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吃《端午的鸭蛋》(12篇)
1.汪曾祺谈吃《端午的鸭蛋》 篇一
高邮常见的`双黄咸鸭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本文选自《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汪曾祺谈吃《端午的鸭蛋》 篇二
一、通过朗读法,感受语言中的“韵味”
散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体味作者独特的言语表达, 分享作者在生活中的独特情感经验。 而在教学 汪曾祺的 散文时 , 教师更应该着重把握汪曾祺的语言特点。 古有云“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让学生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感受汪曾祺散文的韵味, 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让学生自由朗读, 还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段朗读, 重点段落以及语句朗读。 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去朗读文章的重点语段, 这不仅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整体课堂节奏, 也能够通过重点品读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并自主地运用。比如在教学《 端午的鸭蛋》 时,笔者就通过分析“ 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这一句话来引导学 生品位汪 曾祺散文 的韵味“, 哦” 读成短音表现的是外乡人对于高邮鸭蛋的赞美,“ 哦”读长音则表现出豁然开朗之感。 并让学生自己去读这个字来感受不同的读法之间, 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其中除了一个字的长短音变化能够体现出文章的韵味之外, 长短句也是其中另一个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直观地感受语言运用背后的技巧和它所蕴含的独特情绪。 比如在《 端午的鸭蛋》 中,作者写到“,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细细品读这一句话可以发现, 尽管作者在这里只是一个对于家乡特色的介绍, 但是运用了多个短句。 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和品味,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会用短句? 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让人读起来 有一种生 活化的韵 味等等。
此处还有轻重音的处理,比如第二自然段中的“ 确实”、“ 实在” 等词加重读之后所体现的情感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作者的巧妙用心。
二、通过替换法,感受语言中
的“ 妙味”
初二的学生, 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 在语言表达上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文本的一两个句子, 让学生替换其中的关键词, 从而感受作者精巧的语言,解决散文教学中“ 言不尽意”的问题。
在教学汪曾祺的这一篇课文时,笔者就抓住了一个关键句“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中的“ 冒”字来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语言中的巧妙之味。 一个“ 冒”字,它将鸭蛋油多,并且油缓缓流出的动感都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 因此笔者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思考有什么词可以替换。 学生们都能够回答出“ 流、 淌、涌、喷……”等相似的词汇,通过替换也能够自己说出两者的差别, 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的“ 妙味”。 同时也激 发了学生 渴望表达 的欲望,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这个词替换的基础上还着重讲了“ 肃然起敬”这个词, 让学生换 一个类似 的词来替 换 “ 肃然起敬”,来让学生感受 ,这个成语用在此处作者的用心, 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原因。 这样的切入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汪曾祺运用语言的巧妙。
三、通过圈点法,感受语言中的“趣味”
圈点法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并圈点勾画进行批注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圈点勾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阅读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文本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能够顺利找出喜欢的句子, 但是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感受到句子背后的“ 味” 恐怕还有点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圈点勾画并层层提问来引导学生感受汪曾祺语言背后的“ 趣味”。
比如有一个学生找出了“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认为这个“ 蠢”字用得比较有“ 味”,但是并不能准确说出“ 味” 的具体特点。此时笔者就引导学生“, 蠢”和 “ 秀气 ” 平常是用来形容人还是物, 让学生知道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同时这个“ 蠢”字也与平时贬义的“ 蠢”字不同,这里是 “ 贬词褒用”, 是作者较为调皮的表达,十分具有乐趣。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就能够准确地感受到这句话的“ 味”在于“ 趣味”。
再比如文中有一句“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学生在一开始读时并不能准确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情感, 但是这里笔者采取了分角色反复朗读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是大人在问。 而“ 有! ”则是小孩在回答。 其实这两句话都出自汪曾祺之手, 他用一个孩子的口吻去回答大人的问话, 就体现出了一种童趣, 这也体现出了汪曾祺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 即看似平淡却十分有趣味。
3.例说《端午的鸭蛋》的语言品析 篇三
然而自己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汪老的散文《端午的鸭蛋》,却犯了难。课后练习有这样的介绍: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平淡而有味”,正是品析本课语言特色的最大难点。汪老的“语言平淡”,是“绚烂之极趋于平”的平淡,是不露斧凿之痕的平淡。阅历尚浅的八年级学生凭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是很难透过这样的文字读出其内在神韵的。该如何借一双慧眼给学生呢?
一、语言品析该品什么
文字是淡的,韵味是浓的。那“韵味”到底是什么呢?仔细研读课文,锁定了平淡文字背后的“四味”,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淡淡的幽默
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幽默,这正是汪老所追求的语言风格。这种“幽默”不浓烈、不噱人,需要细细去体会。
如:“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这句中的“肃然起敬”大词小用,似乎可见说话人那一本正经的严肃神情,而这一切只是缘于那个小小的鸭蛋!读来有点滑稽,有点可爱,还可依稀感觉到作者丝丝童真的调皮。
再如:“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那种从容淡定中的诙谐、得意之态立时毕现。
(二)纯美的质感
《端午的鸭蛋》的文字透出来的美也是淡淡的,甚至不易察觉,但这种绝不张扬的美,却有一种摄人的张力,那是各种美的融合。
如:“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孩童般的话语,令我们仿佛也随作者重回童年,正对着那一枚朦胧的蛋壳灯凝眸出神。这是一种清新透明的童真美!
再如:“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也许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许是一个白白嫩嫩的胖小子,那手腕上系着小绳,腕上正是那一道儿红一道儿绿,多么可爱!这就是端午节高邮的正快乐着、幸福着的小孩儿啊!童真美、色彩美,嵌在端午节的民俗美中,那可是作者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家乡美啊!
又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一串短句,琅琅上口,简练含蓄,又质朴鲜活。充满弹性的音韵美中,作者因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悄悄散开,蕴含着无穷的审美韵味。
(三)兼容的文化
汪老曾说:“一个作家对传统文化和某一地区的文化了解得愈深切,他的语言便愈有特点。所谓语言有味、无味,其实是说这种语言有没有文化。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②“文学语言总得要把文言和口语糅合起来,浓淡适度,不留痕迹,才有嚼头,不‘水……我以为语言最好是俗而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③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的语言是一种浸润着文化气息的语言,这种文化是传统雅文化与民间俗文化的完美结合。具体落实到语言上,就表现为文白相间,适当结合方言。《端午的鸭蛋》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纵观全文,作者的笔端游走在雅俗之间。一开篇就用口语化的语言浓墨重彩地铺陈家乡过端午的各种习俗,一幅幅动感十足的民俗画历历在目,显得热闹而有诗意。而家乡鸭蛋的出名又是由来已久,颇有历史厚重感,于是信手拈来袁子才的《腌蛋》一文,不惜笔墨,全文录下。最后由萤火虫在蛋壳灯中闪闪发亮的样子想起了晋朝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掌故,随意自然。这一番闲适自由间,已让读者领略了雅俗融合之趣。
细至局部,文白间杂,结合方言的特点也不难发现。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雅俗互现,不乏情趣。
(四)深厚的情感
汪老说过他不喜欢结构痕迹太露,而是向往苏轼所说的境界:“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④《端午的鸭蛋》正是如此“行云流水”,从家乡的端午习俗,到家乡的鸭蛋,到端午的鸭蛋,到车胤囊萤便戛然而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对这种看似散淡的结构,有学生提出疑问:课文标题是“端午的鸭蛋”,但真正写“端午鸭蛋”的只占课文的一部分,这样写是不是“跑题”呢?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读出文本语言背后深藏的情感,他们的阅读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其实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心中深藏的家乡情结、童年情怀。“汪曾祺的散文有三类题材:一类是回忆与家乡高邮有关的散文,一类取材于青年时代学习生活过的昆明,一类是与他成年后长期定居的北京有关的散文……汪曾祺舒缓散淡的文笔以及乐感和谐的审美意蕴,究其根源总离不开他生活了十几年的水乡高邮,尤其是那段美好温馨的童年生活。”⑤《端午的鸭蛋》正属于汪老的第一类散文,美好温馨的童年生活、魂系梦萦的水乡高邮正是这篇散文的“根”,是作者放飞文字风筝的线!阅读这篇课文,要时时处处透过淡淡的文字表面,深入体会作者几十年都无法忘怀的家乡情、童年趣。家乡的端午习俗如此多姿多彩,作为一个家乡的小孩儿,过着这样热闹非凡的节日,该是何等的幸福!儿时经历的彼情彼景,又如何能忘却啊!时空隔不断这一份热爱与思念,家乡的鸭蛋便成了寄托这一份情思的载体,尤其是充满了情趣的端午鸭蛋(挂鸭蛋络子,白嘴吃鸭蛋,做蛋壳灯),更是承载了这一份深埋心间,浓得化不开的乡情童韵。
二、语言品析该怎么品
《端午的鸭蛋》平淡自然的语言背后藏着这四种韵味,学生们又如何能体会到呢?当学生在品析语言时,深入不下去的时候,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呢?
(一)在教师点拨下朗读
朗读对于帮助学生体验情感、感受语言魅力的作用众所周知,但这篇课文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一味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体验,是起不到大作用的,因为这篇文章的语言表层是平淡的,学生无法自觉深入。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种朗读点拨收效不错。
1.比较语气,把握童年视角。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采用成年视角,与读者娓娓道来。然而,文中偶有几处叙述视角的不经意转换,会引来朗读语气的变化,而这变化恰是打开语言品析之门的钥匙。
如:“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这段话的最后一句该如何读?课堂上师生之间展开了这样的讨论: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最后一句“这就能避邪吗”,她是用什么语气来念的呢?
部分生:反问语气。
师:大家想想还可以用什么语气念?
(思考一会儿后)部分生:好奇的语气。
师:好奇是一种心理。这是一个问句,好奇地发问,是一种怎样的语气?
生:疑问语气。
师:能否请刚才念这段的那位同学再用疑问的语气念一下?(生念)
师:真好,读出了疑问语气。大家辨别一下两种不同语气读出来的含义相同吗?
许多生:不同。
师:怎样的不同呢?
生:用反问语气念时,让人觉得说话的人心里根本就不相信它能避邪;而用疑问语气念时,说话人好像真的不懂它能不能避邪,所以想问个明白。
师:好!两者的区别,你体会到了。大家自己用这两种语气念一下,想一想这个句子放在文中,该用哪种语气念更好?
大多数生(念完后):用疑问语气更好。
师:为什么呢?
生:反问语气是否定的,读起来好像在批评贴符这种做法太愚昧了,是封建迷信。
师:那疑问语气呢?
生:嗯,嗯……不知道。
师:作者写文章时知道这符能避邪吗?
生齐答:知道这符不能避邪。
师:当作者还是个小孩儿在家乡过端午节时,他知道这符能避邪吗?
生齐答:不知道。
师:所以啊,当时还是小孩儿的作者该是多么想知道这符究竟能不能避邪呢?他多好奇、多疑惑啊!作者写着写着,不知不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童年时代,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那藏在文字背后的人啊,在这个句子中又悄悄地变成了一个小孩儿了。大家能否用孩童的疑问语气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啊?体会一下有种什么样的情感藏在里面。
许多生:对童年的喜爱。对童年的想念。
师:是啊!梦回家乡,怀想童年的情感就藏在这淡淡的文字后面啊!
2.比较重音,感受爱乡情怀。
还有些句子,朗读的时候如果重音处理方法不同,读起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从而带来的情感体验也截然不同。
如:“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师生讨论这个句子朗读时,最后一个小句的重音该落在哪里?大多数认为落在“完全”上,一些同学认为落在“相比”上。)
师:我把这个句子读两遍,重音分别落在“完全”和“相比”上。请大家感受一下,重音不同,效果会不会也有所不同。
(师读完。)
许多生:效果很不同。
师:请说说有何不同。
生:重音落在“完全”上时,我觉得作者太骄傲了。落在“相比”上时,我觉得要谦虚点。
生:我觉得“完全”读得重时,让人感觉说话的人有点狂妄自大,好像全世界的鸭蛋真的都比不过高邮的。而重音落在“相比”上时,我觉得作者只是心里觉得家乡的鸭蛋是最好的。
师:不管客观上家乡的鸭蛋是不是最好的,对吗?
生:是的。
师:是啊,读着这个句子我们似乎听到作者在说:“在我心里,我家乡的鸭蛋永远是最好的!因为那是我所热爱的家乡才有的鸭蛋啊!”大家感觉到了吗,这个很普通的句子中有种很深的情感,是什么情感啊?
许多生(恍然大悟般):热爱家乡。
(二)抓住关键词品析
汪曾祺的语言干净凝练,往往一两个词就能传达出动人的韵致。抓这样的关键词,也不失为赏析文本语言的一种好方法。
如:“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师:大家觉得这句中哪个词最有表现力?
生:“吱。”
师:咱们平时吃腌蛋,筷子扎下去,有这么大声响吗?
生齐:没有。
师:怪了,作者吃蛋怎么会有这么大动静呢?
生:其实没有,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声音。
生:是作者在心里把这种红油冒出来的声音放大了。
师:为什么要这么想象?为什么要把声音放大呢?这种声音带给他什么感觉呢?
生:他很快乐。
师:因为什么而快乐?
生:因为冒出红油的鸭蛋比没有油的要好吃,他看到这个蛋冒出红油,知道肯定好吃,所以很高兴。
师:呵呵,虽然还没吃,但红油“吱”一下冒出,柔嫩的蛋白上漾起一层油汪汪的红,啧,这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怎样的一种滋味啊!想吃吗?
生齐:想啊!
师:作者也想啊,看到这蛋的人都想啊!这一声动感十足、声色兼备的“吱”里,包含了吃蛋人多少的快感啊!这样的鸭蛋又如何能叫人忘怀呢?家乡的蛋哪!
再如:“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此句用“蠢”和“秀气”两词来形容鸭蛋外观的差异,学生感觉有点难以理解,难道鸭蛋还会像人一样分俊丑?此时,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一青一白两个咸鸭蛋给学生看,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出:“白的‘蠢,青的‘秀气。”毋需多说,学生已感受到了这两个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词,却是形象无比的神来之笔。
(三)补充相关背景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句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文白相间、雅俗相融中含有淡淡幽默的语言特点,但是由于学生对句中所含的古诗了解不多,往往体会不到其中的妙趣。其实,这正是学生缺乏与文本沟通的前景知识的体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前景知识,即要先让学生对相关的古诗有所了解。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先投影完整的诗——
离 思
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然后,与学生一起交流,理解原诗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见到别处的水,再也难以被吸引了;看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后,再看别处的云,都会觉得它们黯然失色。多少次我经过花丛,鲜花再明艳动人,我都懒得回头看一眼,这一半是因为我的修行,另一半是因为你啊!
师:原来这是一首情诗啊,诗人心中珍藏着一个深爱的女子,其他女子再美再好,也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了。她正是诗人心中的“沧海”和“巫山”啊!
师:那课文中所说的“沧海”是指什么呢?
生:鸭蛋。
师:家乡鸭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就像那美丽女子在元稹心中的地位啊。
(许多生笑。)
师:呵呵,大家的笑说明了课文的一个语言特点啊。
生:淡淡的幽默。
师:是啊。而且这个幽默是藏在文白兼融的语言里的。瞧,“曾经沧海难为水”,有古诗的雅致,“瞧不上”又有口语的轻松。两种迥然不同的语体,放在一起又是多么的和谐!
————————
注释:
①转引自蒋蕾:《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趣味主义特色》,《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11辑。
②转引自肖莉:《“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汪曾祺小说语言观阐释》,《福建论坛》,2007年第4期。
③转引自王红军:《汪曾祺以语言文化意蕴的现代汉语写作》,《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④转引自李晓敏:《生活的水墨画》,《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⑤刘军茹:《论汪曾祺京味散文的审美意蕴》,《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4.汪曾祺谈吃《端午的鸭蛋》 篇四
问题研究
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1.口语色彩浓厚。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练习说明
一、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本题意在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一笔一笔写来,丝毫不乱。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二、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语言学习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除课文研讨部分所举例子外,以下各例也很有特色: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三、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问题。其实,只要学生自圆其说就可以。认为是赘笔者,主要是为保证结构严谨,这对于中学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认为“自然、随意”者,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对作者风格的品评了。可以就此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原文阅读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 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5.汪曾祺谈吃读后感 篇五
读完汪曾祺的这本专门谈吃的散文集,脑海里会不由想起周作人的那本《知堂谈吃》。周作人也是著名的人文美食家,但细细琢磨之后便会发现,周作人谈吃的散文多的是一丝书卷气,而少了一些人间烟火的味道。
而汪曾祺正相反。
汪老是一位风雅独特的美食家,之前与著名作家陆文夫被人称为“南北人文美食家”。想来这样的称谓冠在汪老身上是非常合适的。与其他人文美食家相比,汪老不仅写的一手关于吃的美文,美味佳肴也吃过不少,自然是见多识光,而且还能烹饪一手好菜。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著名作家邓友梅在《漫忆汪曾祺》一文中有这样的回忆:路边有个小酒铺卖羊尾巴油炒麻豆腐。他下班路上常拐进去“吃一盘麻豆腐”,他约我去,由他付钱,麻豆腐之外每人还要二两酒。他并不劝酒,只是指着麻豆腐对我说:“光吃麻豆腐太腻,要润润喉。”说完就抿口酒。从这段文字便可窥出汪老与民间特色小吃的情结。
有了这样的生活了解,之前对汪老行文中为何处处弥漫出一股独特的人间烟火味的疑惑,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无论行文还是生活上,都讲究一个雅字。酷爱中国古典趣味的汪老自然也不例外。《汪曾祺谈吃》一书以清新质朴的文字,仿佛好友闲聊般,以从容不迫的文字缓缓把民间小巷里各种特色小吃道来,写得妙趣横生,真的是做到了把平凡之物写进了大雅之堂。
比如《豆腐》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这段文字简练通俗,可谓描写入微,不仅把豆腐的做法做了个细致的介绍,而且色香味都浸润弥漫于文字之间,读来让人艳羡喜爱不已,心底不由会慢慢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小老头。
书中趣味的.文字也处处可见,比如《端午的鸭蛋》中的这段文字:“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以回忆的视角抒写,这样的文字读来便有了时光倏忽远逝的沧桑味道。
“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咸菜与文学》一文更是充分体现了汪老对于中国咸菜的广博见闻。
6.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六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2、用心品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3、了解端午风俗,提倡珍惜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二、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讨论,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关注生活细节,善于发现生活情趣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预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端午风俗;反复诵读,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品读课文,在讨论中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养成有条理、有目的的语言表达习惯。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呢?(学生答)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有哪些说法吗?(出示课件)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高邮品一品《端午的鸭蛋》。(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了解作家作品,检查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简介作者(名、时、地、评、著)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汪曾祺(qí)系(jì)百索子 倘(tǎng)若咂摸(zā)(mo)城隍(huáng)拧(níng)成小绳门楣(méi)用酒和(huî)苋菜(xiàn)籍贯(jí)硝药(xiāo)
腌腊(yān)络子(lào)大襟(jīn)车胤(yìn)熏(xūn)五毒似的(shì)
3、初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说说作者在文章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道端午的习俗——说家乡的鸭蛋——品端午的鸭蛋;对家乡的热爱
三、细读品味
1、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朗读时注意读出情感)
a、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家乡端午的风俗有哪些?为什么先写端午的习俗?(出示课件)明确:列举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浓墨重彩渲染端午气氛是为文章的主体“鸭蛋”预设了合理背景。
师:看来在家乡端午的众多风俗中,作者对鸭蛋情有独钟,想来它必定有什么独特的滋味才令作者如此魂牵梦萦吧。
b、朗读二、三自然段,说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语言表达训练一:回答问题句式要完整)
明确:①蛋白柔嫩、油多、黄是通红的 “双黄蛋”。(质细而油多)
完整句式:高邮出双黄蛋,具有蛋白柔嫩、油多,蛋黄通红的特点。
高邮鸭蛋如此与众不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我们为它拟写一则广告词来做宣传吧!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
2、品味风格独特的语言(出示课件)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在文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小组讨论2,举例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语言表达训练二:说话要有目的)
小组讨论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那些情感和生活态度。(语言表达训练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四、教师小结:鸭蛋谁没吃过?可我们有谁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呢?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感谢汪曾祺老先生用淡而有味的语言告诉我们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很美。让我们向他致敬。其实,无论是端午、中秋还是春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每个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烙印。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都没有感情,终有一天我们的烙印会淡去。不要等到像韩国那样把我们的端午节申请成了他们的文化遗产时,再去叹惋自己传统的流逝。热爱中国,就应该传承中华文化,不要让几千年的传统在我们手中失传。
五、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家乡的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家乡的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点
端午的鸭蛋-------生活情趣,人生意味
六、作业设计:
通过实物表达情感:喜怒哀乐是人最基本的情感,汪曾祺借着鸭蛋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在其它文章中也经常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或快乐,或思念,或批判„„请你选择一种实物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情感。
七、拓展延伸
咸菜茨菇汤
汪曾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我十九岁离乡,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 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 “茨 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 “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1.请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这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作用吗?
2.为什么作者会对家乡的咸菜茨菇汤难以忘怀?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3.本文体现了汪曾祺散文语言的哪些特点 ?试举例说明。
八、课后小结:
7.《端午的鸭蛋》点评 篇七
《端午的鸭蛋》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一整组课文都是民俗的叙写和介绍,内容异彩纷呈、生动有趣。教材选取的文章范围也比较广,很有代表性。这一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本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小小的端午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浓厚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传统文化对本地中学生来说,可能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受西方和港台文化的一些影响,削减了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机会,就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对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民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执教老师就是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理解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本文所写内容丰富,语言富有表现力。根据文章这一特点,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采用了朗读法,引导学生朗读,用心品味;自主探究法;延伸拓展法,引导学生从读到写,拓展读写,从教室走向社会,增加知识储备。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五个结合:
1、语言与情感结合。执教老师教学基本功强,教态自然,特别是语言表达力强,加上对文本情感的体会和解读,声情并茂的过渡语,感染力极强,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2、内容与形式结合。本节课容量大,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很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老师从理结构,品语言,悟生活,拓展读写方面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结合。执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如利用学案让学生自学,教师适当加以引导点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4、理解感悟与朗读指导结合。如: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具有语言特色的语句,朗读品味。
5、拓展读与写结合。执教老师恰当运用文本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写,读写结合。在“话佳节”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写一段100字以内的文字来介绍我国的其它传统佳节,让大家保护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俗文化。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氛围愉悦、和谐。学生思维活跃,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学生答案多样且语言丰富、表达流畅,教师评价语言中肯、恰当。
8.端午的鸭蛋作文 篇八
说起汤圆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一定是超市里头买的速冻汤圆但吃那个没有什么味道我们自己在家里做的才好。
往装好糯米粉的碗里均匀地倒进水将它揉成一块大面团远远看去真像一块羊脂美玉。将面团搓成长条状的每隔三厘米摘下一段将它们整整齐齐码在湿润干净的纱布上像一群白白胖胖的娃娃排着整齐划一的队伍。
包汤圆可是项技术活一不小心就会露馅包得太少又吃不过瘾不过我可是这方面的高手颗颗都像浑圆的大珍珠。
汤圆是元宵时家家必吃的美食之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踏遍神州大地异乡的汤圆我是真瞧不上眼。
家乡汤圆皮滑而味美。其做法虽简单明了但材料特殊。首先备好芝麻豆沙糯米粉等各种食材。然后把糯米粉发酵。待发酵完毕后再撕一小块揉圆钻孔。接着把预备好的馅放入。最后复合下锅。
待熟后捞出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浮元子”。先用嘴撕个小口在气势磅礴地大口吮吸里头汤汁接着整个儿塞入细细咀嚼。一顿狼吞虎咽后汤圆便已溜进肚里。周围的空气无不弥漫着汤圆那甜而不腻的味道让人吃得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人人都说宁波汤圆好可我吃来吃去却一点儿都尝不出其特点。内心不由感慨:“唉宁波汤圆也不咋地嘛!还是我们那穷地方的‘浮元子’地地道道啊!”
9.端午的鸭蛋教案设计 篇九
和端午[宋]张耒(lěi)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ǜ)能还。
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古诗和我国历史上哪一位著名的人物有关?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物。(知道他是怎样死的吗?)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二、说习俗
我们的那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说一说(看图片)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三、读文本
今天呢,我们就随着汪曾祺,这位有着浓浓乡情,带着芬芳乡土气息的作家去了解一下他们家乡的端午风俗,去看一看他们小时候在端午节吃什么,玩什么。(板书课题: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看题目、猜内容。猜一猜,作者在文章中写了什么内容?
(然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写到黑板上,一会我们共同来解决。)
四、析内容
端午的鸭蛋:共写了三部分内容: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分小组讨论: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图鸭蛋
介绍这些习俗与后文的鸭蛋有关系吗?
为介绍鸭蛋预设背景(引出)
名声久远(问起籍贯会肃然起敬上海店里会特别标明双黄鸭蛋会成批输出)
质细而油多蛋白而柔嫩(引袁枚文作证以北京鸭蛋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
第六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谈谈你的理解。
认为是赘笔者,是为了文章结构严谨,这对中学生大有必要。
认为“自然、随意”者,是赞赏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也有道理
文章的题目为“端午的鸭蛋”,课文先从端午的风俗谈起,从各地均有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写到家乡独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再写到“十二红”。七种风俗,娓娓道来,精彩纷呈,显现了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吃“十二红”,鸭蛋就是其中的一种,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鸭蛋的名声、鸭蛋的特点、最后涉及正题,写端午的鸭蛋,挂鸭蛋络子、打络子、挑鸭蛋、装鸭蛋、挂络子、吃鸭蛋、玩蛋壳、联想到囊萤映雪的故事。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逝去的风俗的怀念。浓墨重彩地描绘“端午”的气氛,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合理的背景,写“端午的鸭蛋”自然水到渠成。
小结:端午的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家乡的鸭蛋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挥了最极致的价值!汪曾祺先生就是这样,善于在平淡生活中发现情趣,找寻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也是他散文的魅力所在。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并成为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出生活的真趣和成长的快乐。因为快乐无小事。
汪曾祺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了整体的严谨与和谐。
汪曾祺的文章在结构上的闲适自由,语言也别有特色,下面我们重点探究他的语言艺术,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五、品语言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一)“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可见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语言虽平淡,而细品之下确实有味。
口语色彩浓厚平淡有味
请再找出几个有口语色彩的句子
1、“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
2、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
3、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4、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5、“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6、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朴实自然,让人倍感亲切。
(二)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作者运用了古汉语,使文章显得典雅,同时作者写出了了高邮咸鸭蛋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一读,就忍不住想飞到高邮去品尝这人间美味
古汉语的点缀朴素典雅
请再找出几个有文言色彩的句子
1、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3、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文(言)白(话)夹杂”,增添了“淡淡的幽默”。
(三)“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作者写了鸭蛋的吃法,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尤其是一个“吱”字,形象地写出了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
运用语言造型动感传神
(四)1、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2、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这两句,融入方言,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色彩。
运用适当方言有地方特色
朗读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六、话佳节
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七、读古诗猜传统节日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中秋节)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明(清明节)(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寒食节)(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夕(七夕节)(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元日(春节)(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令门端阳(端午节)——(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看图片,猜佳节
一切资源都会因枯竭而消失于无形,惟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传承千古……
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集成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10.《端午的鸭蛋》教案3 篇十
学习目标:
1.了解汪曾祺散文“小叙事”创作特点
2.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
3.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培养热爱祖国的民俗民风的情感。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及作品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小叙事”创作。
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谈谈当地端午节的习俗,引出端午的鸭蛋。
2、了解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受戒》《夏天的昆虫》《苦瓜是苦瓜吗》。他的散文风格平淡质朴,媚媚道来,如话家常。
3、课前预习生字词,课堂自测: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yān()yiàn()菜门méi()jí()贯城huáng()庙囊()萤映雪
4.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
问: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提示:题目是“端午的鸭蛋”,那么文章是不是一开始就写端午的鸭蛋?如果不是,那么作者是从哪里开始写“端午的鸭蛋”。在写端午的鸭蛋之前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家乡的端午
第二部分(2—3)家乡的鸭蛋
第三部分(4—6)端午的鸭蛋
5.研读第一部分——说端午
问:家乡的端午有哪些习俗?哪些是家乡特有的习俗?写这些有必要吗?
1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剪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吃十二红 ○
2其中放黄烟和吃十二红是家乡特有的习俗。○
3从文章思路看,○写端午的风俗,有各地均有的写到了家乡独特的风俗,再由“十二红”写到了“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的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渲染了“端午”的气氛,为下文写鸭蛋做铺垫。
6.研读第二部分——话鸭蛋
问: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家乡高邮的鸭蛋?对于家乡的鸭蛋,他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介绍高邮的鸭蛋?
1名声;特色 ○
2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
7.研读第三部分——品端午的鸭蛋
问:写端午的鸭蛋,重点写鸭蛋络子,而且写的很有趣,那么“趣”在哪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挑,挑淡青壳的,挑长的秀气的;
二挂,挂在大襟的纽扣上作饰物;
三吃,一高兴随时可以白嘴吃掉,淡淡的咸味。
四玩,用空鸭蛋壳放萤火虫晚上玩,好看极了。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8.问题探究,把握主旨。
问: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念念不忘?或者问作者如此津津乐道小小的鸭蛋,有意义吗?
对家乡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作者借物抒情,借小小的鸭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9.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进行说话训练。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大结局”,片面追求高、大、全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当他80年代重出文坛的时候,他的“小叙事”的作品居然引起了“大轰动”。
以“一提起我的家乡,我就想起了家乡的„„”或“一提起我的童年,我就想起了„„”为开头,进行说话训练。
10.堂上小测:以“一提起我的家乡,我就想起了家乡的„„”或“一提起我的童年,我就想起了„„”为开头,进行写作训练。
板书设计:
(1)家乡的端午:渲染了“端午”的气氛,为下文写鸭蛋做铺垫。
(2、3)佳——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一挑
二挂
(4、5、6三吃趣——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11.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调动读书的积极性。在上课一开始,我就以体现思乡情感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入,让大家产生一些联想,马上融入一个思乡的氛围当中;在接下来的整体感知中,我则用“作者家乡有哪些风俗,为什么作者仅对家乡高邮的鸭蛋情有独钟?”这个问题引入阅读。因为关于家乡风俗生动文字浅显,所以我没有讲解,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在书上勾画,在读书基础上把这些风俗找出来;在总结完作者家乡端午的风俗后,我还以一些课前准备的有关端午节的小饰品,与课文介绍挂钩,提起同学的兴趣,以求营造一种端午过节的气氛,同时以此引入民俗、文化的体验。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文章出发,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接着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体味好词好句。学生在朗读讨论后,找到了许多体现情感,以及语言特点的句子(比如:对比、字词生动、文白夹杂等)。语言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让学生在分析时先朗读,自己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我适当地给予一些评价、点拨。比如:在体会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自豪之情时,学生找到了作者拿其他地方的鸭蛋与家乡鸭蛋那对比的句子,但分析不够到位。我提示说:“作者还有哪些话没说出来,意犹未尽呢?”教学就转入了情感体会,学生立刻融入角色,揣摸音调、神态、领悟作者的心理感受。回答到:“别的地方的鸭蛋哪里有我们高邮的鸭蛋好,还是我们高邮的鸭蛋是真正的鸭蛋。”再如,说到文章为什么引用元稹的诗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引用文言诗句的作用,我结合了以前学过的《春》这篇课文,提问说:我们以前学过哪篇课文的引用使用得较好,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得出引用的作用:简洁、凝练。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这种探究、品味、互动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的赏析能力。
三、注重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2.《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思路: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写真情
一、导入新课:
老师问大家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提到端午节你会想到什么?(挂艾草,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
那么著名的作家汪曾祺提到端午节会想到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端午的鸭蛋》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2、填空:课文先写端午的风俗,接着写家乡的鸭蛋,然后写端午的鸭蛋。
三、了解家乡端午的习俗
1、汪曾祺的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这么多种习俗里面汪曾祺最难忘的是什么?(吃鸭蛋。)
2、为什么最难忘?在作者心中,这是一只怎样的鸭蛋?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出了名,多,吃法多,质细而油多,等)
四、品读端午鸭蛋中的自豪和童趣
1、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咸鸭蛋的?你能否从具体的语句中加以说明。
明确:作者满怀着对家乡鸭蛋的自豪和喜爱之情来介绍高邮的鸭蛋的。学生可能回答的句子有:
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明确:作者强调的是我的家乡专门出鸭。是别的水乡所没有的。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肃然起敬这个词原本是指对某个人、某件事十分敬重的意思,而这里显然是大词小用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咸鸭蛋也能让作者肃然起敬,足见得作者的自豪之情了。
3)“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中的“必用”和“特别标明”这两个词。
4)“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体现也作者对鸭蛋的满不在乎,不在意。此句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在平淡的语言中道出了作者对深藏在心中的自豪感。
5)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明确:这一句体现了汪曾祺的语言特色:古汉语与口语兼而有之。前几个小分句本是很通俗的大白话,却突然用了一个“多矣”,之后马上又回到大白话,仿佛当代的青年人说着说着汉语,突然夹杂着几个英语单词,并没有不伦不类之感。然后作者又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中的一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大材小用”的诗句,来表示自己对别处的咸鸭蛋不屑一顾。这一“文白夹杂”句令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此句中的“不少、多矣、完全”这三个词要重读,读出作者对鸭蛋的自豪感来。(可让学生体会,品评)8)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明确:这一句讲食用咸鸭蛋。作者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中的“扎”的动作描绘,“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的声音及颜色的形象描绘,特别“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使读者感受到那一刻的动感与快感,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穿插:我不用“冒”出来,我用红油就“流”出来了,(“冒”体现了油多的特点,更充满了童真,还带点惊喜。)
9)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明确:作者觉得首都北京的咸鸭蛋似乎比不上家乡的鸭蛋。好像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我们家乡的咸鸭蛋才叫咸鸭蛋呢!(让学生感受到隐藏在句子中的那股自豪之情)品袁子才的那一段话。
明确:袁子才这个人,其实作者是不喜欢的,而正因为他的“腌蛋”一条却深得作者的心。觉得倍感亲切。可真是有一种爱屋及乌的味道了。
提问:可否把这一小段话进行转引,而不是把所有的文字都记录下来?
明确:不行,这样就说明袁枚是原原本本这样写的,显得真实。很具有说服力,似乎作者在告诉我们,不是我这样说,你们看,袁子才也这样认为高邮的咸鸭蛋是最好吃的。
10)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明确:此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高邮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在作者看来,别处的咸蛋特别地难以入口,其实是因为作者吃了家乡的咸鸭蛋的缘故。前面曾提到他处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小结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
看来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有时看似平淡的词句同样极有韵味,极有情致。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口语色彩浓重,有淡淡的幽默。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要结合朗读。或个别读,或齐读,或范读。在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其语言特点)
3、改题目:
家乡的鸭蛋给我自豪感,源于我对家乡的热爱,那么,我们能否把题目改为《家乡的鸭蛋》,行不行?
明确:不行,因为端午的鸭蛋比平常鸭蛋更特别。特别在它带给我们快乐。这个快乐基本在端午的时候,孩子们挂鸭蛋络子。
67岁的汪老,脑海里盛满了浓浓的乡情,但是在孩子的眼里,鸭蛋兴许就是别的一番滋味了,齐读第四段。那么,汪曾琪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1.平淡而有味,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3.有淡淡的幽默。)
五、拓展阅读
《端午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彩。
【汪曾祺谈吃《端午的鸭蛋》】推荐阅读: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教案11-11
雅舍谈吃的读书笔记07-09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栗子》11-11
汪曾祺母亲的散文10-23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关於蘋果》06-20
汪曾祺《北京的秋花》节选原文欣赏07-15
汪曾祺论语言07-15
汪曾祺:《岳阳楼记》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