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共11篇)(共11篇)
1.世界一流大学 篇一
排名 学校名称 国家 综合得分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100.0 2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99.6 3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美国 99.1 伦敦大学学院 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 99.0 5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 97.8 5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97.8 7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 96.8 8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96.6 麻省理工大学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美国 96.1 10 加州理工大学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美国 95.9 11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95.6 12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94.2 13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 94.1 14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美国 92.9 15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92.5 16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92.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90.5 18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90.4 19 密西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 89.9 20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89.3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士 89.3 22 东京大学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88.9 23 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 88.4 24 香港大学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87.5 25 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87.1 曼切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 85.7 27 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85.6 28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法国 85.4 29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85.3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新加坡 84.3 31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美国 83.9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美国 83.5 32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 83.5 34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 83.4
香港科技大学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 83.3 36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école Polytechnique 法国 83.1 36 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83.1 36 悉尼大学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 83.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美国 82.7 40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81.2 41 昆士兰大学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 80.7
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 80.6 43 大阪大学 Osaka University 日本 80.1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 爱尔兰 80.1 45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80.0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79.6 47 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大利亚 79.0 47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79.0 49 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兰 78.9 49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78.9
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麦 78.8 52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NYU)美国 78.4 52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78.4 54 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美国 77.8
慕尼黑理工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 德国 76.3 55 东京工业大学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 76.3 57 海德堡大学 Heidelberg University 德国 76.2 58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国 75.7 59 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75.4 60 莱顿大学 Leiden University 荷兰 75.3
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兰 74.7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国 74.7 63 奥胡斯大学 Aarhus University 丹麦 74.5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美国 74.5 65 天主教鲁汶大学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比利时 74.2 66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国 73.9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英国 73.7 67 隆德大学 Lund University 瑞典 73.7
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 KAIST-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韩国 72.6 70 乌德勒支大学 Utrecht University 荷兰 72.4 70 约克大学 University of York 英国 72.4 72 日内瓦大学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72.3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新加坡 72.0 73 圣路易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美国 72.0 75 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 University 瑞典 71.9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国 71.5 76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国 71.5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国 71.3 79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国 71.2 80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 71.1 81 阿德莱德大学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亚 70.8 82 谢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 70.6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70.4 84 西澳大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大利亚 70.2 85 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美国 70.1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70.0 87 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美国 69.8
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英国 69.8 89 都柏林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爱尔兰 69.7 90 爱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美国 69.6 91 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国 69.4 92 名古屋大学 Nagoya University 日本 69.2 92 苏黎世大学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69.2 94 柏林自由大学 Freie Universit?t Berlin 德国 69.0 95 南安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 68.9 95 国立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湾 68.9 97 东北大学 Tohoku University 日本 68.6
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 德国 68.4 99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英国 68.3 100 赖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2.世界一流大学 篇二
日前, 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 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引入竞争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就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 以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 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建设成绩,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已跻身前50强,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 清华大学工程类专业已超过麻省理工学院,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一。但是, 正如国务院在下发的《方案》中所提到的, 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 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 创新实施方式。
长期以来,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计划手段, 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985工程”“211工程”的推进, 我国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 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 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 这些高校也“高人一等”。经过重点投入, 总体而言,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缺资源 (长期以来, 学校一直抱怨缺钱、缺人才) 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 以资源为导向的一流大学工程, 只会加剧功利化和行政化, 当前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应着力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计划思路, 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 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不得不承认, 虽然“985工程”“211工程”对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是它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于高等教育, 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 破坏了平等竞争;于基础教育, 名校情结严重, 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的提高有所缓减, 反而加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关于废除“985工程”“211工程”的呼声,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从全世界范围看, 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计划打造的, 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各类行政计划、工程, 本质是对大学进行行政治理。《方案》提出, 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 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高校, 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其用意就在于打破拨款“终身制”, 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希望此项政策能切实落地, 以此激发高校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是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近年, 我国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学, 频频爆出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而造成的。学校办学由行政主导, 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 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没有管理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权力, 大学的办学被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和干扰。201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抢高分考生而“开撕”的消息, 令网友大跌眼镜, 两校更是斯文扫地。
对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 国家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已有深刻认知, 进而提出了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设想, 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 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在学校内部完善现代治理。但推进这些改革, 缓慢而艰难。这次的《方案》再次提出, 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因此, 如何落实改革, 将关系到总体建设方案的成败。以笔者之见,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之所以遭遇阻力, 根源在于缺乏让政府和学校行政必须放权的改革机制。为此, 建立这样的改革机制, 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换句话说,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关键在于启动教育改革, 建立让行政必须放权改革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教育改革纳入立法程序, 由人大立法推进, 而不能由行政说了算, 让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大学内部治理应建立师生参与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机制, 落实师生在办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像《方案》提到的, 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 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 这不能只有学校行政决策, 而必须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 打好这样的基础,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将“水到渠成”。
这次发布的《方案》提出,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 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这是一个重要转变, 即要由以前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对高校的评价, 调整为专业机构评价, 落实管办评分离。但要注意的是, 如果第三方评价不从专业角度建立专业评价指标, 仍采用以往的课题指标、论文指标和成果指标体系, 高校的办学导向不会变。如果是这种评价结果, 还会影响到国家对高校的拨款, 那么, 这次《方案》提到的“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科教协同育人, 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难以实现。本来, 高校最核心的功能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应该为人才培养服务, 但由于追求科研目标, 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变得次要, 如果这种状况不变, 纵使我国高校因发表的论文篇数在全球领先而成为世界第一, 又能怎么样呢?毕竟, 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是一流人才培养。在进行第三方评价时, 要按照《方案》提出的“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 要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 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 从重视科研转变到科研与人才培养并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人们自然要问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次《方案》提到, 要“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 汇聚优质资源, 培养一流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 加快走向世界一流”。《方案》对“一流”进行了概念化的界定——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对于这两个“一流”, 我国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 一流成果较容易界定, 而一流人才却相对较难;而对一流成果的界定, 理工科又比人文社会科学容易, 因为理工科可以用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来评定, 而人文社会科学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机会较少。
大家所见到的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现状”与“成就”, 似乎也折射出这种困惑。总体看来, 我国高校的理工类学科建设, 因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而快速提高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 清华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中, 已列世界第一。而再看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就没有理工类学科那么出彩。
把不同办学定位的学校、学科专业纳入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本就不合理, 这也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每次放榜都遭遇争议的原因——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 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另外, 仅以发表国际论文多少来评价学科的办学实力, 也会误导学校办学——这只是论文中的大学, 而不是能培养一流人才、真正产生社会影响的大学。这次总体《方案》提出, 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这很有必要。
首先, 应该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而不能只关注学术研究的成果, 我国所有大学都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 就是开展科学研究, 也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如此, 将解决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 很多高校在论文上表现优秀, 可在人才培养上却令人不满。对于人才培养, 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 而由于我国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 很多指标都没有, 但我们可根据现实的办学环境设定评价内容, 包括生源素质指标、国际留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捐赠等。
其次, 重视受教育者、国际社会对学校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的评价。大学是社会的灯塔, 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应该起到引领作用。这是大学最大的价值所在。当一所大学的教授们争相发表论文, 而不能用自己的教育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学生, 也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时, 即便发表的论文堆积如山, 这样的“一流”是很难得到社会认可的。10多年来, 我国大学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 已经位列世界前列, 可是大学教授的形象非但没有提升, 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值得深思的。
3.距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篇三
2003年秋,从哈佛来的杜维明先生受聘于清华,作了题为“人文学与大学理念”的讲座,言及大学之目的,一曰服务于社会,二曰传承知识与文化,三曰帮助个人完成自己,四曰以批判的精神反思社会并将思考反馈给社会以期形成某种影响,五曰对政府以“知识分子”的传统进行忠诚的反对。这无疑是对西方的经典学府、也就是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之特征的总结。这样的总结也许不够精炼(因为所总结各种因素能够互相推导),但这些特征确然回答了中国的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也暗示了当下我们出国之必要。
我们的大学有没有传承知识与文化的能力?传承知识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知识是相对于“真”而言的,是比较容易有一个客观标准的。课堂上教授的,无论文科理科应用学科,无论思维还是技术,一概可算作知识范畴。但言及文化,就涉及价值追求——就不仅要追问我们是否传承了文化,还要追问我们应当传承怎样的文化、我们是否传承了我们应当传承的文化。
单从原则上来说,倒也简单:现代的大学,当然要传承现代的文化。而言及“现代”之特征,无论市场化、民主化还是世俗化,无论是权利、平等还是自由,不能忽略的便是对“人”的发现,是人本主义——在这里,人只能是目的而不能作为实现别种目的手段与工具(无论那个目的据说是何等的崇高伟大),个体的价值方是至高无上的。而我们的现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且不说现在我们的大学仍然广泛存地为了国家建设进行类似职业培训的教育,为了所谓“压倒一切”的“稳定”进行意识形态的硬性灌输,单拿一些“小事”来说罢。北大一理科研究生曾提及,很多导师尽量拖延研究生的毕业期限,因为研究生的一大任务就是替导师“打工”,做做实验什么的——这意味着,读到一定时间,也同时成了导师手下的“熟练工”,导师怎能甘心轻易让一个“熟练工”毕业离去而又要从头开始培养一个新手呢?清华的主干道上,前不久赫然挂出这样一条标语:“庆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反面写的也是“报国”啊,“青春无悔”啊之类——缅怀的都是那样的个体价值被湮没在国家利益中的历史,却很少有人记起建国前老清华里个人的光辉;又不能不让人想到今年迎接新生时,有一栋宿舍楼外竟挂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条幅,透过字缝看去说的无非是:做一个建设国家的好机器——让人疑心文化的进步独与我们中国无关,让人疑心一进西校门便可看见的“人文日新”四个大字就那样孤零零地死在石头墙上,成不了发展的方向,甚至称不上虚伪的决心。
这就是我们的一流大学的“怪现状”:一部分人成为另一部分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所有人成为整个共同体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教育中“人”的缺席,也便是教育中现代文化含量的缺失,这直接引出“完成自己”这一目标的虚无性。
提到“帮助个人完成自己”,不妨套用冯友兰先生的一个句式:教育应当使人成为“人”而非“某种人”(原句是说哲学而不是教育)。“某种人”的突出特点只是拥有某项特定的技能,而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特征便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实质上,这也是由人本主义规定的。在这方面,我们的文化可谓“先天不足”。
西方的教育理念源自古希腊:德尔斐神庙“认识你自己”的神谕,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柏拉图的“对话法”(“辩证法”的本意),无不是引导受教育者独立思想、寻求属于自己的解答。而中国教育的渊源是属于孔夫子的——在那里,哲学是没有对话的哲学,教育也是只有教化的教育(论语中的对白是不能算是“对话”的,只能称为教化,因为对话要求双方地位平等),在同一个既定标准下,所有人无可选择地一同学习、学成同样——个人又成了社会秩序这一目的的实现手段。
下面一点涉及到我们文化的另一个先天不足,这便是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难以进行批判地反思的“史官文化”——熟读顾准的人,必然也熟知这个词的意味:“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既然“从属”,谈何“批判”?文化本就是政治的附庸,至于学究气的、学院式的理想化的“反思”,能够存活就已经很是难得,哪里还敢随意地“反馈给社会”、甚至企图造成“影响”?
大学的这种目的,是教育功能的一种必要延伸——这意味着大学在培养专业知识分子的同时,也兼有锻炼公共知识分子的功能。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要的条件是:大学里有一群坚守着学术良心的有勇气的“公共知识分子”;而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又是:整个社会环境是坚守言论自由立场的,是适宜自由知识分子生长的,是让知识分子不必拥有太大勇气便足以保持学术良心、足以自由地言说——这样的前提,也不过是大学所必需的学术自由的一种必要延伸罢了。而当下,我们的大学,甚至连学术自由也不能真正算得上有——文化教育仍然从属于政治权威,自古而然,无甚奇怪。
但上述这些“先天不足”,我们不是不能改变的。在那个被称作“解放前”的战乱年代,可以说恰恰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最繁盛的年代,也可以说恰恰是中国真正的高等教育最发达的时代——如果引用那些大师的名字作例证太落俗套的话,就引用一段新近听说的评论罢。一位颇受尊敬的教师在课堂上对一群依旧傲气但对现状已有些懵懂的不满的清华文科生说:“西南联大时代,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比现在近得多——如果谦虚一下不好意思说我们那时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话……事实上,我们那时哪怕不是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但经过我的研究证实,绝对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究其原因,除“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之类原则外,更加重要的背景无非是社会动荡、政治权威的控制力大大减弱罢了。
而经历了一场革命,我们又重新回到历史循环的起点上——史官文化复活了,大学的批判精神便归于虚无,一切便回到那种“自古而然”的对政治权威的依附中去。
同样由史官文化所决定,“忠诚的反对”也是极难实现的。殷海光曾声称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社会之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直接将反主流当成了天降大任;而我们却连非主流也很难做到。胡适也有“政府诤友”的说法,提倡做政府不合作的合作者;这在现在看来也很有些不可思议了。这一切也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大学是从属于政府的,从大学校长身上带的行政级别即知。
最后才说到“服务于社会”,因为据杜先生说是现在受到严重质疑的一条——因为大学不应该过于重视技术性问题,而应注重基础研究。这也就是说,要做为学问而学问的研究,做那些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的研究。当下我们中国的大学做得最好的却正是这一条。毕竟,这是1952年的遗产——建国后,我们的大学体系就是按照这个目的、按照苏联的模式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经验,通过所谓“院系调整”建立起来的。大学自此成为专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专门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的地方。即使只保留了文理科看似专门进行研究工作的学校(如北大),进行的也不过是“经学”式的研究——况且当年北大哲学系欢迎新生的条幅上,正赫然写着“欢迎未来的县长、县委书记”呢。回忆那段极端的历史无非是为了说明,因了历史的惯性,今天我们大学的现状也只能“如此而已”——虽然有了所谓的“第二次院系调整”,虽然今天“综合性”已成为主流意见。
“服务于社会”的理念,还造成了另一方面的问题,而一般的从利益出发对“出国热”的或褒或贬,都是从这里开始起笔的——这个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失去了自己本身的目的与内涵,完全沦为通往“职业”的渠道。因此,事实上的“出国热”最大程度上是以就业为直接或间接动因掀起的。这样看来,似乎除“服务于社会”之外上述所有所谓“大学的目的”,都不是大多数留学者所直接追求的,于是或许上面的长篇大论已几乎完全丧失了普遍意义?
4.牛津,世界一流的“穷”大学 篇四
5月2日,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南京“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语惊四座:“中国高校的新楼,牛津快比不上了,我们最特别的优势———昂贵的导师制遇到财务的挑战,但是我们不会因此放弃传统,我们可以停止投资楼房和设备,也不会停止投资导师制。坚持对人的投资,并事事做到优秀,是最根本所在,无论是教育理念、招生还是教师团队的建设。”
堂堂的牛津校长竟然跑到南京“哭穷”?这座有着900年历史,至少产生过25位英国首相、30位外国首脑、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位国王的世界一流大学,真的“差钱”差到要停盖大楼的程度?
千真万确。让我们回溯到去年10月1日,汉密尔顿出任第296任校长的就职典礼上,前任校长约翰·胡德的离职演说吧———“牛津预算连续四年亏损,面临严重财务危机,未来10年需要超过10亿英镑的投资将学校„不合需要‟的设施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准。”而最近《泰晤士报》也印证,“牛津大学每年的财政赤字约2000万英镑,幸好它拥有年年赚钱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弥补”。
事实上,牛津拥有完备的筹款制度,在英国大学中“吸金”向来首屈一指。仅前年就进账了1.2亿英镑的捐款,近五年不算国家拨款,单捐助收益就高达7.7亿英镑。那么,这些钱都流向何方?真的是只投“人”不投楼,再穷不穷教学?
汉密尔顿校长给我们算了几笔花销账———
一为学生提供英国高校中最高奖学金。牛津为本科生每年提供10550英镑的助学金。汉密尔顿上任后提出“零需求”奖学金制度,即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招生,不让任何一个达到牛津入学标准的学生付不起学费。“必须让任何有学术能力、潜质的学生上得起大学”是他就职时的承诺。
二是学费多年“不涨价”。牛津本科学费上限一直是3225英镑。而其他英国名校都希望学费与美国大学“齐头并进”。因为,美国常春藤名校每年收取五万美元学费,约3.1万英镑。但历任牛津校长“从不屈从于经济利益诱惑,既不大幅提升学费额度,也不大幅扩招国际付费生”,若与国内高校学费20年增长25倍相比,汉密尔顿真有点“死脑筋”。
三对本科生的投入居英国高校之首。“我们培养一名本科生每年要花1.6万英镑,4年下来就是6.4万,其中导师制是„大头‟。”汉密尔顿骄傲地说,这是牛津延续700多年本科教育的“珠宝”。每位导师每周“一对一”地辅导1至4名学生,而每堂课给导师的报酬就达40多英镑,若加上教学管理的成本,代价更高。据测算,牛津每年对每位学生的教学费用投入,比学费、政府资助收入平均要高出8000英镑。
四是金融危机后政府拨款有所减少。去年,英国政府宣布未来三年高等教育开支将削减6%。目前,英国政府每年拨给牛津大学的教学资金约5200万英镑,平均到每个学生约合4000英镑,扣除3225英镑的学费,学校每招一人每年要“亏”8775英镑。尽管政府拨款不溢反损,汉密尔顿还是否决了下属学院“要求将学费上涨到每年5000英镑,另加5000英镑左右的伙食及住宿费”的申请。
“穷”大学、富教育,从汉密尔顿身上,我们能强烈感受到一种高贵的“大学精神”,这与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大学在大师,不在大楼”的至理名言,何其相似,又何其发人深省?有趣的是,在这次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预言:“25年内,中国将有7所名牌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我不知道莱文的放言是否有恭维的成分,我能确认的是,25年后,我们一定有一大批仪器设备、校舍大楼世界一流的“富”大学,甚至让牛津自叹弗如,但在那些举世无双的大楼里,极可能独缺世界一流的大师和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从而沦为世界一流的美丽“空壳”。因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让我们记住与牛津不分伯仲的哈佛校长科南特的话。
朱清时 “另类校长”南下
2009年12月下旬又一波冷空气南下,入冬以来深圳最冷的一天,路人少见地穿起棉袄。朱清时独居于闹市区一家政府宾馆的套房,未来大半年,他很有可能以此为家。去年,62岁的他从任职10年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职位上退休,本可以重拾学者生涯,清静地度过退休生活。但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人选,却悄悄锁定了这位中科院院士、国际知名化学家。
全球遴选历时一年,朱清时从2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遴选委员会全票通过,成为我国首位由国际猎头公司全球选聘的大学校长。2009年教师节,他从深圳代市长王荣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这一重任落在朱清时肩上,与其说是机遇和幸运降临,不如说是使命和责任降临。若单纯从名利考虑,他已当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在中国,还能有多少大学超过中国科大?
在朱清时心中,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彻底“去官化、去行政化”,而“官化、行政化”正是中国教育最大的积弊。
任中科大校长期间,朱清时直陈现行大学教育弊端——“大学像官场”,“应试教育阻碍创新人才培养”;当许多大学不惜举债大兴土木之时,中科大顶住压力不建新园区,同时还是2000年以来全国惟一没有扩招的高校;他还多次呼吁终止行政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他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与多数高校反复动员、轮番演习甚至造假迎评不同,中科大“原生态迎评”,没有手捧鲜花迎接教育部的专家评估组,甚至没有在课堂上给评估组安排听课坐的凳子。
5.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 篇五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之一。创新不断推动现代大学走向经济社会大舞台,在服务国家发展、引领先进文明、增进人类福祉等方面承担起重要使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和战略选择,也是我国高校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作为贯通科技、产业、社会创新体系的枢纽,创新型大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设创新型大学,前提是准确把握时代赋予大学的新功能与新定位。
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需要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作支撑。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应认真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发动开放创新的强大引擎,主动担当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责任,统筹谋划创新型大学建设。
一、培?B拔尖的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水平的创新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应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备宽厚基础、卓越能力、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杰出人才。创新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完善交叉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政策环境。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推进“四个课堂”衔接融汇,即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丰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境内社会实践,加强“第四课堂”海外交流研修。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应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人才、科研良性互动,以构建高峰学科为牵引构筑科研高地,以汇聚一流人才为抓手激发科研活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推动校内创新网络与校友联系网络、社会服务网络、国际创新网络的连接互动,形成多网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对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主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新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成果,建设高端智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方案。
三、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营造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
治理能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需要深化大学治理架构改革。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构建责权统一、各尽其职的大学治理体系,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公平宽松、相互合作、和而不同的创新生态圈。打造接轨世界的国际合作模式,通过开放发展融入全球网络、汇聚国际资源,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6.世界一流大学 篇六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昨在杭谈中国大学——未来10至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大学
这两天,美国名校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杭州,他是来浙江大学参加“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
昨天,他与耶鲁大学副校长罗琳达接受媒体采访。
谈及中国的大学,副校长罗琳达非常看好:“我相信,在未来10-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
用“无用性”的通识教育 替代功利教育
在耶鲁,“有用性”的功利教育被摈弃。
副校长罗琳达认为,“有用性的教育,只专注于某一专业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实,早在1828年的《耶鲁报告》中就提及,“学生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就像脑子里装进了一件物品,但这种填充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当中,从长远来讲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无用性”的通识教育,被重视。“在美国,一流大学更重视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跨学科的教育。”校长莱文表示。这样,他们既能欣赏丰富的人文艺术,又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一般而言,美国学生在前两年可以自由并广泛地选择学科,后两年再挑选专业进行学习。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和公民意识。”莱文说。
相较专业知识,“学生更需要的是思考的框架,让他们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流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其实,在耶鲁,“学生的压力也不小。”莱文笑着说。不过,他们功用地学习,同时也尽兴地玩耍。耶鲁的学生们,能在300多个学生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的领导作用。
一流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自1854年,中国首位赴美留学生容闳从耶鲁毕业后至今,赴美留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升。但是,莱文发现,“中国学生大多非常关注或是擅长某一领域。”
他建议,“不妨大胆地去尝试新的领域,拓展你的视野。理科好的学生,可以多选音乐、艺术或是艺术方面的课程。文科好的学生,我建议他们选修科学方面的课程,不用害怕。说不定,在接触中,你会发现新的发展可能性。”
谈及中国大学,副校长罗琳达说,“32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参观大学。32年间,中国高校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是其他国家不可比及的。”她相信,“在未来10-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
校长的职能是“找人”和“找钱”
“校长作为一个职业,职能就是找人和找钱。”莱文曾经这样定义“校长”。
吸引优秀的学生,需要优秀的师资。在耶鲁,就有这样一支团队在运作。
“今天早上,他还在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一位教授,他在全球排名前五名,我们希望他能加入耶鲁。”莱文笑着说。
而一名好的校长,又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必须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他说。
具体来说,就是:制订引领大学前进的美好远景并能够将其准确传达;制订远大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同时,具有变革精神、冒险精神和权力意志。
其实,莱文“扮演”的角色并不只是校长,“有时是学生,有时是教员。”只要莱文有空,他就会在校园逛逛,与学生聚餐,或是与学生一起打球。
每天晚上,他会与《耶鲁日报》(耶鲁学生自己创办的报纸)的学生沟通。“听他们的想法,回答他们的问题。”莱文说。
7.世界一流大学 篇七
一、从“谋求形似”到“争取神似”、“形神兼备”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对中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如果把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国重点大学争创世界一流的现实目标, 那么不难理解, 我们必然要走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直至“形神兼备”的发展过程[1] 。所谓“形似”, 是指形式上如同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模样”, 如“综合性”, 但内容上还没有达到要求, 如缺少大师人才。所谓“神似”, 是指在精神追求上基本达到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或水平, 如善于承担人类使命, 挑战人类未知领域。相对而言, “形似”比较容易, 如很快就能建成一座类似哈佛教学楼的建筑物, 而“神似”则比较困难或难度很大, 如拒绝权贵干扰学术独立。当然, 理想的境界是“形神兼备”, 即我们创建的世界一流大学, 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涵及精神境界上都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和标准。不过, 即使到此阶段, 我们也要反思一下, 这种“形神兼备”究竟是别人的翻版?抑或自己的创造?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切忌把是否与西方现有一流大学一模一样作为追求的高度, 而应有中国的独立思考、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 同时, 她在未来还应是别人羡慕或模仿的榜样, 就像西方一流大学今天影响我们一样。
诚然, 随着“211”特别是“985”工程的稳步实施, 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而且未来建设的步伐还在不断加速。但是, 目前, 我国重点大学似乎还没有走出“形似”阶段或者说没有真正进入“神似”阶段, 而“形神兼备”就更遥远了。具体说, 不少重点高校虽然树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仍将处于盖大楼、扩实验室、搞基本建设的“形似”阶段, 少数重点高校, 虽然大楼竣工了, 设备增加了, 条件变好了, “形似”有了进展, 但因贷款太多, 摊子太大, 负担过重, 却无力做“神似”的工作。因此,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我们务必减少“形似”, 增加“神似”, 这是我国有朝一日实现“形神兼备”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关键。
二、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制度建设”
从物质到精神到制度, 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制度建设, 这是国内外任何大学建设必须包含的内容及经历的实践过程。物质是基础, 精神是动力, 制度是保证。“三大建设”可以重点推动, 也可以综合推动, 但它们缺一不可。如果说, 世界一流大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代表性产物, 那么, 她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完美体现者”。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 (Eric Assby) 曾说过, 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当然, 其中也包括校园环境。其实,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何尝不需要优美的育人环境?但是, 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及配套制度, 尤其是拥有对人才的尊重、对人性的呵护、对人类的关心和爱护的境界追求。实际上, 凡是访问过欧美等国著名大学或翻阅过留学欧美的人员的见闻、感想、纪实, 谁都可以亲眼看到或想象得到一流大学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氛围。恰如芝加哥大学前校长金伯顿所言:“有许多无形的东西使得一所大学变得卓越并保持卓越。”[2]
我国不少重点大学在“三大建设”上与国外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具体说, 我们过分强调物质 (金钱) 及其建设, 忽视大学精神建设包括大学制度建设, 不少大学表面上侧重于“两手抓”, 一手抓基本建设, 一手抓制度建设, 但鲜有力量抓精神建设, 即使是制度建设, 关键点也没有找准, 反映在管理上就是思考和落实“如何管住人”而不是“如何服务人”。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近日历数“大学教育八宗罪”, 可以说国内重点大学“都有份”:“官本位浓厚、人事制度老化、师生关系疏远、教学声望下跌、泡沫学术抬头、计划经济严重、人文精神模糊、改革步伐缓慢”[3] 。众所周知, 近年来影响甚大的“钱学森之问”以及有关西南联大和蔡元培校长的各类文章不断增多, 其实质就是向国家、社会和大学呼唤有改革气魄的教育家。中肯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少重点大学在国家投资上不低于多数国外大学, 但在精神和管理上逊于国外, 而后者是大学的灵魂。问题究竟出在哪?在我看来, 不是物质, 而是制度, 特别是精神。因为任何大学, 物质建设总是不断推进, 制度建设也要日益完善, 而精神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师生需要的人性化服务, 不仅一刻不能缺失, 而且要“日进, 日进, 日日进”。大学要让所有的物质、制度服务于“人”。一旦大家都这样做了,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就不远了。
三、从“羡慕尝试”到“模式仿效”、“创新模式”
回顾大学发展史, 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以及怎么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不仅中国人不是先知, 其实国外人早先也不知道。“从历史来看, 德国和美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连‘一流大学’的概念都没有, 更谈不上靠什么一流大学理论来指导其建设了。”[1] 但是, 由于“大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 其精神气质就是一种‘普遍主义’ (universalism) 的”[5] , 因此, 中世纪以来, 各国大学都是采取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设方式, 各自走出了从“羡慕尝试”到“模式仿效”再到“模式创新”的建设道路。就国家来看, 英国曾羡慕学习法国, 德国曾羡慕学习英国, 美国曾羡慕学习德国, 中国曾羡慕学习欧美。就大学来看, 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曾学习借鉴法国的巴黎大学, 美国的哈佛大学曾学习借鉴英国大学, 耶鲁大学曾学习借鉴哈佛大学, 而北京大学是由蔡元培校长学习借鉴德国模式而来。同时历史上, 意大利、英国大学都不是纯粹地模仿法国大学, 而是进行了模式改造, 英国学者纽曼阐述的大学思想就是对法国大学理念的超越;德国教育家洪堡对英国大学也不是照搬照抄, 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柏林大学模式;19世纪, 美国大学学习、借鉴德国大学, 也是经过模式创新才实现的。这既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生动表现, 也是大学辩证发展的历史结果。
这表明, 大学建设始终渗透着人类的精神, 不断推动创新发展的。因此, 对待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事业, 我们一定要站在全球视野和人类文明视域中来考察, 并且要在模式上进行创新发展。回顾历史, 中国大学在学习国外大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曲折和挫折, 但是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今天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善于走过学习模仿阶段, 敢于、勇于、善于研究、发现、构建自己的建设模式, 大胆超越现有的“西方模式”, 着力打造有富有特色的“中国模式”。可以说, 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为了早日实现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源与动力;“面向世界”, 是所有世界一流大学的自然本性;“面向未来”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境界。
四、从“学术依附”到“学术独立”、“学术繁荣”
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指出:“一部世界大学的发展史可说是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6]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本质上就是为了取得国家的学术独立和学术繁荣,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然而, 各种复杂性因素决定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说,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学术依附”到“学术独立”再到“学术繁荣”的历程。何谓“学术依附”, 简言之, 就是学术上依靠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台条件发展, 难以独立开展行动。其关键原因和突出表现有二:一是世界各类学术中心及各种国际权威期刊全部处于西方发达国家, 导致发展中国家学术资源严重不足, 甚至完全依靠发达国家来评价和支持, 同时, 国际留学生大多流向并聚集在主要工业发达国家, 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二是受到殖民历史和发达国家教育输入等现实因素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也难以获得学术自立, 国内不少重点高校使用国外大学教材就是重要案例。但是, 21世纪, 中华民族若要实现伟大复兴, 则必须实现学术独立和学术繁荣。对此, 我国重点大学无疑承担着重大责任——要通过各种努力尽快摆脱对发达国家的学术依附地位。一是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精神动力, 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抓紧建设“全球学术中心”。二是创建和发展中国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逐步把它们建成全球权威性学术期刊, 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评价的依附地位。三是用好国家重点投资,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平台, 吸引人才包括国际留学生到中国学术中心学习、访问和从事科学研究, 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四是抓紧利用“孔子学院”等渠道和各类学术媒介宣传和普及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使汉语逐渐转变为全球主要学术语言。
如果一个国家想维持甚至提升国际影响力, 它就必须发展独立而强大的国家学术能力以及保持“学术繁荣”, 而“学术依附”只能使一个国家站在国际影响力的边缘。毫无疑问, 世界一流大学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前不久,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马丁·雅克 (Martin Jacques) 指出:“一国的历史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会以何种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历史上每一个曾经称霸的国家或者大陆都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展示其实力。比如欧洲的典型方式就是海上扩张加殖民帝国, 而美国则是空中优势和全球经济霸权。中国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后, 很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在文化等方面完全改写世界秩序。”[7]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 对中国大学富有启发性意义。如果未来的中国诚如马丁·雅克所言, 那么, 通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必将会迎来期待已久的学术独立和学术繁荣的美好前景。
五、从“国内一流”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
我国重点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每个重点高校只能遵循从“国内一流”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的发展路径。不过, 这里我们确实要弄清什么是“世界一流”?美国高等教育专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的解读十分精辟、透彻, 他指出:“世界一流只是简称, 表明进入了全世界最有名大学的行列。几乎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如今都在主要的英语国家或者少数在大型工业化国家。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 都是研究型大学, 毫无例外。但并非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 也不应该都是世界一流大学。”他继续说:“这些定义和概念的使用在全世界都相当混乱。政策制定者提到世界一流大学时, 实际上可能是指研究型大学。学校领导也可能把本校当作世界一流来‘推销’, 即使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地位。国家旗舰大学有时也会把自己描绘成地区或国际的一流大学。因此, 为了实现目标而仔细定义一下这些术语非常有用。”[8]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国重点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自己的大学定位, 并实现科学发展。目前, 从“985”高校来看, 可以被视为中国“旗舰大学”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显然是肩负着最早实现中国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任务, 而其他重点高校, 可能需要认真地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应当说, 这是我国“985”重点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战略步骤。
诚然, 对中国任何重点大学来说, 要从“国内一流”达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 国内一些高校 (如北大和清华) 在国内一流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不是“亚洲一流”, 还需要国际论证。事实上, 对于国内一流大学, 无论是争取“亚洲一流”, 还是争取“世界一流”, 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而深入的努力才能实现。21世纪上半叶, 对于“985”高校来说, 在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上, 要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精心谋划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 以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学生共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发展道路和具体步骤上, 要努力从“谋求形似”到“争取神似”直至“形神兼备”;要同时推进“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要尽快从“羡慕尝试”走过“模式仿效”达到“模式创新”;要争取从“学术依附”走向“学术独立”, 并进入“学术繁荣”阶段。如此, 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将早日到来。
摘要: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人为努力和实践的过程, 而且也是客观辩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 从“谋求形似”到“争取神似”、“形神兼备”;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制度建设”;从“羡慕尝试”到“模式仿效”、“创新模式”;从“学术依附”到“学术独立”、“学术繁荣”;从“国内一流”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应该说, 这是我国“985”重点大学实现世界一流梦想的必然建设道路。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4]叶赋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辩证思考[J].江苏高教, 2010, (1) :10.
[2][美]金伯顿.兴奋, 叛逆, 人文价值观[A].[美]威廉墨菲.芝加哥大学的理念[C].彭阳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43.
[3]章必功历数大学教育八宗罪自认成不了蔡元培[EB/OA].南风窗, 2010-03-08.http://news.sohu.com/20100308/n270670021.shtml.
[5]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5.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13.
[7][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 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89.
8.世界一流大学 篇八
然而,美国有4000多所大学,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大学排名,往往是按照学校的设施、资源、教授、研究成果等等数据衡量的结果。如果拿学生质量进行比较,又会是怎样一番图景呢?
Kevin Carey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文章,引用的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人能力评估”的测试数据。比如,24个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16-29岁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的数字测试平均成绩,奥地利第一,326分,比利时第二,325分,芬兰第三,322分……各国平均为305分,美国仅296分,倒数第八。文字测试成绩,则是芬兰第一,日本第二,美国的成绩好于数字测试,但依然低于各国的平均线。所以,以大学生的平均质量而言,美国的大学,在世界24个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中,明显处于劣等地位。
那么,这是否证明美国的大学多是“菜校”呢?也不尽然。美国的大学生之所以素质这么低,是因为中小学的基础太差,靠大学四年追不回来。但这不能否认美国大学的教学相当有效、属于“世界一流”。
不过,即便是美国大学能够让学生有最大幅度的提高,但这并非衡量其效率的唯—尺度。芬兰的大学对本国学生是免费的,美国的私立大学则一年费用动辄五六万美元。当然,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免费的大学教育最终要纳税人埋单,这是欧洲相当普遍的现象。不过,维持大学运营的成本,如果以生均费用计,欧洲国家比美国要低得多。在芬兰,高中毕业考试、大学入学考试等等,过程非常透明,没有各种加分,没有对少数民族或弱势的降分照顾。一个孩子只要功课好,在教育上几乎什么都不用愁。美国的大学生们,在大学里获得的进步不过是和芬兰学生并驾齐驱,但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美国的大学生起点比芬兰的同龄人低得多。起点越低,提高的空间越大、进步越快。二是美国大学生所获得的提高,成本特别大。
不妨举些具体的例子。美国的大学生中,许多人不要说阅读,就是连too和to、than和then的区别都不知道。这还怎么读书?程度低,学校无微不至地给补课,还有一帮咨询顾问、心理专家提供服务。最为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些学生有阅读困难症,即脑子有些缺陷,无法处理文字信息,有点类似残疾人。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这些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照顾。于是,这种学生上课,有专门的人陪着帮助记笔记。这么昂贵的教育,当然不可能没有效果了。更不用说,美国各大学争相建设豪华宿舍、豪华健身房等设施,最终的账还是会折入教育成本。总之,美国大学的业绩,建立在巨大的投资之上。这代美国大学毕业生为此背上的学贷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即将成为美国的下一个债务危机。
可见,美国大学毕业生在全球化竞争中,比起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龄人来有着致命的弱势。虽然美国大学的教育比较有效,但因为中小学基础没打好,无法四五年内补回来,绝对素质不如人。最要命的是,毕业往往背一屁股债,难以买房、创业,整天为了还债、付房租而奋斗。如果事业需要继续深造,则意味着更多的学贷,一点缓冲的余地也没有,难以为长远考虑。这也是美国社会流动性不如欧洲的原因之一。芬兰的孩子只要聪明勤奋,一路读完大学研究院,不用操心费用,事业起步时无债一身轻。即使父母没钱,大致也能和富家子弟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竞争。美国的大学,则是钱堆出来的。光聪明未必管用。父母没钱,你即使能读完也要面对巨大的债务负担。
9.世界一流大学 篇九
[摘 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办学特点、建设要素,探讨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机遇、问题与措施,期望对我国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要素
一、引言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科技强国和科技兴国的重要举措。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对所在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念与经验。为此,本文结合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特点,探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要素、措施与建设内容,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性分析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理念和特点方面各不相同。按照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点,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是:将教学和科研摆在重要位置,教师与学生需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充分体现国际化特征。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迎接21世纪的重大科技挑战,持续不断地开拓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的研究领域,发展扩大独立研究机构,并以项目为导向,聚合多学科人才,产出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科技成果,引领国际科学研究方向。
通过对以上两个国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特性的分析可知,世界一流大学尽管在规模、学科院系构成、地域、属性等方面差异显著,但其发展历史表明,要达到一流标准,必须具有三个共同特征:(1)能按国际标准吸引、培养和留住最优秀的师资和学生,通过内、外部评审,对师资水平和学生质量进行严格的评估;(2)以充足灵活的资源支持和鼓励最优秀的项目和人才;(3)根据明确规定的职责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准确、及时。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素
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特性分析,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均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涉及师资、科研、研究生教育、项目评审等建设要素。具体而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素主要包括:(1)师资质量。多方位、多渠道招聘世界一流人才显得尤为重要。(2)始终保持前沿性的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应用研究。(3)重视基础性研究,提出原创性和前沿性研究课题。(4)努力向学生介绍最新研究进展。(5)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保持一流的教学水平。(6)师生互动是一流大学重要的建设要素。(7)一流的研究生教育。(8)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这些建设特性无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要考量的重要内容,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四、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为了发展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先后启动的“211工程”、“985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0.世界一流大学 篇十
——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
1999年,国务院及国家教育部决定与省市共同投资共建九所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九所名校知名大学,使其在下一个世纪能尽快进入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大学排名本没有实际意义,但一旦与某些人或机构的利益挂钩就不一样了。据说为了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前进几名,有些学校是要给排名机构交些赞助费的。
国内许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骂声。这种依靠人数和规模的排名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攒鸡毛,凑掸子”。武书连的理论是100所三流大学可以合并出10所哈佛大学。
国内高校在不断发展,优秀的大学赢得大家的尊敬是不会因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样,靠“攒鸡毛”凑起来的“掸子大学”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据前列,也只能是自娱自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体会,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还是以国家确定的“九校”(或称“九所”)之说最为经典,也最让人信服。所谓“九校”,是指首批进入我国“211+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即:(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名单上的9所大学代表着中国的最顶尖大学。这个名单一出来,其它各校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事总是前紧后松,什么好事都容易“滥”。后来,“211+985”工程放开了,其它各校你争我抢,先后分两批扩大到三十多所。后进的这几十所“211+985”工程大学应该说是中国的优秀大学。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单一确定,这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彼此之间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即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九校”每年轮流坐庄主办一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或称为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只有这9所大学的校领导参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高校排名闹得鸡犬不宁之际,在高校合并浪潮之后出现的排名榜上的“暴发户”、“新贵”沾沾自喜之时,“九校”俱乐部仍旧年年照开,不管新出现的“暴发户”觉得自己多牛,“九校”俱乐部就是不和你玩!因为: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并出的,排名榜是没有用的,“九校”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掸子确实是鸡毛凑起来的!
11.把世界一流大学“搬”到中国来 篇十一
大学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又是科学人文知识的集散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批发市场”,“商品”(知识)天天有出有入,按照各自的供求,有序地流动着,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常学常新,常新又必须常学,从而无止境地循环运动。
近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20世纪80年代末就获得过教育学硕士的学子,还是作为一位长期在大学出版社工作的编辑,接触和了解到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学和出版机构。这不仅让我耳目一新,而且也对国内的大学做了进一步的思考,觉得同为大学,实际上存在着非同寻常的差别。欧美的一些大学能够持续数百年的发展,中国虽然也有号称的千年学府和书院,但到目前为止,要么是一些供人瞻仰的遗迹,要么原有的学府或书院在性质上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连续的传承性和欧美一流大学这些名校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记得,美国知名高等教育家阿尔特巴赫曾谈到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困惑,指出“每个国家都希望拥有世界一流大学,但并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是什么,也不了解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但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无疑能够消除这个困惑。它们具有悠久历史和学术声誉,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清楚地表明,它们之所以每个时期都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精英人才,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和知名高等学府的楷模,正是因为它们都表现出悠久的历史传承、执着的大学理念、稳固的学术自治、不断的创新发展以及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我后来和同事李广良先生一起构思着:能不能把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的读者对接起来,达到由己及人、由外到内的一次互通共融。
在我们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单中惠教授探讨这个构思时,我们之间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指导的几个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博士论文已经写好,很快会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他们也正想着找一家著名的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学术成果。
听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出版人的我们喜出望外。但是,在没有见到具体书稿之前,我们还是心存疑虑的,因为对于一般读者来讲,博士学位论文往往是高深、晦涩、难读的印记。而我们的目的是要把世界一流大学名校介绍给一般读者,这样的书稿是否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我们心里没有底。虽然“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牛津大学史》《剑桥大学史》《哈佛大学史》《耶鲁大学史》)这个选题思路不错,但书稿如何能够被读者所接受?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于是,我们给单教授说,我们先看看书稿再说吧。四位博研生,四部书稿,共计120多万字,好家伙呀。我们浏览了全部书稿,在整个书稿看完后,我们心里算是有了底气:可以出版。
我们知道,中世纪时,欧洲教会是一统天下的。所介绍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名校的前期,都是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学校本身就是教会学院,以培养牧师为第一要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能够审时度势地把神学转化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教学轨道上来,这就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发展的根本原因。
“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以历史研究和问题研究结合的取向,系统研究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单中惠教授撰写的总序《揭示世界一流大学的奥秘》放在每部书的前面,作为每部书的导读。他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典范的卓越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根本条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深刻启迪。通过这篇文章,无疑为深刻理解和正确阅读“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
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系统工程,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百舸争流,各具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复制和照搬的。牛津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文理并重的学科、精英人才的培养、卓越的科研成果而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类智慧之光的聚合点”。剑桥大学“此乃启智与求知之地”的校训鲜明地指出了其办学理念,对自然科学无止境地探索,使它成了“自然科学的摇篮”,从而培养出了众多的自然科学大师。由于哈佛大学具有“先有哈佛大学,后有美国”的特殊地位,它是精英教育的典范,是培养工商巨子、政坛领袖、科学巨人和文化名人的基地,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哈佛大学是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对“光明和真知”的执着追求精神铸就了耶鲁大学的灵魂,致力于本科教育和着力培养领袖人物的教学理念,使耶鲁大学成为了“总统的摇篮”。总之,这四所大学在自己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工程,相继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这标志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因此,出版“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认真借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典范的丰富经验,对于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各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名校风格和发展历程体现了她们自己的理念和精神。尽管清朝末年筹建的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的前身),是以哈佛和耶鲁这两所大学为蓝本,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还只能是上海交大,只能取哈佛和耶鲁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所以说,大学的独立个性是无法改变的,也是无法被抄袭的。对世界一流大学名校的学习和借鉴上,只能吸取其合理的精华部分。我们策划和编辑出版“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其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也就在这里。
“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是一套具有独立学术见解的系列学术著作,在文字论述的同时还附有不少插图,以做到图文并茂。在每部书的最后,还附有这所大学的大事记、各学院名录、历任校长名录、毕业的英国首相或美国总统、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以做到学术性和通俗性的结合。该丛书自在2012年8月上海书市推出后,受到了大学领导和教师以及读者的关注。例如,澳门中华教育会刘羡冰副会长为此专门在《澳门日报》上发表一篇题为《世界第一流大学梦》的短文。
通过策划和编辑出版“世界一流大学史丛书”,除了出版了几位博士的学术成果,也实现了我们作为出版人的一个出版构想。当然更值得高兴的是,它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世界一流大学名校的窗口。
(本文编辑 谢宁)
【世界一流大学】推荐阅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名单12-14
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09-19
国内一流大学校长的责任和担当10-05
青岛大学承办山东省“一流本科教育”论坛12-01
一流的员工创造一流的企业12-19
创一流党建水平 争一流工作业绩11-27
银行创一流业绩08-22
“三个一流”活动实施意见》07-22
争创一流演讲稿09-15
如何做一流的教学能手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