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共15篇)
1.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篇一
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体会
保定23中
赵国军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一、收获
1、合理分配小组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才会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及解决过程等,因此,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资料员应选跑校生且家有电脑,家庭背景较好的同学担任。这样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当然,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还可以互换角色。
2、落实具体的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价值,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目标,安排恰当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改革开放》时,让学生课前分小组分别调查自己家或亲戚邻居家承包土地、种植作物及收成情况。这过程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其中一人设计问题,两人负责调查记录,一人负责整理并汇报,让学生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3、布置难易适当的任务.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难易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独创性、创造性。凡是遇到具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创造性问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常见的问题有:小组分工不科学,学优生处于主宰地位,学困生被忽视;逢课必合作,以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索性,学生没有讨论的兴趣;合作学习氛围不浓厚,课堂出现冷场或秩序混乱。
三、今后设想
1、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的组建是开展学习的前提。小组的规模以 4--6人为准,一般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相邻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种操作较简单,但为了更好地实施合作学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教师需同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和能力、个性特征、性别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安排座位。为使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尤其要选择好组织能力强、工作有热情、在同学中威望较高的同学来担任组长,其他角色(如记录者、评价者和发言者等)可由各组根据成员特点和学习任务的情况协商确定,并明确各自责任和职责。
2、准确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虽有一定优势,但不能滥用,只有在适宜的时候运用它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突破重、难点的时候。合作学习是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中通过任务的分工、思维的碰撞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主题的合作探究,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意见产生较大分歧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通过合作学习,在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方位寻求问题的解决。
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问题
合作学习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学生讨论,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讨论的问题。
问题要有价值和开放性,能使学生感兴趣。
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难度适中,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应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而通过合作能解决的问题。问题太难,学生无法入手,通过小组合作也不能解决,不仅达不到合作效果,还可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削减学习积极性;而问题太简单,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层,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合作学习失去其实质意义,学生也意识不到合作的重要性,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
4、有效创设合作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注重学生在感受与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应该为创设一种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氛围不断改变自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
转变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抓住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研究式、体验式的合作学习,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搭建舞台;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促进式的评价,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
循序渐进,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中生见识少、知识面窄,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时,多数学生无合作意识、无责任感,无所事事,或讨论其它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必备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细心观察并加以指导,尤其要结合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认识掌握社交能力的必要性,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使学生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和学会反思等,有效地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是历史潮流,作为历史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把教学过程变成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过程。
2.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篇二
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很多前期准备工作需要认真做好。一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最关键的一步准备工作。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以四人为一组的效果最佳,而在小组成员构成上,秉持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也是十分必要的。“组间同质”是为了让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为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打下公平的基础,而“组内异质”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例如,在一个四人小组中,为了顺利地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设置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员、资料收集员等角色,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前的实践训练。合作小组的建立并不难,难的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学生发挥所长,有效实现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之前,要加强合作前的实践训练, 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能力,健全对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在接下来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进行自我发挥。
二、大胆把课堂放给学生
很多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失去方向,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总是不敢放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干预太多,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精髓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教师管得太宽,就会让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敢于把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在合作的过程中,要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在观念和方式上进行激烈地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对一些“弱势”学生的鼓励,避免出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弱势”学生的压制,以防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学生展示的平台。
三、教师发挥恰当的引导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看似被弱化了,但教师的作用却依然重要。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因此,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在实践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其实,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课前的预习指导也很重要。例如,“发达的古代农业”这一课,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 涉及到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既分散又繁多,学生很难理清头绪把握重点,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实施,在开课之前, 笔者就给学生提出了几点预习纲要。1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进步的表现。2概括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与特征。3分析小农经济的基本含义与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思考封建政权与小农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些预习纲要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在探究合作之前掌握基本的学习资料, 从而使得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够紧紧地围绕着主体进行深入探究,这对于保证小组合作的质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更要敢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自己个性教学风格有效结合, 并稳步推向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学习者,而成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分组合作学习为形式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益于学生成才。
3.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篇三
一、目前初中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使得课堂学习充满了生机、活力,改变了课堂“一潭死水”的状况。但是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又存在着摆空架子没有实效性等问题。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误区,使得小组合作表演化、形式化,往往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热闹非凡。仔细一看,根本就没有组织,不是科学的讨论。其中优秀者滔滔不绝,差生甚至整一节课一言不发,只充当听众,即使提出不同一件也不会受到重视。长期如此就会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状况。而且合作学习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效率低下,已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独立思考和自己在学习中探索,并能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结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有必要小组讨论,而很多老师违背了这一原则: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小组讨论,而且学生热热闹闹讨论后又给出固定的答案。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课合作学习的对策
为了让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
1.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应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等因素,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内学生分到各组,分组要做到全班各组人平均成绩大致相同。这种分组方式可以通过竞争调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形成组内学习的合力。通过交流,学生获得丰富体验,最后形成小组的共识,解决了单靠个人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精心编制符合学生认识实际的导学案
在小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尽可能准确的将所学内容分解,设计恰当的认知坡度、梯度和学习方式,并跟着详尽可操作性的活动安排,形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然后组织学生高效的自学与合作,避免学生认知过程中无从下手和无效讨论。导学案变成了学生自立学习的“指南针”,讨论探索的“探路石”。
3.把课堂放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预习自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的过程是最好的独立钻研的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课本中最基本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深入思考完全能独立解决。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以学习的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组讨论:课堂讨论是一个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形成共识,使问题逐步得以解决的课堂教学过程,经过讨论的问题,学生往往经久难忘,而且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同时使其在自学阶段获得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经过预习自学环节,学生与教材已经有了基本“对话”,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适时推出导学案中“探讨与提高”题目,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样,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讨论中小组内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碰撞,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出结论,特别要求组长和较优秀的同学不要压制别人的意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从整体上培养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精讲点拨:精讲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讲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特殊性,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环节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对于那些学生展示后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讲,但不是从头讲,而是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讲,对于那些通过合作仍没理解的地方,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务必啃下“硬骨头”,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遗漏疏忽的地方,教师还应该再提醒一下,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这一环节是突破课本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时机,教师把内容讲深讲透,通过精讲点拨,把“重点、难点、关键点”突破。
巩固拓展:这一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升华阶段。教师要在导学案“总结与归纳——课堂检测——学习感悟”部分设置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的练习,通过习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并能熟练运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的实践活动中。
三、小结
4.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篇四
历史是一门充满趣味与深刻内涵的学科,这一学科的有效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善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不佳、课堂教学混乱的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到了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有效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本文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全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也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革,传统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许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被取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历史文化素养,对促进和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何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此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的方式,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与探索,以小组活动为教学的主体
第 1 页 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信心、合作意识等也具有十分有利的影响与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而要想做到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初中历史教师要十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并以此为根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此基础上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方便教师的管理,还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课堂秩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关键
教师根据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要求制定出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机智精准的课堂提问环节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中,教师要根据小组中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一
第 2 页 些较为明确、针对性较强、具有分析与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探究与深层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核心
针对初中生好奇心较强、兴趣广泛、注意力较难集中的特点,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知识与教学经验,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也正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讨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开展各种课堂活动等方式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历史成绩,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例如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容易出现对某个历史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到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并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一场以某个历史问题或观点为主题的历史辩论大赛,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培养其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对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情景剧的表演,利用这种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增加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把握,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第 3 页
4.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有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手段,并不能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成果,从每一节课中吸取经验、找出缺点,就需要建立起相关的科学教学评价机制。而且,也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合理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爱历史、愿意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够激发出小组合作学习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协同合作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然而,每一个班级的学习合作小组中都有表现好与表现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不能有歧视,应该一视同仁,机智灵活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加以利用,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与水平。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第 4 页 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应用有一定的帮助。
5.“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五
那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方的我,上了这么久的课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仅是老师讲课我们做好笔记学习就行,而是上课的四十五分钟前面三十分钟是老师给我们讲课f并且提出问题,然后剩下的十五分钟让我们小组进行讨论和解答。因为我们小组里面的每个同学都是要参与到讨论中来的,每个人都是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的,所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独立去尝试解答问题、分析思路的机会,在这样的方式下我们都得到了锻炼。
二、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心和进取心
因为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之间是免不了竞争的,我们每个组都是要对其他小组的问题解答做出打分的,所以小组里面的每个同学都是在努力的做出思考,每个人都想要为这个集体争光,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一起努力,大家变得更加的团结了,大家一起为自己的小组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加油,增强了大家积极进取的心。
三、好处的同时我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因为大家都参与到了讨论中来,所以大家自己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同时,教室就会变得嘈杂,而如果有自制力比较差的同学就有可能利用这样的氛围来讲小话而不是在参与讨论,用大家讨论的声音了自己说话的声音,反而影响了他们自己的学习。
6.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篇六
1.分配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组长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运用学习的章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问题相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在本次小组在讲《商务报告的类型》一课时,我们提前三周布置小组成员自己去查询、收集有关的知识。然后分类汇总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等到课堂展示时在内容的讲解上达到了预先估计到的结果,通过这次的实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提前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并认真准备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
2.合作探究。每个成员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位同学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成员准备的情况,让其他成员提出的疑问,以便在课堂展示时向提出问题的同学们介绍解决办法,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PPT的制作
小组成员负责讲解的内容不同,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每个人分别把PPT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相互审核,通过之后由同学统一制作PPT,从而达到格式,色彩等统一。制作完工后由小组共同提出改进意见。反复研究努力做到最好。最终PPT成为我们小组展示的亮点之一。
4提前演练。为了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我们在课下进行适当排练,努力克服怯场的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调整讲解的时间。再次熟悉讲解的内容。只有通过模拟,我们才会真正看到问题所在,从而避免在正式讲解时出错。
优点时间把握恰当
我们是第二节课做的展示,考虑到放学时间,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我们把握在35分钟左右,以免耽误同学们的时间,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
2内容详略得当
我们小组讲解的是商务报告的类型,这一部分的内容十分多而且比较枯燥。大多数内容都是了解性的内容,因此我们主要讲解长报告和短报告,以及他们的特点和区别,然后列举合适的例子,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其他相关内容我们选择性的做了补充。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把重点内容展示出来。同学们也容易接受。PPt制作精美
在PPT制作时我们为了防止同学们产生视觉疲劳,内容都是经过压缩提炼之后才往上填写,以确保不重不漏,详略得当,看上去一目了然。同时PPT的背景颜色我们也是经过反复试验讨论决定。增加了动画等特效,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4顺利回答问题
因为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我们对讲解的内容都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对其他成员提出的问题我们都能做出适当的解答。
缺点
1服装不统一
我们组5个成员都是女生,本应该做到服装统一的要求,但在这次的展示中因为其他原因没有统一服装,这是我们最明显的不足。
2声音比较小
可能展示时大家比较紧张,平时说话的声调就比较低,这使得在讲解时我们的声音比较小,后排的同学听起来比较吃力。
3课堂互动少
我们在课堂安排时较多的是用口述的形式给大家举生活中的例子,缺乏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互动,这使我们的课堂展示缺少了几分色彩。
改进
1通过这次的实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使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分任务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学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比如我们的讲解需要看大量的内容,而且是英文版的,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分工,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另外,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相互讨论,自由选择讲解的部分,如果有冲突,就相互协商解决,尊重和理解是我们沟通过程成功的重要因素。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大家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这期间,每个人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小组合作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2、营造宽松有趣的课堂环境
(1)我们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地参与活动。
(2)提供充裕的答问时间。在答问环节之前,还要留给同学们适当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只有当同学们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使学习更加有效率。
3、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
互动环节对激励同学们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个互动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更多地去关注同学们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7.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篇七
一、引导学生进行精心的准备
在合作学习中,整个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与被动地听教师讲课相比,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更大,相应地,学生要在小组合作中很好地发挥, 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为保证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活动开始前,学生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预习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等。例如在讲《发达的古代农业》时,笔者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而活动开始前给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预习要求:第一,认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掌握生产工具的进步表现及不同时代农业的进步表现;第二,把握整个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耕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每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第三,通过对小农经济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接下来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表现地更游刃有余。除了学生要做准备外,教师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的准备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二是布置好合作学习的环境,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如何进行小组分配等。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和进入学习的状态往往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带领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和探究状态的情境。例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实施合作学习之前,笔者首先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一一展示十二生肖的图片。图片一出现,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接下来笔者提问:“在十二生肖中,哪些动物与农业有一定的关系? ”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给出答案:“牛、马、猪、羊、狗、鸡。”接下来,笔者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不同的阶段对当时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农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显然不可能很快答上来,但这些问题却指向今天的主题,从而帮助笔者顺利地引出了课题《发达的古代农业》。由于有了多媒体工具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好地进入合作探究的议题,由此可见,这种有效情境的创设为接下来进一步合作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三、确定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探究问题合理确定会直接影响探究效果,一般来说,问题越具体学生的探究活动越容易深入,倘若探究的课题过于宽泛,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会浮于表面,无法出成果。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中,笔者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探究课题是农业在古代中国中的地位及其具体表现, 这个探究问题相对来说提得较具体,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会更有针对性,从而不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
四、引入小组竞争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发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潜力, 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如果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往往会更好地强化合作学习目标,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个框题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别从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提高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然后综合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这样把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明确探究的方向, 还可以在小组之间营造竞争的气氛,提高学生探究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
五、注意合作学习过后的总结归纳和难点突破
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活动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系统化、逻辑化,相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获得的学习成果显得比较杂乱。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习活动的成果进行点拨总结归纳,就会使合作学习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合作学习过后,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除此以外,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些难点内容,这些内容仅仅依靠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难以有效突破,这时候, 教师要对这些难点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讲解和突破。例如《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内容的难点在于“小农经济”部分,在小组活动结束以后笔者从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的涵义和特点、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概括,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的难点。
六、实施有效的评价活动
评价行为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本身就属于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具有积极的引导和反馈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有效评价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既不能忽略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又不能忽略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要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对个人的评价可以强化个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而对小组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则有可能催化学生个人的小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使得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8.浅谈历史课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八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小组評价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的课程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原有的单一的、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改变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成为课改的主要方向,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笔者在自己的历史课教学中,着重探索了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在合作学习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通过自己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觉得教学氛围宽松了、和谐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被调动起来了。提高了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良好的合作习惯,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在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应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学习状态,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等因素,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内学生分到各组,分组要做到全班各组人平均成绩大致相同。这种分组方式可以通过竞争调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形成组内学习的合力。我是根据班内学生人数和成绩,把学生先分成两人一组接对子,也就是“一帮一”,之后,4人合成一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两个小组(八个人)组成一个大组,有一个大组长。全班分成6个大组。形成8-4-2模式。大组与大组、小组与小组之间,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精心编制符合学生认识实际的导学案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尽可能准确地将学生所学内容分解,设计恰当的认知坡度、梯度和学习方式,并跟着详尽可操作性的活动安排,形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然后,组织学生高效的自学与合作,避免学生认知过程中无从下手和无效讨论。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把手中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历史课本的每一课时设计成“学习目标——预习与自我检测——探讨与提高——总结与归纳——课堂检测——学习感悟”模式的导学案,上课时发给学生,问题就摆在学生面前,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急切地渴求正确的答案,顺理成章的把学生推进自学与合作的状态。导学案变成了学生自立学习的“指南针”,讨论探索的“探路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1.预习自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的过程是最好的独立钻研的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课本中最基本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深入思考完全能独立解决。
2.分组讨论。课堂讨论是一个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形成共识,使问题逐步得以解决的课堂教学过程,经过讨论的问题,学生往往经久难忘,而且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同时,使其在自学阶段获得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经过预习自学环节,学生与教材已经有了基本“对话”,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适时推出导学案中“探讨与提高”题目,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样,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讨论中,小组内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碰撞,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出结论,特别要求组长和较优秀的同学不要压制别人的意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从整体上培养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思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精讲点拨。精讲,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讲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特殊性,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环节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对于那些学生展示后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讲,但不是从头讲,而是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讲,对于那些通过合作仍没理解的地方,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务必啃下“硬骨头”,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遗漏疏忽的地方,教师还应该再提醒一下,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这一环节是突破课本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时机,教师把内容讲深讲透,通过精讲点拨,把“重点、难点、关键点”突破。
4.巩固拓展。这一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升华阶段。教师要在导学案“总结与归纳——课堂检测——学习感悟”部分设置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的练习,通过习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并能熟练运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的实践活动中。
9.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篇九
“合作学习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更能否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相互团结协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评价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分组均衡
对于小组评价体制我们仍处于摸索的阶段,首先在小组的划分上,怎样才是很合理的,怎样才能达到绝对的公平?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发挥学习好的同学在小组中的作用?怎样让差一点的学生感到自身在小组中的价值,等等。这一些,都是我们在探索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几次变动,现在我们的分组基本均衡。我把班里五十四人划分成九组。根据综合考评把全班同学分成6个档次。第一档次的九名同学依次为一至九组组长,也是每个小组的一号。然后组长从每个档次中自主挑选一名同学并根据考评成绩依次编号。这样六个组中同号的同学水平相当,利于老师评价。
注意,挑选组员时,组长要顾及视力、身高,学生优、弱科目,尽量同桌组员可互补,左右男女相间,每组性别比例恰当。教师应给予积极地协调,保证分组既公平均衡又利于学生的发展。每组学生面面相对而坐,座次由组长和组员自主决定。每周小组间互换位置,这样每位同学都有坐在第一排的机会。
二、确定详实的评价制度
1、小组分工明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组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四个明确就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能合作,会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每位学生一个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联络员、发言人等;明确方法,只有明确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合作;明确竞赛规则,只有明确组间的竞赛规则,才能使学生参与合作中的竞争学习。这些内容要上墙到位,使隐性的内容,转化成显性的内容。
2、细化评价栏目
中学生逐渐显露出成人化的心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碍于情面,或胆小怕事,或贪图小利,或于己无益的事不做等等。虽然他们心中存有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却不表现出来,从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无益于正确舆论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所以要细化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具体的评价项目上,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并且要常抓不懈。
我班四壁墙壁上醒目地列出以下专栏:1,课堂表现榜。(每节课各任课老师通过提问、展示、竞赛、习题反馈等各个方面对九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给优秀小组画星)2,各科作业栏。(语数英等作业由科代表每天板书,公布欠交、优秀、质劣作业名单)3,励志语:每天一换,全班征集并评比 4, 优秀作业展示台。5,七嘴八舌议一议,群策群力献计谋。(让同学们关注并相讨班中热点话题,征集并评比稿件)6,赏心悦目我的作品。(让同学们自己创作)7,我是班里一分子,我的体会您分享。(同学们提供稿件,语文小组筛选稿件)8,我的兴趣,我的收藏。(展示同学们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3、全方位竞赛
以上八项栏目均有负责人,负责人工作出色者加分。(1)课堂上回答问题优胜者加分。此项有很大的空间,可灵活使用,各任课老师参与。如以小组为单位出必答题,抢答题,分数可加可扣。(2)某科作业被评为优秀,优秀励志语被采用,热点话题稿件被采用,好的收藏、书、画作品被采用者一律加分。(3)课前准备,自习课,集会,体操,眼操,校服,学生证佩戴等,优者加分,违纪者扣分。(4)老师当众表扬,拾金不昧,争做好事,级赛,校赛获奖者加分。(5)“卫生值日” 能拿A 级者加分,逃跑或马虎者扣分。(6)其他。(附班级量化考评细则)
4、奖罚制完善
平时量化分的记录一定要由专人负责,记清楚加分的时间以及为什么加分,个人的和小组的要分开记清楚,方便最后评选出个人量化分的优胜者。评价分为短期(一天),中期(一周)和长期(一月或一学期)作奖罚。根据上述加扣分规则,每天下午5:00截止,小组总分前三名可以马上自由活动,其余同学继续自学。一周累计,总分后三名小组要做义务打扫教师办公室等劳动。一月累计,总分前三名小组可得发给家长的喜报。
由于加、扣分工作量大,所以我安排了每天一位值日班长。并提前培训值日班长和小组长,动员组员们热心帮助“扣分大户”们“改过自身”,其他组员要奋力从各方面加分。对后进生仍然要坚持经常谈心,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5、班级分组竞赛注意事项
要注意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免出现勾心斗角心,自私自利的现象,或者课堂上只顾加分不注意听课的现象。学生对新事物的新鲜感有一定的“有效期”,应在恰当的时间稍微变换一下花样。
10.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篇十
一、熟练掌握合作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四、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11.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一
一、培养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主观因素培养
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识水平,交往技能、语音水平、性格特征和历史基础等方面来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优势的培养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广思集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符合青少年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与心理倾向。小群体合作既有独立性,又有协作性,优于传统的行政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来完成。自我认识,自我确认,自我表现,合作创新的良好条件,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2)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它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同学之间讲心里话,活动中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又不给自己的团队丢脸,因此,在练习中必然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个体的潜在能力。同时在群体活动中,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协同、默契合作,建立起特殊的关系与友谊、这种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
(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合作学习具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合作团体,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发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群体活动中,他们要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等,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属于一个团,在合作学习过程里,它集合了众人的智慧、经验,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所以学习效果成功的比率较高。
二、在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及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幫助学生认识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训练学习“接受他人见解”的技能,在历史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运用历史技能的情境,鼓励别人参与,同时给学生提供在历史学习中进行社交的机会,培养其社交技能,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这些都是在历史教学中改变学生合作行为的关键。
2.精心设计,合理组织
合作学习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分组,创设一种民主化的教学思路。但教师课前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组织。要根据大纲、教材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灵活地运用分组,让学生有广泛的合作、接触、交流机会,多进行变换角色的分组合作,使历史课既讲求效果,又追求实效。
3.正确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
所谓的“收”就是统一、集中的教学;所谓的“放”就是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合作学习就是要进行“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分配的时间。这种教学思路并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通过群体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其合作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收得及时,放得灵活,收放结合。
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历史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郁海燕.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中学教学参考》,2010(15)
12.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二
1.合理选择小组合作成员,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高三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体验。首先教师需根据学情划分小组, 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形成小组, 然后再给分派高考重难点任务。如此学习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 更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高三历史小组教学教育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去加以实施完成, 所以教师需明确地规定小组成员的责任与义务, 使小组成员之间也可进行相互监督与促进, 小组之间也要有竞争以保证高三历史教学质量与成果。
然而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是需向学生明确小组学习最重要的目标即是通过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共同得到能力的提高。由于小组学生的合作方式、参与度、以及集体讨论交流的形式多样化,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也需预设适合小组的教学计划, 让小组交流能够贯穿课堂始终。若学生自身认识到小组合作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让他们对此方式感兴趣、对所设问题认真思考、积极与他人交流, 这就会让他们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增强。
例如, 在复习中外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 教师可先明确重难点, 按照预先分好的小组对各组布置任务, 如任务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到清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以及发展趋势。任务2.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的新变化、处理港澳问题的制度等等。任务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任务4.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法德的政治制度。借助任务驱动小组学习, 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并解决问题, 这比传统课堂更多了一份气氛。
2.增强学生主体能动性, 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到位并且有相关任务后, 那么如何提升学生主体能动性, 让学生有效合作就是一大难题。由于学生的性格、习惯的个别差异, 不少组员并不乐于参加合作讨论。此时教师可在教学中穿插或深入剖析挖掘教材中的一些幽默内容活跃课堂小组交流气氛, 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 还可用一些历史讨论素材中的史观来调动他们的自主性, 逐渐增强谈论氛围, 为合作解决问题做准备。另外, 小组活动或问题需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最好是趣味性与探究性较强的层次性设计, 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 由此也可激发他们参与小组讨论与交流的积极性。
此外, 虽然提升高三学生主体能动性很重要, 然而提升学生合作意识不容忽视, 即合作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必备的要素之一。虽然高三生本就对历史知识的贯穿性、纵向了解相对较为全面, 在学习小组中, 高三学生就会更易通过交流、辩论、分享、探讨等学习交流过程逐渐提升合作意识, 并在此中逐渐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原因, 既利于学生在交流中主动学习知识, 也利于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以此提升学习效果, 更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所以教师需不断明确小组活动的目标, 对小组任务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掌握。各小组明确任务后开始讨论起来, 组员也开始翻找相关内容并能大胆说出所想, 积极合作探讨所安排的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整个班级气氛顿时更加活跃。
3.透教材、知热点, 提升整体教学的成效
由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涉及大量的历史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的方式会易于获得较多丰富知识, 进而利于学生形成较高的历史学习与运用技能。所以教授高三历史教学中, 应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设置问题或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 把握好高三阶段的教学良机, 全面制定教学计划, 使小组互助式教学策略得以长久贯策实施下去。
教师不仅要钻研课标, 弄透教材, 还要关注时事热点, 让他们掌握基础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知识, 以保证高三历史教学质量与成果。
例如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史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时空轴并以此为主线来复习这段历史, 明确重大时间、事件后让他们合作完成时空轴。一组选出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另一组可选择中共诞生、南昌起义, 也有的组可选择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也许还有的组可选出解放战争等等。在他们讨论与展示过程中, 一些重大事件在时空轴上就很明显, 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竞争, 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在此过程中不仅有乐趣, 又增进了学习的效率。教师在点拨后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抓住重点、逻辑组织语言。比如让大家谈谈年内大事, 由学生自主搜集、组内协作, 以大事年表形式在下节课展现, 看哪组完成的既准又好?相信下节课的展示会各有特色, 他们在若干次的前期准备与当场发挥的训练下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总之, 高三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中, 要善于运用小组合作及交流的方式进行思维与理念、表达的训练, 由此提升其对于历史基本知识体系的完善、语言及情景应用能力等。此外, 还要结合历史高考热点以及对相关重难点进行探讨并适当剖析, 最终提高高三历史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3.小组合作学习规范 篇十三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性,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从本学期开始,决定在小组合作方面作文章,挖潜力。
本规范包括学生在分组分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言、倾听、质疑答疑、归纳整理、理解记忆、检测反馈、复习巩固十个方面的行为要求。可用于小组建设培训。
一、组长及组员分工、职责
(一)组长职责 1.组织
小组建立后要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口号,制定小组计划、奋斗目标、小组约定等;组长负责组织课堂讨论,做到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有发言有补充有记录,做到有序有效,活而不乱;分组展示时组长鼓励组员积极展示,必要时进行分工,有展示有补充有总结有评价;组长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课堂展示积分,每天一公示,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价;小组长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2.协调
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处理好小组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3.示范
小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4.监辅
小组长要组织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要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帮助同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二)组员职责 记录员:记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态度,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及小组成员行为规范情况。
检查员: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等现象及时制止,对课间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卫生打扫等进行监督。
二、自主学习规范内容
(一)内容
1.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指定内容。
2.初步理清知识的结构,明确内容的重、难点,疑难问题。
(二)方法 1.独立完成。
2.以问题为抓手,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3.自学阶段,独立学习,不打扰别人。
(三)评价
自评,这节课布置的预习任务我认真预习了没有,我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习方法是否得当。
三、合作学习规范
(一)内容 1.个人规范
(1)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后不追打、乱扯、闲聊。服从组长安排,适时做好课堂笔记。(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积极参与组内结对帮扶活动,做到当堂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
(3)认真、独立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积极主动地选做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题。2.合作规范
(1)学习规范: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学习目标问题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若还有疑问,可派人出访;最后交流展示。
(2)交流程序:4-3-2-1,交流时不仅要校对答案对错,而且要弄清为什么、出现错误的原因、用到的方法等。
(3)提问方法:可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疑异的问题、方法的问题几个方面入手。(4)展示机会:当有两个以上同学竞相发言时,学习好的同学主动把机会让给别人;已发言过的同学主动把机会让给未发过言的同学。
(5)结对帮扶:1——4结对,2——3结对。也可以1——2结对,3——4结对。3.合作要求
(1)课前合作:分工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共同完成预习作业,在预习的过程中讨论、交流、辩论,相互寻求帮助、检查批改作业,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课堂合作:课堂上由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发言。讨论、交流、辩论,相互质疑提问,相互帮助,相互检查批改作业、试卷,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课后合作:对课堂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课后再交流,利用课间、自习课,有条件的或回到家里进行网上交流、电话咨询,共同查漏补缺。
(二)方法
1.积极参与集体学习,按规范操作。2.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
(三)评价
1.自评,合作学习我积极参与了没有,我对这节课的合作学习是满意,比较满意还是不满意,并对自己作出优秀、良好、一般的评价。2.组评。
四、发言展示规范
(一)内容
1.围绕中心问题发言,说清理由,不东拉西扯。
2.不罗嗦,不重复别人发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明白。3.小展示
主要说出想法。即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讨论完后,组长组织组员用最快的方式小结归纳本组探究结论。结束后,回位举手,向老师示意完成任务。4.大展示
(1)各组主要展示合作探究结果,阐释重难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并作必要的拓展和总结,其它各组必须听懂内容,同时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也可进行补充和拓展。(2)展示学生要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侧着身子,与展板和学生分别成30度的角,一定要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能看见,可以在台上,也可以在台下),展示者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做到姿势端正,态度自然,语言简练明确,特别是声音宏亮,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很精神;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
(3)听展者坐要端正,站要直立,站位要合理;做到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能根据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问题整理。
(4)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质疑、补充时,要做到有抢有让、简明扼要;进行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5)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目视被评价者;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6)展示用语 展示前:“我认为„„(对前一个同学的发言作简单的评价)” 过程中:“我们组的观点是„„”、“我的解题的思路是„„”、“应注意的问题是„„”、解题的方法、规律是„„”、“我的收获感悟是„„”、“我对这个问题还有疑问是„„”等。结束时:“发言完毕”、“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同学们有其他意见吗?”、“谢谢”等。
(二)方法
1.发言大胆、声音洪亮。
2.按规范操作,虚心接受组长和老师的指导。
(三)评价
评价内容:敢说,能说,会说。敢说:积极主动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见解,大胆提出质疑。能说:站姿端正,声音洪亮,表述清楚,逻辑性强。会说:独立思考,回答正确,见解独特。
五、倾听评价规范
(一)内容
1.听别人发言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者赞许;
2.边听边想,努力记住别人的发言要点,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再提出。3.边听边分辨出和自己发言相同的内容,自己发言时不重复并对前面的发言作简单的评价。4.对别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时,要有礼貌,用“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5.评价用语:如xxx同学主动、耐心地帮助我,我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解题方法太新颖了,我还没有弄明白。xxx同学自愿代表他们小组发言,全面、准确地汇报了他们的共同学习成果。
(二)方法:按规范内容操作。
(三)评价:自评,是否记住别人的发言要点,是否发表了自己独特见解。
六、质疑答疑规范
(一)内容
质疑环节贯穿整个课堂,只要不懂就可以质疑。
(二)方法 1.独立思考时有不懂的问题,标记好,组内质疑。2.合作交流有不同的观点,大胆质疑辩论,直到弄清。
3.大胆说出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想法,敢于对别人的想法、对书本上的知识、对老师提出质疑。
4.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紧扣学习重难点质疑。5.从学习的方法上进行质疑。
(三)方法
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组内解决。
2.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先讨论交流,在每一个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释疑。3.对于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的问题,让学生多次研讨,全班释疑。
4.对于与本课关系不大的问题,或者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可引导到课下作为拓展。
(四)评价
能提出有价值、创新问题的小组给予肯定评价。
七、归纳整理规范
(一)内容
当堂课所学知识点。
(二)方法
1.组内成员按4321依次复述课堂内容和自己的收获,组长总结。小组达成共识,把要点整理在笔记本上。
2.用知识网络图归纳整理。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三)评价
1.学生是否养成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2.梳理的知识网络图是否简要明确。3.组长检查督促,一周一小结评比。
八、理解记忆规范
(一)内容
课堂上各个环节需要理解识记的知识。
(二)方法:
1.组内成员共想妙招,加强理解记忆。
2.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加深理解记忆。3.调动兴趣,加深理解记忆。
4.利用对比、生活中的实例,帮助组员降低理解记忆难度。
5.利用直观工具,提高组员理解记忆速度
二、限时记忆,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速度。
(三)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以适当的方式给以适当的评价。
九、检测反馈规范
(一)内容
测试的内容必须紧扣学习目标。
(二)方法
1.根据文理科的不同,保证时间5——10分钟。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方式灵活多样。⑴检测的形式灵活多样。可采取组间互批,也可采取组间竞争等方式。⑵检测的题目灵活多样。可学生单个出题、也可小组集体出题、还可教师出题。⑶检测的内容灵活多样。可口头检测、可PPT检测、可试卷出示。
4.反馈要及时。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查缺补漏。
(三)评价
1.课堂每一环节学生是否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2.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为小组加一分,不及格的减一分。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落实辅差任务。
十、复习巩固规范
(一)内容
紧扣学习目标,抓住学习的知识要点。
(二)时间
每天早自习或者晚自习对知识要点进行复习巩固,每周进行一次组内互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测。
(三)形式
组员互查、组间竞争、教师检测。1.学生自主复习
(1)对照目标,自我检测。例如,预习课结束以前或某一独立的知识点完成之后,学生将预习时已经学会的写在提纲上,再对照目标进行自查。
(2)同桌或小组互查。可以两人一组互相提问,也可以由四人一组的组长检查,标注出批改人姓名,然后组长将检查过程中的问题罗列出来反馈给老师,全班汇总,进行归类,以便更好地进行一次课的学习。
(3)开展组间竞争,在竞赛中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2.教师指导复习
(1)书面考试。教师将每一环节的重点整理归纳,出题考试或练习。(2)提问展示。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学生或单个回答,或集体展示。
(三)评价
14.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四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15.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五
一、创设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丰富学生人生体验,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 创设小组学习情境, 让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学习情境创设的优劣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老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史料情境等相关教学情境, 渲染历史形象, 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让学生真正走近、理解、掌握历史知识。比如, 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剧编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角色, 重现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 让学生充分体验相关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 进而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学习, 让学生明白改革的艰辛, 加深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二) 举办多样化活动,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展开。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 可以呈现多种不同形式, 比如:诗词诵读比赛、人物故事讲述、歌曲欣赏、问题竞答、视频欣赏等,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并且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展开全面学习, 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 在学习“繁荣的宋元文化”这一内容时, 可以利用《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讲解相应故事, 进而导入新课, 之后老师提问:“宋元时期还有哪些灿烂的文学成就呢? ”此时,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之后进行总结, 学习相关历史知识。除此之外, 老师可以组织诗词诵读比赛, 让学生诵读宋元时期的诗词, 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中苏轼、李清照等诗人的作品, 学生最熟悉, 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分别为《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 通过琵琶配乐, 让小组成员诵读, 比赛哪组诵读得最有意境, 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开学习, 实现高效教学目标。并且通过多样化活动的举办,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进而对历史知识展开全面学习, 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真谛是“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在运用教学方法时, 一定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与意识。
(一) 自主选择学习伙 伴与学习内容 ,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针对历史知识而言, 其大体上具有相同特点与规律, 比如, 历史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等, 因此, 在学习时, 内容与形式基本一致, 这样就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时, 如果让学生自由分组, 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就可以互相补充,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同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留有一些自主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 自主合作探究, 明确历史知识重点、难点。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不同学习方法, 对典型历史人物与重大事件进行认识与评价, 并且通过不同合作形式,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最后进行组内总结, 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题, 理解与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重点与难点, 全面掌握历史知识。
(三) 小组合作探究, 展现学习成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无论是组织小组讨论、历史剧编演, 还是历史古迹考察, 均要营造一种合作学习氛围, 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小组和小组、学生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逐渐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并且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生为共同目标进行合作与学习, 彼此激励, 获得共同学习成果, 促进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 学习“虎门销烟”这一内容时,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之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 组内、小组之间、与老师进行讨论, 丰富学生掌握的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总之,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 有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立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共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教师·上, 2013 (07) .
[2]王华永.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10 (10) .
【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推荐阅读:
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方案09-01
小组合作学习英语07-23
中学小组合作学习07-3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10-09
小组合作学习音乐12-07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12-29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06-12
小组合作学习考核细则09-27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10-24
小组合作学习试行方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