产品提出今后经营领域发展的建议;
5.环境保护概论 篇五
专业班级:09会计学(3)班姓名:余蓓蓓学号:D09520317联系方式:***2011/11/20
浅议全球气候变暖危机
经济管理学院09会计学(3)班D09520317余蓓蓓
摘要: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却在日益恶化,而全球气候变暖便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地质洪涝灾害多发、岛屿面积逐渐减少、南北极生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传染疾病与病菌肆虐等不良后果日益严重,而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更是在警示人类,“全球气候变暖”是真相而并非骗局,它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而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则是因为人类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所致。因此为了防止世界末日的惨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人类就应该尽早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意识外,还要通过密切关注全球气候研究动态以及自主自觉的思考与学习,帮助人类社会探索出更科学的方法途径以有效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关键词: 气候变暖世界末日人为因素补救措施
正文:曾经看过一段颇具讽刺意味的广告,名叫《适者生存》,讲述的是一只北极熊为了适应正在逐渐变暖的气候,便用电剃须将自己身上的毛发剃了个精光,而看着自己“一毛不长”光秃秃的身子,北极熊的喜悦之情竟溢于言表。虽然短片构思简单,并只有短短的26秒,但却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它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人类再不对此采取行动,那么地球上下一个受害的生物极有可能便是人类自己。
一、全球气候变暖,是“真相”还是 “骗局”?
对于“气候变暖”,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参与讨论过这个话题,也必定由此引发了许多思考。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继而会威胁到全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事实上,尽管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这种定义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仍有不少人对此存在异议。在这些人看来,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常态,是由太阳黑子的暴风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太阳表面的周期性活动让地球在一个时期变暖,一个时期变冷,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很正常的变暖期。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中,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因此对于“全球变暖”,我们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也不需要为此改变些什么①。此观点一出,立刻遭到了主流科学界的一致反对,继而他们用强而有力的历史测量数据推翻了这一观点: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我们只经历了两个很短暂的温暖期,其他大部分是寒冷期,而这两个温暖期的最高温度明显低于我们现阶段的温度。此外在过去的100到200年,全球变暖的趋势更是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这些论断都是有真实数据作支撑的,因此相对于“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中,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的观点来说它显得更加客观可靠。由此可以断定,“全球气候变暖”是真相而并非骗局,它的的确确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而不是质疑与忽视。
二、全球气候变暖,末日还有多远?
近年来,描述地球毁灭的灾难性电影屡见不鲜,而《后天》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但凡是看过影片的观众,想必都会对电影最后“洪水灭世”的场景记忆深刻。宏大的场景、逼真的画面、高超的特效,所有的一切在带给我心灵震撼与视觉刺激的同时,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世界末日不是没有可能,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类终有一天会面临这样的惨景。
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电影里的危机正向我们逐步逼近: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多个地区出现冰川消融现象,全球海平面高度上升,致使全世界有约6.34亿的人口正在面临海岸危机,这其中我国人口就占到了1.4亿。此外全世界1/10的人口,1/8的城市居民都生活在海拔不超过10米的沿海地区,这个数字因为气候变暖更在逐年增加。而对于处在亚洲地区的人们来说,我们面临的问题似乎更加严重。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的统计,从1994年到2004年间,全世界共发生了1562次水灾,其中大约1/3都发生在亚洲,而生活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的居民中有将近75%都是亚洲人②。除了海岸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将同时导致地质洪涝灾害多发、人类古迹面临消失、岛屿面积逐渐减少、南北极生物濒临灭绝、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传染疾病与病菌肆虐等多项不良后果。而这些后果同样会让人类遭受毁灭性的灾难。
也许那些质疑“全球变暖危机”的人依旧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也许那些身处在安全地带的人们仍然觉得全球变暖与己无关,也许很多和我一样关注气候问题的人甚至都对此不以为然,但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地球正在面临一场空前的危机,采取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已变得迫在眉睫。尤其是对于近年来频遭洪涝地质灾害之苦的我国来说,气候危机更应该引起①
② 本段引用自百度文献《全球变暖大骗局观后感》本段所有数据皆为较早前统计所得,因此现在不一定准确,此处仅作参考
国人足够的重视。如若我们不愿看到《2012》里上海、香港等沿海城市被洪水吞没的场景真实上演,如若我们想阻止各类地质洪涝灾难继续发生,那么我们就必须尽快探清气候变暖的原因,并积极采取防范和抵御措施以防止世界末日的惨景在我国提前上演。
三、全球气候变暖,根源究竟何在?
虽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场骗局”的论断暂时还站不住脚跟,但从它提供的理由中我们确实不能否认太阳黑子周期性活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等自然因素对地球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却应该看到问题背后更复杂的原因,那便是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所造成的影响。那么这些人为因素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这些因素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于全球气候。
一是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严重地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么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已多得惊人,再加上每年每个人通过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其总量势必是笔无法估计的天文数字。换句话说,人口剧增因素直接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地球表面气候的变化。
其次是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由于人类对能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肆意向大气排放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致使环境污染这一全球性重大问题日趋严重,可以说它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再者是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长此以往,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将急剧下降,从而会严重破坏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并加速各类生物品种的灭绝速度。
此外由于人类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引发的森林资源锐减、酸雨多发危害、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样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由此看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非人类莫属,人类若不想“世界末日”提前到来,就应该好好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尽早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③。
四、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能做些什么?
近年来,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等国际公约条文的通过,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已经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地球气候造成的威胁,并开始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来遏制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尽管如此,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仍旧处在艰难阶段。国际社会虽已对公约达成一致意③ 本段和百度百科解释的原因有细微出入,但不影响文章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见,但考虑到个体利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条约时的脚步和力度实际上并不统一。另外即使一个国家想诚心遵守气候公约,并大力呼吁自己的人民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但考虑到人民自身环保意识的差异,政府也很难保证自己能完完全全地贯彻落实国际公约里的每一项内容。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常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上一直积极配合国际社会的指示,对于自己签订的每一项条约内容,我国也诚心遵守以保障全球人民的利益。但由于政府监督管制力度的不严以及国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我国在实行一系列环保政策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们或许不用像政府一样通过探究落实相关政策去改善气候问题,但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社会分子,我们却应该切实加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为解决气候危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平时上班上学,尽量用步行和自行车代替公交和私家车;就餐消费时,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处理废品时,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购买产品时,尽量购买绿色产品和低碳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做的似乎就更多:除了在学习与工作中,通过少浪费铅笔纸张,少耗用电脑台灯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等行为间接遏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降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外,我们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力度宣传节能减排观念,并积极参与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话题的讨论中去。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更应该通过密切关注全球气候研究动态以及自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帮助有关人员探索出更科学的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使人类社会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危机。相信这也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758611.htm2011/11/19
【2】http://wenku.baidu.com/view/bef1c6d6c1c708a1284a449d.htm2011/11/19
【3】http://tieba.baidu.com/f?kz=10003093122011/11/20
【4】佚名.全球变暖导致即将消失的8大景点[N].《南都周刊》,2009-12-14(5)
6.环境与资源概论论文 篇六
姓名:黄伟民
班级:水文一班
学号:1007024110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其中水环境问题作为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一方面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
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
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
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2.1℃。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海河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量的61%。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长江中下游、嫩江、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偏多,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防治工作虽有一定进展,但水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治污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所以资源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仍然面临严峻问题。
1、大量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解决途径
目前,全国的工业污染已经开始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处理正在逐步加快步伐。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比例已接近持平。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市基础设施是工业建设的载体,制约着工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恰当地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低为工业的一般附属物地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承载。特别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仅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兴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3、经济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资金严重短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污染防治资金以国家预算内资金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奏效。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难以形成。作
为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主要问题是,排污收费标准过低,不能发挥刺激污染防治的作用。超标排放污水收费作为排污收费的主体,其收费额不足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成本的一半;污水排放收费最高不超过0.5元/l;排污收费项目不全,主要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城市污水处理费仅在少数城市开征,而且收费标准较低,“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排污费的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缺乏利益补偿政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协调,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三、关于水污染防治的建议
我国是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治理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以往水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一切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道路。
1、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使之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制定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全面实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用水收费中,普遍增加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失效”的领域,特别是环境科技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应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和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化。
2、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工业部门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推动资源消耗小、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技术改造推行以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
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要把清洁生产当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一次工业企业的全面改造,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审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础转移,以集约方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
3、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组织开展资源定价研究,有计划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稀缺资源制定分类指导的价格政策,尽快改变“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不合理状况,使水资源价格体现资源价值、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费用。同时,积极推进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加强资源核算体系的研究,为逐步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造条件。
4、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5、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6、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7.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篇七
关键词: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科学精神
一、前言——“科学万能说”破产等于“反科学”?
科玄论战时,胡适把梁启超归到了“反科学”的阵营,认为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提到的“科学家的人生观造成了‘抢面包吃’的社会”这一观点为“反科学”阵营推波助澜。梁启超在书中也写道 :“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但胡适并不领情。“科学万能说”破产等于“反科学”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清代学术概论》正是梁启超在出游欧洲回来之后写的第一本关于清代学术的著作,此时的梁启超正是处于思想转变期,研读此书并把研究范围限定在梁启超的科学精神,也可以以此证明梁启超并非“反科学”之人。
二、梁启超的科学精神
梁启超在文中提出的治学六步骤,即注意、虚己、立说、搜证、断案、推论,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梁启超对证据的重视,而且这些证据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是伪造的。同时,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在梁启超提倡的科学方法背后的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的自序中引用了他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写的一句话 :
有清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饶有科学的精神,而更辅以分业的组织。
在梁启超看来,清代学者坚持实事求是,是有科学精神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以实事求是来概括梁启超提倡的科学精神。具体来说,科学精神包括“善疑、求真、创获”三个方面的内容 :
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所谓研究精神者,归著于此。
(一)“善疑”是做学问的出发点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多次提到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在梁启超看来,清代自阎若璩以来,对古经的怀疑便日渐盛行。康有为则是集大成者。也正是这种怀疑的精神,促使了清代学术朝辨伪学方向发展。特别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这本书的面世被梁启超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 ,可见梁启超对怀疑精神的推崇。
究竟为什么做学问要有“善疑”的精神呢?梁启超说道 :
自汉武帝表章六艺、罢黜百家以来,国人之对于六经,只许征引,只许解释,不许批评研究。凡事物之含有宗教性者,例不许作为学问上研究之问题。一作为问题,其神圣之地位固已摇动矣!……盖自兹以往,而一切经文,皆可以成为研究之问题矣。再进一步,而一切经义,皆可以为研究之问题矣。以旧学家眼光观之,直可指为人心世道之忧。
他认为,前人对待六经,只能征引、解释,不许批评研究,这样的做法,是把六经当作含有宗教性的事物来看待。一旦如此看待六经,则六经就不能成为可研究的问题。因为一旦对六经进行研究,则其作为宗教性的神圣的地位就会被动摇。所以,在清代以来,“善疑”的精神首先体现在不再把六经看作是宗教性的事物,从而破除了其神圣的地位。然后可以把六经当作一个可研究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所以,“善疑”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
在“尊古”和“善疑”两者之间,梁启超也谈到了他更倾向于“善疑”:
清学家既教人以尊古,又教人以善疑。既尊古矣,则有更古焉者,固在所当尊。既善疑矣,则当时诸人所共信者,吾曷为不可疑之?盖清学经乾嘉全盛以后,恰如欧洲近世史初期,各国内部略奠定,不能不有如科仑布其人者别求新陆,故在本派中有异军突起,而本派之命运,遂根本摇动,则亦事所必至、理有固然矣。
梁启超认为学术要得以发展,必须要有具有怀疑精神的人,对“人所共信”的事物进行怀疑。一味的“尊古”只会使得学术研究越来越守旧而得不到发展。
(二)“求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体现
梁启超提倡“善疑”,其结果是为了“求真”。从梁启超对惠栋和戴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求真”的推崇。
梁启超把以惠栋和戴震为代表的考证学派推崇为清代学术的正统派。对于惠栋,梁启超认为他“笃守家法” ,是“纯粹的汉学” ,其坚守“汉学”的旗帜非常分明。对于其治学方法,梁启超概括为 :“凡古必真,凡汉皆好”。这种治学方法的缺点在于“胶固、盲从、褊狭、好排斥异己” ,最关键的是,这种方法使得“启蒙时代之怀疑的精神批评的态度,几夭阏焉”。推崇怀疑精神的梁启超对这种方法当然是不喜欢的。所以,他说 ;“夫不问‘真不真’,惟问‘汉不汉’,以此治学,安能通方?”在此,梁启超认为,治学不能只坚守门户,而要追求“真不真”。他分析道汉学的派别很多,如果只盲目地坚守其中一个派别,则必然会驳斥观点不同的派别,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问上的“求真”。所以,梁启超最后说道 :“故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
戴震曾提出过关于十分之见与未至十分之见的观点,梁启超认为,戴震所说的十分之见与未至十分之见,就是西方所说的定理和假说。梁启超说 :
科学之目的,在求定理,然定理必经过假设之阶级而后成。初得一义,未敢信为真也,其真之程度,或仅一二分而已 ;然姑假定以为近真焉,而凭藉之以为研究之点,几经试验之结果,浸假而真之程度增至五六分,七八分,卒达于十分,于是认为定理而主张之 ;其不能至十分者,或仍存为假说以俟后人,或遂自废弃之也,凡科学家之态度,固当如是也。震之此论,实从甘苦阅历得来 ;所谓“昔以为直而今见其曲,昔以为平而今见其坳”,实科学研究法一定之历程,而其毅然割舍,“传信不传疑”,又学者社会最主要之道德矣。
在这段论述中,梁启超提出,科学在于求定理,而定理即是通过不断的试验,使假说不断得以证明,最后达到十分之真的程度,则假说可以成为定理。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求真”。“求真”的精神,是科学家“固当如是”的精神。
(三)科学精神另一具体体现“创获”
关于这一点,梁启超在论述他十分推崇的顾炎武时有详细地讲到。首先,梁启超认为,顾炎武之所以能成为清代“一代开派宗师之名者” ,其原因就在于顾炎武“能建设研究之方法”。而顾炎武创建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贵创”。所谓“贵创”,即“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说前人未说之话,开后人必经之路。所以,梁启超说,顾炎武所写的书和文章,“决其无一语蹈袭古人”。
在第三章中,梁启超还批评宋明之学抑制了新事物的创获。他认为,宋明之学,是一种“儒表佛里”之学,这种学说不仅诬蔑了孔子之学,也诬蔑了佛学。这种学说对学术有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就是“遏抑创造”。梁启超认为,一个学派得以形成,必定是自己有所创造,既然如此,就没必要依附于古人之学说。梁启超更把晚明之学类比于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景教,认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弊端,即“能使人之心思耳目皆闭塞不用,独立创造之精神,消蚀达于零度”。
三、余论
1918年末至1920年初,梁启超参访游历欧洲大陆。回国后,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提出了“‘科学万能说’破产”的观点。既然如此,那为何在紧接着《欧游心影录》出版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又如此地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呢?实则“科学万能说”的破产并不意味着“科学无用”。在1920年,乃至以后,梁启超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科学的推崇,甚至在他晚年手术失败的时候,他还发文让大家不要放弃对科学的坚持。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在学术研究方面,即在梁启超看来,学术要得以发展,必须以科学精神指导之,以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之。
8.环境科学概论论文 篇八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0 引言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是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它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拓专业视野和形成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该课程开设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被普遍认同和推崇的教学方法。因此,针对该课程展开深入的教学教法研究,对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无疑都大有裨益。文章结合本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和研究。
1 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现阶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在高校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开课时间一般设在主要专业课之前。该课程范围涵盖本专业全貌,包括取水工程、给水厂、污水厂、建排及管网各个专业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学科全局的高度,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做到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运用和推广能力。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给排水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掌握各个方向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给排水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2 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内容宽泛粗浅,缺乏实践性
从目前看来,该门课程作为一门引论性质的课程,课本所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其内容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给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水工程施工与经济等[1],内容庞杂粗浅,且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课时紧,很多只能点到为止。
2.2 任课教师工程经验不足
鉴于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要配备对给排水工程有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课。榆林学院的实际情况是,代课老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程经验,极个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们往往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通常由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教师承担,在讲述工程实例时就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2.3 定位不准确,考核方式过于传统简单
就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往往被定为考查课,课程知识点散而多,抽象难理解,教学效果不佳。而其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的形式,有些甚至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
2.4 学生态度不端正
因为课程定位为考查课,学生重视度不够,认定不会挂科,自然上课效率不高,疏于平时知识的积累,只盼望考试时“毕其功于一役”。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丰富教材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目前,我校采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 李圭白、蒋展鹏等编,2010年 3月第二版) 作为给排水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的课程教材。该教材主要内容覆盖了我们整个专业范围,但与我们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调整教学重点。
3.2 结合教学内容,分阶段认识实习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划分,可以将认识实习融合该课程一起进行教学,主要是通过每学习完一个版块的知识后,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一方面可以将课本上所描述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完成了认识实习的任务[2]。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创新
针对这门概论课的特点以及不断被压缩的课时而言,传统的“一本教科书+一根粉笔”的教学方法已不再满足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优点在于图文并茂,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大量穿插工程实例、施工现场的照片、图片、动画等,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了抽象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3]。例如给水厂、污水厂工艺处理流程,就可以用Flash动画展示出来,清晰直观,容易理解。同时,善于采取一些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比如认识实习完后,会专门组织一节讨论课,让学生对自己看到的和学到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4 设计职业规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主要通过授课前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以及在学习每一个版块时,都能够和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一一对号入座,这样让学生有一种每节课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这样就会积极去对待,用这样谨慎的态度学习完整门课程。
3.5 丰富考核内容
对于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试卷考核,而是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比如说平时成绩的考核:作业+讨论课+出勤率,其中讨论课就是一个很好地展示平台,在这期间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可以考虑奖励分数。同时,对于开卷考试模式,建议将考核重点放在高校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上。
4 结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是给排水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入门课,肩负着专业教育和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专业技术学习阶段的任务。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改进:充实教材内容,加强实践性;将教学和认识实习紧密结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职业规划,加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调动积极性;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圭白,蒋展鹏,范瑾初,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魏彩春,林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82.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推荐阅读: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科研结合途径探析论文09-26
动物科学专业概论论文06-24
环境引领幼儿走进科学天地的大门论文10-15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科学课程分析活动设计论文10-01
环境概论课程报告09-08
材料科学概论考试题库10-27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10-11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实习09-11
环境与生命科学基础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