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精选16篇)
1.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一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矿安全防护计量器具的管理,保障安全防护计量器具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特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适用范围:XX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二条 组织体系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第三条 部门职责
第三章 计量器具采购、报废管理
第四条 由计量器具使用队组根据实际需要申请、提报采购计划,经队领导审核报送领导审批签字后进行采购,新购买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合格证,不准采购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并送检测公司检测合格,方可领取使用。
第五条 计量器具在周期检定和抽检中及计量器具使用到残旧,发现精度达不到原来等级时,经检测部门核准,作报废处理,报废后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第六条 计量器具的报废应由检测部门(检测公司)出具书面报告,并在检测报告单上记录清报废的原因,方可报废,并进行记录备案。
第四章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保养
第七条 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备计量器具和仪表。
第八条 计量器具的使用,必须有专人负责,建立台帐,保证帐、物相符。
第九条 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 计量器具使用者,应熟悉它的性能和使用说明,在规定的条件下妥善使用和放置。定期检查、清理,保证计量器具的安全、整洁、配备附件完好,并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定。
第十一条 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失灵、超差等异常现象,严禁擅自拆修、乱调,应及时报检测部门进行检修、校准,合格后方能续继使用。
第十二条 各单位安排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维护,不用时应清洁干净,装入盒内,保存在干燥处。
第十三条 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在检定周期内、检定合格标志清晰。
第五章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
第十四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
第十五条 所有在用、备用能源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测校验。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未经检测校验或检测校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第十七条 如发现有使用未经检测校验或检测校验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的,要给予单位和计量管理员相应的经济处罚。
第十八条 各单位计量管理员要保管好本单位计量器具校验单,确保计量器具的完好使用。
第十九条 根据计量器具的种类,检定周期为电三表检定周期12个月,压力表、真空表检定周期为6个月。
第二十条 全矿各单位计量器具必须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周期受检率达100%。对无法拆卸、无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应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如比对、定期更换等)确保其量值准确可靠。
第二十一条 凡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有检定部门发给的检定证书。
第六章 计量工作自查、整改管理
第二十二条 每月进行一次自检自查,由机电办兼职计量器具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并进行验收。
第二十三条 对存在的相关问题,随时做好记录,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限期做出整改。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主管能源计量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执行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制度,高度重视能源计量整改工作,对在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必须进行彻底整改。
第二十五条 造成计量器具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的单位,除按有关规定对责任者进行处理外,还要根据计量器具的价值、事故的性质,给予相应罚款。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第二十七条 原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废止。第二十八条 本制度解释权为XX办公室。
2.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二
1. 法律意识淡薄
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工作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 不能清晰明确计量管理法规, 因此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检定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进而引发强检计量器具不能及时检定、计量管理手段不完整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计量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2. 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 大部分企业没有独立分配计量器具管理人员, 很多情况都是由其他部门或者仓库管理员兼职, 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很低, 对计量器具的性能和特点以及作用了解不够深入和彻底, 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计量器具出现的突发情况和问题。
3. 没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疏于管理, 流于形式, 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出现问题责任不明确, 不能够很好的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也没有建立专门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修、检测等都没有有效的记录, 导致计量器具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4. 计量器具管理资金不足
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计量器具管理资金, 部分企业片面的追求眼前利润, 忽略了计量器具管理资金投入, 对计量设备的投入往往认为购买之后就一劳永逸, 维修和维护保养不到位, 导致后期需要用到计量检测仪器的时候, 发现仪器出现破损、计量不准确等问题, 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1]。
二、企业计量器具管理的主要措施
1. 建立和健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
(1) 开发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化时代, 计算机网络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单靠设置一个或几个管理人员远远不够,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企业计量器具管理的必然趋势。开发一套完整的计量器具计算机管理系统, 从计量器具的购买、入库、出库、安装、检测、年检、以及报废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记录, 确保计量器具充分发挥其功能, 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2) 建立动态化的计算机管理台账
网络系统能够完整准确并及时的下达各项指令, 各部门通过网络系统, 能够对计量器具实行准确的检测、运用、发放, 同时将台账和实物进行一一比对, 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整改, 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从计量器具的购买、入库、出库、安装、检测、年检、以及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显示, 提醒管理人员关注每一个计量器具的状态, 及时更新计算机台账, 不仅节约成本, 管理更加规范。
2. 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管理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管理, 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计量器具分为A、B、C三个等级, 进行分类管理, 提高计量器具的利用效率。
A类计量器具主要是指用于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和强制检测的器具。实际操作中纳入A类管理的包括用于生产工艺控制过程中关键和特殊岗位的主要计量器具, 用于生产主要产品、计量主要生产资料方面的计量器具, 还包括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溶剂等。
B类计量器具主要是指工作常用的计量器具, 用于内部经济考核指标和大宗原料的计量器具, 生产工艺过程中有量值的计量器具, 固定安装在企业生产线上, 平时又不能够经常进行拆卸的计量器具, 另外还包括专用的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通常是指一般性器具。包括在生产工艺过程中, 不是特别重要岗位、对计量准确性要求不太严格的计量器具, 准确性要求不高, 使用的频率低, 性能稳定的器具。使用环境恶劣, 对计量准确性要求不严格, 用于生活方面的计量器具等, C类计量器具十分广泛, 在分类管理过程中十分常见[2]。
3. 严格执行计量器具周期检测
首先, 要制定合理的周期检定计划, 对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管理。根据计量器具的重要程度和计量准确性的不同, 分别对A类、B类、C类计量器具制定不同的周期检定计划, 分摊到不同的管理部门, 对要到期进行检定的管理人员做到实时提醒, 确保周期检定计划顺利进行, 对检定的结果检定证书做好记录和备案工作, 方便及时了解每一种记录期间的使用状态和性能。
其次, 不同类别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不同。A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初检定周期, 对A类计量器具要进行强制检定;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可以相对于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相对延长一段时间, 但是设计安全、环保、贸易等方面的计量器具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对非强制性的可以根据计量的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适当放宽检定周期, C类计量器具一次检定后不要求强制检定, 但是对于重点设备要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或者抽样检定,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最后, 做好计算机台账的管理。对计算机台账进行管理, 能够及时发现不同类别的计量器具存在的管理漏洞,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出解决方案。对于在岗使用、破损报废、新申购的计量器具做好后期的保养工作, 按照检定计划合理进行检定并做好相关记录, 各部门通力合作, 全面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同时应做好计量器具台账的全面动态管理, 确保信息流的高效畅通。应依据计划安排履行计量器具送检流程, 同时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应快速的联系台账管理工作部门及时的反馈交流有关状况, 实时更新相应的台账信息, 真正提升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有效性。
4. 培养合格的计量器具管理人才
计量器具管理需要企业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培养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人才, 理论水平高, 在管理过程中少走弯路, 实践能力强, 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节约了管理成本。同时, 要完善企业领导负责制, 对重要的设备和计量仪器需要企业管理岗位的一把手直接过问,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对计量器具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制定奖励政策, 每年做好资金预算和科研课题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是一项复杂又繁琐的工作, 一定要做到科学管理, 合理分类, 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做好记录,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整体上提高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衍奎, 齐超, 张军.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研究[J].中国计量, 2007, 11:19-20+29.
3.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三
【关键词】计量器具;企业管理;节能降耗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急剧增加,我国从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变成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紧缺日益严重,因此,发展节能经济成为我国战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已经将节能工作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这种背景下,计量部门只有认真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帮助企业节能降耗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计量器具管理现状
我们合肥车辆段是铁路运输企业目前的现状:
(1)领导重视,节能意识较强
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单位领导加强了节约能源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全员的节能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2)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全
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基本建立了能源计量器具的监督及管理体系,配备了专兼职的计量管理人员,形成了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网络,把能源的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进行量化指标考核。
(3)配备了基本的能源计量器具和相应标准
重点部门的能源计量器具基本到位,由计量部门鉴定或送检,保证实现可靠的量值溯源。
二、计量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水表和电表使用环境恶劣,拆卸困难以及使用年限较长等原因,不能做到定期校准,这不利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由于铁路的工作特点,大部分工班都是倒班,使得各岗位的能源计量数据界定不清楚,给数据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3)数据管理运用有待加强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部分计量数据只起到计数的作用,运用数据管理职能相对滞后。
2.改進的思路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
我单位的能源消耗主要有电,水,柴油,近几年,为改善旅客列车的舒适度,旅客列车的空调使用范围日益广泛,空调发电车的燃油消耗逐年上升,可见能源节约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从加强能源管理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的高度,教育职工去认识和理解铁路运输企业能源计量的重要性。
(2)强化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对所有的能源计量器具要做到定期效验,对老化的器具进行改造和更新,做到能源消耗大的重点部位全部有计量器具把关,完善单位的能源网络图,加强单位内部能源计量工作的管理和考核,明确车间的计量监管员职责,责任到人。要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验收,使用,检定,维修,报废全过程进行监管,建立完善能源计量器具动态管理台帐,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
(3)利用先进的节能技术
变频技术以技术先进,控制灵活,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显著而备受现代企业重视,它可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最佳输出状态,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节能率比较高。对单位耗能大的用电设备进行改造,达到节能目的。
(4)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推进能源计量的数据化管理,为节能降耗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数据,优化管理,要不断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能力,提高对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制定能源管理数据化目标,定期对采集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充分发挥计量数据在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运输安全管理。并通过量化指标考核发现管理漏洞和节能潜力及工艺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提高,把节能挖潜落到实处。
(5)对老化的管路加以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单位的水管线路比较长,总表至分表之间的管道年久失修,因管道锈蚀破损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部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不合理,造成了能源计量器具成为摆设根本起不了监管的作用。充分利用能源网络管理图对老化线路进行改造,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使能源计量器具监督作用落到实处,实行节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节能积极性,每月对产生的能耗按定额严格考核,节约奖励,超耗扣罚,落实到班组和责任人,不能大锅饭似的考核,起不到奖惩的作用。
结束语
节约能源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能够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对铁路部门能源的计量管理促进企业的节能降耗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绿色经济的发展,在现有能源计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汤慧.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节能降耗[J].汉江石油科技,2010-03-25
[2]严国庆,刘天顺,赵运,曹学臣,陈勇虎.加强计量器具管理促进企业节能降耗[J].纯碱工业,2011-10-15
[3]陈荣.加强计量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工作[J].现代商贸工业,2010-06-15
4.计量检测器具管理 篇四
一、企业计量管理办法和实施原则
1、计量工作的任务是执行计量法和有关规定,监督检查各部门、子公司、分公司的执行情况,发动全公司员工搞好计量工作。
2、计量管理人员在品质部部长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公司的计量工作,制定各项计量管理制度,负责监督各部门计量工作,处理公司内部计量纠纷和对员工进行业务指导。
3、根据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器具,每年按时送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检定,保证其合格率。
4、各车间、部门、个人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人员统一执行周期检定,以保证其量值精度准确。
5、计量管理人员根据产品和计量器具的精度不同,进行合理的分级使用和管理。
6、公司各类计量器具都必须建立器具台账、建档、造册、发放工作。
二、计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令、法规和文件,制定公司各项计量管理制度,以及规划量具调配、采购计划。全面负责公司计量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把到期需检定之计量器具送上级部门检定,并跟踪校准情况。
3、负责日常计量器具的收发管理和维护保养。
4、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的测试工作,提高可靠性,为提高产品质量服务。
5、对公司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编号,按凭证入账立卡,做好原始记录,保证帐物清楚。
6、负责对公司内部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进行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等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三、计量器具赔偿制度
1、属于责任事故或丢失的计量器具,根据该器具的市场价和使用年限按下列比例赔偿: 使用期:一年以内损坏可修复,赔偿30%,不可修复报废赔偿100%;
一年至三年的赔偿70%;
三年以上的赔偿50%。
2、擅自拆修计量器具而引起损坏的,要求赔偿零件费和维修费。
3、计量器具必须由计量管理员保管,由于保管存放不妥,是器具失准、锈蚀或缺少的均由计量管理员负责赔偿。
4、已发放的计量器具,由使用人负责保管使用,器具损坏、丢失均由器具使用人负责。
四、计量器具采购发放报废制度
1、各车间、部门将所需要的计量器具各类和数量,统一报品质部计量管理人员汇总,再报管理者代表审批,由采购部负责采购。购进后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在计量器具上贴上“合格证”方能入库。
2、车间班组或个人需要领用计量器具的,必须先填写“检测、计量器具发放登记表”,经品质部计量管理员签字后,方可领取。
3、新领取的计量器具必须登记入册,方能使用。
4、在用计量器具按周期检定计划送国家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检定,若发现有失准现象,由计
量管理员及时负责检修。
5、如计量器具确实磨损而无法修复时,由计量部门确定予以降级使用或报废,并消除计量器具档案资料。
五、计量器具保养维护制度
1、一切计量器具由专人保管、使用,并负责计量器具的维修、保养。对精、少计量器具的借用在出入库前须经检查,维护保养由计量管理人员负责。
2、对量具的精密度由怀疑的应送计量管理员处校对,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自行修理。
3、为确保高精度计量器具,不准随便把高精度计量器具当低精度计量器具使用,更不能做其它工具使用。
4、计量管理人员在本公司内对各部门的计量器具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5、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有权对计量器具的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超期未检定的有权拒绝使用。
6、对公司内计量纠纷由品质部部长和计量管理人员进行调解、检定。
7、对正确使用法定计量的单位,进行宣传、监督。
8、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行为的人员,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罚。
9、全公司在用的计量器具必须保证合格率在100%。
10、各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按《检测、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计划》执行。
11、对于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规定送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
12、计量器具在规定周期内如发现故障,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时送计量管理人员处检修。
六、附则
本制度由企业管理部编制、修订、解释。
5.I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篇五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计量器具。
3职责
由公司技术质量部计量室负责本企业计量器具的管理。
4措施和方法
4.1 审批、购置
使用部门若购置计量器具,必须提出购置计划报技术质量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采购人员方可采购。
4.2 入库
新购进厂的计量器具、经技术质量部校验合格后并配发计量器具编号后方可入库。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入库,由采购人员负责退回。
4.3发放和领用
4.3.1 使用部门如需领用计量器具,应到技术质量部登记并按技术质量部批准的编号到仓库领用。
4.3.2 如使用部门原计量器具损坏或是遗失,应立即将原计量器具编号报技术质量部以便将其注销。技术质量部同时为新发的计量器具配发新的编号,以保证使用部门正常运行。
4.3.4 仓库应按技术质量部批准的编号进行发放。
5使用
6.加强医疗计量器具管理的有效手段 篇六
1 对计量仪器失准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医疗计量器具检测, 只有在有效准确的情况下, 才能够为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掌握患者的各种病理指标, 从而进行科学可靠的正确判断, 并对患者进行对症下药使患者早日康复, 只有准确的医疗计量检测, 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医疗质量。随着医保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健全, 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在医院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医疗质量无疑就成了医院生存的生命线, 而医院的生存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一些医院因医疗计量仪器不准, 而使诊断失误, 延误病人病情, 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与医疗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可见, 医疗计量仪器在医疗诊断中有着基础的作用与功能, 它关乎着医院生产的状况, 而抓好医用计量管理, 就必须抓好医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为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 避免计量仪器失准影响诊断治疗及发生医疗事故, 国家规定医疗计量器械属于强制检定范围, 应每年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级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到:依法安全准确地使用医用计量器具不仅仅是法律的强制规定, 也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利益的重要环节。
2 医用计量仪器做到定期检定
医用计量器具是医学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医学计量既包括用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仪器和设备, 还包括大型医疗设备中复现计量特性的计量器具。我们常遇到的各种心电图、超声源、辐射源和CT机等就属于这一类, 这类临床计量仪器在诊断中使患者自身产生的电信号、生理参数、压力图形等都是计量的量值。医生就是通过这些量值作为诊断的依据, 由于这些量值关系到诊断质量以及被检查者的健康和安全, 临床诊断准确与否、决定于医疗检测仪器的准确与否和测试方法是否正确, 如果医用计量仪器未能定期检定, 就不能正确体现客观病情, 必然会造成误诊、错诊和治疗失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能够碰到, 各个医院所作的检查结果不一样, 致使病人得跑几家医院做几次重复检查, 最后才能确定病情。这中间除有医生技术水平外, 更大的因素还在于医疗设备的准确与否。因此医用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和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 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 从某种角度讲医用计量比其它法制计量更重要, 因而被列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
3 建立有效的管理方法, 全面落实管理措施
质检部门应积极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法律, 深入调查摸底大多数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建立了在用医疗设备的强制检定, 并帮助医院建立计量器具台帐, 统一安排周期检定计划, 共同搞好医疗计量器具的强检工作。从最初的血压计、心电图机的检测到现在的生化、超声源、辐射源等十多项, 组成由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检测队伍, 长年工作在检测第一线, 配合管理部门在医院开展了“计量合格单位”为宗旨的计量信得过活动。通过电视和报纸对医用计量仪器检测做的好的医院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 同时对个别医疗设备长期未能检定的医院予以曝光批评, 在事后同时进行重点指导检查。把医院的计量管理抓好, 计量测试部门的职责不仅是对医院的医疗仪器进行监督检查, 还对医院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加大宣传医疗卫生计量管理的力度, 在工作中自觉执行计量法律法规, 使医疗设备和诊断设备处于受控状态, 使医院计量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的局面。
平时对医用计量仪器使用、操作、运转等情况进行经常性巡查, 发现有问题的仪器及时进行检测。医疗计量作为民生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质检总局每年都把民生计量工作列入计量工作的重点, 医学计量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大多数医院对计量工作都有了较强的意识, 并有专人负责计量检测工作, 大型设备都有了较大的更新换代。并且能主动联系计量检测单位进行周期检定, 做到超周期和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坚决停用,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在我国一些地区, 医疗检测工作尚未完全正常进行, 监督不到位, 服务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以下医疗单位, 计量管理始终处于较薄弱的状态, 这些医院由于经费短缺, 技术力量薄弱, 设备更新换代差。医疗计量器具的失准, 往往会导致医生误诊、误断, 无病误为有病, 有病延误治病, 其危害不言而喻。因此, 对医疗卫生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刻不容缓。若计量不准就无法出具准确的诊断结果。因此清醒的认识医疗计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
4 结论
快捷的临床诊断报告的准确性, 以及对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的提出, 都依赖于医疗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与加强, 有力度的对医疗计量器具管理进行实施与规范, 是减少医患纠纷、关注国泰民安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周晖.浅谈医用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C]//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4.
[2]雷春丽, 孙洋.谈医院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浙江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8.
7.浅论计量器具检定合格与否的判定 篇七
关键词: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判定;分析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计量器具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不论是在型号方面,还是在种类方面,计量器具都在朝着复杂而繁多的方向发展。而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对产品的质量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在计量器具检定方面,对其检定是否合格方面的判断予以重视。因此,本文作者从计量器具的角度,对其检定是否合格方面的判断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在计量器具检定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要对计量器具检定是否合格予以合理的判断,需要对计量器具在检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注意。就计量器具检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来说,并不具有其单一的特性。相应地,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因此,作者对其中一些误差问题予以了探讨。
首先,关于计量器具本身出现的误差。一般来说,这方面的误差可以分为这两个方面。即不可避免误差与避免误差。一是:关于可避免误差方面。主要是因为计量器具不仅制作的过程比较复杂,还需要达到对应的要求。在制作的过程中,制作人员采取不同的工艺以及本身具有的水平差距。这些都会使计量器具的检定产生误差,影响检定结果。二是:关于不可避免误差。主要是那些器具本身就存在無法忽视的方面。比如,计量器对应附件方面的误差。其次,关于计量器具操作人员造成的误差。总的来说,这方面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自身所具有的操作水平以及操作规范化方面造成的影响。比如,在进行计量器具检定的时候,相关人员没有意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也不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使所检定的结果有误差出现。又比如,在平时的操作中,计量人员没有对相应的设备定期做好维修与保养的工作,使相关设备测量的精准度不断下降。最后,在检定方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进行计量器具检定的时候,如果计量人员没有对检定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对其检定结果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在计量器具检定的过程中,需要对此予以全面而系统的考虑,来进行对应的操作。比如,在修理方面,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修理;对相应检定的数据一定要做好对应的记录。很显然,除了上面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对于计量器具来说,它的检测需要进行周期检定。也就是说它的检测工作需要在对应的一个周期内进行。但在实际检定中,计量检定人员并没有引起重视。进而,在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的时候,总是重复多次对某方面予以检测,致使所检测出来的结果高于正常检测下的结果。如果在检测中不加以注意的话,将会使计量器具检定的精准度不断下降。
二、计量器具检定合格与否的判断
在新时代下,对计量器具检定是否合格予以判断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换句话说,计量器具检定是否合格将会对产品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作者站在计量器具检定的角度,对判断它合格与否合格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探讨。
第一,在对计量器具检定进行判断的时候,需要从这几个相关方面入手。一是:所被检测仪器相关示值误差方面的绝对值。二是:在计量器具检测的过程中,被测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时,可以允许的最大误差绝对值。三是:在检定的过程中,需对示值误差测量不具有确定性的程度给予合理的评定。第二、关于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的判断。对于计量器具来说,其合格性判定就是对相关仪器的示值误差加以测评,看它是否处于误差所允许的最大范围以内。换句话来说,就是检测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是否能够满足对于技术的标准要求。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以对于的技术指标作为媒介,来对计量器具检定是否合格进行合理的判断。相应地,如果所检测的计量器具符合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就说明该计量器具检定是合格的。其中,关于计量器具评定的方法。对于这方面,需要把以对应的计量标准作为对应的参照标准,把它和那些需要进行检测的计量器具进行技术方面的对比。与此同时,在相应的检定量值点方面,可以得出被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进而,在此基础上,需要以得出的示值误差作为依据,对被检测仪器能够允许的最大误差进行比较。最终,便可以对被测仪器是否合格进行合理的判断。相应地,如果被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能够和相关评定要求相吻合,在对其进行判断的时候,不需要对计量器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考虑。第三、关于测量结果方面。其中的概率,也就是置信水平。它可以用数字也可以使用百分比对测量结果予以表示。这些不同的百分数都是对测量结果所具有的可信程度方面的表示。
总的来说,针对计量器具合格与否判断方面,需要对那些造成它误差的方面引起重视。同时,需要以这些出现误差的问题为基础,对计量器具的检定予以完善。比如,对于这些造成的误差,可以对计量人员定期进行在岗培训以及再教育学习,来使他们以理论知识为向导,对自己的操作予以规范化的同时,对应的专业技能也能够提升,减少人为因素对其检定结果造成的误差。又比如,在进行计量器具检定的时候,相关单位需要对那些对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全面的落实。从而,减少计量器检定是否合格判断方面的隐患,使其具有科学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计量器具检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对这些误差予以解决的措施进行一定的分析,能够为计量器具检定是否合格给予判断埋下伏笔。
总之,对于计量器具检定来说,对其是否合格予以判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地,对它进行准确的判断可以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应有的支撑,不会因为一些原因使原本质量合格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它也可以使生产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对产品质量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克卿. 提高法定计量器具检定的有效措施[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2:136.
[2]刘志强. 浅谈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7:193.
[3]马达. 科学确定计量器具检定范围探讨[J]. 中国计量,2009,11:29-30.
8.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管理规定 篇八
目的:统一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编号标准
适用范围:山东德克风机有限公司
具体内容:
1.按照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技术特性、质量性能及国家对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要求区别对待,对不同用途和类别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按照“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原则,划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为A、B、C三个管理类别。
2.A类(强化)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范围
2.1 用于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2.2 用于量值传递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检测设备。
2.3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
3.B类(重要)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范围
3.1 用于企业内部能源、物料核算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3.2 用于工艺过程控制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3.3 直接用于工艺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限定使用范围和专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包括自制、专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4.C类(一般)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范围
4.1 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及装置附加的固定安装、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4.2一般测量用的低值、易耗、易损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强检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和有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计量器具除外)。
4.3 计量管理部门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4.4 作为工具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9.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九
第十九条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单位或个人更名、兼并、重组但未造成制造、修理条件改变的,应当向原准予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的质监部门提交证明材料,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条 取得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妥善保管许可证书。
证书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向原准予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的质监部门申请补办。
第二十一条 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的,应当在其产品的明显部位(或铭牌)、使用说明书和包装上标注国家统一规定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受产品表面面积限制而难以标注的,可以仅在使用说明书和包装上标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取得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的,应当在修理合格证上标注国家统一规定的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第二十二条 采用委托加工方式制造计量器具的,被委托方应当取得与委托加工产品项目相应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并与委托方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委托加工的计量器具,应当标注被委托方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第二十三条 销售计量器具的,应当查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书及其标志和编号。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书及其标志和编号。
取得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其证书及其标志和编号。
10.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十
关键词:计量器具 企业发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S272.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2-0084-01
计量器具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大部分企业把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作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能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意义。随着武夷岩茶日益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对武夷岩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武夷岩茶的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发展,茶产业已逐步从武夷山市的传统产业转变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武夷山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武夷山茶叶品牌的推广,知名度的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状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作为一个基层质量计量工作人员,既管企事业计量又抓产品的质量工作,因为这种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经常带着检定检测人员下到茶叶企业中去,进行茶叶检测样品抽样,计量器具检定等。这几年的经历。对武夷岩茶有了较深的了解,体会到武夷岩茶生产过程中,计量器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方法准确,才能控制过程产品质量和终端产品质量。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气候温和,土壤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地壤,植被繁茂。为山地丘陵地区,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属于中亚热带气候,物产资源丰富,产于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市世界四大茶种之福建中小叶种的代表,市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和乌龙茶的鼻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岩茶起源于武夷茶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宋代时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元代时朝廷在武夷山创建御茶园。明末清初,在武夷山创制出乌龙茶,所以说,武夷岩茶市乌龙茶的始祖,武夷岩茶悠久的历史,优异的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其独具特色的“岩谷花香”之“岩韵”被称为乌龙茶中的珍品。目前,茶叶是武夷山的重要经济作物,以乌龙茶为主,红茶次之,其中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红茶以正山小种为代表。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12.96万亩,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茶企460家,获准使用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茶企326家。
计量器具在武夷岩茶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应用,初制工序:茶青采摘需配置电子秤或电子台秤(采茶女工每天采摘的茶青按斤论酬)-做青即茶青脱水过程的最佳温度为(25℃~28℃),需配置干湿温度计来控制-杀青即炒青过程的最佳温度360℃,需配置温度表来控制(温度太低茶青杀不透,温度过高则茶青拉锅也就是茶青炒焦)-烘干的温度140℃,需配置温度表来控制。
精制工序:毛茶拣剔过程需用电子秤(拣剔女工每天拣剔出的黄片和茶梗按斤论酬)-风选筛分过程要配置12种规格型号的圆筛-干燥即烘焙的过程温度(90℃~125℃),需配置温度计对温度加以控制-茶叶自检过程中的感观评审要求,茶叶的量要配置电子天平秤量,茶汤出水时间要配置记时器控制-成品茶定量包装过程需配置电子天平(小包装)、电子秤等计量器具。
根据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控制的要求,计量器具的正确选择、使用以及计量器具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武夷岩茶品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就是我这几年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
(1)在武夷岩茶风选过程中,因没有正确使用合适规格的筛子,影响武夷岩茶的品质。某天,接到某茶企管理人员电话,说该茶企业连续5个批次茶叶,武夷山市茶检所检验结果均为感观审评不合格,企业称自已也不知何原因(而所检样品在上一年度的检测中均为合格)。我调阅了相应批次的感观评审检测原始记录,并和感观审评专家沟通。该企业所送武夷岩茶样品存在两个方面不足:一是茶叶条形上只有上段、中段、缺下段(武夷岩茶因其特殊工艺,成品茶条形具有三个层次,即上层、中层、下层,而下层,不了解地人会误认为是茶末,实际上是武夷岩茶烘焙过程中,掉下的茶叶的芽尖部分,是茶叶的精华);二是茶汤滋味不足。而造成茶汤滋味不足原因主要是茶叶缺了茶芽这部份精华影响了茶汤的醇厚度。在了解情况后,我和感观评审专家一起到该企业的仓库按抽样标准要求重新进行抽样。该企业的一位管理人员无心地一句话:“我们厂筛出的茶末5元1斤,很受附近村民的喜爱”,让我心中一动。到了其生产车间的风选区域,不出所料,企业在筛分过程中所用的圆筛规格型号为5#筛,而武夷岩茶筛风整型过程9#号筛进行下段整型,5#筛则为中段整型,所以下段精华被当作废料筛走了,这样造成茶叶的品质以及口感都达不到要求,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2)因为计量意识的淡薄,在茶叶定量包装过程中没按要求正确配置计量器具,造成某红茶知名企业的经济损失。我们在服务某企业时,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企业管理人员表示除了实验室设备是按QS细则要求配置和检定,其他的都不需要检定,且企业生产过程中也没有配置相应的天平等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勉强同意了我们提出到企业包装车间的要求。到了包装车间没有看到天平,却有两只称药用的戥秤。随机抽取包装好的红茶小包装进行称量时,发现该包装中的净含量均超差,测量结果是最小称量为6.5克,最大称量为7.6克(小包装上的净含量5.0克)。当我们将这个结果告之企业董事长后,他表示这款红茶在茶叶市场上很受欢迎,经济效益却没预期好的原因出就出在计量器具配置不当。据粗略计算,企业就这款红茶损失就达30多万元。按定量包装的要求,我们指导企业配置了精度为0.1克最大称量200克的天平。这件事后,该企业对计量器具如何选择和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1.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篇十一
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涉及到的节点主要有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电能计量中心、供电局与供电公司。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主要负责对不同的电能计量中心提出的采购订单及时配送。电能计量中心是电力行业的电能计量检测机构, 担负着辖区电能计量装置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职能, 承担着电能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采购、仓储、检定、配送、质量监测等各个环节。供电局与供电公司主要是负责汇总用户提出的需求, 向电能计量中心提交需求计划, 并负责对电能计量中心配送的表计进行仓储管理。
目前电能计量器具规格型号众多、复杂。电能计量器具需求不确定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随着地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新装计量器具需求超过预期;其次是需求随机性强, 计量器具安装时间难以确定;再次是与客户沟通难度大。
优化统一招标机制
电能计量器具统一招标机制对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它克服了分散招标的诸多弊端, 如各电能计量中心独立、反复招标, 一方面增加了运作成本, 另一方面也容易在招标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操作。而统一招标则有效降低了全国网公司的招标成本, 提高了招标效率, 同时也更加规范。但现阶段的统一招标机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 如招标总量大、招标频次多、时间要求高等。高频率的招标使得电能计量中心每次招标都可能面对不同的供应商, 因而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不稳定, 双方不能形成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商不会也没有积极性在双方的合作中进行大规模和深度投资, 包括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等等。因此, 优化统一招标机制, 有助于供需双方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节约电力部采购成本的同时, 也能激励供应商进行更多的基础型和技术性投入, 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运作效率。具体的优化措施为:降低招标频次、和中标优质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品库存管理策略、鼓励供应商参与需求的预测、计划和补货等。
建立供应链协同机制
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以电能计量中心为核心节点, 由计量器具供应商 (生产商或销售商) 、电能计量中心、供电局和电力公司等环节组成。建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协同机制, 能有效解决需求预测不准确、供应链企业间衔接不紧密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是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降低成本、增加运作效率的紧要任务, 主要措施有:
信息充分共享, 优化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 降低库存成本。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中也存在“牛鞭效应”。如地方供电局的需求信息向电能计量中心的传递, 电能计量中心汇总后的需求信息向供应商传递, 都可能扩大需求的不确定性, 增加各供应链节点企业需求预测的难度和库存量、库存成本, 不利于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的提升。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充分的信息共享, 则有助于尽可能优化产品供应链层次的库存水平, 使得产品供需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衡。可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主要包括各层次需求预测和库存信息、供应商生产信息和终端客户使用反馈信息等等。信息共享以完善的信息集成平台为基础, 如基于供应链的ERP等。
激励供应链非核心节点企业并保障其利益, 降低企业间合作与衔接成本。在国家电网统一招标采购的大背景下, 在以电能计量中心 (电网公司) 为核心的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中, 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等非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的积极性, 将不利于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 (如采用契约等形式) 激励各层次供应商, 则有利于通过这些激励措施, 促使供应 (生产) 商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物流服务提供商使用先进的流通技术 (如GPS全球定位系统) 或设施设备的使用, 在保障非核心供应链节点企业利益的同时, 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加强和完善供应链风险管理, 降低风险成本。供应链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宏观的如突发自然灾害、原材料价格波动、运输成本上涨、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不同等;微观的如库存波动 (体现为缺货或者库存积压) 、利润分配机制不合理、信息管理落后、独家供应等。而往往宏观的风险和微观的风险并存。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有:设定合理的电能计量器具安全库存 (包括日常安全库存和应急安全库存) , 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库存缺货风险;制定合理的供应链间利润分配机制 (例如规定风险分担条款等) , 以应对成本上涨等风险;合理评估和选择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 以应对社会环境不同和文化差异等风险等。
健全物流标准化体系
建立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物流标准规范与导则, 实现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电能计量中心和供电局与供电公司各节点有效的衔接, 提高物流效率, 减少物流成本, 实现规模经济;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使得整个供应链的信息能够顺畅的交流。同时规范化电能计量器具信息管理标准, 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 使得信息准确及时的在各节点间传递, 提高响应速度;建立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物流运作标准化体系及其操作导则, 指导物流操作过程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进行;实施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 电能计量中心通过实施一系列标准化作业和管理, 有效降低了物流管理成本, 增强了物流管理效率。
整合生产与配送资源
在国家电网公司计量器具集中招标的背景下, 电能计量中心无法准确预测招标的开始和完成时间, 而中标的生产商也大多无法应对瞬时到达的大量订单, 基本上不能按时完成交货, 降低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因为当前的生产和配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基本上还处于零散分散的局面。整合生产和配送资源则有助于区域性生产资源的合并改造, 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施设备, 打造集成的产能中心, 辐射范围大幅增加。在此基础上, 建立区域性仓储、配送中心, 全国范围内藉此形成统分统配的大格局, 在大幅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的同时, 也增加了计量器具供应链的稳定性。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对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 设定完整的招标机制和退出机制。招标机制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满足供应链的需求、质量要求、规模要求和技术要求等;而供应商退出机制则是为了防止供应商招标成功后, 减少合作的积极性, 或者降低要求使得一些指标达不到规格水平的现象, 同时也可以淘汰部分生产力不足、质量水平较低的小型供应商。这使得计量器具供应链可以持续循环地处于稳定状态。
对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的主要影响因素, 依据当前国家规定和行业规定的相应指标, 通过现代管理学理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等评价方法, 建立一套符合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运作效率的评价体系, 为整个供应链能够高效、经济的运作提供可参考的标准和依据, 并指导电能计量器具供应链管理。具体的评价指标如:电能计量器具供应商的到货及时率、产品合格率等;电能计量中心的库存控制、检定效率、物流成本、配送及时率等;供电局与供电公司的库存控制、需求计划的准确率等进行科学评价。
12.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十二
2006-10-20 11:26:0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口计量器具,以及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的外商含外国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制造商、经销商。
《办法》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的外商代理人含国内经销者。
第三条 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其中必须办理型式批准的进口计量器具的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计量器具。
第四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的进口计量器具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进口计量器具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和海关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进口计量器具实施管理。
第二章 型式批准
第六条 凡进口或者在中国境内销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计量器具的,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型式批准。未经型式批准的,不得进口或者销售。
型式批准包括计量法制审查和定型鉴定。
第七条 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由外商申请办理。
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的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由外商或者其代理人申请办理。
第八条 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型式批准,必须递交以下申请资料:
(一)型式批准申请书(格式见附件1);
(二)计量器具样机照片;
(三)计量器具技术说明书(含中文说明)。
第九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型式批准的申请资料在十五日内完成计量法制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一)是否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二)是否属于国务院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
(三)是否符合我国计量法律法规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在计量法制审查合格后,确定鉴定样机的规格和数量,委托技术机构进行定型鉴定,并通知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商定的时间内向该技术机构提供试验样机和下列技术资料:
(一)技术说明;
(二)总装图、主要结构图和电路图;
(三)技术标准文件和检验方法;
(四)样机试验报告;
(五)安全保证说明;
(六)使用说明书;
(七)提供检定和铅封的标志位置说明。
第十一条 外商或者其代理人提供的定型鉴定所需要的样机,由海关在收取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后验放或者凭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保函(格式见附件2)验放并免收关税。
第十二条 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应当在海关限定的保证期限内将样机退还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并监督办理退关手续。
第十三条 定型鉴定应当按照鉴定大纲进行。鉴定大纲由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参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国际建议(以下简称国际建议)制定。
没有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国际建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的有关要求或者明示技术指标制定。
第十四条 定型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外观检查,计量性能考核以及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或者寿命试验等项目。
第十五条 定型鉴定应当在收到样机后三个月内完成,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应当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应当在试验结束后将《定型鉴定结果通知书》、《鉴定大纲》和《计量器具定型注册表》,一式两份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核。
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应当保留完整的定型鉴定原始资料,保存期为五年。
第十七条 定型鉴定审核合格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向申请办理型式批准的外商或者其代理人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格式见附件3),并准予其在相应的计量器具产品上和包装上使用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标志和编号(格式见附件4)。
定型鉴定审核不合格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临时型式批准:
(一)确属急需的;
(二)销售量极少的;
(三)国内暂无定型鉴定能力的;
(四)展览会留购的;
(五)其它特殊需要的。
第十九条 申请办理第十八条第(一)、(二)、(三)、(五)项所列的临时型式批准的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申请表(格式见附件5)和第八条所列申请资料。
申请办理第十八条第(四)项所列的临时型式批准的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当地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申请表和第八条所列申请资料。
第二十条 有权办理临时型式批准证书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递交的临时型式批准申请资料进行计量法制审查,可以安排技术机构进行检定。
第二十一条 临时型式批准审查合格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证书》(格式见附件6);属展览会留购的,由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证书》。
临时型式批准证书应当注明批准的数量和有效期限。
第二十二条 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必须经计量考核合格并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申请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样机保密。
参加定型鉴定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与其承担项目相同产品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
第二十四条 进口计量器具经型式批准后,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予以公布。
对于不符合计量法制管理要求和技术落后的进口计量器具,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原批准的型式。
第三章 进口计量器具的审批
第二十五条 申请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所列计量器具的,应当到进口所在地区、部门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申请登记,并提供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证明;申请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所列计量器具的,还应当提供经型式批准的证明。
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证明和经型式批准的证明,可以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查后出具。
第二十六条 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对没有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或者型式批准证明的,不予批准进口。
海关凭各地区、各部门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签发的机电产品进口登记表验放。
第二十七条 对于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或者未经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外贸经营单位不得办理订货手续。
第二十八条 因特殊需要,申请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它计量器具,必须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但是不得在国内销售和转让。
第二十九条 申请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它计量器具的,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和文件:
(一)说明特殊需要理由的申请报告;
(二)计量器具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三)计量器具的照片和使用说明书;
(四)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批件。
第四章 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
第三十条 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进口计量器具,在销售之前必须经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
未经检定合格的,不得销售。
第三十一条 申请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应当递交以下文件和资料:
(一)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申请表;
(二)计量器具技术说明书(含中文说明);
(三)使用说明书;
(四)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的计量器具,还需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的复印件或者证明。
第三十二条 受理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申请的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对递交的文件和资料进行书面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能安排检定。
第三十三条 承接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的技术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第三十四条 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参照国际建议进行。没有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国际建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的有关要求或者明示技术指标等进行。
第三十五条 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内容包括计量器具的外观检查和计量性能考核。
第三十六条 承接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的技术机构应当对检定合格的进口计量器具出具进口检定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出具进口检定不合格通知书。
进口检定合格证书和不合格通知书加盖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口检定核准印鉴方能有效。
第三十七条 承接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的技术机构应当保留完整的进口计量器具检定原始资料,保存期两年以上。
第三十八条 凡对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结论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合格证书或者不合格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复检。
对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复检结论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复检结果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结果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九条 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计量器具在国内销售的,应当向制造所在地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有出厂检定能力的也可以向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经考核发证后,授权制造厂商自行检定。
第四十条 进口不以销售为目的的计量器具,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强制检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以外的,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进口或者销售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或者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它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进口或者销售,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进口的计量器具未经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技术机构检定合格而销售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其销售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进口或者销售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封存其计量器具,责令外商或者其代理人补办型式批准手续,并可以处以相当于进口或者销售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和检定的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实施细则的规定,给申请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技术机构应当对进口计量器具实行逐台检定,如果需要在索赔期内向商检部门出具验收证书的,可以先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但是抽取样机不得少于3台,根据柚样结果,向商检部门出具证明。商检验放后,对其他计量器具仍须逐台检定。
第四十六条 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和进口检定的技术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申请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定型鉴定和进口检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费用。
第四十八条 进口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的管理,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的外贸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视为进口行为,适用《办法》和本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13.自检计量器具校准规程 篇十三
1.监视和测量设备校检分类
1.1 本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分为送检和自检两类。
1.2 本公司自检及监视和测量设备采用与经送当地技术监督局校准合格的标准监视和测量设备比对的方式。标准监视和测量设备为一个10m直尺,由技术部据《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每年按期送有资质的国家授权的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并应收集并归档保存该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证书(复印件)资料。经校检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公司工程处归档保存校准合格证,并将合格标签贴在相应监视和测量设备机身上。该直尺仅作为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的自检标尺使用,应做好日常的妥善密封保存,不得用于监理服务过程。
1.3本公司自检监视和测量设备为监理服务过程中使用的2把卷尺、6把钢尺,采用与自检标尺(经送检合格的10m直尺)比对的方式,与用于监理服务过程的每只钢卷尺逐一比对的方式进行校准。
3.自检比对方法:
自检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时机,每年在自检标尺经有自资质的国家授权的法定专业检测机构校准取得鉴定合格证书后进行,比对时,选取一平整度表面,将待校准的自检监视和测量设备逐只在平面上平展拉伸,观察其刻度是否清晰,再用标尺上的刻度与自检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尺身刻度逐一比对,允许误差△=±(0.3+0.2L),检查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置
4.1 送检监视和测量设备如经校检发现精确度下降或失效,则作报废处理。
4.2 自检监视和测量设备如发现精确度下降或失效情况,使用部门或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司工程处作报废处理。
编制:工程技术部
审核:
批准:
14.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 篇十四
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拥有的核心资产之一,是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并得到检验结果数据的硬件基础[1]。持续提高检测设备管理的质量,是质检机构科学、准确、高效地完成客户委托检验任务,满足并超越客户对检验质量、检验时效期望值的保证[2]。
随着近年来社会对质量检测需求的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对质检机构检测设备投入,质检机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以某地级质检所为例,至2013年设备原值已超1 300万元,拥有安捷伦公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气质联用仪、 液质联用仪,上海蓝波公司局部放电检测仪,上海峰际公司成束燃烧试验设备等高值、大型检测仪器设备上百台套,装备水平的提高,使其有能力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每年完成5 000份以上检测报告。 如何持续提高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质量, 是当前检测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备总量不断增加形势下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是满足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的要求,也是监管部门对质检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3]提出的要求。
1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流程及问题分析
从采购开始直至最终报废,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内容,典型的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伴随检测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备总量不断增加,要管好、用好检测设备,就必须动态地对现有设备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偏离进行识别和持续改进,以持续适应质检机构的发展需求。
1.1设备采购环节
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采购主要问题有:
1有的检测能力建成后,由于业务量少或设备不稳定,年实际使用率长期徘徊在低位,而添置的设备花费却数万乃至数十万以上。一方面,设备使用频次少,另一方面,维持其正常状态及量值溯源费用却并不少。如某机构购买的国内某厂出品的气相色谱仪,受经费限制,过多地考虑了价格因素,后来在实际使用中设备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与生产企业长时间沟通处置后,将原因归咎于使用人员技能欠缺,直到重新购买其他企业气相色谱仪后, 才发现是设备本身问题,而此时已过质保期。
2有的设备购置之后没几年,国家发布了新的试验方法标准,原设备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停用。 如某机构建立了水泥产品检测能力,之后随着新标准的发布,其主要指标胶砂强度项目的试验方法及所用设备(胶砂组成、操作方法、养护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原有设备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只能弃置。
3有的设备购买时只考虑到项目检验的需要, 甚至仅凭经销商的推荐和宣传资料,使所购的设备最终出现不好用、不通用或基本用不上而闲置的情况,导致花大价钱购买的设备短暂试用后或闲置或损坏无法使用。如某机构购买的某型号“微波消解仪”,耗资数万元,短暂使用后,发现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相匹配,无法正常使用,设备闲置至今。
4此外,还需要避免由于论证不足,造成科室之间重复添置功能相似、性能指标相互重叠检测设备的情况发生。
1.2量值溯源管理环节
量值溯源管理主要问题是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重复检定或设备失准仍投入使用,以及试验使用的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状态出现不确定。表现为:
1未仔细核对或未妥善保管检定证书,致检定证书未归档或丢失,无法直观判定设备量值溯源状态。
2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与设备溯源需求脱节或检定计划未有效执行,发生漏检。
3设备故障修复后,未在使用前再次检定或校准以确定设备准确度、测量范围已恢复正常。
4虽然是有证标准物质,但超保质期使用。
5标准物质定容配置成试验用标准溶液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使用或在标准物质说明书规定保存条件以外环境中保存、使用。如“乳清蛋白粉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标准物质”说明书要求“置于4 ℃冰箱中冷藏保存,使用前应恒温至室温,并充分摇动以保证均匀”。
1.3人员配备环节
人员配备主要问题是熟练的操作人员少,计量器具管理人员非专职,专业知识不足。表现为:
1大型精密仪器(如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仪等)系统在安装验收后,生产厂往往只提供人员数量有限的免费培训,出于成本的考虑,最终参加培训的往往只限于一、两名试验员,且多是选择高学历的年轻员工担任试验操作员,由于年轻员工同时兼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一旦这些员工发生离职,他们带走了培训得到的技能以及更宝贵的积累起来的经验,而新的操作员由于未参加培训,经验少、不熟悉设备的特点, 不能熟练地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形成技术断层,严重时还能导致设备非预期故障的早期发生。
2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的,且一般不具备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其职责一般定位于督促检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管基本上由一线检验人员兼任。由于日常工作量大,以及客观上存在的人员技能的差异性,一线检验人员在同时承担项目检验和设备管理的情况下,往往出现重使用轻维护的情况。此外,一线检验人员虽然有着高学历,但专业能力仅限于检验技能方面,较少涉及设备硬件维护、 处置技能,对设备的维护、维修、操作等技能更多的依赖于专业人员的言传身教,存在小故障处置不当引发大故障而不自知的情况。
2改进对策
2.1采购前充分调研和论证
新增检测能力时,综合考量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关系,组织三人以上技术团体以可量化的方式,严谨地开展可行性论证及审查,论证应涵盖:
1未来业务形成的判断及依据。
2兄弟单位对同类设备的评价和推荐意见;
3多方了解该领域设备的发展动态,行业内对该类设备的品牌美誉度。
4近期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动向。
5购买主机时,以是否影响主机正常运行精度、 可靠性为主线,结合考虑是否有必要同时配置原厂辅助件(如自动进样器、多种规格色谱柱等),以防盲目追求配套齐全降低可靠性的情况发生。
6不采用最低价中标模式采购,不盲目相信单一经销商的推荐和宣传,邀请多个合格供应商进行好中选优(性能和价格的综合)。
7科室之间能共用的设备,采用样品内部流转方式解决设备缺口。
充分的调研和采购前论证,能使最终采购的检测设备可获得最优性价比,兼具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功能性等特点。
2.2改进量值溯源管理
通过以下方式改进量值溯源管理:
1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采购前论证、计量检定证书、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直至报废的全部内容,内页编号以防止缺失。
2设立专人(可兼职)专门负责对档案所涉及技术文件、技术记录的收集、保管,外借一般采用复印件方式,如确需原件外借,归还时要检查其完整性。
3设立专人(可兼职)专门负责执行周期检定计划,负责设备维修后投入使用的批准(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检定或校准),并在对溯源结果进行确认后更新设备检定标识(三色标:红色停用,绿色检定合格,黄色准用)。
4有证标准物质专区、专柜存放,配备专用冷柜用于有证标准物质及其定容配置成的试验用标准溶液保管,严格按照标准物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保存条件存放,并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定容配置后的试验用标准溶液用明显方式提示配置日期和有效期,以防止超期使用情况的发生。
2.3配齐、配足设备管理人员
通过以下方式配齐、配足人员:
1聘请业内专家、专业工程师到检验室现场培训,同时带动内部讲师的成长。
2大力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培为主外培为辅,二者协同。参加外培的人员学成归来需将所学内容通过内培进行传授,形成以“老人带新人”的机制,使一线检验人员的人才梯队不断档。
3设备管理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原则,定岗定责,开展技术考核、技术激励,从制度上形成尊重技术、尊重人才态势,促进技术人才成长。
4将掌握适度的专业知识列为任兼职质检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人员的上岗条件,同时为其提供适度的培训,以使其减少对一线检验人员的依赖,更好地履行管理和督促职责。
5将掌握适度硬件维护、处置技能为任一线检验人员的上岗条件,并为其提供适度的培训,目的是通过一线检验人员行之有效的维护保养,让检测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同时防止因小故障处置不当引发大故障而不自知的情况发生。
3结束语
15.C类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篇十五
本规程对C类计量器具检定作出具体规定,公司生产科以及各项目经理部管理的或拥有地C类计量器具可送生产科检定,检定工作由生产科施工计量技术监督员负责进行。检定合格,发放《检定证书》及《合格》标签;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再用。
一、靠尺(垂直检测尺)
靠尺是用于墙面、门窗、装饰贴面等工程的垂直及任何平面上平整度的检测。其检定(校正)方法如下:
1、垂直度的检定:将靠尺紧靠在检验专用条上,用螺丝刀调调节螺丝,直到指针指“0”为止。
2、水平度的检定:将靠尺放在标准不平检定方条上,用螺丝刀调相应的调节螺丝,直到使水准气泡居中为止。
二、内外直角检测尺
将内外直角检测尺紧靠在标准方块直角上,用光隙方法来鉴别内外直角检测尺的内角和外角。
1、检定内角时,将受检角尺内角工作内角工作面与标准方块工作面相靠,用光隙法测检受检角尺,如有明显光隙视为不合格,无明显光隙则视为合格。
2、检定外角时,将受检角尺外角的工作面放在标准方块工作面上,使受检角尺工作面与标准方块的另一工作面相靠,同样用光隙法测检角尺,如有明显隙视为不合格,无明显光隙为合格。
三、游标塞尺 游标塞尺是用于检测工程施工分项部位间隙尺寸,一般与靠尺及内外直角检测尺配合使用。检测时用塞尺测量间隙(塞入间隙应不过松也不过紧)读出间隙数据。
1、肉眼观察,检查塞尺外观及塞尺分度线纹是否明晰。
2、检查塞尺推挡卡;要求活云动灵活,又紧贴塞尺的刻度表面上。
四、钢卷尺(工作尺)
1、肉眼观察,要求尺带拉出和收卷轻便自如,尺带表面色泽均匀,平整光亮,尺带分度线纹均匀明晰并垂直到边缘。
16.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 篇十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任何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单位)制造以销售为目的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遵守本办法。
计量器具新产品是指本单位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包括对原有产品在结构、材质等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导致性能、技术特征发生变更的计量器具。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的计量器具范围,是指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装置、仪器仪表和量具。
标准物质新产品,按《标准物质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条 凡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申请型式批准。型式批准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器具的型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而进行的行政许可活动,包括型式评价、型式的批准决定。型式评价是指为确定计量器具型式是否符合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法制管理要求所进行的技术评价。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地区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工作。
列入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管理目录的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目录》中的其他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由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
第二章 型式批准的申请
第六条 单位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在申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前,应向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型式批准。
申请型式批准应递交申请书以及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
第七条 受理申请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委托技术机构进行型式评价,并通知申请单位。
第八条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根据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委托,在10个工作日内与申请单位联系,做出型式评价的具体安排。
第九条 申请单位应向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提供试验样机,并递交以下技术资料:
(一)样机照片;
(二)产品标准(含检验方法);
(三)总装图、电路图和主要零部件图;
(四)使用说明书;
(五)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
第三章 型式评价
第十条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必须具备计量标准、检测装置以及场地、工作环境等相关条件,按照《计量授权管理办法》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授权,方可开展相应的型式评价工作。
第十一条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必须全面审查申请单位提交的技术资料,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型式评价技术规范拟定型式评价大纲。型式评价大纲由承担型式评价技术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批准。
型式评价应按照型式评价大纲进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已经规定了型式评价要求的,按规程执行。
第十二条 型式评价一般应在3个月内完成。型式评价结束后,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将型式评价结果报委托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并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三条 型式评价过程中发现计量器具存在问题的,由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通知申请单位,可在3个月内进行一次改进;改进后,送原技术机构继续进行型式评价。申请单位改进计量器具的时间不计入型式评价时限。
第十四条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在型式评价后,应将全部样机、需要保密的技术资料退还申请单位,并保留有关资料和原始记录,保存期不少于3年。
第四章 型式批准
第十五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接到型式评价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型式评价结果和计量法制管理的要求,对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向申请单位颁发型式批准证书;经审查不合格的,发给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十六条 对已经不符合计量法制管理要求和技术水平落后的计量器具,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废除原批准的型式。
任何单位不得制造已废除型式的计量器具。
第五章 型式批准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样机和技术文件、资料必须保密。违反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技术机构出具虚假数据的,由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撤销其授权型式评价技术机构资格。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制造已取得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不得擅自改变原批准的型式。对原有产品在结构、材质等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导致性能、技术特征发生变更的,必须重新申请办理型式批准。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申请单位对型式批准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
第二十条 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由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与本办法有关的申请书、型式批准证书、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的式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
第二十三条 申请型式批准、型式评价,应按规定缴纳费用。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全】推荐阅读:
计量器具管理程序09-29
公司内部计量设备器具管理实施办法01-14
安全防护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参考样式12-04
通用工器具管理制度11-01
维修部工器具管理制度06-17
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和管理09-25
安全绝缘工器具编号管理办法07-06
安全工器具的保管要求07-09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08-20
残疾人器具申请书范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