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散文集

2024-06-18

梁实秋的散文集(精选14篇)

1.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一

读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梁实秋散文集节选,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辟如。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笃志性理,据说其坐下著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自小老师便讲着勤奋的的重要,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那时确是比较勤奋的,每个小孩为了老师的几句夸奖,几朵小红花就会高兴地蹦蹦跳跳。后来,初中了,老师没有小红花了,只剩下夸奖,倒也算是勤奋,每天按时上下课,交作业,只是偶尔偷个懒,打个小炒,倒也算是勤,起码“奋”是丢了,“勤”还在。过了四年高中了,老师不仅没有小红花,连夸奖也是少的可怜。这下好,就像大家常说的“勤奋”的小人,最终被身体里的那个“懒惰”小人打败了,再也看不见他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勤奋”小人死了,而是麻木了,每天呆呆地做题、做题、做题…再后来,大学了,发现不仅没有小红花,夸奖,就连老师也没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直以来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是勤奋本身而是外来的刺激,连激励自己都是时断时续,更不用说像曹瑞那样努力奋进。勤为人上人,苦古今了。

关于爱情还是先生的。先生关于爱情在里记录了里的一段话“在一个饿人面前,放下孤单的一盘食物,他会集中全部食欲,绝不辜负这一盘食物;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给他一整桌法国厨师为他安排的筵席,他也许能从整桌筵席得到一样多的享乐,但是每一项食物,在他的关切与记忆中,仅仅是极微小的一部分。”先生说:“独爱一菜远胜于大吃筵席。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情有独钟。”

正如有人所说,一生爱一人并不是丢脸的事情。丢脸的是,你自认为爱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是你真正爱的。遇到对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能一辈子对那个爱的人不离不弃,彼此相守相依,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没有亲情、友情,同堂也不能没有爱情。,只取一瓢。人生一世,若得一知己,、相濡以沫,便是再大的困难也可迎刃而解。“好的爱情,是透过爱让你更爱这个世界;而不好的爱情,是透过爱你与这个世界对立”,这人的一番话让人彻醒。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已让我明白天下的好,我又何不慷慨地让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明白,“除却不是云”是因为之云已让天下人知晓这漫天白云的曼妙?

先生与妻子的伉俪情深让人感动,让我忽然觉得,成功有时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两个人的执着。于爱、于名、于利、于情,先生是真洒脱。真实的人都是血肉之躯,正如真实的先生也会嬉骂如孩童。尤其是先生讲的那一段关于骂人的技巧真让我觉得先生是那么可爱。他是一个智者却又像一个孩子,一个可爱、可敬的老人。

书与知识能让一个人成长,即使如此,能遇到一个像先生这样可爱又可敬的智者也是少有的事。男的先生的文章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不矫情做作,先生真是值得敬佩的人。

2.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二

一、因家教与翻译结缘, 翻译作品不断涌现

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余杭, 1903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他的父亲酷爱读书, 嗜书如命, 到处搜集书籍以至于书房内各个角落都摆满了轴卷和图书。他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耳濡目染, 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外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可贵的是梁实秋先生的父亲还略懂英文又严于子女, 因而梁实秋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了扎实的国文基础, 并与英文结下了不解之缘。1912年梁实秋先生入公立第三小学。在小学时当老师问他“Is he of us?”是什么意思时, 梁实秋反应灵敏脱口而出那句话的意思是:“他是不是属于我们这辈人呢?”老师听到他准确无误的回答, 在大为吃惊的同时也非常赏识地认为梁实秋孺子可教。而实际情况是在梁实秋上小学之前他父亲已经教过他很多使他了解国外文化了, 这为梁实秋以后辉煌的翻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夏天, 梁实秋先生自己志愿报考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想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后来他非常有幸被录取, 开始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值得庆幸的是, 清华学校拥有大量的外籍教师以及像林语堂那样很有英文造诣高深的专家教授。梁实秋每天都处于这样的英文环境熏陶中, 这漫长的八年学生生涯为梁实秋先生奠定了坚实的英文基础。20世纪20年代梁实秋先生还与顾毓秀、张忠绂等同学初显身手, 一起合作翻译了《短篇小说作法》, 这是梁实秋先生的第一个翻译作品, 也算处女之作, 标志着梁实秋先生开始踏上了自己的翻译之路。1923年8月梁实秋完成了清华学业后开始了留美生涯。在通往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船上梁实秋还翻译了C.Rossetti的《约翰, 我对不起你》这本书, 这还都属于梁实秋先生的初期作品。1924年夏天, 梁实秋先生在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圆满完成学业后, 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学院开始攻读欧文·白碧德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此外, 在哈佛大学研究期间梁实秋先生的一些戏曲演出获得当地人们的高度认可, 特别是《基督教箴言报》还专门刊发文章予以重点报道梁实秋先生的事迹。

1926年8月, 梁实秋先生从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回国, 被南京东南大学聘任为老师,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 梁实秋先生总是利用下班时间及周末等闲暇时间进行着翻译方面的准备工作, 翻译作品不断涌出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 开启了梁实秋先生辉煌的翻译生涯。

二、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

在青岛大学执教期间, 梁实秋先生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准备工作。梁实秋先生曾经回忆说, 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胡适先生的倡导下, 当时倡议由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叶公超以及陈通伯 (即陈西滢) 五人组成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委员会, 闻一多先生为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委员会主任, 并提议由徐志摩与闻一多翻译韵文体, 陈通伯和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散文体。原打算利用五年来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这一艰巨翻译工作, 但世事难料由于各种出乎意料的原因最后只剩下梁先生一个人孤独地承担这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事实上梁实秋先生由于擅长撰写小说散文, 后来翻译出来的作品也确确实实体现出了散文的风格。因而这样说来青岛四年 (1930—1934) 对梁实秋先生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四年。在这四年期间梁实秋先生除了上完每周12小时的课之外, 剩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上。

经过多年的艰辛付出, 在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 上海商务印书馆相继出版梁实秋先生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八个作品, 在成功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威尼斯商人》、《马克白》等八个作品之后, 1939年9月梁实秋先生又翻译了《第十二夜》并于香港出版, 这些都是梁实秋先生孜孜以求完成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工作的初步成果。

20世纪30年代初期, 梁实秋先生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来到重庆任教育部特约编辑兼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 并兼任编译委员会主任。在梁实秋先生出任编译委员会主任期间, 梁实秋先生和他的同事一道非常勤恳吃苦耐劳。特别是在翻译方面, 尽管在当时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都极度困乏的情况下, 梁实秋先生还是艰难地保证了编译委员会做了许多颇有建树的事情。因为在青岛时有很多闲暇时间和较多的史料和数据资料可供查看, 本来梁实秋先生打算每年翻译出两本莎士比亚作品, 然而在重庆这段艰难岁月里, 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参考书予以查阅, 没有办法很不情愿地只有翻译出《亨利四世下篇》这一本书。值得一提的是, 梁实秋先生一次在北碚友人方令孺那喝茶聊天的时候偶然发现方令孺书架上有一本Emily Bronte的《Wuthering Heights》, 非常高兴十分振奋, 全部读完之后于当晚在微弱的煤油灯照明之下一点一滴地高效率地把《Wuthering Heights》翻译出来了, 并取名为《咆哮山庄》。

可以说梁实秋先生锲而不舍地完成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泪水。至1967年, 梁实秋先生最终完成了莎士比亚作品近40部剧作的翻译工作, 并由远东图书馆出版发行。

三、梁实秋先生在翻译领域的成就

1987年底, 我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因病在台湾不幸谢世。梁实秋先生的谢世不仅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一巨大损失, 而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梁实秋先生在翻译方面所创造的成就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

1. 选材要经典。

在翻译选材方面梁实秋先生强调翻译的选材要有理性指导。梁实秋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中就说, 假若翻译者对于自己所翻译的外国作品不采取理性的研究态度, 其选择的方式就不是有纪律的和有目的的, 反过来而是任性纵情凡投其所好者翻译, 结果是一不留神就把国外第三四流的作品翻译至中国, 还常常视为至宝加以模仿学习贻害无穷。那一流的作品和三四流的作品的区别是什么?梁实秋先生衡量选择的标准是作品应该是属于经典的著作, 要能够反映折射出永久的人性。梁实秋先生在翻译选材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经历30多个春秋 (1930—1967) 独自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莎士比亚的作品无疑是完全符合梁实秋先生的选材标准的。梁实秋先生选择莎士比亚的作品来翻译,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实秋先生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折射出了永恒的人性。梁实秋先生在以后的作品中多次谈到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认识, 认为《莎士比亚全集》是一部超越空间与时代的博大精深的伟大著作, 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呼吸。而《莎士比亚全集》反映的永久性是来自莎士比亚的对于人性的忠实的描写。

2. 翻译严谨求实。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工作也要求非常严谨, 常常遵循着去伪存真求全求实的负责精神, 不故意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而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 能较完整地保留原著或原文的意思, 尽力做到存真求实的目的。梁实秋先生能够为了做到存真求实的效果, 开始从四面八方各个渠道各个角度搜集整理所有涉及莎士比亚先生的诗集及作品, 特别是在选择自己要翻译的原始版本上坚持“严谨求实”的原则经过耐心细致的对比筛选, 最终确定了没有一点删减的原原本本的牛津版本作为自己翻译工作的原稿。而在具体翻译工作过程中, 梁实秋先生对涉及莎士比亚先生的书籍文字及各家文字注释都进行了仔细研读, 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出了丰厚的原始材料。而在怎样把握翻译观念的问题上, 梁实秋先生更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地认为是否能引导读者对原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衡量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到位与否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事实上梁实秋先生的翻译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标点符号及节奏, 同时在对外国人名或地名的翻译时, 梁实秋先生不主张将外国人名压缩或缩短, 原则上还采用最基础的音译方式来处理。梁实秋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 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用了大量的注释与序跋进行阐释原文的意思。这种严谨求实的翻译精神对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在他一生中不仅文学作品著作等身, 其翻译活动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值得进一步去探究梁先生对西方文学翻译的贡献。

关键词:梁实秋,翻译,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2]严小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5) .

[3]李娟.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 2010 (1) .

3.梁实秋的最后时光 篇三

1987年11月1日,这是梁实秋在家中度过的最后一天,然而事先却毫无征兆。晚上11点,梁实秋突感心脏不适,妻子韩菁清有事不在家,实秋急忙拿起电话,拨通了刚从大陆来台北居住的儿子梁文骐:“快来,我心脏不舒服。”待梁文骐匆匆赶到,梁实秋已无法说话,梁文骐来台北时间不长,对这里的情况很生疏,不知该送哪儿抢救,慌乱中写了一字条问父亲:“哪儿可找到医院?”幸好这时韩菁清赶回家来,立即拨通了急救电话,用救护车把梁实秋送进了台北中心诊所,由一位姓黄的医师负责治疗。根据医生当时诊断的情况来看,危险性不是很大,住院大约一、两周便可回家疗养了,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翌日,梁实秋的忘年交、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丘彦明到梁府探望,见实秋家的木门依旧像往常一样开着,却不见了梁实秋的踪影。丘彦明正纳闷,韩菁清出来告诉她梁实秋已被送往医院抢救,随即两人便一起去了诊所。

请求会诊遭拒

一见面,梁实秋就流下了眼泪:“彦明,我要写给你的文章已经想好了,全在脑子里了,可是来不及写了。”这是指10月30日晚上他们在一起吃饭时,梁实秋答应给即将到比利时去的邱彦明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送丘彦明往比利时去》。丘彦明忙劝他不要胡思乱想,韩菁清为了调节当时的气氛,还拿出当天的报纸告诉梁实秋,丘彦明获得了当年的“金鼎奖”。但韩菁清的手段并没有奏效,实秋苦笑着说:“彦明得了金鼎奖,我得心脏奖。”随即他拉着韩菁清的手凄凉地说:“菁清,我对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梁实秋与韩菁清相差近30岁,1974年11月27日两人在台北一见倾心,一场真诚而浪漫的忘年之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念及于此,韩菁清已是满脸泪水。

看到这种情况,丘彦明连忙打电话找来几位可以信赖的好友和在台大医院工作的弟弟,他们听完情况后,立即要求值班医生找另一位同诊所的医师就梁先生的病情再会个诊,但值班医生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这使梁实秋失去了最后也是唯一的一次抢救机会。

绝笔是求生的呼号

11月3日凌晨,梁实秋开始出汗睡眠不安,医生诊断后认为是缺氧所致,就给了他一个小型氧气面罩,大概是供氧不足,梁实秋依然很难受,又换了一个大型面罩才稍有好转。6点50分,护士来量脉搏血压,梁实秋睁开眼睛,看看丘彦明,指了指氧气罩,举了举大拇指又睡了过去。7点20分,梁实秋突然痛苦地扭动起来,他打了个手势,丘彦明忙拿过纸和笔让梁实秋写字,但丘和身边的几个人怎么也认不出他写的是什么,最后他窒息得受不了,双手掀开面罩大叫起来,声音凄厉。

丘彦明在《今我往矣,雨雪霏霏——记梁实秋教授最后的医院生涯》中记述了这令人难过的一幕:“7时20分,梁先生突然不安地动起来,文骐大哥和我立即趋前,他比了个手势,我们马上递上纸笔,他写了字,我们怎么也看不懂,梁大哥说,好像是‘救我’,可实在不懂他的意思,问他又说不出来,终于他扭动得受不了,双手把氧气罩提高大叫:‘大量的氧气,我要大量的氧气!’忙呼了医生、护士来,他们说氧气已是最大极限,可是梁先生仍狂喊:‘我要死了!’‘给我大量的氧!’声音凄惨,闻之不忍。梁大哥大嚷:‘你们没更大的氧气设备吗?’医生一看情形不对,立刻开始搬来急救的设备和更大的氧气筒,并忙着准备调换床位(从A床换到B床)才能使用更大的氧气设备。一切在急乱之中,护士四五个,医生两三个,忙进忙出,这边小氧气管摘掉,立刻推到另一床位置要接大氧气筒,就在这时,梁先生心脏停跳了,时间是7时30分,立刻电击,又恢复心律,并做了人工呼吸,这时梁太太接到电话赶来,40分再次电击,45分第三次电击,任什么也挽救不回来了。梁先生永远离开了。”梁实秋幼女梁文蔷在谈及这段往事时说:“爸爸的手一生中写了不知几万万字,没想到,留在人间最后字迹竟是求生的呼号,每念及此,肝肠寸断。”

4.梁实秋的散文有哪些 篇四

秋风一叶

秋风吹落了树上叶子,天渐渐的凉了。病房里住着一位很重的病人,他对生命报以无望但他很乐观。他每天看着窗外树上,被风吹完仅剩下的一片叶子,他希望寄托在这片叶子上,他想如果这片叶子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那叶子的离去是风在苦苦的追求着,还是树难以无法挽留住?当一切一切的过去,人生还得继续,然而一旦人心在留,那就是希望美好的追求啊。

一天两天,秋天过去树上叶子没落,他内心对生命很有希望。冬天来了,一天两天,冬天过去树上的叶子还在,他对生命报有更大的希望。春天来了树上开满了树叶那片孤叶也被满树的绿色而掩盖了。他看到春色的大地,对生命的希望是无比的信心百倍。

原来人们发现他的希望后,为了他能快乐的活着就偷偷在树上做了一片假树叶。这真是一个伟大而又美丽的善意欺骗啊,人往往都有希望,那怕是空渺的但也是一个美好的寄托。帮助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人行好事莫问前程。我送你幸福心中留有快乐,我送你玫瑰手中留有余香。人在生活中往往要有善意谎言和美丽的欺骗啊。

鹰的对话

山岩上,一只老鹰带着一群小鹰,咋咋的叫个不停。一位通鸟语的牧羊人恰好路经其地,听得老鹰是在教导小鹰如何猎食人肉。其谈话是一问一答,大略如下:

——“我的孩子们,你们将不再那么需要我的指导了,因为你们已经看到我的实际表演,从农庄抓家禽,在小树丛中抓小野兔,牧场上抓小羔羊。但是你们应还记得那更可口的美味,我常以人肉供你们大嚼。”

——“人肉当然是最好吃。你为什么不用你的爪子带回一个人到鹰巢里来呢?”

——“他的身体太大了。我们找到一个人的时候,只能撕下他一块肉,把骨头留在地上。”

——“人既如此之大,你又怎样杀死他的呢?你怕狼,你怕熊,你怎能有超过人的力量呢?人难道比一只羊还更可欺么?”

——“我们没有人的力量,也没有人那样的狡诈。我们难得吃一回人肉,如果大自然没有注定把人送给我们来享受。人具有凶猛的性格,比任何动物都凶猛。两族人往往遭遇,呼声震天,火焰弥空。你们听到声音火光起自地上,赶快飞向前去,因为人类一定是正在互相残杀;你们会看见地面上血流成渠尸横遍野,许多尸骸都是肢体不全,很便于我们食用。”

——“人把对方杀死,为什么不吃掉他呢?一条狼杀死一只羊,他在饱啖羊肉以前不会准许兀鹰来触动它的。人不是另一种狼么?”

——“人乃是唯一的一种动物,杀而不吃。这种特性使得他成了我们的大恩人。”

——“人把人肉送到我们跟前,我们就不费心力自己行猎了。”

——“人有时候很长久的安安静静的留在洞里。你们若是看到大堆人聚在一起,像一队鹳似的,你们可以断定他们是要行猎了,你们不久即可大餐人肉。”

——“但是我想知道他们互相残杀,其故安在。”

——“这是我们不能解答的一个问题了。我曾请教过一只老鹰,他年年饱餐人的脏腑,他的见解是,人只是表面上过动物生活,实则只是能动的植物。人爱莫名其妙的互相厮杀,一直到僵挺不动让鹰来啄。或以为这些恶作剧的东西大概是有点什么计划,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人之中,好像有一个在发号施令,又好像是格外的以大屠杀为乐。他凭什么能这样的高高在上,我们不知道;他很少时候是最大的或跑得最快的一个,但是从他的热心与勤奋来看,他比别人对于兀鹰更为友善。”

这当然是一段寓言。作者是谁,恐怕不是我们所容易猜到的。是古代的一位寓言作家么?当然不是。在古代,战争是光荣事业,领导战争的是英雄。是十八世纪讽刺文学大家绥夫特么?有一点像,但是绥夫特的集子里没有这样的一篇。这段寓言的作者是我们所习知的约翰孙博士,是他所写的《闲谈》(TheIdler)第二十二期。《闲谈》是《世界纪事》周刊上的一个专栏,第二十二期刊于一七五八年九月九日。《闲谈》共有一百零四篇,于一七六一年及六七年两度刊有合订本,但是这第二十二期都被删去了。为什么约翰孙要删去这一篇,我们不知道,这一篇讽刺的意味是很深刻的。

好斗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是有组织的战争不能算是本能,那是有计划的预谋的团体行动。兀鹰只知道吃人肉,不知道人类为什么要自相残杀。战争的起源是掠夺,掠夺食粮,掠夺土地,掠夺金钱,掠夺一切物资。所以战争不是光荣的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做出的最蠢的事。除了抵抗侵略抵抗强权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不得已而推动的战争之外,一切战争都是该受诅咒的。大多数的人不愿意战争,只有那些思想和情绪不正常的邪恶的所谓领袖人物,才处心积虑的在一些好听的藉口之下制造战争。约翰孙在合订本里删除了这一篇讽刺文章,也许是怕开罪于巨室吧?

猫的故事

猫很乖,喜欢偎傍着人;有时候又爱蹭人的腿,闻人的脚。唯有冬尽春来的时候,猫叫春的声音颇不悦耳。呜呜的一声一声的吼,然后突然的哇咬之声大作,唏哩哗喇的,铿天地而动神祇。这时候你休想安睡。所以有人不惜昏夜起床持大竹竿而追逐之。祖传有一位和尚作过这样的一首诗!“猫叫春来猫叫春,听他愈叫愈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这位师父富同情心,想来不至于抡大竹竿子去赶猫。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罗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数日。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的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鼎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叨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胯院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的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

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5.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 篇五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

前几日,从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借得好书一本—《梁实秋散文集》。读后,真有“绕梁之音,三日不绝”之感。他的古文底子深厚,博览群书,常从古文中引经论据如信手拈来,读罢却是通俗易懂,如同三五知己灯下谈话,看似稀疏平常,去蕴涵着人生的哲学,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梁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闲适小品”闻名于世,我尤其爱看他的“随想篇”中的文章,题目很简练,通常都是两个字,例如“雅舌”、“女人”、“男人”、“衣裳”、“饮酒”等等,包罗万象,说的都是些身边的`人或事,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今天看来,依然觉得趣味横生.从中还了解很多名词其实都由来以久了,例如“代沟”,梁先生就写的非常详细,博古论今。代沟虽是翻译过来的新名词,但是我们古而有之了,《尚书·远逸》中就记载了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再例如“女人”,他刻画的简直就是入木三分了,例如女人爱说谎,“若是能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的小小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分。”很多人都陪女人买过衣服,她口中念念有词,或是式样不好,或是衣料太差,批评的一文不值,究其原因,无非是价格太贵了而已,所以女人善于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常归于不喜欢。哈哈,真可谓精辟。还如他描写的女人的嘴,说“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等到长大以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他还归纳了两种类型,“长舌”型和“喷壶嘴”型.他在文章中虽都是论些小事,但却把一些陋习批评的体无完肤,看后甚感快意。他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中也写道,“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文章讲究气势的宽阔、意思的深入,长短并无关系.…所以文章过长过的短,不以字数计,应以起内容之需要为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诵,吟得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使我顿时矛塞顿开,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仿佛都找到了答案。我之叙述惟恐不尽,使看者不解,现在看来,可能废话也有不少。我素有摘抄的习惯,常把一些觉得甚好的描写、叙述记于抄本中,可读梁先生的散文,觉得字字如珠玑,无一处经不起推敲,让我无从下手.他的散文通篇看似随意而为,与小处却见大家风范,他的描写惟妙惟肖,他的叙述平淡、朴实,正如同他所说的“绚烂之极归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也不是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他如是说,也如是这样做的。读一本好书,如交一位良师,受益终生。

6.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六

说起玉华台,这个馆子来头不小,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厨子出来经营掌勺。他的手艺高强,名作很多,所做的汤包,是故都的独门绝活。

包子算得什么,何地无之?但是风味各有不同。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所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个,但是每个都包得俏式,小蒸笼里垫着松针(可惜松针时常是用得太久了一些),有卖相。名为汤包,实际上包子里面并没有多少汤汁,倒是外附一碗清汤,表面上浮着六条八条的蛋皮丝,有人把包子丢在汤里再吃,成为名副其实的汤包了。这种小汤包馅子固然不恶,妙处却在包子皮,半发半不发,薄厚适度,制作上颇有技巧。台北也有人仿制上海式的汤包,得其仿佛,已经很难得了。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般汤什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 得住气,不动声色。堂棺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含着一汪子汤。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榴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没有经验的人,看着笼里的包子,又怕烫手,又怕弄破包子皮,犹犹豫豫,结果大概是皮破汤流,一塌糊涂。有时候堂棺代为抓取。其实吃这种包子,其乐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间。包子皮是烫面的,比烫面饺的面还要稍硬一点,否则包不住汤。那汤原是肉汁冻子,打进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结成为包子馅。汤里面可以看得见一些碎肉渣子。这样的汤味道不会太好。我不大懂,要喝汤为什么一定要灌在包子里然后再喝。

看《雅舍谈吃》读懂梁实秋

所谓雅舍在重庆的北碚,据作者萧宜在《与赵清阁谈文史往事》一文中说,赵清阁女士回忆当年她住北碚与雅舍比邻。1940年梁实秋同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重庆郊区由青木关通向北碚市区一条公路北侧的土坡上购置一处平顶灰房,(今北碚梨园村47--51号为雅舍旧址)。当年因为这里没有门牌,通邮不便,梁实秋便以龚业雅之名命名其为‘雅舍’。并做了一块木牌插在路边。梁实秋先生在他的《雅舍小品》序中说他的雅舍是竹篾抹泥做墙,沿山坡高低建的棚屋,里外两间由高向低,发挥想象吧,好似现在的跃层。梁实秋在此雅舍住了七年(1939--1946),恰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在此完成了《雅舍小品》。梁实秋说:并非某些人之所误以为是自命风雅。其实如果我没看他的书,也是这样认为的。

《雅舍谈吃》里,篇篇美文,怀古,论今,忆旧。所忆小吃大餐,美轮美奂。大多出自老北京,来自故土,拳拳爱国心,窥一斑而见全貌。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按照老先生文字的描述,能做出一道菜品来,很是快活。比如《醋溜鱼》一篇,我按照老先生的指教总结出做法,记在卡片上:西湖醋鱼,选青鱼或草鱼,长不过尺,半斤大小。1先用开水煮,熟即起锅。2调汁,醋酱油少许,姜末少许。3汁中勾芡,浇鱼上。4注意:调汁要清淡,色浅,透明,不加糖,不用油。另外酱黄瓜炒鸡丁,雪里蕻炒笋,水晶虾饼……都可如法炮制,岂不快哉!《雅舍谈吃》是最形象的菜谱,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情境与味道交融,仿佛看见老北京旧街巷老朋友觥筹交错。其间早已物是人非了。

7.为师当学梁实秋 篇七

梁实秋有一条规矩, 那就是每逢周四晚不见客,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因为第二天, 梁实秋要给学生上课, 他得备课!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师还要备课?恐怕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这事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

梁实秋教学如此严谨, 所以他的课堂非常生动有趣。每次梁实秋讲课, 教室里都是挤得满满的, 尽管人很多, 却是秩序井然。

8.梁实秋的“早饭”不好吃 篇八

梁实秋接连吃了几次这样的夜宵,每次都困得哈欠连天,根本没有食欲,凌晨起床写作也受到了影响。时间久了,他实在支撑不住,就找各种借口拒绝吃夜宵,无奈这些朋友不肯放过他,总是有人坚持一请再请。终于有一天,在吃完午夜十二点的夜宵之后,梁实秋宣布为了回报朋友们的热情,自己也要请客,时间就定在第二天。

朋友们高高兴兴地答应了,这才相继回家睡觉。他们刚刚躺下没多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原来梁实秋要请大家吃的是早饭,而这时不过是凌晨四点!当这些朋友揉着睡眼,重新聚集到一起时,一个个哈欠连天地抱怨着:“现在正是躺在被窝里做美梦的时候,你这么早请我们吃饭,就算是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味道呀!”梁实秋笑眯眯地回答:“这正是你们午夜请我吃夜宵的感觉呀!我宣布,今后谁请我吃夜宵,我一定回请他吃早饭,绝不含糊!”朋友们听了,一个个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他们再也没有人敢请梁实秋吃夜宵了。

【素材解读】

梁实秋用这种另类的拒绝方式,委婉地提醒了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只有尊重别人的习惯,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适用话题】

习惯;尊重;人际交往……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百岁感言》

9.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九

鱼翅通常是酒席上的一道大菜。有红烧的,有清汤的,有垫底的(三丝底),有不垫底的。平平浅浅的一大盘,每人轮上一筷子也就差不多可以见底了。我有一位朋友,笃信海味必须加醋,一见鱼翅就连呼侍者要醋,侍者满脸的不高兴,等到一小碟醋送到桌上,盘里的鱼翅早已不见踪影。我又有一位朋友,他就比较聪明,随身自带一小瓶醋,随时掏出应用。

鱼翅就是鲨鱼(鲛)的鳍,脊鳍、胸鳍、腹鳍、尾鳍。外国人是弃置不用的废物,看见我们视为席上之珍,传为笑谈。尾鳍比较壮大,最为贵重,内行人称之为“黄鱼尾”。抗战期间四川北陪厚德福饭庄分号,中了敌机投下的一弹,店致人亡,调货狼藉飞散,事后捡回物资包括黄鱼尾二三十块,暂时堆放舍下。我欲取食,无从下手。因为鱼翅是千货,发起来好费手脚。即使发得好,烹制亦非易易,火候不足则不烂,火候足可又怕缩成一团。其中有诀窍,非外行所能为。后来我托人把那二三十块鱼翅带到昆明分号去了。

北平饭庄餐馆鱼翅席上的鱼翅,通常只是虚应故事,选材不佳,火候不到,一根根的脆骨剑拔弩张的样子,吃到嘴里扎扎呼呼。下焉者翅须细小,芡粉太多,外加陪衬的材料喧宾夺主,粘糊糊的像一盘糨糊。远不如到致美斋点一个“砂锅鱼翅“,所用材料虽非上选的排翅,但也不是次货,妙在翅根特厚,味道介乎鱼翅鱼唇之间,下酒下饭,两极其美。东安市场里的润明楼也有“砂锅翅根”,锅较小,翅根较碎,近于平民食物,比我们台湾食摊上的鱼翅羹略胜一筹而已。唐鲁孙先生是饮食名家,在《吃在北平》文里说:“北方馆子可以说不会做鱼翅,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爱吃鱼翅,但是南方人可就不同了,讲究吃的主儿十有八九爱吃翅子,祯元馆为迎合顾客心理,请了一位南方大师傅搜长烧鱼翅。不久,祯元馆的‘红烧翅根’,物美价廉,就大行其道,每天只做五十碗卖完为止。”确是实情。

最会做鱼翅的是广东人。尤其是广东的富户人家所做的鱼翅。谭组庵先生家的厨师曹四做的鱼翅是出了名的,他的这一项手艺还是来自广东。据叶公超先生告诉我,广东的富户几平家家拥有三房四妾,每位姨太太都有一两手烹调绝技,每逢老爷请客,每位姨太太亲操刀俎,使出浑身解数,精制一两样菜色,凑起来就是一桌上好的酒席,其中少不了鱼翅鲍鱼之类。他的话不假,因为番禺叶氏就是那样的一个大户人家。北平的“谭家菜”,与谭组庵无关,谭家菜是广东人谭篆青家的菜。谭在平绥路做事。谭家在西单牌楼机织卫,普普通通的住宅房子,院子不大,书房一间算是招待客人的雅座。每天只做两桌菜,约须十天前预定。最奇怪的是每桌要为主人谭君留出次座,表示他不仅是生意人而已,他也要和座上的`名流贵宾应酬一番。不过这一规定到了抗战前几年已不再能维持。“谈笑有鸿儒”的场面难得一见了。鱼翅确实是做得出色,大盘子,盛得满,味浓而不见配料,而且煨得酥烂无比。当时的价钱是百元一桌。也是谭家的姨太太下厨。

吃鱼翅于红烧清蒸之外还有干炒的一法,名为“木樨鱼翅“余三十八年夏初履台清,蒙某公司总经理的“便饭”招待。第一道菜就是木樨鱼翅,所谓木樨即鸡蛋之别名。撕鱼翅为细丝,裹以鸡蛋拌匀,入油锅爆炒,炒得松松泡泡,放在盘内堆成高高的一个尖塔,每人盛一两饭盘,像吃蛋炒饭一般而大嚼。我吃过木樨鱼翅,没见过这样大量的供应。所以印象很深。

鱼翅产自广东以及日本印度等处。但是台湾也产鱼翅。大家只知道本省的前镇与茄楚两渔港是捕获乌鱼加工的地方,不知也是鱼翅的加工中心。在那里有大批的煮熟的鱼翅摊在地上晒。大翅一台斤约值五百到一千元。本地莱市出售的发好了的鱼翅都是本地货。

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和唐鲁孙的《中国吃》 有感

张小娴在她的散文里提到,多年前和蔡澜一起吃饭,一个晚上跑了八个地方。在一个地方坐下,菜上来了,只要说一声“不好吃”,蔡澜就立刻说:“不大好吃就不吃,我们到别处去,倪匡说的,在我们这个年纪,吃一顿就少一顿。”

生命有限,吃一顿就少一顿,果然是这个道理,所以每一餐都不要辜负。但年轻的时候,即使懂得这个道理,也没有相当的财力,一个晚上舍得结八次帐换来一次舌头的满意。即使有这个财力,味蕾也没有相当的功力,像《射雕英雄传》里的俏黄蓉,一尝就晓得饭庄里的江瑶柱已经过了保质期。即使有了相当的财力和相当的功力,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年轻的时候,恋爱大过天,跑得最勤的是和女朋友约会,嘴巴只顾得上说甜言蜜语,讲电话讲到忘记吃饭。

年轻最大的资本,是有好胃口。梁实秋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曾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真是骇人的大快朵颐。但当他老了的时候,却患上了糖尿病,忌口吃甜,连别人送来的荔枝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塞一颗到嘴里,还惹得妻颜大怒一尝**。先不说老时心肝脾胃肾诸多的饮食忌讳,眼睛一老,就看不了食物诱人的色,鼻子一老,就闻不到食物动人的香,舌头一老,连食物的软嫩香滑酥脆辣麻也尝不全了,光想想也觉得可怕,还谈什么节食减肥,从此以后立志顿顿认真餐餐周全,读书只肯读食谱,最崇拜的人统统换成美食家。

趁着志气犹存,前段时间一口气读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和唐鲁孙的《中国吃》两本书。

唐鲁孙的“吃”,是有出身的。唐鲁孙是正经的八旗子弟,世泽名门,家族食饮熏陶出来的食客大拿。唐鲁孙说,他家以蛋炒饭和青椒炒牛肉丝来试家厨,合格录用,各有所司。小至家常打卤面,也不能丝毫马虎,要卤不澥汤才行,吃面的时候必须面一挑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所以唐鲁孙写美食,也有世家风范,写老北京的旧时味,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兼谈市井风俗和逸闻掌故,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学世家子弟,根基深厚,路数正宗,又在江湖上闯荡数年,走南闯北,博闻广见,融会贯通,终成一代名家。称唐鲁孙是美食家,是一点也不错的。

与唐鲁孙相比,梁实秋还够不上“美食家”的地位,他也爱吃,也会吃,但他的吃,更多是一种文人对生活的感情和体悟。翻翻目录就可以看出,他写的更家常多见,写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汤包、炸丸子、咖喱鸡,也写茄子、豆腐、腊肉、栗子、八宝饭,连麦当劳也可以写一写,目录本身就像一份内容丰富的家常菜单,读着非常可亲。对唐鲁孙是高山仰止,对梁实秋则可以席地而谈了。

梁实秋写食物,感情上十分坦率,不好吃的就是不好吃,名气再大也枉然,不想吃的就连碰也不碰。比如说狗肉,梁老就坦言从来没吃过,也从来不想吃,因为想起狗改不掉的那种恶习就觉得恶心,人称狗肉为香肉,也不知香从何来。北京很出名的“茯苓饼”, 梁老也说“不过是飞薄的两片米粉糊洪成的饼,夹以黑糊糊的一些碎糖渣而已”,茯苓饼我是吃过的,当时也觉得十分上当,还以为是不够正宗的缘故,看来实际就是如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传说中的“大八件”“小八件”,名气也很大,但梁老直言不敢苟同,这一段写得挺有意思:“自来红自来白乃是中秋上供的月饼,陷子里面有些冰糖,硬邦邦的,大概只宜于给兔儿爷吃。寥花甜死人!绿豆饼噎死人!大八件小八件如果装在盒子里,那盒子也吓人,活像一口小棺材,而木板尚未刨光。若是打个蒲包,就好看得多。”

对不喜欢的食物喜笑怒骂,对喜欢的食物,描述起来却非常欢喜动情,比如写致美斋的煎混沌,“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喜欢自己亲自动手下厨,却未必每次都做得到好处。梁老说“最怕做红烧肉,因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烧肉九次烧焦,不但糟蹋了肉,而且烧毁了锅,满屋浓烟,邻人以为是失了火。”

这样的老爷子真是可爱,嘴馋爱吃,也会闯祸,也会有偏见,也会爱抱怨,有时深情怀念,有时感慨万千。读他的《雅舍谈吃》,常有想下厨一试身手的冲动,觉得做菜也不会是太难的事情。而读《中国吃》,更多是沉浸在对美食的意淫之中,除非有多啦A梦的时光机,否则总是会伤感地想起《半生缘》里曼桢的那句话——“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10.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十

北平的饭馆几乎全属烟台帮;济南帮兴起在后。烟台帮中致美斋在历史相当老。清末魏元旷《都门琐记》谈到致美斋:“致美斋以四做鱼名,盖一鱼而四做之,子名‘万鱼’,与头尾皆红烧,酱炙中段,余或炸炒,或醋溜。”致美斋的鱼是做得不错,我所最欣赏的却别有所在。锅烧鸡是其中之一。

先说致美斋这个地方。店坐落在煤市街,坐东面西,楼上相当宽敞,全是散座。因生意鼎盛,在对面一个非常细窄的尽头开辟出一个致美楼,楼上楼下全是雅座。但是厨房还是路东的致美斋的老厨房,做好了菜由小利巴提着盒子送过街。所以这个雅座非常清静。左右两个楼梯,由左梯上去正面第一个房间是我随侍先君经常占用的一间,窗户外面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遮掩,树叶很大,风也萧萧,无风也萧萧,很有情调。我第一次吃醉酒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几杯花雕下肚之后还索酒吃,先君不许,我站在凳子上舀起一大勺汤泼将过去,泼溅在先君的两截衫上,随后我即晕倒,醒来发觉已在家里。这一件事我记忆甚清,时年六岁。

锅烧鸡要用小嫩鸡,北平俗语称之为“桶子鸡”,疑系“童子鸡”之讹。严辰忆京都词有一首:

忆京都·桶鸡出便宜

衰翁最便宜无齿,

制仿金陵突过之。

不似此间烹不热,

关西大汉方能嚼。

注云:“京都便宜坊桶子鸡,色白味嫩,嚼之可无渣滓。”他所谓便宜坊桶子鸡,指生的鸡,也可能是指熏鸡。早年一圆钱可以买四只。南京的油鸡是有名的,广东的白切鸡也很好,其细嫩并不在北平的之下。严辰好像对北平桶子鸡有偏爱。

我所谓桶子鸡是指那半大不小的鸡,也就是做“炸八块”用的那样大小的鸡。整只的在酱油里略浸一下,下油锅炸,炸到皮黄而脆。同时另锅用鸡杂(即鸡肝鸡胗鸡心)做一小碗卤,连鸡一同送出去。照例这只鸡是不用刀切的,要由跑堂的伙计站在门外用手来撕的,撕成一条条的,如果撕出来的鸡不够多,可以在盘子里垫上一些黄瓜丝。连鸡带卤一起送上桌,把卤浇上去,就成为爽口的下酒菜。

何以称之一锅烧鸡,我不大懂。坐平浦火车路过德州的时候,可以听到好多老幼妇孺扯着嗓子大叫“烧鸡烧鸡!”旅客伸手窗外就可以购买。早先大约一圆可买三只,烧得焦黄油亮,劈开来吃,咸渍渍的,挺好吃这种烧鸡是用火烧的,也许馆子里的烧鸡加上一个锅字,以示区别。

读梁实秋《雅舍谈吃》

今年的工作计划里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便是开一档美食类的视频节目,想着多交些朋友、多认识些商家,以后的部门工作也好开展。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事,中国是“民以食为天”,美食类节目大多很受欢迎,推广起来也容易,剩下的就是如何把节目做得新奇、好看。

我是想走文艺路线的,毕竟现在地方上美食节目层出不穷,要做好必须得有点另类。怎奈我对吃是不大了解的,还好家里面有个吃货,他推荐了我这本《雅舍谈吃》,补补课,多增加点吃的`文学气质。

想着梁先生那个年代怕是没什么珍馐美味才对,一瞧目录也确实没什么生僻菜名。可即便是看似朴实无华的食材,在梁先生的吃法做法以及笔墨伺候之下,也显得几分小资情结,菜肴清爽、吃着斯文、不负雅舍二字。梁先生把吃食写的很细,细到从古到今、从无到有、由锅入眼,再到鼻尖和唇齿,看的你感觉那一碗就在眼前,连几张糖饼也要写得人垂涎三尺,若是饿着肚子尽量不读,否则非要立即杀出去吃个沟满壕平不可。从一篇篇朴实又不乏风趣的文章中,却也不难感受到丝丝温情,这和菜品相关的文化描写不无关系,历史和人文才是这每道菜最重要的调味品。

11.梁实秋的美食思乡情怀 篇十一

梁实秋自从1949年离开大陆在台湾生活近四十年,思念故乡之情一直萦绕着他。细品其《雅舍谈吃》诸多脍炙人口的谈吃文章,可从中咀嚼出梁先生浓郁的乡思和乡情。梁实秋深爱故乡,也深爱着故乡的各种风味美食。

梁实秋先生除去近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的光环,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谈吃娓娓道来,意味隽永,灵逸洒脱处处可见,他写的《雅舍谈吃》一书,是他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

独钟北京美食

梁实秋先生出身于北京的书香门第,年轻时就饱览京城景致,遍尝了京城的美食。在京生活三十多年,他对北京风味饮食情有独钟,许多名菜馆、小吃摊,如八大楼、八大居、全聚德、烤肉宛等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

梁实秋曾常品食北平的“白切肉”,这是京城“八大居”中砂锅居的名品,他曾对其描述说:“砂锅居是俗名,正式名称‘居顺和’,坐落在西四牌楼北边缸瓦市路东,紧靠着定王府的围墙。砂锅居的名字无人不知,本名却很少有人知晓。据说所以有此名称是由于大门口设了一个灶,上面有一个大砂锅,直径四尺多,高约三尺,可以煮一只整猪。这砂锅有百年的历史,传说从来没换过汤!”

《雅舍谈吃》中,专题描写了许多京城美食中的杰作,记有:全聚德、便宜坊的烤鸭;正阳楼、烤肉宛、烤肉季的烤羊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核桃腰等;玉华台的水晶虾饼、汤包、甜汤核桃酪;致美斋的锅烧鸡、煎馄饨、爆双脆、爆肚;江兴楼的芙蓉鸡片、乌鱼线、虾籽烧冬笋、糟蒸鸭肝;忠信堂的油爆虾、盐焗虾等。他描写北京全聚德、便宜坊之烤鸭,这样写道:“北平烤鸭,名闻中外。在北平不叫烤鸭,叫烧鸭或烧鸭子,在口语中加‘子’字。”他还援引《北平风俗杂咏》中严辰的《忆京都词·忆京都填鸭冠寰中》之诗句:“烂煮登盘肥且美,加之炮烙制尤工。此间亦有呼名鸭,骨瘦如柴空打杀。”

他谈及吃鱼,便描写说:“故都虽然尝不到黄河鲤,但是北平河南馆子制鱼还是有独到之处。厚德福的瓦块鱼便是一绝……大凡烹饪之术,各地不尽相同,即以一地而论,某一餐馆专擅某一菜数,亦不容他家效颦。瓦块鱼是河南馆的拿手,而以厚德福的最著;醋溜鱼(即五柳鱼)是南宋时期宋五嫂‘五柳居’的名菜,流风遗韵一直保存在杭州西湖。《光绪顺天府志》中载有:‘五柳鱼,浙江西湖五柳居煮鱼最美,故传名也。今京师食馆仿为之,亦名五柳鱼。’北人仿五柳鱼,犹南方人仿瓦块鱼也,不能神似。”

在谈到北京的烤羊肉时,梁实秋比较了正阳楼、烤肉宛以及烤肉季这几家著名烤肉馆吃法上的不同之处。他说:烤肉宛烤肉炙子特别大,“十几条大汉在熊熊烈火周围,一面烤肉一面烤人。”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而在正阳楼这座已经注入了近代北京士商阶层悠闲气息的饭馆中,其所用的“烤肉炙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径不过二尺,放在四张八仙桌上,都是摆在小院里,四周有四把条凳。三五个一伙儿地围着一张桌子,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边烤边饮边吃边说笑,这是标准的吃烤肉之架势。”在这里,“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烧过除烟的松树枝子,所以常带有特殊香气。”从上述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到北京这几家著名烤肉馆的不同文化氛围。

在谈及北京东兴楼和致美斋的名菜“爆双脆”时,梁实秋也信笔所及提起了北京的“爆肚儿”。他说:“馆子里卖的爆肚儿以肚领儿为限,而且是剥了皮的,所以称之为肚仁儿。爆肚儿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盐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葱花,清清爽爽;油爆要勾大量芡粉,粘粘糊糊;汤爆则是清汤氽煮,完全本味,蘸卤虾油吃。这三种爆肚儿吃法各有妙处……东安市场及庙会等处都有卖爆肚儿的摊子,以水爆为限,而且草芽未除,煮出来乌黑一团,虽然也很香脆,只能算是平民食物。”不难看出梁先生对“吃”文化是颇有研究的。

梁实秋对北京各种风味小吃更是怀有特殊的情感。梁先生曾在青岛住过一段时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在青岛住了四年,想起北平烤羊肉就馋涎欲滴。”又说:“离开北平,休想吃到像样儿的羊肉。”他对北平的“豆汁儿”也很有情致,每离京师,他就因想喝“豆汁儿”而不能自已。1926年梁实秋赴美留学归国,他在前门火车站一下车,“乃把行李寄存于车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斋独自小酌,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儿,三个品种一个不落,吃得我牙根清酸。然后一个青油饼,一碗烩面鸡丝……”他曾感慨地说:“这顿饭,乃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

身居台湾,思念故乡

梁实秋自从1949年离开大陆在台湾生活近四十年,思念故乡之情一直萦绕着他。细品其《雅舍谈吃》诸多脍炙人口的谈吃文章,可从中咀嚼出梁先生浓郁的乡思和乡情。

20世纪60年代,梁实秋在台北曾回忆说:“我如今闲时沉思,北平零食小贩的呼声俨然在耳,一个个如在目前。”他在《北平的零食小贩》一文中,回忆了许多北京的美食美味。如灌肠、羊头肉、老豆腐、杏仁茶、豌豆黄儿、茶汤等小食品。据说,梁实秋在台北的日子里,早点一直都是以油饼、油条为主,他说吃这些东西“天天吃也吃不厌”。对于北京的传统小吃酸梅汤和糖葫芦,梁实秋也是非常喜爱的。他说:信远斋卖蜜饯、冰糖子儿、糖葫芦,以糖葫芦为最出色。梁实秋曾感慨:“离开北平就没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 他还对当年老北京的各种干鲜果品也非常想念,“三白的大西瓜、蛤蟆酥、羊角蜜、老头儿乐、鸭儿梨、小白梨、肖梨、糖梨、烂酸梨、沙果、苹果、虎拉车、杏、桃、李、山里红、黑枣、嘎嘎枣、老虎眼大酸枣、荸荠、海棠、葡萄、莲蓬、藕、樱桃、桑椹、槟子……不可胜举,都在沿门求售。”

梁实秋先生八十多岁时,身体仍然十分硬朗。多年来,他苦苦怀念故乡,由于几十年间台湾与大陆“三不通”,致使白发盈颠、两鬓如霜的老教授痛苦异常。杭州是梁实秋母亲的故乡,他年轻时异常爱吃江南风味的金华火腿。居住上海期间,每经大马路,总要到名店——“天福”食品商店买熟火腿吃。那店员执利刃,熟练地将火腿切成薄片,那精肉部分鲜艳如红火,肥肉部分透亮如水晶,无论佐酒抑或下饭,都十分可口。他在台湾发表的一篇名叫《火腿》的文章,回忆了上述往事,并“至今思之,犹有余香”。1983年,他又在台北《联合报》上发表了一篇名叫《想念金华火腿》的文章,再次怀念家乡火腿的美味,并且赞不绝口地称誉金华火腿“鲜明透亮,豐腴适口”“奇香袭人,闻者垂涎”。最有趣的是,他饶有兴味地讲了一个斩金华火腿的故事:有一次,他得到一只辗转来自大陆的金华火腿,因时隔多年,风干如石,家中无法切开,只得请一位来自大陆的肉店老板帮助切开。老板手持利斧,用力劈之,火腿顿时分成两爿,一阵肉香扑鼻而来,老板情不自禁地惊呼道,这是地道的大陆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说罢,老板苦苦哀求梁先生忍痛割爱,将火腿脚爪给他。梁实秋先生见此情景,深为老板的思乡之情所动,便将火腿的蹄爪一并馈赠老板。梁实秋先生讲完这个赞美金华火腿的故事后,又不满地批评台湾仿制火腿的质量低劣,认为台湾火腿是一味的“死咸、带死尸味、幸无死尸臭”。三个“死”字,更加说明“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火腿是故乡美”。老作家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杭州郊野盛产各种淡水鱼类,故杭州名厨擅制各种鱼肴,特别是用鲜活淡水鱼制作的鱼圆,洁白细嫩,汤清汁鲜,为杭州菜之一绝。

梁实秋母亲是地道的杭州人,擅长制作杭州家常菜。因此他自幼常有幸吃到杭州风味,鱼圆即为其中一种。后来他到台湾,见当地推车小贩卖鱼圆,买来一尝虽然味道不错,但鱼圆肉质发硬,圆子与汤的颜色都是浑浊的,微呈灰色,不禁使他怀念起母亲在世时所做的“嫩得像豆腐”一样、雪白的清汤鱼圆。

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母亲当年做鱼圆的往事依然清晰地留在梁实秋的脑海里:“鱼必须是活鱼”,“像花鲢(即包头鱼)就很好”,先“剖鱼为两片……用刀徐徐斜着刃刮其肉……打成泥……加少许盐,少许水,挤姜汁于其中,用几根竹筷打,打得越久越好,打成糊状”,然后“用羹匙舀鱼泥,用手一抹”,入沸水成丸,因为“煮鱼丸的汤本身就很鲜美,不需高汤,将做好的鱼丸倾入汤内煮沸,洒上一些葱花或嫩豆苗(豌豆苗),即可盛在大碗内上桌,这样做出的鱼丸嫩得像豆腐”,色彩自然是洁白如玉的了。

梁实秋回忆母亲做杭州鱼圆的步骤,是极其精致而讲求制作工艺的,直到现在,杭州餐馆里的清汤鱼圆的做法仍然没有超出梁先生所回忆的过程与范围。由此可见,先生的母亲应是一位做菜高手。自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受着这样的美食文化的熏陶,自然对美食的鉴赏能力非同寻常。今天我们读着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鱼丸》这一美文,好像我们也与先生一起目睹了先生母亲亲手制作鱼圆的全过程,并且品尝了鲜美可口的清汤鱼圆,以致齿颊留香,使人难忘。

12.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十二

深受儒家熏陶和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梁实秋在翻译中时怎样体现中庸观点的呢?

一、辩证理性地对待赞助者的观点

梁实秋的译莎活动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那就是胡适。作为赞助者, 其对梁实秋的影响不容低估。译者对于赞助者的主观认同也是客观事实。勒菲佛儿认为, 文学系统的两个控制因素:来自系统内部的专业人士和来自系统外的赞助商, 前者制约作品的诗学形式, 后者控制译者的意识形态。[2] (p14-15) 而胡适正好是来自文学系统内部的赞助商, 他不仅在诗学上影响梁实秋, 而且影响其意识形态。

梁实秋显然受到了胡适的影响, 在对原作理解和表达方面自觉地以中庸之道对待原作的艺术现实, 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注意采取补偿的方法与译语进行调和。

在诗学方面, 胡适对梁的译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文体采用, 加注的重要性, 保留标点等翻译方法都提出了具体建议。

胡适在担任翻译委员会委员主任一职时曾邀请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叶公超和陈西滢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全集, 他曾经对梁说:“最重要的用何种文体翻译莎士比亚, 我主张由一多, 志摩试译韵文体, 另由你和通博译散文体。试验之后决定全用散文或两种文体。”[3] (p148) 梁实秋的采用白话散文译莎显然受到了胡适的影响。并且梁本身支持白话文运动, 他希望通过白话文体的语言形式, 显现外来文学的陌生性, 用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句法, 借西洋的语言长处来提高汉语表现力。但是他对胡适的主张也采取了一种辩证观点, 在白话文化与文言问题上, 胡梁之间不见得完全情志相投。胡适主张用白话, 视文言为死文字, 梁实秋先生认为文言没有死, 语体文是继承文言文而来, 主张文白夹杂。

外国文学的各类文体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转型和创新,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白话文体陌生化的作用。五四时期翻译使中国产生了一次文言到白话, 由汉语的地道到带有欧化成分表达的演变。“五四翻译文学的文体陌生化是译者伸入文体, 又从文体转出的开拓者, 是文化结构和重构的媒介者。文体陌生化首先通过文体表面形式表现出来, 陌生化的归宿是推进文学革命和文学创作, 陌生化和传统化是文体的冲突和对话的两个方面。二者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并将长期共存。”[4] (p94) 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是语言形式的陌生化和思想陌生化的统一, 有利于五四文学形式的变革和文学内容的丰富。而梁实秋认为文言文体有其独特价值, 在谈论文学创作时他说:“胡适领导的白话文运动‘八不’, 其中有不用典, 只说对了一半, 写文章若大掉书袋, 固难写出流畅自然句子, 读来晦涩, 令人生厌:但若能适当用典, 白话文恰切使用文言, 不但能做到最经济表达, 而且使文句的内涵更丰富。我还以为要写出好的白话文, 要熟读古文……今后散文发展, 不能失掉传统, 应努力将新旧脉流融合在一起。”[5] (P250) 虽然谈论文学创作, 但与翻译密切相关。在翻译中, 梁大都善于通过文言文达到古今融合、文白交融的境界, 其译文显示出健雅、挺拔的典丽之美。

在译莎加注上, 梁也明显受到胡适的影响, 但对胡适建议也是有选择的。

加注是异化策略的补充手段。在朱生豪《错误的喜剧》中只有一个注释, 而梁实秋《错中错》中则用了四十几个注释。大量加注是梁的翻译特色, 这不是梁实秋的初衷, 而是在胡适直接影响下的结果。“开始翻译时, 我想不加注而能使读者明了译文。译了几本之后, 胡适先生要求我加注。我就补加了。”不过梁实秋对加注也有自己的观点, 他说:“译本加注并非难事, 莎剧原文的版本都是有注解的, 注得很详尽, 像‘新集注本’尤其丰富。有许多注解都是有关涉及到原文之考证, 不一定有助于读者对于原文之了解。所以我加注是有选择的, 并不以多取胜。”[6] (p84) 梁实秋的注解对于那些想了解西方文化却又没有工具书的读者来说极有帮助。包罗万象的注释宛若一部研究莎士比亚的小型百科全书。这种翻译方法与他文学创作中的引经据典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受新人文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影响, 显示出“理雅之趣”。

二、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理性选择

翻译从来不是发生在真空条件下, 翻译往往与权力关系联系在一起, 译者处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复杂的权力关系网中。译语文化语境、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 居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文学规范等, 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译者的翻译选择, 译者或服从权力话语而被主流诗学接受, 或者抵制权力话语而处于边缘地位。同时译者的文化立场对于翻译也起决定性作用。翻译可以是保守的, 也能是革命性的。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上, 这正是政治文学领域重大变革时期, 同时也掀起了一股翻译高潮。而当时“五四”新文学受卢梭的“自然人性论”影响, 高举人道主义和平民文学的旗帜,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作品的选择都带有情感泛滥的倾向, 忽视了中国文学传统蕴含的理性内涵。梁实秋并不否认“五四”新文学传播西方文化, 颠覆旧体制的意义, 但对于“五四”之后的非理性的情感主义, 没有节制的自我表现以及流于印象主义的与颓废主义的作品进行严肃的批评。梁实秋吸收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中和”之美, 比如强调文学的理性节制、重视文学的健康和适度、提倡宽容和忍的精神等等。“以理制欲”也是莎士比亚作品主题之一, 反映莎士比亚追求美好人格, 重视内心崇高的法则与自身修养的境界, 他与儒家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中贵在用“权”, 即视具体情形随时权衡利弊。梁实秋从历史出发, 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寻求定位。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的“协和者”, 梁选择正是对传统内涵进行协调, 并且对当时主要的叙述话语进行了挑战, 是一种善“权”表现, 他改变了在一个社会的特定时期, 译者总是聚焦于某一类外国作品的现象, 这种因时而变, 恰当损益, 正确认识“和”的内涵, 否定单一的趋同的理念, 正是“中庸”原则在翻译观上的体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对西方大规模译介多以革命性和现代性为主流, 当时中国文坛为此发生过关于译介选材的一场论争, 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也卷入其中, 被视为与现实无关的古典作品。当时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被视为正统和主流, 其他文学作品被当做了支流甚至逆流。梁实秋看到了主流派文学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等弊病。后来左翼文学也反省过“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以文艺而论, 清一色是不必而且也不可能的。”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学, 包括翻译文学在内, 也应该呈现多特质特征, 而对于世界文学的经典的译介则有助于形成文学与思想的多元化局面。

可见, “中庸”并不否认矛盾和对立, 而是在承认矛盾和对立的基础上求得一种动态平衡, 追求一种整体的和谐。“时中”从动态角度强调坚持恰到好处的中道, 内含着观察判断, 分析思考的认知过程和理性内容。因时而中, 因事而中, 才能达到“善”与“美”。“时中”要求抓住时机, 及时行动。梁实秋的翻译选择过程, 正是用“中”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子思源著, 王国轩译著.中庸.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1]子思源著, 王国轩译著.中庸.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

[2]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of Literary Fam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2]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of Literary Fam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

[3]梁实秋, 怀念胡适先生.见梁实秋著, 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 1989年.[3]梁实秋, 怀念胡适先生.见梁实秋著, 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 1989年.

[4]魏家海.五四翻译文学主体的“陌生化”与“传统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 第3期.[4]魏家海.五四翻译文学主体的“陌生化”与“传统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 第3期.

[5]梁实秋, 五四与文艺.见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8年.[5]梁实秋, 五四与文艺.见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8年.

13.梁实秋的散文散步读后感 篇十三

在中秋佳节,有幸读到了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平实的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感情,更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绪。

早上打电话给父母问候,第一次电话响了很久没有接听;换了另一个号码打过去,很快就接上了。听到电话那头父亲好像在埋怨母亲,“你那个新式手机,接电话要用手指划的,不是摁的,你摁来摁去有啥用啊。”我莫名的一阵伤感。想起妈妈的这个智能手机,我的姐姐帮她买的,都快一年了,还是没有学会使用。年初父母在杭州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也曾动过教妈妈使用智能手机的念头,但妈妈总说:“你工作忙,不着急,我笨手笨脚的,一时半会也学不会。再说真的有事,你爸爸的老人机就很好用。”

父母真的老了!有些事总是觉得今后还有很多的日子可以做,但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从出生以后,父母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来杭州帮我们照顾孩子。在杭州一起生活的这几年,仔细回想一下,有几次陪伴父母一起在小区散散步,说说家常话?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愧疚。

今年孩子读初中开始住校了,恍然间发现,孩子也长大了,慢慢地也要学会独立生活;终有一天,也会离父母而去了。以前每天放学回家陪伴的日子,也要一去不复返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忙于事业,有几年时间在上海工作,过着双城记的生活,对家庭投入的时间太少了。总想着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事业稳定了,再抽空多陪陪孩子吧。静夜细思,真的是错过很多!

“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背上的母亲、孩子,仿佛就是整个世界!”读着这些文字,我想起了孩子小的时候,那还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和文中一样,我、母亲、妻子、孩子四个人,在公园散步。途径一条路,中间是由鹅卵石铺成的高低不平的小径。母亲说:“前面路不平,宝宝不要走,要摔跤的。”妻子把孩子抱过了小径。没想到宝宝就地打滚,非要自己走那条鹅卵石小径。后来无法,只好屈服,把孩子重新抱回去再走一遍,但宝宝依然不肯,嚷嚷着“重新抱回去和刚才不一样,要回到刚才那样。”现在回想起来,既是忍俊不禁,又是哭笑不得。

月圆之夜,一遍遍地听陈百强的老歌《念亲恩》: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路遥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14.梁实秋的散文集 篇十四

我一向不爱吃苹果,倒不是为了西方人传说夏娃吃了禁果而犯了世世代代的滔天大罪,亚当吞了苹果而卡在喉咙里变成为喉结,因而产生反感。我对这秀色可餐的果实发生反感,是因为幼时在北平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亲近它的颜色,年关将届预订的苹果便盛在糊纸的笼筐里挑到了家门,五只成一单位放在高脚锡盘上,佛龛前四盘,祖先牌位前四盘,白里透绿,绿里透红,看得孩子们馋涎欲滴,要等到正月十五撤供,才能每人分上一两只,那时节由于烟薰火燎,早已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这种苹果后来好像渐渐被淘汰了。苹果,像许多其他的水果一样,大概不是我们中国固有的。《本草纲目》:“柰与林檎,一类二种,实似林檎而大,一名频婆。”频婆即苹果,是梵语,据西方辞典所载苹果最早见于高加索一带,后来才繁衍至其他各处,传至中国好像是很晚近的事。柰字见说文,可是柰究竟是否今之苹果,不敢确定,因为这一科的植物品类甚多。看我们国画花卉蔬果一类,似无苹果,想来大概不是有悠久历史的东西。我后来旅居山东,知道烟台一带产量甚丰,但是色香味已非我幼时所见苹果那样,显然是新的外来的品种,有所谓香蕉苹果者,风味特佳。

韩国的苹果,大而无味。我在三十年前途经仁川,购得一篓,携归船上,码头上恶少成群,公然攫夺,到得船上只剩了半篓。这是韩国给我的小小印象之一。

苹果传到美国不到两百年。约翰·查普曼(1774—1845)绰号“苹果种子先生”,他推广苹果的种植近于热狂。现在华盛顿州雅奇玛一带是美国盛产苹果的地区之一,已有一百年历史。果熟时来不及摘取,常有大批的墨西哥人以较低工资前去应雇。顾客自行动手摘取,亦在欢迎之列。苹果种类多达三千,最著者则不外红黄二种,品质佳者甜脆多汁,入口稍加咀嚼即有浆汁汩汩下咽。遇到苹果园主人制作苹果汁,则常被邀饮,浓浓的,混混的,甜甜的,那风味不是瓶装罐头的可以比的。苹果产量太多,所以商人就捏造了一句箴言“日食苹果一个,医生不需看我”,上口合辙,居然腾播于众人之口。其实这只是商业广告的噱头,毫无事实根据。苹果对人健康之主要贡献乃其纤维质,有清肠之功,然此种纤维质在杂粮蔬菜之中所在皆是。

低徊于苹果树下,不禁忆起儿童读物中所描述的牛顿。牛顿二十四岁时在苹果树下,看见苹果落地(说得更戏剧化一些则是苹果正好打在他的头上),于是顿悟,悟出了万有引力的.道理,其实这是误会。科学上的一项重要原理,焉能于无意中得之,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牛顿在看到苹果落地以前,早在穷搜冥讨,考虑月亮、地球及其他星体运转的问题,他早已有所发明,看到苹果落地不过给了他灵感,他从而获得新的印证而已。否则落地者岂止苹果,看到苹果落地者又岂止牛顿一人?

那棵苹果树早已死了,好事者把那棵树的木头一块块的锯下来,高价出售,作为纪念品。

梁实秋的吃与不吃

梁实秋既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写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文章,是个典型的吃货,尤其喜欢吃八宝饭。

晚年的梁实秋得了糖尿病,不能吃有甜味的东西,可是美味诱人,“管住嘴”确非易事,梁实秋也不例外,时不时地还是要大快朵颐一下的。

一次,梁实秋和朋友们在一家餐馆小聚,事先梁实秋就了解到这家餐馆的八宝饭最负盛名,于是就想在这里大饱口福一下。

开饭了,端上来的是冷盘,梁实秋说自己有糖尿病,忌食甜的东西,熏鱼里有糖,他不吃,只是看着朋友们吃;紧接着端上来的是热菜“冰糖肘子”,梁实秋说里面放了冰糖,所以碰不得,还是不肯动筷子;第三盘,端上来的是“什锦炒饭”,梁实秋还是说不能吃,因为米中的淀粉会转化成葡萄糖。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还来餐馆干什么,大家都感到纳闷。

最后上桌的是“八宝饭”,大家相视一笑,这八宝饭又有糖又有淀粉,不用说,梁实秋肯定不会吃。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梁实秋这次没有拒绝:“这个我要,这个我要!”朋友对此大惑不解:八宝饭里的糖那么多,你不是血糖高,需要忌口吗?梁实秋笑着解释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先前的那么多美食我都不吃,是为了把配额留给我最喜欢的的八宝饭呀!面对美食,我管不住自己的嘴,得管理好自己的嘴。

上一篇:学生对老师的评语下一篇:一年级的感恩母亲的一篇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