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共12篇)(共12篇)
1.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一
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王丽娟
在学校教育中,每门学科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是在特定的数学情景中获得的一些初步的经验,而体验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体验、合作交流。
一、在学习中体验中乐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认识角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借助了具体的事物或图形来帮助学生认识角。在上课时利用学生喜欢的魔术表演“变角”,从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然后再安排“小小魔术师”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不同的方法用圆形的纸片折角,并找出角,充分感知角的特点。学生通过的“折角活动”,沉浸在操作的喜悦中,专注而又高兴,体验到了“做”的乐趣,培养了操作技能,有效地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现实生活,在体验中理解概念。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素材应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积淀,直接影响其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许多物体,这是他们理解几何图形、建立几何概念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教师应善于借助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几何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积极思考,初步认知立体图形的相关特点。新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魔方、茶叶罐、乒乓球等)。通过课前的收集活动,使学生知道这些图形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上课时,我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把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等多种实践活动,真实感知各种物体的特点。这样既不用老师太多的讲解,学生也能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概念,同时又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
三、解决实际问题,在体验中发展能力。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也能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知识点时,我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的升空为主线,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当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时,我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数学信息:
神舟飞船的高大约是9米 教室的高大约室3米
飞船舱内面积约是6平方米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4平方米
先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在学生汇报时,重点讲解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做出反馈:
(1)9÷3=3,神舟飞船真高啊!有三层教室楼那么高呢!
(2)54÷6=9,神舟飞船的船舱好小呢!我们的教室面积就相当于9个神舟飞船舱内的面积!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操作,在体验中建构知识。
数学活动中的动手操作,既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体验,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进而抓住知识的关键,更能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体验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质量。
所以开展体验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知识的本来面目,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能让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使他们积累时间活动的经验,掌握有效学习的途径,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体验学习”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主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在体验中发展。
2.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二
一、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儿童认识事物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仍占有很大成分。如果儿童没有丰富的直接经验, 感情认识, 就很难理解书本上所没有见过的有关事物的基本知识。因此, 只有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触各种事物现象, 体验生活、扩大感性认识, 才能有助于抽象概念同他头脑里的鲜明表象结合起来, 在理解事实和现象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用线段表示出1/2、2/4、3/6。有的学生是这样画的, 先并列画出三条同样长的线段, 把第一条线段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 就是1/2;把第二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 取其中的2份就是2/4, 这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虽然都扩大了2倍, 但线段长度都没有变。再把第三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 取其中的3份, 就是3/6, 这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扩大了3倍, 但线段的长度还是没变。线段图清楚地表明了3个分数所表示的长度一样, 因而1/2、2/4、3/6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同。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看, 同学们很快想到,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从数到形, 又从形到数, 学生边想边画, 边画边想, 充分地感知了所学知识。整个学习过程自始至终都与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自体验相结合。学生通过这些操作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鲜明的线段图来认识,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 而且使学生正确掌握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独立探索中体验数学
因此, 要努力挖掘、拓展教材内容的探索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再创造”活动中深刻体验数学。
如: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 可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说出自己对这类图形特点的看法, 学生有的会从边的特点说, 有的会从角的特点说, 还有的会从这类图形与其他图形 (长方形等) 的区别来说。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尊重, 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 在讨论中充分享有发言权, 可以自己发表意见, 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同学们, 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讨论, 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所学内容, 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同时, 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调控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特殊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践, 再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把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 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创设一种数学情景, 组织学生有兴趣地思考与学习,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 感悟数学的普遍性, 初步建立良好的数学意识。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时, 不采用教材里的例题, 而是播放了一段某学校门口公路上车水马龙的“生活实际”, 放手让学生记录3分钟内各种车经过的辆数。起初, 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车辆, 学生很少统计正确, 这时, 老师开展讨论, 总结出统计方法不对、车速太快等原因, 再在第一次的基础上采用“正”字法开展合作统计。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因为有真实的数学内容, 所以学生兴趣盎然, 并且很好地落实了知识。这样的学习, 使学生接触的是一种活生生的数学。
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
数学猜想, 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 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基础上, 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 是一种合理推理 (非逻辑的, 也叫似真推理) 。我们要重视猜想这种非逻辑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以猜想带动学生思维。形成问题———思考———猜想———验证的基本思维模式, 在验证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奥妙。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先在方格纸中给出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各一个, 让学生根据方格纸数出他们的底、高及面积各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些数据, 让学生大胆猜测, 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能是什么?学生从底、高与面积的对比中, 发现底与高乘积的一半与面积相等。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能是底与高的乘积再除以2。有了这样的猜测, 再引导学生用剪拼的方法, 对这一可能性进行验证, 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学生都非常惊喜于自己发现的正确与成功。长期训练,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数学才能就积淀其中了。
3.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篇三
【关键词】情境教学;扩充感知领域;舞台表演;个性化见解
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我感受到教材中的有些课文被学生遗忘了。教材是编者用尽心思为高中生精心挑选的精华的知识,是应该最能被学生灵活运用,不断发掘的知识库,而我们的学生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把它给遗忘了。
与此同时,有些课文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学生长时间的记住,并能在平时的学习,尤其是写作中灵活运用。通过对比,我发现,学生对课文能否长时间留有深刻的印象,并不是老师讲解的多深刻,而是教师在课上能否创设启发学生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去学习,去感受,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领悟。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以课文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扩充学生的感知领域
教材中的课文虽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但也具有局部性,不完整性。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掌握的知识应该远远要多于教材本身,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更好的在课上引领学生去品读教材,从感性的认知达到理性的顿悟。而现今我们又处在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被高科技充斥着,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创设情境,给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
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5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是梁思成先生撰写的。梁思成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研究的创始人,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虽然这篇文章写得详细,没有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但是这篇课文对于没有任何建筑观念的高中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学生在生活的领域中又没有接触到这种独特的中国建筑,那么在课上单纯地来分析这篇文章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中国建筑是伟大而精深的,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令世界瞩目,这篇文章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CCTV10科教频道曾做过一个《梁思成 林徽因》的八集记录片,由于课上时间的关系,本人把这些纪录片进行了删减,整合做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在这个视频中有富有感情的的独白,诗句,有委婉的音乐,形象有力的图像画面。在这个视频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在二十世纪30、40年代,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学者是怎样艰难的、执着的进行这这一领域的探究,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包含了先生怎样的品质。尤其是在看到梁思成在李庄一桌、一椅,一煤油灯,一笔,深深的触动学生那颗敏感的心灵。梁思成,梁启超之子,高贵的出身,优越的家境,留学的背景,李庄的坚守,真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然而五星红旗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上空飘扬155年的英国米字旗降落,零点整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之间却有五秒种中的真空时间,这一眨眼的时间里却大有文章。BTV的《1997年香港回归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背后的较量》却从更加新颖的视角来解读这历史性的一幕。可以让学生看到我们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准点升起是如此的不易。这五秒钟有着大国之家实力的较量,有着查理斯王子讲话的超时,有着英国国歌演奏的加速,有着国家尊严的体现。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而利用多媒体扩充学生学习的知识面,给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理性认知。
二、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创设情境,让学生尽情的表演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的人,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第一单元《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戏曲,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是比较难接受的,如果只是空泛的讲解文章,必定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学生表演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然后进行编排、表演。学生要想表演好这部戏曲,就一定认真的品读作品,认真地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认真地去体会人物的情感,甚至包括认真地制作各种道具,精心地布置舞台。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淋漓尽致的表演,尽情地享受这个过程。经过了学生的表演,有了学生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点评和引导的作用。我相信这样的表演会给我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高三那么繁忙的学习中,我的学生还要利用自己极少的课余时间去排练这个舞台剧,来为新年晚会的表演做充分的准备。
当然,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仅只使用于戏曲的课文。有些其它体裁的作品也可以采用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并且能让学生领悟的更深刻。小說《装在套子里的人》可谓是集幽默、诙谐、深刻于一体,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别里科夫这种典型环境下刻画出来的典型人物还可以存在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鼓励学生将作品改编成剧本,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想象,发掘社会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进行剧本创作,来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对这部小说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性认识。
三、班级演讲,创设情境,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写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感悟的阶段,还应将感性化为理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发散,由一点像四周不断地延伸,从而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节选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篇幅较长,而课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就不能要求对文本的解读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引导学生抓住最主要的部分。而这篇文章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为我们展示了桑迪亚哥这一“硬汉”的人物形象。以这一“硬汉”形象为中心,学生可以去联系心中的其他的“硬汉”形象来写一篇文章或一段精美的文字。然后在班内进行精彩的演讲,有时学生是激情澎湃,有时学生是沉郁顿挫,有时学生是悲叹惋惜,有时学生是心系向往。这时学生把古今中外的自己心中的“硬汉”形象饱满的表现出来。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也融入到了“硬汉”这一形象的情境中,在这充满情感的演讲中,学生被一个又一个的“硬汉”感染了,也一次又一次受到了心灵的触动。学生由桑迪亚哥这一“硬汉”的形象化的感知而上升到对“硬汉”这个群体的理性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且在和大家的交流中使自己的理解领域不断的拓宽。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梦想的展望,并且模仿这篇振奋人心文章来写出自己的梦想,并在班内像马丁路德金一样大声的宣言。学生在这展望梦想的情境中,会使自己对梦想的理解更加清晰,更能坚定对自己梦想的追求。
4.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四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作 者: 常 瑞 珍
专 业: 教 育 学
准 考 证 号: 010101308871
成 绩:
联 系 电 话: 0371-63800263
工 作 单 位: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
完 成 时 间: 2006年3月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常瑞珍
论文摘要:
本文分别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体验、学习、兴趣、数学 正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①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观察、操作、学习多数停留在感知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创设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挖掘生活中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活动与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时代数学语言更为突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富于情感,向师性特别强,容易受感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才能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的色彩。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内容采用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更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各表示什么,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数学故事:在数学公园里有9个兄弟1、2、3、4、5、6、7、8、9和小妹妹0,他们和和气气在一块玩,可是自从来了“>”和“<”,兄弟之间发生了比较大小、争高低的事情,特别是1和9争得更起劲„„ 最后小妹妹0来帮忙,把1往9的左边一推,1和9紧紧的挨在一起变成了19,然后问大家:“现在到底谁大?”故事到此结束,却留给学生一个争论的空间,在争论中学生明白19中的1是1个十,9是9个一。简单而又生动的语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新的数学实验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之中,如“快乐的星期天”,“购物—逛商店买文具”“我们来当家”,“做家务摆筷子”等等,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只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将学生引入情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之中,使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在统计教学“最喜欢的水果”时,创设了开“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取水果,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有的同学想拿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却没有了。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同时又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接着提出我们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如果你是小小采购员,你怎么为大家买到各自爱吃的水果?结合本班实际展开调查、统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新颖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数学知识。
1、动手操作活动。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动一动——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满足了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如在学习《分桃子》一课时,为学生创设“把8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很快帮助小猴解决了分桃的问题。学生在分桃子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一个分,分了四次;有的两个两个分,分了两次,每只猴子分4个;还有的是每只猴子分4个,一次分完。通过“小猴分桃”这一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体验到“平均分”的过程,为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通过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分筷子等等多个操作环节,使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分法的多样化。
2、游戏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如能适时地组织他们在学习中游戏、活动,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学习“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概念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唱“拍手歌”的游戏活动,歌曲结束后,教师问到:“你一共拍了几次手?”学生回答6次;教师接着又问:“我们全班有36个小朋友,一共拍了多少下?怎么列式?”顿时使整个课堂热闹起来“6+6+6+6+„„” 学生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式子太长了,写起来很麻烦。”“是啊,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马上回答用乘法。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顿添光彩。
又如在练习20以内加法时,通过“看得数、找朋友”这一游戏,把一些算式和相应的得数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让拿算式卡片的同学找到拿相应得数卡片的同学,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通过游戏,把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渗透学习内容,就会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合作交流活动。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尽情表现,发挥潜能,启发思维,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合作交流,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物体,课堂上学生4人小组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对各种实物形状有了初步感知。课末,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分小组搭出喜欢的东西,然后在全班交流搭的是什么,分别由哪些形状的物体构成。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搭出了火车、大炮、高楼、机器人、坦克等等。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把各形体的模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了比较、归纳,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初步的思维力、创造力。这样的合作、交流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模拟活动。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堂设置成学生的舞台。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开设了“文具店”,让学生在小组内购买文具,他们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样更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数学教学变成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但帮助他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学生动的需求,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通过模拟活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感到很开心,很有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新的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自信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渴望成功的心愿却更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用激励性评价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给予表扬和肯定。要给学生提供“人人成功”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的展现自己,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能让学生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去操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去思考、有交流、讨论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获得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去获得。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引文注释:
①、作者:常汝吉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
参考文献:
作者: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作者:刘兼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14页。作者:《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85页,152页。
作者简介:
5.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五
二、片段实录
教学内容:开局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开局基本原则,并在不同局面中灵活运用;
2、训练学生仔细观察、正确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棋子走到最有利的位置,同时不让对方棋子抢占好位置。教学难点:每一着棋与开局基本原则的联系。大致教学实录:
1、创设情景,在情景中体验 组织学生游戏:抢占阵地(如图)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投入游戏中,我则及时提问:每小组都有许多小朋友,能不能共同讨论相出好办法,使自己小组尽快占领更多的阵地?)学生通过游戏总结经验:
小朋友之间要合作,跑的速度要快……
2、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
师:请小朋友当一会大将军,指挥你的士兵出战,看谁打败对方占领阵地,好吗? 生分组尝试。
师:谁想出好办法了?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图1):
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图1)
3、引导运用,在运用中体验
师:小朋友,你遇到过这些局面吗?你在下棋时是怎样走棋的? 例如(如图2):
1、e4 d5
2、ed 后xd5
3、马c3 e5+
4、象e2 马f6 5、f4 后 xf4 6、d4 后h4+
7、g3 黑方认输
(结合实际结合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问题
解决,加深对开局基本原则的理解与实战中的(图2)运用。)
三、小结和反思
知道梨子的滋味,你亲自得尝一尝;要学会游泳,你就得亲自下水搏一搏,学习知识也一样,不去探索、不去尝试怎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呢?所以在国际象棋教学中我就尝试着指导和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和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次训练得出:课中运用体验性的教学,不仅深化提高已学的新知识,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动脑、动手,使他们兴趣盎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不断成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习材料形象化、生活化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是学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也就是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去探索思考,因此,自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巧妙的把国际象棋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去,提出问题引起矛盾突出,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开局基本原则”中,我并没有直接给出问题,而是组织学生游戏,:“抢占阵地,”学生在第一次游戏中提出疑问:我们小组为什么抢不到阵地,而其他小组抢到了呢?这时教师及时点拨:每小组有五六个学生,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呢?学生通过再次游戏得出结论:小朋友之间要配合,跑的速度要快。通过游戏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体验到“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的含义和目的,从而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动机,使学生体验到学我们现在学的开局基本原则并不难,只要我们去寻找,它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指导实践操作,使教学过程活动化、动态化
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操作的,都要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并正确引导他们应用实践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课中设计的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经过两次游戏就发现要战胜对手不能单独行动,需要互相合作。于是,“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已经唤之欲出了。借助游戏使学生正真了解了抽象的战术,这种指导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使教学过程动态化、活动化,正是适应这样一个过程的教学策略。
(三)、组织合作交流,使研讨过程民主化、情感化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的目的,除了使学进一步将探究化条理化、知识化,还可以使大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寻找自我,体验成功。如学生在“尝试”中,有认同的地方,也有争执的地方:“我用象保护自己的小兵,”“不对,可以用马保护小兵,”我没有直接去确认或否定,而是通过研讨交流,抽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补充、修正、质疑,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找出了较好的答案:保护中心兵有五种办法。在这种交流中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自己在同学中的力量,更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受挫折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使这样的学生过程民主化、情感化是非常必要的。
(四)、引导实践应用,使解决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挑战性
利用新学的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践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学生学习了“开局基本原则”后,可以联系实际,例举一些棋手走的局面,或学生实战中出现的局面,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如果你与小朋友下棋,你会这么走呢?学生自然而然的把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大胆作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想出意料之外的着法。像这样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国际象棋的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学习数学 篇六
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学习数学
按照思维活动中思维的层次和水平,可将思维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三个发展层次:直观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的依赖于动作的`思维.在这种思维活动中,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终止,思维也即停止.从动作到动作是这种思维的特点.
作 者:罗碧玲 作者单位:新建县教研室刊 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年,卷(期):2004“”(18)分类号:关键词:
7.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小学数学 篇七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突破,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形成分数这个概念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个分数概念对以后的知识运用和掌握又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和已知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感知、可以接受、可以理解的东西。这不但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让他们明白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这里只有一块月饼了,你和你同桌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一人一半,不多不少。
师:是的,一人一半,不多不少,就是平均分开,才算公平。可是,不是1个月饼,不是2个月饼,平均分的一半月饼怎样用数字表示呢?
(老师黑板演示,并且用语言进行描述,一个月饼2个人平均分,每人所得的月饼那就是。)
师:同学们,如果月饼多分给同桌一点点,就一点点,还能不能用平均表示呢?
生:不能。
新课程改革,数学学科最大的进步就是教学生活化,老师要努力从生活中寻找突破口,始终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生活的情境之中,达成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凭借老师灌输和学生记忆,必须通过学生们开动脑筋,动手来进行实践,实践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情境能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上已有数学结论的局面,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调动了学生创造的热情。这种情境式也正好契合了“孩子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教育原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动手参与的课堂空间,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学平移、旋转的知识,在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动手在硬纸片上画出若干个方格,再准备适当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做一个圆形表的模型,通过动手操作,然后让学生观察表针的旋转特点。教师引导:把甲乙两个正方形,相距2格分别放在固定的格子里,让后把甲向左移动5格,乙向右移动5个格。同学互相交流。同时,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图形的移动,教师指导,先确定图形几个关键的点,再画出对应的点,再连接平移后的点。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们动手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
课本上获得的认识总归是表面化、不深刻的,小学生要想理解抽象知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生活实践中的体验。老师就应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把学生们带入实践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已被广泛地认可和使用,它有着传统“凭借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模式不可具有的优势。尤其是一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面对思维处于形象阶段的小学生,老师根据他们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们的有意注意,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为了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除了同学们动手实践操作外,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地演示,把学生们引入空间移动的情境之中。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的ppt演示同时进行,通过操作鼠标,让各种图形在格子中上下、左右平移,演示旋转现象,从而在动态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的知识要点。同时老师搜集大量视频和图片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进一步巩固平移、旋转方面的知识。
多媒体图、文、影像,解决了数学概念枯燥乏味的难题,创设合适的情境,把抽象变成直观,把静态变成动态,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是在多媒体应用中,教师切记流于形式,满课堂的花架子,知识要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恰当应用。
8.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八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学生的天性就是好“玩”,作为教师有责任让数学一改过去那古板的面孔,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好好地、有目的地“玩”!
“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地去“做”。它和被动地“记”数学相比,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而“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要主要是表现在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榆快的体验,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愿意学、越爱学。
但必须指出的是 “玩”必须是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之下的“玩”。在这种情景之下的“玩”,才能使学习数学的课堂,变成数学研究和人与人合作交流的场所,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流连忘返,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如在讲授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设计了“火柴棒搭正方形”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搭建过程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观察、探究正方形个数的增加与火柴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内在规律?随着活动逐步深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极致,此时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达所发现的规律也就轻而易举了。
又如在教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节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我把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中的“二十四点游戏”引入课堂。我自制几张纸牌,每张纸牌的四个角各写一个数字,每次抽出一张牌,用这张牌四个角上的数字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出24(可添括号)。学生分组交流,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抢答对的组得分,有不同的解答方法的小组加分。游戏开始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每个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列出不同的算式,可以说,通过这一环节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开发,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探究思维,连老师事先未想到的算式也一个个被列了出来。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在“问”中学数学
因为学生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善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求知道路上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思维活跃的学生。学生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困难,因为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即使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再创造和扩展。学生的提问有时很简单甚至没多少意义,教师应当根据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轴对称”时,我先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再让他们阅读课本材料,然后问学生:“当你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的同学?”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有不少学生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如:“圆的对称轴是什么?”“为什么要说所在的直线?”等。因此,教师应关注课堂的每时每刻,只要是能触发学生积极思维之处,就要为他们创设条件,让学生善问。为了让学生随时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可专门设置质疑这一环节,也可以开展提问题比赛,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识地训练和无意识地培养,学生就会善于提问题,提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在提问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悟”中学数学
“悟”是数学以及其他任何学习的重要阶段。只有当学生有所“悟”的时候,才是真的有所收获。而“悟”不能由别人说出或代替,必须是在主观努力之下的自身的一种体验和顿悟。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合理的原形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去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也不是简单的暗示或引诱。要采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来“悟”。
如在学习垂径定理的推论后,特意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成与败。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这句话有点问题。”(以往讲这个知识点时,在课上讲清楚了,学生也理解了,可是到做题时就忘了,所以我故意在这里设下一个“陷阱”)听了这个同学的疑议,原对此深信不疑的学生也开始思索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儿,有学生惊讶地发现:“是不对,如果这条弦是直径,虽然相互平分,但这两条直径不一定要互相垂直。”甚至有学生上黑板把这种情形画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看着我寻求答案,我笑着说:“看来是老师错了,那这个结论应怎样修改才能变成真命题?”马上有学生提议在弦的前面加一个“不是直径”的定义。以后作业表明,学生凡涉及到这个知识点,没有出错过,其效果远胜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作业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让学生在“用”中学数学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从现实中来。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直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这样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个“用”数学的过程可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也可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比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为了巩固新知,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习题: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之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这两个小区:A小区,首付5万元,每月还款1483.8元;B小区,0首付,每月还款1985.8元。要求: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过30年。请同学们帮老师拿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有把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哪个省钱选哪个小区;有的同学使用函数图像分析;有的同学考虑到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问我手中是否有5万元钱,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方式,如没有,只能选B小区;有的同学用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会贬值一些,你可以贷款时间长些,把钱用在其他方面获利。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做到了把数学学活,使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样一来,能使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一次函数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
9.浅析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好数学 篇九
《课标》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阐述中反复使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某某过程,掌握某某知识或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这就表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市“十一五”课题《小学数学生活体验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负责人,通过对有关数学生活体验教学著作的学习,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下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反思,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标》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以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天宫一号”引入,先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信息中强烈的数字对比,很自然地让学生产生了使用计算器的需求,让学生体会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需要使用计算器。由于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对
计算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充分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是依靠教师“教”,而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而要以“体验”为载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的预设的思路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将三角形转化为过去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试着将两个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很快就拼出了一个长方形。从而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时我及时提出新问题:是不是不管哪种三角形在计算面积时都具有这一规律呢?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新的矛盾再次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们剪的剪,拼的拼。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在参与的同时,不仅解决了所面临的问题,还从中得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又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通过每个学生尝试“抱25千克的大米”等
活动,让学生来感知体验1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创新能力是人类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墨守成规,要勇于改革创新。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而且还要注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全过程的激情,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合作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做,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通过提出问题,学生猜想,探索规律,验证结论。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个位是3、6、9的数,如13、16、19、23、26、29„„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如12、15、18、21、24、27„„学生发现这些数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
盾,造成学生认知上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索,最后发现原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他们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开展了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开放式探究,从而激发了创新动机,勇于创新,并乐于创新。
10.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十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这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中,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是注意的重要源泉,更是启动儿童大脑思维的动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提问”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师生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应该是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有疑就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儿童好奇的天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出发,巧妙地营造提问情境,使老师要提的问题变为学生提出来,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总是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做一些这样的提问:“你想知道什么呀?”“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有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的吗?”“通过学习还有哪些地方没弄明白的吗?”例如:记得在“教学分数认识”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课题一出来,我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呀?”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要学分数?分数是什么意思?分数怎么写?分数怎么读?分数和整数、小数有什么区别?分数在生活中怎么用呀?„„一连串的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求知欲 1 望,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所以他们迫切地想将之解决,可以说,这堂课已经成功一半了。
教师给学生创设这种提问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正如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之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以“争冠军”、“抢答”、“夺红旗”、“接龙比赛”、“找朋友”、“开火车”、“送信”等形式的比赛练习,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同时配以教师启发性的语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拿抢答游戏说吧:在课堂训练时,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问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又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三、营造“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光是在于传授知识,而更在于激励、启发和鼓舞学生,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性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更能够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一节内容时,引入新课我编了一个“猪八戒分桃子”的故事:桃子丰收了,猪八戒摘了45个桃子,师徒四人该怎样分这些桃子呢?经过磋商决定:把桃子按2:1:1:1分给师徒四人,2 然后孙悟空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呆子猪八戒,每个人该分得几个呢?这可难坏了老猪,还是请各位同学帮帮猪八戒吧!于是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营造“操作”情境,充分运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学习乐趣。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看、听、摸、折、剪、摆、画等实际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这样,让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促进了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从直观操作到形象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强化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亲身尝试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精神、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有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试一试(合作、操作、探索)——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交流)——用某某同学的办法小组合作再多测出几个不同的圆周长,作好记录,(再合作、再操作、再交流)——你觉得每个圆的周长和它直径有关系吗?大胆说一说可能有什么关系?(设疑、交流)——通过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你想的一样吗?(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最后归纳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五、设计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之后,就会产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同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练习的设计,做到目 3 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例如: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设计一些改错、竞赛、抢答、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的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孩子会学习、会工作、会生活、会生存。所以,数学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进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学习小数后,让学生帮妈妈买菜;学习米、厘米、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估计楼房的高度、教室黑板的长和宽、教室的长、宽和高、家到学校的路程、爸爸、妈妈的身高等,用估计的结果再同实际数据比较。既让学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学习数学 篇十一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智力思维的契机来培养,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及认知规律,采用故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教材创设问题性情景,造成悬念,培养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感到亲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养成思考探究的好习惯,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深觉得,操作探索是启发思维的手段,启发思维是操作探索的目的。动手操作过程也是知识学习时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创新过程。聋生由于从小听力受损,感知外部信息主要依靠视觉,触觉,这就决定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动作思维为主,其思维过程为实物感知形成表象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条件,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合作交流,进行补偿教育,要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从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探究新方法。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可先复习圆锥体的特征及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老师再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出它们是等底等高,并思考:它们之间的体积是否有关系 是一种什么关系 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 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带着问题用黄沙和水分别做实验。学生经过操作,探索及思维的内化,很快就发现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关系以及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的体积=1/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亲手摘到了“桃子”,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眼,手,脑,口配合互动,自始至终在合作交流中主动积极地参与体验探索学习,在探索发现再发现新知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的飞跃。
三、让学生在设疑中激思创新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在数学教学中,习题则是思维的磨刀石。因此,对学生进行一题多问和一题多解的训练,是激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好办法。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两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经分析思考,A生的解法是:15+15=30(厘米),(30+15)×2=90(厘米)。教师点头赞许,并微笑着问他们:“大家还有不同的解法吗?”顿时学生纷纷举手,B生说:“15×4=60(厘米),15×2=30(厘米),60+30=90(厘米)。”C生说:“用15×8=120(厘米),120-15×2=90(厘米)。”D同学接着说:“我的方法比他们简单,15×6=90(厘米)。”学生们你一语,我一言,教师从中不停引导点拨,给学生足够的创新机会和空间,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又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起应用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求知”的实质和基础是“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聋生因从小处于无声世界,与正常人缺乏语言交流,面临着人体残疾带来的心理困惑。特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特珠学生顺利地回归主流社会,成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一员。聋生生存能力培养也是提高聋生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帮助聋生解决心理困惑,还要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教师要为他们将来生存多着想,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事物,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一思想,在教完“元,角,分”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后,可以开展摸拟购物活动或组织学生到超市去购买学习用品及自己喜欢的小礼物。教学“时,分,秒”时,应让学生学会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利息和利率”前,组织学生利用活动课到银行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利息,利率,本金等概念,并用压岁钱,零花钱模拟储蓄,取钱,从中了解储蓄的种类,学会填写储蓄单,学会计算利息。同时,也能够文道结合地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储蓄是利国利民的教育。这样,进而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有更多的機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想学习数学。
12.谈让小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十二
一、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 而忽视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以致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 我们必须废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 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 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1.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及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 寻求它的源头, 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 为什么会产生。如, 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 让学生选择工具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结果学生中有的说六支铅笔长, 有的说五把尺长, 有的说有八支钢笔长, 也有的说七个信封长……这时, 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 让学生体验变抽象为形象。
众所周知,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 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 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 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 就能变抽象为形象, 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变怕学为乐学。例如,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可创设买三套衣服 (分别知道上衣和裤子的单价) 需多少钱的生活情景, 学生在求总价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解法其结果一样的情况, 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 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 学生头脑中的“乘法分配律”就不再是抽象的数与符号构成的, 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建构和呈现的。
3. 让学生领略数学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 更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往何处去, 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 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后, 便可让学生围绕“在唱歌等评比活动中, 各个评委给同一参赛者打的分不一样, 怎样确定其最后综合得分?”等实际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使学生通过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味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二、让学生体验知识再创过程
学习心理学表明, “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 才是理解最深刻, 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因为这种能让学生大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 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而且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并增强了自信。
1. 在实践中发现。
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 也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方法时, 先让每个学生想办法把三排分别为6个、5个和4个的棋子变成每排同样多, 学生凭直觉很快就从第一排移一个棋子放到第三排使之变得相等, 即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了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接着, 教师又让学生进行分一分的活动, 即把四包颗数不等的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有的学生直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四包糖先合并再分, 也有的学生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方法很烦琐, 而重新改用把四包糖合起来再平均分的方法。像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感悟而获得的新知是最清晰、最深刻和最难忘的。
2. 先猜想后验证。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往往需要通过观察、联想、顿悟进行猜想, 但这种猜想的结论又不一定正确, 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方可确定。如, 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 先让学生猜想怎样求其表面积?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经验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提出猜想:能否把圆柱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再来计算呢?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做的圆柱进行操作验证并交流, 结果学生中出现了各种验证的方法:有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矩形的;有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更有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任意撕成的不规则图形, 再通过割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矩形的。而不管哪种方法都可求出其表面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通过猜想验证获得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而且再次感悟到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是求立体图形表面积的一种重要方法。
3. 在自主探索中创新。
教学中若能经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必将有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如, 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出示例题 (王伟买一个讲义夹24元, 李春买一个铅笔盒18元。王伟比李春多用多少元?) 让学生读懂题意后, 就让学生想办法设计一个方案表明题意, 设计的方案要求能清楚、方便地比出谁比谁多多少。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于是构建出各种各样的方案。这些方案的构建, 既闪现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又强化了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
4. 在交流中反思。
著名作家肖伯纳认为: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同样, 在数学教学中, 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相同,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各自的建构过程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差异性建构正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而小组讨论和小组交流正是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资源共享, 加强联想思维能力, 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而且还可促进学生不断反思, 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总之,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自觉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 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 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推荐阅读:
情境体验作文课件07-31
基于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申洁讲座07-09
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实践07-11
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06-15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06-12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08
有效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07-16
浅谈数学教学情境创设09-11
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识字10-23
七年级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