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案

2024-06-18

社会学教案(精选11篇)

1.社会学教案 篇一

设计意图:

春天的脚步款款走来,微风吹上了我们的脸,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和欢乐。因为春天来了,因为植树节要到了,每当植树节来的时候,天气总是暖暖的,小鸟总是唱着欢快的歌曲。为了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植树节要植树的基本常识,特意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植树节。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

3、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2、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活动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编后语:

植树节在春天,植树节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将树苗运来了城市的郊区,拿着手中的小铁锹,将一棵一棵小树种栽了下去,等待着希望发芽,等待着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孩子的小小愿望,小树苗,你快快长大吧!

2.社会学教案 篇二

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踏实的治学态度

《音乐社会学教程》不同于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音乐社会学类书籍, 它不满足于对社会音乐现象浮于表面的浅描写, 也不是毫无章法的学科研究初探, 而是将音乐置身于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中, 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曾遂今先生作为最早致力于对国外资料的阅读和整理的一批学者, 他敏锐的认识到在中国八十年代以前, 对于音乐社会学研究大多为引进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到了20世纪80年代, 虽然国内学者们在对社会现象、音乐行为的关注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注意, 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且对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定位还是模糊不清的。而曾遂今先生的这本教程是其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的集成, 它不是枯燥的纯粹性说理, 而是通过大量具有鲜明社会性的音乐现象案例和丰富的史料, 从音乐社会学视野, 对社会中的音乐现象进行整体的、宏观的把握。

曾遂今先生扎实的治学态度赋予了《音乐社会学教程》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鲜内容, 填补了我国音乐社会学相关研究的空白。作者在译著了一批国外音乐社会学的文章后进入自己的知识内化阶段, 发表了一定数量的相关论文、论著, 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的音乐社会学研究体系, 完成了学科独立以及音乐社会的“本土化”问题。通过对曾先生对音乐社会学的思考历程, 我们能够发现:从1985年作者翻译了索霍尔的《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 接着总结了国内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之后, 其运用学科内的知识进行个案的研究, 在1987年和1988年发表了:《音乐社会学研究》《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音乐听众分类的理论与实践》以及《音乐流行考析——音乐社会学时间思考笔记》《港台流行歌曲冲击后的回顾——音乐社会学时间思考笔记》。从这些论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察觉到作者收到索霍尔的影响, 即尽可能的从社会的横切面和历史的纵切面的每一个可能角度对“音乐文化”进入深入地剖析和强调创作者与听众的循环性构成的音乐社会的网状结构模式。其在九十年代的多篇论文也意义非凡, 特别是《社会音乐生产结构引论》和《大众音乐价值思考》这两篇, 奠定了《音乐社会学教程》的重要部分。进入新世纪, 作者的音乐社会学研究视野更加广阔, 从中国古代大众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思考到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体系相交互动初探,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更加值得敬佩的是其引进了传播学的理论去解释音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 从而带领读者观察、分析新世纪音乐网络技术传播的热点现象。最终, 在2010年作者将其对于音乐社会学的思考有机串联成一本著作。

二、学科理论构成的合理性和实践性

全书的构架自成体系, 新颖别致, 清晰流畅, 论述深入全面, 富有独立见解, 并且力求体现中国特色。这本书学术价值重大, 它填补了中国本土音乐社会学的空白, 使得只有译著, 或是论文研究不深入的音乐社会学学科窘况一扫而空。

曾先生在继承了音乐社会成因、音乐社会功能作用的两大板块的研究对象之余, 又开辟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比如可以划分为音乐的社会成因的选题:社会音乐生产、音乐流行、音乐传播、音乐商品与生产。这一类的选题着重关注在特定社会条件和功能需求下的音乐类型、形式、生产与繁荣, 还有音乐的传播、音乐组织、机构等等。还有一类应该属于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 比如说音乐受众研究、音乐社会教育的研究。另外还有一类, 它游离于两种研究之间。这一类是从音乐的纵向运动来研究的, 它们不需要强调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音乐运动的研究, 只需要做纵向上的逻辑整理, 其中不乏相关功能与形成原因的揭示。比如社会音乐生产运行机制中的中国音乐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几种重要音乐类型这几章正是这种类型。

作者在社会音乐受众、音乐传播、音乐了流行、音乐商品等章节中, 依据传播学的要素作为线索, 侃侃而谈, 提出了很多耐人寻味的见解, 以供广大非专业读者和专业学者思考、借鉴。曾先生认为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信息, 研究音乐的社会流动就是关注其作为音乐信息的传播与流动。围绕着这一论点, 作者基于拉斯维尔的传播五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传播效果 (信息反馈) 。从音乐信息在社会中的流动这一角度, 研究社会中音乐信息传播系统及其运行规律。本书在吸收一般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推进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时, 并不是一个简单概念移植、套用, 而是依托传播学视角, 在大量实践性资料中抽离出音乐信息的生产者、传播方式 (媒介) 、受众、传播效果 (音乐流行) 这几个方面构筑起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即使是对于一个章节的理论构成, 作者的安排也是系统全面而又清晰的。例如曾先生将中国音乐摆放到流动的、前后联系的历史长河之中, 并从纵、横和历史三维视角观察中国音乐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技术层面, 或是它所面对的社会群体、社会方向、社会目的等方面。从而审视和考证 (通过大量历史文献) 中国音乐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交互动, 产生相关的音乐功能, 并将这三大音乐文化体系的脉络延续至当代中国音乐。对于中国古代音乐三类不同本质的社会群体, 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追求、社会目的、价值。基于此为分类原则, 将音乐文化分为:宫廷音乐文化、大众音乐文化和文人音乐文化。中国的音乐文化在交替运动中不断发展、演变和积累, 然而三大文化体系的本质和内涵并没有发生断裂, 只是悄然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所以, 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音乐文化体系延续古代音乐文化体系的分类也是恰当的, 充分体现了作者延续性、发展性的思维模式。

这本操作实践性非常强的教科书实现了音乐社会学学科的研究的完整, 从宏观上抽象出来的严密的概念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音乐社会学相关概念) 和学科理论体系再到“具体”的过程。在现象调查实践活动规律分析基础上获得的理论。通过实证性的内容来探索和思考各种音乐社会现象, 并且与思辨性的论述相呼应, 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此外, 每一章节的本章理论思考与社会观察, 在一定程度上启发读者以音乐社会现象做总方向, 引导学生吸取众书中有用的信息, 认真严肃的开展相关课题调查研究、触发学生提出新见解, 预测音乐社会现象, 积极引导音乐传播方向。学生们可以在调查报告和观察资料中整理、获得理论, 从而进一步再与音乐社会现象实践相联系, 以指导、影响社会中音乐的实践活动。例如, 课后理论思考题都有一些历史中的, 或者是正在发生的音乐现象, 如“音乐粉丝现象”“音乐的网络传播”等等, 这些特别提出的与时俱进的音乐现象可以引发我们关于音乐社会学的相关思考。这种开放的、不断融入新内容、新课题的视角, 可以强化读者对音乐社会学思考的音乐史学观、牵引出现象中隐含的新的线索、新的学术端倪, 引导音乐社会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另外, 本教程的脚注非常的详实, 它们一方面方便读者复核原文, 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另一方面提供给读者一定的资料线索, 为他们的继续研究奠基。

三、丰富的资料与恰当研究方法

马克思说:“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作者遵循这一原则, 在对音乐社会学学科进行研究之前, 先做了一次历史维度上的中国古代和西方早期音乐思想的音乐社会观的史料梳理工作。除了庞杂的历史资料, 曾遂今先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再进行研究, 得到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在这些详尽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具有相当的突破。本书中吸取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很多, 体现出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面。这些研究方法中既有民族音乐学“历史性”与“共时性”的研究方法, 也有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方法和科学抽象法) 。读者们可以体察到书中拥有丰富的图例、图表和数学量化的阐明。从这些简明扼要、思维清晰的图表中, 由点到面的综合阐释读起来妙趣横生。我们可以无时不刻的感受到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学科, 作者对于借鉴的经验社会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综合的模型化技术和系统程序的娴熟。如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资料分析、问卷等, 详尽且具体的分析去音乐受众 (作者通过三层梳理得出的27种20世纪中国音乐听众分类) 、音乐市场。又进一步的对音乐的生产机制、流行机制、传播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并整合出一系列富有理论的模式图, 使得读者能够清晰、明确的掌握作者的新观念和新思路。

四、对于音乐社会学研究的文化意义和对于其他尚待完善的学科的借鉴

本书除了对于专业的读者和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也对音乐的传播者、音乐创作者、生产者、音乐把关人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音乐创作者对于音乐受众的了解程度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社会审美信息的把握以及对音乐市场机制、音乐流行的社会心理、音乐传播活动的规则研究的程度, 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创作风格、创作趋向。而对于当代音乐的传播者的作用效果更是不言而喻, 本书正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启发相关从业者预测前沿音乐流行的动向, 合理引导音乐文化市场朝着规范化、多元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化和音乐消费的理性化方向发展。利用好这本书, 音乐把关人活跃在多种形式的传播链条中, 不仅是对音乐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 而且还必须利用这些音乐讯息, 促使音乐得以传播并获得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

本书对于其他相关学科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音乐社会学提供给我们一个特定的视点, 从这一视点审视我们音乐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 将人类文化学、传播学、市场学、管理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 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为本学科发展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贡献的同时, 弥补和丰富相关学科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美]苏皮契奇.《社会学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

[2]杨燕迪主编.《音乐学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

3.社会学 vs 社会工作 篇三

社会学:偏重于理论,寻找问题背后的根源

社会工作:偏重于实践,着手改变各种存在问题

社会学从社会整体感念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综合性学科。虽然,社会学偏理论研究,但是调查也是其重头戏。比如结合一个具体的问题,在经过讨论研究后提出一个理论假设,接着通常会进行实地观察、采访、问卷调查、资料整理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以此印证理论假设是否正确,最终为问题的解决提出更好的建议。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服务性实践学科,涵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工”一词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社工就是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被称为社会工程师,和志愿者一样,他们都在为社会变得更美好而工作。志愿者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不求回报的服务,而社工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是受薪的。

学什么?——学长说

讲述人:晓枫 同济大学社会学本科

在我看来,概论、理论、调查方法是我们知识构成的三大板块,整个大学的学习几乎都围绕这三块进行。毕业时,用三个字就足以概括我的大学生活——学多了!四年的大学,我们的课程基本都是宏观的大问题的学习: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与统计、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组织社会学、信息社会学、性别社会学、中外社会学理论和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社区工作、城市与城市化社会研究等。我们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也有很多交集,我们选修课很多都涉及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当然,我们也会有几个月的实习时间,一般都是去政府、媒体、调查机构、研究所等。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面丰富,且对社会的理解独具视角,在媒体行业做新闻工作时,比中文、新闻专业学生更占优势。

讲述人:MECURY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既然社会工作专业涵盖很多方面,那社会工作专业是不是就是万金油呢?是不是从教育、医疗到保险行业哪儿都懂一点,但都是一知半解呢?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因为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业务,我们在读期间,学习的就是怎样切实地去开展社会工作。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前,你必须对课程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知道学什么,才能判断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有兴趣。在专业主干课方面,一般要学习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等。同时还有一些细化的专业课程,我就是在学习这些课程后才慢慢了解到不同的领域,并最终决定在医疗社工行业中发展的。此外,实践对于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几乎所有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一专业学生的实习。学校会安排不同的实践地点,像基金会、福利院、医院等,学生可以轮岗,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一直实习。很多学校对于学生实习的时间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能少于800个小时。这样高强度的实习对于一些不喜欢长期实践的学生可能是一种很大的挑战甚至折磨。

毕业都去哪了?

虽然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是相对新兴、小众的文科专业,但是每年的毕业生也不少,他们的就业方向可谓是五花八门。不过这两个专业共同的就业方向大体有以下三种:

1.通过招考进入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很多政府机构、参公事业单位招收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如民政局、妇联、街道办事处等。这类工作的工作时间和收入都相对稳定,且毕业生能学以致用。

2.读研深造:社会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硕士以上学历显然优势更明显。国外也有相当多的名校招收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非常看重考生的实习经历,往往要求毕业生有对口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习经历。

3.进入企业:一般来说,在企业里任职的新面孔大多数是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懂管理,掌握经济规律,自然被企业所看重。不过作为社会学类的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上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社会学类的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习,同时能从客户心理和社会层面去分析供需,这与纯商业思维形成了一种互补,所以他们在咨询业、公关、市场、管理等领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由于社会学、社会工作在学科性质、学科目的、介入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两个专业在就业方向也有所不同。

我们先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在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跟律师、医师一样。每千人拥有多少社工,被认为是一个社会是否现代化的标志。在中国内地,随着单位负责生老病死的体制被慢慢打破,更多的人成为“社会人”,过去的“业余社工”将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内地城市也越来越需要专业的社工。

社工的主要工作领域有:

1.医院

医务社工在内地目前尚不多见。在国内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专业的医务社工可以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和社会服务,起到润滑剂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不少医院成立了专门的社工部,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模式,如果你决心做医务社工,也许你将会是这个行业的先驱者。

2.慈善机构、慈善基金会、NGO(非政府组织)

目前,中国公益事业进入活跃期,除了“国字号”的慈善机构和基金会,众多名人也纷纷加入慈善事业的行列,如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王菲和李亚鹏创办的嫣然天使基金等,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公益慈善项目在运作。国内各类NGO也非常多,有些也进入专业化运营轨道。以上这些机构关注不同领域,每年有大量的社工缺口。

再来看看社会学专业的就业。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已然成为他们进入媒体行业、从事社会新闻工作的一大优势。因此,不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在报社、电视台、网站等从事记者、编辑、社会评论员等工作。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写出的文章有他们独到的一面,很多影响力大的媒体的社会调查部都是社会学人的天下。

院校推荐:

社会学专业:北京大学是国内社会学的“领头羊”;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在国内一流,其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属国内最早开设;武汉大学为中部地区社会学重镇;中山大学依托毗邻港澳这一优势,社会学主要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南京大学硬件配置在国内名列前茅,社会学师资方面也很强;南开大学被誉为“社会学黄埔军校”,社会心理学排在国内前列。

4.大班社会教案:微笑教案 篇四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习制作微笑卡片,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微笑的表情图

3、卡片、彩笔

4、《歌声与微笑》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微笑的表情图,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请你观察一下,图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看到这个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高兴、快乐、舒服、愉悦、开心)原来微笑还能带给别人快乐,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并理解故事。

(1)讲述第一幅图,提问: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2)讲述第二幅图,提问:小兔子是怎样夸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夸奖它?

(3)讲述第三四幅图,提问: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觉怎样?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微笑能给人带去快乐,小蜗牛虽然能力不大,但它有一颗爱心,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4、体验微笑。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小蜗牛的微笑美吗?你们会不会微笑?请小朋友学学小蜗牛的微笑并说说想把微笑送给谁?

(例如:我把微笑送给妈妈,让她快乐;我把微笑送给生病的小伙伴,让他身体快点好起来)

5、结束活动:传递微笑。

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音乐《歌声与微笑》的伴随下制作微笑卡片,然后将微笑卡片送给周围的人。

活动延伸把微笑传递给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让大家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幼儿来说,它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怎样让幼儿理解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在活动中,我把爱细化,具体化,将爱转化成幼儿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让微笑说话,让微笑传情,我采用了:

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那微笑着的蜗牛抓住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孩子的兴趣跟着微笑提升,思维随着故事开启,情感也跟着感觉释放。

5.小班社会教案:好朋友教案 篇五

孩子心目中的朋友不像我们成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可以一起玩耍、游戏,有共同爱好就可以成为朋友,他们的朋友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一件东西、一只动物。因为多变的原因和想法,他们的朋友可能在不停的变化,但是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他们愉快的回忆,通过“好朋友”这一活动,让孩子将这一幕幕快乐时光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大家都来分享、共同聆听,会使得他们的童心世界更多一份美好。而这样的分享与及交流活动也不会因此就止步,将会在孩子的表达与关注中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下去……

活动目标:

1.运用“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句式表达。

2.愿意表达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生活经历,懂得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方式,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快乐。

活动重点: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有良好倾听习惯。

活动难点:

进一步拓宽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1.阅读过读本“好朋友”。

2.大统计表及幼儿事先自己记录的“我的好朋友”记录表。

3.大空白记录纸、记录笔、订书机。

4. 空白大书。

活动过程:

一、好朋友统计图

(一)教师:前两天,我们一起读了“好朋友”这本书,而且大家做了“我的好朋友”这样一个记录表,今天,你们把自己的记录表都带来了吗?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谈谈自己的好朋友吧!幼儿依据自己的记录内容大胆表达,教师用简笔形式在大统计表上记录。

(二)教师多种提问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记录表内容,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句式“我的好朋友是……,因为他……”表达。师:你有什么样的好朋友?你为什么愿意让他做你的好朋友?谁有动物朋友或玩具朋友的?它们不会说话,也不会用语言和我们交流,为什么你会选择它?谁还有和它们不一样的朋友?谁愿意说说看?

6.社会学教案 篇六

第四章 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 ;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显行为 ;我国学者指出,社会角色包含了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于是,他们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正如彼德尔所说,这些角色定义都无所谓对和错,它们都从一种视角强调了角色现象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科学的角色定义包含四种社会心理学要素: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角色。角色即为“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二、角色的分类

社会上的角色是多种多样、千万变化的,有的人在某一时期内可能同时扮演着许多角色。怎样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角色进行分类呢?国内外许多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角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划分。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理想角色,也叫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理想角色总是尽善尽美的,它是一种“应该如何”的观点。如做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做医生就应该救死扶伤,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等。理想角色可以是明文规定的,许多规章制度都体现了理想角色的本质及其要求;理想角色也可以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表现于社会公德、社会习俗和社会传统等对人的各种要求和期待之中。理想角色属于社会观念的形态。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理解角色是领悟角色的基础,但是,由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等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角色的规范、行为模式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如对于领导角色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领导应该是民主型的,应该以高关心人为工作重点;而有的领导者认为领导应该是专制型的,应该是高关心工作的。所以,领悟角色属于个体观念形态。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领悟角色是实践角色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即使对角色有相同的理解,落实到行为时也未必相同。实践角色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ascriptive role),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如性别角色以及由父子关系产生的父亲角色或儿子角色等;还有一些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制继承所形成的皇帝、公爵等角色,也属先赋角色之类。自致角色(achieving role),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多数角色都是自致角色,包括个人职业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缔结、事业的成就等方面的角色,这些都是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的。如学生、战士、教师等都属于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的获得需要具备独特的素质、才能、技巧和特殊的训练。

(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也称正式角色(formal role),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他们在正式场合下的言谈举止、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办事的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都必须按照规定办。如政府外交官、法官、议员即属此类。规定性角色要求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是高度一致的。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informal role),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如父亲、朋友、非正式群体的自然领袖等都属于开放性角色。这类角色的角色行为者有很大的行为自由,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无论是正式角色还是非正式角色都可以测量,大多数研究者侧重于研究表现更为主观的非正式角色,他们一般采取三种研究方法:观察群体成员;要求群体成员描述他们在群体中的角色和确认谁会和他们扮演相应的角色;研究者要求每一个群体成员概括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R.Dahrendorf)关于冲突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他认为,只要人们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或社会,并在其中发生互动,则必然有一部分人拥有支配力,而另一部分人则被支配。具有支配他人的权力的就是支配角色,而受他人支配的即是受支配角色。达伦多夫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角色具有下列特征:

(1)在每一个受权力关系支配的群体内,作为支配角色的人和作为被支配角色的人必将形成针锋相对的非正式阵营。一般地说,作为支配角色的人总是极力维持现状以维护其既得的权力,而作为受支配角色的人必将设法改善受人约束和限制的现状以获得自己的权力。

(2)这两种角色必然要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群体,各有自己的方针、计划和目标。总之,这两种角色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关系之中。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这种角色的价值在于利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果。生产行为和商业行为就属于此类。一个公司经理的角色行为,在于能为这个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功利性角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表现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不计报酬的,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表现性角色,其目的不是报酬的获得,而是个人表现的满足。如艺术家表演、医生看病、教师教学等,都是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所驱使的角色行为,是对个人地位的责任感、义务感的实现。很显然,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观众的掌声比票房收入更能使他获得满足感。

(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

在萨宾(T.Sarbin)和艾伦(V.I.Allen)的《角色理论》一文中,两位角色理论家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将角色分为七种类型(见表4-1)。

第二节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并非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这一名称之下涵盖的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侧重与“角色”这一核心概念相关的实际研究的学者,他们共同为所谓的“角色理论”作出了贡献。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理论(role theory)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角色理论概念体系本身接近真实生活,因而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它不仅受到社会心理学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从其发展渊源上开,它的概念演化、发展和完善是多种来源共同形成的,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起来。从其发展渊源上看主要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学中的符号作用论的影响、来自于心理学的角色扮演技术的影响和来自于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二、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

将这些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的研究作一个大致的归纳,即可发现,它们大体上分为两种取向:一种是对角色理论持结构性观点,另一种是采用过程的研究策略。前者称为结构角色论,后者称为过程角色论。

(一)结构角色论

结构角色论的代表是林顿,他认为角色概念是用作构造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石。“结构角色理论家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对于每一种、每一群、每一类地位,都能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有关如何承担义务的期望。因此,社会组织最终是由各种不同地位和期望的网络组成的。” 简言之,地位和相应的一系列期望组成了潜在的社会结构,这些期望又通过角色承担者个体自我的角色理解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来传递,最后又通过个体的具体角色行为来实现。显然,结构角色论强调了社会过程的既定的、结构化的一面,即强调了围绕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的、代表社会结构因素的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行动起制约作用。

(二)过程角色论

以特纳(J.Turner)为代表的过程角色论者则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特纳还对结构角色论提出了一连串的批评:第一,由于早期角色理论强调规范、社会地位和规范预期的设定,它对于社会世界的看法是结构泛化的;第二,该理论倾向于把大量的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努力集中在“失范”的社会过程——比如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里,从而也就忽视了对人类互动常态过程的分析;第三,结构角色理论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一系列前后不相联系、彼此没有联系的命题和经验概括;第四,结构角色论没有把米德的角色领会概念当作核心概念。正是作为对这些问题的修正,特纳提出了强调互动过程而不是受社会结构支配的角色论述。

特纳用米德的角色领会的概念来描述社会行动的本质,他假定把现象世界形塑成角色,这是作为互动中心过程的角色领会的关键所在,是大势所趋。特纳强调,行动者在互动时做出一定的姿态和暗示——话语、身体姿势、嗓音的抑扬顿挫等,以使让自己置于他人角色之上,这样调适自己的路线以利于合作,为了强调这种观点,特纳只是简单地追随米德的角色领会的定义。

然后,特纳对米德的概念作了发展。他指出,角色的文化定义往往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这种定义最多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个体行动者从中建立行动路线的总体框架。因此,行动者建构角色,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告知对方自己在扮演何种角色。特纳指出,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假定(好像环境中的他人也进行着明确的角色扮演一样)的基础上行动的。这一假设给了互动一个共同的基础。运用这一假定,人们能够有效地解读他人的姿态和暗示,以便确立他人正在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努力因他人建构和固化其角色的行为而变得容易,这样,个体就可以主动地暗示自己正要扮演的角色。

于是,对特纳而言,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在三种意义上建构角色:第一,他们通常面临着一个松散的文化结构,在这时他们必须建构一个角色以扮演之;第二,他们假定他人也在进行角色扮演,所以努力建构隐藏在一个人行为背后的角色;第三,在所有的社会情境中,人们都试图寻求为自己建构一个角色,主要是通过向他人发出暗示,确认某一角色来实现。这样,互动就成了角色领会和角色扮演过程的连接点,使他们彼此受益。

平心而论,结构角色论和过程角色论看似针锋相对,实际上则是互补的。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努力融合二者,以期建立一个统一的角色理论。他们努力把互动过程看成是在结构框架之下具有角色规定的方向性的,而角色扮演者同时又发挥着创造性作用的能动辩证过程。比如,1980年,斯特里克(S.Stryker)提出如下框架来分析个体和社会通过角色而相关联的过程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融合方案 :

(1)行为依赖于一个被命名、被规划某一等级类别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名称或者说分类语即表明了在互动中产生和形成的共享的行为期望,通过和其他人的互动,个体学会了分别和互动有关的对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会了如何向这些对象反应。

(2)互动中习得的分类语标明了位置,即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形态化的一面。共享的行为期望或者说角色,即附着于这些位置。

(3)位置和角色部分地构成了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的关系网络中行动的人们彼此以位置的占有者命名和称呼。借助于此,他们实践着关于彼此的行为的期望。(4)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中行动的人们也同样以位置的占有者看待自己。这样,本来用作位置标示的名称便又成了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并建立起关于个体自身行为的内在期望。

(5)在情境中,人们利用对情境、对他们自己、对其他参与者以及与互动有关的情境特点的分类语来定义情境,进而利用该定义来组织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6)由于互动牵涉到许多人对情境的定义,也由于先前的定义可能会限制后来的定义,因而,社会行为不是由这些定义所给定的,而是角色塑造过程的产物。角色塑造过程虽然由对情境的初始定义形成的期望所发动,但却是在互动者之间那些敏感、微妙的探试性交流中逐渐展开的。在这种交流中,互动双方可以随时调整和更改互动的形态。(7)围绕着互动情境的更广阔的社会结构背景将影响角色塑造的弹性,就像它制约进入被设定的角色的因素一样。结构对于角色和角色扮演的变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所有的社会结构对于情境定义的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从而也相应地制约互动的可能性。

(8)情境定义、用于定义的分类语、互动发生的可能性等等的变化是在角色塑造的弹性内发生的。这种变化反过来也能导致互动在其中发生的更广阔的社会结构的变迁。

显然,斯特里克的这一分析框架在处理互动中个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上要灵活得多,也更贴近现实。

7.社会学教案 篇七

对农村丧偶妇女社会生活的社会学分析将从几个方面展开:

一、遭受多重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是一个多元概念, 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因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 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 这个过程是多维度的, 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诸方面的长期匮乏。农村丧偶妇女受到的社会排斥是多重的, 既有作为农村社区的一员受到的城市对农村的社会排斥, 又有普通农村女性受到的性别排斥, 还有作为农村特殊的弱势女性群体所承受的特殊的社会排斥。

首先是经济排斥。一般情况下, 农村妇女不可能凭着打临工的劳动参与方式取得经济独立, 何况还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与男性相比, 农村妇女更多地依附于土地, 尤其是对于三十多岁以上的妇女来说, 土地基本上是其唯一的就业空间, 土地对于她们具有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但有些村委会不管丧偶妇女是否能从娘家或再婚夫家所在村获得土地, 就把她们的土地承包权以村集体的名义收回, 使其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直接威胁到其生存权利。[1]也就是说, 农村丧偶妇女不仅要努力向外部争取工作机会以赡养老小, 还可能面临其维持生计的土地被剥夺的风险, 可谓在经济上内外交困。

其次是情感排斥。农村丧偶妇女短期内很难走出丈夫去世的阴影, 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加之受封建迷信思想和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影响, 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陈旧, 认为丧偶妇女不吉利, 不愿意让她们参加婚礼等仪式活动。而经济上的困境, 又加重了其在社交方面的心理障碍, 说话做事觉得矮人一等, 会被人瞧不起, 有意与邻居、朋友和亲戚们疏远开来, 最终逐渐被抛出正常的交际圈子。事实上,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普遍比较低, 亲人们害怕丧偶妇女会给她们增加负担, 也会有意地疏远丧偶妇女, 外界的这些表现都会严重地影响到她们对自己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及社会尊重的评价, 影响自我认同。

再次是社会排斥。“寡妇门前是非多”, 日常生活中, 农村丧偶妇女因家中男性劳动力的丧失及经济困难, 必须自己去承担种地、养家糊口等体力劳动。但由于担心受到他人非议, 丧偶妇女极少得到其他男性的帮助, 她们也往往会失去与左邻右舍合作共事的机会, 使她们对外的交往逐渐减少, 久而久之, 就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二、难以挣脱以丈夫为中心的亲属网络

个案1:小梅, 今年32岁。“丈夫死后, 矿主是赔了一笔钱的。不过, 丧事是哥哥他们给办的, 他们说花了一万多, 而且还让我拿出钱来赡养他父母。更过分的是他们总想着要从我这分点我丈夫拿命换来的钱, 不给他们就处处为难我。”

在农村, 女性失去丈夫后, 更能体现出妇女的真实地位。一旦丈夫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去世了, 那栋公婆为儿子盖好的房子和公婆认为由儿子用命换回的赔偿金往往就成为了矛盾的焦点。根据《民法》、《婚姻法》等国家相关法律关于继承的规定, 丧偶妇女除拥有原夫妻共有房产的一半以外, 仍有从另一半丈夫所有的房屋中分得部分房屋的权利。但在农村实际生活中, 丧偶妇女极少能拥有这样的权利。这些妇女在跟家里其他兄弟争夺现有房子所有权的过程中, 一般均以失败告终, 所以她们不得不拿出一部分钱来买在这房子居住的权利。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社区, 一个女人一旦失去了丈夫, 便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外人”, 她多年来在丈夫家族里苦心编织的亲属网络都失去了意义。

由此看出, 农村社会就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组织和亲属网络, 经济结构、权力结构、血缘关系仍占据主要地位。这种竞争和控制方式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体制中普遍地被默认了。

三、在“母体家庭”中位处不利

个案2:小美, 31岁。“我娘家也想给我找个人再嫁了, 可是这边家里不同意, 他们说:‘除非你把那笔钱交出来, 把儿子留下来。’我当然不会把儿子留下啊, 那是我的命根子啊, 没有儿子那我就什么也没有了。”

个案3:小英, 28岁。“我有一个儿子, 一个女儿, 丈夫是去年死的。大家都劝我赶紧嫁了, 可是, 他家的人要我留下孩子, 我舍不得孩子。他们凭什么不把儿子给我啊?”“而且赔给我丈夫的那笔钱全在他父母手里, 我要是再嫁人就一分也得不到了。”

丧偶妇女在考虑再婚时, 大多会坚持自己对孩子的抚养权而不愿放弃。然而从丈夫家庭的角度, 他们也会争取对孩子的抚养, 认为孩子 (尤其是男孩) 是自己家族的后代, 理应留在夫家。于是往往提出一个条件:“若要改嫁, 则必须将孩子留下”。为什么夫家尤其是婆婆要反对她们带走孩子呢?

沃尔夫 (Wolf, 1979)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对我们理解妇女是怎样在婆媳和性别等级中为自己的命运奋斗很有帮助。这个概念叫“母体家庭 (uterine family) ”。它是说在一户中, 女人苦心经营她自己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只包括她和她儿子。她精心培育着和儿子间最紧密的关系, 目的是为了将来她能在家庭中获得实力和晚年的生活保障。这种“母体家庭”反对其他家庭成员进入这个圈子。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儿子是婆婆唯一的养老资源, 孙子是媳妇唯一的养老资源, 可现在儿子去世了, 只有靠孙子来代替儿子的地位, 也算是感情上的寄托。两个母体家庭被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婆婆和媳妇都在争抢和依赖同一个男人。

传统的家族等级制度主要由三个原则构成:性别、辈分和年龄。家族等级制度的三大原则对媳妇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了明确的规定。性别原则决定了妇女的从属地位;辈分和年龄原则使得媳妇始终处于服从的地位, 所以丧偶妇女在与婆婆 (夫家) 争夺孩子的较量中, 一般都是处于不利的境地, 很难取胜。

个案4:小张, 35岁。“我不知道我该去哪里, 能去哪里, 娘家是不能回去的, 困难不在于我的父母不接受我, 而是我的弟媳妇, 她肯定不能接受我的。我还没有打算回去, 她就经常给我脸色看。”

或许有人提出, 她为什么不回娘家?当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再回到娘家, 面临的问题是要与娘家人同享土地、住房和其他资源, 然而如今家庭资源的控制权已经从她的父母转交到了她的兄弟手中, 她的父母也必须依靠她的兄弟生活。所以, 在娘家, 她每天看到的是嫂子或弟媳的冷脸, 致使她不可能长期生活在娘家。换句话说, 丧偶妇女在同样是“母体家庭”的娘家同样得不到相应的支持。

四、渐趋成为社会弱者

个案5:小姜, 28岁。“现在我一个人要干农活, 可是我不会耕田也扛不动打谷机。”“更让我不想呆的是, 家里没有男人, 我还年轻, 总会有男的半夜敲我家门, 吓得我天一黑就赶紧把门关上。”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 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村丧偶妇女作为社会弱者, 必然地具有贫困性、低层次性和脆弱性。

经济利益上的贫困性是社会弱者的根本属性, 决定着社会弱者在生活质量和承受力上的共同特征, 主要考察的是社会弱者的物质生活状况。农村丧偶妇女基本上是靠自己来养家糊口, 她们一般从事体力劳动, 经济收入不高, 物质生活在农村处于偏低的水平。尽管部分丧偶妇女在丈夫去世后她们会得到一些赔偿, 但这笔赔偿金往往遭遇婆婆与其他兄弟的争夺。

农村丧偶妇女不仅在物质生活状况上居于社会的最低层次, 而且在精神生活状况上也属于社会弱势。既然社会弱者是全部贫困群体的总和, 那么, 从生活质量上看, 低层次性也就是社会弱者的一个本质特征。贫困性、低层次性只是对社会弱者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客观状态的抽象揭示, 实质上就是社会弱者的客体性。一方面, 贫困性本身也就蕴含着承受力上的脆弱性。詹姆·肯凯德认为:“贫困不仅指收入分配的最低层, 而且指在一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低下, 贫困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无权利状况, 即在面临来自社会中有权势的集团压力时, 无力控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如果碰到生病, 或孩子上学需要更多的支持等情况时, 一个失去男性劳动力的家庭承受力的脆弱性便会马上暴露出来。

五、结论

农村丧偶妇女社会生活水平的降低与生活状况的恶化是多重因素使然, 她们既要面临经济方面压力, 还要承受社会压力与精神压力, 甚至逐步走向贫穷。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救助, 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措施实施, 不仅要从提高丧偶妇女自身素质着手, 强化妇女的自立能力;而且当地农村基层组织也应探索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 扶助她们摆脱困境;还应强化政府职责, 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制度, 防止农村贫困现象的反复与蔓延。

摘要: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村丧偶妇女, 在社会生活中面临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 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她们不仅遭受经济、情感、社会等多重排斥, 难以挣脱以丈夫为中心的家庭网络, 在“母体家庭”网络中始终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而且往往会走向贫穷, 成为农村新的贫困对象与社会弱者。丧偶妇女自身、农村基层组织、政府部门应探索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 帮助农村丧偶妇女摆脱困境, 增强其获取资源、抵御风险的能力, 防止农村贫困现象的反复与蔓延。

关键词:农村丧偶妇女,社会排斥,弱势群体,农村贫困

参考文献

[1]石彤.社会排斥: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M].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卓惠萍.多重社会排斥:农村离异和丧偶妇女的不堪承受之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79-83.

[3]笑冬.最后一代传统婆婆[J].社会学研究, 2002, (3) :79-91.

[4]陈成文.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2) :19-23.

8.“美国社会学协会” 篇八

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学的独立还不明显。好些社会学家参加了历史、经济和政治学协会。1905年十二月,约一百名社会学家在巴尔的摩集会,成立了“美国社会学学会”,后改名为“美国社会学协会”(TheAmerianSociologicalAsso-ciation)。1906年举行第一次会议,沃德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并将《美国社会学杂志》定为会刊。1936年中断了与这个杂志的联系,另行创办了The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美国社会学评论》)。

到五十年代前期,该协会会员发展到四千人(包括学生会员)。到六十年代早期,在华盛顿设立了全国办事处。1966年,协会创办了TheAmericanSociologist(《美国社会学家》)。

“美国社会学协会”出版了好些刊物,如Sociometry(《社会成员心理研究及测定》),刊载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论文;TheJournalofEducationalSociology(《教育社会学杂志》),后改名为TheJournaloftheSociologyofEducation;TheJournalofHealthandHu-manBehavior(《保健和人类行为杂志》),后改名为TheJournalofHealthandSocialBehavior(《保健和社会行为杂志》);Foot-nots(《美国社会学协会通讯》)。

9.托班社会教案 篇九

托班社会教案第1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和讨论,使幼儿初步学习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轮流玩的方法。

2、初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愉快的活动情绪。

活动准备:

小汽车,各种新奇的玩具、图书分成五组

活动过程:

一、出现小汽车,设问:

1、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请两名要玩的幼儿上来)

2、有两个小朋友要玩小骑车,可现在只有一辆车,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大家得出:一个先玩,一个后玩,一个一个地玩,就是轮流玩,学习词:轮流。

3、请两名幼儿轮流玩小骑车。

知道互相谦让,让对方先玩。

4、还有谁想玩

请三名幼儿来玩,问:他们应该怎么玩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地轮流玩,巩固幼儿对“轮流”的理解。

二、小结:

我们一起活动的时候,要团结友爱,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但人多的时候,就要轮流玩。还有的玩具一个人玩不起来,就要几个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翘翘板、摇船,要两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网、大金鱼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时要注意不影响不妨碍别人。

三、分组活动: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来玩,有的是一个一个人玩的,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想办法,和别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绍各组内容:

第一组:立体新图书(三本)

第二组:玩具小汽车(三辆)

第三组:望远镜、万花筒(各一)

第四组:电动钓鱼(六人玩)

第五组:小钢琴、小扬琴(各一人)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老师观察和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动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活动情况。

托班社会教案第2篇

●活动由来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班上的孩子缺乏推小椅子,爱护小椅子的方法和意识。虽然教师也采用了随时指导和提醒等方法,但收效不大。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将推椅子这一常规要求曲被动服从变为主动实行,最终内化成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离开位子要推好小椅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掌握用双手轻轻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爱护小椅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推椅子的常规要求,有刷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椅子2把,1把外观上比较完整,l把外观破损,魔法纸(画有笑脸和哭脸的白色蜡笔画),刷子、水彩 掌握用双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为和椅子的“表情”相联系的。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觉地调整行为。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1)以拟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绍给幼儿,引导幼儿比较并说出两把椅子在外观上的区别。

(2)分别将画有笑脸和哭脸的两张魔法纸贴在两把小椅子上,并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药水(有色颜料)刷在魔法纸上,将两种表情刷出来。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把椅子笑了,一把椅子哭了呢?

分析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在“小椅子的外观”和“小椅子的表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和探知欲,支持幼儿专心倾听,也有助于他们对后面故事情节的理解。另外,为了易于幼乳后面的操作,教师在此环节还要让穗们直观地看到刷表情的过程,了解其中的.方法。

2、情景故事。

(1)情景一

外观破损的椅子(哭脸):我的朋友离开位子时忘记把我送回家,把其他小朋友绊倒了,我很伤心。

外观完整的椅子(笑脸):我的朋友离开位子时,就会把我推到桌子下。(教师示范)

(2)情境二。外观破损的椅子(哭脸):我的朋友用力推我回桌子,身上撞出很多伤,好痛啊!

外观宽整的椅子(笑脸):我的朋友会用双手轻轻地把我推回家(教师示范),我现在还是这么漂亮。分析 两把椅子前后的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情境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幼儿在“小椅子的表情”和“小朋友的行为”之间建立联系。活动中,对话要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比较。教师可以利用动作和语言,对如何正确地推椅子进行强化性的示范和讲解,以巩固幼儿正向的行为。

3、提出问题。

(1)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小椅子才会笑?(2)想想自己的小椅子是哭了,还是笑了?

分析 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等方法,帮助幼儿归整思路,加深理解。但因为这种逻辑性的语富表达对小小班幼儿有难度,所以教师还可以在幼儿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后,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强化。

4、亲自体验。

(1)幼儿按桌到老师处领取魔法纸。

(2)教师观察幼儿离开位子时推椅子的行为表现,发给相对应的表情画。(适当进行提示)

(3)幼儿刷画,看表情。预想及指导策略:对刷出笑险的幼儿,教师予以肯定其行为,给予鼓励;对刷出哭脸的幼儿,教师引导其反思自己的表现,尝试正确的方法。

(4)提问:我们的小椅子为什在笑? 分析 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随机观察,一方面要观察幼儿接受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幼儿所反映出的问题,给予再次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的常规行为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特别是针对“推”这个动作,一定要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中去体验。

同时,幼儿在刷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画中的表情与自身行为的直接关系。指导幼儿调整自己的行为,肯定幼儿积极的表现,使他们对遵守推椅子的常规产生兴趣,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结束环节。

(1)将椅子放在~起,比比谁的笑声最大。

(2)请幼儿将椅子搬固原位,去盥洗室。

分析 此环节是为了让幼儿感受快乐,肯定自我,并培养幼儿将所学的本领迁移运用到实际的活动申表,巩固他们在活动中取得的新经验。

●活动点评

在小小班进行有效的常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搭建适宜的支架,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去自觉地理解,接纳并遵守相应的规则呢?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幼儿在玩情景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感受和掌握新经验。小椅子拟人化的设计手法,加上适宜的情境支持,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教师通过赋予小椅子以感情,从情感入手,尝试通过哭脸和笑脸两种幼儿喜欢并能理解的形象,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与小椅子的表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的方法对于幼儿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变为因产生情感共鸣而去主动地爱椅子,去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等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天津市河西区第一幼儿园 焦杨)

托班社会教案第3篇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走不同脚印的小路,发展走、跑、跳的动作技能。

2.大胆探索不同脚印的不同走法,培养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增强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体验挑战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课件-赤脚感知不同的路

2.音乐:放你的小脚丫

3.不同脚印排列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赤脚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场地上,复习小脚的结构,激发活动的愿望。

2.随音乐进行小脚热身运动:

小脚走路好神气(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脚跟儿抬起来,脚尖轻轻来走路——长高了;

脚尖儿累了歇一歇,翘起脚尖脚跟走——变小丑;

小脚小脚真能干(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猜想出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脚印。

教师:用小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脚印就会不一样,有的是整个小脚掌,有的是前脚掌,有的只是后脚掌。

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验证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脚印小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多种方法走过小路。

(1)规整排列的全掌脚印小路

教师总结:这就是全脚掌走路时印在地上的小脚印,刚才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方法走过了这条

全掌脚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稳。

3.不同脚印(前脚掌和后脚掌的脚印)的小路。

教师总结:这条小路上的小脚印,有的是用前脚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后脚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们用高人走的方法走过前脚掌脚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过后脚掌脚印。

4.组合脚印(全掌脚印、前脚掌脚印和后脚掌脚印)的小路。

教师总结:这条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脚印,小朋友们看着小脚印的模样变换不同的走路方法,一会儿走,一会儿跳,一会儿高人走,一会儿小丑走,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游戏:比一比,看谁快。

教师展示四组由四条小路组合而成的长长的路,幼儿站成四列纵队,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走、跑、跳的动作技能。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方法、变换不同的动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脚印的小路,真是了不起!我们的小脚真的很能干!

三、结束

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

一起背靠着坐下来,伸直小腿——拍一拍;

小手向后撑住地——动动小脚;

小脚尖勾一勾,脚背伸直绷一绷,碰一碰;

小脚一起向左转一转,向右再来转一转;

左摆右摆,一前一后,动一动,点点头;

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

摸摸小脚,挠挠脚底心儿,哈哈——小脚真可爱!

2.洗干净小脚,穿好鞋子,结束活动。

托班社会教案第4篇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活动准备:

1、小猫、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鸭子的头饰若干个。

3、小鱼、骨头、小草、萝卜,虫子的图案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动物头饰,带领幼儿学做动物的样子。

我是小花猫,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师带领幼儿跑一跑,跳一跳)

2、教师引导幼儿帮小动物找食物。

小动物们肚子饿了,我们来帮小动物找东西吃好吗?小花猫要找什么食物呢?小狗呢……

3、边找食物边念儿歌:

小花猫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头汪汪汪。

小鸭子嘎嘎嘎,吃到小虫嘎嘎嘎。

小绵羊咩咩咩,来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萝卜跳跳跳。

4、教师给幼儿带上头饰,让小朋友们扮演小动物找食物。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找食物。

5、活动反复进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找食物的了解。

6、教师鼓励幼儿找对了食物。

教师小结:

谢谢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找到了食物,你们真棒!

托班社会教案第5篇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认识蔬菜,并指导蔬菜的名称。

2、幼儿在老师的陪同下一起用蔬菜做娃娃,加强幼儿对蔬菜的好感。

教案准备:

1、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

2、蔬菜标记。

3、小箩筐。

4、书面纸上画有单线条娃娃脸图案一个。

教案过程:

一、教师介绍蔬菜宝宝

1.师:今天来了许多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卷心菜)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出示土豆)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出示辣椒、芋艿、西红柿,方法同上。

2.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二、蔬菜宝宝回家

1.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箩筐,引导孩子按标记分放蔬菜。

3.孩子将蔬菜按标记分放,教师和孩子一起检查有否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三、蔬菜娃娃真可爱

1.师(出示娃娃脸图片):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

2.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请一孩子取卷心菜,教师示范放到合适的地方。)蔬菜娃娃的脸盘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教师引导孩子用连接的方法摆放。)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弯弯的,可以请谁来变呢?(出示芋艿)这是谁呀?猜猜它想变成蔬菜娃娃脸上的什么?(眼睛。)(出示西红柿)哎呀,西红柿着急了,它说我也要变,它可以变什么呢?(脸颊的红晕。)

3.孩子取放各种蔬菜做蔬菜娃娃。

4.(出示三个土豆)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耳朵、鼻子。)耳朵(鼻子)长在哪里?

5.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6.引导孩子和可爱的蔬菜娃娃说再见。

托班社会教案第6篇

活动目标:

1.辨识红色、绿色和蓝色。

2.按照颜色给物体进行配对。

重点难点:

重点:辨识红色、绿色和蓝色。

难点:按照颜色给物体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玩具卡:《形形色色》中的红、绿、蓝三色圆形卡片。

2.红、绿、蓝三个纸盘、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分辨红、绿、蓝三色圆形卡片的.异同。

1.这些卡片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请幼儿为不同颜色的卡片找家:将红、绿、蓝三个盘子放在桌子上,幼儿每人拿一个圆形卡片发到对应颜色的盘子中。

三、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要求幼儿用笔连线:红球连到红色的篮子里,黄球连到黄色的篮子里,绿球连到绿色的篮子里。

10.社会活动教案 篇十

府谷县第三幼儿园 刘盼 活动名称:小班社会《我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手的功能,认识小手的多种作用。

2、探索双手活动的丰富性,提高手的活动能力。

3、体验双手活动的趣味性,增强相应责任意识。活动准备:视频(我有一双小小手),PPT 活动过程:

一、通过问候、韵律操,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请大家举起小手,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幼儿与客人老师问好。与幼儿一起做韵律操。

二、通过演示交流,了解“手是可以说话的”

(1)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给小手藏起来的小朋友送个大拇指,给、坐姿端正的小朋友送个“OK”,给做的好的小朋友送掌声。

(2)师引导幼儿说出各手势表达的意思。

(3)师:原来老师的手还会讲话呢,你们的手会说话吗?(4)引导幼儿做出不同手势,并理解不同手势所表达的意思。

(5)师幼共同尝试手指游戏《小手变变变》

三、观赏视频《我有一双小小手》

四、活动结束

11.意外遇见社会学 篇十一

还真的不一样!

作为一个“成为重点大学或综合类大学几乎必备”而被各个学校纷纷开设的学科,社会学这个专业已经不算罕见了,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的确少之又少。说实话,我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这个专业之前,对这个专业也是一无所知,能想到的对应点居然是居委会——不过后来学习后得知,居委会的话,社会工作的学生更对口一些。

那么,我就作为一名在中央财经大学这个财经类院校学习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的学生,来讲一讲我眼里的社会学吧。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是什么呀?”

“按郑杭生老师的话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那是干什么的呀?”

遇到这种问题,我的确不知道怎么回答。社会学算是一门人文性质的基础性学科,不像会计学、金融学等有着专门的重点。虽然老师一遍遍强调社会学是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它给我的感觉依旧是有点空泛。虽然也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比如SPSS的应用等,但是总是不如会计学说得清楚。

只是毕竟也是一门知识,到底会对以后的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位读研转到金融学的学长说,虽然金融学是他一直想学的,但是他很感谢大学四年出于意外或是缘分地学了社会学,使得他在研究许多金融学的问题时,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与空间。

社会学是一级学科,下设社会工作、人类学等二级学科,同时也会涉及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其他方面,所以知识面比较广泛。

学习社会学一年,从社会学概论开始建构专业框架,从社会学史到社会学研究方法,从费老的《乡土中国》到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从单纯的社会学到简要接触社会工作、人类学和心理学,我不能说这一年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多大的专业帮助,但是它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意识到高中时候制作的问卷和论文是多么的漏洞百出,也学习到类似“超限逆反”“阈值效应”等很多有趣的心理现象,还明白了社工与志愿者、义工不同,有时没有专业知识,好心也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同时,社会学更多地考虑社会怎样运行而不是个人如何得利,更符合我的性格,让我喜欢。

我不能简单地说社会学是什么,但是我敢说,学习一些社会学的知识,绝对值得。

社会学的就业

不像那些专业对口很强的专业,社会学是一门就业面太过于宽泛以至于在各个行业也没有绝对优势的专业。而真正就业起来,在我看来,与学校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你在什么样的学校,可能毕业后就会向什么方向去走。

就以我们学校来说吧。毕竟是中央财经大学,专业的全称又叫经济社会学,所以我们在学习社会学有关知识的同时,绝大多数同学会利用学校的氛围,同时学习会计学或者金融学等,也会在大学期间考得相关证书,因此就业方向多数与经济有关,比如银行、证券等。而如果在中国人民大学或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学,肯定是和我们不同的就业方向。

其实,专业并不能阻碍你去学习别的知识。不是说学了社会学就只能学社会学,只能去找与社会学有关的岗位就业,相反,在学习社会学的基础上去学习其他知识,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况且,大多数的文科类岗位,都与社会学有关。顺带一提,我们学院的就业率(含考研和出国)一直是100%,所以,这个专业也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难以就业。

在我看来,专业是永远不如知识重要的。与其想着“这个专业能做什么”,不如去想“我想去做什么,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应该去学习什么”。

有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后,不管什么专业,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明天。

我与社会学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学社会学啊?”

说实话吗?嗯,应该说实话——

不是我挑的专业,是专业挑的我啊!报志愿的日寸候我是按照各专业的分数顺下来的,谁知道最后真的就到了这个为了保底而报的社会学。

毕竟我报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啊,谁不是奔着那儿的金融、会计去的呀。所以当初得知要去学社会学的时候,我也不是很情愿的,甚至想着各种转专业之类的事情,还曾自欺欺人地说,这是“经济社会学”,应该是以经济学为主。不过后来老师说了句粗暴却有趣的话:“中财什么事儿都要和经济挂钩,不过社会学就是社会学,我知道你们觉得‘经济社会学’好听,你们要是想更好听或者针对性更强一点,我给你们改成‘银行社会学’也可以啊。”

是啊,社会学就是社会学,怎样的前缀,也都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

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一开始又是理论框架的搭建,我是觉得无比枯燥的。加上刚步人大学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每天盯着老师的脸,都不知道自己听了些什么。但是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我改变了态度。也许是之前读书太少、接触得太少,所以觉得社会学实在有趣,又或许是社会学的学科素养真的和我的性格相符,总之,我就这么喜欢上它了。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待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态度也不同。也有不少的学长学姐,到了大三依旧在说“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不强求每个人都喜欢社会学,但是,如果你到了这个专业而且确定大学四年都要在这个专业的话,与其每天抱怨,不如试着接受它、然后寻找它的美好,慢慢地,或许你真的会爱上它。

社会学的环境

学习社会学自然需要涉猎许多知识。从《街角社会》到《自杀论》,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到《江村经济》,从《金枝》到《逃避自由》,国内国外的书籍加起来,的确不算少。好在我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内——学院办了读书会,带领我们去读书;同学们都早巳涉猎许多知识,并且依旧在不停学习着;每一位老师也都是牛人,或者精通十多门语言,或者带头做过许多的调查,在许多社会学的书上也能看到他们的名字。多亏了这样棒的老师和同学,使得我更深刻地认识了社会学这个圈子,明白了社会学真的不是一门假大空的学问。与此同时,在北京也有社会学论坛之类的活动,能经常和社会学很强的人大、北大交流,听取其他学校的专家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良好的环境,或许会误导人想“那我在一个不算好的环境里学社会学,是不是死定了”。当然不是了。就像专业与知识一样,你学这个专业不一定局限于学这个专业的知识,那么你在这个环境也不一定要局限于这个环境的高度。学习到头来也是自己的事儿,环境的助力很重要,但是自己的毅力更重要。

说来说去,最终还是想强调一下,社会学真的不是一门粗劣的学科,只是因为我们发展得比较晚而已,加之现在的整体氛围,让许多人不愿意淄下心来学习这种就业指向不够明确的专业,所以相对而言显得冷门了一点。然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现在社会学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国家也一直在发展,社会学想必也会慢慢变得更强吧。

我如今也很庆幸当初阴差阳错地考到了社会学这个专业,接触了与之前全然不同的圈子,学到了许多之前从没想过学习的知识,十分意外,却也受益匪浅。

上一篇:怎样书写民事答辩状下一篇:我得到了锻炼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