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2024-07-26

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精选17篇)

1.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一

普通中专学生就读及就业推荐协议书

甲方:学校(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同学及家长(以下简称乙方)

为使我校中专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毕业后就业确有保障,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明确双方责任,特签订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负责学生通过录取注册为正式普通中专学生。

2、负责按照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按教学大纲施教。教育学生在德、智、体、美、专业能力等方面达到中专毕业水平,颁发普通中专文凭。根据学生自愿按大专入学要求办理大专入学手续,满足大专层次学习,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

3、负责联系相应的用人单位供乙方进行双向选择,乙方面试合格进入试用期,即为推荐成功。

4、负责督促用人单位与乙方签订用人协议,协调乙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负责学生在校相关档案资料的转递。

二、乙方责任:

1、按招生录取入学条件要求,办理录取报到入学注册手续,如期交清学费、书杂费等费用。

2、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严格按考试纪律参加考试,成绩合格,专业能力达标,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

3、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加强思想品行修养,不参与任何帮派组织,不违法乱纪。

4、推荐就业(或顶岗实习)时往(返)用人单位的所有费用均由

乙方自行承担;乙方往(返)面试途中和面试期间的人身安全由乙方自理。

5、被用人单位录用进入试用期后,自身安全由乙方学生自己负责,乙方如遇疾病、伤残、意外伤亡等伤亡事故,甲方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6、乙方面试途中、面试时或被用人单位录用进入试用期后,因本人违纪、违法或犯罪而被政法机关或被用人单位辞退的,责任由乙方自己承担,甲方概不负责。

7、乙方在面试时或被用人单位录用进入试用期后,如若使用假证明、假证件而被政法机关查处或被用人单位辞退的,均与甲方无关,责任由乙方本人承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8、乙方选择提前离校通过推荐外出就业,应按标准交清三年全部学费等费用。

9、离校前按规定办好毕业前相关必要手续。否则,后果由乙方自己承担。

10、乙方前往面试前要自己办好并携带齐全规定的一切必备证件、证明和其它相关的手续,如若出现因乙方携带证件、证明、资料及相关手续不全而延误推荐就业的,责任由乙方自己承担。

三、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签名:乙方签名:

学生:

家长(监护人):

本协议签字日期:年月日

2.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二

到有效落实。3.2教学中监控

为做好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 每学期期末对所有授课教师, 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测评, 量化排序, 作为对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测评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教学规律, 符合医学专科人才培养特点, 并且要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坚持校领导、教学督导室人员随堂听课制度, 使教学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学校的教学状况、教风和学风。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 在每班设1~2名信息员, 每周上报一次课堂教学情况, 通过他们及时收集、汇总、反馈教学一线信息, 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对课堂教学进行全程监控。

毕业生产实习是医学专科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实用技术的重要手段。在毕业生产实习教学活动中, 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组成的管理网, 学校派专人到实习单位监督、检查, 对实习过程实施全面控制, 从而保证学生毕业实习收到实效。

3.3教学后监控

完善考试制度, 加强对考风、考纪的监控与管理。通过加强对考试工作各环节的管理, 为师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使考风建设带动学风的好转, 以严格的考风形成优良的学风。完善成绩分析制度。每门课考试结束后, 要求各教研室教师进行试卷及成绩分析, 并按要求写出成绩分析报告。在授课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召开座谈会, 认真听取学生对本门课程及其授课教期望值过高, 把“自我完善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人生理想的首位。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供需总量失衡, 而另一方面许多需要人才的岗位和地区却少有人问津,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形势的恶化[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态势,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各高职高专院校虽然仿效本科院校开设各种思想政治课程, 注重价值观教育, 但是普遍存在对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方法不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成因及其特点入手, 探索一条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价值观的道路。

1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价值观偏离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普遍表现出功利化、短期化、择

师的意见和建议, 以此改进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4医学专科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保障机制4.1领导挂帅, 全盘指挥

教学决策、执行和监督3个系统的协调配合, 是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三者缺一不可。因此, 领导挂帅, 全盘指挥, 完善教学运行系统, 可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4.2明晰责任, 明确目标

督导室作为学校独立设置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 要认真履行监督、评价、指导、反馈及协调职能, 采取听课评教、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反馈、调查研究等方法, 对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实施督导, 有效进行督教、督学、督管, 做到“督”有依据, “导”有方向。

4.3协调配合, 促进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是为了减少或纠正教学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需要教学部门共同努力、协调配合, 才能促进学校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切实提高医学专科学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富增.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徐金寿.教学督导与教学质量评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5.[3]陈国清.高等教学督导工作研究与实践[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

业标准高、期望值高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教育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1.1 社会与经济体制的变革

社会转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大学生的成才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为他们的就业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 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表现为择业时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和需要, 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 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重利益轻道德等一系列变化。

1.2 多元文化的冲击

大学生处于知识信息的聚集中心, 因此, 他们受各方面文化的影响远比其他群体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元文化中的负面文化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就业价值观、政治观。

1.3 就业价值观滞后

长期以来, 传统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并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仍片面强调学生要树立以道德为本位的一元就业价值观, 这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冲突。此外,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滞后, 只重视择业技巧的指导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传输, 忽略就业价值观的教育。

1.4 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起着最基础的作用。但一些家长对子女进行就业教育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忽视对其责任意识的培养, 重智力、轻素质, 对子女期望值过高[2]。

2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

2.1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许多大学生择业时把“发挥个人才能, 符合个人兴趣和实现个人抱负”及“高收入”作为首要条件, 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2 务实的职业评价标准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正在由以往的抽象主义向务实主义转变。2002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考虑最多因素”的调查中, 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 70.2%的人最关心权力、职位升迁机会, 65.9%的人希望工作舒适、环境好, 61.4%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 只有12.4%的人表示不在乎职业风险;同时, 绝大多数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就业的首选地点, 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0%[3]。

2.3 择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求稳怕变、重视“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遭到冲击, 外企、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择业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

2.4 功利化现象突出

许多大学生希望在工作中满足自我对物质利益、权力地位、成才愿望等方面的需求, 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化色彩。

2.5 期望值偏高

一些大学生择业时过分高估自己, 要求工作地点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单位的层次要高、工作待遇要好, 就业取向停滞于高端人才市场, 就业期望值过高。

3 高职高专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3.1 在新生入学后即进行人生观教育

就业价值观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受人生观的直接影响。刚进入大学的学生, 他们对于人生既好奇又迷惘, 因此, 在新生教育中, 要从政治的高度给学生以明确的引导, 旗帜鲜明地弘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同时人生观教育应与时俱进, 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利益与人民的需要融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 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3.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人生理想

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因此,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形成科学、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地位观和职业苦乐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 培养大学生公德心、责任感、职业道德, 使其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为顺利向职业人角色转变做好准备[4]。

3.3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 应把素质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 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3.4 在各项活动中重视爱国主义思想及成才观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与国情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正确的成才观, 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际形势与国情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及成才的使命感, 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 从国家大局出发, 及时调整就业目标, 转变就业观念, 把个人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树立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崇高信念和正确的成才观[5]。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复杂的, 教育者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实际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在学生入学后就从政治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者。

参考文献

[1]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黄骏.多元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探索, 2007, (4) :3.

[3]李术蕊.价值观教育在职教领域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8~11.

[4]周立新.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 2006, (12) :33~34.

3.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三

【摘要】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也受到了沉重的就业压力。而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得到了重视,让学生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并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分析,从而为生涯发展,进行系统化的测定,能够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职业定位和就业指导是高校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核心。

【关键词】高校教育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81-01

在当今的市场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而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最佳途径,因此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也得到了高校重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准确的选择就业目标极为重要,只有找好了自身定位,才能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起点,有了职业生涯的目标导向作用,才能通过大学成功走向社会。

1.职业规划的内涵及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实现择业、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提前确定行动方向,并制定合理正确的行动方案,并将之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规划者需要针对个体的自身就业能力,并分析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才能够在动态的层面上,根据个体的素质特点和职业倾向,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准确的策划,成功展现出职业规划者对自身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让职业规划者能够对行动方案加以调整,从而根据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实践活动。而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理解成由职业目标、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方向和职业实践策略等内容构成的实践方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职业规划者能够通过对自身素质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强化自身能力,提高自身价值,并能够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更为合理准确的职业定位,为将来的成功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2.职业规划的准确定位

2.1职业价值观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职业的稳定性、满意感和职业成就通常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类型,以及对周边职业环境的结合。职业人格类型能够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形成合力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而职业价值观更是对个体的职业兴趣加以反映,这也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不愿舍弃的核心因素,根据不同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能够分出不同类型的职业人格类型,从而帮助大学生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2.2职业风格

每个人的行为风格都基于自身的行为特点,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大学生会因为自身成长环境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但通过不同的人格特质,能够完善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行为风格与性格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行为风格和性格特点,从而准确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

2.3能力倾向

职业能力倾向是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也体现出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实际情况中的合理程度。职业能力通常会分为不同的能力结构,在进行求职能力测评和心理健康测试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瑞文标准智力测验、社会成熟度量表以及中国成人职业心理素质测评系统等方式,对职业能力倾向进行相应的测评工作。

3.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定位及策略

职业辅导理论自20世纪出现,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重大的发展过程,并产生了多种重要理论,根据我国大学生就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现状,可以结合国内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得出以下基本策略:

3.1加强职业测评

大学生是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主题,但根据每个人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特点研究具有必要性。我国大学生总体上能够对自身身份进行认同,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职业主体意识,将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但许多大学生仍有就业意识不强、竞争力较弱的现象,因此教育管理者应当丰富高校的职业认知和就业指导水平,从而提高职业规划的科学化,强化职业测评。

3.2强化终生教育

终生教育能够将个体的职业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进行有机统一,随着时代进程的加快,教育管理者需要将职业指导贯彻在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进程之中,充分运用不同方法和载体,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进行培养,让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自身职业进行规划,而教育管理者也应当找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提高就业指导力度,强化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增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3.3提高社会化程度

在就业指导方面,高校应当建立内容与方式并存的立体化实践工作体系,但部分工作仍没有进行深化和细化,并不能让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测试,因此高校应当强化就业市场预测、信息服务和各企业相连接的服务机制。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信息进行搜集,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强化学生之间的职业交流,并提高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邓纯余.试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定位及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0):46-49

4.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四

------------蒙红

一、1.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有哪几种?

1).违约金2).定金3).赔偿损失 4).继续履行5).采取补救措施

2.毕业生毕业前后角色转变的“两个转变”和“五个过程”是什么?

1)“两个转变”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到职业角色

2)“五个过程”

3.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应该履行怎样的程序?

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签字,地方主管部门备案、盖章后生效,双方当事人须履行协议内容。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进行鉴证登记,并列入就业方案。(第三联请交到学校招生就业处)

4.面向基层就业有哪些相关政策?

“意见”明确了毕业生通往基层的八大引导项目。一是加大选调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工作力度,每年选拔250名左右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二是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每年输送4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力争用3到 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省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三是选拔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四是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每年安排 4000名左右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见习和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五是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农村计划,每年招募一批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到3年;六是继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安徽基层计划,每年招募200名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的乡镇一下机构,从事为期1到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七是继续招募医药卫生类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每年招募300名左右,服务期限不低于5年;八是组织实施高校高校毕业生之垣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到教师紧缺的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限为2到3年。

5.毕业生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一)性质不同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就业意向协议,也是学校编制毕业生就业派遣方案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明确毕业生就业后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二)内容不同: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同意录用和接受聘用达成一致意见,并初步约定将来就业的基础条款,如服务期限、试用期限及试用期待遇等;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对劳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更为明确和具体。

(三)时效性不同: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自动终止其效力;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有两种:一是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二是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四)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不同:就业协议书发生争议,主要是按照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政策,由学校或上级就业主管部门出面协调解决;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主要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采取调解、仲裁及诉讼的方式,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五)互有关联: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合同可以视为就业协议书的延伸。例如,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可以在就业协议书中约定试用期和试用期待遇,上岗后签订劳动合同时试用期条款按此约定执行;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试用期满后的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中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以认可和确定。

6.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主要享有哪些方面的权益?

1)、接受就业指导权: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由此可以看出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和服务是毕业生的一项重要权益。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2)、平等就业权:毕业生在参加就业求职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应当包括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就业时公平、公正,择优推荐,参加“双选”时与招聘单位自主洽谈协商等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并轨招生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只要符合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毕业生就可以自主地选择用人单位,学校、其他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涉。公正推荐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毕业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权益。3)、公平待遇权: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公平受录用权是毕业生最为迫切需要得到维护的权益。4)、违约求偿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协议后,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任何一方提出变更或解除协议,均须得到另外两方的同意,并应承担违约责任。对于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除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有权要求对方严格履行就业协议。对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履行就业协议等方面更多的应当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5)、获取信息权6)、被推荐权4)就业选择权5)、公平受录用权

二、附上个人简历(求职信、简历表、或名片 任选其一)

三、1.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被录取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的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应将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的有关事宜告知用人单位,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在就业协议书备注栏标注“该学生已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若被录取,本协议书失效”等字样,并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签字盖章。通过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考试被录取后,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取得谅解,并向学院出示有关证明。(2)毕业生未与用人单位约定好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事宜后,且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此后又参加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考试并成绩合格,毕业生应马上将此情况告知用人单位,以取得用人单位的谅解,若用人单位以书面形式同意其攻读研究生,则可以不按违约处理,但需酌情承担部分信誉责任。(3)对已经与用

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随后被录取为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的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凡被录取的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不办理违约手续的,学院将其档案和户口关系寄发原用人单位。同时,该毕业生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①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已与用人单位约定不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但事后报考而被录取要求攻读研究生、专升本、进入公务员序列的。②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未与用人单位约定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的事宜,事后报考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而被录取,经与用人单位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不予谅解,不出具退函的毕业生且本人坚持攻读研究生、专升本、进入公务员序列的。③被录取为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后,拒不通知用人单位,而被用人单位追究违约责任的。已被录取为研究生、公务员、专升本的毕业生应在接到调档通知或录取通知书后三个工作日内到所在系党总支及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备案手续,未履行此手续的毕业生,所造成的后果由毕业生本人承担。

2.毕业生办理改派手续需要哪些材料?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1)、原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户档留校毕业生出具户档留校协议书);2)、就业协议书、接收函或合同(接收函或合同须同时出具空白协议书,若空白协议书丢失须出具书面承诺:承诺由于原协议书丢失或由于原协议书已与其他单位签约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自己承担。);3)、原单位解除协议的函(仅限违约毕业生)。

注意:改派”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调整的,学校审核同意后,统一报上级主管部门并下达调整方案,按照调整方案办理改派手续;3)毕业生办理改派手续需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5.北京大学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问题 篇五

目录及要点

第一部分 调查情况介绍(2) 调查设计及样本描述

第二部分 基础数据及相关分析(3)

一,北京大学届毕业班同学就业落实情况中期调查(3)

校园招聘开始3个月内,40%的同学就业已经落实,60%的同学尚未落实

博士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更慎重

北京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于其大部分将会选择继续深造.这种特点是学校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依据.

二,北京大学学生择业的第一标准调查(4)

“与兴趣相符”为第一首选,“与所学专业相符”最少首选

男生对“收入高”比女生更敏感,女生对“职业稳定”比男生更敏感

三,北京大学学生的毕业期望月薪调查(6)

大多数同学具有很高的心理期望,43.8%的同学选择了5000-8000元人民币

同学对自己的月薪定位是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学历水平

女生对3000-5000元人民币段的期望比男生更敏感,男生对8000元人民币以上段的期望比女生更敏感

四,北京大学学生对学校在就业指导中作用的看法(8)

国家和学校现行就业指导体系和机构在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非官方网络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

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和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不必为学生找不到工作负责

五,北京大学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预期(9)

31.6%的同学尚未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学生大部分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仍有不容低估数量的同学缺乏信心

需要重点对本科生和在读硕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他们走出迷惘和担忧

绝大多数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悲观

六,北京大学关于提高自我职业素质的看法和意向(11)

大部分学生认为求职前有必要进行职业倾向测试

多数学生愿意为职业倾向测试和求职技能培训负担一部分费用,其中本科生最积极

博士生对于职业倾向测试的需求耐人寻味地很高

学生的付费额度集中在100-400元人民币之间

学校和社会在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上尚有很大欠缺

6.职业教育与就业协议 篇六

乙方:_________(学生)

双方经协商,就以下问题达成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修业期间,甲方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法规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2.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科学地对学生实施考核、技能鉴定,实事求是地确定其修业情况、职业技能等级及思想品德表现。

3.按期向乙方收取学费、住宿费;代收代付学生学习生活用品、技能鉴定所需费用(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4.按照省教育厅有关就业政策,认真做好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安排及毕业后的就业安置,维护乙方在劳动就业方面的合法权益。

5.因甲方过错不能按时推荐乙方就业,甲方负责乙方上岗前每月_________元的生活费。(期限_________年)

6.为促进学生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健全人格、正常完成学业,甲方规定:

(1)对全部成绩合格获得毕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并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就业;

(2)对因部分成绩不合格,未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将视情况暂缓安排就业或安排就业但需经补考获得毕业资格后享受相应待遇;

(3)对思想品德差,因违纪而受到纪律处分的,并在毕业前尚未撤销处分的学生,不安排就业。

(4)对未交清所规定费用的学生,必须待交清费用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再准予毕业,之后安排就业。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在修业期间必须遵纪守法,服从学校管理,努力学习、认真实习,力争取得毕业证书。

2.按照规定,按期向学校缴纳应缴费用。

3.乙方家长应努力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子女。

4.乙方上岗就业试用期间,应努力钻研技术、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服从管理。若因个人原因被单位退回,甲方视情况最多再给一次就业安排机会;乙方试用结束,经录用单位考核转正后,若因个人违纪和个人辞职等原因被解雇,甲方不再负责安排就业;若因录用单位生产减员,甲方可再次负责安排就业(有效期_________年,推荐次数为_________次)。

5.若甲方未能履行协议所规定的内容,乙方有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诉的权利。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协议自签字后生效,双方均须严格遵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7.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七

一、两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相似性分析

英国利用近20年的时间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初, 英国的一大批工程艺术学校升格为大学, 高等教育入学率迅速上升, 由90年代初的15%上升到2007年的42%, 而且英国政府还将50%作为2010年的目标[1};而从1999年开始, 中国政府为了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不断提升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利用民间资本办学, 兴办了一大批民办二级学院, 同时重点和普通本科的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23%, 中国是人口大国, 虽然入学率低于英国, 但是中国大学生的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可见,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其二, 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两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批企业减产、停产, 甚至倒闭导致失业率逐步上升, 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中英两国都面临着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难题。

二、英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优点和特色

英国高校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注重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实践性、科学性、系统性、个性化发展, 坚持全程式就业指导, 将指导和服务贯穿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首先采用心理测试、面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服务;为学生从事研究工作、选专业、选课、留学和其他日常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通过讲座、假期集中培训、业余时间短训等形式, 向学生介绍择业准则、招聘的程序, 面试的技巧等知识;此外还提供大量与就业相关的信息, 包括如何培养学习和科研的能力, 雇主的用人信息, 宽泛的职业分类, 职位空缺情况, 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进一步研究今后的发展等。

英国高校坚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化发展, 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年龄和性别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队伍, 他们不但有很强的专业知识, 而且懂得法律、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 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善于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个性和心理特征, 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并且给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从业人员必须经常有计划地参加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系统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采用持证上岗的制度。

三、中国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各大高校也都意识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纷纷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配备专门人员对大学生的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 通过讲座、就业专项技能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此来促进大虚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提高, 然而现阶段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存在职业化、岗位化倾向, 经验化和随意性的特点明显。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教育行政化现象日趋严重, 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是由行政人员担任, 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缺乏就业指导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技巧, 缺乏对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和就业市场发展动态的分析[2], 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片面地开展指导工作, 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无法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深入了解, 缺乏系统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导致了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引导, 严重妨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此外, 我国政府完全依托高校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势单力薄, 国家缺乏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缺乏, 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的协作明显不足。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参加人才洽谈和招聘会, 虽然公布了招聘人员的数量、具体要求等, 但事实上只收简历, 而不招聘员工。此外, 政府缺乏对于就业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和统计, 没有能够很好地对未来作出预测, 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信息。

四、英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政府、高校和企业切实提升自身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水平和能力, 立足本国实际, 切实借鉴英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和做法,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 注重指导和服务的实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大力推进指导工作的全程化、专业化发展。

首先,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高校、人才交流中心、用人单位等多方协作的全国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对就业市场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政策制定、刺激计划的实施等来增强宏观调控的功能。以就业信息网站为平台加强与高校、用人单位和下属的人才交流中心动态联系, 为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提供注册、信息发布的免费服务, 建立起相互沟通的网络平台, 为大学生的择业、应聘和高校的人才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高校、人才交流中心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信息发布、人才招聘会等平台保持即时的信息互通, 为大学生提供最新鲜的就业信息。

其次, 以高校为主要阵地开展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促进指导工作全程化、阶段性发展, 将整个过程分成定位、培养、模拟和实践四个阶段,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熟程度针对性地开展指导, 定位阶段 (第一学期) 主要是通过心理、综合素质、职业兴趣等的综合评价来基本定位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阶段 (第二至第五学期) 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道德和知识, 帮助学生结合定位选择专业和课程, 强化就业观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模拟阶段 (第六学期) 重点进行政策、技巧的培训, 通过面试模拟、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 社会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指导;实践阶段 (第七、八学期) 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的信息, 通过多样化途径派送学生开展毕业实习, 提高就业的实践能力。通过实施这四个阶段, 有效地将指导和服务科学地渗透到了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就业市场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择业和招聘“的时代即将到来,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为了能够有效获取全球就业市场的资源, 推进我国就业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 因此, 我国必须有效借鉴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成功经验, 以此来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嘉:《英国毕业生就业也挺难》[J].21世纪, 2005, (4)

8.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就业;职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有就业市场供需矛盾问题,有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企业用人观念的偏差,还有政府人事和户籍政策的阻碍作用等等。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来看,更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原因。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和指导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就业力不强。就业力一般包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对大学生应有的就业力有着一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只有符合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就业市场求得一席之地,也才有可能事业顺达。实际中,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就是因为自身的就业力不强所致。有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差,专业技能薄弱,也不具备英语、计算机等应用能力,必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有的毕业生不重视在校期间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实践锻炼,虽然成绩不错,但“高分低能”,求职也到处碰壁;有的毕业生不注重求职技能的学习,求职渠道窄,求职简历制作差,面试准备不足等,虽然各方面条件不错,但在求职中仍不免屡屡失利;有的毕业生不重视在校期间的学生工作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在适应企业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方面面临困难;有些毕业生受家庭长期过度的关爱,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强,意志脆弱,不能直面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求职过程中碰到困难往往逃避,选择“不找工作”或让父母代替其找工作。

2择业观念不切实际。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仍有相当的学生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上,在思想和行动上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结果使大学生在地域上往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挤,往大城市挤;在行业上造成“公务员热”、“名企热”、“外企热”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困难。此外,大学生求学和求职过程中对职位的“定位不明確”,使得学生求职目标盲目,求职精力不集中,最终又因必须适应现实而不得不调整就业期望就业,这增加了求职的难度,延长了求职时间,降低了求职效率。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亟待加强

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变化而逐步推进的,现实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机构上看,目前高校就业部门是以学校机关的一个部门设立,行使组织和管理工作;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发布就业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鉴证登记就业协议书、上报就业方案、转移档案等事务工作,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方法、手段等职业指导方面的内容偏少,只有少数高校把就业指导课开设为必修课,有的高校连选修课都未有开设,只是以开大会、讲座的形式给予学生极为有限的指导;从人员上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师资匮乏,职业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广东工业大学近期对仍未签协议的应届毕业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影响其就业困难原因方面,选择“就业技巧欠缺”的同学有46.41%,占最大比例。高校职业指导力度不够使得大学生求职“临门一脚”表现明显不足。

二、指导对策

(一)聚集多方人力资源参与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足够的人力和物力。高校普遍存在职业指导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而且大多数职业指导人员还需兼任其他就业事务工作,难于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职业指导需要。高校“重培养,轻就业”的现状使得短期内期望大幅增加职业指导人员并不现实,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聚集多方人力资源参与职业指导。

1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高校中不乏各方面的人才,有职业指导所必需学科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方面的理论深厚的专业教师;有多年就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学生辅导员;有熟悉学生心理状况,咨询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教师。他们经过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指导培训,取得职业指导资格,组建成立职业指导教研组,将迅速壮大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可根据他们工作的空余时间分批参与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发挥他们各自特长开设学生所需要的涉及职业规划、求职技巧、求职礼仪、就业形势分析、职场适应等各类职业指导选修课。

2,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指导。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激情,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当中,让他们在工作实践锻炼中实现自我指导,他们自身的现身说法更能得到同学认同,效果更为明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建立职业指导社团,协助职业指导工作。在高校组建类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实践”的学生社团组织,调动学生主人翁的积极性承办职业指导讲座,举办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等活动,协助组织校园招聘会,参与组织职业咨询等活动。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两个学生社团,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和职业生涯规划协会,前者偏重于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后者偏重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2)设立班级“就业大使”,促使职业指导深入各班级。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但绝大多数高校未将职业指导课必修化。本人的主动参与是学生获取指导的前提。事实上,能主动参与职业指导活动的学生,其求职中碰到的问题也就较容易解决,求职成功率也较高。然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主动参与职业指导活动,也不主动自学职业和就业知识。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班级中设立“就业大使”,通过“就业大使”联系每一个班,向班级宣传学校、学院、社团的职业指导活动,带动同学营造职业规划、职业实践等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指导活动。

3积极促使用人单位参与职业指导。用人单位到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人员沟通和交流,可以适时邀请部分有丰富用人经验的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各类职业讲座、座谈,担任学生职业指导活动的评委。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宣传单位,深入了解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明晰差距,有针对性地“充电”,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构建“点、线、面”结合的职业指导体系

1全天候的职业咨询(点)。咨询与指导是职业指导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最普遍的工作方式。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千差万别,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可通过就业网络留言咨询、QQ在线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预约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全天

候的职业咨询。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有渠道获得咨询,解答其求职困惑。

2,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线)。职业指导人员为不同年级学生开设一系列的职业指导选修课程,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事业导航》,为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攻略与求职宝典》,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使学生在校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指导。

3,就业指导活动和网络资源(面)。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實践”为主要特征,寓指导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指导,在活动中得长进,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开展职业指导系列讲座、职业规划大赛、“我和我追逐的梦”职业规划演讲大赛、完美简历设计制作大赛、金牌面试、职业精英挑战赛、工作实践论坛、暑期工作实践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职业指导活动给予学生全新的体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中也树立了活动品牌。而且有的毕业生在活动中表现优秀,被担任评委的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看中,直接录取。

网络指导资源是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的知识库。传统的网络指导资源一般都是文字类、图片类的资料,较难吸引学生自学。现代的网络指导资源已非常丰富。例如:北京时代英杰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职前教育网络学堂》,有各类讲座视频、有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导航等测评软件,有专家疑难解答,有最新的职场资讯,有招聘信息等等,已经构成自成一体的网络职业指导系统。

(三)建立高效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少受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而职业指导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关系当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教育工作发展起来的。现今的职业指导工作较为简单:在对象上,主要针对毕业生;在内容上,主要是以就业政策为主;在形式上,主要是以开会、讲座单向的指导方式,职业指导的效果也无法评估。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受自身的局限,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方面的工作仅凭自身能力较难开展,所以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积极依靠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支持才能开展更为有效的职业指导,建立适合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相结合的高效的高校立体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模式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阶段的各年级中:一年级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了解职业特点,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二年级侧重于引导学生职业实践的锻炼,使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就业调研,参加用人单位的兼职、实习等工作实践的经历,加深对职业的了解,培育职业核心能力;三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了解求职的程序,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求职能力,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初步职业定位参加政府、企业组织的职业培训,提升职业的专业能力;四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求职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职场适应能力,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参与求职。此时,吸引更多用人单位参加校园招聘,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学生毕业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探访,收集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改进职业指导。

9.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九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思想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原来单纯的就业指导转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效果还不太理想,存在不少问题。

1、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仍很大程度上存在就业市场化以后,市场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各高校过多地强调信息服务、职场技巧培训等浅性化、实用性的指导,而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就业指导不能很好结合。一方面,高校通过两课学习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基本上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立场坚定。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面临择业这一关乎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时,却脱离了正确的理论引导,出现了诸如目光短浅、诚信缺失、纪律观念淡薄、心理素质低、不愿吃苦、不愿到基层工作等畸形就业表象。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陈旧和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社会各种思潮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不断渗透和影响高校思想教育阵地。互联网、手机、电视、各种出版物等现代化手段以其生动、形象、信息量大、速度快等特点向高校学生传递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念。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却比较单一,多采取集体教育的方式,不能做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台上讲,台下听”、“你听我讲”、“你不听我还讲”的单

一、陈旧灌输方式与教学环节的实际结合不够,既单调枯燥,又沉闷乏味,不受学生欢迎,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

首先,很多高校面临高考扩招,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不足,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三、四百个学生,本身连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日常思想教育都力不从心,更不用说专门针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很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理论知识、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整体队伍结构不合理。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转型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并且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较好的身心素质。所以,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网络发展普及化、大学生思想意识复杂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在就业指导中重要意义。

1、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国家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结合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高校要加强国情和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宣传,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择业方向,合理自我定位,提高大学生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和合理配置自身知识、技能资源满足就业需求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克服“一夜成才”的成才观念和“一夜暴富”的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锻炼成才或自主创业的信念。再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家庭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成为社会的楷模; 最后,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调节自我心理和经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适应社会,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

2、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不断创新。

理论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事业单位、艰苦的地方,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拓视野,这对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否则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只能是抽象、单调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对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到实质性的影响作用,甚至起到了反面作用。

自我教育要与示范教育相结合。自我教育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熏陶、启迪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这种内在的自觉意识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的同时,需要榜样示范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感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搜集和总结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或是邀请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到高校现身说法并与在校大

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最终使榜样的示范作用更加深层次的渗透到大学生自我教育当中。

3、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服务能力、业务水平直接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在新的环境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充分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生辅导员队伍、院系学生工作专职书记队伍、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校友等社会资源队伍等各方面力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通过自身学习、外出交流培训、专题辅导、业务考核等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就业指导,既能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又能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育人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队伍。

参考文献:

[1]徐国才.适应新形势,加大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J].高等建筑教育,2000(35):68-69. [2]蔡金红.增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70-72.

[3]张建.论“弱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7,(6):89-91. [4]盛仁泽.关于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7,(4):50-52 .

[5]韩旭.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6):146-147. [6]王志强.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0(12):285.

[7]曾杰.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01):31-32. [8]崔海波.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

(2):121-124.

[9]陈娜娜.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2009(2):1-3.

10.就业协议书大学生 篇十

毕业生 (乙方): 张三

学 校: XXXX大学XX学院

2.表格 甲方(用人单位)

单位名称: 写全称 组织机构代码:不用填

单位隶属: 按实际情况填写 联系人:用人单位人事部负责人 单位地址: 写全称 联系电话:用人单位人事部电话 单位类别: 依据用人单位性质填写

单位行业: 依据用人单位性质填写

PS:以上填写需要自己了解或者向单位了解清楚再填写

档案接收单位填写规范:

(1) 在福州工作:一般由学院协助代办,将档案寄放在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或福

建省青年人才开发中心,具体事项在规定时间辅导员会通知,相关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会来学校现场办公,选择办理的同学在规定日期应持一寸免冠照三张,手续费三百元左右到行政楼二楼指定地点办理。

(2) 在厦门工作:首先要到厦门市人事局办理接收函(福建省内仅厦门有此规

定),事后档案都是放在厦门市人事局下属的有政府性质的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

(3) 在省内其它地市工作:档案都是寄存在市人事局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或者

人才市场。

(4) 在外省工作:除上海市要办理接收函(与厦门一致),其它省均不用,档

案在上海市人事局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或人才市场。其余外省市的档案均寄存于外省那一市的人事局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或人才市场

PS:所有档案都是由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机要途径进行,同学们可于

月份致电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查询:0591-22868665

档案接收地址填写规范: 根据上述的接收单位地址填写,书写格式如下:**市**路**号****服务中心或人才市场

户口迁移地址填写规范: 私企一般没有集体户,如果户口在学校的话,户口一

般都是从学校迁回家里,所以在此栏只要按实际情况

填写家庭地址即可。 乙方(毕业生)

姓名:张三 性别:男|女 出生年月:1987年9月 毕业时间:2010年7月 入学前户口所在地 和 民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政治面貌: 群众| 团员| 预备党员| 党员 健康状况:良好 专业: 英语|日语 学制: 四 学历: 大学本科 身份证号码: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学位:文学学士

联系电话:家庭电话及手机号码 培养类别: 非定向

家庭住址: 写全称,详细至门牌号为止 邮政编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用人单位意见: 盖用人单位人事部的章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意见:

在厦门工作的不用盖章,但要去厦门市人事局开审批表(见厦门市接收高等、中 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申报表),省内其它市县到当地人才市场盖章(具体哪个人才 市场,大家询问下自己的公司)。福建省外城市,详询当地人事局。

学校院(系)意见: 回XX系办公室盖章( 行政楼一楼右手边)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意见: 到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盖章(河西行政楼2

楼左手边,联系电话XXXXXX)

学校名称: XXXX大学XX学院 邮编:35XXXX

联系电话: XXXXXXX

学校地址:XXXXXXXXX

联系人: XXXXXXXXXx

看了就业协议书大学生范文的人还看

11.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十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2012年毕业生人数达680万人,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问题也不断突显。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列入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列入高校就业工作评估范围,然而,由于各高校的实际重视程度不同,高校就业指导课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课程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

很多高校只能以统一编写的教材作为授课重点,教师仅仅限于一般就业政策法规的解读,以如何制作求职简历,获取就业信息方式,面试的技巧解析等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大学生各专业的实际就业差别,缺乏针对本校、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江苏部分高校8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高达20.7%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授课水平一般,结合专业太少。[1]一部分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课后认为:“去了用处不是很大,恐怕不如参加几次实际的招聘会有用。”

2教学形式呆板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课采取传统的讲课方式讲授,有的干脆作讲座式大班授课,缺少个案分析与师生互动环节,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实际经验,纸上谈兵,讲授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因此缺乏吸引力,学生对就业指导课不重视,仅视为拿学分的课程,教学流于形式。甚至有些毕业生总结出就业课教学的三段论:首先强调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增强学生的紧迫感;然后要求大家调整好心态,对工作不要过分挑剔,先就业,后择业;最后宣讲本专业往年就业情况良好,鼓励大家要有信心。这种刻板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失去兴趣,因为没有实际指导意义,为上课而上课,千篇一律,既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职业定位,也不能在学生的实际就业方面提供借鉴的经验,学生逃课也就可想而知了。

3教师队伍不专业

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涉及心理、法律、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又要熟悉就业政策,了解用人单位情况,掌握人才需求信息[2]。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比较驳杂,院系分管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成为教学主力,他们在从事实际就业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就业经验,但是由于该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学科,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使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及学科研究能力,逐渐形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否则,临时组建的就业指导课队伍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根据我校多年来在就业指导课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创新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把就业指导课的专业理论融入鲜活的案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一词来自英文case,其意思为情况、事实等,在管理学中case通常翻译为案例。所谓案列教学法指的是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3]然而在就业指导课中教师多采用常规的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在被动地位,沦为知识理论的存储器,不能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这种填鸭式灌输不符合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的实践个性,采用案例教学法,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实现以学生体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情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对案例产生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主动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识掌握牢固,理解深刻,运用灵活。

案例教学法首先应当注重选择典型案例作为讲解的支点,案例应当与当下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同时又能结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案例切忌无确定根据的小道消息,最好的案例就是本专业历年就业中的比较典型的学生成功就业的事例,不能让学生觉得案例与自己遥不可及,从而失去思考的兴趣。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兴趣,讨论案例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提供预先准备的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认识面分析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学生讨论时,注意引导与梳理,防止讨论成为口水战。通过点拨,引导学生除去案例的非本质的细节,抓住案例的本质特征,运用相关的理论对案例作出独到的分析,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交流,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已到达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能作理性的自我定位。

在案例教学中,通过讨论这种方式实现对感性经验的总结,从而达到理性认识,教师在讨论之后,提出结论性意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更多的是启迪智慧,并非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重视追寻答案的思维过程。相比较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与职业观,从而实现理性就业的教学目的。

案例讨论后,要求学生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书面文字的整理,理清在案例中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同时书面报告这种形式也是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好的方法,这比很多高校上完就业指导课后让学生进行开卷考试效果要好得多。

2拓宽就业指导课师资渠道,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现行模式下的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如上所分析,多具有临时性,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所授课程缺乏新意,与企业择人、用人思路隔膜,实战性不强,为了将就业指导课开设得丰富多彩,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大胆引进知名公司的职业培训师、社会成功人士、用人单位代表等来校授课作为就业指导课有益的补充。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放式就业指导课教学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尝试,如华中科技大学邀请知名校友开设鹏程讲座、湖北大学邀请著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等,据《中国青年报》记者对目前多所高校学生关于就业指导课的意见采访,“几乎所有学生均表示希望获得职业规划与求职指导课程,近半数学生表示特别希望听到用人单位来讲课。”[4]由于中国特殊的教育体制,高中时代唯一的追求是考大学,然而学生却对于大学专业一无所知,读了大学后对将来的就业也一脸茫然,他们对就业指导课也抱着非常现实的态度。如果就业指导课教师所讲内容对找工作没有切实的作用,他们基本上不去上,他们对知名校友、企业家的讲座更感兴趣,从中所受启发也较多些。

企业家讲座能够阐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应该如何适应企业的发展等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知此知彼,并且企业家讲课往往是自己人生经验的生动总结。广东伊美婷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献华在讲题为《如何走向成功之路》的就业指导课时,他在讲解:“一个人能够走多远,看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与谁为伴;一个人有多成功,看谁来指点。”讲这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格言时,郭先生结合自己的成长之路,讲述在不同的岗位上,如何提升自身价值,如何成长,使听讲的同学感受非常深刻,因为他凝聚了企业家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生动的细节使人生道理的讲解血肉丰满,妙趣横生。天津浙江商会会长连良桂在高校就业指导课讲座中,将自己公司招聘大学生的实例一一分析,并当场向大学生揭秘究竟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看重求职者哪些素质,为大学生积累求职资历、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等方面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不过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为了体现就业指导课的阶段性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在外请企业家、社会成功人士来讲课时还是要注意作为辅助性教学方式来运用,在扎实地对就业政策与就业理论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外请社会成功人士来讲课才能真正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燕.基于学生角度的就业指导师现状调查和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113.

[2]史辉.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实效性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41.

[3]丁增稳.案列教学法探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54.

12.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十二

一当前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现状, 了解就业政策;正确认识自我, 做好求职准备;了解就业流程, 调整迎战心态, 提升求职应聘技术, 实现个人理想。当前高校均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 通过必要的教学, 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当前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今就业形势, 了解就业政策

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重点问题就是“迷茫”, 究其原因就是对于未来的认识不足, 缺乏目标及动力, 通过开设高质量的就业指导课, 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未来的就业形势,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让他们能够选择较为理想的职业, 避免走弯路, 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2. 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做好求职准备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 才能有的放矢。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 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体现出自我价值。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的开展,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解兴趣、技能、能力、价值观等概念的内涵, 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现状, 从而对自身有更明确的定位。

3. 能够有效提升求职应聘技巧, 实现个人理想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只是毕业时找到工作的能力, 还应包括大学生实现就业、保持就业岗位与转换工作岗位的能力, 其中由知识、技能、观念、心理等许多要素构成, 其核心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以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 使学生主动把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 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就业指导课程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 无法真正指导学生就业

我国高校中, 就业指导课程往往在大四上学期开设, 从理论上讲, 大四上学期开设一定课时的就业指导课程, 对于大学生求职有着及时的指导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这样的课程设置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合理性。

一方面, 大四上学期已经有很多的学生有了基本的求职意向, 纷纷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同时, 对于大四上学期尚未找到工作的学生, 10月作为求职的黄金月, 无法做到找工作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兼顾, 导致到课率低。另一方面, 大学生就业中涉及的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能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从此10项能力中可以看出, 任何一项能力都并非能够通过短期的课程可以速成, 需要学生从大学伊始就在学习活动中去有意识地培养。

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形式重理论化, 无法让学生在求职实战中获益

从问卷中分析得出, 84.5%的学生指出, 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内容过于理论化, 作为大四即将找工作的学生而言, 需要的并不是过多的说教和理论术语, 而是求职实战技巧;更有75%的学生表示, 就业指导课程若只是教师照本宣科, 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特别是大四的学生更是觉得“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3.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师资薄弱, 无法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就业知识技能

在许多高校, 就业指导教师分为两个层级:一是校级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人员, 二是学院一级的就业指导教师。前者人数较少, 后者一般由学生辅导员群体构成, 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中的主干, 就业工作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南京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中, 从另外一个方向为这个论点提供了佐证。在被问及“谁最适合为你上就业指导课”时, 64.6%的受访者选择了“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 24.5%选择了“学校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 只有3.4%选择了“辅导员”。

大学生不愿意选择辅导员担任其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从深层分析,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 辅导员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担任, 他们自己就业的经验远远不足;其次, 辅导员在专业知识上也较为缺乏, 对于职业指导专业知识也是通过短期的书籍阅读及网页搜索积累起来的, 缺乏专业性, 从而更加无法保障课程质量。

三对加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意见

1. 合理设置课程时间, 做到贯穿大学学习阶段

很多大学生入校后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 当他们真正面对就业压力时就感到手足无措了。从收集到的问卷中显示, 90%的学生表示上课后, 了解到了就业中的一些核心竞争力是求职及保职中必须具备的, 但由于即将走出校门进行职业选择, 缺乏时间和途径再进行能力提升, 因此均建议将该课程提前到大三开设。甚至有部分学生建议将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起来放到低年级开设, 让同学更早地去了解就业相关知识, 做到“早准备, 早受益”。

2. 加强课程实战性, 夯实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是新兴领域, 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在教学方式上, 面对学生日益实际和直接的需求, 要求教师采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体验式教学, 如小组讨论、团队训练、游戏、活动等形式, 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什么是沟通、什么是团队合作等。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学校来说,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 而师资力量薄弱, 因此往往采取大班授课制, 而这样一来, 游戏教学、个别教学等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常常无法开展, 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此课程建议改为小班教学, 更有利学生参与及教师的指导。

3. 注重课程教师的培训, 真正有能力去指导学生

教师可谓是一门课程的灵魂人物, 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体现出课程的意义, 实现课程的目的。对于辅导员承担就业指导课程重担的这一实际情况, 有利有弊, 应该取其优势, 如更了解学生个性, 也要补其不足。

南开大学是最早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师资培训的高校之一, 2006年就制定了方案, 聘请专家对全体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 其中不少人获得了高、中级职业指导师资格, 以及不同机构颁发的各类资质证书。

因此高校应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加强辅导员的后期专业培训和学习, 让就业指导课程走上专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生玉.大学生就业力调查——基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3)

[2]冯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潜在危机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5)

13.大学生就业实习协议书 篇十三

乙方(实习生姓名):

20xx年上学期我系需要安排实习学生有人,涉及到的专业有工商企业管理34人,电子商务专业60人。20xx年下学期会计专业进入毕业实习的有60人。为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宣传企业,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知识结构,甲、乙双方进行“双向选择”,甲方同意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到甲方进行就业实习。在实习期间各方权利和义务及相关事宜如下:

一、甲方拥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义务:

1、给实习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讲明应牢记的注意事项。给实习生安排工作时不得违背劳动法之有关规定。

2、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实习生从事不同的实习岗位;如实习生由于个人能力和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正常的实习活动,或拒不服从甲方工作安排、工作要求或各项规章制度,甲方有权提前终止实习活动。

3、结合实际情况,为实习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4、为实习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具体事宜,根据各自实际,双方商定并在协议书相关条款中注明。

5、实习期结束时,根据现实表现,为每位实习生提供一份客观的实习鉴定;

6、对实习合格的实习生,甲方应优先录用。

二、乙方拥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义务:

1、在允许的范围内,学习与实习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参与实践活动。

乙方在本协议履行期间可以在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向甲方提出终止实习合同,但必须提前7天通知甲方,并作好工作交接,否则应承担相关责任。实习期间,甲方如发现实习学生不符合实习要求或不适宜甲方安排工作等情况的,可以向乙方提出终止实习,在为实习学生履行实习津贴支付手续后,解除本协议。

第十六条对业主物业使用人违反业主公约的行为,针对具体行为并根据情节轻重,采取批评、规劝、警告、制止、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2、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守技术秘密及商业秘密;在实习结束后,及时移交工作资料和工具,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带走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些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使大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3、就业实习是学生自愿行为,因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应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爱护身体,端正行为。在工作时间外(上下班必经路途中所发生的意外伤害除外)发生的,或与工作无关的一切行为和后果(含患病),皆由实习生自负,甲方不承担连带责任。

在办理实习信息登记时,乙方在就业实习报酬外应向甲方支付管理费用________元(即按实际聘用人数,每人管理费_________元或按学生酬金的_________%计)。管理费用于为丙方购买人身保险等。

4、实习生应珍惜实习机会,多思考,多请教,多总结。

5、实习生要对甲方全面了解,择业时优先到甲方就业。

三、甲方为乙方所提供的一些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其他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的有效期与实习期同。(一式贰份,实习单位,实习生各存一份)

甲方(单位):(公章)

年月日

乙方(实习生):

14.毕业大学生就业合同协议书 篇十四

乙方(用人单位):_________

丙方(学生):_________

为保证就业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的合法权益,甲乙丙三方本着自愿合作的原则,经慎重协商,甲乙丙三方承认《_________大学大学生就业实习管理规定》对三方均有的约束力,并达成如下就业实习协议:

一、乙方要求甲方为其介绍丙方从事就业实习工作,其中

1.工作内容:_________

2.工作时间:_________

3.就业实习报酬和福利待遇:_________

二、在办理实习信息登记时,乙方在就业实习报酬外应向甲方支付管理费用_________元(即按实际聘用人数,每人管理费_________元或按学生酬金的_________%计)。管理费用于为丙方购买人身保险等。

三、乙方在丙方实习期间,不得无故克扣丙方的劳动报酬。无论乙方辞退或丙方辞职,乙方均需付足学生自劳动开始之日至离开之日的全部报酬。乙方有权根据其用工需要而终止与丙方实习用工关系,乙方终止用工关系需提前10天通知甲方、丙方。如丙方因无故离职,或因表现不佳被辞退,学校将按考勤等校规处理。

四、乙方在_________日以前,将丙方的报酬付给甲方,统一由甲方发放,乙方不直接与丙方发生经济关系。

五、丙方就业实习依法享受劳动保护,乙方不得安排丙方从事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危险的特殊行业或专业的劳动及违法活动;乙方应对丙方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不得损害或变相损害丙方在劳动保护方面的合法权益。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乙方负责。但是,甲方应为丙方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乙方对丙方的医疗不承担责任。在工作期间,乙方对丙方的故意行为造成的自身人身伤害事故不负责任。有关劳动保护的其他内容参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甲方是具体负责指导大学生就业实习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工作中甲方教育丙方遵纪守法,执行用人单位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履行就业实习协议中的各项义务,如乙方与丙方发生纠纷,甲方主持调解双方的争议。在调解前,乙方或丙方不可申请仲裁和诉讼。

七、乙方有权与丙方签定有关知识产权、保密义务等协议。甲方督促丙方执行上述协议。

八、本协议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由甲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签字):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就业协议书范本阅读参考

订立合同书人:甲方:

乙方:姓名

身份证号码:

户口所在地地址:

甲方聘用乙方为正式员工,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彼此同意约定下述条款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的考勤与管理悉按甲方有关人事管理制度办理。

第二条乙方的职务或工种为:

第三条乙方受聘于甲方期间,应根据甲方工作安排,在下述工作场所履行职责

(一)甲方公司总部;

(二)甲方在全资公司或参股的合资公司;

(三)甲方在内地省份机构及境外机构;

(四)应出差服务的场所。

第四条乙方的工作职责、事项由甲方依乙方的职务或工种,并视乙方能力及甲方需要进行分派。

第五条乙方的正常工作时间每日为7小时,每周5个工作日,其工作、休息、休假等,依员工手册办理。

第六条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要求乙方加班时,除不可抗拒的事由外,乙方应予配合,有关加班事宜,依员工手册办理。

第七条甲方按国家规定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并为乙方投保。

第八条甲方按国家规定实行劳动保健制度,乙方可以享受有关劳保待遇。

第九条乙方的工作报酬:

(一)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报酬,乙方的工资待遇定为等,并可享受公司规定的津贴福利和奖励。

(二)甲方可参考下列事项调整乙方职等

1.乙方每月工作考核记录;

2.乙方工作职务(或工种)变换情况;

3.甲方盈利状况;

4.劳务市场供需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水平。

第十条乙方每月工资由甲方于次月5日发放。若工资发放日适逢周日或假日,甲方得提前或推后一日或数日发放。

第十一条甲方因业务萎缩时有权终止本合同,并提前一个月通知乙方,合同终止时,甲方增发乙方一个月的工资,且乙方不必补偿培训费。

第十二条乙方主动提出解除本合同时,须提前一个月通知甲方,调离时,乙方须按员工手册办理有关手续,且甲方不予增发一个月工资。

第十三条乙方声明:乙方在签署本合同时,已获得员工手册,并知悉全文,愿意遵守各项规定。

第十四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章后于

年月日起生效。

第十五条本合同为长期合同,甲、乙双方若不特别声明,本合同保持持续有效。

第十六条甲、乙双方就履行本合同所发生一切争执,同意以劳动局为第一审理机关。

甲方:(加盖公章)

签约代表人:(签字)

乙方(姓名):(签字)

15.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十五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 错误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很多大学生不仅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 而且缺乏对现实环境的了解, 选择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多数毕业生只认识到了自己学位的优势而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社会经验”还是一纸空白的情况下对自身的定位失之偏颇。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 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 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其次, 价值判断盲目。在攀比心理影响下, 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 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 有些大学生就盲目放弃。此外, 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 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 从工资、福利、待遇到住房到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 往往使他们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最后导致择业心理不健康。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 其中, 功利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和从众心理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2. 用人单位的原因。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高校规模的高速扩张, 造成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均存在问题, 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还有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误区, 过分注重文凭就是表现之一。很多用人单位不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选拔人才也不做职位调查和岗位分析。他们只是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考评选拔人才重学历甚至唯学历,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 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少本科生或大专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差, 而用人单位单纯地依学历高低判断一个人显然是不科学的。此外, 用人标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之一。在与一些用人单位负责人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 多数用人单位基本上没有一个整体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不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 不重视对招聘人员的就业培训, 多数存在着缺什么岗位就招什么人的现象。

3. 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足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两个方面。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 因而, 经济的发展必然加大对人才的需求, 这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供求关系问题。从长远来看, 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发展势头良好, 社会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但从目前看,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总量不足, 与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身份很不相称, 这就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较少, 经济发达地区分布不均, 因此, 经济发展水平的有限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稀缺性和地区分布不均都会制约社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在就业政策方面,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以帮助和鼓励大学生尽快实现就业, 但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 一些政策和措施还是“悬在空中”, 得不到落实, 一些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 如户口、院校、档案、干部身份、用人指标等政策壁垒仍然存在, 这也成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4. 高等院校方面的原因。

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 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 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 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 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及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调查中, 有30.4%的学生表示在求职中最让他们感到困扰的是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目前各高校、院系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是在学生进入大四以后, 大多是“临阵磨枪”, 多采取就业形势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方式向毕业生宣讲国家或相关省市的就业政策法规;传授相关的求职技巧和学生就业礼仪;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双选会, 向企业、单位推荐学生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单一, 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其结果往往造成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教学工作脱节, 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 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 没有一定的职业经验。

二、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指导

如前所述,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既有主观的, 也有客观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要有效解决此现实问题, 学生、用人单位、高校, 以及社会都必须认真对待。

1. 对大学生而言, 在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 要做到正确评价自我,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 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优势。面对用人单位注重求职者实践工作经验的现实,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选择职业时, 大学生应当冷静地分析就业形势, 全面地评价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 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现实的社会需要, 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 充分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相结合, 使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做到与社会现实、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2. 对用人单位而言, 在选人机制方面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首先,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 摒弃用人歧视, 鼓励人人作贡献, 人人竞相成才。其次, 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 按照岗位的要求, 制定合理选人标准, 确定招聘人员的质与量。最后, 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 制定考核内容, 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 择优录用。它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 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 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 做出录用决定, 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 最后录取合适者。

3. 对高校而言, 应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 大力提升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首先, 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次, 通过建立一批大学生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基地,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学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内容, 为大学生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 对社会而言, 各级政府应当从国家的大局和长远

利益出发, 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第一, 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第二,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 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地方就业。第三,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 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一系列具体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指导, 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第四, 引导支持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政府应当把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鼓励、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第五, 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 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并且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需要扩大视野, 从更高层面、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法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与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2) :109-110.

[4]郦波.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4) :50-51.

[5]盛国林.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期刊, 2005, (14) .

16.大学生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协议书 篇十六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毕业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随着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我们认为,“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產生迷茫。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供求之间的矛盾

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已超跃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需求则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少的矛盾突出。

(二)毕业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错位,“精英情节”导致就业方向狭隘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大众化。这些从小被家长期望成为“天子骄子”的孩子们,一路被灌输“精英”式定位,过分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

(三)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

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但很多大学生在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

(四)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限制机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五)价值观、需求偏离,企业与毕业生产生代沟

企业人力对于“90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了解欠缺,未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仍然沿用对于“70后”、“80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管理。

三、对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上述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影响了我国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成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

(一)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首先需要自我分析,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明确个人优势与选择方向。

其次,需依照市场价值,发展自我优势。

第三,求职路上磕磕绊绊实属常事,积极面对,主动推销自己。

(二)加强就业政策指导

为了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

(三)行动当下,放眼未来

毕业生应放下“精英”身段,不畏难、不退缩。选择基层岗位做起,并不意味着止步基层,踏实地为自己的职业道路打好基础。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放眼未来,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建设

现在,各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队伍专业化。加强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2)加大投入,强化硬件建设。提供场地、设备、资金支持。(3)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五)推广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教育学生要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一入学就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从“成品包装”转向“产品设计”。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和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冬生,孙守春.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

[2]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兰芳.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科技创新导报,2005(16).

[4]桂正华.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的举措[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5.

[5]周涛.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J].教育研究,2009.12.

[6]吴增军.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原则、内容与策略[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7):30-31.

17.职业中专学生实习协议书 篇十七

甲方(实习单位)名称: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联系电话:

乙方(学校)名称: 旅顺职业中专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联系电话:

丙方(实习学生)姓名:

家庭住址:

注册学号:

联系电话:

旅顺职业中专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及《旅顺职业中专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甲、乙、丙三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协商签订本实习协议:

一、基本条款

(一)实习地点、内容和期限

甲方按乙方实习大纲及教学内容,安排丙方到甲方地点岗位实习,丙方应按学校的教学内容及实习要求,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实习时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保险

甲方和乙方必须为丙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实习责任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处理。具体约定如下:

(三)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

1、丙方实行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作时间。特殊情况,确需加班的,需经丙方同意,并按有关规定支付加班费。

2、甲方保证丙方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享受各种休息、休假。

3、甲、乙、丙三方的具体约定:

(四)实习报酬

甲方应与乙方协商确定丙方实习期间的报酬。其中属顶岗实习的,甲方支付给丙方的实习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以货币形式直接发放给本人,不得扣留或延期发放。具体约定如下:

二、甲方职责

(一)甲方制定实习管理规则,由专人负责实习管理工作,并对实习生进行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制定安全预案。

(二)在实习期间,甲方应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为丙方实习提供安全卫生条件,配备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甲方选派足够数量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指导和管理,组织带领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四)甲方不得安排丙方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场所以及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劳动。

(五)对丙方的出勤、工作表现做出记录;实习期满,做出书面实习鉴定。

(六)丙方实习期间,乙方确需丙方回校参加各类考试或办理毕业派遣手续等其他事情的,乙方应提前告知甲方,甲方应予以准假。

(七)甲方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单方面与丙方解除协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向乙方退回,终止本实习协议:

1、丙方不能胜任实习工作;

2、丙方严重违反或拒不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

3、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等。

(八)丙方实习工作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甲方有责任及时救治,并及时通报乙方,对伤害事故进行妥善处理。

丙 方实习工作期间,因甲方、乙方、丙方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自杀、自 残、自伤事故应由丙方承担全部责任。

当事人对丙方人身伤害事故承担的责任比例可由甲、乙、丙三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乙方职责

(一)乙方应遵循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安排学生实习。

(二)乙方对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确保实习计划的落实。

(三)乙方安排实习指导老师跟班或巡回指导检查,及时掌握实习动态,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四)乙方加强对丙方合法权益的保护,对实习期间甲方与丙方之间发生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五)丙方在一年级学习期间,乙方不得安排丙方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不得安排丙方到酒吧(烹饪类专业学生除外)、洗浴中心和夜总会、歌厅等娱乐场所实习。

(六)乙方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

四、丙方职责

(一)丙方按照乙方实习教学计划的规定和要求,全面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岗位规范要求。

(二)丙方严格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三)丙方故意损坏实习单位各种设备的,按相关规定赔偿甲方的经济损失。

(四)丙方在实习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拒绝执行。

(五)丙方应遵守甲方和乙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

(六)丙方提前终止实习,须于一周前向甲、乙双方提出书面申请,经甲、乙双方同意后,方可终止本协议。

五、甲、乙、丙三方需约定的其它事项:

六、本协议的解除、变更、终止

(一)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本协议可以变更或解除。三方就本协议的解除条件约定如下:

(二)本协议到期即终止。

七、其他

(一)协议经甲、乙、丙三方签字或盖章即时生效。

(二)甲、乙、丙三方如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如经协商未达成一致的,任何一方有权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本协议一式四份,三方各持一份,报教育行政部门备存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实习单位)(签字、盖章):

年月日

乙方(学校)(签字、盖章):

年月日

字或盖章):

年月日

上一篇:那些被驳回的作文450字下一篇:警校生理论学习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