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义的内容(共14篇)(共14篇)
1.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一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际上日趋激烈的竞争。
2、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
(1)日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参与社会和国际的意识b、独立思考的能力c、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d、鼓励每处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2)英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精神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培养交往能力,数的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基教课程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原课程存在的不足:(1)课程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目标;(2)教学内容多杂,知识多、难度大,存在难繁偏旧的问题;(3)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量偏小;(4)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学科体量,违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三)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1、酝酿准备阶段:99年始 已结束
2、实验阶段 :现在到2004年
3、推广阶段:2004年始
2.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二
1.学生数学课堂无兴趣,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1.1生源问题,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由于我院属于民办院校,招生、录取学生工作要排在其他公立专科院校之后,导致生源质量较差。部分同学高考是靠着语文、英语成绩考上来的,数学基础几乎为零。例如不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二次根式不会化简;有的甚至分式加减的通分都弄不明白。通过计算统计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数学及格率不到5%,大部分同学的成绩均在40分左右。
1.2学生学习兴趣低,开始抵触数学
经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开学时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同学从初中开始已经放弃学习数学,而且有部分学生抵触数学、抵触数学教师,认为学习数学没有丝毫用处,他们到这里仅仅是为了学习专业技术来的。这样一来,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太乐观。
2.数学课程与专业课整合的意义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际著名数学教育权威费赖登塔尔的“教学实现”教学思想提出了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他认为[1]:数学教育应该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提出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将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我们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课本中的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枯燥的接收数学知识,即便是能够学会掌握也是非常被动的。所以我们要尽量的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用的,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抵触。这时候如果与他们的专业课内容结合在一起,找到专业课中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他们学习专业课程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2.2突出数学的工具性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加快服务业、制造业的发展,社会也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例如,有些汽车专家认为,现在的汽车业技术水平飞速发展,零件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售后人员要掌握比以往更加先进的技术。同样,即使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现在也要求至少是大专以上的学历。所以加强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专科院校工作的重心。如何将数学这门文化基础课真正的服务于各个专业是我们当下应该深入研究的。我们从服务专业课的角度,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挖掘专业课中的数学内容。例如:针对经管系,会计和轨道管理专业,需要的知识有数列、概率统计、线性规划等等;机电和汽车专业则需要解析几何、三视图、微分计算以及最重要的三角函数。两个专业都要求会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则需要用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三角函数、复变函数等等也是所有专业中需要数学知识最多的一个专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在专业课中还是有很多用处的。有的专业课老师有时也很无奈,由于学生数学基础不好,很多涉及数学的部分只能略讲,所以将数学内容与专业课整合起来显得十分重要。把专业课中有关数学的问题拿出来,加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的过程,突出数学的工具性。
3.数学课程与专业课整合的方法
3.1重视基础教育、优化教材内容
随着职业院校的项目课程深入,学院对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重视,各个院系也加强了对专业课和实训课的设置,而理论基础课和文化基础课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减少。学生从小认为的“主科”数学课,也渐渐的在他们心中变成了“副科”,有的同学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有人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要想要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重塑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此外,数学教材的内容和顺序也应该进行调整和删减。以我院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为例:由于学生是初中毕业,讲授高中的数学内容,他们接受起来非常困难,2013年我院数学教研室的老师一起编写了一套初等数学教材,2014年被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内容简单、添加知识回顾、专业例题以及趣味数学部分,比起以往枯燥的教材,学生更加喜爱。但是教材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我们仍然是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顺序编写的教材,使得在讲三视图这一部分的时候要等到第二年才能讲授,而汽车和机电的学生已经在第一年的第二学期就已经开设了机械识图这门课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毫无新鲜感,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制定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授课计划,探索数学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的模式。但是数学学科有其独到的知识体系,我们又不能因为专业课需要而跳跃式的学习,把数学教学内容大乱,这样不仅数学知识结构断裂,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也会降低,如何改、怎样改是我们需要详细讨论的部分。
3.2走进实训车间,提高专业知识
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我们不仅仅要结合专业课的内容编写数学例题,还要尽可能开拓自己在各个专业的领域的知识面。教师应在平时安排中去实训基地走走,看看实践教学场景和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的深入课堂,用数学的知识和学生去讨论他们专业的课程,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教师的崇拜,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也能更好的处理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3.透视教材内容的课程意义 篇三
【摘 要】基于课程要义,领会教材内核,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鉴于此,“研读教材”已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围绕“作为‘儿童读物的教材”“作为‘理念产物的教材”“作为‘施教信物的教材”三种个性视角,分别从“研读教材,我们看到了什么”“研读教材,我们想到了什么”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研读教材”进行独特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研读教材 儿童读物 理念产物 施教信物
听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页的“平均分”。出示例题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后,教师如此组织教学:“我们用圆片代表橘子,每个同学先自己分一分。可以1个1个地分,可以2个2地分,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分……”学生操作,很快完成任务。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1个1个怎么分”“2个2个怎么分”……展开交流。
研讨中,执教者及很多听课教师都认为,上述环节“有操作,有指导,充分体现了教材意图”。但笔者觉得,这样的教学展现了文本材料,但离“体现教材意图”尚有距离。这则教材内容,究竟是想借助人物对话,暗示教师把“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先每份放2个,再……”的操作步骤“教”给学生,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呢?还是想通过对话场景,提醒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设计“怎么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积累“规划、操作、调整”的活动经验呢?显然,后者更贴近“课标”精神。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前,不该对操作方法加以暗示、指导,而应支持学生“自作主张”。无论其一开始选择“1个1个地分”或“2个2个地分”甚至“4个4个地分”都没关系,随后跟进的自我修正同样是富有思维含量的活动经历。当然,基于“规划、操作、调整”的自主式活动设计,绝不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能形成。
由此,笔者想到,“读懂教材,理解意图”是每位教师需要始终关注的现实问题。这其中,如何依托数学课程的改革背景来解读把握教材文本,更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下,笔者仅围绕三个维度,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谈谈自身研读教材的一些体会,与同行分享。
一、作为“儿童读物”的教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为此,需要想清楚的一个问题是:教材首先是给谁看的?既然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教材首先是给学生看的。每位学生手头都有一本教材。这本教材跟漫画书、绘本、名著一样,是学生的私有读物,供其随时翻阅参看。所以,笔者认为,数学教材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基本属性:读物。
(一)研读教材,我们看到了什么
1.突出“导读性”。
客观地说,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蕴含了其作为“读本”的基本元素。翻看12册教材便会发现,每册封面印制的图文内容均来自本册某一知识点。如图1,四年级下册封面所呈现的,便是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操作场景。这种“海报式”的呈现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导读功能。紧接着,一段“编者的话”用书信体的方式,以“亲爱的小朋友”“亲爱的同学”为对象,对全册内容进行简单说明。而到了单元末或学期末,教材又常以“你学到了什么?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等作为导语,引领学生自主回望,实现与开篇及正文的紧密呼应。
2.强调“可读性”。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平均分”一样,教材编写非常注重设计,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互动场景及言语风格。在呈现由鲜活素材所依托的学习任务后,探究设想、思考过程、观点分享、疑难交流大都通过“对话”展开。遇到需要点拨的内容要点,也是在“交谈”中由教师模样的人物来实施。这样一来,读教材的感觉便类似于“看故事”,具有了情节趣味。另外,有些文本细节也值得一提。例如二年级上册第7页的“做一做”中,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给“小鸟”设置了“独白”“我的脚印”,在拟人化的情境中增强了解题活动的愉悦感。
(二)研读教材,我们想到了什么
纵览当前的很多观摩课,“教材缺席”现象并不鲜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来实现学习,更是少有。而将教材内容“除枝散叶”“掐头去尾”,另行设计“学习单”“练习纸”,倒是十分普遍的做法。笔者以为,既然教材蕴含如此丰富的“读物”属性,那么,如何加强每位学生对于课本的相对完整的充分阅读?如何基于教师的巧妙设计,让课堂学习成为“部分内容自学教材+部分内容探究生成”的结合体,以实现学习方式的效能转型?如何通过数学课本的阅读指导,丰富学生数学阅读的体验,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水平,助推其迈向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这些问题,显然到了亟须重视的时候了。
二、作为“理念产物”的教材
教材编写以“课标”为依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就是说,“课标”所提出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要求,最后都化成了教材的图文资源,渗入了课本的字里行间。当我们将教材作为“理念产物”加以审读时,便有可能远离浅薄、体现深度。
(一)研读教材,我们看到了什么
1.“视野”很广阔了。
教材资源涉及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恰当对接了数学史,充分体现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理念。除了常规课时内容,各年级还以“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为窗口,极大地丰富了学科视野。如三年级下册结合“口算除法”而编排的“除号的来历”史料、五年级下册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而编排的“飞机行李尺寸规定”资料等。
2.“四基”更凸显了。
改版后的新教材,更加注重“过程体验”与“结果提炼”的统一。比如,很多计算内容的课,在展现算理的基础上明确归纳算法,并将“法则”清晰罗列于课本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理顺学生的知识理解,推动学生的技能养成。另外,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跃然纸上”,于教材文本中“显山露水”了。如图2是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的课本截图。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符号结果”本身并不重要,“亲身经历寻求符号的思维过程”更显珍贵,“符号化思想”由此生根了。类似的“转化思想”“模型思想”等其他基本思想也有充分体现。而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平均分”一课,通过组织“分橘子”活动,帮助学生从中积累“规划与调整”“操作与表达”等活动经验,或许亦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用意吧。
3.“核心”有落点了。
除了“四基”,“课标”还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简称“四能”),明确提出了“数感”等十大“核心词”。为体现“四能”培养,新教材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专项课”,帮助学生完整经历“四能”训练的全程,积累解决问题的充足经验。同时,课本通过细节改良,将十大“核心词”融入其中。比如在“解决问题专项课”及其他部分内容的教材中,常能看到“我画个图来试试,这样会更清楚”之类的对话。显然,这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意识的重要契机。再如,像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的教材编写,显现出强烈的逻辑性与思辨味,意在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有序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研读教材,我们想到了什么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产物”,所以,要想读懂教材,先得理解“课标”,实现“依‘标读‘本”的理想状态。具体地说,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四基”“四能”“核心词”的理念内涵,知道“基本思想”大概有几种,“基本活动经验”包含哪几类,并对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清楚十大“核心词”的概念要义及适用范畴……在此基础上,审读教材时,力求将文本表象与“课标”理念充分对接,思考每则课本内容是否蕴含着“四基”“四能”“核心词”的相关维度,进而展开相应的教学设计。由此,教材研读才有可能体现深度。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像“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及“核心词”之类的,并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工具,它们本身就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三、作为“施教信物”的教材
什么是信物?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被作为凭证的物品”。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可以作为“凭证”的物品是什么?“课标”显然是的,且被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学所广泛倚重。除此之外,更契合本地实际的教学“凭证”,便是教材。从“施教信物”的角度观照教材,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的角色价值。
(一)研读教材,我们看到了什么
1.为“学情”引路。
4.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篇四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他来自人类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如果说教学的过程是从此岸到彼岸,那么课程与教学内容就是桥,它能让我们达到彼岸,也能让我们领略其自身的魅力,汲取其丰富的营养。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课程与教学内容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和集结点,涉及学科知识,学习者和社会等三个方面(三种价值取向)的因素。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决定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查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点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合。它是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事实,观点,原理,问题,处理方式,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取向 1.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的发展的时候(目标,价值观,指导课程与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内容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其中教材是最主要的载体。这种取向的实质是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教育进程安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来源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教学的任务就是把经过选择并系统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其实质是从知识本身出发,强调学校教育中传递学科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在学生手中“教材”的规定内容。
2.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这一观点是把课程内容看作学习活动,这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活动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了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博比特,查特斯,陈鹤琴等是其代表。
选择社会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在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的观点,即“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1)“被动适应论”是指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代表是博比特和查特斯。------------------就是学习者被动地学习社会生活的内容(2)主动适应论则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也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者社会生活。代表是杜威。-----------------也就是说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生活,个人与社会,教育与社会是统一的,课程适应学习者和社会的发展。(3)“超越论”则认为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应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应不断地构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较以往两种理论有更大的进步。-------------------课程要超越社会现象,而且要从社会生活中批判社会现状,构建社会生活经验。对好的就要发扬扩大,不好的就立即批评。
3.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候,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历史上,凡是倡导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流派大都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核心或重要地位。这一取向强调,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适应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情境,以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这在改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的“控制”到知识学习中的“体验”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什么是学生的经验呢,?这里说要构建适应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情境。
三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取向实际上是不可分开的。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 1.明确社会的要求
明确社会的要求,就需要把家庭,社区,职业与文化团体,国家,国际社会的现状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加以明确。
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的重要理论基础及条件之一。2.分析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
选择与编排教程与教学内容的方式,有一些重要的事实是达成共识的:幼年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儿童个性的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有其特征,而且每个儿童的发展都是自成系统的。关于教学与发展相互作用主要有“教学依存于发展”“教学先于发展,创造发展”。“外因(或外部条件”通过内因(或内部条件)其起作用“三种观点p76 3.明确教育学的要求
20世纪教育思潮在强调教育的“人本化“,”系统化“”开放化““终生化”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学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变革。
现在各国学校改革的着眼点往往给予“以人为本“的”个人的自我实现“,倡导”学校人本化“,这可以看到教育向着人的主体意识的提升而重视人自身解放的方向发展。学校”人本化“的主要观点有"非学校论”,“开放学校论“”自由学校论“。这些观点指导下的课程与教学开发,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要求强调着课程与教学开发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容的人性化,学习研究方法的主动操作与体验,内容的主体建构与反思等等。―――人性化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
史密斯认为,从历史上看,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五大准则 1.系统知识准则 2.历久尚存准则 3.生活效用准则 4.兴趣需要准则 5.社会发展准则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与教学内容。(学习)中“不陵节而施”“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是强调按系列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先易后难
横向组织原则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用一些“大观念”,“广义概念”和“探究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使课程与教学内容和学生校外经验有效地联系起来。―――――?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一个是学科,一个是学生 3.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是指把一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或称圆周式)则要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要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直线式和螺旋式这两种原则在现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中仍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四)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 1.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 2.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3.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 4.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编排原则 5.确定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选择题
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 2.“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组织课程内容。A、序列
B、横向
3.()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A、布鲁姆 B、布鲁纳 C、杜威 D、赫尔巴特
4.传统教育与新教育最大分歧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表现为()
A、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B、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C、直线顺序与螺旋顺序 5.()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 6.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早在19世纪,()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就曾阐述过。
A、泰勒 B、布鲁纳 C、杜威 D斯宾塞
7.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
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8.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
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
更佳。()
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
9.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从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出现()不同的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 10.确立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A:学生
B:社会
C:学科
D:教师
二、名词解释
课程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内容
超越论
三、简答
1.分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4.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
1.谈谈你对选择与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标准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问题:该材料体现的是哪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这种目标取向有何缺陷?
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高孝传等主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L·W·安德森等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奶年的回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如何让你的创业课程内容生动 篇五
最近研究了全国108个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发现他们都有个特点就是老师都在课程中讲故事,用故事来讲内容。那如何讲故事呢?上个星期参加了学信学院举办的PTT国际专业讲师培训,让我的收益匪浅。
(一)讲故事的3个时间点
1课程开始破冰。抓住学生注意力,缓解紧张
2过程中讲故事。缓解沉闷,提升艺术性,让学生主观感受好 3创业课程结束时。最后一次将课程推入高潮。
(二)故事类型
1与内容有关,应景故事。与内容有关的故事越多越好
2娱乐性故事。缓解沉闷
3感悟性、教育性、励志性故事。提高学生心智。
(三)讲故事者的级别
6.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六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课标的内容和实施必须符合这个理念或追求。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青春期是由儿童成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青春期的教育和顺利过渡,对个人或群体的心身健康、人格健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生阶段。
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我们必须注意他们参与公共生活方面达到养成教育。1)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品质的形成;2)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3)遵纪守法的习惯养成;4)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的养成。
在课程的内容取舍方面,我们调整了一些对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加强了人格平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方面的内容,目的就是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加大品德培养的力度。在课程设计的顺序上,我们也尽量做到按照学生生活扩展的逻辑去安排。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具体来讲,每一所学校都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主渠道,并且在其他课程和教育环节中,运用言语和行动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诚实、尊重他人、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和奉献等传统美德的教育,进行进取、乐观和开放的现代美德教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思想品德课程尤其强调这一点。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敏锐度和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培育优良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是一致的。应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育,必须以平等的、开放的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情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识的传递,但是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一个人的言行的表现。为了培养优秀的“四有”人才,必须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投入社会实践之中,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导,放任自流是不行的。但是,思想品德是人的自觉成长过程,只有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品德才是稳定的。因此,我们改变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约束和自我生成。
3)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理论上的说服力,但是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为了培养优秀的品质,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经验升华为自己的追求。学生应该逐步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直到能够独立地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舵。为此,应该创造某种情景,使他们学习作出决定的能力,养成承担义务的意愿,锻炼能够承受成功与失败的毅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基本框架结构如下表所示。心理健康:道德 法律 国情教育
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
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作为对现行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重大改进,使之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学科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上统筹考虑了几大难点和重点。
(一)编排上如何取舍
初中的德育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并经过广泛的讨论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界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即认为课程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但如何编排这几块内容,目前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基本沿袭现行思想政治课标的思路,即每块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进行;另一种是打破年级界限,把几块内容有机综合,融会贯穿在三年中进行,根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过程,按螺旋式由浅入深地安排教育内容,使思想品德教育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深化。
现在采用的正是后一种意见。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加以展开的,而是在学科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进行了跨学科的整合,内容标准的许多要求是开放的和过程性的。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标准也力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
这样编排,是基于如下考虑。
1.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体现教育的层次性。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剧变期,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也表现出层次性,将某一教学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此后就不再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无法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2.淡化学科体系,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3.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曾对北京、重庆、广东等地的43所中学的1600多名初
三、高一年级学生和150多名政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都很希望能抓住这次课改契机,重建新的德育课程结构。
(二)思想性如何体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德育课程建设的文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怎样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怎样进行这种教育,提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表达了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贯彻这种价值观,是课程思想性的主要体现。所以,思想品德课程把其课程性质表述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
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国家的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关系如何处理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等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身心发展与其他年龄段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由于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正确的价值引导与尊重学生的思考、实践相统一就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所遵循的原则。
(四)人生观如何引导
7.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七
语文课程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有三种对应关系。1.“属于”关系。课程内容属于课程目标, 因而是课程目标的直接构成部分。比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这里, 课程内容是“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学习好这些内容, 也就达成了课程目标。语文课程“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学习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 即听说读写的态度、规则和策略等, 一般与课程目标是“属于”关系。一些与听说读写态度、规则和策略直接相关的语言学和文学等相关知识, 与课程目标也是“属于”关系。换言之, 它们是必须学习的课程内容。2.“达到”关系。学习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比如:“耐心专注地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达到这条目标该“教什么”“学什么”, 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语文课程中所涉及的语言学、文学理论、文章学等知识, 一般与课程目标是“达到”关系, 学习这些内容是为了较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具有相应的语文能力。3.“相符”关系。课程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相符合。比如:独立撰写一份小课题研究报告, 就是与“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条目标相符合的语文活动。阅读指定的课外读物, 就是与“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与文本展开对话”这条目标相符合的语文活动。
———摘编自:王荣生《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与具体化———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语文教学建议》, 《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4期
8.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 篇八
一、选内容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选择内容要根据本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地理环境,把能开展的项目列为选取内容的来源。首先要吸引和保留大纲规定的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中有价值的项目,如:走、跑、跳、攀、爬、球类等项目。其次要改造传统项目中难度较大的技能项目,如跨栏跑项目,把栏架改成小垫子折叠竖放进行练习,降低了技能的难度,达到了人人能锻炼的目的,同时为学生进一步锻炼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再次,要利用本地区的地形环境进行锻炼,如爬山、游泳、越野跑,另外要开发本校课程资源,如利用废弃自行车外胎,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做跑、跳、跨、绕等身体素质练习,也可以设置故事情节让学生做“青蛙过河”游戏,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利用皮筋开展跳高,或其他钻过、跳过等多种游戏。
二、选择内容要发挥学生的民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只要学生的兴趣是合理的就要给予肯定,不合理的要加以改造和引导。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爱好与擅长项目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抗拒。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让学生参与体育内容的选择。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尽可能选择学生喜欢的,喜闻乐见的项目作为体育 教学内容。
三、选择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许多参差不齐的木板拼合成一只木桶,其装水的高度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条木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效应”。在发展学生健康方面,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同样作为重要的两块木板,不能因为生理健康有量化标准,就加以重视,而忽视学生的其他方面。因此,选择体育内容要考虑非智力因素,把那些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抵御挫折的意识和能力的项目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
四、在选择内容的组织形式上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人们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威胁,人们的交往,活动时间大大减少,现代文明病增多(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等),而健康的身体是现代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人类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要大胆突破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方法(选修制已经成为各国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优点在于可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学生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便于发展和培养优秀的专门人才,但是应避免过分的专门化妨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的体能的全面发展。所以选修与必修的比例应科学掌握。
五、在选择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1.对教师的评价
要对体教师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全面的、综合的。如果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有困难的教师的表现是表达不清、途径不明、动作示范不准确、组织能力差等。如果是以重视学生发展为中心,有困难的教师的表现是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能与学生合作交往等。
2.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面
体育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强调个体评价,淡化一般标准评价,既主张以个人的进步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注重多元评价,包括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或社会性)三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或健康测验,而情感态度的评价则受到普遍的重视。强调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有机结合,使体育教学评价更为客观全面。加大增强评价的力度,从而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9.暑假课程内容安排 篇九
1,初二升初三:教材内容
2,小六升初一(英语):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的分类,非谓语动词。3,初一升初二(英语):动词的分类,动词的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复合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4,小五升小六(英语):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5,三四五年年级(作文):写作方法(基因,方法),记叙文(写景,记事,写人),写信,读后感,编写故事(续写故事,编写故事),想象类作文,介绍自己
6,小四升小五:冠词,名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陈述句,疑问句,一般现在时。7,小一升小二:
10.舞蹈欣赏课程内容总结 篇十
彝族:烟盒舞,披毡舞 壮族: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斑鸠舞(多模仿动物)朝鲜族:白鹤舞,扇舞 农乐舞 长鼓舞 扁鼓舞 蒙古族:筷子舞 维吾尔族:盘子舞,手鼓舞 苗族:芦笙舞 汉族:山东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
弗拉明戈 斗牛舞--西班牙
踢踏舞--爱尔兰
芭蕾舞--俄罗斯
古代舞、能乐、民俗舞、歌舞伎--日本 婆罗多舞--印度
舞蹈分类: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 当代舞 国标舞(现代舞)独舞.双人舞 群舞 舞剧
注:军队舞蹈属于当代舞,当代舞大师:吴晓邦,戴爱莲 当代舞《千手观音》编剧张继钢,舞蹈元素:以古典舞为基础 国标舞代表:《别》--伦巴元素 《情到深处》
分类:摩登舞和拉丁舞
三.《千手观音》赏析
《千手观音》这部舞蹈作品的创作源于我国敦煌石窟上佛教千手观音的壁画形象,该作品创作于2004年,2004年9月28日,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演出,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取得了一致赞誉。编导为张继钢,舞蹈属于中国当代舞,以中国古典舞为基础。舞蹈的主题为“慈与爱,美与善”,由21个聋哑演员表演,她(他)们通过舞蹈动作向观众展示形象、情感,更结合特制的服装、舞美、音乐合成一体表达出观音的至真、至善、至美。
这个舞蹈结构上可以分成三段。第一部分:21名舞蹈演员成一直线,利用手的舒展和收缩来展现千手观音的千姿百态,手的动作出其不意,领舞面部表情宁静慈祥,在灯光的映衬下,结合手的各种伸缩,为观众表现出了慈祥宁静的千手观音的形象。第二部分:音乐发生了转换,舞蹈演员离开了圆形的台面,在更广阔的舞台先是前后两人一排表演出敦煌壁画上观音的各种“三道弯”动作,然后四人成一排表演“三道弯”的动作,表现出千手观音美丽婀娜多姿的形象。第三部分:舞蹈演员又回到一条直线上,在这个过程中,在领舞后面微露头和手,表现了千手观音千手千眼的形象。最后以在一条直线上再次以手的舞动作为结尾。
关于整个舞蹈给我的感受,首先:这个舞蹈演员很特殊,舞蹈很感人,21的聋哑人能演绎出如此美妙绝伦的舞蹈很不易,这也从一方面确立了这个作品的伟大,与其说她们在表演舞蹈,不如说她们在上演一场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赞歌。其次:舞台灯光和音乐设计的很好,特别是第一部分领舞表演三道弯时舞台灯光的变幻,使得千手观音的形象庄严肃穆。第二部分的音乐个人认为有些激昂,不是太好。最后:这个舞蹈传达的精神很好,聋哑演员天衣无缝的表演表现了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整个舞蹈给我们展现的千手观音慈祥安宁的形象呼应了整个舞蹈的主题表现千手观音:“慈与爱,美与善”,也传达着世人对构建大爱大善世界的向往。
四.《酥油飘香》赏析
舞蹈的创作背景是表现新时期藏族边疆人民地区的军民和谐共处,军民鱼水相连。创作时间为2001年,编导达娃拉姆。选送单位为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整个舞蹈以不同于以前的以前的表现形式,虚化军人形象,重点突出藏族妇女为驻边军人打酥油的过程,表现出新时期的军民鱼水情。舞蹈类型为藏族舞和现代舞的结合。属群舞。
整个舞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点题,舞蹈一开始一名藏族女孩子手提军用水壶绕场椭圆形一圈。然后一群身穿有袖子的藏族劳动妇女表演了一段后仰的动作,载歌载舞,表现了藏族妇女新的精神面貌。第二部分:打酥油的过程,此段主要是叙事,众藏族女孩互相比谁打的酥油多和香。此部分的手部用力的打酥油,表现的藏族特别豪放大气的性格和打酥油的喜欢之情。第三部分:高潮部分,藏族妇女用跨步和摇摆表现她们兴奋的心情,运用了手脚步调一致的表现形式,使舞蹈特别灵动。然后以众女孩把打好的酥油倒进水壶结尾,前后呼应。
11.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体育 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09-0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乘着这改革的浪潮发挥高中体育的功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新时期广大体育教师的使命。但体育课进行的好坏,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学生对于所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只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选择、组织好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作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匮乏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对其他同行有所帮助。
1 注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现在有人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淡化运动技术教学,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但是学生不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具备基础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力不从心,对体育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今后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在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的。
2 对传统教材优化、整合,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
当前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传统教材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经过几代人实践总结的结晶,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那么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统统删除?基本的跑、跳、投可以不练?
前面我们已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对于铅球、背越式跳高、跨栏跑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对有些项目,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但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点,提出教学要求,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能达到预期目的。球类和体操及其它项目,部分学生往往是因为学某个技术动作的掌握难度大、进度慢而失去信心,产生自卑,从而厌学。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同类项目中难度小、易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分组教学,不同组别练习不同难度的内容,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本动作,又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
3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需求、爱好,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的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根据高中学生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学生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
4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實践能力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苛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应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自我练习,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5 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继承、改造、发展传统教材外,民族、民间的一些体育类项目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它们在民间或当地已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根据地区、本民族的特点开发和利用这些项目(武术、射箭、街舞、民间舞等),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体育文化,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时代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例如,定向运动、三门球、健美操、现代舞等。通过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运动兴趣。当然引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盲目,不能为了追求新鲜,赶时髦,一哄而上,要根据学校的条件,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学生的爱好,适量选择。
6 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的。选择课程内容要更多地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又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我相信,未来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会更加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权限将更加宽泛,教学内容的总体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也相对集中。新的体育教学内容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会不断被吸收,旧的体育教学内容会不断得到更替,体育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同它的健身性一样将得到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施行,必将使体育教学内容摆脱“达标课”的困扰,使体育教学内容将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心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詹忠人.新课程条件下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23~24.
[2]项发东,胡金香,娄道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2006(17):45~46.
[3]宋会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7~78.
12.课程内容的社会学浅析 篇十二
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 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从知识总体中筛选出符合自己意识形态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任何违反这一标准的知识都将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因此, 课程内容奠定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 同时又强化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文中, 所选取的大多都是描写伟人或歌颂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文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朱德的扁担》《董存瑞》《黄继光》等。课程内容的本身也始终反映着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新课程计划强调“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 显然, 课程内容与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联系将会更加密切。
二、课程内容带来的教育不均等
教育均等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均等一方面指适龄儿童都能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享有平等地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另一方面包括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均等。在教育过程中, 课程内容带来的不均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效率。
1. 课程内容的语言编码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认为:出生于不同阶层的学生其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他在对不同阶层的语言类型所作的实证研究中发现, 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语言编码:局限语言编码和精制语言编码, 前者为劳工阶层所使用, 后者为中上阶层所使用。局限语言编码的特征是适宜日常生活的交流与沟通, 而不适合传递精密组织的知识。精制语言编码的特征是有一个较复杂的概念层次系统, 便于分析推理。课程内容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精致语言编码, 这种精致语言编码给出生于劳工阶层学生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平等, 课程内容言语的不均等直接带来了教育的不均等。
2.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直接影响着学生理解课程的程度。出生于中上阶层家庭的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广泛的知识。他们的玩具、食物、身边的环境等, 都有可能在日后的课程内容中出现。而出生于劳工阶层家庭的学生, 他们接触到的只是有限的知识, 或是与课程内容毫无联系的“边缘知识”。以过马路为例, 如果课程内容是教学生认识人行道以及懂得如何过马路,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 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 他们会很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但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 他们对此类知识的内化就会比较缓慢。所以, 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远”与“近”, 直接体现着课程内容与社会不同阶层的“远”与“近”。显然, 课程内容与中上层阶级的生活密切相关, 而与劳工阶级的生活却渐行渐远。这种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也导致了教育的不均等。
3. 课程内容与家庭教育
课程内容与家庭教育有着间接的联系,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都与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处于我国中上阶层家庭的父母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 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非常认可课程内容所倡导的价值观。他们对子女从小的教育与课程内容有很高的趋同性, 所以中上阶层家庭的子女受父母的影响较大。劳工阶层家庭教育在以上各方面表现的有所欠缺, 他们与课程内容中所提及的主流文化很少有重合之处, 他们对课程内容比较陌生, 甚至有时候还会对课程内容持有否认态度, 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少。另外一种情况是隔代教养, 父母为了维持生计整天忙于工作, 无暇照顾孩子, 孩子由祖父母陪读, 祖父母因年纪老迈, 无力给孩子提供学习帮助。不同的家庭环境带来教育的不均等。
三、课程内容应加入“边缘群体”的文化
根据社会阶层的划分, 我国大多数学生是来自于劳工阶层。要从整体上提高全国人口素质, 必须重视加强劳工阶层学生的教育。由于他们从小接触中上阶层文化比较少, 所以他们理解课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偏差。因此, 现行的课程内容应该在主导意识形态不变的情况下, 加入更多“边缘群体”的文化, 使更多的学生理解课程、运用知识, 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 课程内容应该在传达社会主流文化、筛选未来合适的成员、达到社会控制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教学中的机会均等, 关注“边缘群体”的发展。
摘要:课程内容是社会对未来成员加以控制的中介, 课程内容充分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种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带来了许多教育不均等的现象。课程内容应加入一些“边缘群体”的文化, 使之带来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课程内容,意识形态,阶层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程龙衣, 魏永莉.语言编码理论能够解释当代中国教育问题吗[J].理论经纬, 2000.
[4]钟晨音, 俞扬.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3.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十三
罗锦彬
(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与科研结合三个方面对“DSP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讨论,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示符:A 文章编号:
DSP既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缩写,也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缩写。前者是指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后者则是只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可编程微处理器。在这里是指通用的或者专用的DSP处理器,用于完成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与技术。“DSP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自动化、测控仪器、生物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新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1]。它以工程实践为主的技术类专业课程,其内容发展快、应用越来越广、实践性强,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有它独特的重要性。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DSP及DSP控制器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DSP及DSP处理器的硬件结构及其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DSP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学会TMS320系列中1至2种DSP芯片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重点利用DSP及DSP控制器设计典型的应用系统, 为今后从事相关设计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DSP技术应用能力,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教学内容探索与实践
1.1 理论讲授与动手实验相结合
“DSP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其课程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和掌握DSP器件有哪些资源,通过系统配置和软件算法,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的应用。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DSP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DSP结构和DSP的开发环境与工具。在教学中我们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开设了相关实验,最后落实到DSP应用系统的开发上。
1.2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的出现,使DSP的性能和高新技术含量都有很大的提高。DSP的应用需要考虑数据格式、数据宽度、速度、存储器的安排和系统开发工具等方面[1]。通过课程改革和创新,调整授课内容和顺序,增减课时数,提高教学效果。
授课过程中,根据通常情况下开发一个DSP系统,80%的努力以及80%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软件这一特点,把“DSP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DSP开发的关键——软件编程能力上。把学生的DSP软件编程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编程开发能力。使学生对DSP的开发与应用有清晰的了解。1.3课程内容与专业基础课程相结合
DSP应用技术集中了大量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知识。例如:一个DSP应用系统,很多情况下,先将模拟输入信号经过预处理后变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信号处理之后,再变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这就涉及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转换的问题,应用到数[2]字信号处理中的信号采样及奈奎斯特定理。因而,“DSP技术”教学要与专业基础课程相结合。
1.4 教书育与人相结合
爱岗敬业,认真备课,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教风促进学风。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因此,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以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原则,使课程体现出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和协作性等特点。让课程突出了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通过课程内容及其逻辑运算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DS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的同时,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电子竞赛和全国DSP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2 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2.1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DSP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器件复杂,算法灵活,授课难度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知识表现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教学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使课堂教学由被动变为互动[3]。例如在讲解DSP访问外部存储器的时序时,可参照相应的硬件连接原理图,在课件中利用动画丰富的表现力并配合讲解,可将控制信号有效的先后次序及其产生的效果一览无余。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提高了授课效率。图片的大量应用,使DSP芯片的复杂结构和功能更直观展现出来, 课堂教学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都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2 理论教学与开发实践相结合
有关DSP处理器及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DSP实现的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面对具体的开发目标,分析其技术指标和要求,确定适当的算法,估计运算量、存储器的使用和功耗,从而选择适当的DSP处理器,进行软硬件的设计、实现和调试,是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的工作。只有在大量工程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学习与完善,才能越做越好[4]。因而在教学中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应用中,掌握DSP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通过DSP开发和应用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DSP的应用设计方案思路,如基于DSP方案设计中的数字化的实现、DSP基本系统设计、DSP系统软件开发思路以及工程应用的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的实现。通过DSP实验室的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知识、掌握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直面困难、克服困难,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精神。2.3 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
DSP课程作为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学好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把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承担一定的开发任务,使学生把课堂和课后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2.4 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相结合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提供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这些资源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的空间,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而且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范围,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人。在“DSP技术”课程教学中,布置学习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任务,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采取网络查询、图书阅览、讨论交流、互动协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在作品的创制中采取鼓励性评价方式,给学生以体验开发过程的激情和感悟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在上课时告诉学生自己的电子邮箱号码、QQ 号码、手机号码。在课后,利用网络和通信等各种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辅导答疑,与学生及时地沟通、讨论教学内容。把DSP技术相关资源的网址告诉学生,并指导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3 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3.1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科研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上台阶。立足本校实际的科研条件,重视专业发展,体现自主特色,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3.2 教师科研与学生科研相结合
从科研课题和开发项目中,提炼出一些关键问题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使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更加接近实际应用,有利于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将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及科研的新动态引入到课程教学,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科研工作及时改变实践环节的选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把科研工作的思维方法融入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结束语
“DSP技术”课程探索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DSP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DSP技术”课程探索与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学习的主动性更强,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了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教学和实践方法, 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科军,黄云志.以科研促进DSP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7,(6):94-96.[2]彭启琮,李玉柏,管 庆编著.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3.[3] 李天华,杨秀德.“电视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J].遵义: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4):62-76.[4]彭启琮,李玉柏,管 庆编著.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9.作者简介:罗锦彬(1973-),男,福建龙岩人,助教,硕士(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微机及电子技术应用。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DSP Technology Curriculum”
Luo Jin-bin
14.课程讲义的内容 篇十四
(一)必修课程 地理1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内容标准】
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并解释相关现象。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8运用图表,说明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9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10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教学提示】
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海水、土壤、生态系统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说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人地协调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区域认知)。
地理2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内容标准】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10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教学提示】
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加强培养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维习惯,强化人文地理信息的运用。【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形式,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内容标准】
I-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I-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I-1.3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I-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I-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I-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I-1.7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I-1.8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I-1.9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教学提示】
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提倡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特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与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结合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与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内容标准】
I-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I-2.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I-2.3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辐射功能。I-2.4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I-2.5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
I-2.6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I-2.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I-2.8以某些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I-2.9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说明国家之间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提示】
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依据区域调查资料,建立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运用公众可获取的基本信息,对所在的区域特征作出解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发展特定阶段的城市、产业特点,以及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内容标准】 I-3.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I-3.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I-3.3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I-3.4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I-3.5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I-3.6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I-3.7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有害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I-3.8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教学提示】
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提倡采用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并能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认识资源、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了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模拟情境,调查家乡的资源、环境问题,讨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环境状况,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了解国家资源利用现状及政策和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选修Ⅱ-1 天文学基础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天体观测,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与恒星世界,银河系与宇宙。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天文现象的正确认识,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逐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内容标准】
Ⅱ-1.1在星图、天球仪上认识主要星座,辨认四季星空的主要星座,说出一些星座的地理导向意义。Ⅱ-1.2了解现代天文学工具。Ⅱ-1.3简述太阳系的发现和起源。
Ⅱ-1.4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和其他资料,描述太阳系的结构和大行星运动特征。Ⅱ-1.5运用图表、软件等资料,简述地月系的组成及其运动特征。
Ⅱ-1.6观察并描述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现象,并运用图表等资料解释其成因。
Ⅱ-1.7绘制太阳大气的圈层结构图,说明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万物的影响。Ⅱ-1.8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恒星概况,说明其演化过程。
Ⅱ-1.9观察并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银河系的外貌和结构,说明其演化过程。Ⅱ-1.10说明“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描述宇宙的基本组分。【教学提示】
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天文现象的正确认识,逐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组织学生观测星空,指导学生阅读星图,通过参观天文馆、天文台、大学天文系和请科学家做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激发探索宇宙的愿望。组织阅读、辩论、撰写天文学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天体形成、宇宙演化的看法。让学生掌握天象拍摄的基本方法,制作简单的天文模型,如月相变化模型。在课堂上讲述“星云、星系鉴赏”等内容,增强学生对宇宙天体的欣赏能力。选修Ⅱ-2 海洋地理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海岸与海洋,海洋资源与开发,海洋灾害与污染,海洋权益。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感知海洋的浩瀚,认识不同海洋区域的共性和差异性,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对海洋的巨大影响。【内容标准】 Ⅱ-2.1运用图片资料,说明海岸的主要类型以及从海岸到海洋的地形变化特点。Ⅱ-2.2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Ⅱ-2.3说明从近海到大洋海水水文特征以及海水运动形式。
Ⅱ-2.4解释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图表说明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热平衡的影响。
Ⅱ-2.5说明主要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前景。Ⅱ-2.6举例说明当前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技术。
Ⅱ-2.7举例说明主要的海洋灾害及其成因,以及相应的减灾举措。
Ⅱ-2.8说明海洋污染的形成以及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
Ⅱ-2.9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
Ⅱ-2.10结合近些年发生的海洋争端事件,了解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立场和依据,说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教学提示】
从海岸到海洋、海表面到海底两大空间维度展开,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海洋,理解海洋和热爱海洋,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海洋意识。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理解人类与海洋长期以来的相互关系,关注海洋自然特征、海洋资源、海洋保护、海洋权益等问题。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海洋区域的差异性。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在海洋自然环境或与海洋事件有关的真实情境下教学,或者在假设性和模拟性的海洋环境下进行教学。
选修Ⅱ-3 自然灾害与防治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自然灾害的构成要素,主要自然灾种的成因、特点与危害,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与空间分布,防灾减灾的策略与措施。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发生与分布的规律,形成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树立科学的灾害观与减灾意识,提高其生存能力。【内容标准】 Ⅱ-3.1说明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Ⅱ-3.2解释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Ⅱ-3.3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Ⅱ-3.4举例说明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危害。Ⅱ-3.5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Ⅱ-3.6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Ⅱ-3.7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Ⅱ-3.8以地震等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Ⅱ-3.9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运用。【教学提示】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其危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创设假设性自然灾害情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与特征,帮助学生理解针对性预防、自救、互救措施的重要性。创设自然灾害危害的模拟性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灾害观与减灾意识,探讨针对某一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选修Ⅱ-4 旅游地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旅游资源及空间分布,旅游产业活动及空间分布,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保护。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发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意识,学会欣赏区域环境差异带来的美感,成为热爱自然、尊重文化的人。【内容标准】
Ⅱ-4.1描述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内涵。
Ⅱ-4.2举例说明某种旅游资源的成因和价值。
Ⅱ-4.3区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基本概念,结合实例说明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和方式。
Ⅱ-4.4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Ⅱ-4.5结合实例,分析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范围。
Ⅱ-4.6结合实例,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Ⅱ-4.7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Ⅱ-4.8根据旅游资源和交通运输状况,结合实例设计旅游出行的时间、线路、设计景区内部线路。
Ⅱ-4.9举例说明自然地理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教学提示】
结合案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发掘区域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方法,以及评价旅游资源等级的简单方法。注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以及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尝试设计旅游活动的时间选择和空间路径。利用角色扮演,了解游客、旅游地居民、开发商等对待旅游地开发与保护的立场,从而思考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问题。观看影视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启迪学生欣赏旅游资源的心智。
-5 城乡规划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城镇和乡村,城镇化,城乡布局和规划。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观,以及在城乡规划中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城乡发展观。【内容标准】
Ⅱ-5.1举例说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Ⅱ-5.2举例说明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Ⅱ-5.3结合实例,分析城镇与乡村的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Ⅱ-5.4运用资料,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Ⅱ-5.5举例说明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途径。Ⅱ-5.6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Ⅱ-5.7运用资料,说明城乡规划的主要作用和重要意义,了解城乡总体规划的基本方法。Ⅱ-5.8结合实例,说明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布局原理。Ⅱ-5.9结合实例,评价居住小区的区位与环境特点。
Ⅱ-5.10运用资料,说明保护传统文化和特色景观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教学提示】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城乡规划的基本内涵,了解城乡规划的原理和方法。除课堂讲授外,注重组织学生上网查询,收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开展专题探究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有关资料,开展城乡规划的模拟练习活动,让学生以规划者的身份,提交规划方案,开展比较评价。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选修Ⅱ-6 环境保护
本模块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环境问题与环境过程,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环境状况,了解环境问题的形成,以及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内容标准】
Ⅱ-6.1简要说明地球上碳、氮、氧等元素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Ⅱ-6.2运用资料,说明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及主要的环境修复原理。Ⅱ-6.3说明我国水资源概况,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严峻性。Ⅱ-6.4学会水质采样方法,用简易方法检测水质。Ⅱ-6.5针对某一具体区域,设计水资源保护方案。Ⅱ-6.6结合实例说明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6.7解释大气污染的基本机理,说明大气污染的危害。
Ⅱ-6.8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雾霾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Ⅱ-6.9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状况。
Ⅱ-6.10解释土壤污染的形成机理,说明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Ⅱ-6.11简要说明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以及常见污染土壤的修复。Ⅱ-6.1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教学提示】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等。除课堂讲授外,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鼓励学生走访调研,如调查学校附近农田农药、地膜、化肥的使用,以及垃圾分类情况;采集农田土样,分析土壤污染情况。采集河流水样,测试水污染状况,提出水资源保护方案。建议学校配备地图或遥感影像,水、土、气样本或标本,采集水样、土样的基本设备,以及测试水、土、气样本的试剂、试纸、称量工具等。
-7 政治地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国家的空间特征,综合国力,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国家的空间特征、综合国力、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等方面,认识当今世界的政治地理的基本问题和背景,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趋势,认识我国周边地缘政治的主要问题和背景。【内容标准】
Ⅱ-7.1解释国家领土的概念,从领土的角度说明国家的基本特征。Ⅱ-7.2结合首都选址实例,说明首都的职能与影响。Ⅱ-7.3结合实例,了解边界纠纷与解决途径。
Ⅱ-7.4解释综合国力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Ⅱ-7.5结合实例,说明综合国力分析的方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Ⅱ-7.6描述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Ⅱ-7.7结合实例和热点地区,说明国际合作与冲突的背景、表现形式和前景。Ⅱ-7.8结合实例,说明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变化。
Ⅱ-7.9结合实例,说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跨国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教学提示】
提示学生经常观看、阅读国际新闻,使学生获得对政治地理现象的感知。创设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地理学习情境,例如,解释国家领土范围、大小、形状、位置对政治地理的影响,分析边界的纠纷与解决等。采用角色扮演、时事分析、社会调查等方法,使学生增强对特定政治地理现象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判断和决策,并尝试进行评价。结合在线学习,或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关注当前国际政治地理和经济、贸易等问题,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8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字化生存。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数字化生存技能,在生活或工作中学会用电子地图、遥感、定位系统等解决问题,并会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理问题。【内容标准】
Ⅱ-8.1描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Ⅱ-8.2解释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Ⅱ-8.3了解数字地图的概念,说出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名称和基本特点。
Ⅱ-8.4解释地图数字化的过程,学会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表。Ⅱ-8.5学会使用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并进行地理数据空间分析。Ⅱ-8.6学会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中进行简单的条件查询,分析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
Ⅱ-8.7学会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制作专题图,制作人口、资源分布等相关地图。
Ⅱ-8.8解释遥感的基本原理,并结合遥感图像说明遥感的基本类型。Ⅱ-8.9解释遥感图判读的基本原理,并用简单的遥感判读方法,分析判读某地的遥感图。
Ⅱ-8.10解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描述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Ⅱ-8.11学会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定位、路径查询等操作。【教学提示】
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上机操作。多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通过完成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操作、全球定位系统(GPS)手持机使用、判读遥感图像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制作一张全班同学的家庭住址空间分布地图;结合学校周边遥感图判读,并到实地调查考证等。建议学校配备基本的软硬件设备,购买或收集相关数据、遥感图像、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等。
-9 地理野外实习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考察工具的应用,野外观察、发现与欣赏,野外地理信息获取与样品采集,考察报告撰写与交流。
本模块旨在通过实践训练,提升学生使用各种工具获取野外地理信息,观察、发现、提出并获取证据、分析论证地理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欣赏大自然的情趣。【内容标准】
Ⅱ-9.1能够运用地理工具在野外进行定向、定位并获取野外地理信息。Ⅱ-9.2阅读地形、地质构造、遥感等地理图像,识别主要地形区、基本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
Ⅱ-9.3观察某地区地质、地貌、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景观要素,绘制示意图及剖面图,分析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景观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Ⅱ-9.4学会在野外观察、测量和分析地质地貌基本形态的方法,并采集样品。Ⅱ-9.5识别主要造岩矿物和常见岩石,认识不同性质岩石对地貌发育的影响。Ⅱ-9.6在野外观察某种地貌,推断其形成过程。Ⅱ-9.7学会搜集并理解天气谚语,在室外观云识天气。Ⅱ-9.8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和提取地理信息的方法。Ⅱ-9.9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城乡实地调查,识别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特点。
【课程讲义的内容】推荐阅读: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管理内容及方法 讲义07-07
学而思小学课程讲义07-31
电力电缆讲义授课内容09-21
国画校本课程内容07-25
如何创生语文课程内容08-18
美术专业课程内容11-05
小学信息奥赛课程内容11-07
课程内容改革调研报告09-17
小主持人培训课程内容07-13
电子技术A课程内容与习题大纲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