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4-11-19

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8篇)

1.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

在调研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再勇

(2012年3月31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到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河区)来调研,非常高兴,很受鼓舞。小孟工业园这一年多来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工业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观摩会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进一步搞好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工业经济增速来说,我们达到了历史新高。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6.6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4%。与西部省会城市比较,贵阳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2位,较2010年同期提升了5位。从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来说,我们实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六大特色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5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3.7%,同比增长28.33%,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9.4个百分点。从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我们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12年一季度全市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同比增长21.5%。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十一五”给我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009年全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以来,我们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抓生态文明工业,全面实施绿色工业战略,从去年开始初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工业发展还存在发展不足,结构不优,资金、人才匮乏等实际问题,需进一步鼓足干劲,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进一步搞好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发展,推动跨越。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抓好园区建设各项工作

(一)明确发展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要按照市委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和统筹工业经济发展。第二个目标就是“在全国找位置,在西部求跨越,在贵州争一流”。第三是在工业发展上,贵阳市要做全省的火车头、发动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贵阳的火车头、发动机。要以生态的、环保的、高效的方式来发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弯道上实现超车。

(二)做好扩区工作。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工作要抓紧实施,按照向省和国家申报的蓝本尽快开展工作。动作要快,抓紧制定一个整体的规划,一定要做好做精。新加坡两平方公里的土地,做成了世界级开发区,产值高、效率高,我们要学习、借鉴、总结,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做好做精我们的工业园区。

(三)抓住发展重点。

一是要在“统筹企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上突破。从大的面上来说,各种类型的企业要统筹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要统筹抓;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包括微型企业要统筹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统筹抓;新招商企业和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大、产业升级要统筹抓;内资和外资要统筹,向外招商和对内招商要统筹,还有以商招商也要统筹起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我认为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局限于独立的、新的对外招商,而忽略了现有企业的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就拿劲嘉集团来说,公司打算通

过兼并重组成为贵州省最大的印刷集团,这个我认为是个好事。我们要以行业重点企业为龙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产业集群核心。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与本地产业有关联的国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大企业落户,着力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我们要统筹企业发展,要让那些只想当鸡头不想当凤尾的企业逐步把思想转化过来。我认为詹阳重工就是从鸡头变成凤尾的成功典范。

二是要在“强化产业配套,做大产业规模”上突破。产业配套是提升产业竞

争力的关键。必须要千方百计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配套,促使工业经济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方向发展。做好配套,就要做到企业统筹发展,一定不能忽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抓好他们的发展既解决其自身发展、又能解决就业,更主要是帮助园区和大中型企业实施配套,所以我们要从配套的角度来抓中小微企业,不管是产业配套、产业链配套、零部件配套,还是生活服务配套都要抓好。刚才,我在海信讲了我们最核心的三个短板人才、配套和物流要重点研究。特别是现在我们物流成本很高,要重点研究抓好物流配套。强化产业配套,要围绕龙头企业的生产过程,加大已有中小微型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中小微型企业配套协作能力,使其在生产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上台阶,达到为大企业配套的要求,做大我们的产业规模。

三是要在“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上突破。要扶持现有企业做强,扶持企业

提升竞争力。一要依托现有的存量企业,通过技改、异地扩建、并购重组等办法,扶大扶强;二要依托现有的资源和省会城市的要素聚集优势,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优势条件的最大化发挥;三要对现有的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策划,围绕上、中、下游产品的开发,使其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形成产业配套。同时,边推进园区基础建设,边引进项目入园,千方百计扩大增量,提升总量。

要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千方百计做大增量,一天也不能耽搁,这是最核心的。

我希望要一个企业安排一个班子,一个一个的调研,所有企业都能盘活存量,所有企业都有增量。要政策给政策,有问题帮助解决问题,需要配套想办法帮助解决配套,甚至还可以帮助推销产品。比如枫叶管材,接下来全市“三创一办”的重点是在创模上,创模有若干的环保项目,我们就可以研究如何在创模过程中使用枫叶管材的产品。下一步,市工信委要抓紧研究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用材用料指导目录,把全市质优价廉的产品编入目录,作为蓝本发至各单位、企业。市、区发改部门下一步在审查项目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原则上要求优先使用目录中的产品。

四是要在“深度转化资源,延伸产业链条”上突破。我市具有丰富的资源优

势,但这些资源优势还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就其原因,主要还是我们的资源没有实现深度转化,产业链条较短。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着力从纵向上延伸产业链条。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仅是指铝矿、磷矿等自然资源,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要把技术资源、产业资源转化为竞争力。比如现有的詹阳重工,它的很多技术都是一流的,这就是我们的深度资源,我们要全力以赴支持其技改,将其技术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很多这样的资源,要好好挖掘。

五是要在“解决制约瓶颈,强化要素保障”上突破。要以落实国发〔2012〕

2号文为重点,在解决制约工业发展要素“瓶颈”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着力突破用地难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向上争取指标和点供直供政策,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使用率,缓解用地矛盾。二要着力突破生产要素保障问题。要加快市能源集团组建步伐,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进一步加大各种要素的调度,确保煤、电、油、运输等生产要素到位。三要着力在交通、水利、通讯、空间布局等支撑体系上有新突破。国发2号文在这几个方面都作了阐述,我们要认真分析,主动汇报,主动沟通,主动对接,把政策用好用足,用到极致。四要着力在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有突破。我们要加快推动投融资平台公司改革改制,加快推动一批企业上市,完善市财政产业扶持性资金使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基金公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引导力度,力争通过一至两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工业产业支持体系,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研究如何留住人才,给高级人才提供住房仅仅是一个方面,还可以有其他更多政策措施,相关部门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要精心准备,务求实效,扎实抓好全省园区现场会的相关筹备工作

全省园区现场会已召开了三次,在今年6月份还即将召开第四次现场观摩

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最新要求,本次现场观摩会要实行地区申报制度。贵阳作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全省必须做表率、走前列,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必须要千方百计申请并确保第四次全省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为实现这个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要精心准备,务求实效,超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园区形象进度要好。各园区必须要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确保工期一天

也不耽搁,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建设,确保在观摩会期间有更多更好的形象进度。今年拟启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在4月份之前全面动工;拟在6月份之前开工的项目必须确保如期开工。

二是在建项目速度要快。各区(市、县)要立即组织工作队对每一个在建项

目进行定点跟踪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强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对于进度延迟的,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把耽误的工期给抢回来。对提前完工的项目,市技改资金可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是投产达产项目要多。对投产、达产项目要逐一调度、逐一梳理、逐一盘

点,千方百计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达产,早日取得经济效益。

四是工作要做细做实。不论是否选在贵阳市召开,我们都要千方百计、高度

重视、认认真真做好筹备工作。首先是线路的选择,包括景观改造和环境整治,甚至包括路面的整治,不允许出现坑洼,要按实际情况用大车进行舒适度的检验。要会同交警、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进行统筹研究。其次是考察点厂区的相关整治。这次观摩会省长明确的是看投产企业,不看在建项目。我看这次市里观摩会能不能按照3天时间来安排,大企业要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也要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要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也要看。接下来是参观点相关资料的准备,包括动工时间、投产时间、投资总额、产值、税收、用工人数、一期投资、二期投资等,要用图、表、文字资料体现好。

大家下来要认真研究,切实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

主题词:文秘工作领导讲话通报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4月19日印发

2.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二

名师是什么样的老师?成尚荣先生认为名师的基质有四条:追求职业价值的动力;安静不安分的心理;文化与才情的优势;敏锐独特的见解[1]。

第一, 关注学生。名师不一定是样样精通, 完美得无懈可击, 却一定是非常爱学生, 在教学上能得到家长、学生和同行们的认可,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一些相对优秀成绩的老师。他们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第二, 有教学研究意识。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使教学提升,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为教师成长起重要作用, 因此, 能否高效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准。接受访谈和问卷的每位贵阳市名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有校本教材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研究, 学生学法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研究等, 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有的已经出书成册并在省内、国内进行推广, 供广大同行参考探讨, 并以此为榜样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做教育教学研究非常必要, 不仅使教师自己总结经验, 提升自己的能力, 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 还可以帮助一部分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带动一部分老师一起教学研究, 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 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第三, 有能力指导和影响年轻老师。名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有丰富的经验, 有能力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待成长的年轻教师, 他们谦虚平和, 不觉得自己是名师而有任何优越感, 而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帮助年轻老师成长。有位数学名师工作25 年了, 至今他非常感谢那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的道理教给他, 现在他也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和引导年轻老师, 影响着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 指导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突破自己、精益求精。

第四, 总结反思。如下表所示, 我们调查中, 所有填写问卷的名师们都有反思的习惯, 83.3% 的名师经常会写教学日志和体会,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的反思使教学工作更公平, 自由, 对课堂教学乃至教育工作都与重要意义[2]。在我们的访谈中, 一位生物老师说, “学生是最好的镜子”, 老师要想快速成长要时刻把眼睛放到学生身上, 关注学生的需要, 不断反思自己。杜威认为反思性教学的构成要素是:反思性思维+ 态度+ 行动[3]。名师们善于在课前和课后从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情方面反思自己, 寻找和发现问题, 并及时做好总结与调整。不少老师都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 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位物理名师说, 教师要充当媒体的角色, 对教学内容和题目进行“炒作”, 比如, 对解题方法的“炒作”, 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方法用起来解题很方便, 让学生重视, 自然就会喜欢并灵活使用。这样的说法独到又耐人寻味, 仔细想来, 确实如此。

二、名师成长阶段

研究发现, 从创造到成才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如下表所示, 名师们大多认为26 岁到35 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访谈中, 名师们根据自己的成长, 结合自己的经验, 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几个阶段如何提升自己, 快速成长。

1. 多跟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沟通, 请他们指导, 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习考试等常规性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 了解学情;熟悉教材, 认真备课, 多听课, 上课锻炼, 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做题总结, 多反思, 积累知识和经验, 摸爬滚打, 不断磨练, 打好基础, 尽快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转变, 在讲台上“站住脚”。

2.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再提升,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 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会管理学生;多看教学杂志, 适时更新教学观念, 丰富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教学研究,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反思如何上好一节课。这是成长发展阶段, 在教学中“站稳脚”。

3. 然后, 要不满足于现状, 并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大胆进行教改实验,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观念, 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完胜“高原期”。

4. 年龄约在40—55 岁左右的时候, 经过从教20 多年的工作历练, 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 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模式, 引导和带动一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快速成长, 成为一名成熟、有经验、受欢迎的老师。

总结

名师的成长是在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学习, 形成独特教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提升教学专业技能的过程。新入职的老师们应该戒骄戒躁, 多向名师们学习, 在教师岗位上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名师的基质.人民教育, 2008 (08) .

[2]张务农.反思型教师.教师成长发展研究[M].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3.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新型城市

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在深化改革中,发展贵阳特色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

1贵阳特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1.1 刺绣是贵阳民族文化的奇葩。自古以来,贵阳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在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上都与众不同,有各自民族的内涵和特色。至今,这种工艺从脱棉、纺纱、织布、浆染到绣制成品等各个环节,仍沿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器械和手工技艺。

1.1.2 苗族服饰是贵阳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历史久远,渊源深邃。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其色彩的搭配、位置的处理等,都反映出对山川、江河的向往、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记忆、对情感的流露表达等紧密相联。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支系有别、尊幼不同等特点,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现实存在。

1.1.3 蜡染艺术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阳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1.2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

1.2.1 乡土节日长久不衰。乡土节日是民众祭祀祖先、歌唱生活、感恩万物、联络感情的一种传统形式,自古不衰。贵阳市少数民族比较有名、规模较大的乡土节日,有高坡苗族的“四月八”、跳洞节,孟关、马林、湖潮一带的苗族桐木岭芦笙节,清镇市农历正月苗族同胞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盘古节,开阳县高寨乡苗族斗牛节、杀鱼节和禾丰“六月六”歌会,新堡布依族乡的“三月三”,花溪区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一直延续不绝,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现代气息,把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2.2 民族歌舞独具魅力。民族歌舞常常伴随乡土节日而行,在贵阳民族中,有节必有歌舞,无歌舞不成节,欢快无比、欢腾自信。贵阳各民族在各种节日中表演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项目有芦笙舞、花棍舞、花鼓舞、反排木鼓舞、猴鼓舞、斗鸡舞、簸面舞、板凳舞、跳地戏等,在乡土节日中广泛采用,现在,也常常在迎宾活动中大量采用,传达给人们一种清新活泼的欢快气息,催人至上。

1.2.3 民间技艺新颖古朴。古朴的民间技艺,正在逐步传承扩大,形成一种各展才艺的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目前,贵阳已有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农民画之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文化艺术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永乐乡分别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根雕盆景艺术之乡”、白云区沙文乡儿童文化园被授予全市第一个“农村儿童文化园”。

1.3 内涵深厚的遗产文化

1.3.1 阳明文化享誉世界。阳明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举世瞩目。阳明文化形成于贵州,“龙场悟道”是其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惟一性特征。在贵州传播阳明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圈。最大化地利用贵州的阳明文化品牌,通过建立王阳明展览馆、心学文化博物馆、阳明文化图书馆等把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人文资源开发出来,并展示其迷人的魅力,使贵州旅游业在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1.3.2 甲秀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清晰的保持着自己的面貌,为贵阳城市增添了一种复古的文化气息,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1.3.3 黔灵文化虚无缥缈。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禅师云游来筑,募化四方,建成的黔灵山弘福寺,乃贵州首刹。寺内的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門、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以及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72座建筑,占地近11433平方米气势宏大,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1.3.4 红色文化厚重炫目。贵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全体市民重温历史,牢记发展历程。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4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1.4.1 群山迤逦、绿水清澈的山水文化。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既有花溪、天河潭、百花湖、乌当温泉、香纸沟、渔洞峡、高坡、红枫湖、鱼洞峡、金龙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真是得天独厚,世所难及。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同时依托贵阳四周分布的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

1.4.2 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化。2007年,“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落户贵阳,成为贵阳生态优势的最好证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责任,建设十里河滩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顺海公园、阿哈水库、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以治理、保护“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的强有力举措,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努力形成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作了大量工作。未来十年,贵阳市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深挖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使之形成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功能体系,从“育土”、“养民”、“致富”、“弘文”四个方面,真正建设起一个世人瞩目的生态文明城市。

2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文化发展。贵阳要发展,不仅要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提升和完善文化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把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

一是通过发挥贵阳德信文化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强全市人民思想凝聚力。发挥贵阳文化倡导德信的传统,以德信文化建设为“战略引领”,以“德信”为精神品格,就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守信、包容开放、博爱奉献、知行合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依法、公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实现贵阳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贵阳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文化影响力。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培养市民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形态行为习惯,真正让贵阳从自然地理上的生态城市变成文化上的生态之城。

三是通过发挥贵阳文化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地域文化这个新时期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改变文化品牌发展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的现状,使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品牌共同发展,就能推动贵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对策措施

3.1 改变观念,提升认识

对特色文化要有新的认识。特色文化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贵阳特色文化是推动贵阳实现升级版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建立特色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特色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创新特色文化制度理论、特色文化法制理论和特色文化政策理论。

3.2 加强规划,抓好落实。要通过《大力发展我市特色文化的意见》的制订和实施,落实好发展特色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制订、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把着力点放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以阳明文化研究为契机,推动国际“知行合一”理学思想研究,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会展业。以特色文化为吸引,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4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4.1 要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权威高效的统一特色文化管理机构,结束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二要建立统一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积极发挥行政调控手段,大胆应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的特色文化市场体系;三要建立特色文化大市场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要求对特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在生产需要的生产、联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使特色文化产业运行充满活力。

4.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健立和完善“贵阳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整合扩大资金规模,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传承人作用的同时,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来抓。要建立各类特色文化技艺学校,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型和紧缺型人才。

4.5 建立特色文化外贸体制。要把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特色文化的首要标准,实现特色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着力发挥特色文化的进步、民主、科学要素,以現代精神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改进。

5 优势整合,发展产业

在市域发展整体规划范围内,制订区域发展目标。云岩区,要作为会展业发展副中心区之一,依托云岩区文化艺术节、“三月三”和“四月八”民族艺术节、云岩区少儿艺术节、广场消夏纳凉晚会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类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

南明区,要依托“龙洞堡会议中心”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大力发展以国内大型会议、公众展览展销、文体演艺活动和常年产品展示为主的会展项目,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四月八”少数民族歌舞大赛、民族艺术节等项目。

6 转变节点,重视“创意”

特色文化发展要将有形和无形两种传承有机结合,同时并举。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地域资源,使贵阳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无尽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关键是要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旅游工艺品的有机结合。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丰富,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要坚持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在挖掘与发展上下功夫;要坚持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在利用与保护上下功夫;要坚持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在传承与培养上下功夫。

7 注重内涵,借助市场

7.1 突出“林城”特色。贵阳市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14万亩,灌木林面积10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76%。距市中心区仅1—2公里多的黔灵山公园为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两公园内幽林密布,四季飘绿,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位于市区西北的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密林、草地与湖泊、池塘相互辉映,这些都不失为开展森林旅游的绝佳之地。

7.2 突出“喀斯特生態”特色。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目前,我市在继续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息烽温泉等老景区的设施改造完善的同时,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正集中力量进行开阳峡谷、六广河峡谷、香火岩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步构建一个由红枫湖、开阳峡谷公园、六广河等景区组成的,能体现我市地理地貌特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突出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色。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7.4 突出人文历史、理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贵阳修文阳明洞“王学”胜地、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镇、乌当香纸沟“古造纸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效应。

7.5 突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无风沙,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气候等综合要素都确实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现代人们的休闲、享受需求,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8 重视宣传,吸引世界

8.1 加强对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视

增加与晚报、日报及广电总台等媒体之间的联系,一起策划举行各种活动,使得覆盖的范围以及影响力得到扩大;创建有特色的媒体,做好网站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起一个贵阳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网,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报道,并且要实行包括在线申报、查询及网上下载等项目的各类在线的服务内容。

8.2 规划项目,做好宣传推荐

一是借助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开展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等欣赏人文景观的高层次的民俗旅游,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和获取知识;二是借助贵阳的山、水、洞、林等开展自然景观旅游活动;三是借助贵阳丰富有名的特色食品,开展以舌尖上的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旅游;四是把会展业纳入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全国会展项目的引进工作。对符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本地会展业水平提升的会展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和积极联络的工作,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吸引、服务保障等优惠条件,使项目落地。建立国际会展项目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贵阳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

8.3 制作一批精美的指南性、实用性强的特色文化宣传品,如旅游指南、地图、折页、招贴画,旅游风光片、光盘等,适应和满足游客需求。

4.贵阳银行实习报告书 篇四

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为己任,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铸就了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品牌。

一、20XX年贵阳银行招聘考试大纲详细介绍与分析。

二、贵阳银行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参考。

三、贵阳银行招聘考试(贵阳银行相关知识)。

四、贵阳银行招聘考试(重点时事政治)。

五、贵阳银行招聘考试行测讲义与习题。

六、贵阳银行招聘考试面试讲义与习题。

七、贵阳银行招聘考试--视频课程与面试宝典。

八、20XX贵阳银行考试全套在线高清教学视频课程及讲义。

5.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五

高山煤矿采掘副总工程师 田贵阳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现任高山煤矿采掘副总工程师,监管防治水工作。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采掘技术管理工作,在矿技改期间,为设计院提供《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等设计文件的基础资料,参与审查设计院设计图纸及相关专篇,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指导施工队施工。做好设计方案、巷道断面、支护材料规格、支护参数优化工作。抓好采掘现场管理,确保安全、进度、工程质量。编制矿技改矿建工程接续计划、及中长期规划。制定掘进队组进尺考核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矿及月度生产计划顺利完成。组织生产、调度、安检等部门做好每月各采掘队组的进尺和产量验收工作。在防治水方面,每月根据采掘计划制定探放水计划,按照公司规定做好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工作,认真审查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抓好物探、长探、短探现场验收工作。编制审查防治水计划。按照公司对探放水的要求,搜集老图纸圈定老巷、采空积水区,及时更新“三区”范围图纸。

2014年1月,我从煤矿管理中心生产技术处调入高山煤矿,面对矿井技改手续不齐全、技改任务繁重、地方政府责令矿停工等很多压力。在矿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副矿长的大力支持下,我紧紧围绕本职工作,以公司“加强管理、降本增效”为主题,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的态度,以廉洁自律、勇于创新的精神,立足于本职工作,与各位矿领导团结协作。协助设计 院不断优化矿井开拓方案和采区设计方案。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不断优化巷道断面、支护材料规格、支护参数,并监督落实,为我矿未来高产高效打下基础,圆满完成了本的各项任务。但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将自己2014的工作、学习和思想以及廉洁自律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把公司批准的矿采掘计划分解到每月,每月底制定下月采掘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上报煤矿管理中心生产技术部门,经批准的月度采掘计划下发到每个掘进队组,对每个队组制定考核标准,确保矿及月度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2、抓好现场管理,确保安全、进度、工程质量。每月底组织生产、调度、安检等部门对各队组进尺和产量进行现场验收,并将月度验收情况上报煤矿管理中心生产技术部门。每月初在下发生产计划的同时对上月各队组生产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并形成会议纪要,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奖惩,报矿长签字后实施。

3、每月根据采掘计划制定探放水计划,按照公司规定做好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工作,认真审查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放水必须按计划执行,探放水设计及措施必须符合《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照公司对探放水的要求,搜集老图纸圈定老巷、采空积水区,及时更新“三区”范围图纸,把积水危险区作为重点探测工作,探放水必须具有针对性。及时下达停掘、物探、钻探通知单。

4、抓好物探、长探、短探现场验收工作。长探由带班矿领导亲自验收签字,探水队必须做好现场记录。短探由安检员、瓦捡员现场验收签字。

5、根据矿以前留下基础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绘制成图,为《矿井储量核实报告》提供依据。

6、为中矿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等设计文件提供基础资料。

7、根据《初步设计》,编制技改工程接续计划、及中长期生产规划。

8、编制上报了矿2015防治水计划。

9、由于高山矿已停工,10月份被公司安排到安监局工作。在公司安监局工作期间,监督、指导元宝湾矿、南阳坡矿、五家沟矿采掘、防治水等安全生产工作。如发现隐患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提出安全可行的实施方案,责成该矿立即整改,定期复查实行闭合管理。10、12月初被山阴县煤管局抽调到平鲁区开展煤矿隐患排查工作,先后参与森泰煤业、平朔井工三矿、下梨园煤矿的隐患排查工作。

二、冷静思考、潜心学习、自觉遵纪守法

理论上的成熟是一名干部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和先导。一年来,我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的理念,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精神,牢记党和组织赋予自己的使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管好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不断加强政治学习,自觉抵御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从我做起,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党的宗旨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

三、提素质、找差距、总结经验

一年来,我在很多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我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部分工作还没做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安全生产法》、《煤矿建设安全规范》、《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矿井设计规范》等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提高理论水平,总结实践经验,拓展工作思路,向公司先进工作者、领导及专家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四、明年的工作重点

1、抓好采掘技术管理工作。

2、做好矿技改工程施工安全、进度、质量监管工作,确保技改工程顺利完成。

3、抓好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工作。

4、抓好物探、长探、短探现场施工及验收工作。

5、做好上级领导交给其他工作。

6.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六

(2012年2月9日在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 李再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五年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使命,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这五年,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牢牢把握贵阳发展阶段性特征,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排位前移的良好局面。2006年至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从617.24亿元增至1383.07亿元,年均增长14.7%;人均GDP从15731元提高到31712元;财政总收入从157.58亿元增至401.36亿元,年均增长20.6%;一般预算收入从61.58亿元增至187.14亿元,年均增长2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13.36亿元增至1600.59亿元,年均增长3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34.96亿元增至584.33亿元,年均增长2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显示,在全球500个城市中,贵阳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了42位,提升速度排列第4位。

(二)这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效益大幅提升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达5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一是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呈现投资大、成长快、效益好的局面。规划建设十大产业园区,其中,升格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3个、省级开发区4个,全市园区的产业承接力不断提升。开工建设了首钢贵钢新特材料、贵州广铝年产80万吨氧化铝及其深加工等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96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50亿元。通过抓存量、扩增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669.65亿元增至1436.62亿元、年均增长15.1%,增加值从228.91亿元增至365.23亿元、年均增长14.3%;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从173.65提高到226.01,工业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48%。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推进。发挥省会城市综合优势,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被列入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整体提升南江大峡谷、青岩古镇等9个国家4A级景区,成功打造“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等旅游品牌,旅游人数达到5250.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12.3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1%、48.6%。“中国夏季会展名城”品牌效应初显,2011年共举办会展382个,实现综合经济效益7.2亿元。城市金融要素加快聚集,贵阳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贵阳银行,成功组建贵阳农村商业银行,引进花旗、中信、招商、浦发等一批国内外金融机构,2个村镇银行、43个小额贷款公司、116个融资性担保公司挂牌营业;上市公司发展到13家。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从1494.17亿元、1202.85亿元增至3603.65亿元、3012.8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3%、20.2%。改貌货运中心站、石板农产品物流园建成营运,二戈寨物流园、西南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全市服务业带动社会就业120多万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2.4%提高到48.3%。三是农业产业发展优化提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市级累计投入财政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04个,面积101.15万亩,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的比重达60%;发展规模养殖基地1960个,畜产品年产量达到24.4万吨;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3家,带动农户10万户,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20%以上。

(三)这五年,是城乡建设加快推进、环境面貌巨大变化的五年。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功能配套、要素统筹,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编制了《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完成了中心城区控规、重点地区和主要节点的城市设计、77个专业规划以及一市三县城市总规和控规,实现了中心集镇和重点村庄规划全覆盖。二是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坚持以路网引领城市发展,“三环十六射”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完成投资330多亿元;市域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32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展到12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9.2%。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把中心城区的客车站搬到金阳客运站和客运东站,花溪大道沿线汽贸市场搬到孟关国际汽贸城,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搬到石板农产品物流园,城区“内疏外拓”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城市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会展中心、奥体中心体育场、观山湖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筑城广场等城市精品工程投入使用,世纪城、温泉新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初具规模,国际金融中心、花溪大学城、多彩贵州城、城乡规划展览馆等重要城市配套功能项目开工建设。供电、供水、供气及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加快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三创一办”等活动,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采取公交优先、错时上下班、专段号牌管理、尾号限行等综合措施缓解交通拥堵,对违法建筑、非法营运等实施依法整治,对户外广告、渣土运输、占道经营实行规范管理,城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四是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推进彭家湾、渔安安井等26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了中心城区综合管网入地工程,改造农贸市场177个,建成市政道路913公里。配合抓好贵阳至广州、成都、重庆、昆明、长沙等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龙洞堡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开阳港、息烽港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入县乡交通建设资金51.6亿元,实现县际高速公路通达率90%、通乡油路率100%、通村油路率83%。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10亿元,实施了6大类水利项目,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57亩,90%以上的农村人口基本解决饮水困难。完成村庄整治243个,农村危房改造6.72万户,新建大中型沼气池215口、户用沼气池13.55万口,农村广播电视户通率达90%以上,农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这五年,是环境保护从严有力、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的五年。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青山绿水。组建两湖一库管理局,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和审判庭,制定了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投入生态补偿资金5亿多元。深入开展“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森林保卫战”、“除尘降噪”等专项行动,贵阳市民的“三口水缸”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以上,市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155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采石迹地恢复,森林覆盖率从34.7%提高到42.3%;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成功举办三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与联合国气候组织合作开展的“千村计划”项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被评为最佳案例之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一大批生态文明社区、生态文明企业、生态文明学校在城乡涌现,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节能减排试点城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全国十大低碳城市,“生态”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

(五)这五年,是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开放水平持续提高的五年。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围绕破解发展难题推改革、立足提升发展速度促开放,全市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统筹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以及农村综合改革。625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核减到93项,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12家市级投融资公司筹集建设资金504亿元,市场化融资取得重大成果;完成国企改革211家,事业单位改制21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共与国内外61个大中城市开通航线80条,与日本惠庭市、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美国沃斯堡市等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更加紧密。进出口总额从11.19亿美元增至37.69亿美元,年均增长27.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从0.7亿美元增至2.79亿美元,年均增长31.8%。累计引进内资项目8208个,实际到位资金2027.2亿元。务实高效、开放创新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六)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五年。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09.29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81元,年均分别增长11.6%、16.5%;贫困发生率从10.4%下降到7.3%;市民幸福指数提升到89.19。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0.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9%;积极探索“政企并力、建储并举、公廉并轨、租补并行”的保障房供给新模式,4.3万户家庭纳入住房保障;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征缴扩面;13万城乡低收入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覆盖率达97.6%,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分别达91.6%、83.8%,城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两基”顺利通过“国检”,学区化改革有序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获得“长安杯”,群众安全感从2007年的70.8%上升到84.3%。文化、体育、科技、计生等事业长足发展,全面进步,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中国舞蹈之都、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等称号。在过去五年中,国防教育、宗教、史志、档案、侨务、对台、气象、老 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工青妇等工作全面发展,社会组织在社会事业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先后成立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首问责任等制度,优化服务方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听证、专家咨询和公示制度,全面推行网上政务公开和办事,“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来件初始回复率达到100%。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56件、政协提案2517件,2011年满意率均达100%。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政务环境不断优化。过去五年,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可喜成就的五年!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唱响“主基调”,主攻“主战略”,更好更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本届政府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为下届政府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年来,我们奋力加速、领跑“十二五”。全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1%、57.1%、23.4%、20.5%、31.7%、37.3%、17%、23.5%,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排位中,位居第1名。全市人民在“十二五”第一棒奋力加速,跑出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一年来,我们协力争先、提振精气神。432万贵阳人民团结协作,46万绿丝带志愿者辛勤付出,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全力冲刺“三创一办”,凝聚和提振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成功、圆满、精彩地协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别贡献奖”;双双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贵州首届国际车展、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投洽会、第五届全国工商联执委会暨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筑城广场万人迎新活动等成功在贵阳举办。通过节会聚力、活动扬势,塑起城市人文新坐标,提振了贵阳协力争先的精气神。一年来,我们竭力创新、突破新领域。瞄准世界前沿,主攻科技创新,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成功下线,振华年产3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全面达产,中航工业凯阳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试车台点火成功,海信平板模组核心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全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朗玛公司通过中国证监会上市核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占全省的69.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我们积极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变四级管理为三级管理,实现服务职能下移;组建群众工作委员会和群众工作中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变“中转站”为“终点站”;成立和谐促进会,增强社会矛盾化解合力;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开展“城市绿卡”发放试点工作,让新来这座城市的“客人”享受同城待遇。我们在创新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在突破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一年来,我们致力跨越、奠定新基石。把开局之年作为基础之年,着眼于新起点上的新跨越,完成1600.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实施了总投资44.58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18亿元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19.3亿元的电力基础设施项目、13亿元的通信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提升支撑跨越的硬件基础。完成十大产业园区基础投资215亿元,占园区累计基础投资的87.7%;引进到位产业类项目资金224.74亿元,先后开工建设150个总投资700多亿元的工业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000亿元,着力提升支撑跨越的产业基础。投入资金162亿元,扎实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多干利民之事,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筑牢民生网底,着力提升支撑跨越的保障基础。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确立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这是一条最根本的经验!

总结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转型速度不快,高新技术支撑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发展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综合带动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为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进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知,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坚实基础上取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努力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在筑单位,向驻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贵阳建设与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今后五年,是贵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攻坚期和加速期,是贵阳全面发力、奋力攀高、阔步领跑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黔中经济区战略规划实施等重大战略机遇,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爽爽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努力铸就贵阳发展新辉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实施“三化同步”战略,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继续弘扬“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提 振信心、提升动力、提质转型、提速发展,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经济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好、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态文明城市,全力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的目标(提前五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经济总量增长1.4倍以上、超1个省会城市、排到西部第6位、进入第二梯队,经济年均增长17%以上、超约7个省会城市、进入全国前列;市民幸福指数提升3到5个点,达到93左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战略重点:坚持六大发展,构建六大体系。(一)坚持转型发展,构建绿色经济生态体系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生态低碳城市等目标,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发展理念,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引擎,采取最严格的手段保护生态、用科学的方式推进生产、用绿色的理念倡导消费,正确处理“转”与“赶”、“好”与“快”以及提速增量与降耗减排三大关系,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集群联动、市场需求带动、政策扶持推动,集聚综合要素,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构建以生态从严保护、资源深度开发、生产清洁低碳、产业升级高效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支撑、绿色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体系,推进绿色经济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发展的可持续竞争力。通过五年努力,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3000亿元、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7%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8%;单位GDP能耗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4%。

(二)坚持统筹发展,构建宜居城镇生态体系

按照“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和“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从打造新的战略支点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出发,超前谋划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三区五城五带”(贵安新区、双龙新区、北部新区;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北部工业新城;二环四路城市带、贵阳至遵义城市带、贵阳至安顺城市带、贵阳至毕节城市带、贵阳至凯里及都匀城市带),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间快速通达能力,增强省会城市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功能。通过以城带乡、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着力在空间形态、交通构架、服务网络、产业布局、政策创新等方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构建空间优化、要素聚集、产业发展、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舒适、文明安全、人文和谐的宜居城镇体系,推进宜居城镇生态建设,使城镇让生活更加美好。通过五年努力,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80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城镇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90%;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5%以上;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率达到80%以上,中 心村村庄整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市民公交出行分担率超过45%,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0%。

(三)坚持包容发展,构建自强文化生态体系

有容乃大,自强则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阳当自强”正奏响最强音。这种自强来自奋勇攀高的进取心,来自敢打敢拼的自信心,来自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围绕建设全国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区的目标,坚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包容理念,大力实施文化强基、文化惠民、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文化诚信和文化人才“六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以多样性文化和谐共生、原生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特色,以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核心,以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知”与“行”的内涵,推进自强文化生态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通过五年努力,市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业态更加丰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以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100%行政村、数字农家书屋覆盖100%行政村、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覆盖100%乡镇,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四)坚持持续发展,构建友好自然生态体系

注重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理念建设生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敬畏自然,更加尊重自然,更加善待自然,深入实施治水、护林、净气、保土工程,大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对资源实行有序开发、有偿利用,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加快构建以水生态、林业生态、气候生态、土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系统为支撑,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可持续自然生态体系,推进友好自然生态建设,让我们生存的家园更加美丽。通过五年努力,全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控制在Ⅱ类以上,二级保护区水质控制在Ⅲ类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到45%,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稳定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30%以上,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

(五)坚持共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体系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推进文化生活大众化、社会保障普惠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创新化、社会关怀人文化,着力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其岗、保障完善、管理有序的和谐社会体系,加快和谐社会生态建设,让人民群众在这座城市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更加阳光、更加幸福。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市财政民生支出比重提高到6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9000元、18000元,农村贫困群众全面脱贫;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8%以上,每千人医生数超过3人,大学入学率超过20%;群众安全感超过90%,市民幸福指数提升到93左右。

(六)坚持改革发展,构建协调政治生态体系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和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大胆改革和摒弃不适宜“两加一推”主基调、不符合“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总路径、不适应“一先二超一 提升”总目标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快提升政府系统的发展创造力、干事凝聚力、决策公信力、工作执行力和队伍战斗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廉洁从政,积极营造保护创新者、支持改革者、鼓励发展者、宽容失误者,和衷共济、共同担当的干事创业环境,构建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公正透明、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行政服务体系,促进协调政治生态建设,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重要政治保障。“一报告两评议”群众测评满意率逐年提高;破坏投资环境案件和公务员队伍违纪违法案件逐年下降;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今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起主攻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7%(一产增长6%,二产增长20.6%,三产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化率增加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

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为突破口,按照“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突出八大重点、实现八个新突破:

(一)以投资拉动为重点,在发展速度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主渠道、作为拉动增长的主抓手,下大力抓项目、增投资、提速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0亿元。一是超前谋划项目。紧盯国家投资走向和市场经济走势,特别是国发〔2012〕2号文件中明确的发展定位、战略重点、项目支撑和政策支持,加大项目规划编制力度,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做深做实基础性工作,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使项目库动态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坚持内外结合,一方面全力以赴争取上级项目投入,力争更多项目挤入国家和省发展盘子,确保国家、省属项目完成投资280亿元。一方面全方位推进对外招商,突出“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现有产业中的上下游延伸和横向配套项目,关联度高的新业态项目”三个重点,坚持“亩均投资强度不高的项目不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不签,圈地项目不签”三条原则,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引进市外资金增长30%以上。三是高效服务项目。坚持重大项目领导挂牌服务,做到项目审批不到位不放松、不按期开工不放松、不按进度推进不放松、不按要求投入使用不放松。全力破解用地问题。通过向上争取指标和点供直供政策、盘活土地存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山地整治、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合理利用废弃矿山采空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等多种措施,提高用地效率,把握用地节奏,缓解用地矛盾。全力破解融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集聚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加强银企合作,扩大金融机构直接融资规模,并优化向农业产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投向结构;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力争市级投融资公司基本调整为一般类公司客户,通过发债、信托、中 期票据等方式提升融资能力;充分利用资源、资产、资本、技术、服务、预期收益等要素激活融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广泛地参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为推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氛围。四是快速推进项目。重点抓好总投资3834.6亿元的173个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16亿元。积极配合做好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开工贵阳至惠水、清镇至黔西、厦蓉高速清镇至织金段等高速公路项目。继续配合抓好贵阳至广州、成都、重庆、长沙、昆明等快速铁路建设和龙洞堡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轨道、市域快速铁路、开阳港、息烽港、渔洞峡水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首钢贵钢新特材料、奇瑞贵阳客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44亿元、工业投资840亿元,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0%和34%,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效益。

(二)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在工业做大做强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团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的要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突出产业园区建设、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三大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运行调度、增强要素保障、注重资源整合,通过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达到1800亿元。一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聚集力和配套力。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承接工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完善供能站、供能管道、供水管网、电力、通信、标准厂房等基本要素,加快金石产业园中广线等各园区进出路网建设,提高企业入驻条件,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30亿元,产业投资310亿元,力争十大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调位规划申报工作,力争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息烽循环经济工业园、清镇工业园、修文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其它园区向省级产业园区升级。二是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扩能,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抢抓“织金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磷煤化工产业带,清镇黔西织金煤电铝、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以推进煤电钢、煤电磷、煤电铝、煤电化“四个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和主导产品本地配套率,促进多产业共生耦合、聚集发展。积极争取开工建设息烽至金沙、清镇至黔西等能源通道项目,积极推进直供电试点,努力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确保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100个已开工项目投产、100个已投产项目达产),使装备制造、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现代制药、特色食品、烟草制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完成产值14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以上。下大力气培育龙头企业和全国性、国际性品牌,新增2户产值上100亿元企业、10户产值上10亿元企业,培育50户高成长性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紧盯高端领域和产业发展瓶颈,引进或培育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打造3—4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大力引进和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核心专家、特殊专业技术人才,以优秀的人才队伍、优越的创业环境、优惠的支持政策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切实抓好中航工业贵阳产业基地、南车集团贵阳新产业基地、振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雅洛科技等项目建设,促进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一期)、时代沃顿复合反渗透膜等项目达产增效。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引进知名IT企业、数据中心落地贵阳,推进“慧谷”项目的规划实施。千方 百计推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光伏产品、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三)以优化空间布局为重点,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用世界眼光的高度规划城市、用国内一流的标准建设城市、用贵阳特色的要求塑造城市,加快提升城市辐射力、承载力、服务力和形象力。一是突出城市辐射力的提升,加快规划建设“三区五城五带”。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引擎功能,高标准完成“三区五城五带”的战略策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快编制路网、给排水、绿地、产业发展、功能布局、环境标准等专项规划。坚持“市统筹、区为主、同标准、快建设”原则,切实抓好土地收储、拆迁安置、融资保障、依法控违拆违等工作,强力推进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启动建设白云至修文、贵阳至遵义城市带主干道一期工程以及党武至湖潮、龙洞堡至龙里等城市干道,建成金阳至清镇市政干道,通过路网引领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动“一市三县”同城化发展,不断实现黔中经济区城市群之间的高效连接。二是突出城市承载力的提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完成盐沙路、富源南路、东站路一期工程、桐荫北路建设;实施主城区路网加密工程,畅通“微循环”;加快市域快速铁路和轨道1号线建设,做好后续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建设地下人防通道工程,建设一批人行过街天桥,合理分解人车出行。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加快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接污管网、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12座、公厕15座;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启动物联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用新兴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打造创新型智慧城市。优化提升主城区。按照“规划一片,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的要求,启动金桥地块、九华大院地块、白金片区、东山片区、公园路片区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城市中心区发展“飞地工业经济”,支持城区现有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退工进商”;引导主城区建材、家具等大型市场向二环四路城市带周边疏解布局;大力实施城区综合整治,打造文明示范小区,实现城区环境点面结合,整体提升。三是突出城市服务力的提升,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继续推进客运站、货运站和公交专用道、停车场建设,优化公交站点,完善道路交通智能监控指挥系统,加大对交通堵点乱点和非法营运整治力度,进一步缓解“出行难、公交难、打车难、停车难”现状。加快星级酒店建设和市民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城市山体公园建设,充分发挥筑城广场“城市客厅”的功能作用。抓好奥特莱斯、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苏宁广场、贵州文化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设,在城市新聚集区引驻一批大型超市、连锁店,提升城市商、住、娱、购等综合功能。切实增强金阳新区综合要素组配力和现代产业服务功能,致力打造市级文化体育中心、西南商业金融中心和会展中心,加快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新城。四是突出城市形象力的提升,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重点打好“饮用水源地、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小区院落、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公共广场、公共厕所”八大整治战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亮化、宁静、畅通、文明、安全”八大工程,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推动城市管理向管精、管实、管长效转变。进一步加强城市品牌营销,提升对外形象,让贵阳成为更加美丽的生态宜居之城、吸金创业之地。

(四)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服务业作为就业的最大容纳器、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粘合剂、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贵阳气候、文化、环境、区位等综合优势,着力在提升速度、优化结构、丰富业态上下功夫,促进现代服务业大突破、大提高、大发展。一是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围绕打造“爽爽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设施建设,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功能。有序规划建设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基地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加快多彩贵州城、南明河城市流域旅游文化街区、清镇国际旅游休闲体育度假区、美食文化街、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天河潭、青岩古镇、南江大峡谷、桃源河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精心打造“爽爽贵阳”交响音乐会、息烽红色记忆等文化旅游精品节目;新开2—3条国内航线、1—2条国际航线或加密航班。通过发挥集散功能,聚集省内及周边知名旅游产品的联动效应,精心策划、高端展示,筹办好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中超足球联赛以及避暑季、温泉季等系列活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30%。二是推进会展业大发展。以建设中国夏季会展名城为目标,制定并实施会展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服务专业化为方向,提升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国际酒类博览会、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会展品牌影响力,完善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服务功能,抓好新的会展资源开发,力争举办100个以上大型展会,促进会展与产业互动融合,实现展会综合经济效益9亿元以上。三是促进金融业大发展。加快推进城市金融要素的聚集,在现有27家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实现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驻筑分支机构挂牌开业。加快推进贵阳银行上市和跨区域经营,支持贵阳农村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入驻。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激活民间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四是促进商贸物流业大发展。用好用活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政策,加快打造西部区域物流中心。重点推进改貌、清镇、扎佐、息烽九寨物流园区和龙洞堡空港物流中心、花溪工业商贸物流园等建设,支持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4家。加快中大国际、保利国际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优化城市传统商业街区业态组合。支持星力、国贸等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打造商业“航母”;支持建设现代化的中药材批发市场和酒类、茶叶交易市场。五是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适应新型业态多样化发展需求,积极支持和加快科学技术、信息产业、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医疗服务、物联网以及研发设计、检测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电子商务、生物技术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提升省会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能级。

(五)以“三农”工作为重点,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以工业化提升农业,促进农业向工业转换;以城镇化统筹农村,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化;以市场化引导农民,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产业 调整,立足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经济发展,立足农民、跳出农民抓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在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建设山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坚持因地制宜布局、集中连片规划、整乡整片推进,集约化发展肉、禽、蛋、奶等现代生态畜牧业,规模化种植蔬菜、果树、中药材、茶叶、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在“三环”以内全面取消传统农作物种植,全市新增经济作物40万亩,粮经比由4:6调整到3:7。强化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生产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老干妈、黔五福、好一多等农业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家,带动农户5万户、发展基地10万亩,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区长负责制,发展万亩蔬菜专业乡镇(村)12个,建设蔬菜标准示范园20个,完成蔬菜播面155万亩(次)。二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着力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完成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万亩,加快推进息烽两岔河等5座中型水库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花溪红岩、开阳那卡河等中型水库和乌当金家箐、清镇席关等7座小型骨干水库工程,完成修文后洞等1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青岩河等4条中小河流治理,新增解决农村23.67万人饮水安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完成清洁小流域治理试点6平方公里。因地制宜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切实发挥气象保障功能。三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着力点,提高村镇建设水平。完成73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实施农村“通畅工程”,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串户路1000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和通班车率分别达到84.5%、87%。整合资金,在高速(高等级)公路沿线,园区景区周边打造30个产业型、商贸服务型、旅游观光型特色小城镇,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小城镇承接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功能。纵深推进村庄综合整治,使全市33%的村庄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特色明显”的基本标准。加快学校、医院、公共交通、文化设施、健身场所、电力、通信、燃气、超市、路灯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向小城镇覆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不断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城化待遇。

(六)以深化改革开放为重点,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扎实开展“改革开放年”活动,借外力、聚内力、增活力,形成创业、创新、创优的社会环境。一是全力创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和税制改革、结构性减税方案,加强财源培育,优化收支结构,强化财政资金监管,逐步推行财政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税信息服务平台,覆盖一市三县。创新区、市、县目标管理方式,将增比进位与干部目标、领导班子责任目标考核挂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完善投融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融资体系。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实现国有产权集中化管理,健全财务监督、经营预算、产权监管和业绩考核“四大”体系,促进国有企业减数、提质、扩能,发挥国有资本服务政府主导战略和中心任务的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工作,扩大联合审批覆盖面,努力做到审批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实现科学管水、治水、调水、用水。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业农村发展融资有效担保物试点工作。二是全面放活,推进民营经济超常规发展。加快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在放宽、放活、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一视同仁,非禁即入”的原则,将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土地开发等领域全面向民营经济开放。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城市商业银行6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扎实开展“3个20万”创业工程,扶持5000户(五年扶持2.5万户)小型微型企业,催生、壮大市场主体,做活民营经济这篇大文章,力争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20亿元,增长34%。一市三县要勇立潮头,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当好排头兵。三是加快开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更有效地发挥全省对外开放制高点的引领作用。积极申报成立碳汇交易市场,加快区域对外贸易中心建设,推进贵阳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小河航天高新技术出口基地等建设,支持25家进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企业做大做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0亿美元。以更大的力度走出去、引进来,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900亿元。

(七)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良好的生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继续实施以“两湖三库一河”为重点的治水工程、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绿化工程、以提高空气质量为重点的治污工程,将低碳环保理念深入城市生活和发展之中。启动雅关片区等综合改造项目,拓宽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和处理系统覆盖面,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6%以上。加强湿地公园管理和保护,进一步美化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申报“两湖三库”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强化建设工地二次扬尘治理,落实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推进文明工地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农村清洁工程20个,建设大中型沼气池30个。建成废旧电子拆解中心和废旧金属市场。二是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加强重点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加大对次生林、坡耕地的改造,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经果林等经济效益好的林种,在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新增营造林(草)2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森林保护,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6‰、3‰以内。加强城区绿化建设,科学优化黔灵山、东山等城市山体林种结构和生物种群结构。启动实施环城高速公路、二环路等城市主干道沿线景观改造工程,打造一批高品位生态路、景观路,新增绿地40万平方米,形成环、带、线、点四位一体的城市绿化体系。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市级资源综合利用数据库,鼓励企业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管,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查重处无证排污。在城市建设、企业生产、家庭生活中推广运 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抓好联和能源年产300万吨水煤浆项目建设,在十大产业园区、煤化企业、大型房开项目率先推广使用。探索建立梯度用水价格机制,用市场手段调节用水。实施公交车清洁能源应用等14个低碳交通试点项目,增加新能源客运车辆。

(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和谐贵阳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普惠于民,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市级财政民生支出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一是推进文化生活大众化。以完善文化阵地、培育时代精神、推进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全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基层文化站(室)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历史古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开工建设市档案馆、市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网络。广泛开展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深入实施“传统美德弘扬工程”,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机制,发展文化产业。开工建设影视文化旅游基地、阳明文化产业园、水田创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支持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贵阳演艺集团、贵阳交响乐团、贵州京剧院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发展,让更多群众受益。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学区化“五统一”改革,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多元化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入园(班)率达55%;对全市民族贫困乡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启动金阳新区普通高中办学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清镇职业教育聚集区建设;加快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建设并通过国家升格评估,提升贵阳学院、贵阳职业学院等高校办学质量;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切实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加快发展卫生、体育等事业,切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机制;做好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市一医一分院、市妇幼保健院综合病房大楼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化服务水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多点建设群众健身活动场所,组团参加全国全省相关体育赛事,支持引进人和中超足球队入驻贵阳。做好奥体中心(一期)开放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二期工程。优化利益导向机制,坚持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相结合,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继续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三是推进民生保障一体化。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9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3.2万人,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鼓励农民以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民生安全网。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扩面5万人、6万人、4万人、4万人、4万人;深入开展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实施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60岁以上城乡老年居民实现应保尽保;继续实施“农超对接”与价调基金补贴、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形成合理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不同层次需求。整合资源,捆绑实施,连片推进,打好新一轮扶贫脱贫攻坚战,减少新口径贫困人口16万人,10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四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抓住中央综治委把我市作为西部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都市样板城市整体推进 的机遇,继续加大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创新社会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切实抓好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地农民以及吸毒人员、艾滋病患者、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用真心帮助群众,用真情关爱群众,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贩毒等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深入开展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大排查,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从严加强生产、流通全过程控制,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我们还将集中力量为民办好“十件实事”:(1)新建幼儿园9所、改扩建6所,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20所,新建高中阶段学校2所、改扩建3所,在城区新增初中阶段学校2所。(2)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万套(5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3)建设10所中心敬老院。(4)对100岁以上、90—99岁、80—89岁老年人分别实行每人每月200元、100元、60元长寿补贴。(5)启动实施10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让1.2万户群众受益。(6)实施城乡“四百”工程,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小区院落综合整治为重点,打造100个文明示范小区;以便民利民为重点,规划建设100个便民市场(社区生鲜直销点);改造提升100个文明示范村寨;实施100个全民健身工程。(7)实施黔灵湖、小关湖治理工程;实现“两湖三库”

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8)启动建设餐厨废料(潲水)无害化处理厂。(9)加强交通、城管、治安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主城区综合管理视频监控点(探头)、监控报警点全覆盖。(10)引进新能源客运车150辆,新增出租车1500辆以上。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办实办好!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继续推进外事侨务、对台、移民、气象、史志、老龄、残疾人、双拥等事业发展,支持国防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做好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殷切期望,按照为民、务实、勤奋、清廉的要求,大力提振创先争优士气、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不断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强化执行,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努力建设创新型政府。一是加强学习。时刻把学习作为发展和进步的客观需要,把理论创新作为实践创新的基础,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看、听、思、说、干”的能力,做到“学以明理、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以创新”。二是解放思想。坚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敢于担当负责,敢于实践创新,自觉实现由线性思维向复合型思维转变、由局部思维向全局思维转变、由滞后思维向超前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努力使观念更加开明、视野更加开阔、环境更加开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三是大胆突破。牢固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和“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意识,在工作中迎着矛盾上、顶着压力冲,以更大的魄力“闯”、更强的意识“抢”、更猛的劲头“争”、更足的勇气“拼”,敢于担当、大胆突破,推 进贵阳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

(二)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民本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干部驻村入企进社区活动,做到面对面引导群众、心贴心关心群众、手拉手帮助群众,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始终把服务作为最大的职责。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把服务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体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心下沉、服务下移,以更合理的层级、更有效的方式、更务实的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三是始终把效率作为最直接的目标追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能办必办、能快必快、能优必优,切实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努力使政府工作在务实高效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发展,在务实高效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三)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增强各级公务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的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工作中广纳民意、广集民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规范性。三是健全完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强化党和政府内部监督,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做到政府的职能在阳光下运行、政府的工作在监督中推进、政府的公信力在民意中提升!

(四)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从制度上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加强廉政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正面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引导各级公务人员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做到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三是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以良好的政治生态保障经济生态、城镇生态、文化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7.贵阳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研究 篇七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经济型酒店, 学术界并无统一定义。从国内外学者的定义来看, 价格是区别经济型酒店的总要特征, 如Power (1995) 认为, 经济型酒店就是不提供全面服务, 价格低于33美元每晚的酒店。沈函 (2006) 提出, 所谓经济型酒店就是与大众旅游者和中小商务客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客房为唯一或者核心产品, 价格低廉 (低于300元人民币每晚) , 服务标准, 环境舒适, 硬件上乘, 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 所谓经济型酒店, 就是不同于传统星级酒店, 仅为顾客提供有限服务 (床和沐浴) , 价格较低的酒店。广义的经济型酒店就包括了传统的招待所, 家庭旅馆以及现在的连锁型经济酒店。而狭义的经济型酒店则仅指出现于1996年后, 以锦江之星, 7天会等为代表的, 具有独特装修风格, 环境舒适, 价格适中 (一般在300元以内) , 专注于提供并发展酒店核心产品———舒适的睡眠环境的现代酒店业态[2]。

二、贵阳市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状况

经济型酒店在贵阳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在2005年后才在贵阳市场上出现, 但发展非常迅速, 仅仅几年时间, 经济型酒店就在贵阳市场遍地开花, 几乎中国所有知名连锁经济型酒店都在贵阳开设分店, 仅7天会就在贵阳开设20家分店, 几乎与成都持平 (成都27家) , 远远超过昆明 (9家) , 而其余如锦江之家、莫泰168、如家等都纷纷布局贵阳市场。同时, 贵阳一些本土经济型酒店也开始迅速成长起来如忆家快捷酒店、五星商务酒店、星际商务酒店等。经济型酒店在贵阳市场上的迅速成长, 改变了过去服务性星级酒店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贵阳市场酒店业结构调整与完善提供有效的支持。其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知名连锁品牌一统天下, 本土品牌开始孕育。

贵阳市的经济型连锁酒店90%以上都是全国连锁型知名品牌, 如莫泰168、7天会、如家等, 这些连锁酒店以其独特的品牌形象, 全国统一的订房管理系统, 强大的网络和电话销售平台, 以及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在贵阳市场上立足并迅速成长壮大, 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力军。然而, 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型酒店理念的深入人心, 一些贵阳原有的酒店开始重新改造, 创建自身品牌, 如夜郎印象, 苏豪时尚设计酒店等, 这些酒店凭借自身过去经营管理的经验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 在市场也占据了一定地位。

2. 从城区向郊区蔓延, 布局全城, 覆盖近郊。

选址对酒店的经营十分重要, “现代饭店业之父”斯塔特勒总结饭店成功的基本要素“第一是选址, 第二是选址, 第三还是选址”。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 其核心就是经济, 为了要迎合宾客的实际需求, 尽可能的为顾客降低各种成本, 包括时间精力等, 良好的地址可以方便顾客出行, 并降低顾客的旅游成本。所以, 经济型酒店大多选择在市区繁华地区, 或者出行交通便利的地区, 如地铁, 车站附近。从目前贵阳市经济型酒店的地址看, 大多遵循这样的原则。目前贵阳的经济型酒店的选址大都集中在贵阳市区, 主要分布在如大十字、小十字、次南门等几大辐射商圈之内, 其中围绕在“喷水池”中心商业圈周围的经济型酒店最多, 如7天连锁、锦江之星、格林豪泰以及如家快捷等知名经济型酒店在其周边都有营业分店。在地理位置的布局上, 经济型酒店从最早的专注市中心开始向郊区, 旅游景区等地区转移。

3. 入住率高, 价格不平。

得益于贵阳市旅游的迅猛发展, 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相较国内其他城市而言属于较高水平, “十一”黄金周, 贵州的经济型酒店入住率达100%, 平均入住率达70%~80%;市中心大部分可以达到80%以上年入住率, 就是较为偏僻的城郊也可以达到70%左右, 在旅游旺季的七八月更是一房难求[3]。

然而与高入住率相对的确是不经济的价格。从价格而言, 贵阳部分经济型酒店的销售价格均在100元~250元之间, 旺季时有的酒店价格更是高达300元左右。这个价格与贵阳市部分三星酒店的价格基本相当, 甚至略高, 与国内其他大城市同类酒店价格相当, 这与贵阳市经济收入相较而言, 价格并不经济。仅由于贵阳市目前大多数三星级酒店设施都相对较陈旧, 故目前经济型酒店尚具吸引力。

三、贵阳经济型酒店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贵阳市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是贵阳市旅游快速成长的产物, 究其原因, 其市场发展动力来源于以下方面:

1. 贵州旅游业的迅猛成长与贵州酒店数量严重不匹配, 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近两年贵州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了贵州省内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尤其是交通运输网络设施的建设, 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随着交通的不断完善和多彩贵州形象的深入推广, 贵州旅游业开始从量变走向质变, 从旅游局统计数据来看, “十一五”期间, 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4.31%和32.79%。旅游总收入在全国31个省 (区、市) 中的排名由2005年的第二十三位上升到第十六位, 2011年接待游客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数排名全国前三, 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3]。然而, 游客的迅速增加与相对增长落后的酒店数量形成鲜明对比, 据2009年《中国旅游饭店》和2008年《贵阳统计年鉴》资料显示, 截至2008年, 贵州全省共有星级酒店279家, 客房21 370间, 床位39 408张[4], 贵阳占101家, 其中五星级酒店两家、四星级酒店24家[5], 2011年贵阳五星酒店增加到5家, 仅有两家在市区。酒店年平均入住率均达到60%以上, 到了旅游旺季, 一房难求的现象长期存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2. 现有相应的三星及其以下酒店设施陈旧, 服务差。

在贵阳现有酒店中, 相当部分酒店, 尤其一些符合经济型酒店改造条件的酒店、宾馆以及招待所都是以单体或旅游业公司的形式存在, 其主要特点是“三低”即低房价, 低开房率, 低效益, 大多数酒店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运作, 发展停滞不前, 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近几年, 贵阳的三星级酒店的普遍亏损, 开房率低。二星、三星级酒店虽然在房价上和经济型酒店相差不多, 但其设计理念、设施配备、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和经济型酒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还不能列为经济型酒店。故, 游客们更愿意选择价位相当, 但设施较新, 服务相对较好的经济型酒店, 这也刺激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3. 进入门槛低, 收益高。

从目前贵州市经济酒店来看, 大多选择的是市区老旧房屋或者经营不善的旧酒店进行改造, 房屋租金较低, 投资远远低于星级酒店, 一般初期投资300万以内, 进入门槛较低。而贵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酒店业入住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 投资收益率高, 风险相对较小, 这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涌入, 使得短短几年间, 经济型酒店在贵阳市场上遍地开花。

四、贵阳市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经过几年的发展, 贵阳市经济型酒店虽然取得巨大发展, 然而其中依旧存在众多问题, 蕴含危机。尤其是贵阳市目前绝大多数经济型酒店都属于加盟酒店, 自主品牌较少, 这种模式在发展初期虽然鼓励了经济型酒店的迅速发展, 但是从长远而言, 却也加剧了贵阳经济型酒店危机, 为产业结构的完善和行业长期的发展埋下潜在危机:

1. 产品单一, 缺乏核心竞争力。

就目前贵阳市经济型酒店来看, 全国性加盟连锁酒店独霸天下, 自主品牌非常少, 这些酒店产品雷同性高, 发展模式相同, 目标市场一致, 产品单一。这在短期内, 由于市场需求较高, 尚能维持良好的效益。然而, 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 大型资本的涌入, 竞争必将加剧, 这时, 这些在相同市场竞争的酒店就会面临严重挑战。此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游客开始从过去单一旅游走向多元化旅游, 旅游者更加注重个人生活体验, 追求个性化消费, 这对酒店业的个性化特色化提出更高要求。这种单纯追求价格的酒店也不能满足消费者日趋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也为长期产业结构的完整埋下阻碍。这些问题在其他大型城市如北京、广州等都已开始显现。如何更好的形成差别化是这些酒店必须考虑的问题。更何况, 相较于贵阳市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 贵阳市现有加盟性连锁酒店的价格偏高, 与广州、北京等地价格持平, 并不具备优势。很容易受到其他客栈型、家庭型等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型酒店的冲击。而随着贵阳市三星级酒店升级改造的完善和宣传的加强, 也必将对现有市场构成重大威胁。

2. 管理混乱, 良莠不齐, 服务水平低。

贵阳市大部分经济型酒店都属于加盟酒店, 只要有钱和经营场所就可以加盟开店, 很多经营者仅仅是投资者, 不具备相关行业经验, 而加盟品牌过快的扩展, 也使得品牌对于加盟店人才培养不尽相同, 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的速度。而市场的迅速扩张, 使得现有市场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人员极度匮乏, 而经济型酒店的低成本经营也必然使得他们无法也不愿雇用这些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 这就造成了市场上管理混乱, 良莠不齐, 服务水平低等现象普遍存在。从长期而言, 必将阻碍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3. 非理性资本涌入对产业完善埋下潜在危机。

进入门槛低, 投资收益率高, 这使得大量资本涌入这一市场, 很多资本带有非理性, 仅看重了行业短期的收益, 忽视产业的长期良性成长性, 这为产业的发展和完善带来不确定性。首先, 加盟固然是快速发展获利的一个有效方式, 可以节约拓展成本。然而, 同样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区的连带影响, 例如, 一个游客在北京的锦江之星的不良体验就会影响贵阳的。从而威胁到贵阳加盟店的发展。一旦加盟品牌出现问题, 就会形成多米诺效应, 最终影响贵阳经济型酒店产业的发展。此外, 加盟店大多都属于一些资本实力较弱的个人或者企业, 抗风险能力较低, 随着市场的逐步饱和, 竞争的加剧, 优胜劣汰必将出现, 行业经营风险将加高, 收益率降低, 这时这部分非理性资本就可能退出这一市场, 而无法与市场共同成长, 为产业良性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五、贵阳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虽然贵阳经济型酒店发展迅猛, 增长潜力巨大, 但仍旧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产品单一, 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尽管如此, 依托于贵州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个性化旅游的兴起及异地商务活动的日渐繁荣, 贵阳经济型酒店在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如何确保产业的良性发展, 笔者建议如下:

1.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资源,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酒店, 树立酒店品牌优势。

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鲜的酒店业态, “个性”和“特色”, 是经济型酒店的一大卖点。如家酒店的经营理念中就有这么一句话“不一样的城市, 一样的家”, 如何做到不一样, 这为经济型酒店如何实施差异化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于贵阳的经济型酒店而言也如此, 如何从早期的标准化———经济型的建设演变成长, 创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以区别于其他酒店, 这是后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贵阳的经济型酒店在借鉴“如家”、7天连锁、莫泰168等知名经济型酒店发展经验的同时, 应充分发挥好贵阳地区的少数民族资源优势, 加强酒店创新, 创建地方化、民族化、特色化的经济性客房产品,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以满足顾客的求异的心理需求。例如, 苗族、土家族精致的木质吊脚楼, 不仅冬暖夏凉, 而且十分美观, 在设计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元素, 创建主题经济性客房, 如苗家客栈、土家客房等。从客房床上用品、部分生活用品到客房装饰品等方面进行酒店创新。

2. 保持低成本经营。低成本经营是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

的一项重要法宝。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保持低成本经营是经济型酒店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通过发展连锁实现规模化效益, 从而降低成本。规模化可以有效的通过统一的配送, 宣传, 培训等, 降低经营中的广告宣传, 人员培训和采购成本, 从而有效的降低运营成本。从国内外知名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路径来看, 连锁经营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6]。另一方面, 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影响, 降低经营成本。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 开展电子商务是经济型酒店行业实现低成本经营的必然趋势, 从2011年青芒果旅行网运营中心发布的首份《经济类酒店发展报告》来看, 2011年, 整个中国经济类酒店成交量1.836亿间。其中, 超过34%通过电子商务完成[7]。而以如家为例, 其每个月订单中40%来自中央预订系统, 在中央预订系统 (CRS) 的支持下, 而“7天”约有30%~35%的客房订单是通过网站直接来实现[8]。而对于那些非连锁型的特色经济型酒店而言, 电子商务尤其重要。因为首先, 这些酒店由于缺乏规模化效应, 只能从特色化方面寻求发展, 而宣传就尤其重要。通过网络宣传可以大量降低其宣传成本。其次, 这些酒店的主要客户为自由行游客, 这些游客具有喜爱上网, 习惯从网络获取资料, 并愿意通过网络订购等特征, 良好的网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的服务于其主要客户群。因此, 对于贵阳市经济型酒店而言, 除了加强自己管理和发展, 通过开拓市场, 发展连锁经营外, 还要加强网络宣传, 充分利用口碑效应, 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同时加强网络销售, 如开设淘宝店或者与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合作等方式, 加入其销售体系, 拓展销售渠道, 提高知名度, 减低运营成本, 为顾客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服务。

3. 注重人才的选用和培训。

一流的员工才有满意的客人, 也只有一流的员工, 才能使企业蒸蒸日上。目前贵阳酒店业的就业门槛较低, 酒店员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专业素质也很缺乏, 这是影响贵阳酒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型酒店有别于传统酒店类型, 它要求在在有限的服务领域做到专业化, 精益求精。因此所需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以使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达到最佳结合。所以, 贵阳的经济型酒店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服务意识较强的专业人才, 同时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以便通过专业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源, 占据竞争优势, 从而较快的打出自己的品牌, 获得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贵阳经济型酒店“不经济”谁是“推手”[N].贵阳日报, 2011-10-28.

[2]经济型酒店投资的可行性分析[EB/OL].http://www.xici.net/b656090/d51544407.htm.

[3]贵州“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EB/OL].贵州先锋网, 2011-10-02.

[4]赵焕焱.2009年《中国旅游饭店》[EB/OL].博客中国, http://www.blogchina.com/, 2009.

[5]贵州统计年鉴 (2008) [K].

[6]唐玲.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7]田爱丽.2011年经济型酒店市场增长逾40%[N].南方都市报, 2012-01-20.

8.贵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抗日战争;文通书局;发展因素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22-01

一、引言

日寇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无不打下深深的抗日战争烙印,图书出版业也不例外。随着国民政府重庆陪都的迁定,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向西南转移。作为当时西南地区较为先进的文化出版机构——贵阳文通书局,能根据其时代的特点,以华氏企业资金为物质基础,克服种种困难,抓住有利的契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发展,最终成为一个集编辑、出版、发行三位一体的现代出版集团,并取得了国定中、小学教科书的发行权。这在其自身的发展史上,确是辉煌的时刻。当时文通书局所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二、华问渠力排重难、勇于创新

1932年华之鸿逝世后,华问渠任总经理,掌管文通书局。自从接管文通书局以来,他时刻铭记上辈创办时的目的和宗旨,因此不遗余力地恢复和扩大因1929年火灾破坏的生产能力。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入贵州,因其内部派系不和而明争暗斗时,报纸便成为他们的工具。这些报纸全由文通书局代印“印件虽多,工料费全由书局垫付,但又不能如期收回,延宕日久,积欠逾巨”。[1](P44)加之政局不稳,主政者如若换人,欠付款就化为乌有。可这类业务又拒绝不得,无奈华问渠只得靠借高利贷来维持,但又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只得商诸职工,共谋良策,同舟共济,力渡难关”。[1](P44)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华问渠就采取了一些加强教育的管理措施,使文通书局有所好转。此时却又面临着从东部转来的全国各大知名书局的竞争,甚至挖去了文通书局的熟练工人。就在文通书局受到影响,印刷厂和图书门市部都不景气之时,何辑五又欲要以2万元法币收购之。而国民党贵州省党部又想把文通书局作为自己的印刷机构,为其政治宣传服务。竟然采取挑唆工人闹事,并从政治上干涉的伎俩,想达到其目的。但这些都被一心继承和发展上辈遗志,维护创办宗旨的华问渠所拒绝。

1939年日寇轰炸贵阳,华问渠被迫把文通书局迁往西郊继续从事出版活动。面对抗战重心的西移,大量人力、物力的迁来,华问渠看到了文通书局发展的机遇和前景。于是他力排重重困难,毅然决定要扩大、改组文通书局。在争得马宗荣、谢六逸的同意后,于1941年6月成立了编辑所,聘请了当时国内外各界112名精英的作为委员。同时改组了内部组织机构,创办《文讯》月刊,从而奠定了文通书局在抗战期间重要影响的基础。后因时局动荡,物价飞涨开支增加等原因,使文通书局面临新的难题。但华问渠仍从一个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高度,抱着“期必做好”的决心,变卖家产也不惜来维持文通书局的正常运转。

1943年因马宗荣的社会关系,文通书局争取到了国家教科书的发行权,成为“七联处”的成员之一。此事不仅扩大了文通书局在全国的影响,更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些资金来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经营和发展,不久华问渠在西南地区一些较大的城市设立分局便是实例。

纵观华问渠从掌管文通书局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文通书局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新兴生产力的代表,所处的人文生态环境是封建经济与军阀统治的社会制度。在不利的客观环境里,华问渠却以顽强拼博之勇气、锐意创新之精神,使得文通书局继续生存,并不断的发展。这不仅彰显了一个企业家的智慧和谋略,更表明了他远见的卓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

三、利用优势、促进发展

日寇侵华使中华民族付出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代价。从国家到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等等,无不遭受着巨大的浩劫。随着战事的扩大,中国出版的中心地带上海、北平、南京等相继沦陷。战争给其影响“不仅限于有形资产的损失,严重的创伤还在于营业的缩减和编辑出版生产力的下降”。[2]常态的出版行业变的扭曲和畸形,被迫向中国的西南大后方转移。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一时间大批东中部的高等院校纷纷内迁,并继续在大后方从事着抗日救亡、复兴民族的教育活动。这是文通书局占领市场,扩大影响的客观有利条件。同时大批高校和学术团体的内迁,也为文通书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读者群和稿件的来源。

因重庆作为战时陪都,西南成为抗战大后方,当时高等院校向西南迁移,主要目的地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其中迁往重庆的高校最多有31所,而地处陪都南大门的贵州省,因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大批高校和文化团体迁往此处。“环境相对安静,距全国文化中心较近,与海外信息沟通”。[3] (P337)这些优势为高校的迁入提供了可能。

这一期间先后迁入贵州的高校有:浙江大学、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之江大学工学院、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陆军军医学院等。加上本省成立的贵阳医學院、贵阳师范学院和贵州大学等。贵州省“这一时期的高等学校不但数量多,而且人才集中”。[4] (P16)此时随高校、学术团体、机关单位入黔的还有一批专家学者、文艺名流及政界人士,著名的如有:浙江大学校长、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等,另外还有一些工科、文艺、法哲、医学等方面的名人。据统计“当时贵州汇集了专家学者、正副教授近三百人”“当时来贵州、贵阳的著名文化人士,也不下二百多人”。[5] (P69)这些高校和人才的入黔,无疑对文通书局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况且当时的成都、重庆、昆明迁入的高校和人才更多,而贵阳所处的位置距这些大城市之中,联系和交流较方便。这样就形成了贵州省以贵阳为重心,西南城市以贵阳为中心的战时知识群体的分布状态。“一时西南地区,人才济济,学人多有著述,但苦于无从发表”。[1](P46)文通书局正是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而发展壮大的。

四、文通人團结一致、无私奉献。

抗战时期文通书局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壮大,除了有总经理华问渠的勇气和胆识,抓住当时贵阳所处有利位置的契机外,还与马宗荣、谢六逸等文通人的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分不开。

1941年6月编辑所成立后,马、谢任正、副所长。其中马宗荣所长除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外,还负责社会、教育、经济等方面的书稿。谢六逸除负责日常具体行政事务外,还要负责文学艺术、新闻等方面的书稿,同时他还在贵阳师范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主编《文讯》月刊等,工作十分繁重。其他象张永立、蒲定安、华树人等也各司其职,此时文通书局的同仁们,为宣传抗战爱国、保存和传播优秀文化、普及青少年文化知识、丰富大后方民众精神生活而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文通书局里的人际关系是融洽的,大家工作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彼此团结一致。正象谢六逸回忆与马宗荣相处时的情形那样,“二十多年来,我们之间没有红过一次脸,更从来没有一次的争论”。[6](P77)因为文通人的团结、奉献,所以才能取得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编辑出版图书200种左右,发行《文讯》月刊5卷22期的骄人成绩。同时还承印了杂志、报纸、政府机关公文、债券等多种。连总经理华问渠也表示满意,认为“改组后之文通书局,工作效率增强,印刷、出版迅速”。[1](P47)在马宗荣不幸逝世后,谢六逸毅然承担了编辑所的主要工作。后因忧劳和贫病交加,他也于抗战胜利前夕与世长辞。连国民党《中央日报》社贵阳分社都刊载逝世消息的这样一个名人,死后连一口象样的棺木都买不起,还是华问渠捐赠的。可以想象他与马宗荣等文通人是何等不计个人得失,甘于清贫,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华问渠:《贵阳文通书局的创办和经营》,《贵州文史资料》第12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王静:《抗战时期我国出版业遭遇的重创》,《出版科学》,2008年第1期。

[3]何静梧:《贵阳历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贵州省地方志编:《贵州志·教育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何长凤:《贵阳文通书局》,贵州教育出版,2002年版。

上一篇:经典激励词语下一篇:微笑是把神奇的钥匙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