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2024-09-04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共9篇)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一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结题报告

曹屯裕执笔

本课题作为校级重点课题于2005年2月立项,迄今为止正式完成。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论指导下,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匹配,本课题致力于构建以学分为纽带,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努力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确立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国外并不罕见,而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在国内,特别是在本科教育普遍盛行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氛围下,要真正迈出这一步,非常之艰难。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抑或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并独立设置的。高职教育从宁波大学剥离后,深深感到,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所决定,再难也非走这一步不可。为此,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既然要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而要满足就业需要,就必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到底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我们的理解是:素质应该良好、知识只要够用、能力必须很强。

良好的素质与很强的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当然,一部分要由知识转化而来,所以,无论如何课堂教学还是十分重要的;但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因此,高职教育如何彻底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确立起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把教学活动特别是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拓展到企业,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深入研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建立职业学历教育+ 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专业平台+行业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两次大幅度地修改了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教学计划。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不得低于5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占总学分数的比例不得低于40%,而且必须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以确保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二、构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课题组首先对三个课堂分别作了如下界定: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除实验、实训外,还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有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教育等。

除了对这三个课堂的内涵作了界定外,另外还明确规定:凡是从第一课堂直接延伸到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实践、外语与计算机的自主实践训练、体育俱乐部等均作为必修学分;在第二课堂中获得的:为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以及承担科研项目等而设置的创新学分;为获得各种专业或其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而设置的技能学分;为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类讲座、报告会、上机等)可按时间计算而获得的素质学分。均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学分而且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以实行学分在三个课堂中的互动。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在三个课堂之中,并共同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轨道,从而有机地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应用性课题,实践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努力把以学分为纽带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结果付诸于实践。

在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先后投入两千多万元重建与新建一大批实验与实训场地,使其总数从几个发展到70余个。与此同时学校还凭借企业的力量,在校内建立了浙轮海外旅行社的分社,建立了生产电子产品的流水线,从而使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条件基本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学校还明确要求:第一课堂的 实践教学着重应做好下列三篇文章:

一是强化: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把从第一课堂压缩下来的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到实践教学时数中去,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课时应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其中包括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和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是优化:克服验证式的实践教学,着重在内容、方法、手段上进行改革,致力于应知、应会、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是延伸:把一部分原属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延伸到二、三课堂去完成。并明确规定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除实验、实训外,还应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革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使学生社团、体育俱乐部、考证考级及各类培训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二是通过能力、创新、素质学分的计算与管理,把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的轨道。

自我校成立后,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社会服务,各专业均开展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培训与鉴定工作。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我校成为首批通用管理能力(GMP)认证项目培训试点机构。2004年4月,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中国总部在我校设立了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站。2004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文,在我校建立了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04年10月,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培训站、开元旅业人力资源拓展基地、宁波金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拓展基地又在我校落户。2004年10月,宁波市公布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我校成为营销师、秘书、绿化工、花卉工等4个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4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建设部批准,我校成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样,在近2年的时间里,共有12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纷纷在我校落户。

所谓第三课堂是指学校第一与第二课堂以外的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具体地说,也就是以社会特别是企业为课堂,以实践教学为其主要内容的第三课堂尽管有多种形式,但其主要形式则是校企合作教学。

学校从独立设置一开始就对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04年暑假,旅游专业率先把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改为有组织的顶岗实习,当时压力很 大。但我们顶住了来自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进而把顶岗实习直接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把旅游专业60名学生安排到上海四星级以上七大酒店,开始实施校企合作“2+1”教学模式。这项改革从一起步就有3个学院、7家企业,大约二百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很快在全校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推广,而且还创造了多种模式。

实践教学在第三课堂的教学模式,就其内容来讲可以分成实训与实习两个部分。从形式上区分,有实训、实习分段模式,实训、实习融为一体的模式,还有顶岗实习模式,在条件成熟时,有些专业还可以采取半工半读的模式。从时间上区分,有“2+1”,“ 2+0.5+0.5”,“1+1.5+0.5”。,所谓实训、实习分段模式,这是园林园艺类专业所采用的模式。如环境学院的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与杭州真知景观技术培训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让学生两年在校学习,半年到该公司进行专门技术训练,然后再到有关园林企业进行最后半年的顶岗实习。

所谓实训、实习融为一体的模式是指学生进入企业后同时完成实训、实习任务,比如艺术学院,就是聘请了宁波设计界10个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设计师,建立了十个工作室,通过双方洽谈,让学生自主选择心目中最理想的导师,并到导师所在公司的工作室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最后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

顶岗实习模式。如信息学院与宁波华力电子电脑公司合作的“华力班”,学生第三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开设部分实践性课程,让学生修完规定的必修学分。再如通过上海恒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介绍,旅游学院赴上海进行为期一年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负责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工作。根据教学计划,顶岗实习期间为学生开设了6个学分的专题讲座,分别由各酒店的人力资源部总监、部门经理上课。则以旅游学院为例。还有实训、实习融为一体的模式,最典型的则是艺术学院的“工作室制”模式。

“2+1”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模式,是指企业一开始就介入头两年的教学工作,然后负责学生实习的组织与指导。如旅游学院与宁波金源旅游开发公司合作的“金源班”,为了保证学生更适合金源旅游开发公司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在前两年增设金源公司指定的选修模块,并共同安排师资任教。学生第三年进入金源公 司实习,由金源公司为学生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并提供两个以上岗位进行轮岗实习。

“ 2+0.5+0.5”,这是商务学院物流类专业所采用的模式,是指企业先派教师到学校负责第五学期的教学工作,再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如商务学院与宁波九龙物流有限公司合作的“九龙班”,第三年的第一学期在学校完成由九龙物流公司承担的全部课程,第二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1+1.5+0.5”这是工科类专业拟将采用的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年后,进入实训基地边学习边实践一年半时间,然后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时间。

上述几种模式,与以往的教育实习、生产实习相比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一是在实习内容上,以往的实习大多安排在辅助岗位上而且不再同时进行专业学习,以上模式则要求直接进入一线岗位顶岗,同时还要继续完成专业学习任务;二是在时间安排上,以往的实习一般只有几个月,最多不会超过半年,以上模式明确规定学生在企业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而其中顶岗实习的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三是在企业的介入程度上,以往的实习大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把学生安排在一定的岗位上了事,以上模式则要求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四是在学校的管理程度上,以往的实习大多是委托企业后,学校很少甚至不再过问,以上模式则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这些变化,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数量的增减、程度的不同,而实际上却是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乃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至办学理念所引发的。

迄今为止,共有5个学院与30家企业分别签订“2+1”合作办学协议,使1029名学生走上了通过“2+1”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三、在三个课堂实践教学中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四年来,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贯彻与实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1、由于把专业学习与社团活动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普遍得到了加强。由于把学生的社团活动纳入专业教学的轨道,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与团委主办、各学院承办,千余名学生参加的首届学科竞赛月充分发挥了各学院的专业优势,并调动了广大同学参与社团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学院开展了“营销一条街”的活动,学院为30支参赛队伍提供了部分启动 资金,营销过程中的市场调研、产品宣传、产品进货、摊位设置等活动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并自负盈亏。

2、由于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各类学科竞赛其中包括程序设计大赛、财会信息化竞赛、高等数学竞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书画竞赛。在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已崭露头角:在第四届“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国际学生设计竞赛”中,艺术学院学生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和国际评审奖4项,获奖额占全部奖项的半数以上。该学院学生在实行“工作室制”的“2+1”教学模式中参与设计的“稻香村”、“食品添加剂”、“田园牧歌”等3件作品还入选了今年的中国食品博览会。信息学院三支代表队在浙江省“舜宇杯”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中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去年9月,我院7名学生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第二届世界大学生木球锦标赛,荣获团体第四。

3、十分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培训与鉴定工作,使更多学生持有双证,几年来先后有20个国家级、省市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点或鉴定站落户我校。参加考证考级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通过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02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助理电子商务师资格考证通过率达96%以上;如文秘专业学生参加秘书高级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9%。

4、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接受实践教育,这是增长知识、强化能力的最佳手段。很多知识仅仅靠课堂讲授,往往似懂非懂,只有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真正搞明白。正如会计专业的一位学生所言:会计工作的烦琐不是凭空所能想象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仔细。通过在企业内的实习,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信息学院的一位学生在“走过实习的岁月”感言中谈到:起先,我着手做电片穿螺钉,因为技术不到家,开始我只能一分钟做14个,而普通工人则可以做40个。但我并不气馁,师傅也耐心指导,使我由不懂到懂,由懂到熟,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成就了我的耐心。旅游学院学生原来由于外语水平较差,赴上海各大酒店顶岗实习之初部分岗位无法胜任,但学生通过自学与训练,口语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原来看到外方管理者很怕说话的学生,现在能够较好的与外国客人进行对话,部分学生甚至还能胜任对外语要求很高的总台(前厅)接待员岗位。赴上海酒店顶岗实习的同学中,有的提出 了合理化建议,得到酒店总经理的重视和关注。信息学院到宁波华力电子电脑公司实习的同学中,有8名同学因为表现突出而得到了企业的奖励,到金网实习的不少同学已经参加到公司实际项目开发中,并能独立工作,受到指导教师的好评。特别是艺术学院在徐晓东工作室实习的学生所设计的田园牧歌、稻香村、食品添加剂三个方案,经过与几家公司的竞标,由于新颖且有创意而入选食博会。

5、只有在实践教学的岗位上经受锻炼才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也不是靠传授书本知识就能实现的,一定要在职业岗位上,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体会到酸甜苦辣,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价值,主要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的道理。有一位学生谈到:在一线工作我不小心划破了手,组长送来了创可贴,如亲人般关心我;当我包装的速度赶不上大家时,工人们又会主动来帮助我,此刻,我才体会到团体的力量和合作的精神。所以我非常感谢实习,让我收获了一辈子受用的经验。还有的学生谈到:在实习中,我开始意识到了工作的压力和紧迫感,看到社会上竞争之激烈,好好工作的念头日益强烈了。有几门课在学校里还没有学过,知道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谁都不敢松懈,所以上课非常认真,甚至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吃下去。艺术学院的一位学生谈到:从这次设计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我们在读书期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如果在学校里就为自己规划好职业生涯,然后乘学习期间多学点专业知识,现在就不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在萧山真知景观技术培训中心参加实习的一位同学谈到她在模拟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董事长并分管两个子公司的体会,认为怎样使公司赢利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要使公司赢利员工之间必须精诚合作,使大家心里只有团队的利益。

6、学校、教师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最好桥梁,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条件。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企业、脱离社会,如果不了解企业,不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只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不可能培养出企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根据学校的需要派遣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为我校开设讲座或授课,这就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需要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我校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通过组织、指导并参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为双师型教师的培 养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7、依托企业、社会力量,整合教学资源的最好途径。

就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言,单靠高校那么一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实践教学的顶岗实习这个环节,学校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办工厂、酒店,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作为学校应该借用社会的力量、企业的力量,本着互惠互利、取长补短的原则,走企校合作、产学合作之路。

8、有助于兼职教师队伍的形成。

到目前为止,九龙物流公司已先后21人次到我校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授课,公司总经理林建华亲自承担了68个课时的讲课任务;华力公司也选派了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以上人员承担了“软件工程”、“网络的构建与应用”、“Linux系统管理”、“实用工具软件”四门课程计221学时的教学;金网公司承担了“J2EE”、“网络的构建与应用”、“市场营销与策划”、“软件工程”四门计272学时的教学;威隆公司承担了“MCS-51系列技术与应用”、“Protell99”、“电子产品维修”、“高频电路”四门计238学时的教学。由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部门经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们讲授实际的操作流程以及走上社会应具备的素质,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体现社会的需求,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内容切实可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9、拉近了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去宁波九龙物流公司实习的学生毕业时实行了双向选择,该公司优先录用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公司员工,对于未被选中的学生,九龙公司也帮助他们做好推荐工作,因为这部分学生通过九龙物流公司的正规培训,能马上适应各物流公司的各种岗位。

宁波金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经用人部门的综合测试招收了8名应届毕业生,其中6名就是来自我校而且是与该企业合作办学的“金网班”的学生。徐建昌总经理在“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谈到:反观这次应届生的录取过程,我们发现来自“金网班”学生对金网企业文化有着更深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快、更容易地融入企业团队中,特别是对自身的定位比较准确,更能胜任他们的岗位。

四、继续开创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新局面

1、进一步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抓好三好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对信息学院在杭州的几个基地考察后,我们强烈地感觉到顶岗实习中产生的不少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经过实训直接进入实习环节。特别是对照环境学院在萧山的景观培训中心集中一段时间实训的做法,深深感到,在实验与实习之间不能没有实训环节。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基地都要为学生从情景模拟到真刀真枪的转变创造条件,而我们恰恰缺少这样的的实训环节。因此,要对“2+1”模式作进一步改革,在解决了实训这个关键性环节之后,真正的顶岗实习,只要如上述文件所规定的,有半年时间就足够了,剩下的半年时间主要用于实训和开设有关实践性环节的指导课程。

2、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每一个专业必须在校内或校外建立1个实训基地和若干个实习基地。与此同时,学校重点抓好与企业合作的工科类、旅游类与涉外类三大实训基地。当然,学校只能是提供一个平台,真正的建设还要依靠各相关学院与相关专业。

3、建立企业参与甚至主导的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公办高职院校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指出,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根据这一精神,学校依托企业建设好若干个既能为企业承担培训工作,又能为学校承担实训任务,集培训与实训功能于一身的民有民营的教学型基地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多次洽谈,我校与易斯戴公司合作的涉外类基地,与黄泰公司合作的工科类基地,与石浦大酒店合作的餐饮类基地已先后签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来。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电子产品生产流水线;准备开发鸭嘴山,建立园林园艺类生产性实训基地;打算通过协会、企业与学校三家合作,建立“中国城市标识与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 9 发中心”,引领艺术专业走向市场。

4、三个课堂的实践教学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几千名学生走出课堂特别是离开校园来到企业,面对这一批既不完全等同于在校学生,又不完全同于企业员工的特殊群体,如何管理,是我们与企业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学校要求各学院、各部门都要象对待理论教学那样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还必须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一套有别于校内的规章制度,确保这项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持续下去。

5、进一步完善为三个课堂支付实践教学成本的政策。实践教学同样是需要成本的,学校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了工科类专业与其他类专业支出经费在学费中所占的不同比例。这一项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各个学院与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范围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6、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组织、引导与推动作用。企业参与办学,往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而经济回报却很少甚至没有,从而造成企业办学内部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以便进一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五、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突破传统的就事论事的平面式研究方式,首先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立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逐步追溯到构成培养模式的三个基础层面,即教学内容体系、课程结构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从而突现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本课题的最大特色。不仅如此,就其具体内容而言还具有以下三个创新之处:

第一,高职人才必须具有的“高技能”的培养目标出发,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地位。根据各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明确规定实践教学时数应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其中必须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这是对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第二,与以就业为导向与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本课题把第二、三课堂看成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并提出了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要向第二、三课堂延伸,第二、三课堂的活动应该主动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这就彻底冲破了三个 课堂,特别是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之间的璧垒,从而有利于最终形成在这三个课堂联动中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机制。

第三,削减第一课堂的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并把实践环节延伸到第二、三课堂去获得本来属于第一课堂的必修学分;第二、三课堂中获得的包括创新、技能与素质学分在内的选修学分,可以顶替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这就使学分在三个课堂中实现了互动;另外,在第一课堂必修课程之上或之外提出拓展课程学分,即拓展学分,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在创新学分、技能学分基础上又提出了素质学分的概念。这些都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学分制的重大突破。

上述实践教学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学分为纽带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正在成为也必然会成为我校办学的一个新特色。

课题组组长:曹屯裕 课题组成员:潘菊素、傅琼

二00六年十二月

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二

1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还处于很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陈旧、重视不够。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 “重课堂轻课外”的弊病。 (2) 实践教学设施不健全。在政府投入不足和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共同影响下, 直接导致了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对不足, 不能很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3) 实践教学措施不到位, 教学水平不高。、当前, 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措施还不够到位, 教师的教学水平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 措施保障、教师指导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能完全符合实践教学的要求。

2 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拥有丰富经验的实践教师队伍, 具备一支素质优良, 技能精湛, 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现有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的关键中的关键;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更要有高尚的职业奉献精神和崇高的师德。一方面学校对专任教师要提出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 使得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参与实习, 实训的指导, 另一方面, 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 使得老师通过职业资格认定。我院作为一所拥有58年办学历史的航海类院校, 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效果, 在我院实践教学中, 电气工程系的做法是比较值得借鉴, 系部规定绝大多数理论教师参与实训教学, 理论知识从课本到实践的转化比过去实践理论分家要快得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 教师也从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到现在为止, 电气工程系80%的教师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是双师型教师;此外我院还加快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聘请一批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讲授实践课程和指导学生校外企业的实训学习。

3 校企联动优势互补

实践基地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实训中心, 企业也要真正成为实践基地, 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基地, 需要利用优质的社会资源参与, 本着平等自愿, 互惠互利的原则, 通过协议挂牌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双赢的基础上, 广泛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的任务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综合职业性, 实践教学必须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和职业工作岗位, 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环境。学校要按照职业要求, 建立一批模拟实训, 仿真实训, 生产实训和顶岗实训的基地, 让学生尽可能在反映职业特点的现场环境中完成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多功能性, 实践教学基地除了担任实践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养之外, 还应有职业鉴定, 职业培训, 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等功能, 让实践教学基地担起更多的功用。镇江赛尔尼柯电器公司是一生产船舶电站的专业厂家, 南京生辉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船舶用配电设备的专业厂家, 产品涵盖了目前市场上船舶电气最前沿的主要技术产品, 与船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十分契合, 充分体现了电气工程系的专业特色, 在产品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 检验, 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与我们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各环节相吻合, 专业理论与专业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有机结合, 实现讲、演、练、教、学一体化。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分阶段和分学期在理论课堂和基地间交替进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实际联动。

4 创新精神引导实践教学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 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 这是创新之源, 创新之本。二是培养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包括学习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 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 从而独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 我院电气工程系多次组织教师到上海, 苏州, 无锡, 张家港, 武汉等地参观学习, 全面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标准, 以创新为动力, 始终“贯彻硬件做优, 软件做强”的指导原则, 集实物设备, 仿真教学系统, 虚拟实训系统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创新, 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几期我院学生在电气技能考核中, 通过率有了很大提升。

5 充分利用地域教育优势

我省地处沿海, 经济发达, 教育处于领先位置;无锡高新区, 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技术企业企业林立, 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而省会南京更是高校林立, 作为省部属的高校的理论研究应该加强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合作, 充分整合不同高校的强势资源,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充分利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宗旨, 以质量为生命, 深化互利合作, 增强高职高专院校主动为我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为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培养更多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6 结语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科学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 不但可以提高校企联动, 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宗尧, 张明德, 王义智, 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3]王克权.论创新教育与高职院校实验实践教学[J].甘肃科技纵横, 2007 (2) .

3.改革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7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教学大纲,实习实践教学应占整个教学环节的三分之一。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养成科学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但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加上多数高职院校由普通中专升格而来,为此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存在着粗放现象。

具体来讲体现在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和领导,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高素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指导老师和纲要规划,随意性较强。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本人认为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管理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实现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充分地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教学。

其次就要改善实践教学的被动地位,将其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尤其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尽量采用在实践基地通过教师的实践与理论的双重讲解与示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坚持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都可以引入教学之中的理念,最后要改变教学考核的方法。高职院校应当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管理与监督,让他们在丰富经验的教师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观察、访问、实验和实习,改变实践流于形式的现状。

二、编制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改革措施实践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实践教学大纲要经教学管理部门、行业专家、实践课教师充分讨论磋商,根据行业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专任教师编写而成。

实践教学计划中的每门课程原则上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师必须全面透彻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全部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水准。由于有了实践教学大纲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使高职实践教学有章可循,从而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自觉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

校内实验室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建设与本校开设的专业相适应的实验室。并把握本校的发展特点,充分地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实际要求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实验器材,以提高实验室技术含量和利用率。对于实践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获得乐趣。例如在一些高职院校,根据汽车专业特点投资建设“汽车结构实训室”和“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制图室”等实验室。在充分重视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购置常规设备和工具。

在“高、精、尖”的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不同专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购置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先进设备仪器。实验室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的原则开放,使实训室成为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实践训练场所,它既能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又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工厂”自主学习,完成实训(实验)项目,实现实训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由被动实习转为主动实习,进而成为实训的主人。实验室也可以对学生创新团队开放。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团队,在专门教师指导下,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创新活动,他们可以参加国家或省市级的创新比赛训练,也可以承接校内外的业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可加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教师可以把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训练,直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教育,既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又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良好素质,为就业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结合等方式,使学生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校内实训的仿真实践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工作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接触。

同时也为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源泉,保证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和本行业最新的技术及设备,高职院校可引入企业资金或设备来共建实验室,学校可以将已有的实训仪器设备提供给企业使用,也可要求企业投入资金购置部分仪器设备以完善实验室建设,或者将企业已有的仪器设备放到实训室进行管理,供教学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放办学,达到互利双蠃的局面。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对培养我国高技能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地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放在第一位,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以指导实践。

要改变传统的考核办法,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测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尽快进入职业角色,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娄志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年14期.

4.高职院校钢琴教学论文 篇四

一、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钢琴基础参差不齐

近年来,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儿童艺术素养的培养,很早便开始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活动,包括歌唱、钢琴、舞蹈等等,从而为各个高等师范院校提供了高素质的学生队伍。然而,各个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降低了相关专业的招生标准,缺乏对学生钢琴基本功情况、钢琴素养的认识,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素质,造成招收的学生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将来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老师不得不依据学生现有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影响到了优秀学生的钢琴学习与表演。此外,除了钢琴方向的学生十分重视钢琴学习,加大钢琴学习与表演的力度之外,其他的声乐方向、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则往往将其视为一个附属性或者是普及性的学科来看待,只重视本专业的学习,很少认识到钢琴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学声乐的学生考虑的是如何唱好自己的歌,在意的是自己掌握了什么样的演唱技巧,会唱几首曲子,能唱多高的音等等;学声乐理论的学生则是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理论研究上能够有所建树,尤其是希望多发表几篇文章;而学习器乐表演的学生则考虑的是又掌握了几种演奏技巧,弹了几首独奏曲等等。因此,他们很少意识到钢琴学习与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大大加深他们对音乐历史的了解,对音乐风格的把握,提高他们的视、奏水平,而且还能够强化其专业表演能力,尤其是对音乐合奏的掌握等等。

(二)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竞争力较弱

高职院校改革的出发点是基于学校性质、学生素质、社会需要的转变而进行的,是一种渐进的、以自我发展为主的、没有压力的改革理念。这不仅会导致改革内容的片面性,而且其速度也是非常慢的,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高等职业院校缺乏行业之间的竞争,比如一本、二本、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活动以及当前社会中各种钢琴培训组织等等。在当前生源不充足、就业情况不好的情况下,这些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应有的社会竞争压力,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则很有可能因为教学质量的原因而被淘汰掉。

(三)教学安排难以适应人才培养实际需求

我国高职钢琴教学内容呈现出基础化、普及化的倾向。一方面是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部分学生完全是走声乐表演的艺术路线进入学校的,甚至不少学生对于声乐表演、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等没有兴趣,仅仅是希望能够顺利拿到文凭,因此,他们不仅钢琴基础差或者是没有一点钢琴演奏基础,而且也缺乏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低等等。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可以对个别优秀学生进行拔高教育,然而,学生人数众多的现状使这种小课教学或者是一对一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十分有限,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进行统一的钢琴基础知识教学活动,从而大大压制了专业人才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钢琴教学都是作为附属性学科而存在的,不是学生的主要专业,因此导致钢琴教学的课程安排比较少,教学时间也比较短。而钢琴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练习和琢磨的过程,这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的特征,不能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抑制了专业人才的发展。

二、改革措施

结合自身的钢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高职钢琴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

根据特定专业学生钢琴学习的知识需求情况,教师应当制定出系统的教学计划。笔者认为可以将此计划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钢琴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钢琴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技巧训练,还有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活动。第二阶段是进行钢琴音乐理论与文化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层次较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应用于钢琴演奏的实践表演活动中去。第三阶段是使学生在实际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琴房的练习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或者是团体表演活动,掌握特定的演奏技巧和乐感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理论素养的有效性与重要性,从而采取一系列手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素养。事实上,这种教学计划的制定不仅对于钢琴教学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提高其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同时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等等。这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编撰适用性教材

教学改革要想落到实处,仅靠教师观念的更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方能将改革进行到底,其中教材建设是关键。钢琴教学作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必修课,一直在寻找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以使自己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钢琴教材的建设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材大都是统一化的,既缺乏自身的特色,同时教材内容也比较落后,很多理论早已过时,尤其是教学案例不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钢琴学习的质量,因此,编撰合适的教材成为诸多高职院校提高钢琴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首先,各地方高校应当针对特定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特点,来选取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比如针对音乐表演方向的学生,则应当注重钢琴演奏技巧、钢琴合奏方式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加入最新的或者是流行的音乐作品案例,来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音乐教育声乐方向的学生,则应当注重钢琴发展历史、钢琴教学特征、钢琴曲式结构方面的教学内容,由此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其专业课的学习水平和效率;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则应当注重钢琴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体会到不同作品或者是同一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内涵,从而通过钢琴背景音乐的方式为特定舞蹈作品制定情感基调,或者是强化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效果,增强作品的情感感染力等等。其次,各个高校在出版钢琴教材的时候,可以将教师的讲稿作为教材的核心框架或者是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加入相关的知识内容或者是教学案例等等,从而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既符合学生的钢琴学习特征、知识需求状况;同时教师在使用的时候,也得心应手,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活动的现状来看,拓展教学内容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我国本土器乐、钢琴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渠道。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内容大都是钢琴基础教程中的基础作品。这些作品简单,但是并不足于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需要将教学内容向两端进一步扩展。比如一方面引入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拉莫、库普兰、D斯卡拉蒂等人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20世纪麦克道威尔、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拉威尔、勋伯格、布莱兹、格什温等人的作品引入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布鲁斯、爵士等在当前社会广受欢迎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适当列入高职钢琴教学内容中去。另外,我们在大力传播欧洲钢琴文化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中国的钢琴文化,尤其是具有浓厚的本土化特色的经典钢琴作品等。钢琴教学内容要多元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在“洋为中用,发展自我”理念的指导下,可以开设一些“中国近代钢琴发展史”、“中国钢琴经典作品赏析”、“中西钢琴音乐比较”之类的课程,既能够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文化内涵的钢琴作品有一个深入的体验,同时也能够对我国本土的钢琴作品与钢琴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由此提升学生本土钢琴作品创作与表演的水平,推动我国本土钢琴文化的蓬勃发展。

(四)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学手法

教学方法是提升钢琴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变革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首先,要继承以往钢琴教学活动中优秀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堂理论教学与琴房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穿插与融合,通过组建合唱团、管弦乐团、民族乐团、舞蹈团等各种学生团队以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毕业汇报演出”、“教育教学展演”系列活动,给学生以展现自我的平台,极大地提升学生参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深化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增强其钢琴表演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舞台心理素质。其次,要注重结合学生的钢琴学习心理、知识需求、性格特征方面的因素,制定出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将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改变成为小型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小型集体课主要是利用学生集中汇课、学习的机会,解决一些常见的、有共性的技术问题,或者是开展小型的演奏会活动,使他们都有机会在舞台之上展示自己。个别课则主要是讲授专业基础技能,也即是根据学生的钢琴基础状况,因人而异地解决各不相同的实际问题。小型集体课与个别课之间的结合使用既可以节省教师资源,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群体中相互观摩,并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课的方式进行钢琴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钢琴学习的自主创新理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面,我们进行了科学化探索,使钢琴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由此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音乐表演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朗诵与正音课程、合唱指挥课程、声乐课程、即兴伴奏课程、小型器乐伴奏课程进修有效地结合,则必然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特定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如果能够将钢琴教学课程与声乐排练、舞蹈编创课进行一定的结合,则也会提升学生对声乐、舞蹈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不仅能够提高其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其将来的学习与表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5.简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教学实践 篇五

简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教学实践

作者/ 李小雪

摘 要:实践教学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延伸,是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后续,它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其倡导创造、力主实践、激励参与、引发思考、引领探索。没有实践,理论如鸟无翼而欲飞,木无根而欲茂;有了实践,理论能够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依靠理论,实践能够解粘释缚;凭借实践,理论可以义理昭融。从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说起,接着分析了把学校搬到车间的价值,随后解读了确定具体的实训课程、论述了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以积极开展电子科技活动结尾。旨在对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教学实践根据体会做一论述,教海浩瀚,含毫渺然,一管之窥,谨书以为商榷。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字信息;教学实践;应用能力;车间教学

一、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是实践教学的目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娴熟,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得到位,充分获得职业经验,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综合职业能力要想提高,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就要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基于理论而勇于创新,在专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时段,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学时要适当增加,最低程度也和理论教学学时相当;力求教学的实效,力求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在设计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围绕生产,依照理论,熟悉装备,贴近工艺,教学内容要完整、严谨、模块化,必须层层递进;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技能训练四大模块,依模块制定具体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教学。

二、把课堂搬到车间

以前,我们在教室里答疑解惑,在车间实地考查和实践,两种学习活动分别由不同的教师实施和引领,理论和实践彻底分家,可以说是严重脱节。这种学习的缺点很多,理论用不到实际学习当中,实践当中的困惑和问题得不到有效理论的指导,这样的学习,实训进度上不去,知识得不到充分吸收,很多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技能得不到提高。经过创新教学与学习,我们拿着书本走进车间,让理论在车间安家,让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大显身手,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操作,理论上的困惑通过动手能够迎刃而解,实践中的问题能够得到理论的印证,理论与实践浑然天成,彼此增益。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学内容就是工作任务,实训内容就是完成企业的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以任务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生产机械即教学用具,生产设备就是教学器材,教学有生产,科研中有教学,往往育人中有发现,学习里能创收,惟有如此才可能教育出高技能人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举两得。

三、确定具体的实训课程

学生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在岗位上能够做到履职尽责,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就依此设计。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两类,一是对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与课程同步的实践教学设计,内容涉及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技术基本技能以及计算机应用,通过训练,让学生懂得正确操作机械工具,了解材料元件,会使用各种测量仪表,通过接触常用电子仪器,掌握其性能,了解其优缺点。计算机的使用,熟悉常用软件的操作,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由教师队伍和实践设施与教学研究等组成,高职院校制定了规范的教学制度,甄拔出色的教师队伍以及负责人,由教师精英制定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随时跟踪课程,以达到教学目标,多方商榷,及时开会研讨,鼓励建议,不断改善时间教学方式与内容,对“电路基础类实验”“电子技术类实验”和“信息技术类实验”等基础实验进行充足的设课,打造基础实验课平台。

五、积极开展电子科技活动

推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激发了广大学生电子科技活动的踊跃性,教师要及时引导,激励学生大胆制作电子产品,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寻找材料、配置设备、联系专家,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和学生一起制作网页,和移动公司联系,为客户举办定时定点的手机免费维修,和知名杂志联系,推荐学生的佳作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实践与理论唇齿相依,如影随形,似响应声,相得益彰,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因素中,实践教学一枝独秀,效果卓越,是对理论的验证,是提高动手能力的关键,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契机。通过实践教学,为社会打造高素质的电子信息人才,让新一代的学生以能力为先,具备丰富的电子知识,有创新的眼光,他们基础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善于开拓,长于改革,必然能够为社会竭尽诚忱,发挥光热。

参考文献:

[1]倪振文。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

[2]戴勇。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49-50.

6.高职院校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一、专业建设。我院申报新增设专业共计五个,其中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为新增设专业,批复两个(前两个)。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作为重新向教育部备案的两个专业(材料与申报新增设专业相同)。应用系专业建设考察。

二、联合办学。同辽师、辽工、锦医等学校联合办学,拓宽办学渠道,探索新的联合办学模式。

三、申报“十一五”课题十二个(主持人分别为:)、辽宁省教育科研课题四个,其中包括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课题。同时加强院级课题建设。

四、申报精品教材一部。***编著的《新编应用写作》一书,向省教育厅申报精品教材,我院教学各个环节向精品建设迈进。

五、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考核。外聘教师力量增强,已经开始跨聘请教师(向渤海大学聘任物流专业教师,本学期外聘教师达35人之多),弥补专业教师不足。2006年省级以上师资培训共12人,市劳动局技能鉴定考评员申报20人。

六、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说课工作总结(附后)。六系一部均开展了德育说课,共44节。学院、教务处及系部领导、督导组人员、各系教师参与听课。各教学单位组织严密,形式得当,教师说课认真,听课踊跃,收到良好效果。

七、全国公共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违纪处理改革。我院多年承担全国公共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工作,多年来,历次考试经常出现违纪现象,如何处理是一个问题,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处理办法,对保证国家级考试起到规范作用。

八、加强毕业生成绩管理。

九、校外实习检查。实习管理近两年得到规范,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每学期各教学单位申报实习计划,期末进行实习总结,教务处、督导组经常到实习点儿进行检查督促。校外实习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加强管理。

十、督导组听课。共127节,其中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68节,外聘教师15节,德育说课44节。

十一、省优秀课申报两门。《市场营销学》;《教育学》

7.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篇七

1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化转化无力现状

科研成果的获得只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只有将成果有效转化, 避免束之高阁的尴尬, 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应有的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 遗憾的是, 高职院校在科研成果社会化转化方面一直裹足不前。以杭州地区高职院校为例:截至2011年11月, 杭州市科技局举办了十届“杭州市专家与中小企业家握手活动”, 参加活动的多为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 高职院校未出现过;为了更好地搭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 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了杭州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迄今为止也没有杭州地区高职院校在该平台中注册。也就说, 在科研成果的社会化转化方面,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差距不仅存在, 而且还在不断被拉开。

由此,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出现了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一方面, 随着学校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以及对于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加大, 科研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 科研成果的社会化转化缓慢甚至于停滞, 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严重失衡, 高职院校科研的社会影响力严重不足, 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仍然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客观来说, 因为前期积淀和科研人员科研能力的原因,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本科院校相比, 在科研成果的前沿性与实用性方面, 均有不足, 在一定时期内,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依旧会比较困难, 科研成果的转化必须另辟蹊径。

2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价值分析

近年来, 在同样面临着科研成果社会转化困难的情况下, 部分教学型本科院校的研究者开始将研究视野转向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 希望在成果社会转化无力的情况下, 探索出一条成果“内部消化”路径, 即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为学校的教学服务, 真正可以发挥成果的实际效用。这样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改革给了面临着同样困境的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启示, 即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目前的最好出路也是进行教学转化。

因为起步晚、起点低,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一直得不到社会认可。2009年底《中国青年报》发起了一场关于“高职要不要搞科研?”的大辩论, 引起学界广泛参与。这场辩论最后达成了如下基本共识:高职院校搞科研, 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同教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心, 高职院校在科研成果向外转化受阻的情况下, 应果断地将科研成果反哺于教学, 避免成果的积压与科研经费投入的浪费。

从目前的条件来看, 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 即转化成教学资源, 应用于教学实践, 这极其贴近高职院校的教育实际,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2.1 解决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积压问题, 避免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近年来, 随着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不断提高。以杭州地区为例:杭州地区目前有高职院校20所, 分布在下沙高教园、滨江高教园、小和山高教园以及富阳高教园区, 数量占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总数的42%, 而且其中相当一批院校现为国家级示范性或骨干高职院校。近年来, 借助于区域优势, 一批高层次人才被纷纷引入, 杭州地区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开始增强, 科研成果不断增多。

然而, 正如前文所述, 在杭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处在一个窘迫的局面:一方面, 随着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 教师开展科研的热情日益高涨, 科研成果 (包括论文、专著、课题与获奖成果) 的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 科研成果的堆积情况也在同步发展, 虽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想方设法推进科研成果的对外转化, 如加大成果转化奖励力度, 积极联系企业上门吸纳成果等, 但是收效甚微, 尤其是以文科专业或者商科专业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在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方面, 成功案例极少, 甚至为零。由此, 科研成果只能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存在科研工作记录中, 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成果应用于社会实际需求, 都成为一种想象, 这与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办学目标极其不符, 造成了学校每年数十万甚至于上百万的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2.2 提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新思路, 为其实现质的飞跃拓宽路径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低, 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进展极其滞缓。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按照既有模式, 单纯追求数量发展, 还是及时转变思路, 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能之路, 这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穷则思变, 与其眼睁睁看着科研成果积压而无法实现其实用功效, 不如转换思维, 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需要,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服务于教学, 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 创建科研服务社会发展的另一种模式, 这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为其实现质的飞跃拓宽了路径。

2.3 推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效果持续改善,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人才培养质量, 而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关研究表明, 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具有科研成果的高校教师, 其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因此, 驱动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 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3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基本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为主”的办学定位, 教师的各项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展开的, 纯粹的研究型教师极少。在学校科研政策的引导下, 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感想与反思及时进行总结、提炼与提升, 形成了科研成果, 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教学实践, 科研成果的教学反哺转化就具备了可行性。本文认为, 为了将具有教学内涵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 为教学所用, 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树立“科研服务教学”的科研工作理念, 实现科研功能定位的实质性转变

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与服务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进行, 包括科研在内。长期以来, 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一直被视为教师的个人行为, 科研是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 是为教师个人的发展服务的, 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无关。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科研与教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的来源就是教学, 科研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 其实也是教师的教学成果。在某些院校, 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可以换位, 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科研功能应该定位为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中心地位, 科研应该从单纯服务教师个人发展的局限中走出来, 在促进教师个人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 着眼于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提高。通过为教学增加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实现科研的教学服务功能。

3.2 引导教师将个人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教学中, 增加课程的教学吸引力

现阶段,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一般为教师个人在其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和创新, 既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也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特色魅力。当前, 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 照本宣科, 高职院校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较低, 大部分的学生都不爱听课, 教学效果差。学校应鼓励教师将个人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前沿性专业知识的传授, 突破课本内容局限, 扩大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 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个人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 既可以彰显其个性魅力, 又能够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 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同时, 爱屋及乌, 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喜爱与崇拜, 往往也会对于教师所从事的科研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这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学生对于课程的主动学习。

3.3 建立地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校际共享平台, 拓宽成果教学转化的共同渠道

因为单个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是有限的, 用于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成果也不够丰富。因此, 利用区域优势, 建立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校际共享平台, 实现科研成果教学转化资源的互通有无、共享共用, 是相当必要的。而且, 各高职院校因为发展历史基本上相近, 所开设专业的相似度高, 科研实力上也较为接近, 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建立非常可行。

以杭州地区为例, 目前杭州市共有高职院校20所, 浙江省42%的高职院校分布在杭州地区。这种密集的分布格局, 有利于杭州地区各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密切联系, 进行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共同研究与同步实践。各高职院校可先期搭建自己的科研成果共享平台, 依托科研处网站设立专门的科研成果展示栏目, 及时将教师的论文和课题等科研成果进行网上发布, 然后经杭州地区教育管理部门批准, 搭建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转化信息共享平台, 将各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展示栏目聚集链接, 进行科研成果的校际间共享, 最大程度上实现成果的教学互用价值。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具体发布的成果材料, 可以委托在杭各高职院校图书馆, 通过同城“馆际互借”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际间发布与共享。

4 结语

在科研成果社会转化困难重重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 即有意识地转化成教学资源, 应用于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利用科研成果的教学资源转化信息共享平台, 杭州地区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区域优势, 进行科研成果的校际间共享, 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后的同步分享, 优化教学资源分配, 共同提高杭州地区高职教育教学水平, 培养优秀人才, 为杭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兰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2) .

[2]陈小健.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4) .

[3]毛建梁.关于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14) .

[4]屈文斌.加快成果转化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发展[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9) .

[5]李瑞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8) .

8.探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实践教学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实践教学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人们以不单单的注重知识的讲解,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是目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基础,所以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要了。

一、目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还有很多院校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育21世纪的新青年,这些传统的重理论性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发展,教师们还在乐此不疲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沿用使用多年的备课笔记给学生教授教了不知多少遍的旧教材,有些教材是新的,可教师的教课方式是旧的,知识将内容转化一下而已,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们对这种复杂难懂的概念性、理论性知识不感兴趣的表现。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讲,枯燥乏味、照搬照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课堂上总是会出现教师精神抖擞,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

(二)缺乏对实训的认识

过去以往的高职化工教学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即专业基础、专业课以及实践操作课,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过多的注重基础课基础理论体系的课程,而没有对实践操作课起到足够的重视,潜意识的將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阻碍了学生们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对实践课程的理解过于片面,只停留于做实验就是实践课,没有什么理解实践的内涵。实践课设置的目的其实是对理论的验证,而在目前很多教学中,教师们将这种实践课单纯的当实验课对待,让学生机械的做实验和填写实验报告,被动的完成这些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实践条件有限

化工实践不单单是化学实验那样简单,不是将学生们带进实验室进行简单操作就是完成化工实验的,最有效的学习办法,就是到化工厂进行亲自体验,而作为高职院校,最好是建立属于自己院校的小型化工厂,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然而,化工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成产系统,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工作性质较为复杂,而且化学仪器费用很高,这对于学校来讲,对学校的经济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对那些刚建立不久、建校时间不长的高职院校来讲更是极大的难题。

二、提高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一)从观念上改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由于很多教师对化工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因此要从根源上转变教师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转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理念,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对于一个实验的的成功与否,较好的实验操作技能起着主导性作用。

(二)增加教学实验课比重

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教学实验的比重,给学生更多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改变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对知识有效讲解的基础上,多给同学们制造实验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加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没有实验要求的课程,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兴趣,有选择的将这些课的内容以实验操作的形式讲授给学生,增教学中的实验比重,更好的给学生提供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加大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化学实验课堂时,教师可以对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先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给学生们充分的实验时间,分组实验,让学生们对实验中遇到所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可能出自哪里,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落实方案,等到最终结果。这种实验过程不仅仅是做简单实验的过程,更重要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配合的能力以及在对遇到问题进行进行观察、分析并思考解决问题对策能力的过程。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掌握一定技能水平的人才尤其受各企业的欢迎,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特点也暴露了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这种职业技能学校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不仅仅要求要有一定的技能理论,更重要的是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将这种技能充分的展现出来,以实践的形式变现在大众面前。对于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来讲,只掌握理论知识技能而无实践操作经验,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院校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品,这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只有掌握足够的技能,才能在新世纪的舞台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5(13).

[2]邹林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9.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 篇九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学管理;探讨

一、采用工学结合方式的优点

1、将工学结合引进到高职教育的模式中,有许多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通过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因为只懂理论知识并不能更好的工作。所以,学习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2、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通过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操作的能力。现在有许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清楚自己会什么。其实,准确的说什么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实践,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所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还可以对社会尽早的了解。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和员工相处。还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对学生的性格的培养也有很大影响。学生通过更早的接触社会,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制定成长计划。3、有利于学生制定职业目标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制定职业目标很有帮助。因为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对这个行业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职业计划。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工作,有利于学生实现自己价值。

二、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1、应该加强思想转变,使思维具有创新性。

2、资金供应渠道单一,教学资源供应短缺。

3、学生的地位和他们的专业不匹配。

4、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之间有冲突。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

1、加快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础,被认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工学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的思想上进行了总结,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来更好的教育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主有以下几点。第一点:老师不能固步自封,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通过采用更好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第二点: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要求提高老师的思想。加强对教育的改革,争取可以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2、完善管理机制

只有把学校和公司的合作落实,才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第一点:在学校应该有专门负责的人员。不仅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还要找到合适的公司,让学生进行实践。这才能落实工学的教育方法。第二点:就是针对现在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一定要对全面的落实工学教育。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促进资源优化

要想做好工学的这种学习方式,最终重要的是做好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应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争取可以不浪费每一份资源。学校应对市场有所了解,要对市场的变化有一定的掌握。要通过后设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与市场相适应。资金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也不例外。学校如果想要发展,就要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学校应该增加资金来源的方式。要做好与企业合作的工作,争取可以多增加几个企业,增加企业的投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在以前的教育中缺点有很多,主要是太单,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加强转变。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合适的教育方案。在学校的改革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工学这种模式会促进教育模式的进步。但是,由于应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学校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改变时,一定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使它始终都具有灵活这一特性。对教学的知识进行改变时,应当要满足学生和企业的要求。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离不开老师的进步,这是提高教学的基础。只有老师的教育思想得到改变,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这种模式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对老师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育方式进行改变。

四、总结

工学的教育模式,促进了高职学校的发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我们要落实这个教育模式。通过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的并不成熟。所以我们要想实现工学这种模式,还是要经过不断摸索的。在摸索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市场的变化,使这种模式具有灵活性,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

[l]柴蓓.探析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02:80-82.

[2]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5:100一103.

上一篇:国企年会半台词下一篇:世界卫生日主题班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