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现金管理制度(14篇)
1.单位现金管理制度 篇一
钱账分管制度
钱帐分管,即管钱的不管帐,管帐的不管钱。各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出纳员,负责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非出纳员不得经管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另一方面,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建立钱帐分管制度,可以使出纳员和会计人员相互奉制,相互监督,从而减少错误和贪污舞弊的可能性。因为,一个人即管钱又管帐,那么他犯错误和进行贪污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而实行钱帐分管制度,一般来说,两个人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很少,而且除非两人有意识地合伙舞弊,否则其中一个人单独舞弊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减少。当然,管钱的不管帐,并不是说出纳员不能管理任何帐。出纳员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的同时,同时兼登记现金日记帐和编制现金日报表,由会计员登记现金总帐;也有的单位由出纳员登记现金帐(包括现金总帐和日记帐),出纳员编制现金日报表。但按《会计法》的规定,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什么是现金开支审批制度
各单位应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现金开支范围,并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现金付出业务的繁简,以及现金开支的额度等,建立健全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以加强现金开支的日常管理。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本单位现金开支范围。各单位应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确定本单位的现金开支范围,如支付职工工资、支付职工差旅费、支付职工因公借款、支付零星采购材料款和运杂费等。
(2)制定各种报销凭证,规定报销手续和办法。各单位应按其业务内容制定各种报销凭证,如工资支付单、借款单、购料凭单、差旅费报销单等,并规定各种报销凭证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凭证的传递手续,确定各种现金支出业务的报销办法。
(3)确定各种现金支出的审批权限。各单位应根据其经营规模、内部职责分工等,确定不同额度和不同的现金支出审批权限。比如,凡是现金开支额在500元以下的,由会计人员审查批准;凡是现金开支额在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由单位财务主管审查批准;凡是现金开支额在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必须由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副厂长等)批准;凡是现金开支额在50O0元以上的,由单位最高领导批准等。出纳员根据按规定权限经审核批准并签章的付款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办理现金付款业务。没有经过审核批准并签章的或者有关人员超越规定审批权限的,出纳员不予付款。
什么是日清月结制度?
日清月结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避免出现长款、短款的重要措施。所谓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帐。这里所说的按日清理,是指出纳员应对当日的经济业务进行清理,全部登记日记帐,结出库存现金帐面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地盘点数核对相符。按日清理的内容包括:
(1)清理各种现金收付款凭证,检查单证是否相符,也就是说各种收付款凭证所填写的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反映的内容是否一致;同时还要检查每张单证是否已经盖齐“收讫”“付讫”的戳记。
(2)登记和清理日记帐。将当日发生的所有现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入帐,在此基础上,看看帐证是否相符,即现金日记帐所登记的内容、金额与收、付款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一致。清理完毕后,结出现金日记帐的当日库存现金帐面余额。
(3) 现金盘点。出纳员应按券别分别清点其数量,然后加总,即可得出当日现金的实存数。将盘存得出的实存数和帐面余额进行核对,看两者是否相符。如发现有长款或短款,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所谓长款,指现金实存数大于帐存数;所谓短款,是指实存数小于帐面余额。如果经查明长款属于记帐错误、丢失单据等,应及时更正错帐或补办手续,如属少付他人则应查明退还原主,如果确实无法退还,应经过一定审批手续可以作为单位的收益;对于短款如查明属于记帐错误应及时更正错帐;如果属于出纳员工作疏忽或业务水平问题,一般应按规定由过失人赔偿。
(4)检查库存现金是否超过规定的现金限额。如实际库存现金超过规定库存限额,则出纳员应将超过部分及时送存银行;如果实际库存现金低于库存限额,则应及时补提现金。
什么是现金清查制度?
在坚持日清月结制度,由出纳员自身对库存现金进行检查清查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出纳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现金差错或丢失,防止贪污、盗窃、挪用公款等不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库存现金安全完整,各单位应建立库存现金清查制度,由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情况进行清查盘点,重点放在帐款是否相符、有无白条抵库、有无私借公款、有无挪用公款、有无帐外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上。
一般来说,现金清查多采用突击盘点方法,不预先通知出纳员,以防预先做手脚,盘点时间最好在一天业务没有开始之前或一天业务结束后,由出纳员将截止清查时现金收付帐项全部登记入帐,并结出帐面余额。这样可以避免干扰正常的业务。清查时出纳员应始终在场,并给予积极的配合。清查结束后,应由清查人填制“现金清查盘点报告表”,填列帐存、实存以及溢余或短缺金额,并说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或负责人进行处理。
2.单位现金管理制度 篇二
一、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 一) 超额支付现金
超额支付现金现象在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非常常见, 我国现金管理相关条例规定, 事业单位现金结算额上限为1000 元, 若超过1000 元则使用银行转账方式来进行结算。然而, 在事业单位实际现金结算过程中, 却屡屡出现超额支付现金现象, 许多单位为了贪图方便省事, 进行大额现金支出, 最高达几十万元, 这严重破坏了国家相关条例规定[1]。究其原因, 国家现行现金管理规定办法滞后是造成这一现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超额支付现金外, 白条抵库现象也非常严重, 造成白条抵库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内部领导或员工急需用钱, 而借用收入而来的现金所致。虽然随着现代化、信息化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模式的出现与运用, 白条抵库现象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依旧是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 二) 坐支现象严重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实行的是收支管理两条线制度, 在这种制度运行下, 事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及时上缴至财政专户。但在实际中, 一些事业单位没有设立财政专户部门, 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 或没有将收入的现金及时存入财政专项账户, 或将收入的现金挂在往来账户上用以抵消收支[2]。这种坐支现象在大多数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 不仅给一些存在歪念的人创造了机会, 而且容易造成现金管理混乱, 管理职能不明确, 大大降低单位的现金管理效率。
二、加强事业单位现金管理的有效对策
( 一) 强化内外监管
监管在事业单位现金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常情况下, 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过程监管应包括单位自身的内部监管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外部监管两部分。要想监管工作切实对事业单位现金管理起到巨大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就必须将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强化内外部监管来加强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 提高现金管理效率[3]。对于事业单位而言, 其首先应做好内部监管工作, 尤其是设有下属单位的事业单位, 指派管理人员对现金业务处理、会计等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检查指导。对于行政机关部门, 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到事业单位内部进行检查, 重点对单位现金的流入/ 流出、收支执行情况、日清月结执行情况等进行询问和查看, 及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处理。
( 二) 建立、规范与落实现金管理制度
由于事业单位现行现金管理制度是国家早期建立的, 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已难以发挥效用, 因而需要国家和事业单位积极改革现有制度, 结合本国国情, 建立新的、更为科学适用的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制度, 并将其全面落实到现金实际管理工作中去[4]。随着新现金管理制度实施的不断深入, 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会逐渐的暴露出来, 这就需要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正和调整, 使其在为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方面真正发挥效用的同时, 逐渐得到完善和规范。另外, 在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岗位设定方面, 应按照重要岗位轮换制、不相容岗位分离制的原则来进行, 以避免单位现金管理由一人独揽及其所带来的弄虚作假、侵犯基层员工利益现象发生, 促进单位全员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 提高现金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2012年, 我国对事业单位现金使用及现金管理责任人制定了新的规范与处理, 并规定情节严重者将处以一定刑罚处理。但对于这一新规范和新责任人处理方式, 许多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人员还并不了解和掌握, 甚至完全不知晓, 这不仅降低了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效率, 而且阻碍了国家制定新规范效能的正常发挥[5]。因此, 针对这一问题, 需要事业单位组织现金管理全体人员对国家新制定的相关规范进行学习, 同时利用互联网、电脑等先进技术学习与现金管理相关的最新理论知识与技能, 以此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总结
事业单位虽然不是财富的创造者, 但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部分,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总之, 事业单位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不断加强现金管理, 通过提高现金管理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思.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2.
[2]韩红玲.深圳市S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3]韩露.浅谈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18) :93.
[4]张成.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库存现金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5 (35) :137.
3.单位现金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大额现金支付;弊端;措施
为了进一步维护正常的结算秩序,防范和打击利用大额现金支付进行的经济犯罪活动,促进转账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配套结算管理办法,如零余额账户结算、公务卡等结算办法,对于控制单位的大额现金支付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仍有一些单位不按规定执行,只图为了支付的便捷,在可使用支票或者公务卡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如支付工程款、办公用品等。一次支付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远远超出现金使用限额,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这些单位利用提取大额现金的便捷条件。并以种种借口所谓的“时间紧”“着急”为由,严重违反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甚至为滋长腐败土壤。所以治理大额现金支付预防国有资产任重道远。
一、大额现金支付产生的原因
大额支付现金产生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单位领导财经法规意识淡薄
《现金管理条例》法律的意识不强,观念陈旧保守,只认为现金支付方便,对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法律认识,与现行联网结算没有接轨。
2.内部控制度不健全
部分单位未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大额现金支付缺少集体决策联签制度,只是一些领导独断专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3.一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计算联网知识和技能等因素,导致大额现金支付问题经常出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账人员非专业毕业,单位领导凭直觉用人。财务人员非持证上岗,财经法规学习意识淡薄,人员变动频繁,加之财会专业培训较少,致使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与现行结算及财经法规不匹配。
4.大额现金支取的源头监督审批缺失
金融机构为争业务,为开户单位提高大额现金支取提供便利条件,对大额现金支取控制不力,造成大额现金泛乱,大额现金支取审批、控制及监管缺位。
二、大额现金支付产生的弊端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大额支付现金以及产生的弊端:
1.为单位私设“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
由于单位使用大额支付现金,中间环节缺少监督制约,可以通过虚开发票或购买假发票等,虚列支出或多报工程款等手段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
2.为个人贪污公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额提取现金支出的流向难以控制,使得别有用心利用管理中的漏洞,通过虚假发票,收回扣等等手段贪污公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极易造成挪用公款的情况
由于大额现金的支取,造成库存现金超限额,在使用现金时,缺少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就极可能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问题。
三、大额现金支付管理措施
为了预防堵塞上述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大额现金支付管理是治理和预防国有资产流失有效措施。
1.要加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宣传力度
主管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提高单位行政一把手增强大额支付现金管理法律意识,单位领导从自身作起,与财务人员互相监督,提高业务素质和自律意识。提高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对大额支付现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将现金大额支付做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熟悉现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以及在会计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预防现金腐败的教育,充分认识到正确使用现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遵守现金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
2.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现金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有关使 用现金的范围、审核程序和管理责任,依法办事,规范管理。形成现金支付有章可循,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审批、登记以及备案制度,落实责任。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联签制度。
3.加强现金业务的政府社会双重监督
审计、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加大对单位现金业务的检查力度,同时鼓励媒体和群众参与现金监督,对严重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单位及个人,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必须从重处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4.加强控制大额现金管理,建立联动机制
鼓励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采取转账方式结算,避免大量使用现金形式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坚持转账支付为单位重要财务结算方式。严格执行已经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账户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各项规定。开户单位转账结算起点以上的支付,必须使用转账结算。
5.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的实行
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可以减少现金流通,能够对单位的日常公用支出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支付行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有效堵塞现金支付方式的用途不清、去向不明以及虚假消费凭证等漏洞,有利于规范公务消费、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凡是单位持有的具有消费结算、转账结算(包括自动转账、自动转存、代发工资、代缴费用等)、存取现金和一卡多户等功能的银行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入资金的,必须从单位的基本存款账户中转入,不得缴存现金。对于转入单位持有的银行卡中的转账支票,收款人必须写收款单位的账户名称,不得将发卡的开户银行作为收款人。加强对异常大额现金支取的监管。开户银行应对柜台发生的异常现金支取活动进行登记备案。
6.加快各商业银行及全国金融系统大额现金支取管理监测系统建设
各商业银行要改进现有的大额现金支付监管系统,加强科技监控的技术手段,完善电子结算方式,建立大额现金支取的全国监测网络,监测每月及每日大额现金支取情况。堵塞非正常支取现金的漏洞。设置必要的制约程序,防止利用新的结算工具超额套取大额现金。建立银行系统内部大额现金支取的检测网络。监测全国大额现金支取情况。严禁公款私存的有关规定。
7.定期开展大额现金制度执行情况检查
建立大额现金执行检查机制,检查大额现金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检查促进建立健全大额现金的控制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异常大额现金支取的监管。找出漏洞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单位现金管理制度和完善管理措施,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健全和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审批、登记以及备案制度,明确大额现金支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军,王皎平.严格执行大额现金支付管理制度 强化现金管理控制货币投放——对全省大额现金支付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J].西部金融,1998(01).
[2]张大龙.我国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05).
[3]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反洗钱处课题组,王世元.加强大额现金管理 服务反洗钱工作[J].西部金融,2009(03).
[4]陈麗丽.试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 2012(10).
[5]姜志勤.李江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的思考[J].财政监督, 2012(33).
作者简介:
4.现金管理制度 篇四
2.1 职工工资、津贴。
2.2 个人劳务报酬,包括稿费和讲课费及其它专门工作报酬。
2.3 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
2.4 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
2.5 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2.6 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结算起点为1000元)。财务部门现金的存放必须使用保险柜,并做到钥匙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用后及时锁好。存放保险柜的房间无人时,需将保险柜的密码调乱报警器开关打开。当保管钥匙的人员有特殊情况请假时,需事先向领导请示,请假获准后,钥匙要由部门领导责成专人代管。财务部门要建立健全现金日记帐,每发生一笔现金收(支)都有要及时在“收”、“付”凭证上加盖“现金收(付)讫章”及收(付)款人名章,及时记帐,逐笔记载现金收支。结出每日余额,月末做出月结和累计收支发生额。5 购买物品在100元以下的需借用现金时,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单(现金)”经总经理审批并签章后由出纳员付款,所借现金必须当日归还,遇特殊情况当日不能归还的,财务部门凭“借款单”及时转帐,不得以白条抵库。因公外出,包括去外埠采购人员,要将本部门经理导审批意见及签章的借款凭证交总经理审批,然后到财务部门办理借款手续,去外埠采购人员要先编制采购计划,否则出纳人员不予付款。外埠出差归宁的人员,必须在返宁后的三日内报帐。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必须核对库存现金和业务周转金,做到每日现金、帐相符。对超过现金限额的部分及时送存银行。送交款,提取现金必须保证安全。每次到银行交大额现金款必须有两人以上同行,使用报警安全包,有保卫人员同行,以确保安全。有关现金管理的其他几项规定:
9.1 不准超出规定限额范围使用现金。
9.2 不准以不符合财会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和业务周转。
9.3 不准因私事借用公款,不得将单位的现金收入按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
9.4 不准私用帐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9.5 不准编造用途套取现金和用转帐支票套取现金。
9.6 不准保留帐外公款和私设“小金库”。
5.现金管理制度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现金管理,真实地反映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防止发生挪用公款等不法行为,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子)公司、工业园。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的现金系库存现金,包括备用金、数额固定、用于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
第二章 现金使用范围
第四条 公司同各单位的经济往来,除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结算。
第五条 公司在下列范围内可以使用现金:
1、职工工资、奖金、加班费、补贴、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各种劳保、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4、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借款;
5、向个人采购物资的价款;
6、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报销费用支出;
7、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 现金收支规定
第六条 除本制度第五条第4、5项外,公司支付给个人的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网银转账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领导批准,银行审查后,以现金支票支付。
第七条 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为5000元。因业务变化需要增加的,由财务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报开户银行审查核定。
第八条 公司的现金收支业务按下列规定办理:
1、收入现金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如银行已下班),最迟不得超过次日十点钟,如遇节假日银行会计柜休息,应将现金封包(盖章)交开户银行的储蓄专柜代管,待会计柜上班后启封存入公司账户;
2、需要支付现金时,可以从现金库存(备用金)中支付,也可以开具现金支票从开户银行提取,但不得从本公司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并在现金账上如实反映坐支金额,接受银行的监督。
3、按规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出纳开具现金支票,如实填明用途,收款人(经办人)在支票存根联签字,由财务主管审核加盖银行预留印鉴章,经开户银行审核支付。
4、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办理转账结算不够方便,必须使用现金时,由支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公司领导同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后,予以支付现金。
第四章 现金日常管理
第九条 公司付出的现金,应由专人对现金支出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其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符合现金开支的范围和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及经手人员是否签字,凭证有无涂改、伪造或者虚报冒领的情况等。
第十条 只有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编制付款凭证的依据,由出纳办理付款并加盖“付讫”戳记后才能据以入账。
第十一条 为了全面的、连续的、序时的、逐笔地反映和监督现金的收入和支出、结存情况,防止现金收支差错及舞弊行为的发生,集团所有独立核算的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核算。有库存外币现金的企业,各种外币分别设置“现金日记账”。
第十二条 “现金日记账”由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款凭证和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填制的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的登记。
第十三条 每日终了,应计算出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与库存盘点现金的实际数进行核对,做到账款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月份终了,还应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现金管理的“六不准”:
1、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白条抵库);
2、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3、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4、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5、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所(即公款私存);
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小金库)。
第十六条 公司借出款项必须严格执行《集团借款管理制度》,不得违反授权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现金。
第五章 罚则
第十七条 集团企管部、财务部不定期抽查审计,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按《审计工作制度》予以追究相关责任人。
第六章 附则
6.现金管理制度 篇六
一、管理机构:公司财务部,在财务总监的领导下,对各部门现金实施监督和管理。
二、借款管理:从起,公司所有员工不允许提前支借公司现金(每月15日公司通过网银将员工工资转入个人账户,不再发放现金)
三、费用报销管理
1、公司刘总的费用报销权限为单笔100元以下的合理开支,各分公司经理的费用报销权限为单笔50元以下的合理开支,超出权限的开支在支付前必须电话告知公司会计,由会计做好记录在上报刘总批准后再执行,老板不在时委托代理。
2、报销费用必须取得原始发票,否则不给报销。
3、公司每日发生的费用由出纳做汇总表,与原始发票或收款收据交于会计保管。
4、各分公司每日发生的费用由分公司经理做汇总表,与原始发票或收款收据在每月10号、20号和月末一天由拉货司机卸完货离开时,做好交接记录带回西安总部与会记交接。
5、下列情况不予报销,由公司经理或分公司经理及相关负责人自行承担。
a、没有老板事先审批的费用单不予报销;
b、无凭无据或证据不全的费用单不予报销;
c、经会计核查,理由不合理或报销金额与实际支出金额不符的费用单不予报销;
d、因个人原因发生的货丢、货损赔偿,违约罚款,滞纳金及赞助,捐献的支出不予报销。
四、涉及接触现金的部门管理
a、开票员在收现收时要当面看清、数清,否则造成后果自行承担。
b、因业务需要换零用款时,必须复核,防止丢失、短少。
c、收款时拣、拾客户钱物时,须交公司出纳进行登记,应开收据,转作收益处理,如客户找回来后如数冲回,退还本人。不得挪用他人或占为己有。
d、在工作中对所有现金必须妥善保管,遗失自负。
e、工作人员必须将每天的现收及时上交财务处出纳,填写交款清单签字,严禁滞留现金好几天,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f、购买物品所借现金必须当日报账,如因一时购买有困难次日需向出纳员说明情况,3日内不报账,出纳员有权收回所借现金。
g、外出差人员回公司后3日内应主动向财务部报账,将所剩现金交回。
h、出纳员不得擅自将公司现金借给个人或其他单位,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将公司收入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不准垫支挪用。
j、每周日做一次周汇总,每月1日做上月开支汇总,上报会计。
k、外接货人员必须将当日所收取的所有现收在下班之前及时上交出纳员。
L、返货人员收现金管理规定
1、对各分公司所收返货凭票收取自提运费,不得减免(含收货站费用已清的客户)并请客户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登让。
2、对原返回的货物在登记册上必须注明“原返”字样。按原票运费的3倍收取客户往返运费(回西安是双倍运费)不得与各分公司所收返货混登。
3、对于返货有货损时划清责任,等领导处理意见后再收费发放。
4、返货需要中转的货物在收货开票时全程运费已现收,在中转时本公司需支付中转方从西安到目的地的运费,返货管理人员必须作好记账。
5、中转返货在收货开票时全程运费是提付,在中转时中转方需垫付本公司从分公司到西安的运费,返货管理人员应及时按对方规定的时间返货运费。
6、对当日未发出的货做核对,账物相符。
7、每日监督各分公司是否将当月所有收返货现金存入银行。
8、每月3日前核算各分公司及司机返货提成并兑现,及做返货月报表交会计处。
z、回单管理人员收现金管理
1、每日统计回单返回货物(含现付)具体明细一发往路线、名称、货号、金额及付款方式,发货人联系电话等。
2、每日电话了解各分公司回单是否收到,货是否提走,回单是否签收,让哪各司机带走,如果其环节有问题协助各分公司经理。
3、对返回西安的回单及时通知发货人取回单结算运费,若不能自取回单的客户由回单管理人员上门去结运费并做好签字确认手续。
4、对回单要求一周内返回(特殊情况除外)10日内结完账。
5、对每日所收现金统计管理,在下班前交财务处做号签字交接手续,若未见上交,按前台收货开票收现金管理规定执行。
6、每月3日前做上月回单付款汇总表已份交会计处。
x、各分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规定:
1、票据收取自提货客户的运费,代收货款,垫付货款,保价费及运费。
2、监督、审核、收取送货人员收回的各项和收货人签字收单。
3、对运价有争议的客户,经西安货价负责人同意后,由客户写清实交金额,签字后并将运单收回。带回西安会计处,冲减运费收入。
4、凡西安已垫付的款项,必须如数收回,任何人无权少收,否则承担全部责任。
5、西安总部通知取消,增加,减少的货款或运费要做好记录(时间、通知人、货号、原因、金额等)凭此据在财务冲减货增加账。
6、因原货返回无法收回各款项,凭返货票冲减收。
7、因票开错或货发错,需转入本公司其他站点,转走方冲减账,收到方增加账,并暗示收回。
8、对“三日付款,提货付款,否则返回,垫付货款”的单子当日概不欠款,谁欠谁负责。
9、对疑难客户让其办晚手续再送货,否则不送,存放一周不提,将返回西安总部。
10、因客户不便,送货员同意第二天收回货款,由客户在托运单签字确认“货已收,款未付”送货员签认,送货在第二天收回,否则由送货员承担全部责任。
11、事故造成的货款未收回的(丢货、丢票、货损、货送错等)分清责任,由责任人负责。
12、原因不明,未收回款由收款人具体负责。
13、对票据的交接,保管责任明确。
14、对发货人同意欠款的单子,必须让发货人将托运单带回公司总部签“发货人同意欠款时间,到期收款人拒收,由收、发货自行解决与本公司无关”字样,接到公司通知后再发货。
15、每天对未发出货的各应收款项与业务员核对,做到票据,账务相符。
7.单位现金管理制度 篇七
一、“偏爱现金”现状
尽管票据和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和个人主要的支付工具, 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使用现金的大国, 长期以来, 受传统观念、习惯的影响, 对电子银行产品认知度低, 现金结算方式由于简单、快捷的特点, 加上现行的现金管理法规对存款人存取现金未进行定价, 客户存取现金几乎为“零成本”, 因此现金结算方式一直为我国企业、自然人所偏好。商品交易“偏爱现金”的主要因素是;现钱现货“一手清”、规避货款拖欠、营业收入不入账、偷税漏税、洗钱、小金库、金融服务缺失、电子货币支付结算推进工作不到位等。以官渡区为例, 由于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经济发展较快, 民营企业经济活动, 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均习惯以现金为主要结算手段。因此, 现金支付呈现持续攀升的势头:2006-2010年, 官渡区现金收支总量分别为944亿元、1414亿元、1515亿元、1870亿元、3028亿元, 现金收支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从2007年开始分别逐年增加470亿元、101亿元、355亿元、1158亿元, 2010年比2006年5年时间增加3.2倍。从此可以看出“偏爱现金”形成流通中现金逐年增多, 现金逐年增多除经济多元化、商品交易多样化等因素外, 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现金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管理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 现金管理法规、办法明显滞后
中国的现金管理始于1950年4月7日政务院公布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 1977年11月2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 这是我国现金管理的基础。目前开展现金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依然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及人民银行总行制定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从现实情况来看, 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些条款已明显滞后。部分规定已不符合现实情况, 如关于现金管理的对象、现金基本账户、开户单位库存限额、现金结算起点等规定, 对市场行为缺乏约束力。目前企业超范围使用现金、隐瞒真实用途套取现金行为较为普遍, 这种现象导致业务操作者和管理者无法从用途上鉴定出正常交易和非正常交易, 现金管理不能得到有效规范监督。
(二) 开户银行现金管理职能弱化
《条例》中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是现金管理的主管机关, 开户银行是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者, 赋予开户银行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 赋有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按照《商业银行法》规定, 开户银行已成为企业, 部分商业银行认为现金管理与当前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性质的经营目标不相关, 其出于自身业务发展和竞争需要与开户单位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 而对客户实施现金管理缺乏内在动力, 履行起来难度很大, 致使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职能弱化。主要表现是:一是对现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经营理念是往往把存款放在第一位。认为从严管理现金并不能带给其明显的收益, 不仅加大经营负担, 而且限制业务的发展, 不利于经济单位的核算, 积极性不高;二是对现金管理各项政策、规章的学习、理解、宣传、落实不到位, 敷衍了事;三是由于社会信用诚信度不高, 一些个体工商户大部分选择现金交易。尽管银行规定不准为现金交易提供比转账结算更优惠的条件, 但由于整体社会信用环境差, 客户偏好现金交易。开户银行为了积极拓展业务吸引客户, 大量为企业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或临时存款账户, 此类账户大部分是以提取现金为主要功能, 一定程度助推了流通现金大量增加。
(三) 违规处罚难落实
《条例》中“法律责任”条款对违规单位的处罚作了详细规定, 但对开户银行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责任和应给予的处罚则过于原则化, 增加了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难度。如在1999年发布的《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九条中, 对单位或者个人超限额提取现金行为的处罚作了明确规定, 但《条例》中有关超限额的处罚管理却不明确, 使处罚缺乏操作性。
(四) 《条例》部分条款明显滞后
一是现金使用范围条款涵盖面窄。《条例》第五条仅规定在8种情况下使用现金, 难以适应目前种类繁多的经济往来结算需要, 导致单位和个人不得不借用多种名义套取现金;二是结算起点低, 《条例》根据当时情况规定结算起点1000元, 至今没有进行调整, 已不能满足当前大额现金支付的需要。商业银行为了留住客户, 因而也放松了对用途范围的严格审核。
(五) 银行账户管理与现金管理配合不够
金融机构的银行账户一般由会计部门审批并管理, 而现金提取由货币金银部门负责统计和审批, 在制度设计上银行账户管理与现金管理配合不够, 账户审批部门和现金审批部门二者在监督和管理中缺乏沟通, 至使现金管理与账户管理不能有效衔接, 现金管理中不能准确把握账户开立的有效性, 合规性, 同时有的开户单位在不同的银行开立资金使用性质相同的专用账户, 以相同理由申请提取现金, 例如: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于年初在A行开立专用账户, 并经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提取现金。而后又在B行开立专用账户要求提取现金, 资金使用性质相同, 用途都是同类专款专用账户, 开户银行在此情况下, 为扩大其客户资金来源, 没有按照专用存款账户专款专用来使用, 有意识的增加专用账户和临时账户的开立, 放松了现金管理职责。
三、建议
(一) 尽快颁布《现金管理法》, 改变目前现金管理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强的现状
防范以现金交易作掩护的非法经济活动, 实现现金交易与税收、反走私、惩治腐败等法律法规的配套衔接, 有效打击洗钱、逃税、贩毒、贿赂等犯罪行为。
(二) 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增强操作性、处罚约束性
在《商业银行法》中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在现金管理中承担的具体职责、义务和法律责任。修改《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增强操作性。对违规情节严重的, 应给予有关金融机构及负责人相应的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增加其“违规成本”对违规行为轻微的处罚, 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罚手段, 做到“原则性、灵活性、操作性”相结合。
(三) 进一步完善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在制度设计上与现金管理法规配套衔接, 堵塞管理漏洞
继续增强银行账户管理能力, 不需要开立的专用账户和临时账户坚决不予审批, 加大违规账户处罚力度, 杜绝违规账户的存在。2003年9月1日施行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虽然增加了现金管理内容, 但新办法中账户种类设置繁多, 相互之间资金转移的规定存在制度漏洞, 建议尽快健全完善。
(四) 进一步完善现金管理协调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
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要与公安、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协同配合, 形成监管合力;按照现金管理法规办法, 制定金融机构内部、外部相关职能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在大额现金提取、反洗钱、外汇使用、税收、账户管理、开户单位业务经营及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等方面加强信息交流, 实现多层次监督管理的有机结合, 有效杜绝风险隐患。
(五) 加强宣传、业务培训, 加强现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8.精明管理现金流 篇八
现代企业管理者都明白:如果现金流中断,企业即使有再多的固定资产和库存也仍然难以为继。所以对流动资本的管理,我们就应该从日常做起。
从调整观念入手
精明管理现金流的第一步,就应该调整观念。
第一,千万不要因为你可能不喜欢管理流动资产就减弱你对它的管理。缺少对流动资产进行必要的管理,会将整个公司置于危险境地。第二,花钱之前要深思熟虑,并要求顾客付现金。精益的库存、较少的应收账款和大量的应付账款都可以帮助你保持强健的现金状况。一个公司应该广开思路,考虑几乎一切可以加速现金流入和放缓现金流出的措施。现金还有一种钱上生钱的效果。银行愿意将钱借给现金充足的公司,不愿意把钱借给现金不足的公司。第三,中国有很多企业老板有着极高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如:贷款、土地抵押连环贷款、股市炒作等手法,但还必须学会用真正的营业收入来赚钱,否则企业不可能长久。
预算必不可少
为了确保持有的现金适量,最好的办法是为下一年做现金预算,以天、周或月为单位都行。
在你的预算年历上,以可能的收款为比照,预测各类花费(税、保险、工资、采购等)。把花费和收款并列起来可以揭示什么时候会出现现金短缺和赢余。有了预算年历,公司就可以准备好,为能够预测到的最大缺口去向银行申请贷款额度。实际的贷款金额会因公司收款(从而减少额度)和付款(从而增加额度)而变化。
特别关注现金账
现金流管理中,最主要的是资金结构管理。公司要注意保证资金结构的合理比例和现金的正常流通。所以专家建议企业最好每个项目单独建账,项目预算要细。在项目预算阶段,要对项目的收支做详细的计划,在计划中要做好收支的评估,对项目中可能发生的每一笔支出都要认真估算。硬性支出好办,实报实销即可。但对诸如管理费用、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一般是按人×天计算)、差旅费支出、各项行政支出等软性支出的估算一定要做得细,例如:人力成本,要知道什么时间、从哪些部门、抽调人数、调什么人等等。刚开始会很麻烦,但对项目最终的总结,以及后续项目的预算、评估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现金的流入流出也自然会清楚明白,有助于企业的管理。
报表制度要完整
企业的财务报表,有的通观全局(如:损益表、负债表),有的细至分厘(如:费用明细表、收入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这些表格,要清楚地反映出项目中人员、硬件、服务、管理等各项费用的详细情况,还要有现金回流的情况。一旦费用支出超过了项目计划警戒线,公司老总就要考虑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什么也代替不了干净利落的财务报告,它就像一个简洁的现金预测或流动资本总结。使用这些总结的时候,可以向外聘的审计师请教行业标准,以判断你的流动资本比率是否在健康范围之内。如果你的库存周转率超过行业标准,说明可能有了差错,你可能在丢失客户订单。你的审计师(或者会计等其他职业顾问)可以帮助你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老化程度和应付账款的老化程度、现金的可获得性和其它流动资本项目回到正常水平。
财务分析要存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拿出来作为参考。
即时跟踪流动资本
管理流动资本的最有效方法是常规检查。常常,当公司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太晚,简单干预已经无力回天,有时候大手术成了唯一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对流动资本每季度检查一次的原因,而当形势所需,每月甚至每周一次也可考虑。
跟踪应收账款、库存和应付账款确实沉闷乏味,但是就像更换汽车机油或者掸掉家具上的灰尘一样,这是必须做的。实际上,如果做这些事变得非常激动人心,那你已经麻烦缠身了。
为了确切起见,最好的公司试图谨慎管理他们的流动资本。一种避免意外发生的办法是定期总结一份一页的流动资本情况给首席执行官。如果有一些比率接近危险区域,就要在这份总结上标出它们和基准值的对比情况,这样使得首席执行官可以授权相关人员进行补救行动。不然,流动资本的小问题可能迅速失控,成为灾难。
各部门联手运作
表面上看,现金流管理似乎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但事实上,现金流管理涉及到企业业务的方方面面。企业可以以财务部为核心管理现金流:财务部管理企业现金流的全部内容,其职责是管好、用好现金,帮助业务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避资金风险。业务部门对现金流负有保证安全、高效运转的职责。
企业可以让财务部和商务部联合管理现金流:商务部过去并不是企业的机构设置之一。近年来,许多企业纷纷设立商务部,处理与上下游企业间业务事项,同时也要保证现金流正常运转。而财务部则负责各类财务数据的记录,为商务部提供现金流转信息。财务部体现现金流转数据及事后控制和监督,商务部负责现金流分析。
管好应收、应付款
许多企业都是这样死掉的:一方面,某些项目占压资金过多,应收账款无法立即收回,另一方面,用于日常周转的资金不敷使用,无力偿还应付账款,特别是对于一些必须立即支付的款项也难以承担时,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引发出大的危机,此后,各种致命的麻烦接踵而至……
作为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是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这里面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如何去加强信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这一块,有没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控制体系,以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现金管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应付账款的管理,应付账款管理有很多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ERP系统或者其它管理系统把应付账款的周期控制起来。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鄂立新认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可以尝试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它可以集中付款,降低企业成本。共享服务就是全球只做一个支付中心,比如:摩托罗拉在天津搞了一个共享支付中心,控制所有在亚太区的业务。任何摩托罗拉在亚太区的企业,自己都不再有付款职能,付款都是集中在天津。
避免不良融资行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张新民认为:保持良性现金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金流转过程要尽量避免不良融资行为。
不良的融资行为是指企业没有明确方向的融资,不知道要干什么,先拿了钱再说。这就是我们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做的一件事。这种不良融资行为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迅速变更募集资金的需求,或融资以后长期找不到投资渠道。第二,是与运用项目不匹配。第三,是非正常经营需要而过量融资。一些企业一方面有大量的存款,一方面还去借款。第四,大家可能不太注意——非本企业发展战略所要求而进行的融资。举个例子,一个企业要扩张,到国外开公司,如果是与自己核心竞争优势有关的活动,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良性概念。如果是制造一些关联方交易,就是一种不良交易行为,因为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观不正确,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现金流效益观不正确。相当多的企业高级管理层不知道过量的融资行为除了导致资金过量沉淀,还会导致不必要的利息支出、机会成本等问题。
准备现金应急计划
想必许多企业对2003年非典流行期的现金流情况仍心有余悸。那么为了不会重蹈覆辙,你完全有必要制定现金应急计划。如果业务萎缩30%或50%的情况持续两个月或三个月,你的企业能应付吗?如果不行,那恐怕就要采取更保守的财务管理策略,或者至少准备三套现金流应急计划了。
9.现金银行管理制度 篇九
一、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人民银行制定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在规定范围内办理现金收支业务。
二、收入现金要及时按照规定要求入账,不得坐支、隐瞒、挪用,严禁保留帐外公款,私设小金库。
三、严格现金支出范围,大额支付一律实行转账结算。
四、单位库存现金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规定限额,多余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账户。库存现金不得以白条、单据或其他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票据顶库。
五、现金收付必须依据合法的凭证办理,做到手续完备、责任分明、数字准确。收付业务发生后,应在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现金付讫”印章,并及时入帐。
六、现金支票由出纳员保管,印鉴由经费会计保管,提取现金时,应由会计审核盖章。
七、健全现金使用账簿,现金收付逐笔记载,账目要日清月结,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金安全。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一、按照财政局要求和银行批复手续设立账户,严格遵守国家银行的各项结算制度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监督。
二、严格按规定办理银行存款的收入和支付业务,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支付结算原则上实行转账支票,由银行直接支付。
四、认真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按月与开户银行对账,保证账账、账款相符。平时开出支票,应尽量避免跨月支取,年终开出支票,须当年支款,不得跨。
六、严格支票管理,不得签发空头支票。空白支票必须严格领用注销手续。
六、银行账户只限本单位使用,不准出租出借。
七、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每月与开户行进行核对,严防错帐、乱帐。
经费管理制度
1、财政所经费包括上级下拨及办镇安排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财政所的经费均须列入相关会计科目核算。
2、各项经费支出必须符合现行财务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3、支出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手续齐全,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并经所长审批后方可报销。白条等不规范凭证不得入账。
4、所内人员因公借款必须及时结账,不得拖欠公款。个人因特殊情况要借款,必须约定还款期限,当年还清,并经所长批准。不得将所内经费借给外单位(个人)。
5、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不得以白条抵顶库存现金。每日下班前,经管人员必须将超限额现金全额解缴银行。除支付给个人的报酬以及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外,其他支出一律通过银行转账。
6、加强财产物资管理。所内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应按财务规定及时记账,对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应建立卡片,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物资要建立台账,并明确保管责任人,半年盘点一次。
7、财政所经费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办理会计核算,按月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会计报表。
8、坚持所内财务公开。按季在所务会公布经费收支情况,接受全所同志监督。
财务管理制度
一、持证上岗,全所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建立健全会计账簿,以真实、合法、完整、规范的会计资料为依据,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报财务报告。
三、严格现金、有价证券和银行存款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定期核对库存,确保资金安全。
四、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整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分类归档,妥善保管。
五、会计交接手续完备,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财政所长和会计主管监交,主管会计交接由本办镇政府派人监交。
六、出纳不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
七、各种会计报表于次月的10日前必须报出,数字要准确、真实,内容完整,摘要清楚,种类齐全,手续规范。
10.学校现金管理制度 篇十
一、现金管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工作认真细心,不出差错,态度热忱。
二、每天做一次现金日记帐,做到准确无误,及时向学校报告现金使用情况,便于学校掌握及统筹安排。
三、现金日记帐与现金必须相符,随时接受会计及学校审计人员组织的检查。
四、现金数额超过100元以上必须存入银行,现金管理人员不得让大额现金停留自己家里,出现差错自己赔偿。
五、现金管理人员不得私自挪用公款,不得私自给他人借款,特殊情况必须经校长批准同意签字后才能借款,否则,视为挪用公款。
六、现金管理人员在收取各项费用时,必须向交款人开好统一收据,收据用完后存档、备查。
七、不准擅自租借银行帐号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业务,不得签发空头支票。
11.招行现金管理的制胜秘笈 篇十一
据悉,招商银行近日在知名国际媒体《亚洲货币》(Asia Money)评选中第九度蝉联了《亚洲货币》的“中国本土最佳现金管理银行”大奖,并包揽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多个奖项,充分体现出该行在现金管理业务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优势和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金融要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度成长、价值充分的客户体系。”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招商银行201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如是说。据了解,自实施全面客户定位战略以来,招行现金管理在客户经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4年9月末,招行现金管理客户总数已逾45万户,占全行对公客户数的比例接近70%,其中核心价值客群占比近20%。据招商银行现金管理部总经理左创宏介绍,招行将现金管理定位为经营客户的基础性、战略性业务,正逐步依托完善的服务渠道以及丰富的产品供给,塑造符合“轻型银行”特征的客户经营模式,助力实现转型目标。
招招制胜,祭出拓客组合拳
小企业无贷户是招行多年来客群拓展的主要对象,如何通过标准化、甚至同质化的银行支付结算产品,批量开发这部分客户的结算市场,一直让该行颇费思量。今年,招行祭出的“拓客三招鲜”,可谓招招戳中客户痛点。一是发挥渠道优势。资料显示,招行网上结算替代率高达93%,逾12万客户完全通过网银办理结算业务,小企业客户对该行网银结算的依存度较高,是该行得以快速拓展渠道客户的重要原因。二是抓住服务源头。年初,招行推出“新开户、收款通、付款通、跨行通、增值通”五项“c+结算套餐”服务,客户开户可享受多种结算便利,受到大批客户追捧。截至9月末,该行c+结算套餐营销客户超过10万户,极大带动客群增长。三是凸显优质服务。招行今年推出的收款卡,主打7×24小时全渠道收款功能,引发市场轰动。收款卡仅是该行“公司一卡通”系列产品之一,通过持续创新“公司一卡通”系列产品,招行正致力于吸引更多小企业扩大在该行的结算量。
按照帕累托定律,银行的大多数盈利贡献来自于少量的高价值客户。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招商银行,充分认识到加快培育这部分高价值客户对于自身转型的重要意义,在围绕三类核心价值客户深入研究后,该行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综合化现金管理解决方案。一是机构客户,招行通过跨银行现金管理平台CBS为客户量身定制综合化的财资管理方案,将现金管理服务渗透至客户财资管理最基本、最核心的资金运作和管理中,为该行撬动海关、住房公积金、交通运输部等机构类核心客户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跨境客户,招行不断完善现金管理跟随性服务,全新打造跨境本外币现金池产品体系,很好满足了“走出去”企业的全球资金集中管控需求,发展了神州数码、安琪酵母、统一集团等一大批优质跨境企业客户。三是行业客户,受信贷规模和资金紧缺的影响,近年来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票据积压问题凸显,招行的动态票据池业务创新,及时缓解了这些企业对于票据高流动性、收益性的诉求,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关系。
剑走偏锋,亮出业务新绝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为贯彻招行“轻型银行”的战略转型,该行现金管理正在重塑其业务结构,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产品理念推进战略性业务创新,并在原有业务架构上增设了“创新型支付结算”和“互联网金融”业务板块。据左创宏介绍,招行今年着力创新支付结算业务,聚焦轻型结算和移动结算,将支付结算行为还原商业应用场景,利用电子结算的便利性,服务接入的多样性,实现客户结算与交易的一体化,旨在服务客户的同时吸收低成本结算性资金、并形成低成本的交易存款,在存款脱媒的时代为我行开辟新的高质量存款来源。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招行本年结算存款日均余额增长超过600亿元,充分说明创新型结算业务对低成本负债业务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催生了银行业变革的热潮。一贯以创新先锋姿态出现的招行此次依然先人一步,在业内率先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开放式、综合化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小企业E家。据记者了解,小企业E家旨在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客户经营和服务模式,目前已初具雏形。截至9月末,小企业E家注册会员逾45万户,客户交易规模井喷式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客户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左创宏向记者介绍,招行独创的这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确立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优势,而且在资本节约、批量获客、沉淀存款等方面已经发挥出积极作用,是招行打造轻型银行的一次有效实践。业内普遍认为,招行这一创新思路既充分发挥了银行在风险识别和管控方面的优势,又通过互联网创新实现社会公众间信息和资金的交互与流动,是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12.单位现金管理制度 篇十二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现金管理的最佳水平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数额。该指标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一方面现金属于非营利性资产,大量的留存会导致机会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现金是流动性的保证,留存太少会导致现金短缺成本及转换成本提高。同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现金留存量还关系到企业投资级别评定中杠杆评定的部分,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及融资成本。研究最佳现金持有量对企业经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场上关于集团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该问题针对不同的企业、策略、管理、目的,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该问题并无标准答案。为了能找到最适合集团的方式,此次课题进行了基础理论模型的研究,希望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结合的方式,寻找最适合集团的模型。通过调研,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大型企业有四大类的处理方式:
对此不做管理,以保有流动性为唯一目的;
根据经验和历史数据,做出大致估算,继而根据实际情况在进程中不断调整;
根据市场通用做法,选取一定的模型参考;
对标国际评级标准,根据企业希望达成的评级结果做出判断。
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贯彻同样的管理意图,管理学家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管理方式,但是一定有最适合集团现阶段策略的管理方式。本文根据集团目前的管理策略,给出达成既定目标的不同管理模式,分析不同方式的优略,给出最佳管理建议。
二、现金流量分析及模型论述
(一)现金持有量定义
本报告里所提到的现金持有量定义如下:
现金持有量=货币资金余额+现金等价物
其中,货币资金余额是指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在各家银行及财司的存款余额总额。现金等价物是指集团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企业现金持有量从策略性质上划分可以分为:经营性现金和策略性现金。经营性现金是指维持企业日常运转的最低现金持有量。策略性现金是集团根据战略部署囤积的有特殊目的的现金。策略性现金需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外部环境:国际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货币政策等;
银企关系:授信总额、透支额度、年度贷款提款率、利率优惠等;
内部因素:经营策略、投资需求、行业特征、自身特点、风险偏好等。
本文主要侧重推算经营性现金需求量,因这部分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量,策略性现金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二)现金流量分析
为了更好的测算现金持有量,本部分先将XX集团合并层面现金流做出分析。通过对2011年至2014年的现金流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营运资本规模过大
营运资本,简单来说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从广义上来说的,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金融资产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化,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XX集团,2013年销售收入为578亿,营运资本总量达411亿,营运资本周转率仅为1.4,意味着获得一元销售收入,需投入约0.7元营运资本。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上看,2013 年XX所有负债(股本及债务)总和为725亿,其中用于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本性投入的负债为314亿,占总负债的43%,用于营运资本的负债总额为411亿,占总负债的64%。换句话说,XX大部分的债务均用于日常营运性资金,仅有少部分被用于固定资产、股权投资等资本性投入。过高的营运资本意味着资产流转效率及资产变现速度下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以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营,导致了企业负债的上升。
2、现金循环周期过长
国际上衡量营运资本效率较为常用的指标是现金循环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也就是通称为CCC。现金循环周期是企业在经营中从付出现金到收到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现金循环周期的计算方法为:
现金循环周期=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预付账款周转天数- 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从上述公式可知,影响现金循环周期最主要的因素有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几个指标。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过去的12个月内,经营性现金总流入1013 亿,总流出958 亿,流入流出比为1.06,说明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比大于1,企业为正常运营状态。过去一年内,经营性现金流流入总量完全可覆盖经营性现金流出总量,但是在具体时点上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不可覆盖经营性现金流出,XX集团仍在时点上面临资金断裂的流动性风险。如果没有投资性现金流入,则XX集团需通过外部筹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造成外部负债增加。
从XX集团的2013年报表分析,营运资本中存货(169亿)及应收账款(91亿)占比最高,分别为24%及38%。以2013年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测算,2013年存货的周转次数为2.84,周转天数为127天。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6.32次,周转天数为57天,应付账款周转次数为3.99,周转天数为90天。因此,XX集团2013年现金循环周期=存货周转天数(127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7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90天)+预付账款周转天数(14 天)-预收账款周转天数(17 天)等于91 天。该指标意味XX集团从采购订单发出日起,需垫支91 天后才能取得销售回款。按照XX2013 年销售收入578 亿计算,XX集团经营活动垫支总额为122亿。2014 年上半年现金循环周期为118 天,此指标有恶化趋势。根据营运资本效率的敏感性分析,如果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周转天数缩短一天,则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规模将下降1.6亿元;同理存货、预付账款缩短一天或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一天,预计可释放资金规模1.34亿元。
3、自由现金流相对较弱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流量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自由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或者自由投资支配的最大现金额。
自由现金流= 留存现金流 – 资本性支出+ 资本利息所得
根据穆迪的企业评级方法,测算自由现金流2011年为9.4亿,2012年为1.87 亿,2013 年为-45.6 亿。由于XX从2011 年开始进入扩张时期,每年的资本性支出都大幅增加,但经营性留存现金流并未增加,所以自由现金流量留存很少,由于2013 年的资本性支出翻倍增加,自由现金流量于2013年达到-45.6亿。为维持企业持续性发展的资金,建议减少股利对外分配、加快应收账款资金回笼、加快存货周转率从而增加留存现金流量,并且减少资本性支出。当自由现金流量为负时,公司必须利用外部融资渠道补足运营资金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
4、现金流波动太大
XX集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及流出波动巨大,2012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期间,经营性现金流出月度均值是80.4 亿人民币,其范围区间为40 亿-160 亿,范围广,波动极大,每月经营性现金流出额非常不稳定,这带来管理及分析的难度和偏差性。有相关研究论文通过构建2724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大样本,证明了现金流波动性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特别当每提高1%的现金流波动率时将相应降低大约0.06%的公司价值。
(三)现金持有量测算
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学者们研究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角度各异,文献数量众多,本部分用现金燃尽率、评级机构对标和MO模型三种方法测算XX集团的现金持有量,并针对现金持有量的拆分再用BAT模型单独测算货币资金余额。
1、现金燃尽率
现金燃尽率(Cash Burn Rate)是假设企业完全没有任何现金流入时,企业所持现金量必须至少能维持一个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支出。
按照2012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期间,经营性现金流出月度均值是80.4亿人民币来测算,XX集团最低现金持有量为80.4 x 3 = 241亿人民币。现金燃尽率是一种较为简单、易计算的现金持有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现金管理较为保守的企业,对于处于扩张性公司不太适用。
2、评级机构对标方法论
国际大型企业普遍都参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的企业评级标准维持其投资评级。评级机构的企业评级标准里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财务风险分析,其中的财务指标即可以用来推算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对标S&P标普的企业信用评级方法论如表1。
根据对XX集团2012年至2013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标普评级财务风险指标对比,XX集团的业务风险状况为“尚可”/“满意”,财务风险状况则为“较高/ 进取”,杠杆比率较高,财务指标评级区间落在BB至BB-之间。
对标Moody’s穆迪的企业信用评级方法论如表2。
根据对XX集团2011年至2013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与穆迪重型制造业评级财务指标对比,XX集团财务指标评级区间落在Ba至B之间。
综上所述,对比标普和穆迪的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后,我们发现由于自由现金流太弱,严重影响总体财务指标的评级,并且由于XX集团2011 年财务报表数据较好,当2015 年重新评级使用2012 年至2014 年财务数据时,XX集团评级或将下降。如果XX集团要达到评级机构的投资级别评级(BBB以上),建议维持现金持有量在近三年平均债务的20%-35%之间。
按照2011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的财务数据,根据穆迪评级方法调整债务后,三年半平均债务是269.8亿,则现金持有量应维持在53.96亿至94.43亿之间,已包含存款保证金等监管资金。
3、Miller-Orr模型
MO模型是一个在考虑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不稳定情况下,来测算现金余额的模型,它假设每日现金净流量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可用来测算现金持有量。每日现金净流量可能低于或高于期望值,因此每日的现金净流量变化是随机的。它假设现金余额随机上下波动,平均变动是0,它利用一个上限和下限以及目标现金余额来进行,即允许现金余额在上限和下限之间随机变动,只要现金余额介于上限及下限之间,就不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该模型由于考虑了因持有现金而损失的机会成本,并放宽了现金库存模型中现金流量与现金收支完全可以预测的假设,使模型更加贴近现实。
(1)月度数据测算
由于集团合并报表只有月度的现金净流量数据,所以我们截取了集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共19 个月的样本数据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如下:
根据XX集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的月度现金净流量数据按照MO模型测算,从月度净现金流正态分布图可以测算出:
在75%的置信区间下,月度平均现金持有量为13亿;
在90%的置信区间下,月度平均现金持有量为25亿;
在95%的置信区间下,月度平均现金持有量为33亿;
在99%的置信区间下,月度平均现金持有量为47亿。
为避免流动性风险敞口过高,资金断裂风险过大,采用99%置信区间,建议集团月均现金持有量为47 亿,此数据已包含存款保证金等监管资金。如剔除特殊时点偶发性超大额资本性资金需求,则再次测算的结果为37亿。
(2)每日数据测算
为使测算结果更加精确,我们截取了集团内部财务公司2012 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每日现金净流量样本数据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如下。
根据财司2012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的每日现金净流量数据按照MO模型测算,从每日净现金流正态分布图可以测算出:
在75%的置信区间下,日均财司现金持有量为1.48亿;90%2.83
在90%的置信区间下,日均财司现金持有量为2.83亿;
在95%的置信区间下,日均财司现金持有量为3.64亿;
在99%的置信区间下,日均财司现金持有量为5.15亿。
为避免流动性风险敞口过高,采用99%的置信区间,则日均财司现金持有量为5.15亿,此数据未包含存款保证金。我们以财司最大放贷规模50亿测算,14.5% X 50 亿= 7.25亿为财司存款保证金上限。再加上未被归集入资金池的资金25亿,则5.15 + 7.25 +25 = 37.4 亿。
(四)货币资金余额测算
在测算现金持有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使用BAT模型测算货币资金余额。
BAT模型
BAT现金库存模型是一个基于成本优化原则建立的理论模型。模型假设条件是:一是企业所用现金稳定并可预测;二是经营性现金流量稳定可预测;三是现金的净流量及对现金的需求十分稳定。BAT将现金视为一种特殊的存货,其成本可分为两类:每次筹措资金发生的转换成本和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为持有现金所放弃的报酬,通常为有价证券的利息,它与现金持有量为正比。转换成本即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的固定成本,通常为经纪人费用等,它与交易次数有关与持有现金量无关。
假设总成本为TC,转换成本为b,特定时间内现金需求为T,货币资金余额为N,短期有价证券利息率为i,则有:
关于N求导并令其等于0,则可导出:
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XX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出额均值为80.4亿人民币(T)。转换成本假设为目前银行最低的理财利率为4%(b)。假设集团人民币平均融资成本为X%,美金平均融资成本为Y%,短期有价证券利息率为X% x权重+ Y% x权重= Z%(i),据此可以出推算货币资金余额。
BAT模型可能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法,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在于假设现金流量是稳定和固定的,这在企业实际运营中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测算出的数据并不准确。该数据只能表示企业在满足上面三个假设条件下,最低可持有的货币资金余额包含监管资金为25亿。(因融资成本属于保密信息,因此不在本文中推导测算过程)
(五)现金持有量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现金持有量测算结果如表5。
如XX集团的目标是成为世界500 强企业以及成为评级机构投资级别(BBB以上)的企业,采用评级机构对标的方法较为适用XX集团的发展战略。根据评级机构达到投资级别的企业财务指标标准,建议现金持有量维持在近三年的平均债务的20%-35%之间,以2011年1月至2014 年7 月的债务测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月均应维持在53.96 亿至94.43 亿之间。如XX集团暂时无国际评级需求,为提升运营效率,则以MO模型为基础的37 亿现金持有量可作为管理依据。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风险偏好较为激进,可采用BAT模型测算结果进一步细分货币资金余额及现金等价物,根据以上测算,货币资金月均余额可最低保留至25 亿;其余的资金可通过购买现金等价物持有,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
现金持有量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应至少每半年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测算和调整该数值;如可使用预算数值代替历史数据,则结果将更具参考价值。
为控制现金持有量在37 亿(已包含存款保证金等监管资金),货币资金余额控制在25亿,XX集团需至少满足以下五个前提条件:
现金制度:货币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现金计划:有准确的资金计划。99%
现金备付:因所测算数据均取99%置信率,所以仍需要银行承诺的随借随还透支额度;
现金资质:具有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金的金融牌照或者拥有通过资本市场或银行获得融资的渠道;
现金系统:具有可实时监控所有XX集团账户资金的现金管理系统。
三、企业集团现金管理模式的比较
结合集团货币资金管控的要求,以下将对纵向及横向不同的主要现金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各模式的优劣势提供建议。
(一)纵向:单层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与双层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比较
如表6。
因此,我们认为,单层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在管理效率、管理成本、决策速度、统筹管理等方面较双层管理模式为优,建议采用单层集中管理模式。
(让他)横向:单层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中,“财务公司+集团资金往来”、“财务公司+实体现金池”及“单一现金池”的比较
如表7。
(以上数据涉及保密信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应各自根据实际情况测算该部分数据)
不同的企业在发展阶段有各自的管理诉求,应综合考虑财务公司监管政策、集团资产负债率、外部现金池产品、税务政策等因素,选择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13.营业网点现金管理制度 篇十三
一、为了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保证各营业网点的资金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营业网点可在财务部以借款形式长期储备一定数额的零币及现金以备找零
和退卡。
三、营业网点须设专人分管钱款、卡片及票据,并全部作以详细出入库记录及交
接班记录,须每日对帐,定期盘点。
四、因营业网点每日涉及现金较多,各网点工作人员应首先加强真假币种的辨别
能力,杜绝收授假币,及严重残损人民币;如不慎收授假币或银行拒收的残损人民币,由相关责任人全额赔付。
五、收付现金要细心,清点要准确,暂时库存现金要按指定专用保险柜存放,严
禁挪用现金,不得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得存放与营业无关的其他现金。
六、营业网点收授的所有现金、支票须于财务部及时对帐,做到日清日结,在规
定的时间全部存入指定的银行帐户,严禁将公款作为储蓄款私人存储。
七、每日下午5:00以前必须将当日收到的所有现金、支票存入指定银行帐户;
次日上午9:30前须将前一日营业终了收到的所有钱款存入指定专户,并将存款凭据转交财务部。如遇特殊天气,可适当的调整时间提前或延后存款,并把资金状况及时向财务部做出反馈。
八、到银行存款,超过10000元以上必须二人以上办理,为了人身安全,要高度
警惕周围存款环境。
九、如发现库存卡片或现金短缺,要及时向财务部反馈,并迅速查找原因,视情
节严重,对相关责任人及负责人作以罚款及赔付。
十、营业网点所有工作人员须严格按照此管理制度执行,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出
严肃处理。
十一、本制度自签发之日起执行。
xx公司
14.公司现金收支管理制度 篇十四
第一条 本管理办法所指的收入金额,是指由财务部汇入各单位银行账户内的金额,支出金额则仅指各单位的费用,各单位应行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可控制费用与不可控制费用,均应自财务部汇入之金额中支付。
第二条 各单位的可控制费用统一于每月月底前由财务部就下月份各单位的费用概算一次(必要时得分次)汇入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内备支。
第三条 各单位的收入款项除财务部汇入的款项外,一律不得自行挪用单位内收回的应收账款(包括现金及支票),其收回的应收账款,应依账款管理办法的规定,悉数寄回总公司财务部。
第四条 现金收支旬报表的填写应一次复写两联,第一联于每旬第1日(即每月1日、11日、21日)中午以前就上旬收支逐项编制妥,连同费用科目的正式收据或凭单呈单位主管签核后以限时转送寄送财务部;第二联由各单位自行汇订成册作为费用明细账,并凭此于月底当天填制“费用预算分析表”。
第五条 现金收支旬报表中的编号系指费用的笔项而言,采用每月一次连系编号方式,月内的每月编号应相互衔接并连续编至当月月底止,次月1日再行重新编号。
第六条 现金收支旬报表上科目栏中类别的填写,系指依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其分属类别,分别以“营”或“服”或“管”等字表示,其性质的区分如下:
1.营业费用:凡属营业人员(包括营业主任及外务人员)所发生费用;
2.服务费用:凡属服务人员(包括服务主任及服务人员)所发生的费用;
3.管理费用:凡营业费用及服务费用外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第七条 现金收支旬报表上科目栏中的“名称”系指各项费用的科目名称,其明细如下:
1.营业费用:即营业人员(包括营业主任及外务员)所发生的下列诸费用:
(1)汽车诸费:营业人员汽油、机油、过桥费、寄车费等;
(2)旅费:营业人员计程车资及营业员因业务之需所付的差旅费;
(3)公共关系:营业人员因业务上应酬所需支付者;
(4)薪工津贴:营业人员薪资(包括本薪、机车津贴、交际津贴、成交奖金、各项加给及值班费用);
(5)坏账:账款尾数无法收回,或倒账公司损失。
2.服务费用:即服务人员(包括服务主任及服务员)所发生下列诸费用:
(1)汽车诸费:服务人员所支之汽油、机油、过桥费、寄车费等;
(2)旅费:服务人员所支之计程车资及服务人员因服务的需要所支的.差旅费;
(3)公共关系:服务人员因服务上的需要所支的交际费;
(4)薪工津贴:服务全体同仁的薪资(包括本薪、机车津贴、绩效奖金、加给及值班费等);
(5)坏账:账款尾数无法收回者。
3.管理费用:凡营业费用及服务费用外所发生的费用:
(1)汽车诸费:营业人员及服务人员外所支付的汽油、机油费;
(2)旅费:营业人员及服务人员外所支付的车费或出差旅费;
(3)运费:装载货物所支付的费用;
(4)文具用品:日常所用的文具纸张等;
(5)清洁费用:清洁公司所支的费用;
(6)邮票:邮寄函件及包裹的邮资及购邮票等;
(7)电话费:业务上的长途电话及市区电话;
(8)电报费:业务上的需要而拍的电报;
(9)电力费:用电所支付的费用;
(10)自来水费:用自来水所支付的费用;
(11)修理费:汽车修理及保养等;
(12)人事广告费:刊登招员启事等;
(13)报章杂志:订阅报章杂志所支付的费用;
(14)固定薪资:营业人员及服务人员外的薪资;
(15)公共关系:营业人员及服务人员外所支付的交际费;
(16)租金支出:房屋的租金;
(17)税捐:支付营业印花税;
(18)其他变动费用:凡未能列入该分类科目的费用,
第八条 上述所列项目,会计员应按其性质区分(即营业费用、服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妥予分类报支,不得相互混淆。
第九条 各单位与总公司间如有代收或代支事项发生时一律以“内部联络函”联系之,其作业规定如下:
1.各单位代总公司或其他分公司收款时应于收款的当日以“内部联络函”述明代何单位收款,代收现金应先换购汇票,若代收票据须注明代收票据内容,并连同票据一起寄送总公司财务部,由财务部负责通知被代收单位入账的同时将入账情形回复代收单位。
2.总公司代分公司收款时,应于收款的当月,由财务部以“内部联络函”述明代收款项内容,若为票据应注明票据内容,通知被代收单位,款项则暂代留存,被代收单位于接获财务部的通知时,应即于当天的“收款及成交奖金明细表”上加入该笔账款,增加其收款总额,并将入账情形回复财务部。
3.各单位代总公司支付款项时(如押标金、权限内购入的生产器具及服务部汽油或单价在100元以上的工具、油墨等)不得记入现金收支旬报表,惟应另行备忘登记,应于每旬寄送“现金收支旬报表”时另以内部往来联络函将所代支的款项明细及总额述明后连同单据一并寄送总公司财务部,由财务部凭以汇入该笔款项。若为紧急代支事项必须立即处理时,除以电话通知财务部电汇处理外,仍应填具“内部往来联络函”述明以资凭证。
4.总公司代各单位支付费用款项时,(如预付房租等)应由财务部于每月25日前以联络函通知被代支单位依虚收虚付方式在其“现金收支旬报表”上的“收入金额”栏内径行加入该笔款项。同时在“支付金额”栏内,直按登入该笔费用款项以增加账面的收入金额与费用金额。
第十条 各单位全体员工的借支总额在3.1万元以内者得经单位主管核准后由首存现金中先行借支,并限于每月10日发薪时一次扣回,其借支总额超过3.1万元者,应依权责划分逐笔专案报备核准后始得由财务部汇寄支付。
第十一条 每月月底当天,各单位会计员应凭留存之当月份该单位“现金收支旬报表”,依费用类别分别统计其当月份各项费用的总额,详填于“费用预算分析表”中呈单位主管就可控制费用中的各项费用,并对其实际与预算的差异详加分析。
第十二条 “费用预算分析表”一式两联,各单位应于每月3日前将此表(两联一起)连同“直线单位经营绩效评核表”一并寄送总公司业务部,由业务部据以查核与“直线单位绩效评核表”所填的费用数字无误后,即转送财务部复核并呈具所属副总经理填具总评后第一联由财务部留存,据以分析全公司费用差异,第二联寄回各单位存查。
第十三条 “费用预算分析表”上的费用率系指当月份的费用与营业额的百分比,“本月费用预算”一栏之计算公式如下:
(1)本月“营业费用”预算=上月营业费用×(1±本月营业收入成长率);
(2)本月“服务费用”预算=上月服务费用×(1±本月服务收入成长率);
(3)本月“管理费用”预算=上月管理费用×(1±本月营业及服务总收入成长率) ×20%)。
【单位现金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现金盘点报告制度08-09
银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07-07
银行现金中心管理办法06-11
区块链与集团现金管理08-19
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规定09-30
现金业务管理风险分析报告07-30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08-17
柜员岗位系列课程--现金管理业务课后测试10-17
现金出纳机具报告07-04
现金会计每日工作汇报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