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

2024-12-09

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精选8篇)

1.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 篇一

企业文化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远远大于计划经济时期。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有所发展,已成为每家企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面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专家经过调研论证提出了“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管理,三流企业靠机遇”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并得到社会和各类企业家的普遍认同。

企业文化是什么呢?有人讲“它是一种经营观念、一种使命、一种思维及行为模式”;有人讲“它是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共识”;还有人讲“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这些说法虽不尽相同,但说明了一点:企业文化普遍客观的存在于企业中,每一家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是独特的企业内涵。就酒店行业来说,产品品质形成品牌,品牌铸造品格,酒店星级相同,但产品品质不一定相同,品质相等,品格未必相等。究其原因,是酒店企业文化差异导致的最终结果。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酒店经营管理成功的关键,更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酒店经营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通过企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把企业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管理目标上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多年以来,我们酒店一直在努力营造“情满中豪”的氛围,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塑造了企业团队精神,树立了企业形象,创立了酒店知名品牌,培养了一批批勤奋敬业、锐意进取的员工,并通过他们提高了酒店产品的质量,促进酒店不断发展,树立了企业各类先进典型。举个例子,酒店李总上任以来,不仅尊崇前任领导的企业文化精神,并根据酒店现实状况,出台了管理准则和接待服务标准,提出了“三实两细两提高”这样务实的工作标准以及“规范加情感”的管理理念,不仅以身作则,并在企业内部管理、对外营销或其他活动中长期宣传灌输酒店的企业文化精神和理念,使员工和社会公众逐渐由认知、认同到遵从。她是我们全体员工学习的旗帜、前进的方向、看齐的标杆,是我们酒店的工作楷模。

其次企业文化具有无形但有效的约束作用。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捆死人”,而企业文化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形成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对员工起着有效的约束作用。正是因为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从总经理到各位管理人员,处处能够以身作则,在每一次迎来送往的接待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每一位员工能够自觉加班加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更因为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酒店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能自觉遵守一步到位,到我为止,二线为一线,全员为宾客的服务原则,能够坚持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绝对服从、责权一致的管理原则。三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得到企业员工认同后,就会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使员工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企业要发展,员工的凝聚力尤其重要,但凝聚力不是靠高工资、高福利,铁定的事实证明,靠高工资高福利留下的员工大多数不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人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这种追求只有依靠优质的企业文化赋予。在人代会和大型会议期间,全体员工都能够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千方百计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正是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具体表现。

四是融合作用。企业文化融合了职工思想、行为等个性特征,有利于企业管理形成自身的一种共性。通过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以把一名社会人改变成为一名酒店人,把一名酒店人改变成为一名中豪的酒店人。所以在员工入职后,必然存在企业文化的适应和融合,在此过程中,部门管理和督导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入职培训到上岗培训,管理人员首先要结合酒店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思想。其次才是具体的岗位操作指导,这样才能提升员工精神境界,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有效工作,增强创造性。

五是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辐射力,既树立了企业自我形象,又对整

个企业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酒店在自身文化的辐射过程中完成了与外界的有效沟通,从而树立了良好的酒店形象,创立了良好的品牌。如何让我们的品牌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完善和升华。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在注重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辅相成,创造出企业文化教育与经营管理相交融的工作环境,共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作为酒店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用酒店精神激励自己,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个人的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为酒店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2.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 篇二

1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1.1研发能力的不断培育, 使技术人员能够把握国内滤清器先进的设计水平

平原一贯把自主设计研发作为指导思想, 摒弃靠简单测绘仿制的方法, , 依托集团国家级试验室, 紧跟主机新产品研制步伐, 配合整车及发动机的开发进行协同设计、仿真设计;主机整车引进时, 滤清器直接国产化设计;分系统发包及模块化设计, 如整个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模块化、润滑系统模块化等, 产品设计的复杂和原创使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小规模滤清器制造厂无法跟进, 甚至有国际品牌的知名滤清器制造厂由于设计机构在国外, 研发进度上无法与平原抗衡, 在主机的跟进开发上平原占据优势。

平原关注国内滤清器前沿发展动态, 走出去请进来, 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在国Ⅲ燃滤研究中公司派专家到美国考察学习欧Ⅲ燃油滤清器技术, 邀请博世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到公司考察, 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交流, 邀请日本专家对平原国Ⅲ燃油滤清器过程能力进行考核评价。

1.2不断推出最新设计理念产品, 推荐主机使用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电控喷油系统大大提高了喷油压力, 为达到高标准的排放, 要求燃油滤清器有很高的滤清效率和完善的滤水能力, 国Ⅲ轻型车要求燃油滤清器除上述功能外, 还要增加加热及恒温、冷却、防水、带传感器等功能, 目前平原在研和生产的国Ⅲ燃滤有20多个品种, 已在 6、7个主机实现国Ⅲ配套, 应用在南汽依维柯, 配套博世高压共轨系统, 应用在庆铃700P项目, 配套日本电装高压共轨系统, 另外还有几个主机正在阶段性试验, 已列入推广目标的还有5、6个主机。

从单一的产品向系统产品转变, 是今后滤清器企业发展的出路。初期平原只生产机油、柴油和空气滤芯, 最多带个壳体变成机油、柴油和空气滤清器总成。现在平原开始向系统产品方面转变。

1.3新技术在新产品设计中广泛运用

国Ⅲ燃滤系列产品首次将PIC恒温加热片、温度记忆弹簧等技术应用在滤清器行业 , 产品带有恒温控制器、电子水位传感器, 系机电一体化产品, 体现了产品设计结构模块化、功能一体化、使用人性化的特点, 符合今后燃油滤清器发展方向。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 对产品三维数模进行仿真分析, 实现产品的性能分析, 如流体分析、受力分析、噪声分析等, 避免模具、工装等投入后产品性能不能达到要求造成的浪费。

全面采用三维软件 (CATIA) 进行产品开发设计, 从平面试设计向三维数模设计产品转变, 实现了零件数字立体形状、零件装配、整车布置、产品造型的美化设计, 三维数模设计是产品自主研发的有力手段。

1.4研发投入由投不投变成多投快投

按新品开发流程, 当前期投入较大时, 平原要召开评审会, 在会上要分析风险作出投资决策, 平原在2009年采取的是紧缩的财政预算, 但新产品研发费用的投入没有受到任何资金限制, 并且要多投、快投。上半年为某新主机厂一次开发了22款空滤, 当年形成销售, 公司强大研发实力和新产品投入实力得到主机赞誉;试车是新产品研发中的重要环节, 以前是公司提供样品后等待试验结论, 试车结论不过关, 再修改设计, 提供新样品等待下一次试车, 而主机安排的试车时间间隔很长, 影响新品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销售的时间, 在2009年公司提出一种新品多种设计方案, 制作多种材料和结构的样件, 设计人员跟随主机的试车过程, 在现场得到第一手资料完善设计方案, 此举大大缩短了新品产业化时间, 2009年提前三个月完成公司新品销售全年任务。

1.5产品更新换代, 焕发新的活力

市场低迷时期, 很多主机厂都把一些原定的项目撤销或推迟, 造成原有市场销售下降, 平原与主机厂一起, 寻找市场买点, 改进产品, 激活市场;由于主机不断降价, 老产品的盈利能力在逐步缩小, 对老产品进行技术升级,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能力。

2管理进步和创新促企业均衡发展

平原在2006到2008年销售增长分别为26%、50%和45%, 销售的快速增长使各项管理出现发展的不均衡, 甚至脱节现象, 2009年平原的经营目标是销售同比持平略有增长, 练内功, 积蓄力量。

(1) 把2009年做为公司的培训年, 共举办内部培训130余次, 受训人员2500人·时, 外部培训10余人次, 受训人员110多人, 培训学时1800人·时, 分别进行了五大工具手册等16949体系的培训、员工素养培训、新产品知识培训、新设计软件普及培训、先进管理理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60余项的培训讲座, 员工的能力及素质较好的得到提升。

(2) 在质量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做规定动作, 当信誉员工”活动, 做规定动作, 发现不符合, 改善工艺流程, 不做不合格, 提升员工质量参与的积极性, 找出重点加工工艺流程样板, 进行工艺精益改善;按照主机分工将供应商售后服务、对质量投诉的整改、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供应商体系审核培训、供应商整改 (售前售后) 进行流程管理, 通过解决具体、针对性的问题, 提升供应商质量;面对2009年严峻的市场形势, 产品多品种、小批量、多种技术状态、多种成本状态共存的情况将更加突出, 生产组织周期更短, 更应作好批次管理、确保技术状态的明晰, 各种变更图号、图纸、技术通知更要快速准确到位, 各种状态的质量控制流程快速跟进,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流程的实物质量控制不放松。

(3) 导入精益生产理念, 与6S活动和改善活动相结,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开展生产过程精益生产立项, 包括U形线建设、关键设备的可动率、影响交付和生产效率的工艺攻关;以信息化建设开展流程改进活动, 包括生产系统的ERP系统应用、设计系统的零件标准化电子库、销售系统的安全库存及订单管理。

在“人改变环境, 环境塑造人”的理念指导下, 以6S管理评价标准为蓝本, 推行“6S”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 规范人的行为, 提升企业竞争力。

3和谐团队, 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平原地处内陆, 人力资源不够丰富, 由于是国有企业, 待遇也不足以吸引人, 但平原的优势也是人, 平原有一个具有强大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的团队;有一批多工种的熟悉滤清器产品理念, 精通滤清器制造技术, 并且具有严谨细致、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平原精神的技术工人队伍;有一批精通滤清器行业的开发、销售、质量、生产管理等各种专业匹配的技术队伍;有一支在滤清器行业摸打滚爬多年, 经验丰富、团结有力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通过创新, 基于技术同根产品同源的理念将航空技术运用于汽车技术, 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激情, 从军品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无到有, 小产品做出大市场, 他们个个不仅是指挥员, 而且是战斗员, 是所在专业岗位的带头人, 在工作中身先士卒, 一马当先。

中国乃至世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很多, 如果他们想从事滤清器行业的经营生产, 1-2年内他们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比平原还要大、还要漂亮、设备还要先进的工厂, 但3-5年、甚至10年也无法拥有超过平原这个团队的职工队伍。务实、高效、快乐、创新的这支平原团队将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建功立业。

4结束语

3.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 篇三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发展;经营;促进

企业的会计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出会计管理的作用。笔者针对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不科学

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将所有权和经营权放在了一起,这种陈旧的模式会导致会计管理的职责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出现。另外,一些企业也根本没有建立会计审计部门,因此审计工作也做得不好。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一些会计人员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和诚信度,或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制造虚假、错误的会计信息,这会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本身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工作效率低下。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度很慢

我国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延续着传统的记账法,这种手工记账法不但效率低,还容易出错。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为会计人员配备了会计核算软件和计算机,但工作人员却不会操作,因此,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度很慢,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管理的加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管理能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企业的投资方向、经营目标、融资分配等等,这些决策都和企业的成本、资金是密切相关的。比如企业决定在某个项目上投资两百万,并且计划两年之内收回成本,如果失去这个机会,这个决策的成本可能就是两百万,如果已经把資金投入了进去,几年之内没有收回成本,那么就说明这是个错误的决策。而这个决策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两百万,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企业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要依靠企业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并且为企业的决策把关。

(二)会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资金

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和会计部门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部门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都需要资金,没有资金就无法运行和工作。而会计管理的工作就是对这些资金的支出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这些记录和数据,让管理者对成本和支出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科学的安排资金。

(三)会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很多人都片面的认为会计工作就是一般的记账、算账工作,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会计也要直接或者间接的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工作,无论是成本核算、报账、算账还是材料采购和销售回款,会计都必须履行其监督的职责。会计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专业工具,但这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水平,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更加方便的读取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利用信息对企业进行管理,因此,会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四)会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增长

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能在资产负债表、流量表中反映出来,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资金的核算,科学而合理的分析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会计人员的核算和分析,就能很快的明确当前企业所能获得的利益和负债情况,并且还能够洞察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及时的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将损失降到最小。

(五)会计管理能够降低资产会计审核确认的难度

我国采用的是经济型标准,只要资产贬值,就能够进行确认。但是,要合理确认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一定的难度。而进行会计管理,就能够降低资产会计审核确认的难度。因为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机制都还不完善,这导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一定的依据,进行科学化的会计管理,对其确认和计量不会超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不需要多个部门审核认定,这样就降低资产会计审核确认的难度。

(六)会计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信息支持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只是企业成本、经营情况,还包括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种有效信息。这些信息既有经过加工后的信息,又有大量未被加工过的信息,例如过去的、现在的、预期的,局部的、全局的等等,企业管理者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且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企业要定期更新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让会计人员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另外,还要对会计人员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推广会计软件,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中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

(二)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把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首先,企业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统一安排资金,加强资金平衡工作。其次,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经营状况来安排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另外,还要要求每个部门在每个月都要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再由企业的相关部门对资金进行统一分配,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加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首先要取得原始凭证,再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然后要合理的设置会计账簿,我国已经对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记账、结账都提出了规范,企业必须要根据这个规范来操作。此外,还要加强会计账目的核对工作,建立定期的账务、账款和有关资料相互核对制度,以保证账实、账表及账证是一致的。

四、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由于企业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而越来越大。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提高对理财环境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维蛟 刘文华 朱明文.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对会计工作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10):68-72.

[2]曾辉.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信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32-232.

4.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 篇四

1.1工程项目管理是一次性管理。这是项目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因为项目是一次性的,决定了项目管理也是一次性的。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很难有纠正机会。

1.2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项目的生命期是一个有机的成长过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相互衔接,不可间断。这就决定了项目管理应该是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

1.3项目管理是一种约束力很强的管理。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特征其明显的目标和时间限制、既定的功能要求以及质量标准和预算额度,决定了项目管理约束条件的约束强度比其他管理更高。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在于项目管理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合理应用而又不超越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完成既定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对项目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标志性的工程是1984年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该工程利用世行贷款,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际招标,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工期提前5个月,造价降低了40%,论文格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工程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制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等,应该说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究其原因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3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3.1致力于与国际惯例接轨。随着我国加入WTO,项目管理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主要从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报价管理等方面向国际惯例靠拢。对于项目管理,国际上有一套完备的法规,普遍对承包商进行严格要求的资质管理,对工程开工、竣工和投入使用都有严格的制度,对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注册实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各种详尽的技术法规规范施工方法,保证质量标准,通过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保证技术法规的实施和工程质量的合格。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只有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才有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3.2必须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极为普遍。为此我们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3.3必须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发达国家相当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美国PMI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考试和资质证书,得到社会的公认。获得PMP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因此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加强学会

工作,争取出版专业刊物,在高等学校建立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同时,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3.4必须开展精细化管理。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形成整体工程高质量。由管理精细化到施工精细化再到产品精细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必然成为实现质量、安全、工期等建设管理目标的必由之路。

3.5必须发展观念创新。观念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精神和素质。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由于人的观念不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同,商业行为也就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先进的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行为方式。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当我们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把项目管理看成是一种常建常新的管理科学,而不是看成依行政手段推行的权宜之计,那么就会主动地去参与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扩大视野,树立市场化的理念。要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体系,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来运作工程项目,用市场的手段来经营管理工程项目。

3.6必须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有些学者认为项目管理在积极开展网络化经营,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还应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具体讲,它包括虚拟经营、合作竞争、全球战略和跨文化竞争等。虚拟经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管理潮流,在虚拟经营建设企业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和能力,不能受控于人,其目的是运用自身强大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论文格式合作竞争的目的则是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取在更多的利益的前提下,形成双赢的结果。跨文化竞争必须识别文化差异,在保持本国文化优点的同时认识到其他文化的长处,提高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5.企业生存靠管理 企业发展靠人才 篇五

1、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即企业要做什么?

因为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经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投资重点,组织结构、管理方法便无法确立,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导致投资分散,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经营要求。

2、依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规划指定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即企业要怎么做。好的组织结构会促进工作的完成,每个人的责、权、利明确,各部门的衔接

恰到好处,以最有限的人力资源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既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又尽量要以精简的机构进行运作,以减少管理成本。目前,企业的运作主要体现在人、机、料、法、售五个方面:

人:即指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劳资等。相对应的应该建立人力资源部门。机:指设备、厂房等。

料:即指原料、资金等。对应建立财务部门。

法:指生产技术、工艺、产品研发等。对应建立生产部门。

售:指市场销售、开发、维护、售后服务等。对应建立市场部门。

同时,要注重企业决策层的建设,明确决策层的职权范围,避免多头管理的发生。企业有此组织结构,我认为足可以满足经营需求了。而管理方法的制订则要遵循:为长远发展服务,围绕市场实施,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的原则。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思路,这样才可以激发员工的精神,达到管理的目的。在实践中管理教育与管理实施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在企业中,要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管理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即有目的,有计划的向所有员工灌输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这样长久下来,潜移默化,企业的管理思想,规章制度就会在员工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达到了我自我教育目的。而且在管理实施中,我们要注意: 一个是要持久,要持之以恒,管理与考核并举,奖惩激励制度要完善。一个是要严格制度管理: 因为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制度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实施的过程是最为容易走入偏差的。有不慎,执行管理的人员就会在执法的尺度上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人违反了规章制度,但由于事情不大,或碍于面子。或提醒或教育,却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久而久之,制度慢慢地变成了形式化的废纸。到这个时候,当你明白过来,已于事无补。所以我们在制度管理中,提倡制度管理的火炭效应,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进行惩罚,必须照章办事,该罚一定罚,该怎么罚即怎么罚。来不得半点仁慈和宽容。火炭效应的启示在于:当你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象你去碰触一块烧红的火炭,你就会受到烫的惩罚。

这种惩罚的特性在于:

1、即时*:当你碰到火炭时,立刻会被烫,没有丝毫的预先提示,你马上

会有烫疼的感受。

2、警示*:火炭是明摆在那里的,而且是火红的,谁都知道碰它会被烧伤。

3、平等*:火炭是很烫的,它不分贵贱亲疏,一律平等,谁碰烫谁,毫不留情。

4、贯彻*:火炭烫人绝对说到做到决不含糊,不是吓唬人的。

当企业在制度管理的时候,如果能将这几条特性切实的融合到日常的管理行为当中,企业的制度才不会受到任何的质疑与挑战。但我们说严格制度管理,并不是说,企业只是依靠严格的管理才可以达到目的,我们同样提倡温情管理,但我们所说的温情管理不是实施于制度管理中,而是制度管理的辅助手段。这就要就企业真正的为员工着想,急员工所急,为他们解决困扰他们的实际问题。就好象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一个寓言:太阳与北风。

6.管理创新: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篇六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等为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新经济时代,固定不变的常规型企业管理已不能适应于时代,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管理创新意义深远

科学管理已发展了近90年,而我国直到80年代才开始引入管理的概念,因此管理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有几十年的差距。同时我们多元经济的社会又为管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直接影响到我们在观念上和体制上的进步和创新,管理具有不可复制性,其本身就是创新。从泰勒制到丰田生产方式再到当今流行的CIMS、虚拟制造、网络制造、电子商务等无一不是伴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所面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差距是明显的。要弥补这个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特别是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力,通过管理创新,可以使企业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改善,并最终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据报道,近些年浙江省领导提出了三个创新,即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机制创新为龙头,大胆改革,不等不靠,实现了经济大幅度增长。海尔集团的网络家电、康佳集团的数字化电视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技术创新背后的有力支持就是管理上的创新。

二、管理创新重在观念创新

管理创新,首要的、关键的,在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创新,墨守陈规,等待上级批示是不可能的。中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在“改制”的面具下仍执行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这并不是说那些管理理论和方法都有不行了。管理上没有过时和落后的东西,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但是,目前一些企业不顾自身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不仅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也与企业管理的真谛 相背离,没有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未形成特色管理。在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形成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不敢用”的尴尬局面。这些,究其根源,都是陈旧的观念所造成的结果。观念左右着人的意识。而要实现观念的创新,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要勇于否定自我。就是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放弃那种已经落后的管理观念,突破旧有的思维定势,树立新的管理观念,不墨守成规,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管理方法。但不能简单套用别人的先进理论、模式与方法。这是一种“教条主义”的做法。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是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我国企业实践相结合。

二要勤于学习新知识。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出现 了许多新的管理对象,比如:两个置换、集团化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形象策划、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等,在开发新产品上,现在也走上了追求多功能、环保型、节能型、技术含量高的道路。我们的观念要创新,就必须善于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认识新事物。否则,就不知道哪些观念要创新,不知道如何去创新。

三要有敢闯的精神。创新,就意味着要突破,就意味着要否定过去一些过时的不符

合现实的做法、想法和看法,有时还可能会触“雷”,因此,这要求我们有“敢闯”、“敢试”的精神。

三、管理创新要以先进方法为依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部联系因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而发展得十分广泛、复杂,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由于激烈的竞争,也呈现出异常复杂多变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仅在观念上创新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不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而是继续维持手工作业方式的管理,那就很难应付成千上万、复杂纷繁的管理业务。

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中,我们应特别注意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奇迹般地成长,人类社会正迅速地步入信息社会。发达国家的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变革,使企业管理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例如,市场营销出现了网络营销,这一形式使企业开辟了崭新的营销渠道,省去了多个中间环节,直接同最终客户建立了联系。这样,既使是一个小公司,只要把它的产品一上网,也能面向全世界,就可进行全球业务,显而易见,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除了上述电子商务外,还有虚拟企业、流程再造、集成管理、敏捷制造等等诸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无一不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也做了不少创新尝试,取行了很好的效果。国内外一些企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四、管理创新要以良好机制为保障

一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要使管理创新成为每一个员工尤其是经营管理者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前,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机制,要敢于拉开分配档次,使那些对企业管理创新和兴旺发达起重要作用的经营管理者、市场开发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和其他有功人员要给予重奖。要对德才兼备、埋头苦干、工作卓有成效者要给予晋职晋级。要对管理创新者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建立约束机制,就是要对那些在管理上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想创新的管理者进行处罚。

二要建立选贤用能机制。必须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做到任人唯贤,打破论资排辈,不拘一格,大胆起用优秀人才;打破传统的任命制,要实行竞争上岗,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建立起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做到能者上,庸者让、不称职者下,真正把那些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拔到经营管理,岗位上来。

7.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 篇七

一、中小企业的法律界定

什么是中小企业, 以何标准界定中小企业?这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提供统一、有效的法律保护和扶持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讲, 中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 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存在大, 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 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原则, 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 划分的标准就不同。英美国家在定义小企业时, 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 而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中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而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部、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的分法, 更加准确地界定了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大小的明确性, 也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明确而可靠的范围和根据。

二、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不仅存在着因其规模小而独有的若干缺陷, 还因受到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中的非市场化因素的制约而伴生的某些障碍的折磨, 其发展的道路崎岖不平, 存在着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如国有中小型企业及集体企业转型改制尚未完成, 中小企业中同样存在着资产关系不清、管理运行不规范的情况;私营企业产生历史不长, 家族型的封闭式管理盛行;我国规范的市场主体立法颁布较晚, 对已有企业的规范指导力较弱;由于企业改革在整体上处于反传统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 社会信用倍受损毁, 使得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及融资能力降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 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 表现为人员素质不高, 研究开发投入少, 产品进入市场成本高;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基本处于空白, 忽视对自身利益保护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损害自身利益。其次,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 国内市场逐年向国外企业开放, 市场准入限制对国内中小企业所能给予的保护将大大萎缩, 中小企业将直接面对数量更多、经济力量更强的大企业的挑战。再次, 从政府操控的层面看, 中小企业的保护体制尚未发育成型, 即使我国在2003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其实施缺乏强有力的运行系统的支持。最后,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 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资金不足分别被列为造成企业停产的首要原因和企业经营困难的第二大原因, 在直接融资方面, 据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近八成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存在缺口, 在间接融资方面, 据国家发改委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承担机构较多的省份的调查, 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 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 拒贷率达56%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地需要一个合法并且有效的融资途径, 来帮助中小企业跨越过这一瓶颈。

三、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完善措施

我国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立法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 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法律环境进行研究, 对其弊端予以剖析, 从而相应地修改立法, 进行完善, 使我国中小企业得以在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获得一个公平的良好的法律环境。

(一) 完善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 加大法律实施的力度

纵观我国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 不难发现只有一部《中小企业促进法》, 即使这部法律再完美也不足以系统地保护占我国注册企业数99%的中小企业利益。再者, 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保护体制尚未发育成型, 导致该法律的实施缺乏强有力的运行系统的支持, 因此我们要加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力度。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不同的分类型态, 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中小型企业等, 与这些不规范的企业分类伴生的情形是:政府部门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不可能完全社会化的情况下, 有可能导演出不同政府部门在职能上的冲突。1998国家经贸委内成立了中小企业司, 涉及中小企业促进发展之政策概由其出是顺乎自然的了, 但若要使这一机构达到良性运行要使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得以全面贯彻, 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服务功能。同时中小企业司还可以和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私人机构、教育机构及地方政府部门一起, 共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管理、技术、法律、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达到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

(二) 改变不合理行政行为, 增加优惠待遇

1.逐步消除政策扶持差别。目前我国对大企业优惠政策多于中小企业, 而对中小企业发展重视不够, 特别是在土地使用、办照、纳税、工商检查、银行贷款, 甚至法院判案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公平。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得投资或银行贷款。目前对外资企业政策扶持多过内资企业。在资金方面,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均比内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高。在减免税收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 而内资企业无缘享受。

2.申请开办企业的程序繁琐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方在法律规定的设立企业的条件之外又附加了各种条件, 如有的地方规定外地人员来本地开办企业要办暂住证、流动人口证、计划生育证等, 各种公章要盖十几个。为了鼓励有能力的人创办中小企业, 必须降低开办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限额, 并允许公司制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金分期注入。鼓励申办非公司制中小企业, 创业者可根据自身资本规模、行业特点、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 申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同时改革设立企业的前置审批办法, 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前置审批, 并规定审批要限时完成。降低企业设立成本, 对有关部门在办理中小企业注册登记时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 严禁乘企业设立之机吃拿卡要。

(三) 增强中小企业信用及融资能力, 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资金瓶颈问题

据新浪网报道, 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大问题。来自甘肃的全国政协委员徐创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仅以甘肃为例, 全省6.6万家非公有制企业, 每年每家企业平均最低流动资金需求量为50万元以上, 所需资金总额高达300多亿元, 而自身可以解决的流动资金只有20亿元左右, 缺口达90%以上, 且有猛增态势。形成一方面企业资金极端短缺, 一方面, 银行存差又在放大的局面。大部分人认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差, 是造成银行捂紧钱袋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原因并不单单是中小企业信用差, 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言,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企业融资渠道一般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 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还可以直接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但这些渠道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难行得通的。一方面, 中小企业资信差, 又不能向银行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措施, 从而无法提高自身的信用;加上银行对中小企业所给的贷款条件苛刻, 故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另一方面,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公司有严格的要求。公司发行股票或债券必须在注册资金、盈利性以及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符合法律的规定, 而中小企业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因此在证券市场上融资也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必须实行制度创新, 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或建立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各国政府重塑银企关系, 强化信用观念, 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的重要手段。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支撑是国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情况看, 在担保机构成立初期其规模就十分规范, 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担保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政府干预多、协作银行配合难、受惠企业监控难、担保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稳定有效的担保损失补偿制度等。因此我国在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时, 还要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保证担保信用的规范化运作, 借鉴国外担保法, 因为我国的担保法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 信用担保机构基本没有涉及。尽快制定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相关的配套法律规范。再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 与日美相比, 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没能有效处理这一问题, 也是阻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我国要遵循政府资金应处于主体地位, 在广开渠道, 多方出资,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良性运行。

8.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篇八

一、市场竞争是管理的竞争

据有关理论界和企业界对民营企业的评论:现在的民营企业80%以上的精力用于“管”,最多用20%的精力用于“理”,这是本末倒置。正确的是20%是“管”,80%是“理”。的确管理总是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而从部分民营企业家的体会也反映出,企业从创业期到成长期经历了多次反复、起落的蜕变过程,一旦到了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反而感到管理越来越难了!一些民营企业因为管理跟不上,经营状况不稳,事到临头,潜伏的危机将会使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是管理,而管理的关键是“理”。是理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不能只进应该进的“庙”,拜应该拜的“神”,要理顺企业的战略部署,理顺企业的文化,理顺企业营和销的关系。要真正作好民营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要理顺民营企业家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使企业永葆活力。

二、企业竞争是时间的竞争

在一定意义上说,民营企业间的竞争就是时间的竞争。在这种时间争赛中,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时间的宝贵在于它是一种机会。错过了机会就意味着一项工作变得毫无价值。时间是无限的,但对一个人、一个企业来说,时间又是有限的。因为时间资源无法加以贮存,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因此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作为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到明智地支配时间和资源。必须利用当前现有的或可能利用的资源,力争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果。民营企业家不要把大量的时间、工作、精力和资源首先都花在“问题”上,而是用在“机会”上,才是对时间最好的利用。

三、企业竞争是制度的竞争

民营企业内部实行市场化,是为了将市场竞争的压力传导到全体员工肩上,让他们直接面向市场。具体表现在:其一,企业内部可将生产任务与承揽、销售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各部门员工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当承揽、销售任务额与计划承包数字波动时,企业在市场上的压力,立即被逐级传递到每个经营业务人员的工资上;其二,过去营销业务员及生产工人与市场上的风险起落是分离的。实施内部市场化后,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工人都会从企业的市场营销业绩中评价自己的工作,并会主动优化组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毕竟企业的生存已经和员工的个人利益联在了一起。

由于将每个经营、生产人员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使得各职能人员在工作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业务经营人员、每位员工都积极主动地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工作,根据市场信息调整企业的步伐。

四、企业竞争是团队精神的竞争

罗斯福曾经说过:“以所有,视所在,尽所能。”一个人不可能把事事都做得好,不论规模大小,民营企业管理者,必须将有限的人力资源做最好的运用,给下属的管理者最充分的自主权。“只要把你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告诉我好了。”这是一种极为明智的领导策略及用兵之道。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责任制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充满高昂的团队精神的企业,每个人都互相做到尊重、了解和体谅,领导者才能赢得忠诚。民营企业家要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要了解、发现他们的专长和弱点,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培养和使用,而绝不贬低任何人。当然,尊重决不是奉迎讨好,又不必故作冷淡、保持距离。其实,每个人都有领导的潜能。虽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作各级领导,但总可以在某个时间,某件事情上来尝试职员的领导能力。哪怕时间很短,事情很小,这种经历都会给员工带来程度不同的激励。

五、企业竞争是创新的竞争

民营企业起步晚,所以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敢于创新。天津市晓佬食品有限公司是家民营企业,生产“沫沫辣酱”在津、京、唐、廊坊等周边市场销路很好。这个公司的发展靠的就是总有高人一招的新特点。

晓佬公司在成立初期,就处处围绕着管理秘诀——纪律做文章。无情纪律无处不在,有效的管理又必须建立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的基础之上。如果把公司的职员看成是高品质的产品,那么公司创造的高效益,正是来源于其严格甚至无情的纪律。公司正是从一开始就向新招聘的员工声明,在这个公司里没有等级贵贱之分。无论你是老板的亲戚,还是平民的儿子,都一样平等。如果有想凭借自己的关系逃避纪律的想法,那么在入公司在第一天就会碰壁。公司里有位年轻的业务员,接连两次迟到,而且每次迟到的时间都是一、二分钟。有关人员向他打招呼后,他又第三次迟到,公司果断做出开除的决定。看似不近情理的纪律处罚,正是企业成功管理的基石。

上一篇:党员疫情表彰大会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下一篇:春季田径运动会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