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024-08-11

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共17篇)(共17篇)

1.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一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的对孩子身心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展好课外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还是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影响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外阅读 重要性 [正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我现在从事的是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这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转折期。也是小学生作文的领步阶段。在第一堂作文课上,孩子们就表现出对作文的恐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是写一则童话故事,孩子们由于课外阅读量的贫乏,甚至不理解什么是童话故事。通过讲解和范文的朗读学生才慢慢理解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如此看来农村的孩子想要写好作文就更需要多看书多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在课外阅读上多下功夫。学生的生活圈子较窄,不外乎学校和家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他们看到的往往是学校和家庭里的一些事情,不可能像作家一样长期投身于生活的海洋中去,生活比较单

一、枯燥,也很平凡。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了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腹中无货,怎么能写出好的作文呢?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方面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博采众长,要能够跳出书本,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只有训练出敏锐而具有透视力的眼光,才能捕捉到作品与生活的真善美,才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二、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有目的性的看了许多课外书,就能大大提高了语文素养。在举行的讲故事比赛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讲故事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这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书可讲。例如每星期二中午,我就会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里读书。并让学生们来推荐上星期所看的书,介绍所借书籍的内容及阅读心得。渐渐发现三年级学生的看书热情越来越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好。孩子们学会了看书,也能去认真的看书并记下书中的主要内容。

三、课外阅读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或超过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如下对策:

1、营造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新智,主动去了解、研究,逐步形成阅读习惯。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学校、班级要营造学生好读书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以讲故事形式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最喜欢故事,教师要有目的地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名人成才的故事,如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等,以名人的读书经历及成就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给他们讲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故事,把孩子们带进一个美妙的世界里,在享受奇妙的世界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2)、以活动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学完一片有意思的课文之前,我就要学生先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可让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展示成果,巩固学生阅读的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背诵高手”;每月开展讲故事大赛,评选“故事大王”;举办手抄报竞赛,评选“优秀编辑员”;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今来。同时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种习惯就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阅读习惯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爱好和实际需要指导学生制订好读书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阅读的时间及阅读量。这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2).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阅读一般的普及性的读物、中外名著、长篇小说、和报刊杂志,总体适用略读。阅读到与自己学习和自学目标密切相干的书就应采用精读。精读时,要指导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深入理解琢磨,并与摘抄、写心得结合,一边把重点、精华部分摘录下来重点读、反复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每一次的阅读过程都是多种阅读方法交替运用的,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学习完课文《海底世界》后,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的课外读物,浏览,筛选有关的章节,找到海底内容的部分进行精读,摘选有关资料进行交流,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这样,使学生从中掌握这些阅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每天进步一点点:答小学语文青年教师100问》徐承芸

2012年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版

[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1989年版 [4]《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作者: 龚婷

工作单位: 路口镇麻林小学

2.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二

近年来,阅读被众多发达国家看成一种“准生产力”,欧美等国均开展了阅读指导运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成为了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美国有大批专家、教授专门从事阅读理论研究,不仅在多所高等学府开设阅读课程,1998年10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

英国有着比较明确的课外阅读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要阅读现代作家作品,还必须学习和赏析至少包括两部莎士比亚作品在内的古典作品,并且给学生提供两份1914年前的作家和诗人名单,供学生选择。充分体现出英国教育注重文学素养和文化陶冶的特点。

法国国民教育部于1990年提出了一项全国性的学生课外阅读计划。1994年设立“国民阅读指导中心”,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提供书籍并指导阅读,还集中一批专家对阅读理论、特别是对创造性速读进行研究,并将此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不管是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语文课阅读均得到重视。不仅有较为系统的计划,而且在语文课程中有专时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传承中华教育精粹的需要

我国从古至今都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指出不重视长期的课外积累是学不好知识的。朱熹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源不断的活水,大多是来自课外广泛的阅读。大诗人杜甫更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道出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比例大约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的语文素养得之于课外阅读积累。”

认识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台湾早在2000年开始就在全岛内从学校、社区运作、家庭教育三方面实施了“儿童阅读计划”。同时期,中国大陆诸如“新语文”“亲近母语”“快乐语文”等研究也先后涌现,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集中优质资源,融入学校课程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三、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建设阅读社会的需要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并于1995年宣布4月23日( 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为“世界读书日”,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通知。

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强调“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讲话时也谈到“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的读书观点不仅领导干部适用,推而广之,对小学生乃至建设阅读社会都是非常适用的。

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扭转不良阅读现状的需要

据2011年7月,在北京公布的“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意愿较高,但半数以上( 52. 0% ) 小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或较少。在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方面,近4成( 36. 6% ) 小学生认为是由于“学习压力大,没时间”,近6成( 56. 7% ) 小学教师也认同这一观点。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 ~ 6年级小学生中,近8成( 78. 0% ) 调查者不是因为读书的本身魅力自觉阅读,而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才去阅读。互联网和手机也已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小学生上网率为63. 6% ,手机阅读率达31. 3% ,小学生课外阅读功利化、娱乐化倾向日趋明显,现状不容乐观。

五、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需要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并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 1~ 2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小学第二阶段( 3 ~ 4年级) 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第二学段( 5 ~ 6年级) 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并强调要“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六、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学生精神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国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形象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食粮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形成怎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通过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就能更佳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爱读书。通过与作者文本的一次次思维碰撞,感受著作中闪烁的智慧与人性光芒; 通过与书中伟大心灵的一次次对话,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人生观。

七、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英国威尔沃克也曾说“只要读书用心、广博,人的举止自然会变得优雅起来。”事实证明,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底子,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是提高学生全面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同样是读书,如果仅仅局限于书山题海中,局限于为提高学业而读书,那必将落得个越读越“死”的结果。相反,通过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爱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成长起来的将是一个个人文底蕴深厚、善于独立思考、心理素养全面的人。

综上所述,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极为重要,它既是扭转不良阅读现状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精神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需要。通过与作者文本的一次次思维碰撞,感受著作中闪烁的智慧与人性光芒; 通过与书中伟大心灵的一次次对话,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人生观。

摘要:近年来,阅读被众多发达国家看成一种“准生产力”。欧美等国均开展了阅读指导运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成为了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的重要性。

3.浅谈小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兴趣 方法 榜样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十几年的教学中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文作为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学生仅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鲁迅先生对读书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这话讲得可谓精妙无比,一语中的,道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开展课外阅读,首先,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积极性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班级定期举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评选班级的“读书小博士”和“阅读之星”,授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褒奖。此项活动成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给小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毫无目的,也是不行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进行阅读的方法。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逐字逐句精细研读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语言修养。(2)略读法。它的特征是翻看读物,首先看序文、目录、开头或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力求迅速明确主要内容。(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则很难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4)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引导学生做到边读、边思、边勾、画圈点或写上几句心得,随读随写,手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5)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以身作则,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课堂上,教师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学生会因为老师的博学多才而发自内心敬佩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喜欢读书。因此,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同阅读,凡是我要推荐给学生的书,我必先自读,共同与作者对话。每天中午,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各捧一本书入神阅读,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我还给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伟人好读书的故事,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网络资源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教会学生怎样在网络环境中阅读是顺应课改及时代高速发展的要求。许多同学的家庭已经有了宽带网,也早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所以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少儿网站,如童+话网、佳佳图书网、少儿信息港,鼓励他们上网阅读,广采博闻,开阔视野,扩大阅读量。

4.浅析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篇四

浅析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内容提要: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种方式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寻求课外阅读;以师生之间的阅读互动,引发学生更大的课外阅读激情;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爱上读书。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千百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读”,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只有通过多读、多背,书本上的语言才能逐渐成为学生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一部分,为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量提供基本保证。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课堂教学实验,本人对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自主寻求课外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1、树立榜样激发兴趣。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1

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是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竟把墨水当酱油吃„„鼓励学生从小热爱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学校组织“阅读之星”的评比,在班级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余时间,我们教师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自觉地融入到阅读活动中,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根据年龄特点激趣。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紧张离奇,曲折有趣,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小学等通俗易懂、图文茂、篇幅短小的作品。如三年级的老师在早读课上可读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儿童小说《草房子》、《漂亮老师坏小子》等。故事中的人与事就好像发生在学生们身上一样,同龄的乐趣,同龄的烦恼、同龄的故事让他们每天渴望早读课中的十分钟。

3、读书与电视结合激趣。电视挤占了学生的不少时间,甚至有的家庭把电视作为了保姆,任由孩子与电视相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采用了读书与看电视相结合的做法。如推荐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发现与探索》等节目后组织学生交流看后体会,从而引起学生对自然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探索自然奥秘的书籍。

4、开展各种活动激趣。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教师可以利用每天的早读课让学生把最近读到的精彩内容与大家交流、分享,把自己喜爱的好书、好报向大家推荐。学校每年可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读书笔记评比展览等等。其次,学校还可以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展示活动形式多样:或手抄小报评比,或读书心得展板展出,或优秀读书笔记广播„„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校园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能吸引更多同学投身到阅读活动中。

5、师生共写读后感激趣。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后,写下各自的读后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这种做法深受学生欢迎,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们热情高涨,都愿去读去写。

二、以师生之间的阅读互动,引发学生更大的课外阅读激情。

新的课程浪潮冲击了整个原有的课程体系,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才能迎接新的挑战。阅读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袁瑢老师说过:“要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教师就得先认真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很难想象一个自己远离书刊的教师,如何去发现适合自己学生阅读的好书,好文章,即使有人推荐,教师自己没有阅读,又如何能与学生交流,如何去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所以,在阅读方面教师要身先士卒,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阅读中外名著。平时逛逛书店、上网搜索一些畅销书,自己先读,读完一本,再和学生们聊一聊这本书,告诉他们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什么书,内容是什么,老师的感受如何等等。学生们最易受老师的影响,对老师的推荐,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而学生们一有最新的图书,也会抢着给老师介绍。这样,学生的阅读带动了老师的阅读,而老师的阅读又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

三、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大,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教师要加以指导。首先是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三借巴蕉扇》后,向学生推荐吴承恩的《西游记》;学了《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学了《晚上的太阳》以后,让学生阅读《世界发明家的故事》等等。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兴趣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拘囿于语文书、语文补充阅读材料,实现了“立体地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爱上读书。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还要求能写出书评。长久坚持下来,学生不但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促进了学生阅读、语言运用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这样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爱上读书。

结束语: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课外阅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构建更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将不断地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何晏·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2、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

4、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5.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五

小学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能够领悟祖国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养。仅有必须的阅读量作保证,使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必须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汇集很多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这些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很多的阅读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得到深化,使学生成为儒雅之士。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我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当先成为一个热情的读者,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这样才有本事指导学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本事的拓展保驾护航。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与书为友,和孩子共读,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好的教师不仅仅传授阅读知识、教会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进取动脑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质疑问疑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构成,不但对学生的阅读本事提高有所帮忙,并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6.素质教育下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篇六

素质教育下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文/李玉凤

摘 要: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很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数学生活化”,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自学,阅读便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更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因此,素质教育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阅读,并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解计算题还行,一遇到应用题就不会分析,有的题目学生自己解答不出来,只要我们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半截时,学生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上。

我们也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后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的环节,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差,接收数学知识的能力差。

实际上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量差。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对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数学阅读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强了。

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离不开阅读。数学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些语言的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不到的,必须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学习和加强。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www.fwsir.Com)避免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的书写解题过程的情形。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无疑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数学阅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如,广东湛江就出了一道题:

先阅读理解下面的问题,再按要求解答问题。

例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4>0

解:∵x2-4=(x+2)(x-2)

∴x2-4>0可化为(x+2)(x-2)>0

由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得

①x+2>0x-2>0 ②x+2<0x-2<0

解不等式组①,得x>2

解不等式组②,得x<-2

∴(x+2)(x-2)>0解集为x>2或x<-2

即一元二次不等式x2-4>0解集为x>2或x<-2

(1)一元二次不等式x2-16>0解集为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x2-3x<0

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完成这道题。当然,一个平时不注重阅读课本的学生,不注重数学阅读的学生,考试时如果遇到一个文字题,往往也不能读通读懂;如果题中涉及新的概念、定理,就更是束手无策。例如下面的题目:

定义:如果一个数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那么和我们所学实数对应起来就叫做复数,表示为a+bi(a,b为实数),a叫这个复数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虚部,它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加、减、乘法运算类似。

如,计算:(1)(5+i)(3-4i)=5×3+5×(-4i)+3i-4i2=15-20i+3i-4(-1)=19-17i

(2)(5+i)(5-i)=52-i2=25-(-1)=26

解答下列问题:(1)化简:i3= ,i4= ;

(2)计算:(3+i)2=

考试时有更多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而平时接受过阅读训练的学生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形了。

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更依赖于文字符号的表述,对文字符号作数学意义上的阅读,以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解,对数学学习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得格外重视数学阅读。

不仅如此,培养阅读能力,还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数学生活化”,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自学,阅读便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更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因此,素质教育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阅读,并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7.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浅析 篇七

一、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喜好、性格特点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喜好阅读的书籍不是大部头小说, 也不是深奥的科普读物、历史书籍、古典文学等, 而是图文并茂的图画书。当然, 不少小学生由于写作文的需要, 还喜好看作文书。

我认为,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应该选择他们喜欢读的书。有兴趣, 阅读才能有心思。在学生喜欢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正确引导, 学生阅读才能有收获。

有的书配有图画, 小学生喜欢读。单纯文字的书有时候比较抽象, 不好懂, 但配上形象直观的图画, 就容易理解了。儿童的喜好是看动作, 看形象, 而不是看文字。例如, 学生看《西游记》的电视剧, 看到孙悟空上天入地、呼风唤雨、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形象, 猪八戒贪财好色、贪吃贪睡、投机耍滑的形象, 沙悟净的任劳任怨、正直无私的形象, 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形象。学生看后对故事的情节讲得头头是道, 一遍不罢, 两遍不休。同样的道理, 小学生具有儿童特点, 看书喜欢看带有图画的。记得七八十年代小人书比较流行, 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借到几本小人书, 当天看不完不睡觉, 对上面的生字主动向人求教, 甚至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偷偷看, 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 但也认识了许多生字, 记下了好多故事, 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益。反之对大篇大篇的文字则显得索然无味。因此, 指导小学生阅读, 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首先要选他们喜欢看的, 既有图画, 又有少量文字的书。

现在, 这类读物图书馆也不少见。如小故事书, 文字叙述加上插图, 看起来生动形象;成语故事书, 解释加插图, 看起来通俗易懂;《弟子规》《增广贤文》既有文字解说, 又有人物动作行为, 更有教育意义。有些古文抽象难懂, 从语言上一时理解不了, 适当配上插图, 就能读懂。由此看来, 看图文并茂的书籍, 尤其适合儿童的喜好, 形象生动, 易看易懂, 不亦乐乎?

再说, 小学生从小看图读文, 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表达能力也会增强, 看到一幅画面、一个场面, 也会用语言叙述, 想象的空间不断扩大。此外, 现在作文的训练类型中有看图作文, 图画书籍读多了, 看图作文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 引导学生读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思想感情相吻合的作品

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 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人”的作文, 下水文是一篇后妈的感人故事, 在教师指导后学生开始写作。有一个叫赵旭敏的小学生, 她的经历和我的下水文中后妈照顾老人、关心孩子的经历相似, 在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 她写出了一篇具有真情实感、感人至深的四百多字的作文, 并且主动要求在全班朗读。她在朗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读得意味深长, 声泪俱下, 感动了教师和全班学生。

她为什么能读得这样动人呢?就是因为下水文中主人公的经历和自己童年的经历相吻合, 产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所以对作品理解得深刻、到位, 朗读时读出了情感。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选择那些适合小学生个性特点、成长经历的作品, 以引起他们思想感情的触动, 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

当然, 各人成长经历不同, 适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就不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 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 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在阅读活动中因势利导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选择读物要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关, 最好结合教材, 指导学生选择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书和古典作品

小学生还可以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书, 如民间故事、成语故事、英雄人物故事、名人故事等。还有一些古典作品也是阅读的好材料, 要有选择地去读。如古代诗词、名人名言, 读起来朗朗上口, 容易记忆。这些故事书和古典作品一般情节简单, 文字不多, 但都蕴含一定的道理。小学生读这类书, 不仅能受故事情节的吸引而产生阅读兴趣, 而且能从故事中领悟出道理, 受到思想教育。有些道理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 弄清文章体裁, 联系生活实际, 快速理解文章, 这样既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又能提高阅读效率。其次, 读写结合,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指导学生对文中生疏词句和关键的词句以及重点探讨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 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感受故事的情节,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再次, 详略结合, 对文章重点内容和感兴趣的部分细读, 非重点部分略读。例如, 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报纸时先统览全貌, 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 然后选择重要的和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细读。

总之,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适合选择的图书也很多, 但是教师要把握住一个原则, 就是根据学生的喜好、年龄特点和教材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摘要: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对小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学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喜好、性格特点、年龄特点、教材特点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作品, 读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思想感情相吻合的作品;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选择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书和古典作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8.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重要意义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17-01

0

当前高中英语学习多以课本、习题册为主,阅读材料相当缺乏,除了在课堂内学习知识外,没有任何的课外延伸学习,对高中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阻碍。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提高和强化英语课外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素养,不仅是新课改下的要求,也是当前和未来提高高中英语学习能力的需求。

1.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1.1通过自主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潜意识中将学生和作者的精神与思想展开历史性对话,进而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进行更深层次的熏陶。同时,在课外阅读整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利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等方面评判作品中的人或事,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想素养。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展示的时候,对于自己阅读作品中的观点、背景等阐述自己的见解,并且进行积极深入的讨论,帮助学生接受作品中文化和思想的洗礼,逐渐提高人文素养。

1.2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通常情况下,学生选择阅读材料都会以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爱好为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学习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还能增强思维能力以及阅读分析能力,有效结合课内外知识,使英语学习得到较好的连贯性。其次,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候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陌生单词的时候,学会自主查阅,深入理解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其阅读兴趣,促进学习全面发展。

1.3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触及到很多的词汇量以及语言知识,是一个构建知识、接受语言输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另外,在阅读后学生之间展开表演互动,根据阅读作品分成小组进行演示,通过这样的演示,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同时更加深入了解所扮演的角色,积极鉴赏作品中的人物特征。从而帮助学生贯穿整个作品思想,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标。

2.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

2.1制定合理地课外阅读计划,开展阅读后讲评

除了在课堂上有趣的作品展示外,还要有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课程,随着时间的加长,无论单词还是词组都会比较容易忘记,特别是课程被寒暑假时间中断的时候。因此,利用寒暑假对学生制定合理地阅读计划,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单词,提高阅读能力。课外阅读采取分专题的形式,尽量选择学生颇感兴趣的读物,避开枯燥无内容情节的作品。另外,假期结束回到学校之后,老师安排学生讲述读后感并作出评价。比如《哈利波特》、《简·奥斯汀》、《呼啸山庄》等故事类型的读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展开深入阅读,有利于规范学习的目的,以及在课堂交流读后感时更加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针对性点评,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2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满足课外阅读兴趣

针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材料,学校在读物选择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阅读特性,提供广泛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有参考性和选择性。这样学生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满足阅读兴趣,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及强化学习能力。比如从国外引进的英国原版小说读物《典范英语》,让学生进行统一阅读。该书难度适中,内容丰富有趣,有一定的中文注解,但中英文对照的内容较少。这种情况下,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可统一讲解,并且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读物的主题思想,各类情节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往后的阅读学习中结合现有的知识,拓展更广的课外读物,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2.3开展课外阅读读书报告会,检验学生阅读情况

根据学习要求,教师可针对学生两周以上的课上阅读以及课外阅读的内容展开谈论。具体如下:首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以及充分准备自己的读书笔记。其次进行小组分组延续谈论,互相阅读各自的阅读心得,并选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表述阅读心得和体会。然后老师选择一篇难度适中的文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老师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样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在阅读中的问题,以及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最后,鼓励学生用英文写读书评论,就最近两周认为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作出评价。利用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结合阅读和写作,提高其英语创造能力,营造最佳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3.结语

9.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九

课外活动辅助下学生英语素质及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形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就是为了交际.学生只有具备了语言的能力才能进行交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 者:曹雪英 卫娜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9(1)分类号:H319关键词:课外活动 辅助 学生 交际能力 培养

10.《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篇十

六(2)林少平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学习读书笔记的方法,慢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通过交流《爱的教育》,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读书方法。

3、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受到爱的教育。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重点品读《佛罗伦萨小抄写员》,受到爱的教育。

2、使学生了解读书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教学准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件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名言。

1、音乐渲染: 师:(播放《致爱丽丝》)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是爱,使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

爱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亲自去感受书中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

2、课件出示亚米契斯的读书名言。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亚米契斯

3、出示课件、简介作者。

4、出示课件,介绍作品。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书的原名翻译是“心”。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作品以一个孩子记日记的形式来讲述一则则小故事。《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懂得做人的教科书。

二、交流读书方法。

1、读了什么,怎样读?

2、师生交流后出示课件。a、看封面 读作者简介 b、读前言 浏览目录 c、读文章 品句子谈感受

三、知识小擂台。(走进人物角色,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的丰富情感。)课件出示:

1、《爱的教育》作者是(),他的国籍是()。

2、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3、()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4、()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7、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8、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卡隆是一个()的人。

9、()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10、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四、小故事,我做主。

1、学生自由品读《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2、课件出示:星级大冲浪。

★我会找好词佳句,我能体会着读。

★ ★我会找好词佳句,还能说说我读懂了什么。

★ ★ ★我会找好词佳句读懂内容,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呢!

3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阅读吗?知道为什么一些作品会拥有那么多的读者吗?因为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智慧,书中有哲理,书中有你思想的影子。许多读者读着读着,会不由自主地跟主人公同喜共悲。他们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书中读出了自我,这又是读书的一种境界。

我们可以再次回头,看看手中的文章,找找看,什么地方的文字,让你的心随之“咯噔”一下,有了共鸣,有了想倾诉的愿望。

学生默读,划下句子,指名朗读:

教师随机引导,课件准备一些材料,以供学生卡壳时学习:

1、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

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2、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3、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4、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5、“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6、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7、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8、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

要这样说。

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自由交流这本书其它精彩片段。

a、学生讲述最感动自己的故事。

b、书中还有哪个故事打动了你,四人小组交流。

5、读出自己感受。

a、书中1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些人和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b、总结读书方法:随着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自己感受。c、《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

五、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1、学生交流自己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2、师出示规范的读书笔记课件,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方法。

六、情感升华,引起共鸣。

1、课件出示配乐小诗:

《爱是什么》 爱的教育,那是一把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

真情,让你我心灵相通;

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单。

献给他人一份爱心,留给自己一个春天。

爱是宽恕的,爱是包容的,爱是教育的源泉。

11.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重要性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培养我们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一门课程。作文是锻炼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写出好的作文,就必须进行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是学生写作用之不竭的资料库,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有裨益。课外阅读中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这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而课本中内容相对小学生来说有些古板老套,没有新鲜感,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对语文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虽说学校关系复杂,但相对于真实社会来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供了一条捷径。课外阅读对于毫无社会经验,对社会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小学生来说,能够拓宽他们的视

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灵活地运用阅读中所学的内容,这样作文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保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尽量避免太抽象的事物,最好多看一些名家大作,汲取里面的营养,增长才干,提高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学生还要对阅读过的内容有所感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写作文就能信手拈来。

2.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语文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只教我们认识汉字的课程,更是教会学生与人相处沟通的道理,这就体现了语文贴近社会生活的特点。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因为社会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能看作是一条写作材料,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事情的描述讽刺社会上的某些人或事,这就增强了作文的可读性,就不显得那么“空”。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本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阅读杂志报纸之类的期刊,而另一组则读一些名家的作品,一段时间过后,让这两组学生分别写一篇作文,对比两组来看,阅读名家作品的那一组写的作文更有内容,更丰富。所以,课外阅读要有选择性,这样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

3.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小学四年级之前,教师主要是注重学生对字、词、句的认识,以及对它们的储备。在四年级之后,就要求学生运用以前所储备的知识。而多看课外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外阅读中描写人物,场景的精彩片段,学生都可以适当摘抄下来,将这些变成自己的小素材。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二、课外阅读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过去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的要求,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新课改中提出,语文作文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积极的转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提高作文学习的能力。现今的作文是贴近生活的,是带有启发性思维的开放式命题。学生只有多阅读,才能培养语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写出优秀的作品。在语文教学的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社会的思考,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三、开展课外阅读的措施

首先从班级文化上来讲,可以在班里成立读书协会这类的读书机构,举办图书角活动,这既省钱又能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可以组织班里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两本书带到班里,放到图书角,供学生阅读。然后,宣传爱护书籍的理念,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新。多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精彩的感悟写出来贴在展览区供学生

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读书鉴赏能力,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都大有好处。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应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

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丽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赤子:上中旬,2015(8):228.

[2]李桂英.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5(27):91.

12.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二

(一)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要让全社会认同课外阅读的价值就要先转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及应试教育, 使得家长、教师把孩子束缚在语文教材中, 忽视了课外阅读。其实, 语文的学习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禁止学生课外阅读就是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主要通道, 同时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全社会要关注儿童的课外阅读, 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让孩子自由阅读,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 “减负”工作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农村小学中, 学生的负担仍然很重, 需要社会以及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的“减负”力度。“减负”后学生做什么——这是家长所担心的问题。在农村小学“减负”后, 学生有了时间, 但又缺乏活动的空间。针对这种现象, 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生课余活动场所、设备建设的投资。争取在每一所小学都能建立一个图书室, 选择一些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供学生阅读。这样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也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

(三) 减轻家庭经济负

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要减轻家庭的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才可能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孩子的课外阅读。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 免除学杂费, 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补助。这种政策的实施对于儿童的课外阅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 家长要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儿童自主阅读

生活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儿童的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影响。父母看书的时候也可以读给孩子听。给孩子读的同时也可以同孩子交流一下看法, 这样也能刺激儿童的阅读兴趣。其次, 帮孩子选择阅读读物, 有条件的家庭, 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看书或者帮助孩子选择课外书, 但不要做过多的限制。可以同孩子讨论一下自己喜欢的书, 既能开阔孩子的视野, 也可以使孩子的欣赏力得到提高。

(二) 教师要由课堂到课外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天生就喜欢探求新知识, 特别是儿童, 有好奇心, 更容易被一些新事物所吸引。有人发现, 即使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 学生在课外可能读的津津有味, 一旦选入了教材到了课堂上就彩非昔, 索然无味了。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兴趣带入课堂, 课堂、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1. 倡导自由式阅读

美国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识字读写能力时, 特别推荐了一种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 不用写读书报告, 不用做思考题, 也不要求查生字、词, 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 去找另外一本。他认为, 如果坚持这样做, 阅读和写作能力就能提高。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又对学生的发展无害的书都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去享受。

2. 通过榜样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历史人物、科学家等伟人的读书事迹。像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革命导师列宁, 他们都是博览群书的人。正是广泛的阅读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一生。这些伟人的事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所涉及, 教师应及时强化, 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儿童的读书兴趣。

3.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在班里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 让学生自由地谈天说地;谈古论今, 教师及时的给予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把平时所摘录的好的词句拿出来大家共同欣赏;还可以对学生的摘抄本进行展评。通过这些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也形成了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学会阅读先要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书就成了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 教师应作到以下几点:

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读好语文教材, 以及与语文教材相配套的自读课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书。语文教材是通过精确的筛选编制而成的, 而且许多篇章都选自于中外名著, 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定了基础。其次,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来指导儿童选择课外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童话故事, 科学小故事等;而对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相应的提高的他们阅读难度, 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的课外书可以让他们阅读。最后, 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阅读时间, 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性好、知识性强、趣味性较浓的、难度适中的”好书。教师要尽可能广泛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 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 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首先, 要求学生带着“问号”去读。读书时带着“为什么”去读, 学生在思考中读书, 在读书中思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解答, 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其次, 课外阅读重在“略读”。在课外阅读中要掌握“略读”技巧。略读并不等于囫囵吞枣, 它是指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寻找知识点、关键处以及中心点, 了解文章大意的一种浏览式的读书方法。课外阅读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略读中穿插精读, 效果会更佳。最后, 指导学生运用“摘录”法。摘录和分类的过程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一, 能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发展。需要提高社会对儿童阅读的重视程度, 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从课堂到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13.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三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 自主 阅读 方法

内容提要: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创“书香校园”特色,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作好恰当的指导,本文从“调动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传授阅读方法”三方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以期达到改变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重庆市武隆县白云乡中心小学校

胡 容

浅谈“书香校园”引领下的课外自主阅读指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我校在“书香校园”的引领下,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加强课外阅读的推荐,指导、评价工作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为了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特色,课题组的老师们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跟踪,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指导,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多渠道)调动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泼,最现实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保持学生阅读的热情。

1.创建“书香教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书香教室”的布臵以调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目标,突出体现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力求做到班班有标语,如“师生共读书,书香满班级”,“阳光书屋”“我读书,我快乐”,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

读书,读书好。”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书香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由学生自己命名,自己管理,自己统计书目,不断丰富藏书量使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学生的阅读乐园。2.开展多样阅读,诱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教师的言行是学生表率。特别在小学生心中,老师就是他们的领路人。教师的阅读兴趣会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读书的向往。因此,教师要走进教室陪同学生读书,或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彩的表情以及充沛饱满的情感示范朗读课外文学作品;或讲述自己阅读课外读物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3.感悟文本,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要多层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以教材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精神敞开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与作者和稳重人物进行情感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品字读文,亲历语言,欣赏语言,积淀语言,运用语言。对自己

喜欢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让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培养阅读兴趣,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教学如此赏心悦目,学生自然而然会对阅读充满向往,并把阅读的内容由课内增至课外。课外文本丰富多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不但能净化心灵,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在书中感知积极向上,乐观顽强,好学敏思,还能和书中人物同悲喜,共欢乐,让学生不断成长,心智不断成熟,真正做到乐于读书,乐于探索,乐于学习。

二、亲近文本,助推课外阅读,让学生有书可读。

叶圣陶说过,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要能够举一反三。教材是施教的基础,但仅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现在提倡大语文观,要求学生身在课堂知天下。这就必须以文本为基础,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式的阅读方式。教材的课文内涵丰富,引导学习领悟之后,就做好课内与课外的链接,寻找最恰当的链接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1.推荐主题阅读

人教版教材编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主题涉及人与自然的维度、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维度,每个单元的文章围绕主题安排,一个主题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学生通过学习,在感知、体验、领悟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建构。因此在单元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内容与可连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全面整合向学生推荐阅读。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神话故事,也有民间传说,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古人丰富的想象力,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有怎能不吸引读者呢?如果此时向学生推荐中国神话故事 :《神笔马良》、《哪吒闹海》、《八仙过海》 民间故事:《蝴蝶泉》、《黄道婆》这些故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学生通过阅读,不仅扩大了视野,激发了情感让他们对古人的想象力固生爱慕之心。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了解世界遗产”,每篇课文都带我们观赏了“世界文化遗产”,领略了宏伟壮观的长城,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学生们肯定有一种走出课堂,走遍大江南北,去了解“世界遗产”的冲动,借此推荐《世界遗产大全》、《中华上下五千年》让他们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体裁扩展阅读

教师在教某种体裁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同类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如说明文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办法等构成要素;童话的特点是富有想象力,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等。依据文本重新整合教材,这样依体而教的方法,能让学生掌握规律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单元中,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在学习这四篇童话的基础上,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世界童话名著》等经

典童话,引领他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使其在其中尽情的徜徉、幻想,从而更喜爱童话、更乐于品读童话 如古诗文诵读,教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时,可推荐学生读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长安春望》、《江南春》、《将进酒》、《满江红》、《梦李白》等、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了古人的文化韵味。

又如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巴金的《鸟的天堂 》、第二单元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等优秀散文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背影》、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语文文字美的熏陶。3.作者溯源扩展阅读

教材的选文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是语言学习的典范。如何更加全面的了解作家的语言特点、文学特色呢?根据学习课文的需要,或课前或课后布臵学生阅读与文章人物相关的文章。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老舍的《猫》和《母鸡》时,让学生感受了这位语言艺术家的幽默风趣质朴的语言特色。也激发了学生对这位小说家、文学家,“幽默大师”羡慕之情。课后向他们推荐老舍的中篇小说《月牙儿》、《火车集》、《我这一辈子》、《赶集》等。通过这样的补充阅读,学生对某一位作家的了解不再是单一的,因为在不同文体的的阅读中使得作者极其作品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丰满。这样立足课内,以课内阅读为依托,拓展课外阅读,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沟通课堂内外,让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会学生做阅读记录卡。教会学生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2.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学生认

真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在校园广播里,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14.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四

丁山党2012年10月22日

金秋十月喜洋洋,中华儿女得诺奖,莫言一了国人愿,校园涌动翰墨香。借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之机,我想谈一谈高中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看点小说,读些杂志,写写诗歌,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提高文学修养,同时缓解紧绷的情绪和山大的压力,确实很必要,应该说这是好事。但凡事皆有度,太过犹不及。目前,有些同学就没有把握好课外阅读的这个度。比如:课堂上,有的同学在衣袖课本的遮掩下,如饥似渴地看时尚杂志;宿舍里,有的同学被子蒙头,废寝忘食地读穿越小说;有时,为方便阅读,把厚达七八百页的一本书化整为零;或者,为蒙骗老师,在小说外面套上课本封面。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出现了误区。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一、课外阅读时间安排不当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高中学习任务重,课程繁多,作业量大,空闲时间少。如果我们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些阅读上,岂不是本末倒置,荒废学业吗?课堂上读,直接影响听课质量,晚上挑灯夜读,必然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习成绩下降是必然的。

二、课外阅读内容选择不当会影响我们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下那些流行的言情、神魔、武侠、玄幻、穿越等小说不适合读。当然不是说这些小说绝对没有好的,但我敢说这些小说大多是粗制滥

造、低级庸俗的。这些作品中所谓的纯情,大多是不切合社会现实的,所谓的侠义,是不符合当今法制精神的,更不用说那些暴力、凶杀,将会把你引入歧途。不信吗?打开网络小说首页,你会看到言情穿越的《丑女也疯狂》《穿到古代嫁个小丈夫》,青春校园的《同桌就是你的仇敌》《野蛮霸少的公主女佣》,玄幻武侠的《混沌修真诀》《偷遍修真界》,听听这些题目,你难道还会觉得其中有你人生健康成长需要的精神食粮吗?

三、沉迷武侠穿越等时尚小说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些作品确实情节紧张、曲折,读来刺激、过瘾。就像毒品一样,能让你一时忘掉烦恼忧愁、飘飘欲仙,但一旦入迷,就会走火入魔,后果不堪设想。上周三央视二套《经济与法》栏目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叫马珊珊的女同学本来品学兼优,但由于看穿越小说着迷而一心想偶遇时间邃道穿越到古埃及,最后她不辞而别,去寻找通往古埃及的时间邃道,结果,路上出了车祸,酿成悲剧。

那么,该怎样进行课外阅读呢?在此,我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一、对那些无病呻吟、充满暴力、凶杀等不健康书籍,即时下流行的言情穿越神魔武侠玄幻小说要坚决拒绝。同学们,为了我们的远大,你就忍痛割爱吧!

二、对报纸杂志等要注意时间和方法。不要占用课堂,要利用好课余饭后的时间,短平快地看,快速了解国内外大事,欣赏优美短文,幽默故事,适当地做目标些读书笔记更好。我们学校前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王宇星同学、今年考入北京大学的宋昊天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

秀,而且阅读面广,视野开阔,这与他们都爱看《中国青年报》《瞭望》等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报纸有关。

三、对经典的作品,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读。如古代的《红楼梦》,现代的《家》《春》《秋》,或者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或者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些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确实应该读。但这些作品一般体量很大,不是一时半会、一天两天能够读完的,因此,不适合在上学期间读,更不能在课堂上看。我们可以寒暑假读,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每个假期读一到三本,这样的话,三年六个假期下来我们也能有可观的收获。

“胸无春秋志难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的目标,坚守课堂学习主阵地;同时要选择好课外阅读的内容、时间和方法,轻松生活,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

15.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五

一、课外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阅读量不足且阅读无计划

数据显示不少学生多是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才进行课外阅读, 部分学生也不愿意拿出多余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 很多学生没有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 想什么时候读拿起书就读。时间不足必然会引起阅读量不足, 无计划的阅读也会对学生阅读造成不良影响。

(二) 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具有单一性、盲目性

学生所阅读的课外读物单一, 也不知道该怎样去选择读物。很多学生都是盲目地去选择课外读物。在“无知”的情况下, 一些学生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却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的杂志以及言情、武侠、凶杀小说等。也有一些学生只会选择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的作文选、参考书等课外读物, 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名著、文学作品、科技读物往往被忽视。

(三) 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待课外书的态度就是读了便读了, 读过之后就没有了实际的痕迹。就是说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值得整理下来的东西, 不能及时地甚至压根就不知道怎样去积累在笔记上。学习语文重在积累, 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很容易让本可以汲取的九成精华丢失一半, 大大削弱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 变“害”为“利”,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

电视、互联网在生活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认识, 并且这些高科技工具给学生带来的是更便利的阅读手段, 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网上查阅资料的方式要比拿书本进行阅读吸引学生, 生动的声音、图像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只要积极把学生从将玩游戏、看电影、动漫作为自己上网和看电视的主要内容引导到将通过这些多媒体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为重要动机的正确轨道上来。为学生提供电子阅读软件、订阅免费电子杂志、推荐大型语文网, 相信这些高科技手段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满足学生阅读的心理需求。

(二) 加强教师的指导工作,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 做好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

书海茫茫, 学生初涉其间, 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 指导学生选择好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总的原则就是“择其真而读、择其善而读、择其美而读。”

(1) 关于思想修养的阅读。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 推荐给他们的读物既要注意选择思想内容有积极意义, 写作手法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名篇佳作, 又不能把阅读的范围限制得很狭小, 只允许读几部书。凡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都应当允许阅读。思想健康的书籍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很有必要的。

(2) 关于文学素养的阅读。文学素养只从语文课去培养是不够的, 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课外文学阅读作为补充。在选择阅读哪些文学作品时, 要注意涉及古今中外并尽可能地先从名家的代表作出发, 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技巧等方面去理解和挖掘“美”的本质,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3) 结合学生爱好的阅读。课外阅读还要合乎中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力求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适当地尊重学生的喜好来选书、读书, 如《哈里·波特》《花季·雨季》等这种能让学生很快接受却不乏教育意义的书;推荐给学生有兴趣去翻阅的报刊, 如《作文通讯》《读者》《青年文摘》等。学生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陶冶情操, 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2.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可以帮助学生避免杂乱无章地随意翻阅的弊病, 便于学生有步骤地取得系统的知识。读书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要怎样沿着既定的阅读方向达到既定的目标, 这是整个计划的依据和中心;二是要规定阅读内容, 包括读哪些书刊、阅读顺序、重点、不同读物的比重等;三是要科学地分配时间。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

3.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后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对读物加深印象, 巩固学过的知识;可以掌握重点, 提高锻炼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还可以积累资料, 提高读写水平;防止遗忘, 便于以后运用。可以教会学生学写摘要笔记、提要笔记或是心得笔记。

总之, 培养中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存在隐患, 但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 就会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在新时期拿出新思想、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以便正确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让学生有一个提升自身素质的有利途径。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正确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6.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六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基于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大力落实的现实背景,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严重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提高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有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为推进小学生健全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外阅读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基础教育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相关文件中一再强调:“教师需要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引用课外阅读,这不仅是语文课改教学要求,同时也是教学创新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我国推出的小学课外阅读刊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课外阅读资源自身就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加之阅读文本内容新颖多样,与学生的奇思妙想或者是实际生活相切合,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学生自我阅读兴趣为切入点,为学生自主推荐具备可读性与趣味性的课外阅读刊物,使班级中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自主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习惯。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内容需要充分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属于儿童文学这一范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课外阅读素材包括《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及诸多寓意深刻的诗歌等。教师需要有效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儿童文学的影响与艺术熏陶,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诸多可以利用到作文写作中的素材。教师若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记笔记的学习习惯。简单地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自主摘录字词优美的句子、感人事迹等,这不仅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储备量,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开展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写出更为优质的作文奠定基础。

三、课外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外阅读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从大量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这种思想是十分错误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写作这个方面。通过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积累写作素材,并在阅读中以记录笔记的形式有效融入自我真情实感。在有效促进小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写作素材,优化小学生的作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以此来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四、课外阅读有效推进小学生健全发展

在大力落实课程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教学任务。而在小学语文学科作文教学活动中融入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健全发展。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我学习思想、行为意识、生活观等多个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高效促进小学生的健全发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章《三毛流浪记》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为三毛的言行举止所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自主完成好自己的事情,并深刻感受三毛悲惨的命运与困苦的生活,进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父母、家庭、朋友、同学及生活。如,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时,可以从中得知诸多自然科学的秘密,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习情感。总而言之,通过阅读多种类型的儿童文学,有效促使学生学习思维、学习能力、行为举止等多个方面受到十分积极的影响,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力落实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中需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鼓励其自主展开课外阅读,借助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及时提高重视,并有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课外阅读,以此有效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閱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1):172-173.

17.浅析素质教育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篇十七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秦静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我们的古人早就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如何使学生爱上阅读,并如何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呢?我从2010年开始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教师推荐和引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的世界很单纯,除了吃饭上学、完成家庭作业以外,就是玩了,有的看电视,有的玩游戏。什么摩尔庄园,三国杀、偷菜、植物大战僵尸等,都玩得兴致勃勃,同学之间说起来也是津津乐道。很多家长自己也是个游戏迷,常和孩子抢电脑玩游戏。俗话说“玩物丧志”,这样玩下去,孩子的童年就浪费了。他们必须用阅读充实自己,这样他们将来才能立足社会,成为有思想、有作为的大写的人。可是我们不少孩子和家长往往不知道有哪些好书可以阅读,适合他们阅读。所以他们才会沉迷游戏。为此我们大力开展了图书推荐活动,我们选择了20本适合本年级孩子阅读的书,把图书目录印发给孩子,要求孩子阅读,并要求家长签字,还提倡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因为孩子的很多好习惯是靠父母培养起来的。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往往也是受父母兄弟姐妹(表兄弟、表姐妹)的影响,而且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需要家长帮助买书或借书,所以我们要求家长签字配合,督促孩子阅读,并和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这样孩子阅读的兴趣会更浓。我们学校网站有个“激活阅读”板块,我就在上面向家长推荐一些好书,并请亲子共读做得好的家长写一写亲子共读的做法和体会,然后我给发表到学校网站上面,给其他家长做个榜样。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基本开展起来了。

但是我们仍然听到不少家长说家里有很多书,可孩子就是不爱读。为了提高孩子本身的阅读兴趣,我们开设了阅读指导和阅读交流课,每周抽出一节课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给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在阅读指导课上,我们往往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和好文章。这时,我会先声情并茂地选读其中的一篇或一部分,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们学校自编了一本校本教材叫《亲情美文》,里面选编了很多感人的亲情故事。一开始学生不怎么去读,我就选了其中的很感人的一篇《三袋米》读给学生听,学生听了很感动,纷纷拿起书来看。一本书还没看完,后来学生的阅读热情又渐渐冷却了,我又带着他们一起阅读了其中另一篇感人的文章——《为爱种一片森林》,学生又被感动了,阅读兴趣又提上来了。再如《列那狐的故事》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就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其中狐狸装死偷鱼吃的一个精彩片段。我读到狐狸躺在运鱼车的必 1

经之路上装死时,我问学生:“他为什么要躺在路上装死?”学生们思考了一阵,没想出来。我就继续往下读。当我读到车夫将狐狸捡起来扔进车厢时,有的学生就兴奋起来,明白了狐狸的计策。当我读到狐狸在车上饱餐了一顿鲜美的鱼时,所有的学生都不得不佩服狐狸的聪明。这时我再推荐同学们去阅读该书,他们简直是求之不得,趋之若鹜。

2、发动学生相互推荐和介绍

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还让同学们相互推荐好书。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去广泛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好书被同学们了解。如我班的宣玉婷、耿克、时修文、李文萱等都不止一次的向大家推荐好书,什么《悠悠寸草心》《冒险小虎队》《鲁滨逊漂流记》《狼王梦》《狼世界》《草房子》《青铜葵花》《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以及“淘气包马小跳”等系列丛书,在班上引起了一阵阵的阅读热潮。

我还常让他们把自己看的书讲给同学们听,笑话、故事、谜语、脑筋急转弯都可以。同学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抢着举手上台发言。这种表现欲又促使他们去继续阅读。

以前中午,那些男孩子们往往玩各种游戏卡,不能静下心来读书。自从教师进行了阅读推荐和引读,学生们也相互推荐介绍图书以后,中午他们能静下心来读书了。

3、阅读考级,评价激励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引入有趣又有益的书的世界。我们还开展了阅读考级活动。教师为那些推荐书目出了一些考题,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答对95%以上的就可称为“小书迷”,并发给三张起航卡,答对85%的,可称为“小书友”,发给两张起航卡。答对70%的可称为“小书童”,发给一张起航卡。起航卡累计达到20张,可评为“书香少年”;达到30张,还可换“三好学生”证书。

开始只有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参加阅读考级,我就鼓励、甚至是命令一些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同学参加阅读考级,看到他们也成功了,拿到了起航卡,渐渐的那些成绩中等和较差的同学纷纷加入到阅读考级队伍中来,同学们读书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首先要清楚课外阅读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外乎以下两点:

1、积累语汇,培养语感,丰富和发展他们的语言;

2丰富生活体验,积累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时要选择那些语言丰富优美、生动形象的佳作推荐给学生,更要选择那些思想意义积极健康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我们选择的20本书,如《石头汤》《马燕日记》《夏洛的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古堡里的月亮公主》《亲情美文》《捍卫地球 保护环境》《永远的旗帜》等都是这样的好作品。

既然目标是两方面的,那么在阅读指导方面也要从两方面进行。

首先是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进行语文知识和素养的积累。我让他们阅读时记笔记,记下书名、作者,该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好词佳句。好词包括:四字词语、成语以及一些准确优美的形容词、新词和词组,如“风光旖旎”“绮丽” “如星星般闪亮的眼眸”。佳句包括描写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以及用词准确精练的句子。

比喻句、拟人句学生很容易找到并能体会它好在哪儿,可用词准确精练的好句子学生就不容易找到和体会。为此我结合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体会,如在教《番茄太阳》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我弯下腰,明明______(附在 贴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______(吹过 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我要求学生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来填空,并说出理由。通过讨论,同学们感到“附在”和“拂过”用得是多么准确!“贴在”是紧靠着没有空隙的,而“附在”是靠近的意思,这里是靠近我的耳边跟我说悄悄话,而不是紧贴在我的耳朵上,因此只能用“附在”。而“吹”要有意识地用力往外送气,给人感觉较快速强烈或悠长。明明说话时嘴里呼出的气息较微弱,怎能用“吹”呢?只能用“拂过”,因为“拂过”是轻轻擦过的意思,而明明嘴里呼出的气息是轻轻擦过我的面颊的。

我又让学生说说小括号里的“哗地”一词能不能去掉。通过讨论学生也明白了,“哗地”一词不能去,因为它写出了眼泪流下来的声音,虽然有些夸张,但表达出我一下子感动极了的意思,去了后,表现力就差多了。另外这里的“温热”一词用得也很形象生动,仿佛让我们感觉到了它的温度。

这样学生就真正体会到这句话写得是多么准确,多么生动了。这样的句子绝对是好句子。

接着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从阅读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从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在指导阅读《石头汤》时,我提了以下一

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1、2、3、4、5、在三个和尚到来之前,这个村子里的人们生活得怎样?幸福吗?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是怎样的? 和尚们在这里做了什么事?村民们有什么反应? 村民们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知道为什么吗? 村民们什么时候是生活幸福的?和尚留下的礼物是什么? 村民们送别和尚时会怎么说?你认为他们今后会怎样面对他人和生

活?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们懂得了:这个村子里的人原本生活得不快乐、不幸福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分享和互相帮助。而当他们配合三个和尚熬出一锅美味的石头汤,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大餐、愉快地唱歌跳舞时,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呀!这前前后后鲜明的对比,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无私奉献和共同分享会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喜悦!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敢于付出,它就会降临在你的身边。分享不仅不会减少你的幸福,相反,分享使人更加富足。

三、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有时还让学生改写和续写。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田园诗词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田园诗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而对于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作品,我就让他们续写故事。如《夏洛的网》最后夏洛死去了,小猪威尔伯将她的卵带了回去。最后这些卵都孵化出了小蜘蛛。他们大多数都乘着风飞向远方,开始他们自己的新旅程和新生活,有几只留下来陪伴小猪威尔伯。我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这些小蜘蛛会有怎样的经历和生活,会遇到哪些危险,又是如何脱险的。题目是“夏洛的孩子们”。经过稍加启发讨论后,同学们就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他们有的写了飞出去的蜘蛛,有的写了留下来的蜘蛛。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得很好,很有想象力,不少还有惊险曲折的情节。他们有的写小蜘蛛差一点被小鸟吃掉,后来一个孩子用弹弓打跑了小鸟,救了他。有的写了他们是如何团结起来教训了对他们很凶、与他们争地盘的大蜘蛛的;有的写了他们是怎么织网捉住苍蝇的,有的写了他们是怎样团结起来捉住天牛的,还有的写了他们在威尔伯的四周织了好几张网,为威尔伯捉蚊子,以免他被蚊虫叮咬。还有的写了他们帮助别的动物的故事,有的还写了蜘蛛军团与蚊子军团的大战。这些小蜘蛛的名字也起得很可爱,有的起的是中国名字如“开心”、“美丽”、“快乐”等;有的起的是外国名字,也有的给他们起了外号,如“飞天小蜘蛛”、“小小蜘蛛侠”。许刘缪杨同学写了差不多有1500字,他说还没写完,还能写续集。李杨其实写得也不错,但听了别人编的故事后又把本子拿回去,要求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中的美景。

重写。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乐趣。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阅读指导实验,我深深体会到阅读指导很有必要。因为有老师的引导和推荐,以及学生间的相互推荐,还有考评鼓励,学生才爱上了阅读。通过近一年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原本有很多学生怕写日记和作文,现在学生不怕了,作文中也时不时冒出一些好词佳句。有不少学生还在学校和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天伟在2011年全国小学生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中获省级特等奖,李文萱获省一等奖,张

一、陈如歌获省二等奖。以前学生不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现在也会写了,还有不少学生爱上了写诗,虽然他们写的诗,有很多句式还不十分整齐,押韵也压得不好,但有这种兴趣,并愿意去尝试,这本身就非常可贵。前面说过,在续编故事时,学生都写得很好,这是因为有了阅读做铺垫。“胸有成竹”才能把“竹子”画好啊!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写作)如蜜蜂一样,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两老的话明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如何使学生爱上阅读,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益,继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现在有很多教师只重视45分钟的语文课,殊不知,这45分钟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无数的事实证明,真正的成就在课外,在于一种热爱和追求,在于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体验和尝试。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不断自主地探索、体验和尝试,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并不断成长起来。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聪敏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要想让学生“下

笔如有神”,就得让他们“读书破万卷。”可小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读书的,相反他们天生爱玩。因此我们老师有责任将那些好书介绍给他们,并诱导他们去阅读,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他们去阅读,让他们感到“书是甜的”。

上一篇:昆虫记前10章读后感下一篇:雷锋活着的作文