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15篇)
1.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一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教学中的预设及其反思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课上得好坏,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准备、设计和讲授外,关键在于学生的配合,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好,所以课上得不顺利。学生配合教师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不插话,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按照教材的要求特别是老师的标准作出回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跟老师唱反调;老师让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四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讨论,不沉默冷场;老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立即投入练习,一声不吭,及时完成,不交谈,不拖延。[1]
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这种教学使学生及其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教师的系统讲解?(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二、教学中的生成及其依据
生成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生成,这是由其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其一,从人学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总之,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2]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3]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强调教学的生成,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1)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2)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3)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4)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免于正确的权利)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教育的恩赐,而是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僭越儿童的权利。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之,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其表现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在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突出表现为以下两对关系。
(一)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一元指的是一元标准、共性认识、普遍价值,多元指的是多元解释、独特认识、多元文化。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与生活的多种体验。多样化和个性化激活了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但是,不能由此走向认识和思维的另一个极端;否定答案的唯一性,拒绝真理、共识和标准。当前,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读的同时要注意和强调;第一,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得好;“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①“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固然不错,但哈姆雷特应当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被解读成奥赛罗或是其他什么人物。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也应当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吧!文本解读应当逼近最初始的意义。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对狐狸的看法。有的说狐狸“狡猾”,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终于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有的说狐狸“聪明”,而且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狐狸究竟是“狡猾”还是“聪明”?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狐狸是狡猾的,因为它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是不道德的。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第二,追求自我超越和更优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认识和思维都是有限的,因而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答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也并非必然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存在片面性。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视野局限,消除囿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偏差,欣赏和汲取他人有益的看法、有价值的观点,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
(二)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也是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体现,与这一关系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也要重过程。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也即重学会,重过程也即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并把过程方法作为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但是,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过程方法的“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那种不讲科学预设只求动态生成,或者不顾即时教学情景完全按预设教案施教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当前,在有些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生成性”而否认“预设性”的倾向。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所以,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机械刻板”之类的缺点,恰恰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前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的预设造成的。当然,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事前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这里,“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那种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用“动态生成”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在实际教学中会造成“自由生成”和“开无轨电车”的可怕后果。对此,有学者指出,教材和教案只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地创造。
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制约性。教学过程如果不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盲目生成的实例,有些甚至还被当作新课程改革的典范加以提倡和推广。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预设好的教案,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课堂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知识零部件的加工厂。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过分强调预设性导致课堂成为了没有任何发展、调控和变通的僵化空间,只有开放与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变活。所以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提倡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加重要的是同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这种认识是可贵的。
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为了谬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能否定预设,好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科学的预设。但现在有些学校主张教师可以不写书面教案。进行 “0教案”改革,其出发点与本意都是好的,但在实践中,“0教案”固然能让事业心强、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为形式所困,但却不能保证知识贫乏、经验欠缺的教师不会面对众多学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思路而顾此失彼、不得要领,更可能会让极少数把教师职业当“饭碗”的人趁机浑水摸鱼、偷懒一把。所以,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显性的、直接的、预设的短期目标,更要着眼于隐性的、间接的、动态生成的长期目标,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2.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二
一、关于“预设”
初中语文课本中增设的“关注科学”板块不仅能够给学生普及当下的前沿科学知识, 很多文章也有着很好的教育及思辨意义。对于这些文章的学习, 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 对于特定的教学文本,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对于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反应会有相关预设。透过合理的预设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节奏, 也能够事先准备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案, 这也是教学预设的目的所在。教师在展开教学预设前除了要深入探究教学文本之外, 还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心理及思维模式展开合理的推测, 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预设才是有根据并且有意义的。
《叫三声夸克》 (卞毓麟) 是一篇物理知识普及的文章, 文章中借助对于物质结构的探究给我们传达了相关理念, 让学生能够明白“盒子里还有盒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推断, 鉴于文章较为复杂, 并且介绍的物理知识有一定的深度, 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觉得难度较大, 对此我也做了相关准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预设的状况确实发生了, 很多学生在读完课文后仍然完全不知道文章到底想要传达什么理念, 对于那个“盒子里还有盒子”的主旨也难以理解。为了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 我借助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对于文意进行简化, 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 也就是让他们明白文章到底想要传达什么意思。此外, 我还引导学生对于物质的分类展开梳理, 让学生能够慢慢明白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义并不是要让学生对于这些物理知识展开探究, 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事物的背后可能还会暗藏着其他真相。当学生对于文意基本有了了解后, 我会逐渐展开核心内容的教学。
二、关于“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过程。伴随着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各种“生成”性的小状况也会随之产生。生成性素材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借助“生成”的过程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还能够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展开探究, 这对于课堂教学将会是很好的推动。
关注科学中另一篇富有哲思并且思辨性较强的文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在展开实际教学前我首先会向学生提问:“对于一件特定的事物, 大家觉得它的正确答案通常有几种?”很多学生觉得这是一个不需要问的问题, 纷纷说道:“当然是一种了。”我接着问:“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觉得有点诧异, 教师似乎在暗示对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应该不只有一种, 这个小意外对于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常识是一种很大的冲击, 学生都惊奇地用饱含探究神色的目光望向我, 仿佛在等我揭晓答案。就这样, 这个小意外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中我展开了教学:“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我创设的这个生成性素材不仅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勇于打破一直以来形成的定式思维模式。
三、关于两者间的动态平衡
“预设”与“生成”在语文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预设能够帮助教师良好地把握教学节奏, 能够对于教学中可能会存在的各种障碍事先做好准确。有效的生成则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好的问题的提出, 不仅能够冲击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 还能够让他们对于未知的领域展开探究。“预设”与“生成”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并不是相互抵触的, 这两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相互之间是能够组合到一起的, 如果能够良好的把握两者间的动态平衡, 则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将会是非常有效的推动。
《斜塔上的实验》 (达纳·李·托马斯) 是关注科学单元中非常有趣味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中给学生描述了一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对于这篇文章中我预设的教学难点在于文章前半部分的大篇幅阐述, 这些篇幅中刻画了伽利略的人物性格, 也表明了在当时的年代人们思想上的禁锢。的确, 学生在阅读前半段文章时觉得文本云遮雾绕, 抓不住重点, 于是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 让他们用心去体会伽利略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在文章末尾处讲述了那个经典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当学生看到文章末尾铁球的落地结果后都十分惊诧, 很多学生都和我展开争辩, 这个结局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 是对于他们已有观念的一种极强的冲击与挑战, 这也是生成性素材的典型特征。在学生强烈的好奇下我会进一步对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展开解释, 并且让他们领会到文章的教育意义。
四、结语
3.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三
地图教学教学理念初中地理一、引言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地理地图教学中,怎样将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叙述转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深刻、浅显的知识,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地理“地图”的教学预设目标之一:学生要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并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有些老师会借助投影仪等工具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地域图片或是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还有些老师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游戏来寓教于乐,例如让学生在中国某省地图上找出高山湖泊、旅客问路游戏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理解了方向、比例尺、图例等地图要素,还有的地理课本上用台湾省的地图来给学生做插图的效果就很好,了解了地图的相关知识,又灌输了爱国主义思想,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新。所以说,有的时候,给学生选择帮助其理解课本知识的图片或视频时,深思熟虑的想一想,不要盲目选择,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目的。
二、预设与生成的含义
1.预设的含义
“预设”,顾名思义,是预测和设计的总称,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重点,在上课之前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实施的一种目的明确、计划合理、安排科学的教学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事先进行的备课环节却仅占据很小一部分比例。
2.生成的含义
理解了“预设”的含义,再来看“生成”:“生成”是生长和构建的统称,它强调教师在教学情境或者是师生活动环节中,超出教师事先预想的范围,对超出预想范围内的具体情况和问题重新予以调整和探究。好的生成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三、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方法
1.面临的问题
第一,必须要明确任务和时间在制约教师获取学生信息反馈中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信息进行了解和观察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师必须要予以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动态性进行有效把握,有效解决预设与新目标之间的差距,如何解决这一差距成为困扰很多教师的现实问题。第三,要明确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充满心理、思维和行为的综合过程,预设目标的内在隐性因素与学生实际外在的行为相一致的程度,对于教师来讲也是很难把握的。第四,要明确实现目标的过程实际也是学生对学习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预设转变为生成,主要依赖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学生生成新目标的情况;第二个因素是教师能够对预设的目标予以及时调整。这两个因素是长期以来容易被忽略的。
2.解决方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讨论形式、绘图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独立活动;这个时候教师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以及对目标的完成情况予以及时总结。以初一地理“地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绘制自己家庭的平面图,通过绘画过程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过程,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和目标教师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与预设近似的目标,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创新,通过这样的途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促进学生学习向预设逐步接近。
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可用投影仪等电子设备显示能力、情感需求、知识等一般目标,使知识目标和外显的行为先被学生明确,随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开展一些活动与情境的创设,将一般目标进行再现,并解释内在隐有的新目标。这样,学生新的知识和新的行为也就随之形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明确了内在的隐性目标,并采取行动向这个隐性目标迈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可以采用互动游戏的方式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轻松和愉悦的完成各项目标,并了解到地图和比例尺等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第四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在过程中对预设目标予以及时调整,使预设目标与学生的目标尽量一致。再以上述“地图“教学为例,当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方向学习之后,教师或许就会发现学生生成的问题和小目标没有任何一个会与“比例尺”相同,因此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调整,使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四、对地理课程中地图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详细介绍
1.预设介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学不应是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的过程。地理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源于地理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源于课前的师生了解,源于学生的积极思考,源于教师的胸有成竹,源于教师对授课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分析,没有预设的地理课堂教学将是“粗放式”的无序教学过程,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生成介绍
使地理教学更加能够呈现出生机和活力的还主要依赖于“动态生成”教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要想生成有效,教师应注意营造民主、安全而轻松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长期从语言和行为上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威胁,导致学生不敢自由言说,这是一定要避免的情况。相反,在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口气应是求异式、提示式和商量式的,比如“你们考虑这样正确与否,谈谈你的看法”等。要尊重学生这个独特且独立的个体,用激励和智慧的方法去维护每一个学生的尊严。
五、对于地理教学中的教学预设与生成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在前面已经介绍过,预设与生产二者之间是一种矛盾体,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预设应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但绝不能仅依靠预设,预设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生成没有预设做铺垫,那只能是是盲目性的生成;也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能形成美丽的生成。反之,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低效的。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生成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独特的思考、体验和理解,并在课堂上有效实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质量才有保证。
六、结束语
总之,对于将来的地理教学,要充分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不但完成了课本规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外,对课外活动也要进行更多的关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俊英.让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中国教育技术装[J],2010,(25)
[2]万丽.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哲学思考.试题与研究,2010,(1)
[3]赵立红.新教学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
[4]费明才.地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问题探析.聚焦新课程,2009,(5)
[5]吴建国.在实践中促进地理生成学习的实践性探索.地理教育,2004,(5)
4.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四
一、课前预设要全面了解学生,理智地认识生成
在全面地吃透学生,预设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前提。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数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些都是预设时教师须去全面了解的。因为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已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万以内数的感性认识,有大部分的学生会读写部分万以内的数,只是还没有具体完整的读数方法,显然学生的现实起点大大高于教材的逻辑起点。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了重新定位--从原来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调整为自主发现、概括读法。并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调整和补充。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摆数、读数,组建学习材料;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这些数进行分类概括、发现总结读数方法。正是由于恰倒好处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教师才能真正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到随心所欲,而又学有所得。
二、精心设计方案,适时地促进生成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所以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我改变了“凡是书本上有的、本节课要学习的都作为新知按部就班、从头学起”的观念,而是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灵活多样,巧妙地运用生成
新课程对互动的关注,对过程的强调,对探究的重视,都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互动的范围与深度大了,课堂也就变得鲜活了,变化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兵不动,仍然是用备课时的教案设计来框定课堂上的行为的话,那么,即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了学科知识的传递,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态度的升华了。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与必要,已经充分认识过程自身的重要价值,那么,也就相应地需要在预设与生成、设计与实施之间铺设起桥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同时动态生成,对教师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方面之一。
保护开心非常v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1时=分”让学生讨论,这时除少数学生保持沉默外,许多学生未讨论就脱口说出了答案。这时教师灵活地对“未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两种预设中,选择了“对猜想的验证”,通过“拨学具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学生在此过程中成功建构了知识的意义。
2.在生成中机智整合预设。在对教学方案的预设中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分析式的。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时教师应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对学生在上课生成的各种信息作出快速分析,并恰当地整合在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时,教师的思维更多表现为整合性。如我在一节新课的巩固练习中,通常会预设三个层次。第一层,简单应用巩固认识;第二层,灵活运用,形成策略;第三层,综合运用,获得技巧。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可能主动跳出课前第一预设(巩固认识)和第二预设(形成策略)而直接进入第三预设(获取技巧)。如果教师还是循规蹈矩,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这时教师可以机智地对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主动让学生到台前唱主角。通过质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获得不同发展。
3.在生成中果断放弃预设。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预设,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但学生的兴奋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但如果教师视教案为禁锢,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课前的预设是这样的:一、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二、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三、掌握简单的换算;四、在游戏中巩固元、角、分的换算。可当教师实施第一个环节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按原来的预设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灵机一动:人民币学生天天见,有时也会使用,只要稍加点拨,教学任务就能如期完成,何不因势利导让他们直接进入换钱的游戏环节,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换算。教师借此机会,使元、角、分的简单换算自然生成。
总之,“预设”和“生成”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只有科学而艺术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理想的课堂。
5.教案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 篇五
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在一年级《减法初步认识》的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一组互动的情景练习。创设的情景是:卡通蓝猫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苹果,请各组长分给组里每位小朋友。其中教师在礼物中设置分配障碍:个别组分的苹果个数不够,还差若干个。
互动的练习要求:每组四人商量后,把相差几个苹果的个数用算式表示,如果正确,老师就把相差的个数补给这个组。
练习反馈的形式:每组学生汇报本组计算的方法,全班学生判断。
练习设计的意图:拓展性练习运用分配活动的形式引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在生活化的情景中,使学生掌握这类难度较大的知识,并且直观地帮助学生构建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模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片断:
1、师:蓝猫说你们真棒!它想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下面请每个组的组长把信封里面的礼物分给你们组的每位同学。
2、各组的组长高兴地从信封中取出“苹果”图片进行分配,发现苹果不够分,纷纷举手表示本组不够。
3、教师一一指名小组反映情况,并板书在黑板上。
生1:因为我们有2张卡片,没有第3张,没有第4张。教师感觉回答不到位,所以暗示性提问:“你们组有几个人?只有几个苹果?”
生1:我们有4个人,2个苹果。(教师板书这种情况)
师:有4个人,2个苹果,所以不够分。哪个组和他们组不一样?(教师快速重问一遍)
生2:我们4个人,3个有,1个没有。(教师板书这种情况)生3:我们4个人,1个苹果。(教师板书这种情况)生4:我们组有5个人,只有4个苹果,还少1个苹果。
师:下面请小朋友商量一下,把还差的礼物个数用减法算式表示出来。如果算对了,老师就把该奖给你的个数补给你们。
汇报开始了。生1:4-3=1 师:你们组算出来还差1个,老师就补给你们一个。生1:不是的,我们还差3个。师:到底还差几个苹果呢? 生1:1+3=4 师:老师要补给你4个吗? 生1:不是的。
生2:2-1=1(教师没做评价)师:请你们组再商量一下。
该组学生不知如何商量,所以,有的与同桌看苹果图片,有的独自在玩;小组合作失去实效。
生2:还差1个,就是4-1=3 师:4-1=3你们还差3个苹果吗?(教师板书4-1=3)生3:不,还差1个苹果。
师:那么,这个减法算式,可以怎么改一下就对了。生3:4-3=1 师:4个人,只有3个苹果,还差1个苹果。(板书4-3=1)好!请组长上来领1个苹果,补给你组的小朋友。
其余各组算式在教师提示下完成减法算式。耗时10分钟的一题练习就这样草草收场。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设计了一组互动的情景练习,在情景创设初期,学生投入参与的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示本组出现不够分的情况。回答有的说:“我们有2张卡片,没有第3张,没有第4张。”“我 们有4个人,2个苹果。”“我们组有5个人,只有4个苹果,还少1个苹果。”这说明他们的生活经验足够回答“为什么不够分”这一问题,从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分苹果”这一实践活动中已经具备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练习孕育了一个巧妙的思维情景。
进入第2个练习环节:请小朋友商量一个,把还差的礼物个数用减法算式表示出来,如果算对了,老师就把该奖给你们的个数补给你们。
对于这个练习要求,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算式(以每组4人,少1人苹果为例):“4-1=3、1+3=4、2-1=1。”这些答案都被教师一句:“请你们再商量一下。”给否定了,连2-2=1这极具创造性的回答也没得到教师的肯定。因为教师预设答案是“4-3=1”,教师为孩子们答不到自己设定的答案而焦急,而学生却显得有些茫然,甚至有些学生不再关心教师的提问,开始关注到分苹果图片。
在这里,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生成,这是常有的现象,那么,在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时,该案例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对于一个入学才半个月的孩子来说,他们以为少苹果的那个人是要减去的,所以有算式“4-1=3”,3个人有苹果了,那么,1个人没有。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或者叫学生说说他们这样列算式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学生的想法,请他们再商量,直到商量出符合教师的答案为止。对于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数学练习活动,教师为什么要设定高度统一的答案呢?而教师设定的答案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脱离了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与思维发展水平。设计时如果将问题改为:你们小组还差几个苹果,能用算式表示吗?”使这一情境的练习活动更具挑战性与开放性。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只有以学生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涌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不能只从教师角度主观地认定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而要“蹲下来看孩子,”重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了解孩子们的原有知识、定格于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及他们渴望的数学活动形式。
其次,要善于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数学课堂是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随着课堂教学的真实推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能理解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成为数学知识持续生成与持续转化、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当学生出现算式“4-1=3”时,如果教师能够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放弃要学生商量,一直到得出教师预设答案的行为,而是因势利导,叫学生说说他们这样列算式的想法,那么,课堂就会呈现学生丰富多彩的思维活跃的场景。“耗时十分钟但低效的练习”正是教师缺少善于机智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所导致的尴尬场面。
6.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六
淳化县方里学区 寇润利
一、课堂生成的意义
“对智慧没有挑战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生。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学习的“主人”。
二、当今课堂的现状
叶澜教授曾如此描述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课时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段话精辟的评价了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课堂出现了这样的尴尬:面对老师精心备好的课,学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新情况生成出来,或是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的问题,或是表达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或是出现教学设计以外的偶发事件……这些“节外生枝”的情况会迅速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共鸣。如果教师置之不理,继续按照预设的目标进行教学,学生会失去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如果教师遵循学生的意愿进行探讨、学习,那么课堂教学预设的任务就不能完成,预设目标也不能实现。因此,面对课堂生成的新情况与预设的教学目标不 1 统一,成了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1、思想先行,理念更新。
其一,改变对教科书的态度,不再把教科书看作“圣经”,而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重组。其二要改变对教案的认识,不再把教案看作等执行的程序,要变显性为隐性,设计应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其三,改变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与学生共同追求新知、共同创造生命意义的一个动态的、人文的过程。其四,改变教师角色意识,作为平等的人与学生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成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最后改变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关注课堂学习,同时也关注学生课外学习、综合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等具有动态开放性、自主性的新型学习方式。
2、吃透学生,精心备课。
预设教学目标时要根据社会要求,不同年龄学习的思维及已有的学习经验来确定,同时多方面了解学生,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对文本的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就能自如地面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加以引导、肯定、纠正等。我国教育家袁振国认为:“要学生有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那么,教师在备课中更应精心地研读教材,只有深刻地读懂文本,当学生课堂生成问题时就能灵活地加以引导了。
7.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七
一、弹性预设, 构思生成
学生提出疑惑、有所创新, 是要有一个契机的, 学生自身凭空创新是比较难的, 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 在预设的时候, 就构思可以帮助学生有所创新的契机. 学生受思维限制, 在解决一些问题时, 会思维定式. 这种例题往往是答案唯一, 思维层次较低, 学生看到后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 很显然的就能得到答案. 这类型的题目显然有着它的作用, 它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将知识进一步熟练化. 但是这些题目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思考, 单一的思维有些局限了. 而且仅仅靠这些题目是不够的, 但是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列举许多这种类型的题目, 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但是这些问题不容易让学生提出疑惑, 创新需要不断的思考, 然而思考需要的时间比较多. 课堂上, 时间本来就不多, 如果这些题目过多, 时间占用率会太高, 但是这些题目才能真正让学生产生兴趣, 需要融入课堂之中. 教师单一的讲解, 学生觉得枯燥, 听的不认真, 效率较低, 远远不如让学生自己融入课堂, 积极思考. 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 就要考虑到这方面, 弹性预设, 思考在哪些地方能够让学生创新、提出疑惑, 进一步融入课堂之中.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 AB = AC, AD = AE, AB、DC相交于点M, AC、BE相交于点N, ∠DAB = ∠EAC.用问题 “根据条件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而不是“求证:∠D = ∠E.”让学生自己思考, 从而提出问题.
二、夯实备课, 精心预设
预设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学生主体, 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没有方向, 探索的效率非常低. 教师在教学时, 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样一节课的节奏非常不好, 很可能到下课教师都不知道说了哪些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备课. 就如同想建好高楼大厦, 如果地基打不好, 建都建不起, 更别谈建好了.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要能够抓住重点所在, 将课堂的时间合理的规划, 教师只负责讲解知识点, 探索谈论的部分要留给学生. 由于学生不一定能很好的解决出来, 所以在探索前, 教师可以略微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 接着让学生自己探索. 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数学内容, 如果利用一些材料, 教学起来就比较容易,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这些材料, 在课堂上加以运用, 提升课堂效率. 比如, 百分比的应用教学, 教师可以用银行的利息为实例, 在课堂前准备教学材料:一张被污渍盖住了部分项目的银行存单, 并且复印多张, 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一张, 让他们观察, 并且把数据算出来. 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教师要精心准备, 提升课堂效率.
三、妙用错误, 将错就错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 思维发育不完善, 与教师思考的角度有些不一样. 教师在解决很多问题之后, 对于知识的了解非常的透彻, 但是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这些知识, 不能将思维很好的转换, 处理题目时, 往往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 在教师看来, 这些错误或许很简单, 但是学生如果不跳出思维定式的话, 是不容易发现自己错在哪里的. 虽然“错误”有许多的弊端, 但是运用的好, 价值十分可观, 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只需要稍微加以引导, 接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立即打断, 如果教师及时打断, 很有可能让学生错过一次深层次探索的机会. 有助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而且当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 自信心会提升很多. 例如在讲解运用等式性质时, 如果一个2 个式子相等, 同除以一个数, 那个数不能为0, 这个知识点错的人很多.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题目:m X = m Y, 从这个式子你们能得到什么呢? 有些学生得出了X = Y, 教师可以让他们再次思考, 并且指出学生错了.学生疑惑不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几个具体的数值去计算一下看看.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 往往会忽略掉m = 0 这个点, 当学生最终想到0 并且带入时, 才会恍然大悟, 对于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 接着教师让学生联想思考有没有其他知识点与之相似. 接着教师根据错误的地方与学生提出疑惑的地方进行拓展.
四、科学预设, 及时反思
预设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预设的不够合理, 会让学生陷入困惑之中. 教师在预设的时候, 就要不断的反思, 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考如何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让学生融入进去. 教师也要从学生角度思考, 如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会只按照自己之前所思考的角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也要适当的引导, 不然学生不容易思考出正确的答案. 由于每节课都要预设,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 问问自己, 自己创设的教案是否达到了要求, 能够让学生产生疑惑, “生成”新知识. 如分析一个问题, 学生能否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包含的知识点? 如何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从问题中分析出知识点. “比如教师在教学数形结合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些题目, 是利用函数方面的知识进行解决的, 但是解决起来比较复杂, 接着再设计一些图像类的题目, 学生发现图形类的题目解决起来比较容易, 便可能会联想, 是否将函数与图形结合起来会比较简单呢. 这样一来就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还会加以思考, 深化知识点.
8.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八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必须直面这对矛盾,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说,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怎样实现这种“统一”和“转化”,就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中有效预设与生成教学策略
1.紧扣教材预设,平等对话开启生成
紧扣教材的预设则可以为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是初中语文的基本原则。根据教材进行全面、精细的解读,清楚教材的本意,尊重教材的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源于教材,超越教材的解读。如果脱离教材,天马行空的上课,只会让课堂更难以推进。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紫藤萝瀑布》一课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学习体味人生,感悟生命。教材中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然而正是因为这两句话,课文的精神价值才愈发明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因为紫藤萝的美丽,作者不由得停住脚步,可是为什么又要加快脚步?”学生抓住“不由得”可以体会到作者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了,然而在联想到10年前紫藤萝的命运,作者终于感悟到生命长河无止境,作者加快的不仅仅是脚步,而是人生的步伐。
2.多元开放预设,在体验中自我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可以从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获得。然而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各不相同的特点进行准备,在自己可控制的预设空间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由生发。在《春》这一课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而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反而会破坏散文的意境。在欣赏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下反复地朗读,然后再让学生谈论交流,喜欢哪些字词、句子,为什么?《春》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迎春图,可以让同学画一画。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课堂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情感价值也是多元化预设的另一个方面。例如:在《桃花源记》中,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但是许多学生在这个主题之下却认为,渔人言而无信,桃花源里面的人不愿意向外人道也,可是渔人立刻就及郡下,告太守。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文本里挖掘更多的价值,这激励着教师在预设时要做出更多的准备。
3.动态多变预设,学与思过程中生成
课堂并不是预设的情景重现,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课前预设与课堂不一致的情况。然而教师并不能因为意外就手忙脚乱,而是要善于抓住时机、灵活多变地设计其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将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中动态生成。在《威尼斯商人》一课中,同学提出:“夏洛克虽然是一个无情的方债主,但是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鲍西亚、巴萨尼奥和安东尼在遇到困难时都有人帮助。然而安东尼却因为夏洛克是犹太人就看不起他。”学生提出的问题,让教师和其他同学感到十分意外。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本文主旨就是让同学领悟到作者的人文主义,安东尼友情至上、鲍西亚见义勇为,可是同学却读出了夏洛克的可怜,请同学找一找哪些地方提到他们看不起犹太人?”课堂陷入了一片沉思,经过学生的谈论,也有理有据地找到了。文本中几乎不称呼他为夏洛克,都是用了“那个犹太人”“疯狗一样的”。同学认为这些词语都明显的带有歧视和讽刺的含义。通过课堂上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学生也认识到了一种更崇高的人文主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从而使课堂上呈现出了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效果,教师不要因为没有预设就讳莫如深。然而要抓住契机让学生直言不讳,从而让课堂变成智慧的源头。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又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和“转化”,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9.从预设与生成中谈教学机智 篇九
濉溪县南坪中心校 田振侠
摘要: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运用教学机智,利用课堂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调整战术,构建生命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静态教案、弹性方案、借题发挥、捕捉意外、师生对话、教学机智、生命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设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也是教师预设好的,若学生回答有与预设教案不符的很快被“矫正”,若有与计划不和谐的音符很快被消灭。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教师在讲同一内容时是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这种过分强调预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开放与生成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教师可根据情形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机智,构建生命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与生成的体系,开放对应封闭,生成对应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能使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预设教案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折射教师的教学轨迹。那么,如何预设切实有效的教案,是我们应该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预设静态教案,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预设教案的核心是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起点是了解学生状况,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针对学情进行教学;基础是挖掘教材资源,“用教材教”,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条件与学情,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再开发、再创造;重点是预设教学策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知识建构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教师适时调控,激活课堂教学;关键是设置教学流程,流程设置要保持教学环节的贯通性和科学性,如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应用拓展”,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的层面上,在“学”字上下功夫,学生“自学”与“共学”,教师“导学”,启发、点拨、调控。
新编教材设计具有开放性,体现对学生多元化的引导,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按预设教案开展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从学生现状出发,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自觉“预设”具有指导性的“动态方案”。
二、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
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为使师生在教学中“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中出现的“非预设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其生成为“弹性化教学方案”,即教学方案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空间,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适应新情况、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生成奠基,为教学中的师生间互动交流、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
叶澜语:“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地捕捉意外,生成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土壤,焕发生命活力。
三、善用教学机智,建构生命课堂
1、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借题发挥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生成的音符。“突发事件”突然闯入课堂时,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用化解、转移、压制等方法消除其对预设课堂的“干扰”,则会弹出“杂音”或“噪音”;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不作简单的评判或一棍子打死,而是尊重学生的见解,利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激活课堂气氛,促进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即兴创造,巧妙生成,则会奏出不曾“预约”的精彩乐章,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尽显魅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理想”这一课时,我正与学生畅谈理想时,忽然天色变暗,狂风肆虐,一只燕子突然闯进教室,左冲右撞,作了很大的努力也没能飞出去。这位“不速之客”搅乱了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纷纷给它“指点迷津”。我本想训斥他们,为节约时间而按预设的教案讲授,但学生无心听讲,我便灵机一动,参与其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想象此时此刻燕子的“理想”以及燕子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燕子在学生的“指点”下横冲直撞,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飞出“牢笼”获得解放,孩子们为燕子实现理想获得自由而鼓掌欢呼。我趁机引导学生思索:燕子飞出后的理想又是什么呢?我们当前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探讨。这别开生面的“理想课”在这样的情景下顺利地进行着,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了学生,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善于捕捉意外,让生活闯入课堂
苏霍姆斯林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抓住各种生活情境,运用教学机智,让生活进入课堂。
在进行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主题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人,教我们做人,我们应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学生正高谈阔论怎样孝敬父母时,恰巧一位学生的母亲匆匆忙忙赶到教室给孩子送雨伞和水果等,只见那位学生抓住东西就往座位上跑,全班同学都表情木然,好象对刚才发生的事习以为常。我很吃惊,刚才还信誓旦旦表示要孝敬父母的学生怎么不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呢?我意识到这个“意外”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于是抓住这个“意外”适时引导:“刚才关于如何孝敬父母,同学说得很好,那么,当父母为你做完一件事后你该怎么做呢?”那位学生马上意识到,站起来说:“我错了,我应该对妈妈说声谢谢,回家后我一定向妈妈道歉。”为了让同学们把“知”转化为“行”,更深刻地体会该如何孝敬父母,我又临时加进一个情境模拟,分角色扮演“过家家”活动,学生情绪高涨,效果很好。
这个意外事件,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迪,达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机智地捕捉意外,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话题生成教学内容,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有活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彰显思品课的魅力。
3、适时放大优点,帮学生树立信心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苛求的就是赞美,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失败教育往往使孩子丧失信心,一个孩子如果总受到负面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信心最好用成功来培养,成功更有利于酿造成功。为此,教师要拿起表扬的武器,要利用“放大镜”和“定位器”来给孩子找优点,用“扩音器”和“互联网”给学生积极的评价。不让孩子带着遗憾坐下,抓准时机把批评、指责改为表扬、鼓励,通过表扬使学生从重负下走出来,抬起头来走路、做人,带着满足投入到更深入的学习中去。
如有一次学科组听我一节复习课,重点是梳理知识结构,强化巩固重点,检测知识记忆效果。开始学生是被动地回答问题,且声音很小。情急之下,我变换策略把学生分组展开竞赛,还煽动性作了赛前动员:“男生们,努力吧,失败了怎称男子汉!女生们,加油吧,巾帼不要让须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都想为本组增光添彩。当找到一名女生回答“应如何感恩父母”时,她声音洪亮、条理清楚地把“孝敬父母的原因”这个冗长的问题非常流利地回答出来,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此刻我如果在众多的老师和同学面前对她提出批评,肯定会挫伤她的积极性。考虑到这也是很多同学易犯的毛病,于是,我灵机一动,采取表扬的方式,夸她学习刻苦,记忆能力强,答题规范,并带头示意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如果在答题时你能仔细听题、审题,那就做到尽善尽美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她学习热情很高,成绩直线上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要适时适当地让孩子们看到希望和阳光。
4、调整“战略战术”,激活课堂气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到此时此刻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的加以运用。课堂教学活动不可能风平浪静、整齐划一,难免会出现少数学生违纪或注意力转移的现象,不少老师往往来个“高堂审讯”或“回避肃静”等方式,“机智”地应变过去,既伤学生自尊,又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断。当教学活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应变力、组织力,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方式,努力调整教学情境和策略,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八年级“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时,讲到“如何化解师生间的误解、矛盾?”,我看到科代表和他周围的同学在下面交头接耳,便眉头一皱,厉声喝道:“科代表在底下说什么呢?站起来!”他嘴里嘟囔着,一脸不服又恼火的样子。我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命令他站到教室后面去。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把书摔在课桌上,站在原地不动。课堂气氛顿时凝重,同学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再看看刚才那几位同学的表情,我意识到自己误解了科代表,但我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急中生智,来个“回马枪”,转而变一张笑脸,心平气和地说:“你表演的非常真实,请坐!”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学生僵硬的表情舒展了,继而轰堂大笑,鼓掌叫绝,为我也为科代表。我趁此时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设结局,分角色表演并说明创设此结局的理由。通过该活动,学生明白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师生交往,而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与此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及交往礼仪。及时调整“战术”,既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又深化了教学内容,达成预设的三维目标,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下面有几十双敏锐、善于窥视老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着你。教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但要善于控制情绪。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又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状态。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调整教学组织形式,努力营造健康了活泼、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同样,教学机智每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我们应追求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感悟、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之境界吧!
参考文献:
10.学教案背景下的课堂预设与生成 篇十
学教案背景下的课堂预设与生成
学教案的实施已有几个学期了,从开始敷衍的形式主义到现在扎实的落到教育的过程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学教案的优势让我来说很大部分体现在课堂预设与生成上。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 学教案进行充分的预设,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前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通过有效的预设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充分预习,明确自身不足,课堂重点。只有学教案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但是不能过分强调预设,完全按学教案上课,不能让学教案像一只 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使上课变成为执行学教案的过程,不能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学教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 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 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课堂生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需要我们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想法。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生成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 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要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综上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处理好这两个环节一个成功的学教案的实施也就水到渠成了。11.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十一
课堂案例
课堂案例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连乘应用题》。例题的主题图是一幅学生集体操的方阵图,通过图文方式揭示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备课中特别考虑到了这幅图,准备将它换成一个长方形,并且告知学生这是一个学生方阵,之后问学生,知不知道这个方阵有多少人。之所以这样考虑,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设问让学生明白条件不充分时,无法解决相应的问题,进而让学生找到对应的条件。但实际情况是,当笔者出示这个长方形并告知这是一个学生方阵,接着问:“你知道这个方阵有多少人吗?”本来按照笔者的预设学生应该回答算不出,因为缺少条件,但当这个问题一抛出,马上有好一些学生回答“知道”,并且振振有词地告诉笔者是:长乘宽算出来的。笔者当时愣在讲台上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学生把前面所学的求面积的相关知识拿来用了(前一单元就是面积的知识),无奈之下,笔者只好直接出示了主题图,把学生拉了回来。
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片段就取自平时教学的一环,应该说是教师失败地预设导致了学生偏离主题的生成。究其原因,教师在备课当中想当然地预设,没有把握到学生的现实起点,事实上,当时课堂上就有学生不明白学生方阵是怎么一个站法。
课堂案例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估算》。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的估算,备课时也很头痛了一阵:怎样来告诉学生估法,按照加、减、乘的估算经验,用四舍五入法即可,可是在除法估算当中,即使是把被除数看作了最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还是会出现不能整除的情况。那到底应该怎样教呢?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时,都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于是笔者决定用讲授法直接“告诉”。上课一开始,先出示例题,学生列出算式114÷3,明确问题需要估算,学生利用经验很快得出:将114看作120,然后口算120除以3就得40,即114除以3约等于40。到此笔者准备将习题194÷6、378÷5出示给学生完成,准备用讲授法告诉学生这种情况的估法。这时,有一名学生举起了小手,他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的孩子,“他会有什么问题呢?”笔者边想边示意他说。“老师,如果被除数是140,该怎样估呢?”笔者一听马上将这个算式板书:140÷3≈ ,同时将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学生:“是啊,现在怎么估呢?”学生考虑一会儿后陆续有人举手,说可以将140估为150,或者估低一点为120。这个问题解决后,他又问了:“那要是144,又该怎么办呢?”笔者又将144÷3≈ 板书,继续抛给学生:“现在又应该怎么办呢?”这下教室安静了好久,有个优等生站起来说:“我有办法,可以用‘连估法,就是先将144估为140,但140除以3有余数,那就再估一次,将140估成150,就可以了。”显然,他这个方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于是笔者准备的习题就真正变成了练习题,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应该说学生这一生成完全是出乎意料,更没有想到那位同学会连续提出两个问题,而事实上正是有他这两个问题的推动,无形中将最头痛的问题化解了,而且学生们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使得学生们整堂课充满了干劲。课后,笔者不禁又想了,事先似乎没有作什么预设呀,甚至乎,根本就是打算要用讲授法直接“告诉”。而这一次的生成似乎让笔者感觉到课堂上预设与生成的某种平衡:课堂上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想的空间,教师只需顺势引导,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果断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就可以出现一次又一次的精彩生成。
教学感悟
不过,像上述那样的生成实在太少,很多时候课堂生成如预设一般顺利,笔者不禁怀疑学生是否真的主动参与;有时课堂生成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但不论是预设的生成还是未生成的预设,都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面对课堂出现的各类生成,首先要做的应是把教材和学生钻研透彻,这是应变生成的基础;其次,要摆正面对意外的心态,定位好师生的角色地位,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敢于展现一个真实自然的课堂;最后,要善于经常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教学基本功,从而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临危不惧、游刃有余。
12.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十二
一、教师精心预设, 构建生成基础
和谐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教师要精心预设, 为构建动态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首先要深入细致地解读要学习的课文。可以说, 每一篇文章在教学中都有很多生成的机会, 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对文章阅读后的反应是多元化的, 而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包括历史、社会、情感、写作手法等在内的生成因素。如果教师透彻地研究课文, 把握生成的可能, 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随机妙用, 得心应手。
例如, 在执教《人琴俱亡》时, 通过深入地研读课文,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质疑, 我作了三个方面的预设:第一, 在课文第一段中, 子猷听不到子敬的音信就认为他已经亡了, 这是为什么?第二, 子猷在听到子敬死了的时候, 为什么没有失声痛哭?这样的表情似乎不太真实。第三, 为什么“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由于我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作了精心的预设, 对动态的生成也作了充分的准备, 因此做到了随缘妙用, 得心应手。比如, 当学生提出上述第二个问题时, 我将精心剪辑合成的几部影视剧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 使学生明白了“大悲无泪, 大悟无言, 大笑无声”的道理,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这些文字后面所蕴含的“大悲无泪”情感的理解, 也使预设与生成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其次, 教师在预设时, 要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初中语文课本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 每一个单元都有各自教学的重点, 在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因此, 教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有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学到本学习阶段所应掌握的知识。比如,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教学目标, 就是通过作品中所展现的可爱的童年生活, 使学生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 珍惜金色年样的教学目标指导下, 教学《十三岁的际遇》时, 重点就是让学生简要地说明北大与作者的几次际遇;通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的情感;感受北大对作者深远的影响, 教学预设就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 有的放矢。
二、灵活调控生成, 随机变通预设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无法预约的, 它是一种即兴的创作, 教师在重视预设的基础地位的前提下, 还要关注生成的即时性, 再完善的教案也无法阻挡不期而至的生成。因此, 教师不要把精力完全用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中, 还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观察, 了解学生的思想, 与学生之间展开有效的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不受制于预设, 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妙用, 及时调整预设。
例如, 在教学《七颗钻石》时, 一个学生突然提问:“为什么在那么干旱的天气中, 只有一个小姑娘出去找水呢?”这个问题想象丰富奇特, 捕捉到课堂教学中动态化的信息。为了让这个生成变得精彩生动, 我调整了原先的预设, 即兴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通过自己的想象改编《七颗钻石》中间部分的内容。这一作业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各种版本的情节很快诞生了, 有的改编成一个农夫也在离小姑娘不远处找水的情节;有的改编成小姑娘只身在海边祈求龙王降雨, 以其善心感动龙王, 普降甘霖的情节……学生的想象太丰富了, 我就此引导学生将自己改编的内容与原文对照, 使学生对童话的文本特点体悟更深。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教学反思应该从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 针对预设与生成教学前的反思, 把过去的生成设置在现在的预设内容中, 使预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 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对预设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充实;再次, 在课后的反思, 要对教学进行总结分析, 提炼出和谐、精彩的预设与生成, 为今后的教学与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 以期让预设与生成相互协作、相互促进。预设与生成作为教学的一种措施与方式, 要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 有效结合学生的发展, 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十三
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
中 期 小 结 报 告
长铺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高 芳执笔
我校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AJKT 2008-24)自2008年6月启动以来,至今已历时一年多了。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下,我们的研究工作正按照预定的计划稳步、有序地开展。经历了充分的准备阶段后,研究工作就步入了扎扎实实的运作阶段。
我们的研究,自始至终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动整合的活动过程。我们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入手,积极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
我们的研究,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实践、主动反思、不断交流”为原则。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深入更有序更科学地开展,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回顾: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策略,谋求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深入和突破,促进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更具智慧,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3.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语文课堂生成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 1 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生成中,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正确理解和把握“预设”和“生成”的概念,以及深入探讨二者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
2.重点从“教学结构设计”、“教学问题设计”、“板块教学”、“教学语言设计”等角度深入研究课前预设的有效策略。
3.重点从“课堂对话”、“多元解读”、“质疑问难”、“捕捉意外”、“利用错误”等角度深入研究课堂生成的基本规律。
4.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评价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化过程。5.以前机械单一的灌输式课堂与现在民主互动式的生成性课堂的差异。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的安排,2008年6月——9月为“准备阶段”,我们重点完成了学习、论证、立项、定方案等工作;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为“运作阶段”的第一小阶段,重点进行了教学预设的研究,辅之以增强课堂生成的意识;2009年3月——2009年7月为第二小阶段,重点进行了课堂生成的研究,辅之以结合教学预设的思想;本学期进入综合性研究阶段,提炼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这里我们主要对课题研究前半个时间段的工作作中期汇报。
(一)建立机构,形成制度,有计划地开展课研工作 1.确立课题小组,分工明确。为确保《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进行,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研组由我们的业务校长、县、市小语会理事徐跃前担任组长,市级教坛新星高芳担任副组长,并精心挑选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特别是学校一把手陈文丰校长也亲自参加课题组的研究。我们以课题组成员所教的班级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对比班,实验班与对比班经常性开展活动。我们的研究立足于课堂,定期听课、评课、交流、反思,这是我们经常性的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阶段的工作我们都明确分 工,专人负责,并尽心尽力地做好记录,写好小结,整理归档,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研究工作制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一是制订了“课题研究奖励办法”,二是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优晋级相联系,极大提高了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热情,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开拓视野,有底蕴地开展课研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认真搞好实践研究的同时,重点加大教育阅读的力度,在准确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汲取别人先进教学经验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落实教育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我们激励每一位教师勤读书勤学习,一要继续认真学习新理念,写心得体会;二要广泛阅读教研资料,学会收集、归纳、整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丰厚自己的研究知识。根据课题组分工,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的是陈校长。在此期间,陈校长带领我们系统学习了《新课程,新理念》、《创新能力教程》、《创新教学设计》等理论著作;带领我们学习了《生成不可预约的美丽》、《动态与生成的初步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前预设》、《别让生成入误区》等相关文章。徐校长也为我们作了“着眼课堂生成,着力教学预设”专题讲座。除了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之外,我们还掀起了网络学习的热潮。课堂教学网、人教网、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网、安庆教育博客等都是我们经常光顾的网站。通过学习,课题组人员的积淀丰厚了,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研究有底了。
(三)立足课堂,多边交流,有实效地开展课研工作
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植根于课堂。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每个学期我们都围绕研究内容经常性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一年多来,课题组进行了以下教学交流:
2008年10月30日,张丽华老师上研讨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08年11月13日,石云荣老师上研讨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2008年11月26日,课题组成员赴河塌中心小学学习、交流; 2008年12月4日,胡明兰老师上研讨课:《乌塔》; 2008年12月5日,课题组成员赴松兹小学学习、交流; 2008年12月11日,余小姝老师上研讨课:《农村的变化真大》; 2008年12月19日,徐声喜老师上研讨课:《好汉查理》; 2008年12月23日,高芳老师上研讨课:《小熊住山洞》; 2009年3月5日,徐玉莲老师上研讨课:《走向生活》; 2009年3月19日,石爱兰老师上对比课:《猴王出世》; 2009年3月31日,石炜平老师上研讨课:《梦想的力量》; 2009年4月10日,唐达君老师上研讨课:《走进信息世界》; 2009年5月7日,叶汇琴老师上研讨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本学期我们连续听了部分课题组外老师上的对比课,在对比剖析中,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我校徐玉莲老师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她选送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搭石》一课,全体课题组成员以此为契机,反复展开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改课等研究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打造。据了解,课堂的预设及互动生成的效果都很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四)积极反思,及时总结,有层次地开展工作
在这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生成,探索出一些课堂有效生成的方法与途径。现将我们的探索与发现汇报如下:
1.课前,精心预设促进生成。化线性预设为板块式设计。从知识整体入手,抓住突破口,条块切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更大的灵活度、机动性。改满负荷预设为弹性设计。有效生成的课堂预设,不能满打满算,要为动态生成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弹性设计是有留白的课前预设,具有一定包容性和自由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思维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的时间等不是凝固不可变的,可以随着课堂的变化而灵活变动,随着学生的发展需要而随时调整。变以教师为中心预设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设计。教学预设不能不顾“学情”,只关心教师自己如何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关注学生的 内心需要,学生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让每一个学生在动态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促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2.课中,巧妙捕捉善于生成。根据课堂动态生成的具体情况及生成资源的价值,或放大动态生成的瞬间,或扩展动态生成的亮点,多法并举,让全班同学分享之,共研之。如:挖掘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此为新的学习生长点;发现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拓展其他学生的思维等,即为“放大法”。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是庞杂的,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对学生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利于正常教学,有的不利于正常教学;对那些不利于正常教学的消极信息,使之或大化小,小化无;或大化小,再适当利用其合理的部分;或给它来个“转折”,取其积极的因素,巧妙利用,这叫“缩小法”。根据课堂动态生成的具体情况及生成资源的价值,及时、适度地调整预设教学环节,或临时增加教学环节,或临时删去预设的教学环节,或临时调换预设的教学顺序,此为“变序法”。
3.课后,主动反思强化生成。课堂生成资源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生成资源都作当堂即时回应。根据生成资源的性质,有的作即时回应,有的作延时回应。如,由于课前背景资料准备不足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空间有限无法当堂探讨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反思延时生成。反思主动延时生成,根据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参与人数,分为自主性反思生成与合作性反思生成;根据内容,分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反思生成,在理论学习中反思生成,在实践与设计的对比中反思生成。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前阶段的研究工作我们主要是对“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有侧重地进行单项研究,从两方面总结了一些成果。
(一)策略成果 1.教学预设策略:
(1)“活用教材”的策略。我们把“教教材”的做法变为“用教材”的理念。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 知识激活,形成富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2)“弹性设计”的策略。首先,学习目标的制定上要体现弹性要求。在制定开放性学习目标时,除了共性目标外,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定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分层要求。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有弹性。教师除了事先设计些预备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用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把生成资源进行最大效率的利用。第三,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由于语文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上难以预料,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对时间的安排上要留有余地,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再随时调控。
(3)“板块教学”的策略。“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可调整的,而单一的教学方案的流程是固定不变的。板块式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换位。另外,大板块下面又分成许多活动的“小板块”,每个“小板块”代表一种方案。教学中究竟使用哪个“小板块”,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2.课堂生成策略:
(1)“让学生先开口”——找准起点,因人施教。教学新知前,让学生先开口说说对新知已经知道了多少,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已掌握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避免超前,防止滞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如何因人分层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学生先“动口”,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它是教师“胸中有人”教学观的体现。
(2)“巧用学生的话”——自此及彼,趁热打铁。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捕 捉学生回答中有意义的“接下茬”,教师由此及彼,突破原先预案的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它是教师“胸中有整体”教学观的体现。
(3)“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利用学生的错误,并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然后进行因势利导,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体现。
(4)“善用学生的问”——顺势延伸,乘胜追思。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也有生生之间的。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延伸下去,通过步步追思,从而生成新知教学的深化点,它是“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观的体现
(5)“活用学生的题”——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话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新授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材料,在巩固环节自已出题作为验证的材料。怎样将学生的这些材料用足、用活,并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该策略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当学生编的题出乎教师的意料时,要急中生智,随机应变,从而生成教学的创意点,它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观的体现。
(二)其他成果
1.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在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努力下,课题组教师撰写教学论文30余篇,教学案例20余篇,教学反思20余篇,其中有部分教师的论文获县、市级一、二等奖,举行了城东五乡镇公开课2节,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强的、教学水平高的青年骨干教师。
2.教师的业务素养、教育教学技巧等在实验研究中有了很大提高,备课更加精细,课前搜集资料越来越多,课堂不再是循规蹈矩地 上演预案,生成火花不断闪现。
3.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得到了尊重,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五、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成绩,顾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在角色转变上还是有些迟缓,还应该鼓励他们要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量跟上新课改发展的速度。
2.个别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总结研究的不够。不能像骨干教师那样积极进行实验、深入探讨,认真总结;没有带着问题,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还存在一些拖拉、散漫的不良习惯。
3.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异样的声音,在处理方法上不够灵活,甚至有些欠妥当。
4.研究工作中还缺少向城市的先进学校学习的机会,研究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较少,课题研究层次还不够深。
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鼓励课研人员养成勤写勤记的好习惯。2.勤开研讨会,勤听研讨课,鼓励大家多交流平时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成功的教学案例等,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3.完善课题研究制度,树立课题研究典型,加大在课题研究的奖励幅度。
4.增加对课题研究的经济投入,多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走出去学习,多听听名师的示范课以及学术报告等,开阔眼界,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14.预设与生成案例列举及分析 篇十四
一、预设与生成的成功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
我在上《自我新期待》这课时,预设的故事导入法。课前,我安排学生准备了两个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和《刻舟求剑》。由于这几个学生的口才好,表达能力强,我预计他们的演讲能够成功。但是结果却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学生没有听清楚怎么回事,就结束了。但是,我没有批评这几个敷衍了事的学生,而是因势利导,马上问全班学生:这个故事讲的好不好?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要是你来讲故事一定比刚才讲得好吗?你对自己有哪些优点了解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二、失败案例
1、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合作!竞争!》我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这样一个环节:教师讲话导入(怎样看待竞争?)。同学们在教师的讲话引导下,引起了热烈讨论,最后结果,同学们大多认为我们是好朋友,不要竞争。最后很尴尬。
2、不足之处
本环节之所以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同学们对竞争的含义、作用不了解,我没有站到学生的高度看问题,应该先把相关学习材料,如竞争的含义、作用,准备的更充分一些,提前发给学生,以供学生预习、学习。
三、如何提高教学机智能力
1、加强自身不断学习,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专业素质,优化知识结构。2,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努力提高把握教学内容的能力。
15.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 篇十五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会对什么感兴趣?旧知与新知之间有什么联系?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怎么回答等等。如, 我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 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三根小棒 (长短不要求) , 并要求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事先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在摆之前可能认为随便找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结果却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疑惑, 部分学生发现自己找的小棒无论如何也无法摆成一个三角形, 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此时, 由于我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心中有数, 面对这种意外给出了适时的引导和应答, 达到了事先所预想的成功。这种生成属于预设中的生成, 是我期望之中的。可见, 教学中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只有精心地预设教学方案, 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 才有可能收获预设的精彩。
二、调整预设, 巧妙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教学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这就需要教师冷静思考,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及时调整预设教案, 巧妙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如, 我在教学“面积与周长的关系”时, 按照教案主要是要比较周长和面积在概念、计算方法、单位的不同以及让学生理解周长与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但在教学过程中, 一位学生说:“周长大的图形面积就大, 周长小的图形面积就小。”话一出口, 就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赞同。本来这一知识是下节课的内容, 此时既然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 并且提出了一个自己认为正确, 实际是错误的观点, 我立即抓住这个机会, 让学生自己画两个形状不同但周长都是12厘米的长方形, 并要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学生在画一画、算一算、议一议的过程中改正了错误的观点。
三、及时捕捉, 机智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旁逸斜出”是正常的, 教师要敏锐地捕捉那些不期而至的“亮点”, 及时作出判断, 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使静态的、固定的教学预设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如, 我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时, 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同学去公园划船, 每条船限乘4人, 他们租了6条船, 问这个班共有多少人参加划船?大多数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4=24 (人) 或4×6=24 (人) 。但有一个学生却计算得出22人的结果。发现后, 我立刻请这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说:“其实, 我没有太多的考虑, 我只是想船为什么一定要坐满呢?”他的一番话使大家豁然开朗, “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有几种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
四、放弃预设, 创造生成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论文】推荐阅读:
微课在初中科学课中的设计与应用10-04
初中科学小论文07-17
初中科学教学总结11-15
初中科学教学计划12-10
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三步曲论文10-17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论文08-03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科学方法教育10-12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些思考09-21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08-24
科学初中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