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24-07-12

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精选8篇)

1.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一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新课标下教学工作者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为此,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经达成教育界同仁的共识。各学科也有着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仅从自身的高中数学实践心得方面探讨德育问题。

现阶段高中生缺乏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急功近利,稍作努力就希望有很大的进步,要很明显的成绩;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求付出的回报立竿见影,如果进步不明显,或者没有进步就退宿了;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办法希望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提高现代教学质量。

一、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生动、具体、真实的介绍我国古今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华罗庚学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位传奇数学家,一生最高文凭是初中,早年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闻知新中国成立,便发出“粱园虽好,非久居之处”的呼声,呼吁在国外的科学家学成回去报效祖国。跟他同时代闻讯回国的科学家,许多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有: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做出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创立了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回国后华罗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数学,并建立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号称华学派,后来致力于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陈省身,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一位数学家说道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也许是对他的最好评价!

通过讲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也告诫学生,学习好坏关键看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明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进而发奋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数学史无疑是数学家的奋斗史,数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的胆识、勇气和毅力。数学家海帕西娅,无视罗马教皇的禁令,坚持传播科学知识,被暴徒们残酷地施以肉刑,然后投入熊熊的烈火中;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学者帕索斯对本学派“万物都是数”的错误命题提出了异议,被同伴们当作“叛徒”,抛入大海里淹死。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的轶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士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倍受鼓舞,通过百折不挠的磨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学困生就象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的扶持和关心。如果教师对他们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只能促使受伤的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反而教师如果信任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同时要注意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三、利用数学美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数学美,好比人有了血与肉。我们不仅要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数学美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把它付诸实践,使之成为真正有用的数学。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正是源于对一道平常数学题的解答,这种对数学的好奇求解的欲望和解决之后的快乐是数学魅力所在。数学知识中的对称、运动、周期等等,都给人以美的领悟。数学家庞如莱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数学教师应善于引导和开掘数学美,这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数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讲授相应知识时要注意渗透,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借助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数学语言十分精确,不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结论,数学中不仅没有伪科学,不允许学生的弄虚作假存在,不屈服于权贵,数学更让人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这样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促使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

总之,德育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笔者只是针对社会现象,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2.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二

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此笔者尝试以对“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一句的分析来阐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再看词类活用这一问题的教学。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对“买五人之脰函之”与“函封之”两句话中的共有的“函”字的用法无法准确区分, 对“名词做状语”和“名词一般动化”两类语法现象无法细分区别。我们在此可以套用前面提到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讨论。

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因, 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中学生渴望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在交流探究、互动合作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奥妙, 并且在课堂上感觉到来自教师的鼓励和认可, 这也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因此, 情感教育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就显得尤其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 笔者认为新课标下中学数

用现代汉语语法来引导古汉语教学, 隐含有重视语法知识教学, 提高语法知识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地位之意。在淡化语法概念潮流盛行的今天, 这种提法也许有些不太合时宜。作为一个工作在教育前沿阵地的中学语文工作者, 我认为语法知识在语文教学中非但没有必要被刻意、过度地淡化, 反而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让一个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贫乏的学生去有效解决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不现实, 因为只有让学生准确、清楚地掌握好词、短语、单句及复句等诸多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他对文言知识的学习才会更轻松、更有效率, 他的表达才会更清晰、更规范、更准确, 而这恰恰正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 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建宽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想让中学生喜欢数学, 学好数学,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数学的重要性, 因为学生最反感的就是空洞的说教。因此,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情感状态。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旋转》时, 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屏幕上用动画效果演示运动员滑雪、铁轨上行驶的列车、小朋友做珠心算时算盘珠子的上下平移、钟表指针的转动、黄河水车的运动、风车的转动、电风扇叶片的转动、公园里的摩天轮、旋转木马运动的图片等。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学生兴高采烈地看着大屏幕并相互交流, 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二、以鼓励为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应当承认,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 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 往往使初学者望而却步, 但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却能从中提炼出生动的教学素材。数学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方法、悠久的历史而魅力独具, 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 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我首先让同学们从一副三角板和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开始探究, 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发现具有共同的结论, 接着让学生思考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这种关系吗?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 他们就会发现三个角之和都等于或接近180°, 从而获得定理的结论。并让学生动手尝试, 得出多种证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从而引发学生大胆质疑, 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激起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愿望与热情。

三、建立良好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 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情感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也是使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兴趣的前提。只有将情感倾注于数学教学之中,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 我经常深入学生当中, 多找学生交流谈心, 特别是多了解“学困生”的思想动态, 分阶段征求同学们对数学课的一些意见、看法。课余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从而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如教学《垂径定理》一课时, 我采用“试验观察法”, 要求课前学生用纸片剪一个小圆, 课堂上通过“动手画”“动手叠”“用眼看”“动脑想”, 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教师妙趣横生地教, 学生生动活泼地学, 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效果很好。

四、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文化融入教学之中

“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力量, 同时人类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着数学的进步”,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文化知识, 有目的地展现数学美, 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数学美, 发掘数学的艺术魅力, 体会数学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把数学文化融入中学数学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的眼界, 会使课堂更生动、更有趣,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人的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比如, 开始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向学生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对解析几何所做的贡献;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介绍杨辉的事迹和成就……又如教学《勾股定理》时, 引导学生欣赏历史上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如欧几里得证明方法、赵爽的弦图证法、伽菲尔德证明方法等, 向学生展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无穷魅力,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的精妙, 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 感叹数学的美!

总之, 在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既要遵循数学学习的规律,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才能教学民主, 情感共振, 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 学生也才能真正地“快乐学数学, 享受数学”, 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兼, 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教学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育;教育教学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的单纯追求训练,而忽视了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思考。 因此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误尽苍生的不是语文,而是教师。语文课人文精神消遁的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教师人文情怀的干瘪,知识底蕴的虚空,个性语言的萎缩,造成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相当多的教师不读书,不研究社会,教学理念模糊,以致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

传统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经典性,筛选的都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甄选过的经典大家的经典著作,极深的历史和社会内涵,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魅力固然能够给学生深刻的影响,但是脱离社会实际、时代感不强,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基本很少共通性,因此,学生们在理解和感受上存在极大的心理差距。为了修正这种不恰当的选文观,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职业化的文章。比如《致加西亚的信》,曾是风靡海内外的著名职场指导书籍;《你在为谁工作》等各种职场启示录融故事性启发性于一炉;这些书籍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职业教育模块中的首选文章。再比如各种名人、名企成长壮大的励志成才书籍,我们都可以选取经典篇章进入新的语文教材。

正是这些鲜活的、时代感强、贴近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教学材料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新的面貌。才能在学习中促进学生们职业素质的提升。

一、新课标实行后语文教育教学转变的必然性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 ,带来了新的活力。因为新课标在指导思想上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从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1.立足文本,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的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具备类似的敏锐感觉。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中的饱含情感的语言,迅速地感受到语言的意义所在。学生只有形成了这种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才可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就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挖掘文本,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指不但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呼唤人文精神去充实和武装学生。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其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所以,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就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注重的主要是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这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畸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指导学生在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

3.利用文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老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平时积累和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这都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

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我们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教材,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掌握不到更好的语文能力。因此,如果学生还像过去一样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题海战术”,沉醉于“书本知识”,那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中,无疑是一个落伍者和失败者。因为语文新课改或者说所有学科的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在转变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三、结语

4.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篇四

古浪一中

郭 海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新课改理念的逐步落实,高中物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必然要引发教师对教学观念的变革和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学理念

只有先进的理念,才能催生出先进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六大基本理念应该贯彻到我们全部的教学实践之中。“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 的理念应落到实处。物理教学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简单叠加,应该是师生互教互学、良性互动、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乐于探究、便与合作的融洽气氛,启发学生质疑,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物理课,应该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突出体现。在课堂上,应以教师能否自始至终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实施教学,能否努力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能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能否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否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学生有没有情感的体验,是否能合作交流、探讨问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机会、效果等等作为新课标下评价一节优质课的标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

二、新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应该具有的特征有:

1.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重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4.创设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有效互动的情景; 5.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6.使学生获得物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7.关注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新课标提出的三位教学目标,要求重视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有其特有的思想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无穷微元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等。因此要重视对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在启发和引导中、在探究和发现中进一步领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体会和掌握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三、新课程标准需要新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以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是:主动、合作、探究。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探究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格。

四、新课程标准需要灵活处理教材

新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教材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尊重教材,但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重新处理教材。没有一个完全适合学生的教材,教师在设计具体的课程时,实际上就是在从事着一项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三维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如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等。二是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开发、制作简单的教学工具,尤其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具和适宜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感受的教具。要最大限度的做到课程资源共享,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及时挖掘,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

新课程计划的课程设置、新教材的编写,包含着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学科知识形成与发展的思想体系和实施过程的教学思想,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原有观念中的重点知识和知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这些都需要教师逐步体会和理解,才能将其思想融合到教材的使用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

五、新课程标准需要加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对学习物理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的教材在编写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实验: 为了加强演示实验,课本中编入的演示实验比以前的教材有所增加,对演示实验的写法更加醒目,在教材中用“实验与探究”标出,希望在教学中按照要求进行演示;“迷你实验室”侧重于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多动手,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做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现象,提高实验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课本中设了“实践与拓展”“迷你实验室”等栏目,介绍一些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既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又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帮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实验。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自己设计一些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五

——以《摩擦力》教学为例

肃南一中

邮编734400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 教学设计 摩擦力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大部分的模块可以以探究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科学规律为主,并强调,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正 文: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里,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内容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中,列出了“科学探究要素”和“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突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大部分的模块可以以探究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科学规律为主,并强调,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是物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教学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是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其二,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课堂控制问题。

要完成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没有对“科学探究”的概念和含义作出明确的说明,只是列出了科学探究的要素、能力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看到了多种对“科学探究”不同的解读,物理教师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确实有一些困惑。

“科学课程”中,推行“依据证据的解释”,在初中关于摩擦现象的学习就是这样的。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解释要求运用定律、定理、理论、模型等更多的科学知识、逻辑证据、深入的分析,并更加清楚的展示逻辑、证据及物理规律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例如:用摩擦定律解释和计算有关问题,用摩擦机理解释滑动摩擦的规律。这就是说,在物理课程中,对科学解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物理现象及过程、定律的解释和对物理规律的模型解释。

因此,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包含两个不同的探究方向,一是指向事实,即由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事实,为解释(或者规律)提供事实证据;另一个是指向理论或者概念框架体系。一方面,物理规律具有普遍性,他覆盖了一些相关事实,并可以对这些事实作出解释;另一方面,物理规律具有真理性,这些事实是对物理规律的证实或检验。进一步,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物理定理是由理论演绎推理的结果,需要由事实证据来检验,实验定律来自事实的概括和归纳,它既要由事实来对其检验,也要由理论模型对其解释,这样物理规律就具有了必然性和真理性。只有这样,物理科学探究才能展示逻辑、证据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观点,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并不能简单的看做是“把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的问题,也不能以实验结果作为探究的最后一步。而是应该把实验结果和数据看做证据,并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推理和交流,从而获得物理规律,进而对问题进行解释。

滑动摩擦力实验探究具体应当怎么设计呢? 第一应该明确学习任务和实验探究的目标。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滑动摩擦力并且也做过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高中教学实验探究任务是找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学习动摩擦因数以及物理意义。1.明确学习任务和实验探究的目标 滑动摩擦力实验探究目标:

找到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之间的定量关系,学习动摩擦因数的物理意义。

第二,我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有能力完成用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固定测力计的情况下,用拉木板代替拉木块,解决了实验中只有匀速运动前提下才能用测出的拉力代替测量滑动摩擦力的问题。

一般课上实验方案都是教师为学生的设计好的,如果有几种不同方案的话可以给学生机会选择。如果课上让学生改进实验仪器这基本上是不可行的,如果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以给学生动手改进的机会。

因此课前,老师要在了解学生实验能力水平的前提下,设计完善的实验方案。

2.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验技能水平并完善实验方案

第三,在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规律之前,首先学生要明确一些问题,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不能给学生一些实验仪器和任务去探究吧,也不能说教师就不敢指导了,怕教师指导了学生,就不是学生探究了。实验前要学生明确的问题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实验技能方面的,如:怎么测量这些物理量,测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设计表格等等。另一类应该是实验探究思想方法类的问题,如: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实验中怎样控制变量的问题。

3.学生实验之前需解决的问题分为两类:

⑴.实验技能方面的问题

怎么测量这些物理量,测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设计表格等等。

⑵.运用实验探究实验思想方法类问题

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实验中怎样控制变量。

另外,在收集实验数据之后,怎样分析实验数据、在分析论证实验结论前要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数据之后,做出一定的猜想,在分析论证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方法,最终怎样得出实验结果并描述和解释实验结论。

4.学生实验之后需解决的问题

⑴.怎样分析实验数据

⑵.在分析论证实验结论前要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一定的猜想 ⑶.在分析论证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方法

⑷.最终怎样得出实验结果并描述和解释实验结论

经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老师们对规律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实践中有了自己的体会,也有困惑。

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滑动摩擦力实验是学生初中做过的,就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学生通过实验测出数据不是很困难,困难的是在实验前制定实验探究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取得证据以后如何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教师怎样给予学生指导,又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尺度不知道该怎样把握。这一部分处理不好,课上的确占用了不少的时间,学生实验探究的结果也会打折扣。设计教学方案、确定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教师都应该对学生做出一定的指导。但,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以通过导学案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记录数据的表格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减少很多的赘述,集中时间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探究方法的思考上。

这两类问题的确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比较难处理的地方,因为头绪多,处理不好,主要内容不突出,或者学生实验目的性不强,实验探究部分不知道该怎么做。第二部分:摩擦力机理的探究及静摩擦力教学情景的创设 上面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规律之后,我们是这样设计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通过摩擦力产生的机理部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这个环节这样设计的理由有三个:一是学生在初中没有学过静摩擦力,而摩擦力产生的原因与滑动摩擦力基本上是一样的。在学会滑动摩擦力产生机理以后,让学生用刚学到的摩擦力的机理自己去分析物体没有被拉动时产生静摩擦力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探究分析出静摩擦产生的原因、方向及大小。这样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及分析能力。

另一个考虑是:学生在定量了解了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及接触面的关系以后,再进一步探究静摩擦力的定量关系时,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静摩擦力大小是通过二力平衡分析出来的,而且也没有静摩擦力的测量实验。象这样,学生在分组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并了解其机理的基础上,再学习静摩擦力,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更容易些。

摩擦力机理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高中学生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理解他,只是初步探究,认可这个事实即可。让学生介绍摩擦力机理的有关课外知识,老师点到为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较好的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静摩擦力部分的教学设计有如下五部分。

静摩擦力探究的教学设计

1.静摩擦力的存在、大小、方向的理论分析 2.测静摩擦力实验方案的理论推导 3.拉力与静摩擦力等大反向的实验验证 4.静摩擦力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实验中最大静摩擦力问题情景的创设 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探究过程的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探究过程的教学环节是怎样设计的?

有了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学生用推理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出静摩擦力的存在、大小及方向是很容易的。

第二个环节,静摩擦力的实验测量。一般课堂教学中理论分析二力平衡得出静摩擦力的大小以后,一般没有实验测量。我们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使用刚才用过的测力计和木块动手测测试试,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发现并生成了一系列有关静摩擦的探究问题,如:静摩擦力是变化的、静摩擦力存在着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在静摩擦力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系列问题。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这些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个用传感器测量静摩擦力的实验,该实验可以测出静摩擦力,同时对比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等大反向。这个演示实验能起到试验论证的作用,也使得有关静摩擦力的探究教学更加完整。

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方式探究静摩擦力。演示实验利用传感器显示水平拉力和水平切向力的大小,得到水平拉力和静摩擦力的定量关系。再结合二力平衡,进一步得到静摩擦力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了。这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

上面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两部分内容是分别探究和学习的,当然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实例多是由静止到运动,或者由运动到静止的,那么应该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把两个摩擦放到一起,于是,就有了第四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全过程探究的教学设计

物体从静止到运动全过程实时记录摩擦力图线意义的探究

这时用传感器实验得出来了一条由静止到运动的摩擦力的图线,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图线的含义。

这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测量结果、解释现象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这条图线可以看出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前面发现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也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如果学生能够分析清楚,由静止到运动的摩擦力的图线,那末她就掌握了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规律,这个教学环节检查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第五部分。用学到的规律解释现象、巩固理解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要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测量一个无法用测力计直接测重力小球的重量,目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个实验的设计正好用上了学生实验中测出来的滑动摩擦系数,不过把已知量和待测的物理量换了一下。

课堂上发现,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一段的教学录像。在这个课的教学设计中既然前面已经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也已经得出了结论,后面再做传感器的精确实验,这组传感器的实验是不是一定有这个必要?

本节课从探究滑动摩擦力分组实验、静摩擦力的分组实验、静摩擦力的传感器精确实验、又到最后物体由静止到运动全过程中实时摩擦力曲线的实验,还有学生测小球重量实验,一节课能完成这么多的实验吗?

总结摩擦力各个阶段实验的作用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设计的教学实验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滑动摩擦力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与接触面材料的关系。2.传感器静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测量------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证据。3.静摩擦力学生测量实验-----收集证据,4.全过程实时记录摩擦力图线意义的实验-----检测学生学习成果,实验得到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测量小球重力的学生实验------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我们分析的课例,是试图把摩擦力这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得出都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探究,并不是要求老师每一个实验都必须做。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生实验水平和实验器材的情况,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探究实验方案。

有的学校只能采用弹簧测力计等实验仪器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有的学校已经建立了数字化实验室,有条件让全体学生利用传感器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比如:这节课可以让学生先把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摩擦力的图线先做出来,用探究的方式一段段的通过探究,也就是用问题驱动方式设计这节课,这时,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关系、在做出图线以后学生就生成了问题并提出了猜想、实验测量的方法、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两部分的研究顺序要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探究的设计就全变了。

总之,仪器不同,精确度不同,但是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到结论的思想是一致的。学生实验能力不同、学校条件不同、采用的实验设备不同,教学设计方案应该都是不同的,我们只是提出了一种教学设计方案。

其实,各种版本教材的安排顺序是不一样的,这两部分内容先讲哪一部分老师各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各种版本的教材,安排顺序变化了,实验探究的教学设计也要相应的变化。总之,我们提倡不是教教材,而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好教材。这节课设计的所有实验不外乎有两个目的:一是介绍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出是怎样通过实验完成的,了解规律教学是怎样通过实验探究实现的。二是介绍不同精度的实验在整个探究实验教学设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物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概括为:1.创设情境

2.形成问题

3.提供证据

4.促进理解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3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

]姓名:陈

地址: 张掖市肃南一中

邮编:734400

电话:***

6.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篇六

天等县福新中学张克仁

反思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智活动。顾名思义,也就是人有意识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一种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它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批判,并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这种有意识的反省和思考行为是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情景重新进行感知,对自身内部认知过程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我们反思并不全是反思错的,还有成功的经验。只有认真及时地反思过去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有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思考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探索教改之路,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必要性

1.教学理念的反思

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受其教学理念支配的。因此,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就没有科学的教学行为。而教学理念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过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到现在可能已经落后了。而一旦教学理念落后,再新的教材和课程都只能是空谈,充其量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吐故纳新,认真反思自己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反思,如新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要真正将这一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必须具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和以能力为

中心的质量观。

2.教学方法的反思

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应有相应的教学方法来体现和落实。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得到丰富,才能促进教学理念的发展。例如现在教师普遍采用的“探究性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对原有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是我们英语教师认真反思的又一重要内容。

3.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的反思,具体指及时、自主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将这些灵感和火花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日后反思总结,是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4.教学效果的反思

批改作业和检测考试大致能了解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这时候教师应记下自己教学中的切身体会,即时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找规律性经验、教 1

训。分析这一阶段学生对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好,哪些差。对同样的知识哪些学生不明白,哪些学生会,为什么。加以全面的分析,认真反思自己教学时的实际效果,能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

二、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工具

目前国内用于课堂教学反思工具并不多见,而在国外教学领域,有许多反思工具可供我们教师选择,如Gennesee 和Upshur设计的对课堂教学反思的工具,涵盖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细节,如教材、活动、兴趣、评价、语言技能训练及文化意识渗透等。然而,他们设计的反思工具只是对各个具体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的反思,缺少对整体教学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衔接,以及对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处理的反思。在借鉴国外一些反思工具的基础上,我们可用课堂教学反思工具。我们英语教师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解决的途径,并记下教学日记,以备日后查阅和总结。

三、教学反思的实施过程

1.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反思是指运用过去的教学经验,使即将要进行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模式新颖。教学目标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课堂目标多元化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理?除了体现学科特色外,是否考虑了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需求?是否考虑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结合?是否兼顾了学生的意志和情感?在目标的难易度方面是否体现了适度性原则?

教学内容不完全是指教材内容。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艺术处理,照本宣科,这样使45 分钟的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前反思使教学内容优化十分必要:如考虑的内容是否符合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选材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内容是否鲜活,具有可读性?另外在教学内容中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善于寻找知识新的增长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教学模式的新颖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因此在上课前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好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模式,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指的是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包括对教师教的行为反思,对学生学的行为反思和师生互动行为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反思。上课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可以进行这样的反思:教学重点是否突出?设问是否合理?是否给学生留了思考的时间?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课堂用语是否得当?板书布局是否合理,出示是否适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必要的调整。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的行为反思。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听讲、参与、思维、情绪等行为,可以进行这样的反思:学生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

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看他们是否有持续的兴趣?能否自我控制和调节学习情绪?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行为的反思。课堂互动是为了保证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当前的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加强师生互动。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才能真正做到主动参与,个性参与和全程参与,而不是一味的“师教生受”。同时,教师通过互动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实现互动的条件:如分层次教学,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等。

3.教学后的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教师或多或少会感到还不够理想。此时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重新审视,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撰写反思札记,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片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地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介等详细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同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内容,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做出深刻的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日记”。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对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来说,为了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对课程和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研究,运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进行反思,已经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了,而且这也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

7.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七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贯彻好三维目标的教学, 从而达到完善教学目标的教学任务?本人结合十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总结了以下几点贯彻三维目标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学习课程标准, 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 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进行转变, 成为知识引入者、活动组织者和智慧启迪者,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打造出全新的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充分活动探索交流, 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因此, 深刻学习新课标理念, 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重视教学环节, 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 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的基础,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一些教学手段.

(一) 课前重准备

一节好课与坏课的区别主要就在于教师授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备课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之前最重要的工作, 通常备课指的就是“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等一些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

1.备课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的要求, 着眼于课标的关键点, 从而确定出本节课堂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

2.备教材:

教师应着眼于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激发点, 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从而为教学的主动性打开胜利之门.

3.备学生: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需要、学习态度、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而为课堂气氛的营造做好第一手工作.

4.备教法:

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课堂的成功、目标的完成和效果的明显都是由教学的方法来确定的, 选择合理有效的教法就能更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5.备教具:

教具的使用能很好地引入教学内容, 能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合理选取教学用具是能有效教学的一项基本课前准备工作, 为完成好教学目标做好准备.

(二) 课堂重气氛

一堂沉闷与活跃的课所达到的效果、实现的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 将自身打造成一位演讲家、导演、引导者及合作者等集于一身的知识启迪者, 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活跃的和热烈的课堂氛围, 进而为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工作作出最大的贡献.

1.情境创造:

情境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引生入胜, 有条理地衔接情境能使课堂顺畅有序, 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进而为实现教学目标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

在问题情境引入的基础上, 呈现本节课堂需要学生达到的三维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以及目标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体会教学的意义, 进而为实现三维目标作好准备.

3.探索活动:

让学生从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会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 从而达到知识内化和外化的双重目的, 进而获得知识与技能, 体验过程得出方法, 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

4.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基于探索活动上的, 目的是营造课堂氛围、消除个体差异和形成讨论探索的习惯.教师应着眼于语言的衔接和引导, 使合作交流顺畅进行, 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体验教学:

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心智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可以有效地采取互动, 让学生体验教学和感受教学, 进而完善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 使学生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知识的应用:

学习的目的根本就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学习也不例外, 在教学中教师应寻找一些与本节课堂密切联系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 进而为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的获得做好教学准备, 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课后重评价

教学的好坏、课堂效果的好坏与评价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且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对象的选择对于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应注重以下几点加以评价:

1.注重导向:

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引导、多引导,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

2.注重激励:

有效的激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热爱学习, 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为三维目标的实现作好思想准备.

3.注重整合:

整合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为完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有效的整合为实现三维目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评价依据.

总之, 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高中数学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 深入学习好新课标理念, 认真贯彻三维目标的教学, 一定能培养出新世纪新时代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发展型的综合性人才.

8.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八

一、关于科学探究的认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纵观各种资料,科学探究的界定也五花大门。本文所指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或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反思,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旨在将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探究实验是从个别到一般,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由于学生还不知道实验的结论,要求他们自己去“发现”,因此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手脑并用,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由以前的知识引出新的问题,可以是以前相关知识的延伸,或也可以是看似与以前所学知识不符的现象或者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善于设疑,可以采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泛问与特问相结合,设问与追问相结合,导问与反问相结合。有时开门见山;有时迂回曲折,由此及彼;有时似是而非,“引诱”上当;有时出其不意;有时打破沙锅问到底。总之,在学生不能发现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性,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提出猜想与假设。学生针对问题的解决进行猜想和假设。这样的猜想与假设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不能漫无目的,不切实际。

3.设计实验或收集证据。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学生要制定实验方案,自主思考,努力求证。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解决途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实验设备、教材提示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鼓励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和探究实验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学生制定完方案后,提醒学生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常见方法)。帮组学生选择和完善实验的装置与器材。本人认为,分组实验可以有更好的效果,便于发现和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而且学生能在实验后能更好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合作也有很好的效果。

4.分析与论证。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分析数据与论证结果,这是从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步骤。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学习处理数据的某些方法,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作风。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对待“不满意” 的结果。应当使学生认识到,改一改数据,凑成“好的结果”是十分错误的;简单的归结于仪器粗糙也是无益的。

5.评估与反思。学生尝试分析猜想与假设跟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改进探究方案,或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并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6.表达与交流。最后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

当然,有些探究过程只包括其中的几个步骤,而且不一定按照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教师也要灵活多变,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探究过程。

三、关于科学探究式学习与传统接受式学习的区别的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不少地方物理实验成了薄弱的环节,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口授、耳听、笔演”,解题成了学生学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是在手脑并用的科学过程中形成的,而是看实验或者读实验,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僵死的东西,学生动手能力极差。“高分低能”的形成与传统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与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动脑思考”,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家庭实验。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用生活用具、玩具做各种小试验、小制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使他们感到科学就在身边,物理并不深奥。

再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大量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学生缺乏主体精神,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尽量让学生感到兴趣,感到新奇,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这恰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科学探究是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思维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看实验变成真正的做实验。发挥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上一篇:两学一做七一党课讲稿下一篇:家长对高一学生假期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