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2024-07-30

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精选11篇)

1.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篇一

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的专业发展之历程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 > 新华网眼 > 原创评论 > 时事 正文

新华报业网2011-03-22 15:16:26

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迄今已届28年,在此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用国际上社会工作发展的一般经验难以解释的“中国特色”。以下,将分三个阶段对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跳跃式”、“超常规”的中国特色逐一作出描绘和评价:

1.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前30年初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民政部主导的与北京大学的合作而开始了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进程。按一般规律,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先有社会需求,再由民间发起,并以慈善组织出面组织对贫弱阶层的社会服务,然后再向专业社会工作转变。

当然,不能说中国没有相应的社会需求。在因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与“先发”的西方国家以及“后发”的“亚洲四小龙”在工业化过程中曾经遭遇的类似的社会问题。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计划时期的影响惯性犹存,当时人们对政府和单位的信任度远远高于社会。同时,民众囿于被费孝通称为“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并没有向社会求助的习惯。

在这一阶段,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政府对民间组织的信任还没有建立起来。按一般的发展规律,民间的、志愿的慈善事业先行一步,再逐渐职业化,然后得到社会的认可乃至期待。同时,这也使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能够有时间、有机会充分了解这种有组织的爱心善行。因此当慈善事业向更加现代的专业社会工作转变时,便已经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实际上,当时民政部的目标就是培养若干掌握社会工作与管理知识的人才,然后到民政部门从事“民政理论研究”,着眼点并非一线的实务工作者。于是,社会工作与管理的专业教育就在既没有公众认可的社会基础,也没有合适的社会载体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被恢复”了。这样的恢复和发展,其实是与“社会”脱离的。如果用现在“制度嵌入”的理论来解释的话,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中国的被恢复,表现出一种“硬性嵌入”的特点。

改革开放前30年中期在这一阶段,以国际公认的专业社会工作的特征作为衡量标准,去看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七个专业特征已经具备了四个:服务公共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则采取“拿来主义”;专业组织,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并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教育体系,已经有180多所大专院校建立社会

工作院系专业。然而,仔细分析,上述“具备特征”又有名实不符的嫌疑:

首先,当时中国除了一部分从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教育的教师还算得上“内行”之外,并没有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却有了社会工作者的“自己的组织”。实际上,这个组织并不是为社会工作者成立的,而是为了方便民政部门对外交流而成立的。在“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的观念影响下,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被纳入”社会工作者的行列。

其次,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教育,借“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的东风,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是,当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发现社会上并没有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就业难”的问题突显出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教育和就业的脱节(当然这是中国教育的通病),反倒模糊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再次,理论和和技能,国际上已经有成熟的价值理念和理论方法,中国的大学可以拿来就用。但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应用学科,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中国的专业教师,绝大部分都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学生也有明显的缺陷。这也是他们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最后,服务公共利益,这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所谓“公共”是有讲究的。在国家和公众之间,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一般采取“第三者”的超然立场,这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得以成功的关键。但是在中国,政府太强势,要求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做事。常言道:屁股决定脑袋,坐的位子不同,结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具备特征”,实际上是经不起深究的。

但是,这一阶段在上海浦东进行的引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社会实验”,却选择了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路径:先有问题导向,很多社会问题难以解决,于是引入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试试看”。然后是行动导向,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后,就让他们以民间机构的方式组织起来,然后到社区去作社会管理工作。政府的强势,用在了为社会管理的发展创造小环境、小气候上。同时,又有一批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一起参与,在理论和方法上共同探讨。这种合乎规律的发展路径,使浦东的实验很有收获。

改革开放前30年后期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前30年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型塑了一个“大团圆”的大结局。

造就这个大结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政府机构改革使民政部门的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在用人方面常陷捉襟见肘的窘境。其二,在城市低保、战胜SARS等工作实践中,民政部门则尝到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尤其是社区的作用的甜头。于是,民政部门开始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上海市合乎规律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轨迹终于开始产生影响,专业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领域,包括政府工作和基层社区中开始得到认可,进一步探索则是政府介入的专业资格的认证。

就全国形势而言,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搭建起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认证的平台,再现“跳

越式”发展的特征。但是,远可对比国际经验,近可对比上海市的实践,全国的发展态势只能说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2.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学术和社会的互动

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过程具有不同于一般规律的“中国特色”,这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学术和社会的互动及相互关系。国家、学术和社会是三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本文中,这三者具体代表是政府、大学及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及社区,这三者在现代社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国家”(或政府)的力量在于政治权力,“学术”(或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力量在于人才培养;“社会”(或民间组织及社区)的力量在于公民社会。按照国际上通常的理解,这三者在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以下,将分三个阶段,对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学术和社会的互动及相互关系逐一作出归纳和评价:

改革开放前30年初期在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下,国家、学术和社会之间互动的态势基本上是:在社会领域,计划时期国家“家长式”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强势控制仍然比比皆是,国家(或政府)的“气场”极为强势;相比之下,学术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都很弱,学术(大学及研究机构)和社会(民间组织及社区)的“气场”都受到压迫,甚至自己“份内”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不了或做不好。“学术”和“社会”之间互动也非常之少。

但是,在上述大环境、大气候下,围绕“社会工作与管理”则形成了一个小环境、小气候。在这个小环境和小气候中,国家、学术和社会互动的情形是:具体而言,代表国家(或政府)的民政部门和代表学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北京大学就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达成了一个合作办学的协议,开始了“政治权力”和“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同时,民政部门发展社区服务,“政治权力”和“公民社会”开始有所互动。“学术”(大学或研究机构)和社会(社区)之间的互动也开始萌动。然而,即使在围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这个小环境、小气候中,国家力量的强势控制也丝毫不减。主要是因为民政部门有需要,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才得以进入北京大学。

在这一阶段,民政部刚刚恢复重建,崔乃夫推动的“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和民政理论建设需要学术理论的支持,在老一辈社会学家的推动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进入了民政部的政策视野。同时,社会学也在恢复重建,作为应用社会学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亟待发展。于是,民政部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拍即合。因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关节点”或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马甸会议的召开。

改革开放前30年中期在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下,国家、学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及互动的态势基本上是:在社会领域,国家的控制力的强势地位依然如故。当然,逐渐地,国家(或政府)的“气场”有所回缩;相比之下,来自学术的“培养人才”的力量和来自社会的“公民社会”的力量有所成长,学术(大学及研究机构)和社会(民间组织及社区)的“气场”开始发挥影响和作用。同时,学术和社会之间互动有所增加。

在上述大环境、大气候下,在上一阶段围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形成的小环境、小

气候继续发展,因此而形成的国家、学术和社会和互动的情形是:一方面,代表国家(或政府)的民政部门通过各项社会政策的发展,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非专业的“实际社会工作者”;另一方面,代表学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教育则抓住“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的机遇使这个本是“冷门”的专业教育出现爆发式的发展。然而,在国家和学术之间却没有因此而联系更紧密,反而因各自独立行事而导致了“渐行渐远”的现象。同时,民政部门发展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使“政治权力”和“公民社会”互动增加,但前者主动、后者被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倒是围绕社会工作与管理的专业教育,大学或研究机构与民间组织或社区之间,在“培养人才”和“公民社会”基础上的互动有所增加。

在这一阶段,对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大事件:其一,民政部门造就规模庞大的“实际社会工作者”;其二,社会工作教育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三,上海浦东组织民间社工机构并进行社工进社区的社会实验。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马伊里在浦东推行社会试验,围绕着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给了国家、学术和社会三方面力量一个整合的框架,因此才就有了后续的更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30年后期在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下,国家、学术和社会之间显示出理性化的互动态势:在社会领域,国家提出了“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进步理念,更加理性地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当然,国家(或政府)的力量依然强势,但其“气场”已有明显的收缩;学术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则显著成长,学术(大学及研究机构)和社会(民间组织及社区)的“气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同时,学术和社会彼此接近,互动频繁。

大环境、大气候的变化,使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小环境、小气候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一阶段国家、学术和社会互动的情形是:在上海市,代表政府的民政部门和大学、民间社工组织通力合作,使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民政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好司法的社区矫正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中共组织部门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民政部门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当然,国家的地位仍然非常强势,直接主导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意志更加突出。但是,以基层社区和民间组织来推进社会工作的做法得到了重视,政治权力和公民社会的互动日益增加。同时,大学或研究机构和民间组织和社区已经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伙伴关系的雏形。

在这一阶段,第一个重要事件是,在上海市,三方合作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开始推行“专业资格认证”。第二个重要事件是,国家在学术和社会的积极配合下,推出了“社会工作专业水平评价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使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一项国家认可的正式的职业制度,给了国家、学术和社会围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互动有了一个规范的整合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

研究结论将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国际经验相比较,可以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原因是其“跳跃式”、“非常规”的发展造成了制度安排上的疏漏,这与国家、学术和社会三方面的互动表现出的“非均衡”状态相关。

围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国家、学术和社会三方面互动关系的“非均衡”状态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国家强势但理性地趋向于良治法治;学术弱势但坚韧地体现着知

识力量;社会弱势但客观上在推动公民社会。

研究发现从以上的描述和分析中,可以得到以下的研究发现:

1.社会工作与管理的专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规律,违反规律则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应该分两步走——先强调“1.0版本”的职业化,即完成初级阶段的建设;再升级为2.0版本的专业化,即进入高级阶段的构建。

2.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要健康发展还必须补课,这包括:深刻把握社会需求,公益服务戒除功利,推进民间社工组织,专业教育联系实践,理论发展回归本土,职业资格公众认可,专业伦理严格遵守,国家提升专业权威。

3.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个领域、某项事业中率先实现。然后,再逐渐向周围扩散,形成“星火燎原”的态势。借用经济学中常用的“非均衡发展”的概念,以上的发展策略可以被称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非均衡实现”。

4.实现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目标,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国家、学术和社会应该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伙伴关系。从中国的发展历程看,当三方形成合力时,发展会比较顺利;反之,发展的势头就会转弱。这个规律可以概括成“非均衡条件下的整合优势”。唐钧(本文作者系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2.以民企之殇 管窥中国公权力迷局 篇二

这边,资本正在大举逃离实业。

那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俞敏洪对外宣称,很后悔让新东方上市,给大家开了个坏头。

听上去似乎不符合逻辑,却真实存在。

人民币升值、税收重担、原材料价格上涨、紧缩政策的倒逼束紧了民营企业家的生产欲望,也考验着这一群体的耐性与智慧。在“步步紧逼”的产业政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下注金融业。

民营企业想自立,却发现已撞得头破血流。国企正借着产业升级的由子在不同领域整合兼并,而政府则是这个利益链条的上层推手。

在众多行业内部,企业家“傍”官员,靠公权力上位,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潜规则。

寻租的蝴蝶效应,纵向地发生在中国年轻人的身上。他们正想着法子、不惜撞破头地挤进公家的门槛。

在中国,由于公权力的强势,对经济领域的介入范围越来越深入和广泛。“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民众俨然对中国高铁——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模式投下了不信任票。

改革关系民生,在经济领域,碎片化的修修补补并不能让积弊消除。

体制造成的障碍需要改变体制才能够破解。这是真正的核心,也是众多争议的焦点所在。

“苛税猛于虎”

7月23日,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陈志武,在自己的微博就中美两国财政收入做了番比较。2011年,美国财政收入为GDP的14.5%,财政赤字为GDP的12%。相比之下,中国财政税收占GDP的22%,赤字3%。如果美国税收也达到中国水平,财政赤字就降到4.5%,跟中国差不多。

陈志武认为,美国与中国财政状况之别,完全源于国富民穷与藏富于民之制度差别。

政府拥有庞大的财政收入的同时,只将一小部分用于居民福利支出,大部分用于投资再生产。由于税收过重、分配体制的不公,国企挤占了民企应有的待遇,使得民营中小企业处境堪忧。

如今,居民消费意愿低、民企举步维艰,这似乎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事实上,中国社会正遭遇一系列挑战。居民收入增长赶不上GDP增长,民生改善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就业、住房、社保等问题凸显,百姓普遍感觉国强民不富、幸福指数不够高。自2000年起,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目前这一数字直逼0.5,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日益加深。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2%。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9.6%;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4.5%。半年税收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相比之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与两者相差很远。据此前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

“中央财政收入增长这么快这么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明显滞后,居民收入分配仍然存在问题。”

有人指出,中国财政用于社保的比重只有15%左右,标准低、覆盖面小,跟不上城市化进程,广大农村的社保领域仅限于小范围试点阶段。而在一些欧洲国家,政府财政的50%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美国用于社保的政府财政也约占30%。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2001至2010年,我国投资率从36.5%升到48.6%,消费率则从61.4%降到47.4%,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5.3%降到33.8%,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在人民币升值以及为压制通胀采取的紧缩政策下,6月份的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34个月来的新高。

2009年,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生产能力过剩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更庞大的4万亿的投资。如今,通胀的势头非但没缩减,反而变得更加强劲。

与居民消费意愿偏低相对应的是,多个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很多企业因资金短缺,已濒临倒闭的边缘。

更有甚者,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提出,美国金融危机将于2011年再次爆发,今年下半年,中国企业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苛税猛于虎”和财政支出的分配不公,似乎可以概括企业和居民目前的窘境。

很多企业都在抱怨税收负担过重,企业一直在“微利”状态下运营。虽然民营企业是纳税大户、促进就业的主力军,但在市场竞争中,却屡屡处于劣势。早前央视报道称,一家物流企业跨省快递,几百元的快递费用,除去几十元的税费成本,落入企业腰包的只有十几元的利润。轰动全国的菜农事件,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高昂的物流成本,已让消费者不堪负重。由于蔬菜从田间到农贸市场过程中,人工环节多,每道税费环节加价10%-15%以上,蔬菜价格翻番最多达10倍。

中国的税制是以企业间接税为主,不论企业盈利与否,只要有交易,就要交税。而全国税收总额90%的税都附在各种商品的价格里,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对收入低的纳税者来说,他们要缴纳的税收占收入的比例比富人更高,长此以往,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对企业而言,获得各种税收政策支持的国企,在资源成本优势上就领先于多数民营企业。

独立学者刘植荣指出,在中国,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印花税、车船税等约占税收总额的10%,而其余90%的税收是通过企业征收上来的。这些税都要摊派到产品的价格上,最终由消费者缴纳。而含税后的企业商品价格提高,导致消费者对其消费需求降低,企业竞争力下降,不得不面临生存上的危机。

有专家称,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实际上在呼唤着一次全方位的财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直接协调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这将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成败。

除税制改革外,改善民企待遇、调整财政支出格局、国企让利,在民间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规范,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看,大部分沒有落到实处,给中小企业带来多少看得见的实惠,无法估计。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他们更青睐于大企业为他们创造的GDP,而忽略中小企业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只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富有,才能成就一个健康的强大的国家。

国企与“民”争利

“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竞争就像皇帝和大臣下棋,民企最终不敢赢。”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曾在公开场合指出,当前很多政策不是扩大而是在约束市场规模,但国企天生占有资源优势。他建议,减少政府干预,减少国有企业数量,应让市场逻辑发挥作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就在近日,震惊全国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中国高铁的“大跃进”发展,是与近十年来政府希望超高速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有关。

近几年来追求“超高速”增长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和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政府对经济过多干预与渗透,才是“7·23”动车特大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詹姆斯·M·布坎南曾经谈到,计划体制把效率优先放大到了荒唐的地步。它试图通过政府权力强制地集中资源,在整体社会消费和收入并不高的情况下,优先发展产业,发展城市。

在短短的几年里,中国的高速铁路不仅营运里数、在建里数全球第一,旅客的运送量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高铁这种“超高速”增长,不是建立在新的市场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政府向企业注入更多的实质性资产,以及政策性资源的基础上;是政府以过度使用种种资源为基础来实现的,比如说,信贷资金的过度使用、土地资源过度使用、高速铁路各种技术过度使用。

随着“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深入调查,一家隶属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的二级国有独资企业浮出水面。由于该公司提供的信号设备在事故发生时“原本应该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这一小小的故障造成了此次两辆列车追尾、伤亡200多人的惨烈灾难。事故发生前,这家公司的信号设备产品已遍布中国的多条铁道线路,其官网宣称“产品在国内高速铁路列控市场占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更有媒体指出,为高铁提供信号设备的供应商之一,辉煌科技是高铁检测系统和防灾系统的垄断公司,其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防灾系统和无线调车系统在高铁中都占据极高份额。其生产的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被广泛安装于国内的4000多家火车站,用于监测火车运行状况和火车运行环境。

根据辉煌科技2010年年报,由其提供的铁路信号微机检测系统在整个行业拥有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有证券人士预计,该系统有望在2011年将份额提升至60%左右。

一条深藏在中国高铁行业内的产业链浮出水面。无论此次事故是否由信号监测设备引起,铁道部实行的严格的准入制,缺乏广泛的公平竞争,将很多民企拒之门外。

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能提供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厂商并不多,除辉煌科技外,其他厂家主要有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上述四家公司占据了整个行业近50%的市场份额。

除技术外,这些企业的赚钱秘诀在于他们在业内的垄断地位。

就在传统行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备受银根紧缩和通胀压力的困扰之时,国有大中型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

7月,国资委公布了央企上半年经营情况,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6874.6亿元,同比增长24.2%;累计实现净利润4571.7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部的数据显示,1到6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9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56.8亿元,同比增长22.3%。

就在同月份,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有61家公司进入排行榜。这61家公司多在石化、电力、金融、钢铁、电信、交通运输等领域,去年总收入289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7.8%。而这其中,只有深圳华为公司和江苏沙钢集团两家是民营企业。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银根又再次紧缩,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感到难以为继。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他们对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甚为敏感。据相关人士估计,目前40%的温州中小企业在年底会处于半停工状态,如果外部环境和政策方向在下半年没有发生改变,那下半年半停工的中小企业将会增加20%。

相比民间投资领域有限,一些垄断企业正在不同领域进行扩张与整合,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今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1至2年内,“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業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而三家企业分属央企和当地国企。稀土分离,曾是一个由民营企业绝对主导的产业链环节。相关稀土政策发布后,民企中的一部分已被央企收编,不达标的企业则面临关停的命运。

煤炭领域,内蒙古近日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提出从2011年到2013年底,通过兼并重组,全自治区煤炭企业将从现有的353家减少到80至100家;并规定,2013年底,生产规模在120万吨以下的煤炭生产企业将全部退出市场。中小民营煤企只能尝试内部联合,并引进资金雄厚的投资者的方法与央企抗衡。

无论是对市场价格的干预,还是政策性的占有资源、对倾向性行业或企业注入资源及政策性资源注入,都表现出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来越深。

《人民日报》曾就此发表文章呼吁打破国企垄断。文章认为,垄断的存在,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终也将导致相关企业失去生机和活力。

“是该到了深刻反思这种发展方式的时刻了。”

当公权力可以被经营

杭州巨贪“许三多”案判决后,有人评价其像一个企业经营高手一样,用投资管理这一套经营着他的贪腐事业。

如今,持有此类思路的官员不在少数,在中国公权力日益强大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家选择顺势攀爬,与腐败官员狼狈为奸。

中国“富豪榜”一直被戏谑为“杀猪榜”。胡润,这个“混在中国15年”的英国人,起初制定中国富豪榜——“胡润百富榜”时,周围一直充斥着恐惧和威吓。排行榜的发布,等于将这些商业大鳄推到风口浪尖。有些企业家怕“树大招风”,而有些害怕被官商勾结的旧账重提。

与国外富豪多为草根商人不同,如今中国的富豪家族包括三类人,白手起家的草根企业家,从体制内起步的红顶商人和坐拥深厚政治资本的红色商业家族。后两者在中国富豪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靠权钱联姻得来的权力资本,日益被人诟病。官员腐败、权利寻租,让市场失灵,加大了企业经营、创业和就业的公关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和创业的效率。有政治背景的企业家族,在一些需要大资产及政策扶持的特殊行业占尽了先天优势。这使得普通公民创造财富的途径越来越狭窄。

据媒体调查,“如何实现官商分离、与‘公权力’切割”,86.5%的受调查者认为这是对新富家族发展最大的忧虑。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查出闲置房地产用地2648宗,面积11944公顷。如果把这些土地换算成实际商品房供应,以平均容积率2、每套住房90平方米计算,将会增加270多万套住宅。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方面以土地供不应求作为房价畸高的理由,一方面又暗中勾结大行做圈地囤地的勾当。

有些高管退休后,一扇“旋转门”也随之开启。有媒体对2010年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高管进行筛查后发现,有34家上市公司共聘请了23名证监会前官员担任高管。公职人员离开政府后,到企业谋职,并通过在政府中供职时所掌握的资源、信息或人脉的影响获益,这本身就催生了腐败和不公。

如今,风水成为官员与商人之间交往和沟通的一种媒介,一种新型的腐败正在悄然滋生。一些商人和官员通过风水师这个媒介,承上启下,左右逢源,形成了一张紧密的政商关系网。某位风水师对媒体谈到,其实干这行要讲来钱最快的,还不是靠给人占卜官运,而是参与建筑设计或者城市规划。一些单位领导特别迷信风水,如果被请去看风水,一次收取3到5万元的咨询费会很轻松;还有的单位干脆通过周易学会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堂而皇之地聘请风水师当设计顾问,而一年的顾问费会高达10万元甚至50万元不等,而划款的名头则变成了规划设计费。(《检察日报》2011年7月)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担忧,中国经济正在私有化。除了靠竞争发展起来的私有经济外,还存在一个静悄悄的、围绕权力发生的私有化。有少数人靠寻租、官商勾结积累了几十亿、几百亿元的资产,这与改革早期以竞争为主导的私有化的方向是相反的。

“在全能政府制度下,特权家族将成为经济的主体,寻租将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家族企业为求得政治荫庇,以各种经济或者非经济的手段拉拢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储小平教授谈到,“在特权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民营家族没有生存的空间,他们或者勾结特权人士成为特权家族,或者逐渐式微并死亡。”

国外为防止商业大族的事实上的世袭与垄断,往往对富人征收高额的遗传税,从而将财富变相分流给大众。同时规定,官员担任了一定层级的政治职务之后,其家族成员就不得再从事相关商业活动。而在中国,在此领域的制度制约仍属空白。

当公权力越来越庞大,寻租之风就会越来越猖獗。

乾隆中期年间(1766年),朝廷财政税收为4937万两银子,这相当于205万普通北京人的收入。只要205万个北京人的收入就够供养盛世时期的乾隆政府。而如今,政府拥有的国有企业资产、公有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的增值比财政税收更大、增长速度更快。当代中国官民比例之高也令人咂舌。官民比例在唐代是每3927个人中有一个官,而今天是30人中就有一个当官的,甚至个别地方已经达到了每9个人就有一个官员(陕西某县);与中国相比,美日欧等国的官员比例1比几百。在人才大量浪费的基础上,寻租之风盛行,公平和效率也无从谈起。

据相关专家估计,2007年,企业除了向政府各部门正规缴纳税外费用外,用于支付由于行政管理、审批、监督、执法等方面寻租设置发生的费用,在数千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多的公职人员从审批、许可、收费和处罚的过程中获取了巨额的灰色收入。

人民网强国论坛里,有人愤慨陈词,官商勾结、官商一体、垄断经营,改革成了权贵阶层独享的饕餮盛宴。中国的改革不在权贵阶层的饕餮盛宴中爆发,必将在权贵阶层的饕餮盛宴中毁灭……

年轻一代的权力寻租梦

面对庞大的公权力,有些人在寻求稳定的同时,更做着权力寻租的美梦。

国家“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年轻一代,在缺乏安全感、未来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中,争先恐后、千军万马地挤走公务员这座独木桥。

中国的公务员考试人称“国考”,近几年这一股热潮持续升温。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于2010年12月结束时,最终报名人数达到1415138人,最热的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盛况空前。仅厦门海关国家公务员考试4岗位报名者就有数千人。

由于近年就业形势严峻,在中国的青年一代心中,公务员已成为多数人提升价值的发展渠道。他们是国内的优势群体,工作、收入稳定,有很高的社会认可,与企业相比,纳入政府体系的公务员拥有更多社会保障,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到住房公积金,还有生育保险、各类津贴,所有保障体系都使他们高枕无忧。同时,公务员竞争淘汰机制的形同虚设,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求安稳,“国考”持续高烧不退。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俄罗斯。

“现在的青年人都希望能快速成功。他们想成为银行家或演员……但老实说,我担心的是另外一点:我们国家的青年人特别想当官。这让我很不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7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来自奔萨州的企业家时突然这样谈起了本国青年人发展和就业问题。

最近,在俄罗斯“社会舆论”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公务员在最热门职业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众认为国家公务员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超过一半的18岁至30岁被访者认为“当公务员比经商好得多”。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公务员是“优先考虑的职业选项”。

不光只是稳定,“青年人热衷于成为公务员……因为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腐败。”梅德韦杰夫一语点破了其中的玄机。

寻租——在当今社会中影响力最深远的潜规则,正步步吞噬着年轻人的价值观,他們看到,“有些人付出很多劳动,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为了成功,企业家需要10年、20年、30年的艰苦努力,要一分钱、一分钱地攒,才能把生意做好。而在坐标的另一端,即使是一名级别很低的公务员,只要收取别人的贿赂,也能将生活过得很好。”

在权力不受制约的时候,公务员的聪明才智不会用于服务社会,而会大量用于为个人寻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就公务员报考做过分析,“从2010年国考报考部门的考生比例看,国税系统、海关部门成为最热的报考方向。135万报考者中,报考国税系统的40多万,报考人数最多;第二位是海关系统,有30多万,这两项加起来,占考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气象部门、铁路、中央编译局报考人数就很少,中央编译局招不到人。这一现象背后,是众多大学生对掌握社会财富再次分配大权的向往,寻租潜力决定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方向。”

部分大学生放弃了能够为社会创造直接财富的创业,转而希望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来获得利益,这样的心态令人担忧。

近期,人民网推出调查“您如何看待公务员热?”。截至7日22时,共5412人参与了此项调查。其中79.3%的网友表示“过分追捧暴露社会发展不均衡”。

同时,一份针对全国2000所高校发放的20万份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0.9%。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80%来自亲友资助,仅4%获得风险投资,2%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我们知道,一个人选择创业,是要去创造价值;而政府的职能是进行收入再分配,不是价值的创造。当公务员的收入严重超出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就会扭曲正常的劳动分配关系,制造出新的社会矛盾,严重违背了公平分配原则。

追溯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到企业成就自己的事业,活跃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如今,时过境迁,创业的代价高企,为规避风险,大量人才回流政府机关,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从而影响社会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公务员热”是政府权力畸形膨胀的产物,从而让国家这个生命体的生命力枯萎。

这个社会病了。

3.从佛教造像艺术管窥中国美学精神 篇三

从佛教造像艺术管窥中国美学精神

佛教艺术在中国传播、繁衍将近两千年,其中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及文化传统,自然会有许多调适之处.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并折射出典型的中国美学精神.

作 者:李智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刊 名: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AITS INSTITUTE年,卷(期):“”(1)分类号:B83关键词:佛教造像艺术 中国美学精神 世俗化 中性化 融合性

4.论中国律师职业之发展 篇四

从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依法治国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社会整体法律意识都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法律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相应的,随之兴起了法学大热,各个大学的法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中国,学习法学并不代表着可以成为律师,要想成为律师必须通过被成为“第二次高考”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这个考试不知将多少人挡在了律师大门之外,不过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想要了解中国律师这个职业,就不得不讲述一下中国律师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就有状师一职,他们类似于现代的律师,他们为有钱人打官司,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状师工资优厚,但他们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尤其被普通百姓所厌恶,鄙弃。中国当代的律师不同于古代的讼师、状师,是根据1954年宪法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1954~1956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律师协会和法律顾问处,初步开展了律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56年以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展开,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一度中断。尤其是在66~76年的10年文革中,宪法和法律随意被践踏,社会一片混乱,中国法律职业凋零,律师职业名存实亡。后来直至79年开始逐渐恢复。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对新的律师制度作了系统、详尽的规定。根据暂行条例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其任务是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并于2001年12月29日和2007年10月28日两次修订。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现代在我国的律师是指经过一定方式取得司法行政机关授予的资格,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专业人员。或是接受国家机关、企业、团体或个人的委托,或者经法院指定,协助处理法律事务或代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法律专业人员。从2008年6月1号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律师法对律师职业性质作了重新定位,除首次明确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外,还特别强调“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中国律师职业的分类

专职律师

专职律师是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后,领取专职律师执业证、专门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员。兼职律师

兼职律师是指法学校(系)、法学研究单位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律师执业证,不脱离本职工作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实习律师

实习律师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没有律师执业经历,领取实习律师证后,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人员。

律师助理

律师助理是指法律专业毕业,未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专职在律师事务所从事辅助工作的人员。律师助理不得单独办案。公职律师 公职律师是指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供职于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或经招聘到上述部门专职从事法律事务的公务人员。公司律师

公司律师是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不脱离所属企业,专职从事本单位法律事务工作,经批准领取公司律师资格证的人员。

三、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律师业竞争日益加剧。不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律师人才的紧缺,目前中国律师业虽然只有15万注册律师,但是在当今中国从事与律师相关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几百万律师在为他们的亲戚、朋友提供法律服务。面对这样庞大的律师队伍,可以说,律师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中国的优秀律师、资深律师、成功律师的数量仍是有限,而且缺乏上升或晋升的机会。中国律师业的职业环境在恶化,律师职业的社会环境、司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律师将出现分化和挑战。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中国贫富差距拉大,必然造成中国律师贫富差距的拉大,为富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会越来越富,为穷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会越来越穷。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律师纷纷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仅北京市律师的人数就已达 1.5 万人。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纳了全国律师人数近一半。北京市几乎 1/3 以上的律师来自于北京以外,上海律师中来自北方的律师数量比例可观,深圳本地律师则寥寥可数。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律师的区域竞争,依然为传统的诉讼业务及法律顾问业务,非诉业务相对不发达。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地区的律师外流现象非常严重。

四、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国作为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利益冲突繁杂、经济要素活跃、商贸交往发达,相应的合同行为、合同纠纷及其它类型纠纷也层出不穷。这些情况,使得法律服务的介入成为需要,同时也为律师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以知识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地位则不断上升,并在当今社会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而知识产业的聚集效应,使得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律师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将会如鱼得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之间的联系度日趋紧密,一个产业的兴起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大力发展的旅游、文体、传媒、演艺、娱乐、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都具有产品无形化、分工专门化、交易复杂化、需求人性化的特征,必然渴望得到律师行业的法律服务支持,这必将带动律师行业的快速发展。

五、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1、律师的“市场准入”。中国很多律师是从原来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者发展而来的,门槛比较低,只要求具备法律专业的专科以上和其他任何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均有资格参加考试。所以导致现在的律师队伍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对于法律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研究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律师队伍中平庸的律师很多,而真正能处理一些涉外案件和国内的一些大案要案以及专业化的律师可说是屈指可数。

2、律师制度的发展。中国的律师制度其真正建立和发展只有20多年,而且与律师制度发展相配套的各项其他制度和全国的整个法律发展氛围也是相当的欠缺,所以发展相当地缓慢。

3、律师队伍的管理。中国律师只要通过统一司法考试,在律所实习满一年,就能拿到律师执业证,基本上也就能参与各类法律业务的操作和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参加各类诉讼、仲裁等等。

4、很多律师为了金钱,不惜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去为有钱人为虎作伥,严重忽视了广大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使中国的司法界腐败之风日盛,社会的不平衡加剧,广大的劳动群众在法律面前处于劣势或完全无权的地位。由于经济影响力对社会的不断渗透,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天性的驱动,律师职业日趋商业化,并出现极端商业化的现象——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漠视律师职业的“公共责任”。很多没有良心的律师宁可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也不愿办理非经济类的民事案件,宁可办理标的大的经济案件,不愿办理小额的经济案件,宁可办理小额经济案件,不愿办理行政纠纷案件以及刑事犯罪案件,宁可为金融、投资等大公司担任法律顾问,不愿为小型企业及一般百姓做法律顾问。这里充分体现百姓生活矛盾的相邻权纠纷、人身权纠纷等缺少律师介入,并且最能体现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矛盾冲突的领域——行政诉讼纠纷,律师不愿涉入,《律师法》中强调法律援助为律师的法定义务,而实践中律师对法律援助案件却互相推诿,彼此之间都不愿意接受,还有更甚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律师”成为了“财团律师”,甚至成为财团或金钱的附庸。近些年来,不断出现农民工辛苦了大半年却收不到工资的现象,但却没有律师去帮助他们,使得他们只有采取非法的手段去讨要工资,这就是当今律师界日益商业化的最好证明。穷者无钱,无钱使他们无权利,无权利就使得他们更穷,这就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颗毒瘤。

5、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律师参与政治的渠道和途径较以往大有增加,如:律师进入人大、政协等机构,参与立法讨论、修改等,但总体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从我国律师制度的现状看,律师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无论是律师的行业管理组织或是律师个体,在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方面,并不具有比一般社会公众更优越的制度条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律师的存在理由尚未提升到制度功能的层面上来,仍被视为与公共权力无多大关系的一般社会职业而已。律师的收入高但社会地位并不高。权力机构排斥乃至歧视律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6、从理论上说,公、检、法、司虽然各自分工不同,但都属于法律职业群体,大家围绕法律开展各自的工作。因此,如果相互之间对共同遵循的法律规范缺乏法律学识的认同,那么互相之间必然难以沟通,无法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甚至各法律职业者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而歪曲法律,进而影响司法公正。就我国法律职业群体的相互关系看,立法上仅仅写明了公、检、法三机关的分工配合制度。司法实践中,律师意见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律师的人格没得到充分的尊重,甚至出现律师在执业中被赶出法庭或遭非法拘禁的情况。律师缺乏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法律职业者沟通的条件。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法律部门任职资格不同,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彼此学识背景的不同。因此,大家虽同为法律职业人,彼此却对法律的价值缺乏必要的认同。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尚未形成,律师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法律沟通尚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障碍,律师仍被排斥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之外。

5.影响中国发展的原因之我见 篇五

影响中国发展的原因之我见

班级:B1003193班姓名:李华武学号:1100319064 摘要:中国近些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速度,那么影响中国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的认知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内在情况,综合分析了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贪污腐败;CPI;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人口老龄化;

中国已不再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她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超级大国,一个正在书写世界经济历史的大国。如果说过去一个世纪是美国世纪,那么本世纪似乎应该是中国世纪。--------------欧洲政策中心的创建主席科洛斯克

一. 中国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外搞封关自守,拒“资本主义经济”于国门之外,对内则实行计划经济,导致了法制的破坏,人权的践踏,文化的凋敝,经济的混乱,中国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这段时间,同处于战乱结束的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纷纷崛起,只有中国仍旧踏步,等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差距已经明确的摆在那。随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开放的方针被确立。从此掀开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改制度,立新规,回归常识,回归到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上来。由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经济奋起直追。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也越来越高,从2005年起,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占据14%以上,并逐年提高,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位。

二.中国发展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是伴随着这些发展,中国也出现了各种各样无法摆脱的问题。

第一.中国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统一分配,人

们的所得虽然不一定是合理的,但是,仅从个人来说,差别相对较小。自从走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先富带动后富”的策略,如今,整个社会里,中国开始走向两极分化。国内外所有经济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0.45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国家统计局前期公布的数据也表明,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也显示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贫者愈穷,富者愈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中国社会的矛盾也日益增加。

第二.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将导致国家的发展趋向回落。改革开放前以及初期,中国大学

里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也严重下降。2009年一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文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说,10年前他已在中山大学做过不完全的调查,“当时城市大学生已占90%,现在估计只会更多。”城市的迅速发展,消费的迅速提高,大学的消费水平远远超过农村的收入,大部分地方都无法支付而选择退出,再加上就业压力的不断提升,大学毕业后,农村学子的就业也无法给他们保证一个更好的出路。此矛盾在未来的发展将持续影响着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均,如此延续,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何时才能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否仍旧处于正轨之上?另一方面来说,但从社会平均基因的角度来说。我曾读过一篇论文,作者认为,社会的聪明基因分配时合理的,即农村和城市都有各自的比例,只有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一起上大学,才能保证社会的聪明基因。如今,农村大学生的减少,将使社会充斥了更多的城市大学生,而他们所携带的聪明基因不够使整个城市进化,长久以往,整个社会将会“变笨”,我深以为然。

第三. 蔓延的腐败问题也日益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之中。近些年来,社会上涉及的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等问题日益增多,所涉及金额之大均令人发指。如此显著的现实,让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均有不足,这必将严重影响政府的政策执行等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高官身价都很高,其资金来自于何处?中国公务员的工薪不高,但是年收入在中国向来居高不下,其内中玄机想来大多数人都有耳闻,如此社会,是发展动力何在? 第四. 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这一现象肯定会使中国未富先老。改革开放前,中国以“人

多力量大”为口号,虽然加重了中国的负担,但是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

李华武影响中国发展的原因之我见

力军。随后的计划生育,使得中国的生育率降低,虽然减少了总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同样降低了青幼年的比例。预计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将从2005年的7.6%增加到2025年的13.7%。人口老龄化将使就业年龄人口(15—64)岁的相对比重从2010年起将有所下降,这部分人口的绝对数字将从2015年开始减少。如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必将之后。

第五. 过度的工业化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知识经济更多的要依赖于

服务机构的发展。中国现在的快速发展,更多是工业的发展,由此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式,将在以后的时间里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六. 过度依赖国外投资。中国经济的发展,比较重视吸引外资,这使得中国经济有了快

速发展,但是这也使得国内经济比较脆弱,使得中国企业在跨国企业面前显的竞争力不强。

第七. 能源依赖和环境污染。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对资源的高度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曾经崛起的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现在的现实情况是,国际资源都相对紧缺,中国没有那么多时间走这样一个完整的周期,中国应该提前审视自己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这也会影响中国发展的脚步,但是长久来看这是有利的。中国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河流和湖泊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至少6000万人难以获得足够的饮用水。空气质量方面,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16个。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第八.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国内CPI过高,已长久超过安全指标。物价水平特别是食

品价格的水平呈现出迅速攀升的态势。这让占中国人口70%的中低收入人群感受强烈,也进一步推高他们的储蓄意愿。央行公布的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过去多年,不止是过去两年,也许是过去十年,货币超发。因为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期,它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首先是资产价格,房地产的价格、股票的价格居高不下,接着发生的就是从去年开始显现的CPI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温和的通胀水平,达到了5,甚至是5以上的水平。过度储蓄和消费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脚步。

第九. 国际社会,曾经或仍然有几种论调流传,即“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曾经

国际上悲观的认为,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整个世界都将挨饿。但是中国的努力,中国的现实像世人证明了,中国的实力。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一度被人们

所怀疑,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如今国际论调已渐趋平静。但是如今国内人们信心不足,国内反而泛起了“中国崩溃论”的流传。而对于“中国威胁论”,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此论调却一直广为流传。犹以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对中国始终抱有敌视态度,他们采取各种方法来侵入中国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谓“中国威胁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影响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必将走向军事扩张的道路;“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社会造成影响。这些论调在西方社会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的流传,对中国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 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中国的发展脚步不能停下,可是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不是想想就能做好的。中国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这么多矛盾,怎么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克服这些难题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将又是一次改革,而改革总是伴随着疼痛,只是相信我们中国一定可以克服这些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分别对待。

第一. 中国要和平崛起,也必须和平崛起。中国这些年的崛起之路已经让世界感到了震惊,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深以为威胁,为了给自己一个崛起的机会,中国必须做好外部工作,进行和平崛起,决不能走武力扩张的道路,当然这和中国一贯的作风不符,相信不会出现。

第二. 中国国内的教育制度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中国应该继续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不是一直空喊口号。中国的教育资源需要进行一次新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需要由国家出面来进行重新分配,而不是等待着市场的自由控制,不然只怕有一天大学校园越来越难见到农村的孩子,社会至此,何谈一国的繁荣?

第三. 社会制度的变革。在我国,监督管理机制不成熟,使得社会上贪污腐败行为非常严

重,而且一旦出现皆是巨款,至于滥用职权行为更是不可胜数,如此社会,何谈繁荣?就算繁荣,其背后也终究隐藏了无数的黑暗。国家的税收,国家的情况不够透明化,人民虽有法定的权利,却未见有何真正意义的使用,如此,可能称为公平?一个国家的发展,人人有责,可是机会在哪里?人微言轻,只是怎么样改革还需要有志之士提出些可行的方案。

第四. 社会福利机制的完善。中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使得社会必须要对这部分人负责,李华武影响中国发展的原因之我见

福利制度的完善对社会的安定有很大作用,也会增加人们的国家归属感,使得人们更加努力。

第五.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国际资源的相对紧缺,使得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那种

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中国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们只能走发展中保护环境的策略,或许这会影响中国发展的脚步,但是长久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只是这会伤害投资者的利益,怎么样进行协调将是一个难题。

第六. 中国经济发展相关控制。中国的CPI指数长久过高,对于维持稳定不利,储蓄过高

6.当代中国水墨画发展之探析论文 篇六

摘要:本文所说的当代文化是指在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下,人们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就我们生存的地球而言,此时所发生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行为从本质上说都离不开当代的制约,所谓的前卫只不过都是天才人物们立足当代所作预言式的一种尝试行为和表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各种文化的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观念及形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努力探讨全球化与当代文化包括本土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促使许多艺术批评家作出各自的表述。在中国,这种表述的角度和层面,影响着对中国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判断,针对中国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意义,部分学者认为它在观念上、形式上跟当代文化不相吻合,属于一种“落伍”的艺术形式,无法溶入当代文化潮流之中。其实这种看法在于他们都是以国画本体外形式为视角的。对中国水墨画的认读,如果从另外一种层面或另外一种角度来观望,仍然是有商榷的余地。

我认为,如果我们赞同汤因比的观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潜台词就是,当代人是按当代的观念和文化思想来解释历史、阐述历史,并不能真正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我们对中国画的观望和判断角度,也就是说我们是站在什么样的语境来对中国画的理解和表述是显得极为重要的,说白了,是选择用什么样的语汇和方式来理解当代中国水墨画。这种选择对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画的创新是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经常有人在谈论中国画的创新和守旧、形式和语言、观念和文化,所有这些,说到底就在于论述者的角度问题,无所谓对和错。我们是希望站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也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对中国画的发展作一个评判。

董其昌可能是从中国画的某些笔墨造型和产生地域来区分南北宗,他观望的角度是文人或者个人化的东西,如个人的“逸”气等,其评判处境是在他所处的时代发生的。人们常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的理解是从笔墨的角度来反映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如果从一种历史存在来看笔墨的新与旧,我们可以说笔墨形式自身语言本身并没有多少文化内涵,可问题在于中国画笔墨运作潜结构中,跟个人本体上有一种内在联系,它几千年来是在人的人文基础上发展衍变进而程式化,虽是一种表意的形态,但笔墨传出一种超越笔墨之象且具有某些精神性的东西,讲笔墨又不讲笔墨,构成中国画一种奇特的现象,表面上看没有精神涵盖,可骨子里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中均有一种共识――心性和灵性,由笔墨而构成的中国水墨画变成了心性的流露。与装置艺术比较就可以发现,装置是一种外在思想的结果,讲究过程和存在,引发对某些方面的思考,也许思考范围与社会现象思潮密切相关,而在中国画中,笔墨运作乃至画面心境的表现仍是对人本体的一种思考和表达,是人心营构之象,其理论是心性不为物滞。不同的文化认读,会造成不同的角度和判断并影响到结果。也许会有人从艺术家个人面貌上,同时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观望中国画的发展,比如我们从徐渭、八大山人到石涛再追至齐白石理出一条线索,从他们各自的面貌看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寻找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大部分画家与他们之间的差别,也可以找到他们对新旧的阐述手法和艺术文化观念。因此我们所说的新与旧就当代而言,如果没有限定的角度,我认为是毫无意义的。新与旧只能存在于美术史的相比较,就中国画而言,就是当代也要从美术史上作判断。

那么阻碍中国画发展的障碍是什么呢?我认为正因为一千年来中国画的顺利传承,历代艺术家们从技术上丰富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巧,学习领会和表达这些技巧就须花费毕生的精力,笔墨的表现范围和形式就须多少人去钻研、学习、发展,并从样式上丰富我们的美术史,而这些相对于中国画来说还是很小的一部分,这是其一;第二,中国画在笔墨上存在着一套与之相符合的语义,它经过历代的`阐述已形成完整的理论,它从作品客体、艺术家本体及欣赏者三方面相互形成一种互动的状态。这套理论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因素。比如说,意在笔先对中国绘画和书法都是一种硬伤,它限定了一种思维模式,再如得意忘形、得意忘象,无限制地推崇玄学中的“意”,提高了个人的主体性,把一种审美主体付之虚无缥缈的东西,使观者理解的天地无限放大;第三,在作品笔墨中就可以窥视艺术家本体的某些性情、趣味,而这些正是中国画被中国大众欣赏和体验的客体,于是继承和发展笔墨所蕴涵的语汇成为中国画家们的首选,笔墨所附载的精神性元素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以中国画要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进行变革,单从笔墨的层面上就会遇到阻力,形象地说,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俩都说不到一起来。笔墨是中国画包括书法的限定词,如果没有笔墨,能否准确全面地描述中国画这个约定俗成的艺术形式吗?能进入中国画所谓的境界吗?上海一位艺术家的水墨装置,虽然用国画作品包裹茶具等,只能说里面有中国画的元素,并不能涵盖中国画的文化语汇,只不过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和语汇来表达一种当代文化里中国画的境遇。归类和艺术形式的文化语汇虽是两码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相离甚远。

中国画在制作绘制过程中,艺术家个人心境通过笔墨投射到画面,同时由于尚意理论的引导,把生命人格的观照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相互交错在中国画的表现和制作过程中,把审美层面从笔墨形式转换个人人格的张扬,同时反过来对笔墨进行渗透,艺术家和欣赏者共享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而艺术家个人情感的私密性被一定程度的侵入。既然中国画里蕴藏着生命人格,那么中国画还能远离人文内涵吗?虽然全球化冲击也使中国画人文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受挫。中国画注重个人的人性、人格,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人文意义,问题在于它是私密化、个体化的,而没有社会现实的普遍意义。在中国画中,内容只是一种载体,这种载体的意义被赋予笔墨、赋予个人,这也说明了人物画在中国画体系里发展缓慢的原因,且是主要原因。中国画关注人文的东西,并不需要通过人物画来表现,举个例子说明,郑板桥可以通过竹子、通过文字叙述来表达他的人文关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书画印的组合,通过形象视觉表达只是其中之一,诗文同样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西方文化界在解读中国画如单从视觉画面的层面上来观望,也许会认为陈旧没有变化,郑板桥只是画简单的竹子而已。西方文化界是站在他们自己认为的国际文化语境里来解读中国本土文化,多元文化共处经常是作为一种托词。中国艺术家们常站在传统笔墨的角度来探讨所谓的丰富和美感,意境的塑造使中国艺术家对传统生存环境有一种怀古的情愫,回归自然是情怀,作为心境是不错,但如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诸如环保、自然与人的关系,它只能交错其中的一部分。自然之道的张扬,讲究虚空的观念,使中国的自然坠入虚静,更多与个人自我表现有关,与整个社会生活无关,以此来显示人格的东西,因而无法进入当今时代文化潮流中。

制作材料也是限制中国画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多种材料的运用、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当代生活中是极为普遍的,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画材料一千多年来,变化甚小,如果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单单靠架上绘画和纸上作画是无法承受表达复杂社会文化主题的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文化的重负就突显出来了。我在故宫看到中国皇帝书房所悬挂的国画和书法作品时,我想,在糜暗的光线中,在狭小无灯的环境里,国画和书法的亮敞和山水意境的表述,对环境及所居住的人而言,从视觉到心灵都会有一种无法言明的冲击力。但随时光流逝,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电灯出现了,电视出现了,各种诱惑视觉媒体出现了,伴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艺术形式的改变已是必然的,要求中国画的发展同样是无可非议的,而且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其实已是可有可无的了。虽说早期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艺术被边缘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再也不能把艺术视为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它现在只是人们与世界沟通的且微不足道的一种工具。心灵的交涉更多地让位于其他形式的交流。

与中国画的对话方式,必须探究中国文化哲学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欣赏中国画必须立足于个人本性品质,感悟个人品性,由此引发的心境问题也是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国画的共享和私密,中国画的个体性,中国画面所呈现的境界,中国画的特殊语汇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观望的角度。西方文化人士观望中国画与我们在某个层面是相错而过的,我们的境遇和他们的境遇不尽相同,虽然他们已从现代走进后现代,对艺术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针对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已更着重于关注疑问性且带有全球普遍意义的东西,更着重于相互之间的对话和精神涵义,有学者认为:“在西方语境下所具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性和解构性的文化研究,在运用于东方语境时会不会与传统的文学研究形成对立?”(王宁,),对人的关注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解决了,不过我认为他们只关注于人性的复苏,很少从作品中关注艺术家的本性直至人类普遍的情怀、情感,再者,由于中国画对人的关怀曲折地暗含在山水、花鸟之内,不象他们直露地通过人物形象表达出来。因此参照系不同,比较就会困难些。在当代,西方艺术家们关注社会文化主题,直接沟通当代,中国不同,中国画可能还会保持一种传统――曲折地、象征地来关注社会文化主题,中西在当代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已取消艺术的精英性,变成消费品,而我们还保持原样。按照艺术的发展逻辑,我个人认为从来没有单线条,经常是多元并进,虽然封闭性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但如道家所言阴阳祸福相互轮转,是好事是坏事,也难说得清。后现代艺术社会学的东西太多,个人独特的体验能否近距离跟大众亲近,是是非非,艺术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但中国画不能承受如此之重,这是绝对的――因自身的形式及文化。对当今社会文化主题的感悟对话――我认为可以留给其他媒介形式或新的艺术形式,我们只能在知学致远范围内推进中国画的发展,在发展中强调中国画新的观念性。各个层面都要求直接对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变化与停滞永远是相对而言的。

7.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篇七

历史上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因素之透视

中国的科技在古代曾领先于世界,但在近代远远落后了.学界关于其原因的`探讨,给出了立足不同角度的许多说法.本文将其中的主要结论归纳了七类,认为必须用系统方法分析该问题,并遵循系统论原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特点,指出:长期封建社会制度是阻碍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作 者:厚宇德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物理系,浙江临海,317000刊 名:科学学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年,卷(期):200220(3)分类号:N09 G301关键词:五行说 语言 原子论 系统论 层次假设

8.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篇八

时间: 2009-12-01 15:31:34 | 文章来源: 中国工程机械银网 挖掘机历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永恒不变的焦点,皆因其具有复杂制造技术和内部结构、投入产出比高等特点,长期以来挖掘机所配套的关键液压零部件技术被欧美日韩所掌控,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挖掘机产品上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然而,近年来国产挖掘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步攀升,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挖掘机生产商在不断壮大。。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三届挖掘机年会上,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秘书长陈正利在做挖掘机行业发展报告中,对于我国挖掘机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和判断,这为行业企业把握未来挖掘机发展方向起到重要参考作用。以下本网编辑重点围绕年会中提到的挖掘机未来八大趋势进行浅析,希望引起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1、五年后,国产品牌占有率提升至50% 中国挖掘机市场本土品牌弱势状态将逐步改变,预计五年后本土品牌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将升至45~5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尤为迅速,以工程机械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液压挖掘机为例,1993年我国液压挖掘机总销量为2,349台,15年后的2008年我国液压挖掘机的总销量高达83,000台,15年增长35倍。我国开始研制、发展液压挖掘机产品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自1967年至1977年,这10年我国有少数几家工厂开始研究,开发液压挖掘机,通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少量规格的液压挖掘机获得初步成功。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国产挖掘机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均难以满足大规模施工作业的需要。80年代初,我国部分挖掘机主机生产商先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液压挖掘机制造技术,通过历时数年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移植,产品产量逐年提高,由于国内长时期不能提供高质量和高性能的基础配套件,行业发展速度缓慢。1995年开始,我国挖掘机行业掀起了一股声势很大的合资浪潮,先后在中国境内建立了十几家合资、独资挖掘机生产企业,短短几年,外资品牌占领了中国挖掘机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本土挖掘机生产企业认真学习并接受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在挖掘机制造技术、企业管理、产品销售和服务方面狠下功夫,将市场压力转化为动力,以三

一、柳工、玉柴,山河智能、福田雷沃等一批挖掘机厂商成为新的生力军。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8月份,柳工机械占比3.5%,山河智能占比3.1%,福田雷沃占比2.9%,玉柴重工占比2.7%,厦工机械占比1.1%,全部国产挖掘机品牌占比达到16%,这与上世纪90年代外资品牌挖掘机占据90%多的市场份额形成鲜明对比。

从目前发展形势看,国产挖掘机品牌厂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份额,在市场份额、产品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在前不久召开的BICES2009 展会中,三一重机与其他外资品牌展商共同推出SY215C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代表了国产挖掘机的自主研发水平;柳工推出稳定性更高的925LC液压挖掘机;山河智能推出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遥控挖掘机;玉柴重工推出了最新研制的YC320LC-8大型液压挖掘机。在众多挖掘机新品中,均实现世界知名液压件配套,其性能与国外品牌非常接近,并且国产挖掘机在整合地域资源和发挥售后便捷等方面优势明显,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综上,国产挖掘机“收复失地”的过程还很漫长,期间还会经历许多难点和技术攻关,但在我国政府不断重视装备制造业和加强基础液压配套件的大背景下,国产挖掘机提高市场占有率是早晚的事情。陈正利秘书长预测五年内国产挖掘机占比将达到50%,我们并无法判断这个预判的对与错,但这也证明了业内人士对于国产挖掘机未来发展抱有很大的期望值。

2、不断经历市场洗牌已成必然

竞争中整合,重组,转型,淘汰出局,若干年后中国境内挖掘机生产企业将由目前的40多家减少至20家左右

任何一个优秀品牌从诞生到成长、最后到壮大是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行业要发展、历史要前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经受住考验足以证明一个品牌的实力。

国内挖掘机厂商也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从建国初期的少数几家挖掘机制造商开始,在引进国外挖掘机技术之后,同时要经历市场整合、企业重组并实现转型,这其中一部分中小型挖掘机制造商可能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的压力或被外资兼并、或被淘汰出局,最终遗留下来的必然是那些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纵观目前国内挖掘机产品销售排行榜,斗山重工过去几年雄踞挖掘机销量头把交椅,如今却已被小松机械所超越;其次,多数外资企业目前在中国主要以合资或独资为主,国际市场上外资挖掘机品牌之间互相整合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山猫被斗山收购等;国内市场上,中联重科收购陕西新黄工的例子也进一步印证了市场洗牌的必然结局。

我们认为,在目前40家国内挖掘机品牌厂商同台竞技的大背景下,随着市场不断向前发展,必然会出现融资引资、技术合作、营销渠道整合、人才流动等问题,特别是面对像金融危机这样巨大的宏观不利影响下,一些品牌频临破产或倒闭也是有可能的事情。这里,陈正利秘书长预测若干年后国内挖掘机生产企业将合并缩减为20家左右,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市场走势。

3、创新型挖掘机受用户宠爱

节能、高效、低排放、操纵舒适的挖掘机将越来越受用户青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和拥有高科技含量的事务非常向往。通过本次第十届BICES展会展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外资或国产品牌,创新型挖掘机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成为鉴定和衡量挖掘机产品实力的重要标志。

业内人士都知道,挖掘机在操作过程中的燃油消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国家政府目前在大力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面对一些特别消耗燃料的施工建设项目和特殊施工环境(例如矿山施工等),节能指标的好与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关系到购机用户的成本回收问题;此外,近期中美两国先后提出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进而降低温室效应,这项政策对于所有制造型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制造高效、低排放的挖掘机也将成为政府购机和政策倾向的首选。

在做好节能、高效、低排放的基础上,增强挖掘机的人性化设计,提高操作舒适型和便捷性将成为未来挖掘机用户的首选对象。

4、挖掘机液压件国产化任重道远

若干年后挖掘机用液压部件的国产化率(本土生产)将升至50%以上

众所周知,挖掘机作为众多工程机械设备的代表性机种,其内部自身构造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并且对于配套用的液压件要求更高,从日常用户对于挖掘机故障的报修记录得知,关键液压件的质量问题成为决定挖掘机整机工作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由于我国挖掘机发展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国外厂商供货,但这正成为国产挖掘机企业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国内企业也长期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受制于配套件供应不足的尴尬境地。

然而,目前国内一批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正在快速成长,部分企业已经研究出具有高精尖技术的变速箱、驱动桥及液压阀等产品,并且一部分国内工程机械主机生产商开始投资建立自己的配套件工厂,依靠自身雄厚实力共同推进配套件行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初国务院审核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也首次对工程机械用配套零部件提出了发展规划要求和政策支持,部分国外液压件企业纷纷在中国合资建厂,这给国内配套件企业拉近与行业先进水平的距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50%国产品牌占有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可能需要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解决了发展瓶颈问题,行业才能进步。

5、全国挖掘机零部件配套基地

跟随大型挖掘机生产企业,全国将集聚多个挖掘机零部件配套基地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带基本集中在江苏徐州、湖南长沙、广西柳州、福建厦门、山东济宁和江苏常林等六大基地,这些产业集群多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带动了周边工程机械配套件企业的壮大和繁荣,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同以上相同,在挖掘机保持高利润高回报率的前提下,用户必然对挖掘机的需求是有增无减的态势。众多企业也将纷纷涉足生产制造大、中、小型液压挖掘机,国内市场将陆续形成多个挖掘机制造基地,以此为中心,将有一大批生产液压油缸、变速箱、液压阀、驱动桥等零部件企业的崛起。面对长期以来受制于国外配套件的不利局面,国产挖掘机品牌产品配套将进入真正的“自主时代”!

6、旧挖掘机的出口量>进口量

旧挖掘机的出口量将逐步超过旧挖掘机的进口量

长期以来,二手挖掘机始终占据着中国挖掘机市场,其市场份额比新机数量更为庞大,并且多数是从国外发达国家进口淘汰或者废弃的二手旧设备,这种挖掘机价格相对低廉,但是其质量性能并不稳定,一旦进口到国内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废旧钢铁囤积和环境污染。

资料显示,2004年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批准,由挖掘机械分会负责具体工作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南京培训基地正式建立。为适应二手挖掘机市场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五十多名二手挖掘机评估师。

同时,针对国内挖掘机市场质量纠纷问题,2005年挖掘机械分会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了统一的“中国挖掘机行业挖掘机产品质量保证规定 ”,由挖掘机械分会负责起草的《进口二手挖掘机验收规范》由国家发改委2007年1月25日正式批准发布,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由挖掘机械分会负责起草的《液压挖掘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对旧轮胎式挖掘机、旧履带式挖掘机和旧其他挖掘机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为切实做好旧挖掘机进口管理工作,各机电办需认真核实申请进口材料。10月15日,商务部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再次组织行业协会及专家召开了旧挖掘机进口管理工作会议。

2009年年初商务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文出台新政策将二手挖掘机列入重点旧机电产品目录,取消原各省、市机电办发放旧挖掘机自动进口许可证的权限,统一归商务部审批,并严格按照《进口二手挖掘机验收规范》的关键要点执行。2009年二手挖掘机进口量比去年减少 15,000台以上,削弱了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扩大了国内新机销售的市场空间,促进了本土品牌挖掘机的销售,2009年本土品牌挖掘机销售量的增加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受益于这―政策的出台。

究竟什么时候能够使得国内二手挖掘机出口量超过国外二手挖掘机进口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论证,这也是所有挖掘机业内人士的共同愿景。

7、挖掘机从销售到租赁的转变

若干年后国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将出现多家拥有上千台工程机械,其中挖掘机在300台以上的租赁企业,挖掘机的销售模式将会发生变化

对于工程机械等制造业而言,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内各种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日益增多,加之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萎缩,内需增速放缓,全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设备制造企业新产品的效益及盈利日益下滑,开拓以二手设备交易为主的“后市场”,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即使在非金融危机时代的国外工程机械市场,国外用户租赁挖掘机进行工作比购买新设备也要明显高很多,新机购买比例不超过20%,多数通过租赁或拍卖获得。

对于我国租赁业而言,在国内融资租赁交易环境不断改善、社会认知程度普遍提高、国家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形势下,租赁业的发展拥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众多企业及行业人士也逐渐对融资租赁有了清醒的认识。目前在国内从事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厂家不断增多,2009上半年,徐工融资租赁公司实现收入15亿元,柳工融资租赁公司前八个月达到10亿元,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事业部上半年实现收入33亿元,在国内同行居于前列,这样的数据更是坚定了行业企业开展融资租赁的决心。伴随着上海融资租赁市场的建设,相关政策试点的实施,融资租赁必将大发展,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然而,这其中很多国内金融机构及制造厂商看中了这个商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租赁企业也将面临如何由传统的融资租赁模式向专业化租赁和留有余值的经营租赁模式转换的要求。因此建立和完善租赁设备的退出机制,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因此,面对挖掘机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未来必然会成立更多的挖掘机租赁企业,我们相信新型的租赁设备模式必将成为市场主流。

8、向用户提供最完美的设备

挖掘机的修理、翻新、大型挖掘机的再制造将逐渐成为企业的追求之一

有报道显示,2009年上半年,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借助与两家本土代理商的合作,分别在顺德、成都建立了面向消费终端的再制造回收点。作为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这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及动力系统的制造商,正试图将再制造体系移植入中国。

我们查阅传统的再制造定义,主要是指把旧的机械设备按照制造业的模式进行彻底拆解翻修,不同于一般维修的是,再制造产品拥有完全等同于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在国外,“再制造”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育,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再制造无论在生产线投资,还是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上,都意味着巨大节省。与新产品的制造相比,再制造平均有70%的部件都是可以被再利用的,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80%以上的电、水等能源消耗。

然而,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客户还是抱着“私有制”的观念,一切以自我为主,进行一次性消费的观念占据了90%以上客户的心理特征,包括卡特彼勒等巨头对于这种消费文化表示无奈。一方面,对于工程机械的关键部件,包括液压、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客户总是希望看到“全新”的东西,即便是那些国外客户完全接受的再制造部件,在这里也会遭到冷遇。同时,对于“性价比较高”的国产装载机,再制造理念对它来说已经失去意义,原因很简单,因为部分国产装载机的零部件价格本来就很便宜,当零件发生损坏的时候,完全没必要进行“再制造处理”,而是直接买个新零件装上就能用。

但是,对于设备造价较高和零部件技术复杂的挖掘机产品而言,再制造显得尤为必要,陈正利秘书长在报告中非常看好未来挖掘机修理、翻新、再制造的潜在市场。据业内人士估计,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9.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篇九

自从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就与外国侵略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我个人对外国侵略与中国近代社会关系的发展持有积极肯定的观点。我认为,外国的侵略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外国列强的侵略。

我觉得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一般都是通过俩种形式实现,一种是暴力冲突,另一种便是和平演变。然而在中国近代,从政治方面来说,强大的封建专制主义力量占据统治地位,封建主义发展到历史的高峰,权利高度集中于统治阶级手中,那么统治阶级必然不会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与既得的利益来促成社会的近代化,而广大的人民又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与清朝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之中,也必然不会萌发出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资本主义政治外交近代化。

另外从经济方面来说,封建小土地的封建主义经济一直占据社会主流,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也应该足够的成熟了吧,而且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在明清之际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那么为什么在清朝统治的三百年多间,这个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破土而出,我想这不是时间太短的问题。我觉得在近代出现的经济现象根本不能称之资本主义萌芽,那只是一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呈现的某种趋势。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是从外国侵略中国之后才出现的。直到洋务运动时期才出现了张之洞等一批实业救国,发展近代工业的一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所以,是外国侵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近代化。

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虽然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但是在康雍时期是程朱理学,乾嘉时期是乾嘉学派的考据学占据主导地位,当时虽然有外来传教士带来的西欧近代资本主义思想,但是在中国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说与思想体系,更没有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与重视。直到外国侵略中国之后,才出现了魏源,林则徐等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后,西方的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政治理念才逐步传入中国,为一部分人所接受。所以才有了之后一系列的维新变法等运动。但是无论是在洋务运动还是在维新变法中,仍旧有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加以阻挠和破坏,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所以,我觉得中国的近代思想的萌发也是在外国侵略之后才出现的现象。

在外国侵略之后,虽然统治阶级整体持有妥协投降的态度,但是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看眼看世界,寻求图强救国之法,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思想被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与宣传,甚至后来统治阶级也开始进行变法图强救国的主张……

正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各方面状况,才导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而又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才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所以我觉得二者之间其实可以说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他推动了我们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遭受外国侵略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屈辱,在整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过程中,最底层的人民群众遭受了莫大的苦难,他们才是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受害者。

10.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篇十

灵宝市气象局范学林

(2012年3月25日)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研究深入、联系广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工作。共有4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个学科的3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可见,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涉及的学科之多是其他领域难以与之比拟的。这项重大课题研究,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清晰地描绘了气象事业的发展蓝图,为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战略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略研究始终坚持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需求,充分把握气象事业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天然联系,坚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出发,提高气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服务的水平;第二、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精神。战略研究

邀请了经济、社会、科技、管理、资源、国情、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打破了部门、行业界限,开展了跨科学、跨领域、跨部门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凝聚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第三、研究内容突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战略研究深入分析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强了对国内外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领域科技进展和业务发展的调查研究;第四、战略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应用。

二、学习战略研究有以下体会:

首先,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指导思想,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科学技术对气象事业发展始终起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实现发展战略,3号文件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和人才强业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气象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其次,坚持学习是发展的基础.县局领导班子,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思路精研细读战略成果。根据实际明确全局的进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贯彻“人才强局”战略,积极提高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几乎每个县局都有在职函授大专、专升本的职工,专业涉及、大气科学、计算机、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工程等,这就为创建气象文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我们可

以借学历教育为契机,对参加学历教育的职工根据所学专业和本单位气象事业发展状况制定详细的要求,努力提高气象科学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对专升本职工结合毕业论文提高论文写作技能和科研业务水平,提高职工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有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文化氛围,职工中就会产生崇尚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学习观念也会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树立将学习贯穿终生的理念。

再次,要抓住机遇,坚持走发展、科技创新的路子。作为县局,要结合本地的经济规划,将气象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实现气象服务从避害为主向趋利避害转变,从而提高气象部门的地位和形象。抓住一切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实现科技强局的战略思想。第四、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一是提高了我们在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创造性应用战略研究成果的能力和自觉性;二是对它的核心内容有了更深入的领会,并且搞清楚了发展战略与3号文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搞清楚我们进一步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将这次学习与技术体制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认真地完成好各项工作,把我们自己的科学素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三是对国务院3号文件的主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浓缩和升华,是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发展经验的高度提炼和

总结,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缩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气象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起“三个应对、三个保障”作用。即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应对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五是实现了国家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气象工作为军事建设、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服务,为防灾减灾服务,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测报预报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战略任务是:

1、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2、发挥综合保障作用;

3、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4、推进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总之,战略研究提出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凝炼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大工程,提出了向气象强国跨越的战略措施,对于促进中国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

11.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论文 篇十一

摘要: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角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当历史呼唤着新的阶级的时候,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发展、壮大起来;当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的时候,马列主义通过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当工人阶级需要一个统一的司令部来指挥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建党的要求。由此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产生;历史发展;必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

一、历史呼唤新的阶级——工人阶级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一步一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丧失了独立,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救国救民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了救国救民,中国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1840年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探索开始,经过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60年代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直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探索和斗争,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但都未能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证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中下层都不可能根本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阶级来领导,历史呼唤着新的阶级——工人阶级。

二、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马列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是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此后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到200万人以上,成为近代中国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自产生之日起,生活极端困苦,社会地位低下,具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的强烈要求,因此自诞生时起,就不间断地进行斗争。

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仅限于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和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表现为砸坏机器、破坏厂房和殴打资本家等经济斗争,他们认识不到自己苦难的根源,认识不到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此时的工人阶级从觉悟程度来说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工人阶级要担当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认清自己苦难的根源和社会发展规律,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就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指导,使之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马列主义。

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唤起了各国人民群众的觉醒,推动了各国革命运动的迅速高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俄国发生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先进的中国人靠报纸报道和苏俄对华宣言了解了十月革命,开始把学习的目光从西方和日

本转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了解到,俄国工农大众敢于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自己摆脱苦难当家做主人是靠马列主义指导的,由此认识到马列主义,认识到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学说,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① 从这时起,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我国社会经济情况和阶级关系产生新变化的基础上,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运动的后期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推动了运动的发展,使五四爱国反帝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五四运动的胜利,使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张太雷、李达、陈望道、董必武、陈潭秋等这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因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当历史呼唤着新的阶级的时候,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发展、壮大起来,并进行了初期的斗争;当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的时候,马列主义通过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并通过五四运动广泛传播开来了,开始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工人阶级一旦掌握了马列主义,便会认识到自己受苦受难的根源,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从自在的阶级转变成自为的阶级。这阶段的工人阶级,不仅仅进行自发的经济斗争,更开始为救国救民,完成历史使命,推翻旧制度自觉地进行政治斗争。这就需要全阶级的统一行动,需要一个统一的司令部来指挥,因此工人阶级必然产生建党的要求。

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适应中国工人阶级的建党要求,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之需要,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体”。②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共同规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完全体现了这一普遍规律,它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中国从此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上一篇:小学美术头饰是设计教学反思下一篇: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