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

2024-08-14

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共12篇)(共12篇)

1.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 篇一

山登公司审计失败案例

1999年12月7日,美国新泽西州法官William H.Walls判令山登(Cendant)公司向其股东支付28.3亿美元的赔款。这项判决创下了证券欺诈赔偿金额的世界记录,比1994年培基(Prudential)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支付的15亿美元赔款几乎翻了一番。12月17日,负责山登公司审计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向山登公司的股东支付3.35亿美元的赔款,也创下了迄今为止审计失败的最高赔偿记录。至此,卷入舞弊丑闻的山登公司及其审计师共向投资者赔偿了近32亿美元。山登公司是由CUC公司与HFS公司在1997年12月合并而成的。合并后,山登公司主要从事旅游服务、房地产服务和联盟营销(Alliance Marketing)三大业务。舞弊丑闻曝光前,山登公司拥有35000名员工,经营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50多亿美元。山登舞弊案不仅因赔偿金额巨大而闻名于世,随之而来的刑事责任追究也令人侧目。2000年6月,山登舞弊案的三名直接责任人Cosmo Corigliano(前首席财务官,加入山登公司前曾任安永的注册会计师)、Anne Pember(前主计长,加入山登公司前曾任安永的注册会计师)和Casper Sabatino(会计报告部副总裁,会计师)对财务舞弊供认不讳,同意协助司法部门和SEC的调查,并作为“污点证人”,以将功赎罪。2001年2月,新泽西州联邦大陪审团除了对他们三人提出舞弊起诉外,还对山登公司的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alter Forbes和前首席运营官Kirk Shelton提出证券舞弊、财务舞弊、电信舞弊、邮政舞弊、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等多项指控,若罪名成立,Forbes和Shelton将面临着10至20年的铁窗生涯。2002年11月,新泽西州检察官Christopher Christie宣布对安永的两名主审合伙人 Marc Rabinowitz和Ken Wilchfort以及一位审计经理提出舞弊起诉,指控他们严重渎职,对舞弊视而不见,并为山登公司的舞弊行径提供了便利。2003年4月24日,SEC对安永的这两名主审合伙人做出禁入裁决,禁止他们在4年内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迄今,在山登舞弊案中被正式提出刑事指控的人员多达8人,被传唤的其他相关人员更是不计其数,这在安然事件之前是极为罕见的,显示出美国司法部门惩治舞弊的决心早已有之。

整合中发现的秘密

根据CUC公司与HFS公司签署的“对等合并协议”,山登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届经营班子由合并双方的原高管人员组成,第一任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由HFS公司的Silverman和Monaco出任。为了实现合并的协同效应,以Silverman为首席执行官的经营班子在山登公司成立后,立即对CUC公司和HFS公司的经营业务和管理架构进行整合,其中包括对财务报告体系实行一体化管理。1998年2月下旬,Silverman决定,财务报告的编制改由HFS公司的首席会计官Scott Forbes负责合并报表的编制。在双方共同商讨1997合并报表的编制事宜时,Shelton要求将CUC公司与HFS公司合并中所计提的5.56亿美元“重组准备”中的1.65亿美元转回,作为1997的利润,并声明这种做法是CUC公司沿用已久的惯例,且安永的注册会计师一直认可这种做法。这一明显有悖于公认会计准则的做法使Scott对CUC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产生怀疑,因为在合并前,CUC公司并没有披露以往有许多利润来自重组准备的转回。Silverman对CUC公司没有告知以前采用一些有违会计准则的做法,从而误导了HFS公司对CUC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并责成立即对重组准备账户展开全面调查,并聘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协助调查。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取证,特别调查组在8月28日向SEC提交了一份长达280页的调查报告,详细说明了CUC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法及其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为了迎合华尔街的盈利预期,CUC公司主要通过6种伎俩进行财务舞弊:利用“高层调整”,大肆篡改季度报表;无端转回合并准备,虚构当期收益;任意注销资产,减少折旧和摊销;随意改变收入确认标准,夸大会员费收入;蓄意隐瞒会员退会情况,低估会员资格准备;综合运用其他舞弊伎俩,编造虚假会计信息。通过上述造假手段,CUC公司在1995至1997年期间,共虚构了15.7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利润总额和4.39亿美元的净利润,虚假净利润占对外报告净利润的56%。下表列示了山登公司1995至1997年的财务舞弊对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

山登公司审计失败的警示

山登公司会计造假影响范围之广、判决程度之严,在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史上堪称一绝。安永的注册会计师连续多年为山登公司的前身CUC公司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构成了重大的审计失败。从审计的角度看,安永对山登公司的审计失败给世人留下两个深刻的警示。

1.实质独立固然重要,形式独立也不可偏废

山登舞弊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主要造假责任人与安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已认罪等待判决的3个主要财务负责人中有两人在加盟CUC公司之前都是安永的注册会计师。参与造假的其他2个财务主管也都来自安永。山登公司董事会特别调查小组提交的报告表明,CUC公司的关键财务岗位有6个,其中首席财务官、主计长、财务报告主任、合并报表经理均由来自安永的注册会计师把持,也正是这四个前安永注册会计师占据了CUC公司关键的财务岗位,直接策划和组织实施了财务舞弊。这4名造假者熟悉安永的审计套路,了解安永对CUC公司的审计重点和审计策略,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

安永的主审合伙人和审计经理由于与Corigliano等人曾是同事关系,特别容易放松警惕。在审计过程中虽然也发现了财务舞弊的蛛丝马迹,但往往被这4位“前同事”所提出的解释和辩解轻易化解。而且,当HFS公司的高管人员对CUC公司1995至1997年的会计处理(主要是将合并准备转回作为利润)提出质疑时,安永的合伙人Robinowitz却百般为其辩解,试图寻找合理的借口。独立性的缺失由此可见一斑。

山登舞弊案表明,注册会计师不仅应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还应当重视形式上的独立性。诚然,实质重于形式,但在独立性问题上,忽略形式就可能导致实质的偏差。注册会计师“跳槽”转而投奔审计客户,不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是司空见惯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能否与这些摇身一变成为客户财务主管的“前同事”保持超然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在这种情况下因独立性受到潜在威胁应否回避?对于这些问题,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理由不外乎是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然而,会计师事务所私下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由同事关系转化为客户关系的事实,往往有损于注册会计师形式上的独立性。形式独立的缺失,甚至会导致审计失败,山登舞弊案及安永的审计失败就是最好的例证。

2.密切的客户关系既可提高审计效率,亦可导致审计失败

与客户保持密切关系,是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策略。然而,密切的客户关系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提高审计效率,亦可导致审计失败。辩证地看,与客户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密切关系,既有助于增进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的了解,也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判断客户的高管人员和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进而提高审计效率。此外,密切的客户关系既可能淡化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态度(如CUC公司存在着数百笔没有任何原始凭证支持的会计分录,安永的注册会计师竟然一笔也没有发现。又如,对于

Corigliano就一些异常会计处理方法的解释,安永的会计师往往也偏听偏信),也可能使会计师偏离超然独立的立场(如安永的主审合伙人居然为CUC公司将合并准备转作利润的做法进行辩护)。过分密切的关系甚至会导致审计失败。独立审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的股东和高管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独立审计就失去意义。然而,长期稳定的工作关系,最终使安永与CUC公司“荣辱与共”,这或许是导致安永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安然、施乐和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一样,安永对CUC公司的审计失败迫使人们反思这样的一个问题:应否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定期的强制轮换(Compulsory Rotation),以防止它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

锦州港——KPMG 追溯调整1995-2001年年报,在中国上市公司整改史上创下追溯时间之最。锦州港最终沦为ST。

2002年下半年至今,对于锦州港(600190.SH)而言,真是多事之秋。

4月8日,锦州港发布《董事会风险提示公告》称,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拟对本公司2002财务会计报表作较大调整,虽然尚有待于对未决事项进一步确认,但初步调整意见可能会将公司2002净利润调至微利甚至亏损,股东权益合计低于公司注册资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向记者表示,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的含义是每股净资产低于股本面值,也就是低于一元人民币,按照有关规定,出现上述情况,上市公司将被ST。

十年老账引爆危机

此次毕马威华振对锦州港2002年年报实施重大调账,可以算是锦州港的第三次了。在之前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锦州港曾两度调整会计数据。

2002年10月,财政部检查发现,锦州港在2000年及以前多确认收入36717万元;公司还将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予以资本化,少计财务费用4945万元;同时,由于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不及时,折旧计提起始月份不准确及港口设施、设备资产分类不适当等导致2000少计提折旧780万元,相应的少计主营业务成本等780万元。此外,公司对在建工程确认不准确,1998年至2000年多列资产11939万元。

按照财政部限期整改要求,以及指出的这些问题,锦州港对2000年及以前会计报告进行了追溯调整,并对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进行更正。

锦州港在第一次调账后,净资产由原来的14.51亿变为10.58亿元,每股净资产为1.12元,净利润为3474万元。

2003年2月11日,锦州港在前次初步整改的基础上,再次对以前会计核算情况进行彻底清理整改:调减1998年至2000年虚增收入约985万元;调减虚列账面货币资金3858多万元;调减虚列在建工程814万多元;调整1997年及以前应计入费用或损失而计入其他应收款2348多万元,计入公司的净资产中。调整以虚增货币资金冲减的其他应收款3687多万元。进行这些调整使公司净资产减少8846多万元。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锦州港二次调账后已经徘徊在ST边缘,公司净资产减少至9.5亿多,每股净资产降到1.01元。

锦州港董事会秘书高鸿敏坦诚,“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大多是十年老账的积累,公司有意把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统统解决,这样轻装上阵也有利于今后主营业务的发展。”

高接着表示:“公司正在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协商,很有可能会把目前9.5亿多的净资产与两千多万的净利润再次向下调整,主要原因是公司在1997年(10派3元)与2000年(10送4转增1股)的分红送股时,把原先虚增的利润分出去了,由于多分的利润不可追回,初步的方案是调整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等项目,未分配利润可能出现负值。”

据知情人士透露,锦州港可能还会采取调整生产减值准备、坏账与补齐折旧等措施,经过这三次底朝天的调账,公司的会计数据应该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主业稳健上升

锦州港一位老员工曾告诉记者,公司十年前的许多领导已经不在其位了,公司会计信息造假并非全是现有领导班子的错。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十分稳健。

据了解,公司2002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2.42亿元,而2001年全年的主营业务

收入是2.86亿元,业绩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高鸿敏表示:“扣除目前调整因素,公司每年利润保持增长,同比主营利润还创新高。目前公司只要按部就班地保持现状,业绩就相当不错。”

据查实,锦州港2001年吞吐量为1200万吨,2002年吞吐量达到1400万吨,2003年第一季度吞吐量高达400多万吨,全年预计超过2002年的业绩。

有关会计专家分析,从锦州港的预警公告看,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公司接受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调账,戴上ST帽子;二是公司不接受调账,毕马威华振可能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公司还得停牌再进行账务调整,ST科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华夏证券一位研究员指出,锦州港接受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意见,共同调账的可能性较大。“按照目前的经营情况,如果今年被ST,锦州港不排除有明年摘帽的希望。”(21世纪经济报道)

施乐公司——KPMG

2.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 篇二

A公司为一国有有限责任公司, 由四家国有企业共同筹建, 其中三家股东按章程规定于2004年2月份如期注入资本金, 第四家股东 (占25%的股份) 的认缴资本金于2005年6月才到位。股东出资到位时间相差一年多, 为保证公平, 经各出资方多次协商, 2006年6月A公司股东会决定对股东各方出资进行清算, 原则是以第四家股东出资时间为基准, 先期到位的出资视同A公司的借款, 按出资提前的时间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息。资本金到位时间从2004年2月修订为2005年6月。为此, A公司共支付前三家股东利息900万元, 并在建设成本中列支。2010年政府审计机关对此的相关结论如下:A公司对三家股东支付900万元资本金利息, 违反了《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 (国发[1996]35号) 的规定, 加大了项目建设成本, 应予整改。

对上述股东先到位资金视同借款的行为, 我们从《公司法》规定、资本金制度、金融法规、财税管理的角度逐一进行分析。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资本金出资额。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 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 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就A公司这种情况, 第四家股东应向前三家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国发[1996]35号文件, “投资项目资本金, 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 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 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 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显然A公司是考虑到这个规定, 并通过修改章程出资时间、把先期到位资金约定为借款的方式来规避处罚, 但审计机关不予以认可。笔者认为, 修改章程中的出资时间、约定前期资金为股东借款, A公司资本金管理同国发[1996]35号规定就不存在明显的违背了。

根据《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法[经]发[1990]27号) 第四条第 (二) 项“企业法人借贷, 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 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 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 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 (法复[1996]15号) “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 属无效合同, 利息应当收缴”的规定, 企业之间的借贷违反了现行金融法规。一方因此收取的利息应予收缴, 而另一方则将被处以相当于前述利息数额的罚款。

2009年6月4日,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9]312号) , 该文件明确了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属于合理支出, 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笔者认为, 根据税收法规相关规定, 900万元利息应做纳税调整, 但和审计机关不得计息的结论相比, 两者的性质还是不一样的。

修改公司章程中的出资时间, 对股东先期到位出资以视同借款由投资公司支付利息, 这种方式解决了股东各方之间的纷争, 但显然同《公司法》、资本金制度、金融法规、财税管理规定等相抵触, 给投资公司留下了后患、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同时也实现不了对股东方利益的合理保证。

笔者认为, 按《公司法》规定, 案例中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时间、金额缴纳出资, 就是违反了公司章程的出资义务, 构成了对其他已经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的违约, 应当依法向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而不是由投资公司承担责任。避免上述案例中A公司尴尬局面出现的办法就是股东在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中, 应当对股东不按期履行出资义务构成条件、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等, 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 以便能够比较明确地确定不按期缴纳出资股东的具体责任, 避免股东之间责任不清而将违约责任转嫁给投资公司, 最终损害了三方的利益。

二、资本金理财收益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

B公司为一家中外合资的港口建设运营公司, 2006年初成立, 实收资本3亿元 (货币资金注资) , 公司第一年的港口建设投资约12 000万元。B公司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用账面闲置资金购买了理财产品, 2006年取得理财收入1 100万元并冲减了港口投资成本。B公司按规定享受中外合资企业“二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2006年全年企业都在搞基本建设, 没有营业收入, 2007年有运营收入, 2007~2009年三年企业均属于税务亏损期, 2010年进入税务盈利期。也就是说, 按照财务报表, B公司2010年才进入两免期。

2010年底当地税务部门对该企业所得税稽查结论如下:“1 10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应计入2006年当期收入。B公司2006年即为盈利年度, 2006、2007年是两免期, 2008、2009、2010年是减半期。”根据以上稽查结论, B公司2010、2011年要减半缴纳所得税而不是免税, 2012~2014年的企业所得税也不是减半而是全额缴纳。这样B企业所得税的增加将会超过取得的1 100万元理财收入。

闲置资金理财对企业是有利的, 但却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 反而减少了企业的收益。问题出在哪里?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在企业将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获取投资收益的情况下, 企业还应当将这些相关的利息收入或者投资收益从资本化金额中扣除, 以如实反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际成本。

B公司依据上述规定, 认为实收资本理财收入可以资本化, 即冲减建设成本。税务部门则依据“专门借款是指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认为实收资本不属于专门借款, 从而实收资本理财收益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B公司认为, 实收资本虽然不属于专门借款, 但其就是为了基本建设投资而注入的, 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方面同专门借款性质一样, 2006年企业也没有经营业务, 1 100万元理财收益作冲减建设成本处理不违背准则规定。况且, 将1 100万元资本金理财收益计入当年收入, B公司即直接进入盈利期, 这同税法中“开始获利的年度应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 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中的“开始生产经营”的概念也不符 (B公司认为闲置资金理财不属于生产经营) , 同时也违背了国家制订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外资投资基础产业的初衷, 大大增加了B公司的税负。

显然, B公司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对实收资本和专门借款之间关系的论断有些牵强, 将实收资本理财收益资本化的确没有准则依据。

货币资金投入的实收资本体现为企业的流动资金, 对其管理也是着眼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闲置资金获取较高回报上。这种资金管理的思路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在于B企业在成立初期实收资本相对于资金的需求而言投入过多了。实收资本理财收益能否资本化缺乏准则依据, 有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3.审计失败案例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内部控制;启示转型;人员素质

一、启示

(一)内部控制的评测是内部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国内外案例突显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实,现代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重要标志是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也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事实上,正因为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才从原来审计工作从以经济业务检查为基础的详细审计,发展成为现在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因此,内部审计最必须关注内部控制。做好内部控制评价,成为内部审计的看家本领,成为内部审计的执业秘诀。IIA年度调查表明最重要的三类审计业务是内部控制审计(85.6%)、业务审计(79%)、舞弊调查(56.3%)。我国内部审计不论如何发展,其业务范围不论变得多广,都不能抛弃内部控制审计这一内部审计的基本范畴。

(二)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现在,各种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手法多样,花样百出,审计人员应像好猎人一样,斗智斗勇,纠出“蛀虫”,审出审计的尊严与威信来。一些案例中,内审人员能够揭露弊案,就在于审计人员能够明察秋毫,凭借审计人员特有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坚持自身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审计值得尊敬和贺彩,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现实中,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地位不高,权威性还不够。甚至存在相关审计结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认可,专业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的现象。当然其中不排除一些项目特别是经济责任项目,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干扰,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但是,国内外揭露出的各种案例带给我们又一重要启示:内部审计人员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无位而无为”借口的背后,可能是“无为而无位”。内部审计首先要有所作为,然后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

二、思考

(一)开展内部审计转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在当今日益复杂融合的经济金融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内部审计无论是出于社会各界和国家审计的压力,还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都急需对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有一个适应的定位。故,开展和推进内部审计转型,是内部审计顺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当前和今后内部审计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内部审计转型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增加内部审计的价值,更好地为组织实现目标服务。同时,内部审计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转型的核心是由传统的财务合规性审计向现代管理审计转变,它的内容不仅涉及审计理念、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和审计方式等方面,还涉及内部审计组织管理的转变,以入全面转变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二)内部审计工作在体制内一样可以有所作为,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目前国内,要做好内控审计确实不易。美国企业一般先有总体控制,尔后逐步分解,是“自上而下”的内控。而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内部控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不同之处。比如国内的内部控制设计流程、设计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内控,这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所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内控咨询专家认为,中国内控的核心问题在上端,是总体控制不力。控制环境的改善主要取决于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改善实质性地列入审计计划项目是不容易的,因此,如何做好控制环境评估,成为国内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和重点。从国际各种案例分析研究来看,部分案例中比如世通公司案例,其内审部门很糟糕地从属于首席财务官而不是最高管理层,这在内部控制设计上是有先天缺陷的。但是世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造样查出举世震惊的大案,凭借崇高的职业道德与精湛的专业水平获得全世界尊重。我们不能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体制内的内部审计同样可以有所作为,不光为组织发展保驾护航,除弊兴利,更能够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

(三)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职业敏感,并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炼和提升。审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敏感性,应该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对审计对象所涉及的范围,可以从审前调查,接触问询,以及具备一定数量的业务资料中,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准确地觉察和确定被审计对象的特点、审计的重点、重大问题的线索以及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等。显而易见,内部审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敏感性,在一些被审计对象违纪违规手段更为隐蔽、行为更为隐秘的审计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审计人员应该从两个方面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敏感:一是从日常的、大量的的学习和审计实践中获取;二是需要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以及强烈的探索创新精神,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常究根问底地琢磨,渐进式地磨练和提高自我的职业敏感。

4.审计失败的原因论文 篇四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相继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因审计失败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再一次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推到了风口浪尖,严重的审计失败问题已经引起了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措施,试图解决审计失败问题,但是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多地专注于从对审计服务的供给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忽视了对审计服务需求方的关注,不注意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

一、审计需求:一个分析视角

信息的充分和恰当的披露是实现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而信息中首要的必然是会计信息。信息接受者在使用这种信息前,必须评价其质量,独立审计就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被传递的 经济 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信息价值的一种服务手段。如果把审计服务看作一种商品,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服务的相关利益集团便构成该商品的供需双方,会计信息使用者为辨别信息质量特征需要审计鉴定服务。只有存在这种审计需求,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可以这样讲:审计是基于审计相关主体的需求才产生的,审计需求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没有审计需求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审计,而且产生这种需求的主体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人格化的,不能是模糊的。因此,在探讨审计质量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审计需求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味单方面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以下就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学者们大多从审计供给的角度研究审计质量问题,因此,有关审计需求方面的文献比较少。刘峰等通过对原中天勤 63家客户的流向分析,发现没有证据支持我国审计市场已形成良性的、追求高质量审计的结论。孙铮、曹宇()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策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法人股及境内个人股股东促进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力较小,审计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不足。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2004)通过检验事务所特征与其IPO审计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对我国IPO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IPO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管制便利、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地缘关系的需求,但依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以上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一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经验数据支持他们的结论,而对形成审计需求不足的成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李树华()通过对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提供高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审计市场份额集中度过低,从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缺乏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而且他对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认为是我国证券发行机制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三、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

在我国,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乃至多年 发展 的过程看,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种相关信息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审计、资本验证等法定业务以及管理咨询等非法定业务,但当前仍以法定业务为主,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绝大多数 企业 聘请注册会计师不是出于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是应付政府部门的要求,将注册会计师服务视为“过关”的一道程序性工作。简言之,即我国审计市场上缺乏自发性需求。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这一问题我们现在作进一步地探讨,我们主要从政府、投资者、经营管理层和债权人等审计需求主体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一)政府的审计需求   2.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会计信息市场的监管者,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作为 中国 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中国证监会希望资本市场不出现任何危机和事故,特别是不希望出现源于自身工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不希望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会计信息,他们需要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帮助鉴别虚假会计信息,以整顿资本市场秩序。但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它理应贯彻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贯彻执行“为利用股票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证监会就不得不对资本市场上流行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等明显的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由于证监会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他们不大可能大胆去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他们的审计需求也就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有效需求。

(二)投资者的审计需求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两种: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从理论上讲,大股东作为战略投资者,最迫切需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以便自己作出决策。但由于我国政府建立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募集资金,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不鼓励甚至限制有势力、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入市,这就导致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而且国有股绝对控股,一股独大,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大股东就是上面提及的政府所有者。根据上面已做的分析,作为所有者的政府——大股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审计需求。

(三)经营管理者的审计需求

在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上,经理人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他会主动要求通过审计人员对他的业绩真实性进行鉴定评价,以向股东说明其努力程度及有效性,从而获取报酬或职业声望等。但我国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经营管理者一般通过行政任命产生,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客观评价经理人的市场机制,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潜在的竞争者对现任经理人的威胁很小,因此他们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再者,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地方政绩的考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会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比如,为了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维持“配股资格”、避免被“摘牌”或被“特别处理”,与企业管理当局合谋共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暗示或强制企业管理当局提供预定的数据。这样,企业经营的好坏不是管理当局单独能决定的,经营业绩与管理者的报酬、升迁也没有明显的联系;更加严重的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下,股权相当集中且非流通股占绝对优势,社会公众股股东的“用手投票权”和“用脚投票权”无济于事,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几乎没有真正的制度保障,他们不可能成为长期投资者,而只可能是牟取短期收益的投机者,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就很难自愿向社会公众股东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也没有聘请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机。

(四)债权人的审计需求

债权人出于债权能否按期收回的考虑,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评定企业的偿债能力,这就需借助企业的会计信息来判断。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要靠审计鉴定,因此,从理论上讲,债权人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 金融 体系是依托 中国 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的债务性融资主要来自四大国有银行,四大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所以,国有四大银行理应成为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使用者。但由于国有银行同样存在国有企业的通病,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也缺乏足够的关注,表现在:四大银行商业化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对债务人的会计报表的数据以及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较小。商业化之后的四大银行也许会重视会计报表的信息及其可靠程度,因而会关心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但是由于存在着金融工具单一、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政府行为严重等问题,故其不可能真正依据会计信息来作出决策,对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的关注程度也不会有根本的提高。

四、结语

审计报告虽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其质量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如果一味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本文从审计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这个顽症久治不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审计需求,并对我国的审计需求主体缺乏真正有效的审计需求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为治理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孙铮,曹宇. 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J].审计研究,2004,(3).

[2]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 经济 中的审计市场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3]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蒋尧明,罗新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8).

5.失败的启示作文 篇五

那天,我和妈妈要比赛作文,让爸爸当裁判,作文的题目是“____的笑声”。我一看到题目,心里暗暗欣喜,这不就是我们期末考的作文吗?实在是太棒了。我先把它原封不动地默下来,再改动一些细节,这篇文章就非常好了,我马上动笔写了起来,我眼睛转了一圈,发现我妈妈眉头紧缩,估计还在想该写什么吧!我突然觉得自己已经不战而胜了,正当我想入非非时,我妈妈已经飞快地写起来了,我也赶紧动笔。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十分钟后我写好后,看妈妈还在写,我就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了些修改。十五分钟后,妈妈也写完了,但我还有剩一点还在改正中。我说:“写得快不如写得精”,“你怎么知道我写得不精?”妈妈说,“因为我看你的就知道了。”眼看我们就要吵起来,爸爸连忙打圆场:“别吵了,咱们还是看下谁的文章写得好吧!”

结果出来了,因为妈妈文章写得非常朴实,就跟白居易的诗一样,所以我妈妈识得赢了。

6.失败的启示作文 篇六

我是一个天资聪明的人,无论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但有时遇到挫折我会很沮丧。我始终记得一句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还记得读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只得了54分,这个分数让我大吃一惊,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我,居然只考了个不及格,这令我十分伤心,不争气的眼泪顺着我的脸颊缓缓往下流。这种伤心的情绪并没有一直影响我,我想伤心有什么用?现在我成绩下降了,我要及时找出原因,我想起一句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我要奋起直追,超过其他同学。接下来的日子我做题更加细心了,不再粗心大意,平时还经常练习课外拔高题,果然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我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失败随时都会有,想起过去,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获取教训,从而踢开绊脚石,走上成功的道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经历了几千次的失败,但他却从未觉得是浪费时间,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几千次失败的实验至少使我明白了前面的实验是错误的。”失败既指出我们的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格言让我受益匪浅,不经历失败,哪能走向成功?

7.对审计失败原因及对策的分析 篇七

关键词:审计失败;职业怀疑;防范措施

一、审计失败及其影响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由该定义不难看出,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审计失败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审计失败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具体影响如下:

(一)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首先,在审计活动中,注册会计师如果没有严格遵守执业准则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报告,就会给审计报告的使用者造成损失。其次,经常性的审计失败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执业风险,甚至陷入职业信任危机之中。

(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审计也是一种产品,同样存在竞争市场,所以事务所的声誉跟企业的声誉一样,对事务所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对投资者的影响。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就会对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高度的依赖性,一旦发生审计失败,投资者做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就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虚假信息会误导投资者并影响到其决策行为。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注册会计师方面、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三个角度,深入剖析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现状提出若干建议。

(一) 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未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0A(a)条规定,每次审计都必须执行旨在发现那些对会计报表数据有直接和实质性影响的非法行为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序。但是,审计人员没有按照该规定来执行适当的审计程序。

(2)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当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未能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职业谨慎时,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

(3)注册会计师未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估风险。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不足首先表现为对客户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和监管环境掌握不够,对客户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及经济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对客户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能提高警觉。

(二)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一般而言,股权结构的分散可能出现内部管理人员控制公司的局面,产生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的过于集中将产生大股东控制企业的情形。

(2)独立董事监督有限。独立董事作为中小股东在企业的代言人,是防止企业进行违法经营的重要防火墙。一些事务所的审计客户,独立董事中具有财务专业背景的只一人,同时其也是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由于事务所之间存在较大的业务往来,这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担任独立董事的做法是否合理,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

(3)内部审计缺失。内部审计机构是公司内部不可缺少的监督机构。内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而审计委员会又是董事会的下属机构。当公司领导人个人权威较高以及独立董事没有履行应有的职责时,审计机构受董事会干预的风险也较高,审计机构较难发挥完善的监督管理作用。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不力。当前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处罚权主要掌握在政府的财政部门手里,而注册会计师的日常监管工作则归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政府并不直接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并不了解,各个监管主体各司其职,相互之间没有协调,这必然会导致监管不力的局面。

(2)处罚不力造成的违规成本低。当前我国对于公司和审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量刑偏轻,违规成本低。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虽然都有明确规定,但涉及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较多,而民事责任却少有涉及;同时《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只设定了事务所和责任人的违规成本“上限”,对违规的审计机构缺乏威慑力。

三、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审计失败并不是一定要发生的,它是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防范的。

(一) 从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方面

(1)注册会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审计的职业谨慎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要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2)提高审计执业能力,做好风险应对程序。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必须时刻保持自身知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不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与巩固,提高执业能力。

(3)建立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审计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并贯彻落实到实际审计工作中去,以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二)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1)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了有效地制约大股东对公司的掠夺与规范公司的经营活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入战略机构投资者,实现股权的多元化,为审计人员更好的审计提供了保证。

(2)加强公司独立董事监管力度。为了减少企业的财务造假机会并增加舞弊暴露的可能性,在聘任独立董事时应该考虑两个基本要素: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3)充分发挥公司的内部审计职能。为了防止公司领导层进行财务造假,企业应该进一步地完善内部审计机制。首先,应增强审计部门的内部独立性,减少董事会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干预。其次,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三)从社会环境方面

(1)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机制。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环境,应协调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的工作。多管齐下遏制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行为的发生。

(2)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为了有效制止注册会计师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投机行为,应强化对违规审计的民事赔偿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和处罚额度,并增强投资者诉讼维权的操作性,使事务所的违规成本远远大于违规收益,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总之,为了解决审计失败问题,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被审计单位要树立诚信观念,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监管与惩罚力度,以减少并消除审计失败现象的发生。(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吉慧慧.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 李平,王晓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现状和防范措施[J]. 经营与管理,2011

[3] 王晓敏.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

[4] 谢静. 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措施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3

[5] 袁晓峰. 审计失败的成因及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3

[6] 张倩.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

8.一次“失败”的促销案例 篇八

福盈门品牌食用油是国内某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虽然在国内排不上第一名,凭借集团的雄厚实力和不差的质量,在食用油市场一直也有稳定的表现。郑州市市场是公司的重点市场,进入淡季以来,销售一直不畅。一入六月份,公司经理蔡杰便考虑在大的卖场进行一次统一的促销活动,以便提升销量。经过客户走访,特别是促销主管张丽极力建议,认为福盈门是名牌不错,但美誉度一直比不上第一品牌年有余,因此在商超直接面对消费者促销时,关键是真正的让利和实惠,这样的销量肯定会大幅增长。

通过申请和走访市场,活动方案正式形成。

活动时间:6月27-28,周六周日两天。

活动地点:郑州市所有大型卖场.

活动内容:现场对消费者进行促销,针对销售最好的品种花生油5升进行让利促销:

1、5升花生油进行特价销售,价钱从原来的每桶79.9元优惠到每桶73.5元;

2、每购买5升花生油一桶,赠送900毫升花生油一瓶;

3、现场进行抽奖活动,每购买一桶花生油,均有一次抽奖机会,奖品从手提电脑到900毫升小瓶油不等,中奖率在47%,

同期的年有余品牌5升花生油价格销售到85元一桶,而福盈门这么大的力度,不信没人买!蔡杰似乎看到了人员排着长队在等着购买福盈门,而公司的货已经供不应求的局面的出现!

促销主管张丽也非常的敬业,早上8:30就早早赶到了平日销售较好的家乐福超市,毕竟这次活动效果怎么样,直接和自己的建议直接相关。

周六上午,家乐福北环店, 9店正式营业后,人员陆陆续续的到来,但是能走到最后靠里福盈门展架的人稀稀疏疏,尽管促销员大声招揽,临时促销也很尽力的吆喝,但展架前的人一直很少,直到上午10:30,统计一下,共销售20桶,和往常周六销售15桶相比,几乎没有多大效果。没多久,蔡杰收到张丽的电话,活动效果不好,不一会,其它超市的促销员陆续反馈,原来期望的活动效果并没有出现。

这次活动已经基本宣告失败。蔡杰跌在沙发里,不知到该怎样写这份促销活动报告。

9.对审计失败的再思考论文 篇九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审计业务的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审计失败的本质谈起,着重论述了对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的一些看法与对策。

何为审计失败,顾名思义,审计失败就是指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及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不实,未能在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通过系统、规范审计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经营而出具或披露了审计意见,由此引起审计争议,导致审计形象的失败。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迅速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屡屡发生,给审计机构、企业和社会 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审计失败的本质谈起,着重论述了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的一些看法与对策,希望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审计监督体系,杜绝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泛滥有所裨益。

一、审计失败的本质剖析

审计失败的本质具体讲涵概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审计失败的结果是错误的审计意见,而这一结果是因为审计人员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而造成的。这就与审计风险划清了界限:如果审计人员正确地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然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就属于审计风险的范畴。可见,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重要界限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正确遵守了审计准则。

其次,审计失败的产生并不取决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败。企事业管理当局是经营失败的第一责任人,当企事业经营出现失败时,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是判断审计失败的唯一标准。因此,企事业发生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最后,从理论上讲,审计失败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际是合法公允的,但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导致其发表了否认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审计意见。当然,在实践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对于不利事件的敏感性,这种情况较容易被觉察并得以及时纠正。

二、审计失败的影响

审计的经济后果主要通过审计报告等载体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会利用审计意见的不同表述考虑其决策行动,包括投资信贷等经济决策和审计师的选择等。审计失败的发生,首先影响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并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当然,审计失败也会殃及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一)对事务所本身的影响

1.声誉。审计也是一种产品,也存在着市场竞争,其存在的关键是审计产品的质量,而声誉则是审计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旦审计失败发生,有可能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声誉。这种受损的声誉不仅对事务所的现实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其散失潜在市场。

2.业务。有远大目标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希望能获得有较高利润率的持续发展机会,这就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新老客户之间进行分配,取得平衡,在维护与老客户关系、努力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也会注意将服务重点放在可识别的潜在客户身上,努力使一般性的客户发展为固定的客户进而成为有力的支持者,最终成为公司和服务产品的拥护者,成为公司的业绩支撑点。但是,审计失败的产生将使客户利益受损,其忠诚度呈“下阶”趋势,其良好的关系无法长久地维持。

3.存在性。审计失败的产生,可能导致法律诉讼,对事务所的存在产生直接的威胁。

(二)对社会的影响

1.决策失误。传统经济学曾假定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拥有完全的信息,然而事实上,由

于审计失败使审计信息质量不理想,市场参与者一般都处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状态之中,信息供给和拥有越不完全,不确定性的程度和风险就越大,决策失误也就越多。

2.控制失灵。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委托代理关系确立后,委托人为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通过建立审计机制来控制代理人的行为,以防代理人采取“偷懒”等方式损害代理人的利益。由于审计失败,使委托人不能借助于信息全面地观察企业的状况,并使代理人有条件和可能利用私有信息采取某些损害委托人的行动;由于审计失败,使委托人无法借助于财务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代理人工作的主观努力程度,代理人有可能“偷懒”或“规避责任”;由于审计失败,处于企业外部的委托人,常常不能有效地鉴定信息的供给质量,使代理人可能会利用虚假的信息“欺骗”委托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等等。这种控制失灵的现象同样存在于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中。

3.评价失公。公平、公正、公允是业绩评价的基本要求,而业绩评价的公正性又取决于所依据的信息数量和质量。由于审计失败,各种业绩指标就会失去与经营者履行经管责任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使评价失公。

4.市场失效。导致市场效率差别的原因之一,是证券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而这又与企业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有关。可以说,在不考虑宏观环境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信息(审计后)披露越充分,信息公开的程度越大,少数人获取“内幕信息”或私有信息进行交易的机会就越小,证券市场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总之,由于审计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

三、审计失败产生的原因

是否造成审计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论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错弊的严重程度如何,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没有相应的执业能力、没有进行必要的实质性测试,最终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就属于审计失败。但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错弊的严重程度对审计人员执业判断、方法手段、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正确执行审计准则的难度,从而间接地与审计失败相关联。下面将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角度出发阐述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缺乏充分了解。财务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财务活动中的舞弊行为无疑是为了掩饰经营活动的虚假性和违法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一般讲本身不存在问题,除非技术上的低级错误,但是其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又是通过怎样的程序出笼?因此,审计人员如果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程序,仅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是很难查清问题的。据有关部门调查,当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情况时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极大。(1)被审单位存在严重舞弊行为或违法现象(2)被审单位存在决策失误并由此带来一定损失;(3)被审单位业务量大,经济业务复杂;(4)被审单位会计核算程序复杂,有大量关联方易;(5)被审单位存在财务危机等。由此可见,不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程序,就首先意味着审计不到位,审计证据搜集不充分,对虚假的财务报告也就无从查起。

2、审计人员的过失行为。过失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循或完全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它往往是审计人员未能保持审计工作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未能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未能恰当地运用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未能严格执行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这些应该做而未做的后果是审计报告严重失真。如: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银广夏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时,不仅询证函的寄发与回收让被审单位经手,而且对于取得的回函也未作必要的分析;对

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帐款,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替代程序时,未能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的应收帐款;此外未能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在银广夏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副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用电的电费却降低的情况没有发现或报告。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都出在疏于对审计准则的执行,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存在重大过失。

3、审计方法方面的缺陷。从审计方法来看,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内审和内控制度测试固然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但是内控制度的运行受到单位管理的局限,特别是当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意味着错误与失败。另一方面,审计在采用传统的统计抽样方法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风险性,当取证采样存在不同或不均衡,特别是当样本情况复杂或遇到新的问题时,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二)审计客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对象、范围的拓展,致使审计风险增大,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会计客体方法会日趋复杂,特别是受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影响,大量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如“网上公司”、“模拟公司”等虚拟实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被审实体的范围,也增加了相应的审计内容,如人力资源审计、非财务报表信息审计、企业购并审计、跨国业务审计等新内容,都以不同程度拓展了审计内容,增加了审计难度。增加了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2、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表述不实,增大了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从我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审计失败都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务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大多不高,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后为了能够配股、增发新股,财务舞弊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另外,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如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制、调动政府资源进行“救市”等,使得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领导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领导要政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9.33%;“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因素,占6.67%。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官员。

3、法律监管上的严重不足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开放、最具吸引力的资本市场,美国经济界也一直标榜其严格的证券市场规范和企业审计标准。应当说,美国对于会计师的监管还是相当严格的,除了行业协会外,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都严格监控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其中大公司、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是监控的重点。一旦被查出问题,等着他们的则是巨额罚款甚至判刑坐牢,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会被吊销执照、课以重罚。此外,美国的投资者也是最具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一旦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劣迹被揭露,受害者就会运用法律手段,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巨额索赔诉讼。但因限于人力和财力,各监管机构除了少量抽查外,一般不对审计报告进行核查,而是主要依靠审计业的自我规范和同业监督,监管机构只是在问题暴露后才进行追查。因此绝大多数违规审计案件都是在大公司突然破产后才牵扯出来的。由此也可推知,已经暴露的审计黑幕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审计违规事件还没有、并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揭露,绝大多数投资者因此而蒙受的损失也是无法讨回公道的。正因为如此,虽然违规审计会面临很大风险,但因监管力度严重不足,使违规的风险和收益极不对称,才会出现如此之多敢于挺而走险的会计师事务所。

四、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基于对上述审计失败的本质与原因的分析,防范审计失败的发生应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加强审计主体自身的“抗失败”能力,又必须针对不同审计客体的不恰当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根据这样的原则,笔者认为,审计人员防范和减少审计失败的有效措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提离自身紊质。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之间有一个期望差。审计由于所应用的工具和术手段的局限性及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使得它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也使得审计人员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如何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他们所能接受的水平内,对审计人员应做如下要求:

(一)树立风险观念。我国的审计人员数量虽多,但层次不高,即使有会计证的人员,但由于会计师事物所的长期挂靠体制也养成了一种墨守陈规,不求发展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把思想转变过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的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一般不会发生过失,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三)提高执业水平。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创造良好的审计人员执业环境是规避审计失败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决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聘任的是公司股东大会。审计人员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作为沟通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栋梁,同时是约束公司管理当局行为的一种有效监督机制。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国有股东缺位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审计师事物所聘任与解聘实际上也是由公司内部管理层来决定。这种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致使审计师事务所不能代表所有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具审计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审计人员说“不”,就可能被解聘,事物所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就只好降低质量。因此,审计质量的提高决不是单靠审计行业自身就能解决的,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审计人员审计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

三、是要加强行业监督与指导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审计人员败德行为的惩罚力度是规避审计失败的重要措施。改革和创新行业监管,通过严厉的处罚,让审计人员对其败坏执业道德行为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成本,可以减少欺诈的可能性,也是控制审计失败发生的重要制度措施。必须让审计人员意识到,一旦违规造成重大损失就要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直到其倾家荡产,以遏制其造假的动机,增强风险意识。

四、是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大量的审计诉讼案例说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背景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状况,内控制度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方式等都会带来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委托业务的可接受性。

(一)客户品行端正,信誉良好。客户具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小,固有风险就低;反之,固有风险就很高,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内。

(二)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状况。注册会计师面临着许多形形色色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特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越复杂,审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大,有时既使注册会计师能搜集到很多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但也很难揭示经济业务的实质,因此,在承接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估计这一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委托单位要尤其加以注意。过去大部分审计诉讼案都集中在陷入财务困境的审计客户。当其面临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时股东或债权人总想把损失转嫁他人,而目前的法律常常判有赔偿能力的一方败诉,故这种客户的审计风险很大,一般最好拒绝;否则,执行较详细的审计,提高审计费用。

10.一堂失败的语文课的启示 篇十

今年年初,我上了《竹影》一课,引起很大争议。评课专家尖锐地指出:这堂课,连文章主旨都把握错了。我开始很委屈,觉得自己是依据教材教参去教的,而且,查阅的很多资料也和我的看法一致。但在专家的启发下,我再次审视这篇文章,发现自己真的错了,不只是主旨搞错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教学观念错了。

二、案例回放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

2.品读、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品读、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品读、积累生动形象的描写语言,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

(四)教学过程

一看,引出童趣:看漫画,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有幸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

二读,感知童趣: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

三议,解读童趣: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你觉得文中哪些描述最生动地表现了童真、童趣?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适当做一些圈点批注。

提示:1.他们做了哪些游戏?2.他们发现了什么现象?3.他们向爸爸问了哪些问题?

四寻,欣赏童趣: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游戏中。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美、最富有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并简要说明理由。(小组讨论)

提示:这些语句可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可能使用了准确生动的词语,引起了你的深思;也可能是文中描绘的情境引起了你的共鸣……都可以找出来谈一谈。

明确示例:“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这样形容正符合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阳光到月光。“光景”本应是视觉感知的,“长音阶”“短音阶”是听觉感知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也就是把诉诸视觉的东西写成听觉感知,意境很美。

五说,体验童趣: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那么在你童年的游戏中,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艺术体验呢?说一说,与大家共享。

三、教学反思

回想这篇课文的备课过程,我深切地感受到:做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功夫应在教学之外。

1.要有“裸”视教材的能力

“裸”视教材是我在进修学习时老师经常提及的,意思是在看参考资料之前一定要认真读课文,认识文章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其实只是做了传声筒,对于课文的认识原来是唯教参、教材是听,现在还多了一个网络资料,从来没想过要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这篇文章的教授,我其实下了很大工夫。但是因为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钻研课文本身,只是依据教参以及网络上的资料便确定了教学目标,教材上的课前提示以及课后习题更使我对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深信不疑。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内容,我认识到教材上的提示、练习以及教参,都不过是给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至于怎么用,还要看授课教师的安排,如果教师把它们奉为圣旨,照本宣科,结果只能像这节课一样,连文章主旨都搞错!“裸”视教材,学会在不看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先看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再根据授课需要选取不同资料进行讲授,才是真正的“教”语文!

2.要弄清文本的教学价值

解读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角度。但在不同版本、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中,同一篇文章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比如人教版把《竹影》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篇,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可以知道,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阅读感受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那么这篇文章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画家丰子恺对中国画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对中国画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如果明确了这一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就不会确定为体会童真、童趣。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以单元的形式组合的,文章在教材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在特定的单元中承担特定的任务。教师必须弄清一篇文章在单元中的教学价值。

3.要成为一个杂家

11.操作手记:一个失败的咨询案例 篇十一

操作手记:一个失败的咨询案例

。什么是好文案?能操作的文案。客户面临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人的问题。客户未来最需要的管理咨询是什么?变革管理咨询。

背景

这个案子是我在前一个咨询公司打工时发生的,至今回想起仍感到非常遗憾。

A企业是地处江苏偏僻小镇的公司,公司历史久远,资产过亿。我首次拜访之前,他们见过不下六家咨询公司的老总,包括我以前公司的老板,都不满意。那时,我刚过了老板的面试,还没正式报到。老板让我去见见A企业的少帅。告诉我这是一个对方要求我们设计股权激励的案子,不给我压力。

拿单

地点:某城市茶座。坐在对面的少帅英俊帅气,严肃中透露着少许焦虑。在介绍完我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后,我直截了当地说:“B总裁,我们就不讨论项目建议书了,请说出您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不能解答,我们就到此为止吧。”B总裁也不客气,一个个十分具体的问题提了上来,我也一个个当即提出解决思路,以前做营销总监的经历帮了大忙。但模模糊糊中,我知道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能够肯定的是他需要一个稳定的过渡。我深吸一口气对B总裁说:“要变革,首先要找出并稳定某些不能动的关键点和人。然后才能谈变的问题。”B总裁对此深以为然:“你是我见过的最稳的咨询顾问。”

回到上海,正准备放松一星期再报到,老板打来手机:尽快报到,对方要求签合同。

诊断

我带领项目组成员进驻A企业开展工作:一对一访谈。六日后,在我住的宾馆房间,我向少帅汇报了我们的诊断结果:四个主要问题。汇报完毕,他沉默了一下,脸色由白到红:“我干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可能在短短六天就发现问题?……”我静静地看着他激动地说完,摔门而去。

第二天是年度营销规划会,我首先介绍了年度规划的要点,听了十分钟发言,仍是老问题。那天刚好发高烧,于是闭目养神。晚上回到宾馆,饭后出门买药。手机响了,负责联络的Z总监打来电话:说老板让他代表向我赔礼道歉,我提的问题都是对的。接着问我是否在宾馆,老板已到大厅等我。

一番长谈,少帅说出了他深埋心底的焦虑:对公司销售骨干信心动摇无可奈何。谈后,我立即给老板打电话:由于项目直接与销售相关,需要延长诊断时间,我本人要亲自驻点20天,

诊断报告中对客户内部因素的深度剖析:

1、公司骨干对少帅上任以来的能力表现不认可。这是导致他们决心出走的主因。

2、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存在差异,形成老板着急、员工观望的态势。

作为公司目标远有上市目标,近有新品推广和04年销售目标,如果顺利实现,公司将上一个大的台阶。但这些都没和员工个人目标(收入、职业生涯)明显挂钩。部分底层员工认为公司有比较丰厚的利润,自己相对同行得到的太少;现在还留在公司,是因为工作没有压力,比较轻闲。中层员工对公司发展抱有希望,也期待公司对他们的将来有所承诺。

3、绩效考核没有体现差别,区域间、个人间没有可比性,考核中主客观因素混为一谈,基本没有激励作用。

没有针对营销工作特点将权、责、利分配到位。绩效考核只求平衡,实际是平均主义。只重稳定,不重激励和发展。对于考核中涉及的客观因素变化没有界定和剔除,考核不能体现对主观行为的奖惩,也就缺乏效用。

4、由于行业和地域特点,人才难招、难留是客观因素。但对公司现有人才的能力发掘不够,授权不够,没有在一定范围内集中使用发挥拳头的作用。

销售本身具有淘汰率非常高的特点,称职销售员十分难得。同样,称职的某产品专家也稀有。要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人才能力,必须要有统筹规划。由于营销总监缺位,造成这方面功能缺失。

在另一方面,对有能力的片区经理授权不够(定价),使销售在没有策划的情况下进行相应也没有提供平台锻炼经理的市场策划能力。这也影响到人才的稳定性。

20天后,我心里有了底:第一,股权激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自己也没认识到)。因为销售骨干不满的是上面的能力,而不是待遇问题。第二,这里需要的是销售激励咨询,当年业绩上来了,队伍也就稳了。同时,销售激励方案我已策划好,并和骨干们沟通好了,取得共识。

转变心理架构:

一、在项目诊断时就开始一对宣导我预想的激励方案,并取得六个片区中两个片区经理认可,同意试点两个不同的方案。

12.审计失败成因及其对策 篇十二

2009-8-13 16:47 郭海燕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我国审计业务的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审计失败的本质谈起,着重论述笔者对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的一些看法与对策。

关键词:审计失败;思考;原因;对策

何为审计失败,顾名思义,审计失败就是指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财政、财务收支及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不实,未能在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通过系统、规范审计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经营而出具或披露了审计意见,由此引起审计争议,导致审计形象的失败。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迅速发展,审计失败的案件屡屡发生,给审计机构、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审计失败的问题也引起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审计失败的本质谈起,着重论述笔者对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及其规避措施的一些看法与对策,希望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审计监督体系,杜绝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泛滥有所裨益。

一、审计失败的本质剖析

审计失败的本质具体讲涵概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审计失败的结果是错误的审计意见,而这一结果是因为审计人员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而造成的。这就与审计风险划清了界限:如果审计人员正确地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然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就属于审计风险的范畴。可见,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重要界限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正确遵守了审计准则。

其次,审计失败的产生并不取决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败。企事业管理当局是经营失败的第一责任人,当企事业经营出现失败时,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是判断审计失败的唯一标准。因此,企事业发生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最后,从理论上讲,审计失败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际是合法公允的,但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导致其发表了否认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审计意见。当然,在实践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对于不利事件的敏感性,这种情况较容易被觉察并得以及时纠正。

二、审计失败产生的原因

是否造成审计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论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错弊的严重程度如何,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没有相应的执业能力、没有进行必要的实质性测试,最终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就属于审计失败。但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错弊的严重程度对审计人员执业判断、方法手段、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正确执行审计准则的难度,从而间接地与审计失败相关联。下面将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角度出发阐述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缺乏充分了解。财务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财务活动中的舞弊行为无疑是为了掩饰经营活动的虚假性和违法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一般讲本身不存在问题,除非技术上的低级错误,但是其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又是通过怎样的程序出笼?因此,审计人员如果不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会计信息处理程序,仅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是很难查清问题的。据有关部门调查,当被审计单位存在以下情况时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极大。(1)被审单位存在严重舞弊行为或违法现象;(2)被审单位存在决策失误并由此带来一定损失;(3)被审单位业务量大,经济业务复杂;(4)被审单位会计核算程序复杂,有大量关联方交易;(5)被审单位存在财务危机等。由此可见,不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程序,就首先意味着审计不到位,审计证据搜集不充分,对虚假的财务报告也就无从查起。

2、审计人员的过失行为。过失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完全遵循或完全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它往往是审计人员未能保持审计工作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未能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未能恰当地运用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未能严格执行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这些应该做而未做的后果是审计报告严重失真。如: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银广夏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时,不仅询证函的寄发与回收让被审单位经手,而且对于取得的回函也未作必要的分析;对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帐款,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替代程序时,未能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的应收帐款;此外未能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在银广夏2000主营业务收入大副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用电的电费却降低的情况没有发现或报告。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都出在疏于对审计准则的执行,在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存在重大过失。

3、审计方法方面的缺陷。从审计方法来看,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内审和内控制度测试固然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但是内控制度的运行受到单位管理的局限,特别是当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较差,会计信息失真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意味着错误与失败。另一方面,审计在采用传统的统计抽样方法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风险性,当取证采样存在不同或不均衡,特别是当样本情况复杂或遇到新的问题时,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二)审计客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对象、范围的拓展,致使审计风险增大,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会计客体方法会日趋复杂,特别是受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影响,大量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如“网上公司”、“模拟公司”等虚拟实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被审实体的范围,也增加了相应的审计内容,如人力资源审计、非财务报表信息审计、企业购并审计、跨国业务审计等新内容,都以不同程度拓展了审计内容,增加了审计难度。增加了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2、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表述不实,增大了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会计报表表述不实主要有两种:错误和舞弊。从我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审计失败都存在上市公司蓄意财务舞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大多不高,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以及上市后为了能够配股、增发新股,财务舞弊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另外,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如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制、调动政府资源进行“救市”等,使得虚假会计信息得以长期存在。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答的问卷统计中,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排位是:“政府领导要政绩”为第一因素,占48%;“企业领导要政绩”为第二因素,占36%;“会计人员要饭碗”为第三因素,占9.33%;“注册会计师要钞票”排在第四因素,占6.67%。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形成假帐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方面,而是在于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官员。

三、审计失败的防范措施

基于对上述审计失败的本质与原因的分析,防范审计失败的发生应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加强审计主体自身的“抗失败”能力,又必须针对不同审计客体的不恰当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根据这样的原则,笔者认为,审计人员防范和减少审计失败的有效措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审计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具备现代化的审计业务能力是规避审计失败的基本前提。审计的执业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法规,才能满足执业的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更不用说现有的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本身就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很难想像,一个业务水平低的审计人员能够在其领导与组织的所有重大、复杂的审计事项中完全避免审计失败。

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创造良好的审计人员执业环境是规避审计失败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决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聘任的是公司股东大会。审计人员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作为沟通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栋梁,同时是约束公司管理当局行为的一种有效监督机制。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国有股东缺位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审计师事物所聘任与解聘实际上也是由公司内部管理层来决定。这种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致使审计师事务所不能代表所有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具审计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审计人员说“不”,就可能被解聘,事物所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就只好降低质量。因此,审计质量的提高决不是单靠审计行业自身就能解决的,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审计人员审计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

三是要加强行业监督与指导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审计人员败德行为的惩罚力度是规避审计失败的重要措施。改革和创新行业监管,通过严厉的处罚,让审计人员对其败坏执业道德行为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成本,可以减少欺诈的可能性,也是控制审计失败发生的重要制度措施。必须让审计人员意识到,一旦违规造成重大损失就要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直到其倾家荡产,以遏制其造假的动机,增强风险意识。

四是要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尤其不要承接审计部门能力所不能承担的审计事项是规避审计失败的重要步骤。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业务时,必须谨慎地评价客户管理层的品格。一旦发现其缺乏正直的品格,那么恶意的委托目的应当得到充分的估计,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拒绝接受此类业务。此外,对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尤为关注。这样的客户虽不一定存在欺诈意图,但客户状况的复杂性加大了审计风险,并且其“补偿心理”也不容忽视。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审计难度,是审计失败的催生剂。因此,警惕被审计单位的不恰当行为并审慎选择客户是避免审计失败的必经程序。

以上各项措施是基于审计主客体方面一些基本的规避方法而言,它们并不截然独立,而是密切相关的,必须同时贯彻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关于规避审计失败的措施还有许多,比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会计师事物所聘任制度,健全审计收费制度,建立健全事物所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责任制度等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就不再深入阐述。

上一篇:部分学校编导考题下一篇:校内名人采访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